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考察报告

2024-07-23

医院考察报告(共8篇)

1.医院考察报告 篇一

宋明锁主任是山西省中医院儿科主任临床经验颇丰,我 在省中医院学习的日子,有幸聆听了宋老师关于小儿温热气分证辩治的讲座,现将讲课内容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归纳总结如下:

(一)气分证的证候特点

小儿气分证在儿科当中是极为常见的,它也是病情转归与预后的枢纽,若治疗及时、用药得当则病情向愈,若治不及时、用药失当则会内陷营血形成坏病使病势危急、预后不良,故在临床中抓住气分证这一阶段遏制病情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气分证从八钢的角度来看当属里实热证,临床中因邪气

亢盛、正气不衰、邪正交争剧烈而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证候,但因病邪性质、受病脏腑之不同以及小儿体质的差异使临床表现各异,而且小儿患病以后常兼有痰饮、食积、易于惊风抽搐故而证候复杂而多样。

(二)常见气分证的辩治

2.1邪热壅肺证

临床表现:高热、汗出、烦躁不安(小儿多哭闹得厉害)、

口渴多饮、面赤唇红、重则喘促(喘促为或有证,这一症状代表着证候的变化,其出现多提示小儿有肺炎喘嗽,而此是“肺闭”的表现)、痰黄而稠、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或黄厚、脉数有力或指纹青紫。

治则治法: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加减(常加清肺热药黄芩、连翘,降气药苏子,利咽化痰药天竺黄、胆南星)

临床加减:①若痰热明显、舌苔厚腻时可加鲜竹沥液兑入中药中使用(竹沥液剂量的使用3~5岁小儿可用到10ml/次,一日两次;再大一些小儿每次15ml,一日两次)②小儿喘促明显麻黄应蜜炙并加地龙、僵蚕③若咳嗽夜甚且呈痉挛性咳嗽,小儿夜卧不安,涕泪俱下,恶心,呕吐,可以加全虫(剂量为地龙、僵蚕用量的1/2~1/3)、远志④咳嗽比较明显时加川贝⑤大便比较干加大黄,并注意询问大便性状,若为球形大黄要配元明粉并加枳实或枳壳等行气药⑥若小儿体温高但下面却拉肚子而且一天要拉5~6次,这可能是孩子素体脾胃虚弱,可于方中加固护脾胃药如茯苓、焦山楂,此时切忌用莱菔子和瓜蒌⑦小儿素体阴虚或患病过程中伤阴而现地图舌,要注意固护阴液加用沙参、麦冬、丹皮⑧伴恶心者多为肺胃有热可加栀子⑨如果用药1~2天小孩高热仍然不退,有痉厥先兆要加羚羊角粉(羚羊角为儿科常用药,现多单另冲服,于喝中药前五分钟先喝羚羊角粉,其用量3~

5岁小儿每次0.6g,一日两次,用之可清热预防痉厥防止传入营血分,所谓截断疗法)⑩关于生石膏的使用问题:传统认为石膏使用宜先煎,但现在看来先后煎法并不影响其清热效能,石膏用大了会伤脾,若与大黄配在一起更增其泻下作用,故而脾胃虚弱、阴虚有热者禁用

2.2热扰胸膈证

临床表现:多为火热扰心、脾胃积热之证候,表现为高热烦躁、哭闹不安、口渴、唇红、齿龈肿痛、咽喉红肿或溃烂、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厚或黄厚或黄腻而厚,临床多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证、腮腺炎等

治则治法:清热(气)凉膈

代表方剂:凉膈散合升降散加减(用升降散时只用僵蚕、蝉衣、大黄而不用姜黄)

附记:宋主任经验方凉膈清气液(生石膏15g栀子10g黄芩10g连翘10g元参10g丹皮6~8g赤芍10g僵蚕10g蝉衣6g大黄6g炒枳壳6g炒莱菔子10g)

临床加减:①如果咽部充血比较厉害加水牛角,要先煎且剂量宜大②小儿合并有淋巴结肿大时加用猫爪草、浙贝母、炮甲珠、牡蛎,并加大元参剂量③如果表现为腮腺炎者要区分其流行性与化脓性。流行性者表现为高热、耳下及腮部漫肿、表面不红也不化脓,具有终身免疫力,属病毒感染,于上方加柴胡;化脓性者多表现为反复感染,口腔腮腺管处表现很红,若拿棉棒挤压会有脓溢出,查血象表现为细菌感染,可于上方加冬瓜仁、蒲公英④如果小儿身上表现为斑疹,临床中要注意鉴别。麻疹出疹有一定次序,先于耳前、耳后出,继而前胸、后背,最后及于四肢,疹子虽密但疹间有正常皮肤,疹子会随热度增加而增多,其治疗用药不宜苦寒,而应以辛凉宣透为主。若皮肤出疹,疹子密集而细小呈鲜红色,疹间无正常皮肤,同时伴有咽喉红肿溃烂、环口苍白圈,皮肤皱褶部位脱屑则为猩红热,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方中要加重丹皮剂量再加生地、水牛角。小儿口唇溃烂,身起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此多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治疗要加凉血药与猫爪草、牡蛎、元参等

2.3热如阳明此证在伤寒论中有入经、入腑之不同,入经以白虎汤加减,入腑以承气汤加减,但儿科经腑常是分不开的,故需结合使用两法。

(三) 结论

气分证候在儿科中是极为常见的,因此熟悉其治疗思路很有必要,宋主任传授之方法切合实用,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效仿。

2.医院考察报告 篇二

近期, 我刊组织了大陆设计师和医院管理者赴台湾地区考察医疗建筑的活动, 参观团一行与台湾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双连社会福利院、童综合医院、义大医院等进行了一次近距离接触, 从而对台湾地区医院建筑有了比较深入地了解。考察团中的专家对台湾医院的第一印象是这样评价的——建筑外形朴素平实, 不事雕琢, 但建筑内部细节设计中彰显出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怀。本次活动不仅对台湾地区医疗行业建筑规划、设计及管理进行了专项考察, 还对老年医院、养老院的建设理念、规划设计与整体布局进行了深入了解, 本期策划特意刊出他们的考察随笔, 以期与读者共享。

3.山西学校考察报告 篇三

一、三所学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极其到位

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极其到位,在三所学校随处可见教育学生的标语,校园内、走廊里、教室里等等。只要学生看得见的地方就会有。如:“大胆表达,勇于质疑,让思想碰撞,让心灵交流,频频闪烁智慧的火花”,“态度决定高度,习惯决定命运”,“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时尚比德行”,“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多彩课堂缔造希望,合作创新尽显风彩”等等。“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这些名言警句,对学生来说具有多么大的教育意义。学生时刻能比较自己的行为。

