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关系现状及问题浅析

2024-09-25

中国公共关系现状及问题浅析(精选8篇)

1.中国公共关系现状及问题浅析 篇一

浅析“三农”问题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摘 要:中国“三农”问题长期存在,最近几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的三农问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国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企业遭受严重损失,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三农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 一、“三农”问题与扩大内需 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出路是刺激国内需求,即拉动内需。而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依然是制约中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消费需求下降,一太面城市居民消费趋于饱和,另一方面是农村消费市场长期启而不动,潜在消费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购买行为。因此,采取措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已成为当前实现扩大内需的关键一环。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因为“三农”问题是阻碍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收入是制约农民消费的首要因素 中国农村还处于消费水平与收人水平基本同步变化的阶段,还没有进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阶段。因此,对低收人阶层的农民来说,其收人增加,消费支出也会相应增加,收入增长的预期提高,消费倾向也随之提高。 农民纯收人增长缓慢导致购买力严重下降,并直接影响到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提高农民收人已成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多渠道、多途经提高农民收人,包括增加农产品供给和减少农业人数双管齐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繁荣小企业和小城镇,扩大9亿农民的就业空间和收人来源等等。 (二)农民负担过重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支付能力,从而影响了其消费水平的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农民收人逐渐增加的同时,其负担也与日俱增,一些地方的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各种摊派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行政机构改革,从治本上杜绝各种增加农民负担的源头,扩大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而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增加农民的消费热情,扩大农村需求。 (三)消费环境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消费能力的 实现 国家正在努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农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一方面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人;另一方面,建立农户自我资金积累的投资机制。通过改善农村交通、通信条件,既可使农产品及时转化为商品,增加农民收人,又使得所需的工业品能够及时组织进来,解决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针对目前农村消费的热点是家用电产品,应加快农村电网、电视转播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三农”问题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一)入世使解决“三农”问题显得更为迫切 入世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农业方面看,加人WTO有利于中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和农民部分消费品支出的减少(由于部分进口消费品价格低于国内同类消费品价格),相应增加可支配收人,也有利于有效解决贸易争端。但同时也在农业经营和非农产业等方面给农民收人带来挑战。因此,农民期望像过去那样通过农业经营增收将很困难。从非农业收入方面分析,目前中国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回落,经济效益下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人递减。而另一方面一些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面对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变得更困难。应对入世后带来的上述种种问题,根本的途径是实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二)解决“三农”问题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致的 2001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是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多。在目前这个阶段如何将这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研究许多新的课题.要有新思路,要深化改革。 (1)要坚持所有制的多样化,实行多种经营; (2)要坚持技术手段的多层次,不同技术层面的行业可吸纳不同素质的劳动力; (3)要大力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不仅是农业的内部问题,而且牵涉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也就说,现阶段“三农”问题不过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缩影,“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调整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来实现。 在中国目前的国民经济结构中,无论产出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不尽合理,而且就业结构转换的速度也滞后于产出结构转换的速度。在这十年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依然占很大比重,第二产业吸收的就业人数变化不大,而第三产业却有很大的增长。不难看出,上述关于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数字存在着某种不相一致的问题。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急需进行调整和优化,尤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条件,以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最终解决“三农”问题。 三、“三农”问魔与中国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一)解决“三农”问题将为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创造条件 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推进的,而中国城市化水平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对中国的发展很不利。中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主要是: (1)建国初实行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将城市定位为生产城市,制约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2)是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3)是农村特殊的工业化道路,即发展乡镇企业“务工不进城”对城市化进程会发生一定的阻潜作用; (4)是对城市化认识上的偏差。比如认为工业化可以不走城市化的道路,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等,无形中也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侄桔。 解决“三农”间题和解决中国城市化间题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不论是近期还是长远,解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人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非农就业,而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把更多的农民变为非农民。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这样一种单一的经济发展政策,其效果很不理想。一方面,工业化不可能单靠少数城市人来推动;另一方面,农业是个弱产业,面临三大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产品卖难)、技术风险(农业技术投资回报率不稳定),入世后,三大风险尤为严峻。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单靠农业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走农村经济工业化的道路,使供应、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体化经营,农村工业化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器。农村工业企业一开始就抓住中国城市工业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和方面,立足于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有较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其次,从长远看,农村工业化是增加农民收人,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途径。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居民收人差距大,固然有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比农业部门高,从而导致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由贫变富的关键。而农村工业化正是提高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最佳选择。再次,农村工业化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基础。我们所说的农村工业化主要就是指小城镇日益工业化,这样,可为乡村城镇化提供基础和依托。归根到底,农村工业化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民的素质低;二是资金缺乏。而农村工业化将可以解除这两个制约因素,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四、“三农”问题解决与西部大开发及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关系重大 (一)“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还会牵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败。西部大开发首先是西部广大农村的大开发,而不能只是几个城市的大开发。东西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当把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作为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二)解决“三农”问题对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观点认为,“三农”问题主要来自农业外部,涉及中国深层的政治经济体制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毕其工于一役。追根索源,“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民增收、减负的根本保障在于中国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三农”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又需通盘考虑、审慎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无论对农业本身发展,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无论对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还是对关系中国长远发展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国公共关系现状及问题浅析 篇二

关键词:印度,中国台湾地区,经贸关系,历史演变,发展趋势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众所周知, 美日是影响台湾问题最重要的国际因素, 但是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 印度是南亚地区具有主导地位的国家, 南亚是中国的重要周边, 印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目前印台关系的发展仅仅是出于经济考虑还是另有所图, 印度对台政策是否会出现变化, 以及未来印台关系的发展趋势, 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冷战后印度与中国台湾地区经贸关系的现状

1991年前苏联解体, 国际政治进入一超多强的后冷战时代。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拉奥政府调整外交政策。在亚太地区, 印度开始实行“东向政策”, 发展与东盟国家、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关系。与此同时, 20世纪90年代初, 台湾李登辉当局推行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所谓的“务实外交”, 即通过“银弹外交”拓展国际空间, 推行“南向政策”, 分散台商海外投资, 避免台湾经济边缘化。陈水扁执政时期, 不仅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作为未来两岸经贸政策的“新思维、新作为”, 而且再次重启“南向政策”, 对抗“西进潮流”, 将印度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在台湾当局的诱导下, 印度开始逐渐重视我国台湾地区, 印台不断提升“实质关系”, 经贸交往逐渐密切, 主要体现在冷战后印台双方贸易额逐年增加, 贸易合作平稳发展。根据台“行政院主计处”统计数据 (参见表1) , 2007年印台贸易额约为48.8亿美元, 较2006年增加79.82%。2008年, 台印双边贸易增加近12%, 双边贸易量增加到53亿美元, 台湾顺差6亿美元。

作者根据台“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统计资讯网”资料自制。

印台市场和经济互补性强, 发展空间广阔, 台湾地区通过印度可以打开中东和非洲市场。台湾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 主要依靠海外市场, 在技术、硬件、管理人才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台湾具有完整的硬件制造供应链, 是全球重要的硬件产品生产与代工区。台湾的PC产业、半导体产业、LCD产业、手机产业等都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印度则是内需型经济的代表, 具有国内市场广阔, 科技人才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较低等优势。印度被誉为“软件王国”, 拥有大量廉价的软件技术人才, 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中心, 在企业全球研发布局的地位不断提升。此外, 印台在纺织业、机械加工、医疗、航空航天、能源的开发等领域也展开了积极的合作。

近年来, 台商在印投资增加明显。自2002年印台签署《投资促进及保护协定》以来, 台“经济部”每年组织大型经贸访问团赴印度等国参观考察, 以经济利益为诱饵, 推动印台关系发展。2003年底, 台商对印投资累计只有1.1亿美元。而2008年印度台商达到67家, 累计投资金额10亿美元, 散布全印各地。究其原因, 一方面印度自1991年推动经济改革以来, 平均所得由316美元增至1043美元, 涨幅达到3倍以上, 中产阶级崛起为印度注入新活力, 为台商提供新的商机。另一方面, 台湾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雄厚的经济实力, 成熟的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的人才, 诸多优惠措施陆续出台, 都有利于印台经贸关系稳步向前发展。台湾驻印“代表”翁文祺表示2009年上半年, 台印将签署“避免双重课税协定”, 这将成为台印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同时近期还将宣布持有美、加签证的印度民众来台可以享免签证。台“外交部政务次长”夏立言表示为强化台印政经关系, 除新德里设立办事处外, 将评估另在南印度的台商重镇的清奈 (Chenni) 设立办事处的可行性, 这将有助于扩大发展与印度南部各邦的关系。

