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四大案例

2024-09-02

财务共享服务四大案例(7篇)

1.财务共享服务四大案例 篇一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对外服务典型案例

“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网站对社会公众开放,网站年均访问量为40万人次/年,注册用户201879个,标准文献检索总量50万次,为科研机构和和企业及时获取标准文献资源提供了支撑与保障。同时,通过建立地方化、行业化和部门化的服务模式与相关共享机制,为地方、行业和部门的科技与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标准文献资源保障。用户普遍反映,“标准文献平台”整合了全国的资源,建立了服务系统和服务队伍,使他们能够及时查找和获取到所需的标准文献,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截止至2010年9月底,共有湖北、福建、陕西、甘肃、沈阳、广州等20多个地方标准化院所成为“标准文献平台”的服务站,利用“服务站网络系统” 为本地提供标准信息服务。自2006年11月开始至2010年9月底,全文资源使用量达70936份,提高了国内外标准的利用率。资源共享机制有效发挥了国家、地方和行业的优势,使国家投资建设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解决了地方企业和科研领域获取标准难的问题,解决了政府在质量监管和发展经济中遇到的标准化问题。

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利用“标准文献平台”资源,以重点企业为对象,实施了资源本地化解决方案,发展个性化服务,将标准信息通过其服务系统推送到企业研发人员的桌面。这一做法,提供了一个高效解决企业标准文献信息需求的新模式。例如,广州日产电梯有限公司在使用了网络版的标准查询系统后,缩短了83%的标准文献查询时间,降低了72%的标准获取成本,增加了100%的信息检索渠道。这一服务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受到政府和用户的肯定与赞扬。

案例一:

无锡市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在太湖水污染事件后,利用本项目建设的资源,建立了太湖流域水务管理规划设计标准体系等二十个太湖流域水务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涉及1882个法规和标准,在网站公开发布,公众点击率达19112次,为治理太湖、保护水源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为太湖水治理的各项工作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无锡702所成功开发了“蓝藻综合治理自动化机械船”。太湖蓝藻打捞处理船2008年9月9日通过验收。经过各方面的努力,目前无锡通过了“国家森林城市”验收,太湖水终于变清了。受到当地政府和其它机构的好评。

案例二:为“世界常用1000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与系列国家标准研究”项目提供国内外标准指标比对分析研究。

日本肯定列表的出台对中国的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提出严峻要求,为此,国家支持开展相关研究。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担“世界常用1000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与系列国家标准研究”课题任务,研究目标是提高我国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水平,制定36项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标准馆接受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服务请求,利用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资源和服务系统,进行国内外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标准的检索查询和指标分析工作,及时、准确查找到了国内外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标准,并进行了指标分析,为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课题成果36项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可检测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已经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主持人庞国芳院士非常感谢“标准文献平台”所提供的服务。

案例三:为2008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专用车道标志和标线”国家标准研制提供标准查新服务。

在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需设立奥林匹克专用车道,即在通往比赛、训练场馆、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住地、媒体酒店、机场、主新闻中心、广播电视中心等非竞赛场馆及奥运相关设施的道路上辟出一条专用车道,仅供奥林匹克相关车辆通行。奥林匹克专用车道标志和标线在中国将首次投入应用,为保证其良好的视认性,交通部下属研究所承担标准编制研究工作。标准编制单位在开展工作前,利用本平台项目成果进行了国外相关标准的查询工作,并委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标准馆调研国外有关标准、详细技术要求以及应用评测数据方面的资料,出具查新证明。标准编制单位利用这些调研资料,制订了颜色、图案、间距、大小等一些相关的设计参数指标,规定了设置区域、地点和方式,这些标准成为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专用车道上标志和标线的技术依据。该标准《奥林匹克专用车道标志和标线》经批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标准号为GB 21253-2007,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已经投入使用。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履行北京申奥报告中关于“奥运会道路系统上将设有奥林匹克专用车道”的承诺,保障奥运交通安全、准点、可靠、便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案例四: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标准文献中心立即启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标准应急服务,以建立抗震救灾标准化服务专栏、组织专人值守、建立快速服务通道和开展专题研究等形式,面向政府机构、地方标准化院(所)、科研机构、检测机构、企业等无偿提供各类标准信息服务,全力支持国家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自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至8月30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向各类用户免费提供电话咨询两百多次,为成都成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四川德四川德阳杰特机电设备公司、四川久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眉山机车车辆厂、四川成都西华大学、陕西西安长安大学、德阳东方电机、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重庆巫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无偿提供标准文献近100项。四川省、成都市、陕西省、重庆市和甘肃省的标准化研究院(所)利用 “地方标准化网络服务系统”,直接为本地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标准信息服务,自2008年5月12日至12月30日,已向四川省、成都市、陕西省、重庆市和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无偿提供标准文献6199项。抗震救灾标准化服务专栏于2008年6月10日正式开通,至2009年1月11日,页面访问数32848次,访问人次16240。

