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初三的文章

2024-08-25

怀念初三的文章(精选8篇)

1.怀念初三的文章 篇一

怀念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一个有着千年沉淀的地道农民。

也许是抵挡不住都市的那种诱惑,也许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更也许是为了我跳出农门铺路盖瓦,他离开了我和母亲,离开了和他休养生息的土地。

离开了父亲的日子我们的生活很辛苦,母亲忙于田间和地里。我虽然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却想起父亲和母亲的劳作,使我感到自己的责任。

我也想起父亲离开时的那天晚上,因为白天到达方便,我和母亲把他送到村里的公路旁,两行茂密的柏树把农舍的灯光和月光笼罩得严实的。父亲挑着两大蛇皮袋的行李,母亲手里提着几个馒头和一双替换的新布鞋。父亲显得是那么的坚实和沉重,他什么也没有和我说,只是坐在那大蛇皮袋子上,大口大口吸他的卷烟,原后吐出来。黑夜中只剩下他手里的一点亮光。他在等车,一辆开往县城的破三轮车。

以后父亲很少和我们联系,我又过接到他的两次电话,一次是五月的春耕,那是我家要插秧和收小麦。一次是十月的秋收,那是收水稻和种油菜前息。当我说出自己不争气的成绩时,他过了良久才说出一句话“你妈妈和我不容易啊!你要努力啊!”那是我哭了,这是我第一次在他面前哭的。以前他打我也没哭。

我在初二时到过父亲打工的地方,那是我放暑假,再加上有我的小舅子一起。我真的很难想象他住的地方啊!那是用彩油布搭成的简易的蓬子,四周用水泥砖压着,乌黑乌黑的不知道是什么朝代的铁塔架,最糟糕的是住处前面是一大片的垃圾,满地是苍蝇到处飞。吃饭的时候,我看看一只被拍死的苍蝇在他的碗里,没想到他用筷子挖去了那团饭,继续没事的吃。他说他们的住处不是固定的那里要人,他就那里去,这些年来,他跑遍了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那里有心建筑他就在那里…我流了两滴泪水,和着满脸的汗水,掉进碗中的稀白饭中,我恨恨的把它们吞到肚子里了。

今年我高考,父亲强烈要求要回来陪读,我争不过他,就让他回来了。刚考完试,他又要求出去打工,他说家里没什么挣头,外面来得大。我是一百个不同意,我说:“你已经在外面奔波了七年,我已经张大了,我不要你用身体为我的青春买单…”我们都哭了,为了彼此。但是在我为大学的学费发愁时,他又跑到了县城的食品加工场作事。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

2.怀念父亲的文章 篇二

今日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在中元节这一天我们应当为逝去的长辈上坟。给他们送一些钱花。早些天已经和同事调好了课,决定要在中元节这一天回老家为逝去的父亲还有祖父祖母上坟送纸钱。然而这些天一向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不大不小的雨。至今雨还在下着,隔断了回家的路。难以回家的时候无以排遣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做一篇文章遥祭父亲,聊表寸心。

早年的父亲在远离故土的山西工作。在我幼小的记忆里,总不见父亲的影子。然而即使在回家的日子里,总觉得父亲距离很远,很陌生,很严厉。有一个画面在我的脑子里久久挥之不去。一个雨天的上午,我们正在家里吃饭,印象中我们吃的是饺子。不知发生了什么,父亲一怒之下把我的饺子倒出来门外。害得母亲不顾大雨到外面冒雨捡了回来。小时候的印象中似乎父亲很少笑,于是我们每每躲着他。然而每每等到他要回工作单位的时候,觉得心中有一种莫名的痛。这或许就是割舍不断的血肉情缘。

父亲在工作单位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好职工。这从家里满墙的奖状和家里各种的奖品能够看得出。就是因为他的好的工作态度和好的人缘,才导致他在别的职工发生了食物中毒的事故之后,连续加了几天的班之后病倒在岗位上。尽管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致命的病根。最终再也不能做自我心爱的工作,于是提前退休在家休养。然而家庭的窘况是容不得他在家里安心养病增加营养的。物质贫乏,家境贫寒,一大家子人都需要父亲来操持。父亲的主角转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的手很巧,地里的各种农活都深得乡邻好评。在家里常常制作出来一些很精巧实用的工具,就用一些普普通通的东西,甚至是别人丢弃的废物。父亲还自学一手精湛的修理自行车的手艺,所以乡邻每每来找父亲帮忙修理,从来都是免费的,父亲常常赔进去的不仅仅是很多的时间和功夫,有时还得赔钱买零件。这样的结果是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在村里的声望与日俱增。然而自我的苦日子照样得自我想法煎熬。仅有自我没日没夜地窝在那有限的几亩地里。父亲的身体是母亲和我们全家永远的心痛。记忆里都是父亲咳嗽得满面通红甚至发紫,涕泪横流。父亲每年固定得输两次液,一次是麦收过后,一次是收秋种麦子之后。那是累的啊!少不更事的我常常觉得我们的收成不好,

有点儿怨恨父亲,为不能满足我们春节临时接上几天电灯;为不能让我们饱食终日。儿时的感觉总是很饿,饿得甚至让我们忘掉了尊严而去拾人家丢在路上的一块食物。为这事很是挨了父亲的骂,却觉得受了千般的委屈,从来没有想过父母为了我们的日子要比我们煎熬千倍万倍。

记忆里我上高中之前,父亲极为严厉,我们家里有极严厉的家规,比如不能到邻居家里看电视,不能要邻居给的东西异常是食物,不能说脏话,即使是对自我的哥哥姐姐。当然学习和做家务自然是我们应当做的。一旦我们该做的工作没有干,我们注定是要挨训甚至是要挨打的。印象中父亲极少笑。此刻想起来可能是生活的重担压迫所致。不止一次挨过父亲的打,为自我淘气弄漏了自我家里的房檐;为自我和班里的同学争吵打架;为自我没有听父母的叮嘱丢了钱物;还为自我该在田里挥汗如雨地施肥却因为受不了酷热而在地头乘凉甚至偷偷提前溜回家。总想着自我已经长大,想逃脱父母所设的牢笼,怪他们思想太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怪他们对自我要求太严格,总想获得更多的自由;怪他们不理解自我,总想自我在外面有一片自由的天地。少不更事的我们从来没有体谅过自我的父母,从来没有想到他们是爱我们的,我们其实一向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踩着他们往上爬。