二、对冷战后印台关系发展的分析

纵观冷战后印台关系发展历史, 笔者认为冷战后, 印度在台湾问题上仍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但对台政策更趋灵活, 目标日益多元化, 不断提升印台关系, 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国际形势和岛内局势发生变化。苏联解体后, 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大国关系经历了深刻的调整, 形成既相互倚重又相互制衡的局面。俄罗斯成立之初, 政治上过于孱弱, 经济上过于贫困, 无力顾及印度, 因此, 俄罗斯在南亚实行战略收缩。尽管印度失去了前苏联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但是前苏联势力退出南亚地区对印度来说, 在战略上是有利的因素。同时美国重新调整了南亚政策, 从冷战结束初期推行“印巴平衡”外交, 转而奉行“重印轻巴”的倾斜政策, 美印关系回暖。中印之间的历史纠葛依然存在, 但是双方为了解决历史问题出现了缓和的气氛。同时,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台湾岛内“台独”势力大搞“去中国化”活动, 推动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务实外交”, 积极发展与印度等国的“实质关系”, 鼓励台商投资印度, 以平衡台商“西进大陆”的趋势, 缓解所谓大陆对台湾“以商逼政”的压力。二是保持南亚大国地位, 维持自身安全利益。巴基斯坦是涉及印度核心利益的问题, 通过打“台湾牌”, 利用台湾问题制衡中巴关系的发展, 限制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 最大限度地谋取政治、经济利益, 成为冷战后印度对华外交政策的重要走向之一。而且印度洋是中国能源供给依赖的重要生命线, “藏独”势力以印度为大本营, 具有亲印度倾向。中印之间在印度洋能源管道、西藏问题上的分歧以及尚未解决的边界问题为印台“实质关系”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同时由于印巴之间的克什米尔问题尚未解决, 印度东北部分离主义倾向依然存在, 中国因素是印度如何处理克什米尔问题的一个重要考量, “台独”运动又可能引起国内分离主义运动的连锁反应, 因此印度不愿因台湾问题而导致中印关系的恶化。

三、未来印台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

随着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的历史轨道, 呈现出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局面, 国际社会也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而且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考验, 大陆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但仍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两岸现实政治和经济力量对比朝着更有利于大陆方向发展。台湾地区在印度“以台制华”和印度在台湾地区“联印制陆”战略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印度“以台制华”和台湾地区“联印制陆”战略所获得的利益呈曲线下降趋势, 而与大陆对抗的成本呈直线上升趋势。未来印台关系存在升温的可能性, 但短期内大幅升温的可能性不大, 推动印台关系发展的基础和诱因仍旧存在。

一方面, 台湾当局将以民主价值观为纽带发展印台关系, 建立遏制大陆的战略体系。台湾方面认同印度是民主国家, 双方共享民主价值观念, 希望建立“亚太民主价值同盟”, 推动印度与美国、俄罗斯以及亚太国家形成一个有助于使中国边缘化的战略框架。

另一方面, 台湾当局试图提升印台双边关系的政治因素仍将大于经济因素。虽然印台在经济资源、产业结构、资讯产业领域等方面互补性强, 合作潜力巨大, 但相对于大陆和东南亚地区, 台印双方贸易额总量仍然相差甚远。印台经贸合作在短期内仍处于初级合作阶段。印台双边贸易额不高, 相互投资规模小, 在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领域投资总额偏低。

作者自制。资料来源为台湾《天下》杂志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台湾当局推行的“南向政策”的目的在于在经济上减少对大陆的依赖程度, 在政治上与大陆形成对抗, 制造“实质台独”的国际影响。一言以蔽之, “南向政策”的实质是“以经济换取政治, 以经贸拓展外交”。李登辉推行的“务实外交”, 陈水扁奉行的“烽火外交”中, 发展台印关系的政治因素的倾向较为明显, 马英九提出的“活路外交”强调“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 关注台湾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体系的问题, 尤其当前岛内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下, 马“政府”拓宽经济合作领域, 多渠道发展经贸关系的意图更为突出。2007年马英九访印时, 曾表示他的经贸政策不只是西进到中国内地, 而是希望展开多边触角, 尤其他这次来访就是希望重新认识印度。但是相对于大陆20多年来形成的日益完整的产业链, 日趋成熟的投资环境, 印台经贸发展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瓶颈问题:第一, 印度投资环境不容乐观。印度制造业相对落后, 基础设施严重缺乏, 语言文字障碍难以逾越, 各邦之间税法规定不同, 宗教种族冲突激烈, 官僚体系较为僵固, 办事程序繁琐。第二, 印度对外资限制严格。由于长期殖民历史形成的“东印度公司恐惧”, 自尼赫鲁时代, 印度执行以自力更生为主, 利用外资为辅的发展战略。长期以来, 印度政府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以及国防安全的行业实行严格的限制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资进入印度市场。因此从台湾地区与印度近八年来的贸易数字来看, 虽有大幅增长, 但仍处于低水平, 印度在帮助台湾地区摆脱经济危机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双边往来的目的和重心并未完全放在经贸关系上, 政治因素仍旧是重要考虑, 如何利用中印之间矛盾, 取得台湾在地缘政治、国际空间等方面的最大利益是台湾方面对印政策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苏永耀:“我驻印代表:前进印度, 时候到了”.载《自由时报》, 2009年3月4日, A3版

[2]刘玉春王建民:《台印经贸往来的现状与走向分析》.载《亚太经济》, 2005年4月

[3]彭融:“印度台商的贫穷历练”.台湾《天下》杂志, 2009年3月11日

[4]谢锦芳:“庞大中产阶级崛起, 经济强力后盾”.载《中国时报》, 2009年3月3日, A7版

[5]苏永耀:“我驻印代表:前进印度, 时候到了”.载《自由时报》, 2009年3月4日, A3版

[6]苏永耀:“我拟在南印度设初”.载《自由时报》, 2009年3月4日, A10版

[7]Far Eastern Ecnomic Review.May5, 1988.P26

3.中国公共关系现状及问题浅析 篇三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分析

通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而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2015年也出现了飞跃式发展,产销量大幅上升,并且在2016年也保持了这种高速发展的状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进入了一个高速蓬勃发展的阶段。

1.出口现状

(1)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大幅增长,发展迅速

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出口发展迅速,产量出口数量及金额大幅增长,发展迅速。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大规模,高速发展的状态,出口数量大幅增长。在早期由于技术不成熟,人们接受度不高和一些相关的限制,并未实现大规模的发展,在2011年产量仅有8159辆,出口量仅有1700辆,而伴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与扶持,以及相关环保理念与宣传的不断深入人心,到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到34万辆,出口量也达到了64236辆。

(2)出口市场与国别趋向多元化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早期国别单一, 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地区和欧洲少量国家,随着我国新能源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我国的一些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逐步受到外国消费者的青睐,一些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遍布英国、美国、日本、荷兰、巴西、俄罗斯等70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在海外合作建厂,出口模式与规模进一步扩大。

(3)出口类别主要以电动客车为主,乘用车将有所发展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中,主要是以电动大巴为主,而中国的客车产业在之前就具有很大的竞争力,一直以来,在我国汽车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应用新能源技术的中国客车,也同样具有很强竞争力,将替代传统出口客车占据很大出口份额。

(4)新能源汽车出口以自主品牌为主,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

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出口以自主品牌为主,包括力帆、奇瑞、长城、华晨、比亚迪、吉利、江淮、康迪、宇通、金龙等自主品牌。其中宇通、金龙、比亚迪等主要以新能源客车为主,康迪以低速电动车为主,江淮、吉利、比亚迪等致力于新能源乘用车的开发。

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分析

(1)价格优势

相对于其他一些新能源汽车出口国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具有价格优势。首先,由于汽车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中国相对来说具有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厂房等,成本更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而且同时我国用于制造新能源汽车的锂,锌等资源丰富,企业能够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2)政策优势

我国鼓励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对新能源汽车出口有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进行一些补贴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对一些新能源企业的进行补贴与政策扶持,积极促进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出口。我国积极推动我国企业走起去战略,鼓励出口。同时,一些自贸区协定的签订,也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

(3)技术优势

各国技术水平差距不大,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相近,国际竞争程度较低,我国一些相关企业在一些技术方面占据一定優势,如比亚迪公司拥有专利权14000多项,拥有锂电池制造的先进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方面,拥有700多项专利技术,同时我国在电动机,整车集成技术,动力平台的成熟性方面也与发达国家水平相近。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1.针对我国出口新能源汽车的做工粗糙,质量不过关及售后服务缺乏等问题,企业应注重品牌发展战略,结合国际相应标准,制定较高的产品标准,同时不断革新技术,保证产品的质量。在售后服务方面,增强服务意识,规范售后管理,不断加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竞争力。

2.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不良现象,国家要加强对国内车企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强“政策导向与市场驱动”的体制,完善相关制度和提供一些保护性措施,为国内车企出口提供良好的环境的同时,引导国内车企良性竞争,规范出口秩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企业之间更多领域相互合作,多方位,多领域融合发展,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与服务竞争力,促进我国汽车出口的健康发展。

3.针对知识产权问题和在出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贸易壁垒,国内车企在汽车出口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产权,在与国外车企发生纠纷或面对贸易保护措施时,积极使用法律武器和向国家有关机构寻求帮助

4.对于我国在某些核心技术方面存在差距的问题,相关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新型技术的研发与产品升级,重视核心零部件的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破技术瓶颈。提高我国自主品牌的产品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外国车企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与科技人才,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国家成立由国家主导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中心,综合企业、学校、各种科研机构的力量,积极进行新能源技术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田鑫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分析[期刊论文]-日本研究 2014(4).

[2]王嘉诚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学位论文] 2012.

[3] 周革新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问题解析[期刊论文]-大观周刊2012(45).

