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理念(什么是教学设计)

2024-10-17

教学设计的理念(什么是教学设计)(共12篇)

1.教学设计的理念(什么是教学设计) 篇一

目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忽视体育课程,扭曲体育教育定位的情况十分常见,而问题的分析则是探究教学发展对策,有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高中体育的教学核心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科学指导体育教学实践

陶行知先生提出“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思想。这一理念,从实用的角度打破了中国近代教育中一味推崇文化学习造成的学生素质培养失衡的局面,将学生的身体健康与思想发展置于平等的高度,并为教育教学的实践确定了基本前提。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应从陶行知“健康第一”的理念中寻找教学指导根据,提高体育教学对学生当前以及未来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并调整课程体系的构建,引导学生逐渐重视体育运动,实现身心的协调健康发展。在“健康第一”理念的支持下,学校一方面要适当增加体育课程的课时,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以及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文化课与体育课的教学时间要平衡,并利用“大课间”组织学生展开体育锻炼;另一方面要严格体育课程管理,避免课程的随意调整与占用,同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与管理,优化体育锻炼硬件环境,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2.坚持“生活即教育”理念,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生活即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教育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曾言:“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够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换句话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高中体育教学开展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获得学生的体育成绩,而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强健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从而用更加积极良好的身心状态参与生活,享受生活。针对上述体育教学问题,学校、教师应从“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出发,创设更加贴近高中生生活实际的体育运动环境,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应确定生活化的体育教学目标,从大众体育的角度整合生活中的体育元素。例如,从保护学生安全的角度教授“鱼跃前滚翻”动作,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训练学生安全生活技能;其次,确定生活化体育教学内容,即教师可以从社区中常用的体育器材入手,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训练方案,打破常规训练的局限性,实现“一物多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积极参与锻炼;再次,创设生活化的体育教学情境,例如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引入“十人十一足”“搬运接力”等体育游戏,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中享受生活,体验生活,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最后,开发生活化的体育素材,体育锻炼是无处不在的,教师应启发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挖掘体育器材,一条绳子、一根木棒等均能够成为体育锻炼辅助工具,进而将体育锻炼真正融入生活中来,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坚持“教学做合一”理念,优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中先生写道: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陶行知先生通过教、学、做的辩证分析,为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指导。评价与考核是检验教学做是否统一的关键,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利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身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方式实现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全面评估。同时教师还应着重强调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情感、课堂参与及体育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样的教学评价要求与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一致的。

基于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校、教师应不断完善体育教学考核与评价,结合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过程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运动能力、合作意识、健康意识等制定系统的考核指标,并完善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1.就教师而言,坚定从事体育教学的职业信念和自豪感

事业心是教师成长的基础,信心是教师成长前进的动力。首先,具备强烈的自豪感和体育教学信念。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校园体育的蓬勃开展,中考体育比重的增加,高考体育的逐步推进,学校体育今后将大有可为。其次,加强青年体育教师的道德修养培训,发挥榜样的力量。让青年教师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在教学实践中看到学生的进步,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感受到专业的自豪感,是此阶段体育教师发展最有力的信念支点。

2.就教研室而言,组内帮扶,“师徒结对”是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形式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要想快速提高,只有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指导下,才能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刚入职的新教师,角色的转变,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课堂教学尚存一些差距,如何上好第一节课、第一个月和第一学期的课甚至会影响到其一生的教育事业。在提升体育教学能力上,师父要做到教案必看,一周至少听一次课;徒弟要做到虚心学习,课后针对教学效果、教法学法、组织形式等积极主动地与师父交流,这样能快速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青年体育教师要善于“博采众长”,每个老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习惯,听“百家之言”,取“百家之长”,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风格,也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稳定期的标志。

3.就学校而言,要营造关注青年体育教师发展的环境与氛围

青年教师具有热情、单纯、向往辉煌和成就感的心理,但也极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而消沉,常见的现象就是与横向学科比较,总感觉体育学科地位低下,不被重视,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教学积极性逐渐消弱,这些观念极易成为青年体育教师不思进取的借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也就错过了成长提高的“黄金期”,纵然之后醒悟也难有作为。关注青年体育教师的“黄金期”,营造促进其发展的学校氛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2.教学设计的理念(什么是教学设计) 篇二

翻开历史, 教学生学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 我国古代就有“授之以渔”的名言, 即所谓:“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 授之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说的就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 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我国古代教育论述中,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发”、“诱”、“喻”、“长善救失”等, 学生学习的形式主要是自己读书和活动。就《论语》所载来看, 孔子的教学活动和形式就是很丰富很生动活泼的, 极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孟子极力提倡“自得”。《学记》的整个出发点就是“学”。荀子的“闻”、“见”、“知”、“行”, 《中庸》的“学”、“问”、“思”、“辨”、“行”, 以及“朱子读书法”等, 都是对“学”的概括。

国外许多教育家也同样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19世纪德国卓越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差的教师是廉价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明确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 教学要启发儿童、青年的自觉性。他劝告教师说:“传授儿童各种各样的科学, 并不是你的职责, 你的职责应该是使他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及当他对这些产生的趣味较成熟时, 给他们从事学习科学的方法, 这确是那完善教育的最基本的原理。”

杜威推崇这一教育思想, 并在《明日之学校》中提出:学校中教知识的目的, 不在于知识本身, 而在于使学生自己去发现获得知识的方法。

孔子、老子、韩愈、陶行知、叶圣陶以及第斯多惠、卢梭、杜威等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同之处是追求最高的教学目标, 他们的共同追求是“教会学生学习”。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 注重知识讲解、全面教授课本内容比较多, 传授学习方法比较少;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比较多, 顾及学习方法比较少。因此, 学生能力较差。

3.教学设计的理念(什么是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策略;初中英语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情况,显然包括负效、无效、低效、高效这几个层面。观瞻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许多课堂属于低效教学的范畴,不容乐观。

在教方面:(1)“穿旧鞋,走新路”,传统、陈旧的知识本位与英语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2)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当或不精;(3)对教学目标理解模糊或表述不清,且停滞或游离于预成的层面上;(4)淡化或忽视学情分析,使教与学严重脱节或分离;(5)缺乏或弱化对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有效研究。

在学方面:(1)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或被人为“湮灭”;(2)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被教师的主导特征的过度呈现而取代;(3)“抄、背、默”几乎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清规戒律”和制胜法宝,学不得法;(4)学生的思维、想象时空被人为扭曲或窄化;(5)課堂上毫无激情地、被动地听教师的讲解,机械地重复着昨天的“昨天的故事”。