是的,父亲一向都是爱我们的,在他严厉的外表下,其实是一颗慈爱的心。当然难忘我小学时候,父亲怕我受人欺负,天天骑车到学校去接送我上学,尽管路程不远,可是寒来暑往也是不易。及至我到镇上去上初中,不会骑车的日子了,父亲每每用自行车驮着我上学,来回三十里地,晴朗的日子,暖和的日子都好说,最是那阴雨的日子,父亲为我淋了多少雨多少个北风呼啸的寒冬,父亲躬身骑车,身子甚至要弓到车梁下头,每蹬一下就要耗尽力气,引起一阵咳嗽。身体上的劳累尚且如此,还要操心我方方面面的生活学习。我是一个晚熟的孩子,身子也比较弱,父母在我身上花的功夫尤其多。担心我会生病,担心我料理不好自我的生活,担心我处理不好和同学的关系,担心我学习差考不上好的学校。自我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还要遭受着子女带来的心的折磨。

总是难忘高中在县城读书,每每深夜回家,在家里担惊受怕牵肠挂肚的何止是母亲一人他们的白发所以而增加了多少那一次生病被同学送我到县医院去治疗,在家里得到消息的父亲,拖着病弱的身子,骑车六七十里地去看我。那一次我真的忍不住哭了。父亲以为我是为自我的病痛,其实我是为父亲感到难过,自愧于不能照料父亲的病体,却拖累父亲大老远来照顾我。我心何伤于心何忍忘不了我因高考落榜而心境沮丧,家里实在不能再拿出一分钱供我复读,无奈之下仅有背起行囊去做工,父母的心也是愁肠千结。最终我再也不能忍受那种心灵的折磨,落荒而逃回家,又一次给父亲出了一个难题。一夜的无眠,断了几十年的烟瘾又聊以续上消愁。托关系又把我送到一个学校,了却我们共同一个心愿。最终也算梦圆,我考上了一个不十分好的学校,总算让父母安了心。

父亲老了,腰板已经开始伛偻;父亲老了,眼神里不再有严厉,贮满了慈爱甚至有了几分无助。我们都已经长大工作成家,一个个像鸟一样飞出了老巢,有了自我的小家。父亲渴望我们回家,尽管每次都说,你们忙,不要来回跑了,安心工作。然而我们明白他内心深处有多么的渴望见到我们回家。父亲从来不向我们要东西,虽然我们的生活已经不再窘迫。父亲生前的最终一次大哥从山西来看他,大哥他们带着父亲去赶集。父亲什么东西也没有要。在父亲去世之后多年,母亲告诉我们其实父亲那次相中了一个竹制躺椅,真的很想买回家去坐坐。人家要五十块钱,父亲没有对大哥他们说,于是这成了父亲永远未了的心愿,也成了我们姊妹几个心中永远的伤痛。父亲啊,你总是为别人研究得太多,唯独委屈了自我,一向到生命的最终。

父亲走了,掐指一算,他匆匆走了已经十三个年头。父亲是在我的小小的蜗居里走的。深感遗憾的是,父亲走时竟然没有任何征兆,我们没能握住他的手,为他送行。父亲始终疼爱着自我的子女,即使生命的最终关头也不拖累子女,然而我们宁愿为他送汤送水服侍床前。人生最大的哀痛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让人聊以自慰的是父亲的表情很平静,我想他走的时候没有太多的痛苦吧,但愿如此。

父亲走了,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相思和遗憾。仅有趁清明寒节到坟前一祭以解相思。燃心香一炷安抚在天之灵。父亲走了,母亲还在。我们仅有尽心孝顺她,让她安享一个幸福的晚年,我们应当做得到,也必须能做得到。我们也应当尽职尽责并且尽可能幸福地生活,这样就能安慰父亲那远在天上的心。

3.怀念过去的日子的文章 篇三

过去是美好的,它如夕阳般温暖;过去是残酷的,它如炼狱般凶恶;过去是平淡的,它如湖面般平静。

——题记

醇香的老酒,越放越香,让人回味无穷;粉嫩的荷花,最终衰败,让人叹惜不已;翠绿的碧草,平淡无奇,让人流连忘返。

夕阳无限好

过去的光阴中,一起与父母乐,一起与朋友笑。在落日余辉中畅想美好。老师的鼓励,家长的笑容,朋友的游乐,早已沉淀在岁月的长河中。不经意间的发觉,夕阳无限好。

在现在回味过去,比过去中品味出一番味道,升华出一种憬悟。又何尝不是人生一大乐亨。怀念过去的日子,啊!夕阳……

翠减红衰愁煞人

曾经面对明月独自流泪吧!曾经一个孤独寂寞无人问津吧!曾经遭老师,家长批评吧!过去的时光,不全是灿烂的笑脸,不都是幸福的微笑,蓦然回首间,也有不少辛酸往事也一并落入记忆的大海。翠减红衰愁煞人……

4.怀念父亲(一篇感人的文章) 篇四

晚饭之后,看着丈夫坐在沙发上逗宝宝玩,父女两咯咯咯地笑个不停,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或许真如大家说的“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我的父亲也是格外地疼我。小时候时常撒娇要父亲背我,父亲身高一米八多,有着结实的臂膀和宽厚的肩背,伏在父亲背上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舒服!

父亲是个热心人,村里哪家有些红白喜事忙不开了,他总是随喊随到,做事麻利又快又好,人家都叫他“快师傅”,又喜欢唱歌,不管在路上还是田间都能听到他嘹亮的歌声。村子里的人都喜欢他,因为他,村里的人对我也很好。

父母希望我们能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过上好日子。经常说,爸妈没文化,这辈子就这样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今后要跳出农门!上学之后,父亲更加呵护我,家里农活再忙也要接我放学,上五年级时,父亲已经40多岁了,遇到雨雪天气时,怕我摔跤还是坚持要背着我。我也没让父亲失望,一直班级前三,每当老师在父亲面前夸讲我,父亲就好开心,走起路来腰挺得更直了、歌唱得更亮了!

升初中时,家里的收入已经支撑不起兄妹三人的学费,亲戚介绍父亲去外地打工,父亲说:“闺女上初中了,路远,我得教会她骑自行车了再去!”暑假里,父亲手把手教会了我骑自行车。开学第一天他送我去报到,见到老师就递一支香烟过去:“老师您好,这是我闺女,您多照顾啊!”我躲在父亲身后拽着他的衣服怯怯地跟老师打招呼,一步也不敢离开。一周后父亲便外出打工了,睡梦中的我依稀感

觉到了父亲摸着我的脸,轻声说了声:“闺女啊,爹走了啊。”醒来之后知道父亲真的走了,才大哭一场。从此以后,就经常听到邻居隔着好几户人家扯着嗓子喊:“小敏!你爸来电话啦!”然后我就赶紧往外跑!

