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领导干部

2024-07-28

年轻领导干部(通用11篇)

1.年轻领导干部 篇一

强化年轻干部深入基层实践

提高年轻干部自身的修养和工作能力

李绍军

读了《扛着责任到基层 背着收获回机关》这篇文章,感触很深,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为了培养年轻干部,采取了年轻干部深入基层实践的方法,无疑这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培养年轻干部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加速年轻干部成长的的需要。现在很多年轻干部多为文化高,长期在机关工作,虽然理论知识相对丰富,但对基层工作不了解,容易产生骄傲和自满心理,但工作上往往眼高手低、浮于表面。所以,采取年轻干部深入基层实践的办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修养;有利于拓宽年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思路;有利于较大、较快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一、我认为深入基层实践有利于年轻干部务实工作。

年轻干部深入基层实践的话,自己负责一路工作,就有紧迫感和压力感,要想尽快进入角色,必须用高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沉下身子干工作,用心做事,脚踏实地工作,这样才能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

二、我认为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可以收获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在基层能够学到怎样为人处事,能够学到怎样待人接物的方法,能够学到怎样成为员工的朋友等方面知识。年轻干部要想在基层做好工作,就要必须不断勤学多问、多记笔记,积累实践知识,丰富基层工作经验,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技术素质。

三、我认为是与员工建立了纯真的友谊的桥梁。年轻干部若没有

在基层干过,他们对员工没有感情,对员工会冷淡。只有在一起工作了,才能了解员工对待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态度,了解到员工对待他人的友好团结,对待生活的良好状态,理解员工的“累”“ 苦”的滋味。只有这样年轻干部才会与员工打成一片,与员工建立了纯真的友谊。就不会高高在上,就会用真诚对待自己的员工,去关爱员工。

四、我认为年轻干部深入基层实践,才会不断加强学习并坚持学以致用。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只有依靠基层实践和勤奋学习来实现。年轻干部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到认真学习本职业务和急需的知识,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做好工作决策。

2.年轻领导干部 篇二

一是“嫩不如老”的观念的影响。多年来, 由于历史的原因, 在选拔使用年轻干部问题上一直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年龄划杠子、以资历定位子”, “按照资历往下排, 一茬接着一茬来”等思想障碍, 以及对年轻人“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少”‘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不可不用、不可重用”等思想的偏见。影响着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

二是“尺子”的偏差。没有形成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突出表现在干部选拔使用上存在着照顾性提拔、安慰性提拔、平衡性提拔等现象, 导致一些年轻干部没有竞争优势, 难以脱颖而出。

三是“来日方长”的桎梏。当一些同志在经历了一步一步的台阶走上领导岗位之后, 他们已不再年轻, 错过了最佳使用期。

四是“位子”的限制。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领导班子职数的“满员超载”以及干部不到年龄不退休、不犯错误不下岗、“能上不能下”等问题的存在, 不能给年轻干部“腾位子”, 目前可使用的职数捉襟见肘, 影响了年轻干部的上岗。

针对上述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 必须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取得进展;必须在完善制度上求得新突破, 在落实制度上做文章, 变人选人为制度选人, 依靠制度化、规范化来保证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1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提供平台

1.1 解放思想, 建立年轻干部选用工作责任制。

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把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当作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来抓。一要明确各级领导特别是单位主管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政治责任。把培养年轻干部工作列入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职责及任期目标, 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二要建立起单位主管负总责, 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三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推荐人选登记署名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在举贤任能方面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

1.2 引入竞争机制, 不断完善选人用人制度, 拓宽年轻干部“上”的渠道。

市场经济竞争性、公平性的特点, 要求我们建立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切实树立不惟文凭看水平、不拘小节看主流、不咎既往看表现、不抓小过看发展的观念, 并利用多种媒体, 广泛宣传公平竞争的意义和公平竞争中出现的优秀年轻干部, 造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1.3 以制度建设为中心, 以公正退“老”、完善考核为重点, 积极疏通干部“下”的出口, 为年轻干部创造“上”的机遇。

岗位轮换、新老交替的用人制度是保证干部队伍活力的有效措施。一是设立任职岗位最高年限, 凡达到上限者, 不能提拔为上一级领导, 必须调整岗位, 给年轻干部“腾位子”, 以确保年轻干部上岗锻炼的机会, 加速领导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二是实行干部任期制。无论是聘任制、选任制、考任制还是任命制产生的干部, 都应规定其任期, 到期必须调整其职务或交流使用。三是完善干部实绩考核机制, 把任期目标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升降去留的硬性依据。

