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文诵读(十级)30篇古诗文

2024-08-03

小学古诗文诵读(十级)30篇古诗文(共13篇)

1.小学古诗文诵读(十级)30篇古诗文 篇一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大学篇)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智仁勇

君子九德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有德者必有言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比德

善、信、美、大、圣、神

士不可以不弘毅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大勇

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

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

砥砺情操

君子成人之美

乐人之善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知人论世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养心莫善于诚

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

身劳而心安,为之

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夫圣人之屈者,以求伸也

取四重,去四轻

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诚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忠不可暴,信不可犯

安贫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改其乐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义者,百事之始也

遗物而反己

宠位不足以尊我 谦抑

满招损,谦受益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孔子观于周庙

心小志大者,圣贤之伦也

治学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六言六蔽

不迁怒,不贰过

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

轮扁斫轮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问之要

孝亲

子游问孝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五不孝

人之与其亲也,至死无穷

子欲养乎亲不待

改过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

今以为学者之有过而非学者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邶风·静女

屈原

橘颂

曹操

短歌行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李白

将进酒 李商隐

无题

李商隐

明神

文天祥

正气歌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

温庭筠

梦江南(梳洗罢)韦 庄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李 煜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柳 永

鹊桥仙(纤云弄巧)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

岳 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秋 瑾

满江红(小住京华)曹 植

洛神赋(节选)王 勃

滕王阁序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节选)李 贽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袁 枚

黄生借书说

艾 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冯 至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附录

作者与作品简介

版本目录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壮岁篇)目标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崇德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作德心逸日休 元、亨、利、贞 刚、毅、木、讷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夫子自道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三不朽

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 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

守善 君子不忧不惧 讷于言敏于行 君子三戒 尊五美,屏四恶

反求诸己 舍生取义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 君子三乐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君子能为可贵 以义变应,知当曲直 兼权之,孰计之 君子之耻

谦抑

天道亏盈而益谦 天何言哉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不争之德 盛德而卑 三利三患

自伐其善,则莫不恶也

正身守信 其身正,不令而行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古者言之不出 君子不失足于人 志忍私,然后能公 延陵季子脱剑挂墓

交友

道不同,不相为谋 无友不如己者 君子之交淡若水 无不爱也,无不敬也

向学

我非生而知之者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三患五耻

教子 中也养不中 君子有三乐 曾子教子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养生 五色令人目盲

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 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 养生者先须虑祸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周南·汉广

左思

娇女诗 陶渊明

移居 鲍照

拟行路难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李白

客中作 李白

蜀道难 黄庭坚

陆游

蒋士铨

柳永

柳永

李清照

陆游

登快阁 剑门道中遇微雨

岁暮到家

雨霖铃(寒蝉凄切)

望海潮(东南形胜)

一剪梅(经藕香残玉簟秋)

卜算子·咏梅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

姜夔

扬州慢(淮左名都)

元好问

萨都刺

李密

王羲之

江淹

韩愈

欧阳修

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念奴娇·登石头城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别赋

师说 醉翁亭记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前赤壁赋

张岱

湖心亭看雪 闻一多

发现

艾青

手推车

附录

作者与作品简介 版本目录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晚晴篇)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守善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德之不修,是吾忧也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子在齐闻《韶》 上善若水 事天立命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君子有三思 尽小者大,积微者著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德与身存亡者,未可以取法也 不归善者不为君子

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 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 西铭

恬退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不争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养心莫善于寡欲 庄子钓于濮水 卑让降下

向学 学而不厌 不知老之将至 学至乎没而后止

养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拱把之桐梓,节其五欲,去其二凶 充摄之间,此谓和成 起居时,饮食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

圣人必先适欲 人有三死而非命 五禽戏 养生择术 达观

恬淡寂漠,虚无无为 庄子鼓盆

教子

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孟母三迁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曹操

龟虽寿 陶渊明

饮酒(其五)陶渊明

归园田居 宋之问

渡汉江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路德延

小儿诗

杨万里

嘲稚子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杨慎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司马迁

崔瑗

傅玄

陶渊明

吴均

王维

韩愈

司马光

沈括

苏轼

郑燮

报任少卿书(节选)座右铭 傅子·仁论 桃花源记 与朱元思书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原毁

训俭示康(节选)梦溪笔谈·书画 斗牛图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袁宏道

满井游记 沈复

儿时记趣(节选)艾青

我爱这土地 穆旦

赞美 附录

作者与作品简介 版本目录

2.小学古诗文诵读(十级)30篇古诗文 篇二

一、情境带入, 强化诵读兴趣

古诗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情境创设, 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更需要发自内心的感悟以及灵动的思维, 而这也正是诵读的乐趣所在。情境能够激发感知意识, 激起学生的灵感火花, 让学生跟随情境更好地理解领悟古诗内容。

1.意境渗透。虽然古诗文都有朗朗上口的特点, 但是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 也很容易“只识其形, 不解其意”。为此, 意境的构建十分重要, 意境能够让学生跟随诵读真正走进古诗文的表达中心, 完整理解诗文的内容、写作意义等, 并通过对意境的想象感知, 增强诵读欲望, 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需注意, 意境材料的选取要有思考感知的空间, 能够为学生带来冲击力。

例如, 在学习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时, 教师采用展示画作的形式为学生导入意境, 画面生动地展示了高山、大海、落日、黄河等雄壮美景的组合。学生由衷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之美, 在感官带动下, 脑海中也自然地描绘起更生动、具体的场景。有了意境感知的基础, 学生对诵读更为投入, 不仅很快理解了前两句的景色描绘, 更融会了后两句积极向上的奋发写意。古诗文含蓄的表达手法, 需要用意境去拓展层次和深意, 诵读与意境的结合, 让学生在诵读中多了一份灵感, 多了一份启发, 从而点滴渗透, 让诵读更丰富多彩。

