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教案

2024-07-04

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教案(精选3篇)

1.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教案 篇一

浅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特色

摘要:本论文作为音乐欣赏课作业,先对这一学期所学进行了简单总结。然后着重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进行了浅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以民间传说为题材,以越剧里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单乐章乐曲标题协奏曲。这首乐曲是何占豪、陈钢1958年冬,在上海音乐学院创作的,以西洋乐小提琴协奏曲演绎这一民族化乐曲,堪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之一。这个故事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相爱、抗婚、化蝶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者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整个乐曲分三个部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论文最后简单地对其进行了总结。

关键字:音乐欣赏;小提琴协奏曲;爱情;情感;真挚;西方音乐。

欣赏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可以分为不同的三个层次:官能的欣赏,情感的欣赏,理性的欣赏。音乐作家创作音乐作品,很大程度上根据生活背景,有时创造背景,移情于音乐。音乐可分为民族、美声、通俗、乐理、声乐等。而中国的戏剧又分为昆剧,京剧,豫剧、川剧、秦腔,河北梆子、评剧,黄梅戏,越剧等。人们对不同的戏剧进行欣赏,不同的戏剧有不同的特点。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戏剧音乐的特征四功五法令人钦佩。而在其他方面一些因素也很重要——音乐与画面的位置关系,音画同步,音画对应,音乐蒙太奇„因为它们影响着音乐的表达效果。

中国的优秀音乐如《梅花三弄》,《广陵散》,京韵大鼓,四川评弹,阿炳的《二泉映月》,陈钢与何占豪的《梁祝》„„数不胜数。

对于西方的音乐,分为巴洛克音乐,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的神曲《创世纪》,就是古典乐派的典型代表。值得注意的是交响乐队在西方形成,其组成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在贝多芬的作品下基本形成。

音乐家的经历是传奇的,也是艰辛的。对于音乐神童莫扎特,他的生活经历,及创作历程,可以说少年得志,一生精品层出,却英年早逝,他的《小夜曲》《土耳其进行曲》令人如痴如醉。而音乐巨人贝多芬,他谈了十三次恋爱,却一次未婚,可谓一生坎坷。他的命运交响曲,《欢乐颂》,《命运》等可谓传世之作。令人惊奇的是,大音乐家有时也是家族性的。,老约翰·施特劳斯以《拉德斯基进行曲》闻名于世,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则更高一筹。当然音乐更需要创新: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雷鸣电闪波尔卡》可为其中表率。

音乐的世界是美妙的,德沃夏克的《幽默曲》《e小调第九交响曲》可被称作天外之音,而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也是精妙绝伦。当然,还有更多西方音乐巨匠,如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等待被介绍„„

有人说,“音乐是上帝的语言”,倘若真的是如此的话,那么,欣赏音乐则是一种同上帝对话的审美活动。美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审美趣味也是不同的。音乐的世界是一种虚拟中的征服,它用不同的方式征服着不同种类的人的心情。

音乐是由情而发的,音乐的本身就在于人对它的创作,它是一个客体,之所以蕴涵着独特的情感是因为人们赋予它本人的情素,伤感、快乐,一切的一切,通过人的主观的发泄并表现才有了音乐的精神灵魂所在。所以就产生了许多的著名音乐家和其创作的作品。下面就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特色,进行浅析。

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自问世以来,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亲切优美的旋律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同时打破了西洋作品一统小提琴乐章的历史。它不仅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成为世界音乐史上“千年来最伟大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之一。《梁祝》在国内被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国外音乐评论家则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1】。

她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因素,是一部小提琴协奏曲,采用奏鸣曲式。作者将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为乐曲三个部分音乐表现的内容,将这三个部分融于欧洲传统奏鸣曲式的结构框架之中: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作为乐曲的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忠诚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最后的化蝶的描写,极富于浪漫色彩,可谓全曲的点晴之笔并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成功地将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融为一体,用音乐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这一动人的故事

一作品的结构和主题

(一)呈示部

这部分首先要能分辨长笛、双簧管、竖琴、小提琴、大提琴的声音以及演奏方式。

1、引子:音乐的开始首先传来几声空旷悠远的弹拨,仿佛让人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传来了婉转的长笛声,如同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和乐队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清新典雅、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江南春色。

2、爱情主题(主部主题):接下来,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以悠扬的曲调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这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谓煞费苦心。创作者之一的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

