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策

2024-08-13

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策(精选9篇)

1.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策 篇一

当前建设用地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建设用地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展是第一要务。区国土部门一直把依法做好建设用地供应、服务经济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通过及时调整完善农保规划,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大力开展内部挖潜和主动对外调剂用地等有效手段,不断拓展用地空间,尽最大努力满足了全区各类重点建设项目的急

需用地。1-10月,全区共取得建设用地指标13000余亩,较好地保障了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用地。

一、建设用地供应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我区的建设用地供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方面今年的用地指标国家实行规划控制,下达的指标较少;另一方面萧山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快速发展期,特别是杭州市实施的“跨江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更加旺盛,给建设用地保障带来了许多新困难和新问题,具体反映在:

(一)用地指标严重不足。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业对用地的需求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近几年我区的年用地需求一直在25000亩左右。从对我区2005年用地指标需求情况分析和对2006年社会各业用地需求了解看,2006年我区用地需求仍将高达2万亩以上。但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后,用地指标越控越紧,省市可能下达给我区的用地指标不会太多,因此用地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目前用地指标主要通过三大途径取得:一是上级下达的年度控制使用额度的折抵指标;二是向省争取重点项目的计划指标;三是通过对宅基地等建设用地整理复耕的复耕周转指标。而从实际情况看,可使用的用地指标与我区实际用地需求缺口仍然较大。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年度总量控制指标“少之又少”。2005年我区向上级申请的指标额度为37500亩,杭州市政府只下达2600亩耕地使用额度。二是重点项目向上争取“难之又难”。2005年我区共向省政府申报重点项目34个,最后列入省重点的只有8个项目,面积1535亩。三是使用建设用地复耕周转指标时“慎之又慎”。2005年我区有15个建设用地复耕项目向省国土厅申请核拨复耕周转指标3417亩。由于建设用地复耕难度非常大,加上周转时间只有三年,如果现在指标用掉了,而在三年内又无法复耕的话,指标就还不了。

因此,我区用地矛盾紧张局面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二)土地后备资源十分短缺。

根据土地管理法有关耕地“占补平衡”的规定,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补充相同质量和面积的耕地,因此使用计划指标的建设项目必须补充耕地。

99年以来我区经过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和造田造地,目前的可整理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已严重不足。2005年我区计划造田造地2100亩,而实际可通过验收的只有约1590亩,而从目前调查了解的情况看,2006年可造田造地的面积只有910亩左右。

假设2006年上级下达给我区的计划指标与2005年持平,造田造地又达不到这样的面积,就有可能出现有了用地指标但因不能补充耕地而导致建设项目无法报批的情况。明年假使能争取到一定数量的计划指标,但由于无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可能有的项目还是不能报批。

抓好造田造地工作对确保建设用地供应至关重要。

(三)土地利用空间无法拓展。

从客观上讲,我区在编制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对空间布局、建设用地预测不是很科学合理,规模偏小带来的矛盾非常突出。据调查,至2004年底,虽然我区还有约13000亩的建设留用地空间,但由于布局不合理,这些土地根本无法利用。特别是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后,以及城市功能区块的调整,土地利用空间已严重不足,迫切需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拓展用地空间,确保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3年7月,经争取我区被省政府列入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单位后,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等原因,国家和省政府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如何实施一直没有明确的定性,造成我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一直无法按时报送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制约了下一步工作的有效展开

针对这一情况,虽然通过争取省国土厅允许我区对四个街道、江东、临江二个工业区块、钱江世纪城启动区块涉及的乡镇压可以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以解决土地利用空间不足问题。由于在修改规划时不能改变上一轮规划的各项控制指标,因此这样的规划修改只能解决局部的、眼前的问题,不能解决除这几个规划以外的其它乡镇的问题,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今后的长远问题。

积极争取,要求上级允许尽快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才能解决我区土地利用空间不足的出路问题。

(四)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依然不高。

去年以来,虽然我区为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但从项目用地报批情况看,粗放型用地的情况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各项控

制指标执行不严肃,随意性大;二是批而不用现象时有发生,争取用地指标时说项目用地非常急,农转用批准后又不急于供地、开工建设;三是空间组织形式依然落后,标准的多层厂房寥寥无几,依然是“摊大饼”的方式搭建空间结构。

究其原因,主要是项目单位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不强,特别是国家宏观调控,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不是通过利用

存量土地,增加投资强度提高产出率,而是存在能争取到用地指标最好,目前不用今后也好用的思想。其次是复核验收机制不够完善,对违反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没有制约措施,即使有也不能完全地彻底地执行。从深层次分折,在当地经济找不到新的亮点、暂时无法转型,但又必须要保持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也只能仍然利用新增耕地的投入来拉当地的动经济增长。

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方面加剧了我区用地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对我区的土地资源提出了十分严峻的考验。

(五)征地拆迁难度加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需征用大量集体土地和拆迁大量的集体土地房屋,从而产生的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多。一方面中央的大政策环境不允许大规模征迁,特别是国务院28号文件规定征地必须要履行征地听证程序和经被征地农户确认,省政府又规定的征地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告知征地事项,不但程序复杂、而且时间拖长;另一方面被征迁村和村民对征地补偿区片综合价和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安置政策等不满,相互攀比,引发了大量信访,特别是收储土地,更是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增加了征地拆迁难度和政府土地收储难度。从今年建设用地项目报批情况看,征地难已影响了建设项目的正常开工建设。

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是确保建设用地供应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二、对策和建议

(一)全力以赴抓好土地整理和造田造地工作。耕地占补平衡是建设占用耕地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实现本地耕地占补平衡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为此,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抓好土地整理和造田造地的对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有关部门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文件(浙政办发〔2005〕98号),允许在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现有耕地连片面积平原地区100亩以上、山区坡度25度以下50亩以上的,均可以立项建设标准农田的规定,对全区的土地整理资源和造田造地资源作一次全面调查,进一步摸清我区耕地的后备资源。三是通过提高土地整理和造田造地资金补助和奖励标准、提高有偿使用指标费和开垦费收取标准、土地开发整理与指标使用额度相挂钩等政策上的倾斜,调动各镇、街道开展土地整理和造田造地的积极性。四是要用足用好上级的政策措施,积极动员和鼓励建设单位特别列入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争取由省政府解决。以确保上级下达给我区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按时完成、筹措更多的用地指标,以及耕地的占补平衡,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持之以恒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我区已完成《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大纲》,并报送省国土厅审批。下一步要全面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方案编制工作。同时要积极做好江东、临江工业区块、钱江世纪城启动区块所涉及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以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省政府暂不审批的情况下,确保上述区块的土地利用空间。

要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作一全面检查,整改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图、实地的定位一致、面积一致。要认真协调农用地与非农用地的关系,减少非农建设用地选址的随意性。

(三)积极主动争取用地指标。用地指标紧、报批难是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我区用地需求十分旺盛,用地矛盾十分突出。一是要积极动员项目单位向国家、省申报重点项目,争取戴帽下达用地指标。二是要主动向省国土厅、市国土局汇报、沟通联系,多争取计划指标和土地整理折抵指标额度。三是要加强内部挖潜,大力开展宅基地整理复耕工作,积极审报建设用地复耕周转指标,确保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空间。

