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的导游词(共8篇)
1.大雁塔的导游词 篇一
大雁塔高64.7米,呈方锥形。塔底层边长25米,每层四面各有一个砖券拱门。整座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唐末以后,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站在塔上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等一会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塔游览。
{走近大雁塔,西侧门楣上雕刻有唐代建筑图案和佛像等线刻画,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李世民、李治分别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称颂玄奘法师献身佛教事业的伟大精神,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是价值极高的艺术珍品。}
“雁塔题名”也是大雁塔独有的一道风景。自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登塔题名,后文人们竞相效仿,相沿成习。唐代士子考取进士后,都要登上雁塔赋诗并将姓名、籍贯、及第时间用墨笔题留于雁塔墙壁之上。日后升为卿相的还要用朱笔改写。“雁塔题名”被视为人生一大荣耀之事。白居易在考中进士、登上雁塔时就作诗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反映了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心情。
游客朋友,绕过大雁塔向北,我们前往玄奘三藏院门。大门前修了一座长20多米,高2米多的汉白玉照壁,照壁南面是集褚遂良字刻的“法门领袖”四个字,北面是赵朴初题写的“民族脊梁”四个字。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的建筑群,由中院大遍觉堂、东院般若堂、西院桃明堂三部分组成,其中大遍觉堂供奉的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是本寺的镇馆之宝。玄奘的其它灵骨舍利已广布世界各地,象征和传播着玄奘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好了,各位朋友。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的参观就到这里,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大雁塔北广场吧。大雁塔北广场位于著名的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由近2万平方米的音乐喷泉广场和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旅游商贸等设施组成。
这里的音乐喷泉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每天中午12:30都会准时开放,到时大家可以前来观赏。广场南北高差9米,分成9级,每个踏步为5级,意蕴“九五之尊”。由北向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的膜拜,将古都风韵与现代风采的完美结合。12月31日建成开放,它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唐文化广场,目前已成为西安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名片”。大家如果喜欢这里,就可以经常来我们西安的客厅里来坐一坐。
大雁塔景区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下午我们将去参观大唐芙蓉园和曲江海洋馆等景点.大唐芙蓉园是在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修建的,完全仿照了唐代皇家园林的建筑形式,于建成并对游人开放,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内有紫云楼、凤鸣九天歌剧院、陆羽茶社、仕女馆等等许多的仿唐建筑群,拥有全球最大的水幕电影,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大唐文化与风貌的主题公园,被誉为“盛唐主题天下第一园”。
2.大雁塔的导游词 篇二
城市的起源从原始聚落开始。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聚落也一直处于演变过程中:原始聚落—乡村—集市—市镇—城市, 规模不断扩大, 设施不断完善, 功能越来越多。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 作为“中国最早的城市”亮相在世界人们面前的城头山古城遗址, 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最具典型意义的古城遗址。古城位于湖南省澧县县城西北10千米的车溪乡南岳村徐家岗南部的东端, 经纬度为东经112°、北纬29°。约在65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早期, 人们开始在此居住, 并在周围掘起壕沟, 筑起了城墙。城头山古城略呈圆形, 城垣外圆直径340米, 内圆直径325米, 围绕城垣的护城河宽35米, 总计占地面积达15万多平方米 (228亩) , 其中城内面积8.8万平方米 (132亩) 。城内已发掘出大片台基式的房屋建筑基础、设施齐全的制陶作坊、宽阔的城中大路、密集而重叠的氏族墓葬和保存完好的世界最早的6500年前的水稻田。在古城使用的2000多年中, 古城的居民对城垣进行了多次修缮, 其中大型的扩建工程就有3次, 使得城垣不断增宽、增高, 乃至能保存至今。
二、快速城镇化中的城市更新
1.城市更新
追溯城市发展的历史, 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
城市更新的目的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 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 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存在实体 (建筑物等硬件) 的改造;另一方面是对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 包括邻里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定式、情感依恋等软件的延续与更新。
1858年8月, 在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 对城市更新作了有关的说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 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 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包括所有这些内容的城市建设活动都是城市更新。
近代国外主要城市更新:
巴黎改建。1851年开始进行, 主要是解决城市迅速发展而带来的矛盾, 美化市容、改善环境、疏通交通。在密集的旧市区中, 征收土地, 拆除建筑物, 开辟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 并在这些大道的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而成为林荫大道, 严格地规范了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 并且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 统一了巴黎的街景, 造就了一个典雅又气派的城市景观。巴黎的地下工程除了闻名世界的地铁网络以外, 还有令后来无数市民引以为傲的下水道系统。利用大型空地开辟出来的公园, 成为巴黎的“城市之肺”。
华盛顿的朗方规划。1791年, 根据华盛顿地区的地形地貌、风向、方位朝向等条件, 以国会大厦为中心, 设计了一条通向波托马克河滨的主轴线;又以国会和白宫两点向四面八方布置放射形道路, 通往各个广场、纪念碑、纪念堂等重要公共建筑物, 并结合林荫绿地, 构成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合的道路系统。
霍华德的“花园城市”。英国著名的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于1898年提出“花园城市”的理论, 中心思想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花园城市”的模式图是1个由核心、6条放射线和几个圈层组合的放射状同心圆结构, 每个圈层由中心向外分别是绿地、市政设施、商业服务区、居住区和外围绿化带, 然后在一定的距离内配置工业区。从20世纪初开始, 随着伦敦附近的莱斯奇沃思花园城、韦林花园城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等一系列花园新村、花园新区、花园城市的规划建设, “花园城市”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_巴黎改建成果与华盛顿规划方案图。
