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共10篇)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篇一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心得
2011-05-13 06:02:00 来源: 甘肃日报(兰州)
转发到微博
(0)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天水市麦积区花牛中学张四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要利用好课堂教学阵地,按照新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心理健康的“四有”新人。
新课程标准确定了思想品德课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就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旧的教学观念,让思想品德课程由过去的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变为受学生喜欢的新颖有趣的新课程。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新课程下如何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第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好每一节课,是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教师,备课是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备课不但要熟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备好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动态,更重要的是要钻研新课程标准,设计好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情感交融,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课重教学的任务,使思想品德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统一的整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从人格意义上说,师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从主体转为主导,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恢复到主体地位上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创设情境,选取典型材料,设计学生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形式单一,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倦,兴趣大减。因此在课堂上可采用自主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第四,要重视和应用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初中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在课堂评价时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对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
采用灵活多样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性、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
总之,只要教师遵从新课程观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实践性作业设计的探索及思考
温岭市第六中学郭灵丽
[摘要] 本文从《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实践性作业予以设计中的探索,力求说明多种多样的实践性作业是达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
[关健词] 思想品德课实践性作业思考
长期以来,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脱离生活实际,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新课标明确提出:“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思想品德课标积极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并逐步实现德育行为化。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在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作业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成为学生自主生成德育、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渠道。
因此,改革作业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在所带的班级中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性作业的尝试,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参与,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
一、实践性作业的特征
实践性作业是开放性作业的一种,是“学以致用”的最好注解,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上、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并能对理性的知识加深理解,是构建课内外、校内外的桥梁,是连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纽带,是学生的另一块更加广阔的创新天地。落实到思品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指导,我认为应该突出以下几点:
1.趣味性
实践性作业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学习和思考,多角度、全方位的感知知识,获取知识,改变文本作业的单一形式,将听、说、读、写与游戏、绘画、调查、参观、访问、制作、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融合,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2.动态性
实践性作业多是动态作业,可以称之为行为作业或活动作业。常规作业大多是看书写字,具有一定的静态性,而事实上,一味地让学生静坐在房间里是学不到活知识的。让学生动起来,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活生生的世界,在活动中获取知识。这既符合学生的好动爱玩的天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创造能力。
3.探究性
《思品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因为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是实
践性作业的最显著的特征。实践性作业无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发问,获得自己的体验,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结论。
4.开放性
实践性作业从内容上由课本学习向课外学习开放,从空间上由教室向家庭、自然、社会开放,可以说实践性作业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这种全方位的开放,是实践性作业与常规作业相比的显著不同点。
二、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1.观察性作业——提高观察能力,丰富生活积累
“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苏霍姆林斯基语)。结合政治教学,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主要可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
①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家庭是孩子真实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在家庭中的生活,可以加深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热爱。如学完“走向自立人生“后,我让每位学生放学回家与父母交流后填写一份问卷。
内容如下:
你能否做到?(1.能2.基本能3.基本不能4.不能)
家长签名家长签名
日期日期
为此我引导学生根据问卷上的这些问题有意识的去实践,从自己生活的小事入手,从而逐步告别依赖。一个月后,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比第一次进步很多。这次实践性作业的尝试,既让学生体验了做父母的辛苦,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生活的自立能力。
②引导观察校园生活:校园生活也是构成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课间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课间活动;观察运动会、游艺会、文娱会、班队主题活动等学校常规性的集体活动;观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学生在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同时,锻炼了观察能力,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为答题做好了准备。