(四)认真负责抓好征地拆迁工作。征地拆迁工作已成为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完善征地制度改革政策。在建立征地区片综合价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及时完善相关政策。要完善建设项目使用国有农用地经济补偿政策。二是要积极探索拆迁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政策,强化征用集体土地许可证管理和拆迁安全管理,认真执行拆迁补偿政策。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程序。要认真落实征地听证程序和征地方案必须征求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的意见,增加征地透明度,让广大老百姓充分享有知情权和民主权。

同时要进一步抓好农村宅基地管理。要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科学合理地确定村庄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理顺管理责任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各类违法占地搭建行为的发生。

(五)突出重点抓好土地利用集约化工作。一是要坚决执行省级有关部门制定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按照“双控”要求,严格把关,只要不符合“双控”政策的,坚决不予用地预审。二是要明确用地重点保障方向,优先保障对我区经济社会发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用地,确保有限的土地用在刀刃上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要结合我区已拟定的集约用地规定,进一步完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探索和研究集约用地的考核评价体系。四是要培育工业用地市场机制。同时,要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该收回土地使用权的要坚决收回,有效制止圈占土地的不良倾向。

2.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策 篇二

关键词:煤炭企业工会,面临问题,相应对策

近年来, 煤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煤炭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和职工队伍建设也面临调整和改革。在此形势下, 煤炭企业工会应该清楚认识到当前企业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探索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煤炭企业工会的途径和方法。

一、煤炭企业工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煤炭企业的职工队伍分化严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煤炭企业内部的职工正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职工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也拉开很明显的差距。一是经营管理者群体, 主要是煤炭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或者矿长、书记等, 二是生产管理者群体, 主要包括中层干部和技术人员, 三是普通职员, 他们是煤炭企业生产的主要人员, 四是打工者, 主要通过劳力来获取报酬。这些职工由于所处位置和自身需求的不同, 对煤炭企业工会工作的要求和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 煤炭企业工会为了实现新形势下的发展, 必须针对不同的群体, 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案。

(二) 煤炭企业工会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过时。

煤炭企业工会一直存在职能交叉、内容过多、战线较长、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主要是因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队伍素质不高。工会人员应该强化自身素质, 加快知识的更新和提升。二是思想观念落伍。煤炭企业工会的理论研究和实施不能适应内部体制的改革, 缺乏一定的创新和活力。三是工作方法落后。工作开展前不能够做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不主动的开展活动, 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活动内容单调, 形式也侧重于搞活动。四是工作作风不良。特别是走形式化主义, 不能把工作真正实施到现实中, 而且很多工作都是草草了事, 忙于应付。

(三) 煤炭企业劳动关系复杂。

煤炭企业的重组和改革, 使得企业管理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个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和追求经济效益减员, 而职工为了生存想要增加薪资, 这两者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二是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性和突发性事件增多, 由个人事件向群体性事件发展。这也给煤炭企业工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 煤炭企业工会工作难以展开。

许多煤炭企业中, 企业工会是第一个被精简、合并的组织, 有的企业虽然保留了工会组织, 但是却没有对其有足够的重视, 极大地影响了工会人员的积极性。有的工会人员被转为兼职或者身兼数职而无法顾忌企业工会的工作, 很多煤炭企业工会只是为了应付差事。煤炭企业工会的工作被严重削弱了, 企业内部人员普遍不能够认清企业工会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忽略工会的工作。

二、煤炭企业工会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 建立和健全煤炭企业工会的领导管理体制。

工会的管理领导组织是工会的核心, 是工会履行工作职能和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首先, 建立相应的各级工会委员会, 形成自上而下的多层次、多级别的管理领导机构, 重点重组或者改造单位工会组织, 形成一个清晰的网络结构;其次, 在健全工会组织的同时, 要针对煤炭行业的特殊情况, 发挥工会组织协管企业的职责, 在企业内部大力选拔那些有为青年, 让他们投身到煤炭企业工会的事业中去, 为完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煤炭企业工会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再次, 完善煤炭企业工会的有效机制, 实现双重领导但是各有侧重的原则, 体现煤炭企业工会的优势和特色同时要注重将开发企业工会开展工作的自主权, 维护工会工作职能。最后, 扩大群众队伍。煤炭企业工会可将企业内部聘用的打工者吸引到组织中来, 壮大组织的群众基础, 充实工会的组织力量。

(二) 提高煤炭企业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

煤炭企业工会干部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 迎接新的职能挑战, 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是要改变思维方式, 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 煤炭企业工会的干部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发展, 增强自身的竞争观念、法制观念、信息观念、效益观念和人才观念。二是要加强自身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煤炭企业工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发生, 如果仅仅是以以前老的思想、老的做法去解决问题肯定是难以应付的, 这就要求煤炭企业工会人员在实践中勇于创新, 以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作为, 敢于提出新观点、想假设、新方法。三是要熟悉掌握法律知识。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这就对煤炭企业工会人员有了进一步要求, 要能够适用法律来执行工会工作, 将法律知识运用到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监督法律的执行力度上。四是要学会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掌握信息的基本方式。通过调查研究可以了解企业内部的一些情况而及时做出反应, 从而使我们的工作不至于出现偏差。五是要掌握一门外语。煤炭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要求企业工会人员必须做好对外交流的准备, 工会人员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这是对新时期下工会人员的基本要求之一。六是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煤炭企业工会人员的任何工作都不开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 特别是在和领导机关交流工作、沟通情况、反馈信息和指导工作的时候, 所以工会人员必须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

(三) 建立和健全工会工作体制。

煤炭企业工会的工作一直存在着人员少、任务重、难度大的客观实际, 为了保证工会工作能够落实到煤炭企业的实处,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体制。一是民主管理体制。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 组织和发挥职代会的作用, 创新职代会的组织形式, 重点处理好煤炭企业管理阶层与工会干部之间的关系, 体现职工人员的主人翁精神, 实现真正的职工群众当家做主。二是职工经济保障体制。企业工会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 建立企业与职工人员之间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制度, 不断充实和调整合同的内容, 保障职工人员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要加强合同的执行监督, 依法维护职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宏观参与体制。工会应该建立相应的与企业联系和沟通的机制, 加强职工人员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使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四是调查研究体制。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深入基层, 了解新问题、新情况, 拿出新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让工会的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五是工作评判体制。以广大职工的作为自身工作开展的出发点, 最终工作的成效也必须回归到职工人员身上。所以应该建立职工评说工作的机制。工会的工作应该以“职工满不满意”为标准来衡量, 工作成效不应该是自我总结、自我陶醉。

(四) 明确分析企业工会工作对象。

煤炭企业工会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这是工会人员必须明确的工作内容。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清楚了解工作对象。这就需要工会工作人员:首先要在认真了解职工人员的不同情况。煤炭企业的职工人员, 包括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收入条件以及生活需求等, 既要对整体上的职工需求有一定的了解, 又要清楚了解其中的特殊个别情况。要以不同的方式去接近他们, 通过调查研究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二是要积极参与协调煤炭企业与职工人员的劳动关系。目前, 煤炭企业人员结构分化严重, 由于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之间的差异, 不同的职工群体之间常常会产生矛盾, 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打工者。工会人员要本着公平、平等的原则, 有效率地来协调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劳动利益关系, 帮助企业内部化解矛盾, 安抚职工的情绪, 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三是煤炭企业工会必须真正履行自身的职责, 把在生产前线的职工人员作为工作对象, 把低收入职工和工作困难职工作为重点工作对象。这部分人在煤炭企业中人数多, 为煤炭企业的发展做了许多牺牲, 但是同时他们也是精神生活匮乏的一个群体, 是工会人员的重点工作对象, 要维护好他们的权益。所以在煤炭企业工会的工作中, 工会组织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 发挥自己应有的工作职能, 实现煤炭企业的文明发展。