2.故事激趣。情境具有特定的情节性, 恰当利用, 可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因此, 用故事作为情境创设的方式, 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特别是追求新颖、充满好奇的小学生。故事情境的设立能够起到带动思维, 增加趣味的作用。对于古诗文诵读来说, 故事情境既是诵读的贯穿线索, 又是诵读过程的调剂元素, 能够让含蓄的古诗文更有拓展方向, 更能符合认知。教师可以透过诗文创作背景来组合故事, 或者结合古诗文的表达线索创编故事情境, 让文意更加丰富深刻。

例如, 在学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 教师结合诗文中唐朝延续七年的安史之乱, 描述了诗人杜甫带着妻儿, 怀着悲愤无奈的心情远走他乡避难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由故事拓展想象, 体会杜甫听到唐军胜利的消息, 得知马上可以回家乡时的兴奋之情。教师还用安史之乱初期, 杜甫写的另一首情绪截然不同的诗《春望》作为对比, 在故事情境的引导下, 学生诵读诗文的主动性提升了, 诵读时也更加投入。故事情节的融入, 能够完整地串联故事架构, 为理解力较弱的小学生, 带来生动的理解驱动力, 从而使诵读积极性更加高涨, 诵读效果更加到位。

二、情感牵引, 促进诵读感知

诵读在不少学生眼里就是任务式的看字读文, 毫无拓展意识。诵读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熟悉所学内容, 还要触动感官, 深化到内心感知, 完成综合、深入的体会, 展现诵读的最佳面貌。因此,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 促进学生加强感知。情感是语文的深层精髓, 代表着语文的价值体现, 尤其古诗文中的情感, 往往更加含蓄深邃, 为此要让学生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才能更深入地挖掘学生的灵感, 让诵读情绪更加饱满。

例如, 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的学习中, 教师结合词中所描绘的一家老小在山水田园间温馨劳作的情境,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回想一家其乐融融的场景。如:庆祝生日、晚饭后有序和谐的瞬间等。在情感的牵引下, 学生的诵读从刻板僵硬变得抑扬顿挫, 从平淡无奇变得情感满溢。不仅如此, 学生还领悟到了诗词的灵魂离不开感知和用心体会。语文教学中常常注重情境交融、情理结合, 在古诗文诵读中也同样不可忽略, 古诗文的学习过程更加强调“意会”。为此, 情感这条引线有必要好好应用。

三、音乐交融, 提升诵读艺术

重视诵读教学, 就必须将目光提升到艺术的高度。诵读不仅能促进学习理解, 还可打开学生艺术鉴赏的通道。尤其是古诗文特有的字词排列, 音调押韵等特点, 更能体现出独特的诵读美感。因此, 要让学生意识到这种美, 懂得应用这种美, 还要发展提升这种音韵美。在实施中, 要用其他艺术元素进行诵读配合, 音乐和古诗文便是最好的搭配。音乐能够调节课堂氛围, 舒缓学生情绪, 更重要的是, 它还能与古诗文相互配合, 激发出更深的鉴赏价值。

例如, 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江南春》的学习中, 教师就选用了三弦和琵琶合奏的同名音乐《江南春》作为配乐。具有浓厚江南风格的乐曲, 和春意盎然的诗词融为一体, 学生们在诵读欣赏的过程中仿佛已经投身到江南无尽婀娜的春光中, 发音、节奏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音乐和文字都是艺术的表达形式, 任何艺术都不是单一存在的, 音乐与古诗词诵读相结合的跨文化融合, 让学生拓宽了学习视野, 优化了语文审美鉴赏。

四、合作训练, 完善诵读体验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 诵读训练是常规的训练环节, 但是训练方法却十分单一, 多是学生“大锅饭”式地合读, 使得诵读的细节部分根本无法体现, 而学生在单一的训练方式中也毫无新鲜感与乐趣。因此, 古诗词诵读教学, 不仅要在教学理念上更新, 还要改变诵读训练方法, 让合作训练走进课堂。合作诵读可以让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更加丰富、灵动, 让学生尝试富有变化的训练体验, 从更多角度体会诵读的快乐。

例如, 在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时, 教师对这首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古诗进行了合作诵读训练, 教师让男女同学分句诵读, 在中气十足与柔和婉转两种不同的诵读风格中, 诗歌的“两个、一行、千秋雪、万里船”的数字趣味性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 学生也感到了别样的乐趣;同时, 学生对诗歌的写意表达也有了更个性化的领悟。合作训练的方式是灵活多变的, 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跳出固有认知, 跳出约束, 灵活地发挥自我, 个性地完善意识。

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经典古诗文 美感 情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3-0084-01

一、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的重要性

(一)加强美感、情感、人格的塑造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文节奏的韵律美,写景的意境美,抒情的性情美,说理的含蓄美。诵读古诗文不但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像力,而且可以让古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的反刍、发酵、在默默中开发他们的智慧,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长,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经典古诗文别样的美感和情怀,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培养他们的独特人格,追求卓越,提高自我的情趣,不断地提高自我的修养和美德。

(二)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功底

小学阶段“古诗文经典诵读”是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也是小学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不断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实现对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能够让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提高他们的功底,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厚积薄发,大有裨益。

二、如何进行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

(一)大量朗读,体会音乐美、旋律美、节奏美

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只有读的多,才能悟得深。也就是说,经典古诗文的阅读和朗诵,首先需要的是学生对于文本最直接的感受和掌握,而不应该是理解和咬文嚼字。在大量朗诵的同时,学生的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让音乐美、旋律美、节奏美等在这里迸发,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实现一种高度的熏陶作用。要营造浓浓的古诗文诵读氛围,激发起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使学生想背、爱背、乐背、善背,这才是最基本和首要的。

(二)实现经典古诗文与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结合

要想提高学生的古诗文水平,就要善于将古典诗词与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比如李煜的《虞美人》就是很好的传诵题材,婉转悠扬的旋律能够让学生深深地沉醉其中,感受别样的诗词之美。让学生既觉得轻松愉快,又感兴趣盎然。另外,绘画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我国的古典诗词都充满了诗意,王维的诗词中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感,又如《小池》一诗的画面感极强,利用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将古诗所描绘的画面通过手中的画笔,将它表现出来。可以说我国的古典诗词是多元化的,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几乎渗透在古典诗词的精髓和灵魂中去善于广泛地开掘这些内在的艺术性,就能够实现学生对于经典古诗文的深度理解。