3、草桥结拜: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A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中段)。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4、副部主题: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变奏反复)。这个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旋律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华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

5、结束部(长亭惜别):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抒情而徐缓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而这部分最后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二)展开部

突然,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以及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的斗争中。音乐进入展开部,这段旋律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1、抗婚:原剧中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音乐中铜管乐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紧接着独奏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充分表现了祝英台敢于同封建礼教做顽强斗争的壮美精神。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而达到了矛盾冲突的高潮。

2、楼台会:此刻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开始“一问一答”。这段旋律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3、哭灵、控诉、投坟: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转入“哭灵投坟”的段落,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在这段旋律中,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汲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三)再现部

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长笛和竖琴奏出了轻盈飘渺的仙境般的音符,仿佛在一抹轻烟中两只蝶儿久久地幽怨地徘徊在坟前,伴随着进行了弱音处理的小提琴再现的爱情主题,似惋惜,似沉思,似同情,也似在咏叹,乐队齐奏,伴着那两只翩翩起舞的蝶儿,载着人们的美好希望和共同祝愿高飞。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彩虹万里百花开 花间彩蝶成双对 千年万代分不开

梁山伯与祝英台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

虽然对多数人来说没有很强的音乐细胞,也没有很高深的音乐鉴赏能力,但《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具备这样一种特质。它那优美的曲调,让人的心儿不知不觉中总会随着音符的跳跃而颤动不已,会使人沉浸陶醉在那美妙的天籁之音,她所歌颂的为追求自由的爱情而奋不顾身的抗争精神也同样为人们所动容。与此同时,她是东方的灵魂,育于西方的形式。

据资料,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已经有多位睿智而富于远见的学者指出,未来的文化,必然是东西方相交融的文化,未来的世界,也必然会出现世界文化的相互包容,相互统一,和谐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中西文化融合必然会出现极为壮丽,极富于表现力的作品,这必然是天下之大美,大境界。《梁祝》,正是这样的一部典范或者说一种成功的探索。它采用越剧的曲调素材,使用交响曲的表现形式,奏鸣曲的结构,而又结合的如此完美无瑕。在小提琴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多种使用在二胡上的技法首次使用到了小提琴上,也正是这样,这首曲子才在表现控诉的时候是如此的凄婉无奈,惹人叹息。也正是运用了如此之多的民族元素,这首曲子才为广大的国民所接受,所称颂,所赞叹,所感动[2]。同时,西方人也同样容易接受,同样为它所陶醉,所以这首曲子在世界上都有着崇高的地位。

音乐欣赏的奥秘,说不尽也道不完。当然兴趣是最主要的,还有许多好的音乐,等待爱好者自己去探索与欣赏„„

参考文献

[1] 陈才英,冯水莲,李慧英.音乐鉴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7—162.[2] 大学生音乐欣赏课考试论文参考实例[J]

2.听音乐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有感 篇二

我是个很爱音乐的人,这其中尤其是对古典音乐的热忱表现的更加强烈,虽然我不能像专业学习音乐的人一样,对于一首音乐可以如庖丁解牛一样,清楚明确地划分出它的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音色等,但我却可以独自沉浸在属于我自己的音乐世界,就像一个盲人虽然不能通过眼睛来感受这个缤纷世界的中太阳一天中早红中黄晚红的变化,但他却可以通过自己那面朝太阳的脸颊来感受它的光与热。音乐给了我很多,当我心情愉快时,一首明快的音乐就如同一个朋友,她会安静地分享我的快乐;当我悲伤难过时,一首带有淡淡忧伤的音乐犹如一杯浓香的酒,来抚慰我的伤口,聆听我的述说,浇灭我的悲伤。

这个学期很高兴能选修上丁老师的西洋音乐欣赏这门课,时间飞逝,转瞬间七周的课程已经拉下帷幕,而期间老师对于西洋音乐的解析与诠释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西洋音乐的了解从贝多芬、莫扎特的狭小世界里走了出来,我开始慢慢了解到其他的音乐家,如亨德尔,海顿,舒伯特,帕克尼尼,李斯特等,而其中对于柴可夫斯基的介绍尤使我印象深刻。

课堂上对于柴可夫斯基的介绍,让我了解到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他惯于采用起伏的相对主题,利用音乐形象来表现生活中各种心理和感情状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那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聆听让我仿佛置身于大师的身旁,他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在我的脑海变得可感起来,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他在通过他的音乐在探索着人生的奥秘。

