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杠杆的科学》一课的教学

2024-07-17

小学科学《杠杆的科学》一课的教学(共11篇)

1.小学科学《杠杆的科学》一课的教学 篇一

《杠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作出猜想,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原理,认识杠杆省力费力规律,并能运用杠杆原理认识一些变形杠杆工具。

2、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3、培养学生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运用实验记录帮助分析实验现象的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演示器材:重物、竹杠、方凳、老虎钳、裁纸刀、镊子、杆秤、天平、玩具跷跷板等

2、学生实验器材:杠杆尺、铅笔、铅笔盒、螺帽若干、剪刀、白纸

三、教学活动设计

(一)问题情景引入

我们每个人的力气有大,有小。即使是大力士,遇到很重的物体也有很难搬动的时候。比如,学校买来一箱实验材料。哇,好重呀。你们谁能帮助老师搬动它?

请班上的大力士来。

师:为什么搬不动?太重了。

师:谁有办法? 生:老师,如果能利用工具,我可以把它搬起来。

老师: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就想到用工具,很聪明。你来试试。(女生利用一根竹杠和一只凳子,把重物撬离了地面。)

师:成功了。是这位女生的力气比刚才的几位男生都大吗?

生:不是。

师:谁帮了她的忙?

(二)研究杠杆的特点

1、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杠杆

师:杠杆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简单机械,像刚才这位同学撬重物的竹杠就是杠杆。别看它简单,里面蕴含着的科学道理还不少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杠杆,看谁能发现更多的科学道理。

2、提出研究问题。

师:研究之前,应该带着问题来研究才有收获。你想研究杠杆的一些什么问题?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3、分组实验研究。

师:我们先来研究杠杆是怎样把物体撬起来的。

方法:是实验、观察、思考。请同学们拿出一只铅笔盒、一根尺和一支铅笔,按刚才这位女同学撬重物的方法,用尺撬一撬铅笔盒。(生用尺撬铅笔盒活动)

4、交流、整理。师:通过上面的实验研究,你认为杠杆是怎样把物体撬起来的?

生:(边演示边说)把尺垫在铅笔盒下,再把铅笔垫在尺下,在尺的另一端往下按,就能把铅笔盒撬起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整理:在杠杆中,我们把铅笔顶住尺子的地方叫做支点,手指用力的地方叫力点,放铅笔盒的地方就叫重点。师边说边画简笔画

(三)研究杠杆的省力规律

1、在上面的实验中,谁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铅笔放在不同的位置,要撬起铅笔盒,用力的大小不一样。

生:铅笔位置不动,手指在不同的地方按,用力的大小也不一样。

师小结:刚才通过大家的研究,就发现了铅笔放在不同的位置,要撬起铅笔盒,手指用力的大小就不一样。支点移动,力点不动,会引起手指用力大小的变化;支点不动,用力点移动,也会引起手指用力大小的变化。我们可以把研究的问题归纳为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比较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比较费力?

2、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按教师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尺后。在一边放一重物,另一边不同的地方放螺帽,分别记下使杠杆平衡时的螺帽数,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出示实验记录表,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次数 支点在中间,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格数)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格数)螺帽数

省力(划√)

费力(划√)

3、汇报实验结果。与学生一起得出省力、费力规律。

在支点不动的情况下,力点离支点越远越省力。

在力点不动的情况下,支点离物体越近,离用力点越远,越省力。

在力点不动的情况下,支点离物体越远,离用力点越近,越费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简笔画板书)师:当支点离物体和力点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是省力还是费力?

师:像天平(师出示天平),它中间的刀口是支点,两边两个托盘,只有当两边的重量一样时,天平才会平衡。天平就是一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四)应用与扩展

1、比比谁的力气大。

我们来用今天学到的杠杆做一个游戏,比谁的力气大。请班上的大力士上来,谁来挑战?选比较瘦小的女孩上来比。师:瘦小女孩要想获胜,应该怎么办?(支点离她要远,远到多少可能合适?这里也有规律,可以计算出来,我们以后再研究。这个问题留给爱科学的孩子。)

见机巩固支点、重点、力点以及省力规律。

2、挑战老师。

问小女孩儿,老师的力气比你们班的同学都要大,你敢和老师比试吗?

同学们给她出主意。支点尽可能离老师近点。

师:同学们用科学知识战胜了老师,真不简单。老师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老师的力气再大些,老师身上压很多重物,你能够把老师撬起来吗?(要把杠杆加长,即延长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如果把老师换成很重很重的重物,象地球一样重,你能用杠杆把地球翘起来吗?还真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古希腊有位科学家叫阿基米德,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宇宙中,如果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杆子,我能把整个地球给撬起来。看来杠杆确实很神奇,能帮助我们做许多事情。

3、杠杆的应用。

你们知道哪里用到了杠杆吗?你还见过哪些杠杆或运用杠杆的地方?

公园里的撬撬板、天平、剪刀、老虎钳、开啤酒瓶盖的工具、指甲钳、老虎钳(铁丝)、裁纸刀、镊子、杆称。具体应用:把一张纸折4折以后,拿剪刀剪纸放在剪刀尖上很难把它剪破,放在剪刀口里面,就很容易把纸剪破了。

师:为什么放在剪刀尖不容易剪破纸,而放在剪刀口里就很容易剪破呢?

剪刀交叉的地方是支点,纸放在剪刀尖纸离支点远,就比较费力,放在剪刀口里,纸离支点近,就比较省力了。

在生活中,人们为了使工作更省力或方便,发明创造了很多机械,杠杆只是其中的一种。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科学道理。

师:你们还可以提出一些研究问题,开展研究,比如,杠杆有时省力,有时费力。人们用杠杆的省力规律制作了一些工具,像剪刀、老虎钳等,有没有用杠杆的费力规律制作工具的?如果有,制作费力工具有什么好处?欢迎你们继续研究,把研究过程及下来,我们到时候组织专门的科学探究实验研究成果汇报会。希望到时候看到更多同学的研究成果。

《滑轮》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2.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用探究式学习法来认识滑轮的特点,并进一步熟悉用观察和对比的方法来研究问题。

教学用具:

滑轮2个、细线、200克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杠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举两个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实例。

二、新课 1.引入: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漫画,说说漫画的意思。2.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出示实验器材,提出问题:你能利用我手上的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吗?你怎样设计呢?

