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理论

2024-09-07

中医护理理论(8篇)

1.中医护理理论 篇一

1《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引入中医护理理论的优势

1.1拓宽医学视野,更利于疾病认识

西医学与中医学分属不同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治疗方法与医学思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过中、西医学所面对的对象与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恰当引入中医护理理论,将中西医优点相结合,可有效拓宽医学学生知识面,养成中西医相结合的逻辑思维,如胆结石、肠梗阻等病症的治疗措施讲解时,可在西医学病理讲解的前提下,引用中医里不通则痛,而通则不痛的医学理论进行解释。又如肿瘤治疗措施讲解中,可强调中医的治疗措施,同时结合西医中的放化疗及手术治疗,这样能有效减轻患者放化疗中的毒副作用,积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2中西医优势结合,更利于患者护理

在现代护理学中,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是主要内容,外科护理教学中,将中医护理理论引入护理程序当中,让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更好地结合渗透,可为患者解除病痛打下坚实基础,例如,我国中医里的四诊合参,可融入现代护理的评估环节,运用健康评估方法获取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等资料,并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获取患者资料,便于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病患问题。在护理方法上,可把大量简便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法引入到外科护理教学当中,例如,乳痈可应用大剂量的炒麦芽水进行煎服,也可运用芒硝进行局部外敷,以终止患者乳汁的分泌。又如为了促进患者外科腹部术之后,恢复肠蠕动,除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外,还可用针刺患者的足三里穴位,以缓解患者的腹胀问题。

2.中医护理理论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来本院中医门诊就诊的患者, 共226例。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0年3月到2011年2月就诊的113例设为对照组:男65例, 女48例;年龄19~73岁, 平均55岁。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就诊的113例设为观察组:男66例, 女47例;年龄17~72岁, 平均55岁。两组一般资料水平接近。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主要针对病情, 不过多关注或干预患者的情绪状态。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 运用情商理论, 具体如下:

1.2.1 情绪识别能力

患者来院后, 根据患者的病历, 肢体语言, 面部表情和口头语言对患者的基本性格特征以及当前的情绪状态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此判断由于是先入为主的, 所以不要求非常准确, 可以在后续的沟通中继续调整。但患者当前情绪状态还是可以判断的, 根据患者情绪是悲观、平和, 还是激动, 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

1.2.2 情感交流能力

主动询问患者, 根据其叙述, 了解想要知道的重点问题。如有的患者更希望知道中药治疗的效果, 有的患者更希望知道生活调理的方法, 那么沟通中可以从患者的语言中整理出重点, 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和质量。此外, 还有必要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态度。一方面是让患者明白, 护士能听懂患者的叙述重点, 另一方面是让患者明白, 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关心。具体可采用眼神、手势等方式辅助表达对患者观点的认同, 鼓励患者在更轻松的状态下表达自己的情感。

1.2.3 理解情感能力

此方面不局限于病情, 还包括导致疾病的相关因素以及疾病的影响。患者长期受疾病影响, 其折磨不是旁人能体会的。那么护士应该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出发, 让患者明白, 护士可能的确不能深刻体会到患者的痛苦, 但对患者的境遇表示理解和关心。此外, 患者虽然对疾病的感受理解深刻, 但其当事者迷, 可能所思所想较为局限, 护士可以加以开导和鼓励, 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更客观的评估。从患者方面来说, 护士要让患者明白, 护士会提供支持, 但疾病的康复效果, 最终还是取决于患者自己, 因此患者要认识到遵医嘱服药和进行相关生活调理的重要性。

1.2.4 调控情绪能力

从护士自身方面来说, 要注意调整自己在上班期间的情绪, 以温和、热情、平等的态度面对患者。如果因为有事而实在情绪严重不佳, 可以和其他护士调班, 先进行调整。在和患者的交流中, 如果患者情绪激动, 有过激语言和行为, 护士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 不要和患者直接冲突。此外, 由于中医门诊老年患者比例较大, 部分患者说话逻辑性较差, 前后重复或矛盾, 或过多谈论自己的生活琐事, 此时护士不要表现出厌烦或敷衍情绪, 要注意把握谈话节奏, 在基本不打击患者谈话兴趣的前提下, 及时把谈话扭转回主题, 掌握沟通的主动性。

1.3 数据处理

统计两组患者离开门诊时对基础护理和健康指导的满意程度, 以及心理状态。基础护理和健康指导采用门诊自制的量表:非常不满意, 0分;比较满意, 1分;满意, 2分;非常满意, 3分。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 得分越高, 说明负面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门诊就诊期间, 均未发生护患纠纷。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心理状态详见表1。

由表1可见, 观察组的基础护理满意度、健康指导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SDS得分与S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 其服务质量直接体现着医院的形象, 并且对患者的医院认可程度有明显影响。门诊护士和患者接触时间较短, 需要护士具有相对高超的沟通技巧。情商包括识别情绪、调控情绪、情感交流、情感理解和交往能力等5个方面。考虑门诊工作主要限于语言沟通, 沟通地点相对固定, 沟通时间相对较短, 而且患者也不一定愿意常到医院, 所以我们主要强调前4个方面的能力。

从我们的临床体会来看, 运用情商理论,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听懂患者的话, 二是能让患者理解护士的话。也就是说, 运用情商理论应该是互动的。虽然我们强调护患平等, 但事实上中医门诊多为中老年患者, 出于对医护人员的迷信、畏惧、依赖等因素, 许多患者很难在心态上与医护人员做到平等。我们经常遇到患者, 当你请他对自己的病情和康复计划进行叙述时, 会显得不知所措。所以护士在态度上要尊重患者, 但在具体沟通中, 护士要发挥主导作用, 除患者自己叙述外, 还要技巧性的引导患者的兴趣点, 让患者对病情的原因、影响等进行叙述。护士从中把握出患者没法准确表达的述求, 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或建议, 并让患者感受到来自护士方面的真诚。

中医门诊患者多为慢性疾病患者, 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胃病等。中医认为,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悲伤脾、恐伤肾, 所以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于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从本文结果来看,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好于对照组, 事实上两组患者基础护理和健康指导内容基本相同, 但患者满意程度更高, 提示运用情商理论,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更高。

摘要:目的 探讨情商理论应用在中医门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中医门诊就诊患者226例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运用情商理论。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和健康指导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中医门诊护理中运用情商理论, 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更高,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3.中医护理理论 篇三

摘要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高职高专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也面临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结合混合式学习的含义、在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应用混合式学习的基础条件,笔者对在高职高专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医基础理论课;混合式学习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述

混合式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现代学习方式(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要达到最佳效果,只能是将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才是最佳的教学模式。

二、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

现代职业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创业就业,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混合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的需求,特别是高职高专中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盏明灯。

三、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是保证混合式学习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成功运用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题库、多媒体教学设施、电子邮件、校园论坛等的建设,全面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要实现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

学校要创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学校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活动。例如,自习课上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业余时间,教师、学生通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查询相关知识并获取需要的资料,掌握总结知识,重构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此外,在业余时间,学生也可以做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学校也可以创设制出中医诊疗、中药等相关学科网站,供学生随时查阅有关知识。

四、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步骤

(一)教师确定学习任务

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确定学习任务,学生要根据老师设定的问题和布置的学习任务,登录学习网站,明确学习目标,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经络这一章,教师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网站上,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规律,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引导学生自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思考记住十二经脉的规律,怎么能够更好地记忆;别的同学是怎么记忆的,哪种方法更好;经络的名称规律等。

(二)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议,把不同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如,第四章经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找搭档,两两结合,在自己搭档身上找穴位。也可以找模特,比如,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在模特身上用笔画线,这样知识可以转化为真真切切的内容,学生很容易记住。同时,一个班可以分设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中学习好并且负责任的组员可以设为组长,组员如果有疑问随时可以找组长解答。

(三)教师课堂指导学生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指导学生学习,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此步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法

老师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提出1~2个有关知识点的问题给学生准备。这些问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查阅资料,先由学生自己来回答问题,老师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如,第四章经络,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结合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该如何养生,才能达到治未病?几点睡觉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午休对五脏的哪一脏有好处?

2.组织自讲法

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可以组织1~3次自讲活动,每次1学时。如,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部分,由学生按自讲的方式来完成,事先将学生分组,每组演示十二经脉名称、分布规律、表里规律、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气血循环流注规律。各组再派代表走上讲台“演讲”,每组发言后,最后由老师做总结,解答所有疑问,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细致的点评。

(四)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老师总结这次课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进行监督和检查。这里可以应用一些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如第六章病因的“七情内伤”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个临床案例,让学生看看,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一份学习报告,判断该案例对应的是哪一种病因,怎样来治疗。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某次课的重点内容。再如,考试一次穴位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教师可以安排小组组长当模特,然后让组员在模特身上找穴位,教师来考核。

五、结语

4.中医护理理论 篇四

10中医乙班 沈俊宏 3100102113 医学界有句行话“用药如用兵”.公元18世纪中叶的清朝乾隆年间,御医徐大椿在他自己撰写的《医学源流论》中专辟《用药如用兵论》一章,全面、详尽、准确地阐述了“防病如防敌”、“治病如治寇”、“用药如用兵”等医理。文中提出了治病用药的10种方法,其中“以寡胜众”之法就典型地运用了孙子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观点,主张“一病而分治之,则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如痢疾这种病,症状甚多:便脓血,里急后重、腹痛等。治疗时,以行气、活血两种方法分而治之。行气则后里自除,腹痛亦止,活血则使脓自愈。一种病按气、血分治,从而达到以寡胜众的目的,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说:“《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不过徐大椿并非体察到用药之法如同用兵的第一人。早在被尊为医经的《黄帝内经·灵枢·逆顺》中就谈到医学与兵法的关系,说:“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以与“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灵枢·刺法》)相对应。可见中医用药之道与用兵之法渊源颇深。

中医遣方用药与用兵之道看似毫无联系,但在中医临床用药上,可以看到许多军事理论的具体运用。将中医同中国古代用兵之法联系起来是非常科学,同时,这一理论也是非常严谨的。

首先从方法论上看,中国兵学与中国医学一样,形成了完备而严密的理论体系,都贯穿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辩证施治是中医著名的诊断治疗方法。从哲学上说,它是一种朴素的系统的思维方法。中医把天地人视为一个大系统,“人”又分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各个于系统。通过望、闻、问、切,对各个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症下药。药分君臣佐使,最后达到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扶正法邪,治病救人的目的。古代兵法也使用这种系统分析的方法。比如说,关于战争全局的战略问题,《孙于兵法)讲求“道、天、地、将、法”之类“五事七计”,对战争各方面进行总体把握,系统分析;关于行军布阵之类战术问题,兵家也无不讲求天、地、人的相互关联,各种条件在战争运动过程中的有序变化,奇正相生,相反相成,最后达到因敌制胜的目的。

再次,从指导思想上看,兵学与医学更是有着许多共同点。

一是防病如防敌。对于疾病,医家主张“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只有那些能预防或减少疾病发生的医生,才能称得上是良医。对于敌人,兵家主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平时就要有备无患,“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将帅也才能被称为良将。良医本着治病如治寇的负责精神,因而能够高度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做到防徽杜渐,加强防范。

二是择医如用将。明朝椿澄说得好:“知其才智,以军付之,用将之道也;知其方技,以生付之,用医之道也。”(《诸氏遗书》)打仗要委派良将指挥,治病要选求良医诊治,道理是相通的。中国古代所谓良将必须“智信仁勇严”五德兼备,也就是说。必须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只有将才而无武德的将领只能称为“名将”而不能称为“良将”。同样,只有医术而乏医德的医生只能称为“名医”而不能称为“良医”。“良医”必须做到“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怖。广收方论,博通义理,明运气,晓阴阳,善诊切,精察视,辨真伪,分寒热,审标本,识轻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如能选择这样优秀的医生治病,何病不克,何疾不愈?

三是用药如用兵。兵凶战危,是一种关乎国家军民生死存亡的暴力行为。古代的医家看到,“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千金要方·食治》)这是从“兵”与“药”的特性上说明二者都具有“刚烈”的共同特点,因此用药要慎之又慎。古人还从用药之法“贵乎明变”着眼,看到灵活多变的共同点。“用哪些药,每种药用多少”直接关系着药效的好坏,也体现着医生水平的高低。用兵亦是如此。编组用兵是用兵的基本方法。编组无非是挑选军兵种并确定其比例关系,挑选是否得当、比例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决定战斗力生成的质量。但是,如何选兵、如何确定比例,虽从根本上取决于作战需求,但不同的指挥员往往有不同的取舍,作战效果也是大相径庭。徐春甫《古今医统》指出:“治病犹对垒。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将之良;针灸用药因病而施治者,医之良也。”这是医家以用兵来比喻用药。《白豪子兵 》指出:“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这是兵家以用药来比喻用兵。显而易见,“兵”与“医”即使不像徐大椿所认为的同源,但也的确是相通相用的。对症用药对药效的影响同样非常大。对症用药是用药的基本依据。“对症”首先要“知症”,即摸透病情。“知症”无非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中医望、闻、问、切的“经验法”,一种是西医仪器检查的“技术法”,但最科学的方法还是中西医结合,既重仪器检查,又靠经验判断。用兵亦是如此。因敌是用兵的基本依据。“因敌”首先要“知敌”,即摸透敌情。“知敌”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技术侦察,一种是经验判断,但在信息化条件下,“眼见不一定为实”,“知敌”最科学的方法是技术侦察与经验判断有机结合。同时,遵循适量用药的基本原则也是重要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量不足,药效达不到,病就治不好;而药剂过量,可能此病治愈,却引起其他不适。因此,用药特别强调“度”,其最高境界是既达到了治病目的,又使副作用降至最低。用兵亦是如此。适量用兵是用兵的基本原则。兵力不足,达不成作战目的;而用兵过度,则会增大损耗,带来战场上的被动。因此,用兵也特别强调“度”,其最高境界是“恰到好处”,即根据作战需要适量用兵、精确用兵,确保既能达成作战目的,又尽量减少附带损耗,有效提升作战效益。

5.《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篇五

(供本科90学时用)

教材主编:孙广仁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编写说明

本教案根据现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为蓝本,结合我室教学特点,按90学时设计、编写而成。

本教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学、美容学等专业本科学生授课时使用。

本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按主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除明确概念外,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教学上的详略处理等均加以标示,并提出注意点,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章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以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2007年8月

目 录

绪论·················································4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9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22 第三章 藏象·········································34 第四章 经络·········································56 第五章 体质·········································64 第六章 病因·········································68 第七章 发病·········································78 第八章 病机·········································81 第九章 防治原则·····································97

绪 论

【学时】 6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时期:战国至秦汉。

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4.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简介这四部医学典籍的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及学术成就)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3)隋·巢元方等人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4)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并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2.宋金元时期:学派纷呈,某些理论有新的突破。