二、中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有效设计。

(1)教学期望——适当。教学期望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构想。过高或过低的教学期望都是不符学情的,往往导致全局的失败。所以,教学期望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把握住教学的基点和训练的梯度。

(2)教学内容——适宜。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学内容分散,教学过程便不能深入。教材是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但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因此,英语教师应从学科价值观的高度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善于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教学内容作信息处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施有效的教学。

(3)教学结构——适恰。教学结构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优化教学结构,着重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顺序和学习方法,体现教学设计的策略。因此,保证教学结构的适恰,应综合考虑这样几个因素: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学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体现课时特点和课时目标,其中学生是最活跃和核心的因素。

(4)预设与生成——适切。课堂教学是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统一,两者的联结点在于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种弹性设计,它兼顾到预设的计划性和生成的可变性。如果说教案是教师的课前设计,那么课堂就是教师的现场设计。具备这二度设计,课堂才是科学的、艺术的。

(5)教学行为——适度。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重要的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选择。选择教学行为的依据主要有教学的目标、内容、学生准备程度、时间和教师自身素养等。行为是为目标服务的,什么样的目标决定用什么样的行为。同样,内容对行为也有制约作用,学生准备程度主要是指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动机准备与知识准备。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行为时,还要研究学生的准备程度。选择主要教学行为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最重要的。

(6)有效反思。“反思”实际上是教师对自己所有教学行为的一种回顾。在回顾中形成某种“自我意识”并由此逐渐“认识自己”。康德在其《使用人类学》一书的开篇说道:“人能够具有‘自我’观念,这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因此,他是一个人。”

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但这不是说教师必须长期地过一种“反思教学”的生活。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中发生了某种教学事件,只有当教师以经验的方式无法化解这些教学事件时,教师的教学才需要由“日常教学”转向“反思教学”。

倡导“教师成为课程资源开发者”,将“有效教师”的基本使命定位在“为学生提供足够而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课程物质资源自然重要,课程人力资源(或课程精神资源)亦不可低估。教师能否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取决于教师是否由“经验教学”向“反思教学”的转变。

(7)有效分层。在课堂教学中,不同学生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若要按整齐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这正是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分层递进教学,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更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采取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努力做到:有“对象”意识——离开“学”,就无所谓“教”。所以,教师必须固化“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积极、主动地进行检查、评价、反馈和调控;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个点上的发展。课堂教学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有“价值”观念——课堂教学应改变过分强调认知目标、知识技能为中心的错误倾向,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力求教学目标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

英语教师要具备热情、期望、好学和可信任等品质,做一个有效教师,这样,英语课堂才能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乐园,课堂有效教学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郭志明.有效教学操作论[J].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 崔允漷.有效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张仁贤.有效教学 聚焦课堂[J].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4] 陈勇.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J].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6]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J].廣东教育出版社,2004.

[7] 徐伟.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J].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4.4r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篇四

【4r理论的核心理念】

第一,关联(Relevance),即认为企业与顾客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建立并发展与顾客之间的长期关系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和最重要的内容。

第二,反应(Reaction),在相互影响的市场中,对经营者来说最现实的问题不在于如何控制、制定和实施计划,而在于如何站在顾客的角度及时地倾听和测性商业模式转移成为高度回应需求的商业模式。

第三,关系(Relationship),在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稳固的关系。与此相适应产生了5个转向:从一次性交易转向强调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从着眼于短期利益转向重视长期利益;从顾客被动适应企业单一销售转向顾客主动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来;从相互的利益冲突转向共同的和谐发展;从管理营销组合转向管理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关系。

第四,报酬(Reward),任何交易与合作关系的巩固和发展,都是经济利益问题。因此,一定的合理回报既是正确处理营销活动中各种矛盾的出发点,也是营销的落脚点

【可行性】

(一)4Rs营销理论的理论中轴是为竞争服务,在新的层面上组合了营销的新框架。

适合于竞争日益激烈的房地产行业。4Rs根据市场不断成熟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关注企业与顾客互动与双赢, 适用于房地产行业刚刚抬头的品牌建设趋势,能够建立起大批忠诚消费。

(二)4Rs体现并落实了关系营销的思想。

通过关联、关系和反应,提出了如何建立关系、长期拥有客户、保证长期利益的具体操作方式,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符合房地产公司的长效营销特点,房产消费的特点决定消费者消费的理智性。因此良好的口碑是拓宽客户资源的最有效方法。

(三)反应机制为互动与双赢、建立关联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延伸和升华了便利性。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顾客具有动态性。顾客忠诚度是变化的,要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就得与顾客建立某种利益方面的关联。就像社区服务项目,可以给物业公司带来一定收益,形成一种互求、互需的关系。开发商的市场任务也不再是制定和实施计划,而是对顾客的希望作及时的回复和反应,满足顾客不断变化地需求的同时,获得合理的利润回报,达到一个双赢的市场局面。

(四)“回报”兼容了成本和双赢两方面的内容。

追求回报,房地产企业必然实施低成本战略,充分考虑顾客愿意付出的成本,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多的顾客份额,形成规模效益。这样,房地产企业为顾客提供价值和追求回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客观上达到的是一种双赢的效果。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市场营销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为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收入和利润的能力。

由于房地产产品消费环节的特殊性,一个好的营销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也就是说,后期的物业管理开展的顺利与否,很大部分决定于前期的销售策略。4RS策略既为生产者的利润着想,又同时关注消费者的希望和需求,确实更为全面、完善,也更为实际。

我国房地产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逐步走向品牌竞争;也从集团购买转为个人消费。4RS有利于促进房地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因为引入 4RS营销策略,整个社会对购房居住的看法和观点就可能会发生变化。开发商认识到与业主互动的重要,业主也认识到与开发商双赢的重要,谁也不会只顾自己利益,物业管理费可能不再难收,欺诈行为可能不仅是业主憎恨,连开发商也深恶痛绝,房地产企业导入4RS营销策略,整个行业将会沿着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1.4r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2.4r执行力心得体会

3.科学心理学

4.创意经济

5.KPI

6.霍普金斯大学

5.新课程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篇五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的表述: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以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综观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结合我现阶段课程评价改革的实际,我们可对这一评价理念作以下阐释和理解:

⑴ 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⑵ 从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以过程的评价。

⑶ 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⑷ 在评价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以原有状态的改进。

⑸ 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⑹ 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⑺ 在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60、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功能。”《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已经向我们描述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评价的多元性,评价的主体性,评价的开放性。