(1)学生在讨论后举手来讲台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组装,并把设计的方法画到黑板上。

(2)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观察定滑轮、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的示数,和钩码的重力进行对比。

(3)学生利用米尺来观察定、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钩码移动的距离和拉力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3.认识滑轮组

(1)提出问题:谁能把这两个滑轮组合起来再把钩码提起来呢?要求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示,注意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在黑板上画出绕线方法。

(2)提出问题:两次示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拉动钩码的绳子段数不同。

(3)提出问题:你能数出有几段绳子吊着钩码吗?学生观察、讨论后进行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数绳子段数的方法是:数绕在动滑轮上和固定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拉力就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所以在实验中得出的拉力并不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而是稍大于这个值。

4.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在黑板上画出段数分别是2、3、4、5的滑轮组的绕法图,让学生数数是几段绳子吊着物体。

学生观察四个不同的绕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得出关于绳子绕法的结论:奇动偶定。并且进一步总结出拉力移动距离和物体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观察生活、生产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什么样的滑轮、滑轮组。

教学反思:

这节课按照新的设计方案实施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同学觉得这种学习方法很好,他们不仅动手进行了实验,并且自己通过探究得出的规律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但是课堂中也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课堂时间不容易把握,有的学生想象能力不够,他们很容易想到定滑轮的绕线方法,但是在设计动滑轮绕线时,接连几个学生上来设计的方法都还是定滑轮,这样就浪费了一些时间,幸好后来有一个学生设计出了动滑轮的拉法,这样才避免了冷场。第二个不足是只有个别学生上台动手操作,大部分学生还不能亲自探究,如果把这个实验搬到实验室中,我想课堂效果应该更好,但是由于受其他因素的限制,没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实验,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齿轮 教学设计

本课教科书包括三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其中,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齿轮模型、泡沫板、刀子、萝卜、塑料棒,此部分属于学生课前探究性准备材料的过程。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内容:研究玩具车或机械钟内的齿轮,探究游乐场中的娱乐设施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原理。此部分属于课下对活动过程的延续。活动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齿轮;二是做齿轮,研究齿轮的作用。同时,教材中还呈现了“空白记录表”,目的是让学生自主记录“我们的发现”。本课教科书在编写中体现了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并通过卡通人物的表情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显性呈现在教科书当中,使本课显得探究韵味丰足而又不失活泼、有趣、合谐,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研究专题及观点】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研究的主要专题是“探究如何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知识与事物的形成、发展、变化过程,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动手的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的观点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应落实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并在活动过程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着力引导学生“从问题引入到问题结束”,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探究自行经历探究的过程,在对事物有了一定的结论之后,再通过探究中发现的问题,或是对结果的分析,引导学生产生新问题,并能够持续进行新问题的探究,将探究活动不断进行下去。

【设计思路】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基本遵循教材编写的思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开始,通过谈生活中的齿轮引入课题,让学生先猜测齿轮的作用,带着“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的问题进入科学研究中,通过动手做齿轮,发现正常工作的齿轮应该具备的特点,通过实验发现齿轮的作用,最后让学生用获得的认识联系生活中对齿轮的应用。最后,通过“设想一个正常工作的机械钟表中至少要有几个齿轮?” 让学生产生新问题,在充满探究欲望之中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以促使学生课下继续探究。整个教学过程重点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理念,以及让学生的探究活动从“问题中开始”,又从“问题中结束”,使探究活动更具完整性、细致性、科学性、持久性。

同时,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细致归纳。通过一系列的探究体验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步步体会到齿轮的特点,发现齿轮的作用。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还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我国在齿轮制造和应用方面的背景资料,以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起对齿轮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目的。齿轮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目标】

1.在做齿轮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研究齿轮作用的过程中,学会设计和制定实验方案,并养成做好实验记录的习惯。

3.探究齿轮这种简单机械的作用,了解使用齿轮能传递动力、改变力的方向及改变转动速度。【活动过程描述】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来了几个模型,知道是什么吗?

看来大家对齿轮并不陌生。那位同学来说一说,哪里用到了齿轮? 实际上,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和杠杆、滑轮、轮轴、斜面一样,也属于简单机械。那作为简单机械的齿轮在工作中会起到哪些作用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猜一猜。【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见过齿轮,对齿轮的作用也有一定的了解,尽管不全面,也不够准确,但这样的导入能唤起学生对齿轮这一事物的思考,为下一步活动做准备。】

二 探究活动一:做齿轮,感受齿轮的特点 1.激发做齿轮的兴趣。

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老师认为,只要你们做个齿轮模型体验体验齿轮的特点,再利用它来研究研究,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你们能行吗?

【孩子们最喜欢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亲自体验做齿轮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制作过程发现齿轮的特点,为齿轮作用的探究过程提供最直按的经验。】 2.学生动手做齿轮。

学生进行做齿轮的活动。(教师在结束前1 分利用课件上的小闹钟加以提示,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3.转动自制齿轮,初步感受齿轮的特点。

请同学们互相配合,把你们的小齿轮组合起来,转一转,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把齿轮在泡沫板上进行固定、组装,并进行操作与观察,谈自己发现。

【学生制作的小齿轮普遍存在不够圆、齿不均匀,齿轮组合在一起时,相邻的两个齿轮不能互相咬合,个别同学还会存在固定齿轮时轴没有插在圆心上的问题,同时呈现用于做齿轮的材料也不够坚硬与结实等一系列问题。目的是通过此交流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意识到制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会影响齿轮的正常工作。同时体会到正常工作的齿轮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三 探究活动二:利用齿轮模型 探究齿轮的作用 1.设计研究方案。

齿轮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现在,我利用自制的齿轮模型,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齿轮模型来研究。你们准备怎样组装齿轮进行研究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研究方案。

【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探究的效果,有必要让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方法进行设想。】 2.探究齿轮的作用。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设想的方法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实验记录。(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报告单)“齿轮作用的研究”实验记录单 组装方法 我的发现 其他小组的发现

学生做实验,并认真填写记录单 3.汇报研究发现。

请各个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和发现,同时还要注意把兄弟小组的研究与本组做对比,记录有价值的发现。①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

②根据小组的发现,结合其他小组的发现,再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齿轮的作用。

(适时板书:传递力、改变转动方向、改变转动速度)

【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将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作为指导重点,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观察实验中的大量信息,以便为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结论提供事实依据。汇报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记录、积累别的小组的发言,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不仅知道了齿轮能传递力,还发现了它能改变转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四 拓展活动:创新设想 1.学以致用,科学猜想。

(出示一个钟表)同学看,这是一块普通的钟表,它的里面就有齿轮,齿轮的转动带动了钟面上的指针。请同学们想一想,要保证时针、分针、秒针向同一个方向也就是顺时针转动,你认为至少要有几个齿轮?它们是怎样组合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

