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2024-08-08

业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精选8篇)

1.业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篇一

铁路房地产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流程

和控制措施

在2012年2月10日召开的全局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动员大会精神和集团《关于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制定<管理岗位风险管理责任制手册>、<作业岗位安全风险卡>的通知》(沈铁地产发【2012】8号),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风险意识,加强安全风险控制,提升安全风险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启动并实施管理岗位风险管理责任制手册和作业岗位安全风险卡管理,其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通过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增强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构建安全风险的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安全的目的。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铁路安全工作,深入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意义重大。

一、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

(一)风险、风险管理含义

1、风险的含义

风险大致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若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

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经营活动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程度是无法事先预知的,这些事件将对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程度。这程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就是风险。

企业风险,指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作为铁路运输企业旗下的房地产企业与其他房地产企业面临许多相同的风险因素如:火灾、财产损失业务风险等传统风险以及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还面临着作为运输企业下属企业所面临着特有风险如:营运线附近施工对营运线造成的风险、人身伤害风险等。面对这些风险因素,企业要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可持续发展和促进铁路的和谐发展目标就更应该关注风险,进行企业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

2、风险管理的含义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包括对风险的定义、测量、评估和发展因素应风险的策略。目的是将可避免的风险、成本及损失极小化。理想的风险管理,事先已排定优先次序,可以优先处理引发最大损失及发生机率最高的事件,其次再处理风险相对较低的事件。

作为铁路运输企业下属的房地产企业同一般的企业一样,也是透过辨识、衡量(含预测)、监控、报告来管理风险,采取有效方法设法降低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保障企业顺利营运。所以风险管理的步骤分为风险的辨识、预测和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1)风险的辨识

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只有全盘了解各种风险,才能够预测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方法。

(2)风险的预测

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的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预测风险的概率,二是,预测风险的强度。

(3)风险的处理

风险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避免风险:消极躲避风险。比如避免火灾可将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陆路运输等。另一种是预防风险: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例如为了防止水灾导致仓库进水,采取增加防洪门、加高防洪堤等,可大大减少因水灾导致的损失。

3、安全风险管理的含义

安全风险管理,通过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

长期以来,铁路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安全基础工作,而作为铁路多种经营的房地产企业虽然对于安全的要求没有一线运输企业特定的要求,而作为房地产企业生产的环节的安全有施工方负责,房地产企业主要是起到监督的作用,所以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公司抓落实的能力不强,安全管理和现场作业控制较为薄弱;规章制度不够严谨、规范,管理职责不明确,尤其是项目大时候,施工家数多对于责任的划分不明确;施工队伍素质能力还有欠缺,对施工方安全教育欠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要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进一步促进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和安全工作思路的优化,进一步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

二、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企业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实施 “十二五”规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

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国家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政策但是同时对房价的打压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有着很深的影响,而作为“铁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享有其他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没有的政策。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促进国家和谐稳定前提是确保安全,因为铁路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情况,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仅关系到自身经济效益的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体系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而作为铁路大家庭其中一个分子,做好安全工作,就是确保运输安全稳定,所以对企业发展战略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对提升安全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影响

自去年的高铁事故之后,把安全作为铁路的生命线,提出了 “安全生产大如天” “安全是铁路的 ‘饭碗工程’”,牢固树立 “三点共识”,把握好 “三个重中之重”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新理念,而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从制度安排上着手建立以风险容量控制位中枢的相关风险管理框架。如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实施,对在美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和管理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法案404条款规定了内部控制方面的要求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这对美国企业内部流程梳理、加强财务投资监理、提高管理透明度等方面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推行安

全风险管理制度是一次从内向外的提升安全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过程。

近一年来,全路强化安全管理,大力整治安全问题和隐患,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和机制,解决了一大批安全突出问题,有力地强化了铁路安全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清醒地看到在过去的工作中许多安全生产的漏洞,风险管理的缺陷,以及是企业内部的制度机制还不完善。中央政府也越来越重视风险控制,将风险管理提高到企业管理重要位置。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中央企业如何开展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等详细的引导。而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确立安全风险管理的新思路,从根本上提高铁路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从而实现运输安全的长治久安。

(三)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企业提升全员、全过程安全控制能力的有效途径。

人的意识影响人的行为,安全意识只是一种安全愿望,职工要实现这种愿望,必须通过以自身的安全素质和技能为支撑的行为去实现。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就是根据不同的岗位中自身的职责、权利、风险进行分析从而对在未来工作中的风险进行研判、预测、控制,故此,“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是一种不发生损失或伤害的和谐的生产状态,而在整个生产的过程中人是这个过程的主导,所以安全风险管理其实

质就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发生的条件。而事故则是对安全生产过程失去控制的产物,事故的发生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工作环境和安全管理上的缺陷息息相关。安全风险管理正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事故的形成机理,揭示了事故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根源。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有助于理清安全思路,找到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和安全工作的突破口,提高风险防范和事故预防与处置的能力;有助于全体干部职工将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思想深处,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有助于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安全共识,做到任何时候都把安全放到首位。

三、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不同于企业风险管理。它需要对企业各种风险进行统一、集中的识别、排序和控制,需要建立科学的安全风险管理流程,保证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为了更好实施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我们可以借鉴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一)收集安全风险管理初始信息

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是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企业可能面对的各种风险为企业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不同的风险,源于企业内外不同方面,而且随时随地都

有可能发生。因此,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应该贯穿于企业所有的业务单位,每一个人的每一工作岗位,并且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它要求企业有效地建立风险信息收集与管理的系统,广泛、持续地收集与企业各种风险和风险管理有关内外初始信息。

(二)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也就是对收集到的安全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和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中各项业务管理及其他重要业务流程进行安全风险管理评估,具体的包括安全风险识别、安全风险分析和安全风险评价三个步骤,其目的在于查找和扫描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价所识别出的各种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和风险价值,给出风险控制的优先次序等。

(三)制定安全风险管理策略

制定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就是根据内外条件,对所识别出的各中风险,结合每一个工作岗位的特点,按照所给出的优先次序,围绕企业目标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和风险管理有效标准、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和风险控制等风险管理工具,每个人有效的选择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规避自己岗位中所会出现风险,行之有效的对风险进行最大程度的规避。这是风险控制的首

要环节,决定着企业以后的经营中的安全生产。所以企业应该定期总结和分析所指定的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不适合或者已经淘汰的风险管理策略进行调整和修正。

