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论读书》

2024-08-17

解读《论读书》(共8篇)

1.解读《论读书》 篇一

《语文经典篇目解读》读书心得

八年级 张传俊

精彩的课堂总是能够让人回味无穷,为了使课堂精彩纷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绞尽脑汁。于永正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教师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

语文教材的课文教学目标中都有一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有一些经典篇目还要求背诵。这对教师而言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必然要达到教材要求的目标,因此,在课堂中关注朗读才是真正关注根本的任务。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教师的范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就能入情入境。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引导示范性的读是关键,学生要能够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并且要能够确保人人做到。这是理解课文的前提。于永正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和学生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就是课堂亮点的所在。学生对文本的朗读一是建立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二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有了两层的朗读帮助,学生的朗读必然能够入情入境,如何能让学生在朗读中掌握语言文字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处理,在情境中帮助学生进行品味、笑话、积累与运用,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课堂中,对于学生写字的指导也尤其重要,语文教学强调字词句段篇,首先字是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中知道学生写字,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先读帖再描红然后临帖,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纠正,让学生自己在书写的过

程中发现不足并进行评价,由此掌握字的结构及书写方法。

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汉语言的重要载体,教师有责任合理运用这些媒介,让学生不仅看到纸面的文字,更要看到汉语言背后深沉的内涵。

《语文经典篇目解读》读书心得

作者: 杨兆剑

单位:魏桥实验学校

日期:2014年11月

2.解读《论读书》 篇二

一、现象:解读不被认可

开放性试题的出现, 是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和落实, 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给了学生极大的发挥空间, 但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解答困难。这些困难有些由于学生本身对试题和文本的解读失误及表达的欠妥, 也有些来源于试题及答案的欠缺, 还有些源于学生对文本或对生活的解读不被教师群体认可。如果向纵深考虑, 不难发现我们平时阅读教学中的“个性解读”还有很多做得不完善的地方, 致使在考试中遇到尴尬, 这样的冲突会成为个性解读进一步发扬光大的瓶颈。

考试时, 学生常常因为对题目的理解超出了命题者或阅卷者的预设而失分, 甚至不得分, 这可能是“冤案”, 也可能是恰如其分的“惩戒”。

如文言文《马价十倍》:一个要卖骏马的人, 接连三天, 没有把骏马卖掉, 然后前去拜见伯乐, 以一天的报酬为交换条件, 要求他看着马转个圈, 临走时再回头看一眼。伯乐果真同意并这样做了, 马价立刻暴涨。

考试题目是: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

生1:骏马因伯乐而增价, 说明权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生2:那些买马者, 因为伯乐的关注而改变自己的认识, 完全没有主见。我们不能迷信权威, 凡事要自己实地考察,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3:像伯乐这样的权威人士, 为“一朝之贾”, 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去而顾之”是不可取的, 这种做法是以牺牲权威的可信度为代价的。当今社会上, 这种所谓的权威很多, 他们丧失了做人的原则, 实际徒有虚名。

生4:卖马人善于玩弄权术, 耍滑头对待消费者, 没有诚信, 不可取。当今社会, 这样的商人很多, 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生5:为了达到目的, 有时也需要非常手段。卖马者卖的是骏马, 但是无人赏识卖不出去, 也无缘遇上伯乐, 因此只好自己上门请伯乐, 他用“一朝之贾”换来了“马价十倍”, 虽然做法有点“小人”, 但还是值得的。只要对别人无害, 我们有时也可以使用一点手段和计谋来获得成功。

前三者的解读, 符合传统文化的常理, 也符合命题者的解读期待;而后两者不同, 答题者对卖马者的行为进行了解读, 对生活进行了普遍的关照和个性分析, 但却超出了教师的期待范畴。记得阅卷时, 笔者第一感觉是“错”。然而, 在评讲时学生之间展开了争辩, 理越争越明。仔细琢磨之下, 发现生5的回答确实符合“解文、知人、论世、察己”的解读原则, 判其为错是“冤案”;然而, 在中考或高考中, 这种“冤案”得以平反的几率又有多少呢!而生4的回答则是对文本的曲解, 判其为错是恰如其分的“惩戒”。

二、追究:阅读教学中个性解读的失误

学生考试时解读失误, 虽然说与学生本身的理解力有较大的关系;但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也难辞其咎, 因为我们所提倡的个性解读也有失之偏颇之处。

(一) 重情感轻言语

目前的公开课, 似乎少关注情感算“新课程”。于是, “想象”飞舞, “新解”盛行, 至于是否合理, 是否必要, 则无人思考, 导致一些语文课看似热热闹闹, 却无多少实际效果。究根问底, 新语文课程是一种正在崛起的“教育文明”, 它应有可咀嚼的意蕴。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应凸显出通过言语透视生命、通过言语发展生命这样的基本主题。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要通过说读写思的言语实践来进行和完成, 力避“浮”在言语之上的空泛化。

(二) 重发散轻聚合

个性解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 但是并不能排斥聚合性思维。很多公开课有一种误区:发散是大方向、是时髦, 于是满堂众说纷纭, 结果是, “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见解都有道理”“设计都很有创意”, 散向四面八方, 甚至到了“谈聚色变”的地步。但是,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智慧:学生在解读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的见解, 我们教师要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倾诉和交流搭建平台, 在交流和争论中, 有些不合理的解读甚至是错误的解读, 就应该纠偏, 学生在同质文化的教育和影响中形成相对正确的认识, 提升自身的能力。因此注重发散思维的解读过程, 也有可能形成聚合的思维结果。

