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二第3课

2024-09-09

必修三专题二第3课(共5篇)

1.必修三专题二第3课 篇一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古代抒情散文

文章摘要: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包含了《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三篇课文。

【编者按】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节选的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光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记叙游览的同时,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悦;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

阅读这类的文章,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

《兰亭集序》是东晋时期王羲之的散文,《赤壁赋》是宋代苏轼的散文,《游褒禅山记》是宋代王安石的散文。兰亭集序 【课文简介】

《兰亭集序》选自王羲之的《晋书.王羲之传》,这是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一、字词语言

1、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2)虽趣舍万殊 “趣”通“取”

(3)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同“犹”

2、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

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或取诸怀抱

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如:或取诸怀抱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俯仰一世

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如:俯仰一世

今义:低头抬头

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如:俯察品类之盛

今义:物品的种类。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贤士

少长咸集 年轻人,年长的人。

B、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看作相等。

C、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 环绕

一觞一咏 喝酒

D、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看作一样。

E、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 使„„奔驰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兴)即:使感叹产生

F、动词活用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 耳目

4、重要实词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6)修守战之具 整治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4)期(jī)年之后 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

5、重要虚词

(一)之

(1)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6、特殊句式

a)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b)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短语:于+宾语 状语后置);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c)省略句: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d)省介词“于” 映带(于)左右 悟言(于)一室之内

二、文学常识 1.关于序、跋类文体

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度。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教与学》,其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2.写作背景

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

三、素材积累

(1)东床——东晋名相王导是王羲之的叔父,刘禹锡《乌衣巷》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即指王导的家族。《晋书。王羲之传》载:“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郗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后因称女婿为“东床”,也称“坦腹”。

(2)《兰亭序》帖——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千方百计得到《兰亭序》帖后,爱不释手,常常“朝夕观览”。贞观十年,让冯承素、虞世南、禇遂良等人摹拓十本,以赏近臣。死后将其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次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唐摹本中以冯承素临摹最为逼真,较有影响。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个半印,故又称为“神龙本”。

(3)“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大意是道是主宰万物的,它不会随外物(包括人的生死)而变化。

(4)“一死生”“齐彭觞”不是庄子的原话。庄子原话是:“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自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均见《庄子。齐物论》)

(5)滥觞——本文有“引以为流觞曲水”句。我国古代有流觞而饮,吟诗歌赋之雅俗。江河发 源处水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崏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后以此来比喻事物的开始。如:楚辞中的谣歌可以看作是我国五言诗的滥觞。(6)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赤壁赋

【课文简介】

《赤壁赋》选自苏轼的《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一、基础字词

1、虚词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2、通假字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②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③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④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3、古今异义

①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②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③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④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⑤倚歌而和之 古义:循,依。

4、实词

①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②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③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④如 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

⑤歌 a扣舷而歌之(动词,唱)

b歌曰(名词 歌词)

c倚歌而和之(名词 曲调)

⑥长 a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b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5、词类活用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②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③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④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⑤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⑥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⑦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⑧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⑨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⑩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介词结构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相与枕藉乎舟中

(4)定语后置

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5)谓语前置

渺渺兮予怀。

(6)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7)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

(8)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2、关于赋

赋 :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采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三、素材积累

(1)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名字都会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贬谪到黄州。“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 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苏轼站在赤壁面前,眺望如画江山,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震灼古今的前后赤壁赋。

无论是诗,还是赋,都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是他内心最真诚的告白。

(2)《赤壁赋》给人一种别样的享受:清风、明月、饮酒、赋诗、高歌,再加上洞箫相和,使得全文充满了诗情画意,仿佛进入美妙的神话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根本感受不到苏轼被贬后的苦闷不平之情,这正是《赤壁赋》的美之所在;人生在世,要学得豁达,要活得潇洒。个人恩怨,你把它看得很大,它会把你压垮;不如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因为苏子对待得失是这样的:“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别人得了,我不羡慕;我没得到,我不遗憾,对人生得失如此达观,才使得《赤壁赋》带给我们纯美的享受,在文中看不到不平之气,充满眼帘的只是“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游褒禅山记》 【课文简介】