[4] 蔡学晶.徐萍萍.闵梦云 日本新能源汽车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上海企业 2013(12).

[5] 李杰 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学位论文] 2013.

[6]孙浩然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1.

4.中国公共关系现状及问题浅析 篇四

思政09-1班 谢丽红

摘要: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劳资关系是最基本利益关系,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资间利益的公正与合理分配是展开有效社会合作的基础,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我国目前劳资双方利益分配失衡,劳方权益受损情况时有发生,劳方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劳资关系显失公正。因此,劳资关系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关注。文章从劳资理论、劳资现状、劳资关系失衡原因、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劳资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劳资关系

现状 原因

综评

一、关于劳资关系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劳动关系与劳资关系

劳动关系是以劳动为实质、发生在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个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劳动过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称为社会劳动关系。在原始社会中形成一种原始的共同劳动关系,在奴隶社会里形成一种完全统治与服从劳动关系,而在奴隶社会制度动摇的时候,劳动者与封建地主之间形成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劳动关系。在资本主义诞生之后,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则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工人拥有自己的劳动力但不占有生产资料,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但不占有劳动力,并且此时的生产资料成为了资本家实现价值增值的工具,成为物质资本。劳动力与物质资本的结合方式是工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资本家向工人支付和工资。这种新型的劳资结合方式成为劳动关系在近代历史中的主流,劳动关系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劳资关系。

劳动关系是衡量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劳资关系作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之后,伴随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在所有制上的分离,形成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关系发展过程的重要环节。劳动关系与劳资关系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前者是对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中、围绕劳动过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较为宽泛的说明,后者则特指在原始的共同劳动关系、完全的统治与服从劳动关系以及人身依附劳动关系后,发展演变出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经济学领域对劳资关系的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具体论及了劳资双方存在的合作基础,“这两方的厉害关系绝不一致。劳动者都想为提高工资而结合,雇主却想为减低工资而结合”,但在市场机制下劳动力供求均衡决定了工资水平。斯密之后,卡尔·马克思在批判扬弃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欧洲的劳工运动,特别是以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劳资关系为典型样本为分析,形成了一套经典的劳资关系理论。马克思通过货币与资本、劳动与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从属资本等概念和范畴的解释,在《资本论》中阐发了劳资之年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本质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劳资关系的变迁,经济学对于劳资关系问题的研究开始向细化的方向前进,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比如,以阿尔弗得·马歇尔(1890年)、米尔顿·弗里德曼(1962年)、乔治·洁尔得(1981年)等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继承了古典学派的市场自发调节、市场至上的观点,认为市场是决定就业状况及劳资关系的关键因素,工会实质上是劳动力供给垄断组织,只会使劳动力市场力量失衡,政府作为劳资关系中的“守夜人”,应该维护劳资之间的自由选择。又如,以罗纳德·H·科斯(1937年)、道格拉斯·C·诺思(1981年)、约翰·K·加尔布雷思(1973年)、奥利弗·威廉姆森(2002年)等为代表认为的新制度学派认为,面对现实中的产品市场的非高度竞争,劳动力市场有缺陷,企业存在某种垄断力量的情况,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确保所谓公平与效率的和解发展,是解决劳资关系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经验管理阶段,查尔斯·巴蓓奇(1832年)从工厂的兴衰与劳资间工资与利润增减的相关事件出发,对劳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支付报酬的方式能够安排得使每个被雇用的人都会从整个工厂的成功中得到好处,以及每个人的收益会因工厂本身的获得的利润的增加而增加”,并提出通过“利润分享计划”来解决劳资问题。

著名的社会学家悉德尼·韦伯与阿特丽丝·韦伯(1894年)通过对劳工运动的研究,提出“产业民主理论”。他认为,劳资冲突不必通过革命,而是以交涉权力的均衡就可以解决。工会具备保护工人的经济利益和促进生产管理的职能,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政治职能,因此永恒存在。

在我国劳资关系的特征方面,专家们分别从劳资双方力量对比、相对强弱以 2 及市场竞争说那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卢现祥(1999年)认为,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总体上看,在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资方比劳放强大,劳资关系表现在不平等、不稳定、契约不完全、三方机制不健全四个方面。姚先国(2005年)认为,在经济转型时期,民营企业的劳资关系,与其说是“强资本、弱劳动”,不如说是“相对的弱资本与绝对的弱劳动”。协调劳资关系的关键应该是对物资和人力做出合理的界定,实行同等保护。周其仁(2008年)认为,中国劳资问题突出是一个需要正面直视的现实问题,应该通过经济思维而不是阶级斗争来解决劳资矛盾,以市场的力量来改善劳资关系。

关于劳资冲突形成的原因,国内存在着“雇用论”、“单一生产权论”、“市场供求论”等观点。戴建中(2001年)认为,资方与劳方利益上的对立是劳资矛盾的根本原因。资本的稀缺性,雇员素质的低下使劳动者在资本与劳动这一矛盾中处于绝对劣势,力量悬殊导致强者压制弱者。郭哲民(1998年)认为,外资企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他们榨取的不是相对剩余价值而是绝对剩余价值,这是产生劳资矛盾的重要原因。此外,蔡昉(2008年)认为,现在劳动力丰富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劳动者处于很不利的地位,易于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雇主违反劳动法侵害劳动者的利益的现象时常发生,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都不尽如人意。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必然会加大劳资之间的矛盾。

对劳资关系中政府行为的问题,学术界大致有“第三方主体说”、“政府主导过渡说”以及“发展转折说”等观点。杨瑞龙(2004年)认为,政府作为劳资关系的第三方主体,如果保护劳方合法权利方面不力,必然导致劳方选择契约的其他执行方法,使得契约的实施由“公共强制”倒回“私人秩序”进而导致暴力的无序使用,危及社会稳定。夏小林(2004年)认为,政府应该发挥行政优势,先形成政府主导型的劳资关系调整模式,在逐步向非政府组织的劳资关系调整转移,政府实行监管和裁判。而王全兴(2004年)注意到我国劳动争议制度的缺陷,提出要改革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建立劳动争议“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双轨制体系,高效、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使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能更好地保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当前中国劳资关系现状

一直以来,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劳资关系问题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许多文献或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资关系属性,或是运用西方主流劳动经济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劳资关系的运行和发 3 展,但却很少将劳资关系置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加以考虑。学者罗宁(2010年)就认为客观上存在的低水平、多层次、发展不平衡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强制“消除”的要素所有者的意义上一般性的劳资关系,仍然以一种隐性的、潜在的方式存在,所以他从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分析研究当前转型时期的劳资关系,并对其进行比较论述。

有的学者针对我国目前劳资关系的现状进行总体性的描述和特征归纳,按企业性质可以分为国企、私企和外企三大领域。如郑学敏(2007年)认为,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劳动关系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经济利益成为劳动关系形成和调节的杠杆。他同时指出,由于个人力量相对弱小,所能够调动和运用的资源非常有限,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独立性还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因此,职工群众在劳动关系中将不可避免地处于被动和劣势的地位,而且这种状况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观。曹超(2008年)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内劳资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再是表层的、暂时的、仅涉及福利和待遇的矛盾,而是更多地开始触及到深层的、长远的利益的博弈,在更大层面上牵涉到人本身和制度的问题。劳资矛盾具体表现为双方谈判地位的不对称、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产权的模糊性三个方面。薛凤伟和郑鹏飞(2008年)认为,目前,我国外资企业的劳资纠纷、劳资关系紧张的情况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强度、职工心理状态等方面。

但一些学者认为,与滋生于自由经济的西方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不同,我国劳动关系扎根于社会主义中,其发展历程和现状伴随着一系列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改革过程,呈现出强烈的阶段性特征。他们认为60年来,我国的劳资关系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1949-1978)、市场经济发育阶段的劳资关系(1978-1992)、工业化加速阶段的劳资关系(1992-2004)、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劳资关系(2004年至今)。在四个阶段演变的过程中,劳资关系要走向和谐,还伴随着以下方面的问题:劳动力供过于求导致就业问题;由体制性障碍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地区分割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维护者的角色不到位问题;在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方面无法可依、有法难依和有法不依的问题;基层工会工作过分薄弱的问题等。以上问题的存在就构成了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劳资双方力量对比失衡的现象在短期内不会彻底改变,第三方调节机制的形成还要有待时日,她认为和谐劳资关系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转型期我国劳资关系失衡的原因

在这一研究领域,学者们结合国外劳资冲突的理论,立足于当下中国的国情,从多学科多角度较为细致地分析了我国劳资关系失衡的原因。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发展原因:一些学者从市场要素价格理论出发,把劳资关系失衡的根源归结为劳动力要素供大于求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在我国农村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中,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和有限的就业机会之间形成明显矛盾,劳动者天然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当前中国的劳资关系现状有一定的必然性。还有学者从依附理论出发,结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认为我国劳资关系失衡的原因在于大部分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条的下端,产品附加值低,工人的权益处于相对剥夺的状态。

政府调控原因:很多研究者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偏向资方的地方政府和长期羸弱的工会组织。一些学者认为,地方政府在处理劳资关系方面存在着某些缺位、错位现象和问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公共权力和政策,会使劳动者更加处于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长期羸弱的工会组织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内容。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行的工会组织及其运作模式存在着三方面的“制度性弱势”:工会组织对行政主管和企业领导的高度依赖;工会组织无法代表职工的利益;集体谈判、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缺乏集体行动的合法性基础。

