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支部组织建设的思考(精选9篇)
1.加强支部组织建设的思考 篇一
加强新社会组织 党支部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诸暨市直机关党工委
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期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社会组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并影响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社会组织党支部建设基本情况
市直机关党工委下属共有10个新社会组织党支部,党员总数264名,包括正式党员247名,预备党员17名。从调研情况看,支部建设总体情况较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注重”上:
(一)注重抓好支部自身建设。极大多数党支部书记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思想重视,定位准确,能积极争取上级党组织和单位领导的支持,为支部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如司法局党总支下属6个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党支部不仅党员活动室比较规范统一,而且已由主管部门将党建工作纳入到对单位的考核之中,党支部建设的总体状况较好。尤其是浣纱律师事务所党支部,支部工作开展有序,支部活动创新有为,支部建设得到了上下的一致认可,曾在省、绍兴市律师党建工作会议上介绍过先进经验。工商联党总支下属2个商会党支部,重视组织党员开展定期交流活动并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逐渐增强。
(二)注重党员教育管理。大多数新社会组织党支部能够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人才中心党支部根 1 据党员分散、平时难以集中的实际,利用每年年初、年中两次人才交流大会的时机,组织党员学习并做好党员思想汇报、党费缴纳等工作,以确保组织管理不断线。浣纱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将党员照片作为时代先锋挂在门口走廊墙上,将党员桌牌放在党员办公室桌上,激发了党员的政治责任感,扩大了党员在所内外的影响力。
(三)注重发挥社会作用。极大多数党支部能够引导和组织党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党员党性锻炼。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党支部发挥自身职业优势,在法律援助、信访接待、送法下乡、担任法律顾问等工作中自觉承担社会义务,为地方的经济社会组织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各党支部对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态度积极,党员带群众广泛参与,体现出了党员的良好社会责任感。永大律师事务所党支部2003年成立以来,全所党员和普通律师已向单位和个人捐钱出资20多万元,做了大量扶贫帮困解难事办实事的工作。2个商会党支部发动党员带领商会会员慷慨解囊,向灾区通过各种方式捐款的数额均在10万元以上。
二、新社会组织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支部建设缺少动力
少数党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对支部工作好坏无所谓的态度。有的支部党员发展工作既无计划,又不注重经常性的教育培养,导致部分优秀青年入党热情不高或者部分人员受某种利益驱动争着想加入党组织的现象。有的支部抓自身建设满足于做好几个党员的发展工作,对新社会组织党支部如何结合单位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缺乏研究,作用发挥非常有限。个别支部自身工作不积极主动,却埋怨上级组织指导不够、关心不够,缺乏抓支部工作的热情。
(二)支部活动难以落实
一些支部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满足于传达学习几次党的会议精神以及一般性的搞几次扶贫帮困活动,其它党课教育、评议党员、汇报思想、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基本上没有认真的组织开展起来。有的支部对结合新社会组织特点如何开展组织生活缺乏研究,常常因为党员的人数难以凑齐而导致组织生活难落实。有的支部书记自身素质不高,又不注意自我学习和培训提高,党务知识缺乏,落实组织生活也只能是图图形式、摆摆样子,支部组织生活缺乏实际效果。
(三)党员管理缺少办法
一些党支部总感到党务是“副业”,对党员实行严格管理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因此对一些自觉性不高的党员存在疏于管理的现象。如个别党员总是借故不参加组织活动,支部感到无可奈何。人才中心党支部少数党员实际在外工作多年,有固定的单位和工作,既不转移组织关系,也不参加支部的会议和向支部定期汇报思想,实际脱离了组织视线。对党员党费收缴问题,不按时按规定收缴的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甚至有不交纳党费的现象发生。
三、加强新社会组织党支部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支部工作指导
通过理顺支部方方面面的关系,为新社会组织党支部开展工作营造氛围,创造条件。一是要密切支部工作与行业工作的关系。通过协调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好支部活动室建设和活动经费保障等问题,建立支部工作和业务行政工作协调沟通、相互支持配合 的机制和制度,确保支部对单位工作建议权和评先评优的推荐权,使支部建设和单位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要明确总支的指导职责。发挥总支的作用,定期听取支部工作汇报,分析总结支部建设现状,经常检查指导支部工作,协调解决支部工作面临的问题,促进支部建设健康发展。三是要加强党建主管部门对所属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考评。要帮助支部按《党章》要求,明确自身职能,细化工作任务,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制度,使支部工作有目标,努力有方向,坚持制度抓经常,切实以有为求有位,以有位更有为。
(二)优化支部组织设臵
按照单位和支部大小合理地制定党员发展计划,做好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并按照便于工作、便于管理的原则设立党支部和党小组。对联合建立支部的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随着党员数量的变化,条件成熟时要及时单独建立党支部,以解决工作难协调、人员难集中的问题。对人才中心党支部,要以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的模式,配备专职党务干部,并根据党员数量多、人员流动难管理的特点,按市内一个党小组、市外省内一个地区一个党小组、省外一个直属党小组的模式建立党小组,推选党小组长,发挥党小组作用加强支部建设。
(三)严格支部组织管理
按各级和市委组织部有关组织关系管理的要求,抓好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人员调动的要及时转移组织关系,对长期在单位工作有党员身份的,按照“工作地为主”的原则接转组织关系。人才中心党支部对外出时间、地点不确定的党员,要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加强党员组织管理。督促党员按时按要求上交党费,强化党员组织观念和党员意识。要在健全组织生活制度的基础上,严格考核考评,及时公布和上报有关情况,解决好组织生活难落实的问题。
(四)创新支部活动方式
新社会组织党支部要紧密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发挥职能优势,采取有效手段,积极开展支部活动。一是要采取有效办法强化党员学习教育。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上党课及利用党建网站等形式组织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确保党员经常受教育。二是要紧贴单位实际开展支部活动。要着眼拓展单位业务、增强单位凝聚力、扩大单位影响力开展联谊走访、结对互助、公益建设、扶贫帮困等活动,提高单位和社会对支部工作的认可度。三是要发挥职能优势体现党员作用。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党支部要按上级要求协助做好法律援助、信访接待、送法下乡、担任法律顾问等工作,引导党员主动承担社会义务,发挥好党员的带头作用。商会党支部要在化解商会内外矛盾纠纷,带领家乡群众致富和回报社会等方面尽心出力,做“创业创新、爱乡惠民”的自觉实践者。
2.加强支部组织建设的思考 篇二
1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团支部书记是基层团员青年的“领头羊”, 其作用发挥与否直接关系到团支部的兴衰。团支部的凝聚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团支部书记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1.1 对团支部书记的人选要精挑细选。
首先, 团干部必须对团的工作时刻保持强烈的热情, 朝气蓬勃, 勇于进取。这是挑选团干部的先决条件, 在大多数为兼职的情况下, 团干部只有时刻保持一颗火热的心, 才会发自内心去贴近青年、关心青年, 才会主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共青团工作中, 才能把这股热情之火传染给其他团员青年。团干部只有朝气蓬勃, 勇于进取, 才能面对困难和问题, 毫不退缩, 保证团工作的不断推进发展。其次, 光有工作热情还不够, 团干部的综合素质也要过硬, 否则也难以开展工作。团干部比一般团员在政治理论上要深一点, 在综合能力上要强一点, 在模范表率上要好一点, 只有这样, 才能以较高的工作水平来带领团员青年, 在青年群体中树立威信。另外, 在落实团干部的同时, 要重视后备团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形成梯队结构, 避免出现“后继乏人”的断层现象。
1.2 对团支部书记的培训要精雕细琢。
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团干部必须不断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才有能力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使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高。一是日常教育“细水长流”。可以利用团干部例会、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基层兼职团干部进行教育培训,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团干部中形成“持续学习”的意识, 全面提高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二是脱产培训“对症下药”。每年举行团干部培训班, 充实团干部政治理论、团务知识、时事形势、经济法律等知识。并通过组织开展团队拓展、主题活动以及参观学习等活动方式, 有针对性地加强团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
1.3 对团支部书记的成长要精心扶持。