(五) 转变和创新工会的工作方法。

为了适应煤炭企业的发展, 工会必须摆脱传统的工作方式, 创新工会的工作方法。一是工会工作要有一定的适应性。这是时代和经济的发展的要求。在企业发展的前提下, 工会想要在当前的经济格局下发挥自身的作用, 必须学会以不变应万变, 根据不同类型的煤炭企业确立工会的工作重点、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同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特色性和时效性。二是工会工作要有专业性。随着煤炭企业工会工作的不断深入, 工会工作的复杂性、重要性不断突出, 工会工作的内容和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涉及的领域专业性强。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必须提高整个工会组织的专业性, 同时也应该加强工作的主动性, 坚决执行工作内容。三是工会工作要依法进行。煤炭企业工会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了维护职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这就要求工会人员以法律为办事的基本准则, 坚持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工会工作人员应该熟悉了解如《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 依法维护煤炭企业职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四是工会工作要求真务实。求真务实不仅仅是工作方法的问题, 也是工作作风的问题, 要求煤炭企业工会人员工作要突出重点和讲究实效。工会工作要抓住关键点, 对症下药, 然后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力突破。而讲究实效就需要工会工作人员通过深入了解基层的基本情况后研究对策, 解决问题。

结束语:

好的机制是企业发展的最终保障。煤炭企业工会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就必须针对其存在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五个方面的问题, 从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和职工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发展, 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才能确保在激烈的煤炭市场的竞争下形式下取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唐剑.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工远, 2009.

[2]赵国平.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11.

[3]张兆和.浅析当前国有煤炭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

[4]张波.试论国有煤炭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J].山西经济管理, 2008.

3.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策 篇三

一、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在廉政教育方面,宣传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一是对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把教育当成“软任务”,认为可有可无。二是对教育对象不研究、教育内容不选择,仓促上阵,笼统教学,缺乏针对性和震撼力。三是教育形式单一,手段不丰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重理论宣讲,轻实际调查;重课堂讲授,轻互动思考。

(二)在制度建设方面,制度更新执行不到位,规范约束作用削弱

一是制度更新滞后。部分制度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对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及时推陈出新,制订和出台新的举措和制度,出现制度空白。二是制度难于落地。有些制度原则性过强,随意性过大,缺乏操作性,又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配套落实措施或实施办法,使制度难以有效贯彻。三是制度执行不力。很多企业普遍存在制度不执行、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现象屡查屡犯、屡禁不止,充分暴露出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在队伍建设方面,企业纪检监察队伍力量薄弱,缺乏权威性

一是纪检监察机构建设滞后。目前,仍有个别企业没有设立纪检监察专门机构,而是将纪检监察工作纳入综合部门,大大削弱了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力量。有的企业虽设立纪检监察专门机构,但是人员配备偏少,身兼数职,在开展工作上顾此失彼,总体上应付检查的多,主动开展工作的少。二是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素质不高,生产经营的业务不懂,纪检监察的业务不熟,工作能力达不到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工作任务难以全面落实,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方面的能力更是薄弱。

(四)在机制建设方面,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督约束不得力

一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少数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末能按照“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要求正确履行职责,未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企业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只满足于开会作布置、发文提要求,习惯于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嘴上强调安排多,行动落实措施少,缺乏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帮助指导和督促检查,严重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际作用。二是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监督比较薄弱。一些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薄弱,漏洞很多,缺少规范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约手段。普遍存在原则规定多、具体细则少,口号要求多、操作规程少的现象,尤其在监督制度上守则多、罚则少,缺乏可操作性,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

二、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建议

针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优化三支队伍,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组织力量

一是优化领导干部队伍。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真正把作风过硬、勤政为民、一心为公、廉洁无私、群众信任、组织放心的干部选入班子队伍,尤其要精心配好党政“一把手”和纪委书记。对班子中存在的腐败和不团结等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严防影响到其他党员干部。加大对各级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监督力度,严格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二是优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按照“政治坚定、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严把入口关,确保配齐配强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注重对他们的政治教育,强化党性修养,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改善知识结构,着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从全局上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能力和纪检监察监督检查的能力。

三是优化义务廉政监督员队伍。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点多线长,牵涉面广,情况复杂,单靠纪检监察机构,力量有限,必须充分依靠群众,走专群结合的路子。设立党纪政纪监督岗,挑选部分政治素质高、自律性强、群众基础好、责任心强的普通党员为义务廉政监督员,完善廉政监督网络,切实发挥他们接触群众密切、掌握信息灵便的优势,参与反腐倡廉建设。

(二)强化三种意识,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发展

一是强化服务大局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责所在。要紧紧围绕大局开展工作,自觉服从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切实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到党建工作全局中谋划和推进,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要主动深入生产经营第一线,参与重大经济活动,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有效维护企业政令畅通,保证企业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营造一个凝聚人心、风清气正、依法经营的发展环境。

二是强化统筹协调意识。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单靠纪检监察部门唱“独角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坚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总揽全局,统筹各方,不断完善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组织、人事、审计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

三是强化创新意识。纪检监察机构必须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不断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形成新认识,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发现新问题、捕捉新信息、掌握新动态、提出新思路,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不断拓展党风廉政建设新途径,努力扩大反腐倡廉建设新成效。

(三)健全四大机制,保障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推进

一是抓教育,健全自律机制。要切合实际、更新观念、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真正把反腐倡廉教育抓深抓实、抓出成效。在教育对象上要突出层次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区分层次,选好重点,针对不同人员进行不同主题宣传教育,对领导干部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对广大党员要侧重党风党纪教育,对重要岗位工作人员要强化廉洁自律教育,对普通群众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根据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突出抓好三方面教育: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抓好基本理论教育,不断增强党性、党风、党纪观念;抓好传统作风教育,坚持发扬优良传统和光荣作风。在教育方法上要突出灵活性。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要重视环境熏陶,把环境“宜人”与“育人”结合起来,使单位环境成为反腐倡廉教育延伸的“课堂”,使党员干部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要注重典型示范,坚持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引导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抓制度,健全防范机制。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监督力度。对重要经营管理决策及执行环节,尤其是企业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财务管理、重大项目管理、招标投标、物资采购、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强化过程控制与监督。对管人、管财、管物、管事的重要岗位人员,合理分置权力,加强人员内部交流,强化上下流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规范程序,建章立制,控制风险,堵塞漏洞。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

三是抓监督,健全约束机制。要突出监督重点,延伸监督触角,编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反腐倡廉监督网络,提高监督效果。在监督对象上,着力抓好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在监督内容上,加强对企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落实“三重一大”民主决策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在监督渠道上,积极推行党务、企务公开,实现由结果公开向过程公开转变,增强工作透明度;在监督力量上,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监督职责,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不断整合监督力量,使党内监督、监事会监督、纪检监察监督、职工民主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

