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标语

2024-07-04

民族团结进步标语(11篇)

1.民族团结进步标语 篇一

附件

凉山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标语

(供州级机关各单位和各县市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报道)

1.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凉山。

2.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社会主义中国崛起的重要保证。

3.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的“三个离不开”思想。

4.重视民族教育,着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质。

5.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6.把航天城建设成为展示我州改革开放和各民族崭新风貌的窗口。

7.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做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模范。

8.坚定不移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9.加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10.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8〕33号),坚决维护我州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1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推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12.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致力于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和共同繁荣,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1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

14.坚持抓经济建设,把发展和繁荣经济作为实现民族平等的基础。

15.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发展兴盛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

16.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17.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8.全面加强党的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

19.全社会关心支持少数民族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全面进步。

20.深刻认识民族政策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责任。

2.民族团结进步 北重和谐发展 篇二

贯彻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公司坚持从宣传教育入手,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统一各族干部员工的思想,提高各族干部员工在民族问题上的理论素质和对民族问题的正确认识,使民族团结教育系统化、制度化。

加强民族教育,培养民族干部。公司把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放在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高度去认识,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培养和推荐少数民族干部,不断壮大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队伍。目前,公司少数民族干部中有高管人员3人、处级干部14人、科级干部55人、一般干部247人,形成了一批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密切联系群众,德才兼备,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良好业务能力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队伍。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影响和带动了大批少数民族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

办好事解难事,巩固教育成果。公司把关心和帮扶困难少数民族员工作为关系公司全局的大事,建立了帮扶救助体系,成立了帮扶救助中心,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近年来,累计投入费用132.15万元,走访慰问少数民族员工500多人次。此外,公司在员工购买经济适用房时注重向少数民族员工倾斜,在2010年发售经济适用房中,少数民族员工占总人数的9.8%。

探索发展新路,促进共同进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把“依靠各族员工、心系各族员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企业越办越好。公司不断完善和严格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各族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公司少数民族职工代表占总人数的5.6%。公司各个时期的方针、目标、生产经营、改革发展规划、各项技改措施,包括房改、生活福利、工资调整等重大问题都要提交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切实把各族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企业改革发展上来,努力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公司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十分注重提高各族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每年坚持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凝聚人心、团结鼓劲。如每年元宵节灯展活动、消夏文化节活动、春节联谊会活动、每逢节假日慰问生产一线员工活动等等。公司还投资4 000余万元和2 300多万元建成了“员工培训大楼”、“北方兵器城”,为各族员工的培训和生活休闲提供场所。

企业是树,员工是根,民族团结是沃土。正是由于公司多年来一直重视民族工作,注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注重发展民族经济,注重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使公司形成了人人学习重视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良好风气。各族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谱民族团结之曲,共唱民族团结之歌,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十一五”期间,公司跨入百亿集团行列,先后荣获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国家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国家环境保护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等100多项荣誉称号,企业品牌知名度、社会认知度不断提升。

3.民族团结进步心得 篇三

马田云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民族团结是我们从未忽视的问题。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学校有回族,撒拉族等多个民族的同学。学校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而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系的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和-谐都是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了团结我们很有可能成为那个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就会成为空谈,变成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们更应做到团结,用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们防患于未然,能让我们见证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家园!回望历史,我们拥有辉煌的华夏文明;我们共同书写中华的传奇!展望未来,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仰望同一片蓝天!2009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华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4.民族团结进步示范 篇四

一、活动时间:2013年9月24日

二、活动地点:农医四班教室

三、活动对象:农医四班全体同学

四、活动内容:利用自习时间召集各位同学在教室集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主题班会。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持人致开场词,提出民族为什么要团结的问题。

2、由各位同学讨论,说出各自的想法。

3、主持人综合同学所述做出总结。

4、引导各位同学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举例民族团结的示范。

5、班长对本次班会做出评价、总结。

五、活动目的:让各位同学明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为此做出贡献。

六、主持人:普思瑾李佐琴

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版) 篇五

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XXX号文件精神,根据我学区工作实际,不断深入推进校园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统揽,紧盯县委“六先”思路,以“精准滴灌”为抓手,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建设幸福美好新永靖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创建目标

按照XXX号文件要求,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校园团结良好氛围,使全学区教育教学发展保持强力递进态势;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更加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从思想教育上逐步做到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三、主要任务

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以实施“六大工程”为抓手,按照“六先”理念,结合学区教育实际,广泛动员全体师生,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创建浓厚氛围,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