资源分配原因:持此观点的学者从劳方和资方各自拥有的社会资源(经济、政治、组织、文化、社会网络等)的多寡强弱对比角度来分析劳资失衡的原因。常凯指出,劳资力量对比极端不平衡,是劳资冲突发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因为资方控制着社会经济资源,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一种被雇佣的地位。加上目前我国劳动者在资本面前,尚未形成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力量。

法律实施原因: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研究人员认为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是劳资关系失衡的重要原因。李汝贤认为,现行的政策与法律带有过渡性的痕迹,《劳动法》与《工会法》存在很多不适应的方面,未能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其他原因:李亚雄(2006 年)从社会失范理论出发,认为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导致了劳动关系的巨大变化,而既有的规范不能适应劳动关系的变革,有效地调节和制约劳动关系,从而使劳资冲突问题趋于严重。李培林(2006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血缘意识、财产继承观念、信任程度、人情交换以及人际 5 交往的等级原则等都对民营企业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学者认为,私营企业家族管理模式和家长式或者粗暴的管理方法会给劳资关系带来负面的影响。

四、关于构建

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如何在社会全面转型和国际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建立一个既符合现代社会的理念同时又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劳资关系自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内容。总体上看,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包括四个层面:制度层面,即强调法律和制度约束的作用;组织层面,主张政府和工会在其中所应有的职责和义务;机制层面,主要指三方协调机制;道德或文化层面,认为可以通过道德自律和文化建设调节劳资关系。

制度层面:常凯(2002年)主张首先需要制定和完善以保障劳工权益为中心的劳工政策,其次通过完善劳动法制实现劳动关系的相对平衡。通过劳动法律规制,来增强劳动者的力量,形成相对平衡的劳资关系力量对比态势和机制,减少劳资冲突。罗斌(2007年)认为,资本天生具有追逐利润的特性,与道德的高低优劣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要协调劳资关系,不能寄希望于个别资方的开恩。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关键是要从法律和制度上给予劳方以助力,使之具备与资方谈判的平等地位。

组织层面:李炳安、向淑青(2007年)认为,当前政府在劳资关系中应扮演如下九种角色:劳工政策的制定者、劳工权利的保护者、劳工就业的促进者、劳动法制的践行人、劳动安全的守护神、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者、劳动基准实施的监督者、劳动争议的调停者、劳资和谐的倡导人。姚惊波(2007年)指出,政府介入劳资关系的行为有其合理的边界:就目的而言,政府介入的目的一是促进就业,二是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分配公正,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就原则而言,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则,促使劳资双方自愿、平等协商,还要适时调整劳资关系政策;就方式而言,必须遵循法律的正义原则和适当的行政干预原则。

协调机制层面:学术界普遍认为,工会(劳方)、资方和政府三方协调机制是解决当前劳资矛盾建立长期稳定和谐劳资关系的重要机制。马旭东(2007年)通过博弈理论,从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关系上透视劳资双方的进化博弈过程,提出政府应积极开展三方协调劳资关系工作交流会,在建立三方机制方面,政府应关注工会的发展动态,总结国际上“对立冲突—合作—制度化合作”的发展经 6 验,从小企业入手积极培育工会。在强化工会组织方面,李一平(2007年)从应然的角度阐述了工会的角色,即工人利益的集体代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非公有制企业职工表达利益诉求、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她主张从组织定位、加强建会力度、组织体制和配套机制四个方面加强工会的作用。

道德文化层面:南开大学的李培林博士(2006年)认为,和谐劳资关系的文化构建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包括企业要积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组织心理契约关系;员工要清除落后的劳资关系根本对立的理念,尊重和理解雇主劳动,提高自身素质;政府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劳资双方提供多种学习培训机会、规范劳动力市场,搭建劳资双方的信息交流平台;工会组织要重视宏观参与,积极通过与政府和企业三方协调机制,对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按照法律规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雇主与职工的协商机制,形成企业劳资关系的自我调节机制。

五、小结

总体而言,近年来国内劳资关系的研究日渐深入丰富,随着劳资矛盾的发展变化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劳资关系研究涉及劳资理论、劳资现状、原因分析、政策建议等诸多方面,较为全面。尤其是学者们就当下劳资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切中时弊,所给出的政策建议也获得了社会民众和政府的积极同应,比如,新《劳动合同法》的起草与实施,三方协商机制的建立。不得不说劳资关系研究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如果从纯学术的角度审视,目前有关劳资关系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仍然处在引用、介绍西方劳资理论的阶段,尚未开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劳资理论及其体系。所以,对当下劳资关系的判断乃至给出的政策建议带有一定“西学”的色彩。如果关于劳资的理论能够更符合我国国情,就更有利于我国劳资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目前学术界还比较少见一个对我国劳资政策系统的回顾和反思。一是因为劳资政策是“嵌入”在宏观的制度环境中的,目前我国劳资关系现状的形成一方面有市场的不规范因素,另一方面还会受到以往宏观制度及其变迁的影响。二是因为劳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理性和博弈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政治民主、集体行动、阶层分化、公正分配、法律正义、社会转型等方方面面。劳资关系将是中国社会需要长期面对并协调的事务,多学科、多视角的解读有助于增进民众、政府和企业对劳资关系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劳资关系。所以,我觉得对过去劳资政策进行一个系统的回顾和反思应该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5.中国公共关系现状及问题浅析 篇五

摘要: 最近几年,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维持较高的客户保留,对客户收益和潜在收益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利益对企业来说都有很大的诱惑力。然而,明确了解这些利益证明是需要面对极大的挑战的。许多企业实施了CRM系统的企业发现他们并没有达到预料的结果,还有更多企业的CRM彻底的失败了。2001年CRM开始有所下滑,并且2002年CRM继续下滑。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CRM)沃尔玛超市中国零售业产品营销四P

案例一: 美国沃尔玛超市

关于CRM数据挖掘提供的最有趣的例子就是沃尔玛啤酒加尿布的故事。

一般看来,啤酒和尿布是顾客群完全不同的商品。但是沃尔玛一年内数据挖掘的结果显示,在居民区中尿布卖得好的店面啤酒也卖得很好。原因其实很简单,一般太太让先生下楼买尿布的时候,先生们一般都会犒劳自己两听啤酒。因此啤酒和尿布一起购买的机会是最多的。这是一个现代商场智能化信息分析系统发现的秘密。这个故事被公认是商业领域数据挖掘的诞生。

沃尔玛能够跨越多个渠道收集最详细的顾客信息,并且能够造就灵活、高速供应链的信息技术系统。沃尔玛的信息系统是最先进的,其主要特点是:投入大、功能全、速度快、智能化和全球联网。目前,沃尔玛中国公司与美国总部之间的联系和数据都是通过卫星来传送的。沃尔玛美国公司使用的大多数系统都已经在中国得到充分的应用发展,已在中国顺利运行的系统包括:存货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管理报告工具以及扫描销售点记录系统等。这些技术创新使得沃尔玛得以成功地管理越来越多的营业单位。当沃尔玛的商店规模成倍地增加时,它们不遗余力地向市场推广新技术。比较突出的是借助RFID技术,沃尔玛可以自动获得采购的订单,更重要的是,RFID系统能够在存货快用完时,自动的给供应商发出采购的订单。

另外沃尔玛打算引进到中国来的技术创新是一套“零售商联系”系统。“零售商联系”系统使沃尔玛能和主要的供应商共享业务信息。举例来说,这些供应商可以得到相关的货品层面数据,观察销售趋势、存货水平和订购信息甚至更多。通过信息共享,沃尔玛能和供应商们一起增进业务的发展,能帮助供应商在业务的不断扩张和成长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沃尔玛的模式已经跨越了企业内部管理(ERP)和与外界“沟通”的范畴,而是形成了以自身为链主,链接生产厂商与顾客的全球供应链。沃尔玛能够参与到上游厂商的生产计划和控制中去,因此能够将消费者的意见迅速反映到生产中,按顾客需求开发定制产品。

沃尔玛超市天天低价广告表面上看与CRM中获得更多客户价值相矛盾。但事实上,沃尔玛的低价策略正是其CRM的核心,与前面的“按订单生产”不同,以“价格”取胜是沃尔玛所有IT投资和基础架构的最终目标。

我们和顾客之间不能仅仅是买东西时沟通,很多情况下,我们在顾客没有买东西时我们随时和顾客进行沟通。现在电子技术发展,沟通手段越来越多;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话、手机,都是和顾客沟通非常重要手段。从过去产品营销四P到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在这个过程中,从传统来看零售商店顾客发展来说,主要是几个方面组成,包括:会员卡,(基本上最早会员卡我们在1995年搞了);购物积分,从最早的打折后来发展到购物积分,现在商场也已经在使用;会员折扣,礼品回报,很多地方发礼品,隔每年搞礼品发放。通过会员目录知道顾客地址定时发放DM。现在百货也编自己一个本子,品牌,很多商场也在自己编写本子,册子,发给会员。