【这一问题,学生的意见可能各不相同,教师不给予肯定与否定,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回答中互相启发,碰撞思维的火花。这一设计的目的是将学生探究出的齿轮的作用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加深学生对齿轮的作用的认识,同时也渗透了培养学生善于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服务于生活。】 2.引出新问题,拓展延伸到课外探究。

钟表里究竟有几上齿轮?它们到底是怎样组合的?又是怎样工作的呢?那样组装有什么道理?还有没有更好的组装方法?这些问题请你们课下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它。下节课我们再来重点交流。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1.齿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齿轮》一课是青岛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本课教科书包括三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其中,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齿轮模型、吹塑纸、刀子、胡萝卜、塑料棒,此部分属于学生课前探究性准备材料的过程。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内容:研究玩具车或机械钟内的齿轮,探究游乐场中的娱乐设施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原理。此部分属于课下对活动过程的延续。活动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齿轮;二是做齿轮,研究齿轮的作用。本课教科书在编写中体现了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并通过卡通人物的表情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显性呈现在教科书当中,使本课显得探究韵味丰足而又不失活泼、有趣、合谐,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计思路】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基本遵循教材编写的思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开始,通过谈生活中的齿轮引入课题,让学生先猜测齿轮的作用,带着“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的问题进入科学研究中,通过动手做齿轮,发现正常工作的齿轮应该具备的特点,通过实验发现齿轮的作用,最后让学生用获得的认识联系生活中对齿轮的应用。最后,通过“设想一个正常工作的机械钟表中至少要有几个齿轮?” 让学生产生新问题,在充满探究欲望之中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以促使学生课下继续探究。整个教学过程重点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理念,以及让学生的探究活动从“问题中开始”,又从“问题中结束”,使探究活动更具完整性、细致性、科学性、持久性。

同时,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细致归纳。通过一系列的探究体验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步步体会到齿轮的特点,发现齿轮的作用。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还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我国在齿轮制造和应用方面的背景资料,以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起对齿轮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目的。【本课教学目标】

1.在做齿轮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研究齿轮作用的过程中,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养成做好实验记录的习惯。

3.探究齿轮这种简单机械的作用,知道使用齿轮能传递动力、改变力的方向及改变转动速度。了解齿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设计和制定实验方案

2、探究齿轮这种简单机械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齿轮、塑料齿轮模型、胡萝卜、吹塑纸、裁纸刀、细竹棍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你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吗?(投影图片)看来大家对齿轮并不陌生。那位同学来说一说,生活中哪里用到了齿轮?

实际上,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和杠杆、滑轮、轮轴、斜面一样,也属于简单机械。那作为简单机械的齿轮在工作中会起到哪些作用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猜一猜。二 探究活动一:做齿轮,感受齿轮的特点 1.激发做齿轮的兴趣。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老师认为,只要你们做个齿轮模型体验一下齿轮的特点,再利用它来进行研究,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你们能行吗?

2.学生动手做齿轮。

学生进行做齿轮的活动。(教师在结束前1 分利用课件上的小闹钟加以提示,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3.转动自制齿轮,初步感受齿轮的特点。

请同学们互相配合,把你们的小齿轮组合起来,转一转,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把齿轮在泡沫板上进行固定、组装,并进行操作与观察,谈自己发现。

三 探究活动二:利用齿轮模型 探究齿轮的作用 1.设计研究方案。

齿轮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现在,我利用自制的齿轮模型,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齿轮模型来研究。你们准备怎样组装齿轮进行研究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研究方案。2.探究齿轮的作用。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设想的方法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实验记录。(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报告单)3.汇报研究发现。

请各个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和发现,同时还要注意把兄弟小组的研究与本组做对比,记录有价值的发现。①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

②根据小组的发现,结合其他小组的发现,再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齿轮的作用。

(适时板书:传递力、改变转动方向、改变转动速度)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不仅知道了齿轮能传递力,还发现了它能改变转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四 拓展活动:创新设想 1.学以致用,科学猜想。

(出示一个钟表)同学看,这是一块普通的钟表,它的里面就有齿轮,齿轮的转动带动了钟面上的指针。请同学们想一想,要保证时针、分针、秒针向同一个方向也就是顺时针转动,你认为至少要有几个齿轮?它们是怎样组合的?(学生猜想)2.引出新问题,拓展延伸到课外探究。

钟表里究竟有几上齿轮?它们到底是怎样组合的?又是怎样工作的呢?那样组装有什么道理?还有没有更好的组装方法?这些问题请你们课下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它。下节课我们再来重点交流。

《未来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几句连贯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写下来。

2、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画画未来的交通工具,并从中培养分工协作的精神。

3、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用几句连贯的话向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并写下来。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彩笔、画纸、稿纸。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提问:今天你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的?

2、揭题:这些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都是我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板书:交通工具)

(二)、启发谈话

1、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

(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出租车、公共汽车、火车、轮船、摩托艇、汽艇、飞机„„)

2、你最喜欢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3、在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东西恐怕还没有,能给你喜欢的交通工具挑挑毛病吗?

(自行车:累、风吹日晒)(电动车:充电、电池污染、半路没电很惨)

(摩托车:速度太快、危险、冬天冷、雨天淋)(出租车、小车:贵、空间小、堵车、车位难找、晕车、尾气污染)(公共汽车:人多、挤、空气差、扒手多)(火车:定点乘坐不方便、慢、易误点)(轮船:慢、下雾停航、噪音、晕船、一旦发生水上事故不易抢救)(飞机:机票贵、晕机、噪音、关手机、一旦失事生还可能性极小)

4、教师小结:

以上的交通工具总的缺点是:

A、乘坐起来还不够舒适、方便B、在水上航行的不能上岸 C、在陆地上行驶的不能下水、遇到堵车他就没办法D、在空中行驶的还不够安全 E、没几样是能让小孩子驾驶的

你们能不能发明一种即让人乘坐起来舒适、想到哪儿就能到哪儿,不受海陆空限制的,特别是连小孩子都能驾驶的“未来的”交通工具?(板书:未来的)先2人小组讨论讨论。

5、指名交流:简单的谈谈自己的设想。

(三)、创意、绘画

学生开始创意、绘画,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创意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小发明。学生评议,教师相机点评。

2、相互交流。

3、评选 “最佳创意奖”

(五)写话

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无漏字或不通顺的地方,改一改。相互交流。

6、小结:

各位小朋友,不管你们的小发明能不能推向市场,能不能成为现实,今天,你们都是胜利者。只要你们敢想、敢做,终有一天,你们的梦想会成为现实

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1.能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事物,通过搜集、观察、交流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提出自己的新思路,培养创新精神。2.喜欢大胆想象;关心新科技的发展;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交流中的乐趣;能体会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

3.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知道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能设计心目中理想的交通工具。教学重点:

用几句连贯的话向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的交通工具”,并写下来。教学准备:

1、搜集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制作成课件。

2、学生准备彩笔、画纸、稿纸。教学过程:

一、说说现在的交通工具

1、小朋友,老师知道你们去过很多地方旅行,现在谁愿意向大家说说,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呢?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我坐——去————。)

2、你还能说出我们都没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呢?

