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数值

2024-06-20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数值(共17篇)

1.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数值 篇一

危急值报告处理规范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涉及临床及医技各科。

(二)建立本院的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报告范围。

(三)建立本院的危急值报告程序。

(四)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必须按报告程序第一时间通知临床科室,并作好相关记录。

(五)临床科室在接获危急值报告时,必须立即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置,并作好记录。

(六)医院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各科室根据制度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七)医教部、护理部、质管办应加大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

(八)医教部应每年组织一次危急值报告工作的评估,不断完善危急值项目,进一步确定危急值项目的界限值。

二、危急值报告程序: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

2、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

3、门、急诊医生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

4、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医教部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医教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门、急诊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2)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3)及时出具检查(验)报告并发出;(4)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本科室危急值详细登记。

2、临床科室:(1)临床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须立即通知主管医生(主管医生不在,就通知当班医生);(2)临床医生接到通知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3)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医技科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4)管床医生或当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病情及时跟踪治疗效果。

3、主管医生或当班医生需在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治疗效果。

(三)体检科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科工作人员或主任报告。

2、体检科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

3、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

4、体检科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

(一)各临床、医技科室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二)各临床、医技科室在报告或接获危急值信息时,均要对危急值的 相关信息和处理的过程做详细记录。

(三)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谁记录”、“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四)临床科室在接获电话通知的 危急值结果时,必须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给医生使用。

四、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检验科

(二)放射科

(三)功能科

附件一: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表

附件二: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表

2.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数值 篇二

关键词:危急值报告,调查,分析

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报告制度是中国医院协会倡导《患者安全目标》之一[1],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临床实验室就已有“危急值”报告制度,我国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在2002年以后才开始建立[2]。及时发现病人的“危险”,及时组织有效抢救已经成为各级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临床实验室提供着十分重要的信息。本文调查分析了某大型综合性医院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情况,提出肤浅的见解,与同行切磋。

1 资料来源

本文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实施中国医院协会安全目标中的“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现状。

2 研究方法

2.1 查询法

查询该院医疗部、门诊部、检验科在实施有关“危急值”报告的制度建立及相关资料。

2.2 问卷调查

随机调查发放问卷100份,调查该院临床、医技、护理、行政人员等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知晓度和执行情况。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为100%。

2.3 资料处理

问卷数据以Excel输入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该院有“危急值”报告制度

该院有比较完整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其内容如:(1)如检验者发现申请外的异常情况需及时通知临床;(2)病人生命危急的检验报告须在检验单上注明以提示临床,出现危急值的标本必须复查;(3)出现危急值标本时操作者必须及时与临床联系。必要时向组长或科主任报告;(4)记录患者姓名或识别号(门诊号;住院号;社会保障卡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向临床报告时间、报告接受人和检验人员姓名或工号;(5)必要时标本应保留备查;(6)急诊报告必须在2小时内发出等。(图1为该院危急值报告流程图)

3.2 该院“危急值”检验项目

见表1。

3.3“危急值”的认知情况

知晓率分析。表2示:该院被调查者中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知道者28人(占28%);部分知道28人(占28%),不知道44人(占44%),可见“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知晓率不高。

3.4“危急值”的知晓率相关性分析

个人情况与知晓率相关分析。表3显示,该院不同类别的人员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知晓率依次为检验75.0%,医师32.4%,护士19.0%,管理人员15.4%。

表4显示,“危急值”报告制度知晓率与学历呈正相关,学历越提高,知晓率也随之提高。

表5显示,员工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知晓率随着职称的增高而增高。

4 讨论

4.1“危急值”(C r i t i c a lvalue)

“危急值”(Critical value),也称为紧急(Panic)值或警告(alert)值[2,3]。指的是检验结果非常异常,当出现这种检验结果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所以,“危急值”是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结果,故把这种检验数据称为危急值。“危急值”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检验工作者对异常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复查,并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

4.2 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危险值”的意识

临床实验室的作用是为临床科室提供及时、可靠的检验信息。长期以来,临床实验室被看作“辅助”科室,一直处于“辅助”位置,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提高了临床实验室的地位。当出现危急值后,检验人员将结合临床诊断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长期坚持会提高检验工作者的诊断水平和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意识,由于“危急值”制度的建立。表3显示该院检验人员对“危险值”报告制度的知晓率最高(75%),表明实施“危险值”报告制度有了基础和保证。通过制度的实施,可以增加临床医生对检验工作者的理解和信任,临床实验室的地位也得到提高,有助于检验医学的发展。

4.3 护理人员与标本留取的质量

当出现危急值并复查无误后,检验人员必须第一时间主动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标本留取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些标本的危急值的出现,是由于标本留取过程中存在问题造成的。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护理人员的“危险值”的意识强化尤为重要,护士的学历、职称一般比较低,表3、4、5显示对护理人员的“危险值”的知晓率影响大,所以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检验科也必须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护理部门必须定时到检验部门了解标本留取的质量问题,从源头解决标本质量问题。同时,临床实验室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和培训护士如何正确留取标本。

4.4 全员参与是“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落实的保证

实施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使检验人员能及时识别危急值,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护理人员拿到检验报告能及时看出危急值,及时报告医师,及时监护病人,医师得到危急值报告,及时处置病人,及时救治病人,所以,当检验报告在传递过程中,每一位临床医师和护士都要有危急值的意识,都要成为危急值的发现者。这种“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也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中的重要部分[4]。本研究样本表明该院“危险值”报告制度的总体知晓率不高,且与学历、职称呈正相关,说明对临床低学历低职称人员的培训和宣传是关键,只有全员知晓和参与,提高全员意识,才能把“危险值”报告制度落到实处。虽然“危急值”相关的重点科室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但门诊、其他科室、不同规模的医疗机构也都可能遇到,只是机会多少不同而已。所以临床医师和护士对危急值的报告必须了解,也必须认真对待。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必须懂得什么叫“危急值”?哪些项目有“危急值”?“危急值”是多少?医院在进行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检查时,“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否落实要作为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保证医疗安全。领导重视,加强培训,制度保障,人人参与,责任到位,监督考核是“危急值”报告制度得到完全落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07[M].北京,2006,10.

