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电视报道策划

2024-10-24

气象灾害电视报道策划(精选7篇)

1.气象灾害电视报道策划 篇一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策划

[摘要]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年代,新兴媒体的诞生也如雨后新笋,风起云涌,但是新闻用户对于主流的新闻信息需求仍然是新闻工作者的首要关注点。纵然媒介之间正在快速融合,但是电视媒体在目前的传媒环境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具备一定优势,对于一些重大事件电视新闻还是最为权威的传播途径。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新闻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如何进行自身电视新闻报道的改善,保障自身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不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 电视新闻 策划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其较之网络新闻具备更多的权威性,因此在传播的主流新闻上,仍然是以时政新闻节目为主要功能[1]。本文以某卫视的新闻节目为背景,浅析了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电视新闻不断改善自身新闻报道策划形式的途径。在此背景,文章围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报道策划为中心,从引领主流观众,借媒介融合之势造全媒传播、报道主流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整合已有资源,寻求新的突破、面对重大新闻要提前规划,全方位进行解读三方面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报道策划方面的理论参考。

引领主流观众,借媒介融合之势造全媒传播

目前新闻传播的模式和途径正在快速的变化,对于时政新闻而言,已经难以依靠传统的线性传播维持住一定的电视收视群体,而必须在蓬勃发展的新媒体中,也创出一片自己的空间,进而拥有庞大的网络社群部落,赢得更多的粉丝和用户,这是电视新闻在这个新时代下要实现运营获利的必然措施。当然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媒体,传统媒体也需要认知到自身的优势所在。其在?嗤?性上很高,因此在新闻传播上必须站在高处,起到一个新闻舆论领导者的角色。因此对于目前的大多数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必须在思想、言论、重大新闻事件的解析以及政策解读上都起到定海神针的效果[2]。

同时,这个时代又是一个媒介融合的大时代。对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而言,保障自身的发展也必须借媒介融合造全媒传播,实现自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完美融合。就目前的大多数传统媒体而言,其在运作上存在着一些危机,主要体现在传播力、活力上不足,并且在传播方式和内容上过于同质化。如果传统媒体仍然不面对问题进行改善,那么用户就只能直接选择转向,更加愿意去接受新媒体。当然,目前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已经经历了一次洗牌,至数量上已相对减少。对于存在下来的媒体,需要重视在网络上发展自身的社群部落,这是一种社交性以及分众性的表现,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互动性。除此之外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知识产权上的问题,往往传统媒体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后创造出的内容,却被新浪、腾讯等新兴媒体所无偿使用。而此时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却只有袖手旁观,观其点击量。这也说明了对传统媒体而言创建自身全媒体平台的重要性。

报道主流新闻,整合已有资源寻求新的突破

以某卫视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例,其在理想状态下的定位应当是新闻和资讯,并且严格遵循新闻发展的规律,不断去追求自身的有效信息量和资讯的时效性;强调深度报道及评论;强化新闻直播;研究细节等等。但是考虑到媒体融合的背景,对于以上的现有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也要在新闻行业快速变化中找到新的突破点,形成一个统一化的节目风格,并且不断改进节目的包装形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3]。

重组采访、编辑及通联协作模式,设置新闻生产调度机构

设置新闻生产调度机构,让新闻生产调度机构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起到战术枢纽和战略大脑的双重作用,同时也需要依托于新闻生产调度机构这个机制打通源自社会各个领域以及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新闻通道。在新闻的报道内容上除了要报道主题新闻及时政之外,也需要更加重视一些社会民生的新闻,进而增加受众面积,同时也需要不断强化新闻节目面对突发性事件时的反应能力、报道策划以及人员组织上的能力[4]。

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各类新闻含金量

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其不能将自己定位为一般的网络娱乐新闻,更应当认知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责任所在。因此面对媒介融合的背景,电视节目需要勇于创新,做出一些节目模式上创新。但是也不能仅仅是在量上不断的追求,同时也要认知到自身的使命,坚持一些该坚持的精神和思想,更多的去关心一些民生的问题。同时,也责无旁贷的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各类新闻的含金量。

面对重大新闻要提前规划,全方位进行解读

对于一些重大的新闻,可以采用轰炸式的形式进行报道。同时,在报道组织上也需要做好提前的规划工作,对重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同时,也要从大众的角度进行切入。将一些会议中枯燥、政策以及数字化的语言,实现口语化、通俗化以及形象化,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5]。

坚守舆论阵地,扩张舆论幅员,多角度打造新闻短评

目前对于很多电视新闻而言,其在形式上已经逐渐朝着新闻短评的方面上发展。同时在这个媒体之间竞争不断白恶化的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的优势也逐渐被网络媒体所超越。而面对这一现象,电视新闻如何实现自身的突破?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展新闻短评。坚守舆论的阵地,站在新闻道德的制高点进行新闻报道。在此基础上传统电视新闻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张舆论的幅员,从多个角度打造新闻短评,进而实现全方位的治国观察。当然面对媒介融合之一大趋势,也需要电视媒体主动去和平面媒体进行联手,共同打造一个舆论的制高点,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幕后评论团队,让观众在观看新闻节目后,在心理上真正的做到心悦诚服。

主题报道深挖,报道角度、手法、形式创新

在这个时代,媒体已经不是一个稀有的事物,也就不能仅仅通过宣传任务就可以轻松的得到新闻优越感。这就需要电视新闻的记者编辑们,对主题新闻报道实现深入的挖掘。同时,在报道的角度、手法以及形式上实现不断的创新。面对会议新闻、命题新闻时,要具有自身独到的新闻线索挖掘能力,提供出与众不同的新闻[6]。

分区域对主题报道提前规划

因为大多数的主题新闻在时效性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也需要面对主题新闻分区域进行提前的规划,后期进行新闻操作。对于采访部门而言需要具备几名固定的资深记者,对一个新闻从多个角度进行深挖报道。每次大型的主题新闻报道,具有在报道进行前制定出合理的专业区域的策划方案,可以有效的避免新闻报道的同质化以及质量重复等诸多问题[7]。

新闻点做深做透,实现点面的有机结合

对于新闻的一些点,需要做到高度的凝练。同时,在以点为形式交代具体事务之后还需要穿插交代一些面上的材料,或者使用一些宏观、微观的数字、背景进行点向面的扩充。此外,在点扩面的措施上也可以不断补充一些新的新闻信息等等。