2 储备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 保证选拔使用年轻干部的源头活水

2.1 坚持“一推双考” (群众推荐、组织考核、政绩考核) , “双推

双考” (民主推荐、组织推荐、组织考核、政绩考核) 等行之有效的选人制度, 不拘一格选好人。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 以“一推双考”、“双推双考”等形式抓好后备干部的年度考核和调整干部补充工作, 不搞求全责备、论资排辈。对后备干部本身的缺点和错误, 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指出。通过培养教育, 帮助其成熟起来。

2.2 坚持“备”、“育”、“用”三结合的制度, 强化措施培养人。

一是“备”、“育”结合。认真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保证后备人才的质量, 使“育”有基础, 提高“育”的成功率。二是“备”、“用”结合, 坚持在培养中使用, 在使用中培养, 凡拟提拔的人, 原则上必须从后备干部中选拔, 使“备”、“育”、“用”三者有机统一, 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整体效益。

2.3 坚持优胜劣汰动态的管理制度, 用严格的标准管好人。

坚持每年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年度考核和调整补充, 实行存优汰劣的动态管理机制。对那些思想、能力作风不适应要求, 工作没有起色的后备干部及时进行调整、淘汰, 使后备干部队伍通过不断的新陈代谢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以适应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

3 强化教育管理, 健全约束机制, 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3.1 建立政治理论定期培训制度, 过好学习关。

要以党校为基地, 建立定期轮训制度, 做到重点对象重点培养, 优秀干部优秀培养。在内容安排上, 着重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宗旨、纪律、作风方面的问题, 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在调整班子、考核干部尤其是拟提拔使用干部时, 要把年轻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察。

3.2 认真推行干部交流制度, 过好政治关。

要坚持以人为本, 与年轻干部在思想上多交流, 感情上勤沟通, 从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 帮助解决他们所想、所盼、所难的实际问题。对有缺点和毛病的年轻干部, 该批评的要批评, 该帮助的要帮助, 特别是在发现他们有不良倾向时, 要及时帮助教育。

3.3 强化锻炼, 过好实践关。

年轻干部政治上的成长离不开实践锻炼, 只有投身于实践中, 才能加深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因此要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的舞台, 尤其要注重将其放到关键工作岗位, 给实职、压胆子、考实绩, 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

3.4 深化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过好实绩关。

年终对年轻干部工作进行实绩考核, 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为单位的发展建功立业上来。对为官不正, 热衷于跑官、要官的年轻干部要及时调整, 形成用人要素质、看能力、看实绩的良好导向, 使年轻干部既看到希望, 也感到压力, 从而增强他们前进的动力。

4 树立以人为本的用人观, 不断提高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整体水平

4.1 把握住最佳使用期, 处理好年轻干部逐级提拔与越级提拔的关系。

胡锦涛指出:不经过必要的台阶锻炼, 培养不出好的干部, 但一律按部就班地走台阶, 也会耽误年轻干部的成长, 错过最佳使用期。因此, 在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中, 要正确看待台阶, 不能惟台阶, 要树立实效观念, 在最佳使用期内提拔重用干部, 发挥干部的最佳作用。

4.2 正确对待年轻干部的长处与不足。

常言道:人无完人, 金无赤足。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对此, 要做到对有争议的辨证看, 对有失误的全面看, 对有“棱角”的从本质上看, 对资历不深的从发展上看, 决不延误人才。