3、教师小结: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运输业从古代的人力拖拽发展到今天的航空运输,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感受一下科学的不断发展。(1、陆地

2、水上

3、空中)在介绍汽车时,结合图片谈谈能源短缺问题和尾气污染问题。

4、在刚才的这些交通工具中,你最喜欢乘坐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自行车:小巧、灵活)(电动车:环保、方便)(摩托车:灵活、快速)(出租车、小车:舒服)(公共汽车:便宜)(火车:舒服、安全)(轮船:舒服、安全)(飞机:快速、舒适、不拥挤)

6、没有东西是十全十美的,那你觉得你喜欢的交通工具还有什么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吗?(自行车:累、风吹日晒)(电动车:半路没电很惨)

(摩托车:速度太快、危险、冬天冷、雨天淋)

(出租车、小车:贵、空间小、堵车、车位难找、晕车、尾气污染)(公共汽车:人多、挤、空气差、扒手多)(火车:定点乘坐不方便、慢、易误点)

(轮船:慢、下雾停航、噪音、晕船、一旦发生水上事故不易抢救)(飞机:机票贵、晕机、噪音、关手机、一旦失事生还可能性极小)

7、是呀,以上这些交通工具总的缺点,概括起来就是:

1、乘坐起来还不够舒适、方便

2、在水上航行的不能上岸

3、在陆地上行驶的不能下水、遇到堵车它就没办法

4、在空中行驶的还不够安全

5、不够环保和节能。

二、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1、但科技毕竟在不断地发展,这些缺陷也将会逐渐得到改善。今天,老师收到一封未来科技城的信。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未来科技城的眼镜博士,我最近接收了一项任务,研究开发新型的未来交通工具。可我现在太忙了,一直抽不出时间。听说小朋友特别聪明,很有创意。所以我想请小朋友帮我一下,你们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未来的交通工具?如果你有好的创意,请画张设计图,并在图下用几句话介绍一下它的名字、样子、优点等等。我在未来科技城等你们的好消息。再见!

未来科技城 眼睛博士

2010年6月1日

2、小朋友,请细细读读这封信。

(1)、说说眼镜博士请我们帮什么忙?(板书:未来的交通工具)(2)、还有其他要求吗?(板书:画、话)

3、大家有信心完成吗?好,先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简单的谈谈自己的设想。

4、大家愿意把自己的设想变为图画和文字吗?那就快快动笔吧!生画图、写话。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

三、小结

这节课,各位小朋友开动了脑筋,设计出了许多未来的交通工具,真不愧是未来的发明家。

其实呀,我们世界上的很多设计家也和大家一样,收到了未来科技城眼镜博士的来信了,他们也设计了一些未来的交通工具,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是(幻灯片出示)无人驾驶车、代人蹬车的机器人、带“鳞片”的电动太阳能豪车、堆叠式电动汽车、飞翔列车、太阳能风能列车、磁悬浮车等等。

老师相信,不管你们的小发明能不能推向市场,能不能成为现实,今天,你们都是胜利者。只要你们敢想、敢做,终有一天,你们的梦想会成真的!你们会成为真正的设计师的。

四、布置作业

1、把自己的图画得更具体,更美观。

2、把图旁的话写得更清楚,更明白。

3、动动手,为自己的设计做个模型。

2.小学科学《杠杆的科学》一课的教学 篇二

初中《密度》一课的核心是密度概念, 这一概念的初始表象必然有具体的指向性意义, 绝不会一开始就是抽象的逻辑理论。因而, 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不是对密度概念的讲解, 而是创设密度知识的最初原型,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逐步构建密度概念的过程。如下密度概念的构建采用跃进式探究, 共四个环节———

环节一:寻找生活原型, 调动学生知识储备。

桌上有两个大小均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其中一个是铝块, 一个是铁块, 你能想出哪些方法鉴别它们?

环节二:定性到定量, 反映密度的原始模型。

桌上有两个外观相同 (均涂黑) , 大小均为1立方厘米铝块和铁块, 现给你一架托盘天平, 你能用什么方法区分开来?

1.如果没有砝码, 只有一架天平, 如何区分两者呢?

2.如果有砝码, 利用天平, 测出它们的质量, 分析数据, 你有什么发现?

环节三:深入地定量分析, 自主建构密度概念。

桌上有两个外观相似, 质量和体积均不相同的铝块和铁块, 现给你一架托盘天平, 你能用什么方法区分开来?

思考: (1) 要想区分甲和乙哪个是铝块, 哪个是铁块, 结合活动二的结论, 你觉得应该补充什么数据? (2) 补充的数据有什么意义呢?是如何算出来的?

环节四:定量到抽象, 理解密度概念的本质涵义。

桌上有六个物块, 三个是铁块, 三个是铝块, 请称量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 并算出各自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思考: (1) 分析甲乙丙三个铝块的质量和体积, 根据两者的比值, 你有什么发现? (2) 分析ABC三个铁块的质量和体积, 根据两者的比值, 你有什么发现? (3) 对比铝块和铁块质量与体积比值, 你觉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什么涵义?

上述教学设计, 四个环节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 从生活运用入手, 由定性到定量, 由定量到抽象, 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了密度这一概念。

一、知识因用而生, 追溯密度概念的本源

1. 浅入深出, 还原密度本源。

密度概念的形成源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体验, 如“铁比棉花重”、“油浮在水面上, 而石头沉入水中”等。在教材中, 本节内容安排在《浮力知识》的前一节, 也正是因为生活中“油浮在水面上, 而石头沉入水中”这一生活体验与密度和浮力直接相关。但密度概念通过比值法进行定义, 难度较大, 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体积”有一定感知, 而对质量的定义却很难理解, 那么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含义就更难了。原教材中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 此定义虽有利于理解密度的涵义, 但“单位体积”的指向性不明, 即不清楚是一立方厘米还是一立方米, 还是如同数学中的单位1, 任意体积都可以?虽然“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这一定义不严谨, 但密度概念的本源一定始于此, 这对引入密度的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述的活动一和活动二中, 将铁块和铝块的体积均设置为1立方厘米, 此为“浅入”, 降低了学生的入门难度, 为“单位体积”的理解做好铺垫, 有助于学生理解密度的涵义。