二、三所学校课堂改革学案实用、教学模式新型

灵石二中学科采用学案教学,学案的设计分为:“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展示反馈——拓展提升”四大板块。学案给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内容方法,它是架在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自主学习、学案引领;小组合作、互助共赢;展示反馈、张扬个性;拓展提升、激励成功。”四个环节。其核心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亲历探求知识的过程。形成学习经验,内化为自学能力。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的学习方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情,对教材进行创作加工,集体备课设计而成。学案让学生在学习前便了解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成为沟通教与学、学生与教材的一座桥梁。它同时又是教案,师生课堂共同操作,教学案一体化。学案教学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学方式,进而可以解决学生厌学等课堂教学问题。“学案教学”明显提升了学生自学、参与、合作、交流、表达、质疑、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学生的团队精神、意志、毅力、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也都得到了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山西省新绛中学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和“山西省示范高中”,是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业绩的百年名校,但在2004年以后,学校一度遭遇办学危机:面对生源质量下滑、教师流失严重的双重困境,学校选择了革故鼎新。2008年,该校开始实施以深化优化“学案课堂”为核心的全面课堂改革,充分发挥“学案”的目标引领作用,大胆采取半天授课制,学生半天上课,半天自主学习。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学校摆脱了困境,创造了历史,如今的新绛中学,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素质教育有声有色,高考成绩突飞猛进。新绛中学的课改是从课堂开始的,改革的重点也是推行“学案课堂”。“学案课堂”的内涵:编好学案是前提,完成报告是基础,课堂展示是提升,自主学习是灵魂,综合提升是目的。学案课堂八字方针:教师——编、验、点、导,学生——学、做、展、悟。通过两种课型:自主课和展示课加以落实。

新绛中学的课堂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六至七个小组,每个组八至九人,实行“环形座位”,同时教室四面均有黑板,教师和学生随时使用。还有整个教学楼随处可见黑板,黑板上呈现的是每班同学的“学习报告”。消灭课后作业,成立“导师”引领下的“半天授课制”。新绛中学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基本是由学生答疑主讲,教师只是解决学生疑惑的主要问题。学生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体现课堂的民主和谐。

在运城市人民路实验学校,观看了介绍学校的纪录片,听了两节课。它的的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它的上课是真正意义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主人。无论是第一环节中的基础达标,还是以后环节中的设问导读、巩固训练、拓展延伸,它的学生思维一直在动,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做到了以学定教、多学少教、能学不教。教师定位准确,不越俎代庖,真正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在课堂中学生紧跟导学案积极学习,或练习,或思考,或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动态之中。期间教师巡查点拨,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上教师能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多次感悟;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说、勇于说、乐于说,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可以说他们的课堂是高效学习的课堂,主动探究的课堂,合作交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评价,评价语言朴实、准确,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让课堂回归常态,让课堂流露真情。他们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真正做到了“师生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三、扎实有效的学校管理是三所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

根据三所学校的介绍,他们每一年级都责任到分管年级的副校长和年级主任,各司其责。对教师的考核,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的达标数作为考核标准,教师不分等级,同科同年级教师捆绑考核,得同样的奖金。教师之间不留一手,而是毫无保留相互共赢,我认为这样能极大地开发教师的集体智慧,为共赢而献计献策。对学生的管理,更是责任到人。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小组长的作用很明显,人人抢着争当小组长,参与性较高。几乎每个学生管一样,事无巨细,有管纪律的、卫生的、个人卫生的、卫生角的、讲桌整洁的、课桌摆放的等等。这样每个学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者,相互之间可以换位思考可以相互理解,工作好做多了。从而学习秩序有条不紊、生活环境清新怡人,每个小组有自己的黑板并可以自己设计,画上喜欢的花边,起个好听的名字,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室大相径庭,处处彰显了人文教育、和谐发展。整个学校体现出来的是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过参观学习,三所学校容校貌、严谨的师风、学风,严格的教育管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触很深,思考颇多:

打造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从我们参观的三所学校来看,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已是必然趋势,通过课堂改革最终实现学生的低负担、课堂的高效益,是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效结合的实践平台,是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教学行为的有效举措。

4.医院考察报告 篇四

按照区卫生局工作安排,xx医院一行X人于xx月x日赴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州人民医院概况

高州人民医院(下称“高州医院”)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在职员工1500多人, 开放病床达2600张,资产总值8.5亿元,是一所地处广东西部经济落后山区的县级二甲医院。作为公立医院,高州医院在没有向政府伸手拿补偿的前提下,通过阳光采购、规范行医、日常暗访制等措施,打破了当今公立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其推行平价路线,广种薄收,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解决了很多低收入病人的就医需要。由于效果显著,个案典型,高州医院的医疗改革被称为“高州模式”。高州医院的一流服务和低廉价格,不仅得到了当地百姓的高度好评,而且还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东南亚、美国和非洲的患者前来就医, 年住院量达6.06万人次,平均每一出院病人费用仅约5000元,被称为“平价医院”、“百姓医院”。

二、“高州模式”的几点感想

高州医院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即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外部政策环境宽松而有力的支持。“高州模式”的成功可以归结为市场“无形之手”与行政管理“有形之手”有效结合的结果。

一、市场竞争的“无形之手”

1、动态评定的薪酬制度。如何才能让薪酬制度发挥良好的激励效果,一直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全国各地通行的一种做法是在公立医疗机构中开展“绩效工资制”。高州医院并没有采用这一通行做法,而是自主确定员工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对临床科室全部施行年薪制,进行动态评定,在收入分配上体现出向高技术、高责任、高风险的岗位倾斜。奖金分配则按照“星级管理”,星级越高奖金越多。星级服务每半年评选一

次,最高级是五星,评上者每月奖金300元,年终还有奖;四星则每月奖100元,三星则不奖不罚,但低于三星则要处罚和扣钱。医院会对门诊及住院部各科室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若患者有一样评分不满意,或投诉某个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就不得参与星级服务评选,原有的奖金也要扣除。考评结果以医护人员佩戴1至5颗星胸牌为体现,星数多少与奖金、晋升和评先挂钩。两星以下的,离岗接受再培训,职称低聘一级。服务的好坏,主要是随机调查患者、由患者说了算。员工工资水平达到了当地公务员的三倍,该院医疗骨干的年收入水平在10万-50万元之间,跟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水平持平。这一薪酬制度不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制定出来,而是该院管理层在实践中逐步摸索、逐步完善形成的。