(三)举行古诗文为内容的各种活动及比赛

举行以古诗词诵读为主体的活动和比赛是提高学生古诗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对于平时的教学来说,可以每天利用课前几分钟的学习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进行诵读竞赛活动,通过小组、班级、年级、学校层层竞赛,从面到点,从点到面,从量到质,从质到量都有显著的变化,各种评比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以充分地融入,能够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实现经典古诗文与写作能力、鉴赏能力的结合

经典古诗文的初级阶段是诵读和感悟,在这个基础之上,还要能够学会“品”、“赏”、“思”的综合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古诗文的诵读。也就说说,要将经典古诗文的内涵与鉴赏结合起来,以便于触类旁通,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多重能力的提高。“春风与绿江南岸”、“僧敲

月下门”等句子中画龙点睛式的动词,将整首诗都点活了,那么是不是可以将这些词语或者类似的手法用到平时的作文写作中去?经典古诗文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环节,语文的所有学习内容都是相通的,只有善于将经典古诗文中的精髓成功

地在其他的学习中嫁接,才能够将经典古诗文的力量发扬光

大,这也是经典古诗文诵读的真正意义所在。

(五)从理性和感性两个维度合理引导学生的古诗文诵读

作为教师,在经典古诗文的教学中,需要从理性和感性两个维度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感性阅读,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熏陶和教育,让学生直接进行古诗文的阅读,不需要教师的过多讲解和分析,直接给学生以美感和熏陶;理性的诵读更多侧重的是,要学生理解经典古诗文的意思,不能漫无边际地进行诵读,如果连古诗文中的内容都不理解就很难让这个学习的过程产生意义和价值。因此说,要善于从理性和感性两个维度进行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教学,有效地

指导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提高他们的诗词水平。

三、结语

4.小学生古诗文诵读 篇四

登飞来峰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大致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看峰与别处看峰之不同,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站得高,能看得远。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登飞来峰》,鼓励学生积累与之相关的名句。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4分钟)

导语: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被人们称为“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的杭州飞来峰走走看看。

1、教师播放飞来峰的图片,学生欣赏。

师导:同学们,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来谈谈自己看后的感受吗?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谈话,揭题。

师导:在你们的眼中,飞来峰是那样的美丽、雄伟壮观,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教师板书:角度),结果认识不同,感受不同。北宋时期伟大的诗人王安石也登上了飞来峰,并留给了我们一首千古传颂的《登飞来峰》。(教师板书:登飞来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4、学生齐读课题。

5、出示学习目标。

二、了解作者,解课题:(3分钟)

1、指名读资料(课件):王安石,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政治家、大诗人、散文大师,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

2、板书题目,解课题:

飞来峰,也叫飞来山,位于杭州西湖边上的灵隐寺附近。传说此山是从琅琊临海的地方飞来的,故名飞来峰,山上有应天塔。

此诗是作者30岁路过杭州登塔时写下的。

三、出示全诗,自主学习:(10分钟)

1、出示全诗(课件),指名读,齐读。

导语:让我们一起做回王安石,齐读古诗。

师导:孩子们,学习古诗,就是透过字面去想像当时的画面,和古人对话,体会他的感情。

2、出示自学提示:

(1)利用工具书解决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寻、闻、畏、缘;

(2)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登飞来峰》,积累与角度相关的名句。

3、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交流解疑:

(1)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闻:听。

畏:害怕。

缘:因为。

(2)说说你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A、解读1、2句。

(第一、二句诗写的是景,用看到的和听来的景共同衬托出诗人站的角度——高。)

(1)指名读诗句。

(2)谁能说说整句诗的意思呢?

(3)想象太阳升起时的美景。

师导:此时,诗人就站在飞来峰高高的塔上,想象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情景。(出示:日出时的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这样的美景,你能用几句话描述当时的景象吗?

(4)指导朗读。

师导:这样的景象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那你认为怎样通过朗读来表达呢?

B、解读3、4句。

(过渡,师导:登上高高的塔,仿佛看见了日出时美丽壮观的情景。诗人不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学生齐读3、4句。

第三、四句诗写的是情,是作者登飞来峰感受到的。

(2)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呢?

C、整体理解诗意。

四、诵读诗歌,感悟哲理。(8分钟)

(师导:现在我们理解的只是诗句的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诗和我们现在写文章是一样的,是想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那么,这首诗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配合讲作者的写作背景: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时写的。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写此诗时,他初涉宦海,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1、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2、指导朗读。

师生对读,学生齐读,读出飞来峰的高,读出诗人的豪迈气势和雄心壮志。

5.小学古诗文诵读指导浅谈 篇五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电化教育馆

甄西亚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几年来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的教学实验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实践中,我按照“先求熟读,不急求懂”的原则上,组织学生吟诵。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讲究吟诵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四种吟诵诗文的方法:一是琅琅出声诵读法。让学生高声朗诵,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思想感情。二是低声慢吟诵读法。要求学生放低声音,放慢速度,轻声诵读,边读边体会,读出诗文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三是欣赏入境诵读法。把诵读过程作为欣赏诗文的过程,积极想象,把自己融会到诗文的意境之中,今天读,明天读,逐渐读出诗文的韵味。四是“不求甚解”诵读法,对内容难懂,生字较多的诗文,则让学生一知半解的诵读,只求熟读记牢,为学生“反刍”提供材料。在注重学生的吟诵方法的同时,我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地处理“诵,说,写”的关系,在低年级重点进行诵读训练,在中高年级则以诵读为手段,着力于学生“想,说,写”能力的培养。这样使诵读训练与说写训练有机适时地结合起来。

二、诵读古诗文,可以不讲诗文意思

有人一听不讲诗文意思,大约立刻就要想到死记硬背上去了。其实这里的不讲意思,并非一点不讲,而是区别于语文课堂上的具体分析而说的,详细讲解诗文一则没有时间,二则学生也难于理解。老师只对诗文背景内容作一简介,让学生大致了解即可。这一尝试主要基于两点考虑:

1、儿童时期是记忆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具有的能力被称为“童子功”,是日后无法弥补的。一个成人与一个孩子背诵同样的内容,成人记得快,孩子记得慢,但过上几天,成人就会忘了,而孩子记得。有规律地进行复习,孩子则能达到终生不忘,而这一点是成人做不到的。

2、有位教育学教授把孩子背诵古诗比作是在孩子脑中形成一座冰山,随着时间推移,阅历增加,它会慢慢融化,滋养他的一生。我班上有名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背诵了《白雪歌》,到下学期写作文时,他描写雪后树木挂雪的景色,就恰当地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

三、开展“我们一起来”活动

因为我很喜欢古诗文,所以非常愿意与学生们一起高声诵读。“我们一起来”是我朗诵指导中常说的一句话。一首新诗,我愿意先读给学生听,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诗韵,并扫清生字的读音问题,然后,我喜欢请全体同学起立,站得挺拔,放开声音跟我一起来读,开始大家声音小,两边之后,他们已经把握了快慢高低,声音逐渐朗朗起来。而且在共同诵读中感觉我和学生的情感似乎流淌在一起。老师的情感倾向自然影响了学生,使他们更喜欢诵读古诗文了,班上曾有一个极少开口讲话的女学生,在同学们朗朗诵读的感染下,也对诵读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大大增强了自信心,语文课上也开始举手发言了。有学生在班内“悄悄话小信箱”中给我写下了这样的话:“老师,我喜欢你跟我们一起背诗„„”

四、诵读古诗文与发展学生能力相结合

诗的特点是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指导学生有感情诵读,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要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诵读古诗就是一个语言感受过程,而语言感受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过程。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欣赏一首诗,便是在造一首诗。”学生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正如一千个人读《红楼梦》就会产生一千个林黛玉一样。学生加入自己的情感经验把文字这原本抽象的符号进行创造和想象。基于此,我尝试让学生对感兴趣的诗文配以画面。事实上他们能创造出一个想象的、合情合理的图画,也颇有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感受。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整个小学阶段不下三十首古诗,再加之现在要求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必背古诗在70-100首。可见,要求小学生学习古诗的数量是不少的,古诗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

6.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方法指导 篇六

语文《课程标准》把“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作为总目标之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呢?

首先,要掌握诵读的要求和方法。古诗文学习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诵读、理解、背诵。其中诵读是核心。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时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外都可以看着书。”可见,在诵读教学中,除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作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书(读)”,换句话说,诵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

学习古诗文,读是关键。读,首先要听老师范读,字词的的读音、文章的腔调、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的意义,都要通过读表达出来。而学生就要在听老师的范读中,获得对文章的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这些,不是一下子就读得出来的,它是我们在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得来的。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读准字音。文言文中生僻字多,又有通假字、多音字等。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我们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

第二要注意停顿。要能正确划分句中的停顿和句间的停顿,表明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在对词句含义理解的训练中,通过诵读来实现。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情感等等。

实际上,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诵的学习过程。学习古诗文,就要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领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对古诗文的理解,主要是指对文章内容上的整体的领会、把握。这种领会和把握应着眼于全篇的内容,文意的内涵。背诵,这是古诗文学习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字词的识记,词句含义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读成诵才能做到。

7.浅谈小学经典诗文诵读 篇七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文教学, 并力求探索教学古诗的新思路。我们的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朗诵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朗读李坤的“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朗读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 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 体验到要尊重劳动, 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 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 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那么, 如何使儿童在小学阶段, 背诵与积累更多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多读

教学中, 应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 并读给同桌听, 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如教学《小儿垂钓》时, 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 反复诵读。问:“蓬头稚子”干什么?答:蓬头稚子“学垂纶”。问:“谁”侧坐莓苔草映身?答:“蓬头稚子”?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时谁“遥招手”?谁“怕得鱼惊不应人”?通过联系古诗的上下文并结合看图, 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在熟读的基础上, 然后质疑问难。有的提出?“学垂纶”是不是“学钓鱼”的问题, 足见他们已能自读自悟, 教师顺势请他们查字典印证自己的看法, 小小的成功足以让他们愉悦。还有的提出:平常说“招手”是请他过来的意思, 他怕“鱼惊”为什么还请“问路人”过来呢?随即让同学们展开讨论, 不难得出?“招手”是“摆手”的意思。通过熟读, 质疑解疑, 大家自然能体会出诗中小孩的专注与天真烂漫, 达到自悟自得。

二、多想

根据诗的内容, 引导学生想像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 学生才能进入古诗优美的情境中, 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登鹳雀楼》, 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 悟意明理, 再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或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这样, 即使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又能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三、拓展

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知道李白、杜甫, 不知道苏东坡、李清照……从来没有读过、听过诗经、唐诗、宋词……我想, 我们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如果写作文有了唐诗宋词的功底, 文章将会大放异彩。因此, 教学古诗文时应该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适当延伸, 拓展诵读面, 扩大储存量。世间离别千万种, 诗人心声各不同。学完李白的《赠汪伦》, “在浩瀚的诗海里, 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 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三首, 想读读吗?”然后出示《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三首诗。并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 感受不同的离别情, 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 “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学完杜甫的《春夜喜雨》, “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歌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 完全可以跳出教材, 进行组诗的教学, 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 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此外, 在实际教学中, 我还十分重视自己的示范作用, 在要求学生背诵每一首诗之前, 我都先面向全体学生熟练地把诗背诵出来, 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背诗的兴趣。为了给孩子树立背诗的典范, 我的案桌上、床头边放置着《唐诗三百首》、《唐宋诗词鉴赏》等书, 随手翻翻, 随时背诵, 这样, 便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 再把这些古诗词加以分类整理, 挑选出适合学生背诵的推荐在“每周一诗”上。我还把明清时期的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引进课堂。这些曾经远离了几代中国人视线的读本, 实在是有太多的精华不应该被我们抛弃的。比如教育孩子推己及人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教育孩子从小处着眼修身养性的“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种经典文论的教导会使他们终生不忘, 因为这是在聆听圣人贤者的教诲啊!