4.3 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3.为年轻干部成长引航 篇三

集团党委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工作氛围,在集团确保首都供水安全的工作中见到了成效。近年来,培养选拔的年轻干部在集团供水能力建设、供水调度运行、供水管网管理、供水水质安全、供水营销服务等中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团竣工投产了郭公庄等新水厂,供水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应对了市区不断刷新的高日水量,保障了首都供水安全;提高管网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了管网漏损和运行成本;加强水质工艺全过程管理,确保水质安全放心;深化金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提高了水费回收率和客户服务水平。集团供水主业竞争力的增强,综合实力的提升得益于一批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快速成长起来,在供水战线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营造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工作氛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高度重视。思想上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关键。集团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为集团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团后备领导人员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相当于科级领导人员后备人选应以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为主体。特别是近年来,集团先后多次在工作会上提出进一步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在领导班子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力争每一个班子都配备上35岁左右年轻干部的发展目标,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在领导班子配备和领导人员调整工作中,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一批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可,他们陆续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基层锻炼。相对而言,年轻干部是富有生机和充满活力的群体,但是相对缺乏工作阅历和实践经验,需要在实践工作中、基层岗位上加以培养和锻炼,不断丰富年轻干部的工作阅历,帮助年轻干部积累实践经验。集团各级党组织注重选拔年轻干部承担重大工程项目和重要工作任务,把年轻干部放到有利于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岗位上进行培养锻炼,有意识地让年轻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多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通过早选苗子、早压担子,帮助年轻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和实践锻炼中加快成长。近年来,集团先后在郭公庄等新水厂建设、接纳南水水源、管网漏损控制、阶梯水价调整、自备井置换改造、重大会议和活动供水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中培养锻炼了一批年轻干部,为集团储备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教育培训。集团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政治理论培训,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加强道德修养培训,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集团党委定期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系统安排政治理论、思想教育、专业知识、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帮助年轻干部提高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业务能力、提升管理素养。集团鼓励年轻干部结合岗位需要坚持自学,并与北京工业大学联合举办在职硕士进修班,积极为年轻干部学习深造创造条件。集团各级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教育和引导年轻干部,努力钻研业务,扎实工作,不断进取,在工作实践中磨炼自己,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求,为推进集团供水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胆使用。集团党委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和“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予以任用,对年轻干部既严格要求,又不求全责备,为年轻干部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提供舞台,集团近年来培养的一批年轻干部快速成长起来,陆续走上集团中层领导岗位,承担起重要的工作职责。其中部分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35岁左右开始担任集团中层正职领导职务,主持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全面工作。工作实践证明,年轻干部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积极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对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要不唯资历,不唯年龄,大胆使用,让年轻干部在重要岗位上成长,在工作历练中提高,才能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数量充足的人才储备。

在今后的工作中,集团党委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并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选拔任用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工作,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年轻干部人才队伍,为集团实现“供水保障可靠、水质优良安全、管网运行平稳、社会服务文明、供水技术先进、管理基础扎实、运营效率高效、企业职工和谐”,具有“首都标准、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供水企业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4.年轻领导干部 篇四

年轻领导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明确指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树立良好的作风,保证改革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保证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也是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年轻领导干部的自身整体素质,确保我们的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的伟大事业中承前启后、后继有人,以致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在“学习、道德、廉洁、奉献、监督”等几方面必须全面加强。

一、健全长效学习机制,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年轻领导干部要要善于学习,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学习是个前提,不学习,政治上就不能成熟,是非不分,方向不明;不学习,精神境界就会陷于低级趣味,就难于抵挡各种名利的诱惑;不学习,工作中就理不清思路,分不清主次和轻重缓急。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学习型和创新型的社会,年轻领导干部虽然思想敏捷,比较容 易接受新鲜事物,但不能自我满足,要具有进取和创新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要虚心好学,善于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从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年轻领导干部必须学好党的基本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要狠下功夫。当前,我们正处在跨世纪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需要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从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从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从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加强理论学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除了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外,也要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学习做好工作所必须的一切知识,努力拓宽知识面。当今时代是科学信息时代,是科学创新时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不乐于学习,就会落后,思想就会僵化,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人事组织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科学、系统、长效的学习机制,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学习考核档案,定期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时间,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增强教育学习的效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年轻领导干部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积累经验,才能走上成 熟,并取得胜利。