《游褒禅山记》选自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这是作者在宋仁宗至元和年(公元1054年)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了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一、基础字词

1、虚词

其a、用于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b、用作副词。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我们还是回去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其是之谓乎!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其可怪也与?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2、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2)词类活用。

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3、实词

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4、词类活用

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5、古今异义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文言句式

a、固定句式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b、状语后置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划线“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C、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二、文学常识。

1、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临川人,北宋(朝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官至宰相,后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主要作品集《临川先生集》。在政治上积极推行“新法”,反对因循守旧,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这是一篇说理性游记,以游山为喻,文章前面写游山,后面谈道理,即事说理,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慎取”。

2、写作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年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县)人,1070年任宰相,推行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曾被封为荆国公,故世称之为荆公,谥号文。在文学上他是欧阳修倡导的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宋仁宗至元和年(1054)王安石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此山,同年七月以追忆形式写下此文,这也是王安石文集中惟一的一篇游记。

3、素材积累(1)王安石,伟大的改革家

“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的王安石是一个难以盖棺定论的人物。自北宋以来,褒之者少,而毁之者却是全面开花、随处可见,几百年内,无论是在官方的“正史”,还是在民间的小说、戏曲中,王安石的各个方面,从学问到做官,从私人生活到道德品行,无不被人垢病。

但是尘埃掩不住真金,浮云遮不住星泽,真正的智者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发出了夺目的光芒。他之所以被诟病,因为他是改革者;他的改革触动了官僚集团的根本利益。面对种种非难,他抱定“天变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人言不足恤”坚定信念,在那死气沉沉的环境中,爆响了一个惊雷。这惊雷,绵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振聋发聩。无改革社会便不能进步,要改革必冒风险。是安于现状、安于落后;还是冒险而进,求得发展,这,二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们已作出回答:已带领国人领略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2)《游褒禅山记》告诉了我们四个道理

第一,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较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世、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第二,自信是一种良好的素质,盲从则是可悲的行为。要想不盲从,就得有自信。王安石曾与四位朋友去游褒禅山的一个山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愈奇”,本来渐可探得奇景,但有一个害怕了,说“不出,火且尽”,结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后,大家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因盲从而后悔。第三,志、力、物三者,可以说是我们成功的三大要素。有远大的志向,还得有真才实学,最好还能获得某些帮助,或者良好机遇。第四,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生发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其实,不仅做学问应深思慎取,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应如此。

2.必修三专题二第3课 篇二

1、背景:⑴1840,英国发动⑵清政府卑躬屈膝

⑶人民自发反抗—思想

2、过程

提议者:左宗棠

5、成功的原因:

①正确的战略政策②人民支持 ③军事斗争与外交谈判相结合。④清政府的支持。

2、概况:起源:义和拳

地点:山东、直隶一带特点:民间秘密结社组织。

成分:和。

3、标志:1898年赵三多攻打当地教堂。

1、郡县制的基层机构?

2、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职能分

别是什么?

三、甲午中日战争与反割台斗争

4、过程:㈠甲午中日战争 ⑴中心:山东(1898)—(1899)—

1、黄海海战(.9)(1900)⑴1841.5,英军三元里(广州)抢劫,(导火线)⑵群众包围四方炮台,诱敌至牛栏岗。⑶5.31,再次包围,广州知府解散抗英队伍。⑷人民群众发表《申谕英夷告示》

3、意义:

⑴中国上人民第一次反侵略斗争.⑵揭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⑶表现人民爱国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⑴二鸦后,列强侵略、等地区.⑵、图谋新疆