国家标准文献中心组织撰写的美国建筑抗震标准规范研究、国内外基础隔震技术标准进展、日本和中国地震法规概览等研究报告,向20个国务院各大部委、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认监委等机构发放,同时向科研部门和相关企业发放,取得良好效果。例如,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震标化技术委员会看到相关信息后,立即联系进行相关标准咨询,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帮助。

案例五:

甲型H1NI流感疫情发生后,国家标准文献中心立即开展甲型H1N1流感标准应急服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动物检疫、疫病防治、卫生检疫、抗生素药物、消毒与灭菌等方面的国内外标准与技术法规的检索、收集与分析研究工作,通过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网站专栏和专题服务光盘向社会各界和检验检疫部门提供信息,为检验检疫部门提供标准全文服务,全力支持国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治工作。

2.财务共享服务四大案例 篇二

一、财务共享服务简介及意义

财务共享服务是共享服务的一个领域,旨在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业务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来核算和报告。因为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压缩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信息质量等作用,所以日益成为国外那些不满当前组织绩效的跨国企业集团财务变革的首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降低成本

财务共享服务通过将那些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属性的财务业务集中到一个或多个地方处理,将非核心的重复性会计业务从下属子公司剥离出来,转移到共享服务中心后,一个财务人员可以处理几个公司的相同业务,从而提供了处理的效率、减少了人员。

(二)提高专业化和标准化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集中服务,统一财务制度、财务流程等,梳理冗余步骤,实行专业分工,由此减少因为标准和制度不统一而造成的信息偏差,保证了会计业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财务管理集中于核心业务

财务集中后财务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由财务业务向财务管理转型,集中更多精力于集团决策和经营指导等高附加值的业务,更多的参与决策,成为管理层的“智囊团”和经营单位的合作伙伴。

二、Z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Z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之一,在快速发展的初期,形成了基于公司外派的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即各子公司独立核算,并由总部定期合并财务报表。这种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在Z公司的发展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面临以下挑战:

(一)分散的独立财务组织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随着Z公司不断扩大,财务人员急剧增长,财务运营成本也相应增加。而单个分支机构的财务岗位职责设置可能有交叉,所以无法形成专业的分工,带来较高的人力成本,就造成了资金管理成本、财务核算、财务报告成本居高不下。

(二)缺乏对业务的支持和对决策的支撑

财务人员忙于凭证审核、支付款项、生成报表、预算管理、编写公司财务制度并监督职能部门执行等工作,无暇应对管理层决策所需的信息支持和对业务单位的经营分析及建议。

(三)集团缺乏对基层业务单位及子公司的监控

各基层业务单位及子公司的财务服务标准不统一;财务政策和制度由集团向基层单位层层传递,中间有可能存在误读;同时,受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在集团和基层单位利益有冲突的时候,基层单位财务人员有可能会向基层单位屈服,而产生财务舞弊。

三、Z公司财务共享服务对效率的提升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之后,我们看到Z公司最直接的转变是:

(一)财务数据业务化

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向业务前端进行了拓展,费用支出核算中需要的各维度数据由业务人员在前端直接填写,最终反映到数据库中,这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财务数据的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核算集中化

财务数据业务化和财务信息化为财务核算集中化提供了条件。集中和共享,将各单位日常会计核算等职能剥离到一个财务组织中去,实现了整个集团财务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核算业务的剥离和集中,支持财务人员从事务处理性向价值创造性转变,继而支持公司全球化战略。

(三)财务业务一体化

在财务数据业务化、财务核算集中化的基础上,财务领域发生了最为重要的变化——财务业务一体化。通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财务人员要从孤立、封闭的系统中解脱出来,完成从单纯记账向真正的业务伙伴转变,建立一套可以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最终实现企业增值的财务管理模式。

(四)人力成本的节约

表4-2是Z公司主要财务职能岗位时间分布统计表,FTE是全时工作人员数(Full-time equivalents)的缩写,一个FTE相当于一个人投入工作8小时,非全时人员按照70%折合全时人数。我们可以看出,实施前财务人员总数约2000人,部门庞大、存在冗余,但是FTE总数为1198,个别岗位工作量并不饱和。另外,岗位职能分布失衡,财务管理相关职能投入的工时过少,只占6.7%。实施共享服务后,尽管核算业务和增值服务的业务量增长了3-5倍,但整体财务人员减少30%,为集团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供了高质高效的信息化支撑。

(五)节约成本

实时共享服务后,点对点的服务模式被流水线所取代,专业分工带来了效率提升并直接反映在单位业务成本的下降——财务单据的审核成本实施前的14.98元降低为7.26元/单,单位财务运营成本下降了近50%。

(六)时效提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处理效率比实施前有很大提升,员工报销在业务领导审核后3天内即可到账。通过对票据流程、账务处理流程优化,时结账时间整体比规定时间提前了两天。

四、结束语

显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效益主要来自于良好的整合、高质量的数据以及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但是仍有许多公司对这块领域的投资没有取得预期的收益。究其原因,领导不力和拙劣的变革管理通常导致规划期延长、实施成本上升等,从Z公司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例子。