而现代意义上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则是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
2.中国的城镇化与现代城市更新
新中国的城市更新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中国拥有城镇人口5765万, 农村人口48402万, 城镇化率为10.64%, 城镇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一成。经过60多年的发展, 截至2015年4月, 中国城市653个, 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 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我国的城市更新在60多年里, 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建设的起步阶段。当时的中国城市大部分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遗留下的旧城市。由于连年战争, 城市基础遭受破坏, 尤其是普通市民聚居的地方, 环境条件异常恶劣。当时国家经济十分困难, 拿不出大量的资金来大规模改善, 就广泛发动群众, 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 对一些环境最为恶劣、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进行了改造。如北京的龙须沟、上海的棚户区和南京的秦淮河改造等就是当时卓有成效的改造工程。与此同时, 引入“原苏联模式”, 以安排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为主导, 为配合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 及时地对西安、兰州、包头、太原、成都、武汉、长春、洛阳等8大城市, 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近期工业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为中国的城市规划事业奠定了开创性的基础。
大跃进时期——城市建设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和部分城市新工业区。为了适应“大跃进”的需要, 城市建设的思想是“先生产, 后生活”, 大多数城市和重点城市旧城区的建设, 只能按照“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方针, 进行维修养护和局部的改建或扩建, 如上海的肇家浜改建、北京的御河改造等。但在改造中过分强调利用旧城, 一再降低城市建设标准, 压缩非生产性城市建设, 致使城市住宅建设和市政设施建设为节省投资而降低标准和临时处理, 造成全国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欠账, 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十年动乱时期——这一阶段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 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城市建设和旧区改造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 乱拆乱建, 规划形同虚设, 城市布局混乱, 文化古迹及道路绿地遭到侵占和破坏, 城市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改革开放的前20年——1978年3月, 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 制定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20世纪80年代全国324个设市城市的第二轮总体规划于1985年提前完成, 《城市规划法》于1989年12月26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城市建设重点是解决城市职工的住房问题, 开始大量修建住宅。建设用地大多选择在城市新区, 旧城区主要实行填空补实。由于当时人们保护城市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观念不强, 建设项目存在各自为政、标准不高、配套不全的情况, 存在着侵占绿地、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现象。
新的历史时期——跨入了21世纪, 我国整个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发生很大变化, 人性化、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阶层的共识, 建设重点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 走上了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00年7月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就我国城镇化的重大战略意义、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当前, 在新区扩展受限的情况下, 各个城市把目光转向旧城区。旧城更新模式由过去单一的“旧房改造”“旧区改造”转向了“旧区再开发”。这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而且还能充分发挥改造地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了改造旧城区和城市现代化的多重目标。
三、西安城市更新的迷茫与探索
西安, 在古今中外城市建设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以3100多年前西周建都开始, 西安就成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大城市。
唐长安城, 隋朝称之为大兴城, 其兴建于隋朝, 唐朝易名为长安城, 为隋唐两朝的首都,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 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城池建设面积达84平方千米, 比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 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 古罗马城也只是其五分之一, 此后几百年间, 其一直是人类建造的最大都城, 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城”。
上:20世纪80年代大雁塔周边环境。
下右:20世纪60年代大雁塔景观。
以唐昭宗天祐元年 (904年) 迁都洛阳为界, 长安 (西安) 可大致分为前后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前期可称之为都城发展期, 共有1962年, 从西周以迄于唐, 先后为西周、秦、西汉、隋、唐等个13王朝或政权的都城;后期可称之为后都城发展期, 历经唐末、五代、宋、元、明、清、民国以迄于今, 共有1110年。现如今西安虽然失去了都城的地位, 但仍然是中国西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中心。无论是在唐昭宗天祐元年 (904年) 以前的都城发展期, 还是其后的西北重镇发展期, 在其各个重要的城市发展阶段中, 都有相应的城市更新过程与之相伴。可以说正是通过不断的城市更新, 这一千年古都才得以不断延续, 不断发展。
进入21世纪,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西安的文化历史名城特色也受到了迅猛而来的建设浪潮的冲击, 传统的城市空间发生了重大改变, 皇城格局和传统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城市整体的历史文化价值日趋衰落。城市建设也走到了十字路口。如何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更新, 使城市建设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西安市规划局原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红星疾呼:“西安走自己的路!”