近二年来,积分折扣返券,特别是以一卡通为主用于顾客积分打折过时的东西,现在应

用很多。像翠微、篮岛等都有运用,外地也使用了。主要是把积分、反券结合在一起,反券全部使用电子形式,顾客进入以后,把所有返回券放在卡里面,这个大大节约了印券成本,发券成本。现在的促销活动,解决返券漏洞,多业态卡片通用,发展到多个门店多业态,像翠微大厦是三个店加上四个,一共七个店,全部统一用一个卡系统。到这个商场买东西可以去另外一个商场返券,大大增加顾客选择性,发展到一个多门店、多业态的模式。第三,电子可以支持各种各样优惠券形式,A、B、C券,有的是配现金使用,有的不用配,有很多种形式。第四,自动计算自动负担成本。每个人一个卡计算所有分摊,所有券的成本,然后并在发券方和用券方,发分担多少?用券分担多少?现在已经链接起来,在很多业态、门店使用这套办法所起的作用很大。很多家商店供应商签定合同,大量活动全部是这样形式进行处理,自动分摊,现在这块取得很多成功经验。

如何吸引更多顾客,扩大购买?这是向上销售。应该保留哪些顾客?这个涉及到顾客生命周期管理和顾客流失控制,然后顾客偏爱的管理,顾客跟商品之间和顾客之间能够绑定?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顾客喜的商品和顾客之间的关系,跟年龄、职业关系很紧密。

如何和顾客充分沟通?我们不止在店内和顾客打交道,顾客开商店之后仍可以继续沟通。从顾客来看,有四个特点。

第一是自然人,我们平时顾客是自然人,法人比较少。主要是自然人。

第二多次重复购买。需要管理和保持。如果商场顾客只买一次,不需要管理,但通常都是多次重复购买,因此需要管理,第三,需求个体差异。我们需要区别不同种类顾客,20年前买一个电视机,大家都买一样的,买一个自行车,也就原来的几种自行车品牌,永久、凤凰等。但现在连汽车,品牌都达到近百个,现在产品日益丰富,要跟踪顾客需求差异性,然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所以要通过分析顾客个体差性发现不同种类的顾客。

第四,顾客数量巨大,需要信息系统支持。现在顾客数量,一个商场加上所有临时来的,100万人不奇怪,会员卡都能够达到20万元以上,如果发展特别好,我了解到有些商场达到60万会员卡,庞大数量的顾客需要信息系统支持。

这种情况下对顾客做什么?

第一是更全面顾客信息收集。我们现在只是做个会员卡,里面卡号、姓名、地址,但我们需要更全面收集顾客信息。

第二,顾客价格评估分类,评估顾客价格,进一步对顾客价值进行分类。

第三,改善客户情感体验。我们除了了解顾客价值,从商业来说也需要进行物质回报,我买这个东西以后,得到这个东西销售,在百货店得到更多的是精神回报,可以使我快乐的东西,怎么能够满足这种客户的情感体验?特别是高端客户的情感体验,客户等级越高情感体验越高。我们要建立更多直接沟通手段,使顾客意见能够统一收集起来并进行分析。深入分析顾客并吸引顾客再次购买,如何吸引?防止顾客流失?这是顾客针对性分类营销。

第四发现有价值客户。客户方面最高级客户比较少,第二层中等,第三层普遍。传统情况下营销费用按顾客人数分担。很多企业每年营销费用在报纸媒体花掉几十万甚至上千万。这样顾客获得营销费用均摊,这样顾客数量人数和营销费用正比关系。这是传统方式。从顾客本身分布来看,零售业顾客的“28”规则,20%的顾客创造80%效益。80%顾客创造20%效益,现在如何抓住最有价值顾客有针对性营销?这是现在下一步营销发展重要方向。人大做了硕士论文,在北京商场,把商场所有数据进行真实分析。可以看到这是分析结果,1%创造3397元,这是最高的。按1:4:15分类,最高1%,中间4%,4%顾客人均创造7905元,15%顾客人均创造2699元,这是真实数据。这样1%和15%创利差额是10倍,80%顾客人均只有386.97元,80%的顾客。我们进一步分析证明,这个做得比较深入,80%顾客基本上没有什么规律买,基本在促销时,并不是总重复购买,他基本上在促销时来,所以商

场里面,现在看到80%顾客一看到促销广告就来,另外一个地方促销时又去另外一个地方,他们实际上人均贡献利润很低。就是说我们看到顾客价值差异很大,我们如何把最有效资源集中到1%顾客,4%顾客,重点顾客上?这是现在零售业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发展方向。顾客差异性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不像过去然的收入接近。

顾客互动。通过沟通进行互动,现在通过电话、短信息,互联网等,都可以查到我们积分、券。其中沟通的重要方面就是呼叫中心。呼叫中心现在商店总的来说运用比较初级,西安开元商城已经运用这个呼叫中心。申请一个客户号,所有商场各种咨询、查询数据等都可以打电话获得。主要提供积分查询、卡券查询、余额查询等等。通过打电话自动回答系统。送货情况、商品维修情况,投诉的话有专门接线员,而且进行回访,这样通过做呼叫中心等于专门建立一个独立的客服中心,专门管这些事情。

其他还有互联网信息服务,这个现在互联网查询积分、促销活动已经很多了。网站成了CRM的一部分。现在不少商场的网站基本上就是一个介绍,总经理谁,副总经理谁?面向顾客比较少。这样我们在网站上通过网站查到购买记录,我在这个商场购买什么东西?今年以来买了什么东西?存款、取款几次?可以通过互联网查到买过什么?这些都可以查到。

顾客接触点管理,包括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顾客情感。顾客进入商场到成熟顾客,到衰退顾客流失顾客有一个过程,现在通过信息系统识别那些新顾客,现在只是对商品进行识别。没有新顾客,可以分析出哪些是新顾客,哪些是发展顾客?哪些是成熟顾客?那些是衰退顾客?那些是离开顾客?针对不同顾客生命周期,可以进行管理。新顾客采取什么措施?同理至发展期顾客和成熟顾客。最后形成一个顾客库存,顾客有多少库存?新顾客库存多少?成熟多少?发展顾客多少?最后形成一个顾客库存报表,然后针对不同顾客采取不同营销顾客。在美国就有一个企业就是这样,新办卡可以在三天之内享受8.5折,这样再来买,发了以后,走了,不来了。只给三天时间,或者一天时间内可以有一个部分特别折扣,别人没有。新办卡,这样顾客领到这个卡马上用,人家很快遗忘了。新卡几天之内有特别证券、折扣,顾客在刚取得这张卡时多次使用,加深他的印象。对新顾客有一个特别的措施

第三活动减弱顾客识别出来并对其进行挽留,发现了顾客已经活动减弱,可能要流失,现在我们发现不了,我们现在不管这个事,通过我们CRM系统分析识别这些活动减弱顾客,进行重点挽留。对重新活跃顾客,有些顾客通过我们工作,又重新活跃了,我们要把他的经验运用到其他活跃顾客。对流失顾客我们要发现,然后了解顾客流失原因,尽量找出高价值顾客,针对不同客户段做不同工作目标。现在这项工作很多商场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我们及时发现顾客流失。

顾客定向分配营销主要针对品牌和特定人群而组织营销活动,现在商场都是买一百送50,看谁送的多,还有一个买100送200,最厉害买100送300,这样商场最后只能倒闭。北京有一家商场是这样,对顾客分类,按照价值进行分类,喜欢品牌进行分类,年龄、性别、职业、等等进行分类。分析以后,确定顾客目标群现在更多和手机、短信结合,先进行筛选,这个活动针对什么顾客,确定顾客目标群,然后针对目标群制定一个营销方式,比如送礼品、购物券打折,通过手机短信作为平台,进行推广。我针对这批顾客群筛选哪些人,由这批人发送手机短信。高端通过发DM,印刷好的册子,这是活动执行。最后进行活动评估。这不是说一个营销活动推出,不再是对所有顾客的,而是针对我们所选定的目标顾客进行营销。这是现在顾客营销发展一个新的方向。

最后通过各个平台、筛选顾客以后通过电话、短信、邮件、销售人员网络等等方式沟通,最后进行分析。

最后我们建立一个商圈分析,顾客商圈雷达系统。用雷达系统探测顾客存在。我们顾客可以根据分组以后,发现顾客集中在什么区域?我们可以根据区域进行营销。比如这个商场为中心,5公里、20公里、10公里范围内有多少顾客?多少会员?购买力多少?总积分多

少?西边多少?不同地区、距离根据顾客地区分布探测这个区域里面表现出这个区域里面顾客来源。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要做广告我就会知道,比如做一个路边广告,我知道从北边人多还是西边人多,如果西边多我沿着这个线做,如果南边到我沿着这个线做。通过雷达可以很清楚发现顾客购买力。每一条线代表一个职业,左边代表女性,右边代表男性。用竖线代表男女,比如说,圈代表距离,外圈人年龄大,内圈小。从这里会看到,这个点代表20岁女学生,20岁女学生会员人数多少?消费能力多少?提供一个更加直观的地图形式,雷达图形式显示反映顾客结构。然后让我们发现我们顾客在什么地方,我们市场在什么地方。CRM市场展望——CRM将逐步在中小企业中得到应用