二、树立为政以德思想,增强为民服务意识。道德修养乃人之根本,是为官之道。现代文明社会中,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培养良好的道德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道德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就早已提倡“为政以德”的思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得天下,从历史长河的发展进程来看,这是千真万确是不灭的普遍真理。年轻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就是要自觉按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养成高尚品德和情操、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道德品质形成规律表明,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实践道德行为,养成稳定的习惯来培养的。年轻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人民所赋予的权力,加强领导干部权力道德建设必须依靠主观世界的努力,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权力道德修养的自律对于防止与消除权力异化变质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干部都要自觉加强权力道德修养,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以律己,不计名利,淡泊人生,要善于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一个具有高尚权力道德的人。年轻领导干部必须遵奉更为严格的“道德戒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标准,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也是年轻领导干部道德的本质特征。一是要有勤政爱民,公正廉明的从政修养。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要克服官僚主义,切实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克已奉公,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人民好公仆。三是要有以民为本、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有利于人民的事,就积极去做实做好;不有利于人民的事,就坚决反对。工作出现偏差和失误要及时纠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恪守廉洁奉公意识,构筑防腐拒变堡垒。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清正廉洁是每个领导干部的最起码的道德本质,只有清正廉洁,才能有好形象、好威望,才能有凝聚力和号召力。领导干部有才无德就会用手中的权力乱办事、产生腐败,有德无才只能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德才兼备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要不断在实践中积累新经验、增强新本领,真正成为业务工作的能手、善解难题的高手、促进发展的强手。领导干部要有清醒的认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领导权就是服务权,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要把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民主用权,科学用权,为人民掌好权,只有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决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随心所欲,无所欲为,或者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在正常的职务活动、经济交往中要紧紧把握住纯洁的思想道德防线,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在行动中自觉防微杜渐,从自身的生活作风抓起,从小事抓起,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党的优秀好干部郑培民同志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任长霞同志二十年从警生涯,“心底坦荡,一身正气”;孔繁森同志“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以这些典型先进事迹为榜样,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无私奉献。每一个年轻的领导干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都有纯洁的思想、饱满的工作热情、意气风发的工作斗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职务的升迁,往往有些领导干部经不起权益或财色的诱惑,思想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腐化堕落、生活糜烂,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领导干部都要培养良好的思想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恪守廉洁奉公的为民意识,坚决抵御庸俗腐烂的、不健康的思想侵袭,构筑坚固的、牢不可破的心理防腐墙。

四、培养乐于奉献精神,提高处理问题能力。奉献是为党工作的执着,奉献是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奉 献是甘当孺子牛的勇气。讲奉献就应当以热衷于党的事业为准则,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以清正廉洁、坚持原则为行为规范,尽职尽责,努力为社会服务。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领导干部,就要培养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要勇于面对各种困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者,都善于从困难的环境中汲取营养,砥砺意志,自强自新。环境越是艰苦,越是困难重重,青年干部越要振奋精神,永不自满,要始终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决心,迎接挑战的气概。年轻干部要乐于奉献,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时时有大局观念,决不能只想个人进退得失。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尽职尽责,扎实工作,把追求融入到一件件具体的工作中去,把奉献体现在无尽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新提拔年轻领导干部往往有充沛的精力、强壮的体魄、旺盛的斗志,应该安排到最艰苦的复杂环境或到问题最多、矛盾最突出、发展最滞后的基层一线去,能实现解决发展难题和积累工作经验,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的冷暖,倾听人民的呼声,着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年轻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创新才有进步和发展。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不断锤炼昂扬的正气,时时处处彰显创新的锐气。要有激情、有干劲,力戒暮气、世故、圆滑。要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出思路解决问题,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推动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在改革发展中突破。办事情、作决策,要善于把上级指示精神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勇于革除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落后意识,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完善社会监督体系,注重择用优秀人才。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确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得以顺利实践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监督工作,必须从解决认识问题上入手,切实对年轻领导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监督理论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实施监督和接受监督的观念,从根本上增强监督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对监督工作的消极、被动、抵触情绪,为加强监督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权力的运行必须接受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作为行使权力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刻认识监督与信任、监督与爱护的关系,坚决克服官本位思想,克服“监督是不信任、是障碍”的错误观念,自觉摆正公仆位臵,积极主动地接受监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权力观教育,不断增强实施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意识。一是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权力是人 民所赋予的就必须为大众服务,为群众服务,权力的行使是代表着广大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为群众排忧解难。二是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舆论作用,接受人们的检验,对较典型突出的优秀好领导、好干部的先进事迹要及时宣传报道,对那些反面案例也要及时暴光,从而起到警钟长鸣、以此为戒。“权力必须放在笼子里,必须晒在阳光下”,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只有经得起舆论毁体监督的考验,获得人民的拥护和肯定,那么才是一个合格的好领导、好干部。三是要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监督。要认真学习好各种法律知识,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法律的尊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绝不手软。有些领导干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虽然在理论上学得头头是道,满腹经纶,坐在主席台前口若悬河、振振有词,可在背后却贪污腐败、作风糜烂、思想堕落,在群众面前趾高气扬,胡作非为,毫无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本质。相反,有些领导干部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总是能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始终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地献给党、献给人民。笔者认为纪委审计部门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管,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监督体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产生,发现一宗严惩一宗,努力净化社会风气。人事组织部门要善于发掘人才,用好人才,只 有把德才兼备被群众拥护和被社会认可的年轻好领导、好干部给予合理使用,摆上适当的岗位,赋予更多的责任,那么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后继有人、蓬勃发展,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5.年轻干部接地气 篇五