(1)南宋·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对其后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2)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②张从正:提倡攻邪论,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③李杲:创立内伤脾胃学说,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④朱震亨:力倡在“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3.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1)编撰了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举例介绍)。(2)明·张介宾、赵献可等倡言、发展了命门学说。

(3)温病学说的成熟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简要介绍明·吴有性及清·叶桂、薛雪、吴瑭等医家的主要著作和学术成就)。

(4)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发展了瘀血理论等。

4.近代与现代

(1)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继续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举例);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举例)。

(2)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简介现代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所呈现出的三个方面的主要趋势)

(四)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以自学为主,提示学习要点)1.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性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创新思路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重点)

(一)整体观念

1.基本含义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或称“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的具体体现,是同源异构及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2.主要内容

(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① 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a.“五脏一体观”,是指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观点。在结构上: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官窍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而形成的完整统一的整体。

(介绍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的组成)

在功能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功能,但都在心的主持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在心神的统一主导下,既依靠各脏腑组织器官正常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又依赖于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来完成的(举例)。

b.“形神一体观”(在《内经》中称为“形与神俱”,古人又称作“形神合一”),是指人的形体和精神的结合与统一的观点。

形体的概念:广义、狭义; 神的概念:广义、狭义;

形神一体观的主要内容: 形体与精神的关系。② 病理上的整体性:相互影响。

局部的病变,可引起整体性病理反映;内脏有病,可反映于相应的五体、官窍;五脏中一脏有病,可影响他脏;形与神相互影响(举例)。

③ 诊治上的整体性

在诊察疾病时: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五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来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举例)。

在治疗上:应从整体出发,在探求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确立适当的治则与治法(举例)。

在康复治疗疾病时:应形神共调;尤其应当重视调理精神情志在整个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即强调首先“治神”。

在养生防病方面:强调形动神静、形神共养。(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的整体观)①“天人一体”观的立论依据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a.人体的生理活动随着一年之间季节气候的规律性变化而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举例)。b.人体随昼夜阴阳二气的盛衰变化而出现适应性调节(举例)。

c.地域环境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举例)。

③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a.人体受不同季节异常气候变化的影响,常可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举例);

季节气候的变化,还可加重病情等(举例)。

b.疾病病情的轻重可随昼夜晨昏人体阳气的消长而发生变化(举例)。c.某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与地域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举例)。④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因而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重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遵循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客观规律。

在养生防病中顺应自然规律,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① 立论依据

②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不同(主要指社会的变迁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举例)。

③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举例);

不利的社会环境,不仅易引发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发疾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死亡(举例)。

④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人体身心机能的影响。通过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获得有利的社会支持,以及通过自我精神调摄,提高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来尽量避免不利的社会因素对人的精神刺激,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或促使疾病好转、痊愈。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1)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2)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证候与病机的关系;

证候具有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证候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3)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就单个症状而言,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症状与体征相对来说,症状是指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腰酸、烦躁易怒等);体征是指能被检查到的异常客观征象(如肿块、舌象、脉象等)。

2.病、证、症的区别与联系(难点)(1)区别

就病与证而言,两者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是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所以证比病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症与证两者的区别在于现象与本质的不同(症仅仅是疾病的现象,而证能反映疾病的本质),所以证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而孤立的症一般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

(2)联系

症、证、病三者的联系,类似由点所构成的纵横交错关系:症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即“点”),病、证、症三者统一在人体病理变化的基础上。病和证都由症所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3.辨证与论治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

(1)辨证(即辨识证候),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辨证思维的主要内容,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和辨病势等四个方面,即辨明疾病从发生到转归的总体病机。

(2)论治(即论证治疗),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或措施),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论治过程的步骤,一般分为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和据方施治等方面。(3)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延续、目的和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衔接、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因而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4.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含义;举例。(2)异病同治:含义;举例。

(3)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 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5.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略讲)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可深化对疾病本质的提示和认识,使诊断更为全面、准确,治疗更具针对性和全局性。

在临床上,要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必须贯彻“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诊治原则。即首先运用辨病思维来确诊疾病,对某一病的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辨证思维,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辨析该病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从而确立当时该病的“证候”,然后根据“证候”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方遣药。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课程的主要内容(自学)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主要参考书目】

1. 何裕民主编.中医学导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的第一、第二节 2. 印会河,童瑶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

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绪论

3. 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哪个时期?其标志是什么? 3.《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各自的主要学术成就如何?

4.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和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的书名、成书年代及作者如何?

5.何谓金元四大家?他们各自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治病特点)如何?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何? 7.何谓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试述“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结构、功能、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防病等方面的体现。

9.证的基本概念如何?

10.证候和病机的关系怎样?证候具有哪两个特征?

11.何谓辨证?何谓论治?简述辨证思维的主要内容及论治过程的步骤。辨证和论治之间的关系怎样?

12.何谓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试举例加以说明。

13.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及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怎样?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学时】12 9 【目的要求】

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教学内容】 概说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战国时期,代表文化进步和科学发展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不仅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而且构建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所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首先要掌握这三种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了解它们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及其源流

(一)精的基本概念(重点)

精,又称精气,其基本概念有二:①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②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二)精概念的源流

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源。

(三)气的基本概念(重点)

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而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四)气概念的源流 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1.基本含义: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或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

2.精气化生万物的机理: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合和。

3.精气的存在形式:有“无形”与“有形”两种;两者之间处于不断的转 化之中。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的运动及其形式(1)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2)气运动的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等。(3)气的运动的普遍性及意义。2.气化的概念、形式与类型

(1)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凡在气的作用下或参与下,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方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

(2)气化的形式:①气与形之间的转化(举例);②形与形之间的转化(举例);③气与气之间的转化(举例);④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举例)。

(3)气化过程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3.气的运动与气化的关系

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前提和条件;而气化过程既是气运动的结果,又是气运动的具体表现(在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各种形式的运动)。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原理 2.体现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1.人与宇宙万物的同一性

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构成,人为宇宙万物之一,故人亦由天地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

2.人在宇宙中的特殊性

人类与宇宙中的其他物种不同,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故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

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又复散为气。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略讲)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对中医精气生命理论和整体观念的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方法学上主要是起到了类比思维的启发作用)。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1)中医学精的概念

(2)中医学精理论的产生 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1)中医学气的概念(2)中医学气理论的产生

3.古代哲学的精、气与人体内精、气的区别(重点)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1.古代哲学以精气学说为核心的整体观念 2.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影响

第二节 阴阳学说

概说:简介阴阳学说的概念、主要观点及其在中医学中应用的概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重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和阳,既可以标示一对相互关联又对立相反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相反的两个方面。

二、阴阳概念的源流(略讲)

(一)阴阳原始概念的出现

(二)阴阳哲学概念的产生

(三)阴阳学说的形成

三、事物的阴阳属性

(一)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重点)1.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条件

划分事物的阴阳属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相互关联性,二是对立相反性。

2.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标准——阴阳的特性

(1)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干燥的、明亮的、兴奋的、亢进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湿润的、晦暗的、抑制的、衰退的都属于阴。

(2)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其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所在空间和时间等,与其对立面相比较,以阴阳的特性为标准来确定的。

3.事物阴阳属性划分举例

(二)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难点)

1.如果该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比较的层次未变,它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是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举例。

2.如果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比较的对象变了,则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这就是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阴阳属性相互转化(亦称“阴阳的相互转化性”);举例。(2)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亦称“阴阳的无限可分性”);举例。(3)事物的阴阳属性可因其比较对象(也称为“参照物”)的改变而改变;举例。

(三)事物阴阳属性的标示方法 1.阴阳两分法 2.阴阳三分法

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

(一)阴阳对立制约 1.含义

(1)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属性相反的阴和阳两个方面(举例)。

(2)阴阳制约,是指在属性相反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会出现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相互排斥的情况(举例)。

2.意义

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举例)。3.人体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出现的主要病理变化(1)制约太过(2)制约不及

(二)阴阳互根互用 1.含义

(1)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举例)。

(2)阴阳互用,是指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会出现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情况(举例)。

2.人体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失常出现的主要病理变化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1.阴阳交感

(1)含义: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 发生作用。

(2)意义: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源,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3)机理:由于阴阳互藏而导致阴阳二气不断地进行升降运动,并且达到和谐的状态。

(4)发生阴阳交感的前提条件:“运动”与“和谐”。2.阴阳互藏

(1)含义: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2)意义:①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来源;②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③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四)阴阳消长

1.含义: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是量变的过程。

阴阳双方在一定范围、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消长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2.原因:导致阴阳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

3.形式

(1)阴阳互为消长:包括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长阳消和阳长阴消,是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举例)。

(2)阴阳皆消皆长:包括阴随阳消、阳随阴消、阴随阳长和阳随阴长,是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举例)。

(五)阴阳转化

1.含义: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又一基本形式,是质变的过程。

2.内在根据与必要条件:发生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阴阳互藏。发生阴阳转化的必要条件是阴阳的消长运动。

3.形式

(1)渐变:举例。(2)突变:举例。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1.阴阳自和(1)含义: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

(2)意义:阐明了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具有自身调节的能力,揭示了人体疾病自愈的内在变化机制。

2.阴阳平衡

(1)含义: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

阴阳平衡是相对的,是动态的常阈平衡,而非绝对的静态平衡。

(2)维系机制:是建立在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运动。

(七)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难点)见教材41页第五自然段。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重点)1.确定人体组织结构阴阳属性的依据; 2.举例。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1.脏腑、经络、五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和气,可分阴阳; 2.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过程的由精所化之气,可分阴阳;

3.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正常的生命活动,还要依赖于人体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及其协调平衡来推动和维持。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重点)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1.分析正、邪各自的阴阳属性

疾病是由于邪气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失常的结果。而邪气和正气各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举例)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1)阴阳偏盛 ①概念 ②类型(2)阴阳偏衰 ①概念 ②类型

阴阳偏盛、偏衰主要用来概括说明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而出现的寒热性病 理变化。若用阴阳消长来说明,则属于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互为消长。

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是:“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虚则寒,阴虚则热”。(3)阴阳互损 ①概念 ②类型

阴阳互损主要用来说明寒热性疾病过程中阴气与阳气互根互用关系的失调,阐释“阴虚则热”的虚热与“阳虚则寒”的虚寒进一步发展为阴阳两虚的病变规律。若用阴阳消长来说明,则属于因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而出现的阴阳不对等的皆消。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分析四诊资料的阴阳属性(举例)。2.概括证候的阴阳属性(举例)。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养生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的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举例)。

2.确定治疗原则(重点)

(1)调整阴阳偏盛、偏衰和互损等,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

(2)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①阴偏盛的实寒证——寒者热之; ②阳偏盛的实热证——热者寒之;

③实热兼阴亏证或实寒兼阳虚证,应于“实则泻之”之中配以滋阴或助阳之品。

(3)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①阴偏衰的虚热证——滋阴以制阳(“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②阳偏衰的虚寒证——扶阳以制阴(“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4)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双补。

①对阴损及阳导致的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阴为主,兼以补阳; ②对阳损及阴的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阳为主,兼以补阴。3.分析和归纳中药的性能(重点)(1)四气分阴阳;(2)五味分阴阳;(3)升降浮沉分阴阳;

(4)用阴阳属性归纳中药性能的意义。

第三节 五行学说

概说:简介五行学说的概念及其主要观点。一、五行的基本概念(重点)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若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二、五行概念的源流(略讲)

(一)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

(二)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

《尚书••周书•洪范》从哲学高度对五行的特性作了抽象概括。

(三)古人运用抽象出来的五行特性,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为五类,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等关系来解释各种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由此形成了五行学说。三、五行特性(重点)

(一)概念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二)具体内容

1.“木曰曲直”:引申为生长、升发、条达、舒畅。2.“火曰炎上”:引申为温热、上升、光明。3.“土爰稼穑”:引申为生化、承载、受纳。4.“金曰从革”:引申为沉降、肃杀、收敛。5.“水曰润下”:引申为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四、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一)归类的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

(二)归类的方法: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

(三)归类举例:教材50页“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讲解如何理解“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的内容;解释表中“五音”、“五化”、“五声”、“变动”等词语的涵义)。

(四)归类的意义: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 和生理、病理现象,作了广泛的联系,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从而构建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表达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概说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1)含义: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2)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母子关系: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难经》将其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我之“母”;“我生”者,为我之“子”(举例)。

2.五行相克

(1)含义: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2)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所不胜”、“所胜”关系:在五行相克(又称“相胜”)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我克”两个方面的关系,《内经》称之为“所不胜”与“所胜”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举例)。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难点)1.五行制化

(1)含义: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2)规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具体地说,即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如此循环往复。

(3)意义:通过生克关系的有机结合,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其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2.五行胜复

(1)含义: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2)规律:“有胜则复”(“子复母仇”)。举例。

(3)意义:通过胜复调节机制,使五行系统在局部出现不平衡的 情况下,自行调节以维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

(1)含义:五行相乘(又称“重克”、“倍克”),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即超过了正常限度的制约或克制)。

(2)次序: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3)形成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举例。(4)相乘与相克的异同 ①五行相克与相乘次序相同。

②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在人体,表示生理现象。相乘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表示病理变化。

2.五行相侮

(1)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2)次序:五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是相反的,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3)形成原因:也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举例。3.相乘与相侮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主要在于相克次序的不同。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而相侮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

(2)联系:可以相伴发生。即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于强盛,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木过于虚弱,既可受到土的反侮,又可受到金乘。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略讲)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特点(举例)。

2.以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来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3.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即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重点)病变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1.相生关系的传变(1)母病及子:含义;举例;一般规律。(2)子病及母:含义;举例;三种情况。2.相克关系的传变

(1)相乘:两种情况;举例。(2)相侮:两种情况;举例。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1.根据面色、口味、脉象等异常变化,以事物的五行归类和五行生克乘侮规律确定五脏病位(包括以本脏所主之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之病和以他脏所主之色、味、脉来确定五脏相兼病变)。举例。

2.根据五色之间以及色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举例。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根据五行归属,药物的五色、五味分入五脏。举例。2.控制疾病的传变

治疗疾病时,除了针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以外,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及早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适当调整相关脏腑的功能,以截断疾病的传变。举例。

3.确定治则治法(重点)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①治则:补母(“虚则补其母”)、泻子(“实则泻其子”)各自的含义、适用病证及举例。

②治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各自的含义及适用病证。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①治则:抑强、扶弱各自的适用病证及举例。

治疗相乘、相侮的病证,应同时采用抑强、扶弱的治则,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清主次。在一般情况下,多侧重于“抑强”,使弱者易于恢复。若一方虽强盛但尚未发生克伐太过时,亦可采用这一治则,预先加强“被克”方的功能,以阻止病情的发展。

②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各自的含义及适用病证。

4.指导针灸取穴(略)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自学)

属于“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即根据情志的五行归属和五行生克规律,利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举例。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略讲)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作为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挂图、电教。

【主要参考书目】

1.何裕民主编.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学导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章、第五章 2.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一章

3.童瑶.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1.中国古代哲学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如何?精气与气概念的产生各源于何种学说?