(三) 重褒扬轻匡正

课堂教学的即时性评价经历了一个折线推进的运动轨迹。评价的言语表达, 由“错了”“不对”等简单粗暴的否定, 转为“太棒了”“太好了”之类笼统的褒扬。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一些学生偏颇地认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偏颇地认为“过程重于结果”, 只要自己动了脑筋, 就能成功。学生的个性解读有可能很有道理, 既尊重文本又尊重现实;也有可能有所偏颇, 脱离文本或脱离现实;也有可还缺乏表述的准确性、规范性或条理性。因此, 教师在进行个性解读式阅读教学时的有效评价, 应是精当地指出其在解读内容上或者解读语言的表述上不够严密和完善的地方, 注重评价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为有效的个性解读做好方向性引领。

三、应对:把握原点, 掌控半径

正是由于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存在重情感轻言语、重发散轻聚合、重褒扬轻匡正的错误倾向, 所以我们的学生只注重“我的感悟”, 而不关注感悟的合理性和怎样规范表达“我的感悟”。在个性解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准确、规范表达的意识, 对学生进行答题技术性指导, 在过程中关照结果。

(一) 由文本的内容把握解读的原点

一个开放性问题, 都有其文本的内容原点, 是针对文本的某部分、或某方面的内容提问的;不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如2006年南通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综合测试题 (题本《生命中碧伞红灯》) 14题。

“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 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全第 (10) 自然段的内容, 注意与上下文的有机联系。” (3分)

……

(10) “给自己添一把碧伞, 加一盏红灯吧。你的生命将_________。”“给生活添一把碧伞, 加一盏红灯吧。那时候, 满世界将花团锦簇, 生机勃勃, 美不胜收!”

就解读的原点而言, 首先是文本中“碧伞红灯”的本义, 其次是上文所表达的它与生命的关系, 再次是下文的句式。离开文本原点, 无论是内容上的还是形式上的, 都会成为断线的风筝, 栽跟头。我们来看评分标准:“不设统一答案。 (内容符合题目要求, 2分;语言与上下文合理连贯, 1分。共3分) 示例:因此而绚丽多彩, 情趣盎然, 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芳香。”虽然不设标准答案, 但是答案的有效信息都来源于文本:“绚丽多彩”“情趣盎然”来源于题本的第 (2) 自然段, “充满智慧”来源于第 (8) 自然段, “创造的芳香”来源于第 (9) 自然段;语言表达的范式来源于本自然段。

因此, 无论是考试还是课堂讨论, 我们都不要让个性解读架空, 我们要将思考的起点确定在文本上, 不能离开文本空谈自己的理解, 也不能离开文本要求来任意想象。找到问题的原点, 也就找到了思维的起点, 也就找到了个性解读的原点。

(二) 由题干的要求掌控个性张扬的半径

题干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提示性,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限定性, 两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与题共生。个性张扬的舞台就是以文本为原点, 以题干要求为半径的圆形剧场。

请看2008年南通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综合测试题 (题本《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19题。

阅读课文《错过》选段, 结合上文内容答题。 (4分)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 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 错过观赏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 关键是不能错过预定的站台!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 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 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 这样, “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 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人生的历程, 其意义不只是生命的流逝, 还在于要从生命的长河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刘心武对“错过”的体悟告诉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 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抽打心中的樱桃花》一文的阅读感悟, 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启迪。

做这样的题,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题本和链接材料之间的关系。文本的中心论点在第 (9) 自然段:“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 要学会取舍。”链接材料的第 (1) 自然段写人生要有明确的目标, 第 (2) 自然段写要乐观面对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作的舍弃。可见文本和链接材料为同一话题“人生的取舍”。因此, 应该以“人生的取舍”为原点, 两则材料的关系为半径, 展开发散性思维;而不是简单地把这两则材料的信息叠加, 让学生在材料的原点作奋飞状。

很遗憾, 作自由翱翔的学生因解读不被认可而大量失分;而未作所谓解读, 只是照搬原句的学生反而喜获丰收。请看来自通州市阅卷场上的学生答题及得分情况:

生1, 人生当中有很多我们贪恋的, 但是我们要学会舍弃, 把握其中最关键最美好的, 在终点收获更加丰富的给予和回报。 (得3分)

生2, 适当舍弃, 看似是一种失去, 但是在不久的将来, 就会获得更加丰富的给予和回报。 (得2分)

生3, 正确对待人生的得与失, 失去有时是为了得到更重要的东西, 而得到也未必是最后的需要, 因此要乐观对待错过与收获。 (得1分)

如果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这三种解读都会得到教师的肯定, 甚至高度赞扬, 因为他们分别从三个角度谈了阅读感悟或人生启迪。生1侧重于适当取舍;生2侧重于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舍弃;生3侧重于乐观地对待失去。他们都是围绕人生的取舍来谈的, 文本的中心论点就是“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 要学会取舍”, 链接材料的关键词也是“错过”“人生的终点”。 (换句话说也是失与得、舍与取的关系)