摘要:共享服务是通过将集团中分散在多个经营地域的那些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属性的非核心业务整合到共享服务中心来集中处理,从而较好地解决职能部门分散的问题,并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本文在回顾财务共享服务国内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系统的总结了共享服务模式的概念、作用等,而后讨论了Z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其所带来的效益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吕丹.财务共享进行时.首席财务官,2010,10:40-42

3.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应用探讨 篇三

1、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面临的问题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有效优化财务资源,规范财务核算,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财务管理转型,支持财务标准化及财务管控的快速实现。要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需投入大量资金搭建大集中、网络版的信息系统平台,系统管理成本也势必增加;而且需要建设多个分中心,分中心选址一般不在服务企业所在城市,原始单据邮寄影印费用和差旅费用也由此急速增加;财务核算人员不再直接接触服务企业所在地税务局,对税务风险的敏感性极大的降低,可能产生巨大的税务风险及税务机会成本;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能仅“共享”而不“服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核算人员成为财务“操作工”,可能沦为弱势群体;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脱离业务,可能沦为辅助岗位。

2、如何解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控制信息系统建设投资和信息系统管理成本的办法

首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设计阶段,试点阶段,推广阶段三个阶段有序推进。先整体规划设计,围绕建设目标设计蓝图;再找代表性企业进行试点,在试点过程中进行完善;最后全面推广,在单轨运行后加强系统管控。其次,先上核心系统,即财务核算系统,再延伸到资金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HR人力管理等分支系统。再次,统一开发,集中管理,业务外包,减少企业信息部门的人员和人工成本,降低硬件配置和维护成本。

2.2、控制原始单据邮寄影印费用和差旅费用的办法

首先,集团公司统一委托关联的速递公司或者合约单位承办邮寄业务,以量压价,降低单价。其次,根据财政部2013年1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采取原始凭证转换成PDF上传账务系统嵌在会计凭证里以及虚拟打印转换成PDF文件进行保存的方式,实现会计凭证、原始凭证、会计账簿、辅助性会计资料等 “无纸化”,会计档案“电子化”,同时建立会计资料索引体系,减少影印费用和查阅会计资料的差旅费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监管机构检查可以“本地化”,进一步减少审计检查的差旅费用。

2.3、控制税务风险及税务机会成本的办法

2.3.1、企业税务管理人员整理涉税要求,纳入服务合同

由企业整理涉税事项相关资料及要求,包括日常税务事项和当前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相关的会计资料和专业资料,一方面企业财务部门以及专业部门收集相关资料时对涉税事项要严格把关;另一方面,企业与共享服务中心签订的服务合同附件中列明需要配合的事项,如税票扫描认证时间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等。

2.3.2、税务管理人员紧跟国家和地方税费政策,拓展税务筹划

税务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税费政策信息发布渠道,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对于国家颁布新的税费政策时,由集团公司税务管理人员咨询国家税务总局后,进行解读并制定筹划方案,下发企业执行。对于地方颁布新的税费政策时,或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的执行标准,由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咨询当地税务部门后制定筹划方案,并跟踪落实。新的税务筹划方案如有需要共享服务中心协助事项,及时签订服务合同的补充协议。

2.4、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既“共享”又“服务”的办法

“共享”程度主要取决于信息系统所配置的权限以及会计资料的电子化程度。为了防止财务信息被篡改,与核算相关的用户权限创建由服务中心负责,企业可以配置工作相关的查询权限,配置权限的原则和申请权限的审批流程在服务合同附件中明确。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对于网络版大集中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共享”没有问题,原始凭证和辅助性会计资料如果不能上传嵌入系统,也可以建立财务影像临时归档系统(按照现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一年之后再归档)。

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除了财务核算人员的个人素养外,主要管理手段还是考核奖惩机制,可以制定专门的考核办法,作为服务合同的附件之一。比如以服务合同金额的20%为限,如果因为“服务”的质量差和效率低造成企业受损,相应扣减服务费;反之,如果因为“服务”的质量好和效率高让企业受益,相应嘉奖服务费。

2.5、加快财务核算人员轮岗和财务管理人员的转型

2.5.1、集团公司建立服务中心核算人员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互相流动的培养机制

集团公司应打破企业化的用人机制,建立集团财务人员信息库,加快年青核算人员的轮岗,每年对所有财务人员进行业绩考评,将服务中心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优秀核算人员安排到企业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将企业落后的财务管理人员安排到服务中心从事核算工作,从而鞭策落后,提高工作积极性,锻炼培养年青骨干,提高财务人员转型能力。

2.5.2、打破专业局限,掌握经济走势,发挥财务管理创造价值

财务管理人员从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后,首先,应抛弃传统财务理念,树立起价值理念,只要影响企业价值的行为就需纳入财务监管,也就是财务部必须成为其他部门的龙头,除工会外,所有的企业经济事项都要以价值增值作为导向,财务管理必须介入事前行为中。然后,财务管理人员要把眼睛放大看远,要站在全球的角度预测经济的走势,什么行业将会兴起,什么产业将会过剩,什么资源将被替代,还有国家局势将会如何,国家政策又会如何调整,等等,都与经济走势息息相关,牵头组织制定战略方案,建立投资、筹资、经营“三位一体”的价值创造性战略体系。