路在何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只有建立科学性、延续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有机更新机制, 才能真正实现其有序发展, 从而保持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独具魅力的风采。
西安市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在着重挖掘城市特色的基础上, 确定了西安的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及空间布局等重大问题。西安的城市性质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基地, 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西部及黄河中上游重要的中心城市;陕西省省会。以城市复兴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围绕城市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遗产和谐共生的理念, 采取新旧分治的方法, 在老城继续实施“唐皇城复兴计划”, 以恢复核心区“唐皇城”的历史风貌为前提, 整合特色空间、凸显传统格局、营造文化环境, 提升和改善城墙内的环境质量, 使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古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 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 具有浓郁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城市布局上确定未来中心城市发展模式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
四、大雁塔周边设计改建实践
曲江位于西安市东南郊,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园林胜地。位于曲江核心位置与主城区连接的大慈恩寺, 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648年) , 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 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位于寺内的大雁塔, 是唐代永徽三年 (652年) , 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修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 是佛塔这种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融入汉文化的典型物证, 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现存塔身7层, 通高64.5米。被视为古都西安和陕西省的象征。
_北广场大唐盛世浮雕。 (朱宏斌/摄)
20世纪中后期, 破败的大慈恩寺被农村包围着, 农民的小麦种到了大雁塔的塔下, 孤零零的寺塔被低矮的民房和风格各异的建筑环绕着、割裂着。整个区域没有统一规划和布局, 街道狭窄、人车混杂, 通行能力差, 两侧建筑相对陈旧和零乱, 设施落后, 棚户散布, 摊贩流窜, 环境脏乱, 形象不佳。
为了尽快改变这一地域的城市面貌, 充分利用好大雁塔这一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文化瑰宝, 发挥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城市的带动效应。经审慎研究, 西安市决定对以大雁塔为核心的周边区域进行改造, 以期迅速带动曲江旅游度假区这一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的开发与建设。
(一) 改建的理念和路径
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改?是偏重保护还是偏重开发?是消极地维持还是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如何使区域规划与城市的现代功能相适应?经过激烈的争论和思想碰撞, 改造的理念和路径逐渐明晰了。
打造西安的“大唐”文化品牌
在曲江新区不大的区域内, 留存着唐曲江遗址、寒窑遗址、唐城墙遗址、大慈恩寺遗址、唐芙蓉园遗址等丰富的唐文化遗址。为此, 大雁塔周边传统文化街区改造突出了遗址文化主题, 着力打造唐文化品牌。实行以文化遗迹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把大雁塔的历史遗迹、文化景点、传统商业街串联形成系统, 以此体现古城的历史文化、地方风貌、风土人情。
_大雁塔北端的北广场盛景。 (朱宏斌/摄)
以大雁塔为核心, 并沿南北轴线展开, 形成一个约2.5平方千米的“一级核心保护区”。在保护区中的主要视线范围内的建筑形式均为地道的唐风建筑, 成为曲江新区唐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内核”。核心区外围部分为建筑风格略带些唐风建筑符号, 成为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城市的过渡区域。
核心保护区域总体是由“一寺、一城、两广场、四公园”构成, 即由北向南分别由大雁塔北广场、慈恩寺、南广场、大唐不夜城、唐城墙遗址公园五个部分构成, 东西两侧则是由原来的盆景园、春晓园和蔷薇国改造而成的“三园”工程。以雄伟大雁塔为背景的北广场, 自然便是以大唐文化作为广场文化主题, 从空间布局建筑风格, 到雕塑小品、纹样花饰等无不取材于唐。而南广场则取材于唐代佛教故事, 特别是唐玄奘取经之西去与东归之坎坷经历, 形成一“佛文化”广场, 作为慈恩寺 (唐三藏译经处) 的南大门广场而相得益彰。利用街、巷、院落、连廊将观光、休闲、购物、娱乐、餐饮等功能有机串联起来。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古街风情、浓郁的民族气息, 做到修新如旧。
打通西安城南交通的“肠梗阻”
大雁塔这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唐代遗迹, 自唐时便作为长安城南部的标志与制高点, 与唐长安城北端的大明宫含元殿共同组成了城市的主轴线, 古时称之为城市之“龙脉”。而改造前的大雁塔把持着西安市南扩的咽喉要道, 立于主干线雁塔路的正中, 把曲江大片的土地与城市割裂了开来。从城市中心去南部要经唯一道路——大慈恩寺西侧围墙狭窄的通道, 绕至寺南门, 各种车辆挤成一团。这片区域事实上成了城市交通的死胡同, 给该区域的旅游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