4.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策 篇四

对策建议思考

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要看企业是否存在广受认可的文化。为此,企业必须重视对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以文化为导向来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对外的竞争能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员工激情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一旦企业的文化建设得不到认可,将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内部管理问题,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所以,企业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通过各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来确保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理念和管理主题而形成的一种内部文化管理形式。由于不同企业成立的初衷背景和发展过程有所区别,所以其相应的文化内涵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反映在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价值观和文化制度等方面。企业文化与宏观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还有着一定的区别,可以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来看待。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员工形成的一种共同的精神理念,他在企业的各方面发展都体现了一种习惯和行为意识。精神层面主要是通过企业发展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现实,来助推员工在物质追求及企业制度方面的认可。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是指可触及的文化,比如,企业的建筑和装修风格、硬件办公条件等。这些层面的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帮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

二、目前企业的文化建设基本表现

(一)企业拥有的文化内涵较为浅薄

在日常的企业发展中,员工准则都是围绕企业文化来确定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进行内部发展矛盾的协调,帮助员工在工作开展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当前的很多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得不到展现,也就谈不上对员工凝聚能力企业的构建,这样空洞的企业文化是无法真正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

(二)企业的文化建设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企业的发展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所以,实际的文化建设不应该是单纯的生搬硬套,更不是一刀切。纵观当前企业的文化来说,从形式到内容,大多呈现了较为单一的模式,这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特色是不相匹配的。企业的文化建设要注重企业日常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现实矛盾,依据企业长远和谐发展的计划来规范企业文化,只有符合企业需求的文化才能真正助推企业发展。

(三)企业文化没有与员工实际工作生活相结合企业文化应该以自身的工作思想形式来进行企业日常管理的规范和员工日常制度的引导。实际上,企业文化应该从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凝聚力及工作效率等方面来不断地进行文化开展形式的创新,这些都要通过员工晋升、薪酬奖惩等多个方面来展现。所以说,企业的文化建设应该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充分地与实际员工工作生活方面的结合。

三、企业进行文化塑造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通过文化宣传可以集结竞争优势

1.更好地凝聚员工向心力。如果员工能够对企业的发展理念进行深刻的认知,就会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相互协作和团结的精神,更好地开展与落实工作。企业员工的精神层面饱满,就会形成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良好凝聚力,从而在助推企业发展中充满动力。

2.对员工的日常行为进行较好的约束。虽然企业文化是意识方面的内容,但是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以企业文化为基础进行的思想工作的具体执行准则。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管理制度能够对员工的各项工作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所以说,企业文化也间接地进行了员工思想和行为的约束。但要注意的是,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约束不是强迫性的,只是通过文化的宣导和员工形成一种共同的认可。

3.帮助企业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网络已经给人们带来较大的生活改变,人民的消费也逐渐的走向品牌化,因为有品牌才有质保。所以,面对当前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企业的产品塑造方面,也逐渐地开始走向“真金不怕火炼”的品质思维。这种情况下的产品靠的就是企业的口碑和形象。所以,通过文化建设,能够让员工注重企业自身形象的塑造,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更好地自我形象塑造和品牌影响力宣传,这会提高消费者信心增强企业营销业绩。

(二)有助于企业的历史传承性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远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技艺的传承,它在任何时代都象征着企业良好发展的动力。企业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可能在物质层面的东西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企业的内在文化精髓都能够日渐沉淀下来。纵观当前的很多知名企业来看,其明显的共性就是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都有持续性,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底蕴。

(三)文化建设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有效依托

企业文化在企业精神及管理理念方面,体现在工程企业中对工程建设的组织过程中,能够引导企业管理层以大局为重,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突出高效的施工管理理念。文化建设要注重创新性,积极地进行传统生产方式的升级,确保绿色施工理念能够逐渐的渗入到建筑施工全过程。面对工作环境较为简陋的情况,企业要通过党支部组织进行群众思想工作开展,时刻关注员工动向来解决思想问题,并通过广泛征集意见等形式进行实际问题的解決,确保员工能够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形成较好的工作状态。

(四)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切身利益的保护

企业在获取到较好的经济利润后,需要为员工进行合理的薪酬分配。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通过正确的价值观为引导,确保员工的劳动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文化能够站在员工利益角度进行休假制度,员工福利保障等的政策执行监督。企业文化通过定期组织文化活动的形式,让员工在工作之余得到身心的调整,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生活幸福感。

四、企业开展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一)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立足社会主义精神本质

社会主义时代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充分地对社会主义精神中的价值观进行解读,以其中所蕴含的经济、文化建设要求为基石,对企业的整体发展理念和目标进行具体的落实,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立足大环境。

(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群策群力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管理层的专属,要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形式,让企业文化能够得到在职员工的普遍价值认可。通过公众基础建立的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进行企业活动的推动。企业文化应该是员工共同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企业文化要注重团队精神的体现

企业搭建自身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员工的向心力,企业文化也是为更好地进行企業竞争力提升。所以,企业文化必须注重企业工作氛围的创造,能够为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四)企业的文化建设要注重楷模形象的塑造

在进行企业文化的打造中,要充分注重楷模的塑造作用。因为楷模能够起到工作的带头作用,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正向积极传播;另外,作为企业的管理层,需要首先对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观进行充分的了解,并能够以身作则的进行各项公司制度的遵照和执行。以楷模和领导的带头作用来形成企业文化的宣传感召,提升企业的团结精神。

(五)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多种形式进行组织实施

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充足的人力及资金成本支撑,企业要想让文化在自身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就应该充分地借助多媒体手段来丰富文化开展形式。比如: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有纪念意义的庆典、进行企业形象的正面植入等。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有具体的活动方案,并由公司领导加以正确监督,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活动实践效果,不断总结文化创建的效果和经验,确保文化建设的有效推进。

(六)企业文化建设效果的推进

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推进来说,首先应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推广网络体系和对应的奖惩制度。企业文化如果能够真正结合了企业实际情况,将会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之所以进行文化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保障企业的发展,维护员工的利益,所以必须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并能够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进行动态监测。

五、结语

5.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策 篇五

在当前国有企业改制力度不断加大,步伐不断加快的形势下,作为国有企业的共青团工作也面临着种种困难,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是当前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今年,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新安江分公司进行了团支部、团委换届改选,各团支部的大部分团干都进行了更换调整。新的团干为杭州中策新安江分公司团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

解决问题,必须先知道问题是什么,为此,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新安江分公司劳服团支部开展了一次关于团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调查。共对19名团员,其中团干3名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表19张,收回调查表16张。

“解决占20%的主要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80%”,调查小组将调查中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结合新安江分公司团委在团工作过程中了解的一些团员情况,当前团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1、团组织凝聚力不够强

主要是由于团活动搞得太少或者团活动面太窄的原因造成的,团干部与团员接触少,而开展团活动太少或者面太窄是主要原因是,新团支部刚成立不久。新团干部对于团员不是很了解,团员对团干部也不熟悉;团员分布比较分散;岗位不同,不能及时参加活动;团员本身工作繁忙;团干部可支配时间较少。