2、医院与企业对接的耗材采购制度。由于药品和设备耗材采购量大,高州医院经常跳过代理商等中间环节,直接和医药企业谈判。先由药企报价,择优确定采购对象,并在医院大厅和网上公示7天。期间如有更优选择出现,则再选择,再公示,如此反复。同时,为了防范医药、设备采购“幕后交易”造成的医疗成本大幅提升,高州医院采取“阳光采购”措施,每次采购都会成立临时采购小组,领导成员概不参加,采购专家临时随机抽调,入组后收掉手机,集中工作,不再与外界联络,完成任务后立即解散。

二、行政管理的“有形之手”

在治理诊疗过程中的滥用药、滥检查、滥收费问题,高州医院成立以退休返聘的专家为主的医疗质量控制专家组,独立于各科室的利益之外,查处“三滥”行为。

严禁滥用药:高州医院对医生用药进行严格控制:能用便宜的绝不用贵的,能用国产的绝不用进口的,能用单种药绝不用多种药。为保证“三用三不用”落实好,医院还制定了《病程记录的七个书写模式》和《抗菌药物分级应用指南》,并要求医生用药时写明理由;医院考核不与科室创收挂钩;同时规定平均处方金额不能高于80元。

严禁滥检查:医院规定,需要进行医疗检查的患者医疗指标阳性率要达到70%到80%,低于这一标准,开具检查的医生要受处罚。

严禁滥收费:在高州医院,无论是院长、主任医师还是普通医生,挂号费都是一样的钱。在诊治过程中,由于受“进口比国产好,贵的比便宜好”观念的影响,有些患者和家属会主动要求用进口药品、器械。而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医生会说服患者用国产的、便宜的;说服不了的,则需要医生写申请,患者在申请上签名,报设备科或药品采购科,最终由院长审批。如果发现医生有“三滥行为”医院会通过罚款、记过、记入档案、全院点名批评,并影响以后的提干、晋升、进修等。

最终效果:该医院2004年-2009年人均门诊处方费仅为75.75元,平均每位患者的住院费仅为4964元,药物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仅占35%。

三、政府给予有力而宽松的支持

1、在目前行政化体制下,一个医院的职工数量、结构和用工期限、需要多大规模的门诊大楼和病房大楼、需要什么样的设备、安排多少病床、可以开展什么样的技术业务,往往是政府行政部门根据区域卫生规划以及医院的行政级别来确定标准。医院的人事编制、规模和技术水平,都由行政部门来决定。高州模式否定了这一做法,并用实践证明,医院的人事编制、市场准入理应交由市场,由医院的管理层来判断和确定。按照行政级别,高州市人民医院是一家县级公立医院(二甲),但其现有职工数,病床数、医院建筑总面积以及医疗设备,这都大大超过行政主管部门所确定的县级医院标准。在技术上按照规定,县级医院不能开展心脏手术业务,但高州市人民医院不仅开展了还在规模和技术上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如果高州市依然严格执行事业单位体制中人事编制管理制度、行政主管部门设定的规模技术标准,高州市人民医院绝对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发展。而这一切离不开当地政府和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宽松而有力的政策支持。这种支持,比资金的投入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医院管理的专业性很强,管理者既要懂管理,也要精通专业技术。政府对医院,要有一个宽松的政策,不过多的干预,让医院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医院才能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2、发挥二级医院作用,给二级医院发展留出生存空间。按照卫生行政

部门确立的标准,县医院至多只能是二级甲等医院。但高州市人民医院目前无论从技术水平、医院规模、还是医疗服务的量和质量都已经达到国内三级甲等医院的水平。如该医院可以开展多种心脏手术、脑干肿瘤切除,肺癌根治,肝癌切除、胰腺癌切除、驼背矫治等高难度手术,还能做胸腔镜、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手术,特别是年心脏手术量,连续十二年排广东第二、全国前十名。事实上,由于大量优质资源集中在城市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县级医院和乡镇医院处境艰难。即一边是大量患者涌向城市三甲医院,导致“看病难”,一方面是诸多县级公立医院“无人来看病”,医疗资源闲臵浪费。应该发挥二级医院的作用,给医院发展留出生存空间,这一切有赖于政府为医院以贡献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总而言之,高州医院取得的成功最根本还在于医院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让患者、医护人员和公共财政在改革中实现了“共赢”。

5.医院考察报告 篇五

为学习借鉴国内兄弟城市医改做法和经验,2013年9月16-18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卫生局局长林枫随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北京大学医改考察组一行赴福建省三明市考察调研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在三明期间,听取了三明市做法工作介绍,与政府相关部门、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现将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做法

三明市是福建省西北部山区的地级市,所辖12个县(市、区),人口273万。2012年以来,三明市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其改革思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改革的原则,即兼顾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提高医疗资源效率、留住卫生人才与患者,既缓解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又不明显增加财政负担。二是改革的主要目标,即“公立医院回归到公益性质、医生回归到看病的角色、药品回归到治病的功能”。三是改革的基本手段,即“公立医疗机构硬件投入依靠政府、软件和日常管理依靠医院自身、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运行效率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其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1.取消所有公立医院药品(器械、耗材)加成。从2013年2月1日起,三明市实行县级(含,下同)以上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器械、耗材)加成。医院由此而减少的差价收入,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服务价格、医保付费、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消化等措施进行弥补。同时规定,财政增加的补贴不与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差价直接挂钩,以彻底切断通过多开药获得医院利益的链条,使药品回归应有的功能。三明市取消药品加成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全市所有22家县级以上医院同时执行。二是器械和耗材的加成与药品加成同步取消。

2.推进公立医院药品招标采购改革。一是规范药品和耗材采购行为。按照“用为而购、去除灰色、价格真实”的原则,严格实行“一品两规”、“两票制”和“药品采购院长负责制”,根据各家医院上报需用药品品种的通用名确定药品采购目录,共1565个品种,其中非基药996种,基药520种569个品规,个别病种需用药超出采购目录的,实行备案采购。二是实行药品价格调节机制。药品价格随市场行情不定期进行调整,如有价格更合理的企业,将适时对供货企业进行调整,允许医疗机构自行采购低于统一购价10%的药品。三是实施重点药品监控。把福建省第八批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目录中的129个品规(主要是辅助性、营养性、高回扣药品),列为全市第一批重点跟踪监控品规(厂家)目录。要求使用监控目录内的药品的医疗机构必须执行采购备案制(院长审批、开具处方医生、采购数量等情况)并报送市药品采购办。四是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对被发现有回扣品种的药品生产企业,取消该生产企业所有药品在三明市公立医疗机构的供货资格。对为该品种承担配送任务的经营企业,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停止向该经营企业进货1至3年,从源头上遏制药品生产企业向医务人员行贿行为的发生。