8.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 篇八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之意义

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都有着重要意义。具体阐述如下:

1.诵读经典古诗文,品味语言之美。我国经典古诗文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并且往往句式短小精悍、节奏韵律感较强、易于记忆,尤其是对认知能力尚浅的小学生来说,诵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作为教师,可在学生进行诗词诵读、吟唱的过程中引导其品味和感悟诗词用词的精当、意境的生动。并且在诵读的过程中,将原本抽象、无法移动的文字具体化为某种形象、生动的体验,通过眼、口、耳等多种感官并用,对古诗文的语言美进行反复感受和品味。

2.感受古诗文自然美,陶冶学生情操。在我国经典古诗文中,有许多以大自然中的花香、碧草为题材的作品,或身处大自然中因其景色秀美有感而发;或借物喻人字字珠玑;或巧借清风、细雨、高山、大河赞颂祖国锦绣山河。在学生对这些经典古诗文进行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通过奇异瑰丽、悠远深长等独具风格的古诗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妙。并由教师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的习惯,激发其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之目的。

例如,李白的诗作《望庐山瀑布》为我国古诗词中著名经典之一,学生在诵读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其对“三千尺”“银河”“九天”等词语进行品味,在反复诵读这首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尽揽大自然之魅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观察,发现在当前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总结如下:

1.学生诵读时间不够。众所周知,一堂语文课的课堂时间只有四十分钟,在这四十分钟里,教师要完成教学目标,需要讲解生字词、多音字等知识点,对于一些低年级的班级甚至还需要维持课堂纪律。这样一来,让学生进行诵读的时间就很少,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里,学生诵读时间可能只有五分钟。显而易见,在这五分钟甚至更少的诵读时间里学生需要认准、读准生字词;理清诗词结构;品味诗词的语言美等显然不够。

2.诵读流于形式。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看似热闹,却无实质意义的情况。班上的同学,无论男女,一起高声诵读,读完之后便下课。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并未进行应有的指导,学生诵读结束之后也未进行评价和反馈。就像和尚念经,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3.诵读指导方式过于单一。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经典古诗词诵读时,只是单纯的借助语言,用机械式的语言对学生说:“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用XXX的语气诵读这部分”;还有一些教师直接对学生说将某一个字、词读重或者读轻、把某一诗句读快或者读慢。这样一来,学生只是为了诵读而诵读,无法进步。

三、小学语文教学经典古诗文诵读之提升建议

1.对诵读的经典古诗文进行精选,适应小学生心理特征

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弱,对于一些过于抽象的理论、道理其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小学生记忆能力极好、模仿能力也很强、思想十分单纯。我国古诗文可谓浩如烟海,但是囿于实际课堂时间和小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应当对诵读的古诗文进行精选。例如,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句式较短、字数较少的古诗文让其诵读,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启蒙读物。如果是年纪稍长的学生,可选择《论语》《中庸》《古文观止》等古籍里面的古诗文让其诵读。

2.对诵读进行正确引导,提升小学生认知及体验程度。在诵读古诗文时,教师首先需要对文中的异读字词进行明确,接着引导学生分清句段,最后读出语气、读出节奏来。例如,在异读字词中,有通假异读、古音异读、破音异读等,教师应当一一明确。在遇到通假异读时,教师要指出借作何字就读何字的音。如“说”同“悦”,则读作“yuè”;“见”同“现”,则读作“xiàn”。此外,在一些古文专用名词中,应当按照古音来读。如,“可汗”应当读作“kèhán”。在读准字词之后,还需注意诵读过程中断句。尤其是在遇到的句子较长时,应当以句意为依据进行停顿,切忌随意停顿或主观臆断。如,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句中,不可断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充分重视经典古诗文诵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应当多了解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提升古诗文素养。最后,还应当在不断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反思,力求在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光潜.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节录)[J].语文学习,2003,6:12

[2]梁淑媛.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靓丽风景—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J].学周刊,2012(34):11

[3]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6

9.小学生自主诵读古诗文的教学 篇九

古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方智范教授所讲的:“古诗词包括文言文的积累,我们不要仅仅把它看成一种语言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其实它也是思想、情感、形象多方面的积累,包括古人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诗篇融入他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的一种营养,我想是终生受用的。诵读的方法,可以形成一种积累的快速反应机制。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中求之过剩,做过多的理性分析,这是应该避免的。”古诗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有着不同于其它文体教学的特殊作用,优秀的古诗不但情理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它不仅可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能通过对古诗词的诵读、体验、欣赏,获得审美感受,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改变教学观念是关键,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这几天,通过模块四专家教授的讲座和教学实录案例的阅读,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就教学实录案例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教学实录案例里,该老师在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很多,我认为最好有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铺垫设计很巧妙。契入课堂,以一个“鹤”字为突破口,用极其神话的传奇故事,引人入胜地将学生带入了诗歌的境界里,让学生思维开启,浮想联翩,进入学习的最好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注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中,体现主体,重视启发,例如案例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师:既然是之广陵,又说是下扬州,看样子这个广陵就是……生:扬州。师:他们呀真的就像这位同学所说的这样,在我国的长江流域,而黄鹤楼在?生:西。师:广陵在?生:东。师:也就是西辞的意思应该怎么说比较恰当呢?你再说一说。生:我觉得应该是离开西边去东边。师:哦,离开了西边的黄鹤楼道别了。没错,此时的孟浩然就要沿长江自西向东顺流而下。所以诗中还说道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精彩的片段,很重视启发,且尺度适当,就好像让学生跳着去摘苹果,而不是站着就能摘到苹果吃一样。

3、生参与度大,主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紧密,“主体”与“主导”的时间分配合理。,整个课堂,好像只有学生的讨论,没有老师的回答。其实,这不是教师放任自流,而是体现学生这个“主角”,教师只需牵引、点拨一下即可。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目标中所提倡的“主体”和“主导”的课堂角色。