(四)提出和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决策方案

提出和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案是根据所指定出的安全风险管理策略,针对各种存在生产、经营中各类安全风险和各项重大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的具体落实。这里面包括:提出和确定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所需要的组织领导、所涉及的管理与业务流程、所需的条件、手段以及各种内控制度等,以及风险事件发生之前、之中和之后应该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各类事故一旦发生所采取的应急预案)以及安全风险管理工具。所以制定的安全风险解决方案应该符合工作条件的具体实际,在坚持企业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制定安全风险策略、安全风险控制与运行效率统一,既符合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也要满足企业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五)安全风险管理的督促和改进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在于企业的生存发展中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分析与控制上。而且企业生存的环境是每天不断的变化,所以要让安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在企业的发展中存在就必须建立对风险管理制度不断督促和改进。

为了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改进工作,企业应该建

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自查、监督评价制度、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系统,为改进和有效落实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保证。

四、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

(一)增强高层管理者应对安全事故能力和全员对安全风险管理掌握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成败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高层管理者对安全风险管理认识和对风险偏好、处理风险事件的态度、方法和能力。这就要求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安全风险管理的掌握以及对整个公司存在安全风险的认识,树立科学的风险应对策略观,以确保履行其安全风险监控责任,引导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推动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的合理构建。同时,要加强对全员的安全风险管理的培训,让安全风险管理落到实处,不是变成一纸空文。

(二)塑造安全风险管理文化,增强全员安全风险管理认识

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所以需要以塑造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员对安全风险管理意识支撑。安全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安全风险管理理念、安全风险控制行为、安全风险道德标准和安全风险管理环境这几个部分。所以在完成安全风险管理这个系统工程就必须倡导和强

化“全员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将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员工,并内化为员工作业的行为准则。

(三)设立安全风险管理机构、构建安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设立安全风险管理机构、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机构力量和重要保证。主要是企业的安委会制度和企业安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主管安全的副职主要负责企业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企业安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就是安全职能机构,应该形成分工、各司其职、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安全专职(兼职)应该熟悉本职工作,能对个案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处理。根据企业经营的特点,应该确立各部门安全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应对方案。安全风险发生时,风险管理组织系统应该能够全面有效地指导和协调风险应对工作。

2.业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篇二

一、合同风险因素

企业在合同管理的每一个流程中均存在风险, 但常见的合同风险因素主要有合同审核风险、合同的正式签署风险、合同的履行过程风险、合同纠纷处理不当风险等。

1. 合同审核风险

合同审核风险是指在合同审核过程中没有发现或纠正合同不当内容和条款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审核人员因专业素质或工作态度的原因未能发现合同文本中的内容和条款不当的风险;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未提出恰当的修订意见的风险;合同起草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 导致合同中的不当内容和条款未被纠正等。

2. 合同正式签署风险

合同正式签署风险是指正式签署合同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超越权限签订合同;合同印章管理不当, 为不符合管理程序的合同加盖了合同印章;签署后的合同被篡改等。

3. 合同履行过程风险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违约风险, 即本企业或对方没有恰当地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

4. 合同纠纷处理不当的风险

合同纠纷处理不当的风险是指在处理合同纠纷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包括:未及时向相关领导报告合同纠纷和拟采取的对策;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纠纷的扩大和发展;未与对方有效协商合同纠纷解决办法, 或合同纠纷解决办法未得到授权批准;未收集充分的对方违约行为的证据, 导致本企业在纠纷处置过程中处于举证不力的地位;未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等。

当然, 导致合同风险的主要因素也可分成外部环境因素、合同对方的因素、本企业自身的因素。导致合同风险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治、政策、法律、社会、科技进步以及地理环境、气候变化、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其他不可控因素。企业在签订合同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合同履行的影响, 特别是政治、政策和法律方面的影响。

因合同对方的原因导致合同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合同对方的蓄意欺诈或违约、财务状况以及履约能力。如对方一开始就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愿, 签订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欺诈他人;或者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借故小题大作, 蓄意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陷入财务困境, 无力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因生产能力或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原因, 无力履行合同规定的数量或质量标准等。本企业自身原因导致合同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合同决策、管理水平、操作人员素质、财务状况、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等。

由此可见, 合同管理风险在各个环节是客观存在的, 一旦风险发生, 将给企业正常的生产及经营活动带来重大影响, 处置不当, 将使企业处于被动诉讼地位, 将给企业造成一系列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为此, 应当采取内控措施, 实现对合同风险的有效控制。

二、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1.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控制

企业合同应实行分级授权、归口管理。具体的控制政策和措施包括:

(1) 应当建立合同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确保合同管理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合同管理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合同的拟定与审批;合同的审批与执行。

(2) 应当建立合同订立权限分级授予制度, 明确企业内部相关单位、部门和岗位的授权范围、授权期间、授权条件等。

(3) 应当实行合同归口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根据合同管理需要和部门职责范围, 指定合同归口管理部门, 对合同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归口管理部门可以设立法律事务岗位, 配备具有法律专业资格的人员。

(4) 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业务性质、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 建立合同分级管理制度。属于上级合同管理单位权限的合同, 下级单位不得签订。如下级单位认为确有需要签订超越权限的合同, 应当提出申请, 经上级合同管理单位批准后, 依授权或委托签订。

2. 按照企业内控要求, 加强合同的起草与审核控制

(1) 建立相应的制度, 规范合同正式订立前的资格审查、内容谈判、文本拟定等流程, 确保合同的签订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和企业自身利益, 防范合同签订过程中的舞弊、欺诈等风险。

(2) 重大合同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 应当指定法律、技术、财会、审计等专业人员参加谈判, 必要时可以聘请外部专家参与。对于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应当予以记录。

(3) 对拟签约对象的民事主体资格、注册资本、资金运营、技术和质量指标保证能力、市场信誉、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资格审查, 以确定其是否具有对合同的履约能力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并查证对方签约人的合法身份和法律资格。

(4) 指定专人负责拟定合同文本。合同文本原则上由承办部门起草, 重大合同或特殊合同应当由企业的法律部门参与起草, 必要时可以聘请外部专家参与起草。由对方起草合同, 应当进行认真审查, 确保合同内容准确反映企业诉求。