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和能力目标。

“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通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特别是课程标准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教学大纲作比较,便可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教学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标准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阅读方法的运用、个性发展等,这些都是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总目标”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方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之外的学习“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教学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4.理清三维之间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

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5.整合三维目标。

6.教学设计的理念(什么是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首先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活动服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也就是哲学认识论所揭示的各种认识特征,比如认识是人脑的反映,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从根本上说,教学活动都要受到这样一些认识规律的制约。但是,教学又不是简单地服从一般认识规律,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1. 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

教学认识主要指学生的认识,这是教学认识最具有决定性的特征。教学活动必须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识方式,不应当以成人的认识为对象的研究结果直接套用到学生身上。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主要是掌握人类在千百年来已经认识到了的简约化、系统化的知识经验,并且是已经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确定,由教科书具体陈述和体现的知识经验。并不是直接去认识的,它认识的对象是间接的,认识的方式也是间接的。

教学的间接性也保证了教学认识的高效率。要求教学活动中要联

系学生的直接经验。

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领导之下进行的,学生的任何学习活动都不可能没有教师的指导而孤立存在,即使是家庭作业,那也会有家长来督促完成。

那就要求教师要发挥领导作用,使学生在认识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领导的方式应该多样化。

4.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

学生在教学认识中,不仅仅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他们的各种情感、态度、价值观,各种能力也在经历变化发展。

小学阶段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接受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要求教学中重视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并且要保证教学认识的内容和形式,教学过程和方法与社会的教育的目标和方面相一致。

7.阅读课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篇七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讲述了在一次大地震中, 父亲经历38小时的挖掘, 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儿子同学的一个感人故事。经笔者在百度上搜索, 有关此文的教学实录, 大概有5500多篇次, 分析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篇, 发现大部分老师把此文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 抓住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描写的关键词句, 感受父爱的伟大。其中有位比较被推崇的老师, 关于这一课教学的重点部分的教学步骤与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步:自学批注找出“哪些语句使你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

第二步:交流体会父亲在废墟上挖掘儿子时说的三句话“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二、三两句相同) 来体会父亲当时的心情, 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期间穿插对三句话的引读训练, 并把学生当作“父亲”, 老师对其进行现场采访, 一方面进行说话训练, 另一方面加深对“父亲”的理解。

第三步:交流体会句子“他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教师先抓住句中的“挖”字层层深入地提问: (1) “哪个词深深地感动了你, 为什么?” (2) “父亲不止是‘挖’一个动作, 还有哪些动作?” (3) “作者为什么只写了一个‘挖’的动作, 从‘挖’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期间插入多次朗读训练, 让学生用不同的朗读来感悟句中对时间的描写, 体悟“如山的父爱”。

第四步:出示对父亲外貌描写的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三次。

以上教学大概用时30分钟, 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抓重点词句体会情感内涵。从中看出教师教得精致细腻、环环相扣, 把句中包含的“如山父爱”的情感“掰碎了”、“嚼细了”, 再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 学生从中受到了充分的“如山父爱”的体验, 这就是所谓的“精”读吗?问题是这种体验凭借的语言只是文中寥寥几句话, 带上标点总共79个字, “如山父爱”的体验的获得主要靠的是教师不断的提问。从“言语获得”的视角看学生的收获是微乎其微的, 再说这79个字的语言描写技法很普通,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领悟并没有难度, 一读就懂。特别是第三步中对“挖”字的处理, 真没有想到教师会“挖”出那么多“微言大义”来。当然, 期间还有大量时间的朗读和一处说话训练, 可以看出教师对朗读体悟的重视, 对于说的能力的有意培养。如果把朗读当作是对这79个字的语感积累的话, 需要这么多次吗?

二、对教学内容的追问

(一) “抓重点词句体会情感内涵”能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吗?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周庆元在《语文教育研究概论》中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小语界普遍认同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作”五要素。按照我国目前的课程状况, 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在阅读教学中完成的, 也就是说当前的阅读教学除了完成自身的主要任务“培养阅读能力”之外, 还要连带完成“识字、写字、听说、写作”四项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把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定位在“抓重点词句体会情感内涵”就太单一了。

全国小语会前理事长高莹在《小学语文教学法》一书中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同时还教给儿童基本的读书方法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以上这段话的关键词是“能力”“习惯”“方法”“兴趣”。如果“抓重点词句体会情感内涵”同样也培养阅读的“习惯”“方法”“兴趣”的话, 那么要分析阅读教学任务, 可以转化为分析回答“阅读能力包含哪些要素”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

阅读能力包含哪些要素呢?上海师范大学夏正江认为阅读能力的要素有九项:知识性阅读能力, 理解性阅读能力 (转换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分类能力、推断能力) , 探索性阅读能力 (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创新能力) , 自动化阅读能力、朗读与默读能力、浏览检索能力、查阅工具书能力、摘录制作卡片能力、写内容提要与读书笔记的能力。对照以上要素, 当前阅读教学的内容选择是否太狭隘了呢?重视了分析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概括能力的培养;重视了审美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分类、推断能力的培养;重视了精读、朗读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略读、浏览检索快速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

(二)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 寻找有效教学内容。一篇文章, 在没有入选语文教材之前, 它原本就具有社会阅读客体的价值, 可称为“原生价值”。而当文章被选入教材之后就会增加一种新的价值———“教学价值”。可能是用来识字, 可能是用来学习概括能力, 也可能是用来学习如何把一个意思表达生动具体等等。作为教师在教学之前就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段的要求、文本的特色、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文本除“原生价值”以外的“教学价值”, 创生出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

区分文本的不同功能, 选择不同教学内容。语文教育研究专家王荣生博士在《语文学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 把教材文本的功能界定为四种, 即:“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 并指出四类文本的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 对改变当前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例如, 有的文本可以侧重于人文内涵体悟, 保留当前的普遍做法;有些文本可以侧重于言语表达的学习;有些文本可以侧重于听说交际训练;有些文本甚至可以侧重于内容信息的获取。总之, 要分析文本的特点, 理解不同文本的不同功能, 再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

8.教学改革关键是理念的转变 篇八

[关键词]教学改革转变理念师生关系教学评价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105

下面,从学生、教师、学校这三个角度来探索,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推进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力

传统教育和考核方式的着眼点是应试,在应试模式下,“满堂灌”“满堂问”是教师的拿手好戏,全社会都习惯了这种“知识本位”的理念和急功近利的教学方法。尽管素质教育提出了很多年,但应试模式下形成的习惯和思维惰性,总在不经意中反弹。所以,教学改革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人格平等。“在民主的课堂里,教师的观点与学生的观点一样可以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尖锐批评,这样学生和教师都能学习,教学相长”,教师要摆脱对传统权利的依赖,尤其是要拒绝用命令式的口吻跟学生说话。