现职的基层团支部书记基本上是兼职性质, 并且大多是各自单位的业务骨干, 本职工作都比较繁忙, 上级团组织和党组织在使用团干部的同时, 也要关心他们, 包括工作上和成长上的帮助和扶持。一是保证团务时间。要想搞好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保证, 否则难以取得成效。对于团干部的团务工作时间有关领导要“绿灯放行”, 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 要确保兼职团干部专事团务工作的时间。二是保护政治权利。团支部书记要列席所在单位的党政工联席会议, 如果是党员要列席参加所在党组织中心组学习, 要了解单位的当前形势、任务和政策, 只有这样团干部才能在青年中传递党组织和企业的要求, 更好的执行和贯彻党组织和企业的决策和意图。三是畅通发展渠道。从事团工作是对团干部自身能力的挑战和锤炼, 许多团干部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 坚定了信念、修善了品格、提高了能力, 在众多青年中脱颖而出。面对这么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要畅通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优秀人才, 向企业输送后备干部的渠道, 让团干部快速成长起来, 挑起更重的担子。四是保持谈话沟通。团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 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这时候上级团组织要主动关心询问, 让其感受到上级组织的温暖和支持。同时上级团组织只有多倾听基层团干部的声音, 才能有的放矢给予指导, 做到上下呼应, 步调一致。
2 加强团支部自身建设, 关注青年的需求
关注青年的实际需求、认真分析把握青年的思想动态, 是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基础。团支部能不能抓住青年的兴奋点和关注点, 是能否对青年产生影响力、号召力的关键条件。
2.1 在思想建设上精耕细作。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 广大青年思想上体现为多样性和个性化。团组织对于出现的问题和状况, 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强化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建设, 要注意顺应当前环境的变化, 不断改善工作方式, 善于用青年的语言做青年的工作, 用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团的日常工作, 使团员产生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同时面对少数团员出现的政治意识淡漠、组织意识弱化, 模范意识缺失等情况, 团支部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思想教育活动, 进一步增强团员意识。只有团员自身的意识增强了, 团员队伍的状况稳定了, 才谈得上建设一个有凝聚力的共青团组织。
2.2 在服务青年上精心策划。
团支部要把服务青年作为加强团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通过建设青年服务体系, 推动基层团组织的巩固、调整和发展, 构建起紧密联系青年的新型纽带。
在服务青年的形式上, 开展支部活动, 倡导青年文明健康时尚动感的文体活动是最直观, 最常用的。活动是共青团的优势, 要通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团活动来吸引青年, 让青年在亲历亲为的活动中受到启发、得到锻炼。可以通过扶持青年协会组织, 让青年人组织策划自己喜爱的团活动, 为青年提供良好的活动平台, 以此塑造团队凝聚力。
服务青年还包括关心青年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倾听青年呼声和成长的烦恼, 积极帮助青年办实事, 如开辟青年活动场所、开展迎新活动、关心单身青年交友问题、帮助青年改善居住条件等, 竭尽所能来解决一些困难, 让青年满意。
服务青年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 更重要的是帮助青年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工作岗位上成长、成才。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生涯导航、青年读书、科技论文比赛、技术比武、创新创效等活动, 为青年的成长发展牵线搭桥、提供舞台。
2.3 在阵地建设上精心组织。
团的阵地建设是活跃基层工作的重要条件。团支部要为基层建设提供必要的组织及物质依托, 从而保证团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抓好宣传阵地。团支部可以通过利用团报、团刊、黑板报、网页、导读、信息交流等载体来宣传和传递党和团的理论知识和相关青年信息,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来指引青年思想, 以优秀青年的先进事迹和闪光点来教育、鼓舞团员青年,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二是抓好学习阵地。团支部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 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来赋予团组织传统的活动方式更多的内涵。在学习方式上, 可以依托青年团章、党章理论学习小组、书友会等青年学习组织, 以党团知识竞赛, 参观调研、座谈、组织生活、专题研讨、辅导讲座及开展实践活动等形式, 营造浓厚氛围, 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三是抓好活动阵地。团支部可以通过创建青年协会, 丰富青年业余文化生活。有条件的团组织还可以建立“青年之家”“沙龙”等, 开辟青年活动场所, 把青年凝聚在一起。同时可以把一些特色活动, 如迎新活动、春节联欢、庆中秋、爱心助学、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固化下来, 成为青年工作的组成部分。
3 加强和谐外部环境建设, 赢得党政领导认可
团支部在埋头狠抓自身建设、自主开展活动的同时, 也要抬头融入周边环境, 通过争取党政资源、协同社会资源、整合团内资源, 满足青年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具体需求。
3.1 要善于结合党的建设加强团的建设。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团的建设与党的建设密切相关。团支部要主动并善于争取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 保证“党有号召, 团有行动”。依靠党组织解决好团建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如思想导向, 人员配备, 经费来源, 活动阵地等, 在党建的带动下, 落实团建的各项任务。
3.2 要在服务企业的中心工作中加强团的建设。
团组织的建设必须自觉服从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与企业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企业的发展需要青年这支生力军发挥作用, 同样的青年只有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 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只有在增强实践能力的前提下, 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因此, 团支部应大力在青年中开展如“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立功竞赛”等活动, 培育和建设如QC小组、“攻关小组”等团队, 为企业中心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 才能使企业更倚重于团组织, 以赢得更多的支持。
摘要:从队伍建设、自身建设和外部环境建设三方面探讨新时期如何加强团支部建设。
3.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篇三
一、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思想重视程度不高
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越来越多,挑战越来越严峻,随之而来也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日益繁重,其聘任和晋升与教学科研成果密切相关。在这种客观的环境下,会有部分的高校教师还停留在实用主义层面,认为只要把学科建设抓好、把学校的中心工作完成好就可以了,政治理论学习对自己并没有专业上的帮助,反而耽误自己教学、科研的时间。因此出现了高校教师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高、缺乏积极性的现象。
(二)党建工作方式落后,组织活动形式单一
高校的办学环境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但是部分党支部的工作未能紧跟形势发展,仍采用陈旧的工作方法,党支部缺乏凝聚力。在组织生活方面,部分的教师党员认为党的组织生活就是学习会议或者文件,照本宣科缺乏吸引力。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由于部分党建工作者年龄偏大、缺乏党务工作的专业培训,缺乏党建创新意识和活力,此外在党建工作者队伍中,专家型、学术型的组工干部偏少,使得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的有机融合缺乏有效途径,党建工作缺乏抓手,基础不扎实。
(三)缺乏考核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党建工作责任制是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党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成果产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难以多支部工作进行系统的、量化的考核。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一般都是兼任,面对繁重 的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任务和压力,他们对支部建设的投入程度会大打折扣。同时,有些支部书记对学院、学科的重要信息掌握不多,使得支部工作并不能围绕中心工作开展,遭遇较多阻力。另外,在对教师的年终考评中,支部工作往往不被列入工作量计算中,支部书记的岗位待遇与支部工作所需的时间、精力投入不匹配,导致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动力。
二、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方法与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思想建设是党建工作的灵魂,应始终把思想建设摆在党建工作的首要位置和高校各项工作的突出地位。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同时针对高校教师,重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用艰苦奋斗的廉洁政风保障工作纯洁性。要在教师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政法规等教育,引导教师深入查找本岗位的廉政风险点,并制定防范措施。
(二)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增加高校教师党支部活力
高校教师党支部要通过工作方式的创新,使得组织生活内容开放、形式多样,从而调动基层教师党员参与支部活动、配合支部工作的积极性。一是可以结合本支部的特点,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如参观学习、调研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二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学术报告等,通过树立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加强网络党建,促进网络信息技术和党建工作相互融合,搭建具有学习、交流、服务等多种功能的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