2. 任务引导, 知识因用而生。

知识源于生活, 因为要在生产劳动中的运用而产生和发展, 并进一步地指导社会实践。由于密度概念抽象难解, 如果采用教材中直入主题式的探究会让学生失失兴趣, 索然无味。而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 设计了四个活动。如活动一“两个体积均为1立方厘米的铁块和铝块, 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这一活动设计, 学生会调动各种生活体验和生活常识, 从颜色、磁性、硬度、轻重等角度设计方案。这一过程很好地发散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已有的前概念, 也有助于教师对学情的了解, 为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做好了铺垫。同时, 通过这一活动, 学生会体会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只有一条, 方法是多维的, 知识是多方面的, 是彼此联系的”这一特征。活动二“两个外观相同, 大小均为1立方厘米铝块和铁块, 现给你一架托盘天平, 你能用什么方法区分开来”, 这一环节任务相对简单易行, 增强了趣味性, 能刺激学生的动手欲望, 学生也容易得出“同样是一立方厘米的体积, 铁块质量比铝块大”的结论。

二、创设最近发展区, 还原知识构建过程的本源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概念教学要返璞归真, 努力揭示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因此, 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自然形成过程是概念教学的必由之路。激进的建构主义观认为:“知识是个人的建构, 不存在共同的知识。”著名的物理教育学者吴家澍老师指出:“真正的知识是什么?知识就是多年以后, 当老师教给你的‘知识’都已经忘却, 而你脑海中仍然残留的课堂记忆。”那么课堂记忆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一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是对待事物的态度。从三维目标来说, 就是过程和方法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就是学生在探究和体验过程中建构知识, 这一建构过程需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系。

1. 融知于境,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将知识化为问题, 将问题融合于情境, 而学生则在情境中思考问题,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所以从根本上来说, 教学设计的核心就是问题设计, 一堂好课, 就是由一连串的有效问题组成的。

教学中的有效问题, 是指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并能促使他们运用已有知识, 通过质疑、分析或推理, 去主动构建新知识的问题。在本堂课中, 核心问题是“什么叫做物质的密度?”但对于上新课的学生而言,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无效的问题。本教设计中, 活动一“如何区分一立方厘米的铁块和铝块?”和活动二“如何用天平区分一立方厘米的铁块和铝块?”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 是学生可以利用相关器材进行探究的问题, 是有效的具体问题, 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主动构建知识。而在活动二环节,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同样是一立方厘米体积, 但铁块的质量比铝块大”这一发现, 为活动三的设计做好了知识储备, 也为活动三的情境设计做好了铺垫。

2. 循序渐近, 概念建构水到渠成。

科学探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互作用的过程, 也必然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定性到定量、由具体到抽象的渐近过程。

上述设计的活动一, 生活体验较多, 涉及的方法也较简单, 思维角度广, 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前概念, 为后继教学做好了铺垫。从实施的效果来看, 有部分学生想到了“比较两者的轻重来区分这两种物质”, 并用手掂量的办法进行了区分, 这正是密度知识的本源特征:相同体积的不同种物质其轻重不同。活动二的设计中, 先不给砝码, 直接让学生利用天平比较两者的轻重, 然后给出砝码, 让学生称出两者的具体质量, 从而对前面的估测进行核实和验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同样是一立方厘米的物质, 但铁块的质量比铝块要大, 正是基于此来区分两者的。这一过程正好符合由定性到定量进行探究来建构知识的本质特征, 也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活动三的设计中, 铁块和铝块的体积不相等, 质量也不相等 (铝块质量比铁块大) 。然后引导设问:“我们来通过比较两者质量的大小来区分它们是否可行?是不是哪个质量大, 哪个就是铁块呢?”学生很自然地回答:“不行, 因为两者的体积不相等, 不能比较质量来区分。”然后继续设问: (1) 要想区分两者, 除了要称量出两者的质量, 还要测出什么呢? (2) 结合活动二的结论, 你认为应该补充一栏什么数据? (3) 补充的这一栏数据它有什么意义呢?是如何算出来的?接下来的环节交由学生讨论和设计并完成实验。因为有了活动二的铺垫, 学生的思维有了导向性, 即只要求出一立方厘米的两物块质量就可以区分两者。那么如何求出一立方厘米物质的质量呢?这一环节就引导着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过程和逻辑推理, 进而设计出方案并进行实验活动。从课堂的具体情况来看, 学生在补充一栏中大多设计为“每立方厘米多少克”, 这恰好体现了密度的本质涵义。

3.小学科学《杠杆的科学》一课的教学 篇三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微课;应用策略

G623.2;G434

一、引言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科学教学虽然不如语文、数学和英语重要,但也是一门十分关键的课程,这对学生以后的科学兴趣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小学科学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方法和理念都有待提升和改善,一些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后于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借助先进的技术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微课就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下面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微课概述

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是新课标与小学科学实践所提出的一种新型方法,主要是借助教学的短视频形式表现出小学科学教学和传授知识的过程。借助微课,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针对一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的某个环节,把教和学两种资源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本文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科学概念和方法几个方面出发,对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详细研究,下面进行详细介绍[1]。

三、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具体应用策略

1.微课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关键的,需要做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实验,比如,使用各种仪器。以前通常都是老师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演示,但是这种演示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对某些操作的细节,可见度比较小。如果学生距离教师比较远,就无法清楚的看到,无法真正掌握。使用微课教学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在这里的应用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比如,对水更容易吸水这节课,涉及使用滴管的问题,微课教学就需要使用摄像工具,把滴管介绍与正确的使用方法录制下来,然后在课堂的适当环节进行播放,这样做不仅非常直观,还可以使学生清楚的看到操作的细节[2]。小学科学课程还有一些类似的操作实验,都可以借助微课模式进行教学。比如,温度计结构与使用,酒精灯结构与使用,弹簧测力结构与使用等。对于涉及到关键点和关键步骤的环节,微课可以发挥出方法的功能,比如放大实验的器材,以便学生能够清楚的观察;放大测量仪器内的刻度值,使学生可以清楚的看见测量值,方便学生进行读数;还可以借助微课,对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操作示范进行有效标注,进而得到学生的重视,然后在微课中按照步骤,条理清晰的展示出来,并配合字幕的使用或者语言对关键性步骤与知识小节进行提示。微课在这里可以使学生全面、详细的对实验、教师的操作以及读数方法进行观察,提升实验的可见度和效果[3]。