狠抓细节,注重声画表达

对于主题新闻报道而言,实现故事化的表达是一种极其成功的表现方式,但是并不是说主题新闻的报道就是为了故事而去找故事或者是创新故事。而要对新闻细节进行狠抓,敢于创新主题报道。同时,也要创造出比故事化描述更大的操作空?g。重视新闻的声画表达,将抽象的新闻事件形成的描述成事、人、甚至是细节。依托于电视声画对人物的感受、经历以及实践片段进行描述,做到行云流水一般的新闻报道[8]。

周边新闻取舍适当

对于一些不是主题新闻的周边新闻在报道上要做到合理的取舍。具体而言,在目前媒介融合背景下,需要对舆论监督、民生新闻以及调查新闻的比例扩大;此外还需要对国内外的一些重大新闻信息进行狠抓,对于这些大型新闻不能过多的评论介入,简单的转述为最佳的报道方式。

结 语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后,对于新闻媒体界而言,逐渐步入了媒介融合的时代之下,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好像安装了一个麦克风,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新闻,这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主要传播主流新闻的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其自身还是具备着诸多的优势,但是在媒介融合的新背景下,还是要对现在的传播模式给以创新,首先需要引领主流观众,借媒介融合之势造全媒传播;其次还需要报道主流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整合已有资源,寻求新的突破,重组采访、编辑及通联协作模式,设置新闻生产调度机构,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各类新闻含金量;最后还必须面对重大新闻要提前规划,全方位进行解读,具体而言需要做到坚守舆论阵地,扩张舆论幅员,多角度打造新闻短评、主题报道深挖,报道角度、手法、形式创新、分区域对主题报道提前规划、新闻点做深做透,实现点面的有机结合、狠抓细节,注重声画表达、周边新闻取舍适当,保障电视新闻在这个媒介融合大时代下进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罗促建、丘洪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探析――以凤凰卫视节目为例》,《中国电视》2013年第7期

[2]张玉河:《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3]李柏兴:《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危机事件报道的策略探析》,《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5期

[4]高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线上与线下 互动传播方式研究》,《西部广播电视》2016年第11期

[5]李万粒:《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主持人的能力要求》,《西部广播电视》2014年第19期

[6]孙景乐:《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创新研究--以央视新闻创新为例》,《今传媒(学术版)》2015年第7期

[7]丁婷婷:《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道探微》,《新媒体研究》2015年第17期

[8]王美霞:《浅析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的创新和发展》,《西部广播电视》2016年第14期

(湖南怀化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副总监)

2.气象灾害电视报道策划 篇二

伴随着传播技术与手段的创新, 新闻媒体面临的环境将越来越开放, 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随着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大以及社会透明度的不断提高, 新闻媒体间的竞争也自然地由独享资源领域进入到共享资源的竞争, 这使得有限的新闻资源由的“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 媒体信息“同质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在保证新闻传播时效性的同时, 又能提高其传播质量, 媒体必须善于进行策划和运作, 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树立自己的品牌。

新闻策划的内涵

新闻策划是新闻传播者按照新闻规律的要求, 以现有的信息与资源为基础, 进行分析和研究, 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发展措施, 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活动。新闻媒体通过对自身内容、传播手段、形式的更新以及对追踪热点、焦点的报道形式, 寻找读者的共同兴趣, 逐步实现自身媒体扩张经营的目的。伊拉克战争期间, 由于当时关于战争现场的正面报道绝大多数由新华社提供。《解放日报》的新闻策划从侧面报道了两篇文章, 一篇是《远望家乡伊拉克》, 内容主要是报道了在中国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的伊拉克青年萨法;另一篇是《进出巴格达》, 报道了在枪林弹雨中的著名凤凰卫视战地记者间丘露薇。两个小主题却更能牵动读者的心弦, 打造了更一个与直播不一样的独家新闻。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新闻媒介传播者在客观世界无数的事实信息中突出处理某些信息, 从而使受众更倾向于关注和思考传媒。

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 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引导大众舆论的重要手段。

新闻策划, 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表现和运作方式,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新闻资源, 达到最佳的新闻宣传效果, 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一般来讲, 新闻策划可以使新闻更具有预见性和干预性, 能够更深刻地引导舆论。一方面, 新闻策划是对新闻资源的统筹运用。虽然新闻存在的前提必须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策划的灵魂在于创新。通过对新闻报道活动各个环节的精心策划, 从而达到优化传媒形象, 提高传播质量, 满足受众需要的目的。尤其是对于重大事件乃至具有历史转折性质的事件如申奥、国庆大阅兵等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以及事先对报道形式、人员配置、报道内容、机位设施、时间场景等周密的策划和系统的安排, 很难想象可以完成这些事件的报道。

2. 新闻策划是创新内容、寻找新闻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途径。

新闻策划使新闻报道的主题更加鲜明, 尤其是重大题材通过策划达到共识后, 便可以尽快确定报道主题, 并对报道提出具体要求这样的新闻报道会更加有效, 因此新闻媒体的重要性越来越收到重视。新闻媒体的策划要做成功, 必须突破原有正常的思路和模式, 以一种更加出奇的方式吸引观众眼球, 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积极寻找新闻资源最优配置的新形式、新方法, 并透过创新来实现。在激烈的竞争中, 缺乏创新意识和策划能力的传媒, 将很难赢得市场。在新闻报道策划中, 往往创新的含量越高, 策划的水平就越高。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好题材没有写足, 而一般性题材却做了重要报道, 以至于题材优质劣用或小题大作的现象。新闻策划则可以有效避免该问题的出现, 通过集体策划, 使客观存在的新闻能做到优质优用, 在新闻策划组织上也比较合理, 如一些重大新闻题材都可以在人力安排、采访分工、发稿顺序上做到合理安排, 促进新闻报道的含金量的提高。