3.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和监督。一是明确政府对医院的投入。明确各级政府承担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的责任。按照“硬件投入靠政府,运行管理靠医院”原则,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公立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并逐步化解2011年以前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债务和大型医用设备购置债务。二是控制医生“大处方”。严格控制人均次门诊费用和住院患者医药费用,分别对不同等级的医院门诊平均人均次费用和平均每一出院者医药费用进行了控制。严格控制医师处方权限,明确普通门诊一次处方的限量,防止医生为拿回扣而开大处方。三是控制“大检查”。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控制在70%以上,三级医院控制在75%以上,三级医院全年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控制在5.5%以内,二级医院控制在3.5%以内。

4.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一是实行院长年薪制。在全市22家县级以上医院实行院长年薪制,由财政全额支付院长年薪,院长年薪和考核结果挂钩。二是强化对院长的考评。对院长工作的评价,专门建立了一套包括5大类34项指标的考评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方式,从医院服务评价、办医方向、平安建设、医院管理、医院发展等方面对院长进行全面考核,引导医院提供合理医疗服务。三是强化医院内部考核。核定的医生工资总额和医院的考核挂钩,总额与院长考核结果挂钩,使院长一人的考核责任变成全院员工的共同责任;分配和医生考核挂钩,对医生的考核依据医生对院长制定的医院内部运行细则的执行情况,形成政府激励院长,院长激励医生,各方利益一致。5.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需求,三明市与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合作,2013年定向为全市基层卫生院培养医学紧缺人才200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市财政全额支付每个学生每年学费6600元。由于信息闭塞,山区医院很难招到医生,沙县和福建省的医学院校合作,允许沙县医院带着编制去学校招聘。沙县政府还主动为引进的高技术医学人才解决住房问题,对服务满一定年限的医务人员奖励住房。

6.统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一是统一三项医保经办管理部门。2013年6月,提出“整合市县两级三保基金管理机构”,成立市级统一管理的全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各县(市、区)相应成立分支机构,实行条管,中心隶属于市政府,暂由财政代管,由一个经办机构直接与医院发生医保结算关系。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协调管理效能。二是三个医保基金实行全市统筹。为了提高基金风险分担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统一全市三项医保政策,从而为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医院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同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创造条件,2013年起,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实行全市统筹,各类基金自求平衡、互不调剂。三是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一体化。自2013年6月起,将梅列区、三元区、沙县、大田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并轨整合。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参保范围,统一筹资方式和缴费标准,统一医疗“三目录”和补偿政策,统一基金管理,统一服务监管,统一信息管理。二、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主要成效 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半年左右的时间,预期的改革成效开始逐步显现,呈现了患者、医生、医院、医保和财政的多赢局面。

1.患者经济负担显著下降,次均医药费用增速放缓。首先,药品费用显著下降。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占比2013年上半年下降到30.78%。2012年在门诊人次增长11.64%、住院人次增长11.74%的情况下,药品收入下降7.53%;2013年上半年,在门诊人次增长5.6%,住院人次增长6.5%的情况下,药品收入下降了21.97%。其次,次均医药费用增速放缓。2012年二、三级医院人均门诊费用实际值分别比2011年下降3.14%和11.83%。县级以上医院2013年上半年次均门诊费用实际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8%,出院者平均住院费用下降3.33%。2013年上半年住院病人实际报销比例平均为73.67%,同比上升7.2%,自付费用平均为1079元,同比降低283元。再次,“挂床”等现象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三明市入院人次数同比2011年下降3.05%,出院人次数下降3.26%,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下降2.04%。2013年 1-5月,全市22家县级以上医院住院率5.49%,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全市乡镇卫生院住院率7.35%,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

2.医院实际收入显著提高,医疗技术和设施显著改善。首先,由于调整医疗收费价格、增加医疗服务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措施,增加了医疗机构的医务性收入,加上财政补贴的增加,医院总收入有所增加,尤其是医务性收入显著增加。2013年上半年,县及以上公立医院总收入(含财政补助)10.86亿元,同比增长8.91%;医药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6.55%;医务性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26.9%。其次,由于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大型设备购置的投入,明显改善了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2009-2012年间,与中央投资相配套的县级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共12个,新增面积173457平方米,新增床位835张,完成投资4.41亿元。截至2012年底,三明千人均床位数4.33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6张。第三,医疗行为得到规范。改革后,通过指标控制与单病种付费,整个诊疗更加规范了,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不适应,但逐渐是可以接受的。

3.财政负担没有显著加重,医保基金扭转了收不抵支。三明2009-2012年间的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平均占到当年财政支出的8%-9%。相比之下,2013年初药品零差率、三保统一、院长医师年薪制改革以来,财政卫生支出力度并无额外增加。2013年上半年,财政预算内对医保与医院卫生院运营补贴为2.24亿元,同比增加7800万元。其中: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基金补贴1.16亿元;补贴乡镇卫生院1.12亿元、医院运行0.9亿元,同比增加0.74亿元。2012年底统筹基金由2011年出险8000多万元扭转为结余2632万元。2013年1-5月,全市39.8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结余3281.25万元。职工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的状况得到扭转,一方面是公立医院的费用增速放缓带的效果,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医院的服务能力上升、医疗环境明显改善,市内县内就诊率提高的效果。目前三明市的县内就诊率达到95%。三、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我市的启示 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既验证了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正确方向,也对我市今后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对医疗集团、医院、科室、医务人员的层级绩效考核制度,加强绩效考核结果在政府财政投入、医保分配及院长年薪、聘用及医务人员奖金等方面的应用,稳步提高医务人员“阳光薪酬”,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强化对公立医院的规划建设、资产管理和财务收支预算监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大检查、大处方、重复挂号等过度医疗行为。

2.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补偿机制。深化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加强对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实施情况的监测,建立价格改革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调整并理顺医药价格关系。加大财政对公立医院投入,落实规定财政政策,充分履行政府办医职责,积极探索化解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历史债务。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结算指标体系,充分发挥医保结算激励约束机制。