当前,相当一部分年轻干部是直接从校门进入机关门,没有到基层一线工作,缺乏基层实践和艰苦环境的锻炼,这无论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还是对干部自身的成长进步,都是不利的。年轻干部要自我成长、健康成长、担当重任,就要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到独当一面的岗位上去砥砺意志、锤炼作风、历练才干,多“接地气”方能“长才气”。而一些年轻干部片面认为:上级机关条件好、待遇高,发展空间大、机会多,比基层提拔快;有的担心到基层不能独当一面,应付不了繁琐、复杂局面;有的眼睛一直向上看,一心往上走,不愿到基层做艰苦工作。其实,这些思想认识要不得。

基层虽然事务繁琐、情况复杂,在基层工作,更需要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各项工作都要亲力亲为,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年轻干部如果主动“接地气”,零距离接触普通群众,一起感受幸福与快乐、困难与艰辛,就能够培养出与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联系,也能够比较深切地了解基层、熟谙世情、洞察民意,办事情、想问题、做决策也就越容易贴近群众、依靠群众,符合党的根本宗旨要求。

年轻干部到基层“接地气”,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经受一番摔打,能够更好地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而且能够较快提高驾驭全局和处臵复杂问题的能力,积累比较全面的工作经验。

6.年轻干部要修身 篇六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1月17日出席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2010竞争上岗任职人员集体谈话会并讲话,强调年轻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强修养、勤奋学习、敬业工作、严以律己,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应有贡献。

贺国强指出,近年来,按照中央要求和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有力促进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今后,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相关制度,在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上不断迈出新步伐,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贺国强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不断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一定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他向年轻干部提出4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修身。要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同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要加强人格修养,强化道德养成,培养健康情趣,提高心理素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要增强健康意识,加强身体锻炼,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切实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二是要勤学。要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建设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为契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正确选择学习的内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要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身边人学,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精神境界。三是要敬业。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全部心思用在“真干事”上、把全部本领用在“多干事”上,切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要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工作与家庭、失与得、苦与乐的关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在埋头苦干中实现人生价值,在拼搏奉献中绽放青春光彩。四是要自律。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把各项纪律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要慎独,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切实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要慎微,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切实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办的事情不办;要慎情,教育和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亲属,决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要慎友,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慎重对待社会交往,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贺国强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及时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支持他们大胆开展工作,同时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7.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管理的系统思考 篇七

(一)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管理, 是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 社会对天然气的需求愈加迫切。采气一厂作为新疆油田公司唯一专业化采气厂, 承担着北疆地区天然气保供重任。但是, 由于天然气开发区域遍布准噶尔盆地, 涉及火山岩、凝析低渗等复杂气藏, 管理开发难度大, 因此, 要承担起跨越式发展重任, 就需要一大批精尖人才, 用先进理念管理气田, 用高新技术开发气田。年轻干部具备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 是培养人才的优选资源,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管理, 让他们扎根气田, 奉献气田, 是推进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管理, 是发展人才的需要

我厂坚持“创新一套育人机制, 搭建一个成长平台, 教给员工一身本事, 提供一个合适岗位”的人才培养使用理念, 并形成了“以事业留人, 以文化留人, 以感情留人”的留人机制。年轻干部参加工作不久, 身处边疆城市, 远离家乡父母, 性格尚不成熟, 工作能力、经验有待提高, 因此, 需要加强交流沟通, 开展温情管理, 在工作上加以帮助, 在生活上施以关心, 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使他们安心工作, 健康成长。

(三)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管理, 是打造高素质队伍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厂对人才需求十分迫切, 这就对年轻干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周期要短, 质量要求要高, 政治素质要强, 要具备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 具备迅速成才的潜能, 因此, 企业要通过有效手段,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扎实稳健的工作作风, 用最短的时间精通生产技术, 掌握现场流程, 使之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并逐渐将其培养成政治强、业务精的复合型人才, 服务企业发展。

二、对我厂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管理的系统思考

我厂结合国内外管理经验和实际现状, 运用“四类教育, 四大管理”模式, 培养“踏实做人、勤恳干事”的优秀人才。

(一) 四类教育

1. 思想政治教育。

解决年轻干部培养问题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首先要开展“形势任务责任目标”教育, 让年轻干部认识到, 投身准噶尔盆地天然气事业发展中, 必须明确形势, 立志成才。其次要激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加大科技创新和新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 让他们感受到责任与担当, 坚定干事创业信念。