(5) 建立合同会审制度。合同承办部门应当将起草的合同文本交由合同关键条款涉及的其他专业部门和法律部门会同审核并出具书面意见。会同审核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经济性。合同内容符合企业的经济利益; (2) 可行性。签约方资信可靠, 有履约能力, 具备签约资格;资金来源合法, 担保方式可靠, 担保资产权属明确; (3) 严密性。合同条款齐备、完整, 文字表述准确, 附加条件适当、合法;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明确, 数量、价款、金额等标示准确;合同有关附件齐备, 手续完备; (4) 合法性。合同的主体、内容和形式合法;合同订立的程序符合规定, 会审意见齐备;资金的来源、使用及结算方式合法, 资产动用的审批手续齐备。

3. 合同签署订立的控制

企业合同履行、变更或解除应当得到有效监控。具体控制政策和措施: (1) 应当建立合同专用章专人保管和收回制度。印章管理部门 (或岗位) 不得对未经编号或缺少合同审核、报签文件以及代签而缺少授权委托书的合同用印。合同用印后, 应当及时收回合同专用章并妥善保管。

(2) 企业对于重要合同, 原则上应当与合同对方当事人当面签订。对于确需企业先行签字并盖章, 然后寄送对方签字并盖章的, 应当采用在合同各页码之间加盖骑缝章、使用防伪印记等方法对合同文书加以控制。

(3) 正式订立的合同, 除即时清结外,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包括合同书、补充协议、公文信件、数据电文等。因情况紧急或条件限制等原因未能及时签订书面形式合同的, 应当在事后采取相关补签手续。

(4) 合同订立后, 合同副本及相关审核资料应交由档案管理部门归档, 合同正本由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保管和履行。

4. 合同履行中的控制

企业合同违约风险应当及时识别和有效处理。具体控制政策和措施包括:

(1) 合同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监控合同的履行情况。合同履行过程中, 如对方可能发生违约、不能履约、延迟履约等行为的, 或企业自身可能无法履行或延迟履行合同的, 应当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并向企业有关负责人汇报。合同到期时, 应及时与对方办理相关清结手续, 了结权利义务关系。

(2) 对合同已订立, 但发现有显失公平、条款有误或对方有欺诈行为等情形, 已经或可能导致企业利益严重受损, 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企业有关负责人报告, 并采取合法有效措施, 制止危害行为的发生或扩大。必要时可以请求仲裁机构或法院对原合同予以变更或解除。

(3) 应当建立严格的合同履行结果验收制度。应当按照相关内部控制规定成立或指定独立的合同验收职能部门, 确保合同有效履行。

(4) 企业财务部门应当根据合同条款审核执行结算业务。凡未按合同条款履约的, 或应签订书面合同而未签订的, 或验收未通过的业务, 财务部门有权拒绝付款。

(5) 应当建立合同违约处理制度。如对方违约, 应当按合同条款约定收取违约金;违约金不足以弥补企业损失时, 应当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

(6) 应当建立合同纠纷及时处理制度。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的, 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在规定时效内与对方协商谈判并向企业有关负责人报告。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合同纠纷解决方法, 应当签订书面协议, 由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签章并加盖单位印章后生效。合同纠纷经协商无法解决的, 应向企业有关负责人报告, 并依合同约定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

总之, 防范合同管理风险的发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需要在不断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的前提下, 采取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及事后补救的方法, 做好合同风险防范和应对工作, 企业还应当建立一系列风险应对策略, 实现对合同风险的有效控制。

3.业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篇三

关键词:项目成本风险;风险特性;控制原则;控制措施

1 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概念

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在筹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可将其定义为:在工程项目成本目标规定的条件下,该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

工程项目成本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数量化界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率。按照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定义,其风险率就是在工程项目目标规定的条件下,该目标不能实现的概率。

(2)工程项目成本风险量,是衡量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性大小的一个参数。

2 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特性

2.1 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客观性

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不可预见因素,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都会引发成本风险的产生。

2.2 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不确定性

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活动或事件的发生及其后果都具有不确定性。

2.3 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可变性

在外因作用下事物的发展总是会发展变化的,风险活动或事件也不例外,当引起风险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导致风险的变化。

2.4 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相对性

包括风险主体的相对性、风险影响大小的相对性、风险承受能力相对性和风险应对措施的相对性等。

3 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的原则

3.1 全面控制原则

(1)全员参加控制。施工项目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是整个项目各个生产环节、各部门全部工作的综合反映;(2)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确定以后,应自施工准备阶段开始,经过工程施工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结束,这期间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项目成本要进行动态控制,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中;(3)全项目控制。全项目控制是要求各管理层次都参加项目成本控制。

3.2 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遵循这个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PDCA循环。

3.3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成本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个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同时给予相关人员相应的权利,做到奖罚分明。

4 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措施

4.1 严格招投标管理

在招投標过程中,标底的编审工作是招投标管理的核心工作,因为标底是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的基础,只有有了科学的标底,才能正确地判断投标所报价格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4.2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工程造价管理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施,是规范招投标行为的有效措施。这种方法有利于改变过去以“量”、“价”、“费”定额为主导的静态管理模式,使清单中的工程量不进入竞争,仅限于价格的竞争: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实力;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4.3 合理投标报价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的报价人员必须做出合理的报价,编制出既能中标,又能获利的投标报价。

4.4 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

(1)工程项目全寿命管理方式。

即为建设一个满足功能需求和经济上可行的项目,对其从工程前期策划,直至项日拆除的全寿命全过程进行策划、协调和控制,以使该项目在预定的建设期限内、在计划的投资范围内顺利建成,并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标准;在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期进行项目的财务管理、空间管理、用户管理、物业管理、运行维护管理等,以使该项目创造尽可能大的有形和无形效益。

(2)工程项目协作方式。

由业主与建设工程参与各方在相互信任、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确定共同的目标,及时沟通以避免争议和诉讼的产生。

(3)工程项目总控模式。

工程项目总控是指以独立和公正的方式,对工程项目实施活动进行综合协调,围绕工程项目的费用、进度、质量等目标进行系统规划,以使工程项目的实施形成一种可靠安全的目标控制机制,它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所有环节进行调查、分析、建议和咨询,提出切合实际的项目管理措施,以节约成本。

参考文献

[1] 马都.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陈欣.谈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与管理[J].中外建筑,2004,(4).