2、团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对组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义务劳动和自愿者活动积极性不高;对团员自身修养有关的培训和娱乐活动较有兴趣,但组织的较少;主要由于团支部过去开展活动较单一;团员的主人翁意识不够强;缺乏激励机制。

3、团组织及团员之间缺乏交流

团员分布广,各岗位之间的团员的交流比较少,团员间有目的有组织的带头领军活动较少。

4、团干部业务水平不均衡,主动性不够 以上是目前共青团组织工作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根据调查中提出的解决方案以及对问题根源的思考,今后开展团组织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对策:

一、加强团组织建设,提高团组织引领力;

(一)、围绕企业经济建设开展工作

我们团的工作必须为企业的经济工作服务,这是团的工作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先决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的变动,企业不断的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作为团组织就要主动为企业分忧解难。

在青年员工中选出优秀青年组成“青年技术攻关队”,紧紧围绕我们企业目前“全钢150万条轮胎”、“下涯炼胶机安装”、“斜交法斯特维修维护”的生产任务,进行一些列技术攻关活动,专门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确保企业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在青年员工中充分发挥先锋作用。

(二)完善组织建设机制

1、深化党建带团建机制

(1)、从思想上提高团员的先进性

每月一次,组织团干和一部分团员参加党员的党课教育,这些党课教育都通过团支部和青年党员向广大团员青年传达,使团员青年能尽早接受党性教育,培养党性意识。

(2)、从组织建设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

开展“党员一带三”或者“党员一带二”活动,一个党员带几个团员,用党员的标准来影响团员,提高团组织的战斗力。

2、完善激励机制

精神鼓励与物资奖励并施。过去,我们支部团活动一直是走精神鼓励道路,团员交了团费又要不断义务劳动,一般只是通过领导进行口头鼓励,殊不知一直这样单纯的精神鼓励在潜意识里影响了团员参加义务劳动的积极性。任何人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物质资料是人们赖以依存的基础,离开物质基础何谈精神需求,“画饼不能充饥”,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适当的进行物资奖励,让团员青年得到心理平衡,同时,除了开展义务劳动之外开展一些有助于团员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如“卡拉OK”比赛等,做到精神鼓励与物资奖励的并施,最大程度提高团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二、加强团工作交流与学习

当前,我们很多团支部人数偏少,有些活动难以开展,要想不断提高团工作水平,丰富团活动内容,就必须突破部门的束缚。

(一)企业内部团支部之间的合作

联合企业内部其他人数较少的团支部,互相学习,互补优势,部门之间互相出谋划策,以旁观之眼看问题,以奇思妙想解决问题。从今年3月份团委改选以来,在公司分团委组织领导下各团支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1、3.5学雷锋活动:3月5日,公司各团支部组织团员开展学雷锋活动,清洁清理地面、整理摆放杂乱物品,改善全厂环境。

2、清明节扫墓:4月2日,劳服团支部带领全体团员来到新安江英雄人民纪念碑,学习英雄事迹,瞻仰烈士风采。

3、演讲比赛:5月4日,举办以“朝阳因你而精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各团支部选手热情洋溢激情澎湃的演讲将团员青年的活跃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4、征文比赛:5月份举办以“爱我杭橡,展示风采”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各团支部团员选手文采飞扬妙笔生花,炼胶团支部选手以一首诗歌《镜框中的杭橡》夺冠。

5、户外拓展运动、信息管理与沟通培训、团工作知识竞答活动等等

(二)企业之间的团组织合作

5月9日,杭橡集团公司团委主办“三人制”篮球邀请赛,来自集团公司总厂、朝阳公司、新安江分公司、永固分公司、中策富阳公司的16支球队的80余名青年篮球爱好者齐聚一堂。通过在比赛中的学习交流,不仅对其他单位的团支部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更增进了分公司内部各团支部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同时也为以后开展工作扩宽了思路。本次篮球赛让所有团工作者受益匪浅,同时也为以后横向开展团工作开了个好头。

(三)团员青年之间多交流

1、生活中工作上多与团员青年交流,通过了解团员心里的想法和生活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及时帮助团员青年,以诚相待做朋友,增强信任感。遇到争端或者思想问题时摆事实讲道理,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2、开展团员青年“一帮一”“队帮队”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团员青年的业务水平的同时增加团员青年间的感情,增强集体意识。

三、加强团干素质培训,提高团干部业务能力。

为打造一支有凝聚力、有良好团队意识的团干部队伍,8月份,分公司团委组织了团干部培训班,举行了“户外拓展运动”、“ 信息管理与沟通培训”、“ 团工作知识竞答”等活动。

“千足蜈蚣”、“高空抓杆”、“信任背摔”、“盲人方阵”,丰富而富有挑战性的拓展运动项目在各团干的积极配合、相互支持、通力协助下顺利完成,团干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充分得到展示和提高。

“ 信息管理与沟通培训”培训课上,团干们了解公司目前发展形势及对人才需求程度和培训机制的同时,交流了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迎接挑战与把握机遇,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成为发展所需的人才的问题。简单的交流,解开了很多团干心中的疑问,明确了今后发展方向,坚定了为企业发展服务的信念。

企业团委的培训提高了团干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但是,作为团干部个人魅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今后的团工作道路上,团干需注意学习,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塑造先进青年的形象,为其他青年做榜样。

企业共青团工作,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半年来,分公司团委以党建带团建的为指导,通过开展“演讲比赛”、“户外拓展运动”、“党课教育”等一些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团组织的凝聚力不够强”、“团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团组织及团员之间缺乏交流”、“团干部业主动性不够”等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开展有针对性的的团活动,进步一加强整个团组织的组织意识和服务意识,将团组织的力量作用在企业经济发展上来,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做出更大的贡献。

6.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策 篇六

铁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徐海航

近几年来,全国质监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质监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质监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处理和解决当前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加强质监系统自身建设及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质监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加强,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当前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部分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认 识不足。少数领导干部对贯彻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缺乏责任意识,过分看重“业绩”,不敢揭露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干部则认为抓业务工作是务实,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务虚,把党风廉政建设看作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份内事,与已无关。有的干部对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

(二)系统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不足,基层单位普遍没有设置专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随着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任务也在不断加重,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履职能力的建设。目前地市级质监局普通设臵了专职纪检组长和监察科室,但部分单位领导过分重视质监监管业务工作,忽略了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对其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因不被领导重视,在工作中也逐渐被边缘化。当前质监系统基层单位普遍没有设臵专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足,而目前质监系统监管与执法工作大多集中在基层一线,监管与执法也是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关键环节,一线监管执法人员素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不足,严重影响系统基层党风廉政和行风软环境建设等工作。

(三)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当前我国正于体制转型时期,党内监督制度和体制、机制尚不够完善,存在着管理漏洞。在具体执法操作过程中,由于执法人员权力相对集中,存在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内监督等制度落实力度不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有效预防腐败措施和办法尚不完善。