2. 企业融情教育。

首先要加强对厂史的深入教育, 让他们感受企业发展的艰辛与辉煌, 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其次针对年轻干部参加工作时间短, 心态易发生变化等特点, 要加强职业准则、心理健康等培训, 使他们快速调整心态, 克服困难。再次要深入开展“新疆采气, 争气增气”、“我与气田共成长”等文化品牌教育, 激发敬业热情, 热爱企业、忠诚事业。

3. 专业技术教育。

年轻干部毕业不久, 满腹理论, 但对现场了解较少, 因此, 要通过现场实践培养, 让他们直接参与厂生产管理环节, 如设备管理、气田检修等, 贴近一线掌握技术, 深入实际积累经验, 减少摸索求解过程, 使他们学即可用,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快速成才。

4. 企业管理教育。

“企业管理靠制度。”要加强年轻干部企业管理制度的培训学习。一是流程教育, 安排年轻干部参与短期轮岗学习, 了解部门职能、工作流程和日常运作。二是制度培训, 对厂规章制度进行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宣贯, 让他们逐渐养成“靠制度管理事, 按规范约束人”的习惯。

(二) 四大管理

1. 计划管理。

年轻干部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要通过计划性管理实现效果最大化。在时间上, 要制定可行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帮助他们树立远景意识;在内容上, 要制定技术、管理、综合目标, 为其指引相对稳定的发展方向;在范围上, 制定全局、团队、个人目标, 从全厂及个人角度有计划地进行个人职业规划、团队精神教育。

2. 生活管理。

要在生活上关注年轻干部, 重点关爱刚入企的年轻干部, 帮助他们融入企业, 融入社会。年轻干部初入社会, 经济能力较弱, 企业应给予他们在生活上的必要关怀, 如集中合理定制劳保服、生活用品、运动物品等, 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便利, 促进对地域的融合, 对企业的认同。

3. 学习管理。

首先要为年轻干部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如科学合理安排外派内培, 确保年轻干部发展方向正确无偏差, 同时要加强年轻干部之间的互相联络探讨, 交流心得。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培训监督机制, 指定导师“一对一”培养年轻干部, 并组织参与全厂性生产活动、站区劳动, 促其全面学习, 综合发展。

4. 考核管理。

建立统一的综合量化评估考核体系。定期安排专业理论考试, 组织多媒体答辩述职, 从态度、业绩、潜力等方面开展评价, 对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工作质量、出勤表现、敬业精神、沟通能力进行全面量化考核, 展现年轻干部的精神风貌和成长自信, 提高年轻干部成长速率。

摘要: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管理, 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结合企业现状和实践经验, 论述了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管理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四类教育, 四大管理”模式, 对年轻干部培养管理进行了系统思考。

8.实事求是选拔年轻干部 篇八

年轻干部中不乏佼佼者,但与庞大的干部队伍相比,还是显得凤毛麟角。按说选配干部应实事求是,宁缺毋滥。但事实上,一纸公文往往打破了这个传统而实用的规律。一些平庸无为的年轻干部,就因为年龄的关系,一夜之间走向了领导岗位。许多走仕途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叹:某某人是“福将”,昨日还跟大家平起平坐,今日却成了顶头上司,对别人发号施令了。“福将”的潜台词给人留下许多思考的空间,其中最为共识的就是,这些人不是凭能力水平获取了官位,而是机遇。这个机遇便是年龄结构的需要。

一方面是一些年轻干部莫名其妙“一步登天”,一方面是一批在今天看来仍可称之为“年富力强”、“炉火纯青”的“老家伙”,被一刀切出了领导班子,退居二线,赋闲起来。

年龄限制的强制性,让人才资源大量浪费。一些部门和单位,退居二线的人员占着编制,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喝茶看报,无所事事。而那些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因为“初来乍到”,甚至连文件如何批复都一头雾水,更不要说开拓创新开辟新局面了。领导班子素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事业的发展和干部的成长都受到一定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得不思考领导班子该如何合理有力的配备?