3. 新闻策划有利于充分挖掘新闻资源, 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在高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突发性事件明显增多。新闻策划是能够极大地开拓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 这包括不仅可以敏锐地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实, 而且可以了解世界任何角落发生的事情, 更能通过策划让受众者回忆过去发生的历史, 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已有信息的把握, 能对新闻资源的发生、发展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挖掘。如2011年7月海南省出现了大批香蕉严重滞销。海南“蕉贱伤农”, 砍香蕉树、用香蕉喂猪……着实让海南蕉农心痛不已。广州市场上在售的海南香蕉亦量减价跌。广州的海南香蕉已由4月底5月初的每斤6元, 骤降至近期的2元, 。广州日报在获知这个信息后, 通过精心策划, 在地方媒体上公布了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当时各地的价格、供需情况等市场信息, 对果农进行引导, 有的媒体积极通过内参等途径将情况反映给上级部门, 还有的媒体通过动员网络淘宝在网上帮助蕉农出售香蕉,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蕉农的经济状况, 同时还呼吁了社会大众参与到救助蕉农的活动中来, 既减少了浪费也形成了良好的公众舆论, 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4. 新闻策划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

新闻策划的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功能, 既是在新闻传播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把大众传播媒介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之中, 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新闻传播逐渐以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为目标的精神境界。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唤醒了媒介的受众和受众市场意识, 使媒介转变为主要看“受众需求”的“市场”传播模式。由于新闻策划的活跃, 新闻媒体在弘扬社会主义文明上起到了积极地作用。汶川大地震事件后很多新闻媒体都做了具有动态性、宏观性和学术性的策划, 从报道的力点、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情感呼吁等进行总体部署不仅及时动员了全国所有的爱心力量, 更重要的是向灾区传达了问候和温暖。新闻策划咋反映公众舆论, 维护公众利益, 扬善抑恶、助人为乐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结语

3.气象灾害电视报道策划 篇三

关键词:调查性报道;品牌;打造;维护;营销

在我国,调查性报道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见于平面媒体。直到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带有评论性的电视栏目《观察与思考》后,调查性报道才与电视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的开播,标志着中国调查性报道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1996年5月17日,作为国家级电视台的央视又开创了一个深度的评论性栏目——《新闻调查》。

如果说20世纪的中国调查性报道是在一种艰难的舆论环境中步履维艰地进行着改革与推进,那么21世纪,中国调查性报道则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品牌的打造

对于电视栏目而言,打造品牌意味着通过将栏目内容精品化,来培养受众对电视栏目的忠诚度,通过对栏目形象的包装,让栏目在受众心目中打上深层的烙印,使品牌成为受众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将受众的收视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最终实现栏目价值的最大化,使栏目与受众之间达成广泛而深远的默契。

(一)精准的个性化定位

电视栏目的品牌定位,势必要以大量的前期市场调研为基础。其实,在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中就已经蕴含了栏目定位的初步理念。但是,精准的栏目定位和个性化的探求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过程。

谈到栏目定位,就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受众定位,另一个就是内容定位。先来看受众定位。《新闻调查》第四任制片人张洁认为:“《新闻调查》的目标受众准确的定义应该是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关心社会发展、思考社会问题的人群。所以,不能只照顾精英趣味,选题的大众关注度至关重要。”[1]由此可见,对于受众的研究一定会引导栏目制作的理念,只有明确了是谁在“消费”,我们才能作出精确的判断、准确的定位。再来看栏目的内容定位。《新闻调查》创办至今,共进行了三次蜕变,直至2003年,《新闻调查》才真正走上了“调查性报道”的道路。正是调查性报道理念的全面贯彻,使得《新闻调查》节目的收视率明显上升。

(二)栏目的形象包装

栏目的形象包装是品牌打造的重要一环。受众往往通过栏目的外在形象,如栏目的片头、主持人、音乐、色彩等来对栏目的品牌进行识别。这里的形象包装要在整体上与栏目的定位、宗旨和风格相匹配。只有体现出调查性栏目的独特诉求,才能使其在众多的新闻类栏目中脱颖而出。

从《新闻调查》栏目来看,无论是2006年以前还是2006年以后使用的片头都以蓝色和白色两种冷色调作为片头画面的主色调,这与《新闻调查》冷静、平衡、客观、公正的风格是相吻合的。片头音乐也是由几个简单的音符构成的,并且在音乐中还有大量重复的地方,简单而不失韵律,使人一听就容易记住。而当各种形象元素都具备的时候,还要能够让栏目形象不断重复和多媒体暴露,以此来加深观众对这种视听元素的印象,从而提升栏目品牌的视觉资产。

(三)独特的表达方式

作为一档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要想在众多的新闻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拥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新闻调查》栏目在经过了一段时期的探求后,最终确立了做调查类栏目而非调查性报道的理念。可以说,这一理念的深化,孕育出了《新闻调查》独特的表达方式。

那么,《新闻调查》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让记者调查的过程和深度展现在受众面前并吸引受众眼球的呢?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知”“好”“乐”三者之间是有着一种内在逻辑关系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首先了解了一个东西后才有可能对它产生兴趣,而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乐在其中,即能“知”才能“好”,能“好”才能“乐”。下面笔者将从“知”“好”“乐”三个层面谈一谈《新闻调查》独特的表达方式。

1.“知”的层面——丰富的信息量

《新闻调查》作为一档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如何才能既体现其深度又能让受众了解栏目的表达是第一层面的问题。基于此,每一期的节目就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事实表面,而要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展现在受众面前,全方位多角度地引领受众去判断和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将调查到的信息告知观众并最终让受众对事实真相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2.“好”的层面——故事化的叙述

《新闻调查》最初是以美国的《60分钟》为学习榜样的。美国《60分钟》创始人唐·休伊特认为该栏目成功的经验和秘诀就是“把新闻当故事讲”。作为一个故事,悬念和冲突是引人入胜的两大关键要素。在运用电视语汇进行叙述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受众的心理。什么时候节奏紧张,什么时候解开疑团,什么时候耐人寻味,这其间环环相扣,都要求叙述的时候既要迎合又要懂得引导受众的心理。

例如《虎照疑云》这一期节目,从节目一开始记者就抛出疑问,陕西省林业厅通过新闻发布会侧面告知:陕西省镇坪县出现了野生华南虎。那么,为什么有关专家一致认为照片有假,为什么拍摄者周正龙坚持认为照片为真?真相究竟如何?这里面又有多少未解之谜?一系列的疑问悬在每一个受众的头上,随后调查深入展开,周正龙是什么时候拍摄的?拍摄的时候离老虎有多远?为什么照片上的老虎持续25分钟一动不动?随着悬念的出现,受众的心理也与叙述节奏相互契合,从而被深深地吸引。