2.微课在科学概念中的具体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一些科学的概念进行教学时,也可以借助微课,比如在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中,对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这些科学概念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微课,用画图、实物和图片,在加上讲解方式开展教学,先使用画图对这些概念进行讲解,然后和一些实物的图片或者真实物体相结合,一一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再比如,对五年级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这节课,什么是食物链,怎样正确书写某条食物链的问题,可以借助微课,和图片相结合,画图与讲解方式制作生動的微课。除了这些基本的概念外,对于一些学生很难理解,有较强针对性的知识点,也可以使用微课。比如,四年级的《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这节课,学生对胃和小肠的消化概念很容易就混淆,根据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制作出微课视频,借助讲故事形式与视频的画面相结合,制作出详细的微课课程,进而促进学生的认识[4]。

3.微课在科学方法中的应用。在科学的学习方法中,也可以使用微课开展教学。比如,对三年级来说,刚开始了解观察法学习,如何开展有序观察是关键的环节。在对大树进行观察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制作微课,借助摄像机,对一棵真实的树进行拍摄,借助感官的由远至近,由整体到部分,对这棵树进行详细的拍摄。这样,借助微课可以直观、生动的使学生观察这棵树,比教师在课堂上单调的讲解观察大树整体的样子效果要好很多。通过这种微课学习的方式,学生如果在对某棵树进行观察时,就会按照微课中观察的方法进行观察与记录,也就是观察方法更加容易被掌握[5]。对于一些长期需要观察与记录的实验,教师可以使学生也参与到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比如,种子的发芽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用手机或者其他设备拍下实验的现象,然后教师把拍下的这些视频或者图片,配上文字,借助相应软件把实验的过程与观察现象制作成微课进行播放,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也使课堂的互动性得到有效增强,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双重需要,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教学的效果。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微课对怎样提出假设和问题,对实验内变量的控制等进行微课教学,教学的效果也都是不错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微课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使整个课程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所以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应该不断对微课的应用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切实发挥出微课的作用,进而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侯琪颖.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应用策略[J]. 福建教育研究, 2016(4):24-25.

[2]李绍华. 试论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小学, 2016(1):55-56.

[3]尤永光. 浅谈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发现:教育版, 2016(4):52-53.

[4]温胜冬. 微课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 考试周刊, 2016(68):180-180.

4.小学科学《杠杆》说课稿 篇四

我是来自临川实验小学的万国奇,我说课的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杠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

杠杆是《简单机械》这一单元的第一课,主要研究杠杆的有关知识,是在学习了天平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是学生顺利操作、设计简单机械的重要一步,也是学生形成合理知识链的重要一环。对下一步学习复杂的机械具有着重要意义。

本课从“妍妍要打开饼干罐盖子”的问题出发,通过三个活动“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用杠杆做个起重机”引导学生认识杠杆,通过活动探究杠杆原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杠杆的组成,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一定提高。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接下来说教学重难点,在本着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杠杆的组成,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难点:找出科学规律。区分生活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说教法:

那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呢?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杠杆概念以及应用。说学法:

学生要学好这一课,我应该这样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1.以探究活动为科学学习的核心,安排相关情景与三个科学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自主探究机会。

2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表达交流等过程,在亲历中体验感悟和内化,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

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六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进行如下教学:

一、情景导入:

通过一幅妍妍要打开饼干罐盖,但又感到罐盖很难打开的情景,以及主题人物的对话,探讨打开罐盖的方法,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自主探究、研究杠杆:

(一)初步认识杠杆

开展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先让学生直接动手试一试,在利用使用工具打开。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把盖子打开的最佳方案写下来。使学生体会使用杠杆的感受。

开展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讲台上放置俩个罐子,一个没凸起边缘,一个有凸起边缘,让学生比赛把盖子打开,小组讨论结果,使学生明白如果没有凸起的边缘即支点,尽管有一支螺丝刀也是不能打开的。对杠杆的结构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结合资料卡和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理解杠杆的科学定义,认识杠杆中的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

(二)开展活动三,研究杠杆的作用

用杠杆做个起重机的活动,其实就是研究杠杆支点的活动。小组总结交流实验结果,配合学生演示,共同总结我们的发现。得出结论。学生记录杠杆的秘密,即: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并发挥想象力,利用得出的规律揭示阿基米德为什么会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归纳的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运用了 “猜想、实验、论证、交流”教学模式。

(三)探讨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清生活中,哪里用到省力杠杆,哪里用到费力杠杆,哪里用到等臂杠杆,找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三、拓展活动:

了解古代汲水的桔槔,金字塔建造使用杠杆情况。理解杠杆是人类征服自然界的武器。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然后我再进行补充,总结性复述,最终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总之,教学过程一直贯穿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以探究活动为科学学习的核心,培养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5.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篇五

教学时,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步骤来的。结果,每个环节进行都很顺利,特别是一班的学生做杠杆尺的实验时非常有序,对操作步骤也是一点就明。课堂提问中,也是一班的学生对杠杆和非杠杆的认识最准确。而二班的学生,四个组中有两个组的学生操作中出现违规行为,有三个组在往杠杆尺上挂钩码时,竟然在支点两边挂了几处,相当于找出了很多个阻力点和用力点,没能准确理解杠杆的定义。而且,在距支点的距离把握上,不能发散思维,导致每次杠杆平衡时支点两边的距离和钩码的个数都是一样的,都成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给接下来的探究规律带来难度。

分析一下原因,与学生的素质有关,也与班级的教学环境有关。科学就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大胆推测大胆动手,可是有些学生却习惯于啃书本,读死书,这样就不利于科学的学习了。另外,二班上课的时候竟然还有一个学生在人家做实验的时候玩悠悠球被我逮到了,可见学习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当然,我以后也应该注意科学实验时的引导,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做实验,会做实验。

6.《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 篇六

灵泉中心校 朱振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3)利用杠杆解决身边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教具准备】

杠杆尺、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撬棍撬石头的图片、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课件。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引入

1.如果遇到大石头挡在路中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移开吗? 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做法。

设计意图:由生活入手,巧设疑问,激发兴趣,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二、认识杠杆 1.引出概念:

(从学生的描述中引出)像这样的棍子人们叫它撬棍,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让学生认识撬棍和杠杆。

2.活到一:认识杠杆的三要素:(1)课件出示撬棍。

(2)观察,寻找,归纳:杠杆三要素---用力点、支点、阻力点。(3)找一找在图中的位置。(4)汇报。

3.活动二:认识变形杠杆:

(1)课件出示摇水装置和跷跷板,小组内讨论交流:它们也是杠杆,三个点在什么位置?

(2)汇报。

(3)小组内辨别:课件出示羊角锤、老虎钳、剪刀、天平、锥子和擀面棍等。它们是杠杆吗?为什么?