后来高考落榜,父亲非要我复读,我明白家庭已经支付不起哥哥弟弟和我的学费,坚持找工作为家里减轻点负担。父亲拧不过我,气的直抽自己嘴巴子,哭着说:“都怪爹没能啊„„”我就抱着他,一边安慰他一边哭。随后父亲送我去合肥,我坐在火车里看着父亲的身影渐渐的消失在纷扰的人群中,才发现父亲已经那样的苍老,曾经宽阔挺拔的背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那样伛偻„„2006年进入了江淮重工,父亲才放宽心,别人问到我在哪上班,他都会高兴地笑着对别人说,我家丫头在江淮上班呐!那段时间父亲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可惜好景不长,2008年父亲被查出患有直肠癌中晚期,噩耗仿佛晴天霹雳一般为整个家庭笼罩了一层阴沉的乌云。我们不顾父亲的反对东借西凑给父亲做了手术和化疗,手术后在家休息了一年,恢复的不错,大家心里稍慰。然而父亲为了尽快还清债务,不顾我们的反对再次外出打工。紧接着令人绝望的消息传来了,父亲的病情复发并恶化!只能放化疗来延续生命„„几个月后,父亲身体突变,消瘦了,憔悴了,头发没了,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了,曾经高大的身躯、结实的臂膀、宽厚的肩背已萎缩成了一团,我趴在父亲床前,握住他的手就像抓着一把干柴一样。一阵阵心如刀绞,强忍着不让父亲看到我哭,弟弟告诉我,他抱父亲一点不吃力,因为父亲才几十斤重。我走到门

外嚎啕大哭,哭得浑身发抖,眼睁睁看着父亲离去却无能为力,心里万分难过、害怕、无助、绝望„„父亲最终还是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没有留下任何遗言。我们都知道,他也不想离开我们。妈妈说父亲生前最不放心我:走路老摔跤、性格急、脾气大,念着盼着看到你嫁个好人家,生个小外孙给他带。

父亲已经离开三年了,如今的我已经改掉好多坏毛病,有了幸福的家庭,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马上又要搬新家了。父亲,您在天堂能看到吗?下辈子还要做你的女儿,再续父女情缘。

5.清明节怀念母亲的文章 篇五

又是清明到来时,年年清明怀故人。人之为人,与其他动物区别,除了直立行走,还有最重要的是人懂感情,懂感恩。传承上辈,抚育后人。怀念与祭祀逝去的先人,教育与启示传家的后人。五千年的中国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历史悠久,悠久历史!

怀念与祭祀故人最好的时节是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变化着亲人的思念之泪。路上行人欲断魂,阐述着亲人的思念之情。我的父母离开我们,辞世人间,已有十多年了。十多年来,在怀念父母的过程当中,我的小孩长成大学生了,我与妻已是白发上头,鬓有霜。时光是电影厂的化妆师,化你老,分分钟。我的父母是与湘西钨矿、麻阳铜矿紧密联系着的。这两个地方,有他们的情感,有他们的工作,有他们的生活,有他们的酸甜苦辣。我与这两个地方也有删除不了的关系。忘记是一种背叛,决不会忘记。

6.优美文章:怀念我的父亲 篇六

腊月二十二是父亲去世三周年的祭日,想起父亲去世前的日子,每每总会忍不住的流泪。很是怀念我那可怜的父亲,一个勤劳的人,一个节俭的人,一个为孩子操碎心的人,一个受苦受难的人,一个孝顺的人。在我的眼里,父亲是一个好儿子,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一生都在不停地劳作。记得父亲每天早晨做饭的样子,记得父亲每天喂牛的样子,记得父亲每天在田里赶牛犁地的样子,也记得父亲在地里割麦子的样子,记得父亲拉麦子满脸是汗的样子,记得父亲麦场扬麦子的样子,还记得父亲在月光下剥玉米的样子,记得父亲垒墙盖房的样子.............一切都远去了,一切都成了回忆,只记得父亲那满是皱纹的脸辛勤劳做的样子,父亲远去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父亲为他的子女劳累了一生,为我们这个家撑起了一片天。依然记得父亲送哥哥上学的情形,依然记得父亲送姐姐打工的情形,依然记得父亲为我和二姐送面的情景,也依然记得父亲照顾他孙子的情景。父亲为我们做了太多,而我们所给予他的却是那么的少,当我们正要报答他的时候,他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爱着他的家人子女,照顾着我们生活,可是我们为他做了什么呢?父亲,一个为我们操心的人,如今我是多么的悔恨没有为父亲多做点什么呀?

父亲是那么可怜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辛勤的劳作却没有得到什么,可正当壮年的时候却遇到了车祸,我的父亲脑子受到了重伤变得有些痴,他的肋骨折了一根竟然一直没有说,直到他快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想想他从出车祸到去世的七年里他一直都在疼痛中度过,这是怎样的一种疼痛折磨呀?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我一直陪在身边,眼看着父亲一天一的消瘦下,他没有办法吃饭,吸着氧气还喘着粗气,那又是怎样的难受,我们想尽力的挽回父亲的生命,可是他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可恨那个撞我父亲的人,使我的父亲一直痛苦的活了那些年,也因为那次车祸才是我的父亲早早的离开了我们,也希望那个人得到应有的报应。

我陪着父亲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父亲在痛苦中走完了他的一生,在最后的时候他很安静,离开了他的亲人。对于父亲的离世,我一直都悔恨着自己,倘若来北京治疗也许他就不会离开了。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失去的再也不会回来了,正如远去的时光远去的人,我们永远也不会再拥有再见了。父亲离开了,我会永远的记着父亲为我们做过的事,也记着父亲说过的话,父亲一直在我心中。

父亲那样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直做着平平凡凡的事,他勤勤恳恳的奉献了一生,我会永远记着父亲。父亲离开了,远去了就永远不可能回来,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我们的眼前人。母亲也老了,只希望他可以安度他的晚年,我会尽力的为母亲做好一切,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尽我最大的.孝心,使母亲能快乐平安幸福的生活。

人生在世,至多不过百年光景,这匆匆的光阴留下的只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遗憾,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每一天都过好,让关心你的人和你关心的人都得到安心,这便是人生少些遗憾了,人生苦短,我们该抓住这仅有的些许时光把自己的人生过好,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做该做的事,活该活的人生,踏踏实实的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做有意义的事,直到生命的最后我们不后悔,我们也就度过了一个完美的人生。