现在客户关系管理(CRM)已经越过了Gartner所鼓吹的膨胀的最高点,2002年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这种膨胀的说法已经破灭了。Gartner描述的CRM几乎是一种魔法,它可以使企业在一夜之间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可以避免企业那些效率低下的流程,并且可以降低为了达到客户保留等目的的多方面成本。在2003年,企业和供应商都将采取新的增长方法来逐步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的三大支柱:销售、市场和客户服务。

吸收了前段时间的经验教训,企业将在新的一年里以更加现实的态度对待CRM:

1.企业将制定合理的、有战术性的、可以实现的CRM目标。

2.企业将在他们实施的初期建立严格的标准,并且根据现实情况建立投资回报模型。

3.企业将意识到实施CRM系统比简单的安装一个软件系统存在着更多的问题;它牵涉到外包、员工的聘用和灵活的适应现实多变的市场的等问题。即企业将意识CRM是一项管理重于技术的活动。

对于供应商来说,这些观点的转变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相当他们需要对于整个市场和产品进行再思考。现在CRM供应商不再是将他们的产品解决方案对应于所有的企业,也不再认为应该对大企业提供比小企业更多更好的服务。他们计划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设计,以适度的步骤在一些中小型的企业逐步实现CRM,通过一些小型的CRM项目来获得产品的可信度。这也就是说,2003年CRM将走下神坛,在更多的中小型企业中得到应用。这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6.中国公共关系现状及问题浅析 篇六

免费性是义务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才能真正体现政府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从民族复兴大业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国家或政府有义务和责任尽最大的能力为适龄的儿童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因此,免费性是义务教育的方向和追求。义务教育实施的情况如何,关键是费用问题。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必须坚持“公平优先”的原则。从对发展中国家对三级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分析来看,优先发展基础教育,不仅是最公平的,也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即公平与效率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一致的。九年义务教育给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带来的利益远远高于带给学生个人的利益。义务教育中的“义务”至少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指家长有义务和责任保证子女接受完成政府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国家或政府有义务和责任提供一切必要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场地、教材、设备、师资等。通常人们对义务教育的理解总是强调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而往往忽视政府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对义务教育的片面理解。

存在的问题:1 家长对教育的漠视全国农村每年大约有110万名儿童不能入学;有的农村中小学失学率达 30%。农村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仅 76%,全国7个省区甚至在 60%以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6年,实现程度为 10%,提升最慢。在贫困山区,因为经济的落后,信息的闭塞,使广大家长无法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很少家长有要把孩子培养成才的观念,很多孩子小学毕业后就不会再有继续上学的机会。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很多山区学生失去了接受知识的机会。这种落后的观念将成为山区教育的一大障碍。2 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贫困山区的学生在未跨入校门之前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内心比一般同龄人要敏感很多,他们需要的关怀和温暖也很多,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非常大。作为教师,每时每刻都用语言传递信息,特别是贫困山区的教师,由于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媒体,只能用语言来传递信息,用语言来交流思想。若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偶尔说出一些有损于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话,那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是很大的。另外,教师自身的不好的心理问题,可能也会绐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和身体伤害。尤其是喜怒无常和暴躁的性格,酿造教师体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严重的会伤害学生和社会。特别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还没有全方位的判断能力,教师不科学的人生观、评价观、审美观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映,使学生的心理处于困惑状态,也会出现了各种心理冲突,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而且最近网络上流传的那些教师虐童行为的视频也反映了当前教师自身存在的心理素质问题,这个问题在农村地区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亟待解决。3教学环境恶劣,教育设施设备极度缺乏很多偏远山区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不能满足现在所要求的标准。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室简陋不堪,有些教室都没有电灯。有的教室,甚至连一山扇完整的窗户都没有。在阴雨天气里,也只能在阴冷黑暗的教室里上课。孩子们的课程也只有语文数学。由于没有器材,音乐课,体育课都成为孩子们的奢望。或许,我们都难以相信在当今社会还会有这么差环境的学校,但这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试问,这样的恶劣学习环境,他们能健康学习,快乐成长吗?4教师队伍不整齐而且素质有待提高在山区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老师,他们中只有极少部分受过专业教育,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面对新形式下的教师教育素质的问题,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的紧张,他们几乎没有参加业务培训和到外地听课学习的机会。而年轻的新教师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村小学或者中学任教,农村中小学教师紧缺。学校还常出现一个老师同时担任几门课程的现象,而且,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个班级就一个老师任教的情况,所以整体素质有待提高。5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短缺虽然国家采取了响相应措施,但实际看来,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教育经费少的可怜。《义务教育法》规定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但现在义务教育非财政资金还需要财政的进一步增加投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相对滞后,造成农民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损害,困难地区农民子女失学严重。城乡之间教育投入的不均衡现象极为突出,差距越来越大,大部分的投入由县乡财政解决。由于县乡财政紧张,大多通过集资和借贷的方式解决。但是农村税费改革和学校“一费制”实施后,原来县乡筹集资金的来源被切断,结果造成债务大量沉淀,成为县乡政府的沉重 包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由于地方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基础薄弱,加上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总量不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进一步扩大。其次,义务教育的城乡差、地区差还非常大。再次,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低。无论是城市、农村,无论是保障水平较高还是较低的地方,这一问题均普遍存在。经济落后和文化贫困总是相生相伴的,山区学校教学条件差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来任教。没有人才,就难以开发利用资源。目前许多村小公费紧张,除了购置必须的办公.教学用品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外,已无其他能力添置电教设备,教学挂图,投影片,课改资料等教辅设备,经济落后地区尤为严重。此外农村中小学校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大量学校位于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边疆地区和高寒高海拔地区、牧区、半荒漠地区等特殊地形地貌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直接影响到亿万农村孩子和农民家庭的切身利益,由于农村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地方只有几个班级,几个学年不同的孩子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教育质量可想而知。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

面对严峻的农村教育问题现状,我们要坚持义务教育公平优先原则;牢固确立农村教育的战略定位;完善公共教育体制与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全面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加强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努力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教育财政体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弱势补偿制度。由于义务教育的特殊性质以及“一费制”的实施, 政府成为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 政府财政拨款占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例还应进一步加大。建立农村学

校最低保障经费制度,制定农村学校标准;政府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等就学资助体系,温家宝在2007年教师节时曾指出:“办教育要用心力,还要用财力,两者不可偏废。用心力,就是学校要目光远大,勇于创新,把最新的知识和最好的技 能教给学生;用财力,就是要不断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创新用人留人机制,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2010年发改委率先安排资金5亿元,在10个省启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规划建设幼儿园416所。2011年,试点资金增加至15亿元,试点范围扩大到中西部25个省,规划建设幼儿园891所。在试点资金安排上,重点向贫困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总体上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多形式”的原则组织实施。建设层次上主要支持乡镇建设中心幼儿园,发挥其辐射指导作用。建设方式上以新建幼儿园为主,兼顾对现有幼儿园和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改扩建。建设标准上按照实用适用的原则合理确定每个项目的办园规模和建设体量。运行模式上鼓励各地以试点促改革,积极探索公办幼儿园管办分离、委托管理的运行模式。同时注重以项目建设推动规划、师资、收费和管理等各项政策的完善。在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方面,国家政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像前面提到的,国家在加大对西部地区“支边”、“支教”力度和规模的同时,也应该扩大对愿意长期留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的优惠政策和保障项目。而且,这种政策和保障应该是持续的、灵活的,以确保对全国各个地区的农村教育都有普遍适应性。在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方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如健全农村教师在职进修制;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轮训,做到培训与教学两不误;采取得力措施指 导和约束教师自我修炼、自我成才;强化城乡教师交流,即安排城镇优秀教师到 农村学校定期任教,尤其是派往贫困地区支教,并有计划地安排农村有发展前途 的中青年教师到城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培训等。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将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促进全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的方法即建议 :

1.加快农村教育的全民化在贫困山区,由于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的广度和深度还比较低,许多学生家长都有让孩子读书不如早挣钱来的合算这种观念。他们认为:培养孩子,只要能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多学也没有用,就连大学毕业都的自己找工作,倒不如让孩子

早点工作。这种淡薄的教育观念严重的影响孩子的进取心,也严重的阻碍着贫困山区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在贫困山区,必须坚持加大对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在贫困山区并举的力度。要提高全民素质,为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家长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感受到教育和发展的密切关系。

2.建立教师流动制度贫困山区的农村学校教育落后,工资低,条件艰苦,待遇差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来任教,没有人才连有限的资源都难以开发利用。执教人员紧张学校经费紧张是暂时无法改变的事,教师无机会接受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唯一教现实的是和城镇学校建立对口支援的关系,指定教师的流动制度,既可以解决农村学校因教师紧张和经费紧张引起的无法得到培训机会,也为城镇教师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并有利于农村教育特色的开发。

3.多种渠道筹措教育基金有资金就能有条件来投资建设教学资源从而改变现状。就目前的困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那么这些学校就要挖掘自身的特色,从而吸引社会上 的团体.组织公司企业甚至个人来学校进行教育投资。部门也应该看到城乡差距,少给重点学校一些奖励,部门也应该看到城乡差距,少给重点学校一些奖励,多给农村学校一些鼓励。政府部门也应该对学校的建设进行精心预测,努力提高本地区的教育质量,为本地区的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7.论中国公共雕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七