3.“乐”的层面——引导式的结论

当受众对栏目所讲述的事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就会投入他们极大的关注。那么,如何才能产生受众期待呢?这就要想办法让受众乐在其中了。《新闻调查》与《东方之子》不同,不会树立一个典型让你去学习,也不会像《焦点访谈》一样,把鲜明的臧否态度摆在受众的面前。《新闻调查》走的是第三条路,那就是摆事实,示结果,揭真相。它也许有其自身的价值导向,但它不会明确地得出自己的结论,而是引导受众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就为电视机前的广大受众开拓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这第三条路应该是《新闻调查》所坚守的阵地。例如《眼球丢失的背后》这一期节目,一个医生为了救病人而把太平间里尸体上的一个眼球给偷走了。对于每一个受众而言,到底该如何用法律和道德的准绳去评判呢?《新闻调查》以其独有的表达方式挥洒着自己的魅力,为受众创造着思考之乐。

(四)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

主持人是电视栏目的窗口,更是电视栏目的品牌要素。好的主持人不仅见多识广,更与栏目的整体风格相契合,在栏目与受众之间架起一座互动的桥梁。作为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的主持人,应该是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笔者认为,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应该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广博的知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从《新闻调查》走出来的记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但又与整个栏目的风格是相吻合的。这些记者,深入新闻一线,调查“非典”、透视运城滲灌工程、揭露南丹矿难的背后……可以说,勇敢、坚毅、执著、勤奋是他们身上共同的品质。王利芬被称为“双高记者”(身材高、学历高)、王志以质疑著称、柴静被冠以“温柔杀手”的称谓……他们的个性,也在共性中凸显,铸就了《新闻调查》的品牌。可以说,主持人自身的人格魅力、才华等吸引了广大的受众观看节目,从而也提升了栏目受众的忠诚度。因此,包装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扩大主持人的影响力,对于栏目品牌的打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品牌的维护

当栏目度过了半年左右的生存期,赢得了受众广泛的支持和关注后,就要步入生长期了。这一时期,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在生长期,栏目在定位、个性化追求上会有一些微调,但是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一定要保证节目的质量和栏目的整体风格。通过精品化的节目和良好的电视节目形态来提升栏目的品牌,从而在维持既有受众的同时,赢得更多新的关注。

(一)栏目质量的坚守

一句“内容为王”早已成为了当今业界的共识。要想维护栏目的品牌,优秀的节目内容必不可少。有些栏目起初还能严格要求自己,但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就开始模仿复制,有的甚至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赚足眼球,不惜改变风格,不仅丧失了创意,更磨灭了自身的个性,这时,再想力挽狂澜恐怕难上加难。因此,在栏目的发展时期一定要保证栏目质量,一如既往地创造优秀的节目。就《新闻调查》而言,不能说每一期节目都堪称精品,但起码能保证每期播出的节目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之上,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显然,这与栏目坚守质量息息相关。

(二)栏目品格的坚守

一档栏目其实和一个人一样,都会有自己的品格。而一档栏目品格的优劣,不仅决定着栏目的发展与走向,更决定着栏目的生死存亡。可以说,十几年来,《新闻调查》和“调查人”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一直坚守着其独立的品格。笔者认为,《新闻调查》的品格难以完全概括,但有一点是在当下这样一个商业化浪潮中显得尤为重要的,那就是“静水流深”。

“静水流深”的“静”有两层解读,一是“冷静”,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都应当具备的品质。因为只有冷静的头脑、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才能让我们看得更“深”。二是“宁静”,我们一直说要打造栏目的品牌,什么是品牌呢?按照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说法,品牌是先有“品”后有“牌”,内有“品”外有“牌”。[2]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内在的“品质”,那么外在的“牌”打得再响也就是个空响的“牌子”而已。一个真正的品牌,一定是在一种宁静的状态和环境下去打造的,它需要经过岁月的磨砺,赢得老百姓的口碑才能“深”入人心的。广州大学的钟剑茜分析过美国三大电视网的新闻观念演变过程:“观众量骤减的根本原因就是电视新闻娱乐化、平庸化。”[3]而《新闻调查》是耐得住寂寞的,它在保持着一双冷眼看世界的同时,也在一种宁静的环境下深蓄厚养。

(三)栏目创新的理念

一个栏目既要有自己的坚守,同时也要有不断创新的理念。创新是一个栏目在成长的道路上永葆活力的源泉,也是品牌维护的关键。电视栏目属于精神文化产品,面对受众迅速提高的欣赏水平,如何加以应对,是我们需要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调查性栏目而言,其整体框架、外在的形象识别系统是可以进行适当微调的,但是内在的品质和风格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它的创新点应当更多地放在栏目的叙述方式上。

对于《新闻调查》而言,除了在2006年前后,栏目的形象识别系统有所改变外,其他的都一如既往。那么更重要的是它叙述方式上的创新。如《双城的创伤》,事件很简单,就是甘肃省武威市双城镇发生少年连续服毒事件,但服毒原因不明。编导并没有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而是通过第一个服毒的小学生苗苗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来探求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因此,栏目的创新不仅有助于栏目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能让受众与栏目的“恋情”得以保鲜。

三、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品牌的营销

“三网融合”的新媒介环境下,电视节目的播出平台多样化,人们手中接受信息的终端设备也变得多元化。传统电视媒体固有的介质壁垒被打破,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还能通过手机看球赛。基于此,当我们的栏目已经拥有知名度的时候,就应当借助电视栏目品牌的营销策略,让栏目与受众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保持栏目在众多电视栏目中的核心竞争力,维持并提升电视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受众的忠诚度得以长久地延续。

(一)多元渠道的营销策略运用

“三网融合”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传播平台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电视,互联网、手机、车载移动传媒、个人数字助理(PDA)等都可以用来播出视频节目。而对于调查性报道栏目而言,同样可以选择多平台进行展示,让媒介产品能更频繁地与受众接触。如《新闻调查》已经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上公开发行了自己的产品,还通过博客与受众进行互动。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网络平台相对于传统电视而言其互动率和反馈率会大大提高。因此,多元渠道营销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提升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品牌传播的覆盖率。