③引导观察社会生活:社会是个万花筒,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社会。观察的内容有:街头巷尾的凡人小事;约定俗成的风土人情;国家地方的重大事件等。如,“神州七号”载人飞船上天,这是一件载入史册国家大事。我在飞船发射的那天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发射实况,认真观察发射的场面,火箭的变化,飞船的运行情况,宇航员的表现。这样的观察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也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
2.操作性作业——深化知识理解,激发探究意识
为了增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结,使教材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我常设计操作型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这主要可从三方面得以实现:
①画一画,再现情境。动手画一画,再现教材情境,能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获得新知。如我在教学《在社区中生活》时,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目让学生做:叫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套社区建设规划图,如何设计才能使自己生活的社区既环境优美,又能满足社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使大家乐于在社区内生活,乐于为建设自己生活的社区作出贡献。学生在设计时都充分发挥了他们合理的想象,设计出一幅幅精美的规划图,在我和学生的赞美声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②做一做,激发探索。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我在教学完“手工工场出现分工协作,能提高生产效率”内容后,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分两组尝试做一件同样的手工,例如风筝。一组同学分别独立完成,另一组同学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看一看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组的工作效率高。为什么会这样?学生面对这样的作业,都跃跃欲试。并且还纷纷发表实验后的感受,兴致高昂。
③走一走,体会道理。学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灵活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增强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合理的购物方式》时,设计了这样一些作业让学生做:如果每位同学手中有50元钱,你们准备如何合理地去安排这些钱,既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又能做到价廉物美。然后让他们各自设计一套合理的购物方案,并根据设计的方案亲自走进市场给予验证。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理财能力。
3.表述性作业——学习言语交际,锻炼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把以往的语言,本课学习的语言,加以运用和创造是表述性作业的重点。这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①演一演,内化教材术语。表演欲强是部分学生的天性,我抓住学生的特点适时加以利用,让他们在表演中领会教材的知识。如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让学生从台独分子、中国政府官员、记者等几个角色中各选一个,结合书本中相关知识及网上查资料等途径,准备并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课堂上学生自编自演的能力让我刮目相看。他们分工合作,根据角色选择合适的人来进行表演。学生在生动的表演中,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积累了教材的术语。
②辩一辩,培养辩论习惯。辩论类话题应模拟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景,培养他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挑战与创新。教学八年级“做人诚信到永远”一课中,选择“人无信不立”与“人无信也立”正反两个话题供学生辩论等等。这一训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深读教材,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化了的专业术语清晰地表述出来。同时倾听对方的论述,使自己的争议更有说服力。这样的辩论,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极具效果的。
③说一说,完善心理品质。一部分学生由于一直以来学习成绩欠佳,也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怀疑自己存在某些缺陷,并将这种怀疑扩张到生活及其他领域,造成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所以我组织全班学生依次逐个上台,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消除顾虑,激发其斗志。在《超越自负,告别自卑》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表述性实践作业:
标题:我是最棒的!
目标:增强自信,告别自卑。
内容:按照次序,请同学轮流到讲台前大声呐喊“我是×××,我是最棒的!”
④编一编,领略思维之美。学完一个知识点后,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续写或编写。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例如在讲到“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时,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完成续写:
虽然没有鸟的羽翼,人也可以飞上蓝天;
虽然生活在今天,人可以了解亿万年前的过去;
除了上述之外,人还可以怎样?试着续写下去„„
4.调查性作业——引导关注现实 培养合作精神
调查性作业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布置调查性作业时,我们变个别性作业为合作性作业,让学生在彼此合作中完成作业。在学习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调查内容:学校附近河流水质及环境问题调查
调查目的:认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严重后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培养对学生环境负责的观念和行为。
形式:小组合作
方法:实地调查、访谈了解、查阅资料
成果:小报告、小论文(分析现象、提出建议)
活动步骤:第一步:制定活动方案,拟定调查提纲,明确组员责任;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双休日时间根据方案及分工实地调查、访谈;第三步:就调查问卷和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梳理,分析产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并对调查及分析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第四步:撰写考察报告。
由于学生经过看、问、想,对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能从思想上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并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了较为理性的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而且在作业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三、实践性作业设计的思考
1.实践性作业不是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统整课程内容的活动,它强调的是对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与学科课程的纵向垂直组织形式存在根本的区别。《思想品德》实践性作业是以《思想品德》学科为中心,其目标是单一的学科能力的培养。
2.实践性作业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而设计
作业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实践性作业也不例外。任何脱离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作业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为此,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必须以教学内容为指导,体现教材的中心思想,紧扣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实践性作业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3.实践性作业必须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