7.教师节文章:怀念我的老师 篇七

曾几何时,岁月悠失,但有一种声音将萦绕我今生耳畔;有一种身影将铭刻我今生脑海;有一种思念将是我今生的眷恋。那就是我的小学老师----邓如艾。如今他已离我而去二十五年了,但对他潺潺流淌的记忆,犁铧般翻卷的思绪仿佛就在昨天„„

我的小学在檀木完小上的,与邓老师相识是在五年级,接着他又把我教到了六年级,在这两年中,他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们这班基础薄弱的学生恩师,在他的教导下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特别是语文为我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您学生的记忆里,邓老师是一个最爱早起的人,在鲜嫩的晨曦中来到学校,第一个看到的是精神卓越的他手捧一缸清茶,在校园散步、深呼吸。用他的话说是在“休息”。此时的他显得格外精神,头发一根根向后背去,浓黑的络腮胡子挂着一层白雾,红边厚片眼镜仍不知疲倦的坚守着岗位。

他时而止步伫立看远处山岚叠嶂;时而翘首望天,看苍穹深邃悠远;迎着旭日东升,看从四面八方,山山沟沟,向学校走来的学生。

起床铃声划破校园的宁静,邓老师早已回到了教室,反背着手渡着步子,似乎在等待着走进教师的每一个学生,当学生们都到齐后,上自习的铃还没有响起时,他已和我们陶醉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了。每天如此,像我这样路远爱迟到的学生,在他严厉的目光下,变得很准时了。“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时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东升就投入工作。”就是他的座右铭。

邓老师声音低沉,清脆,威严,在他磁性的声音中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在他威严的声音中我们被潜移默化,学会了刻苦学习。从白昼到黄昏,从黑夜到黎明,他的动脉仿佛挂着生物钟,他的每根神经都联系着我们,每次脉搏的振动都会启动我们学习的力量。

我们这一班49个学生,来自不同的乡村小学,基础很差,像我五年级了仿佛就没启蒙一样,作文错字满篇,更谈不上写作。邓老师硬是化腐朽为神奇,从基础开始,为我们班补习,他的卧室就在教室后面的房间,休息时间都不放过,随时喊作业错误的同学去订正。

上课他经常拎着一块小黑板,一面写着大家做错的习题,一面是为我们补充的练习题。上课第一件事是听写生字,紧张时刻到来了,大家都低着头,看哪几个“倒霉”的同学被叫上在黑板用粉笔听写,昨天偷懒的同学这时可要当心了„„当然写对的同学自然会受到表扬,能受到他的表扬,哪怕是一个微笑,对我们来说是最 “奢侈”的开心事了。

49个人的作业,生字本,读读写写,作文,他从来都是每课当天批改,常常夜半孤灯到子夜,过度的劳累常常使他眼肿耳聋,可他依然如故,从不请假,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人生。

时间如拦不住的流水,升学考试将至,邓老师又主动周末牺牲休息时间无偿的为我们班补课,虽然他当时的举动招来的是我们这些爱玩孩子的不理解,甚至心中有莫名的怨恨。但当看到他站在讲台苦口破心,循循善诱的分析着课文;当看到一个个学生被叫去不厌其烦的当面批改作业;当看到作业本上的红红点点;我们稚嫩的内心总有些许的触动,成绩逐渐上升。当看到试卷上诱人的分数时,心中千千结瞬间冰消雪融。

邓老师对工作热诚到了极点,他家离学校近在咫尺,可除了吃饭外,其余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在我的记忆里他不爱篮球,不爱乒乓,唯一的爱好就是给我们批改作业了。孤灯,清茶,圈圈烟雾,一个人一盏灯,一摞摞作业到夜深。现在我一看到这些都会勾起那些沉淀在心底的记忆,挥之不去,是思念,是记忆,还是由衷的敬佩。

记得很深刻的一次,学校放电影,这可是半年难逢的好机会,当夜色降临操场四周,月如钩,电影情节如火如荼时也不见邓老师的身影。只见他办公室的窗口还亮着灯,里面一个伏案工作的熟悉的身影。

邓老师对学生的教诲孜孜不倦,对工作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对学校也是满腔热情,丹心一片。

为了学校勤工俭学,邓老师主动承担起学校“天麻种植”任务。骄阳当空,酷暑难耐,他却参加我们的劳动课,和我们一起下河筛沙,上山运土,扛菌木,纵然身体不好,但在我们面前仍显得力拔山兮气盖世,当我们抬着木头蓦然回首时,看到他正吃力的扛着一根很粗的木头,努力地往起站,几次都没成功,还险些跌倒。我们上前要和他换,他毅然的摆摆手:“我行,别把你们压坏了!”,就是不愿意换轻的,我们都知道他的脾气,看来爱莫能助,只好无可奈何,一路感动的走去。

邓老师智慧的大脑与辛勤的劳动相结合,天麻喜获丰收,而功臣的他一无所求,用手向后捋捋头发,只是眯眼笑笑,这个不起眼的笑就是他的幸福和快乐了。

邓老师书法写的很好。“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总绔少伟男。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教室贴着他遒劲的书法标语。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甚至一生。

教书数十载,邓老师像一团火燃烧着自己,一颗心永远为教育事业奉献着赤忱,虽然桃李满天下,但他从来不自夸,总是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当看到一个孩子失学,他都会“一个不能少”的找回来。也不知道帮过多少困难孩子垫过生活费,那些学生热泪盈眶,家长千恩万谢。他只是笑笑说:“没啥,好好学习吧!”满眼充满痛爱。

邓老师是一个深受家长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可苍天无眼,让他过早的为他所热爱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一个傍晚找辍学生回家途中,从蜿蜒的小路摔下了深沟,永远的闭上了慈祥的双眼。第二天,这个学生走在这条偏僻的小路上时,发现了血迹看到了满身鲜血的老师,一只手向上趴着,一只手里还紧紧地攥着那副摔碎了的红边眼镜,他是还想爬起来给学生上课呀,他还要带着这幅陪伴了他半生的眼镜继续给学生改作业啊!