⑶1865—1870,入侵新疆,自立为“王”,A、1867年南疆;1870年吐鲁番、乌鲁木齐

B、英、俄支持(目的:)⑷1871年,俄国强占伊犁

⑸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资义国家向帝义

过度,抓紧对外侵略

2、过程

⑴1875,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⑵1876,收复

策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制定政策的依据:疆北可控疆南的地形。⑶1877,清军推进,灭阿主力,攻克喀什噶尔⑷1878,收复新疆(除伊犁外),英俄阴谋破产 ⑸1880,左宗棠,抗俄军事基地 ⑹1881,,中俄《》,3、结果:收回,但俄占西北部七万平方公里土地

4、管理:1884,设新疆,加强对新疆的控制设行省的目的: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①过 程: A1894.9,北洋舰队在黄海遭日军偷袭。(丰岛海战)B海军提督,丁汝昌受重伤

C“定远”,“致远”,邓世昌,“经远”,林永升“靖远”,②结果:日军先撤,但取得黄海。

北洋主力,李鸿章“”

2、威海战役:初,北洋海军覆没,中国战败。

3、性质:日本在列强的支持下发动的一场侵略中

国的战争。

4、失败的原因:

主观:①清政府的腐朽(主要)

②军备松弛,部分将领临阵脱逃,武器落后,③战略思想保守

客观: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强大 ㈡、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

2、过程:①1895.5,日军登陆

②路线:新竹 台中 膨化 台南

③军队:邱逢甲、徐骧义军+刘永福黑旗军 ④10月,全部沦陷

3、失败的原因:①缺乏清政府的支持②敌我力量悬殊③清政府的腐朽

4、意义:

①显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爱国精神。②1895—1945,斗争未停

四、义和团反帝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⑴瓜分中国狂潮,空前严重(根本)⑵山东洋教的猖獗(直接)

为什么从山东发展直隶?⑵事件:落垡、廊坊大捷包围和,⑶高峰:

5、清政府态度:剿灭—招抚—剿灭为什么招抚:①义和团发展迅速

②企图控制利用

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6、口号:扶清灭洋

扶清;①调动广大官民参加反帝斗争。

②未认清清政府的本质,放松了灭洋:①具有朴素的②反映了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未区分外来文明与侵略

7、性质:农民自发组织斗争

8、结果及其原因:

⑴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⑵的局限性—根因

9、意义:阻止列强瓜分中国——主要原因

班级:姓名:

3、将作少府与少府的职能分别是什

么?

4、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本

质意图)

5、破坏司法主权的条款是什么?

6、与《南京条约》相比较《马关条约》

新内容及危害是?

3.必修二第12 13课练习题 篇三

制作人:郭莹

课题:第12、13课练习编号:37使用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班级: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分析变化的背景或原因;近代西学东渐对中国习俗的影响;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从晚清的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从六七十年代“祖国山河一片兰”到今天的异彩纷呈,服装的变化反映了()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中国传统服饰与时俱进④中国习俗日趋西方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习俗的改变具有政治色彩的是()

①西装革履的流行;②断发;③不缠足;④西餐成为时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五岁六岁才胜衣,阿娘做履命缠足,指儿尖尖腰儿曲。哭天叫地娘不闻”。为了改变这一陋习作出努力的有()①外国传教士;②清政府;③维新派人士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②

4、铁路在近代中国命运多舛的原因是()

A.传统守旧观念 B.铁路不利于国计民生 C.中国人害怕火车的汽笛声 D.中国没有能力修筑

5、近代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A.修建时间为1906年B.建设地点在福建C.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始D.目的是联系对外贸易

二、材料题

材料一 1880 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 , ;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材料二 19 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三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 „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4 分)

2、结合材料三,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6 分)

4.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 篇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1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实施四周年。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以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和规范可以()

①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②扩大人大的政治权力 ③ 确保人大监督的有效性 ④加大人大依法行政的力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近年来,我国人大代表的素质不断提高,真正成为百姓放心的代言人。这反映了()