(三)加强组织建设,制定高校教师党支部的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建立起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推动和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基层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上级党委听取支部书记汇报,对照评价细则检查各支部工作记录及相关材料情况,对所有支部进行评分,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各支部,制定改进措施。同时针对教师党支部书记,每学期应给予相应经济补贴,保证支部书记安心工作,改变支部书记仅凭奉献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参与支部工作的局面。
4.加强支部组织建设的思考 篇四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党支部的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党才能朝气蓬勃,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发挥执政党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关党建要“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
一、加强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机关党组织规范有序、高效运转的基本保障。
(一)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我们党在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党的建设科学化”,实质上就是党建工作高度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党支部是党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党内各项活动,主要是通过党支部来完成。因此,从党支部入手,探索建立规范化建设,抓基层,打基础,是推进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第一步,也是最具基础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一步。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党支部工作能力,能达到点上突破,面上提升,整体提高的效果。(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发挥先锋堡垒作用的有力手段。
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也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对党支部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把工作重心放在每个党支部,使每个党支部成为政治坚定、团结有力、担当尽责、群众信任的过硬支部。
(三)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加强党建基层组织建设的内在需要。
党支部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在目标要求、管理方法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党支部很多经常性工作本身程序性要求非常严谨,比如:“三会一课”、党支部换届选举、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等等,这些工作实质上就是规范化的要求。二、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党支部在组织设置规范化、组织生活规范化、阵地建设规范化、服务制度规范化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实际困难。
(一)对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认识不深。
个别基层党支部和少数党员认识不到位,认为规范化建设是“软任务”、“虚要求”,工作弹性大,做多做少、抓与不抓都不会影响大局,创建工作的谋划和落实流于形式;少数基层党支部主动作为意识不强,甚至产生等靠要思想或消极畏难情绪,存在马虎应付、被动推进的现象;党支部工作与本部门中心工作、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没有真正形成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氛围,不同程度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二)党员意识能力不强。
一些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大局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服务群众的思路举措办法不多、本领不高,作用发挥不突出;部分党支部活力不够,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工作方法比较单一,或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等问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弱化,影响了服务能力素质的锻炼提高;一些党务干部不适应党组织建设的要求,有的承担业务工作太多,无力应接党建工作,以致党建“主业”变为“副业”,有的党务干部知识不够扎实,具体操作不够规范,导致党建工作难开展。(三)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党支部的创建标准还未达到针对性强、具体化、可操作的目标,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表现在:创建考核标准不明确,指导性不强;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不健全,与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测评、作风效能建设评价、评选先进以及考核结合不够紧密;考核评价结果与干部提拨任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等激励机制挂钩的硬性制度不健全,提升服务水平的效果不明显。三、加强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进一步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才能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求新突破,推动基层党组织走上规范运行的轨道。
(一)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各级单位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管党责任,坚持问题导向,要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解决一些基层组织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场所议事的问题,通过解决一些主要问题、突出问题来推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各支部要紧紧围绕本单位本部门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服务的思想基础。要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紧紧抓住一把手这个关键中的关键,一把手先行一步带头示范,扎实推动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二)加强支部组织建设。
一是要严格经常性的党内组织生活,积极开展开放式、互动式党内生活,规范建立党员参加学习培训、交纳党费、民主评议、党性分析等活动记事制度,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二是要完善党员能进能出机制,落实“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格发展党员的标准和规范工作程序,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三是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重点加强党支部书记和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的培训,推动党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用分类指导的方法加大抓基层党建的力度。(三)搭建载体创新形式。
一是探索建立网络党组织,通过QQ群、微博客、微信等开展党的活动,拓展党建工作网络阵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手段,加强党员管理工作信息化平台和网上服务平台的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强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和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建设,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党代表工作室制度,探索机关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群众工作,拓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渠道。三是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开展困难党员登记制度,采取党费列支、党员捐助、行政经费补充等办法建立党内帮扶基金,积极推动将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党员纳入社会救助,开展对党员的培养锻炼和创业帮扶,多方位关心和爱护党员。5.加强支部组织建设的思考 篇五
中共义县委组织部课题组
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党组织的领头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可以说,抓好了这支带头人队伍建设,就抓住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牛鼻子”。义县共有17个农村乡镇239个行政村,现有村党支部书记234名(5个村党支部书记空缺)。近年来,义县委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把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臵,依托“三向培养”工作,全面提升村党支部书记的科学发展能力、务实创新能力、带民致富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处理复杂矛盾能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义县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1、不断拓宽视野,在多渠道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上做文章。在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任工作中,义县委始终坚持严格标准,拓宽视野,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选任方式,逐步走出了一条多渠道、宽领域、大范围、不拘一格选拔村党支部书记的新路子。一是坚持标准“选”。结合06—07年农村党支部换届,县委对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任提出了明确标准,通过“公推直选”,以“三向培养”对象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年富力强、乐于奉献、勇于开拓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走上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二是因地制宜“派”。在实际工作中,对现任村书记不适应、本村暂时又没有合适人选的,由乡镇下派干部到村任职。同时积极鼓励乡镇干部到村任职,制定了职务不 变、待遇不变、并给予适当补助,后备干部必须有村级工作经历,任职期间工作突出可破格提拔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全县已有7名乡镇机关干部走上了村支书岗位。三是依托地缘“引”。把从本地出去的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优秀农村青年和本村在外地、县城的经济能人、致富能人聘请回本村任职,在建设好新农村中发挥带头作用。2006年以来全县从各类优秀人才中聘任村党支部书记74人,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