追悼会上人很多,他们都怀着同样一颗悲痛的心从四面八方赶来,任泪水恣意流淌。我们做学生的心仿佛在下雪。最后把他安葬在学校后面的小山坡,完成他一辈子陪伴学校,学生的夙愿,从此那里矗立着着一座伟大的坟莹。

8.我的朋友怀念其奶奶的文章,感人 篇八

科技日报的尹传红是我的朋友,他怀念奶奶的文章写得很真挚感人,转贴一下。他文章里说,郭沫若的一首词他没有查到,我将这首词放在下面:

郭沫若

1976年10月21日

《水调歌头•大快人心事》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粱。

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遗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

尹传红:怀想奶奶散记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975957_p_1.html

写在前面

今年清明节我专门返回家乡,给奶奶迁坟。4月2日,我在北京至柳州的高铁上,花了几近一天时间,给我的一部特别呈现给奶奶的新著《该死的粒子——尹传红科学书话》撰写后记。我从自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起笔,回忆了奶奶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印在此书扉页上的题献是:

此书敬呈我挚爱的奶奶赵国英 她最早熏陶引导我阅读和思考 让我因此而开启心智热爱生命 感悟生活的意义与人生的美好

2009年3月,在奶奶逝世30周年之际,我与姑母共同编撰了一本奶奶纪念文集,其中收录了我写的一篇8000字长文《怀想奶奶散记》。这是从我历年所写、以通信形式回忆奶奶的十万余字文本中摘选出来的。就是下面这篇文章——

怀想奶奶散记 尹传红

我11岁那年,奶奶走了。

我的心头,从此有了永远永远的痛。我的世界、我的生活、甚至我的性格,整个地也都变了样。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的灰暗和无奈,还有无尽的哀伤和孤寂。

慈祥、优雅的奶奶,给了我最初的人生启蒙和最早的文学熏陶,还有令我深切铭刻在心、终生不能忘怀的挚爱。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她始终没有离我而去。我把奶奶看成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第一个“贵人”。她伴随着我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时代,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生活的意义,给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不思量,自难忘

1991年12月30日,我在新买的高尔基作品《童年》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在我美好幸福的童年时代,根据这本著作改编的连环画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我最敬爱的奶奶待我,就如高尔基的外祖母待他一样——处处充满疼爱,充满深情,充满希翼!时光可以磨灭棱角,却永远也带不走我内心深处最难以忘怀的记念。” 我常常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言辞,才足以表达出我对奶奶的那种深厚无比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忆念奶奶,总会想起那首《心中的玫瑰》:“在我忧伤的时候,是你给我安慰;在我欢乐的时候,你使我的生活充满光辉。”

还有苏轼那首传诵千古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幸福的暖流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奶奶的怀念之情非但没有淡漠,反倒还越来越深。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她始终就没有离我而去。我常常在突然想到她的时候,不分场合,眼泪情不自禁地就流了下来,怎么也止不住(此时此刻就是这样)。2006年,我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入夜,我在书房里看书、写东西累了的时候,常常会转过身子,一个人静静地盯着一张照片看上好半天——那是我在半岁时跟奶奶和父母在广州的合影。这当口,一股幸福的暖流即刻就会涌上心头……

2005年4月22日,我在悼念我台湾姑姥爷的一篇文章中,引申谈到奶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20多年来,我一直在缅怀这样一个非常善良、开阔的人,一个非常纯净、洒脱的人,一个非常优雅、高贵的人。她离开人世已经那么多年,仍还有那么多的人(包括邻居和学生)想起她,说起她,怀念她。

只可惜,她走的时候我还小,我们之间虽然感情极深,却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流——这也是我常常引以为憾的事情。不过,我由她而“领略”到的人生况味,足以让我分享、受用、念想终生。这就够了。

胜却人间无数

2006年年6月的一天傍晚,我逛完书店后,从西单上了地铁。车厢里人很多,我在抓扶手时,一眼瞥见了其上广告录下的一首词,那是我久违了的秦观作《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当然知道,作者是借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表达其爱情理想。(金风玉露指的是秋风白露。两个有情人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就在拥挤的地铁里,我一遍遍地诵读整首词,不知不觉中,眼眶就湿润了。尤其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一句,让我联想到以前多次表达过的一个意思:不管自己遇到过什么麻烦、经历过什么痛苦,只要回味起曾有幸在奶奶这样一个优雅、慈祥的长辈精心呵护下幸福、快乐地生活过,承受并且回报过一种深切铭刻在心、终生不能忘怀的挚爱,那真就可以说今生无悔了!这也算是我对“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别样解读吧。

我沾了奶奶的光

2002年6月2日,姑妈打电话告诉我,我称做“罗姑奶”的那个老太太,已经在5月29日以86岁高龄撒手而去。临行前的一段时间,她曾几次提出要跟我见上一面。为此姑妈专门从柳州给我来过电话,可我当时却无法脱身。

实际上,半年前回柳过年时我去看过她。跟以往一样,她总是在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并且总是要念叨一句:“我的老东家呀,她走得太早了呀……”。每逢告别的当口,她的眼泪止不住又流了下来,实在让人心酸。现在我还能回想起我尚在柳州念书的时候,这个老太太常常跑老远的路,提着一大兜她自个做的糯米食品来看我们,话没说几句又总是会提到她的老东家。

她的老东家,就是我的非常善良、仁慈的奶奶。1979年3月19日傍晚的一个情景永久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位罗姑奶,竟然是跪在我奶奶的遗体前号啕大哭,嘴上还不停地说些什么,简直成了一个泪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从来还没见过这么动情的哭诉。

她待我非常好。我当然明白,这完全是因为我奶奶的缘故。她知道,我奶奶生前最疼我最喜欢我,很可能她把我看作了我奶奶的化身(这话也许说大了),或者她是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回报我奶奶对她的恩情。多年以前她曾对我讲过,年轻的时候她的境遇很糟,是我那善良的奶奶把她从火海里救了出来。我还记得她说过一句很过分的话:“给老东家当牛做马我都愿意啊!”

我们俩都哭了

30年前有关奶奶的许多场景,于我仍然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在奶奶患绝症去世前的一个月,我已经从大人们的谈话中判断出,奶奶将不久于人世了。小小的我感到世界末日仿佛就要来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我已记不清楚曾在心中暗暗祈祷过多少次:“放过我奶奶吧,让她一直活下去吧,我不能没有奶奶呀……” 一天晚上,宿舍又停电了。同学汤湘搞到两张热门票,邀我一道去看南斯拉夫战斗故事片《夜袭机场》。我当然很想一睹为快(那时侯刚上映过《桥》,南斯拉夫电影很卖座),可又有些犹豫。躺在病床上的奶奶见状,直劝我不要错过机会,就去看看吧。我随汤湘走了,但一路上心神不定,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到了电影院门口,很多人都在等退票。电影肯定好看,但我还是下定决心:回去!一路上,我是跑着回家的。进了门,奶奶非常惊讶,问我怎么回事。我说:“停电了,怕你一个人孤独,我想陪你待着……”话还没说完,奶奶就一把搂住了我——我们俩都哭了,心里很不好受。(写到这里,当时的情景又一次涌入脑海,我禁不住眼泪直流。)她说:“我答应过你,要带你上北京玩玩的。可是你看我病成这样,恐怕不行了。长大了你只好自己去啦。” 一个月之后,她就永远地离开了我。