1、坚持整体参与创建。学区各校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团结、稳定中心任务,结合各自实际,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摆上重要位置,全面布局宣传创建各项工作。要把创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大张旗鼓、大造声势,整体统筹推进,在全全学区形成全面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的生动局面。

2、自觉行动,积极参与创建。结合师生关心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组织引导师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并自觉行动,积极参与到整个社会的创建活动中。

3、以“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为主线,大力实施以崇德向善、文化沁润、爱心奉献、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金种子”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开展“立德育苗”教育活动,开展“爱我中华”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启蒙教育,通过讲故事、经典诵读、专题讲座、团队活动、“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认真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把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民族团结模范事迹的宣传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通过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民族民俗博物馆等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览、先进事迹报告、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在校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理解,进一步强化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采用校园文化、文艺节目、影视作品以及卡通、动漫和现场报告等多种形式,通过广播、微信、网络等新兴传媒,对民族团结“一家亲”好故事,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家喻户晓,成为学习的榜样。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先进人物评选活动。

4、以坚定共同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和民族工作“八个坚持”的重大原则、指导思想以及“五个并存”的科学判断,强化学习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强化政策学习与实践,进一步增强民族理论自信;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强化法治思想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民族工作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决心。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学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协调、监督、检查。

(二)抓好重点环节。抓实政策宣传教育,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作为主题、主线,广泛深入学习宣传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党和国家一系列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使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教育深入人心。

XXX学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活动的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XXX学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活动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6.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 篇六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61-03

民族工作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示范区的建设是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的一剂良药。大理作为我国多民族聚居且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民族工作一直以来都很成功,这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吸收借鉴。大理响应中央号召,立足州情,开展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的活动,这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大理民族工作做的如何,不仅关系到本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影响到周边州市乃至全国其他民族地区的团结、发展和长治久安。

一、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历史基础与现实条件

(一)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历史基础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临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联,北接丽江市,下辖1市11县,面积29459平方公里。大理在历史上就有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全州有彝族、白族、壮族、傣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藏族、布朗族、阿昌族12个民族,各民族文化上的交融渗透,经济上往来互补,形成了独具大理特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族际关系比较和谐;历史上就有各民族凝心向内、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动乱分裂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奠定了文化、政治和民心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大理州与其他民族地区一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沿海地区。“在国家所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扶持下,我国民族地区在进入21世纪后普遍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迅速,但同东部发达地区的相对差距尚未缩小”[1],因此,各类社会矛盾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有所上升,加上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煽动,危害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纠纷日益增多,民族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新疆‘7·5事件警示我们,必须切实解决好各族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紧迫的民生问题”[2]。大理在这种情况下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两个共同”主题,这既是立足于大理州情的客观选择,也是在新形势下实现各民族和睦共处、共享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现实条件

新世紀以来,大理与其他西部民族地区一样,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一系列帮扶政策的扶持下,经济与社会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然而,面对经济社会的剧烈变革,社会利益分化加剧、国内外影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大理也面临着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的许多矛盾,承担着与三股势力做斗争,维护民族团结、区域稳定、国家统一的重任。毛泽东说过:“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3]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从切身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特别是2012年以来,大理州委、政府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指示,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为重要契机,出台了《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的意见》,以求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把大理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的示范区。

二、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举措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创建过程中,大理州继承并发展了历史上各民族融洽共处的优良传统,并结合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很多更符合时代要求,更具现实针对性、更有区域特色的促进民族团结的举措。

(一)保护发展民族文化

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大理州为发展文化事业主要提出了以下措施:(1)建设活动中心。在9个人口较少民族、周边结合部和县与县结合部建设自然村综合活动中心,包括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科普栏、体育设施和基层组织、民族文化场所,以解决农村群众各种切实需求。此外,积极倡导“大气明理、崇尚礼仪。诚信进取、德化和谐”[4]的大理精神,破除陈规陋习,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以培育出一种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风文明、民风淳朴的新社会风气。(2)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了弘扬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必须大力扶持农村业余民族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创作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打响大理民族文化的品牌。这需要建立培养人才的激励机制和政策的扶持,并对有突出贡献的能手进行奖励,让民族文化能人不断涌现,将民族优秀文化发扬光大。(3)发展文化旅游。大理旅游资源丰富,州全境旅游资源密布,不仅有苍山、鸡足山、洱海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天龙八部影视城等人文资源。近年来大理州委州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挖掘、开发、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的力度,充分发挥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交融共进。这使得来大理观光游览的人数逐年上升,大理旅游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4)活跃民族节庆文化,扩大社会影响。大理传统的民族节庆很多,有“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的”三月街民族节,有位于南诏国发祥地巍宝山的延续千年的巍山彝族祭祖节,有以交易各种农具而闻名的洱源鱼潭会,还有白族本主节等。通过充分挖掘和大力宣传,并丰富其内涵,必将成为大理的文化品牌。