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由知识的灌输者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路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扶者和激励者,成为学生的朋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同志。”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敢讲敢说敢思考的习惯,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立足点,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贯彻好新模式。

2.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所以课堂重点应该是“学”,而不是“教”,要把“灌输式”改为“抛问题式”,实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我们的目的是学生学得好,而不是教师讲得好。

3.实现教研方向的转变。

新课堂要求体现以学为主,事实上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研不单单是写写感悟性文章,教研更应关注课堂的效率、问题的生成、学生的心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等;研究统一性的教学向个性化教学的转变,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研究傳统教育模式向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的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

二、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落脚点

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就是学生角色的转变,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究者,把机械的接受知识过程转变为积极的情感参与过程,由关注短期效果转变为关注长期发展。

1.转变合作方式。

新的小组模式如下: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分别以2、7、1的比例组合,由组长牵头,引领小组集体研讨教师布置下来的一个个问题;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时,采取“小组本位”,展示的是小组集体研讨的成果;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也相应采取“小组本位”,以小组得分的形式对小组的集体成果做出恰当的评判。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学生自学互教、帮扶提高,形成一种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2.转变学习方式。

在传统课堂中,评价一节好课的关键是教师“讲得精彩”“演得生动”,而教学改革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转变作业方式。

教学新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业方式必须多样化和层次化,作业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如课前预习作业、课堂探究作业、课后检测作业。

4.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改变以分数为依据,转而对学生采取过程性评价:每一节课、每一周、每一月、每一个学期都评选出“模范之星”,对学生的评价把教师、小组、自己的评价三者结合起来。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观念的转变

1.转变教师的考评机制。

如果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就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这样的评价体系会束缚学生的进步和教师的成长,很难确保改革的实效性和持续性,我们必须要探索一种素质教育下的全新的评价机制。

(1)从是否使学生获得发展的角度,肯定教师的隐性工作。如是否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否只是重视个别尖子生,是否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2)教师的奉献精神、道德表现以及工作量、出勤率、批改作业量等都应该作为评价的指标,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让教师能够干劲十足。

2.转变骨干教师的培养方式。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血液,骨干教师更是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为此我们要从全局出发,增强骨干教师培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学校和个人都要制订相应的计划,并认真落实。如每学期开设公开课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公开发表的论文要达到一定的数量;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成长提供土壤。如每年给教师订阅相应的报纸杂志;定期派教师到外校学习交流;督促老教师发挥对青年教师的辅导等引领和辐射作用,并对“师徒结对”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

3.转变对教师的关怀理念。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真诚”,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营造人性化的、宽松的教育教学氛围,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9.什么是规范的体育教学设计 篇九

(一)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体育新课标的要求《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和颁布的,是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具体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及内容标准等,并提出了教学与评价的建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编写教材、进行体育教学、评定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体育新课程技术课教学设计建立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上,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设计要符合各地区与学校实际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习惯各不相同。新的《课程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了各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活习惯、民族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力求使《课程标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因此,在进行体育课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在体现新课程的目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的具体条件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三)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目标确立为:一是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二是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三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四是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五是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应给每位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体能。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既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又要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应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设计要注意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变化 体育隐性课程的影响无处不在,且内容及其丰富,而且隐性课程的接收机制是无意识的,具有持久性。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一方面,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也在不断转化为显性课程。而这种转化有时候是积极的,有时候是消极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教学设计要使隐性课程向显性课程转化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效应,避免消极效应。同时在教学设计中还要注意新的隐性课程的产生所导致的各种效应对学生的影响。

10.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篇十

出色的设计很好,但是用户体验最重要。Path 2.0的设计就很出色,但从作者自己的感受来说,Path实际并没有没有什么用户,其本人称自己仅用过两次,周围使用Path的人也是寥寥(当然他的感受不一定就代表所有人)。这个就好比是时装表演上的衣服,大家都很欣赏,但没有几个人会穿。

仅有好看是不够的,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用户体验。

今天所谓的web设计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设计,仅是样式、像素颜色之类的拼凑。真正的设计必须解决问题。真正的设计必须比摆弄一下PS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应该致力于营造深思熟虑、引人入胜的用户体验。然后才是让美学设计来锦上添花。

因此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大抵如此,采用的都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设计,可以去看看Facebook、Google、Amazon的网站,他们所专注的是营造极佳的体验来取悦用户,并带来附加价值。Instagram的设计就是相当的实用主义,虽然没有Path那么性感,但是它让拍照、分享的过程简单、愉悦,这就够了。为什么Wesabe会败给Mint?

个人财务管理网站Wesabe成立的时间比同类的Mint早了10个月,但最后却败给了这个后起之秀。为什么?其CEO Marc Hudlund写过一篇反思文章。篇幅很长,但其总结的要点是:我专注于尽可能提高数据编辑的可用性和易用性;而Mint关注的重点却是如何做到让你无需编辑。

也就是说,Mint所做的事情是引入你所有的数据,然后自动替你组织起来。这个才是箭头上的毒药,找到这一剂毒药是真正的设计师的核心工作。Dropbox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击中的?

作者谈到了以前给自己的一位设计师朋友推荐Dropbox时对方的感受。对方感到很错愕。Dropbox用到的是一种跟web历史一样老的图标样式:FamFamFam。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实在是糟糕透顶。但是,从把握设计的精髓来看,Dropbox实在是极具天分,尽管当时他们并没有什么设计师。

把一个文件夹放到你的桌面上。OK了。虽然在屏幕背后,隐藏着如此之多的技术和功能,但这没有关系。有个文件夹放在那里就够了。这就是Dropbox的毒药。设计迷思

设计的本质是什么?不是去寻找什么很酷的调色板,不是去追求什么灰度和阴影效果,不是制造出虚有其表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这些东西不能够喧宾夺主,设计的本质在于营造引人入胜的杀手级用户体验。而要想成为杀手,你得找到自己要射出去的那支箭的箭头上的毒药。(http:///blog/2012/05/582 —————————————————————————————————————————————————————

苹果首席设计师:简约主义并非简单了事

国外媒体报道,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在谈话中经常会提到简约主义,他在产品设计中也始终追求简约的风格。但是,他反复强调,简约主义并不是简单了事。设计追求简约主义

“设计这个词的含义既可能非常丰富,也可能一无所指。我们并不会真正谈论设计,而是谈论提出创意和生产产品的过程。”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说。