(四)党风廉政教育多流于形式,对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虽然质监系统开展了大量教育培训活动,但内容单一,形式古板,缺乏激励激发和警示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有的基层单位将工作重点放在业务监管工作上,不重视教育培训活动,或干脆不开展,有的单位虽然开展了教育活动也是为了走过场,应付检查,使教育培训活动流于形式,党风廉政教育起到的教育作用很小。对违规违纪行为查处的力度不够,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单位,形成了一种“关系社会”,一些违法违纪人员通过疏通关系,寻求庇护,以此来躲避纪检监察部门的查处,这种关系社会潜的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助长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

二、当前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各方面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滋生腐败的因素依然存在。质监系统做为国家行政执法部门,履行行政审批和执法打假等众多重要权 力。在新的形势下,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反腐败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一)腐败现象高发,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追求利益的倾向日益突出,部分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不惜以身试法,千方百计拉拢腐蚀质监执法人员,执法环境日趋复杂。在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下,系统内部分工作人员理想信念迷失,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错误思想滋长蔓延,与封建思想和西方腐朽文化相互交织,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现象的发生。部分企业对执法人员的贿赂由财产性利益向非财产性利益转变,由所有权转移向实际占有使用形式转变,由现实收受向期权形式转变,导致腐败行为的隐蔽性逐渐增强,给反腐倡廉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部分岗位权力过度集中,监督制衡不足。反腐败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遏制以权谋私的过程,就质监系统来说,就是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执法人员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质监系统一线执法人员长期固定地与行政相对人打交道,权力过度集中,被监管人为了自身长远发展,主动与监管人分享利益,长时间形成了监管人与被监管人“互帮互助的融洽氛围”,而在具体工作中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所以导致一线执法人员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基层执法监管工作中,存在以收代罚、以收代检的现象,部分执法岗 位存在行政不作为、滥作为的现象。另外,在长期工作中,部分基层单位形成了“一把手”家长制的工作作风,“一把手”权威远远超过了制度权威,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监督机制苍白无力。

(三)工作缺乏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质监系统做为国家主管质量、计量、标准化、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的职能部门,履行着行政执法和检验检测服务的重要职能。但在具体工作中,部分工作开展前缺乏足够的调研,没有完全考虑实际情况,部署工作逐级发文,落实工作层层汇报,对工作落实的实际效果却不予关注,加之部分基层单位对执政为民的理念认识不足,“庸、懒、散”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导致部分基层单位形成了被动应付工作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正常监管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质监系统的形象。

(四)制度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反腐倡廉工作面前着许多新形势新问题,而目前的体制机制相对薄弱,制度创新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反腐败工作的要求。目前反腐倡廉制度的创新仅仅局限于一些基层单位的自发行为,适用范围面窄,效果不明显,一些创新工作的产生和开展依仗“一把手”个人意志,一旦发生人事变动,其创新制度也预示终结,致使新思路、新举措的工作部署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和连贯性。机构设臵与反腐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目前质监系统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多为其他人员兼任,并且人手不足,同 时担任被领导又对领导者进行监督的双重身份,致使有些工作难以开展,真正查处腐败案件的概率偏低,导致一些腐败分子报有侥幸心理。

三、加强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对策建议

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以完善惩防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提升纪检监察队伍能力水平,加大打击腐败行为的力度。推进组织机构能力创新,建设权威高效的纪检监察战线,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机构派驻质监系统工作模式,强化派驻机构的监督实效性。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打造专业化纪检监察队伍,选派优秀工作人员充实到纪检监察一线,将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作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先决条件。建立科学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提升纪检监察队伍工作能力和实战经验,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加大力度打击腐败行为。

(二)强化监督制约作用,解决部分岗位权力过度集中的 问题。认真落实党内监督各项规定,组织开展对《党内监督条例》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着力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对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党内生活的各项规定,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实际效果。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相关规定,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问题,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加大对一线执法人员的监督力度,防止基层执法人员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规范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开展对腐败易发多发环节的重点治理。进一步明确质监各项职能范围、工作流程及办理时限,对社会公开,便于企业查询。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绘制工作流程图,针对容易产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结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规范和加强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完善招标和采购制度,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监督,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一线执法人员实行严格管理,重点治理一线执法人员的腐败问题。

(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重点提升质监系统服务意识和能力。逐步建立健全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来抓,逐步形成在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干部岗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中开 设廉政教育培训的教育机制。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升系统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大力开展行风软环境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严肃整治机关“庸、懒、散”现象,适时开展警示教育,以质监系统违法违纪案件为案例,大规模开展警示教育。

7.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策 篇七

一、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企业内控制度有待完善。内控制度是企业进行内控建设的行为基础, 为建设活动提供制度上的依据。而目前表现出来的现实情况有三种, 第一, 企业内部没有内控制度。这是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 没有内控制度而进行的内控建设就像没有根的草, 根基不稳, 对企业发展活动是不会起到帮助作用的, 反而浪费了企业的财力、物力、人力。第二, 内控制度由财务制度简单代替。虽然内控制度中包括财务控制, 但是, 内控制度的范围要大于财务控制, 这种做法会导致内控建设中部分建设行为没有根据。第三, 所建设的内控制度不符合时代要求。当前, 企业发展都是身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经济全球化已经实现了电子商务的普及, 所以, 企业一定要根据社会形势进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2.企业内控意识有待加强。虽然, 企业内部控制已经引起了企业的高度重视, 但是其中还是有少部分的企业领导者对内部控制的作用认识不清, 导致内部控制的意识淡薄。甚至有一部分的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了误解, 认为内控的实施对企业发展活动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束缚了企业的手脚。所以, 就出现了很多企业的内部管理异常混乱的现象。

3.企业内控制度有待执行。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执行, 通过执行来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但是, 有一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是对制度的执行力度还是不够的, 很多的企业部门完全无视控制制度的存在, 导致控制制度成为了挂在墙上的装饰品, 还有很多部门在迫于领导的压力而执行, 执行流于形式, 故而没有体现出内部控制制度的严肃性和刚性, 企业内部管理仍然处于失控状态。

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企业内控建设中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 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的不同而不同, 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

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治理结构还不够规范, 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建设与执行都是要以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的, 所以, 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当前, 企业都在朝着做强、做大的目标前进, 所以, 客观上要求企业的管理范围要不断增大;管理层次要逐渐的增多;管理职能也要逐步分解, 因而, 企业内部控制的加强是必须进行的。我国企业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部分,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表现的异常突出。受原有体制的影响, 企业的懂事、监事、高管等没有完全区分开来, 还存在着由一人担任的现象, 这就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问题的出现, 尤其导致了监事会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 甚至形同虚设, 最终导致企业发展中虚假现象的普遍存在。

2. 考核制度不完善。

考核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中的表现比较突出。在我国, 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领导干部的考核长期以来都是以目标的完成情况为依据的, 而对其他方面指标的考核就相对欠缺。所以就导致了企业部门领导为了完成目标利润而弄虚作假, 上报虚假信息。表面上看是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但实际上企业的发展状况并不是很好, 但是这些实际情况并没有被管理者知晓, 最终导致企业管理者在下年目标的制定中出现很多问题。

3. 外部监督力度的问题。

外部监督已经是我国企业为了弥补内部监督不足的必要手段, 并且在我国正在广泛的实施着。这种外部监督包括注册会计师和社会舆论等对企业的监督, 而内部监督主要是企业财务、税务、审计、证券监管等的监督,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内部监督总是不足, 外部监督的力度也有待提高。