然而, 中考阅卷时执行的标准是“心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得2分, “学会主动‘适当的放弃’”得2分, 谈及取舍只得1分。仔细分析一下, 不难发现, 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适当的放弃, 不就是阐明了人生为什么要有所取舍和怎样取舍吗?所以生1和生2的回答应该是在两则材料的关系半径中的, 可以得全分;而生3谈乐观地对待失去, 则超出了这一题干解读半径, 属于另起炉灶的误解, 失分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说———就考试答题而言, 这个“半径”似乎比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应更短一些。

3.解读恩格斯《反杜林论》 篇三

《反杜林论》建构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并使新唯物主义进一步完善化。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本质规定性,恩格斯从哲学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适应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 ,它根本否定了一切旧哲学,亦即否定了作为科学之科学的旧哲学。它不再像旧哲学那样给各门具体科学提供关于事物及其知识的总联系的构想,而只提供科学地认识世界的一般观点和方法。恩格斯还从哲学研究的对象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他明确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旧哲学区别了开来。

在《反杜林论》第一编中,恩格斯对当时自然科学中的最新成果 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阐述了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首先,深刻论证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前提。其次,恩格斯针对杜林把物质同运动割裂开来,把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割裂开来以及时空有限的主张,深刻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和时空观。他指出,物质和运动是不可 分割的,物质世界的丰富多样性,是物质本身固有的运动形式所决定的。恩格斯还指出,物质运动是永恒的,运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恩格斯也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指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则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尺度。针对杜林的形而上学发展观,恩格斯深刻地指出,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内部的矛盾。此外,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考察了自然界的演化历史,在当时自然科学所获成果的基础 上,提出了关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的基本看法,深刻地阐述了有机生命运动的辩证法。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一编中对唯物史观的阐述侧重于补充和丰富。首先,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产生及其基本观点。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社会历史观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其次,针对杜林的暴力论,科学地论证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指出在政治与经济的关 系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被经济决定的。在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时,恩格斯也分析了政治所具有的一定的独立性和对经济的能动反作用。再次,针对杜林鼓吹的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道德,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和道德观 。恩格斯深刻地指出了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指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对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观,恩格斯首先揭示了辩证思维方式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 本对立。恩格斯又阐明了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杠杆。恩格斯还阐明了作为人类思维和认识成果的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统一,并阐述了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恩格斯还依据人类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运动,阐述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恩格斯指出: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 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恩格斯用大量的客观事实论证了矛盾规律的客观普遍性。他指出,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高级的复杂的生命运动都充满了矛盾,运动本身就是矛盾。恩格斯还用大量的事实论证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他指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恩格斯用大量的事实论证了“它是自然、历史和思维的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发展规律”。

由于杜林的错误理论是打着“社会主义”这块金字招牌,并以“科学”的伪装出现,因此在德国党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德国党面前,提出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是以杜林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基础,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不仅是关系德国党能否作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而存在的根本问题,也是关系到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沿着什么方向前进的根本问题。为了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使刚刚统一起来的德國党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必须批驳杜林主义。为此,在马克思的大力支持下,恩格斯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写下了一系列批判杜林的文章,在德国党的机关报——《前进报》上陆续发表。1878年7月印成单行本,这就是著名的理论巨著——《反杜林论》。

这部著作的问世,对于保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维护科学社会主义纲领,推动德国工人运动和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4.《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与书评 篇四

书名:《解读中国经济》 作者:林毅夫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字数:338000 写作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国外学界经常论断中国经济因未依照其主张的理论进行改革,虽取得耀眼成绩,但不可持续,并且崩溃在即。中国因为理不直气不壮,承受着诸多不该有的压力。作者认为,根据中国的现实,提出新的理论框架,以严谨的分析、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国外各界了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走向,中国经济学家责无旁贷。任何经济现象背后都有自己的逻辑,因此,解读中国经济并非不能有模式,只是必须有新的模式。阅读时间:2015年10月 阅读背景:

作为一名经济系的学生,今年秋季学期的《中国经济史》是我的必修课。经济学史的研究要兼顾史学方法和经济学方法,在第一节课的课堂上,孙老师强调了历史学的意义和功能:“我们并不是直接从历史中汲取解决我们目前事件中的问题,我们只是要知道在那个历史当下人们为什么做出那样的选择,那样的选择是博弈的产物,恰恰展现了历史的复杂,能够给我们一种启发。”也即所谓的“历史的必然性”。将这种必然性具体化为几个问题即:是什么造成了李约瑟之谜,决定了及中国经济曲折的发展路线?又是什么让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几十年内完成了史无前例的腾飞壮举?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否能够持续?林毅夫先生以实证的精神,透过具有极强迷惑性的经济现象,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他独树一帜的观点。

一、研究方法

作者使用的理论研究方法是假设——演绎法。

通读全书不难发现,作者在解释和阐述观点的步骤为:发现经济史学问题——提出假设——结合经济数据证明假设成立或不成立——若成立,则在相似条件下寻找另一段历史的经 济数据进行验证;若不成立,则驳倒该假说,并剖析假说存在的问题。将这种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在经济问题研究中,作者比较成功地得到了一个自成一体的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理论解释系统。

二、研究问题

作者在书中集中讨论了两个主要问题: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因素,和中国是否有继续发展的潜力。细化到具体问题上,作者讨论了李约瑟之谜的成因、农村改革的争议、城市改革的遗留问题、国企改革、金融改革;还讨论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真实、应该用投资还是消费引导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这两个问题所触及到的根源实际上是同一个根本问题——到底是什么经济因素及其变化支持着经济的发展,即发展经济学的根本问题。