4.财务共享服务四大案例 篇四

“友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思路及内容 “友为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思路为:

将主要从事账务处理的财务会计工作与为企业进行投、融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财务管理职能分离;

将那些可标准化、大批量、专业要求高、大量重复特点的业务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范围。对需要直接面对客户、外部单位和部门的收款、融资、税务事项、付款审核、预算控制、财务年检、稽查、审计等地域要求比较高的业务处理保持不变。“友为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核心工作: 集中核算、集中资金管理。“集中”既指业务操作的集中,也指办公地点的集中、人员的集中。因此,需要对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办公地点等做出重新安排。

1、财务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升级

按照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集约化的标准来调整财务内部组织架构,将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会计核算人员从成员单位中分离出来,并归属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各地区(城市)公司、项目公司原则上不再设置会计核算人员,只应设立相关对接岗位(如:财务票据管理员等),负责原始票据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核,并扫描上传辖内有关财务数据到后台,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全部集中到后台,后台按专业岗位进行分工作业,一个会计人员可以处理几个单位或地区相同岗位的业务,实现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处理各地所有项目的基础性核算服务,有效控制成本与风险。

2、财务系统升级

在组织架构调整之后,为了适应“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一般须对公司财务 系统进行流程、功能、性能方面的升级改造。对于现代企业

中,财务系统平台的稳定性及功能能够满足业务运行要求是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必要条件之一,如系统功能、流程、性能满足不了业务运行要求,财务共享服务将无法有效运营。

3、影像扫描系统建设

组织架构和系统流程调整完成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临的另外一个矛盾就是集中办公的要求与原始凭证分散产生的矛盾,为此,影像扫描系统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影像扫描系统建成后,各地区、各项目产生的原始凭证可以扫描形成电子化文件,并传送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解决了实物文件传递的安全性、准时性以及文件审阅的方便性问题。通过此系统的应用,审批人可以在财务系统中直接点击影像链接查看相关凭证影像附件。同时,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快递费及纸张的费用。影像扫描系统的建设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处理规模效益形成了有力支撑,使房地产企业能在较低的成本和较小的风险下,扩充了业务处理能力,提高了运营效率。

4、业务信息系统接口

房地产企业中,以住宅业态为例,所用到的业务信息系统包括:售楼管理系统、租赁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房地产项目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中的收支业务都需要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管理系统做好对接工作,以实现业务处理的自动化。

从以上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要想解决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片面的单方面解决局部问题,当然如果是单体项目可能会有效果,但对于集团企业,也很难看出成效。我们只有站在整个公司层面,基于一个平台,分阶段持续性进行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提高监控和控制能力,提升公司的工作效率,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想了解世界500强企业的财务共享案例吗推荐中化集团-江苏圣奥案例

5.浅谈财务共享服务 篇五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

财务共享服务作为共享服务在财务领域的一种应用, 是基于统一的系统平台、ERP系统、会计核算方法和操作流程等来实现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行为。通过成功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让集中的更集中, 分散的更分散, 重复性和常规性的职能和活动进行统一处理, 局部的决策支持仍放在业务单元财务内, 以便协调决策能力和业务单位内的特定需求, 这样可以使财务聚焦于预算等前瞻性事务, 更好地为业务决策提供支持。

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意义

1、降低人工成本、内部管理成本。

财务共享服务通过流程的优化和IT系统支撑, 一个人能处理几个单位或地区相同岗位的业务, 从而降低人工成本。会计共享服务带来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细化、简化, 这将大大提高效率。随着标准化和技术革新, 某些岗位对人员的学历、技能等要求会有所降低, 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

2、促使会计核算规范化, 财务报告实时化。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 增强国家相关财务法规和企业财务制度的执行力, 集团范围内对共性交易性事务实现规范化处理, 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系统平台的统一, 会计核算的集中, 实现财务报告实时性, 系统根据设定好的报表取数方式, 直接从底层数据库取数, 生成标准化的财务报表, 实现财务报告实时化, 为管理分析和业务经营提供及时的财务支持。

3、提升决策支撑能力, 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可以使会计核算工作与财务管理决策性工作相分离, 会计核算工作向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逐步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来实现会计核算职能的集中, 而管理和分析的工作由财务人员集中精力来进行, 提升财务决策支撑能力。

4、增强规模扩张潜力, 促进兼并收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实施了全球化扩张战略。企业集团在新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兼并收购其他子公司的同时, 需要建立相应的财务组织, 使企业集团的财务形成一种较为分散的模式。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马上为这些兼并收购的子公司提供服务, 为集团进行兼并收购免去后顾之忧, 增强企业规模扩大的潜力。