(二)推进生态家园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各族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5]。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設,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月20日考察大理时指出:“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6]他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质。大理州委州政府为推进生态家园建设,主要采取了如下举措:(1)提高生态文明意识。首先要发扬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优良历史传统。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让保护生态的意识深入人心,让文明环保的行为蔚然成风。(2)发展低碳循环经济。重点推进防护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推进洱海保护。积极在农村推广风能、太阳能、沼气池等清洁可再生能能源的使用,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让苍山更绿,洱海更蓝。(3)绿化城镇乡村。城市是一个地方的门户和名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大理提出了要加快“森林大理”的建设,教育广大群众自觉保护林木,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要在街道、集市、庭院等地方种植优良乡土树木花卉,提高城镇乡村绿化水平。并实现城镇森林化,乡村绿荫化、农田林网化。(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资金补偿、项目扶持、技术援助、提供就业、优先聘用等方式,倡导集约化经营,走出一条生态农业之路。加大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并逐渐向重点地区倾斜。

(三)巩固团结和谐的局面

大理州历来就有民族团结的优良历史传统。近年来又涌现出了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等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事迹。而这种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就是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必须不断巩固并发展。为此,大理州在示范区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1)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主要是通过深入开展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规和以“讲团结、讲发展、讲和谐、将幸福”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此外,通过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镇、社区建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来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和睦。(2)完善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长效机制。大理的民族团结工作不是临时的应急措施,而是有健全的体制机制作保障。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次要建立健全民族工作体制机制,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最后,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进步的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所制定的各项目标举措能够切实完成,落地生根。(3)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大理州属于边疆民族地区,也是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众多教派在这均有传播。由于信教群众的增加,寺院、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也在不断增多,宗教对人民群众的影响不断增大。如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既发挥好宗教的社会功能,又要积极引导,使之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适应,是大理州在新时期要面临的十分复杂的课题。示范区建设意见对此提出,要以党的宗教基本政策为指导,依法加强宗教管理,深入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加快培养出一支爱国爱教、品德好、有造诣、能服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4)加快民族工作队伍和代表人士培养,主要是在民族工作重点村设立民族好工作信息员,及时有效的了解当地的情况,以解决各种困难。同时充实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此外,对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要加大培养力度,切实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困难,以更好的发挥他们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事业发展的特殊作用。

三、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经验

通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大理族际关系的和谐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州整体呈现一种大局稳定,稳中向好的局面。由于示范区的建设具有较为有利的历史基础、现实条件和发展潜力,加上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凝聚了社会各界共识,得到了全州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的拥护支持和积极参与。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探索出的“流域开发、连片开发”和“抓样板、带中间、强帮扶”的工作思路与方式方法,被证明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方面是切实可行的,也是经济的、有效的、可持续的,对加快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甚大,对其他地区的民族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示范区的建设,顺应了大理州的客观需求,巩固了和谐民族关系,也比较好的促进了经济发展,夯实了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并为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于把大理打造成各族人民和谐共处的家园,不同文化共融互补的乐土,以及加快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总之,大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有较好的历史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能有的放矢,提出很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举措。当前,我国的民族工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理示范区的建设情况,既是本地区民族工作的一种反映,也能为其他地区的民族工作提供参考。相信通过在不同民族地区展开因地制宜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工作,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将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延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青海模式[J].青海民族研究,2015,(01).

〔2〕纳日碧力戈.民族共生与民族团结——指号学新说[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张剑萍.凝聚起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强大正能量[N].大理日报,2013-07-13.

〔5〕马树勋,黄欣,赵长青.云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若干经验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2).