(4)小组内交流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工具也属于杠杆?(设计意图:从撬棍形式的杠杆到生活中变形、组合后的杠杆,有助于学生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其他形式的应用。)

4、活动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认识杠杆尺:

课件出示杠杆尺,问:它是杠杆吗?找一找支点,观察一下,它还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描述。

2.调试杠杆尺:

在两端相同的位置挂相同的钩码。

讨论:什么样的情况能说明用杠杆做事能省力,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省力?在试验中应该收集哪些数据来说明问题?

学生尝试。小组讨论交流。3.分组实验。

学生实验,自主决定两端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只在左右各选一个位置挂钩码)。当杠杆尺静止不动时(用力的一端刚好将重物一端撬起来),要把杠杆尺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下来。

4.统计数据,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5.分析数据,得出规律。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数据,交流结果,得出规律。

(1)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2)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费力杠杆。(3)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距离,这种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杠杆。6.思考: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设计意图: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现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

出示长短不同的两根杠杆撬石头的课件,讨论:用短的这根能撬动吗?为什么?要求:使用今天得到的实验数据来解释这个为题。

(设计意图:加深对杠杆省力与费力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

四、教学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杠杆的科学

杠杆三要素: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小学科学《杠杆的科学》一课的教学 篇七

[教学案例]

本课为我校双语校本教材《走进科学》中三年级第一单元课程中的第一部分。本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相同的保护色,并理解保护色的作用,即different animals have different colors;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快乐合作的好习惯。本节课的主要评价设计有以下几点:能够生动地介绍小组成员共同喜欢的动物;能根据教师给出的指令,迅速地作出反应;能尝试用双语和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小组分工明确,小组成员间交流与配合默契,顺利完成探究任务;能够进一步分析动物身体部位的作用。

上课开始,我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介绍上一节课的作业:Animal We Like。随后,我通过游戏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动物的身体颜色对其所起的作用(即保护色)的问题,促使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各种实验和游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聚焦动物自身的颜色与其所处的环境的颜色,并在我的启发下初步形成动物保护色的概念。接着,在我的鼓励下学生进行了大胆假设,即动物的外表颜色并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大程度上是为了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从而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之后,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证实自己的想法。模拟实验总共分成六组,六组材料分别是白棉花与线、草坪与小木棒、纸片、塑料花与线、泥土与纽扣、石头与纸片。学生们首先观察自己手中的材料,讨论出自己材料的具体用处,随后开展小组活动并进行记录,最后得出结论。比如第一组学生拿到的是棉花和线,讨论后决定将棉花当做雪地并作为背景,将各种白色的线当做小白兔,然后将线捆在白色的棉花上,所以小白兔在雪地里不容易被发现。(The background is snow.The animal is rabbit.The snow can help the white rabbit.So it is not easy to see the rabbit.)同时,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反思]

第一,让学生成为科学活动的参与者,从而使学生走进科学,产生兴趣。为了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并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欲望,在本课中,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使学生们得以循序渐进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为了帮助学生破除科学的神秘感,并克服畏难心理,我所设计的实验活动材料都是一些学生们随手可得的日常用品,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棉花、彩纸、线团都可以用来探究科学的奥秘,原来科学活动人人都可以准备,人人都能自己动手做,这样的活动也让学生们倍感亲切。当学生们意识到在玩、做、想的过程中他们已经进行了一次实质上的科学探究活动时,他们无不感叹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搞科学,并非只是科学家的事,我想这样我们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8.浅谈小学科学课导课的方法 篇八

小学科学课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课教学的日的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科学的自然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等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能否达到《科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取决于每一节科学课教学的成败,耿决于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愿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然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使学生一上科学课就兴趣盎然、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知识,导入新课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1.情境再现式导课。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所选择的作为引领探究活动的生活经验,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经常见到的。如动物、植物、水、石头、土壤、光、天气、食物、空气、电等,学生都不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验和了解,只是没有有计划地观察、实验、了解,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无明确目标而经历的一些体验L发现。因此,在教学中就有必要将生活中某一典型情境截耿到课堂中来,或创设情境,让学生亲历真实的生活情境,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如三年级下册《跷跷板》一课是依据学生玩跷跷板的经验,以玩跷跷为切入点编写的,我们教学中不可能将跷跷板搬入课堂真刀真枪地玩,而是出示一支点燃了的蜡烛跷跷板替代真跷跷板展示其上下跷动的场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现象交流式导课。大自然中草木鸟兽、风云雨露、山石金属等生物Lj物质的变化现象千奇百怪,都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科学奥秘,对天生具好奇心的小学生而言,具有独特的诱惑力。我们在导课时引导学生交流各种自然现象,既可以将科学问题有效引出,又有利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有效建构。例如,在教学《苹果为什么落地》一课时,我们首先通过讲牛顿的故事引出苹果落地的现象,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有哪些像苹果一样落地的现象”的问题自主交流,多种现象的分析为下一步的“讨论猜想,得出结论”创造了条件,学生在这样的a课过程中,始终处于愤悱状态——小手如林,小脸发红,小眼发亮,先后说出了诸如“把足球踢起来,足球会往下落,”“拧灯泡,一不小心灯泡落到地上”“下雨时,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向远处扔石头,它会落到地上”“喝水时,一不小心水会流下来,落到地上”等现象。

3.情趣化游戏导课。学生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创造精神的原动力。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对学习的注意力最为集中,同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此时思维活跃敏捷,也易接受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助于能力的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玩”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在他心灵深处有着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这是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富有儿童化情趣的游戏便成为科学教学导课的重要方式,这种导课方式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在“玩”中提出问题,并能够将问题表达出来,从而激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乐于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4.课件介绍式导课。多媒体课件具有独特的功能,它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于一体,用它导入新课,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思考问题,十富想象,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自主探究。如《杠杆》一课的导入,可设计一个动画:一辆汽车正在一条乡间小道上行驶,一块大石头挡住去路,一位叔叔下车搬得满头大汗,也搬不动。怎么办呢?开动脑筋,帮叔叔想个办法。学生情绪被画面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比较,大家认为用棍子撬最省力、最方便,从而自然进入“杠杆”的探究。

5.实物展示式导课。把自然实物带入科学课堂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摸摸、看看、闻闻,调动各种器官感知那些最真实的事物,激起探索的欲望。如《植物的果实》-课的导入,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干果和肉果直接摆到学生的研究桌上。

6.实验探究式导课。实验是人类研究和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可利用的重要资源,实验探究式导课则是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的形式,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观察、实验,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探究的科学态度。例如,在《它是什么》一课导入时,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关于辩认物体的生活经验,我出示了一杯白糖水、让学生猜它是什么。由于它是透明无色的,所以学生激烈的争论说它可能是白酒、可乐、水、盐水等,而后学生提示用鼻子闻、舌头尝的方法辩认,结果辩认出是白糖水,教师板书辩方法为“眼看、鼻闻、舌尝”。以上导课方式不仅调取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掌握了利用感官辩认物体的方法,而且为下一环节小组自主辩认物体、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作好了铺垫,使探究活动得以有条不紊的进行。

9.小学科学《杠杆的科学》一课的教学 篇九

难度一:

学生可能还不太明白什么叫“平衡”。我在猜想人类认识杠杆的过程可能也不一上来就想研究“杠杆是如何平衡的”,而是在生活中使用了杠杆,发出了他的有些规律,才会进一步研究什么情况下杠杆会“静止不动”(这也是一种杠杆平衡),到后来才会想到“什么情况下杠杆会在水平位置平衡”,再进一步研究“杠杆匀速转动”的条件,等把这些问题都有一个思考之后,人类才会来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一定是一个长期而且很费精力的事情,要不怎么只有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才能总结出来呢!