作为公共艺术的一个门类, 公共雕塑在公共环境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它与私人收藏的架上雕塑有本质区别, 它存在于私宅、博物馆和画廊之外, 是可供所有普通人观看, 占有一定空间和环境的雕塑。公共雕塑应该是属于后现代主义的范畴, 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和包容性, 因公众的需要而出现, 生存于公众之间, 为社会文明服务。现代公共雕塑已将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博物馆之外, 改变了普通公众对雕塑一词的认识。

公共雕塑的种类繁多, 从材料上来划分的话有铸铜、不锈钢、树脂、木质, 和综合材料等;从形式上划分的话有纪念碑雕塑、广场雕塑、街头雕塑等;从内容上讲有人物雕塑、动物雕塑、抽象雕塑。抽象雕塑里又有线条渐变为造型主体, 几何形态渐变为造型主体等。从包豪斯开始, 纯艺术、设计与建筑的结合的想法就已被提出, 如今综合艺术更是被人们达成共识。公共雕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纪念碑式标志, 对提升公共环境文化品位、公众的审美水平、精神生活的质量, 也起到了引领作用, 从而使得公众的生活更接近艺术。

纵观中国雕塑艺术, 至少在近现代以前雕塑更多主要的服务于宗教、古代帝王陵墓以及文人案头或是手中把玩的各类雕塑摆件。到了近代国门的打开, 西方文化思潮传入国内, 促使人们思想上的改变。随之而来的便是艺术审美导向的改变, 所以一切的改变都来源于意识上的觉醒。面对中国公共雕塑的发展历程, 其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的困难, 也经历了许多特殊的历史时期, 艺术永远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 离开了自己固有的土壤, 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可能存在。所以, 中国的公共雕塑在吸收了西方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之后, 面对着自己的文化土壤, 怎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也就是我们所探求的意义所在。

1949年后, 新中国成立后, 面对伤痕累累的局面, 怎样建设家园、恢复国家秩序?成为新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历史伟大的时刻总是需要借助艺术形式来表现, 记录, 在公共空间, 大型建筑、公共雕塑这种形式成为不二选择。在公共场所里, 国内塑造了很多史诗般的雕塑作品, 如对过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们建造一种永远为人民所敬仰和膜拜的纪念碑。这种做法在许多国家都存在, 可以说这在公共雕塑发展的某个阶段, 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在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间, 艺术为政权服务这一方针指引下, 更是成为高度统一且集中执政党意识形态下的宣传工具。雕塑作为表现力很强的艺术形式, 更不可能摆脱这一束缚, 造什么?怎么造?都被严格的格式化, 不能掺入太多的个人情感。这一时期的雕塑从整体上来说都是一种模式化的产品, 随着文革结束之后, 国门打开, 中国也迎来了艺术上的百花齐放文化新风尚。正如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代表当时艺术界, 艺术家的内心开始觉醒、积极思考并且创作自己想要的作品, 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和艺术观点。公共雕塑在中国才开始呈现出新的态势。

在上世纪80年代, 西方国家对公共雕塑语言的运用已十分成熟, 比如《看到你》, 这是一尊位于科罗拉多会议中心的雕塑, 40英寸高的蓝色狗熊正在隔着建筑的玻璃墙向内东张西望。熊有一种轻质的蓝色造型粘土构成, 正如作品名称一样, 雕塑意图以一种友好的态度诠释会议中心里人的互动。公共雕塑还可以与景观互动, 使景观本身成为艺术品, 它可以充当街边的花坛, 行人休息的椅子。这些贴近生活的雕塑, 可以增添区域的乐趣, 与观众产生视觉和动作的互动, 观众在看到这些小型雕塑后可以会心一笑, 或者停下脚步, 与朋友讨论一番。英国西北部墨西河边上, 耸立着一尊高14米的金属雕塑, 它由伦敦设计师Tonkin Liu设计, 该雕塑装有风力发电装置, 当风速大于5mph时, 风扇上的60盏LED照明灯会发散出光芒, 雕塑被命名为“未来之花”, 这类公共雕塑达成了审美功能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随着与世界的紧密联系, 大型的国际美展展和双年展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前沿的雕塑案例。我们不禁思考, 中国艺术家如何真实的表达属于自己的作品?是否向公众媒体的艺术门类符合国际审美?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中国公共雕塑的还刚刚开始, 但因市场的推动、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 中国的公共雕塑的发展前景必将是非常巨大的。

对于中国公共雕塑未来的发展, 首先在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为国内的市场经济服务这一导向。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生活、城市环境、园林建设、街区设计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国公共雕塑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国内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一个艺术家如果完全服从道德律令而放弃主观体验, 就会丧失艺术性, 对商业体制过度妥协和依赖也会丧失艺术的品质。这也是我国落后于西方公共雕塑的主要两大原因。然而怎样真正解决以上问题?我有以下观点:

首先, 我们国内一直缺乏有利于公共性形成的空间, 中国传统公共雕塑的功能主要是纪念伟人和宣扬宗教, 雕塑还是统治思想的象征 (与西方古典时期很像) , 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很难与观者建立起真正的互动关系, 所以这类传统公共雕塑虽然占有空间但不具备公共性。

其次,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兴起, 雕塑公司和甲方集团的出现, 将雕塑作为可交换的商品强行纳入了公共空间, 由于缺乏政府监督和公众决策, 雕塑本身庸俗不堪, 无法达到“公共性”标准。目前中国雕工作者大多还受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影响。想要改变这些现状, 首先政府应当确保不同文化成员之间交流的平等权利, 多组织以“公共性”为主题的展览, 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 营造一个有利于艺术家与公众交流的环境。让当代艺术家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 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感悟。现在, 一些优秀的雕塑作品如向京雕塑《这个世界会好吗》通过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映射了我们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迷茫和疑惑, 瞿广慈作品《适者的标本》对人们生活在空调空间的状态提出警示, 空调这一工业产品扼杀了人类的自然性, 人类以破坏大气臭氧层为代价进行着自身有限空间的享受。姜杰雕塑《飘零》以一种梦幻般的效果带给人们人生的寓意, 使人进入一种阅读作品感悟作品的境界中, 这些雕塑都诠释了作者的内心, 强调了作品的开放性和交流性, 改变了观者以往在作品面前的被动状态, 给予了观众与雕塑互动的空间。政府应逐渐消除政治形态对艺术创作的干预, 减少不必要的项目浪费, 让公共雕塑变的精良化、纯粹化。

再次, 中国雕塑本身的发展, 在历史上就与西方有本质的不同, 在哲学、文学、艺术领域中西方均有着各自的发展体系。当今是一个各国文化相互交流, 相互渗透的时代, 我们虽然应该借鉴西方艺术的先进意识, 站在国际的, 甚至全人类的高度去看待艺术, 冲破政治形态的影响和干预。但依然要守住属于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符号, 二战后的美国将“当代艺术”推广至世界各地, 让纽约逐渐代替巴黎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艺术要在当今世界立于不败地位, 就必须弘扬本民族的文化, 国内中国传统文化, 傅中望的《地门》 (图1) 、《空界》系列, 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 榫卯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技术形式, 也是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形态, 在一凹一凸的插接中形成了构成、契合。作者将这种带有强烈民族语言的文化符号概括化、现实化, 表达了人与物质世界的状态与关联性。展望的《假山石》 (图2) 系列作品, 作者运用材料的置换赋予了园林中的假山石这一自然之物多重含义。假山石作为非自然之物, 对自然界进行了模拟, 而作品《假山石》又以不锈钢的材料, 对其进行了二次模拟, 钢铁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产物与作品的元素相吻合, 代表了人工的自然。吴为山的雕塑具有夸张意象的形态, 把握人物的瞬间动态表达人物的精神面貌。将中国文化的写意精神融入到雕塑语言中, 这种“意象”有别于西方的“抽象”, 它是中国“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理论的体现, 他的雕塑作品舍弃表象的细节, 生动、凝练, 接近事物的本质。

我们都期望在不久的将来, 这类雕塑作品在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它们不仅带给公共空间生活的情趣, 消除了雕塑与公众的距离感, 还给与观众更多理解和想象的空间。在今后的公共雕塑发展内容上将不再局限于“宏大”叙事主题, 变的更加贴近生活。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与公共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可用于雕塑的材料也不仅仅限于铸铜雕塑, 不锈钢锻造、不锈钢铸造的雕塑光滑度高具有现代气息, 泡沫雕塑材质轻盈, 可完成传统材料无法实现的构图和造型, 公共雕塑的形式将更加丰富多彩。艺术者在借鉴国外先进案例的同时, 不能盲目照搬, 为迎合国际口味而放弃本民族的文化语言。一个拥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才能经得住时间考验、成为世界的艺术。

摘要:公共雕塑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 属于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公共雕塑的种类繁多, 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纪念碑, 标志作用, 对公共环境的塑造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中国公共雕塑未来的发展, 首先还将继续长期为国内的市场经济服务。其次中国雕塑本身的发展, 在历史上就与西方有本质的不同, 在哲学、文学、艺术领域中西方均有着各自的发展体系。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雕塑,公共性