A.人大代表的权利在不断扩大B.我国的民主制度在不断完善

C.人大代表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D.人大代表的地位在不断改变

3、某市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时,市长,副市长,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参加会议,市人大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修改意见,要求市政府适时向人大通报修改情况,这说明()

A.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巨大优势D.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具有任免权和监督权4、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闭幕,经过人大代表的认真讨论,仔细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重要报告;表决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这表明了()

A.人大代表拥有决定权和立法权B.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决定权

C.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D.政府工作得到全体代表的意志认可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府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府则是国家行政机关

B.人民代表大会从事立法工作,人民政府从事行政工作,二者相互制约

C.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自人民,政府的权力来自中国共产党

D.我国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其监督,对其负责7、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审议通过,表明全国人大在行使()

A.任免权B.监督权C.决定权D.立法权

8我国代表法规定:“代表观察时可以向被视察单位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不直接处理问题。”有些被视察单位将“不直接处理问题”理解为“不处理问题”,对代表敷衍应付。人大代表视察不直接处理问题是因为()

A.人大是监督机关,不是执行机关B.人大是立法机关,不是执法机关

C.人大是法律监督机关,不是司法机关D.人大是权力机关,拥有行政权,没有监督权

9、近年来,在每次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民生问题都会成为代表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在促进政府解决物价、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

A.行使决定权,对重大民生问题作出决策B.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工作提出反对意见

C.行使立法权,制定法律规范政府行为D.行使提案权,依法提出民生问题的议案10、2011年3月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和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两院”报告等,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以下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1/4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依法执政意味着()

①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②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经过法定程序

③党是依法治国的领导核心④党作出决议前必须经过人大批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

①具有历史性,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 ②具有开放性,充满生机与活力 ③是理论创新成果的升华和总结 ④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3、我国的民主党派()

A.是单一阶级的政党B.是在野党

C.其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

D.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14、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这种参政权主要是指()

①参与国家政权②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

③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④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在中国,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以外,还有民盟民建等八个民主党派,他们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

①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 ②组织上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③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 ④在法律上平等的C.③④⑤D.①③④ 关系⑤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A.①②④B.①③⑤

在2011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应对危机、关注民生”成为代表委员最为关注的问题。据此回答16至17题

16、“两会”联袂举行是为了()

A.便于人大和政协共同决定国家大政方针 B.便于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和政协的组织领导

C.便于人大和政协互相监督D.便于发挥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17、“两会”的共同点是()

A.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组织形式B.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C.都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D.其代表和委员都是由选举产生

18、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

①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③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④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9、我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工作报告指出,人民政协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是密切海内外同胞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这表明人民政协是()

A.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B.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以团结和发展为主题的D.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机关

2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这一准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2/

4①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②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③各政党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④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

21、在我国,每个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其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这体现了()

A.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B.各民族都有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

C.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D.我国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22、2011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1周年。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左右。西部地区已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1.74万亿元。西部大开发的11年,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这表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

①完善区域自治,促进和谐稳定②推动经济繁荣,实现跨越发展③缩小民族差异,实现政治平等④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4、2011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进步、美好的明天。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在于()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民族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权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5、据《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投入巨额资金,维修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文物古迹和宗教活动场所。这充分表明()

A.中央政府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B.我国支持藏族群众从事宗教活动

C.西藏宗教本质已经逐渐改变D.宗教人士可以任意组织宗教活动

党中央对民族和宗教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内蒙古全区共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近千种约200万册,“格萨尔王史诗”、“藏医药”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宗教的文物,古迹,寺庙得到妥善保护,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满足了群众宗教信仰的需要。据此回答26至27题。

26、民族文化的工作成就表明我国坚持了()

①民族平等原则 ②民族友好原则 ③民族互助原则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7、材料体现了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这与保护()

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致的②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是一致的③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是一致的④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一致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8、《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政府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①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

3/

4③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④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9、2011年9月1日,是国家宗教事务局制定的《藏传佛教**转世管理办理办法》正式实施4周年。这一《办法》规定:“**转世不受任何境外组织、个人的干涉和支配。”这说明()

A.我国反对宗教界对外交往B.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C.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D.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30、十一世**说:“我从坐床起,就担负起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任务。现在,这种责任感更强了。”从十一世**的话中可以看出()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B.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背景材料: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为老百姓说话”陆续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是最大特点。有关房价、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代表议论的焦点。

(1)如何理解“‘为百姓说话’继续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这句话?