他在1998年设计的iMac,彻底改变了苹果的命运,当时该公司已濒临破产。在2001年,iPod更进一步,彻底变革了整个唱片行业。在2007年iPhone推出之时,它同样影响了整个手机业务。而在2010年,iPad的问世更是引领了一个全新的计算机类型的发展。乔纳森的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设计和开发任何东西都非常富有挑战性。”他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力将简约主义融入到你不知道答案,不知道有多难的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在乔纳森的谈话中,简约主义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词汇。但是,他总是会反复强调这个词具有的特殊含义。“简约主义不是没有一点凌乱,它本质上描述的是一个对象和产品的功能和位置。不凌乱的产品只能说是一个整洁的产品,但不是一个简约的产品。简约主义并不是简单了事。简约主义的要求必须渗透到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它是最基础的东西。” 硬件中的简约主义并不总是与软件中的简约主义相一致。自从iPad、iPhone和iPod touch的操作系统iOS崛起以来,简约主义被打上了所谓的“复古”的烙印——也就是在新的设计中保留古典设计的装饰特点。于是,苹果Mac电脑和iOS设备中的日历中就出现了假冒的皮革纹理,甚至假冒的针脚。

当笔者就此征询乔纳森的意见时,他拒绝对此发表评论,只是用外交式的口吻作答,“我关心的问题是与其他团队精诚合作,提出产品创意,然后设计硬件,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至于你谈到的这些元素,我并没有留意过。” 寻找创意关注细节

在设计了如此众多成功的产品之后,乔纳森早已对他及其同事提出的各种创意熟视无睹。但是,他仍然惊叹于创意的产生过程。“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他说。如果要理解乔纳森,你就需要认识他的热情和诚实。这绝不是空洞的词汇,而是他一生追求的东西。乔纳森说,他往往会用他和他的团队努力解决的问题来衡量他过去20年中的生活。在寻找创意的过程中,乔纳森及其团队经常会苦思冥想、学习新东西、创造全新的流程以及向其他行业的专家请教。例如,在设计第一代iMac的过程中,乔纳森及其团队曾向糖果行业的人请教,如何在生产糖果颜色的电脑外壳的同时,保持其一贯的半透明度。

为了在设计上精益求精,乔纳森还专程前往日本,观摩了武士刀的制作过程。网上曾有传闻称,苹果iPad 2的设计灵感就部分源自于此。但是,乔纳森对此予以了否认。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深信不疑,是因为乔纳森和苹果均以注重细节著称。“有时候,我们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来解决最不起眼的小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影响产品的功能。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这就像„完善抽屉的背面‟。你可以说人们永远看到不它,因此没有必要完善它。我很难说清楚这样做为什么很重要,但是我就是认为它重要。只有这样,你才能证明你真正关心你的产品使用者。我们认为自己有责任做到这一点。这样做是对的,我很难解释为什么。”

对于细节的关注最终让苹果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公司,并让人们形成了该公司永远不会失败的印象。其实,苹果也有很多不成功的产品,例如2000年发布的Power Mac G4 Cube,以及2007年推出的苹果电脑。“在一个项目实施的大部分过程中,我们通常并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甚至不知道是否应该放弃某个创意。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iPad,情况都是如此。”乔纳森说,“很多时候,当一个项目进入成熟期,我们也拥有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却深感不安,因为你需要向你自己和别人推销它的价值,这种推销过程本身总是让你感觉你的产品还不够好。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实事求是地告诉自己,„它还不够好,我们需要停下来。‟这样做是极其艰难的。”乔纳森还说,知道何时叫停一个项目是“我的一项重要职责”。团队是苹果未来成功的关键

乔纳森称,在苹果内部,每个员工都有一个很强烈的信念,那就是专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但是,当一个产品进入开发过程中时,这个过程会是相当的流畅。他说:“当我们坐在一起开发一个产品的时候,你将会很难确定谁是电气工程师,谁是机械工程师,谁又是工业设计师。”

团队合作是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苹果工作,弥足珍贵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设计团队中的很多人在一起共事了15年多,而且作为一个团队在一起学习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一起犯错也是其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没有尝试过大量的新想法和遭受大量的失败,是不可能学到什么东西的。”

去年是苹果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新的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接管该公司才几个月,苹果的原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就离开了人世。乔布斯的离世使得一些分析师预言,苹果公司将会出现不可避免的衰退。正如你所预料的那样,乔纳森不以为然,“我们开发产品的方式与两年前、五年前、十年前完全相同。并不只有我们几个人保持着相同的工作方式,我们整个公司的团队都保持着相同的工作方式。”

11.什么是生成学术能力的教学结构 篇十一

关键词:原著为主;先难后获;多重引导;师生交流的契机:异质中的丰富性

像“哲学概论”这样的基础课,是哲学系本科生初进校时必修的第一门课,直接造就学生对于哲学的第一印象,并可能影响他们未来学习的方法和治学风格。当然,修这门课的还有修双学位的同学、元培项目的同学等。我以前也在全校的通选课中讲过这门课,此外,留学美国期间,我在两所大学中做过五年的助教,多次做这门课(英文叫“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是哲学系必修课,全校的限制性选修课)的助教,自己也用英文讲过一次(那次以“Knowledge and Reality”为课名)。所以对美国大学中这门课的教法也有所了解,尽管那是多年前的事了。

先解释一下题目中的两个词“学术能力”、“教学结构”的具体含义。

“学术能力”指学生经过教学培养出的自学能力和在未来主动做研究的能力。孔子教学生,要求他们“举一隅”而能“以三隅反”(《论语》7.8),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老师教的不仅是或主要不是一般的知识和干巴巴的原理,或更糟,只是一些印象,而是那种能不断生出新知识来的元知(原知),或“能造出无数把锤子的那第一把锤子”(斯宾诺莎)。

“教学结构”指教学中的各种方法、安排和努力,相互呼应,以似相反而实相成的方式,造就出一个能激发学生的学术能力的动态生成模式。只靠其中的一种方法或几种相互不内在呼应的方法,都达不到这个效果。比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和准确的基础知识依靠某种教学途径训练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又须通过某种教学安排;传授他们某些研究方法要诉诸某些讲解而要引起他们对于所学学科的强烈兴趣,乃至引发出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创新力则属于教学中的另一个维度;等等。只有将这些方面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才能产生最大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造就这个教学结构呢?我尝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加以阐述。

一、突破学生的预期,让他们“知其难”