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策略

1. 对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规范。

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是企业内控实施的基础, 对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规范首先就要进行职责明确, 要明确区分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以及高管等的指责, 实现各个系统都能够各司其职, 协调有效的进行运转。尤其是要严格监事会的监管职能, 要让它实现对董事会和高管层的有效监管, 进而完善了企业的管理监督机制。

2. 内控体系的健全。

内控体系是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企业在建立内控体系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的相关要求而进行, 完善现有内控制度, 对于内控制度空白的企业应该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内控制度, 以此来实现企业经济行为的有效化和规范化达到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3. 管理者素质的整体提升。

企业的一切发展活动都是以管理者的决策为指向的, 所以, 增强管理者内控意识以及职业道德是当前形势的必然要求。管理者素质的提升主要应该通过培训和再教育的方式实现, 企业应该有计划的对管理者进行管理知识、管理策略等方面的培训。

四、结束语

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法人治理结构;内控体系的健全;管理者素质的提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在实际操作中, 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变动, 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为企业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国民经济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各个企业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寻找实现自身稳定发展的有效方式, 当前, 企业中公认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但是, 由于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正在不断地优化过程中, 所以, 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所以, 导致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不是很好。故而, 我们应该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 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肖琳.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0 (24) .

[2]郭杨.浅析我国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2 (9) .

8.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策 篇八

关键词:工程结算 审计 基建工程 签证

0 引言

工程结算是决定工程造价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工程结算准确与否,从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工程建设是否成功。因此搞好工程结算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审计的覆盖范围和审计质量,而且对规范建筑市场,抑制工程结算中的高估冒算现象进而控制工程造价也将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1 工程结算存在的问题

1.1 预算投机

由于招投标工程的结算一般是按增减工程量进行调整的,因此一些施工单位在编制投标预算书时就埋下债笔,把有可能调增的项目和材料数量少编入预算书,而把调整可能性小的项目和材料数量提高。这样一来,如果中标的话,则可以在竣工结算调整时多算一笔钱。我们在审计中就发现,施工单位投标预算书中直径为100cm的管道价格比50cm管道的价格还低,而后者恰恰是大量调增的项目。

1.2 骗取签证 主要手法有:①拖延战术,以种种理由不及时办理签证,有的工程竣工一年多还未办完签证,利用甲方代表时间遗忘在签证上做文章。②造成事实:对一些事后无从查考的项目事前不通知甲方代表,就造成既存事实。如余土外运,在施工时不通知甲方也不说明外运距离.而在结算时又以超距离增加费用,具体运至何处已无法确认,甲方只有签证。③有意遗祸:在变更签证时,有意模糊和遗漏某些项目,如把磨石地面改为水泥砂浆地面,但在变更签证时蓄意不明确面层厚度,实际只做了l2,却按l5结算。④内外不分:有的施工单位有意把标内工程与标外附属工程相互混淆,有目的地造成重复签证以增加费用。

1.3 高估冒算 主要手法有:①该扣不扣:如计算建筑工程内、外墙体的体积、面积应以实际的体积、面积计算,但施工单位往往不扣或少扣梁、柱、门窗的部分以增加工程量。②两头取费:有些管道阀门卫生洁具、仪器仪表已计入定额,施工单位又计人安装工程量而骗取费用。③以少报多:对投资比例较大的部分有意加大工程量,如做磨石、水泥地面,做天棚等结算面积高出实际面积。④多增隐减:施工单位在办理结算时,把调增的签证全部进人结算,而有意把调减工程签证不进或少进结算的现象较为普遍。

1.4 材料加量 ①偷工减料:施工单位不按材料设计要求施工,如有减少钢筋数量,有的减小钢筋直径。有的隐蔽管道露在外面的部分其直径为100cm,而隐蔽部分只有70cm,结算中全按10Ocm计费。②重复计算:最常见的是在建筑结构的交接处重复计算。如钢筋混凝土基础T型交接以及梁、柱、板交接受力钢筋重复计算的现象经常发生。③提高价格:因竣工结算时,已过去较长时间,施工单位在办理结算时的材料远远高于当时的市场价格。在审计中发现只需十元钱一盏的灯具结算价提高到了三十几元。④骗取材科:有不少实际未用或少用的材料仍按设计结算。

材料费用:有的施工单位有意把自购材料与甲方材料混用。如在挖基础时挖出的条石本属甲方,施工方把甲方的条石混在一起用了在结算中还要向甲方收费。

2 审计对策

2.1 抓好工程量审计的环节 工程量是构成工程项目结算的基本内容,是计算各项费用的基础,工程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在工程结算审计中,主要是核定工程价款结算款项内容与建设项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多报、重报和虚报问题。在结算中常见的问题是施工单位以少计多的方式多计、重计工程量等。在结算审计时,要坚持做到两核两看。首先,要查看施工图纸、施工变更单、隐蔽工程记录、施工合同等资料,按规则计算工程量,并与原结算书中的工程量相核对,审查其是否一致、相符。

2.2 抓好结算定额套用的审计环节 工程预算定额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款结算的依据。在审计实践中发现,施工单位高套、重套定额是工程结算中突出问题之一。要重点审查预算定额套用是否正确,与建设实际施工是否一致,有无高套或重套定额,从而达到抬高工程造价之目的。有些施工单位在编制工程(预算)结算时在套用了综合定额之后,仍再套用单项定额。有些施工单位采取低套高、少套多等手段来增加工程直接费用。因此,我们在结算审计工作中,要坚持以国家和地区的工程预算定额为计算工程造价的依据。针对施工单位在工作内容相同的定额套用中高套或套错而多计费用的实际问题,在审查时,应进行全面和详细审查和核对,特别是工程量较大的施工内容更应重点审查,依法维护建设资金的安全。

2.3 抓好取费标准的审计环节工程 (预)结算中的各项取费标准是施工单位计取有效费用的依据,不得越级取费。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低级套高,扩大取费基数,增加取费项目等突出现象。在结算审计中,首先要审查工程类别与性质,不同性质的工程项目以及同类性质工程的不同级别,其取费标准应各不相同,要注意掌握工程等级条件的划分,防止高套标准。其次,要审查施工单位的技术等级及性质,看施工单位有无挂靠高质资现象。低质资施工单位为了承揽到工程项目,往往挂靠在高质资的施工企业的名下,并以高级别施工单位的名义参与工程招投标,以达到竞争工程项目,进而提高取费标准的目的。而实际施工能力根本达不到其挂靠的质资或施工质量低于验收标准,以致出现质次价高现象的发生。所以,在审计时要注重其实际标准,不能按其挂靠单位的质资和标准进行计算。

2.4 抓好材料价格的审计环节 在对材料价格进行审计时,要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一要确定应计算价差的材料,不该调整价差的材料坚决不予调整:二要核定市场价格与预算价格以及规定应取的采购保管费和税金:三要根据施工图纸核准工程主要材料用量,然后落实材料价格差异,确定材料价差的计取;四要在编制(预)结算时,所依据的价格是否按当期材料价格,是否存在跨期高套的情况。几年来,在工程结算审计中,审计人员对材料价格通过采取市场问价、上网调查和事前参与合同洽淡等多种审计方式,使材料价格得到了有效超前控制,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抓好工程退料的审计环节,有些材料是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在办理工程结算时,应结合审查建设单位工程投资中的自购材料情况,根据施工图纸核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数量、品种规格和价格,按工程实际耗用量,计算出应退还建设单位的材料款,避免造成重复结算和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串通有意虚列、套取材料价款的违纪现象发生。