三、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要素

1、争取管理层的支持。

首先,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设立作为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将深刻地影响到各部门、各业流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与工作习惯, 甚至会影响一些内部利益格局, 这种变革必然会面临巨大的阻力, 所以获取管理层坚定的支出以加强变革的执行力是变革的关键。其次, 管理层需要转变管理理念, 摒弃原有利益关系, 向员工传递积极信息, 努力推进财务变革。在财务共享服务建设的过程中, 也需要管理层制定出具体的战略、规划和政策, 保证各方组织、文化的冲突得到妥善处理。

2、财务流程的再造。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实质就是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它是一个管理变革,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 保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机整合。财务共享服务流程设计的重点在于从核心角度对一些共性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根据最佳操作方案对这些流程尽可能标准化, 同时, 对共享服务中心内部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后, 需要注意与业务部门的相关接口以确保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的最大化。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最为普遍的业务流程包括应付账款、应收账款、总账管理、资产管理、费用报销、现金管理等。流程的再造能够提升成本优势、提升应变能力、创造可持续发展能力。

3、统一财务核算、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

企业集团各分子公司会计科目、编码、核算口径等可能会不一致,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将对基础的会计编码规范进行统一, 同时对各分子公司的基础数据录入、数据的集中度、会计核算规范进行统一的梳理和完善。管理制度标准化是整个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标准化, 这也是财务共享服务构建的基础。首先, 在集团层面制定标准业务规范, 并以经过评审的标准业务规范作为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其次, 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使各分子公司的财务组织全面掌握新的标准, 为正式实行打下基础。再次, 持续的监督执行是最终完成标准化的保障。

4、信息系统支持。

在整合信息化平台中, ERP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影像管理系统、网络报销系统、网上支付和银企直联等系统和技术是对财务共享服务最为重要的信息系统支持。会计共享服务强调通过标准化和简单化的设计降低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而传统的财务管理需要专业, 使得标准化的过程变得复杂。ERP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 它是一个业务应用系统, 它将专业的业务知识隐藏到了业务的背后。业务人员面对的已经不是传统的业务处理界面, 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和现实十分贴切的各项真实业务。影像系统在财务共享服务应用中主要解决了票据实物流转的问题、原始凭证的调阅问题、离岸处理问题、业务处理的分工和效率问题。网络报销系统改变了传统纸质报销的低效率, 大大降低财务基础工作量, 为财务共享服务提升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带来了切实可行的工具。

总之,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仍是个新生的事物, 实施过程将面临很多的挑战。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改进的过程。不仅需要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 而且还要有专业性很强的咨询顾问和公司各方面的资源配合。财务共享服务最终将改变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 使企业更加适当激励竞争的环境, 促使企业转型, 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中取得优势, 并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大, 传统的会计核算形式已无法满足企业集团的业务发展需要, 于是财务共享服务应运而生。本文阐述了财务共享服务相关理论概念、意义, 并指出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共享服务,财务共享服务,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段培阳.财务共享服务的案例分析与研究.交通财会, 2009, 12[1]段培阳.财务共享服务的案例分析与研究.交通财会, 2009, 12

[2]徐进.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探析.现代商业, 2012, 03.[2]徐进.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探析.现代商业, 2012, 03.

6.财务共享服务四大案例 篇六

关键词:财务共享;企业;财务管理;挑战;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正进入一个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新时期,财务数据作为企业最重要、最庞大的数据信息来源,在企业财务中活动日益复杂。在集团规模日益庞大的今天,财务数据处理的效率、安全等问题成为摆在企业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催生了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应运而生。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对传统财务管理手段、方法、体制和内容的一次颠覆性创新发展。传统财务管理模式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挑战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

财务共享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推广于90年代,21世纪加快了步伐,现已在众多跨国公司,大型集团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在我国境内已超过450家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根据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IFSS)的权威定义,所谓财务共享服务就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即“财务共享”类似于在会计核算领域引入分工和专业化理念,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提高财务数据准确性,发挥“规模效应”,释放有限资源用于企业的决策支持服务。

已经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企业的实践表明,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支撑企业转型发展,降低风险,提高效率,提升资源整合力,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传统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随着集团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地域分散性的增加,财务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控制的成本、风险也不断提高。各国企业为克服传统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制约,纷纷积极探索运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即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如我国的宝钢集团,通过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高了资源的整理能力,控制了财务职能部门的重复投入,成本与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满足了集团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同时通过共享中心标准化的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支持了企业业务的快速扩张,使宝钢集团成为业内的传奇企业。当下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企业已经在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他们的成功之处都在于,通过建立财务共享,解决财务职能中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的问题,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提升资源的整合能力,为财务工作职能的充分分离创造了有利平台,使更多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集中精力在企业的核心业务上。