《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作业关注社会热点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热情,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加入实践活动,而且还能鲜活教学内容,使之生动易懂,便于学生接受。
4.实践性作业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
实践性作业要花费学生较多的课余时间,所以不可能每课都设计。它必须按照课标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特点,对其中确实具有实践意义与价值的内容进行设计。实践性作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经验与实际能力,不求大只求实。它必须立足于学生思想、行为的现有水平,在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能够完成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实效性。
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彻底改革过去那种机械、枯燥、繁重的作业形式,还学生以自主、生动、充满智慧与情趣的实践性作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应当是我们共同探索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韩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及解读。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32.《实践 感悟成长—南京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指南》南京出版社
3.万荣根周志峰 《新课程视野中的作业》
4.陈剑华:《中小学生作业形式、作业评价问题的思考》《上海教育》2005年,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篇二
一、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插图是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素材, 它对课文可以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和教材中的文字相比, 插图更加生动形象, 传达出的信息也更为丰富。然而, 在当前的教学中, 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些插图的真正作用, 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浏览, 而不进行深入的观察、研究。
2.教材中的资源没有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教材的资源分为教材中的资源和教材外的资源。教材中的资源包括课本的正文、插图、案例分析等;而教材外的资源则是教师自己收集的信息, 包括生活中的实例和当前的时政热点。教材中的资源固然重要, 但教材之外的资源更能结合实际、联系时政, 同样值得重视。思想品德跟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需要学生准确把握实事动态, 同时也要求教师要能够将教材中的知识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3.传统教育观念对思想品德教学的束缚。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 教师只重视对学生传授知识, 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品德的教育并不是很注重。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仍然对学生进行着单一的知识灌输, 把取得高分作为教学的目标。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夸夸其谈, 但是在生活中却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及实际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
4.不能正确处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当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 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都尽可能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不难发现, 不少课堂也因此出现了“满堂电”的现象, 用鼠标代替了粉笔, 用大屏幕代替了黑板, 教学内容完全成为了资料的堆积、画面的交替, 以多媒体的视觉冲击取代了学生的思考, 导致课堂上教师手忙脚乱, 学生眼花缭乱;课后沉淀甚少, 弱化了教学效果。
二、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策略
1.要结合思想品德的内容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并将当今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对思想品德产生兴趣, 从而加深对课本中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2.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与学生互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 自己提出问题并结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合力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 从而对学生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打造多样化的教育体系, 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 也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
3.改变师生之间传统的交往方式。传统的交往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听, 现在可以改变这种方式, 让学生也当一回教师。在这之前需要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 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并收集所有相关的资料。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方便, 同时学生也应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样既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此外, 让学生执教还更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思, 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 在学生执教的过程中, 他们对自己要讲的内容肯定会掌握得特别扎实, 对其中的思想观念也会有深刻的理解, 这样就有力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适当地增设一些活动课, 在活动课中把任务安排给学生, 这样知识的传授就可以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了, 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对学习充满渴望。通过这些活动, 可以把课堂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勇于探索, 科学地安排一些对学生有帮助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的积极作用, 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
4.要及时有效地进行课堂评价。初中生对世界是充满好奇的, 他们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 所以在课堂上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对与错。教师应该接受学生不同的观点, 采用灵活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 运用恰当的、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 使学生有所收获。教师如何看待学生会直接影响其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全面客观地研究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看作是具有独特个体和生命活力的人。