不足之处,我认为也有一点,就是在教学过程里,至始至终,没有老师的范读,我觉得应该有老师的范读或多媒体范读会更好,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诗的节奏及意境。

10.小学古诗文诵读(十级)30篇古诗文 篇十

【摘要】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宝藏,每一个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遵循新课标制定的标准,引导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并且吸收优秀文化的智慧,诵读诗文来提高自己的品味以及审美情趣。所以经典诗文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其具有持续时间较长又较为复杂。培养学生建立起系统化的语文素养,必须要从小抓起,本文主要针对在现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并且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问题;解决策略

【中圖分类号】G623.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教育界对于古诗文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提高。一方面,古诗文作为我国的优秀文化瑰宝,其中蕴含了无尽的智慧,诵读古诗文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培养气质。另一方面,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古诗文诵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想让学生系统性掌握,就必须要从小抓起。下面,本文将介绍在当今小学语文课堂古诗文诵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介绍。

1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存在问题以及成因

1.1教师不能区分诵读与背诗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有不少的教师强制学生背诵古诗,将背诵与诵读混为一谈。我们知道让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目的之一的确是对古诗文熟悉到能够背诵的效果。但是背诵绝不是诵读的根本目的。正是在这些教师的引导之下,才会将学生引向为了背诵而去读古诗词的歧途上去。在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理解在短短几句古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或者道理,对每个文字的含义都有正确的理解。

1.2诵读时间缺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将每节课的时间都安排的满满的,最后很少给学生留下诵读的时间。导致所谓的诵读环节也只是形式上的诵读,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另外,有时候教师会找学生进行朗诵等,但这样也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依然存在着众多的学生心不在焉,没有目的的进行诵读。

1.3重视程度不够

在对古诗文进行诵读时,需要学生投入感情的去读,讲究抑扬顿挫。但是学生初学往往不知道哪里需要重读、哪里需要轻读,当遇到一个较长的句子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在哪里停顿。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会告诉学生应该这样读或者那样读,却没有教授给学生读古诗词的技巧。比如说在《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教师只会告诉学生“爱莲”“淤泥”需要重读,但是学生不明白为什么重读,也不明白诗人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以至于在诵读的时候,所谓的重读就变成了简单的加大音量。没有办法理解诗人的思想。

2解决策略

2.1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小学生。所以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之上,更要在课堂之外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知道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生活之中也常见其身影。所以教师就要利用这些特点。一方面,可以通过在教室、学校走廊等地方张贴上具有激励意义的经典古诗文,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以兴趣小组,定期举办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求胜意识。最后就是要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最好保证在15到20分钟,可以让家长督促学生在早上进行晨读。

2.2.鱼渔相授引导学生

鱼渔相授的意思是说,教师不但应该“授之以鱼”还应该“授之以渔”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于经典古诗文进行积累。中国古诗文语言精练而且具有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符合小学生乐读好思的特点。只有当小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积累达到一定的量的时候才能够使学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授之于渔”指的是教师传授给学生诵读的技巧,比如根据词的大意背等等,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描绘同一事物或者季节等。使学生厚积薄发。

2.3教学内容与诵读相联系

古诗文诵读和教学不是独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联系的。在教师开始授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诵读,对于诗词有了一定的掌握。接着,教师对内容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自己之前不明白的地方就会清楚。并且提高了听课效率。授课结束,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进行朗读,这样学生在诵读时,又能品味出不一样的情感,大大提升能力。

2.4陶情明理深化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古诗文诵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反复的对古诗文语句进行诵读,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韵律美。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感悟能力都能得到较大的提升,培养起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读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伟大得民族气节,培养自己的民族责任感;在读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学生可以感受到母爱之深,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亲;读到“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感悟到珍惜时间,活在当下的重要性。诵读古诗文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情操整个人得到深化。所以教师要尽可能挖掘古诗文的种种益处,从而使学生爱上学习,爱上诵读。

3小结

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提高对学生诵读古诗文的重视程度,提高认识,践行古诗文诵读,为将来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月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J]. 考试周刊,2014,38:56-57.

[2]刘凤艳. 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J]. 赤子(上中旬),2015,14:141.

[3]李小青.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上),2015,03:180.

11.小学古诗文诵读(十级)30篇古诗文 篇十一

——浅谈小学阶段诵读古诗文

本溪市迎宾小学

刘志丹

一、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千百年来,就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诵读古诗文,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中国青基会于1998年6月正式启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如今已有29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万孩子直接参加了诵读工程。活动越到后来家长们越认为,孩子们在经典古诗文中吸取了做人的精神力量,气质也高了,就是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古文诵读”工程全国组委会主任陈越光与中科院院士杨叔子于2000年11月29日的谈话语)紧接着,修订版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古诗文的篇数(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再紧接着,下发的今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说明》表明:今年高考文言文的考察更加突出,其中多年未曾在高考中露面的名言名篇默写和古文翻译将再次出现在试题中,同时新增古文鉴赏试题。可见,诵读经典诗文极其重要!

笔者认为:儿童“古诗文经典诵读”是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也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从对下一代负责的高度出发,抓好学生对优秀诗文的背诵积累,不要让学生错过了积累的黄金时段。我们的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诵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朗读李坤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读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一)、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十三岁达到最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孩子们脱口而出的各种广告语、影视台词、校园俚语等等,都是所谓“无意识记忆”。所以我们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多背点经典诗文,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

(二)、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诵读古诗文不但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像力,而且可以让古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的反刍、发酵、在默默中开发他们的智慧,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长,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众所周知,汉语具有别的语系的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琅琅上口,韵味无穷。采用不同的音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声音的抑扬顿挫还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情感。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教学应“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今天的学生要通过文字去了解古诗文作者融化在其间的情感和意思,自然要经历一个识别符号和还原以及转译的过程,为此,学习古诗文关键就是诵读。诵读既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那么,如何使儿童在小学阶段,背诵与积累更多的古诗呢?