对于小提琴协奏曲我也听过很多,但其中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梁祝》外,恐怕就只有这首与贝多芬、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的协奏曲了,如今端坐在书桌前,当晚聆听的旋律还回旋在脑海,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索性,我打开音乐播放器来重温那美妙的旋律。

管弦乐的轻轻奏鸣慢慢在我的耳际响起,仿佛清晨小树林中轻拂树叶而过的微风,从遥远的尽头而来慢慢拂过我的面庞,温柔而又舒适。一会儿,优雅的小提琴独奏穿过层层的树叶,漂浮在静静的湖面上,如同微风过境,湖面上泛起阵阵的涟漪,湖面升起了淡淡的水雾,其中携带着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的热情和温馨,此刻的我感受了粼粼的甘甜和温暖,不由感叹生活的如此斑斓多娇。小提琴如痴如醉的在歌唱,如早春布谷鸟儿婉转的鸣唱,期间管弦乐队天衣无缝的默契,那份水乳交融的美,我不由得激情满怀,放开了心中的歌喉,闭上眼睛跟随旋律一起起伏,让音乐的氛围将我团团包围。

下一个阶段乐曲进入欢快的主题,元素更加多元,小提琴与其他乐器完美结合,气势趋于雄浑。乐曲中尽显的是自然之声的铿锵有力、人文的祥和热烈、以及青春肆意挥洒的激情与浪漫。如同初夏的暴雨,欢快的从万米的高空向地面尽情地倾泻着,干涸的稻田中撕裂的一寸寸印记,尽情地吸吮上天的恩赐,田中禾苗抛开了烈日在其身上留下的枷锁,挺直了腰杆,一个,两个,一排排,一片片都在欢唱着,舞动着。田埂上的农民们脸上多少日子积聚的苦恼,借着大雨倾泻的力,彻彻底底地洗净了。他们似乎忘却了自己还站在这雨中,从头到脚都已经被雨淋湿了,当他们回神后,他们不再像躲避暮春的雨,而是彼此看着对面田埂上的人们,大家都会意地笑了,笑的是那么的甜,那么的美。小提琴与乐队三次接替演奏,最后以小提琴的一个强音符将欢乐的气氛拉近尾声。

第二乐章由木管组乐器开篇,起于丝丝缕缕略带哀伤的情绪,奠定了该乐章惆怅忧伤的基调。我想正是这淡淡的萧邦式的哀愁,使她被称为“小抒情曲”“如歌的行板”了吧。我不由开始联想,为什么欢快过后便是忧伤了呢,是什么让一个欢快的人不能真正去快乐呢,是什么束缚了他使得他只能透过束缚的罅隙来争取短暂的快乐呢?一串串的疑问让我开始试着了解这深层次下掩盖的秘密了。此首乐曲创作于1878年,当时俄罗斯社会动荡不安,农民依旧陷于贫穷和痛苦,在柴可夫斯基眼中“祖国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时局不稳,看不清前途”,我想第二乐章的哀伤情节正是作者忧思的流露和表达,这样一种浓浓的哀愁全然反映于乐曲之中,而第一章的快乐应该就是陶渊明笔下落英缤纷,人人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的另一个缩影吧。但第二乐章也并不是陷于情绪低落的深渊而不能自拔,其中间杂一段小提琴与乐队的紧密合作,就像是作者面对现实所产生的深深思考,个人情绪与祖国命运的猛烈碰撞。在这之后便又转回缓慢节奏的悠扬旋律,激动情绪平复,对国家深深的爱恋自然荡漾开来,全曲在节庆般的热烈气氛中结束了。

幸而第三乐章与此前略显消极的情绪不同,又重新拥有了第一乐章式的欢快,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小提琴与乐队紧密相连,音符不断跳跃,曲调逐渐上升,节奏多变,激动和向往之情跃然音乐之间。我的情绪在第二乐章仿佛沉浸在水底,被愁思压得动弹不得,在第三乐章的明朗开篇中便被逐渐拉回,在一连串的激昂旋律中重拾希望。在我想来,这是作者对祖国未来一片光明的希冀了,是对自己和千千万万生活中俄罗斯这方厚土之上的人民的一种鼓舞和激励吧:大家不要灰心,看,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就在我们不远处招着手呢,只要我们为着我们共同的梦想去努力拼搏奋斗。