(二)电视栏目的广告策略运用

“广告是替企业、产品、服务或创意建立注意度(Awareness)的最有力的工具。”[4]电视通过一次产品即自己的节目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再将受众的注意力打包成二次产品卖给广告主。然而当今电视频道层出不穷,信息传播平台的多样化使得本来就有限的受众注意力成为稀缺的资源。基于此,电视节目本身的广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此,《新闻调查》不仅利用央视电视平台资源做着相应的宣传工作,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着多渠道营销。外部媒介的宣传途径也同样丰富,如电视节目在报纸、杂志、广播电台、户外广告板、车载移动传媒等介质上的传播。无论是利用休息时间看报纸的人,还是收听着电台广播、观看着车载移动传媒的上班族和乘车族,也许会因为一则节目的广告而对将要播出的节目留下印象甚至产生受众期待。

(三)电视栏目的公关策略运用

公关策略的运用,也许对于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而言更加重要。调查性栏目,可以通过征询性公关即通过信息交流、热线电话等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尤其是网络平台的运用,更能提高栏目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率和反馈率。同时,在人才云集的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新闻调查》栏目为了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就曾多次举行校园行活动,与在校大学师生共同展开对调查性报道的学術研讨。

(四)电视栏目的品牌延伸

电视栏目品牌的打造、维护能提升其自身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而电视栏目品牌的延伸则是对栏目品牌价值潜在力的再度开发。当一档电视栏目的品牌已经被广大的受众所喜爱和认可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在此种品牌下衍生出来的产品,如光碟、书籍等等同样会受到受众的关注和喜爱。《新闻调查》栏目在十周年的时候不仅制作了特别节目,发行了十年来《新闻调查》的节目光碟,还将十年间先后在《新闻调查》团队工作过的两百多人的工作经历和心得结集成书,以飨喜爱该栏目的广大受众,同时这也是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方式。电视栏目的品牌延伸不仅能大大提升栏目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还能提高受众对栏目的忠诚度。

综上所述,无论是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的品牌打造、品牌维护还是品牌营销,都是为了调查类电视栏目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获得更加开阔的生存空间。当下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社会转型的时期,有很多的社会现象和矛盾值得我们去关注和调查,作为“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的传媒人肩负着探寻事实真相、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使命。当下也是一个喧嚣娱乐的时代,我们并不反对娱乐,然而我们需要阵地和品质的坚守。调查性栏目需要的是一片宁静自由的天空,唯有在这样的环境下,调查性栏目才能在深入社会的同时走得更远,调查类栏目的品牌才能深入人心。

注释:

[1] 张洁:《调查性节目的困境与创优》,《中国记者》2008年第3期。

[2] 参见于丹做客SMG第二届嘉宾论坛发表精彩演讲[EB/OL] http://ent.sina.com.cn/s/m/2007-06-23/11121609580.shtml。

[3] 钟剑茜:《美国三大电视网新闻观衍变探析》,《当代传播》2005年第4期。

[4] 吴泗宗:《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4.报道策划笔记重点 篇四

一、新闻报道策划的涵义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决策、报道方案设计、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修正设计方案。

20世纪90年代“策划”理念由商业界引入新闻界,人们开始用“报道策划”来取代“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报道策划更强调受众本位、主动性和动态性。

二、新闻报道策划的特点及作用 1.新闻报道策划的特点

(1)阶段性。新闻报道策划每一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选题需要策划,一次报道策划在实施并完成以后,还会有新的报道需要策划。

(2)滚动性。报道策划的生命力在于随着报道客体与报道环境的改变,不断地改进与修正原来的方案,报道策划这种“应变”功能决定了报道策划要随着报道的推进与拓展,滚动式地运行。

(3)风险性。新闻报道的成败要依赖编辑的选择和决策,而媒介的成败又是由所有这些选择与决策累积出来的。

2.新闻报道策划的作用

(1)有利于深化报道主题,强化舆论导向。(2)有利于发掘新闻价值,整合各种资源。(3)有利于满足受众需要,提高传播效果。

(4)有利于形成独家报道,保持竞争优势。

三、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类型

1、根据报道客体的发生状态划分

可预见性报道策划:对能够提前获知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如卫星发射、奥运会等新闻事件或活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非事件性新闻等,都属于可预见的新闻报道内容,对这类新闻的报道策划可以提前进行。

非可预见报道性策划:对无法预见的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策划。如地震、水灾、海啸等自然灾害和非预见性灾难如空难、车祸、火灾等;或突发公共事件如战争、游行中的 1 **、体育赛事中的踩踏事故等等。

2、根据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划分

周期性报道策划:报社新闻采编部门的一种常规性的报道策划,运行时间具有周期性特点。如按季度、月、周等进行的报道策划。

非周期性报道策划:报社新闻采编部门根据报道需要临时进行的报道策划。如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一般不可能提前纳入常规性的报道策划中,只有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这种策划是周期性策划之外的一种应变策划。还有一些重要活动、会议的报道,虽然可以提前准备,纳入周期性报道策划中,但由于报道内容非常重要,需要以长时间、大规模的报道战役来完成,有时也在周期性策划之外专门进行报道策划。

3、根据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划分

独立型报道策划:独立运行的、与其他活动无关的新闻报道策划。如报道国务院机构改革、人大政协会议召开、海湾战争爆发等,新闻媒介通常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客观报道,这种报道策划是独立运行的。

非独立型报道策划:与其他策划活动(主要为公益性活动)相关联和连接的新闻报道策划。如策划救助贫穷学生的公益活动、策划宣传媒介的公关活动等,并且使这些活动成为报道客体,报道者身兼“报道者”与“当事人”双重角色,新闻报道策划与活动的策划、组织相互配合进行。

四、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决策 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决策的基础 1.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 2.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3.媒介进行报道的条件

五、新闻报道的方案设计

1、新闻报道的范围与重点

新闻报道范围——全部报道客体的组合,规定了报道面、报道对象。新闻报道重点——报道客体中最重要内容和思想。

2、新闻报道的规模与进程

报道规模——报道的时间、空间与人力三方面因素组合的概念。

报道进程——报道全过程中对时段的分割与安排。

3、发稿计划

报道进程中各阶段刊出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稿件的选题、内容、体裁、篇幅、作者、版面位置、刊出时间等。