4.重大风险控制措施 篇四

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管理制度

为加强在建工程安全管理,根据公司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本工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在工程施工到容易发生重大隐患的部位应加强对工人的教育,本预防控制措施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一)倾覆事故

高度超过20米的大型脚手架;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吊蓝架;6.5米高的满堂脚手架。预防控制措施:

(1)为防止事故发生,塔吊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完毕后经技术监督局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操作工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得违章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操作前必须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履行签字手续。

(3)脚手架支搭必须先编好搭设方案,经有关技术人员审批后遵照执行。

(4)所有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工作时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支搭脚手架按照方案施工。做好脚手架拉结点拉牢工作,防止架体倒塌。

(5)所有架体平台,加设好后,必须设各方;专业技术人员签字后,投入使用。

(二)坍塌事故

深度超过1.5米的沟槽及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业。预防控制措施:

(1)基础开挖前先采取井点降水,将水位降至开挖深度以下,防止开挖时出水塌方。

(2)挖掘土方时,必须由上向下进行。禁止采用掏洞、挖空脚底和“伸悬土”的方法。禁止随意敲击、刨挖和玩弄,以防止塌方事故。

(3)由于基坑、基槽的开挖深度大。在坑、槽的周边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4)深基坑挖土时,操作人员应使用梯子或搭设斜道上下,禁止蹬踏固壁支撑或在土壁上挖洞蹬踏上下。

(5)作业中,作业人员不得在阶坡、深坑和陡坎下休息。作业时,应随时观查边坡土壁稳定情况。如发现边坡土壁裂缝、疏松、渗水或支撑断裂、位移现象,作业人员应及时撤离作业现场,并立即报告施工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待险情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

(6)因基坑土方超挖引起支护结构破坏。应暂时停止施工,保护支护结构稳定情况,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7)材料准备

开挖前准备足够优质木桩和脚手架以及脚手板,装土袋,以备护坡用。同时准备两台大功率的抽水机,以备应急。

(三)触电事故 预防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必须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并做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审批后实施。(2)对新进场人员及所有工种进行安全用电知识教育。非电工不得乱接用电设备、维修机械设备。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3)施工现场必须使用五芯电缆和省安监站准许使用的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做好保护接地和接零及漏电保护器,预防机壳漏电造成人身伤害或雷击造成火灾的发生。

(4)各种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5)坚持临时用电检查制度。

(四)高空坠落事故 预防控制措施:

(1)脚手架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玛钢扣件。

(2)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米.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结牢固,拉结点的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米,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米。拉结所用的材料的强度不得低于双股8号铁丝的强度。高大架子不得使用柔性材料拉结。在拉结点处设可靠支顶,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

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在行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下层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

(3)脚手架必须保证整体不变形,凡高度20cm以上的外脚手架纵向必须设置十字盖。十字盖的高度在20m以下的必须设置反斜支撑,特殊脚手架和20m以上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脚手架结构计算书。特殊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井子架的吊笼出入口均应有安全门、两侧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吊笼定位托杠必须采用定型装置,吊笼运行过程中不得乘人。

(5)1.5*1.5m以下的孔洞,应预埋长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1.5*1.5m以上的孔洞四周必须设两道护身栏杆,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电梯井口必须设置高度不低于1.2m的金属防护门。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闭严密。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处,必须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或用立挂安全网防护。阳台栏杆应随层安装,不能随层安装的,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加一道防护栏杆。

(6)无外脚手架或采用单排脚手架高4m以上的建筑物,首层四周必须搭设固定3m宽的水平安全网,网底距下方物体不得小于3m(高层不得小于5m)高层建筑每隔四层固定

一道6m宽的水平安全网,接口处必须连接严密与建筑物之间间隙不大于10m,并且外边沿高于内边沿,支搭水平安全网,直至没有高处作业时方可拆除。

(7)临边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危险的地方必须搭设防护棚,确保人、物的安全。高处作业使用的铁凳、木凳间需搭设脚手板的,间距不得大于2m。高处作业,严禁投扔物料。

(8)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经过现场培训、交底、安装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交底时按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作详细交底,并确定指挥人员。在施工时按作业环境做好防滑、防坠落事故的发生。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并建立登记。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

(五)火灾预防控制措施: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对新进场工人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尤其时对特殊岗位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负责对消防设施的检查指导。

(2)加强对各种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要配齐、配全灭火器。消防栓确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测试,随时保持良好的状态。每月检查一次灭火器及消防设施。

(3)油漆仓库、木材堆放应设在有充足水源、消防车能驾驶到的地方,仓库四周应有不小于3.5m的平坦空地作为消防通道。(4)临时宿舍不得乱拉乱接电线,不得使用电炉子,以免引起火

灾。

(六)食物中毒、传染疾病: 预防控制措施:

(1)工地食堂必须办理卫生许可证,从事炊事员必须办理身体健康证并每年体检一次,杜绝有传染疾病人员从事吹施工作。炊事员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和工作帽,保持个人卫生及食堂环境卫生。

(2)工地食堂墙壁全贴瓷砖,安装纱窗、纱门、排气扇、抽油烟机。设挡鼠板、灭蝇笼。食堂设置距厕所不得少于50m。(3)食堂生、熟食品的炊具必须分开使用,炊具用完后必须使用药物或进行热力消毒,不得购买腐烂变质、过期的食品,不得加工凉拌菜。

(4)施工现场应设置保温桶三个,并加锁。项目部保证提供足量开水,满足施工人员饮水,所有人员严禁喝生水。

(七)重物打击

临边、洞口防护不严;高处作业物料堆放不平稳;架上嘻戏、打闹、向下抛掷料;不使用劳保用品,酒后上岗,不遵守劳动纪律;起重、吊装工末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龙门、井架吊篮乘人。预防控制措施:

(1)凡在距地2m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楼板边、阳台边、屋面边、基坑边、基槽边、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基坑口等

高处作业时,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2)施工现场使用的龙门架(井字架),必须制定安装和拆除施工方案,严格遵守安装和拆除顺序,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在运行前,要对超高限位、制动装置、断绳保险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经确认合格有效,方可使用。

(3)脚手架外侧边缘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搭设脚手架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操作层的跳板必须满铺,并设置踢脚板和防护栏杆或安全立网。在搭设脚手架前,须向工人作较为详细的交底。

(4)模板工程的支撑系统,必须进行设计计算,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5)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具有力矩限位器和超高、变幅及行走限位装置,并灵敏可靠。塔吊的吊钩要有保险装置。