参考文献

8.中国公共关系现状及问题浅析 篇八

[关键词] 公共关系 教育 职业道德

公共关系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04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艾维·李在纽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以此作为现代公共关系诞生的标志。公共关系一经出现,他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美国受到极大的重视。大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公共关系传入西欧国家,最初进入英国,其后在其他英语国家流行开来,但二战前还是局限于英语国家,二战后,公共关系才开始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当然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运用越来越普遍,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20世纪初,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开始传入我国,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到西蔓延开来,也即由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传向落后的内陆地区。一开始主要運用于企业等营利性组织,后来扩展到其他领域,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社会性个人等,都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1987年8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1991年4月成立了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宗旨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它在我国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及促进中国公共关系普及与发展,加强国内外公关界的相互交流与协作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据估计,目前,我国有公关机构上千个,受过正规培训的公关人员达两三万人,加上受过公关普及教育的人数,约有四五十万之众。另外,我国公共关系教育也日趋系统化、正规化,截止1999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专院校中,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的已有一千余所,开设公共关系本科及专科专业的也有三十余所。这种系统的专业教育和理论学习,是培养中高级公关人才的重要途径。还有许多公共关系方面的著述在不断涌现。总之,公共关系传入我国的短短二十年时间里,公关实务和公关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理论上也有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公共关系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为公共关系传入我国的时间短,起点低,对公共关系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运用上有失偏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公共关系庸俗化。有的人认为公关等于“攻关”,漂亮的脸蛋加上能说会道,再加上不择手段,就没有什么攻克不了的难关。所以许多企业和部门选聘公关人员时,把外在条件放在第一位。有的甚至规定了身高、体重、胸围、腰围等,而很少考虑应聘者的内在素质。还有些企业选拔公关人员时,规定的必要条件是年轻的女性,而且我国公关从业者中也是女性居多。有关人员对长沙几家宾馆的公关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95%以上是女性,文化程度大多是高中,目标不清,公关意识不强。其实男性从事公关工作可能有更多优势,象日本,公关从业者大多是男性。有些企业的公关小姐除了具有身材和长相等外在条件,没有受过公共关系方面的专业教育和培训,甚至对公共关系一无所知,这样一来,这些人所搞的公共关系活动其实也就是庸俗关系。

事实上,能否从事公共关系这个行业,并不在于一个人的外表长相,关键是看他是否掌握专业知识,以及是否具有相应的内在素质,不是美女加微笑则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且在一些具体的活动中,也需要突破这种定势思维。如1993年在南京举办的全国洗涤化妆用品交易会上,珠海的汇利牙刷厂与众不同,雇用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进行公关促销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有些企业打着公共关系的旗号大搞不正之风,所以也使得许多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公共关系就是庸俗关系,这给公共关系的正常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其实,公共关系和庸俗关系截然不同,二者不但方法和手段不同,而且目的和后果也不同。公共关系是要实现社会组织的利益,庸俗关系是为了谋取个人的私利或小团体的利益。公共关系在实现社会组织利益的同时,绝不会损害公众的利益,也不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相反它要在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做到互惠互利,实现双赢。而庸俗关系所造成的后果,必然会损害公众利益或国家利益。

再有,也因为我国腐败现象严重,不正之风盛行,严重阻碍了公共关系的发展。

总之,公共关系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庸俗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公共关系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2.对公共关系认识上存在神秘化。也是因为公共关系传入我国的时间短,还有许多公众和社会组织对公共关系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觉得它是遥不可及的,是非常神秘的,表现出来就是不知怎样看待它,也不知如何正确运用它。其实在现代社会里,作为一个普通公众,你可能无意中就受到过某个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的影响,而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来说,公共关系也不仅表现在策划实施的一些专门性的活动上,而是体现在其行为的方方面面。80年代初,北京长城饭店刚成立时,聘请了美国的公共关系专家布朗女士担任公关部经理。一次一位服务员在打扫房间时,发现客人床头摊放着一本书,她没有将书随手合上,而是细心地在摊开处夹了一张纸条,起书签的作用,以方便客人继续阅读,这件事受到了客人的赞赏。布朗女士以此事告诉员工,什么是公共关系,这就是公共关系。也就是说,公共关系其实就是要从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体现出社会组织对公众的良好的服务意识,一切为公众着想。

3.把公共关系等同于社交活动。有的社会组织的公关机构就是接待处,他们的公共关系活动就是由一些所谓的公关小姐和公关先生组织一些舞会。酒会,进行一些迎来送往的工作。这是由于对公共关系认识不清,缺乏公关目标计划所造成的。公共关系需要社交,要进行一些必要的交际应酬活动,但这不是公共关系的全部,只是一种基础性的事务工作,是公共关系的一个侧面。公共关系更主要的是开展信息交流,为组织建立信誉,协调关系,给领导层提供决策咨询,从而增进社会组织的效益。

4.公共关系的运用存在地区上和行业上的不平衡。一直以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公共关系活动较普遍,受到广泛重视,而落后地区相对来说运用较少。另外,目前国际上已形成公认的三大公共关系应用领域:一是政府和政界,二是经济实业界,三是非营利性组织。但我国公共关系运用最多最活跃的就属经济领域,其他两个领域运用相对较少。

要解决目前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要加强公共关系的专业教育。与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比较起来,我国公共关系教育明显滞后。一方面,缺乏培养公关中高级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只有中山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具有培养公关本科生的资格,最高层次的教育是公共关系专业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这一层次的教育更加薄弱。而美国现有61所大学有公共关系学位授予权,37所大学开设公共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13所大学设有攻读博士学位的公共关系专业研究生课程。另一方面,当前的公关教育仍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不能满足专业公关公司在公关技能方面的要求。在公共关系研究方面,主要停留在纯理论研究,还缺乏对公关技术的研究,亟需建立一套完整的专业公关业务培训机制和培训课程,以弥补当前公关教育和研究的不足。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经济技术快速发展,这对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场将需要大量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大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公关专业人才。

2.要继续加强公共关系的普及教育。各个行业各个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公众,各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都离不开公众的支持。这样要想在公众中间树立起一个美好的形象,协调好和公众的关系,每个社会组织就都应重视公共关系,充分理解和正确运用公共关系。而且每个组织都应在内部树立“全员公关”意识。搞好公共关系工作不只是公关部门的职责,还需要全体员工的配合,公关部门所策划的每一项公共关系活动,首先应征得内部员工的充分了解,理解,支持与配合,让他们间接的参与进来,这样,组织的公共关系就具有了整体性和一致性,才容易被公众接受和认可,并取得公众的信任和合作,如某商业企业策划实施了一次公共关系活动,预先没有让所有员工充分了解,当顾客询问详情时,售货员却一无所知,这无疑给公关活动的成功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另外,一个社会组织的组织内行为对这个组织的形象有很大影响,甚至有的行业成员的组织外行为,也会影响到这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要让每个成员意识到,自己的形象代表着组织的形象,让他们树立起“我就是组织”的这样一种意识。全员公关是“组织内部公关的最高境界”,全员公关意识一旦形成,一定能使该社会组织提高效益,给组织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最后,急需加强公共关系的职业道德建设与政府监管,促使行业发展规范化。职业道德是社会对各种不同职业行业所提出的专门化的道德要求,任何一种职业及从业人员,只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享受社会所给予的权利。职业道德并非一句空话,它既要内化为从业人员的自觉精神,还要经过系统化,条理化的处理,变成某种职业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规章与准则。在公共关系发展史上,较早的职业道德准则是美国公共关系协会于1954年正式通过的《职业标准准则》。我国的公共关系刚起步时,职业道德建设也受到普遍关注。1991年5月,全国省市公共关系组织第四次联席会议上,正式通过《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他的制定和实施,对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化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如何从制度,机制和组织机构等各方面,加强对公共关系人履行该准则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使其能真正对公关人员的职业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并加强公关从业人员遵守该准则,加强自律的自觉性,仍然是实施该准则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保证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必须全面推行和进一步强化公共关系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这就要加强政府的行业监管。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公共关系事业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

我国的公共关系事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公关事业理论与实践双丰收的黄金时期。首先,我国改革开放需要公共关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党和国家要颁布实施更多有关改革的方針政策和措施,每一项具体的方针政策措施颁布实施之前,都要面对社会公众进行大量的宣传解释工作,以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合作,这样改革才能获得成功。事实上,这些宣传与解释工作也就是公共关系活动。可以说改革需要公共关系,改革也促进了公共关系的发展。而且,新世纪,在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文化交流,尽快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公共关系也大有用武之地。

另外,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要走向世界,创世界级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尤其需要高水平的公共关系。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与国之间将会发生更多的联系和交往。在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友好合作,树立中华民族的崭新形象方面,中国的公共关系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优良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我们有着发展公共关系的肥沃的土壤,再加上不断提高的生产力又给它注入了充足的营养。所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将会走向成熟,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居延安:公共关系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方宪:公共关系学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

[3]熊源伟:公共关系案例[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

[4]耿义成车广吉:《公共关系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5]张世泽:公共关系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

上一篇:机加工论文总结下一篇:我的家乡--厦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