(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你应该怎样做?

32、背景材料:根据相关数字统计,截止2011年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支持下,西藏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已经或即将实现四个历史性突破: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无铁路的历史,墨脱公路噶隆拉隧道胜利贯通即将结束全国唯一县不通公路的历史,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开工建设即将结束西藏无高级公路的历史,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即将结束西藏电力孤网运行的历史。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西藏自治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3、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推进党内民主,必须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根本,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提高党员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度。

材料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依据宪法精神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的修改,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体现人人平等;实现了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体现地区平等;实现了各民族都有适量的代表,体现民族平等。

根据材料,概述我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4、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发展滞后,尤其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几百万,就业压力大,而大多数人不愿去农村。2008年以来,党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以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杨就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频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村官”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

5.必修三专题二第3课 篇五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战时体制,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下建立起来的集权体制。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其弊端日益暴露。在斯大林去世后不久,苏联就进入了改革时期。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

1、背景:

(1)体制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出现了粮食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成为世界粮食最大出口国。此时粮食严重短缺,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出现“三农问题”。

(2)斯大林去世(1953年),赫鲁晓夫统治地位逐渐巩固(3)苏共二十大召开(1956年)

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上主要批判了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会后苏联进入了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类似中国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转折点。

1976年毛泽东去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改革。1953年斯大林去世,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开始改革。

2、内容: 农业上,(1)取消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农民收入;

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具有强制性,且价格低于成本,损害了农庄和农民个人利益,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收购制以市场为主渠道,属于自由贸易,一般采购价高于成本,为农民增收。(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集体农庄:农民集体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农业集体化的一个成果。国营农场: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全社会所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经济——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以往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280项,现改为农产品收购指标一项,可自行安排生产。(3)大规模开垦荒地,大种玉米

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目睹了美国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回国后大规模种植,面积几乎超过美国,但因气候不适,生长期短,积温不足,80%的玉米不能成熟。此政策失败,是其下台的重要原因。赫鲁晓夫外号“古古鲁沙”,俄文“玉米棒子”。

赫鲁晓夫做事特点具有典型的俄罗斯人的做事风格,事先没有细致的周密的考虑、计划和安排,随意性强,不试点即盲目大面积种植。玉米运动如果在中国,可能先在一定范围试验,然后推广。所以有人从民族性角度认为,苏联的计划经济不可能成功,一天都计划不好,何况5年?俄罗斯人早餐起来不知道一天要做什么事。

玉米运动因素很多,与民族性有关,与专制体制有关。

“玉米的故乡”墨西哥学者著有《玉米与资本主义》一书。玉米是耐旱、耐涝、耐瘠的高产农作物,美洲是玉米的老家。新航路开辟以后,玉米传播到欧洲、中国等地,成为农民和城市贫民的主要食物,促进了人口的进一步增长。书中玉米三种形象:一是物种进化的胜利者,这是印第安人的发明和功劳;一是苦难的见证者,玉米具有成本低(耐瘠)、产量高、容易储存、不容腐烂的优点,曾经是奴隶贸易中的主要食物,同时玉米所含高维生素能够防止越洋航行中常见的坏血病;三是现代可再生资源,玉米利用总的情况是在工业发达国家用作饲料的比例大,而在发展中国家用作口粮的比例大,新用途是作为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能源紧张,使各国加快了寻找除石油和煤等传统能源以外的新能源的步