北大的本科生是全国挑来的,有这么几个特点:智力普遍较高,应付考试有招,对我们哲学的“成见”不少。后一点指的是他们高中学了一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觉得哲学不过是这样的一些概念、规律,而这些事先形成的看法,与我们哲学系乃至国外哲学系(一部分学生未来可能出国留学,或在未来的研究中与国际哲学界打交道)的总体教学内容、使用的术语和研究的问题,都不很接轨。而智力高、会考试,搞不好也有负作用,比如体会不到那种真诚的、“冒泡蒸腾”的学习过程,而限于玩弄小聪明和应付考试,所以,“哲学概论”这门大学的入门课,就必须有一个振聋发聩的作用,打破学生那些习惯性的招数和思维定式,消除成见,给他们一个全新的学术感受。这是指:(1)让他们感受到哲学思想的活生生的魅力,即直接动人、搔到痒处的启发力(在达到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的艰深处时,还能说出些切中要害的东西)。(2)展示出哲学的深邃、丰富,使他们直观到哲学是既探不到实底而又可能让人得到真理的探讨过程。(3)开始明了进行哲学学习和研究的正道之所在,起码知道方向在哪边。

为了达到这种教学效果,我认为这门课不能依靠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也就是教师本人或其他某位学者写的《哲学概论》一类的书,它们实际上表达的是教师或某学者对于“什么是哲学?”“如何研究哲学?”……的看法,往往限于概念的厘定,问题和不同观点的介绍,学生们会比较快地就熟悉它的路数,于是又将自己的学习纳入习惯的轨道了。而且,这种概论与后面三年半的学习(比如学习“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东方哲学”、“伦理学”、“美学”等)没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我采用的办法是,用现象学(这是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特点是不离现象地寻求本质和真理)的一句话讲就是,“朝向事情本身!”在这件事上,“事情本身”就是历史上伟大哲学家们的著作文本,它们是我们学习哲学的两大源头之一。另一个源头是我们对人生与世界根本问题的原发思考,是这门课力争要与之接通的,但它无法直接体现为有形的教学安排。

所以,这门课的必用教材就是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选辑,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我自己选择编辑的《“哲学概论”课教学资料》上下册,另一本是我们教研室以前出版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其中包括西方的传统哲学与当代哲学的原著选辑、古印度哲学的原著选和我们中国古代哲学的原初文献的选辑。所选材料要比课堂上直接讲授的内容多些,以便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宽广的视野和未来学习的依托,也为不同学期中教学内容的改变留下余地。

我在教学中一再对学生们强调要以读原著为主,整个讲课也都基于原著。这种强调“直接理解原著”的倾向还体现在对学生论文的判分标准中。事先就告诉学生,希望他们能将自己的一切成见放到一边(做一个所谓“现象学的还原”或“预设被悬置”),直接在阅读中与多个伟大的哲学心灵对话,寻找解决终极问题(真正的哲学所处理的那种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我在讲课中,就必须达到这些哲学原著所开启的哲理深度,说明其中问题的难点所在,展示不同传统和方法的思考特征。所以,有时就会出现一些讲授上的不经意的跳跃。

这样,学生们在一开始往往一方面会感到新奇,被原发的哲学问题和历史上相关的卓越探讨(如古希腊哲学的犀利,古代印度哲理的崇高奥渺,古代中国哲学的生动微妙;而且它们都是如此原创、清新,思想的阳光在其中灿烂闪耀)所吸引(毕竟是北大的本科生!不然我也不知会发生什么),另一方面又会感到台阶高、难度大。因为原著的风格极其不同,时代造就的用语和思想方式的差异也很大,学生在它们面前会生出“高山仰止”的敬畏,当然也会叫苦不迭。教这门课开学的头几周,总是面临这样的局面和一大堆问题,而这恰恰是这门课所需要的!王义道教授谈教学经验的讲座中提到,这种让学生“先难而后获”(《论语》6.22)式的教学有长久的效应(比如黄子卿教授的教学效果)。对此我深有感触,并完全赞成。面对这样的学生,就是不能只提供给他们以“人工化”、“城市地图化”了的学习格局,而要用“真货”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孙子·形篇》:“胜兵

若以镒[大容量]称铢[小容量],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指挥士卒作战,这里也可暗指教授学生]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孙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把他们带入真实的野地,甚至是原始森林、横断山脉,其中有断崖、裂谷、激流、野兽和各种危险。不突破学生那些从小学开始逐渐养成的“习惯性的学习自我”,逼他们对一个深奧巨大的而又是精彩迭出的陌生学术世界敞开年轻的心灵,就不会产生出或振荡出纯真、新鲜和充满边缘感的学习经历,开凿出那能够不断涌流的自学源头。我相信,我们的学生特别需要激发,而不是规范指导。

二、提供攀缘的绳索——让学生知难而进

就我所知,中美大学中还极少有这样以读解原著为主的哲学概论课,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怕学生们跟不上,以至败了学习哲学的胃口。的确,如果学生对老师上课时讲的完全不知所云,下课看教材和写论文时又一筹莫展,那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

我采取了几个措施来应对“原著为主的教学法”的困难,使学生们能知难而进,而不是被难度压垮。

(1)一开学就发给学生们详细的《教学大纲》,有7、8页之多,里边除了基本信息、课程简介、课程的组织及评分方式、教材、参考书目(其中包括更多的原著和哲学史方面的优秀论著)之外,主要部分是“教学安排”,将每一次课的内容、阅读材料的出处和思考题一一列出。要求学生课前结合思考题阅读原著,课后再根据听课和笔记来阅读,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全课由六大问题(比如“什么是哲学和哲学家?”“什么是终极实在?一什么是真知识?一什么是美和美的体验?”“什么是最合理的政治形态?”“什么是最好的人生?”等)组成,每个里边又有多个小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相应的原著材料。这就好像为学生提供了在哲学原著的山野中攀缘的绳索和某种路标,学生只要努力,就有劲儿可使,有方向可寻。但它们毕竟不是完全现成的答案,而只是必要的指南。力气小些的同学花够了时间精力,凭它们可以通过急流险滩,力大的则可以通过它们再去阅读更多的原著或优秀论著。这各种情况也都能反映在学生的论文上。

(2)选用的原著有阶梯可循。选用的是已经出版的、有学术信誉的版本,涉及到中国古代原著时,特别选择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选编的带有注释和白话文翻译的本子,以减少学生的阅读困难,印度哲学与西方哲学方面,因为是译本或现代文,反倒容易读些。

(3)提供师生交流的多重渠道。我很理解一名高中生刚入大学、面对这么一门要和他们作难的课时的感受——紧张、新奇而又可能有焦虑、着急。所以必须有师生在课下的有效交流沟通的渠道,让他们有问题或困惑时,一定能找到老师或助教来询问、商量。