(6)严禁架上嘻戏、打闹、洒后上岗和从高处向下抛掷 物块,以避免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5.用工风险控制及措施 篇五

企业用工的风险存在于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关系的履行和劳动关系的调整等不同阶段,可以说企业劳动风险贯穿于企业用工的各个阶段,风险无处不在且危害严重,企业必须善用各种资源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防范与规避,同时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以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办案体会,谈一些常见用工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招聘过程的常见问题、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用人单位因自身原因可能招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招聘过程的简单化、形式化,不注重入职审查。

对求职者进行必要的审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招聘过程中,很多单位因急于用工,往往疏忽了对求职者的审查,因此往往在用人的第一步上就给企业买下了隐患。一些常见的疏忽主要有:

(1)不审查劳动者证件(如学历证书、身份证等),使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的,由此可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还有可能招入未成年人;

(2)不审查求职者求职证、失业证或与前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导致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如因此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不留存和查验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件、等级证书、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等,致使在遭遇学历、资质欺诈时无法举证,遇有职工涉嫌盗窃、侵占、伤害、诈骗等违法犯罪而逃窜时无法报案和抓捕。(4)不审查劳动者是否负有保密义务,以致招用负有保密义务或在竞业限制期内的劳动者。(5)不审查求职者的相关背景,如招用了在逃人员。

对于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条防控措施供用人单位参考:

(1)招用劳动者时,要求其提供与前单位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保留原件。如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其原单位出具同意该员工入职的书面证明。

(2)核实劳动者的个人资料的真实性,如身份证明、学历证明、技能证明、从业经历,要求劳动者承诺未承担竞业限制义务,并向原单位进行核实,以免发生不可预测的诉讼风险。(3)要求劳动者进行声明(入职登记表或劳动合同中):本人保证提供的学历证明、资格证明、工作经历等资料真实,如有虚假,公司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予经济补偿。

2、忽略了对职工入职时的体检。

现在,很多企业在用工的时候,都会要求职工进行体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将体检结果作为不符合录用的条件予以使用。我们认为:(1)如果不在录用条件中明确列明身体存在什么情况属于不符合录用条件,则职工在试用期间被查出身体存在疾病或肝炎等问题时,企业是不能够依据这种情况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2)未严格审查应聘者的健康状况,导致身体不健康的员工进入公司,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另外,即便医疗期届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也受到严格限制;(3)若检出职业病且不能证明不是本单位造成的,还要承担造成职工职业病的法律责任。因此,如果在招聘时不严格审查应聘者的健康状况,用人单位事后将要付出很大的用人成本(职业病防治条例也明确规定职工必须进行入职前、工作中、离职时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

对于该风险的防控,可采取下列措施:人力资源应当在职工应聘时填写个人身体状况、是否存在疾病、有无疾病历史的说明并让职工签字。同时在企业的《应聘须知》规定,“如果提供虚假或隐瞒病情病史的,在试用期间属于不符合录用条件,在正式用工期间,属于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均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这样,就基本上规避风险了。如果在应聘期间发现,直接不用,在试用期间,就直接解约了。并且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完全可以要求求职者自身进行体检,规定检查项目、检查机构,并进行岗前职业病检测。

(二)用人单位违反对劳动者应负的义务由此导致的风险及防控措施。

1、未告知劳动者相关情况的风险。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告知义务对合同效力也会产生影响,如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判断而签订劳动合同,可认定为欺诈,因欺诈手段而订立的劳动合同可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但实践中,在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劳动者使用欺诈手段的居多,比如提供虚假文凭、编造工作经历、隐瞒与前单位仍存在劳动关系的事实等等。但作为用人单位,不得不防止劳动者对工作不满意的情况下,提出单位在招聘时没有向其陈述实际情况,要求确认合同无效并主张损失。因此,用人单位需要对此进行防范,常见的防范措施有:

(1)在《入职登记表》中声明:即由劳动者声明“公司已经告知本人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其他情况”并签名确认。(2)在《劳动合同书》中声明:内容同上。

2、要求员工提供担保、收取“风险抵押金”等。

比如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实践中一般表现为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人进行担保);订立劳动合同时向劳动者收取风险抵押金(一般以保证金、抵押金、培训费、服装费、纪律违约金等形式收取)。对于这种做法,《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这样做是违法的。但现实中,有一些岗位,如财务出纳、保管等,如不收取一定的押金,用人单位往往又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首先要注意避免在签订合同时收取“风险抵押金”,可先建立劳动关系,在建立劳动关系后再收取一定的押金;(2)收取押金等必须遵循自愿原则,不得强迫。从便于举证角度考虑,应当与员工签订“协议书”予以明确,协议书中应明确支付风险抵押金系员工真实、自愿的意思表示。

二、劳动合同签订过程的常见问题、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企业在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通常会出现以下问题:不签订合同、不及时签订合同、合同条款不完备、工作岗位内容约定不明确、订立程序有瑕疵、不同工种使用同一格式合同、错误的约定违约金以及求职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等问题。我们分别一一展开讨论。

(一)不签或迟延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未按时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如单位不签或迟延订立劳动合同,将面临支付二倍工资的风险。因此,我们建议,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同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当面签订,防止部分别有用心的劳动者由他人代签合同,然后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起诉用人单位主张双倍工资。

(二)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不完备。

虽然《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但即使具备这些条款也仍不完备,常见的缺少条款有:(1)不约定奖惩办法——不能依法对职工进行处罚,面临管理困境;(2)不约定合同解除条件——对多次轻微违纪职工管理不便,无法依约解除合同;(3)不约定保密条款和培训费用的承担方式——没有主张依据,面对职工提前解约和泄露商业秘密束手无策;(4)不约定试用期、竞业限制、违约金条款、离职工作交接——遇到该类问题是无据可依、无法处理;(5)不约定通知方式——在通知职工有关事项时特别是在职工自动离职时面临送达不能或送达方式无效;(6)缺少规章制度已经向劳动者公示的条款——面临处罚依据无效;(7)缺少关于“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调整工作岗位的,工资会按照调整的岗位适当的调整”之类的约定„„

针对上述内容,我们认为是必要和必须的,因此,我们建议,用人单位应当在格式合同外,加入试用期、培训、保密、竞业限制、违约金、离职工作交接等条款的约定,如:

1、约定:乙方确认已经熟知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

2、约定:甲方有关书面文件、通知无法直接送达乙方时,乙方确认劳动合同中所记载的家庭地址为邮寄送达地址;

3、约定:若因乙方不能胜任工作而被调整工作岗位,同意工资适用调整后的同岗工资;

4、在附录中载明严重违法规章制度的情形、劳动者对各类订立合同前提证明材料真实性的承诺、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及考核标准的说明等等。

(三)对拒签合同职工的处理方式。

6.危险源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汇总 篇六

危险源重大风险为发生频率高、后果极为严重的风险,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针对本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详见重大风险一览表),制定以下控制措施。措施制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从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施工措施两个方面严格加以控制,已达到最大下限度的降低风险和财产损失。

一、安全管理制度 1.1组织保证体系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部设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管生产的施工负责人必须管安全;项目部设安全生产部,并设专职安全检查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1.2资金和信息保证体系

①保证足够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物资投入。

②建有完整、可靠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保证及时、准确地传递、处理和反馈各类有关安全生产的信息。1.3制度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必须制定齐全的安全保证制度,并严格执行。

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②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③安全生产验收制度;

强防范各种隐患的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1.5安全检查

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检查:项目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安全员和作业班组随时注意安全检查。每次检查都必须做好记录,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签发安全隐患通知单,并本着三定的原则(即定整改负责人、定整改时间、定整改措施)及时解决,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安全管理措施 2.1基本要求

1、生产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认真建立“职工安全教育记录卡”,及时做好记录。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每天有佩带袖章的安全员值班。现场设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数牌、安全责任区划分牌。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都必须挂有安全警示牌。

3、安全防护用品、钢管、扣件、螺栓、电力线等材料的质量进场经过检验,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方可使用。

4、中小型施工机具均必须专人使用,专人保养,并挂安全操作牌。

5、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的照明,电力线必须由电工人员架设及管理,并按规定设红灯警示。

7、派专人进行作业时监护。

2钢结构吊装(主要工作内容为预埋件的吊装)

①、吊装前检查设备,吊具完好情况,检查吊装设备是否符合吊装构件的性能,司机和指挥要全部持证上岗。

②、吊装前要事先考察道路情况,道路要平整,坚实适合起重设备行走及支腿,吊装半径内没有障碍物,③、吊装地点距离承台基坑边留有足够的距离,不少于5米。④、吊装时使用警戒线圈起,无关人员禁止进入,吊物以及起重设备大臂下面禁止站人。

⑤、严格遵守起重吊装10不吊。

⑥、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带,高处禁止抛掷任何物件,零星物件使用容器盛放。

3钢模板工程(主要为正线桥桥墩)、①组合钢模板安装和拆除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方案,并严格执行。②安装和拆除组合钢模板,当作业高度在2m及以上时,尚应遵守高处作业有关规定。

③施工用临时照明及机电设备的电源线应绝缘良好,不得直接架设在组合钢模板上,应用绝缘支持物使电线与组合钢模板隔开,并严格防止线路绝缘破损漏电。

④安装和拆除钢模板,高度在2m及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或工作平台,并设置防护栏杆。

⑤高处作业人员应通过斜道,严禁攀登组合钢模板或绳索等上下。

⑥、吊运的钢模板必须吊装平稳,吊点可靠,安装时防止晃动的模板撞倒已经安装好的模板。

3.组合钢模板拆除安全要求

①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遵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规定。一般应先拆除侧模,后拆底模;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②拆下的钢模板,严禁向下抛掷,使用吊车吊出,放倒时人员应该站开,防止碰伤人员。

(3)拆除高处模板,作业区范围内应设有警示信号标志和警示牌,作业区及进出口,应设专人负责安全巡视,严禁非操作人员

4、人工挖孔桩

在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时,首先应做好孔口围护措施。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规定,井孔周边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低于1.2m,围栏须采用钢筋牢固焊制,正在开挖的桩孔停止作业或已挖好的成孔,必须设置牢固的盖孔板,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孔内作业时,孔口上面必须有人监护。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砼围圈上不得放置工具和站人。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身系安全带,特殊情况下还应戴上防毒防尘面具。利用吊桶运土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防落物伤人,电动葫芦运土应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后方可投入运行。施工中应随时检查垂直运输设备的完好情况和孔壁情况。

2.2.1 人落入孔内的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施工人员在上下时坠落,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送人员或

(2)禁止大型设备进入挖孔桩附近作业,防止机械振动引起孔壁裂缝,在下孔施工前、施工中还应观察护壁有无裂缝,如有裂缝,则应报告上级,待查明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后下方可继续施工。

2.2.5 防止孔壁涌水措施 当相距10米以内的邻桩正在浇灌混凝土或桩孔积水很深时,要考虑对正在挖孔桩的危险影响,一般应暂停施工,人不准下孔。随时加强对土壁涌水情况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采用潜水泵抽水时,基本上抽干孔中积水后,作业人员才能下至孔中进行挖土。地下水丰富时,可将中间部位桩孔提前开挖,汇集附近的地下水,用1-2台潜水泵将水抽出,起到深井降水作用。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孔洞使用的电动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防坠落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级上下。上、下孔洞必须有可靠的联络设备和明确的联络信号。

5、高支模工程

一、材料控制

⑴、进场新钢管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②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③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案进行。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安全技术交底,项目经理、交底人、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在安全交底单上签名,安全台帐留存一份,方可正式开工。

2、承重支模架的搭设施工必须由专业架子工及技术熟练的木工技术人员承担。架子工必须持有建筑登高架设特种作业操作证。作业前项目部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管理员应对作业班组及操作人员坚持“先教育、后培训、再上岗”的原则,就施工技术专项方案、搭设要求、构造要求和安全、质量注意事项等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必须履行签字手续。并作为安全资料存档备查。操作人员配带齐全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

3、承重支模架的选材及安装方法应按施工方案设计要求进行。为保证立杆的整体稳定,应在安装立杆的同时,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立杆高度大于2m时,应设2道水平支撑,满堂红模板立杆必须设置一道纵横双向水平支撑。其支架立杆周边及中间每隔四跨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立杆每增高1.5-2m时,除再增加一道水平支撑外,还应每隔2步增设一道水平剪刀撑。立杆间距按施工方案要求设立,底部应设置纵横扫地杆。