伐。目前,科学家已成功从玉米里提取加工出燃料乙醇,并在将实际中投入使用。乙醇俗称酒精,专家认为,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不仅可稳定玉米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还可以减少原油进口量、降低汽车排放污染。对缓解石油资源短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玉米传到中国是在明朝。中国玉米有两次大的扩张:一在乾嘉盛世,因为人口增多,大规模垦荒种植,大约在道光年间已居六谷之一(五谷之一);二在大跃进(1958—1960年)时,与苏联玉米运动时间相近,大规模从丘陵旱地扩展到平原地区。

工业上,(1)裁撤部分管理机构,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各加盟共和国 中央撤销200个管理总局和处,地方撤销93个管理局。

把一部分设立在各共和国境内的中央企业移交各共和国管理。(2)扩大企业权限,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如在不影响国家的产品计划前提下,企业可自由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订货(部分生产自主权);有权规定部分产品的价格。

在企业工资总额范围内有权调整职工的工资;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和奖金。

3、特点:

(1)改革的起点、重点在农业(农业问题最多,类似中国农村改革);(2)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类似1992年前的中国经济改革)。对单一的公有制、计划经济、行政管理经济未有根本上的突破。

4、影响:

(1)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改革总体上失败了。曾经于1950年代留学苏联的金重远教授说:“我这里不吹捧他,实事求是地讲,在苏共二十大之后,我有两个感受,第一个是苏联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改善,过去排长队的现象越来越少,你可以在商店任意买到你想要的东西;1958年的苏联,吃饭是不要钱的,食堂里面包都摆在那里,任你挑选;苏联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去医院看病不仅不要钱,连伙食费都是医院供应的。疗养所是遍布全国的,每个人都有休养的机会。文化生活是比较丰富的。有歌剧、戏剧、芭蕾舞。苏联经济光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赫鲁晓夫)比较好,但到了七八十年代(勃列日涅夫)就停滞了。第二个是人民心态放松了很多,以前克格勃控制得很厉害,现在大家敢讲讲话了。”(《东方早报》?)

(2)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之先河

本部分参考孙曙光老师《解体之后: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

赫鲁晓夫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例改革,其所取得的经验教训为后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改革开放理论实践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和借鉴作用。

赫鲁晓夫敢于公开批判斯大林、推翻冤假错案、进行思想“解冻”的做法对我国彻底否定“文革”,正确评价毛泽东,平反冤假错案、掀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赫鲁晓夫改革开放命题提出的伟大创举激励着我们,促使我们正式提出改革开放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科学界定,赫鲁晓夫改革开放以农业为突破口的选择,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农业率先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赫鲁晓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局限性促使我国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实践,也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冲破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政治上他为数百万被镇压和下狱的人平反昭雪,他拨乱反正废除所谓“政治犯”,苏联知识分子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恐怖中获得解放;他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这件事是难能可贵的。人们不得不承认,在赫鲁晓夫当政时,“日子确实比斯大林时代轻松”。斯大林的遗体被从列宁墓中迁出,埋葬在附近的克里姆林宫墙边。这件事难能可贵。

赫鲁晓夫批判个人崇拜,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并且列为全世界共产党领导的共同宗旨,这件事十分难得而可贵。毛泽东表面上同意赫鲁晓夫苏共二十大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但是私下却认

为个人崇拜本身就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从而对反对个人崇拜产生了明显的疑虑和倒退,甚至担心赫鲁晓夫的野心家在他身后重演反斯大林的闹剧。以后他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遭到批评后就十分惊异地提出了“防止赫鲁晓夫那样的野心家阴谋家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这样一个问题,从而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准备了条件。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即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调整对外政策,缓和紧张的局势。1956年2月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在对外政策方面的观点,其新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三和路线”。其基本构想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对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一致性并谋求美国的认可;对亚非拉地区则加紧渗透扩张,鼓吹通过和平过渡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以便把这些国家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这一战略的基本目标是谋求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三和路线以缓和代替全面对抗,从而使苏联赢得了外交上的主动权和较大的活动空间,和平攻势迫使西方承认了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并扩大了苏联的国际影响。东西方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缓和,避免了核战争和世界大战。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