[2]秦晓光.必须正确认识和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J].江西医学检验,2007,25(2):97-98.

[3]张利,刘伟林.评价检验结果临床意义参数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12):1525-1527.

3.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数值 篇三

临床实验室的职能就是准确?迅速?及时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诊断意义的检验信息和数据,因此,异常检验结果的处理及“危险值”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检验“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由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因为这是一个危及生命的试验结果,所以把这种试验数值称为“危急值”?

一?危急值的建立

1.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危急值

建立时应根据本地区患者及本院检验科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單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制度的建立应以病人为中心,以确保医疗安全为目的?在制定危急界限值时,要把危急值和参考值区分开,防止“危急值”定的过宽,避免使之出现危急值不危急的情况?

2.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

因检验工作者临床知识相对欠缺,在项目设置时应征求临床意见,项目设置后在执行过程中应经常向临床了解项目可行性,了解报告后病人处理情况,是否从早期报告中取得改善机会,如何避免在报告传递中延误,甚至发生对方拒收或接收后拒绝告诉姓名等?每年做一次回顾性小结,内容可包括项目设置,报告情况,并作出适当修正等?

3.职能部门的指导作用

职能部门要指导检验科制定“危急值”报告和处置的二级制度,如:1.明确检验科的报告项目,以及具体项目的质控?复核?报告和登记的具体细节;2.明确临床科室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的处理?告知和病历记录等细则?同时还要对临床?检验科执行医院“危急值”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管,定期和(或)不定期开展分析总结,持续性改进“危急值”管理制度?要明确保障制度执行的具体措施,如:制定临床?检验科违反“危急值”管理制度的具体职责,明确责任承担等?

二?“危急值”出现时的处理

1.先要查看标本是否有错,实验前各项操作是否正确,因为分析前误差占到总检验误差的50%以上,因此有时会出现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明显不符合的情况,尤其是标本采集不当是主要因素?而这些实验前因素是不能在实验中纠正的?

2.在试验中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错,当天的质控是否正常?

3.复检标本,如果复查结果与上次一样或在许可的范围内,必要时可以重新采集标本,再次复查,但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检”?

4.对处理过程要详细记录,还要建立起对检验结果中危急值的确认,同时还要了解临床患者的处理情况?并在《危急值登记簿》上做好登记工作?

5.临床科室的查对?处置和记录程序?临床科室在收到医技科室关于“危急值”的报告后,应当履行必要的查对措施,制度应明确规定需要查对的项目(至少应包括患者姓名?是否做过该项检查)和查对的执行人员?明确规定当班医务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危急值”类型做好相应的处理,或做好有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的处理准备工作?

三?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危急值的管理中可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危急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医院的职能部门不重视?2.实验室对危急值制度的建立不够完善,一些检验项目也有待改善?3.“危急值”报告的时间不明确,报告记录不完善?4.临床科室对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的认识不够重视,不完全理解危急值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建立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对全院各个科室进行培训,提高对危急值的认知程度,特别是职能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四?危急值临床应用的意义

1.建立符合本院“危急值”管理制度,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必要措施?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危急值”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缩短“危急值”从报告到处置的间隔时间;明显提升临床的“危急值”处置能力和治疗质量;提高病员在出现“危急值”?面临生命危险状态时的治疗有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2.增强了检验工作者的责任心:当危急值出现时,检验人员会按制度认真分析检验结果,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促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主动学习的目的,减少了懒散情绪,同时提高了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由于危急值制度的建立,也加强了检验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使临床医生大大减少了对检验工作的抱怨,增加了理解和信任,临床实验室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检验医学得到了发展?

3.加强与护士的沟通:标本采集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些标本的危急值的出现,是由于标本采集过程操作不当造成的?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检验科必须加强与护士的沟通,检验科最好把怎样采集标本?什么时间采集哪种标本最合适?以及采集标本中应注意的事项,做成小册子发放到科室,从源头解决标本质量问题?

4.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总结 篇四

我院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已五年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不断实践中被临床医务人员广泛知晓和自觉执行,现就2012年我院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极大地降低了临床风险、保障了我院医疗安全。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我院未发生因未报告危急值而产生的医疗不良事件。检验科在工作中能检测到危急值并处理得当,既避免了一些凶险现象的发生,又避免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

二、修改了危急值项目和数量,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应该结合临床实际,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密切联系临床,从实际出发服务于临床。2012年检验科结合本院工作实际情况,通过与临床各科室医生进行多次座谈和沟通,并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兄弟单位危急值的设置项目和范围,经过多次修改,编制完善了本院的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和项目范围,对个别项目及报告流程进行了修改。具体修改了血凝PT危急数值,增加了D-二聚体、PT活动度、CK-MB及微生物的危急值项目和数值,使危急报告制度更加实用和有效,也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

三、加强临床与检验科的沟通与协作。

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顺畅是危急值报告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目前检验科与临床在危急值的报告方面的沟通非常顺畅,检验科的工作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肯定和积极配合,下一步检验科的工作重点是与临床科室定期沟通、协商,多听取临床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在危急值报告项目、数值等方面不断调整和完善,以期满足临床的要求。