3.进一步深化医疗药品招标采购改革。加强“阳光采购”,以医疗集团为单位,推进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集约经营管理,进一步降低药品加成;完善“阳光账户”,医疗单位将合同外相关资金汇入帐户并按规定返还,严禁科室、医务人员收受回扣;强化“阳光用药”,推广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不良处方院内公示及点评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检查、开单挂钩。4.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影响我市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加强重点医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要创新编制使用、人才招聘和管理方式,着力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得进、留得下、用得上的用人机制。此外,可以探索与医学院校合作定向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医学紧缺人才的模式。

6.国外医院考察之法国医院 篇六

日期:2010-05-25

法国的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

(一)法国概况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人口6430万(截至2009年1月1日),在欧盟各国中人口数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德国。移民人口达到49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1%。通用法语。居民中90%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约400万穆斯林及少数新教、犹太教、佛教、东正教徒。法国国土面积551602平方公里。本土共划为22个大区、96个省、4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1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全国共有36679个市镇。首都巴黎,人口为220.1578万人(截至2009年1月1日),是法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世界文化名城,也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法国经济发达,据据WHO世界卫生统计资料,法国人均国民总收入34400美元,人均期望寿命(2008)男78岁、女85岁, 每10万例活产孕产妇死亡率为8/10万,新生儿死亡率2‰,每万人口医师数37人,每万人口护理及助产人员数81人,每万人口医院床位数为72张,人均卫生总支出3554美元(2006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为11%(2007年),政府总体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79.0%(2007),私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21.0%,政府总体卫生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为16.6%(2007),社会保障性卫生费用占政府总卫生支出的比例为93.4%。

(二)法国医疗服务和卫生体制改革

法国是根据宪法治理的共和国国家,政府实行共和国总统任命的内阁总理负责制。隶属于卫生部的公共卫生高等委员会对公共卫生问题和卫生服务组织相关的问题提供指导并辅助决策。法国卫生服务的筹资责任主要由法定健康保险体系承担,其筹资方式根据保险计划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来自所得收入中的缴费与以工资总额为基础的“普通社会缴费”同时并存。健康保险资金主要由雇主的缴费、雇员的缴费和普通社会缴费组成,其余主要来源于国家补贴和特定税收。法国卫生服务费用的报销方式主要有向参保人返还和直接向卫生服务提供者支付的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患者应首先自己向卫生服务提供者支付费用,然后再向其所属的健康保险基金会申请报销费用。但在非住院治疗中,一般由健康保险基金会直接向卫生服务提供者支付费用。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法国在卫生保健服务的成本控制、管理体制及卫生服务系统的绩效和安全等领域进行了许多重要的变革。目前其卫生服务体制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医疗费用大幅度减少、医生和患者享有高度自由权、法定健康保险覆盖的服务范围限制减少, 及卫生保健服务更加便捷可及等方面。

法国的医疗机构分为三种类型,即公立医院、私立非营利性医院和私立营利性医院,医院归属各异,有公立医院、教会医院、联合诊所、私人诊所等,还有一些

慈善机构的医院及依附于一些大公司、财团的医院。公立和私立医院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公立医院提供了将近2/3的住院治疗。尽管私立医院数量多于公立医院,但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提供中仍起着主导作用。目前法国共有3000多所医疗机构,有床位45.1万张,其中大型医科教学及医疗中心32个。提供短期住院服务,作为急性医疗及教学中心的综合性公立医院有550所,床位23万张,每所医院年营业额5000万欧元~5亿欧元不等;提供短期住院服务的私人医院有800所,床位8.1万张,年营业额一般在1000万欧元左右。据介绍,2010年法国议会通过的医疗保险费用预算为1624亿欧元,其中用于医院的费用为712亿欧元,占医疗保险费用的44%。

法国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医院所有建设发展的重大事项由管理委员会决定,而日常工作由医院院长决定。管理委员会主席由当地行政长官兼任,我们考察的尼斯大学医院管理中心的管理委员会主席就由尼斯市长、法国工业部长Christian ESTROSI担任。公立医院的院长和工作人员的任用由卫生部医院总局审批,由卫生部人才管理中心具体组织考试、培训和评估。院长及所有医院行政人员都受过严格的医院管理专业培训,公立医院正式员工都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各公立医院一般都设管理委员会(CA),是医院的决策组织,还有医疗委员会(CME)、技术委员会(CTE)、护理委员会(CSSI)和科室咨询委员会等咨询组织。医院实行科室主任全面负责制,科室的业务发展、人员培养及日常工作完全由科主任负责。医院的管理工作已实现计算机全国联网,可以随时调取各种需要的数据和资料。

公立医院的运行主要靠国家拨款支持,各项支出都有严格的预算。政府通过立法由国家卫生部、地方政府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对医院实行等级管理制度。虽然政府在经营管理上给公立医院很大的自治权,但在投资发展方面则严格按照规划进行,透明度非常大,利于监管。医院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医疗保险给付,给付标准每年通过国家与医疗行业组织谈判制订。政府通过对医疗机构的质量评审和认证,考核其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系数来促进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近年来,法国对公立医院在管理体制、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目前仍有相当部分的公立医院存在运营亏损等问题,但是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医院运营成本和经营状况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一是持续推进区域卫生规划。2003年,区域卫生规划系统注重于根据医院在某领域的技术能力,明确划分等级,使医院间保持相互合作。1999年~2004年间的区域卫生规划注重于急诊护理、围产期护理和癌症治疗有关。2005年至现在区域医疗规划则注重于在区域内促进医院网络的形成,每家医院尽其自身最大能力达到全力合作。以确保医院网络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但单个医院也将部分负责重大疾病。二是设立管理委员会。2005年实行让所有人在医疗服务中担负起法律责任的改革计划,其中包括让医生参与医院管理。所有医院均设立管理委员会,由当地市长担任主席,成员包括当地政府代表、医院医生代表、医院工会代表及非医务人员代表。委员会又下设医生委员会、护士委员会、安全委员会等。管理委员会对医院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做出决策,但不参与医院具体事务的管理。委

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医院规划;同地区医院管理局建立协商、协调机制;制定医疗业务发展计划,制定财务均衡策略,任命大科室主任。三是签订医院发展合同。区域医院管理局与公立医院签订合同,为医院设定3~5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其中包括医疗服务提供、保健质量、信息系统和管理效率等相关内容。合同决定了医院项目获得资助的方式,若医院被认为效率不够高,只能通过提高自身效率来获得资源;若效率很高,医院便可通过区域医院管理局获得额外资助。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新成立医院保健信息局(ATIH),旨在系统地管理从所有医院收集的信息,以及用于医院规划和筹资的信息。五是加强医院合作。医院之间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加强合作,如调用不十分繁忙医院的急诊人员。癌症治疗是公立和私立医院合作的领域,确保患者能得到全面的保健服务。六是管理重心下移。通过加强区域医院管理局(ARH)对医院的管理权力,将管理重心从中央转移到地方,将每个地区人口和流行病特点作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中医院规划的主要指标。