愿意“交换”

纯粹是一种寄托吧,奶奶去世后我偷偷地留下了她的假牙。可能是担心病菌传播,母亲发现后趁我没注意把它扔进了垃圾桶,而我又从垃圾马车上拿了回来。我忘了自己是怎么察觉不对劲的,但仍清楚地记得从垃圾车上取回那件东西时的情形。后来,我一心想留下来的纪念品还是消失了。这个小插曲一度引起了我的不快,我把它跟我的“环境”和感受到的某种变化联系在一起了。

可我的父母当时却未能体察到这一点:他们当时的管教方式和我奶奶对我的那种春风化雨式的熏陶,的确有着很大的反差,以致在一个时期内我跟他们越来越对立,甚至还产生了误会。8年过后,由于几个很偶然的促发因素,我跟父母之间终于爆发了一次剧烈的冲突…… 2002年底,在跟一位朋友谈到我对奶奶的深厚感情时,我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想到我在生命中的前11年,曾经在一位优雅、慈爱的长辈的呵护之下幸福、快乐地生活过,那么即使后来我遭遇了再大的麻烦和痛苦,我都会觉得今生无悔。我甚至想:假如真有什么上帝、主宰的话,哪怕让我的寿命减半,我也愿意“交换”一次跟奶奶见面的机会。我要对她讲:这20多年来我对她的思念之情有多深,我自己在社会上闯荡吃了哪些苦头,又收获了什么。

奶奶教我唱的第一首歌

2006年3月3日中午,我在家居电梯里翻看《北京青年报》,无意中发现“永远的丰碑”栏目所登新华社3月2日电讯,提到创作《大刀进行曲》的麦新,还曾(与孟波合作)创作过抗日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心里不觉一动。

到了单位后,输入“牺牲已到最后关头”这一关键词上网查询,同时下载试听,果然就是小时侯听奶奶教唱过那首歌曲。我是多么的惊喜!奶奶跟我讲过很多她在抗战时期的经历,我记的都不是很清楚了。但这支歌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多年来,我时不时地哼唱起它,总是感到非常亲切。如果不算《我爱北京天安门》,或许它就是奶奶教我唱的第一首歌了。

不过,歌词我记不全,甚至连歌名是什么都不知道。除了听奶奶唱,我在别的场合似乎没听到过。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我留意过许多回忆文章,下意识地想看看介绍这支歌的文字,但并没有发现。我凭记忆能够哼出的歌词是:同胞们,向前走,别退后,把我们的血和肉,去拼掉敌人的头。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亡国的条件,决不能接受。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

对比标准的歌词,可见我的记忆稍稍有误,抑或奶奶教我的是简易唱法,但基调是对的。尤其是“关头”二字,跟前面“最后”二字要有停顿,全句得重复一次,语气愈加强化。整支歌曲听下来有进行曲的风格,属激越战歌一类。可以想见,这些歌曲当时都深受当时热血青年的喜爱,鼓舞着他们走上抗日战场。

当年奶奶教唱的情形,我依然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她是躺在床上,我就站在她那黑色的床头柜前。有时候我跟着她出去,也会听到她哼唱这支歌。那应该是在我上小学以前的事情了。

晚年奶奶的气度

大约六七岁刚上小学的时候,我曾站在奶奶那黑色的床头柜前问她:“什么叫政治?”她很耐心地给我作了解说,可惜其内容现在我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我念中学的时候,《柳州日报》曾在“五四”前后刊发过一篇文章,内中提到奶奶是“五四”运动期间柳州妇女界的两个或三个头领(游行发起人?)之一。这篇文章估计是别人据史料或访谈采写的,那时奶奶已经过世,我们家的人并没有参与其中,想来是比较切实、客观的说法。我亦隐约记得奶奶跟我聊起过她年轻时参加游行的话题。奶奶是1905年生人,“五四”运动那一年是15岁,她已经提前“成年”做老师了。那个岁数的她曾留下了一张十分清雅、秀气的合影,而且相当清晰。奶奶的一个侄女曾指着这张照片问我:“你奶奶年轻时像不像电影明星?” 的确,奶奶有一种十分脱俗的优雅气质,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感觉到她与通常的老太太明显地不一样,而绝不仅仅是她比别人多受了一些教育。我甚至跟人谈过,晚年奶奶的气度,相较晚年的宋庆龄也绝不逊色。一位前辈亲戚跟我说过:“你奶奶很不简单。她早年在大家庭里是不用干什么家务活的,但后来过苦日子她竟能很快地适应,一大家子操持得还不错。”言下之意有一种大气度。的确,她在我的印象里,就连炒菜的动作也很优雅,从未见她火急火燎、手忙脚乱,或者脏手污衣、牢骚满腹。有一次我带儿子在院子里转悠,见到已属十分罕见的麻雀,不禁想起奶奶站在灶台旁为我油炸麻雀时的情形(麻雀都是让我玩死了才吃的),居然还是那么清晰,仿佛就在昨天。当时我就在她身边看着,她身子站得直直的,一只手在拨弄着油锅里的小可怜,脸带微笑,不时地瞥我一眼……

奶奶依然活着

2006年6月,我两次梦见了奶奶。

6月5日凌晨,我梦见有人告诉已经成年了的我说,奶奶快不行了,赶紧回家看看。我听了这消息心里十分焦急,同时非常懊悔平时没多抽出些时间去看看奶奶。后来梦的内容忘了。醒后我想,如果奶奶一直健康地活着的话,我纵然有再远大的理想,或者遇到什么样的恋人,大学毕业以后我一定会选择回柳州的。

6月12日凌晨5:30我醒过一次,接着睡的时候又梦见了奶奶。奶奶依然活着,她衣着洁净、身体结实,显得(比生前)胖了一些。已经长大成人的我似乎跟奶奶有什么约定,来到一个小酒馆坐了下来。我非常兴奋,心里念叨着有好些事情要问奶奶,有许多话要跟她讲。我还想起,我写的回忆奶奶的一些文字,也要给她看一看呢。

但是,突然间奶奶就不见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坐着。我慌了,紧张地站起身来。酒馆小二用很怪异的眼光看着我,不吱声。我说:“你们等等,我奶奶等一下就来。” 可奶奶终究没有出现,我突然就醒了。这时是凌晨5:55。