难度二:

感觉出力臂。这不是一个一般人能想象得出的“构建出的科学概念”。也只有数学兼物理学家才能构建出原本无形的东西来。当然这一发现也许很多偶然(刚好处于平衡位置时),但能提出力臂的概念绝对是个创举。于99.9%学生来说,只需正确接受就够了,让他自己来研究只能是想当然的让学生去做。

难度三:

学生是否有猜想。也就是说学生是否能“形成”一个他有道理的猜想意见,然后再按猜想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难度四:

实验设计方案能否完备。就算有一个猜想,学生能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吗?依据设计的方案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吗?也就是说逻辑严密吗?

学生照葫芦画瓢也不完整。因为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必须得做二次以上实验,但学生绝大多数只做了一次。这不能怪学生,应该说也不能怪我这个老师,因为上面已经讲了实验探究的难度,学生要真想做得好,只有把实验报告上的实验步骤记下来才行,他们自行设

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几乎没有。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如果在事先我们知道这些是要考的,我肯定有办法让学生严格按标准来做。

从教材来看,让学生有探究意识就已经很够了,至于探究方法,只能介绍一些,让学生自己感悟吧!

10.小学科学《杠杆的科学》一课的教学 篇十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

1、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 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4、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注意事项

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活动反思

11.杠杆的科学 篇十一

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花山镇中心学校

李庭梅

教材分析: 《杠杆的科学》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 课时,本课分为两部分:

1、杠杆的认识,2、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杠杆尺的调试活动,通过观察、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材料引起活动,活动引起思维。调试杠杆尺平衡,对于学生来说是不难的,希望学生在调试杠杆尺平衡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发现一些现象,并对此作出分析、归纳,在知识、思维、能力及科学态度等方面都有收获。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使用过杠杆类工具,例如螺丝刀、筷子、剪子等等,孩子们生活在农村,也见过村民用铁棍撬石头的情景,但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缺乏较为系统的科学认识,对杠杆的作用更是模糊不清。

设计意图:《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因此,小学科学课堂应以探究为基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他们理解、认识、探索、发现,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教学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杠杆尺、钩码1盒、记录单。教师准备: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杠杆

1、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投影出示要求:请利用你们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将文具盒撬起来,想一想:在这个活动中,有哪几个点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2、学生游戏

3、你能说说3个重要位置分别是哪里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阻力点、支点、用力点

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师:是的,这个点非常关键,我们可以叫它用力点

生2:这块橡皮也很重要,师:橡皮起了什么作用?引出支点概念。

师:还有哪个位置很重要呢?(如学生不能答出,教师可直接给出:其实被文具盒这个重物压住的位置也很重要,我们可以叫它阻力点)

课件展示3个点的位置

4、其实,刚才我们组装的工具,在科学上有个名称叫做杠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杠杆的科学》

5、你觉得刚才我们组装的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呢?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

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1、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围绕支点转动,静止时是平衡的,两边有小格距离相等)

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阻力点)。如果要使杠杆尺平衡,我们要在哪边用力?(教师用手在右边按下),这个点就是„„(用力点)。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钩码来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边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平衡。(由学生猜一猜,说说理由,然后教师按学生说的挂钩码)

3、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我们来个规定:杠杆尺左边挂钩码的位置是阻力点,右边挂钩码的位置是用力点。等会研究的时候你们喜欢把钩码挂在哪个位置都可以,想挂几个钩码也随便你,但是挂好后一定要让杠杆尺平衡。

4、提出几点实验要求:

(1)、左右两边的钩码数一样多的,太简单了,每组只能出现一次。

(2)、杠杆尺左右两边都只能挂一串钩码,不能在一边挂好几串。

(3)、杠杆尺平衡了才算完成一种挂法,每位同学都要记录下来。(记录表1)

5、指导记录方法:怎么记录呢?比如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记录。(投影出示记录方法:左边第二格上挂两个钩码,右边第四格上挂一个钩码)

记录好后还要想一想:这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在表中填好,你认为这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为什么?

等会实验时如果听见音乐声响起,就请整理好实验材料,静静地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完成讨论题

6、各组学生展开研究,教师巡回指导。听见音乐后,各小组整理好实验材料后,独立思考一分钟后,完成讨论题(记录表2)

7、请汇报员上台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汇报要求说出各个实验的挂法,说到省力或费力时最好能举例说明)„„如学生说到用力点上钩码数更少的是省力的,教师不能否定,可以说:是的,我们就是根据这点来判断它是省力的,老师请你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力点上这么少的钩码却能撬起阻力点上那么多的钩码?„„再请第二位同学回答。

如别的同学没有不同意见,课件出示3种情况: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全班齐读,教师将3句话贴在黑板上)

8、汇报第二个讨论题:你还有其他什么发现?(由好几个学生说说,可以先让描述不完整的,或不正确的先说,然后由其他同学补充)

9、请看我们前面做过的游戏,你能想办法移动橡皮,使这个杠杆更省力吗?(学生说了移动方法后,教师课件演示,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移就会更省力)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1、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的杠杆,投影出示老虎钳和火钳,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2、既然火钳是费力的杠杆,人们为什么还要用它呢?(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能利用杠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四、课堂小结

1、现在老师请你们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布置学生课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各类杠杆。板书设计 杠杆的科学

三个重要点:阻力点、支点、用力点

杠杆类型: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做到科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生活是科学教学取之不竭的资源库,也是一本学生具有亲身经历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在认识了杠杆的三要素之后,让学生认识生活用具中的变形杠杆,出示部分生活工具让学生辨别是否属于杠杆,再到生活中找杠杆;在认识了杠杆的省力与费力的原理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资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

上一篇:高三复习方案下一篇:开学一周工作总结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