补偿机制改革方面,一是费用控制。2003年11月国会通过了2004年“澄清性”社会医疗保险预算案,通过开源节流一系列措施,到2012年公立医院逐步实行按项目规定费率制,包括手术费100%报销的条规(部分项目治疗费及某些药品报销65%,其余部分患者可通过补充保险获得报销)。二是强化公私合作。由于医院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多投资,单靠医疗保险的经费不足以支持高质量的医院建设,因此由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合作对医院进行投资。公立医院负责确立医院建设标准和要求,由私立机构进行筹资、建设和维护,通过医院运营收入分年度偿还私利机构的投资和服务费用,通常偿还期限为20~30年。通过私立机构可以再短期内大量增加投资、补充专业人力资源,使医院快速实现医院建设和医疗技术的现代化,使筹资或改建医院的时间成本大幅度下降。三是实行按病种付费。2003年起对医疗机构的补偿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不再实行简单的预算制,而是实行预算制、计量制和按病种付费制相结合的资金分配制度。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部分,如公共卫生服务、医生和护士的培养、精神病院、戒毒和毒品预防、血库和器官组织库的建设和运行等所需费用,仍按预算管理;医院运行的固定成本(人员和设备费用)按照预算制拨付,门诊和住院实行按照人数和按单病种付费。同一种疾病,对于不同年龄组的患者,支付的费用不同,特别是60岁以上老人,费用标准要高很多;不同地区同一病种所支付费用也有不同。为准确衡量医疗活动数量,建立了一套法国式的医疗活动当量评价系统(PMSI),将所治疗的各种疾病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确定工作量及支付费用标准。目前法国已经确定了用于计算支付费用的诊断相关组(GHM)2300多个。

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方面,一是实行大科室管理。推行“大科室管理”制度,使医院的组织结构更加合理化。“大科室”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科室特点组建大科室,主任由医院院长和管理委员会共同任命。大科室也设有管理委员会,每年开3~4次会议,讨论决定日常事务。二是简化管理。通过促进医院发展和简化其管理为医院提供更多改革和调整的空间,给予医务人员在管理决定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大科室由医生负责,在组织和管理上享有自主权。但医院在其他方面仍然受到严格的限制,医院的管理委员会仍在卫生部和区域医院管理局(ARH)管理下,人员聘用、投资和新技术使用等管理制度上还需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

(三)巴黎公共医疗救助机构(Assistance PubliqueHôpitaux de Paris ,AP-HP)是欧洲最大的医疗网络集团。据AP-HP副主席、秘书长Alain SUTTER介绍,AP-HP有37所医院,拥有床位22500张,有住院医生3000人,医科学生4800人。AP-HP的37所医院包括急性病医院、康复医院、老年医院三类,分布在巴黎大区的东部、东南部、东北部和南部四个地区,服务范围覆盖巴黎大区1000万人口,年住院患者1百万例,就诊患者5百万人次。就诊患者中,32%来自巴黎市区,41%来自巴黎近郊和远郊,27%来自于其他地区和国外。该与网络的医院相关联的医学院有7所,50%的住院医师参与大学的专业教学工作,其中15%为双重身份,既属于医院的医师,又是大学的教授。AP-HP还管理着34个专业培训中心,开展初级培训(如护士学校)、继续教育、高新尖端技术培训等,同时还与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展高端科学研究,目前有500多个研究项目,其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项目400项,还有一些面向欧洲的研究项目。AP-HP年度运营预算开支64亿欧元,其中人力费用占2/3。在运营收入中,75%为社会保险给付,9%为住院费收入。

AP-HP目前正面临三大挑战:一是2010年启动新的五年计划。2009年法国出台了新的医改计划,即《关于医院、患者、卫生及领土2009法案》,该法案强调医院工作方针、任务以及预防保健措施,将促使医院管理方式的改革,以适应法国的统合计划。在新的改革方案中,由医生、非医疗人员、民众代表、特殊技能人士等与医院利益相关的群体代表组成的AP-HP的管理委员会将改为监督委员会或监督理事会,监督委员会或监督理事会的主席也将由原来的市政府行政首长(市长)担任改为在监督委员会或监督理事会内通过选举产生。二是法国将出台《大学责任法案》,该法案将使大学机构在融资方面更有自主性。三是医疗资源的重组。AP-HP将其37个医院按照其服务的区域整合成12个集团,提升其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有效性。

(四)巴黎圣路易医院概况

巴黎圣路易医院是属于巴黎公共医疗救助机构(AP-HP)医疗网络集团的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位于巴黎市中心克洛德韦勒福大街(Avenue Claude Vellefaux),该院历史悠久,始建于1607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在有24小时开放的床位554张(其中内科床位389张,外科床位158张),急诊床位78张,年收治住院病人4.2万,门诊患者26.3万人次,急诊4.15万人次,患者90%来自巴黎市区和巴黎大区,10%的患者来自法国和其他国家。医院有全职医师711人,其中所有专科的主治医师(90人)都是医学院的教授。另有非全职医师86人。非全职医师拥有自己的诊所,每周来院工作3~6个小时。除医师以外,还有2500名职员,其中护士及医师助理1954人,管理人员320人,维护工人和安保人员175人。

医院年度运营支出3亿欧元,其中,50%是医生的工资,32%是医疗及药品等支出,11%是住院费。医院年收入2.92亿欧元,其中77%为医疗保险给付,23%的收入来自医院研究所研究成果转化。2009年医院投资1300万欧元,其中650万欧元用于建筑维护,600万欧元用于医疗设备更新购置,50万用于发展信息工程。

该院肿瘤治疗、血液病科、皮肤科居于法国和欧洲先进水平,拥有欧洲最大的骨髓移植中心,其肾脏移植中心在欧洲名列第二。医院设有医学博物馆,馆藏大量古籍和栩栩如生的皮肤病蜡像标本,接待我们的文物遗产及司法事务总监Patrick FOURNY先生向我们赠送了该院建院400周年时在该院医学博物馆演出的反映该院建院历史的歌剧光盘。该院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医院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尼斯大学医学中心概况