在新的总体规划中, 将大雁塔北面改造成一个城市广场——大雁塔北广场, 在慈恩寺南面建设南广场, 再向南延伸设计了一条长约1.6千米、宽80米的“大唐不夜城”休闲式步行商业街。而将西侧和东面新开辟成城市干线, 也就是将大雁塔两侧的交通完全疏通, 使之与城市交通干线融会贯通。步行街的东西方向亦设有横向穿越的道路, 形成交通环线, 使区内交通四通八达, 与城市融为一体。
完善扩展区域的城市功能
过去的大雁塔及慈恩寺区域的功能仅是单一的旅游观光性质, 规划改造之后, 增添了许多新的城市功能, 形成了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演艺、餐饮、购物、高级酒店、高级公寓、文化博览、商务办公等为一体的建筑面积共约70万平方米的大型文化旅游及商贸综合区域。大雁塔区域及曲江新区将具备完整的城市综合功能, 成为市政设施完善, 服务配套功能齐全, 旅游资源突出、城市交通便捷的西安市新的城市亮点。
(二) 重点区域设计与改建
1. 北广场
位于大雁塔南北轴线的北端与城市接壤处的大雁塔北广场, 已经成为西安市“城市客厅”, 是曲江新区连接城市的门户与龙头。
_北广场夜景。 (朱宏斌/摄)
(1) 融入周边唐文化大环境。因为大雁塔北广场正好处于西安市大唐文化轴线之上, 所以顺理成章地就将广场主题定义为“唐文化主题广场”, 空间布局是与唐长安一脉相承的传统九宫格局, 建筑形式是传统的出檐深远、斗拱宏大的仿唐风格、雕塑是唐时著名人物及饰样, 灯具是刻满了唐诗的灯、城市家具、小品、导示牌等都是一套唐风体系。
(2) 空间尺度适度扩伸。大雁塔北广场作为一个现代的城市广场, 其空间尺度肯定已经大大超出传统建筑围合的院落空间尺度, 改变了大雁塔与原有建筑的比例关系。首先, 广场两侧的建筑退后, 放大围合的空间。广场南北长350米, 东西宽200米, 净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考虑到东西两翼的建筑物已经退后大雁塔主轴线各有100米, 所以两翼建筑尺度也适当放大而与广场空间尺度相匹配。而大体量建筑置于相对较远的地方, 避免了大体量建筑与塔之间的尺度对比。其次, 注意分割广场空间, 使其不会因大而显得空旷。在设计中坚持以人体比例为参照依据, 对广场的横竖方向均进行了分割。在中心广场与两翼建筑之间, 留够消防通道、人行通道和建筑物前的绿化空间。这样分割使空间单元之间相互错位、形成规律, 使每一个空间既能自成体系, 又形成良好的对位景观, 既有小空间单位的亲切宜人尺度, 又有大空间的雄伟壮丽。
(3) 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部分等组成。广场中央为主景水道, 左右两侧分别是“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 广场南端设有“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北广场南北高差9米, 分为9级, 由北往南拾级而上, 每个踏步为5级, 意思是“九五之尊”。在广场北面入口处, 是两个高9米的万佛灯塔与大雁塔遥相呼应, 两侧各随4个6米高的大唐文化柱。两塔之间是巨型铸铜书, 介绍大唐盛世景象。
主水道左右两侧为对称的绿化造景设计, 不光布局采用唐代里坊的九宫格局, 每个区域也都着意凸显大唐的文化精髓:莲花水池中矗立大唐诗书画印演绎的水景雕塑小品;8位大唐文化的精英人物以逼真写意的雕塑手法展现在人们面前;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书法艺术被制成地景浮雕供游人和市民观赏, 烘托唐文化的雄浑博大。
大雁塔北山墙的“大唐盛世”浮雕长106米, 将繁华的大唐胜景浓缩在这百米长卷之中。墙下的跑泉等水景由观景平台与110米长的音乐喷泉瀑布墙相连, 墙上绘有“丝路风情”浮雕, 落瀑高达3.5米, 成为主景水道的壮阔背景。
_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分布图。
整个广场从北向南望去, 中央是层层叠水, 两侧绿林掩映中全是唐朝遗韵, 就连两侧的商业建筑斗拱宏大、出檐深远、气势雄浑, 尽显大唐圣境, 64米高的大雁塔被烘托得更加庄严。
(4)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雁塔北广场的设计力求最大限度地将广场人性化、生活化。在整个广场的设计中, 几乎没有纯粹观赏性的景观, 所有的景观区尽量都可以让人自由进入。广场上设计的各种座凳, 和可供人坐下休息的踏步、花台、水池护栏、矮墙等约有近2万米长, 可同时供约3万人坐下休息。这是世界上具有最多休息座位的城市室外广场。广场上几乎只要有突出地面的物件或有高差的地方, 无论是座凳、护栏、矮墙或踏步, 都设计有灯光提示, 使游人能轻松掌握地面高差的变化。消除紧张感, 舒心地在广场上游玩。
(5)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大雁塔北广场上约1.6万平方米水池的音乐喷泉。利用南北地形高差, 将水池分为9级, 形成长250米、宽52米的层层叠瀑, 十分壮观。广场北面端头至高处是观礼台。台下是高差约3.5米、长108米的瀑布奔流而下, 涌入下面的大水池之中, 气势甚是宏大。南北两端的两个水池是花式水舞表演池。主音响采用的是液压升降线型阵列音柱, 还配有立体环绕声系统, 背景音乐系统、电脑灯等高科技设备, 使广场中心景观区——音乐喷泉成为音乐与水舞的盛会、民众欢乐的海洋。
2. 南广场
北邻大慈恩寺, 南接雁塔南路。广场占地32.6亩, 包括玄奘雕塑、园林绿地、花岗岩铺地和水面过桥等设施。大雁塔南广场的主景观是由花岗岩铺就的广场中心, 之上有铜质的玄奘持杖雕塑。雕塑也是整个广场的构图中心, 与大雁塔交相呼应。两旁各有一个仿古自由式绿色小游园, 勾勒出一幅唯美古朴的画面。花岗岩铺就的地面和水面过桥展现了南广场的庄严与肃穆, 雄伟高大的玄奘雕塑似乎正在以“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和入世的积极姿态, 面对广大信徒大从讲经开示、宣扬教义, 向人们传达佛法的神奇与生命的奥秘。
_南广场景观细节。 (朱宏斌/摄)
_大唐不夜城文化艺术广场。 (朱宏斌/摄)
3. 大唐不夜城
大唐不夜城的中间部位是一座以唐盛世时期为题材的文化艺术广场, 从北到南依次贯穿有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场、开元庆典广场3个主题广场, 6个仿唐街区和西安音乐厅、西安大剧院、曲江电影城、陕西艺术家展廊四大文化建筑, 南北长1500米, 东西宽480米, 而到轴线的最南端, 是以唐城墙博物馆作为结束, 形成一片气势恢宏的大唐风格的旅游商贸区。
3.大雁塔怎么走 篇三
考虑到长安城位于中原腹地的西北方向,我们精心设计参观线路,将带领您从东面向长安城进发,首先参观 “灞桥风雪”景区。
灞桥位于长安城东十多公里处的灞河上,是长安的东大门,连接着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现在各位团友看到的多孔大型石拱桥,建成于隋开皇三年(583),和著名的屹立一千四百年不倒的河北“赵州桥”基本属于同一时代。大家看,桥头和附近河岸堤坝上,栽植了这么多柳树,早春时节,大风起处,一团团的柳絮漫天飞舞,像不像隆冬飘雪呢?