7.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汇报 篇七

一、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组织机构

为深入开展好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有序开展,我县专门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为有序开展创建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由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共同组织开展,县民宗局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各地各单位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性。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多、民族工作任务相对较重的地区,更是把这项活动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

二、广泛开展争优创先活动

争创和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我县每年组织一次民族团结进步和谐乡(镇)村(居、社区)评选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每5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我县参照市里的做法,根据自身的特点,广泛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乡(镇)、模范村(居、社区)、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等一系列主题创建活动,培养一大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典

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受到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授予荣誉称号,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其中,2009年12月6日在全县召开的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授予张民力同志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三、集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我县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对于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教育,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机构,通过开设专题班和专题讲座,向各级干部普及民族政策理论知识,切实增强各级干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二是在学校和广大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切实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三是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民族知识,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四是扎实开展好每年10月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加强调查研究,不断丰富和拓展宣传月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是举办民族工作成就展、民族知识竞赛、文艺汇演、演讲征文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及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四、注重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

2011年6月,我县在清真寺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我局为清真寺定做10个宣传栏,宣传内容主要是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以及各级领导重视民族团结的图片及讲话。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场所。通过组织各族群众参观学习,举办专题报告、讲座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对教育基地的建设,不断充实和扩大教育基地的内容,使教育基地切实发挥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推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我县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申请上级无偿资金,继续加强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少数民族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我县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0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意见》(鲁发[2006]18号)关于推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继续实施“一项战略,四项工程”,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少数民族发展能力建设,引导各族群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发

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要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

六、加强对清真食品的管理

8.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处 篇八

(伊犁州运管局 办公室)

单位是树,员工是根,民族团结是沃土!

伊犁州运管局办公室有职工12名,由汉、维、回三个民族组成,是伊犁州运管局人数最多的综合服务部门。近几年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大家团结一致、凝聚力量,有效控制和减少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力以赴抓好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各项工作不但扎实地向前推进,并在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取得新的成绩。办公室主任在和大家交流时经常说:“在我们部门,如果将单位比喻成树,那么员工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树茂叶盛,常青不衰,是因为扎根在民族团结这片沃土上”。

作为最大的综合服务部门,办公室始终以“巩固发展,特色创新”为目标,一贯重视民族团结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普及开展“三个离不开”和“四个认同”教育,根据单位民族团结工作的需要,创造性地提出:每人做一次民族政策的传播者,每人做一次民族团结的实践者,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向一个新高潮!同时,在制度上保证有民族团结进步的环境,在方法上有保证民族团结常抓不懈,充满活力的手段。

经常性开展学习谈心活动,办公室每个成员开诚布公谈缺点,真心实意互相帮助。关心职工疾苦,对特困职工进行帮扶。因地制宜,化整为零,班组中每个党员都是民族团结的义务宣传员,支部下发的文件、材料他们自己学习在先,吃透在前,然后迅速传达到每个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三心二到”工作法:职工工作有想法要交心,职工有困难要关心,职工闹矛盾不团结调解起来要耐心,做好伤病职工住院慰问到、特困员工走访到。对业户百分之百的热情,对不理解和非难百分之百地包容忍耐,百分之零的粗心。用真情服务业户,以爱心奉献社会,把清洁、健康、团结、友爱带到每一家,每个人都是民族团结的使者,不分民汉,不分信仰,不分贵贱,只要有需要,随时都会出现在你身边。扎实细腻的基础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朴素的工作方法在职工中树立起正确的民族观,干群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民汉之间水乳交融,职工之间情同手足。有了团结和谐的氛围,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大增。

9.民族团结进步标语 篇九

攀天阁乡位于维西县城以北,东、南与永春乡接壤,西及西北端与白济汛乡连结,东北与塔城镇为邻,乡政府驻皆菊村,海拔2680米,距县城38.8公里,全乡下辖8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104个村民小组。全乡共3975户15756人,主要民族为傈僳族,占全乡人口60%;纳西族,占总人口22%;藏族,占总人口的9%;普米族,占总人口的6.8%;另外还有汉族、白族、怒族等。物产以茯苓、羊肚菌、松茸、木耳、天麻等山货药材较多,乡域境内最高海拔3768米,最低海拔1700米。