三、主要观点

林毅夫先生的经济发展转型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大内容: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企业自生能力、产业技术制度内生。这四大内容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在作者解释中国经济所遇到的各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本书中述及前三者,在此概括如下。

首先,作者认为要素禀赋结构是经济体的一个初始属性。经济学概念的要素即导致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L)和资本(K)。自然资源受国土面积的限制可以视为给定;人口的增长速度因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非常有限,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亦可视作给定。于是,在三种生产要素中,变动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资本。而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富裕,即人均占有的资本量的提高,于是,K/L就成为一个经济体要素禀赋结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衡量指标,经济发展也极其高度地抽象概括为要素禀赋的提高。

上文述及,劳动力制约于超长期时间尺度变量——人口,而资本的可变性要大得多。所以要实现经济发展,就要进行资本的积累。要提高资本的积累速度,就要提高剩余的积累速度。这就涉及到经济增长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在附加值高的产业结构中,用同样的生产要素可以获得更大的产出,从而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而高附加值的产业依托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又有两种形式:技术引进和技术研发。对于像中国一样拥有“后发优势”的国家来说,技术引进的成本更低,能更快速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次,作者认为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是完成同样一个生产任务,不同经济体所面临的机会成本不同。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就是经济体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异质性。以中国为例,中国在进入世界市场之初缺乏资本但 却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而世界市场的主导者大多是资本密集型经济体,计入国际分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和比较大的产量占据更大国际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显然这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长期持续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势必会导致利润的下降,更多的剩余被其余要素的提供者剥削。所以,将利用比较优势得到的利润资本化,提高要素禀赋结构,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就能够以“小步快跑”的形式完成经济转型,迅速实现经济现代化。

再次,在要素禀赋结构的基础上,作者还提出了“自生能力”(viability)的概念。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当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一个没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它的存在一定要有外在力量的保护和扶持,否则不会有人去投资,或是由于一时判断错误投资后也不会长期经营下去。

根据微观经济学知识,在没有保护和扶持的状态下,一个企业将面对一个预算硬约束;与此同时,企业自身的性质将决定它的等产量曲线——即同一产量下不同要素的所有组合方式的集合。预算硬约束的存在会促使企业去考虑如何分配预算购买要素才会使企业达到最大产出,而这又涉及到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要素禀赋结构。在这一环境下某一要素越丰富,那么它的价格就越低,企业的要素购买组合就会发生改变,在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达到了最大产出。不同的企业对要素的偏好是不同的,同一产业中不同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对要素的偏好是不同的,不同产业对要素的偏好更是千差万别,但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外部环境的要素禀赋结构是相对确定的,在这种状况下,注定有一类产业的一个生产区段是回报率最高的。处于这个生产区段的企业,就可以被赋予较强的获利能力,具备很强的自生能力。

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都共同决定于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但是侧重点不同。首先,自生能力侧重企业的预期获利能力,而比较优势侧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其次,比较优势只能应用于开放经济,而自生能力在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中都能够适用。在自生能力的概念基础上,一个国家必然会有一个最优的产业结构。而如果在政策的扭曲下强行背离最优产业结构,企业将会背负政策性负担,失去其自生能力;如果政府还想让这些事去自生能力的企业生存下去的话,就要加以扶持,即自己背起自己创造的政策性负担。这是作者在解释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的观点理论基础。

四、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启示

1、农村改革及其相关问题 在农村改革后,面对粮食需求的日益提高,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最大程度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在供给方面有两个对策可以加以考虑。第一种方法,让农产品充分市场化,使其价格随着需求的增长而增长,消除市场信号扭曲,让农民真正有利可图,激发其生产积极性从而扩大产量。第二种方法,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农产品可以分为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粮食属于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根据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的关系,中国在粮食生产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如果能适度地进口我们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里农产品,把部分土地解放出来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就可以扩大出口,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对资源配置的改善。另外,政府方面也应有所作为:如果要振兴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农业,必然要加大对农业的资本要素的投入。

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实际上农民收入可以反映在农业生产的要素结构K/L上。不妨大胆假设:减少农村人口,并加快对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和实践的投资,让农业生产资本替代化,不仅增加了需求,还提高了农业的要素禀赋偏好。具体的实施的方法就是鼓励农民进城。这一方面让一部分生产者变为消费者扩大需求,另外一方面也刺激了另一部分生产者对新技术的投资需求,由进城农民打通了信息渠道,新技术得以研发。应用新技术之后在需求量和供给量都扩大,而生产者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每个生产者的获益自然增多,收入水平自然提高。