5.让学生把名人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培养自己坚强的学习意志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教师可让学生自觉地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自己的行动, 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从而实现目标。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中, 不可能不碰到困难, 而要克服这些困难, 就要依靠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态。思想品德的学习内容比较枯燥, 理论知识也比较抽象、难理解, 时间一长学生容易对它感到厌倦,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学生是不会学好这门学科的。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外, 还要经常给学生举一些伟人在逆境中坚持学习、刻苦钻研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 以此来激励学生, 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无论何时, 思想品德教育始终都会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而要使思想品德在德育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最主要的就是要创新, 只有这样思想品德才能发挥它强大的影响力。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一个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分享, 共同成长。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在初中教学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行为模式、品德修养、生活态度的培养都有深远的影响, 所以上好思想品德课尤为重要。但是, 当前的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进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是中学思想品德教师需要共同研究、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沟通,交流,互动
参考文献
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感 篇三
我尝试的办法是:准备一个本子,统一叫《我的思想品德知行记录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取名字激励自己,在扉页上写上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和本学期思想品德学科的目标以及家长寄语。每过一段时间可以让学生记录最近考试成绩和表现两方面,也可以让家长和学生及任课老师共同完成,还可让其他同学互写。此举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让理性的思辨绽放魅力,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课堂的特征之一。如我在上课和学生谈人生的真谛。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思考这样的问题过于深奥,且他们受世俗的影响,有着种种多元化的人生设计。在世界飞快发展的潮流下,我们不能完全反对学生的这些新思考,而因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课堂上,我问学生:“人生的真谛是什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人生在于享受!”我先是一愣,答案出乎预料,但多年的课堂经验告诉我,课堂要出彩在于抓住这样的意外“生成”,德育的效果也在于教师能否智慧地处理好这样的问题。于是,我追问道:“老师想知道,你所说的享受,是哪方面?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学生说:“主要是物质层面。”我继续追问:“物质层面的享受的前提是有个富爸爸坐享其成?”学生说:“当然不是,应该靠自己的奋斗。”我继续问:“那你觉得是奋斗在前,还是享受在前?”学生说:“奋斗。”我仍然不放松,继续追问:“奋斗什么?”课堂里立刻像炸开了锅一样,学生纷纷发言:“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从现在做起,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锻炼自己”。最后,我让学生归纳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学生竟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生的真谛就是为他人、社会和国家贡献才智,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初中德育的课堂上需要这样智慧的追问,不留痕迹。
2008年某市中考思想品德一条考题引出了对我国分配制度的正确认识。
【真题再现】2008某市中考题思想品德学科第8题:
小强一家年收入情况统计表(2007年)
■
下列对小强一家收入来源性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爷爷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B.爸爸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C.妈妈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D.他们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答案】C。
我的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分配制度中的两个分配原则,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不同的经济形式和相应的分配制度,有一定难度。爷爷承包责任田应该为集体经济,为按劳分配,所以A项中认为爷爷的收入是生产要素分配是错误的;爸爸在外资企业工作,分配原则为按生产要素分配,B项中混淆了“生产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概念,所以也是错误的;D项很显然是错误的。如此运用排除法应该选择C。
细细思考,似乎本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妈妈的年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吗?我认为,不能把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分配方式等同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确实是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人消费品主要分配方式。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仅此一种,还有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收入等,就不能列入按劳分配。同时,随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也必将多样化,如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所有制技术要素分配和按管理要素分配肯定会出现在公有制经济中。如当今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中,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职工就有按股分红的收入。如此说来,本题中,妈妈的收入不能简单的定位为按劳分配。我以为,题目中若明示“某国有企业上班所获工资、奖金和津贴”可能更为准确。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告诉学生一定要多动脑筋,不要一味地迷某些参考资料的答案,只要自己分析的有理有据,就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形之中实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课堂为主要教学阵地,还要主动开辟第二、第三课堂,在言谈身教中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4.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随笔 篇四
—— 田建伟
近十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回忆过去,各种滋味深有体会。要成为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政治老师,并非易事。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 正
确的 人生 观、价
值
观、引
导
他
们
辨
别
善
美、假
恶
丑
。因
此,就
要
求
老
师
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为此谈谈教学实践中的点滴。
一、政治老师要具备较广博的专业知识来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上好政治课,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人。这就要求自身的专业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具有良好的人文学科素养。同时老师的言行举止、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做到。
1、坚持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变化。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现状,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在教学中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得心应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政治老师不但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就需要老师做到言行举止上要本着多学生负责的态度,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得到的老师自己首先要做到,也就是正人先正己,做好学生的楷模。同时要树立尊重、信任的观念。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学生会因为受到老师尊重而很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教师的教育。