1、历程:

(1)初期的改革和调整(1964—70年代初)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恢复了原来撤销的一些管理部门,恢复经济管理的基本结构:部——管理总局——企业。②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国家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逐渐减少;给企业在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和分配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改进经营管理

在不降低计划指标的前提下,推行裁员,鼓励工人兼职,把裁员节省的工资的50%留给工厂支配,提高劳动生产率。规定工人的工资、奖金与利润、质量挂钩,利润多、质量好,多分配。

(2)后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停滞

70年代起,苏联的经济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大的改革措施不多。1975年后,经济增长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其原因:一是经济改革基本停滞,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二、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加重经济负担。

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时期。

2、特点:

(1)改革的重点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2)前期认真改革,后期放慢改革

(3)对赫鲁晓夫改革遗产有肯定,有否定

3、影响:

(1)军事实力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美苏争霸中一度处于优势; 迫使尼克松总统调整对外政策,如改善对华关系,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2)后期经济增长逐年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

1、背景:

(1)国内潜伏危机:

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出现社会动荡,不满情绪上升。

1985年3月,只有54岁的戈尔巴乔夫终于打破了苏联老人病夫治国的局面,成为战后苏联历史上最年轻、文化水平也最高的党和国家首脑。他踌躇满志,准备把苏联带出停滞状态,重振大国的雄风。

勃列日涅夫1982年11月10日逝世,终年76岁。

安德罗波夫(1982年 11月12日—1984年 2月9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执政15个月,健康

原因与1984年2月9日逝世,终年70岁。

契尔年科(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时已73岁高龄,执政仅13个月,终年74岁。

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老龄化问题”:斯大林74岁;勃列日涅夫76岁;安德罗波夫70岁;契尔年科74岁;毛泽东83岁;铁托88岁;金日成82岁;金正日69岁。

《废都》民谣:十七十八披头散发。二十七八抱养娃娃。三十七八等待提拔。四十七八混混耷耷。五十七八退休回家。六十七八养鱼种花。七十七八振兴中华。

(2)国际面临挑战:

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加剧了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军事化拖垮了经济,因投资和分配向军事部门严重倾斜;70年代以来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80年代初美国率先走出“滞胀”,经济持续增长,苏联面临在国际竞争中降为二流强国的危险。

正因为危机严重,戈氏压力很大,才决定进行“根本改革”,认为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2、历程:

(1)经济改革(1985—1988年)内容:

①管理体制上,由行政管理到经济管理

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行政管理,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增加指导性计划指标。②所有制上,由单一公有到多种所有

变单一公有制经济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允许成立私人企业、合作企业、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

强调发展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的必要性,批判片面追求、提高公有化程度,允许私人在许多经济领域从事个体生产经营活动。

合作企业:两个以上劳动者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成的联合经营企业,包括合作工厂、合作农场、合作商店以及其他各种内容、形式、层次的合作社,实质是也私人企业,不过挂了块“社会主义”招牌而已。

③经营方式上,由政府经营到多种经营

工业上: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承包、与国外合资。

租赁:一方租赁另一方的场地且以自己名义进行经营活动,并交纳一定的租赁费用。承包:一方以另一方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并交纳一定的承包费用。农业上:部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或建立家庭农场。

特点:

①改革的重点是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思路类似新经济政策)②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他未触及所有制产权关系,法律框架司法制度以及金融市场都未建立完备。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正常的改革应该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否则经济改革的成果会被少数权贵独占,如企业的租赁人、承包人不会是一般的老百姓。

③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2)政治改革(1988—1991年): 必修1页126。

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相当于中国的邓小平理论)

