元角分认识教学设计

2024-08-27

元角分认识教学设计(精选4篇)

1.元角分认识教学设计 篇一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着,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小数。在这节课中,不是抽象地讨论小数,而是通过创设贴近孩子们熟悉的情境来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对于现在的学生们来说,经常有机会到超市和商场去,并且能看到各种各样商品的标价。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想以超市中的物品为背景,从物品的价格来开始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学习新知和练习巩固中,都用学生熟悉的情境来贯穿其中。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直观认识小数,而不抽象地讨论小数,即不抽象地解释小数的意义、数位、计数单位、进率等知识。

一、运用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在课的一开始,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学生熟悉的画面,“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是超市。通过超市的出现,让学生感知物品的标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然后给学生展示老师买的物品的标价,通过展示,学生发现标价中的数与以前学的数不一样了,这些数中带有小圆点。学生对这些带有小圆点的数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再把标价中的数进行分类,使他们能主动地投入学习,通过观察,知道小数的特征。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小数的读与写、表示的实际意义

通过学生间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相互感受对小数读法的已有认识,及时纠正错误读法,并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首先,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交流资料,并充分利用商品价格,扩大读数的范围,进一步巩固小数读法。在掌握小数读法的基础上,我联系实际,让学生来理解小数的含义。再次运用超市水果部中的水果标价,学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认识、理解用小数表示元角分的含义,在观察和比较中,孩子们发现了小数的左边表示元,小数点的右边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情境的创设,发挥了一定的导向作用。通过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将生活中的现象转化为数学知识,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检验了学生对小数的读法、意义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之间的分析、交流,对学习困难生起到启发、帮助作用。

在教学中,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学习过程,达到了“情意共鸣、信息反馈、思维活跃流畅”的境界。

三、存在问题

这节课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在课前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元角分,这样学生更能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着数学知识,也能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二是,在小数的写法上教师缺乏有力的指导,以致在练习中学生反馈时出现的错误较多。

三是,年级中两个班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案的设计上,如果能更多的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那么在另外的班级中出现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2.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第二册“元、角、分”实践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的道理,并懂得爱护人民币。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懂得1元=10角,1角=10分。2.难点: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十进制”换算关系。

二、教学策略与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的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对人民币缺乏清晰、系统的认识: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的高度;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策略上欠灵活。学生虽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主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高。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儿童歌曲《一分钱》,让学生说说歌曲的内容。

2.师:知道什么是人民币吗?你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2人小组说一说。3.引入新课,板书:人民币

(设计意图:力图从学生所唱过的歌曲《一分钱》导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出示例1主题图片

⑴ 看一看,说一说,你都认识那些币值的人民币? ⑵ 认一认,辨一辨,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特征:出示真币

⑶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字样、颜色,图案等辨别人民币的币值。2.全面认识人民币:

⑴ 4人小组活动(师为每一小组准备模拟人民币)

认一认,辨一辨模拟人民币,你是怎样知道这是多少元钱的? ⑵ 指名汇报:生介绍他所认识的人民币

⑶ 展示第47页的人民币全图,问:图上的人民币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a.生:几元的放在一起,几角的放在一起,几分的放在一起。b.师小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表达、倾听、注意力、观察力。)

(三)兑换游戏: 1.师出示物品及标价:

橡皮:一角 尺子:一元

问:买这两样文具可以怎样付钱呢? 2.同桌讨论、交流 3.汇报:

生1:用10个1分可以买一块橡皮,因为10个1分是1角,1角是10分。生2:用10个1角可以买一把尺子,因为10个1角是1元,1元是10角。4.师小结,板书: 1角=10分 1元=10角

5.出示学习卡,问: 3角=()分 5元=()角 20角=()元 70分=()角 6元=()角 80分=()角

(设计意图:把所学的知识融入游戏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探索性地学习,2 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四)实践活动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还想不想做活动啊? 生:想

⑴ 师生兑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几张面额为2角钱的?

a.同桌交流,共同找出能换几张。b.生:5张

⑵ 生生兑换:拿你们手中的模拟人民币,买一把小刀要1元1角,有几种付钱的方法?

a.4人小组交流讨论

b.小组汇报生1:用一张1元的和一张1角的可以买一把小刀。

生2:用五张2角的和一张1角的可以买一把小刀。

生3:先拿十张1角的,再拿一张1角的可以买一把小刀。

⑶ 小组义卖活动:4人小组活动,两名同学拿自己的学习用具义卖,其他2名同学用模拟人民币购物。

⑷ 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要买文具和有益的的书籍,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用过钱后要洗手。

(设计意图:重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之上,通过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学会使用人民币。)

(五)巩固拓展

3.认识元角分的课件 篇三

教学 内容:

认识人民币例1-例4

教学 目标:

知   识: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能   力:初步学会简单的角、分换算

德   育: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的`教育,元、角、分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简单的角、分换算

突破方法 :

讲解法、练习法

教 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 学 过 程

一、前提测评

出示1分、2分、5分的硬币各一枚:这些人民币都是以分为单位的

让同学们摆摆看一个2分可以换几个1分1个5分可以换几个1分。

二、新授

1、教学例2

一分一分数,数到10个,10个1分是1角

出示2角、5角各一张

提问:这两各是几角?

2、例3

一张一张的数一角要数到10张,告诉学生几角是一元。1元=10角

三、达标测评

1、做一做

(1)第一题让学生自己看图填写

(2)第2题加深学生对角分间十进率的关系

1角是10分  2角是2个10分就是20分,数到10分是1角30分是3角

板书设计:

4.教学元角分的反思 篇四

(1)结合商口价格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

(2)会读商口价格中的小数,并能说出表示的实际含义:几元几角几分。

(3)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用小数表示成用元做单位的形式。

(4)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发展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上下来觉得比较成功的有:

1、充分运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促进有效的迁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读出商品标价(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以及商品价格的简便写法等,对学生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我在课前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顺利地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感受数学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对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因此本节课一开始就创设学生非常熟悉的水果标价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结合商品价格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当学生会读商品标价以及知道其实际含义时,让学生拿出自己从生活中收集的商品标价进行巩固练习等等,都是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不足之处:

上一篇:观南京梦魇有感下一篇: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