3、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建立平等、民
主、信
任、尊
重的新
型
师
生关
系。有 了 良
好的师
生 关
系,学
生
才
能
热
爱
自己的老师,学生才能热爱自己的老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处于最佳状态之中,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课本的基础
理
论
知
识,必
须
坚
持
老
师
为
主
导,学
生
为
主
题的教
学
原
则,在教学中,坚持启发性原则。在讲
课
时,根
据
教
材的具
体
内
容,结
合实际,采
取
不
同
导
入
方
法,使
学
生
兴
趣
盎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反映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节奏,巧设问题环境,善于驾驶语言技巧,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发现、新感觉,成功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学生都希望上政治课,注意运用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成绩一直不错。
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我体会到自己是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老师,这样更激发自己的斗志,在今后我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在所从的教育事
业
中
一
丝
不
苟、尽
职
尽
责、兢
兢
业
业
、辛
勤
耕
耘,发
挥
我们的聪
明
才
智,奉
献
5.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篇五
现列举几种常用的导入方式加以说明:
1、问题导入法
根据教学内容设问。如教学《世界文化之旅》,可设问:你对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了解多少?较为熟悉的有多少?如果让你进行一次世界文化之旅,会有几种方式?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达到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的目的。
2、情景渲染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通过播放录音、影像、图片等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如教学《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可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影像、图片的展示、对比,能够很形象地突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正确性,使学生倍受感染、深受启发。
3、设置悬念法
教师先把教学内容中涉及矛盾、冲突性的问题或事例揭示出来,设置悬念。如教学《我知我师,我爱我师》。当下,全国很多地方相继发生了老师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甚至把学生打成重伤的事件,同时也相继发生了学生上课起哄、侮辱老师,甚至也有找校外人员把教师打成重伤的事例。师不爱生,生不
尊师已成为当下师生关系紧张的重要反映之一,导致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败坏学习风气。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解决这种状况,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悬念和问题去学习新课,可以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6.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篇六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我从事初中思品课教学工作接近十几年,回顾教学经历,有苦也有乐。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思品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几点反思体会。 一.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思想品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小节”。所谓教育犹如春风化雨,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思想品德教师如果不修边幅、语言粗鲁、行为龌龊,我相信学生肯定会想“还是思想品德老师,自己的思想品德就不怎么样?”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一个举止得体、谈吐文雅的人容易被他人接受,对学生更是如此。 思品教师还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新课程内容看,教材分为三个板块: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涉及个性心理、法律、国情等知识内容。应当说其专业性还比较强,特别是法律部分更是要求规范严谨。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标准要烂熟于心,对教材内容的联系要清楚,对知识内容要理解透彻,特别是对具体的知识点要符合科学原则,同时要加强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能合理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实际。 二. 我的课堂学生做主,努力提高课堂效果 初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时时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她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导人生观、价值观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效果。例如,针对学生厌学,在讲“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时,让学生上网搜集落后学校条件的相关内容和图片,通过和我们学校的条件对比,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农村尤其山区学生不容易,学习条件不好甚至恶劣,生活环境那么艰苦仍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
7.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篇七
一、常规教学活动推陈出新,不断感悟提升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根据需要运用音像、音乐、故事、诗歌,以及采取辩论、讨论、分组竞赛、时政论坛、演小品、采访及社会调查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问题、探讨知识、交流体验和进行创新性思维训练。
小品表演并编剧。如教学《人生自强少年始》: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幸亏还没有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这时让学生来当编剧把这个小品续下去。同时让学生感悟:一个人能否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起着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做一个自强的人。
讲故事。例如,在教学《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就讲了林义杰——一个貌不惊人的台湾小伙子的故事:在高中的一次比赛前,教练问他准备好了没有,他说“我尽力”,教练却叫着:“要拼命”!就这样凭着这股狠劲儿,他接连在世界上几个大型马拉松赛事中夺冠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人。从中引出人蕴藏着潜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发挥个人潜能。
开展辩论赛。如教学《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时,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辩论,论点为:网络对人有益还是有害。我先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为正反方,学生自己先收集论据,每组各派出四名选手(有三辩及总结),其中自由辩论时全班同学都参加。尤其是在自由辩论中学生积极发言,十分踊跃,分别就对人的身体健康、学业、人的思维发展、创造力、自由、隐私、交友等展开辩论。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就把发言中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辩论明白了网络有利有弊,是一把双刃剑。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动手做实验。如教学《身边的诱惑》时,把一只青蛙丢进热水锅里,这只青蛙会用尽全力跃出锅外,安然逃生。隔一会儿,又把这只青蛙放进温水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来回泅游。接着,在锅底下慢慢加热。青蛙仍然悠哉地在温水中享受“温暖”,等到它开始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可是一切努力为时已晚,终致葬身在锅里!之后让学生谈感悟:警惕安逸、享乐、奢靡的生活诱惑是多么必要!