2、坚持抓住根本,在切实增强“双带”能力上求突破。着眼于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迫切愿望以及义县“三农”工作的实际需要。07年以来,义县委坚持把“村组干部,特别是村支书和村主任培养成农村产业带头人”作为“三向培养”工作提档升级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本领。鼓励广大村干部,特别是村支书带头领办创办各类新经济组织,积极倡导他们在各个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科技示范园区等各类新经济组织中成为发起人、创办人和主要负责人,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同时指导各级党组织积极为党支部书记领办创办新经济组织创造条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技术上给予支撑,资金上给予帮助,及时帮助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村党支部书记在市场经济主战场的丰富实践中,不断增强“双带”能力。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07年以来,全县共创办“义县红馨香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大铁厂棚桃协会”等农村新经济合作组织40多个,涌现出巩凤龙、石清华、吴世军等一大批支书产业带头人。把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点子敲在 “双带”作用上,找准了农村基层组织建 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村党支部书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
3、突出工作重点,在建立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加大了对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工作的宏观管理力度,使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工作逐步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一是建立和完善了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县委组织部专门研究制定了《村党支部工作规范》,根据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任务确定岗位目标,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对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由县委组织部与乡镇党委共同进行考核。去年以来县委组织部先后参与考核村党支部书记110人次,建议乡镇调整村党支部书记12人。二是建立和完善了奖惩机制。根据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对村支书进行综合评定,分类排队,并相应地实施奖惩。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工资浮动机制,并探索建立了村干部“五项工资”制度,把村组干部工资划分为基础工资、工作任务完成比例工资、公共事业服务设施建设工资、富民工资、奖励工资。通过收入分配导向,引导和激励村支书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三是建立和完善了监督制约机制。指导各村党支部建立健全了由党组织召集、村党支部书记主持的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联席会议,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等一系列民主制度,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了村党支部书记任期审计制度、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等制度的落实;强化了对村务公开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07年,全县对12名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的村党支部书记给予了相应的组织处理,较好地发挥了监督机制的作用。
4、加强教育培训,在努力提高整体素质上闯新路。一是健全培训机制。成立了由组织、民政、纪委、宣传、党校等部门领导组成的村级干部培训领导小组,统筹抓好全县村级干部的培训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全县工作思路,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村级干部培训方案,层层建立培训责任制,具体分解培训任务,明确培训目标要求,确保培训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实施。二是丰富培训内容。按照新时期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紧紧围绕“怎样当好村党支部书记”,坚持注重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全面提高村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增强带领群众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能力为目标,紧紧围绕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设臵了科学发展观、农村市场经济、依法办事、党风廉政建设等专题,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确保培训效果。三是创新培训形式。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设臵了6个培训专题。培训全程实行互动式教学,既有党校教师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讲课,又有村支部书记经验交流发言,把教学讲课、基层党支部书记交流发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每一专题都能贴近农村实际、贴近思想、贴近生活,激发了村干部的学习热情。四是强化培训管理。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严把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考核关。在具体实施中做到严格考勤制度,规定参加培训班学习的村干部没有特殊情况一律不准请假,不准迟到或早退;严格座位管理和检查督促制度,有专人检查授课工作和学员的学习情况;严格考核制度,培训班结束后,统一对参加学习的村干部进行考核鉴定,详细记录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建立村干部培 训档案材料,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5、坚持备用结合,在大力培养后备人才上加力度。为解决村级干部队伍,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后继乏人的问题,义县委从2004年开始,在全县农村深入开展了“三向培养”工作,即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级干部。通过“三向培养”工作,进一步优化整合了农村人力资源,努力打造优秀村组干部、优秀党员致富能手、优秀致富能手“三支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做到一手抓培养,一手抓使用,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义县农村实际的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子。2009年,全县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或后备干部253名,占全县村干部总数的13%,其中23名培养对象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极大地提高了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年龄知识结构还不够优化。义县234个村党支部书记中,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年龄最大的为71岁,最年轻的为31岁,40周岁以下只有19人;具有高中文化以上文化程度的144人;女村支书9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年龄老化问题严重。当前,农村大部分文化层次较高、有经营头脑的年轻人,一出校门、一出军营就外出务工,不愿留在农村。近年来,在农村青年中发展的新党员为数并不多,农村党员队伍整体呈“老龄化”态势。
2、创新意识欠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目前,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能够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型、创业型带头人相对缺乏。绝大部分还是守业型的,甚至有的就是在 守业受穷、受穷守业中徘徊不前。由于缺乏致富技能,经济发展意识淡薄,旧方法没有用,新方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导致他们一方面自己致富无门,不能带头致富;另一方面,对于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
3、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工作直接与农民打交道,往往要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不仅头绪多,而且难度大;开展各项工作存在财务上的困难,纵使许多村党支部书记上任时都想大展宏图,干一番事业,可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想干事而干不成事,久而久之,丧失了信心,使得支部书记的岗位缺乏吸引力。
4、思想不够稳定。一是工资待遇没有得到有力地保障。各乡镇都把村干部工资和绩效紧密挂钩在一起的,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村,上级党委布臵的工作任务完不成,待遇就到不了位,一年到头只能打一张白条。二是后顾之忧没有根本性解决。村干部养老保险机制没有建立,村支部书记又是非脱产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是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三是工作压力依然比较大。目前,村级债务包袱、计划生育、保稳定的工作任务依然比较重,推行工作的困难还很多。