2.精气化生万物的机理及精气的存在形式怎样?

3.何谓气机?宇宙之气运动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气的运动有何意义? 4.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化的概念、形式及类型如何?气的运动与气化之间的关系怎样?

5.阴阳的基本概念如何? 6.阴阳的特性怎样?

7.如何理解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加以说明。9.阴阳对立制约的含义及其意义如何?试举例加以说明。人体阴阳之间对立制约关系失调主要有哪两种情况?

10.如何理解阴阳互根与互用?试举例加以说明。人体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失常主要出现哪些病理变化?

11.阴阳交感的含义、意义及其机理如何?发生阴阳交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2.试述阴阳互藏的含义及其意义。

13.何谓阴阳消长?导致阴阳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阴阳消长的形式如何?试举例加以说明。14.何谓阴阳转化?发生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和必要条件是什么?阴阳转化的形式如何? 15.试述阴阳自和的含义及其在中医学中的意义。16.何谓阴阳平衡?维系阴阳平衡的机制如何?

17.如何运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试举例加以说明。

18.阴阳偏盛、偏衰各自的含义及其所致证候如何?阴阳偏盛、偏衰主要用来概括说明何种病理变化?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是什么?

19.阴阳互损的含义怎样?形成阴阳互损有哪几种情况?阴阳互损是阴阳何种关系失常所出现的病理变化?

20.阴阳偏盛、偏衰、互损各自的治疗原则怎样? 21.如何运用阴阳学说来分析和归纳中药性能?用阴阳属性归纳中药性能有何意义? 22.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如何? 23.何谓五行特性?五行各自的特性如何?

24.五行相生与相克各自的含义、具体次序及别称如何? 25.五行制化的含义、规律及意义如何? 26.试述五行胜复的含义、规律与意义。

27.试述五行相乘与相侮各自的含义、具体次序以及形成的原因。28.五行相克与相乘有何异同?

29.如何以五行学说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试举例加以说明。

30.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有哪些?其含义及适应证如何?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学时】8 【目的要求】

1.掌握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代谢、功能及其分类。2.掌握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其分类。3.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4.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5.掌握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6.熟悉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重点)

(一)基本概念

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即“先天之精”)与后天水谷精微(即“后天之精”)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之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

(二)中医学的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难点)

狭义之精,是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这是中医学中精的本始含义,是中医学精概念产生的始基。广义之精,是指人体的血、津液、及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等一切精华物质。血、津液虽均属于广义之精的范畴,但从具体物质的生成与功能而言,精与血、津液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精概念的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称为“一般意义的精”),并不包含血、津液。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重点)

(一)精的生成 1.先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因为它与生俱来,故谓之“先天之精”。

2.后天之精

来源于饮食物,由脾胃等脏腑吸收水谷中的精华物质所产生,故又称“水谷之精”。水谷之精以与津液相融合的液态形式由脾气转输到全身各脏腑五体官窍,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故谓之“后天之精”。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精的贮藏

人体之精分藏于脏腑,但主要藏于肾中。

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分比例的不同。2.精的施泄

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各脏腑之中,滋润、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地排泄以繁衍生命。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略讲)

(一)繁衍生命

由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而生成的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是生命的本原。

(二)濡养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充盛,则脏腑之精充盛,全身脏腑组织官窍得到精的滋润濡养,各种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

(三)化血

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

精化血的另一层意义,是指精可不断地融合于血液中。

(四)化气

先天之精可以化生先天之气(元气),水谷之精可以化生谷气,再加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综合而成一身之气。

(五)化神

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略讲)

从来源上说,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从分布部位上说,有各脏腑之精;从特殊功能上说,有生殖之精。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重点)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精与气的概念,在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中是有严格区别的(难点)人体内的精与气的概念是具体的,宇宙中的精或气的概念是极为抽象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精和气的概念基本上是同一的;在中医学中,精和气的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

*在中医学中,精与气的区别(难点)

(1)精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气是人体生命的维系;(2)人体各脏腑、五体、官窍由精化生(人体的各脏腑、五体、官窍等,是由精化生的“同源异构体”),人体的各种机能由气推动和调控;(3)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4)精是气的化生之源,气既是由精所化生的、比精更细微的、运动不息的物质,又是精的功能体现;(5)精属阴而有形,藏寓于脏腑之中;气属阳而无形,运行于全身上下内外。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重点)

(一)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肾吸纳的自然界的清气。

(二)相关脏腑功能

人体之气的生成虽然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但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为密切相关。

1.肾为生气之根

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

2.脾胃为生气之源

脾主运化,胃司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气升转,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为水谷之气而布散全身,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

3.肺为生气之主 肺主呼吸之气,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吸入体内,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人体之气的生成及代谢。肺又主司宗气的生成。宗气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重点)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3.气机调畅的概念: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

4.气运动的意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举例)。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5.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1)五脏: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

(2)六腑:以降为顺。总体是降,降中寓升。

(3)脏腑之间的关系:①肺主出气、肾主纳气;②肝主升发、肺主肃降;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④心肾相交。

(4)某一脏腑:其本身也是升与降的统一体,如肺之宣发肃降、小肠之分清别浊等等。

总之,脏腑之气的运动,在生理状态下体现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特点和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规律。

6.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略讲)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人体气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气化的形式:人体气化的基本形式是:人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包括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举例。

3.气机和气化的关系(难点)

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而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得以体现的。人体之气的运动及其所维持的气化过程存在于生命的始终,分之为二,合之为一。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难点)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1.气的推动作用的涵义及主要体现。2.气的调控作用的涵义及其主要体现。

3、气的推动作用与调控协调的生理意义及失调的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

1.气的温煦作用的涵义、生理意义及主要表现(举例)。2.气凉润作用的涵义、生理意义及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三)防御作用

1.一身之气(正气)的防御作用的涵义。2.正气的防御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意义。3.正气防御作用低下的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四)固摄作用

1.气的固摄作用的涵义及其主要体现。2.气的固摄作用减弱的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五)中介作用

1.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的涵义。2.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的体现(举例)。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重点)

概说:人体之气分类的依据;人体之气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人体之气(略讲)1.含义

人体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气”或 “气”,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三者融合而生成的,运行于全身各处的极细精微物质。

2.生理功能

既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又能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功能活动及血、津液、精的运行、输布和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3.主要分类

(1)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2)从生成来源而言,分为元气、谷气;

(3)从分布部位而言,分为营气、卫气、宗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

(1)基本含义

《内经》称为“真气”,《难经》又称“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生成与分布

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肾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胚胎时期即已存在,出生之后,必须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方能化 生充足的元气),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无处不到,无处不有)。

(3)生理功能

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4)征象

元气旺盛,则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正常,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协调,身体健康、活力旺盛,延年益寿;元气衰弱,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减弱或失调,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甚至夭折。

2.宗气(1)基本含义

又名“大气”、“动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2)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转输至肺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互结合而生成。宗气生成后积聚于胸中(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上气海”,又称“膻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此外,《内经》中还指出宗气可由气海向下注入气街,再下行于足。

(3)生理功能

a.行呼吸(即宗气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能推动肺的呼吸。因此,凡是呼吸、语言、发声,皆与宗气有关);b.行血气(即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因此,凡是气血的运行、心搏的力量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c.资先天(即宗气沿三焦向下运行于脐下丹田,以资助先天元气)。

(4)征象

宗气旺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心搏、脉搏徐缓有力、节律一致;若宗气衰少,可见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声音微弱,心搏、脉搏躁急,节律不齐或微弱无力等症状。

3.营气(1)基本含义

又称“荣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2)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精华部分所化生(《内经》称之为“水谷之精气”),进入脉中,运行全身。

(3)生理功能

a.化生血液;b.营养全身。4.卫气(1)基本含义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2)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慓悍滑利部分所化生(《内经》称之为“水谷之悍气”),运行于脉外,布散全身。

(3)生理功能

a.防御外邪(即卫气布达于肌表,起着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b.温养全身(即卫气具有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的作用);c.调控腠理(即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使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从而保证了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

5.营气与卫气的区别及联系(1)区别

①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易于流行)。②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③营气的功能是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卫气的功能是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④营气属阴,卫气属阳。

(2)联系

两者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均由脾胃所化生。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营卫失和,就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略讲)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重点)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重点)

(一)化生之源

1.水谷之精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

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

2.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

此外,肾精化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脾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健与否,饮食营养的充足与否,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

若脾胃功能虚弱或失调,造成长期饮食营养摄入不良,都可能导致血液化生之源匮乏,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

临床上治疗血虚,首先要注意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并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调配。

2.心肺

心肺的生理功能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阳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的血液。

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时,也常常注意调补心肺功能。3.肾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肾精化生肾气,而肾气能推动、激发和调控各脏腑的生理活动,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促进心肺的气化功能,从而有助于血液的化生。

如果肾精不足,或肾不藏精,往往会导致血液生成亏少。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有时需采用补肾益精的方法。

三、血的运行(重点)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难点)

1.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之间、温煦与凉润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

2.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也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3.血液的质量,包括充盈与否、清浊及黏稠状态等,都可影响血液的运行。4.病邪的影响。

(二)相关脏腑功能

1.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2.肺朝百脉,主治节,能够助心行血。

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够推动和促进血行,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肝又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需要,在肝气疏泄功能的协调下,调节脉中循环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同时还可以防止出血。

4.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总结: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和肝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而心、肺、肝、脾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四、血的功能

(一)濡养(“血主濡之”)1.原理;

2.征象:反映在面色、肌肉、皮肤、毛发、感觉和运动等方面(举例)。

(二)化神(“血以养神”)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生理、病理征象(举例)。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重点)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唾、涎、涕、泪和胃液、肠液、关节腔液、胸腹腔等间隙的液体等),是液态样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津和液的区别与联系(难点)

(一)区别

1.性状:津,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液,性状较浓稠(稠厚)、流动性较小。

2.分布部位:津,主要布散于皮肤、肌肉、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液,主要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

3.功能:津,具有滋润作用;液,具有濡养作用。4.属性:津属阳,液属阴。

(二)联系

1.在生理上:两者同属于人体正常水液,同由脾胃的运化功能等所化生;在代谢过程中,可以互补转化,故常“津液”并称,在生理上一般不作严格区分(津和液的区别主要用于临床对津液损耗而出现“伤津”、“脱液”病理变化的分辨)。

2.在病理上:“伤津”和“脱液”的病变,也有联系:“伤津”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脱液”;“脱液”必兼有“伤津”。

三、津液的代谢(难点)

(一)生成

来源于饮食水谷,主要与脾、胃、小肠、大肠等脏腑的生理机能有关。

(二)输布

主要是依靠肾气蒸化和调控、脾气运化、肺气宣降、肝气疏泄和三焦通利等生理机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三)排泄

有尿、汗、呼气与粪便四个途径;主要依赖于肾、肺、脾、膀胱和大肠等脏腑的生理机能协调配合来完成。

总结: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由许多脏腑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而完成 的;其中尤以脾、肺、肾三脏的综合调节为首要,而肾主水的生理机能最为重要。

四、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二)充养血脉

另外,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相对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节 神

一、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重点)中医学中的神(广义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其中又将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

二、神的生成(难点)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二)狭义之神的产生,还与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应答反应密切相关

三、神的作用(略讲)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重点)

(一)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

(1)原理: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营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2)生理体现:气盛则血充。(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虚。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举例)。

2.气能行血

(1)含义: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举例)。(2)生理体现:气的充盈,而且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

(3)病理表现:气虚或气滞,均可导致血瘀;气机逆乱,血行也随之逆乱(举例)。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常常分别配合应用补气、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举例)。

3.气能摄血

(1)含义: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举例)。

31(2)生理体现:气旺则血统。

(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逸”(即“气不摄血”)(举例)。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气虚出血病证,必须补气以摄血(举例)。总结:气对于血的生成和运行具有统率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1.血能养气

(1)含义: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2)生理体现:血足则气旺。(3)病理表现:血虚则气虚。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气少的病证,必须气血双补(举例)。2.血能载气

(1)含义及生理体现: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依赖血的运载而运行全身。

(2)病理表现:血虚的病人,也就会出现气虚病变;气随血脱。(3)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大出血时,在紧急止血的基础上,往往多用大剂补气药物来益气固脱(举例)。

总结:血能养气、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即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之一),故概括地称之为“血为气之母”。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以自学为主)

气与津液的关系十分相似于气与血的关系,亦可归纳为: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和津能载气等五个方面。

对上述五个方面,应掌握其各自的含义、生理体现、病理表现,以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重点)

(一)精血同源

1.含义:精与血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2.生理体现

(1)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

(2)脏腑之精融入血液中,则化为血;血液输送到脏腑中,也可充养脏腑之精。

3.病理表现:衰则同衰(精亏则血虚,血虚则精亏)。

(二)津血同源

1.含义:津液和血来源相同而又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2.生理体现

32(1)津液与血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

(2)津液进入脉中,与营气结合,便化生为血液;血液中的津液,与营气分离而渗出脉外,便化为津液。

因为汗液为津液所化生,而津血同源,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3.病理表现:津血互损(举例)。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1)治疗津血互损的病证,应津血互补;(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略讲)

(一)精与气的关系 1.气能生精、摄精 2.精能化气

(二)精、气与神的关系 1.精、气化神 2.神驭精、气

总结:精、气、神三者之间存在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可分而不可离,称为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形体是第一性”、“精神活动对形体健康的反作用”的辩证法观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电教、实验、讨论。

【主要参考书目】

1.张挹芳主编.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藏象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章 气、血、津液学说 2.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三章 气、血、精、津液

3.童瑶.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第二章 气、血、津液 【复习思考题】

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如何?

2.简述人体之精的生成来源、贮藏与施泄。3.简述人体之精的功能与分类。4.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如何?

5.人体之气的生成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6.人体之气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的生理机能尤为密切相关?

7.人体之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如何?何谓气机调畅与气机失调?

8.人体气化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如何?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的关系怎样?

9.人体之气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何谓人体之气的调控作用?人体之气的推动作用与调控作用相互协调有何生理意义?

10.气的温煦作用对人体有何重要的生理意义?其作用减弱有何主要病理表现?如何理解气的凉润作用?

11.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减弱有何主要病理表现?

12.气的固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减弱有何主要病理表现? 13.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什么?气的生理功能,主要取决于气的什么生理特性?

14.试述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各自的基本含义、生成、分布与生理功能。

15.试述营气和卫气的区别与联系。16.中医学中血的基本概念如何?