“迷人不过攀天阁,稀奇不过老黑谷。”正如当地的民谣一样,攀天阁不仅风景秀丽让我为之着迷,更让我流连忘返的是当地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好客,还有由多个民族组建成一个融洽大家庭的当地特色。在攀天阁一个家庭中拥有2种民族的现象十分普遍,全乡有3种民族的家庭也有665户,一个家庭有4种以上民族的大家庭更达到了87户。家住攀天阁迪姑村的熊大妈家就是一个拥有了普米族、纳西族、傈僳族、汉族4种民族的大家庭,熊大妈是普米族,和大爹是纳西族,大媳妇是傈僳族,女婿是汉族。熊大妈介绍说:“当年外族是不允许通婚的,我和你和大爹当年结婚也算是打破了这个传统。”“结婚的时候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呢”和大爹笑咪咪的补上说。也正是因为看到熊大妈与和大爹婚后幸福美满的生活,子女们也纷纷效仿,儿子熊建勋恋上了小时候经常一起放羊的傈僳姑娘,女儿喜欢上了汉族小伙。当说起各民族之间风俗习惯不同时,和大爹说:“相互体谅包容嘛,一家子有啥不习惯的,一年里我们能比其他家庭过好多节日咧。”这种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融洽,不关乎任何其他,那么的纯粹和真实。

攀天阁在纳西语中意为“牧牛场”,原是一块牧野草地。云岭春季消融的冰雪,夏季充沛的雨水汇聚于此,使攀天阁成为一片泽国。传说一只神犬从天边拣到谷种,带回攀天阁,人们把谷种播到地里,一粒发十棵,一棵发十蓬,就成了今天的稻海。所以当地居民至今还保持这样的习俗,秋收后第一次尝新米,首先要让狗先吃。历史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维西通判冯舜生带领攀天阁群众开凿落水洞,疏水垦田1000余亩。记载这次工程的落水洞石刻,至今仍保存完好。1916年,当地居民曹氏、彭氏兄妹回原籍鹤庆扫墓途中,从剑川县上兰乡(今老君山镇)带回三升俗称“黑谷”“老鸦谷”的寒带谷种到攀天阁试种并取得成功,从此翻开了攀天阁坝子种稻产米的历史。到1949年,攀天阁坝子种植稻谷面积已达280余亩,并逐年增长。但由于缺乏科技,耕作粗放,亩产仅在100~150千克之间。上世纪70年代,攀天阁农科站农艺师通过认真调查,采用单株选育方式提纯复壮,培育出一个产量相对较高的品种,称为“攀农一号”,一直种植至今。这个品种也是目前世界上适宜海拔最高、产量最稳定的一个水稻品种。目前,攀天阁坝子水稻种植面积现已增长至1300亩,亩产可达到500斤左右,稻米已成为攀天阁周边群众不可替代的主粮。攀天阁大米在当地被称为“红米”,特点是稻壳泛黑,米芯略偏红黄色,煮食则清香润口。

10.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篇十

一、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在民族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一)和谐民族关系是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中华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块田,同饮一河水,共生互补。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大家庭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

(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维护边疆安宁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建设、共同当家作主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我国两万多公里陆地边境线绝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并且有30多个民族与境外历史上同一民族相邻而居。这些跨界民族由于地缘和血缘上的原因,境外政治环境的变化会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始终是维护祖国边疆安宁的重大工作,决定了民族和谐始终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三)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方面。当代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族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引发民族矛盾的因素更加多样,民族关系已日益成为全社会范围的关系,民族问题日益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妥善处理各种民族问题,全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在我国,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全国实现了现代化,没有各民族的共同振兴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当代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正是得益于我们拥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得益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特别是从1978年开始开展了30多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夯实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这些年,在国外反动势力的操纵下,我国和我省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事情,严重破坏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稳定。这些行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我们坚信,任何破坏团结、制造分裂的图谋和行径必将以失败告终。

二、当前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面临的三大挑战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呈现新的态势和特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需要妥善应对下列三大问题的挑战:

(一)国际政治和世界民族问题。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民族问题依然是制约、困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特别是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依然相当活跃,境内外敌对和分裂势力的勾连呼应依然不断加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三)涉及民族因素的各种矛盾和突发事件不断增多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打破了各民族区域社会的封闭状态,增强了各族人民的一体性联系。同时,民族联系交往的增多必然会凸现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和文化差异,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增多,这就必然增加制度化调节的难度。

三、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需要在三个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根本保证。党对民族关系的正确领导,主要体现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新时期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和措施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我们必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努力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要始终把党领导人民所确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日益展现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二)始终维护国家统一不含糊。国家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将国家利益、整体的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维护民族关系和谐、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始终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怀,始终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基因。在国家统一的价值取向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增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马克思指出,“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国家认同,并不是认同一个虚幻的国家概念,只有建立在实在利益、切身感受和共同未来之上,认同才真诚、持久,才有打破阻隔、穿越风雨的力量。从现实利益看,民族分裂带来动荡甚至战乱,不符合每个民族、每个人的利益。从未来发展看,国家统一,才能凝聚人民的意志,支撑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5”等事件中,面对一些分裂国家、制造事端的行径,包括藏族和维吾尔族同胞在内的各族人民一致反对、强烈谴责,正说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是各族群众的共同意志,是广大人民的共同选择。