还有机会跟奶奶说话

2006年11月21日的凌晨,我又梦见了奶奶,其情形有些怪异。

梦中的奶奶微笑着面对我,她约莫五六十岁,脸庞微胖,穿着白布短褂,胳膊挺粗(看起来十分明显)。她的背景呈黑色(因而也对比显出了那身白布短褂),看来是在晚间吧。我对她说:“奶奶,XX的爸爸妈妈要来看您呢。”她仍还是微笑着,朝我点了点头,身子也依然挺得很直。后面的情形我就不记得了。

这个梦怪就怪在不搭界,还有些离奇的是,真实的奶奶其实从来没有那么胖过,我似也没见过她穿那样的白布短褂——那真的像个大妈了。印象中,气质典雅的奶奶从来都是衣着大方、得体的。就连头发,也总是修剪得整整齐齐,看起来十分清爽。

2007年7月的一天夜里,我连着做了3个梦:第二个梦,梦见我正忙着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突然想到,我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去看奶奶了,实在很不应该,不知道现在她身体怎样了。醒来的时候,最不可思议的念想还是奶奶居然仍活着!我还有机会跟她说话或是报答她!这种空欢喜随后往往又会带来一种更强的失落感,这几年我已经多次体会到了。这些年来,我收集了许多有关梦幻、灵魂、死亡、时间旅行和多维空间(世界)的图书资料,最大的一个好奇就是我有没有可能再跟奶奶相逢。尽管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科学对此似乎已经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但我又想:像灵魂、天堂一类毕竟既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怎能把话说绝了呢?

奶奶在世还没有生病的时候,我似乎觉得自己永远会跟奶奶在一起,日子也永远会这样过下去,尽管我也知道自己一天天在长大。那时是天真地想留住并延续某种美好吧?直到1978年的一天,猛然打来一个晴天霹雳……

我也继承了奶奶的一些优良品质

2006年7月读到姑妈写奶奶“饮水思源”这一篇,勾起许多回忆。好些事情我原来只是知道一个轮廓,或模糊有些印象,现在“串联”起来看,奶奶一生为人处世的特点和高尚情操,算是一目了然了。

我想,可以不夸张地说,奶奶在做人行事上,几近一个“圣人”。姑妈文章里说,奶奶“性情淡泊而豪爽,宽厚而乐于助人,与人相处最能忍让,面临大事也不慌乱。”这一点大家印象深刻,已有公论。更难得的是,在具有以上特点的同时,我认为奶奶还集中了有关女性的几乎所有的优良特性和品质。

评价奶奶的时候,我不免会联想到自己的作为。不谦虚地说,我也继承了奶奶的一些优良品质(有的应该说是受到影响),但总体来看比她可差远了,想来真是惭愧。最近几年,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如果我真能做到像奶奶那样宽厚、温和、大度,也不至于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中出现那么大的“碰撞”。

用心纪念奶奶,时刻注意以奶奶为榜样,我想,自己以后也许会做得好一些吧。

红豆的回忆

红豆,我手头有14颗,是奶奶留给我的。历经30余年岁月的磨砺,它们已经变成了暗红色,都装在一个铝制的火柴盒里。那盒呈黄色,面上刻有“青岛栈桥”4个字,还配有栈桥图。显然是奶奶60年代初去青岛旅游时买的纪念品(我在1990年9月刚参加工作时就去青岛出差,特意到那个地方转了转。不好意思,当时还不会念那个“栈”字,在公交车上听报站才知道那字读音)。

很可惜的是,我小时候见识的柳侯公园里的那些红豆树,都给砍掉(或是移植?)了。过去奶奶在那些红豆树下打太极拳,我就在树下捡豆豆。

2005年春节在柳州,临回北京的那天上午,我带外甥黄清扬去柳侯公园。过罗池的时候,他嚷嚷着要到动物园转转。我说:“不急,先到柑香亭那边吧。我带你去看一个地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奶奶常常带我去的地方。” 他突然一挥手,大声问道:“你奶奶是谁?”他这一问,真把我给愣住了。我心里一酸,用双手按着他的肩膀,一字一句地对他说道:“她是这个世界最好最好的人,也是我最亲近、最想念的人!”话没说完,眼泪禁不住就流了下来。接着我又补了一句:“可惜你没有我那么幸运,也体会不到我的幸福!”(敲打完以上文字,我又是泪流满面。不纯是伤感,也包含着幸福)。

奶奶从没有跟我发过火 在我的记忆中,奶奶从没有跟我发过火,甚至一点点不耐烦也没有,她对我只是说过一句“重话”。我在奶奶去世后不久,把其中缘由记在了一个小本子上:

尽管我对奶奶一向很好、很尊重,但我也有对不起奶奶的事:一天中午,放学回来后,我见奶奶没有煮饭(当时奶奶确实下不了床)便发气,她叫我倒茶,我不倒,慢慢地,奶奶叹气说:“要是你爸打你,我可不劝了。”这件事使我感到真不应该,但没有后悔药吃。

这事大概发生在1978年或1979年,即在她患病之后去世以前。更早些时候,有一天,我大概是耍赖要买什么东西,奶奶没应允,我就使劲地磨。回到家后,我还赌气在她的一个记事本的封面上,故意写下了她的名字的谐音“造国音”

我也很少看到奶奶发脾气。她训斥煜明伯我倒是见过几回,这位老伯有一阵没少招惹麻烦,在钱的问题上还常常撒谎。除此之外,我只记得奶奶说过两次稍稍带点气或不耐烦的话。那都是在她病重期间,不是冲我来的。

其中有一次是在我家里,奶奶去世前几个月,我的班主任全永琪比我小几岁的儿子梁壁全在我家玩,这孩子有些娇惯,说话“闹”得慌。他走后,奶奶大声说道:“这娃仔吵什么,烦死人了”。当时我隐约感到,被疾病折磨得够呛的奶奶心里很不好受,可我一点办法也没有啊。

那时候刚满11岁的我清楚地意识到,奶奶活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我只是感到沮丧、难过、心里发慌,甚至偷偷地掉眼泪,却不懂得去抚慰她老人家。在她最后的日子里,她或许是有意地多次跟我谈到了她的死和后事,还有她的一些忧虑。这些内容我大体都还记得,并且在奶奶去世后不久专门做了记录。

奶奶究竟在哪里安生呢

2008年3月19日那天,我大清早就出门上班了。早走是为了避开挤车的高峰,图个清爽。快到单位时我到“成都小吃”吃早点,刚扒了两口,就连说“坏了坏了”,我破了“规矩”了——3·19是奶奶去世忌日,照“惯例”这一天我是要吃素的,可我竟然忽略了!