4、新闻报道的主要方式

(1)集中式报道: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的版面,形成较大声势,具有强烈、醒目的效果。

(2)系列式报道:着重于组织报道事物各个侧面的稿件,集不同角度的报道为一体,达成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启迪性。

(3)连续式报道:紧跟事件或问题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连续发出报道,反映其全过程,取得及时、深入、扣人心弦的报道效果。

(4)组合式报道: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

(5)读者参与式报道:吸引读者参与新闻报道活动,读者的活动与意见构成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

(6)媒介介入式报道:新闻记者参与报道客体(一般是社会公益性活动),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

(7)媒介联动式报道:与其他新闻媒介共同进行同一主题的报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传播效果。

5、报道的组织结构和流程管理

(1)组织结构——根据报道的内容和进程安排组织采编力量,成立的临时性机构。原则:扁平性、人才优势互补、能够团结合作。

(2)采编流程管理——根据报道的时效需要、内容特点等安排工作流程,加强采编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原则——明确岗位责任、简化稿件流程、有效进行监督、实施奖惩措施。

六、新闻报道的实施与调控 1.新闻报道的实施与调控

新闻报道的实施是对新闻报道方案的执行。新闻报道的调控指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不断接 3 受信息反馈,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修正原先的方案,确保新闻传播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

★新闻策划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度”:

一是宣传要适度,不能炒作过头,产生副作用。否则有可能在获得短期效应的同时,却损失了更多未来的机会;

二是投入的代价要适度,即策划带来的实际效益必须大于实际投入,否则得不偿失。2.接受信息反馈 报道者的信息反馈 报道对象的信息反馈

有关部门与主管单位的信息反馈 读者的信息反馈 3.方案的修正 修正报道思路 调整报道内容 调整报道规模 改变报道方式

调整报道力量与报道运行机制

报道策划与新闻炒作的区别

★报道策划追求社会反响的同时,亦遵从新闻规律,注意社会效果,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新闻炒作偏重轰动效应和市场卖点,社会效果和社会责任感考虑不多。

★报道策划选题的题材意义比较重大,报道讲究时机。新闻炒作往往小题大作,偏重于社会新闻、灾害事故、娱乐新闻、名人隐私等通俗题材,新闻价值不大。

5.气象灾害电视报道策划 篇五

操作与实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视系列报道逐步成为成就报道的重要手段,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在节目中开展一系列深入系统的报道,以加强宣传效果。电视系列报道把电视专题片乃至于记录片的优势引入新闻节目,使电视新闻能够全景式、多侧面地报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的重大成就。

1、史诗风格:成就报道的高境界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新闻栏目,也是全国新闻战线的重要舆论阵地,在正确引导舆论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排头兵作用。因此,每当中国进入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时刻,《新闻联播》就吹响强劲的号角。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10月1日《新闻联播》开始隆重推出系列报道《历史的跨越》。开篇《中国改革开放20年》以高屋建瓴的气势,旗帜鲜明地总结了20年来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拉开了改革开放20年宣传报道的序幕。在其他媒体尚未形成浓厚舆论氛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即以饱满的激情和透彻的思想为改革开放引吭高歌,随后陆续播出的系列节目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报道了20年跨越式进步的具体事实,从而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壮丽画卷,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

这组系列报道将宣传目的和新闻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并努力做到在稳健基础上有较大创新。特别是难度较大的综合性报道部分,既要避免空洞说教,又要充分地展示20年的成就、历程与变迁,并给人以启迪,这对于编辑记者们是空前的挑战。系列报道之一《中国改革开放20年》八易其稿,几番审定,方才与观众见面,基本达到了总体上评价改革开放20年的要求,体现了高视角、深层次和大力度的特点。该节目以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所洋溢的喜庆气氛开头,导入19中国所经受的严峻考验(亚洲金融危机、特大洪灾),正面赞颂改革开放20年所带来的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然后通过国内外人士的访谈,叙述中国的巨变,从而层层推进,将20年的主要成就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内涵予以展现和揭示,具有昂扬的基调和鼓舞人心的气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节目的画面比较流畅,大大增强了内容的可视性和信息的丰富性。系列报道之二《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的20年》,运用世界银行专家几次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赶不上中国的实际增长速度这一形象的事例,令人信服地理解了改革开放20年中国所发生的奇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不容置疑的。在综合性报道中以典型的事实说话,这为《历史的跨越》系列报道增色不少,使宣传意图能够巧妙地得以实现。综合中有典型,以典型性来烘托综合性,这应该说是成就报道的基本规律。《教育甘露洒人间》这一节目是回顾和透视20年我国教育事业的成就与轨迹的,开始记者便从山东省的一个由“文盲村”到“状元村”的典型事例切入,很快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然后将恢复高考制度这一历史背景简略带过,重点描述已取得的成就和正在改革的态势,并展现了教育与21世纪的前景。整个节目新闻性较强,内容充实而不空泛。其他节目也大都遵循了新闻“用事实说话”的规律,在叙事和陈述的结合点上努力创新。

是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重要年份。《新闻联播》播出了大型系列报道《丰碑》。八十年的风雨历程与巨大成就,比起改革开放二十年更加厚重。历史感要强烈,节目可视性要求更高。这组系列报道每集节目都配以小片头,统一使用新闻节目不常用的“非线性编辑”,画面好看,美工制作水平也得到加强。内容上进行大跨度的历史对比,理直气壮地宣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事实。应该说,《丰碑》是具有史诗风格的电视系列报道。

2、推出精品:成就报道的生命力

成就报道不是应景之作,需要精心制作才可能出精品。特别是那些具有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的重大报道,更要策划到位、采访到位、编辑到位、点题到位,经得起推敲。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从8月26日开始播出系列报道《伟大的实践》(共8集),相继推出《深圳特区今天20岁》、《高科技托起新深圳》、《把城市建在花园里》、《特区劲吹文明风》、《深圳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党旗红、特区兴》、《深圳: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大开放带来大跨越》,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6.新闻报道策划书 篇六