2、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城市改革所针对的是计划经济“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下的改革。“三位一体”即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的制度体系。作者的理论体系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什么城市改革的道路如此艰难。在计划经济实施前夕,中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的现状是:剩余少,可供出口的产品少,资金分散难以集中。而重工业的建设也有三个特点:建设周期长,技术依靠进口(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次性投入巨大。于是就构成了重工业优先发展与要素禀赋结构的巨大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扭曲要素价格,将农业剩余集中于工业生产,最后的结果就是产生了一大批在开放市场后不具有自生能力却占有巨大资源的僵尸企业,以及严重失衡的产业平衡关系。而东亚奇迹的主角——东亚四小在发展初期没有足够的国力来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计划,反而因祸得福,率先腾飞。这给经济管理者的启示就是要顺势而为,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发展比较优势的产业才能在市场中站得住脚,否则政府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3、国有企业改革 上文已述及,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没有自生能力。过去,国有企业因为国家的战略需要而建立起来,资本过度密集,处于不符合比较优势的行业,这一类问题可以统称为“战略性负担”问题,因为这是由国家发展战略所造成的企业负担。还有一类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存在的国有企业,在改革之后“冗员”的负担越发沉重,造成了一种社会性负担。

无论是战略性负担还是社会性负担,都是政府加在企业身上的政策性负担,造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政策性亏损。政府要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负责,就会给予企业政策性补贴(比如市场准入、税收、银行资金等方面的优惠)由于国家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不清楚所谓的亏损的具体数额,给企业造成了可以瞒报亏损的“预算软约束”条件,造成“窟窿越来越大”的现状。

解决方法无疑是卸去政策性负担。社会性负担要从企业中剥离并由政府承担,防止亏损的扩大;战略性负担则要是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除去涉及国家命脉的产业(国防等)由财政拨款补贴并由国际直接监管外,其余企业应鼓励以比较优势发展,形成自生能力活化国有资产。不能形成自生能力者应当破产处理,防止亏空的扩大。

五、评述

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林毅夫先生的理论体系,我对比阅读了《林毅夫先生若干观点批判》(宋圭武,2015.7.25)。该文章主要对林先生的三个观点进行了学术性的批判:1.公社低效率的原因是监督成本高;2.家庭承包制是农村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原因;3.科举制度是揭开李约瑟之谜的钥匙。

经重新研读,撇开宋先生对林先生观点的扭曲,林先生的这些观点确实值得商榷。不难发现林先生对三个问题的认识都是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批判:公社低效是因为重复博弈的可信威胁的丧失;从计量经济的角度承包制的确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科举制度的导向让中国没有产生科学革命,进而没有技术革命,没有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些观点我并不认为它们是错的,而是太过“经济学”了。林先生的确是一位令人钦佩的经济学家,但是当某些经济学问题与社会学问题纠缠到一起的时候,仅仅用经济直觉和经济理论进行判断和研究或许显得过于单薄。另外几篇关于林先生观点的评述虽有褒有贬,但是也大都认为,林先生的观点虽然充满了对经济基础进行考究的逻辑思维,但也因此缺少了一些对上层建筑的关注,以至于没有发现许多问题的核心。

5.解读《论读书》 篇五

1、说说题目

我们说一篇好的论文,不是靠华丽的语言作为修饰,而是它的真正意义和内涵。沈雁老师的文字有她独特的魅力,虽然简单而朴素、通俗易懂,却让人回味无穷,印象深刻。顺便提一下文章的题目。一个好的题目往往引人入胜,让人不自觉地想要去读这篇文章。《解读 分享 支持——做走进孩子心灵的老师》这个题目第一很明确:直接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二就是题目很简炼。因为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第三很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有沈雁老师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一个好的题目也为这篇文章打了一个好的开端,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说说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往往我们在写内容提要时,都会把文章中问题的提出、大标题小标题和结尾统统放上去,在这篇论文中,沈雁老师以清晰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简要叙述了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体现了5点: 1.完整性。2.重点突出。3.文字简炼。4.陈述客观。5.语言生动。

3、说说标题的特色

在阅读整篇文章时我发现了一个特别之处,每一个大、小标题都非常有特色:

看来一篇好的论文还要在小标题上花点工夫,一开始要周密思考,接着要理清思路,最后还要不断完善,最重要的一点更是要文字简炼、突出重点。

4、说说案例

要写好一篇论文,必须要有丰富、准确、全面、典型、生动具体的材料。从中研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具有说服力的题材(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因此,资料的收集对论文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章中我看到了每一个案例都是那么生动具体,看来平常的收集材料、积累案例的工作是非常的重要的,这样在写论文时内容便不会因为都是理论的东西而显得空洞了。

6.《论民主》的一种解读 篇六

摘 要:在政治发展和建设政治文明的时代主题下,理解民主的基本内涵和要义是一项有价值的工作。《论民主》是达尔对自己多年来民主理论研究总结的一部力著,也是试图以精练的语言将复杂的民主理论通俗化的尝试。理解《论民主》的要义基本上能够理解他的方法论和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努力,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民主的理解。

关键词: 达尔 民主理论 解读

理想与现实之间:民主的含义与合理性

规范主义理论学者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规范式研究,大多采用静态的、历史的、制度型分析方法,注重从抽象角度考虑问题,其方法为即理论上应该是怎样的就怎样的“应然”(should be )研究方法;经验主义理论则是从现实到理论的实证式研究,大多采用调查研究型的、动态的实证方法,注重从具体的、可操作角度考虑问题,后者的方法为现实是怎样的就怎样“实然”(It is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取向的不同,学者所得到的结论就不一样了。其理论来源价值与事实的二维分野。[1] 经验主义理论学者把民主当成一种程序、一种手段、一种机制,在这种安排下, 采用竞争性选举投票来决定官员,再由这些官员来代表选民决策,这就是“程序民主观”;规范主义理论学者则把民主当成一项崇高的原则如自由、平等、最高的善、多数人统治等具有实质内涵的、抽象的意义来看待,即实质民主观。达尔既把民主当成一种具有实质内涵的东西来研究,又把民主视为实现这一原则的手段、方法或机制。达尔是为了调和上述分歧所作的努力。民主过程就是社会团体制定一项公共政策的过程(学者称之为“团体政治学”)。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一个抽象原则即政治平等来保障。从公民的角度,我们应该把每个人的内在幸福看作是与他人平等的;从政府的角度,政府在决策的时候,对于受到决策约束的人,应当平等地考虑他们的幸福和利益。[2]