5.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 篇五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检查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时,应重新进行复查。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心电图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临床科室应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四、质控与考核

(一)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6.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数值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年龄21~37 (27.4±3.3) 岁;孕周37~40 (39.2±1.7) w。观察组年龄20~37 (27.9±4.1) 岁;孕周37~40 (38.9±2.2) w。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管理, 观察组实施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 (1) 建立危急值项目:在充分听取临床科室意见建议之后, 结合医院及服务对象实际制定危急值项目[3]:白细胞计数 (WBC) :成人全血:2.5~3.0×109, 放化疗全血:1.0~100.0×109;血红蛋白含量 (HGB) :成人全血:50~200g/L, 新生儿全血:95~223g/L;血小板计数PLT:成人全血30~1000×109, 放化疗全血:15×109;红细胞比容 (HCT) :成人全血0.15~0.60L/L, 新生儿全血:3.2~6.0L/L;钾 (K+) :成人血清:2.5~6.5mmol/L, 新生儿血清:3.2~6.0mmol/L;钠 (Na+) :血清:115~160mmol/L;钙 (Ca2+) :血清:1.6~3.5mmol/L;葡萄糖 (GLU) :成人血清:2.2~22.2mmol/L, 新生儿血清:1.6~16.6mmol/L;总胆红素 (TBI) :成人血清:307μmol/L, 新生儿血清:222μmol/L;尿素 (URE) :血清:1.5mmol/L;凝血酶原时间 (PT) :血浆:20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血浆:70s;Rh血型:全血:阴性。 (2) 规范报告流程:一旦检验科医生发现检验结果达危急值, 应立刻向科室业务主管或主任报告, 经审核、复查无误之后, 立刻通知管床医生, 并对危急值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报告时间、审核人等信息做好记录。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的医疗时间、急救发生率、急救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医疗干预时间为13.36±3.99min, 对照组为25.57±4.26min, 观察组产妇的医疗干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急救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产科高风险不但是由生产过程中多因素互相作用引起, 也与急救绿色通道畅通度、医疗技术的水平及支持系统的保障能力密切相关[4]。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可以丰富保障系统, 提高高危产妇抢救成功率, 为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保障。检验可人员应提高对危急值、生物参考区间及医学决定水平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合理制定不同目标的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区间为该项制度的核心, 设置项目过多会降低临床的危急值关注度, 过少则无法满足临床救治需要;区间范围过小会引起过度反应, 导致资源浪费, 区间过大则降低系统灵敏度, 延误治疗时机。所以, 检验科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危急值项目与区间, 提高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

检验医师、经管医生、护理人员之间应保持危急值报告快速反应联动机制畅通, 以安全快速便捷的途径精准传递, 这就要求适时改变传递方式[]。临床上以往采用的电话通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急诊急救需要。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将医院信息系统 (HIS)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 (LIS) 、中国联通及中国移动的短信平台网络技术联合起来建立的程序系统, 其中LIS通过对检验结果自行判断是否是危急值, 再通过短信信道与网络信道, 将信息发送至医生工作站、医生、患者或家属手机, 从而有效克服单纯电话报告的众多缺陷, 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 可以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好保障。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施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管理的观察组产妇的医疗干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急救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也证明了上述观点。

总而言之, 产科急救过程中加强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抢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密切医患关系,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菊.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管理在产科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13) :90-91

[2]李雪姣, 陈淑琴.某妇产科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应用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 (5) :621-622

[3]刘灿, 王炳龙, 林寿榕, 等.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应用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6 (6) :565-568

[4]李远波, 杨敏, 杨春燕, 等.根因分析法在基层医院检验危急报告管理中的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 31 (2) :138-139

7.如何应对检验危急值的出现 篇七

【关键词】危急值 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06-01

检验危急值,在检验结果中,会经常出现;作为检验工作者,如何应对检验危急值的出现,是每一位检验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事实。根据多年的工作经历,做出如下的体会和总结。

1方法

1.1 做好质量体系[1]建设和全面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控制要从医生开单做起(急诊除外),医生开单时就告述患者,留取标本前应注意的事项,包括饮食、药物、运动、体位等的影响;留取标本后,标本应及时送检,送检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更不能久置于室温;标本到科后应立即进行离心、接种、理化处理或冷藏;

1.2 科室建立危急值操作规程[2],建立危急值数据,建立危急值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危急值考核制度,建立危急值登记记录。经常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让人人知晓制度和规章,掌握熟悉操作流程。

1.3 检验工作者,应经常学习危急值操作规程,学习相关资料,主动和临床沟通,掌握临床病情,熟知危急值数据,掌握操作规程和制度,熟知操作流程。

1.4 建立完整的网络管理系统,网络必须与实验室的LIS系统连接,才能方便医生读取危急值报告。

2结果

从2006年完成制度管理和记录到现在,已经执行了7年,在这7年,科室没有发生过大的差错,为临床科室解决了无数的诊断难度,挽救了很多生命;记录有大量资料。

科室在2010年建立了LIS系统,并在2011年与医院的网络系统连接,使医生接电话后,马上就能看到危急值报告。

統计今年1~3月份,生化危急值占检测(包括血气、肌钙蛋白检测)例2.62%(25073/659),临检危急值占检测例数的1.108%(29240/324),微生物危急值占检测例数的2.055%(15808/31),急诊(指夜班急诊18::0~7:30)危急值检验占检测例数的6.5%(4927/345)。

3 讨论

熟知检验危急值:每个实验室都建立有危急值,你首先应记住“值”的范围和临床意义,总结工作经验,吸取以前的教训;在工作时,出现危急值数据,你一眼就能加以识别,不会让你手忙足乱,而且工作会得心应手。