刚刚颁布的《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展现了未来领导班子建设的新规划。其中规定: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不简单以年龄划线,不搞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和“一刀切”,不把换届提名年龄作为平时调整的年龄界限。同时,把年轻干部整体配备目标和领导班子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统筹抓好地方和部门领导班子年轻干部的选拔配备,不简单对每个领导班子搞硬性配备。

领导,顾名思义是带领着别人,指导着他人正确前行的领头人。他的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关系着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的兴衰。毛泽东曾有句名言,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选什么样的人做领导干部,是执政党首要和关键的大事。

任何人生来都不是行家,必须在历练中成长。当领导更是一门特殊学问,绝不是有些人想象的,会发号施令就能戴稳“乌纱帽”。优良的综合素质,是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显现才能时不可缺失的必备条件。而这些素质的积累,非一日之功,有的要伴随漫长的岁月。正如当年邓小平同志在解决两岸问题上所言,乘着他们这些老人还在,应该有个说法。显然,年龄也是资本。年轻人解决这个问题难度要增加很多:光历史渊源就足够消化一段时间。

当然,年轻并不是幼稚的代名词。时代造就英雄,总有鹤立鸡群者。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人适时进班子,对党的事业继往开来非常必要。问题在于不能凑付凑数,明明不是金刚钻,非要让其去干瓷器活,到头来岂不坏了大事?

还是那句话,事,或许都能干,但结果不一样。为什么不要最佳的呢?

9.年轻干部莫研 篇九

跟年轻干部聊天,发现一些苗头,不少年轻干部都有本自己的“晋升指南”。比如规划好自身的“发展道路”:怎样联络感情,如何扫除障碍,几年上一个台阶;比如设计好自身的“工作政绩”:工作精于宣传造势,不求工作实绩,热衷于研究如何上简报、得荣誉„„惊叹之余,发人沉思。

年轻干部正确的规划、抱负能指引人生、激励斗志,但如果在工作之始就过分沉迷晋升设计、过重强调个人得失,稍有不慎这种期望就会衍变成晋升的欲望。倘若再受社会上功利思想的熏染,探索官场“捷径”,只图官位提升,不求能力增长,只顾规划自己,不替百姓着想,梦想“弯道超越”,在工作上就容易浮夸冒进,甚至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10.年轻领导干部 篇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其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应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深刻理解总书记提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含义。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有了三两三,才敢上梁山”。这些都告诉我们,无论干什么事,自身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而盲干、蛮干,不仅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年轻干部承担着履行职责、服务群众的使命,要想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就必须勤奋学习、接受历练、锤炼作风,使自身真正过的“硬”。

一是在勤奋学习中培养过硬素质。胡乔木同志曾说:“勤奋学习是为工作积蓄本钱,不学习、不下本钱,工作是做不好的。”年轻干部不少是出了家门就进学校门,出了学校门就进机关门,一方面缺乏与实践的对接和磨合,工作经验和阅历不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刚参加工作,往往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一旦遇到具体问题往往就会束手无策。这时就需要静下心来勤奋学习,要向书本学理论、学政策,向领导和同事学方法、学经验,向实践学真知、学才干,通过勤奋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尽快成长、成熟起来。

二是在基层历练中锻造过硬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基层一线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和“熔炉”,正所谓实践长才干、历练出人才,年轻干部只有扑下身子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在基层生动的实践中不断吸取知识和经验,在基层一线的“高温锻造”中锤炼品德意志,才能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地勇挑重担、勇承重载。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倍加珍惜基层锻炼的机会,更加主动的接受基层的历练和摔打,为今后更好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在服务群众中锤炼过硬作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生动诠释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年轻干部与群众接触、交流的不多,对群众的了解不多,与群众打交道的本领不强,要想做好群众工作、更好的服务群众,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从内心深处尊重人民群众、热爱人民群众,要用善心、诚心去融入群众、打动群众。其次要掌握与群众打交道的方式方法,比如要学会用群众语言说话,要掌握沟通技巧, 让人民群众愿意与我们交往。此外,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做保证,比如要熟悉各级有关“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了解基本的农业知识,要有让群众信服的底气和能力。年轻干部要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养成良好的作风,以优良的作风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领导干部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3月14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当年,***在地方任职时就曾经告诫道:“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3月15日凤凰网)

习总书记所说的“打着旗号办事”,实质上就是指利用领导干部手中的职权办满足一己私利之事,办损害群众根本利益之事,办违反党纪法规之事。“六亲不认”,并非指领导干部漠视亲情,而是对以权谋私的行为不默许、不纵容、不授意,正确处理公权、亲属和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自觉做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习总书记当年在地方从政时提出的执政理念,值得广大领导干部学习。

当前,有的领导干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把自己的职位、影响和工作条件,看成是“既得利益”或“私有财产”。他们不是用这些职权和条件来为党、为人民工作和服务,而是用于为自己及身边亲属捞取不合理的、非法的私利,想方设法地去维护“既得利益”,扩大“私有财产”。