民主内涵的合理性是个“应然判断”命题,要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角度回答。由于政治平等更符合多数人的利益、更审慎、更易让人接受,而专制政体的权力趋于腐败,绝对的权力趋于绝对的腐败。无论是“价值判断”的视野还是“监护统治”理论的而言等道德层面专制政体远逊于民主政体。“平等的投票、有效地参与、充分的知情、对议程的最终控制及成年人的公民身份”保证民主平等的程序性内涵。[3] 民主政体有助于使个人自我决定的机会更多,个人的自由程度更大,个人会更关注自身性格(人性)的充分发育,个人也就会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公民权利同时履行更大更多的道德责任,从根本上维护自身的利益。民主就是个人自由的最大发展和保护。对于国家来讲民主政体有助于“避免暴虐、邪恶的统治”、“彼此没有战事”、经济繁荣、较高的政治平等。[4] 暴虐与邪恶的统治指的就是所有权力的聚集,权力集中到某个人或组织手中。而民主体制中三权分立和互相制衡的原则有效地分散了权力,权力不可能全部聚集到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手中,因而在现实中政治局面不会出现暴政。代议制国家有高度联系的经济交往,国家的领导者有高超的妥协谈判艺术与和解能力等等导致民主国家彼此没有战事。民主有利于经济繁荣也要求达尔对西方民主国家经验分析。市场与民主是怎样的关系呢?不论是过分变态发展的市场(主要是垄断)还是不充分发育的市场,都是破坏平等和不利于多元民主的发展。一定程度市场的发展可以造就民主政治。一个庞大的追求教育的中产阶级,他们有闲暇,有资金,追求法治、自由和自治,是民主社会的主体;市场主体本身就是有着独立决策权力的个人与组织,有助于民主发展的。

理想与现实之间:民主的理论构建和条件分析

7.解读《论读书》 篇七

关键词:印象主义,滞后解读,滞后命名

康拉德叙事方法中最突出的印象主义特点在于他的视觉描写方法, 这种将个人感官印象和意义连接起来的方法表现在他的一个叙事技巧的小小发明———滞后解读。早在《黑暗的心》发表之前, 康拉德的作品一直致力于寻找直接的叙述方法表达如何于洞察中寻求意义。其中偶得的一个方法为陈述一种感知印象并滞后命名、释义。作为读者我们见证了个人洞察过程中的每一步, 其过程被延迟锁在了主人公的意识中。这种叙事方式被称为滞后解读 (Ian W att1979:175) , 因为它将思维从外界获得信息, 和思维中先前的变化进程和确定其意义滞后很多的反映过程等同起来。当康拉德开始写《黑暗的心》, 他创作了一种叙事技巧, 正如印象主义画家试图直接表达视觉感观。康拉德描述了主人公的即刻感知, 使读者认识到印象与理解的不同;延迟告知读者真实发生的事件, 形成了事件与观察者对其理解轨迹的断裂。在《黑暗的心》中, 康拉德将其用于故事中最戏剧化的行为描写:在柯兹的站点下游, 马洛的船被袭击, 唯恐搁浅, 马洛焦急地看着当地工人, 有这样的描述:

我向下看着探测竿, 每一次从河水中移出一点, 感觉很恼火, 此时我看见我的撑船者突然放手, 四肢平展倒在甲板上, 甚至没有费力就拖住了竿子 (Conrad2001:63) .对于开始马洛无法解释的印象, 是由于他按常理表象的无根据变化恼火而产生的。但这里, 效果是一样的:当司炉工———我可以在我的下方看到的, 突然坐在火炉边头一下子倒下, 我吃了一惊 (63) 。此刻, 发生这些奇特姿势的原因开始浮现:随后我只能看着河流汹涌, 因为在航道上有一根木桩。大小棍子到处飞———密密麻麻在我的鼻子下面嗖嗖驶过, 掉在我的下方, 打在我身后的驾驶舱上 (63) 。然而就当马洛停下船长的工作, 并处理下一个障碍时, 他开始理解并最终破译了这些小棍子:我们笨拙地清除了水中的木障。箭, 上帝!我们被袭击了。马洛撑着船, 偶然擦了擦眼睛, 透过驾驶室, 他的目光突然回转:一个大家伙出现在百叶窗前, 步枪从船上掉入水中, 男子快速地后退, 回首望了望我, 目光完美, 深邃, 熟悉, 倒在了我的脚下。他的头一侧两次击到了轮子, 所谓长棍的一头发出咔嚓的一声并击倒了一个小账凳。看起来像是从岸上的某人那里抢到了那样东西, 踉跄地失去了平衡。薄雾已吹开, 我们清除了水中的木障, 前方, 我可以看到大约百码之后, 我将可以自由转舵了, 离开堤岸;而我的双脚感觉又湿又热, 于是向下看了看。男子打了个滚, 背朝下, 直愣愣地盯视着我, 双手抓着那根棍子。那是矛的杆子。他焦急地看着我, 抓住矛, 像宝贝似的, 带着一种唯恐我会把它抢走的表情 (65) 。