科室发生过一些小的差错,如登记不完整,电话不到位,识别不清楚等,经过培训后得到解决。

临床科室对危急值报告,认识不清,2006年刚开始给临床报告危急值时,临床科室认为是检验科的事,与临床科室何干?发生了一些抵制情绪,有的科室甚至只听电话,不记录,不传讯,造成危急值报告不到位,差错就必然出现;后经检验科申报院部,由医务科对危急值报告进行统一管理,不作为的科室,将得到惩罚;同时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重要性的培训,要求放射科、B超、心电都要进行危急值报告;经过培训和制度的健全,危急值报告得到了大的改观。

医院网络没有建立之前,实验室实行电话告知,经常出现医生接听电话后,对数据有疑问,或者是对报告不清楚,造成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矛盾,后来LIS系统[3]和医院的网络系统连接,暨方便了医生读取检验结果,也方便了检验科的报告发放,减少了科室与临床之间矛盾和问题,使危急值报告能顺利成章。

建立危急值报告评价制度,本制度能够对检验人员的报告质量进行监督,也能对临床在危急值报告接收后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双监督制度,对于减少差错和医疗事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危急值报告得到了最适宜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孟小平,夏偕田,主编.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建立指南.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8.

[2] 叶应妩,王敏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J].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14-115.

8.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 篇八

通过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我们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相关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危急值涉及面广,涉及人员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或人员的执行不力,就会影响危急值制度的有效性。我们通过强化学习报告制度及报告流程内容,监督落实情况,并且根据要求不断更新、简化项目内容,使大家更易掌握,从而提高了该制度的有效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科碰到的最常见情况是一些电解质紊乱、低血糖、高血糖,心脏停搏、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①心室扑动、颤动;②室性心动过速;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6)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等,能占到危急情况的90%左右,但我们有时也不能过于相信检验科反馈给我们的检验值,他仅仅是辅助检查,仅供我们参考,一定要结合临床,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

我们应进一步优化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内容及报告流程,提高危急值制度的落实率,全部门、全过程、全员参与,从而提高危急值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xxxx年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

通过建立危急值制度,我们临床医生及时得到相关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尽最大可能地挽救患者生命,危急值涉及面广,涉及人员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或人员的执行不力,就会影响危急值制度的有效性。我们通过强化学习报告制度及报告流程内容,监督落实情况,并且根据要求不断更新、简化项目内容,使大家更易掌握,从而提高了该制度的有效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科碰到的最常见情况是一些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及低血糖、高血糖、严重脑出血及大面积脑梗死等,能占到危急情况的90%左右,但我们有时也不能过于相信检验科反馈给我们的检验值,他仅仅是辅助检查,仅供我们参考,一定要结合临床,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再就是有些工作人员重视程度不够,有漏报现象,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以后要坚决杜绝此类事情发生

9.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数值 篇九

病理诊断危急值报告制度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关于实施《CHA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为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特制定病理诊断“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设立“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范围:

1.标本太小、未见标本或者因未加固定液导致组织自溶,无法做出病理诊断时;

2.在脱水机处理组织过程中出现停电、机器故障等意外时,导致组织被严重破坏而无法做出诊断;在染色机染色过程中出现停电、停水、机器故障等意外时,导致无法制出合格切片而影响诊断结果;

3.病理常规诊断结果或者冰冻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差别较大时;

4.当遇到疑难病例,导致常规或者冰冻无法做出明确诊断时;

5.恶性肿瘤切缘阳性时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

1.当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出现“危急值”时,病理诊断人员和病理技术员必需核对标本的姓名、取材部位、送检组织块数、取材块数、大体描述、切片上的组织块数、组织学形态是否符合,染色操作、方法是否规范,查看近期有无该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并加以比较,同时,病理诊断医师应该通过电话与临床医师沟通:大体标本采集、送检部位、组织大小是否一致;病人临床情况与病理诊断结果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应当重新取材进行复查。

2.确认“危急值”后,病理科诊断医师应及时用电话报告相关科室危急值登记人员,双方必须复核患者信息和病理诊断结果,同时双方均应及时正确登记《危急值登记本》,防止差错的发生。报告流程(见《句容市人民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

3.相关科室危急值登记人员应及时报告管床(值班)医师,医师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按诊疗规程及时处理病人,完善病情记录,低年资住院医师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并记录上级医师指示。

句容市人民医院

10.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数值 篇十

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随着医院管理的不断深入,医疗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加强检验危急值的管理,是防范医疗纠纷、医疗过错的前提[2]。针对重症监护室检验危急值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我科于2012年6月成立品管圈,确立了“完善危急值报告流程”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理论和方法展开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 法

1.1 成立QCC小组 小组成员10名,由1名本科学历的主管护师担任品管圈圈长,负责整个小组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科护士长为督导员,成员由9名护理骨干组成,其中护师5名,护士4名。确定以“守护圈”为圈名,其寓意是护士用爱及关怀守护在每一位重症患者身边,使每个生命因爱而延续,并制作了圈徽。

1.2 现况调查 圈组成员收集本科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护士没有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只是将检验科电话告知的危急值转告医生,没有在“病房危急值报告本”上做记录,或记录不完善,发生问题后无据可查;部分护士将检验项目危急值与异常检验值混淆,将所有异常值均记录,造成记录无针对性;交班中未记录检验危急值的处理结果;对血标本采集不规范与危急值产生的关联问题不了解。