二、课内诵读诗文的方法

对语文教学的缺陷,这几年社会上批评得很厉害,有人甚至认为它“误尽苍生”。好端端一篇文章,非要拆开了、揉碎了,告诉你这是肺部,这是肝脏,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意境、韵律之美和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两多”(教师问得多,说得多),“两少”(学生读得少,说得少),切切实实让学生多读书。特别是古诗教学,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诵读过的名家名篇、儿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表达琅琅上口。因为读是语言实践练习最重要的途径。只有读的多,才能悟得深。多读有助于对语言的感知、吸收、积累,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正如俞平伯先生所指的那样:“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文章的理解是以诵读为基本前提的,而且诵读最有价值的古诗文也是一种回归传统直觉式的语文教学。

那么,课内如何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呢?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然后,用同桌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抽查学生读准字音没有,把诗歌读成什么样了?这一环节,教师可相机适当范读。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这样读起来!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薰习”而已。

(二)、熟读古诗、自悟自得

我们赞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组织者对古诗文“不求甚解”的提法。一解就变成了标准答案,这恰恰是古诗文教学的弊病。教学中,应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如教学《小儿垂钓》时,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反复诵读。问:“蓬头稚子”干什么?答:蓬头稚子“学垂纶”。问:“谁”侧坐莓苔草映身?答:“蓬头稚子”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时谁“遥招手”?谁“怕得鱼惊不应人”?通过联系古诗的上下文并结合看图,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在熟读的基础上,然后质疑问难。有的提出 “学垂纶”是不是“学钓鱼”的问题,足见他们已能自读自悟,教师顺势请他们查字典印证自己的看法,小小的成功足以让他们愉悦。还有的提出:平常说“招手”是请他过来的意思,他怕“鱼惊”为什么还请“问路人”过来呢?随即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不难得出 “招手”是“摆手”的意思。通过熟读,质疑解疑,大家自然能体会出诗中小孩的专注与天真烂漫,达到自悟自得。

(三)、适度讲解 诵读体会

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如果老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结束《古风》的教学时,适度讲解:此诗题目也作《悯农》悯有哀怜的意思,还作忧愁解释。作者李绅在唐朝元和年间考取进士,后来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了宰相,但他对生活在下层的老百姓还是很同情的,因此在他的不少诗歌中都不同程度的流露出这种关心百姓的感情,这在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至此,再以诵读方式来体会古文声韵之美、情感之美,学生就能读得声情并茂了。

(四)、展开想像、悟意明理

根据诗的内容,引导学生想像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学生才能进入古诗优美的情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登鹳雀楼》,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悟意明理,再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或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能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五)、适当延伸 拓展诵读

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知道李白、杜甫,不知道苏东坡、李清照„„从来没有读过、听过诗经、唐诗、宋词,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如果写作文,有了唐诗宋词的功底,文章就会放出光彩。因此,教学古诗文时应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如教学《古风》做总结时,可以提示学生:我们所学的《锄禾》也是李绅所作,也名《悯农》。《锄禾》既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又告诫人们要尊重劳动、爱惜粮食。我们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有许多像《悯农》这样脍炙人口的诗文正等着你们去诵读呢!这样就自然将诵读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三、课外诵读诗文的途径

儿童读经的教学基本原理很简单,就是提高诵读兴趣让他们多接触,多念多背,只此一诀,别无他巧。

(一)、“流行”可以制造兴趣

儿童心理是很重模仿的,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就比较有兴趣,就好像儿童不一定喜欢上学,但人人都上学,他就上学了。也并不一定都喜好钢琴,喜欢英文,但大家都去学,他也就不排斥了。所以一人读古诗文较难,小孩一起读,则兴趣将会大为提高。为此,我们把大纲后面附有的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印成小册子,让学生利用早读每天读一首。首次诵读要点燃学生养成习惯的欲望,必须注意发挥教师对同学们的控制作用,保证好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时间长了,孩子们自然会养成诵读的习惯。早晨一到学校,他们就会拿出小册子大声地读起来。

(二)、“大人的热力”可以感染兴趣

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若起初儿童未进入情况,须有耐心去等待,一天不行两天,只要坚持下去,定能感染孩子。到后来有些家长不但有兴趣,甚至真的和小孩一起读古诗文,互相考试比赛,虽然每次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温经受益,而且一家人兴致高昂,这也成了最好的亲子活动。

(三)、“情感”可以维系兴趣

家长平日与小孩情感浓厚者,较易带动兴趣,老师让儿童觉得可亲,儿童也会因喜欢老师而喜欢读古诗文。因此,教师必须经常给学生的诵读以强化,可以开展“诵读争星”等活动,维系诵读兴趣。

(四)、“成就感”可以提高兴趣

读得愈好愈喜欢读,所以教师要维持其成就感,对功课好的儿童,固然要多加称赞,让他有成就感;对功课差些的儿童,只要有进步,就应当场表扬,加以赞赏,这样也会让他得到一种成就感。

(五)、“变花样”可以激励兴趣

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是在读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都可以。主要是读出、读好句子的语气。儿童的感应最灵敏,他也会被诚恳所感动,并不是非玩花样不可的。

(六)、“奖励”可以吸引其努力

奖励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可以是记点数(盖章或发卡)而给奖,奖品可以是一颗五星、一张卡片、一个本子或图书礼券等;最方便的是给分数,宁可给高分,有恩惠而不花费,空欢喜也有效果。只要学生每天坚持在课外读一首古诗,教师就要给其鼓励,学生诵读的兴趣才会持久。

(七)、提供机会多念多背

由老师来教读古诗文几乎没有兴趣不兴趣的问题,只要老师有热诚、有信心,就可以带起来。因此,可以在全校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也可以在班级进行“名诗鉴赏”。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读,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读,不过,最好是每天早读课利用几分钟,一天读一首,不但不会增加工作压力,反而可以收到读古诗文之乐。特别是现在的家庭作业,大体以照顾中下程度的学生为标准,对于部分学生,有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浪费掉了。鉴于此,我们也可以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让这些孩子以“背古诗文”代替写作业,这样就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诵读机会。我想,现在的孩子如果能做到平均每天背诵一首,坚持几年,将会终身受益。书声琅琅,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子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这一切,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人生信念的重要精神资源,能把孩子们的精神释放到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成为点燃创造性的生命灯火。