二、建构体系以旧悟新,不断总结内化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与学习经历,在“重新组合”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索,力求获得知识与能力的“重新发现”“重新领悟”,从而以更高、更广的视野统率全局,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例如对九年级全书的总结我从三个词组“国情”出发、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我们的“理想”(“目标”)加以引导。
三、话题剖析:联系实际不断反思,契理创新
联系当前社会时政热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在运用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切实加强课内外联系,搞好课内外结合,提高学生自身的反思能力。
如教学美中关系: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美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在发言中说要尊重和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不相信一国的成功要以另一国的牺牲为代价”等,有些同学就兴高采烈,一方面认为美国很尊重中国,另一方面认为中国很了不起,已经快成为老大了。甚至输美轮胎特保案、美国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涉台军售、会见达赖等一再触及中方底线的事件发生,才发现美国并不是照奥巴马说的那样做的。同学们困惑了。这时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与美国相处中国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同学们议论后得出:根本的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平等地与世界各国交往;坚持在自力更生基础上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
8.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 篇八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74-01
《普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重视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实质就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对于推进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境创设可以有以下方法:
一、运用生动语言
法国作家蒙田指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在课堂教学中呆板、枯燥的言辞认人感觉乏味;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语言能够激发听者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语言的语义、声调、感情色彩等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一些无法展现实体情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通过语言情境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的。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穿插时事新闻、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历史故事、生活故事、笑话的恰当运用可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明、化呆板为生动,特别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思考。
二、进行情境推理
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推理又是思维的关键。推理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思维方式,也是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思维形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讨论和交流的推理平台,让学生在推理中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填补各自的知识空白,使学生个人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提升。
三、利用音乐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可以充分发挥音乐美感来渲染学生情感。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教学中来。但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如“难报三春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歌曲《父亲》(刘和刚演唱),让学生从音乐情境从中感受父母无私和伟大的爱,为教师讲授孝敬回报父母创设意境。另外,在教学中利用图片作为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再现教材中情境,能很好地把教材内容形象化。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需要向学生出示历史事件、社会问题、自然环境、文化体育生活等图片资料来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四、开展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它的效果是单纯的讲授不能代替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学生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创设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的积极和谐的气氛。活动形式有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情节表演、小品等,如“礼貌显魅力”这一内容教学中,让学生表演在新华书店两学生买书的故事,使学生对文中的角色产生认同感,将自然地加深学生内心体验,然后根据这一情节分析其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既烘托了课堂气氛,又能做到了寓教于乐;也可以是课堂讨论、辩论等,如“男生 女生”和“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中,分别开展男女生交往的益处的课堂讨论和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课堂辩论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如组织社会调查、春游秋游活动,以社会、自然情境激发学生体验情感。
五、运用“生活实例”
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关键是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实践证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距离越近,效果越好。比如:在讲授“艰苦奋斗,振兴中华”内容时,笔者根据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创设了几个情境,(1)几个原来居住在闹市中心的学生因市政建设动迁到近郊,但他们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准时到校学习;(2)在春游中几个学生互相攀比;(3)学生抄袭作业和测验作弊。接着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或耳闻目睹的情况分析以上三种现象。学生们一致赞扬了那几位准时到校上课、在风雨中磨练意志的学生,同时指出那种抄袭作业或测试作弊的学生是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纷纷表示在学习和生活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知难而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德、智、体等各方面努力发展自己,实现报国之志。这样的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把握和理解知识点,而且还可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六、运用漫画教学
初中思想政治学科中的概念、理论、观点一般比较抽象、枯燥,而教材中的漫画,其表现手法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漫画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疑中学、图中悟,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启迪学生思维,起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的作用,能达到“一石多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节时,我动手绘制了一幅漫画:一个消费者被热水器炸得毁容躺在医院床上,还拉着其兄的手不让他去找商家赔偿,怕惹是生非。通过这幅画让学生思考,如果碰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也由原来教师一人独讲变成了教师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自觉查找课本上的理论依据,自我组织答案并踊跃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生动局面,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心情较为舒畅,学习劲头明显提高。
七、运用小品故事