17.血的化生之源如何?血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18.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19.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哪些脏腑的机能密切相关? 20.何谓津液?津和液有何区别与联系?

21.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各与哪些脏腑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 22.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如何? 23.简述人体之神的作用。24.如何理解气和血的关系?

25.何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26.何谓“精血同源”? 27.何谓“津血同源”?

第三章 藏象

【学时】24 【目的要求】

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五脏各自的主要生理机能、生理特性。3.掌握六腑各自的主要生理机能及胃的生理特性。4.掌握脑和女子胞的主要生理机能。

5.掌握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6.熟悉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及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7.了解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与特点。8.了解心包络和命门学说的梗概。【教学内容】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重点)1.藏

有隐藏、贮藏之义;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由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2.象

有形象,征象、现象和比象三种意思。其涵义有三:一是指内脏的外现形象(即内脏的解剖形态,如心“如倒垂莲蕊”等);二是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如“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等);三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和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如心气通于夏,“南方赤色,入通于心”等)。

3.藏象

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以及内脏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4.“藏”与脏器的概念区别(难点)(1)“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藏”的结构是一个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中医学“藏”的概念,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一个功能单位的概念。

(2)脏器,主要是西医学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就其结构来说,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二)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五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古代解剖知识对人体结构的大致了解,不仅为藏象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形态学基础,而且古人还在这些形态学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了内脏的某些机能(举例)。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不同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映,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这是藏象学说形成的主要依据(举例)。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藏象理论的形成及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举例)。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通过临床疗效来探索和反证脏腑的生理病理,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举例)。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略讲)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此外,中医藏象学说还具有从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重点)

(一)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 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

(二)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

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三)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

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四)奇恒之腑的概念及共同生理特点 1.概念

奇恒之腑,是指形态上中空有腔似腑,功能上贮藏精气似脏,与一般脏腑不同的六种器官或组织,包括脑、髓、骨、脉、胆、胞(习惯上指女子胞,但男女皆有“胞”。“胞”,在男子是指精室,又称精宫)。

2.共同生理特点

贮藏精气。“藏而不泻”。

(五)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2.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五、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脏腑精气阴阳是脏腑生理机能的解释性模型。脏腑之精的概念和作用,可参阅课本第70页。

脏腑之气、脏腑之阴气、脏腑之阳气各自的概念和作用,可参阅课本第81页。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概说:简介心的实体位置及形态。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心主血脉(1)概念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主宰着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发挥滋润和濡养作用,以及心有参与血液生成的功能。

心主血脉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①心行血:即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输送营养物质、滋润和濡养各脏腑五体官窍。

②心生血:即心火(心阳)能将进入心脉的营气和津液化赤为血。心有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行及生成的作用。(2)心行血的原理

①心和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②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是血行的基本动力(亦称“原动力”)。

③心行血的功能是心、血、脉三者共同协作,以心为主导来完成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气充沛位居主导地位。(3)征象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称为“能主血脉”),表现为面色红润,舌色淡红而有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节律整齐,胸部舒畅、无不适感。

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称为“不主血脉”),有多种病理类型,外在征象各有不同。如心血亏虚,可见面色与舌色淡白无华,脉细无力,心悸等;如心脉瘀阻,可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结、代,胸部憋闷或疼痛等。

2.心藏神

(1)人体之神的概念

①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

②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倾向等精神活动。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

(2)心藏神的概念

心藏神(又称“心主神明”或“心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的作用。(3)心藏神的生理作用及其原理

①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其原理在于:心神能够控精驭气,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其中,以神能驭气最为关健。

②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其原理在于:心为神明之脏,是可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并作出反应,进行心理活动的脏器。

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是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刺激而作出应答反应的结果;是在心神的主导下,由五脏协作、共同来完成的。(4)心藏神的征象

①心藏神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意识清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情绪

稳定,睡眠安稳,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正常而协调。

②心藏神的功能失常,可表现为心神衰弱或心神不宁或心神错乱的病症,或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失调。

3.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之间的关系 密切相关,互相影响。

因为心藏神,而心神能够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同时,心又主血脉,具有行血和生血的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内经》把心称作“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二)生理特性 1.心为阳脏(1)原理(2)意义 2.心主通明(1)涵义(2)原理(3)病理征象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重点讲解心其华在面的涵义、原理及征象。2.在窍为舌(重点):涵义、理论依据及征象。3.在志为喜:涵义、生理及病理表现。4.在液为汗(重点):涵义、原理及病理表现。

5.与夏气相通应:原理,生理、病理体现,对预防、治疗的指导意义。附:心包络

简介心包络的概念、生理作用。

二、肺

概说:简介肺的实体位置及形态。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1)肺主呼吸之气 ①概念

肺主呼吸之气(也称“肺司呼吸”),是指肺主管呼吸,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主呼吸的功能,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②生理作用

呼浊吸清,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③征象

a.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

b.肺气失宣或肺气失降,都可出现呼吸异常的表现:如肺气失宣,多见胸闷、气急或发为哮喘;肺气失降,多见喘咳气逆等。(2)肺主一身之气 ①概念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②生理作用

a.主宗气的生成;

b.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③病理征象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到宗气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导致气虚病变,并且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行,导致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3)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基于肺的呼吸机能。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机能。2.主行水(1)概念

肺主行水(也称作“肺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2)内涵(生理过程)

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各自对津液的输布、排泄过程。(3)病理征象

外邪犯肺或内伤及肺,使肺失宣降,就会导致肺的行水功能失常,出现汗、尿排泄障碍,表现为无汗、小便不利;而且体内水液停聚,发生痰饮或水肿等病变。

3.肺朝百脉,主治节(1)肺朝百脉 ①概念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②生理作用及其原理

肺气助心行血。

其原理有二:一是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二是肺生成宗气,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

③病理征象

肺气虚弱或肺气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唇舌青紫等症。(2)肺主治节 ①概念

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②生理作用

a.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b.治理调节全身气机; c.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 d.治理调节津液代谢。

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

(二)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称“肺为华盖”的原理。2.肺为娇脏

称“肺为娇脏”的原理。3.肺气宣降(重点)(1)概念

(2)生理作用及病理表现(3)肺气宣发与肺气肃降的关系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的概念;肺与皮毛相互为用关系的体现。2.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从解剖、功能、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阐述。

3.在志为忧(悲):肺与忧(悲)的生理、病理关系。4.在液为涕:鼻涕与肺的生理、病理关系。

5.与秋气相通应:原理,生理、病理体现,对养生、治病的指导意义。

三、脾

概说:简介脾的实体位置及形态。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机能。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1)运化食物 ①概念

脾运化食物,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即谷精)的功能。

②生理作用

a.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 b.脾气促进水谷精微的吸收; c.脾气转输水谷精微。③病理征象

脾失健运,必然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精、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2)运化水液

①概念 脾运化水液(有时候亦称“脾运化水湿”),是指脾气促进水精的生成和吸收,并转输水精,以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

②生理作用

a.脾气促进水精的生成和吸收;

b.脾气转输水精;

c.脾气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③病理征象

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

(3)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的关系

(4)脾为“后天之本”的涵义、原理及其对养生防病的重要意义 2.主统血(1)概念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2)原理

气的摄血作用,即依靠脾气的固摄作用。(3)生理、病理征象

①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全,血液则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这种生理状态称作“脾能统血”。

②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衰而固摄功能减退,则血液失去统摄而导致出血。由于脾气主升、脾主肌肉,所以习惯上多以脾气虚,不能摄血,导致的肌衄(即皮下非外伤性出血),以及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等),称作“脾不统血”。

(二)生理特性(重点)

1.脾气主升

概念、生理作用及主要病理表现。2.喜燥恶湿

原理、临床指导意义。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概念、原理及主要病理表现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脾开窍于口的涵义,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2)脾之华在唇的涵义,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 3.在志为思

(1)中医学中“思”的两种概念。

(2)脾在志为思的涵义,脾与思的病理关系。4.在液为涎:涎的概念,脾与涎的生理、病理关系。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原理,临床指导意义(病理、治疗)。

脾的主时:脾主长夏、脾主四时;“脾主四时”的精神实质(意义)。

四、肝

概说:简介肝的实体位置(从解剖位置而言,肝属中焦,但从功能、病理角度而言,肝在下焦)。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疏泄(1)概念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2)生理作用

调畅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维持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功能活动稳定有序。(3)病理表现

①肝气郁结的常见成因、病理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②肝气上逆的常见成因、病理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4)肝气疏泄调畅气机作用的主要表现 ①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②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 ③调畅情志;

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讲解上述四个方面各自的原理及主要病理表现。2.主藏血(1)概念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2)生理意义 ①涵养肝气; ②调节血量;

③濡养肝及筋目; ④为经血之源; ⑤防止出血。(3)病理表现

①藏血不足,导致肝血亏虚,出现机体许多部分(特别是“肝系统”的组织器官)血液濡养不足的症状(举例)。

②肝不藏血,可致各种出血。病机;病症举例。

3.关于“女子以肝为先天”及“肝体阴而用阳”的阐释。

(二)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

概念,原理及临床指导意义(病理、治疗)。2.肝气升发

概念,生理、病理表现。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1)筋的概念;肝在体合筋的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肝为“罢极之本”的阐释。

(2)“爪为筋之余”;肝其华在爪的概念、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2.在窍为目:目,又称 “精明”、“命门”;肝在窍为目的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目疾主要以治肝为主;简介眼科“五轮”学说。

3.在志为怒:肝与怒的生理、病理联系。

4.在液为泪:原理,临床指导意义(病理、诊断)。5.与春气相通应:原理,临床指导意义(病理、养生)。

五、肾

概说:简介肾的实体位置。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1)肾藏精的概念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肾藏精的功能,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亦称“封藏”)作用和激发作用的协调。其中,最主要是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作用。肾所藏之精称为肾精,肾精化生肾气,肾气的封藏作用使精藏于肾中而不会妄泄,以保证肾精能充分发挥其各种生理效应。

(2)精的概念及肾精的来源 ①精的概念

精,是生命之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脏腑、五体、官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②肾精的来源(难点)

a.先天之精——来源,作用;

b.后天之精——总的来源,肾精中所含“后天之精”来自于两个方面; c.肾精的构成是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加上部分后天之精充养而化成; d.在人体出生之后,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3)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 ①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a.人体生命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机体的生长发育或衰退情况,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也都与肾精及肾气盛衰密切相关。

b.“天癸”及肾为“先天之本”的涵义。c.肾精及肾气不足的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d.肾精及肾气主司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理论的临床意义。②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难点)

a.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在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脏腑气化的概念。

c.肾阴、肾阳各自的概念、生理作用及其主要病理征象(举例)。2.主水(1)概念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2)原理(难点)

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调控作用; 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3)主要病理表现

肾主水的功能失常,称作“肾不主水”,主要表现在肾气的蒸化(包括推动和固摄)作用失常,导致膀胱开合失度,既可以出现尿少、甚至尿闭,水肿等病症(称作“关门不利”),又可以出现小便清长或遗尿或尿失禁等病症(称作“气不化水”)。

3.主纳气(1)概念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2)原理(难点)

肾气的封藏作用。肾精充足,肾气充沛,封藏、摄纳有力,则呼吸均匀和调。(3)主要病理表现

若肾精亏虚,肾气衰减,或者肺气久虚,久病及肾,使肾气虚衰,都可以导致肾气的封藏、摄纳无力,使肺吸入的清气不能下纳于肾,形成肾不纳气的病变,从而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症状。

4.在认识肾的各种机能时,必须把藏精作为最根本的机能来理解和把握。

(二)生理特性

1.主蛰

概念,具体表现,生理、病理征象。2.守位

“守位”的概念,君火、相火各自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1)肾在体合骨,生髓的原理;髓的分类,“齿为骨之余”;肾精充足,髓的生化有源的生理征象及肾精不足,髓生化乏源的病理征象。

(2)肾其华在发的概念、原理(包括“发为血之余”);精血旺盛或衰少表现在发的征象。

2.在窍为耳及二阴

(1)肾开窍于耳的原理,肾精及肾气充盈或虚衰表现在耳的征象。(2)肾开窍于二阴的原理,肾气作用失常表现在二便的征象。3.在志为恐

(1)肾与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病理方面。(2)恐与惊的比较。

4.在液为唾

(1)唾的概念及功能,肾在液为唾的原理及临床意义。(2)唾与涎的比较。

5.与冬气相通应:原理,临床指导意义(病理、养生)。附:命门

1.命门一词,首见于《内经》,系指眼睛而言。将命门作内脏提出则始见于《难经》。

2.简介历代(主要是明清)医家对于命门的形态、部位及功能的不同见解。3.命门的生理功能与肾息息相通。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阴即命门之水。古代医家之所以称之为“命门”,无非是强调肾气及肾阴肾阳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命门”亦即“生命之门”。

第三节 六腑

概说: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七冲门的部位和作用;六腑之气共同的生理特性。

一、胆

(一)位置及形态(包括胆汁及胆的别名)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贮藏和排泄胆汁

(1)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由肝血化生。在肝气疏泄功能的作用下分泌出胆汁,进入胆腑浓缩、贮藏;随着消化过程的需要,在肝胆之气疏泄功能的共同作用下,贮藏于胆腑的胆汁通过输胆管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2.主决断(难点)

(1)胆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这一机能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以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胆主决断机能正常与否的表现(举例)。

(三)胆既是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难点)

因为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其形态结构与其他五腑相同,而且胆所贮藏和排泄的胆汁能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胆为六腑之一;但是胆中贮藏的胆汁属于精微物质(即“精气”的范畴),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而且胆本身不与水谷直接接触,不是水谷传化的通道,与胃、小肠、大肠等又有所区别,符合奇恒之腑的概念,所以胆又为奇恒之腑之一。

二、胃

(一)位置及形态(包括胃的别名)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受纳水谷

即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

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2.主腐熟水谷

即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胃气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气的运化功能相互配合,纳运协调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而化生精气血津液,供养全身。

(三)生理特性(重点)1.胃气通降

概念,主要体现及主要病理表现。

藏象学说以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机能。脾气升举与胃气通降相互为用(即脾胃之气升降相因),不但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食物糟粕的正常排泄,而且成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

2.喜润恶燥

概念,临床指导意义。

(四)胃气的概念及其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意义(难点)见课本第132页小字体部分。

三、小肠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受盛化物(1)概念;

(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2.主泌别清浊(难点)概念。

由于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所以有“小肠主液”的说法。

小肠泌别清浊的机能正常,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如果小肠泌别清浊的机能失常,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就会导致水谷混杂而下,水液在粪便内大量排出,出现便溏泄泻、小便短少等症状。对于这种病症,临床上常采用利小便的方法来治疗,并将此治法称为“利小便所以实大便”,又称作“利前阴而实后阴”。