这种意想不到和陌生的行为是通过主人公的实施的, 他的滞后解读使得读者在第一时间经历了恐怖事件。对于马洛, 如果撑船者倒下, 司炉工坐下, 很自然, 死去的舵手的躺着的姿势一定是第三种。康拉德想传达的是把我们经历的强烈的感知和事件相结合, 其目的表明肢体 (感官) 印象一定先于事件的理解。文学印象主义含有一种视角, 不仅受限于个人观察者, 也被其条件———内部与外部———观察中当时发生的所控制。叙述中, 与绘画中氛围的介入一样的是:通常, 多种因素扭曲人的洞察理解, 或者延迟对于最相关和最重要事物的认知 (Ian W att1979:179) 。首先, 我们的脑子通常被其他的事所占据:马洛当时正在专注工作, 他应该被这些干涉他的职责———保护船只免于灾难的行为———所干扰。此外, 我们对于印象的解释, 通常随习惯性的希冀而变化:马洛将其不熟悉的箭理解为熟悉的棍子。最后, 总会发生超出我们能关注的视野范围之内的很多事情, 因此我们也许会漏掉危机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个事件中, 事实是舵手已被杀害。康拉德的方法表明将理解诠释成不经意的概念上的术语的所有困难。它使我们认识到滞后解读和印象主义的关系:它提醒我们通常释义过程的非准确性;由于这种非准确性在个人思维状况情形异常时尤为明显。滞后解读展示了危机当时发生的客观和主观的双重性。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为我们传达事件当时发生的真实性。作者毫无顾忌地选择了这种叙事方法。在阅读过程中, 事实上, 我们完全投入一种试图通过大量的非顺序的感官印象解释含义。康拉德试图破译个人理解的过程的该方法是1874年间所有艺术最为广泛传播的一个, 时值巴黎印象主义新绘画首次展出, 1910年伦敦新绘画展览, R oger Fry用术语称之为后印象主义。康拉德的滞后解读方法代表了对于凭借个人对外界的感观的表达过程通常遇到的问题的原始的叙事解决方法———被注以不经意的和概念上的术语, 使他们对于观察者是可理解的, 对于他人是可沟通的 (Ian watt1979:179) .康拉德可能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印象主义者或被印象主义运动深深影响。康拉德注重内部与外部, 意义和表象双重 (Ian W att1979) 。

参考文献

[1]Watt, Ian.Conra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Berkeley, Los Ang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8.对罗尔斯《正义论》的解读 篇八

关键词:罗尔斯;《正义论》;正义原则

中图分类号:D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24-02

正义一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百家争鸣、各执一词的观念,没有确切的定义或概念,许多哲学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著名的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认为正义就是为大多数人谋取最大的幸福感;休谟认为公共福利是正义的唯一源泉;穆勒断定正义是关于人类基本福利的一些道德规则。罗尔斯认为,正义的主题就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就是主要的社会体制分配基本权利与义务和确定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的分配方式[1]。

一、罗尔斯《正义论》的写作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社会出现种种矛盾和冲突,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种族歧视、民权运动、反越战运动等等,社会动荡不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社会生活的“凯恩斯主义”失效,受到人们的质疑,取而代之的是“新保守主义”的思潮,新保守主义最为鲜明的特征是“反国家主义”,即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他们对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和政策及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进行了猛烈批评,认为现在的政府已经超载,主张政府不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让市场经济自己运行。

二、罗尔斯写作《正义论》的理论前提和假设

1.新社会契约论

罗尔斯在书中提到:“我所要做的就是把以洛克、卢梭和康德为代表的传统的社会契约论加以归纳,并将它提到一个更高的抽象层次上来。”[2]传统社会契约论是17-18世纪近代西方哲学家霍布斯、洛克、卢梭等用社会契约论解释人从自然状态到国家的起源,他们的出发点是原始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即没有国家和法律的自然状态中,受“自然法”(以昭示着宇宙和谐秩序的自然法为正义的标准,坚持正义的绝对性,相信真正体现正义的是在人类制定的协议、国家制定的法律之外的、存在于人的内心中的,并非由人们的协议产生的自然法)支配,享有自然权利的人联合起来定立契约,成立国家,以便更好地实现自然权利。罗尔斯虚拟设计出有共同正义感能力的现代理性人,能通过选择普遍使用的正义原则达成契约,据以构建正义的社会体制,理性人正是罗尔斯新社会契约论的出发点。罗尔斯讲的“契约”不是为了参加一种特殊的社会或为了创立一种特殊的统治形式而订立的,目的只是为了确立一种指导社会基本结构设计的根本道德原则,即正义原则。