1.3研究时间 2012年7月~2013年1月期间我科检验危急值管理进行追踪统计,并与活动前 2011年6月~2012年6月的统计资料对照分析。

1.4 制定目标及改进措施

1.4.1 目标 每位护士掌握检验危急值知识,知晓并实施危急值的管理流程,能正确采集标本。

1.4.2 改进措施

1.4.2.1 提高护士对检验危急值的认识 组织科室护士学习本科危急值,知晓各项检验危急值的意义及处理;鼓励护士参加检验学科的相关学术活动,请检验科专家对护士进行危急值的专科辅导;每季度对护士进行危急值相关知識考核,及时发现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

1.4.2.2 完善危急值报告流程 护士接到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电话,复述危急值,双方确认无误后接电话护士将自己的姓名告知检验科,同时询问检验科打电话人员的姓名→接电话护士从医院内网检验项目查询中查看该患者的危急值数据→报告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将检验危急值记录在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

1.4.2.3 复核检验危急值 临床医生和护士接到检验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报告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采集有问题时,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医生即刻将危急值报告结果向科主任汇报,并给予患者对症处理;检验科将再送标本重新复检,如结果与第

1次结果吻合,检验科仍应重新向临床报告危急值。

1.4.2.4 规范血标本采集 从源头解决血标本质量问题。血标本采集前,仔细核对患者标本信息,正确粘贴条形码,根据检验项目选取对应的标本采集容器;标本采集时,避免在输液侧肢体、刚输过脂肪乳的肢体血管采集血标本,标本采集时间不宜过长,扎压脉带时间<2min,标本采集量要符合要求;标本采集后,需抗凝的标本保证正确的抗凝比例,不同检验目的所需的抗凝剂不同,试管不能互换,标本量不够时不能从量多的试管倒入量少的试管;标本立即送检。

1.4.2.5 加强对危急值报告的质量监控 医院统一制作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内容包括:日期,接电话时间,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者姓名,登记者姓名,接报告医生姓名,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诊断、检验项目危急值结果、处理措施、处理后结果。圈长每月配合护理部、医务科检查科室危急值报告情况,包括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后是否及时报告医生、及时观察患者病情、规范登记和患者病情与危急值报告结果不相符合是否复查,了解科室在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时是否存在困难、是否规范留取各种标本等内容。参考相关文献根据计划进度和制定的目标,分阶段对护士考核检验危急值相关知识和采集标本操作。护士长每周不定时检查,了解护士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及流程执行情况。

2 结 果

2.1有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检验危急值各项考核指标评分与改进前比较见表1。

2.2 无形成果

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对每一位圈员就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脑力开发6个方面进行调查,并计算平均分,活动前上述项目的分值分别为1.0、3.2、3.5、3.5、3.7、3.0分,活动后分别提高到4.4、4.3、4.5、4.7、4.8、4.2分。所有指标均有提高,尤其是在品管圈方法运用和脑力开发方面。

3 体 会

严格执行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是抢救危重患者、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3]。运用品管圈活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充分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质量持续改进成为自发行为[4]。发挥每位护士的主动性及参与意识,认真讨论危急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制定改进目标与措施,各项改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护士检验危急值知识,使之按要求正确采集标本,按流程处置检验危急值,从而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使科室的管理更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当然,作为刚组建的新圈,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圈能力的评估方面,由开始的满分到后来降至66%,显示出圈员信心的不足。另外,对于各种QCC手法的掌握、过程的量化评价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利香,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杂志, 2008,1 (6): 255-256.

[2]王海剑.生命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6):25-26.

[3]张真路,刘洋全.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4):452-453.

11.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数值 篇十一

1 资料方法

记录2011年5月1日~2014年5月19日进行CT检查的600患者, 男319例, 女281例, 年龄12~87岁, 随机分为对照组300例 (原方法是将检查报告交给患者, 如患者存在危险, 仅告诉患者及时找医师) , 观察组300例 (存在危急值患者立即通知医师详细记录并督促或送患者到达救治现场) , 本文存在危急值的患者15min内到达救治现场定为及时, 超过15min定为不及时, 分析两组患者的脑出血等患者到达救治现场及时率。

2 结果 (措施、效果)

2.1 CT检查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是指某种检查结果出现时, 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 医师需要得到检查信息, 迅速给患者有效的干预或治疗, 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避免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2 CT检查危急值报告目的。

(1) 危急值信息可供医师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治疗, 避免病人意外发生。 (2)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能有效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服务及救治工作, 促进相互沟通与合作。 (3) 准确的检查报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2.3 研究制定CT检查危急值项目。

CT检查危急值项目包括 (1) 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2) 脑疝、急性脑水肿; (3) 严重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 (4) 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 ; (5) 脑出血或者脑梗塞复查CT, 出血或者脑梗塞程度加重; (6) 急性胆道梗阻; (7)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8) 液气胸、特别是张力性气胸 (肺压缩在50%) ; (9) 肺栓塞; (10) 急性主动脉夹层; (11) 空腔脏器穿孔; (12) 肝、胰、脾等出血; (13) 眼眶内异物; (14) 脊柱长轴成角畸形、椎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腔; (15) 骨盆骨折、多发性复合伤危及生命。

2.4 CT检查危急值报告流程。

当患者CT检查存在危急值时, 确认设备正常时, 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检查结果吻合无误后, 立即电话通知医师或护士;CT医师及临床科室护士医师必须在《危急值结果记录本》上详细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护士或医师、联系电话、联系时间 (准确到分钟) 、CT室报告人等, 临床医师接到电话立即处理, 如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符, 立即救治, 如患者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相符, 需加强观察患者, 告诉患者暂时不能离开床位, 这样有利于救治患者。