一、报道主题:《天灾人祸--走进南方旱涝灾情》

二、报道背景: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50年来罕见干旱,达到1961年以来同期降水最低点。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90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197万亩。有2088万人、136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4%。网友指责称,干旱是修建三峡所致,这不是公众第一次因极端气候而关注和质疑三峡工程。近年来西南大旱、重庆酷热、两湖流域暴雨等气候异常,三峡时常成为矛头所指。近期,旱涝形势急转,由之前的大旱、土地干裂,人畜饮水困难到近几天的连连暴雨,导致众多房屋倒塌以及未知的地质灾害时有可能发生。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形势尤其严峻。从9日夜间开始,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目前上述三省已有近百人因灾死亡或失踪。国家减灾委、民政部10日12时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救灾。

6月3日以来的中国南方暴雨洪涝灾害共造成175人死亡,86人失踪。3日以来,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相继出现4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长江中下游、中国西南及华南地区部分省份多次遭受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据统计,3日以来的中国南方暴雨洪涝灾害共造成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3省(自治区、直辖市)86个市(州)510个县(市、区)3657万人次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64.2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350.2亿元。

针对6月份以来南方严重暴雨洪涝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加强汛期应急值守,做好灾情监测评估,并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调拨中央救灾款物,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财政部、民政部累计安排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1.65亿元,主要用于暴雨洪涝灾区受灾人员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和向因灾遇难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民政部紧急向贵州、湖南、安徽三省灾区调运5000顶救灾专用帐篷和5万床棉被,切实帮助灾区群众解决基本生活面临的困难 异常天气引起的旱涝灾害使得人民叫苦不迭。在网民的质疑声中,长江三峡又被提了出来,那么,三峡工程到底是不是引起旱涝灾害的因素呢?

三、新闻报道的目的、意义和目标:

1、目的:本策划旨在通过跟踪报道南方严重的洪涝灾害,同时对比苏北地区日益持续严重的旱情和北方的旱情,提示人们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警示相关部门做好安全监管,同时为人们解疑释惑:三峡到底是不是引发旱涝灾害的罪魁祸首?

2、意义:大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慌乱的人心。试图通过此次报道稳定人心,做好战胜洪灾的心理准备。同时引发对三峡等大型工程的思考。

3、目标:

(1)通过此次采访,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灾情的发展态势。(2)呼吁各方应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从自身做起。

四、资源需要 :笔记本一台 照相机一架 录音笔一支 采访笔记

五、活动开展 :

1、采访要求:

(1)采访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不得片面截取他人语句,篡改他人用意,多用直接引语写作;(2)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以客观陈述事实为主;(3)记者采访要深入,写稿时要通过事实、人物、事件来体现,切不可空洞无物,泛泛而谈;(4)整个报道选择切入点要小要细,注重事情或事件及人物,点和面结合的报道。这样文章才有可读性,才不会落入俗套;(5)最后,高效的完成写作。

2、刊发设想:

(1)拟刊登在6月30日《兰州晚报》头版,有一篇围绕主题的重头报道专家评论,其他的两篇消息和一篇通讯均独立成篇(不少于5000字的采访稿件)。

(2)具体操作:

第一篇消息标题:《苏北持续大旱,土地饥渴难耐》

报道主线:江苏北部自去年10月以来,苏北地区降雨异常偏少,其中尤以盐城最为严重。报道内容涉及受灾情况以及降水异常偏少的数据说明。

第二篇消息标题:《浙江兰溪遭遇56年来最大洪峰,村民紧急转移用船运送牲畜》

报道主线:兰溪遭遇56年来最大洪峰,人畜紧急转移。报道内容涉及受灾面积、受灾严重程度以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通讯标题:《大旱急转大涝的真相》

报道主线:详细介绍南方大旱以及造成的损失,同时说明大旱之后大涝给人民带来的诸多不便。进而揭示大旱急转大涝背后的真相。

评论标题:《大旱之后又大涝,是天灾还是人祸?》

报道主线:南方大旱之后又大涝,网友频频质疑都是三峡惹的祸。专家回应: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3、媒体选择:报纸媒介 具体选择《兰州晚报》

4、报道方式:集中式报道

5、文体写作:组合式深度报道

6、报道收效:通过对南涝北旱的对比,以及专家的解释,让人们认识到旱涝灾情与三峡工程并无多大关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经费预算 :交通费,摄像摄影及后期制作,票务

七、活动中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1、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将查阅好的资料整理归类;采访需要的器材设备要带齐;

2、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可能在采访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前预想解决的办法;

3、提前联系好接受采访的专家、相关部门等。

4、本次采访需要分小组进行,针对不同地点分配,初步定为每小组二到三人,后期纠正,合稿人员为四人。

八、活动负责人及参考

参考材料链接:(来源: 网易新闻网)专家详解长江中下游地区遇60年罕见旱情原因 2011-05-25 18:12:00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记者 阮煜琳)由于持续晴热少雨天气,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受近60年来罕见旱情,湖北、江西、湖南等地部分地区旱情严重,上千万人口遭受干旱缺水之苦。国家气候中心专家25日表示,冷暖空气不匹配、水汽输送条件严重不足等原因导致今年以来降水稀少,是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干旱的主要原因。

中国气象局监测显示,今年1月1日至5月23日,长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至8成,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平均降水量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降水持续偏少导致江河、湖泊水位异常偏低,水体面积减少明显,农业生产受到影响,部分地区出现饮水困难。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周兵2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初步分析,总体来说,造成长江中下游干旱的主要原因是冷暖空气不匹配,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向南扩张明显,南方热带系统不活跃,水汽输送条件弱,不利于冷暖气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难以形成有效降水,干旱明显。

周兵解释说,首先,由于中高纬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强。2010/2011年冬季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共发生13次强冷空气过程,其中12次为全国型冷空气,均影响到中国南方地区。其中今年春季有5次过程,冷空气势力强大,向南扩张明显,抑制了热带系统的向北推进。

其次,热带系统不活跃,向中国大陆的水汽输送严重不足。5月上中旬,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汽较常年亏缺90%,降水所必备的水汽条件严重不足。