三、建议与思考
1、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创新选拔任用机制。结合村党支部换届,进一步扩大选拔范围,创新选人机制,关键是要打破目前“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传统模式的束缚,逐步打破地域、身份、年龄、职业的限制,选优配强村级党支部书记。大 胆使用工作创新、作风民主、群众信赖、党性强、懂经济、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企业党员业主或其他经济“能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2、着眼提高素质,创新教育培训机制。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更加注重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多样性,认真研究制定村党支部书记素质提升的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县、乡镇及相关部门培训责任。注重以农村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3、坚持关怀帮扶,落实村党支部书记保障激励。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国家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实际,制定村党支部书记养老保险实施细则;要拓展发展空间,调动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积极性。对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可以列席乡镇党政联席会议;要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
6.加强支部组织建设的思考 篇六
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织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国家对农村产业政策的调整和中央五中全会建设新农村任务目标的提出,对村级党组织的职能任务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新形势下村党支部的建设工作,是完成党在农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为此,就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工作,吉林市委组织部作了深入调查与探索性研究。
一、全市村级党组织建设状况
全市9个县(市)区、2个开发区,辖77个乡镇党委,1392个村级党组织,其中5个村党委、1387个村党支部(总支)。共有村级党组织成员5461名,平均每村3.9名。共有农民党员46330名。
几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围绕推进村级党组织工作转型、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解决突出问题等,加强了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是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活动。2004年,全市启动了新一轮“三创两建”工作。创建中,坚持把村级创建作为重点,围绕服务于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增强、党员群众增收致富谋划设计整个创建活动的开展。总结推广了蛟河市“三制一证”的村党员干部管理办法。特别是在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围绕提高村党支部整体素质和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对村党支部成员提出了较高的教育标准和要求。组织实施了“让村民满意工程”主题实践活动,共为村民办好事实事5994项,达到了让党员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教育效果,锻炼了村党支部队伍,提高了村党组织威信。
二是开展“三个培养”和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市农村各级党组织坚持从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双带”能力出发,采取外出参观考察、组织巡回宣读团、请专家讲解农业实用技术、依托科研院所办班、举办学历班等办法,扎实做好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两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02个,培训村级党员干部2200多名,1000多名党员致富能手通过“两委”换届走上村级领导岗位,村党支部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得到加强。
三是引导鼓励村党员干部领办创办新经济组织。各级党委把农村党员干部领办创办新经济组织工作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检查考核评比内容之中,加大了组织领导和扶持、服务的力度。并通过培树典型、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推动农村党员干部领创办新经济组织工作良性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新经济组织1324个,其中党组织、党员干部领办创办963个,党员干部参加人数8680人,带动农户82202户,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得到充分显现。
四是扎实开展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在2004年换届选举中,我们重点强调了降低年龄结构、提高学历水平、突出“双带”能力的村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标准。通过“两推一选”,一大批综合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党员被选拔为村党组织成员。在换届后的村党支部书记当中,致富能人1010人,占村书记总数的73.2%,最高的县(市)达到了95%;中专(高中)人数达到704人,比上届增长2
7.4%,大专以上达到131人,比上届增长10%。
二、目前村党支部班子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看,近年来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多数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员教育管理、村务管理、公益事业、脱贫致富中程度不同地发挥着领导作用。特别是一批年纪轻、素质好、“双带”能力比较强的党员干部,在农村小康建设中起着引领和带动作用,受到群众拥戴。
但是,受变化着的形势和任务的影响,村党支部在建设、管理和功能作用发挥上,也逐渐显露出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
(一)观念转变不快,服务意识不强,工作能力水平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适应
工作能力不强、工作劲头不足,是目前村党支部存在的较为普遍和突出的问题。一是对由管理向服务的职能转变不习惯、不适应,甚至有消极情绪。觉得失去了优越感和“权力”,由以前“要钱、要粮、要命(计划生育)”的管理者变为出力不讨好的服务者,心理不平衡。对如何做好服务工作心理准备不足,劲头不大。工作上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强调群众不好管、没抓手、缺乏制约手段等客观因素,不从主观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是工作标准不高,破解难题的能力不强。受计划经济体制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方式影响,大部分村党员干部习惯于听上级党委的安排部署开展工作,认为把乡镇党委安排的工作完成好就行了。对本村的长远发展没有思考和打算。对一些复杂问题和硬性工作,在失去了强制办法后感到无计可施。特别是在处理土地纠纷、化解村级债务、收公益事业集资款等项工作上,感到束手无策,普遍存在畏难情绪。
三是工作目的不明确,作用发挥不好。有的党员干部进入支部班子是为了个人荣誉、地位和经济利益,而不是想为百姓干点什么。觉得当村干部很荣耀,特别是税费改革后硬性工作不多,自己又不能外出挣大钱,当村干部一年能收入3000-4000元,自家的农活还不耽误,挺划算。甚至有的村书记在回答为什么当村干部时说,当村干部自己倒粮收粮方便、工程队能优先修本村的水泥路。一些支委认为村里各项工作都是村书记和村主任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愿参加村级事务管理。土城子乡口钦村两名党支部委员,当选后不发挥任何作用,不参加组织活动,就连发展新党员的支部大会都不参加,党员意见很大。
(二)经济意识不强,缺乏致富本领,“双带”作用不明显
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是税费改革后村党支部的核心任务。但目前村党支部成员的“双带”能力与群众的需求和愿望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思想保守僵化,视野不宽,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强,不敢承担风险,虽然具有服务意识却没有带富能力。从调研情况看,全市1392个村党组织、5461名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中,有一项以上致富项目的为3299人,占60.4%,家庭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404人,占7.4%,参加农村新经济组织的1243人,占22.8%,兼任新经济组织责任人的219人,占4%。村党组织书记中家庭年收入达到5万元的170人,占12.2%,参加新经济组织的371人,占26.7%。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家庭收入在本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还有一部分不如普通群众。很难发挥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
另外一部分村党员干部虽然具备带富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觉得现在是一家一户的独立经营,管好自己家的事就行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觉得市场风险大,如果赔了怕落瞒怨。有的党员干部说,如果有人
求就会帮助,没人求自己不会主动帮助。
(三)“两委”关系紧张,核心领导作用体现不明显,整体合力不强