关中八景之一的“灞桥风雪”,说的正是这样的景象。各位团友在早春时节来游长安,真是眼福不浅啊。
现在我们已经进了长安城的东门春明门。
一进春明门,街北就是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的爱巢“兴庆宫”了。这座宫苑又叫“南内”,非常大,占了一坊半的地界。大家往右看,临街的那座高楼,叫“勤政务本楼”。当年开元天宝盛世的时候,逢年过节,玄宗皇帝会登上这座楼,与民同乐。
过了兴庆宫,再往西,街南是东市。大家往左看……嗯,虽然除了坊墙和道旁树,别的看不见什么,不过东市是和西市齐名的长安城商业中心区啊。西市因为胡商多,进口货多,比东市繁华热闹。不过东市附近都是达官贵人的高级住宅区,所以如果哪位想邂逅贵公子,还是推荐来多逛逛东市啦。
现在,我们在东市和平康坊之间左转弯,折向南,我们看大雁塔去。
首先要提醒各位的是,如果想穿越到唐朝来看大雁塔,可得注意时段。这个塔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回来以后,为藏经译经而修建的。也就是唐朝开国的武德贞观年代都没有这塔,李渊李世民都没见过它。
为什么叫“大雁塔”呢?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他在印度取经的时候,听到的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有一只雁以自杀的形式拯救了僧人们空空的肚子,于是和尚们葬雁建塔。玄奘在印度曾经瞻仰过那座雁塔,回国后山寨了一版,用来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
嗯,團友们是不是觉得这座大雁塔有点儿奇怪?跟大家在21世纪看到的那座土黄色的七层塔样子不太一样?
大雁塔刚建成的时候,只有五层,武女皇时代重修了一次,增建为七层青砖塔,后来又增高到十层。此后历经修葺,最高达到过十一层,样子都是比较细、比较高。千年间经过几次大地震,在明朝万历年间,所剩七层唐代塔体的外表被完整地砌上了六十厘米厚的包层,造型比以前更厚重,这才算给它“定型”了。
从大雁塔再往东南走,房屋越来越少,绿色越来越多。团友们看到前面那波光粼粼的水面了吗?我们马上就要进入曲江池啦。
曲江一带是长安城里最重要的公共游览风景区,这里位于长安城的东南角,园林一半在城内,一半在城外,原本是一个天然湖泊,因为南北长而东西短,西岸弯曲,所以叫 “曲江”。玄宗皇帝时,曾经人工改造过,引来更多水流,曲江水域扩大到七十万平方米。很壮观吧。
曲江水面附近遍建行宫台殿,南面那里有紫云楼、芙蓉苑,西面有杏园、慈恩寺。大家看身边,真是“花卉环周,烟水明媚……菰蒲葱翠,柳荫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看这些出来游春的唐朝人,“彩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所有人都在享受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啊。
中午饭,我们将安排在“杏园”。为什么呢?因为长安城的“杏园宴”不仅大大有名,而且十分吉利,口彩很好哟!
杏园在曲江池的西边,与大慈恩寺南北相望。因此地多栽杏树,故名“杏园”。每年春天杏花开放时,灿若云霞,是曲江风景最佳处。唐朝的读书人考上最高级的“进士”以后,就在这里举行“探花宴”。
午饭吃完,下午我们要去终南山风景区,大家将会饱览长安城近郊的大好河山。
终南山在唐朝经常被简称为“南山”,大家都很熟悉的对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里面所说的“南山”就是这一座。今天我们要去的是南山脚下的“樊川”一带。
樊川位于少陵原与神禾原之间,西北起于韦曲塔坡,东南止于终南山北麓王莽乡,是一处长约十五公里的平川,系纵贯其间的潏河长期冲刷、下切、淤积而成的一道冲积平原。这里地肥水美,植被葱茏,林木繁盛,是初春时节长安人最爱出城踏青野游的地方。
樊川从汉代起就是长安达官贵人营建别墅之处。到了唐代更是私园别墅荟萃之地。“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就是樊川美景的生动写照。
大家下午就在樊川这里自由活动吧,五点集合,去今天的最后一个景点——乐游原,看夕阳。
为什么要到乐游原去看夕阳呢?您一定能背诵李商隐的名作“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吧?那么您还记得这首诗叫什么名字吗?对了,就是叫《乐游原》。
我们这次从长安城东南的延兴门入城,一进门,就能看见突然升高的地势了。乐游原,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长安城内东部的一块高地,高地上面比较平坦,而且面积不小,离大雁塔、曲江池都很近,在那两处的北边。
武女皇时代,太平公主在乐游原上建了亭台楼阁。长安人有在三月初三、九月初九登高饮宴的习俗,每到那时候,乐游原上真是人头攒动啊。后来原上又建了一座“青龙寺”,是密宗道场,一个日本的和尚来此学习,该和尚回日本后做了一番事业。
总之,乐游原就是唐朝人登高望远、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李商隐在这里望夕阳,杜诗圣在这里望太宗昭陵,白居易在这里望十二街。我们也来望一望吧,大唐帝国那轮血红绚烂的落日,正慢慢沉入长安大城的西墙外呢。
4.大雁塔 导游词 篇四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古城西安观光游览,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大雁塔。