尼斯位于法国南部,濒临地中海,是法国第五大城市,第二大空港。尼斯大学医学中心(Centre Hospitalier Universitaire de Nice,CHU de Nice)成立于1973年,是集医疗护理、医科教学和研究创新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中心。CHU de Nice有员工7000多人,设有五个分部,开设床位1900张,患者主要来自尼斯所在的阿尔卑斯海滨省,同时也有来自外地乃至意大利的患者。CHU de Nice搭建了一个高端医疗技术平台,有35个手术间,拥有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实时导航系统、国际上最先进的MRI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具有堪称完美的人性化和高技术相结合的医疗服务能力。CHU de Nice每年受理36.5万个急救求助电话,出动急救直升机330余架次,诊治患者40万人次,成人急诊患者7万人次,儿童急诊2.1万人次,接生新生儿2800个。CHU de Nice医院的医师均参与医科教学,医院每年都接收医学院的大学生和实习医生,培养未来的住院医师或自由医师,医科教学及医疗中心的教学任务不局限于大学医学教育,也包含了助产师、护士、急救医师,麻醉护士,理疗师等。CHU de Nice因其持续开展的研究活动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目前开展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肿瘤基因与发展研究;血液病、肺病的免疫学研究;神经科学、精神病学领域的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公共卫生研究;传染病研究;营养学研究。该中心正在进行的基础研究项目有150多项,应用项目250项,每年发表学术论文350篇、申请2个专利。拥有诸多地区性或全国性的鉴定机构和研究中心,包括:生物资源中心、罕见病症的参考中心、细胞治疗与基因修复单位、骨髓移植中心、公共健康的研究中心、资源储存和研究中心、欧洲项目E-BUG的法国协调中心等。

2009年CHU de Nice收入总额为5.17亿欧元,其中医疗收入3.25 亿欧元,占63%;财政定额补助和捐助基金1.25亿欧元,占24%;其他收入66 95万欧元,占13%。2009年的支出总额为5.39亿欧元,其中员工人力支出3.32 亿欧元,占62%;医疗支出1.04亿欧元,占19%;后勤及行政管理支出6853万欧元,占13%,其他支出3406万欧元,占6%。2009年的资金投入总计3860万欧元,其中新建医院的资金投入2190万欧元,生物医药的设备投入580万欧元。目前,CHU de Nice与法国32个医科教学及医疗中心中的26个一样,尚处于赤字状态。据介绍,其盈利能力在所有的医科教学及医疗中心中虽属较为薄弱的几个之一,但在不断的改善过程中。自2008年起,已经实施减少赤字的复苏计划,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紧缩后勤及一般行政管理开支;完善投资管理(受到投资政策执行的影响);提高医疗工作效率。中心在其内部通过中心与其下属的150多个签订契约的方式围绕四个轴心实施改革:一是确保医疗质量,通过认证考核其成果;二是通过管理部门重组,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效率;三是强化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收入与支出的预算,保证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四是通过区域健康组织的介绍,为本地区市民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在操作上明确

7.医院考察报告 篇七

为了促进医疗器械行业与国外同行间在科技、经贸和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国际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最新进展,适应现代化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我会将于2008年11月组织医院培训代表团赴德国考察并参加第40届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医院及医疗设备用品展览会暨研讨会”,望各相关单位积极报名参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11月17-23日8天;或11月17-28日12天

二、组织单位:卫生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三、应邀报名对象

1、医院设备科和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主管院长

2、对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有兴趣的专业人士

3、拟扩大规模、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公办及民营医院

4、各大医药、医疗器械厂商

四、参观考察内容:

(一)德国医疗体系及制度概况;(二)欧洲部分国家医院参观考察

(三)参加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全球合作研讨会;(四)参观访问德国柏林夏里特医院并洽谈组建国际友好医院;(五)参加全球最大的“国际医院及医疗设备用品展览会MEDICA”

五、重点考察医院介绍

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目前是欧洲最大的大学医学机构,共下属约85个医院和55个研究所。其中夏里特医院成立于1710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并始终享有盛名。医院在德国已有多处合作医院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并拟在中国成立国际友好医院。为友好医院的组建,医疗机构物资采购的需求,夏里特医院方面欢迎国内的医院相关人士以及医疗生产商现场考察并交流合作事宜。

六、参与展会介绍

德国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国际医院及医疗设备用品展览会”(MEDICA)是全世界最著名、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疗设备专业展览会(11月19-22日,4天),每年举办一次,已连续举办了39年,每年参展商的数量达4000余家,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展出面积达20万平方米,展览分20个专业功能展厅,2008年预计多于20个展厅。展出产品门类有医院技术设备及设施、医疗诊所技术及设备、医疗电子设备、诊断及治疗设备、生化及检验设备、试验室技术和设备、原料和耗材、急救设备、病房家具及设备、卫生材料、医用通讯技术及设备、医院综合信息技术及服务等等。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约13.8万观众云集此展览。他们大多是世界各地的医疗器械生产商、批发商、经销商或拥有较高决策权的卫生部门专业采购人士和专业技术人员,在此了解世界医学领域发展动向,并最终决定合作或采购。MEDICA组织优良,秩序井然,参展商和参观商对该展会的评价都很高,被业界公认为本行业最大规模与最高水准的展览会。

会议主办单位:杜塞尔多夫展览有限公司;展会类型:医药保健/医疗设备/生物

展会地点:德国杜塞尔多夫

七、收费标准:

8天团:¥26800元/人,时间:11月17日-23日

12天团:¥36800元/人,时间:1I月17日~28日

备注:

1、报价所含内容:签证费、公务活动、全程机票、保险、四星级酒店(双人标准间)、一日三餐(正餐以中餐为主)、新机场建设费、中文导游、景点门票、境外机场接送、小费每人5欧元/天。

2、报价不含内容:、护照、单房差、境外私人消费及自费项目,团队以外的个人消费及因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如罢工、大风、大雾、交通延阻、航班取消或更改时间等引起的额外费用)。

八、报名截止日期:10月15日。

九、申请签证所需材料

1.护照(最后一页亲笔签名,其有效期在签证到期后仍不少于3个月)

2.三张近期证件照片(白色背景二寸标准护照照片)

3.提供所在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4.工作单位用英文或德文出具的介绍信原件(3张盖公司公章的空白公文纸);

5.个人名片两张及个人身份证、全家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

6.户口不在单位所在地的,需要提供半年以上的暂住证

7.申请人经济状况证明(银行出具的最近6个月的工资卡对账单、或存折)及个人名义注册的公司、房、车等证书

8.2份完整在线填写并亲笔签名的申请表(我司提供样本及网址)