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经常陷入“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境地,通过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依托高度信息化技术和专业化的技能服务,做到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克服了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地域、空间上的局限性,满足了高效、多维的管理理念和目标,在帮助企业创建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整合重复、分散的业务的同时,为业务单位提供足够的后台支撑数据和服务。如知名企业华为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总部对全球业务的管控力度,为财务内控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为华为全球业务的拓展,提供了良好的财务资源保障和风险控制基础,使华为集团的业务在近10年内飞速腾升,一跃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简而言之,财务共享服务是对传统的分权式和集权式财务结构的融合,它既避免了分权管理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又避免了集权管理中的呆板与实际业务分离的不足;既吸收了分权管理中以客户为导向的优势,又吸收了集权管理中的规模化、标准化的优势,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必然选择。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比较,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手段、方法、体制和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业务处理和核算集中化,财务管理和核算职能分离;二是财务向业务财务转型,财务业务一体化;三是业务处理流程化、标准化;四是财务核算和管理技术手段的高度信息化;五是内部服务外部化。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管理方式、方法、体制和内容的变化,必然会带来财务组织的变革和财务职能变化,企业会计重分类的深入发展和财务人员的分流转型等问题,这是传统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直面的问题,面对挑战我们要积极寻求应对策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三、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是随着企业、集团公司的管理变革而产生的,它的应用和发展是市场化的需求,也是企业发展的自身需求,在这一全球性的趋势下,面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变化我们要积极寻求应对策略。

(一)做好硬件和制度保障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支撑和资源的配备,尤其是高效的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首先企业要搭建好财务共享服务的IT信息平台,做好硬件方面的保障工作,做好各个业务系统与erp系统的衔接,确保信息数据传递通道的畅通。建立标准的财务模板,统一数据口径,利用网络信息系统平台,让业务数据自动生成有用的财务信息,减少了人为干预因素;利用系统的开放性建立各数据共享接口和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满足各方的不同需求;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满足事前提示,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需求,强化内部控制,降低风险。

其次企业要做好财务制度与政策的统一,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企业要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统一规范的作业标准与流程,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的需求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改进,并通过有效整合,把制度政策配套起来切入到系统中去,保障前端各业务部门按照制度政策去运营,保障企业各级部门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做好 财务组织的变革

nlc202309010134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必须进行财务组织的变革,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专业化和核算的集中化,使财务人员能够集中精力从事企业财务分析、风险管理等关键性的工作中去。而财务组织的变革不可避免的触及原有内部利益格局和权责分配,原有的财务管理组织架构、人员安排、操作流程、财务制度等方面也必须进行调整,才能满足管理需求。为保证变革的顺利实施,企业的平稳发展,思想观念的统一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进行宣传,而且用真实的事例向企业员工进行展示,使企业各级清楚认识到财务组织变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从而转变组织和人员的思想认识,使企业上下齐心协力为组织变革创造良好氛围。

我们还要将原集团企业各级财务部门进行重新整合与分离,对财务的组织架构和人员进行调整和安排,使之转变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财务部门和财务与风险管理部门,建成满足财务共享模式发展需求的管理架构。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打造成企业数据的集成芯片,将分散、重复的工作集中到共享中心,为集团企业提供高效高质量的会计服务。业务财务部门利用自己的专长融入到业务中,不断向业务前端延伸拓展,发挥管理分析的职能,为业务发展提供事前算赢的决策支持,使财务成为业务合作的亲密伙伴。将财务与风险管理部门即战略财务部门打造成企业的航空母舰,负责整个集团企业的财务方向、方针政策制定、资源掌控和风险管理等关键工作的把控上,为企业集团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服务。通过明确的分工,使企业集中精力从事核心价值的创造,推动企业发展。

(三)推动财务职能的转型

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职能可以按决策支持、控制和管理、专业和技术、交易处理四个维度进行划分,企业财务的大部分物力人力都投放在基础业务交易处理上。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适度分离,为财务职能的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解决模式。财务共享服务后将很多基础的财务职能集中到共享中心,由共享中心进行会计核算、交易处理、资金结算和报表编制等基础工作,由于基础业务被共享中心所完成,使得大量的财务人员从繁琐的基础业务中解放出来,推动财务职能更多的向业务财务和财务管理决策转型。

未来财务职能的核心是业务分析、决策支持和风险管理,财务组织不仅要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而且要对企业供产销售等经营各环节的计划和预测、业务分析、管理报告及绩效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决策支持。故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要积极推动财务职能向战略决策、业务分析、风险管理等方向发展,进行业务价值创造,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财务职能转型发展中我们还要对财务部门内部的职责进行划分,做出明确的分工,范围涉及共享中心、子公司、集团总部的各专业财务管理部门,通过职责明细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不同的部门承担不同的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基层财务部门职能的转变,积极推进基层财务职能向业务财务方向发展,使财务人员由记账型转向财务分析、管理型,提供更贴近业务的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四)推动财务人员分流转型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业务处理流程化、工作标准化使得共享中心财务人员的需求仅为原各业务单位财务核算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时财务核算业务和基础工作被共享中心所替代,原有财务人员的编制被释放,随着财务组织的变革和财务职能的转变,原有财务人员不可避免的面临分流转型的问题。如何稳步推进财务人员的分流转型,即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又能维持企业稳定发展是企业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对所有的财务人员依据工作履历、工作考评、领导员工评价等方面多维度对财务人员进行摸底分类。一方面从思想上进行正确引导,依据自愿原则分流一部分财务人员到非财务岗位上去。一方面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通过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推进财务人员向管理型、分析型、核算型等方向的转型发展,以满足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的管理需求。