“两委”关系紧张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对立,工作不支持、不配合,甚至对着干,相互拆台。村委会主任自持是全体村民选举的,乡镇党委无权罢免,不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与村党支部唱对台戏。有的村主任公开说:“书记是几十个党员选的,我是全体村民选的,我才能代表村民意愿,村里事理应由我说了算。”大常村新选上来的村主任对村书记说:“你就管管你的党员得了,别的不用你管。”个别村“两委”关系已经达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二是村党支部工作能力弱,放弃领导地位,凡事由村委会做主,不能正常履行工作职责。“两委”关系紧张造成了严重的工作内耗,无法形成工作合力,就连正常工作都很难开展。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分析看,村党支部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党员干部缺乏进取精神,忽视学习,党性锻炼不够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村党支部书记素质低,党建工作不落实。农村党建工作能不能抓好,村支部书记是关键。我们调查走访的村书记中,有的有能力但对党建工作不重视,有的既不想抓也不会抓。多数村书记只忙于村务工作,不研究党建工作,也没把党建工作摆上位置。有的村书记本身就不具备相应的政治理论素质,很难承担起教育管理的责任。有的村书记自身形象不好、威信低、影响力差,教育管理党员没有说服力。有的村书记责任心差,抓党建工作的意识不强,能落实的工作也不落实。因此,上级党委对加强村级党建工作的要求到了村这一层就卡住了。有的为了应付检查,只是做做表面文章。比如,有些工作虽然没落实,但有计划、有登记、上了墙,如果不深入群众,只看这些表面文章很难看漏。
二是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一方面,乡镇党委工作摆布不均衡,存在一手软一手硬问题。认为发展产业、富村裕民、兴办公益事业等工作是硬任务,容易见效果,出成绩,投放的精力、人力、财力大;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是慢功夫,不易见成效,便应付了事。或是只注重抓“一把手”而忽视班子整体建设,形成村党支部班子“一枝独秀”状况。另一方面,村党支部在加强班子建设中,把班子成员混同于普通党员,实行一个标准、一个要求、一种形式、一起教育,很难看出支部班子成员的“与众不同”。
三是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不优,后继乏人。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市5461名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中初中以下学历的2852名,占43.6%,35岁以下的686名,占12.6%。1392名村书记中,初中以下学历的566名,占40.7%,55岁以上的204名,占14.7%。这样一支党员干部队伍也决定了村党支部功能和作用发挥的局限性。同时,由于有经济头脑、有致富能力的优秀青年纷纷外出务工创业;一些真正有能力、有本事的人不愿当村干部,怕影响自己挣钱;有的人认为入党没什么好处,还要受约束,不愿入党,使村党员干部队伍后备力量非常薄弱。有很多村明知道选出的村书记不能胜任,但没合适人选,只能矮子里面挑大个,凑合使用。造成了村级党组织领导能力弱化,“两委”关系不和等问题。
四是目前农村的客观环境给村党支部发挥作用增加了难度。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生产经营模式,使村民对村党支部的依赖和紧密程度大大减弱,村党支部的吸引力、号召力总体下降。一事一议很难在村民中形成一致意见,导致一些工作设想无法实施。个别村民只享受权利,不愿尽义务的情况在农村较为普遍,在群众中的负面影响很大。如交了修水泥路款的村民,看有个别人没交找到村支部往回要
钱。这不仅降低了村党支部的威信,也增加了今后工作难度。有的村民形容村党支部是,不缺吃喝不靠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解决不好就告你。这也比较真实的反映了村党支部目前的工作情况。
四、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调研中,我们针对村级党组织存在的问题,总结借鉴基层的工作经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任务的需要,对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作了些初步的思考。
(一)要切实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处于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村党支部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取决于村书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因此,把选好村书记作为加强村党支部建设的核心至关重要。
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首先要明确选的标准和条件。一是要具有强烈的为民服务意识。思想决定行动。缺乏强烈的为民解难题,办好事、办实事的工作动机,是难以履行好村书记职责的。作为村书记应该具有为服务村民甘愿吃苦奉献,甚至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境界。二是要具有超前的经济意识和带头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新形势下,带领群众致富是村党支部的核心任务。谋划发展的能力、发家致富的能力就成为了村书记必备的基本条件。这就需要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强烈的经济意识,敏锐的经济头脑和超过普通党员群众的致富能力。三是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群众威信。
其次,要科学确定选的范围和途径。概括起来有:一是本村选。通过“两推一选”从本村产业大户、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复员转业军人以及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二是跨村兼。采取强弱联合的办法,让特别优秀、能力突出的村书记兼任地域相邻、资源相近、产业相同村的支部书记,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三是党委派。对矛盾突出、管理混乱,本村确无合适人选的重点难点村,由乡镇党委从机关干部中选派。
(二)要积极推进村党支部职能转变和班子成员思想观念转变。伴随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村级党组织由管理向服务的职能转变势在必行。这种职能转变的速度,决定着一定时期内村党支部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各级党组织必须全力推动村党支部服务职能的及时跟进,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任务,重新明确村级党组织的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把为民分忧、替民解难、促民发展作为农村全部工作的重心和落脚点,不断转变工作方式方法,逐步拓宽服务的途径和手段,增强服务本领和技能。不断加强村党支部成员的思想观念教育,引导树立服务绩效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消除旧有狭隘的权力观、私利观和价值观,为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发挥村党支部服务功能提供动力。
(三)要加强村党员干部培训,增强“双带”能力。尽快提高村党员干部致富能力,是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发挥功能作用的基础。结合“三个培养”工作和各地实际,采取组织外出参观考察、请专家现场指导、依托科研院所办班培训等办法,分期分批,按产业项目,对村党员干部进行致富技能培训。利用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手段,通过建立农业科技信息网、设置党员科技传播点等形式,加强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鼓励引导党员干部领办创办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打造产业“航母”,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带领群众闯市场的能力。
(四)要探索建立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村级党组织工作制度。体制的转轨、社会的转型,使农村党建工作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流动党员的递增,产业大户党员、私营业主党员、经纪人党员等新的社会阶层党员的出现,独立自主的生产经营形式,等等。这些新形势对计划经济时期制定的三会一课制度、党费收缴制度、选举制度、议事制度以及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等党建工作机制提出了挑
战,也使一些制度失去了约束力和可行性。仅拿三会一课制度来说,对流动党员就很难实现。制度执行不到位势必会影响村党支部在村民中的形象和威信。这就需要各级党组织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定符合新形势下农村党员群体特点的、确实能够执行的、切实有效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和党内工作机制。以此加强村级党的建设工作和村党支部班子建设。
(五)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工作动力。不断增强村党支部工作岗位的吸引力和监督约束力,是加强村支部班子建设的又一重要途径。一是大力实行以岗位目标责任制、试用期制、公开承诺制和持证上岗为主要内容的“三制一证”制度,加强对村党支部成员任期内各阶段的管理与监督,坚持从宏观上管起来。二是不断增加村干部的工资待遇。目前,全地区村干部平均工资水平为,村书记、主任每年5000元左右,其他成员300-800元不等,不兼职的村支部成员没有工资。这样的工资报酬水平,很难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村党支部班子,也很难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投入,逐步提升村干部的工资水平。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通过不同方式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以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三是在政治待遇上,对工作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村干部,要大张旗鼓地给予表彰奖励。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年轻村干部,可招收为国家公务员,特别优秀的可破格提拔为乡局级领导干部。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村干部感到前途有奔头、工作有干头、离职有靠头,增强村班子的吸引力,激发村党员干部为党工作、为民谋利的热情和动力。
课题负责人:曲国良
课题协调人:邸杰欣
课题牵头单位: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课题参调人员:孙毅张守君李晓恒
7.加强支部组织建设的思考 篇七
一、油田企业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党员教育管理方面。新形势下, 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环境对有些党员的思想冲击很大。部分党员由于放松了思想政治学习, 组织纪律观念日渐淡薄, 意志消沉, 精神空虚, 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如有的党员理想信念动摇, 对实现共产主义失去信心, 热衷于看相算命、烧香拜佛, 在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等消极行为中寻找精神寄托。有的党员思想观念模糊, 片面认为是由于改革开放才滋生了党员干部严重腐败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对党的执政地位产生怀疑。有的党员政治立场游离, 热衷于小道消息, 在群众中经常散布一些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的言论。有的党员价值观念发生扭曲, 拜金主义思想严重, 在行动上上注重于功利性和现实性。有的党员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因个人养老待遇或子女上学、就业等问题得不到满足而牢骚满腹, 支持甚至参与上访活动。有些党员因居住地、年龄、健康、受聘工作等原因, 经常或常年不参加组织活动。有的党员身体尚好, 却找出种种理由不参加组织活动。有的党员长期拖欠党费, 个别党员甚至还有退党的想法。有的离退休党支部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严。有的离退休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不够, 基本是做表面文章, 普遍存在着“四少”现象, 即与党员个别谈心交流少、对党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少、对党员的心理健康和亲情关爱少、对党员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健康问题重视和探讨少。党员学习教育的内容由于脱离实际而缺乏针对性, 对党员失去吸引力。党员学习教育的形式也没有结合老年人的特点, 显得十分单一, 在组织党员进行学习教育活动时, 基本上是读读报纸念念文件, 读者铿铿, 听者走神, 效果较差, 不少党员产生厌学情绪。