2.5 抓好设计变更、隐蔽工程等签证资料的审计环节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发生对原设计图纸的变更。审计时,审计人员首先要向建施双方收集各种设计变更资料和隐蔽工程的实际收方签证,然后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实地查看,看其是否真实、客观和全面,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并核对签证内容是否与原合同规定相符,是否偏离过大,要认真做好现场审计纪录,以便于为结算审计做好充分准备,防止和避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相互勾结,串通一气、达到营私舞弊的目的。

3 结束语

9.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策 篇九

王嫒艳

发布时间:2010-09-29

一、当前我国保险营销的现状和问题

保险营销,是保险企业在充分了解消费者保险需求的基础上,利用险种、费率、保险促销等组合手段去满足顾客需要,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一种保险经营活动。我国的保险市场不论从市场结构还是专业的经营水平甚至是保险监管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可是,在我国保险市场急需完善的情况下,保险营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当前我国保险营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销售渠道单一,中介不发达。个人代理与团险业务员和行业代理占据主导,而经纪、直销等渠道所占份额不足,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中介不发达较严重的影响了保险业的营销市场的开发。

(二)适应新形势的营销手段不足。传统的“上门拜访”和“转介绍”等营销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立体式、多层次的营销方式来填补空白,使市场营销取得新的突破。在开发新市场,创新需求方面没有注意地区、险种和服务的差异,保险营销没有因地、因人、因险种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保险企业实行人海战术,通过大比例提成的方法来刺激营销员的工作积极性,短期内似乎见效很快,能迅速带来保费的增长,但却是以付出客户和企业自身利益为代价,长期执行将恶化保险企业经营业绩,导致客户对保险业失去信心,逐渐陷入越重视推销,推销的难度越大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近年来,保险公司在了解客户的保险需求方面所做的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不足,所设计开发的险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为在业务竞争中取得优势,保险公司不断开发新险种,以求吸引更多的客户。但从市场需求来看,这些保险产品的创新思路狭窄,形式单一,同构现象十分严重。这样不仅不能在功能上满足市场的需要,反而会加大民众对保险实质的歪曲理解,不利于保险业的长足发展。

(四)保险营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许多保险企业在招收没有任何风险及其保险知识营销人员后,经过短期的培训,即上岗推销保险。一部分营销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以及保险业的相关知识,致使在推销保险时经常出现各种违规、违法现象,极大地破坏了保险公司的形象。

(五)营销服务意识差。目前大多数市场营销的目标只局限于推销商品,在售后服务、跟踪服务方面重视不够。个别业务员素质低下,严重影响了公司品牌的树立和新市场的开发,柜面人员对待客户和业务员态度冷淡,理赔人员办理速度迟缓,影响了业务员的展业积极性,也损坏了保险公司形象。

二、关于保险营销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建立市场调研机制。市场调研就是对公司所面临的某一特定情况有关的数据和发现进行系统的统计、收集、分析和报告,市场调研有助于了解保险公司的计划的可行性,也有助于完善销售、寻找能拓展的领域以及探测来自竞争者的威胁。保险公司可以对产品供需关系及变动过程和趋势的基本信息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制定出更优的营销计划,对客户的需求及影响客户的需求的如文化程度、心理偏好、购买习惯等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制定出适合不同客户的营销计划,吸引更多客户来购买自己的产品,研究自己的竞争者,找出竞争者失败的原因,以避免自己以后犯类似的错误,对自己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二)进行市场细分,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保险公司首先应该进行市场细分,根据不同客户的特点,根据他们的需求、购买力、偏好等方面,将这个巨大不同质的市场划分为小的、具有相似需求、购买行为及偏好也相似的子市场。针对不同子市场的特点,推出不同的适应各个子市场的保险产品和服务。还可以根据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偏好等细分保险市场,应该针对不同客户的消费口味的差异开发不同的险种。

(三)进行保险产品的创新。近年来,我国保险公司虽然不断开发新险种,但是他们具有很大的重复性,具有鲜明个性的险种很少,使得各保险公司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无法构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导致过度竞争和内耗较大,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保险公司要开展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从而扩大了保险公司的发展空间。

(四)提高保险营销人员整体素质。加强保险营销员管理是治本之策。新保险法规定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品行良好,熟悉保险法律、行政法规,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经营管理能力,保险经纪人因过错给投保人、被保险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不得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7月1日起中国保监会新颁布的《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将正式施行。该规定将保险营销员从资格准人、从业行为管理直至市场退出纳人全程动态的监管,并强化了保险公司的管理责任以及保险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保险中介监管制度体系。该规定第条还明确指出从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保险营销员人手强化保险业的监管,抓住了保险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这就意味着在国内沿用了多年的保险营销模式开始出现转型与变革。《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的颁布施行,有利于规范保险服务营销行为,提高保险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有利于维护保险营销员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有利于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并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了明令禁止。

(五)树立大营销服务意识。保险公司要重视售后服务和跟踪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柜面人员对待客户和业务员态度热情,理赔人员应该加快办理速度,提高保险公司在投保人心目中的形象。在各保险公司现有客户信息服务网站的基础上,组建一个面对全社会的“保险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一方面可对客户开辟统一受理服务需求的窗口,另一方面也为各成员间交流信息提供了快捷、高效的渠道。各成员在对承保的保额、客户健康状况、风险事故报告等资料有疑问的时候,可以通过此信息平台向其他成员发出查询信息,以互通有无,控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客户则可以向该信息平台发送投诉、理赔等服务需求信息,真正享受快捷、高效、优质的一站式服务。

(六)品牌营销战略。保险公司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树立起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保险公司要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强化和巩固顾客对品牌的忠诚,让公司成为客户购买保险的优先选择。同时保险公司应加强与市场调查公司的合作,对客户的保险需求、服务反馈、品牌形象等进行定期调查,实行针对性的产品、服务创新和品牌战略的调整。保险公司要实行全员服务,提高员工对公司品牌的热爱。公司应在创新上投人大量资源,包括管理、产品、渠道等的创新,严格自身的市场行为,赢得同业尊重。

(七)对现行的营销方式进行创新,推行保险网络营销。保险网络营销就是保险公司利用网络技术和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为目标的经营过程。保险公司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内部管理,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是直接营销的最新方式,它是一种以互联网作为传播手段,通过对市场的循环营销,满足保险人与投保人双方需求的过程。

结束语

面对国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保险市场,在维护好原有营销渠道的同时,保险公司要认清形势,找准定位,提高保险营销水平,建立市场调研机制,对现行的营销方式进行创新,推行保险网络营销品牌营销战略。另外保险公司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树立起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保险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保险营销员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保险公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霞.保险营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非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李飞.保险服务三重特征的营销价值.保险研究,2004

[4]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郭颂平、赵春梅.保险营销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6]姚海明.保险营销理论与案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年度综治工作总结汇报下一篇:月饼销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