四、大肠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传化糟粕(1)概念

(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3)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实为对小肠泌别清浊功能的承接。除此之外,尚与胃气的通降、肺气的肃降、脾气的运化、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有关。

2.主津(难点)

(1)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含有部分水液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水液吸收,使之干燥而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

由于大肠吸收水液,与津液的生成有关,故称“大肠主津”。(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五、膀胱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贮存和排泄尿液。

(1)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气与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1.涵义; 2.形态结构; 3.生理机能(重点)。

(二)部位之三焦 1.涵义;

2.总体生理机能(重点);

3.上、中、下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难点)。

(三)辨证之三焦

温病的辨证纲领(亦称“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的三焦,是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病理阶段。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脑居于颅腔之中,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宰生命活动

脑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枢机,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2.主司精神活动

(1)脑主人的意识、思维、记忆、情志等精神活动。

(2)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如果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失常,就会出现思维、记忆、语言,以及情志等方面的异常。

3.主司感觉和运动

(1)眼、耳、口、鼻、舌等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

脑主元神,神能驭气,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令之运动,故脑能统领肢体运动。

(2)脑髓充盈,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正常,则视物精明、听力正常、味觉嗅觉灵敏、感觉无碍、运动如常且轻劲多力。如果脑髓不足,或者脑部的其它病变,使脑的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失常,都会出现视物不明,听觉失聪,味觉、嗅觉不灵,感觉障碍,运动不能,倦怠乏力。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难点)

1.与肾精(主要是先天之精)及五脏六腑之精(后天之精)关系密切。

2.精神活动虽由脑与心主司,但尚有“五神脏”之说。

二、女子胞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持月经 月经,是女子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脉、气血及天癸作用于胞宫的结果。胞宫的形态与机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月经的来潮。

2.孕育胎儿

胞宫是女性孕育胎儿的器官。受孕之后,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血气皆下注于冲任,到达胞宫以养胎,培育胎儿以至成熟分娩。

(三)与脏腑、经脉的关系(难点)1.与脏腑及天癸的关系

女子以血为本,月经的来潮和胎儿的孕育都离不开血液的充盈和正常调节,而五脏分别主司血液的生化、统摄、运行及调节,故女子胞与五脏(尤其是肝、心、脾、肾)关系密切。

天癸的泌至及其对胞宫的作用,与女子胞的发育成熟、月经按时来潮及其后定时排卵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2.与经脉的关系

女子胞与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以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冲脉、任脉、督脉皆起于胞中。冲为血海,蓄溢阴血,孕育胎儿;任脉为阴脉之海,主胞胎;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肾相通。带脉下系于胞宫,既可约束、统摄冲、任、督三经的气血,又可固摄胞胎。十二经脉气血通过冲脉、任脉、督脉灌注胞中,而为经血之源,胎孕之本,共同维持女子胞功能。

附:精室

简介精室的概念、生理机能。

精室由肾所主,其机能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并与冲任二脉相关。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重点)

(一)心与肺

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1.生理上

心主一身之血,心气推动血行,是肺朝百脉的基础,使肺能进行呼吸吐纳,维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能够辅助心气推动血行。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心肺两脏相互协调,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着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

连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是积于胸中的宗气。2.病理上

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使血行不畅,可致肺失宣降,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等症状。

肺气虚弱,行血无力,或肺失宣降,肺气壅塞,也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容易导致心血瘀阻,出现心胸闷痛、唇舌青紫、心悸等症状。

(二)心与脾

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和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1.在血液生成方面(1)生理上

心主一身之血,心气推动血行,供养脾脏,脾得滋养则能健运,化生血液的功能也就旺盛;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化生为血。所以脾气健运,则血液化生有源,以保证心血充盈。(2)病理上

心和脾的病变,常常相互影响,形成心脾两虚之证。2.在血液的运行方面(1)生理上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瘀滞,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保证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2)病理上

或见气虚血瘀的证候,或见气虚出血的证候。

(三)心与肝

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即血液运行)和精神调节两个方面。1.在血液运行方面(1)生理上

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肝气疏泄有度,能随人体生理需求进行血量调节,也有利于心行血功能的正常运行。(2)病理上

心血虚和肝血虚常常相互影响,形成心肝血虚之证;

心血瘀阻可累及肝,肝血瘀阻可累及心,最终导致心肝血瘀的病理变化。2.在精神调节方面(1)生理上

心血充盈,心神健旺,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而肝气疏泄有度,情志畅快,也有利于心神内守。所以,心肝两脏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活动。(2)病理上

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和肝火亢逆,可相互影响、同时并存,形成以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为主症的心肝火旺证。

(四)心与肾 1.生理上

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其机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发:

(1)水火既济:心火(即心阳)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即肾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通过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2)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即心阳),为一身之主宰;肾为相火(肾中相火即命火、肾阳),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心阳与肾阳可相互资助。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

2.病理上 心肾不交,主要表现为:①水不济火,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的阴虚火旺;②肾阳虚与心阳虚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心肾阳虚、水湿泛滥;③肾精不足与心神失调相互影响的精亏神逸。

(五)肺与脾

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1.在气的生成方面(1)生理上

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化生水谷之精所化的谷气,在肺中相结合而生成宗气。

脾所化生的谷精、谷气与津液有赖于肺气的宣降运动而输布全身。而肺维持其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谷精、谷气与津液,又依靠脾气运化水谷的作用以生成。(2)病理上

肺气虚和脾气虚常常相互影响,形成肺脾气虚证。2.在水液代谢方面(1)生理上

肺气宣降以行水,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而脾气运化水液,散精于肺,又是肺主行水的前提。所以,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2)病理上

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而生痰成饮,影响及肺,可致肺失宣降;肺失宣降,行水功能失常,又可导致水湿困脾。

(六)肺与肝

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1.生理上

6.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篇六

以中医的故事引出今日的课题 课题大纲:

一、中医的发展历程

二、整体观的建立

三、阴阳虚实理论 四、五行与脏腑学说、八纲辨证

五、气血津液

六、经络 七、六淫邪气八、四诊

皇帝内经讲:

上医治末病,下医治已病。

因此中医提倡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要做好平时的养生调理及预防工作。

预防胜于治疗,调理优于保健。

二整体观

1、人与自然(天人合一)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长寿与自然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人体必须 要顺应季节气候变化而调适饮食、起居、情绪、劳作等。

如:春季多肝病 秋季多肺病

2、人体本身

中医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皮脉肉等结构是根据脏腑的表里关系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

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例:自然(季节、昼夜、地区)与人的关系

社会与人的关系。辨证论治

病: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证: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的原因、病的部位、病的性质、邪正关系。

•八纲辨证: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对疾病的病位外内、病势浅深、虚实属性,以及致病因素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对比状态等进行分析辨别的辨证方法。

辨证: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案例)

是将临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等,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又称施治,是治疗疾病的过程 根椐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辨证与论治互为因果

–“证”──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以及疾病发展趋势)包含该阶段的各种临床表现。又称病证、证型或辨证,简称为“证”。

•“症”──症状表现 •“病”----疾病病名

如:

“ 症状 ” “证候” “疾病” 治疗 发热、恶风、咽痛

咳嗽、舌苔薄黄 风热 感冒 辛凉

脉浮数。犯表证 解表----银翘散 八纲辨证

•表里:表里寒热、表里虚实、半表半里、表里夹杂 •寒热:寒证、热证、寒热虚实、寒热真假 •虚实:阴阳虚、气血虚、实证 •阴阳:阴证、阳证、亡阴亡阳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的区分并不是单纯的、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错综复杂、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中医辨证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1、八纲辨证——辨证纲领

2、脏腑辨证——辨证基础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探求病因病机,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它是根据病人整体证候表现的总和概括出来的规律。任何一种疾病从:

类别————阴证、阳证 部位————里证、表证 性质————寒证、热证 邪正盛衰——虚证、实证 第一节 表里

表里辨别病变部位深浅、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表证:皮毛、肌腠、经络在外 外邪犯表,初起,病轻。里证:五脏六腑在内脏腑受病,深入,较重。

1、表证 表证是体表受邪甩引起病证的概括。

原因: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病位浅在肌肤。治则:发汗解表。

[证候] 恶寒(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证。

——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口不渴,无汗或有汗。舌苔薄白,脉浮。

——表热证:恶寒(风)轻,发热重,头痛,咽喉痛,咳嗽,口渴。舌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则] 发汗解表

——表寒证:辛温发汗(解表)麻黄汤 ——表热证:辛凉发汗(解表)银翘散

2、里证 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受病所反映的证候。原因:病邪由表入里;外邪直犯脏腑;情志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因 素,直接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失调。

[证候] 里证主要是脏腑的证候,分别在脏腑辨证等。如: ——心血虚证

心血虚—是由心血不足,心失濡养所表现的病证

证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白无华,眩晕,唇舌色淡,脉细。治疗:补血养心(四物汤合归脾汤 养心)

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身目发黄,发热或见阴囊湿疹,或睾丸肿大,外阴搔痒,多见于肝炎、胆囊炎、皮肤病、妇科炎症—龙胆泻肝汤。治疗:清利肝胆湿热(茵陈蒿汤、大柴胡汤)

肺热咳喘证:是指热邪夹痰内壅于肺所出现的实热证候。

证候:咳喘、呼吸气促、甚则鼻翼煽动、咳痰、黄稠甚痰中带血或脓血腥臭、高热、烦渴、胸痛、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

脾胃气虚证:是脂脾气虚弱,运化失健,精微物质吸收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证候: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腹胀,便溏消瘦,四肢倦怠、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治疗: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 四君子汤)肾阴虚证:是肾阴不足阴虚阳亢的临床证候。

•证候: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无力,低热,五心烦热,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滋阴补肾(六味地黄汤)

二、寒热

•寒与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

•阳偏盛 实热证-----寒凉药

阴不足 虚热证----清补药

•阴偏盛 实寒证----温热药

阳不足 虚寒证----温补药

(一)寒证 [原因] 多因机体受到寒邪的侵袭,或由于人体阳气不足所引起。

[证候] 不发热,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口不渴,喜热饮,小便清长,或 大便稀薄。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迟等。

(二)热证

[原因] 多因人体受到热邪的侵袭,或由于人体阴不足而虚火内生所致。[证候] 发热,面红,口渴而喜冷饮,烦躁,小便短赤,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数等。

寒证与热证,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例如:初感寒邪,恶寒重,发热轻,若寒郁化热,即出现身热,不畏寒,口渴思冷饮等,已转化为热证了。

•又如热证患者,由于大汗,或吐泻,引起津、气损耗,可出现四肢发凉,面色苍白,脉微细等,已转化为寒证。

三、虚实

虚与实,是指人体正气与病邪进行交争的过程中,双方力量消长变化关系的反映。

邪气盛则实,病邪强盛而正气不虚的病证多为实证----实则泻之 精气夺则虚,正气衰弱的情况下生病多为虚证----虚则补之

(一)虚证

虚证则不论病邪强盛与否,关键是机体正气处于衰弱的情况下,临床表现出一些不足的症状。

[证候]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肢体倦怠无力,语声低微,心悸气短,自汗或盗汗,胸腹胀满时减,疼痛喜按。舌质胖嫩,少苔,脉细弱无力等。

1、血虚证

[证候] 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多梦,手足麻木,舌淡,脉细无力。[治疗] 养血补心(四物汤)

2、脾胃气虚证

证候: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腹胀,便溏,消瘦,四肢倦怠,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治疗: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

3、阴虚证

[证候] 形体消瘦,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 滋阴补肾(六味地黄汤)肝肾阴虚

证候: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木,五心烦热,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滋补肝肾(杞菊地黄汤)

4、阳虚证

[原因] 失血、耗血;血液的生化来源不足;慢性病影响等等[证候] 畏寒肢冷,身倦乏力,气短,口淡不渴,或喜热饮,面白,精神萎糜,小便清长,大便溏烂,舌淡,脉沉迟无力。[治疗] 温阳补气(肾气汤)

(二)实证

实证不仅病邪强盛,而且正气未衰(尤其初病阶段),能积极抵抗病邪,表现出一些亢奋的症状。

例如高热,胸腹胀满疼痛拒按,脉有力等,是正邪相互交争比较激烈的反映。临床表现:精神烦躁,肢体躁动,声高气粗,胸腹胀满疼痛拒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苍老,舌苔厚,脉有力等。实则泻之如肺热咳喘证

证候:咳喘、呼吸气促、甚则鼻翼煽咳痰黄稠、甚痰中带血或脓血腥臭高热、烦渴、胸痛、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千金苇茎汤)在临床上虚实夹杂证。

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形体消瘦,呼吸气短,自汗,脉弱无力,是虚证的表现。偶感外邪,则出现发热、咳喘气急、咯痰粘稠而色黄,苔腻等,出现了虚实夹杂的病证。

要求分清虚实的主次与缓急,采用先攻邪后补虚,或攻邪与补虚兼施的治法。

四、阳阴

阴与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因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都是疾病发生的过程中,临床上表现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中医就用阴阳属性加以概括。表证、热证和实证都可划为阳证的范畴; 里证、寒证和虚证都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病证可归纳为阴证和阳证两大类。

(一)阴证与阳证

1、阴证 指虚寒证而言。病机:是阳气虚衰所致。

证候:面色皝白或暗淡,畏寒肢冷,倦怠无力,腹痛喜按,小便频数,大便溏薄。舌质胖嫩,苔薄白,脉迟无力等。治宜:温补阳气为主。

2、阳证 指实热证而言。病机:是热邪炽盛所致。

证候:面色红赤,壮热,口渴喜冷饮,腹胀满痛拒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脉洪数有力等。治宜:清热泻火、解毒为主。(二)亡阴与亡阳

•阴液不足为阴虚,阴液暴脱为亡阴; •阳气不足为阳虚,阳气暴脱为亡阳。

1.亡阴证 症见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身热。舌质红而干,脉细数无力。

是阴液将亡的表现,法当益气增液敛阴。

2.亡阳证

症见汗出身冷,四肢厥逆,神情淡漠,甚至昏迷。口不渴或渴而喜热饮。舌质淡,脉微欲绝。是阳气将亡的表现,法当回阳救逆。精气学说

气: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 精气: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

“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管子》 气机:气的运动(升降出入)气化:气的变化(永不休止)

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例,磁石,潮汐)“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 精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

先天之精气,天之清气,水谷之精气 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而通畅

升降出入(气逆、气陷、气脱、气闭、气滞)精气神的关系 精:肾中所藏之精 气:三气合一

神: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生神,精气养神,神统驭精与气。阴阳学说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寒凉、内向、凝聚、闭合(凝聚、滋润、抑制)阳:明亮、活动、兴奋、向上、温热、向外、扩散、开放(推动、温煦、兴奋)人体:上为阳,下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人体生理功能: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 人体病理变化: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阴阳交感—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和)