一提起大雁塔,我想大家的最初印象一定是与《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有关,在历史上呢,唐僧是确有其人,取经也确有其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铜像就是唐僧像,唐僧他俗姓陈名祎,是今天河南省偃师人,父母早丧,13岁的时候就皈依了佛教,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拜访名师,在他刻苦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深感佛教教义众说纷纭,无从获解,于是产生了到印度求法之念。大唐初年他就随着一大批商人来到了印度,历时17年,经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往返10万余里,可以说他走过了“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大沙漠,经过了火焰山,并且是“悬釜而炊,席冰而卧”以这种惊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到达印度,到印度之后他翻译成佛经657部,在唐贞观19年,回到了长安,我们现在来看这个铜像,唐僧一手拿着锡杖,一手立掌作揖,两眼炯炯有神,步伐从容,神情坚定,彷佛正大踏步的走在漫漫的取经路上。【慈恩寺—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雁塔题名】
接下来我们去大慈恩寺参观,大慈恩寺原名“无漏寺”,无漏是没有烦恼的意思,唐高宗李治做太子的时候,为了给他去世的母亲文德皇后追荐冥福,怀念慈母大恩,而将这里的寺院重修扩建,并更名为大慈恩寺。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慈恩寺门口,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也叫三门,中间的是空门、左右两边分别无作门、无相门,象征佛教的三解脱之门,门上的牌匾是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的“大慈恩寺”几个大字。
走进寺院我们可以看到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庆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3万斤,钟上的花纹、图案、文字都清晰可见,钟身正面刻有“雁塔晨钟”字样。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钟和鼓均为寺院的大型法器,在这里基本上是用来报时的,僧人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的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建筑,称之为大雄宝殿,“大雄”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里面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的三身佛,我们首先看到中间的这尊称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意思是佛性清净之身,在左边是报身佛卢舍那佛,意思是佛果圆满之身,右边有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是指一切可变换之身,并指普度众生之身。佛像两侧是佛的弟子,东有迦叶,西有阿难。两旁还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塑像。
在大雄宝殿西侧墙壁上镶有几通《雁塔题名记》碑,“雁塔题名”始于唐代,是唐代非常盛行的一种风俗活动,就是说只要考上新科进士的人,他们都要来到雁塔进行题名,他们觉得能够在雁塔下题名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并觉得登上大雁塔从此就步步高升,直入青云,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考中进士后就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说明他当时少年得志的喜悦之情。
【法堂—大雁塔得名—大雁塔建造及文物—玄奘三藏院】
我们接下来参观法堂,法堂一般是佛教徒讲经说法在曲江旅游区,我们还可以参观的地方,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课堂,在法堂里供奉着主管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在法堂的东壁上悬挂着三幅拓片,中间的一张为“玄奘负笈图”,描述玄奘背负经卷,前挂路灯,脚蹬麻鞋风尘仆仆的行走在取经的路上,两边拓片画的是玄奘的两大弟子圆测和窥基,圆测是新罗国的王孙,窥基是唐初名将尉迟恭的侄子,两位名门之后均拜玄奘为师,可见玄奘在当时的名声之大地位之高。
法堂的后面我们就可以看到大雁塔了。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大雁塔之名的由来,一说是西域称佛塔为“亘娑”,唐言为“雁”,故雁塔之名是由梵文音译过来的,另一说是出自于《大唐西域记》所载,佛教在早期分大乘与小乘两派,大乘佛教戒食肉,小乘不戒。在摩揭陀国有一座寺院,寺院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有一天中午将过,众僧饥肠辘辘,午饭尚未有着落,甚为埋怨,有一个和尚看见空中一群大雁飞过,随口出戏言:我等诸僧多日没有吃肉了,若菩萨有灵,应知我们的困境啊!话音刚落,就看见领头的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僧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折翅坠地而亡。众僧人大惊,明白是如来设法教育他们,众僧急忙跪拜,并将那只雁葬于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从此改信大乘,不在食肉,这就是雁塔名称的得来。“雁塔”一词前加一个“大”字,一是因塔的建筑宏伟壮丽;二是因为后建的荐福寺塔也随着称为雁塔,为了区别,遂分别称为大雁塔、小雁塔。