2.理论假设:原始状态

罗尔斯提出的原始状态的目的是想要不受各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干扰,做出一个纯粹假设的理想状态,使人们制定出正义的原则,在原始状态中,所有各方都是道德的主体,都受到平等的待遇,他们的选择是完全无知的,也就是对外部环境和人们的状况一无所知而做出的理性的有利于自己的契约或者规则。这种理想的假设状态包括四个核心概念:正义的环境、正当观念的形式限制、无知之幕、理性。将这种原始状态进一步解释为,假如有一个灵魂要投胎转世,他不知道投胎为人后是男是女,是美是丑,是富裕还是贫穷,是聪明还是愚笨,他也不知道自己将要投生的社会是什么状态,什么意识形态,而且对别人的状况也是一无所知,但是,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和社会经历,他们前世积累了无数的知识,经历了无数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就是他们知道自己富裕是什么样子,贫穷是什么样,聪明是什么遭遇,愚笨是什么遭遇,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无知而又理性的情况下,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建立一种有利于自己的社会契约和规则,这就是所谓的原始状态。

三、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

1.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

罗尔斯正义原则的一般表述:所有社会价值:自由与机会、收入与财富以及自尊的基础——都应平等的分配,除非任何价值的不平等分配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分解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拥有可以与别人的类似自由权并存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二是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不但可以合理地指望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且使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1]。如下表所示。

“自然的自由体系”是指所有人都凭借自己的能力,自由发展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成为强者,反之成为弱者。“自由的平等”就是凭借外在力量(国家或社会等)给所有人提供同一个起跑线(相同的机会),然后让有能力的和没能力的人自由发展自己的命运。“自然的贵族制”就是外在力量通过优胜劣汰,给予有才能的这部分人以职位优先权,他们自然就成了贵族,而没才能的人就成为贫民。“民主的平等”就是这种外在力量不只提供同一个起跑线,不只给予有才能的人优先权,同时也得照顾没有才能的这部分人,给他们以利益和帮助,以缩小差距,改善他们的状况。显然,罗尔斯的第二个争议原则所体现的就是“民主的平等”,即允许差别的存在,但要维护弱者的利益。

2.罗尔斯的两条优先规则

第一条,自由权优先:正义原则应按词汇序列来安排,自由权只有为了自由权本身才能受到限制,即不广泛的自由权能够使整个社会的自由权总体系得到加强;不平等的自由权必须是使享有较少自由权的那些人能够接受的。

第二条,正义优先于效率和福利:第二个原则在词汇序列上优先于效率原则和最大限度提高利益总量的原则,而公平机会优先于差别原则,即机会的不平等要能使享有较少机会的人拥有平等的机会;差别的存在能使最少受惠者也能获利[1]。例如,有两个赌约,一个是要么输10块钱,要么赢100块钱,一个是要么输1000块钱,要么赢10000块钱,在风险决策准则中,最小风险的情况下,坚持“小中取大原则”,我们最终会选择第一个赌约,因为第一个只输10块钱,风险比较小。这就是照顾弱者原则,即一个正义的社会就是照顾最少受益者的利益。如果把这个原则用于社会产品的分配,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第一,我们要尽可能地使社会产品按平等原则分配,若是把一个蛋糕,要使最小的那一块也最大,那么必定是要把蛋糕等分。然而,平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有时绝对的平等也是不可行的,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平均分配,结果就是大家共同受穷,若是一定要允许不平等存在的话,那就要使最贫穷的人也要比共同受穷时的条件好。因此,“小中取大原则”的另一个结论就是当且仅当社会产品的不平等分配有利于从中得益最少的人时,不平等的存在才是正当的,也就是罗尔斯所讲的差别原则。

四、罗尔斯正义原则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1.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公平正义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之一,罗尔斯认为要坚持自由平等原则,在我国,民主政治指的是人民通过某种组织形式来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人民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

2.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我国现阶段强调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政府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在收入分配制度上,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的制度,允许人们收入分配上的差别合理存在,我们要调节收入差距过大的局势,限制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提高征税起点等,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过于严重;地区建设上,我们应着力加大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全面推进西部建设和中部崛起,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差距;保障贫困地区的受教育权等等[4]。

3.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

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允许不平等的存在,但是社会产品的分配要有利于最少受惠者,这就启示我们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建立和完善社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相互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并落实低保制度,加强农村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提高下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帮助弱势群体减轻生活和心理压力,有利于减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稳定,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5]。

五、结论

罗尔斯正义论是修正主义的,他主要想用公平的正义观取代占统治地位的功利主义的正义观,对资本主义制度做出某种修正,从而推动社会变革,解决各种社会冲突和矛盾[6]。罗尔斯的这两个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协调的,甚至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评,如没有理由认为正义原则高于一切功利主义的考虑;无知之幕全然是理想主义等等,而且罗尔斯的正义的两个原则带有颇多的理想主义色彩,一种正义观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它不可能超越社会基础而凭空产生,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罗尔斯试图通过改变正义观来改变社会的想法是不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他忽视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比如中国对于效率与公平的提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平均主义到先富带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党的十八大的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都是随着我国社会条件的变化而逐步提出的,具有现实的社会基础,因而具有可行性,所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也有缺陷,我们要吸取其合理的部分加以运用,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变革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沪宁.罗尔斯《正义论》中译本序[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4985.html.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

[3]王颖.浅议罗尔斯正义论[J].网络财富,2010,(16)

[4]郑欣.浅析罗尔斯正义论[J].法制与社会,2008,(6).

[5]蒋雪群.罗尔斯正义论二原则及其现实意义[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

上一篇:东川中心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计划下一篇:2022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