9.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篇九
一、教学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落实培优转差方案,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许多学生的“责任”概念模糊。一些学生认为责任只是对成人和职业人员的道德,与自己没有关系,一些学生对责任的范围认定比较狭窄,认为只有法律规定的才是应该承担的责任,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就不属于责任范围之内。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断发展,但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借机蔓延。这两方面的思想都对中学生有所影响。现在的学生生长在对外开放的时代,感受着外面精彩的世界,但是,一些学生盲目崇拜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好,主张全面引进,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意识较弱。一些学生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性认识不足,对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外,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面临考试时,不同程度的陷入考试焦虑;缺乏选择的策略和勇气;缺乏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用老方法教新教材,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和本校的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特别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正面积极的引导学生,以提高学生明辨事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本学期主要教学工作:
1、继续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好教学改革新理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教学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认真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4、积极开展课堂评优活动,不断优化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大胆开拓创新。
5、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改作、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尤其认真实施课堂目标教学法。
6、切实抓好学科培优工作,通过会议、辅导、谈心等方法努力提高优秀率,把学科成绩跃上新台阶。
7、认真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践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8、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9、加强开卷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尽快适应开卷考试的要求。
四、学科渗透法制内容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伴随着生理、心理上的变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保障其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培养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每个年级都有关于法制方面的内容,通过整合许多针对性很强的图片、案例、链接等素材,创设贴近学生的情景,使学生能够方便、直观的接受,这样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便利。要利用课本案例就解决了问题,同时还了解相关链接针对此案例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法律规定。每次上课前我都认真筛选案例,当然课本中的是首选。在教学中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课本一味的寻求课外的新鲜东西,当然如果觉得不够,可以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选取一些时政性较强的素材来补充 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让他们围绕热点问题发表个人见解,真正把课本内容与当前的事实政治结合起来,更容易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强化教学主题的作用。
10.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篇十
【案例背景】
本教学案例属于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诚信是金》中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主要讲述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为人处事,与人交往都要讲究诚信,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八年级的学生对诚实、诚信已有了自己的一定认识和看法,但是由于知识和阅历有限,对这一认识又很模糊、主观。期待着能有恰当而及时的引导。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活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回想、体验、思考周围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使学生不仅可以正确评价别人,也可以客观地评价自己,对照自己,检查自己,使自己从思想到行动都有所感悟,从而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首先采用了故事情景来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阅读,熟悉知识点。第三步创设与教学主题内容十分贴切的生活情境,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过程高度重视学生内心体验和情感变化,抓住时机,对学生的模糊认识加以点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用思考问题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最后选取感动中国“信义兄弟”的真实事例,激发学生思考、感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强化他们崇尚诚实守信,努力做一位诚信之人的决心。
【案例描述】
(一)导入新课
第一步、多媒体显示: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让学生阅读故事并思考;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应该怎样做?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第二步、读书指导
让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分析教材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为讨论问题做好理论准备。
第三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教师导行。首先:让学生表演小品:当我在路上捡到…… 小品表演片段
(一):
甲和乙是一对好朋友,一天,两人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一个皮包,发现里面有护照、支票簿、人民币、外币若干。两人不假思索地按照护照上的联络方式和失主取得联系,将皮包完璧归赵,并婉言谢绝了失主给他们的奖金。
小品表演片断
(二): 又一天,两人刚准备出校门,发现地上有一支笔,甲将笔捡起来对乙说:“这是谁的笔?还挺漂亮的。”乙回答道“管它是谁的,我们捡到了,这就是我们的了。”甲点点头,很自然地将笔装进书包。
师:同学们观看了这两段小品,对甲乙二人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略)
经过短暂的思考并讨论后,学生们形成了这样的结论:
(1)、小品片断
(一)中甲乙二人的行为是正确的,是拾金不昧,是诚实做人的行为。
(2)、小品片断
(二)中甲乙二人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甲乙二人对小事没有认真对待,是不诚信行为。
正当同学们沉浸于这一情景中,我也正准备归纳总结时,一位学生忽然提问:“老师,我和大家想法不一样,我认为甲乙二人捡到数额巨大的钱款都能归还失主,他们在片断二中不过捡到一支笔,不归还失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的一番话,犹如平静地水面上掷下了一大石块,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有同学说,该生是故意捣乱,有的同学说该生的想法平常就有些偏激,与众不同,也有的同学好像瞬间恍然大悟,禁不住发表高见:“是啊,我怎么没往这儿想,不过一支笔,值几个钱呀,如果在生活中我捡到一张纸、一块橡皮等物,都要亲自找到失主归还,那该多麻烦!”也有的同学立刻回应:“你真笨,不用亲自等失主,可以交给老师。”
“对,还可以写个认领失物启事嘛。”又一位同学讲。也有的同学看着老师,或许急切地期盼答案,有的可能在想,做诚信之人该不该从小事做起呢……随后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我对这突如其来的见解,虽然扰乱了课堂纪律,并没有责备他,而是瞬间作出反应:“刚才这位同学大胆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虑,我们应给与鼓励,老师允许大家在课堂上有和老师不一样的看法。”
(掌声)
我又接着说:“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的疑问,实际上正是老师设置这个活动要和大家探究的主题:你赞成‘小节无害论’吗?”