通过考核和推荐,结合前期财务工作的考核评价对财务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将具备不同能力的财务人员推向不同的工作岗位。将优秀财务人员向战略财务转型,作为企业决策层与风险管理者,担起财务管理的核心职能,主要从事体系构建与维护、资本管理、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等发挥导向作用。将复合型财务人员向业务财务转型,做企业中层管理者,在公司长期战略目标指导下,深入业务前端进行分析、预测、规划、监控、管理和评价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将具备一般财务知识的普通财务人员向财务会计转型,服务财务共享中心。

企业未来的竞争本质上是数据的竞争,数据信息分析、利用的质量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我们要开阔员工的视野,鼓励员工加强学习,提高其综合素质、提高其应变与适应能力,推动财务人员的转型发展。通过财务人员的转型,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财务人才的战略储备,增强企业整体价值的创造力,解决人员安置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财务共享的大趋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由传统管理模式向新兴的管理模式转变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结合财务共享后财务管理模式的新变化,积极采取应对策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推动企业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帆.石化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2]刘玉.财务人员转型问题解析及应对策略[J].会计之友,2014(33).

[3]钟邦秀.大型跨国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模式研究[J].财会月刊,2012(14).

7.财务共享服务四大案例 篇七

【关键词】财务共享;跨国经营;海外财务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追随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步伐日益明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对外出口贸易额达到22765.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金额达到1541亿美元,对外提供劳务53万人。伴随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内部支撑和管控的需求也随之而来,作为其中重要环节,财务管理也面临着更多的不確定性。而财务共享服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对资源、流程进行整合,实现成本节约、知识积累、服务优化的目标,最终提升企业价值。如何将财务共享服务运用于境内企业跨国经营,使得财务管理在业务支撑和风险管控中取得平衡,打破地理隔离带来的信息流不对称和资金流错位,是目前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主要目标

一般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是指将分散式的财务基本业务从企业集团成员单位中抽离出来,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统一处理,以业务伙伴的形式,通过网络为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集团成员单位提供标准化、流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服务,并为企业创造价值。

企业在实践中也对财务共享服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安永2015年对中国境内企业财务共享服务行业的发展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财务共享服务在中国快速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而大型企业更倾向或易于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他们认为,“标准化、加强管控”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核心动机和价值体现。

因此,就企业经营管理与财务控制的角度,财务共享服务可以为企业实现下列目标:

1.整合经济资源,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基础工作的集中处理,信息填列主体的分散化来削减财务段的集中负荷,同时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通过人员的集中管理,实现财务事务的统一分配以及基础、同质工作的批量处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人均的劳动产出,让财务人员从繁杂的基础事务中解脱,将精力转移到实质性的支撑和管控上;通过资金集中筹划以及各个项目资金预算数据的批量处理实现资金规模运作的效益。

2.统一信息标准,增强信息可比性及有用性

信息、数据的意义不在于规模,而在于通过数据的挖掘、分析实现数据隐含的价值。从财务共享服务的命名本身可以看出,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流的顺畅流通,实现“共享”是基本的要求。通过信息系统统一口径收集信息,一方面,横向之间的业务信息具备可比性;另一方面,纵向的数据统一标准延续,具备一致性,从而使得信息更容易进行分析处理,提高决策使用的有效性。

3.贯彻企业战略,满足各方需求

财务共享服务,可以通过信息在业务前端的共享,形成大量互相关联的、精细的经营数据,提供给需求方,满足管理层面的管控和决策支持需求,同时满足业务层面的支撑需求。从管理层面来看,财务共享是战略规划层面的设计,加强管控和决策支撑的需求是首位;而经营的结果与过程都能在信息流中呈现,管控的数据需求可以及时高效的提取;同时由于标准的统一以及流程的可控,公司的战略可以得到较好传导和执行。从业务层面,由于信息流的通畅和信息的集中归集,财务支撑有足够的数据支持,且财务工作效率能通过系统的记录量化和展示,典型重复性的业务有标准化的操作记录可供参考,极大的提高支撑的力度。

二、目前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

1.信息孤岛,财务的管控和支撑职能难以深入

海外业务相对于境内的业务,由于地理位置的隔离导致现场的管控需要很大的成本才能实现,在传统的现场管控方式无法轻易触及的情况下,信息传递的质量因人而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业务和财务的脱节,导致各环节信息无法很好的串联,从而形成各个信息孤岛,财务管控的职能也形同虚设,所谓财务支撑更是无的放矢。财务的管控和支撑职能无法深入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在复杂的环境下财务响应效率低下、项目财务管理无法深入、投资效益失控、应收账款坏账风险高等。

2.资源浪费,财务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则无法实现

在地理隔离的情况下,若仍以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管控,财务人员和资金两大资源配置会出现成本障碍。