我在美国做助教,每周有两次的答疑时间(OfficeHours),教授也是这样,我们这里可能由于办公室条件有限,学校对此无要求。我后来发现,用其他方式也完全可以弥补上,效果还可能超出。一是安排少量的公开答疑,尤其是在发回两篇论文之后和期末考试之前。二是除了在课堂上允许、鼓励提问之外,还在课间、课后回答学生的问题,因为这是极佳的对话时机,

(4)设立网上的课程信箱,还有公布我的电子邮件地址,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它们问我问题,也可以自己在信箱中相互讨论学习这门课的体会。我每学期都会收到不少学生来信的询问,而且每一封有关本课教学内容的问答通信,都放到课程信箱中,所有同学都可以看到。其中有不少问题是有普遍意义的,我感到这种交流的必要和真实效果。有时我们的讨论甚至超出了课的对象化内容,使教学过程出现了一些有益的“毛边”。它们对于我也有益。这些出自“哲学原野”的问题,把我从专业化、技术化的细节中又拉回到“天真”的哲学感受中,促使我从新的角度来考虑它们,有时甚至又得到星空下深思的乐趣。

(5)通过评判学生论文,与他们有更学术化的交流。这一点下面还会谈。

以上这些措施,我希望在保持这门课的原本、真实和难度的前提下,保证它的总体可行性。这些年教下来,从学生最后的成绩和反映(包括学校组织的学生评估)看,这个希望没有落空,尽管肯定还有可改进之处。

三、让成绩考核发挥最大效益——建立学习意识中的学术范式

我在北大读的是七七级本科,后来到美国读了硕士和博士。在那边一直为本科生教学做助教,回来后又为国内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课,并自己带学生。从这些经验中,我感到国内的大学对学生的考核力度(特别是研究生阶段)不如美国的大学强。这有各种原因,这里不能多谈,但我认为,出于对于学生一生的负责任的态度,必须让成绩考核发挥尽量大的效益。

这并不意味着不考虑中国大学的具体情况,一味加大淘汰力度,而是指要充分利用考核制造出的师生强度交流的效应,来提升学生的学术意识,使得前两项的努力落到实处。所以它是我心目中的“教学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北大素来以思想自由、名师璀璨闻名中华,我上北大本科时也对此深有体会,但如果缺了这一环或这一块板子,整个桶里的实际水平就上不去。

这门课对学生有至少三个考核:写两篇论文,并参加期末考试。实际上有四个可能,因为写第一篇论文与做课堂试讲(presentation)可以互换、并行。

每篇论文都事前发给学生详细的要求和说明,让他们明了论文的形式的、选题范围的和谋篇布局的基本要求和要领。对于每一篇论文,我和助教会认真批改(我告诉助教:你在他们论文上批的每一个字,可能都是你这一生所写文字中,被最热心地阅读、揣摩,并最有效果之类的。所以,有时候助教和我为一篇论文写的评语,几乎与论文的篇幅相当了),好的地方不吝赞语,可改进处也一定指出,并相机给一些总体性的写作指导。就是要在这个地方和时机,也就是学生倾注了许多努力、关注和期待的滚烫之处(孔夫子讲的“愤”、“悱”之处,见《论语》7.8)来指导他或她,才最有效。这时你心目中“什么是一篇出色的(或偏失的)学术论文?”“如何写好学术论文?”的观念和经验,才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这时他或她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感受到你的公正,和你对他们的关爱。

而且,每次发还论文时,会在课上作些点评,指出广泛存在的问题,然后宣布在课程信箱中展示几篇比较优秀的、有代表性的论文,现在展示的已经是扫描件了,可以看到评语。这种良性的横向比较(相比于老师的纵向指导),对于建构他们的学术意识也有比较强的效应。

总之,要让学生们尽量鲜明、有对比直感地意识到,什么是一篇会得“优”的论文,什么是好的学术工作,什么是应该遵守的学术规范,这样他们才会在未来的长期学习中以或显或隐的方式追求它、深化它。如果一开始就达不到这种意识,以为好的学术只是(像名师那样)讲得精彩,或能够应对考试,或以为混一

混也能通过,那对他们的耽误就是巨大的,我从自己学习和研究的经历中深知,能写出优秀的学术论文,既是基本功,又是最重要的学术能力之一。对于文科来讲尤其如此。

四、提高课程的内在丰富性、深刻性和边际效应

不管怎么说,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质量和精彩都是很重要的。它是龙头,只有它能抬起来,精光四射,才能带动其他一切进入“飞龙在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周易》)的状态,让学生们感受到哲学或学术的内在意境和价值,要达到它,一方面当然取决于教师的学术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另一方面也与整个课的设计有关,这主要指要让课的内容有质的丰富性,从而产生“和而不同”的边际效应和整体效应。所谓“边际效应”,是指将异质的、不同的东西之间的冲突、差异变成了可资利用的势态和动能。

具体到这门课,我撇开了在哲学概论课中普遍流行的西方中心论的做法,也就是以西方哲学、特别是传统西方哲学为搞哲学的基本模式的做法,强调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哲学传统的各自独特身份,即它们相互的异质性或“他者”性,以及建立在这种深刻差异之上的平等身份之间的对比与对话。出于我的知识背景,正像前面已经提到的,我选择了西方、古印度和古中国这三大哲学传统,以及有关的原始著作,每一大传统中又有不同的传统或流派,比如西方内部又有不同流派,还有传统西方哲学和当代西方哲学的重大区别,通过这些不同的角度,着力阐发它们在六大问题上的最有影响的思路及其相互关系。

我发现,这样一个格局很有利于展示哲学的特点,也就是那样一种既不同于自然科学,又不同于宗教和文学艺术的思想努力,它要去解答终极问题或边缘问题。要真切理解这样一种学术的特性,就要求学习过程中的质的丰富性或某种不连续性、断裂性,也就是意识到不同倾向的哲理传统各有长处,在处理边缘问题时,谁也不能独霸真理,但又总有终极意义上的真理可言,不止是相对主义。

而且,我们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越来越明显地生活在一个异质冲突和对话的文化环境中。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中,既有强大的西方文化、科技、艺术、哲学,又有中国的因素,比如中文、包括少许古汉语,某些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的接触,还通过佛教等渠道而得到了一些印度元素。所以,一个纯西方化的或方法上西方化的哲学概论其实不能充分地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也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历程和学术成就。