承重支模架在搭设过程中,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必须定人、定时全过程在现场指挥、指导、监督、检查、严格按施工方案及计算书中的设计要求搭设,对质量、安全要求的材料、立杆间距、立杆垂直度、上中连杆、斜撑、扫地杆等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坚决整改。对扣件用力矩板手等检测工具检测,力矩控制在45—50N.M。对查出

1在地下室拆模前应采取排水和通风措施,注意用电安全,规定接电由专业电工完成,禁止私自乱接乱拉电线,在地下室、潮湿地方必须使用36V低压电照明,下班后及时关灯,并切断电源开关。

拆模现场应设置危险警戒区域,专人负责监护,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拆模现场。

7.业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篇七

一、当前国库直补服务开展情况

目前三明市全辖均已开展国库直接支付业务, 涉及城镇低保补贴、计划生育奖励扶持资金、汽车和摩托车下乡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种粮农民水稻良种补贴、粮食综合直补、农村机动渔船和客运机动车辆石油价格补贴、农村“五大员”津贴、村干部工资等16类财政补贴资金。2009年共拨付涉农资金16.92万笔, 金额4 525.39万元, 惠及农户、群众102 658户, 解决了以往拨付环节多、在途时间长、资金监控难的问题, 提高了涉农、惠农资金的运行效率, 受到了地方党政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二、当前国库直补服务面临的问题

国库服务领域的拓展、服务方式的创新、服务手段的多样化, 使得国库资金将不仅在人民银行与预算单位之间运转, 而且将国库资金直接与广大群众联系在一起, 国库直接支付惠农资金架起国库与百姓直接联系桥梁的同时, 也将国库资金直接推向高风险的边缘。

(一) 信息错误引发的风险

国库直补等服务业务的数据信息的来源依赖于外部的行业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 如收款人账号或户名等信息差错将导致资金划拨风险。由于各种涉农惠农资金补贴涉及千家万户, 一旦其中某一户账号出现差错, 或户名出现同音字、谐音字, 就会造成无法入账或入错账的国库资金损失, 进而引发国库资金风险。

(二) 经办人员操作风险

由于涉农补贴业务量大, 经办人员录入复核过程中易出现差错, 从而引发资金汇划错误或其他操作方面错误而导致的资金风险。

(三) 思想道德风险

经办人员思想道德败坏, 主观上存在盗取国库资金的思想, 故意将国库资金汇划到个人或相关利益人的账户, 贪污挪用国库资金或内外勾结采取各种手段套取国库资金, 造成国家资金财产的重大损失。

(四) 制度疏漏的风险

由于国库直接办理涉农、惠农资金补助以及直接办理国债兑付等是在服务业务种类拓展上的有益尝试, 相关的制度规定及核算办法制定过程较仓促, 现有的规章制度及办法显得不够完善, 对业务处理过程诸多细节并未考虑并加以说明。

(五) 网络运行的风险

由于目前国库直补资金依靠网络传输,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 存在计算机病毒及黑客攻击、破坏的可能, 存在网络风险。

三、化解风险的对策

针对上述国库服务业务发展可能带来的种种风险, 必须加强协调, 强化管理, 采取措施, 有效防范并化解国库资金风险。

(一) 加强审核, 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明确责任, 本着“合法、协商、共赢”的原则与相关部门签订国库直接支付惠民资金的相关协议, 规定财政等信息的发起部门对原始资料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义务, 确保提供给国库部门的各种信息资料 (尤其是收款人账号或户名等信息) 真实准确, 行业管理部门应认真核实每一户资金补贴受益人的姓名及银行户名账号, 认真编制财政惠农资金补贴表格, 财政经办人员应加强对表格的审核把关, 确保提交国库部门的表格准确无误, 防止因账号、户名出现差错造成无法入账或入错账的国库资金风险。

(二) 规范操作, 有效控制操作风险

加强国库人员业务培训, 熟练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国库人员业务素质, 熟练操作各项国库业务, 认真学习《国库会计管理规定》以及《国库资金风险管理办法》等办法, 严格执行直补资金发放的每一个环节, 从直补资金资料的交接开始, 指定专人对财政部门提交的电子文件分类加密保管, 做好文件信息交接签收工作。经明细核算人员审核后进行资金划拨。在办理资金划拨过程中, 经办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 认真操作, 严格录入复核拨款单位的账号、户名及收款单位的账号、户名, 按章办事、按规操作, 确保核算过程的“零差错”。同时, 注重协调配合, 提高核算质量和效率。在严格按规程操作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的同时, 还应注重提高各项工作效率。必须加强国库各岗位之间业务操作紧凑衔接、业务流程顺畅, 从而不断提高国库直补资金发放的效率。此外, 必须加强业务的检查监督, 重点关注直补核算和管理中问题易发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风险点, 堵塞漏洞, 有效防范风险。

(三) 加强教育, 防范道德风险

坚持一岗双责, 加强人员思想道德教育和风险教育, 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修养, 树立风险责任意识, 加强自身代码、密码的管理, 防止代码、密码被别有用心的坏分子盗用。加强国库业务人员的轮岗机制, 特别是重要岗坚持定期轮岗, 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四) 强化制度建设, 防范制度疏漏的风险

针对国库服务内容制定一整套详细的国库服务业务操作规程, 包括发放流程、群众监督及跟踪检查等一整套流程。明确国库直接支付的岗位职责, 规范内外交接、账户设置、账务核算、上下对账、内外对账等业务流程。其次, 强化部门对账。惠民资金项目由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的, 由该部门负责国库发出信息落实和账务核对工作, 确保资金安全发放到受益人。第三, 强化公示和群众监督。对于各种惠农补贴, 将农户姓名、补贴项目、补贴标准和数量向全村农民公示, 接受群众监督, 资金到账后, 由群众和基层财政所共同核对,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查询处置, 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第四, 强化行政跟踪监督。惠农项目资金拨付后, 县纪委、审计部门根据政府下达的补贴项目、补贴标准、补贴数量、补贴金额对各乡镇的补贴发放情况和程序履行检查监督。