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由玄奘法师亲自设计建造,亲自搬土运砖,历时两年终于建成。最初的雁塔为五层,高180尺,后来毁坏严重,到武则天时改建为七层,人们常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大概由此而来,大雁塔造型简洁,气势宏伟,是我国佛教艺术中的杰作。塔内建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被称为“二圣三绝碑”。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玄奘三藏院”,它是一组仿唐建筑群,全院由西院的光明堂、中院的大遍觉堂和东院的般若堂三部分组成,将玄奘大师的辉煌一生分为两个阶段,三个不同层面的向世人展示,西院的光明堂展示的是大师出生到四十岁取经回国的经历和动人事迹,称为“参学求法阶段”,东院般若堂的内容是玄奘大师取经东归受唐王朝的隆重欢迎和励志译经、传法、弘法直到圆寂,称为“译经弘法阶段”,中间的大遍觉堂,则以更深层次的内涵表现了“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的宗教背景。
【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馆—寒窑——胡亥墓】
大雁塔自古以来就是曲江之地,下面我们就去参观曲江旅游区的其它几个著名景点。
首先我们去大雁塔北广场参观,这是一个以突出大雁塔、大慈恩寺以及大唐文化的主题广场,于2003年建成,由喷泉水景区,大唐盛世浮雕景区,大唐东西步行街,唐诗园林区等组成,内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现已成为了西安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名片”。
下面我们来到了大唐芙蓉园,它是在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修建的,完全仿照了唐代皇家园林的建筑形式,于2005年建成并对游人开放,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内有紫云楼、凤鸣九天歌剧院、陆羽茶社、仕女馆等等许多的仿唐建筑群,拥有全球最大的水幕电影,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大唐文化与风貌的主题公园,被誉为“盛唐主题天下第一园”。在曲江旅游区,我们可以参观到曲江海洋馆,它是西部最大的海洋馆,占地90亩,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主要由海豚表演馆、海洋科普馆、热带雨林馆、海底隧道和水下大观园等部分组成。我们还可以参观到传说中薛平贵与王宝川爱情故事的发生地寒窑以及以平民身份埋葬的秦二世胡亥墓。
5.大雁塔导游词 篇五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因仿印度塔样式的修建故起名雁塔。
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有七层,底部是正方形,用青砖彻成,下大上小,进入大雁塔底部,你会看到墙上有许多的壁画,会让人目不暇接。沿着塔内的木梯盘旋而上,越往上走,你会发现楼梯越来越窄,楼梯越来越陡,塔内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每层塔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形门洞,可以凭栏远眺,你们可以将美丽的长安城尽收眼底。
如果大家游玩累了,那么塔底去休息一会,大雁塔的脚下种满了郁金香,红的,黄的,五颜六色非常的迷人。塔下绿树成阴,鲜花盛开衬托着雄伟壮观的大雁塔,使它格外引人注目。这时你的疲倦也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6.大雁的人工孵化助产试验 篇六
1 试验地点
江苏省东海县鸿羽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孵化场。
2 材料来源
东海县鸿羽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大雁种蛋3000枚。
3 预试操作
预试期25天。预试期间主要进行以下操作:
3.1 种蛋消毒
先将种蛋放入消毒柜内, 按28m L/m3福尔马林溶液和14g高锰酸钾备好药品, 将福尔马林倒入玻璃或搪瓷容器内 (由于反应时会产生大量气泡, 所用容器的容积要比所用福尔马林的体积大5~7倍) , 然后倒入高锰酸钾, 关闭门窗。12~24小时后打开门窗, 放出残余气体, 将种蛋移入储藏室。
3.2 预热
先用百毒杀等药液按说明配成所需浓度, 将种蛋在药液中浸泡3~5分钟, 捞出晾干, 放置在孵化室内预热6~8小时。
3.3 孵化管理
(1) 温、湿度的控制。整批入孵的种蛋, 以变温孵化为主, 温度变化范围控制在30~37℃, 前高后低逐步降温;分批入孵的种蛋则采用38~38.5℃的恒温孵化。湿度的控制原则为两头高、中间低。1~3天湿度保持65%~70%, 4~28天湿度控制在60%~65%, 29~31天湿度提高到70%~75%。此外, 在保证正常温湿度情况下, 注意通风换气, 保持空气清新。