2.5 加强询问患者及重点部位检查确保危急值结果可靠。

在300例观察组患者中, 在CT检查前阅读患者初步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突出检查重点, 在CT检查开始, 笔者询问全部患者临床症状, 哪里疼痛?哪里最难受?怎样难受?笔者心里有数后再做CT, 可有利于确诊CT检查危急值。如患者收缩压大于140Pa, 应加强脑室部位检查, 有利于确诊脑出血。有危急值的患者除按流程图报告外, 笔者还挤出一定时间, 将患者送到医师值班室。文献[1]有:新加坡医院护士行为准则有:要求护士对患者应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新加坡经验值得笔者实践。

3 讨论

文献[2]有:德国埃森大学Ruhrlandklinik医院患者的影像资料不打印, 刻录在光盘上交给患者。德国医院的做法感动笔者。

笔者进行危急值报告后, 观察组300例CT检查者中的脑出血、脑疝、严重颅内血肿、肝胰脾出血患者到达救治现场及时率是100%。进行CT检查危急值报告, 可保障CT检查过程存在危急值的患者及时报告医师并及时救治, 可提高救治率, 减少致残率。由于本文危急值报告及救治效果明显, 故总结成文, 诚望本文措施对国内专业人员的工作和研究产生一定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娄平, 舒流.学习新加坡经验努力提升护理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 2009:9 (7) :71.

12.检验危急值报告 篇十二

异常检验结果的处理及危急值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危急值?所谓危急值是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处于危险的边缘或危险状态中,所以危急值表示危急生命的检验结果,把为种数据称为危急值。

结果:例如当血清钙小于1.5mmol/L时出现全身性痉挛的危险性极高;而当血清钙大于3.5mmol/L时出现高血钙危象的可能性很大,过高和过低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这两个数据都可以看作是血钙的高、低危急值界限值。

结论:有时出现危急值并不是患者的真实检验结果,患者并未出现相关的危急症状。

如果医生能及时地得到相关检验信息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就可以抢救患者的生命,否则会错过抢救的最好时机。

【关键词】危急值;处理意见;重要意义

一旦出现危急值,就要求检验科工作人员做出相对应的处理意见,在结果得到确认后,通知临床一线医护人员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

所以危急值在临床中的应用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建立检测项目危急值

1.1 血液化学参考值如表1。

1.2 临床检验见表2。

1.3 血培养+。

13.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程序 篇十三

1、危急值是指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或手术者健康的某些重要检查结果的危象界限值。

2、当出现上述危急值或可疑危急值时,立即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护士站(病区主班护士或三班值班护士)或开单医师,同时,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再次及时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护士站(病区主班护士或三班值班护士)或开单医师,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上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3、检验科每天收取标本时,对照手术记录板,在检查单上加以标记,根据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标本进行排序、检查。

4、每天上午11:30分之前,将病房标本的传染病项目异常值或可疑值,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护士站(病区主班护士或三班值班护士)或开单医师。

5、如果手术时间提前或有急诊手术,在检验结果未回报的情况下,管床医生应与检验科沟通。

6、检查科室和临床科室应分别设“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实时记录信息以备核查。每次电话报告时双方应如实记录电话报告时间、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检查结果、报告者和报告接受人姓名。

7、病区主班护士或三班值班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并要求其签字。

8、如临床医师对危急值结果存有异议,应主动联系相应检查部门进行重新检查。

9、检查科室应主动关心出现危急值患者的诊治情况,临床科室应在施治后及时进行复查。

14.临床危急值在急诊治疗中的应用 篇十四

临床危急值是指临床检验或辅助检查中发现结果与正常范围偏离较大和 (或) 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临床医师如能及时掌握检查信息, 给患者及时有效的干预, 则可挽救患者生命, 否则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

1 危急值登记制度

1.1 危急值报告方式

电话报告、病区电脑自鸣跳跃显示均可。

1.2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包括的内容

接收日期的时间、科室床号、姓名、住院 (门诊) 号、危急项目及数值、报告者姓名、接受者姓名、报告医师处置时间。当班护士接到电话通知后, 立即按照登记本内容逐一做好登记, 确认无误后通知医师, 并签全名。登记本定位放置, 定期核对。

2建立相关科室的危急值项目

急诊治疗涉及范围广, 制定出“临床危急值”项目。见表1。

3 建立“危急值”报告制的意义分析

建立"危急值"报告制主要有以下作用: (1) 缩短各类临床检查的等待时间, 尤其在急诊治疗过程中, 避免因没有及时提取报告而未能采取相应措施和治疗, 延误治疗而造成不良后果。 (2) 提高对各项临床危急值的警惕性与责任心, 当危急值出现时, 检查人员会按制度认真分析检查结果, 并及时主动的与临床联系, 了解可能影响检查的因素。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责任心。密切了和临床的关系, 使各部门形成一个完整的医疗整体, 有利于对患者负责。 (3) 提高了检查人员的理论水平, 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当危急值检验结果出来后, 结合临床诊断进行分析、探讨。其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长期坚持, 便会提高检查和医疗诊断水平, 提高治愈率。 (4) 增加患者或家属在就医过程中产生认同感, 体现医者仁心仁术, 促进医患关系的发展。危急值的应用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及时地为临床一线医师提供有价值的检验信息[1]。 (5) 危急值也称为紧急值或警告值, 建立生命危急值报告系统对于防范医疗事故, 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有效地改进服务质量和诊疗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

总之, 各类临床危急值的应用、危急值报告流程的应用, 促使各级医务人员进一步明确职责, 确保临床医师能够及时准确的得到各项检查结果, 使患者得到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 减轻患者痛苦, 挽救患者生命。避免因延误通知检查结果导致的不良后果, 保证患者安全。在急诊治疗过程中也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灿.浅谈临床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28) :273.