阴阳对立制约—“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阴阳互根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消长平衡—“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 阴阳相互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阳胜的形成:

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寒之邪,但入里从阳而化热,或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临床多见壮热、烦渴、面红、尿赤、便干、苔黄、脉数。若阳热亢盛过久,则必耗阴液,故阳盛实热病证,易于煎灼人体阴液,久之亦可导致人体津液不足,阴精亏损,转化为实热伤阴的病证。此即是¡°阳胜则阴病¡±。

阴胜的形成:

多由外感阴寒之邪,或过食生冷,阴寒内盛,遏抑机体的阳气,或由素体阳虚,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前者属实,后者则为虚实夹杂。此外,阴寒之邪壅盛,日久必伤阳气,故阴盛实寒病证,常可导致虚衰,出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减退情况,此即“阴胜则阳病”。

阴虚则热 :

是指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阳气相对亢盛,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以及阴虚阳亢等病理表现。阴虚内热多有全身性虚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消瘦,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阴虚火旺多有咽干疼痛,牙龈肿痛,颧红升火,咳血或痰中带血等症;阴虚阳亢多见眩晕耳鸣,肢麻,肌肉颤动等症。阳虚则寒 :

临床可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亦可见到倦卧神疲,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以及由于阳虚气化无力,阳不化阴,水液代谢功能减退或障碍而导致的水湿停滞等病变。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亡失 五行学说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温热、向上 •土:生化、承载、受纳 •金:沉降、肃杀、收敛 •水: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相生

母病及子:“水不涵木” 子病及母:心肝血虚,心肝火旺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相克

相乘:“木旺乘土” 相侮:“木火刑金” 抑强扶弱

中医理论中的人体结构: 气 血 津液 脏腑 经络 气的概念

•气的主要来源:

先天之精气

后天之精气(天气,谷气)

•气与脏腑的关系

肺为气之主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肾为生气之源 气的生理功能: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气化作用 营养作用 气的分类

•元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与视听言动有关)•营气(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卫气(温养、调节、防御)

血的概念

•血的来源

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

•血与脏腑的关系: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心主血脉 肺朝百脉 脾统血

肝藏血

血的生理功能

•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神智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心血虚,肝血虚易惊悸,失眠,多梦。失血者可见恍惚,昏迷。气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津液的概念

•津液的来源

水谷精微是生成津液的最基本的物质。

•津液与脏腑的关系

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 肺主行水 肾主津液

津液的生理功能 滋润和濡养 化生血液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排泄代谢产物 运载全身之气

1、定义:风 寒 暑 湿 燥 火

一年四季的六种气候称为六气,当人体正气(抵抗力)不足,或气候恶劣时侵犯人体太过时,称之为六淫邪气

因此六淫邪气也是人体重要的一个致病因素 2、六淫邪气的产生

①外在天气因素

②内在脏腑病变

③生活习惯 风

1、定义:为春季的主气。因很多其他的外邪也常常借助风邪的活动性侵犯人体,所以古人又称风邪为“百病之长”。2、风的特性:变幻多样、游走不定 3、导致风邪的因素:季节更替、饮食习性 4、易受影响的部位:皮肤、胸背、头面部 5、受风邪的特征:

痛无定处、如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头目眩晕、头痛、口眼歪斜。

1、定义:为冬季的主气

2、寒的特性:使物质收缩,分子运动变慢、凝滞 3、导致寒邪的因素:

季节更替、饮食习性、阳气不足者 4、易受影响的部位:

寒在哪个部位就会引起该部位的问题

(令血液循环变慢)

5、寒邪的特征:疼痛、面色青白、口唇青紫、痛经血块。

湿

1、为长夏的主气

2、湿的特性:黏腻不爽、缠绵难愈

4、导致湿邪的因素:梅雨季节、居住环境潮湿、脾胃虚弱

5、受湿邪的特征:面色晦暗、发黄、水肿、胸闷、困倦、嗜睡、周身酸重乏力、长水疱、鼻炎、胸闷、大便不爽、白带增多、小腹凸挺。

1、为秋的主气

2、燥邪的特性:干燥伤津 3、导致燥邪的因素:季节、饮食

4、受燥邪的特征:毛发枯干、眼睛干涩、口鼻干燥、咽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

导致上火的因素:饮食 熬夜

火的特征:长痘、红血丝、口腔溃疡、心烦失眠、多食易饿 易出血 易引起一系列干燥的症状。藏象学说脏腑 脏腑的概念

脏: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内脏 腑: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内脏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1.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五脏(心,肺,脾,肝,肾),为实质性脏器。–五脏的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中空有腔 –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纳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胆,脉,骨,髓,脑,女子胞)–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类似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

2、经络: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3、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最

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肾,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藏精,主生育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天癸)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肾主水 肾主纳气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主运化 主统血

主升清(脾升胃降,脾胃为人体气机的枢纽)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主气,司呼吸 通调水道 宣散卫气 朝百脉,主治节。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在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藏血 •肝主疏泄

对气机的影响 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 对情志的影响 对胆的影响

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

心,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主血脉 心藏神 六腑:

胆:贮存胆汁,排泄胆汁,主决断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 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主传化糟粕 膀胱:贮尿和排尿 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 胆

胆附于肝,肝和胆有经络相互络属,二者互为表里。生理功能

贮存和排泄胆汁。

•胆汁,味苦,呈黄绿色,生成于肝,贮存于胆,在消化食物过程中向小肠排泄,以助脾胃运化。胆汁的生成和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

主决断:决断指人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意识和动作,恰如其分,不偏不倚。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又称胃脘。胃与脾相为表里。生理功能

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指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

主通降,以降为和。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协助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及协助大肠 传化糟粕。小肠

•小肠位于腹中,上接胃,下通大肠。小肠与心互为表里。•生理功能

主受盛和化物。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即彻底消化食物,将之化生成精微。受盛和化物是指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将其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

泌别清浊:泌指分泌;别指分别;清指水谷精微;浊指食物糟粕。小肠的泌清别浊功能是指小肠将经过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再经脾运化输送至全身,把食物残渣下送大肠。

大肠

•大肠位于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大肠与肺互为表里。•生理功能

–传化糟粕:指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与肾互为表里。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

–尿液为津液所化生,在肾的气化功能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在膀胱内潴留至一定程度时,可及时自主的排出体外。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与肾的气化功能密切相关。三焦

(一)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三焦是脏腑之外,躯体之内的整个体腔。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分,总称三焦。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实质器官。生理功能

通行原气

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到达和作用于全身

运行水液

体内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和肾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的升降出入。三焦

(二)三焦分部和各自的生理功能:

上焦: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和头面部。

•主要功能: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

中焦: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包括脾胃,肝胆。

•主要功能: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的功能。

下焦:脐以下的腹部,包括大肠,小肠,肾,膀胱,女子胞,阴部等。

•主要功能:泌清别浊,排泄糟粕。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本节重点讨论脑与女子胞。脑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

•生理功能:

–主精神活动 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与脑有关。–主感觉功能。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一般感觉。女子胞

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位于小腹,是女子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生理功能

主月经

月经来潮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与肾中精气,冲、任二脉及心肝脾三脏密切相关。

主孕育胎儿

主生理性的带下,分泌阴液,润泽阴部

经络的概念(简述)

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肺经 心包经 心经 大肠经 三焦经 小肠经 脾经 肝经 肾经 胃经 胆经 膀胱经 任脉 督脉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强壮身心的大穴。

•取穴: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功效: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足太阴脾经 血海

取穴:以对侧的手掌按其膝盖,手指向上,拇指偏向大腿内侧,当拇指端所止处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产后恶露不尽,贫血;睾丸炎,小便淋涩;风疹,瘾疹,湿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丹毒。三阴交

“妇科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穴 •取穴: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功效: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女性健康:保养子宫和卵巢;紧致脸部肌肉;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改善性冷淡;调治肌肤过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次髎

防治和诊断妇科病的重要穴位

•取穴: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2骶后孔中。•功效:补益下焦,强腰利湿。

•主治:腰骶神经痛、腰骶关节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性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等。配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足少阴肾经 涌泉

人体长寿大穴

•取穴: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主治: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太冲 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原穴。“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取穴: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主治: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肢瘫痪等。任脉 气海

•取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5寸

•主治:虚脱、形体赢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关元

•取穴: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督脉 百会

•取穴:头顶正中心,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

•主治:头痛、心悸、失眠、健忘,头重脚轻、痔疮、脱肛、泄泻、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竣痛取阿是,急救刺水沟。望、闻、问、切

四诊

•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医者通过目察、耳闻、鼻嗅、口问和手的触摸按压等“以外测内”的诊察方法,可以了解到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及其内在联系,从而为辩证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望诊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辩证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

•主要内容:望神、望色、望形态、望头颈五官、望舌、望分泌物及排泄物、望小儿食指络脉。

望神 •什么是神?

–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其突出表现是眼神,“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神;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通过望神可以了解病人的精气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推测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神的三种表现

•有神:精气充足,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正常,病轻浅,预后好 •无神:精气大伤或邪重正衰,病情较重,多预后不良

•假神:灯灭前的最后一闪,“残灯复明”“回光返照”,多为临终前的预兆

•少神:慢性病人常见的一种神志。表明脏腑功能较弱

望色

•望色,是指望皮肤的颜色和光泽。是脏腑气血的外荣。•皮肤的颜色分为五种: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 •正常的面色:红黄隐隐,荣潤光泽 五色主病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2.赤色 主热证

3.黄色 主虚证、湿证(黄疸)4.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5.黑色 主肾虚证、寒证、水饮证、瘀血证 望形态

•望形体: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等情况

•望姿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及肢体的异常动作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望头与五官

•望头部

–头部的形态 –头发的色泽

•望五官(略)•望皮肤(略)

望舌

•望舌,即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舌与脏腑的关系

1、舌尖属于心肺 –

2、舌中属于脾胃 –

3、舌根属于肾 –

4、舌边属于肝胆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

舌 诊

¡°舌诊¡±的含义:Δ是通过观察舌象(包括舌体与舌苔的变化)以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

脏腑经络与舌象形成的关系 1、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密切联系

(1)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2)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3)肾藏精,足少阴肾经挟舌本。

(4)肝藏血,主筋,其经脉络于舌本。(5)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2.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布规律:Δ 舌尖反映心肺病变;舌中反映脾胃病变;舌根反映肾与膀眺病变;舌边反映肝胆病变。

3.结合临床舌象,理解脏腑病变在舌象变化上的规律。

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全面诊舌的方法。以望诊为主,结合闻诊、问诊和揩刮等。

(一)诊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1、舌诊的体位Δ: 坐位或仰卧位。2.伸舌姿势:Δ 自然伸舌于口外,舌体放松,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

(二)诊舌的方法

1、诊舌的一般顺序:Δ 先看舌尖,再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先看舌质,再看舌苔。

2、刮舌揩舌的方法和意义: 可用于鉴别舌苔有根无根,以及是否属于染苔。

(三)诊舌的注意事项

1、光线对诊舌的影响 光线要求:①正对光源;②以充足的自然光线为佳。2、饮食或药物对舌诊的影响Δ 饮食和某些药物可以使舌象发生变化。3、“染苔”的概念:Δ 饮服某些食物或药物,可使舌苔着色,称为染苔。4、染苔常见的一些情况:

5、染苔的特征:Δ短暂出现;不均匀分布;可经揩舌除去;与病情不相符。6、口腔情况对舌象的影响: 如缺牙侧舌苔偏厚;镶牙侧舌边见齿痕;张口呼吸舌苔变干等等。

三、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

(一)舌诊的内容

1、诊舌的内容Δ 观舌主要观察舌体和舌苔两方面的变化。

31(1)诊舌体:舌体的色、形、态、神。

(2)诊舌苔:苔质、苔色。

2、舌体和舌苔综合分析的意义:舌质主要是反映机体脏腑虚实,气血盛衰;舌苔可以分析病邪的深浅,邪正的消长。舌苔和舌质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说明疾病的本质,故能互为补充。

舌诊的内容 望舌主要是望舌质与舌苔的变化。

正常的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上铺有一层薄而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统称淡红舌、薄白苔。望舌质 望舌色

–淡白舌:虚证、寒证或气血两虚 –红舌:主热证(有实热和虚热之分)–绛舌:主热重邪已入营或阴虚火旺 –紫舌:主瘀血、寒证、热证

望舌形

–老嫩、胖大、瘦薄、裂纹、齿痕、芒刺

望舌态

–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

望舌苔

望苔色

–白色:主表证、寒证 –黄色:主里证、热证 望苔质

–厚薄、潤燥、腐腻、剥落 舌诊的意义 判断正气的盛衰 分辨病位的深浅 区别病邪性质 推断病情进退

望舌体

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图解: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裂纹舌主病: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

气虚所致。

图解:胖大舌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的称胖大舌。胖大舌主病

(1)脾虚,证见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多由于水饮痰湿阻滞,水湿潴留舌体致舌体胖大。若谈白胖嫩,舌面水滑,属脾肾阳虚,气不化津,水湿上泛所致,治宜健脾益气,方宜八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类。

临床多见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等病人的舌象。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2)肾虚水泛,证见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治直温阳利水,用金匮肾气丸、真武扬之类,另外若见舌淡红而胖大,伴黄腻苔,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饮上溢所致。治宜化湿逐痰。宜茵陈、木通、滑石、石膏、栀子以清热利湿。

临床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病人的舌象。

常用的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补腰健肾膏、肾炎温阳片、肾炎消肿片等。

图解:齿痕舌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气虚与阳虚两型:

(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齿痕舌主病: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图解:薄白苔铺于舌面,颗粒均匀。干润适中。主病及相关研究:

薄白干苔由于肺脏津气两伤,气虚则无以化津,津少则无以润舌。苔势因失濡养而干燥。

主病多为风温入肺,邪气伤肺,或为阳虚不能化津上润,肺之气津两伤;前者当清润化燥,可用银翘散加养阴清热生津之法;而后者当益气生津,宜宣肺益气汤。升阳益气之法。

上述薄白干苔如伴有感冒、咳嗽、白泡末痰等症状可参考用药。常用的中成药有:清热养阴类——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冲剂、银黄口服液、芎菊上清丸、清热解毒口服液、养阴清肺丸、养阴清肺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宣肺益气类——通宣理肺丸、通宣理肺口服液、急支糖浆、止咳橘红口服液。

图解:厚白腻苔舌象为苔色白而厚,颗粒坚紧或疏松,可布满全舌,亦可边尖较薄,中、根部较厚。厚白腻苔主病:主湿、主痰、主寒。

由外感寒湿之舌苔白腻,为感受寒湿之邪。寒则令色白,湿则主腻苔;因寒湿在表,故舌苦可呈薄白而腻,治当温散寒湿,方选羌活胜湿汤。

由湿阻膜原之舌苔白腻,为感受湿热病毒所致,亦可因湿浊内蕴又复感外邪引发;湿热由表入里,蕴伏于膜原之间。阳气被郁,湿浊上泛而见白厚腻而干之舌苔,或白如积粉。治宣化湿辟浊兼清热,方用达原饮。