3.梁祝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1、了解梁祝这一爱情故事的表现形式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片段

3、初步演唱歌曲《化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片段,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2、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3、了解同一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化蝶的歌词导入课堂: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诵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问:大家知道这几句话说的是谁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问“大家谁能说一下你所知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学生回答 问:同学们是通过哪种途径知道这个故事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梁祝》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和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被梁祝的凄美爱情所感染,人们更是用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老师为大家出示几个数字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全国和梁祝有关的戏剧种类有43种。如:京剧、吕剧、越剧、豫剧、昆曲、沪剧、河北梆子等。

和梁祝有关的曲艺种类有23种。如: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山东琴书等。各地流传的有关梁祝的歌谣、故事更是不计其数,另外还有小说、电影、电视、动画片等体裁。

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和梁祝有关的音乐吗?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音乐家时如何用音乐来表现梁祝这个爱情故事的。二:赏蝶

(一)教师提问:

1、当只有小提琴演奏时的演奏形式叫什么?(小提琴独奏)

2、当由小提琴当独奏乐器协同乐队共同演奏大型乐曲时的演奏形又叫什么呢?(小提琴协奏曲)

首先,我们就来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这首曲子是曲作家何占豪、陈钢于1956年创作的,当时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作题材,并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的创作了这部作品。本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这一作品的部分选段。

(二)、欣赏《梁祝》音乐片段。

1、欣赏“爱情主题”。

问:这段主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问:这段主旋律有什么提点?生回答:

教师总结:旋律优美动听、委婉曲折、节奏舒缓,情绪明朗。

2、欣赏“同窗三载,共读共玩”。

师:在梁祝同窗共读期间,两人经常一起游玩,音乐是如何来表现这一情景的呢?在欣赏中思考音乐的速度(快速)、节奏(紧凑)和情绪(快乐)。

3、师:三年的同窗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梁祝二人在结下深厚友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离别,这就有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这一场景。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该如何为这段音乐设计速度、节奏、情绪。(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速度:慢速 节奏:舒缓 情绪:忧伤

4、师:祝英台回到家中后就遭遇了太守之子马文才的提婚,在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大于天”的礼制约束下,祝英台的反抗显得那样的无力。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这段代表着封建势力的音乐。请大家在欣赏中思考:在这段音乐中,使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凶暴残忍、不可抵抗的封建势力的?(弦乐?铜管乐?)

5、师:即将被逼成婚的祝英台偷偷从家中跑了出来与梁山伯相会于楼台,请同学们听完音乐后回答:作曲家时如何表现二人楼台相会的场景的? 欣赏“楼台相会”音乐片段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音乐由小提琴和大提琴穿插演奏,运用对话的形式,贴切的描绘了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场景。

6、师:梁山伯在和祝英台楼台相会回家之后,就一病不起,最终身亡。祝英台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悲痛欲绝,就答应了马家的求婚,但要求在成亲当天必须经过梁山伯的坟前。就产生了梁祝故事中最感人的场面:哭灵、控诉、透坟。下边,我们就来欣赏这段音乐,请大家思考:这段音乐中加入了什么乐器?节奏有何特点?

欣赏音乐“哭灵、控诉、投坟”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这段音乐加入了戏剧中使用的打击乐器,采用了戏剧当中“紧拉慢唱”的创作手法,再加上急促不安的鼓声,形象的渲染了祝英台哭天喊地、悲痛欲绝的情绪。最后,再锣鼓齐鸣中,祝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高潮。

7、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呢?(梁祝化蝶)最后,让我们来欣赏音乐中最美的部分。

三、颂蝶

1、师:同学们,当我们看电视、电影、听故事的时候,都会被这个故事感动,同样,听着优美的音乐,我们也同样会被感动。相同的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1959年首演后,受到了国内外听众的一致好评,我国著名的词作家阎肃老师就根据曲子的爱情主题音乐创作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化蝶》,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来共同演唱这首歌曲。

2、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化蝶》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到了同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欣赏和歌曲《化蝶》的演唱,我们再次被梁祝的爱情故事所感动。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呢?人们要赞扬他们的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正是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人们才会去纪念他们、传颂他们。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击鼓传花》及教学反思下一篇:中国科普发展现状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