其实两天前我是想到了,一忙就晕了头,留下遗憾和惭愧。早些年也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告诉您一个情况:奶奶去世以后,我每天临睡前的一个“功课”,就是默念奶奶离开我多少天了。印象中我至少坚持念到了783天(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个数字记得那么清楚),两年多的时间!

传志4月19日早上发来短信说:“今天阳光明媚,奶和爷坟前开了25朵花,种的树也长得很好,帮你上了柱香,洒了杯酒哦。”我看了很高兴,也很可惜没能跟着去看看。有几年没到过奶奶坟上了,那个墓碑,还有那里的花花草草,常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只是不清楚,奶奶究竟在哪里安生呢?

“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

2008年8月28日晚,CCTV-3重播“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07年春节大联欢”,看到黄婉秋与乔羽、雷蕾(雷振邦之女)以及“阿牛哥”的扮演者合唱电影《刘三姐》,我不禁回想起30多年前的几个场景。

大约是在1977年,刚粉碎“四人帮”的时候,有一天,我跟姑妈去东风剧场看电影《刘三姐》,姑妈坐在我和奶奶的后一排。在开演前,姑妈对奶奶说:“这四人帮也真够坏的,这么好的电影也不让放映。”奶奶点头称是(我不记得她说什么了)。

早前一年,即1976年10月的一天早上,邻居阿丫(一个大我一岁的姓邓的小女孩)从宿舍大门外跑了进来,对我说:“江青被打倒了,商店门口贴着标语呢!”我吃了一惊,赶紧跑出去看,果真见到了那幅斜贴着的打倒王、张、江、姚四人帮的标语。

随后我又跑回家告诉了奶奶。她显然也非常惊讶,但她说了什么话我一点印象也没有了。过后不久,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上街大游行。那场面真是头一次见,我们这些孩子跟着大人一块挥小旗、喊口号,有个叫赵泉流的老师鼓动得最起劲,整个街头热闹极了,当时的情景我竟还记得很清楚。就在那段时间里,奶奶给我念过赵朴初写的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一首诗,印象中她用毛笔抄了下来。我只记得前面一句是“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但是这首诗我一直没查到。

“心有灵犀”不点也通

陶维正先生,是在南方工作的一位老科技工作者,我至今都还没有见过面的前辈朋友,他专门为我和奶奶写了一首诗《泪洒天堂——有感于尹传红先生对已故奶奶的怀念》(见附录)。2005年秋,维正先生和他的夫人偶然读到我的“科学随想”专栏文章后给我打电话,给予了肯定和鼓励,随后又写来电邮,对我专栏文章的写作定位和方向提出了很好的、具体的建议。

得知我写过回忆奶奶的文章(指我在《2002,我这一年》长文中回忆奶奶的一节),陶先生又在2006年1月来信说,他的夫人问他“能不能让你的这位尹先生把他写的回忆奶奶的文章发给我看看?”他起初“推脱”了一下,后来的情况是:“正在犹豫的档口,却意外地收到了《关于奶奶的回忆与断想(1)》。开始我还甚是疑惑,自己是否尊从妻令唐突地给您发去了写了一半的邮件,查阅‘文件夹’,发现自己并无此举。这就神了,真应了‘心想事成’,简直是‘心有灵犀’不点也通。” 陶先生接着写道:“读着您的文章,撼人心扉。普天下的人会为之动颜。何为人间亲情,这便是!一位奶奶,撒手人寰26年之后,仍然被当时年仅11岁的小孙孙,如此刻骨铭心地追忆至今,而且日益深厚,并四下张罗筹备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老人的百年诞辰。可见老人的人格魅力和先生的情感世界何等感人,实在是难得!衷心祝愿您的努力顺利成功。”

2009年3月27日

图片说明:

1-奶奶(后立者,时年约20岁)在柳州留影。

2-奶奶于1968年8月11日在广州与家人合影(我当时7个月大)。3-奶奶于1974年6月1日携四孙儿于柳州合影。4-奶奶于1960年秋在北京颐和园留影。5-奶奶画像-杜爱军画。

6-奶奶教我读书-杜爱军画。泪洒天堂

——有感于尹传红先生对已故奶奶的怀念 陶维正

离开了喧嚣角逐的人间,踏进这深幽寂廖的天堂。告别了,那风一样的飘零,雨一般的流浪。唉……。

总算完成了一生的跋涉,将双肩的重担刻在无言的墓碑上。

不再有衣食住行的尴尬烦脑,不再为躲避纷飞的战火落难逃亡,不再有对远行儿女如丝如扣的牵挂,不再为扶老携幼而废寝忘餐、气损神伤。

请为我重播一首安魂曲吧!让它伴我云游,为我歌唱。让每一个音符,化作缤纷彩云,弥漫鸟语花香。映衬我孱弱的背影,轻抚我疲惫的心房。借着暮蔼和晨曦的微光,让我在歌声中遥望故里,遥望你们,那永远亲切的脸庞。

我的亲人,请不必为我叹息,更不要过度哀伤。因为我知道: 我的足迹,我的呐喊,我的苦斗,我的理想,包括我的无奈和惆怅,疑惑和彷徨,都被你们充分的理解和肯定,赞美和欣赏,甚至被你们当成财富借鉴,视作塔灯为人生导航;

因为我看见:

在那磋砣的岁月里,我们曾经深藏着期盼,披荆斩棘、垒石拓荒,用汗水和泪水浇灌的种子,已经在你们的手里开花结果,绿荫成行。

我感动,我安详,我不再有缺撼和伤痛,不再是碌碌奔忙。我可以稍事歇息,然后骄傲地宣称: “贫穷没能逼我折志,富贵也不可能使我轻狂。” 我获得了,生命的美丽和尊严,人格的伟岸和褒奖!

当春风送去温绵细雨,当秋凉凝成玉露银霜,当夏日的骤雨紧扣你们的窗扉,当漫天飞雪催生出你们无穷的创意,最美妙的遐想,你们可曾知道,那是我正在凝望着你们,因为欣慰,泪洒天堂。

图片说明:

1-奶奶(后立者,时年约20岁)在柳州留影。

2-奶奶于1968年8月11日在广州与家人合影(我当时7个月大)。3-奶奶于1974年6月1日携四孙儿于柳州合影。4-奶奶于1960年秋在北京颐和园留影。5-奶奶画像-杜爱军画。

上一篇:以精彩的六一为题的作文下一篇:给宝贝六一祝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