由寒饮内停之舌苔白腻,为脾阳不振,水饮内停所致舌苔白而厚腻,或水滑。治宜温阳醒脾行水,方用温脾汤。

值得往意的是,热因饮郁,水饮湿浊之邪盛于外而上溢于舌,使舌苔白而厚腻,并不现黄苔;然毕竟中郁有热邪,故可见心烦干呕,时欲饮水,当辨这种病变不同于湿热郁蒸之现黄苔。临床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等重症病人的舌象。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也可按证试用部分中成药。常用的此类中成药有:小青龙合剂、苏子降气丸、止嗽定喘口服液、玉屏风口服液、洋参保肺口服液、蛤蚧定喘丸、生脉散口服液、冠心生脉口服液、活心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益心口服液、安神养心丸等。

白苔燥裂舌象为苔色白,可薄可厚,颗粒粗糙而疏松,干燥且质硬,望之如砂石,扪之糙手,即为白糙苔,若颗粒较细,质地板硬,巳布有纵横裂纹,称白苔燥裂。

•白苔燥裂主病,主暴热伤津;治宜生津泻热;主暑热伤气,内夹湿浊,治宜清暑益气。

•临床多见于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人的舌象。常用的中成药有:紫雪散、羚翘解毒丸、板蓝根冲剂等。

黄腻苔舌象为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加黄色粉末调涂舌面

黄腻苔由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而形成。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

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宣清热,化湿,祛痰。

另外,辨黄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

——若淡红舌,黄苔满布舌面,苔色润泽不燥;边尖兼少许白苔,因外邪传里化热,进入阳明胃腑而生。主病,热入阳明证,气分湿热症,肝胆疾患及尿路感染,多种发热疾病。治宜清热解毒,疏通表里。

——若红舌,黄腻苔,中厚而边薄,紧密细腻,根部尤甚,则多因热痰互结,或湿邪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结于胃肠,尚未至阳明燥实。

——若舌色深红发绎,则又为营热深重之候;主病;热痰互结。中焦湿热;胃肠宿食。治宜清热化湿,涤淡导滞。

——若紫舌,灰黄厚苔,苔润而不燥,即为寒热错杂,热从寒化,或寒从热化之危重之候,多因为热病不愈,心阳暴衰,停痰厌饮久久不愈,兼感外邪,入里化热;盛夏炎热,恣食生冷而发中寒霍乱;阴盛于内,逼热上浮;素体内

有瘀血。又感邪化热;故主病为真寒假热,心肾阳衰,霍乱吐泻,哮喘诸证。治宜温通心肾,回阳救迎;清热化池;活血化瘀。

——若紫暗舌,黄腻苔,舌体胖,舌面满布黄苔。夹有白苔,中根较厚,其色黄而厚腻,其形成可因阴证央食,可因痰湿内郁,可因寒邪凝滞,可因湿食阻滞中焦,气血郁阻,亦有湿热与胃肠糟粕搏结之证。治宜温阳健脾,活血消积。

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尿毒症等病人的舌象。

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黄燥苔舌象为苔色黄干而少津(津液),属邪热伤津之病变。(1)苔薄黄而干,为病初外邪化热入里,邪热伤津;(2)苔黄而干燥,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3)舌苔干色黄,满舌厚积,为实热里证;

(4)若苔色老黄焦燥起刺,或中有裂纹,为表邪已解邪气内传。结聚脏腑。(5)若病后期苔由厚而薄,色由深而浅,干而少津,则为邪热虽退,津犹未生之候。

黄燥苔主病:邪热传里,治直泻热清里。气分热盛津伤,宜辛寒清气,泄热保津。实热里证,邪热结脏腑。宜苦寒攻下以泄热救阴。热退津伤,治宜甘寒生津。

因黄燥苔多合并有复杂的主病,所以用药也要根据病情来定。常用的清热去火药中成药有:清热解毒丸、新清宁片、紫雪散、安宫牛黄丸等。黄苔是常见的病理舌苔,在部分健康人中也可见到黄苔。

黄苔正常人中所见的苔主要为薄黄苔,薄黄腻苔。厚黄腻苔发生随年龄而增长。黄苔颜色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多分布于舌根及正中间部分,亦可满

布全舌,同时,如前所述,黄苔也可与其他苔色如白苔兼见,而各种黄苔中又有厚薄、润燥、腐腻不同。

黄苔主病,主脾胃病、主里证、主热证。《百鉴辨正。黄苔总论》认为黄苔,表里实热症有之,表里虚寒证则无。邪热熏灼令苔现黄色,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外感病舌苔由白转黄为表邪入里而化热,在伤寒则属阳明;在温病则属气分。而表证、虚寒证亦可见黄苔:若薄白带淡黄苔,为风热表证或风寒在表化热,若淡黄厚苔,为胸腔湿热,气滞不宣;若舌谈胖嫩,苔黄滑润。为阳虚水混下化、因此说,黄苔主里是基本的,但不足绝对的。黄苔形成机制的现代研究:(1)黄苔形成与体温升高有关(2)黄苔与炎症感染有关(3)黄苔与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关(4)黄苔与古苔微生物有关。总之,研究者们认为,黄苔与感染炎症及发热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关系最大,由干舌局部丝状乳头的增殖,口腔唾液腺体分泌减少。加上局部着色作用,舌的局灶性炎症渗出,以及产色微生物作用,共同形成黄苔。

由于黄苔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也很多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舌上苔呈黄色薄黄苔薄白中带有浅黄苔,色淡黄

主病及相关研究:薄黄苔:黄苔是常见的病理舌苔,在部分健康人中也可见到黄苔。常见的黄苔主要为薄黄苔,薄黄腻苔。厚黄腻苔发生随年龄而增长。薄黄苔多由白苔转来,示病变已由寒(六淫中的寒)化热。由表入里(病情加重或病期延长)。

《伤寒论本旨》中说:“凡现黄苔浮薄色谈者,其热在肺,尚未入胃。”其中,言肺,指肺气所主之卫分(中医按卫、气、营、血由浅入深划分病情深重的四个层次,卫分为最轻的层次。)即病犹在表(表浅);言胃,指里(深层)证。

——若薄黄而润苔,多由表邪初入里,里热不甚(不严重),津液未伤;治当清热透表(把病邪从表浅的卫分通过发汗驱逐出去);

——若薄黄而干苔,则当辨(分辨)病人不恶不怕)寒反恶热(反而怕热),为伤寒外邪初入(刚刚进入)阳明(胃)之里,或温热之邪欲入(要进入)气分,为胃家热而未实(胃中有热但并不太重)),热邪伤津之证。宜甘寒轻剂以濡养津液;

——若薄白而带浅黄苔,为风热在表或风寒化热,当辛凉解表。上述薄黄苔有伴有:

(1)发热头痛、咽干乏力、咳吐黄痰等可试用清热透表类药。

常用的中成药有: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冲剂、银黄口服液、芎菊上清丸、清热解毒口服液、养阴清肺丸、养阴清肺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

(2)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咳吐黄痰等可试用甘寒轻剂类药。

常用的中成药有:抗病毒口服液、金莲清热冲剂、银翘解毒冲剂等。(3)上述症状较重者除可适用上述药外,还可试用清肺抑火丸、竹沥化痰丸等药

黑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主病及相关研究:黑苔:常出现于疾病严重阶段。

《舌鉴辨正。黑舌总论》认为:“凡舌苔见黑色,病必不轻,寒热虚实各证皆有之,均属里证,无表证也。”但当辨吸烟染黑之苦。《中医舌诊。诊察苔色》辨黑苔,灰黑色为黑中带紫;乃邪热在三明经,淡黑色为黑中带白,属寒湿在里;若苔薄而黑如烟煤之色,属中焦阴寒。若中黑而边白质润,为虚寒央湿,多见脾阳不振,或水饮内停。若白苔中满生干黑芒刺,当分润燥;如湿润不碍手,剥之即净,属真寒假热,如干糙而刺手,为寒邪化热,为十二经皆热

极;若黄边黑腻苔,为湿热内蕴之征,嗜酒之人尤多见,治当燥湿清热。

黑苔主病:主里、上热极,主寒盛。

若黑灰滑腻苔,为寒湿浊邪停于胃肠之象,主寒饮痰湿。湿痰郁热,治宜温中燥湿,芳香清化;

若黑苔分布于舌之左右,中为白苔,舌色正,干、润适中,为寒实证,为中焦虚弱,外袭之寒邪入于胃腑,致饮食停积不运;主病:中焦寒况;脾胃实热,当温中散寒。

临床多见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胃癌等病人的舌象。

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暗紫舌舌色暗紫,晦暗不润泽,紫中略带灰色。主病及相关研究:暗紫舌成因有三:

(1)热邪深重,津枯血燥,血行瘀滞。主病:热邪入血,治宜凉血散血。

(2)素有瘀血,又感温热之邪热入于营分,血热瘀蕴,经脉阻滞,可伴腹内结块,胀痛,痛以刺痛为主,痛处不定,肌肤甲错,黑黯消瘦,主病:营热夹瘀,治宜清营破瘀。

(3)温热夹湿兼瘀,湿与热并,瘀蕴不解,主病:血瘀湿热,治宜化瘀利湿。

由于暗紫舌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也很多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舌上津液不足,甚至没有津液 主病及相关研究

淡白少津舌多因阳气虚损,不能生化津液,或阳虚水停,津液敷布不利,不能上承舌体所致。舌色淡白少津,津液由水谷精微经过阳气温煦而化生,复

经阳气运行而输布全身,若中、上焦脾肺阳气虚弱,则脾阳不能生津,肺气无以布津。如腹中停水患者,口舌反而干燥,即是一证。阳虚,则既不能化水成津,荣润诸窍,又不能散布津液而致舌淡白少津。

淡白少津舌主病:阳气虚损,津液不足。治宜扶阳益气,生津润燥。

临床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贫血等病人的舌象。上述舌象如伴有:

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肢体沉重,舌苔白厚而腻,脉缓者可试用健脾燥湿类药;

脾胃虚寒——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暖喜按,饮食减少,神疲乏力,舌质淡,脉软弱者可试用健脾开胃,行气消痞类药;

常用的中成药有:平胃丸、香砂枳术丸、香砂养胃丸、理中丸、黄芪建中丸、香砂六君子丸等。舌苔薄白舌质淡白,有瘀斑

主病及相关研究:淡白夹瘀舌:前人关于淡白含文献中,较少论及淡白夹瘀(斑、点)舌象,临床确有此类舌象,分析其形成原因,当与血虚兼瘀有关。现代舌微循环研究发现,淡白白舌之凿状乳头内微血管充盈不足,且血流缓慢,血管口径变细,而导致局部血流瘀滞,红细胞聚集,引起局部血瘀而即见淡白舌,边尖可见瘀斑、瘀点。主病:气虚血瘀。血虚血瘀。临床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各类重度贫血病人的舌象。治宜:养血益气活血。常用的中成药有: ——气血两亏:归芪茸血晶、八珍丸等。

——脾肾阳虚:血速升冲剂、再障生血片、生血丸等。

舌色淡白舌面苔全部脱光,颗粒全无,平滑如镜,舌质似新剥皮之鸡肉 主病及相关研究:淡白光莹舌由于脾胃损伤,气血两虚,久久不能恢复,造成

营养不良,舌质的不到足够的营养,使舌苔逐渐脱落,又无新苔续生,使全舌淡白而光莹。

另外当辨淡白光莹舌与纯熟白舌和淡白透明苔舌之区别。《伤寒舌鉴。白苔舌总论》:¡舌见白苔如熟之色,厚厚裹舌者,¡±可见亦有白苔厚积之象,为阳微不能蒸化水谷,致气血双亏。有淡白透明首舌,为全舌明净,被覆一层极薄的透明苔,好似浮胖,淡白湿亮,《舌鉴辨证》:¡°淡白透明舌,不论老幼,见此者即是虚寒,宜补中益气汤加姜、桂、附¡­¡­。¡±即认为此舌由于中阳不振,水湿之气反而上显,出现骤视无苔的透明薄苔,当温补脾肾之阳。当予鉴别。

在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和水肿的病人多见此舌。

治宜养胃健脾,补气生血。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等。舌色淡白舌上润,或湿润多津

主病及相关研究:前者淡白舌为气血两虚,其舌体大小正常或略小,气虚则不能生血,或血虚而后又气虚,最终气血两虚。不能上荣舌面,多由于疾病久延,失血过多所致,治宜气血双补,以十全大补汤之类,缓缓图功。

后者湿润舌为脾虚寒湿淡白舌,其舌体胖嫩,舌边有齿印,多因脾阳亏损,脾虚化源匮之,脏腑经络无以滋荣,则舌淡白无华,脾虚无以制水,水湿失于运化,浸润于舌,则舌体湿润胖嫩。治宜温脾助阳,祛寒逐湿。

临床多见于虚证、妇科大失血后气血两虚证病人的舌象。

常用的补气养血类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苁蓉补肾丸、全鹿丸、乌鸡白凤丸、人参养荣丸、安坤赞育丸等。舌色鲜红舌中有裂纹,如人字形等状

鲜红裂纹舌属心火播灼,热毒熏蒸;若舌色深红,苔白而分布不均或无苔,舌

面有很多裂纹如刀切状深沟,多见明虚火旺,不济火,或真阴耗竭。若舌中碎裂,属血枯液涸。如裂纹呈¡°人¡±、¡°川¡±字,或如直槽者,为热盛伤津,胃液灼伤,或肾水攻心所致。

鲜红裂纹舌主病:阴虚发热,邪入营血,胃阴不足,痰热凝结。治宜清心泻热,滋阴养液。

临床多见于发热、脱水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慢性肠炎,肝硬变等病人的舌象。

由于鲜红裂纹舌兼证较多,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闻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听声音

–语言:语声强弱,语言错乱 –呼吸:频率、粗细、哮喘 –咳嗽:特征 –呃逆嗳气

嗅气味

–口气:口臭,多属消化不良,或有烂牙,或口腔不洁,或有胃热,或有内痈 –排泄物与分泌物。

问诊:

是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以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方法。

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治疗经过、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这些资料只有通

过问诊才能获得。问诊的内容: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哑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在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诊的方法

1、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选择安静适宜环境,以免受到干扰。询问病情,宜直接向病员本人询问有关病情资料,若年幼或病重意识不清而不能自述者,可向陪属询问,但当病人能陈述时,应及时核实或补充,以使资料尽量准确、可靠。