15.危急值每月总结及改进意见 篇十五

一、成立科室危急值管理小组,制定专人负责科室危急值登记管理工作,管理小组在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管理下进行工作。

专项负责人:

职责:督促、检查科室危急值登记并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二、每月对科室危急值管理进行总结分析,如发现已定“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需要更改或增减,及时上报医务部,以便规范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

16.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数值 篇十六

为加强对临床“危急值”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向临床科室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在我院制定的《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完善,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检验、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出现这种检验、检查结果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数值称为危急值,危急值也称为紧急值或警告值。

二、各医技科室(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内镜室等)全体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危急值项目的“危急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复核后,立即电话报告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中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确保医疗安全。

四、医技科室和各临床科室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报告情况。记录内容如下:

医技科室:检验(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门诊号、收样时间、检验(检查)项目及结果、电话报告时间(具体到分)、接电话人姓名、报告者签名、复检者签名、备注等。

临床科室:日期、接电话时间(具体到分)、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门诊号、检验(检查)项目及结果、医技科室报告人姓名、接电话者签名、汇报医生时间、处理时间、处理医生签名、处理结果等。

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五、具体操作程序:

(一)“危急值”发现、确认、复检、报告。

(1)检验科、超声科、病理科、心功能室、放射科、CT及核磁共振室、内镜室等工作人员应对检验检查结果进行认真核查,及时发现“危急值”。

(2)发现检验检查结果符合危急值报告范围时,检验检查人员应立即确认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检验检查过程是否符合操作规范,操作是否正确,质控是否在控;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住院/门诊号、诊断、标本、检测检查项目等)是否有误,仪器传输是否有误;检测的原始标本采集是否合格且储存条件、储存时间是否正确。

(3)在确认检验检查过程中各环节无异常,检测检查系统处于正常状态后,对检验标本若室内质控在控情况下,应对检验标本进行复检,必要时须重新采集标本。

(4)对检验标本复检结果无误后或非检验项目的危急值报告,实行双人双签字确认,立刻通过电话报告患者就诊科室的相关人员。若化验检查结果出具时间非门诊上班时间,应通知对应病区值班医生,单独门诊科室应及时通知急诊科(电话:7165120、7168111)。

并将“危急值”项目处加盖“危急值”提示章,报告单上标注“已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利用信息报告系统报告“危急值”。检验科、病理科应妥善保留标本以便备查。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

医疗机构指定本医疗机构门诊、急诊、住院、体检患者检验检查项目“危急值”报告流程。

(1)门、急诊患者危急值报告流程

a、门、急诊在接到“危急值”报告时,报告接收人应当复读、确认危急值结果,并在《危急值结果报告登记本》上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危急值项目名称及结果、报告人姓名、报告时间(精确到分钟)、接听电话人员签字、处理时间(精确到分钟)、处理医生签字及处理结果等。

b、报告接收人应在发现危急值(5分钟内)通知该患者的接诊医师。

c、接诊医师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在5分钟内通知患者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患者时,应及时向门诊部报告(值班期间应向医院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或医院总值班应帮助寻找该患者,并负责跟踪落实。

d、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合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立即与检验或检查科室沟通,决定是否重新采集标本送检或进行复查,对于需要复检的项目,尽快安排复检;如检查结果与病情相符或对复查结果无异议,接诊医师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e、接诊医师应将对“危急值”报告的处理过程记录到门诊病历中。“危急值”报告接收人员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登记。

(2)住院患者危急值报告流程

a、临床科室接收到“危急值”报告后,报告接收人应当复读、确认危急值结果,并在《危急值结果报告登记本》上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危急值项目名称及结果、报告人姓名、报告时间(精确到分钟)、接听电话人员签字、处理时间(精确到分钟)、处理医生签字、主管医生签字及处理结果等。

b、报告接收人应在5分钟内通知该患者的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主管医生上班时间通知主管医生,非上班时间通知值班医生)。

c、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接收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符合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立即与检验或检查科室沟通后,决定是否重新留取标本送检或进行复查,若需要复检应尽快安排复检;如检查结果与病情相符或对复查结果无异议,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应在10分钟内查看患者,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d、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应在处置结束6小时内将对“危急值”报告的处理过程记录到病程记录中(危急值接收时间、名称、结果、处理内容等)。“危急值”报告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登记。

(3)体检中心危急值处理流程

a、体检科在接到“危急值”报告时,报告接收人应当复读、确认危急值结果,并在《危急值结果报告登记本》上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危急值项目名称及结果、报告人姓名、报告时间(精确到分钟)、接听电话人员签字、处理时间(精确到分钟)、处理医生签字、主管医生签字及处理结果等。

b、报告接收人应在5分钟内通知患者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并帮助体检者联系合适的医生,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体检科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c、非正常上班时间,如报告方发现体检中心体检者的危急值,应及时通知急诊科(电话:7165120、7168111)。按门诊患者危急值处理流程妥善安排。
(4)转科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后,如果向原科室报告确认病人已经转入其他科室治疗的,医技科室要及时追踪病人并将危急值报告给转入的科室,转入科室详细记录病人的危急值信息,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必要时要与原科室主管医生(或科主任)会诊制订治疗方案。

六、“危急值”报告涉及所有门、急诊及病区病人,重点对象是急诊科、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各医技科室在对病人检查过程中发现急、危、重病人出现危急症状应立即启动急诊急救应急预案,并与临床医生、护士联系,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七、“危急值”报告作为科室管理评价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医务科及相关职能科室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八、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情况,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九、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的修订或新增

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的修订或新增的制度和程序。

(1)临床科室拟修订“危急值”项目和范围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目,按照规定程序向医务部门提出申请。

(2)医务科及相关职能科室组织相关临床科室和检验、检查科室研究讨论,形成一致意见。

(3)拟修订或新增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要在全院范围内公开。

十、危急值的项目及报告范围(见附件)