9.退休客人需提供退休证,不需要其他工作证明

十、考察日程:

十一、付款方式

银行转账至:

开户名:《医疗设备信息》杂志社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东长安街支行

账号:8200 2177 7108 0910 01

十二、联系方式

联系人:陆璐/张熠桢电话:13911485922/13911485918

传真:010 5869 1267

8.食用菌发展考察报告 篇八

关键词:食用菌 产业 考察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扎实有效地抓好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大力推广发展食用菌产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由科技局领导及业务人员和职校教师一行四人组成考察学习组,对浙江龙泉市、庆元县、上海大山合集团等地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了全方位考察学习。考察组通过参观、座谈、交流等形式详细了解了食用菌发展的相关情况。

1、考察点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1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浙江龙泉市、庆元县食用菌产业能够形成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与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从政策、机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两地的党委、政府始终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特色支柱产业,纳入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列入农副产业的首位,力度大、发展快,常抓不懈。一是组织成立了强有力的管理、科研及技术服务机构。为协调、支持与服务食用菌产业发展,设立有专门的食用菌管理局及办公室,乡镇专门设立了直属食用菌管理站,配有专职专管人员,将人员与经费挂钩,列入目标考核。二是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先后出台了加快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食用菌生产专项经费,制定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三是部门合力支持。

1.2 科技进步和普及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80年代以前,龙泉、庆元发展食用菌是高消耗、低收入,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普及,不仅解决了菇粮争地矛盾、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而且使食用菌产量跃上一个个新台阶,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目标,成为龙泉、庆元数十万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如龙泉的双益菇业有限公司、庆元的食用菌研究所和菇星机械节能有限公司就是专门从事菌种选育、栽培技术、加工机械设备发明和应用等研究。食用菌在龙泉和庆元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研究、生产培育、环境卫生、病虫害防治、烘烤加工技术体系和保障措施,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机械化、标准化、无木化、周年化生产。

1.3 社会化服务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社会化生产的条件下,食用菌生产同样需要有相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龙泉、庆元两地经过长期的努力,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等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服务体系。如龙泉建有浙闽赣食用菌交易市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80多家,经销企业200多家,购销队伍1500多人,这些中介组织为菇农提供功能比较齐全的商务项目,把服务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

1.4建立科学的发展模式是推进食用菌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需要。龙泉、庆元都建立了“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使企业与农民之间形成互相依存的“共同体”,既降低了农民的风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为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基地,最终实现公司和农民的“双赢”。

1.5 实行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是全面提高食用菌经济效益的有力举措。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和绿色壁垒越来越复杂和严格,标准化生产已成为解决食用菌产品安全和市场流通的重要环节。上海大三合集团、龙泉市、庆元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管理标准、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产品追溯制度,明确了产品责任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菌种生产标准、菌棒制作与管理标准、出菇管理标准采收与加工标准等生产环节的标准体系。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品牌,走出国门。如龙泉市对当年新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则一次性奖励80万元,同时还设立了跨越奖和开拓国外市场奖。

2、我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我县生态植被保护完好,林木结构合理,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全县现有林地面积8.9681万hm2,森林覆盖率49.16%,有阔叶林2.7万hm2,其中,杨树1613.14hm2,硬阔类10387.64hm2,针阔混35.65hm2,阔叶混346.79hm2,软阔类9121.99hm2。农作物秸秆丰富。这些都是生产食用菌的主要原料。

第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食用菌生长。印江境内最高海拔2493.8m,最低海拔377.7m,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常年降水量1103.2mm,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因此,地理气候条件与龙泉、庆元相似,适宜食用菌生长。

第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梵净山环线公路将于2011年7月前全面建成开通,杭瑞高速已正式动工建设,特色食品工业区就位于杭瑞高速公路匝口旁边,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第四,有技术基础和栽培历史。我县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有《食用菌栽培》课程,为各乡镇培育了大量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人才。长期以来,专业课教师带领学生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进行试验和推广。在17个乡镇中,现有几十户食用菌种植户,种植的种类主要是平菇,已有少量的香菇、木耳、金针菇、竹荪、鸡腿菇、灵芝等栽培。栽培方式有室内、室外、袋栽、畦床等多种。由于规模不大,产量不高,则以鲜菇出售为主。在八十年代我县的灵芝产品“仙草牌”灵芝酒在马来西亚荣获国际金奖。

第五,市场前景看好。食用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集营养保健医疗为一体的纯天然食品,被誉为“健康食品”、“绿色食品”,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将“一晕一素一菌”作为最佳的膳食结构加以提倡,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菌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前景非常好。

第六,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思路。根据我县十二五发展思路:以工业强县、农业富民为目标,办好特色工业、抓好特色产业和旅游业,实现集约发展、集聚发展和节约发展。由于食用菌产业具有周期短、投入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集工农商为一体等特点,是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短、平、快”产业,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思路。

3、我县发展食用菌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龙泉、庆元等的考察学习,考察组一致认为龙泉、庆元等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结合我县的实际,我县发展食用菌产业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解决好有人抓的问题。发展食用菌产业,必须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抓。县委县政府提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思路,符合印江实际,符合市场需求,为做好食用菌发展的相关工作,建议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下设食用菌产业办,由责任心强、工作务实的干部专抓食用菌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发展的初期,要将目标指标化,任务责任化,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当务之急要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指导食用菌产业发展。

3.2 解决好发展模式问题。为了积极稳妥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一是出台企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对愿意来我县发展食用菌的企业,可考虑建厂房交由企业经营,同时建立奖励机制,鼓励企业扩大生产、标准化加工和创品牌。二是以实施“千户工程”为载体,推选出1000名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有一定文化基础、创业积极性高、能吃苦赖劳的能人作为首批发展对象,从事过食用菌生产的农民优先,采用政府协调贷款贴息一年的政策予以扶持。三是强化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组建食用菌协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他们在生产、流通中的作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3.3 解决好资金和技术问题。一是要积极争取扶贫、培训及产业化项目等专项资金,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投入,解决食用菌发展的资金问题。二是由招商局加强与上海大山合集团、龙泉、庆元等联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引进三家以上的企业落户我县发展食用菌。三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即聘请专家来我县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与选送专门人员外出培训后回来指导全县食用菌发展。四是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将县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科研和培训基地,开设食用菌栽培、食用菌病虫害防治、食用菌产品加工等课程,解决食用菌的技术创新和品种引进、试验、推广和创新问题。

上一篇:投资合伙协议下一篇:合作合同解除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