他们往往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奉行“封妻荫子”的封建思想,以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的不顾有关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的规定,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为其打招呼、“批条子”,疏通关系,大开方便之门;有的对“六亲”的不合理要求百依百顺,对其打着自己旗号从事违法乱纪行为视而不见,放任纵容,袒护包庇;还有的领导干部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政治进步”十分上心,为其升迁提拔“开绿灯”,致使一些亲属政绩平平却屡屡升迁或破格提拔,身居显位,互相关照。

领导干部能否做到对打着旗号办事的亲属“六亲不认”,关键在于能否认清“为谁掌权、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党员干部只有从思想根源上彻底破除“官本位”意识,克服庸俗陈腐的权力观念,懂得权力是人民所赋予,只能用来人民服务,绝不能当作谋取私利的手段和工具,才能不被“六亲”的关系网束缚住手脚,才能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老黄牛”,而不是为亲属谋取私利的工具。

11.防止干部年轻化异变 篇十一

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是风向标

干部年轻化是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干部“四化”要求而提出的,它的提出及其实践曾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进入21世纪,规范化的年轻干部选拔机制的积极意义至少有三:

一是突破以往“论资排辈”的限制,对于留住青年人才,提高干部队伍质量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在相对落后地区,在物质激励相对贫乏的情况下,晋升提拔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把人才留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激励手段之一。

二是干部年轻化是党中央干部培养的一个重要趋势,年轻干部的增多一方面增加了组织活力,另一方面也对组织内原有人员构成了一种激励,形成了“鲶鱼效应”,有助于消除官僚倦怠,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三是青年人在体力精力方面都更有优势,而且我国正经历着社会转型,在转型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这个社会更了解,适应能力更强,对问题的反应也更为迅速。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干部年轻化的强调在很多地方已逐渐异变为“任选干部以年轻为重”的思路。在我们为干部选拔打破论资排辈潜规则,广纳贤才鼓与呼的同时,也要正视由年龄倾斜政策的实践结果引发的消极效应。

过早被提拔对青年人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心理压力,而外界对其能力、背景等方面的质疑乃至对其隐私的侵犯更可能对个人和工作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是风向标。但不可否认的是,年轻人往往缺乏经验,而学习是要“付学费”的,必须考虑到此类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

防止干部年轻化异变要处理好的问题

如何让制度环境更加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如何让“80后”官员不再被质疑,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制度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谨防“干部年轻化”异变还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公共服务动机与绩效表现哪个更重要?尽管我们希望所有公职人员都可以做到“德才兼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似乎是一个过高而不切实际的要求。现代公共管理的有关研究表明,公共服务组织应该尽量接纳那些具有高服务动机的人加入,哪怕这些人在工作绩效方面表现差一些。而这种观点显然是与现有的以考试为基础的文官录用方法和以绩效为基础的文官考核方法相悖的。考试可以判断干部所掌握的知识量,但并不一定能够正确反映年轻干部真实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选拔年轻干部,既要看其考试成绩,也要关注其实践业绩,更要关注其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共服务精神。完善競聘机制,避免“唯考试论”,真正选拔出具有强烈公共服务动机与工作能力的年轻干部依然是我们完善年轻干部选拔制度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二是打破论资排辈的同时,如何提升职务晋升公平感?职务晋升公平感并不仅仅是结果公平与程序公平,职务晋升公平感还包括人际公平与信息公平。职务晋升公平感绝非公开选拔考试的必然。如何保证公务员选拔与任用的公平、公正、有效性,如何既保证优秀人员的脱颖而出,又能保证公务员对职务晋升普遍的公平认同,是当前完善年轻干部选拔制度急需探讨的问题。

三是如何让登上政坛的“80后”明确树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是完善年轻干部选拔制度的重中之重。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前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后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性质和归宿。”

人们之所以对新泰市提拔“80后”副局长质疑,不是对打破论资排辈的质疑,而是对年轻干部的选拔、考评制度和如何增加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的关注与思考;是人们对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年轻干部眼光“往下看”,而不是“向上看”的关注与思考;更是人们对打破论资排辈是否就一定能够选拔出具有强烈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共服务精神,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领导服务的“70后”、“80后”的关注和思考。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打破论资排辈用人潜规则,广纳贤才。我们期待着在这项改革探索中,走向领导岗位的“70后”、“80后”能理直气壮地回答“谁给我权力”这个问题。

上一篇:10年导游考试法规答案下一篇:新学期新希望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