一、本次修改危急值项目

放射科项目:

原项目:一侧肺不张

修改为:小儿一侧肺不张

二、本次新增危急值项目

放射科项目:

较严重的食管、支气管瘘

自发性食管破裂

附件2:

放射科危急值

1、小儿一侧肺不张;

2、气管、支气管异物;

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

4、急性肺水肿;

5、食道异物;

6、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

7、外伤性膈疝;

8、严重骨关节创伤:①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椎体粉碎性骨折;②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③严重骨盆骨折。

9、较严重的食管、支气管瘘;

10、自发性食管破裂;

附件3:

Ⅰ.危急值报告流程

发现检验、检查结果符合“危急值”报告范围

检查仪器设备、操作流程、相关信息等是否有误

对检验标本进行复检

确认无误双人双签字确认

报告患者就诊科室的相关人员(通常是电话)并专册登记

“危急值”检验、检查报告发放(标注已通知并加盖“危急值”提示章)

Ⅱ.病房、门急诊危急值处理流程

病区、门急诊医生、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复读、确认,及时将结果记录在危急值登记本上

确认该结果是否与临床病情相符合

与临床相符时

与临床不符合时

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应在10分钟内查看患者,必要时及时上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复 检

主管医师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或门诊

17.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数值 篇十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一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危急值患者118例, 年龄19~79岁, 平均年龄62.8岁, 118例患者中, 女54例, 男64例, 12例患者是45岁以下的, 33例患者是介于45~60岁之间的, 有73例患者是60岁以上的。

1.2 临床方法

在对118例患者进行血清标本检验之前, 首要进行处理的就是室内质控, 使其完全处在控制范围之内, 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参照朗道标准血清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 最后的一个环节是对血清电解质样品标本进行处理[2]。血清危急值的建立与处理的具体步骤, 首先是要由由检验科进行具体方案的提报, 然后该方案要经过临床科室的协商并且最终确定出一个相对较为优化的方案。然后将最终的方案上交给医院领导进行审批。我院的部分血清电解质危急值项目和其具体的界限范围具体见表1。

除了制定出上述的检验表之外, 还需要在监测工作中, 一旦发现患者的木屑检验项目的危急值异于常人, 并且经过检查, 并且在确诊没有失误之后, 必须及时的向患者的主治医师发出报告, 同时还要在检验出的危急值项目处表明注释, 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

2 结果

118例患者中, 死亡15例, 15例死亡患者中, 45岁以下患者1例, 45~60岁之间的患者4例, 60岁以上的患者10例, 男女死亡比例为1.5∶1.0, 患者的病死率达到了12.7%。经分析, 所有的死亡患者中, 所占比重最大的是老年患者, 其百分比为67%。大量的文献报道都表明, 血清电解质危急值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最严重。故而, 临床上的血清患者危急值检验要尽量的做到高效、准确, 还要做到检验结果及时的和主治医师沟通, 及时的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 能够挽救多数患者的生命。

3 讨论

血清电解质危急值能够发生在每一个年龄段患者的身上, 而且该现象的发生男女患者的差别不是十分明显。然而本次研究却表明, 老年人在血清电解质危急值的发生上, 其概率要远远地高于其他年龄群体, 并且老年患者的病死率较高, 这表明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 导致体质有所下降, 从而其抗病能力也在下降。通过该组的研究对于其他项目的检验危急值进行的统计分析, 能够明显的看出, 发病率最高的是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 对比其他项目检验危急值而言, 其发病率相对较低, 这与相关文献中的结论一致[3]。以上的研究结果中, 患者的病死率达到12.7%, 同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的病死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对于本次研究病死率较高的结果, 笔者认为老年患者比例较大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 及时、准确的进行各项危急值的检验, 对于及时的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医务人员需要对血清电解质危急值进行检查, 检查过程中主要需要进行的工作包括对于医师在接到危急值异常的报告时有没有及时的给予处理;实验室给出的危急值是否可靠, 有无失误存在;针对具体的情况医师对患者采取了哪些之来哦措施, 这些措施是否对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 对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有哪些影响。医院应该组织每年对危急值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 促进临床沟通, 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共同探讨修正相应的界限值[4]。血清电解质危急值的检验, 对于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都有积极的作用。这里主要是体现在以下的这些方面: (1) 增强了临床服务的意识, 实验室一旦检验出危急值之后, 实验室人员要及时的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汇报患者的情况, 增强了科室与医师之间的交流, 从被动变为主动, 使患者的病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 (2) 有力的促进检验室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 也充分的体现出了临床实验室的科学地位, 作为医院的临床实验室, 其主要的职能就是为临床诊断和之来哦提供科学准确的检验信息的。因此, 当其一旦检验出患者存在危急值时, 就要及时的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 长期以往可以有效的提高试验室检验人员参与临床治疗的主动性。建立危机值制度, 可以减少医师对对检验工作的抱怨, 促进医师和检验人员的和谐相处和相互信任, 也使得试验室在医院的地位得以提升, 从而促进其发展。因此, 把握好试验室血清电解质危急值检验的整个流程, 确保其工作质量, 使检验结果接近真实科学, 才能使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发挥更大的作用, 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淑霞, 李莺, 孙萍, 等.实验室危急值报告的临床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1 (6) :777-778.

[2]朱华芳, 唐耀敏, 杨芸.检验医学危急值的建立与临床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08, 26 (4) :433-434.

[3]兰海丽, 张秀明, 余元龙, 等.检验危急值应用的评估与持续改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9, 25 (4) :235-236.

上一篇:壮族三月三作文开头下一篇:读后感400字作文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