(五) 加强系统安全管理, 防范网络风险

1. 建立计算机操作细则, 规范计算机操作行为。

大部分业务人员都是非电脑专职人员, 电脑知识相对匮乏, 容易忽视一些操作细节带来的潜在危险, 有必要建立完备的计算机操作细则, 规范计算机操作。

2. 建立系统安全规范。

经常开展安全防范教育, 严格按规定进行操作, 切实做好日常防护工作。以系统安全运行为中心, 着重加强计算机病毒防治、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等相关内控机制的建立执行, 定期查访入侵监测系统和非法外联监测系统。一是预防病毒入侵。千方百计地隔断病毒入侵的途径, 如禁止在国库业务用机上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 特别是游戏软件;禁止将互联网接入国库业务用机;安装防火墙并及时升级更新, 建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非法外联监控系统, 设立道道雄关, 防止通过网络窃取大量数据或通过黑客攻击服务器数据库盗取机密数据现象的发生。二是做好病毒查杀。在所有的国库业务用机上安装正版杀毒软件, 设置自动查杀病毒功能, 定期升级更新杀毒软件, 保证杀毒的有效性。对于计算机运行的异常情况提高警惕性, 必要时进行人工查杀病毒。

3. 做好安全检查。

8.业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篇八

【关键词】新形势;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工程施工的依据是工程合同,合同的存在能够维护业主以及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为了更好的维护双方的利益,签订合同时一方面应重视合同条款内容,逐条细化,确保其更加符合标准;另一方面,将合同管理涉及的风险点加以重点管理和控制,防患于未然。

一、工程合同管理的财务风险点

1.项目招标方面

一个项目在前期可行性分析和后期工程量计算的前提下,已经合理估算出项目的概算费用。在合同招标过程中,标书设计不当或人为因素,个别项目中标价接近项目概算费用;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造成工程结算价突破项目概算费用,不利业主执行概算控制。

2.合同履约保函方面

大型基建过程中,每个工程合同都要有合同履约能力保证和工期保证。由于各种原因,施工相对工期被推迟,在合同执行中发现合同履约保函已失效,造成业主方合同履约风险。万一发生理赔事件时,纠纷不断,不能够将合同的作用发挥出来。

3.工程量变更方面

大型基建项目普遍存在抢工程进度的现象,个别项目招标前工程量清单按同类项目的施工图纸估算而来。合同签订后,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工程量变更单不可避免地出现在项目中。合同双方对工程量变更单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工程量变单只有口头约定,事后想办法补签;或虽有工程量签订单,但对其中涉及的费用未及时确认和审核等等。

4.工程款支付环节

支付款项时,由于本身业务知识不足,未仔细审查业务部门提供的单据内容;对国家法规学习不够,安全生产费用支付与审核不到位;对合同支付条款核对不细,提前支付款项等等此类问题发生;工程量纠缠不清,影响工程结算等等。

二、工程合同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工程合同风险在招标环节、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变更、合同转移以及合同终止等环节中都存在,想要更好的控制合同管理风险,便必须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外部环境因素

在合同管理风险中,外部环境因素是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包含了政策变化、法律法规调整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市场经济发展、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形势和政治形势都属于经济环境变化的范畴,这些风险只能够提前进行预测,并采取措施进行规避;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调整是和国家有关系的,对其进行控制的时候可控程度也比较高;而自然灾害事故本身的偶然性比较强,预测也会更加的困难,在签订工程合同的时候,可以通过风险转嫁的方式,降低风险。

2.内部环境因素

在合同管理中,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便要求在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必须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

(1)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的因素

合同管理风险出现的主观因素便是风险防范点管理意识不足,防范措施不到位。风险意识因素主要指的是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合同中隐藏的风险,以及控制的重要性,也没有针对风险提出一些措施,这就很难合理的对合同风险进行规避。

(2)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开展工作的基础和行为规范。企业未定期对管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不能保持管理制度对业务工作的有效指导,且制度之间缺乏相互监督的机制。

(3)人员素质因素

在合同管理中,导致风险出现的主要因素便是人员因素。工作人员本身的能力水平、知识结构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对政策法规分析和预测不够准确,无法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风险规避,这也会增加企业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

三、防范合同管理财务风险的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业主方的项目投资控制也日趋严格。如何合理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的一大难题。针对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点加以识别,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有效规避风险的再次发生,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1.抽调各部门人员组成合同管理小组,提高合同管理整体水平

企业合同管理主要是通过内部控制进行,而内部控制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又是管理人员,但仅仅靠一个业务部门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应该抽调合同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法律部门等人员组成合同管理专家小组,应对合同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形,充分发挥专业所长,规避因个人的专业知识所限而损害企业的潜在损失。另外,企业应定期组织合同管理小组人员进行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合同管理制度、招投标制度、内控管理制度等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合同管理小组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2.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

在公司中,公司管理制度给其发展造成的影响很大,这便要求必须重视完善管理制度,帮助公司更好的发展。尤其是财务管理和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影响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这便要求企业必须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做好合同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在合同签订的时候,应该明确和细分相关的义务和权利,并且将其通过合同条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在工程承包中出现问题时,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便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与此同时,想要保证合同管理更好的进行,还必须要求监督部门做好审核工作,对工程进行审核,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

3.建立跨部门间的沟通与反馈机制,防范风险控制盲区

一项合同的执行过程,涉及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工作。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落实各部门的职责,但它不可能囊括合同管理的方方面面,往往缺乏部门间的沟通与反馈机制,而造成风险防控盲点。企业上下级的沟通,因权力效应,沟通渠道还算顺畅,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之相反。企业领导层应重视跨部门的沟通,通过定期学习培训提高个人沟通技巧和水平,出现沟通障碍,领导层要出面及时解决,不能让问题搁置。对个人还要加强职业道德、岗位知识的教育,以企业利益为上,涉及部门间的工作要及时反馈给对方。在企业里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与反馈机制,让风险防范区域覆盖到位。

4.建立和健全风险预警体系

风险预警能够很好的降低工程合同中存在的风险,这便要求企业应该完善自身的风险评估制度,分析合同对象的信用等级,在签订合同以及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做好风险评估,及时的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隐患,并针对隐患采取一些措施防范风险。合同管理与很多方面的因素都有关联,为了有效地预防合同风险,健全合同风险预警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有效地预测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及时发现合同管理中的问题,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减少可能造成的风险对企业的经济损失和危害。为此,企业的信息部门应该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为企业的风险预警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风险预防效果。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更加的激烈,为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加强风险管控、降低企业的损失,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忠权.新形势下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07):137.

上一篇:宽容是一种快乐下一篇:大班下学期教师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