日 期:

12.小学古诗文诵读(十级)30篇古诗文 篇十二

随机选取我校一百八十名学生,包括各个年级。

3.调查说明

在调查问卷发放时以亲切、商量、平等的姿态,简要地说明确调查的主题,说明调查的要求,同时在卷头印制答题说明。

4.调查题目

每道客观选择题,一般按由高到低的层次顺序设置了四个选项或三个选项。包括一道多选题,目的是尽量使调查结果科学化、准确化。

(三)调查取样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是我校一至六年级随机选取的一百八十名学生。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答卷,并随堂收卷,但学生在答卷时,一些题目出现了无效答案或出现无效答卷,以致每个题目的答题总人次数不尽相同。所以,去除2份无效答卷,在算百分比的时候,以178人为基数进行计算。

三、问卷分析

(一)古诗文诵读兴趣分析

(1).你喜欢欣赏、阅读古诗文吗?

选项           喜欢              不喜欢            一般        很讨厌

人数           43                     36                86            13

百分比   24.16%           20.22%          48.31%      7.30%

(2).你喜欢背诵古诗文吗?

选项          喜欢            不喜欢              一般          很讨厌

人数           33                50                    77             18

百分比   18.54%        28.09%          43.26%       10.11%

(3).你是否主动背诵古诗文?

选项       主动背诵            老师要求背诵          不太认真背诵             不愿意背诵

人数           24                         117                     20                                17

百分比    13.48%                65.73%                11.24%                         9.55%

(4).你对诵读课本以外的古诗文的态度是?

选项          很有兴趣                兴趣一般              偶尔感兴趣              不想去读

人数             46                            46                       66                            20

百分比       25.84%                  25.84%              37.08%                     11.24%

13.小学古诗文诵读(十级)30篇古诗文 篇十三

当今时代,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各种新鲜的词和句子层出不穷,比如:“人艰不拆”“累觉不爱”等等。这些不断出现的网络用语在人们的生活中此起彼伏。日常生活中,在一些青少年的嘴里就会时不时的蹦出一些新潮的词,他们内心里觉得这代表着潮流,洋气。可是这样的新潮,这样的洋气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古诗文朗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进,人类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慢慢的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忘,优秀的古代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古诗文。那些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或者是描写名山大川、或者是抒写爱国情怀、或者是慷慨激昂、或者是低吟婉转,每一字每一句传递给我们的都是古代文化的韵味和无限魅力。但是现在我们平时用的是白话文,古诗文对我们来说是渐行渐远。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朗诵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小学古诗文朗读的重要性

小学教学中古诗文的朗诵是很重要的,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对古诗文朗诵的兴趣。让学生从小领悟到古代文化的魅力。新课标中把经典古诗文的朗读学习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这无疑是告诉我们古诗文朗读的必要性。通过对古诗文的朗读,了解其中的独特韵味,许多古诗文中都是蕴含着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许多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对于我们未来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还有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都在西方文化多多少少的影响下,脑子里都是“圣诞节”“情人节”“麦当劳”这些西方的节日和食物,反而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节日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和认识,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值得人深思的。这样古诗文的阅读可以让小学生对我国的文化有更亲密的接触和了解,对本国的文化有一种文化的自信心。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朗读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没有兴趣

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没有兴趣,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有热情去学习。学生兴趣缺乏主要原因还是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现在语文课堂上教学就是老师对课文的分析讲解,老师就是课堂上主导。教学没有新颖的方式方法,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劲头。还有就是古诗文相对于我们现在的大白话文章,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习起来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的。许多学生可能觉得难,理解不了其中的意义,就更不要说去朗读了。

2.没有引起学校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古诗文朗读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部分,也因此导致学校对于古诗文的朗读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所以也就没有重视起来。对于老师的教学方面也没有要求格外的重视这一块的教学。学本来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再加上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久而久之古诗文朗读这一块就这么落下来。

3.学生没有朗读古诗文的时间和机会

现在的语文课堂上,上课的情况就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偶尔会问一句听懂了吗?学生在下面不停的写下这个词语的解释,那句话的含义,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想表达的是什么。就这样,一节课就这么过去了,根本没有时间去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朗读,去细细品味。

三、改变现状的措施

1.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不能只是让学生单纯的做一个聆听的人,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习效率才会有所提高。课堂上学生不能只做一个听众,对于学习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当然,这需要老师要快速的讲解课文的重点,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谈谈心中的看法也好,和同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这样的学习模式会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

2.老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对于老师的自身素质应该说是更加高标准、严要求。为人师表者,必须先要自己明白清楚了,才可以教书育人。尤其是语文的教学,作为老师自身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才可以引经据典,在课上才可以侃侃而谈,把枯燥的课堂讲成一首诗,一幅画。活到老,学到老,老师要不断地去学习、进修,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3.丰富课堂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的朗读重要性就不必多说了,要想更好的开展这一项教学,我们课堂的内容和上课模式就不能过于单调。既然是朗读了,当然就要用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朗读经典古诗文。可以分成小组,进行朗诵比赛。看看那些同学可以读出古诗文中的韵味和平仄。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古诗文所蕴含的魅力进而爱上传统文化,并且发展继承下去。

苏轼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还可以提升自身的气质。男子当温文尔雅、谈吐不凡;女子则婷婷玉立、出口成诗。还有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告诉我们的就是要多读书。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朗读我们要格外重视起来,让学生从小就培养成朗读古诗文的习惯,虽然古诗文朗读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学习中知道许多古人学习,处事的方法,对于好的、积极的方面我们就要虚心的学习,并且运用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同时要谨记,学习不能照搬照抄,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融入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的继承。

【参考文献】

【1】任运昌.  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意义、现状与优化策略【J】. 小学教学研究, 2007(08)

【2】韦洁洁.  古诗文诵读方法例谈【J】. 小学教学参考,2014(10)

上一篇:个人发言稿银行下一篇:幼儿园公益性普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