(2)对病人的态度,既严肃认真又和蔼可亲,细心询问和耐心听取病人叙述病情。如遇疑难病证切忌有悲观、惊讶之言情,以免使病人产生不良精神刺激,而使病情加重。

(3)询问病情语言要通俗易懂,忌用医学术语。

(4)要重视病人主诉,并围绕主诉深入询问,收集病情资料。

(5)当病人叙述不清楚时,可适当提示,但切忌暗示套间,以避免资料失真。

(6)对危重病人应抓住主症扼要询问,不必面面俱到,以防延误抢救时机。一、一般情况

1、一般情况¡±的内容: 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2、询问:一般情况¡±的意义:便于与病人联系、随访;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

料。

3、问:一般情况:对哪些疾病的诊断最有意义:地方病、职业病、传染病、老年病、妇科病。

二、主诉

1、主诉的含义Δ:就诊时病人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2、主诉的诊断价值 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对疾病的范畴、类别、病势的轻重缓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3、怎样抓准¡°主诉¡±进行深入询问 主诉是病人最痛苦的症状,在就诊时往往是最先向医生叙述的内容,医生应注意倾听。当初步确认了主诉症状或体证后,进一步了解清楚其病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治疗经过等有关内容,不得笼统、含糊。

二、主诉

1、“ 主诉” 的含义Δ: 就诊时病人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2、“主诉”的诊断价值: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对疾病的范畴、类别、病势的轻重缓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3、怎样抓准“主诉”进行深入询问:主诉是病人最痛苦的症状,在就诊时往往是最先向医生叙述的内容,医生应注意倾听。当初步确认了主诉症状或体证后,进一步了解清楚其病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治疗经过等有关内容,不得笼统、含糊。

(一)发病情况

1、问“发病情况”的内容:Δ 问发病时间的新久;发病原因或诱因;最初症状及其性质、部位;当时曾做过何处理等。

2、问“发病情况”的意义:Δ 是辨别病因、病位、病性的重要依据。如起

病急,时间短者多为外感病、实证,患病已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多为内伤病、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二)病变过程

1、问病变过程的方法:一般按疾病时间先后顺序询问出现的症状、性质、程度、变化情况、有否规律等。

2、问病变过程的意义:了解疾病邪正斗争情况以及病情发展趋势等。

(三)诊治经过

1、“诊治经过”应询问的内容Δ 作过何种检查和检查的结果;作过何种诊断和有关诊断依据;经过哪些治疗;治疗的药物或疗法名称;治疗效果及反应。

2、“诊治经过”的意义 作为当前诊断与治疗的参考。

四、既往史

既往史的内容:包括平素身体健康状况及过去曾患疾病情况。

(一)既往健康状况

询问“既往健康状况”对诊断病情的意义。

(1)素体健壮——现患疾病多为实证。

(2)素体衰弱——现患疾病多为虚证。

(3)素体阴虚——易感温燥之邪,多为热证。

(4)素体阳虚——易受寒湿之袭,多为寒证。

(二)既往患病情况

1、问“既往患病情况”的意义:了解既往所患疾病与现患疾病的关系。2、问“既往患病情况”应询问的内容 病人过去曾患过何种其他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是否预防接种,有无对药物或其他物品过敏,是否作过何种手术治

疗等。

五、个人生活史

“个人生活史”应注意询问的内容:生活经历、精神情志、生活起居、饮食嗜好、婚姻生育等。

(一)生活经历

问“生活经历”的内容和意义: 应问病人的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以排除某些地方病或传染病。

(二)精神情志

问“精神情志”的意义:分析精神情志变化对患病的影响,医生对受情志影响的疾病辅以思想开导。

(三)饮食起居

问“饮食起居”的意义:对分析判断病性有一定参考价值。如素嗜肥甘者多病痰湿;偏食辛燥者易患热证等。

(四)婚姻生育

1、问婚姻生育的意义 对诊断男性疾病和妇科病证有重要意义。

2、问婚姻生育的内容 结婚否、结婚年龄、爱人健康状况、有无传染病或遗传病。育龄妇女应询问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行经天数,带下的量、色、质等变化。

六、家族史

1、问“家族史”的意义

对诊断传染病和遗传病有重要意义。

2、问“家族史”的内容 询问父母、爱人、子女、兄弟 姐妹及接触密切的人的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直系亲属的死亡原因等。

第三节 问现在症

1、“ 问现在症”的含义Δ 对病人就诊时感到的病痛及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的详细询问。

2、“ 问现在症”的意义 可了解到唯有病人自我能感觉到的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

3、背诵经后人修改而成的明代医家张景岳的“ 十问歌”。Δ

4、“ 问现在症”的方法 首先问主症特征(包括部位、性质、程度、诱因、发作时间等);其次问兼症;再次问全身其他情况。根据不同病情灵活而有主次地询问。此为本节难点。

三、现病史

“现病史”的含义和内容:

Δ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治疗的经过。包括发病情况、病变过程、治疗经过等。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问诊的主要内容Δ

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问寒热

恶寒:身感寒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寒意不减者 畏寒:身体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寒意缓 解者 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 潮热:发热发有定时,或发热定时加重者

低热:发热较低,稍微超过正常体温,且发热 时间较长 寒热的表现形式

恶寒发热:通过恶寒发热的轻重,区分风热风寒 但寒不热:实寒或虚寒证 但热不寒:实热或虚热

寒热往来:恶寒发热交替出现,属半表半里证

问汗:

•表证辩汗

–有汗:外感风邪或风热或表阳不足证 –无汗:外感寒邪

•局部辩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

里证辩汗

自汗:日间汗出不已,动则加重者,属阳虚卫阳不固 盗汗:睡则汗出,醒后汗止者,属阴虚证

大汗: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者为实热证;大汗淋漓,面白肢冷,脉微欲绝者,属亡阳证,为重证、危证。

战汗:先有寒战,继而汗出者,是正与邪相争剧烈,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2、各种“特殊汗出”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7.中医护理理论 篇七

1 树立“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文化底蕴[2]”, 中医文化是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殊资源。但在中医院校, 由于中医文化教育类课程处于从属地位, 课程和课时都不多, 多数中医院校教师仅将其视作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课程, 没有充分发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在中医院校人才培养中, 文化教育是应有之义。“教育与文化关系密切, 二者互为前提, 互相砥砺。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存在意义, 教育给文化以生存的生机和活力, 两者缺一不可[3]。”中医文化对中医药人才具有教化功能, 其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与中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在对中医院校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进行中医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所培养的学生具有中医文化的基础知识、领会中医文化的内涵、继承和发扬中医文化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突出政治性、时代性与针对性, 将两者融会贯通起来, 可以从内容上相互补充。在中医院校,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加强学生和部分中医院校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视, 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 将中医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的内容,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将中医文化内容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对学生进行中医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将中医文化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有机结合。例如: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 教师可以结合古代、近代的医学典故, 结合现代著名老中医的事迹, 引导中医院校学生谈自己的理想, 使学生领会如何把理想变为现实。目前, 各省的中医药界和高等中医院校, 都有学生熟悉和敬仰的著名老中医, 其中包括享受政府津贴的“国医”。各中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补充关于这些老中医成长经历和事迹的内容,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方面, 教师可以结合中医大学生的特点, 增加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列举古代中医的事迹, 教育学生学习他们的崇高品质, 要求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 救死扶伤。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 结合中医文化中的“大医精诚”思想, 教育学生要淡泊名利、精勤治学、精研医道, 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在生命观教育方面, 教师可以将中医文化中对生命的认识等内容引入教学中,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病人的生命价值, 教育学生病人的生命价值没有高低之分;也可以结合我国古代许多著名中医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的事迹, 号召学生毕业后到最需要自己、最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地方去锻炼、成长。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 教师可以根据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结合中医医德的内容来教育学生要热爱中医药事业, 诚实守信, 树立为人民、为病人服务的理念,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师可以针对近年来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等现象进行教学, 帮助学生理解中医学生是未来中医医疗卫生事业的中流砥柱, 个人的理想、信念、人生观绝对不能定位在对金钱、地位等的追求上面, 不要忘记自己的神圣天职;也可以通过历代优秀中医的事迹, 向学生指出:作为中医院校学生, 应继承中医医德理念和精神, 具备优秀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念和精神。

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时, 教师可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科学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也要向学生讲明, 在国家的保护下,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中医文化得到大力发展, 中医文化会被更多国家的人民所认同。

在世界观、辩证法教育方面, 教师可以结合中医文化中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指出其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共通之处。中医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无不体现着辨证思维的方法。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的思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 也要向学生指出,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还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和不彻底性等局限, 教师应同时教育学生用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地认识和分析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从而形成正确的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

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时, 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对于中医的神秘化, 甚至出现的各种伪中医现象, 组织学生讨论中医文化怎样实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怎样让人民群众辩证地认识中医, 向学生补充有关国际中医药贸易、国外中医文化热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实现中医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在讲授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等内容时, 教师可以补充中医文化遵循“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来对人与自然进行认识,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医文化崇尚自然, 主张人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是中医文化的重要思想和观点, 这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等思想相契合。

3 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

要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就要创新教学方法。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而是要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这一教学活动,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从教育的内容到手段、方法, 都要贯穿中医文化教育。在课堂上, 应尽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课件等,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改变“满堂灌”的方式, 坚持启发思维的原则, 多采用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社会实践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在讨论的内容和分析的案例中, 可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加入与之有关的中医文化内容。在实践教学中, 可以结合每门课的特征和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 确定实践内容和方式。

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近现代史的影视资料, 设计思考题,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然后可以补充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 西医是如何传入中国的文献、视频等, 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在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 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有关古代中医、现代著名老中医事迹的文献资料, 播放有关的视频资料, 如国医大师周仲瑛、孟景春的事迹, 让学生讨论如何学习这些中医名家。另外,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表演有关医德医风方面的舞台剧、情景剧等, 组织学生就社会上有影响的医德医风方面的事件进行讨论或辩论。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中, 可以补充“神农尝百草”“阴阳五行”与物质、矛盾等概念的联系等方面的内容, 启发学生思考中医世界观、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 可以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关于中医药发展的有关论述, 放映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医药、中医文化发展的图片、视频等, 给学生以直观、生动的印象, 帮助学生了解建国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建议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 除了列出与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应的课外书籍外, 还可以给学生列出与课程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类的书籍。

综上所述, 应将中医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融合, 从内容上相互补充, 创新教学方法, 这对培养中医院校学生中医文化素养、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薛公忱.中医文化溯源[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8.失眠的中医理论探讨 篇八

【摘要】本文从文献着手,对中医学发展中已有共识的失眠理论加以归纳、分析和整理,总结出与失眠相关的中医理论,由于人们考察失眠的角度不同,因此历代医家论治失眠,也有不一样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失眠;中医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65-01

1从阴阳论失眠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自然界相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双方是对立消长、互根互用,还能相互转化,这些作用维持着自然界的正常变化,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只有阴阳双方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才能使人的精神活动正常,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阴阳与睡眠息息相关,渗透到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决定了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有其节律,人体阴阳消长与其相应,也有明显的节律。天地阴阳的盛衰消长,致使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体的阳气,随气有消长出入的日节律运动。平旦时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阴气生发而由里出外,阳气渐长,人起床活动,中午时分人体阳气盛于外部,黄昏则阳气渐消,入夜则阳气潜藏于内,人上床休息。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阴主静,阳主动;阳气衰,阴气盛,则睡眠;阳气盛,阴气衰,则产生觉醒。这种阴阳盛衰主导睡眠和觉醒的机制,是由于人体阳气入里出表的运动来决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人的阴阳调和,血脉通利,故昼精而夜寐,夜晚有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白天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科学研究也提供了人体的阴阳日节律的相关论证,以内分泌来说,即表现出阴阳日节律的变化,如人体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肾素、醛固酮、促性腺激素、睾酮等等白天分泌增加,夜间分泌降低;而甲状旁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血管升压素等夜间分泌增加,白天分泌下降。现代睡眠学认为,睡眠与觉醒系统作用下,要使睡眠得以发生,力量相对较强的觉醒系统的活动应首先减弱,力量相对较弱的睡眠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以致进入睡眠。觉醒系统活动过强,或睡眠系统力量不足,则不能发生睡眠。觉醒系统活动增加,睡眠系统用作减弱,人就觉醒了。这种理论,与阴阳睡眠学说如出一辙,觉醒系统比类为阳,睡眠系统比类为阴,阴阳相互矛盾,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来完成睡眠与觉醒的生理活动,这与阴阳理论异曲同工。可以说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重要病机。总之,阴阳学说解释了中医睡眠的生理与病理,指导着中医对失眠的诊断、治疗和调养健康。

2以神主学说论失眠

现代许多研究显示,失眠不单是睡眠生理紊乱,同时还伴有心理紊乱过程。神主睡眠说也认为,睡眠和觉醒由神的活动来主宰,神安则人能进入睡眠,神不安则人不能入睡,张景岳说:“盖初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灵枢•邪客》:“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而《素问•灵兰秘典论》又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统摄协调五脏,主持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神在人体具有重要的地位,神充则身体强健,神衰则身体虚弱,神的活动,更反映了心主神明的功能,幷统领五脏六腑。可想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正常的睡眠和觉醒。《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因此,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异常,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而出现失眠、神志不安、健忘、精神萎靡等临床表现。

3以气血盛衰论失眠

气血的衰少或运行不畅,都会致使脏腑组织功能失调而发生病变。《灵枢•营卫生会》中就曾指出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是因为“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景岳全书•不寐》中又说到“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以致终夜不寐,及忽寐忽醒,而为神魂不安等证。”其中不只虚证有之,若血分有热,不仅扰乱心神,还使魂魄不宁。如《温热论》中提到“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事实上气与血密不可分,气属阳,血属阴,气能生血、气能行血、而血为气之母。气不得血,则血无依附,气布以血为根;血不得气,则血不得流通,血行以气为帅。俾使气血充和,阴阳协调,则人康健。故无论气病还是血病,最终都会形成气血失和,阴阳失调,神失其常,使人体整体生理功能紊乱,产生包括睡眠障碍在内的各种疾病。

4讨论

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关于失眠的理论,所涉及的都是中医的基本原理与认识思维,同时紧密结合了生理与病理,这些理论相当程度的受到了中医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比如天人相应等理论,说明了除了人体生理病理之外,人体对外环境的应对方式与疾病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目前这些有关失眠理论体系的研究,还处于与整理提高的阶段,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思考。千百年来,中医解决了失眠中的许多问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更多新的科学手段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如何在新的社会文化与科学中,为失眠的理论与临床创造有利的条件,给予失眠的研究有新的生机,我们中医药工作者,应注意随时吸取现代科学发展的结果,尤其是结合现代临床科研方法与传统理论,累积更多的临床资料,将理论与临床妥善结合,定会带给学科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艶骄.中医睡眠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上一篇:老家趣事优秀作文下一篇:放大孩子的优点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