( 二) 制度建设方面。有些离退休党支部现有的制度有的可操作性不强, 让人难以找到抓手, 有的针对性不强, 让人不知所措, 有待修订或补充, 有的制度有待建立。
( 三) 组织建设方面。有的离退休支委会成员党性意识淡薄, 工作积极性不高, 不把支部安排的工作当回事, 在党员中也没有威望。有的支委会成员思想疲软涣散, 工作责任心不强, 难以承担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重任。有的支委会成员年龄偏大, 行动不便, 影响了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有的支委会成员在工作中任人为亲, 工作方法单一。有的支委会成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不能适应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 亟待提高。
二、加强油田企业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对策
( 一) 进一步强化对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 以推动他们为企业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积极作用。离退休党支部承担着对离退休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重任。组织开展离退休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 解决好离退休党员中出现的思想问题, 是维护党内团结, 保障企业经营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也是离退休党支部做好党建工作的关键。所以离退休党支部一定要提高对离退休党员进行教育管理与监督的意识, 要从离退休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 有针对性地开展好离退休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要组织离退休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介绍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新形势, 通报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发展的情况, 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体离退休党员。开展离退休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一定要做到经常化, 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每季度至少要组织一次学习。为了让离退休党员乐意接受教育和易于接受教育, 要对过去的学习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 可把学习教育活动的内容有针对性地与“养、为、学、乐”结合起来, 可将过去的照本宣科式转为举办座谈会、理论讲座、形势报告会、参观考察、谈心聊天、学习先进事迹、对话互动等学习活动方式。也可将过去的封闭式转为走出去、请进来等开放式的学习活动方式。离退休党支部开展离退休党员学习教育活动, 还要从离退休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 把离退休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才能将离退休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要及时帮助解决离退休党员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 认真落实好离退休党员的“两项待遇”, 努力从政策和措施上保证离退休党员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还要贴近离退休党员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 积极适时地组织离退休党员开展一些健康向上, 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 充实离退休党员的精神生活, 以科学的健康的社主义文化生活去占领离退休党员的思想阵地。通过开展对离退休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不断提高离退休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 促进离退休党员政治立场坚定, 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 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促进离退休党员思想观念常新, 做到与时俱进。引导离退休党员坚定理想信念, 继续保持不断进取精神, 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离退休党支部还要严格地对离退休党员进行管理, 对无正当理由常年不参加组织生活和学习教育活动的以及思想消极、不思进取的、拒不缴纳党费的, 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提出整改警示, 对经多方多次做工作仍不思改变的, 要按照党纪党规进行严肃处理, 以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 二) 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 为党支部开展工作提供有效保证。为了保障党建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促进党支部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离退休党支部要根据离退休党员的年龄、身体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合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各项制度, 如“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定期开展活动、政治学习、创先争优、报告工作、党员联系、党员谈心走访、党员考评、送会送文上门、党员参加党内活动登记、党费收缴等制度, 并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根据客观情况的不断发展变化, 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 三) 加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 为做好离退休党支部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离退休党支部要做好工作, 配备好强有力的党支部领导班子非常重要, 因为党支部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支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因此, 离退休党支部一定要抓好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 要在体现民主的原则下, 把那些党性意识强、作风正派、思想政策水平较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党员充实到支委会中来。同时, 支委会成员要努力加强自身学习, 积极参加上级党组织举办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理论政策水平, 以适应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需要。
三、结语
8.加强支部组织建设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建设;思考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战斗堡垒。党的十八大作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支部的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充分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对我们在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基层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当前,多数党支部能都加强自身建设,注重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凝心聚力促和谐、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个别支部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党支部凝聚力、号召力不强。个别党支部不能适应企业的新形势,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漠不关心,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造成了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2、党支部活动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有的党支部视野不宽,创新不够,死板单调的活动对党员群众难以形成吸引力。
3、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的党支部学习活动流于形式,造成党员思想素质不够高,学习意识不强。
二、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提升支部战斗力的对策分析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着眼“素质”抓建设。
在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书记在各单位的整体工作中是一个特殊的角色,既肩负重任,又掌握一定的权力;既是带头人,又是决策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实干者;既是协调者,又是监督者。
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党支部书记的队伍素质呢?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建立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机制。发掘选任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全面拓宽选拔来源,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举荐的方式,将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中有好评的人才选拔进来。