周兵进一步分析说,造成水汽输送不足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前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弱、位置偏东,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副热带高压面积为常年同期的30%,为近34年来同期最弱;近期的热带气旋活动也不利于副热带高压西进,导致副热带高压西侧的东南气流位置偏东,难以将水汽输送到中国东部;二是南海北部自5月8日对流活动发展一周左右的时间后,出现了明显的对流活动减弱现象,中印半岛、南海上空偏南风明显偏弱,导致中国中东部的水汽输送远低于常年同期。相比之下,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相对较强,但这一支水汽通道主要影响中国西南地区,因而截至目前西南地区的降水量基本接近常年同期水平。25日,中国中东大部地区迎来晴热升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长江中下游气象干旱区将以晴热天气为主,雨水仍然较少。旱区将持续干旱缺水的状况。专家提醒,针对未来天气形势,长江中下游地区各省市需继续做好抗旱的准备工作。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7.注意农业灾害报道的负面效应 篇七

一般来说, 农业灾害报道产生负面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和原因:

以偏概全造成农业灾害报道产生负面效应。任何一起农业灾害的发生都有不同情形, 有的是区域性的个案, 有的涉及面广泛带有普遍性。如果记者在采访时不认真区分, 不严肃对待, 将孤立的事件当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来报, 就会产生负面影响。2005年, 大连市金州区三十里堡镇青岛子村一个海参养殖户的海参出现问题, 接到报料, 有一都市报记者到了现场, 看到几个已经化皮的死参放在礁石上, 第二天该报在重要版面上用整版报道“海参化皮死掉, 我市海参发生疫病”, 结果引起极大反响。一家出现的问题, 变为大连地区普遍现象, 以偏概全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青岛子村是大连地区一个不小的海参育苗基地和海参养殖基地, 当时正值卖海参苗季节, 致使成参和参苗严重滞销, 海参养育是一个投入巨大的产业, 海参化皮报道给养育户造成了重大损失, 渔民们联名到报社上访。其实, 避免这类片面报道并不难。笔者得知消息后, 也到了现场, 认真采访后得知, 整个养殖园区只有这一家出现海参化皮现象, 请专家来看, 原因是该户为了求得最大效益, 有意增加养殖数量, 参池养殖密度过大, 导致海参死亡。弄清真相以后, 以规劝的方式, 介绍事件发生的原因, 提醒养殖户要科学养参, 不能盲目追求效益, 结果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所以, 在当今通讯十分便利的情况下, 关于农业灾难的报道, 记者千万不能听风就是雨, 要认真实地调研, 同时遇见专业技术问题要及时请教专家解读, 片面报道就不会出来。

忽视事发原因的多元性, 造成负面效应。一般农业灾害的发生都有其致病的因素, 有的是天灾, 有的是人祸, 有的是他为, 有的是自食其果。现在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不仅注意现象, 而且更强调本质, 反映在农业灾害报道上, 即注重现象的及时报道, 同时重视灾害产生原因的剖析, 帮助读者在更深层次意义上了解事件的真相。但是如果我们在报道中对灾害产生的原因分析方面出现片面性, 就会造成不良影响。

忽视灾难存在的两重性, 造成负面效应。所谓灾难, 一定是坏事, 但不一定完全都是坏事。灾难也有两重性, 有坏的一方面, 也有好的一方面, 我们的责任是在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要善于减少或消除灾难造成的坏的影响, 用更新的理念去认识和解释一些事件。不然, 灾难的影响就会被放大, 产生不好的效果。

去年秋天, 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影响已经显现, 农产品的销量骤减, 表现比较明显的是大连地区的秋季大白菜价格大跌, 个别农户见菜价太低, 干脆不采收让白菜冻在地里。对此, 有媒体大做文章, 说大量白菜烂在地里, 农民一年白忙活了。尽管这是个别现象, 但给读者的印象是十分惨烈的, 作为新闻这也无可厚非。当然, 对此以及近些年出现的农产品卖难问题, 我们能否有另一种认识和思考, 白菜烂在地里是浪费, 对农民眼前利益是一种直接的损害, 但是对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来说, 又是一种偏得, 少量的果菜还原于土地, 增加了土地的有机物质含量, 土地更加肥沃, 明年农民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这是好事。据了解, 在一些发达国家, 土地要休养生息, 种一年休一年, 有的作物故意不收用来肥田。如果记者遇到类似的事情, 用这一可借鉴的观念来认识和报道, 从被直接看来是有害的事情中发掘出有益的因素, 将农业灾害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 从中可以产生积极的宣传效果。

对农业灾害新闻进行社会化、娱乐化处理, 从而产生负面效应。农业问题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它涉及我国9亿农民的生产生活, 关乎老百姓的吃用安全, 说大了涉及社会稳定。所以当农业出现灾害时, 媒体的报道应该严肃、准确, 讲求实际, 慎之又慎, 在稿件编排上切不可进行社会化、娱乐化处理, 否则就会放大灾难影响, 造成人们的心理恐慌, 给社会安定带来隐患。

去年, “柑蛆事件”发生后, 一些报纸以处理社会新闻的方法对待这一农业灾难事件, 有的都市报不仅用通栏大标题进行渲染, 而且在一版封面刊载巨幅照片, 在被特别放大的橘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蛆虫蠕动, 让人触目惊心。这种刻意突出的处理,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们的恐慌心理, 一时间人们谈橘色变, 柑橘大量滞销, 本来是一个区域的灾难变成全国的灾难, 给橘农带来极大的损失, 加重了消费者的抱怨及对政府监管不力的对立。可见, 涉及农业灾害的新闻不同于一般社会新闻, 报纸在发表时要具有大局意识, 不能让农业报道社会化、娱乐化。

综上所述, 农业灾害报道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它不仅关系到宣传效果, 而且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如何有效地克服农业灾害报道中的负面效应?关键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记者要增强大局意识。有了大局意识, 就有了责任心, 有了对新闻宣传在宏观上的正确把握能力。二是要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对待报道, 在宣传中就有了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思路。三是编采人员要加强学习, 增进对农村、农业知识的学习, 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 才能客观准确地做好报道, 取得积极的宣传效果。

(作者单位:大连日报社)

上一篇:游仙诗,游仙诗萧衍,游仙诗的意思,游仙诗赏析下一篇:渭源县2011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