戈氏认为传统社会主义政策要点是:反对多党制、反对议会民主、反对三权分立,主张立法和行政合一。原因是目前地球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非马克思期望的社会主义,恰恰是马克思并不看好的贫穷国家,这与历史上封建传统文化有直接关系。“伊凡雷帝、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皇杀掉大批大臣和亲生的儿子或者丈夫以保全皇位,来源于沙俄奴隶封建专制的文化。所以苏联必须要实行政治改革,要“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温家宝总理指出:“科学、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措施:实行多党制,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新闻自由等。

戈氏政治改革没有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过于急进;同时没有从实现党的民主化开始,而是从社会民主化开始,不是通过改革党,使党更具活力来领导改革。

结果:1991年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瓦解(1992年中国放弃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以下参考孙曙光老师《解体之后: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如今俄罗斯的GDP增长得并不如预期,但人们谁也不愿意共产党重新组阁恢复社会主义道路。大家相信俄罗斯人会有一个美好的民主的资本主义未来。况且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10年,中国人均GDP四千美元左右。同年俄罗斯的人均GDP在10,521美元左右,目前俄罗斯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国家为期不远。一个人均GDP4000美元的国家竟然会把一个人均10,521 美元的国家叫做“穷国”,而且很多书刊继续把俄罗斯的转型和变革当作反面教材并自我陶醉。

居民住房、自来水、热水、供暖,从来就不收费。天然气和电也是低收费。全民公费医疗有目共睹。义务教育制度令人羡慕。学生上学一律免费,教科书均由学校无偿提供。而且所有的学校一律免费供应全体学生一顿丰盛的、营养充分的早餐或午餐。俄罗斯社会的优惠福利政策每年所需要的资金相当于政府全部预算的68%。普京一再声称:俄罗斯改革目标是国强民富。

普京说:“戈尔巴乔夫做出了我不大可能敢做的事。他向摧毁原有体制迈出了一步,俄罗斯人民已经不能忍受这个体制。我不能确信我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尽管苏联解体已经20年,但是对这个已经是风烛残年老人的争论与评价却从未中断过。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最近宣布,颁给他象征俄罗斯最高荣誉的“圣安德烈勋章”,表彰他在前苏联末期担任国家领袖时所做出的贡献,标志着俄国政府对他罕见的承认。经过20年的反思与冷静,已有51%左右的民众对他作出了正面的评价。3月2日,尔巴乔夫80岁的生日,俄罗斯民间出现了自发的“感谢戈尔巴乔夫”运动。一些居民区的街头大型广告牌上还贴出了很多写有“感谢戈尔巴乔夫!”的大幅广告。

戈氏开启了俄国走向政治民主和市场经济之路,当今俄国的民意也承认戈尔巴乔夫带给他们的进步,人们有了言论、集会、结社、信仰和迁徙的自由,有了选择国家领导人、维护自己利益的政治权利,有了拥有财产的权利,没有人愿意再回到原来的模式。

最多他也只是一个失败的社会主义改革家罢了,但是他却是俄罗斯成功的现代化民族改革家。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完成五个重大转型:取消指令式计划经济;从极权主义政治制度转向政治多元化;结束冷战(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放弃苏联在东欧的主导权;苏联解体。

四、苏联经济改革的总结与反思:

1、共同点: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教训:改革无成效或偏离方向,都会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3、经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

4、启示: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小结:苏俄、苏联所有制体制的历史沿革:

(1)十月革命时期国有制经济的建立(1917—1918年)实行银行、铁路、大工业和土地国有化。

土地国有化后,一部分建立国营农场(国营农业企业),大部分平均分配,交给农民耕种。(2)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全盘国有化(1918—1920年)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化,取消私人商业,几乎无偿占有并支配农民的余粮。(3)新经济政策时期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1921—1928年)农业上土地国有,工业上抓大放小。(4)1930—80年代单一公有制经济

斯大林确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触及所有制改革。

上一篇:简短的网络推广策划书下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在线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