1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材料 文档 篇十一

创建活动材料

长安营乡是一个以侗、苗以主的少数民族乡,这里地外偏远,人口分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作为全乡唯一的一所中心小学,我们深知民族团结与进步责任重大。一年来,组织教职工结合本职业务工作投身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凝聚人心、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以育促创,以创促教,实现了教育教学与民族团结创建双赢的效果。为全乡民族团结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为长安营乡这个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全县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民族团结学习宣传教育,提高创建活动共识。

长安营偏远的地理条件,相对落后的经济与思想,决定了我校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是既艰巨又复杂的。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是我校必将要迈出的第一步,为了提高全体教职工创建活动共识,一方面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对全体教职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组织学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文件,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要求全校各族干部职工把创建活动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各民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同创新全乡民族发展工作、提高教育服务 1 质量和教学水平结合起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使我校领导班子和党组织真正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组织者,全校各族干部职工真正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者。另一方面开展民族政策进课堂活动。要求各班充分利用班会课,队活动向学生开展每期不少于2次的以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各级政府为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群众生活所采取的优惠政策和地方民族团结发展的典型事迹等为内容的活动。让长安营乡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从小树立“56个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思想。

二、推动创建促进业务,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在创建活动中,我校紧紧围绕“以创促教”的思路,把积极为全乡经济建设做好服务工作,依法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相结合。把创建活动与教学工作引向深入,实现了合二为一,创教相长的活动效果。

一是依法保障各民族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地方经济落后,长安营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受教育群体流动性大、留守儿童多,提高民族儿童素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成了我校的重要工作。一方面我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留守儿童提供寄宿条件,保证广大民族地区儿童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我校严格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规定,无条件接收在外读书儿童返乡入学,把排挤后进生与保证学生入学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二是积极开展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开展贫困助学活动是我校在民族团结活动创建中的一大特色。为了让民族地区的孩 2 子上好学,群众相信学校,近年来我校成功采取“上级争取,社会救助”的方式把扶助贫困学生工作推上了新台阶段,近五年来,共争取贫困学生受助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达50多万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一方面积极向县教育局汇报贫困生情况,努力争取资助金,在教育局的关心下每期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均达80%以上,最多的一期达4万多元。有两名贫困学生在县教育局资助中心带领下2次到长沙共寻回贫困助学金近5万元。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向社会开拓救助渠道,联系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前来我校开展民族地区贫困学生资助活动。先后联系了长沙丽音艺术学校,湖南日报,长沙鼎升土木有限公司,长沙青竹湖湘外国语学校,邵阳漫步者户外剧乐部等单位、团体与个人为学校捐款达20万修建了操场,建立了图书室,音乐教室;向所有贫困学生捐增了达3万元的学习用具,并为贫困学生陈代坤、吴丽珍联系了结队助学人士负责二人的所有学习开支费用。成绩的取得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增加了我乡少数民族家长追求美好生活,相信党和人民的信心,促进了我地与外地各民族的团结。

三是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群众活动,弘扬当地民族文化,增进民族感情。长安营乡民族文化深厚,风景秀丽,成为长安经济发展有大好契机。多年来我校上至校长下至每一名教师一直坚持配合当地政府和村委积极开展宣传长安,发展旅游的工作。教师积极参加乡文艺宣传队,利用休息和工作时间无偿参与游客演出和调研接待每年达20多次。在2013年全县歌咏比赛中有18名教师参加侗歌合唱获全县一等奖,在县春节晚会中有13名教师参加了侗歌和侗舞表演,让全县 3 人民真实感受长安独特的民族文化,再次提升了长安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增强了全乡各民族加倍努力建设家乡的自信心。

三、健立健全和完善制度机制,确保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对于独特而神奇的长安营乡来说,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是一项长期持续而又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有效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创建工作的有序运行和稳定推进。为此我校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他校委会成员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措施。同时我校在创建工作中制定了创建工作领导与宣传、督查和奖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从而使全校创建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运行轨道。

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党的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新贡献,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长安营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开得更加绚丽夺目。

上一篇:汉字是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下一篇:高校领导五四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