就人员配置而言,由于各国在法律、会计准则、税收征管、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分散支撑的情况下,需要配置综合素质较强的财务人员。境外招聘的财务很难充分了解国内企业的战略与相关政策,如果从国内派驻,则需要人员长期驻外,从需求和稀缺性的角度出发,低成本运作无疑十分困难。而且,即使人员需求得以满足,由于各地业务的规模和类型不同,零散的财务人员设置,也会导致工作的负荷不均衡,难以发挥规模效应,无法实现成本效益原则。

从资金配置的角度考虑,由于各地业务资金的周转存在时间差,各国银行的资金政策也不同,资金的属地化配置可能导致几个影响较大的问题:一是资金管制导致的流动性问题;二是存量资金收益无法保障;三是汇兑风险。不仅未能实现资金运作的效益最大化,还可能产生额外的损失和风险。

3.财务规范差异化,财务管理的基础无法掌控

由于海外业务涉及业务发生国的法律、财务规范以及经济和行政环境,监管当局对财务基础的要求很可能不一致,并且国内目前还处于跟国际会计准则逐步接轨的过程中,财务基础管理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标准,这就意味着本地化财务人员的策略难以实施,国内财务人员又无法满足当地市场的要求,不仅用人处于两难境地,财务基础工作都面临着规范化、标准化无法达标的风险,当地税务风险更是潜在的重大影响因素。

4.管控需求形式化,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无法发挥

在信息不对称、财务基础标准化和规范化无法统一的情况下,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都无法充分保证,更遑论决策有用性。财务报告容易局限于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信息,难以达到管理的要求。然而当企业开始经营海外业务时,往往意味着面临的市场更加多元化,竞争态势更为复杂,国际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加直接,管理层的决策信息支撑需求是上行的。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无法发挥导致公司财务在对公司业务层失去支撑力度的同时,对管理层的需求也无法支撑到位。

三、财务共享服务在境内企业跨国经营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过程面临诸多挑战,根据何瑛、周访(2013)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战略规划、信息系统、流程管理、组织设计、绩效管理以及人员管理均对财务共享服务的价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由于境内企业海外业务的财务管理存在特殊性,因此 除了公司战略层面的规划设计、信息系统的强力支持以及考核评价设计外,财务共享服务运用在境内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要需要关注以下关键问题:

1.共性统一和个性支撑的平衡

财务共享满足跨国经营财务管理的主要需求之外,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制度规范化是运作的基础,而海外业务拓展过程中的个性化支撑需求也十分明显。因此在整体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在标准化要求之外,把个性化需求的敞口以系统特殊流程的方式创造性的纳入,同时考虑部分成熟的个性化的需求外包给专业机构,如本地的税务筹划等,以实现共性统一和个性支撑的平衡。

2.流程设置的合理性

流程再造在财务共享的理念中十分重要,财务共享服务运用于海外业务财务管理之时,流程再造不可避免,最终通过信息系统固化新的流程。需要强调的是,流程再造中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流程再造、固化流程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其本身无法创造合理化的流程。流程固化的前提是流程制度的合理化,否则,固化在信息系统中的流程只会导致反馈进一步的延迟,受制于信息系统的不能变通,更加无法灵活支撑,效率低下,因此需要防范流程固化转为僵化。另外,流程再造意味着原有的管理观念、制度和流程不符合新的管理需求,变革通常不可避免的伴随着阻力,优化的流程推进又需要共同的执行,因此这个过程中除了争取高层的充分支持外,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推动无法轻易化解的内部矛盾。

3.组织架构变革的阻力

集约化、信息化管理之后,流程再造或者优化意味着组织架构的变革不可避免。架构调整引发的是人员重新分工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界限的突破,可以预见的是触及很多惯性的分配和思维,会承接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一定需要顶层周密的设计、过程强力的推进,盲目的开始可能导致无法深入展开全面的共享服务,信息流的流通过程依然脱节,不能达到财务共享的目标。

4.当地基础设施的可行性

信息化系统是财务共享服务强有力的支撑,海外业务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尤其是通信基础设施是影响信息化系统使用的关键因素。因此不仅财务共享中心本身所在地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硬件和软件的支撑能力十分重要,各个端口所在地的基础设施也影响着技术面的实现。在条件未成熟的地区,强制的推广,可能导致整体的共享成为一个影响效率的灾难性变革,可以考虑采用区域集中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小结

财务共享服务在境内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的推广,有利于发挥财务管控和支撑的基本职能,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將信息流和资金流融贯到企业经营的各个链条上,使财务不再仅仅局限于集中的结果反馈,而以一种更加专业、价值创造的姿态呈现。当然,由于海外业务面临的经营环境复杂,共享服务的运用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和逐步优化的过程,最终通过管理提升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瑞君,陈虎,张永冀.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基于中兴通讯集团管理实践[J].会计研究,2010.07:57-64.

[2]李彦立.企业跨国经营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0.07:89-90.

[3]黄庆华,杜舟,段万春,杨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探究[J].经济问题,2014.07:108-112.

[4]何瑛.基于云计算的企业集团财务流程再造的路径与方向[J].管理世界,2013.04:182-183.

上一篇:仁义礼智信感想随笔下一篇:记叙文开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