(2)、建立支部书记培养机制。优秀人才选配进支部书记队伍中后,应注重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提高其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拓宽党建工作思路。
(3)、建立支部书记考核机制。必须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考核管理机制,强化支部书记发展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年初定目标,年中查进度,年底看兑现。
2、持续“创新”添活力
要开创各项工作新的局面,就必须不断地寻找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提高工作效率。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解决好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的问题,用创新的理念来指导实践。
创新工作方法。除传统的“争优创先”活动需要继续发扬外,要与时俱进,还要不断创新活动主题和载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如微博、微信、QQ群等方式,加强党支部工作的信息交流和宣传,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优化、整合内外工作资源,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党支部管理水平。“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结果。”,为此,我们重点突出“三个引领作用”:
(1)、发挥示范党支部引领作用。深化创先争优、发现典型、培植典型,以点带面,推进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要善于总结经验,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建立长效机制,提供活动展示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召开经验分享交流会,表彰先进,总结经验,为党建水平提升及下步发展思路提供保障。
(2)、发挥党员示范岗引领作用。抓党建必须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加大宣传推动力度,将选出的带头奉献、带头创新的党员典型,对其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有目标、争有方向。
(3)、发挥先进人物引领作用。先进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导向和引领作用,可以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是抓好先进人物的宣传。先进人物的经验和做法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二是发挥好先进人物的作用。通过学习先进推动整体工作上水平才是根本。在学习先进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推动党建工作、推动企业持续深入发展。三是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树立树立大局意识;树立创新意识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强化效益观念;树立勤政廉洁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3、借助“三力”求突破
(1)、发挥党支部的凝聚力。也就是营造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良好有效的沟通,可以让企业上下同心,进而增强凝聚力。
(2)、发挥党支部的向心力。一是找准文化建设切入点,把它融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对内要求员工加强岗位练兵,以“争做一流员工,争当知识型、学习型员工”的工作信条严格要求。二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员工满意之家。加大对“职工之家”建设,为员工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3)、发挥党支部的导向力。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取向上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停逆现象,企业文化会将其纠正并将之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4、改进“作风”促服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支部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
9.加强支部组织建设的思考 篇九
一、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存在的问题
立足当前,审视既往,展望未来,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知识有短板。
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非科班出身,系统学习党务知识不够,对党务工作研究不深、理解不透、运用不好,“半路出家”,导致党务工作不熟悉、党课教育不生动,书记作用发挥不好。在调研中,列席了一个中队党支部会议,发现议事决策程序不是很规范,要规范地组织召开一个支部会议,达到一定的效果,对一些同志来说都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二)实践经验有欠缺。
由于干部队伍结构和岗位工作的需要,中队党支部书记队伍很多存在党龄短、成份新、流动快的特点,担任党内职务时间不长,党内生活锻炼缺乏,致使工作经验不丰富,工作能力有差距。在调研中发现,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不经常、不严肃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基层单位以行政会议代替党支部会议,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代替党课,甚至还有一些停留在补记录上。一些同志也表示,对如何落实好“三会一课”,确保党务工作有序有效,还没有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三)学习提高有不足。
一些同志忙于事务性工作,处理不好工学矛盾,导致书本上的学不进、别人的经验不愿学,疏于思考,淡化总结,特别是对党建工作不重视研究总结,缺乏改进提高的意识,导致面对基层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难以有效应对和解决。调研中,对一个大队全体干部作了一个简单调查,调查显示一年能完整地读完1本书的仅仅只有2人,并且还是与本职岗位不相关联的书。一些同志业余时间花在上网打游戏、看手机网页上。很多指战员表示,有成长进步的梦想,但缺乏学习进取的动力和行动,与改制转隶后“国家队”、“主力军”的职责定位不相适应。(四)抓建思路有盲区。
当前,基层单位的党支部书记大多年轻有为、干事创业热情高涨,但由于历练少、帮带不够,不少基层党支部书记按纲抓建思路不清晰,特别是面对繁重复杂的事务时,更有重点把不准、难点解不开之感,容易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忙乱局面。例如,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党支部议抓中心工作把握不准,议事范围要么小而碎、要么大而空,对倾向性、方向性问题议得不多,党支部书记把关定向、驾驭全局的能力不够。加之当前,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抓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党建工作,也是他们不可回避的课题,一些同志对此感到更是手足无措。二、原因分析
主要是两大方面:机关引领不够、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强。
客观上,从机关看主要还是引导不够,导致一些同志不愿意在这个岗位上待,对党务工作缺乏荣誉感、责任感;工作机制不完善,缺少考核激励,培训帮带不够,加之干部队伍流动性较大,导致工作业务水平不高。
主观上,主要是思想认识有偏差,对抓党建工作的意义认识不清,重业务、轻党建;个人主动性不强,懒于学习,不思进取,出不了成绩,争不到地位。
三、加强改进基层单位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帮带机制。
要注重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专业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加大培养力度,抓好基层党支部书记的“传、帮、带”。一是要认真传。定期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搞好新老书记之间的交流讨论,特别是与优秀党支部书记的交流学习,切实发挥本单位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提高党务工作的能力。二是要热心帮。机关要充分发挥指导、服务、帮带的功能,通过搭建学习的平台、搞好督促指导、组织交流讨论等方法,切实帮助基层党支部书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水平。三是要耐心带。各级领导要多帮善教,帮助新任党支部书记尽快熟悉党务工作流程,把握工作重点,破解工作难点,打开工作局面。(二)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
要严格管理,用刚性举措代替信任,用监督倒逼责任落实,切实解决部分党支部书记因思想认识偏差导致不安心岗位、不愿做党务工作的现象。一是加强考评。借助工作检查、年终评比、工作指导等时机,采取查阅会议记录、考核业务常识、组织民主测评等方式,对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和全面素质进行综合考评,增强他们学习提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深化练兵。要强化基层党支部书记“扛红旗、争第一”的标兵意识,立足岗位开展练兵培训、立足以赛促训开展党务实操竞赛等活动,激发学习热情,促进能力提升。三是严格奖惩。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大力表彰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组织建设有力的优秀党支部书记。对那些不求进取、工作懈怠、履职不好的党支部书记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组织调整,真正形成“干得好得实惠、干不好没前途、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竞争氛围,激励基层党支部书记主动作为、干好工作。【加强支部组织建设的思考】推荐阅读:
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11-13
关于加强党支部思想作风建设的建议10-05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10-22
加强党支部工作意见06-28
加强师德建设的思考09-02
加强基层地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08-23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思考09-03
关于加强工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09-17
加强水政执法建设的几点思考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