所以,一门有后劲的哲学概论课应该能够呼应这样一个全球化过程逼出的形势,也就是异质文化越来越频繁交往乃至冲突的局面,让内涵不同的哲学传统相互争鸣,并尽量在它们的相互激荡中感受到、表现出那种最为原本哲学所珍视的边缘思考能力,也就是在道路还不明确、似有又无、真假难辨之时之处,摸索和开出新路的能力。

从教学中我认识到,这种冰与火的交会,可能引出许多困惑,比如习惯于西方科学乃至哲学思路的同学(尤其是理科同学),会一再跑来抱怨中国、印度古代哲学的含混、飘忽,难于概念化,缺少明确性,怀疑它们怎么能算哲学(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挑战性的、但又能借机深化学生的哲学意识的问题)。我的应对方式,不是去努力用西方哲学的传统方式将中国的《易经》《老庄》、孔子,乃至印度的奥义书传统与佛教哲理加以范畴化、概念化和逻辑发展化,而是依托原著,尽量展现中国、印度古哲的原初特点,并以能被直观理解的方式向学生表明,为什么它们也是合乎理性的,尽管主要不是范畴化、逻辑化、实证科学化的理性,却有它独到的思想效力。只有通过应对这种真实的思想冲突和挑战,才可能从整体上提高讲课的境界,而学生们,尤其是这些聪明的、将会逐渐成熟的华夏学子,才会感到这门课不白学,里边有真东西,为他们在这么一个复杂多变、文明摩荡的世界中的思想探索提供了一个有长久生命力的起点。

五、结语

以上是我关于“什么是能够生成学生的学术能力的教学结构”的几点体会。它的要点是:以教学内容或材料的原真性、内在丰富性来形成难度、高度,突破学生的习惯思维方式和表面上的可接受程度,把他们“还原”。同时以这高难度中展现的学术魅力,吸引学生。还要以多种手段来帮助他们涉水度难,激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克服困难,入深山探宝藏,得到终身难忘的学习和思想经历。此外,要以多重考核来训练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逼他们去跳龙门,让他们在大学学习的一开头就真切认识到学术工作的优劣之别,将深刻的听课体验和思考体验落实为“有形的”能力形成,并在有些同学那里产生攀登学术高峰的志向与冲动。

总听到这样的议论:中国、美国学生的差异是中国学生训练严格,美国学生摸索和创新的能力强。我希望并相信,这两者以一定的方式是可以结合起来的,本文所讲的“结构”,就是这样一个意向,或朝这方面的一种摸索。

12.教学设计的理念(什么是教学设计) 篇十二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本课我准备采用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际这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 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本课我打算以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实践探索, 理解新知;操作实践, 巩固新知;实践训练, 深化新知;归纳总结, 完善认识五个环节, 通过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量一量、围一围;想一想、算一算、练一练;说一说这些活动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认识周长。

(2)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 结合具体情境, 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认识周长。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认识周长。

【教学具】

(1) 电脑课件、展示台。

(2) 学具袋 (光盘、直尺、细绳子或皮卷尺、水彩笔、树叶、作业纸。

【教学流程】

1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大树爷爷告诉我:小蚂蚁特别喜欢练长跑, 瞧!一只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作运动场, 它正准备沿着树叶的边跑一周, 你觉得它应该怎么跑? (现在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跑的?) 根据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的动画,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从起点开始, 又回到起点。) 我们再看看是不是这样跑的。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是树叶的什么呢?

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 (周长的认识) 。

【设计意图】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枯燥的空间与图形的数学内容还不是很感兴趣, 所以通过一个童话故事引入新课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2 实践探索, 理解新知

2.1 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感知周长

(1) 课件出示各种封闭与不封闭图形, 问:哪些图形是有周长的?

(2) 画几个自己喜欢的封闭图形。

(3) 展示学生作品, 并指出图形周长, 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2 描一描、摸一摸, 走一走体验周长

(1) 描一描。 (1) 课件出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周长。 (2) 描一描光碟的边线, 问光碟的内部线是它的周长吗?

(2) 摸一摸 (44页摸一摸) 。让学生用手分别摸一摸数学课本封面的边线及文具盒面的边线, 与同桌交流认识周长。

(3) 走一走。怎样走才是教室的周长?怎样走才是操场的周长?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以及各种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学习过程中循循渐进的掌握知识。

3 操作实践, 巩固新知

3.1 量一量 (44页实践活动)

(1) 测量自己的腰围与头围。

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量出结果并记录下来,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测量过程。

(2) 测量树叶的周长。

自选测量工具, 测量树叶周长, 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方法。

3.2 围一围 (45页第1题)

让学生描出图形的周长, 结合课件让学生知道可以有不同的起点, 但是只能描一周, 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

【设计意图】

让学生与同学合作量一量身边的一些物体的周长, 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实践训练, 深化新知

(1) 想一想。如果要知道三角形的周长应该怎样量?四边形呢?为什么?

(2) 算一算 (45页第2题) 课件出示几幅图形, 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活动, 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正确算出图形的周长。

(3) 练一练 (45页第3题) 运用课件, 通过测量、移动的方法, 直观的比较两组图形的周长, 从而深化知识。

【设计意图】

练习题由易到难, 从基础题到拔高题, 层层深入, 这样既顾及到全班好中差三个层面的学生, 又为尖子生补充了“营养”。

5 归纳总结, 完善认识

这节课, 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小就能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整理, 并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反思】

基于以上的认识,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两点。

5.1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周长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放在让学生亲身感悟。首先我通过蚂蚁爬树叶的情境让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 通过对“一周”的强调初现周长概念。再让学生通过比、画、摸、走、描几种图形的周长, 让学生感受到周长都是沿着图形的“边线”进行的, 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感受“封闭平面图形”、“一周”、“长度”这三个关键词,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形的周长, 从而抽象出周长的概念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我知道仅靠以上的体验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我接着让学生围一围、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练一练来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整节课我都注重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让他们在有效的活动中全方位的感受、探索周长的含义。

5.2 在练习中让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得到升华

数学课堂离不开练习, 而有梯度的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 而且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因此我在最后的练习题中设计了这样两道题:第一道题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甲、乙两个图形, 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第二道题是比较一组中几种图形的周长是不是一样长?学生回答之后我总结出:“周长一样的图形大小 (面积) 不一定相等;反之, 大小不同的图形周长可能一样。”

摘要:《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内容, 是新课标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与测量”的内容。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 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此外, 在日常的生活中, 学生对周长也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主要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 让学生自己体验“边线、一周、封闭”这些词, 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 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本文以此为例进行阐述。

上一篇:整人语句下一篇:学习提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