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又争论开始了,他们各抒己见。
生:老师,我不赞成‘小节无害论’,诚实做人应从小事做起,如果不拘小节,会给对方造成伤害。
师:你的见解非常好,能说明一下理由吗?
生:有一次校运会,我的好朋友答应借给我穿球鞋,结果等到运动会开始了,他却告诉我忘记带了,当时我很生气,从此再也不愿意相信他了。
师:你列举的事例非常好。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我们一定要守诚信,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如果失信于人,既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也会让别人对你产生信任危机。那么同学们谁能列举一个发生在你身边守诚信的真实事例呢?
生:有一次,妈妈去商店购物,回家发现付钱后的东西少了一件,全家人认为该店一定不会认账。没想到第二天,售货员竟然亲自登门把东西送过来,并连声说对不起。当时,全家人为她的诚信之举赞口不绝。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两位同学列举的事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为人处事,与人交往中的小事上都要讲究诚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可能经常遇到大事,需要我们做出诚信之举,做小事也要守诚信。
生:噢,老师,我明白了,我们所做大事,小事都要面对,在对人方面实质没有大事小事之分……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表白着自己瞬间感悟的道理,脸上流露出惊喜,我对学生们的见解正确的给与肯定,对于见解存在的问题的给予纠正。学生反思着各自在生活中忽视过不注重诚信的小节,一齐感悟、体验,好像在告诉我下次一定注意,真正做一位守诚信的人。我见时机成熟,立即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诚信做人。
最后,多媒体显示
2010感动中国孙东林、孙水林兄弟二人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的典型事迹。
让学生们齐读颁奖词: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人。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同学们读着,有的眼里闪烁出晶莹的泪花,有的沉浸在这一瞬间,我进一步引导学生:
师:同学们,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二人之所以能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是因为他们20年坚守承诺,春节前发放工钱,信守了对民工的承诺,诚信做人就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和做人有机统一起来,相信同学们会成为一位守诚信的人。
【案例的反思】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首先设置活动,让学生表演小品,把学生设置在教学主题十分贴近的真实情境中,引发学生思考‘小节无害论’对吗?然而在讲授过程中,一位同学的大胆质疑,提出了同学们心中想说而又不敢说的疑问,制造了一次老师意料当中的课堂“冲突”。表面上看,这次冲突时多余的,然而这正是老师备课活动中要探究的主题,于是我抓住了这一机遇,尊重学生的智慧,鼓励学生质疑,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疑惑,营造了民主课堂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只有发自内心了解学生,时刻用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学生会感受到不可比拟的爱的享受,对教师就会信赖,对他任教的这门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之中,特别是学生亲自经历的生活原型中,让他们体验、感悟。在师生互动中,我对学生行为上“放手”,鼓励他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对话,引导学生体验、回想、思考周围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使学生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有所感悟。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百家争鸣、各抒已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真实的典型事例,创设了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激情,通过齐读获奖感言进行情感熏陶,使学生置身其中,引发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此时教师加以点拨,强化了他们要做诚信之人的决心。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计划08-26
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小论文06-22
最新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论文08-08
初中思想品德动态生成课程资源案例教学设计10-01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07-04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方案08-20
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06-19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重点10-03
初中思想品德导学案10-16
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观摩会心得体会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