(2) 翻蛋、照蛋与晾蛋。自动翻蛋的孵化机每2小时翻蛋一次, 手动孵化机每3~4小时翻蛋一次, 翻蛋角度为45°~90°。种蛋在整个孵化期内需进行三次照蛋。第一次在孵化后5天进行, 拣出无精蛋和死蛋;第二次在第10天进行, 拣出死胚蛋, 并及时查明原因予以解决;第三次在第25天进行, 主要观察胚胎发育情况, 决定落盘时间。每天定时打开孵化机门换气2次。孵化后16天从蛋盘架上抽出种蛋进行晾蛋, 晾蛋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
4 试验分组
预试期结束后, 将孵化器内的胚蛋随机选取, 平均分为3个组。各组蛋盘标注好序号, 1、2、3号蛋盘装软化蛋壳助产组胚蛋, 4、5、6号蛋盘装敲破蛋壳助产组胚蛋, 7、8、9号蛋盘装对照组胚蛋。3组胚蛋的数量相等, 重量、大小和形态等相关形状差异不显著。
5 试验方法
5.1 软化蛋壳助产
将6%的醋酸溶液喷洒在蛋壳表面, 以喷湿整个蛋表面不滴漏为宜, 每天1次, 直至破壳。
5.2 敲破蛋壳助产
先清洗消毒手和剪刀等接触胚蛋及雏雁的用品, 在尿囊血管已经枯萎、内壳膜发黄的胚蛋用剪刀等在蛋钝部 (气室部) 轻轻打开, 拨开蛋壳1/3左右, 并用手将雏雁的头轻轻拉出, 放入出雏器内令其自行出壳。
5.3 对照组
按常规操作方法任其自然出壳。
6 试验结果
见下表:
分析上表可以看出:
(1) 软化蛋壳助产组和敲破蛋壳助产组出雏苗雁分别是951只和950只, 孵化率分别是95.1%和95.0%, 分别比对照组的59.8%提高了35.3%和35.2%, 差异极显著。
(2) 软化蛋壳助产组和敲破蛋壳助产组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
摘要:大雁的蛋壳比鸡鸭鹅等一般家禽的蛋壳厚而且硬, 在正常孵化条件下, 胚胎出壳困难, 孵化率只有50%60%。为了探讨提高大雁种蛋孵化率的有效方法, 本试验共分为软化蛋壳助产组、敲破蛋壳助产组和对照组3个组, 3组种蛋的数量相等, 重量、大小和形态等相关形状差异不显著。预试期25天。预试期统一进行了种蛋消毒、预热、温湿度控制、翻蛋、照蛋和凉蛋等操作。预试期结束后, 软化蛋壳的操作方法是:将6%的醋酸溶液喷洒在蛋壳表面, 以喷湿整个蛋表面不滴漏为宜, 每天1次, 直至破壳。敲破蛋壳助产技术要领是:先清洗消毒手和剪刀等接触胚蛋及雏雁的用品, 将尿囊血管已经枯萎、内壳膜发黄的胚蛋用剪刀等在蛋钝部轻轻打开, 拨开蛋壳1/3左右, 并用手将雏雁的头轻轻拉出, 放入出雏器内令其自行出壳。试验结果, 软化蛋壳助产组和敲破蛋壳助产组的孵化率分别是95.1%和95.0%, 分别比对照组的59.8%提高了35.3%和35.2%, 差异极显著。软化蛋壳助产组和敲破蛋壳助产组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
7.大雁落脚的地方 篇七
我那次来这里,竟然不知此地流传着大雁的传说。大雁在这里栖息,是后来听一位住在这里的老人说的。老人说,原来河岸是一片湿地,生长的一些植物和那条河里的水生物为大雁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每年,大雁北归南迁都要飞落这里,栖息几天,然后才依依离去。大雁在诺苏人的眼里,是美丽高贵善良和自由的化身。近三十年,我没有看到雁阵飞过天空的景象了。于是,想起大雁,想起天空的雁阵,我的心底产生些许无奈的
悲伤。
有关大雁的故事,在凉山有个家喻户晓的古嫫阿芝的神话传说。在嘛则洛戳山脚下,住着一个孤苦伶仃的男子,名叫木嘎。有一天,雁阵飞过天空,落下了一根漂亮的雁羽,木嘎把它捡回家里,插在火塘上方的隔板上。次日,落下羽毛的那只大雁,化成一位美丽大方的姑娘,曾木嘎出门劳作,她背水把木嘎的水桶装满,烧柴火煮好苦荞粑,然后悄然离去。木嘎劳作回来,很是惊奇。一天,木嘎看到他家茅草房炊烟袅袅腾升的时候,把那位美丽的姑娘挡在屋里。姑娘说出了自己的身世,“你捡到的那根大雁羽毛是从我的翅膀上掉落的,我是大雁姑娘古嫫阿芝,从古戳戳洪(雁的故乡)飞来的。我家离这里很远,亲人等着我回去……”男子恳求她嫁给他。古嫫阿芝看到木嘎孤苦一人,便答应了。不过,要木嘎承诺一件事,就是不要跟任何人讲自己的身世,也不要伤害所有飞翔的鸟儿,不然雁神就将她变回大雁。他俩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几年后有了两个女儿。一天,母亲古嫫阿芝出门劳作,两个女儿争吵起来。父亲木嘎说,你们这两个大雁的女儿,怎么不听话……古嫫阿芝知道此事后,深感自己受了羞辱和伤心,雁神把她变为大雁,她无奈地含泪飞去。过了一年又一年,又到了一个秋收时节,雁阵鸣叫着在蓝天上飞翔,古嫫阿芝的两个女儿仰望那里,想起了日思夜想的母亲,“妈妈……妈妈……我们的妈妈!”大雁古嫫阿芝听到女儿的叫声,由于伤心过度,从空中坠落下来,气绝身亡。众人将死了的大雁带回家中,让其穿上寿衣,设灵堂悼念三天三夜后将她火化了。关于古嫫阿芝的故事,还有其他不同的版本,不过反映了人爱大雁和崇尚大雁的故事是一样的。
在大雁落脚的地方,大雁和人之间又演绎着怎样的故事呢?老人说,大雁落在这片湿地栖息,受到他的父辈们的保护,这里的人们都保护大雁。那片湿地后来开垦成了耕地,种上苦荞、玉米和洋芋等。可是,大雁春天北去,或秋天南归,飞过此地上空,依然落下来,栖息几天,甚至更长。在山里,谁也不能伤害大雁。遇到灰蒙蒙的雾天,他们晚上打起火把,巡视大雁是否安然。如果遇上一连几天凝重的灰雾,或是阴雨不止,村人认为这是谁得罪了雁神,就请毕摩用羊来作毕(作法)祭天。
把大雁视为神鸟,为了风调雨顺,人们不惜伤害另外一种动物——羊的生命,来祭祀雁神。这是外人不可思议的迷信。不过,体现了诺苏人尊重和敬畏大雁的思想。诺苏人谚语说,“伤妻怒妻族,射雁怒上苍”,可见大雁在诺苏人心中的神秘和
分量。
老人又说,大雁没有来此地栖息,应该是十几年了。可是,我疑惑,那片湿地消失后,它们在这里吃什么呢?
老人低沉着说,“会有吃的,大雁只是这十多年才不来这里栖息的。”
我到过的昭觉比尔拉达、解放沟和莫获山等地,人们传说着大雁的故事,甚至好多地方取名为大雁栖息的地方,或是大雁筑巢的地方,在众人的眼里,大雁是高贵、自由的神鸟。当那些湿地或沼泽地,被开垦后种上庄稼而消失的时候,人们掠夺了大雁生存的环境,无异于在驱赶它们,远离它们。没有飞雁的时候,天空也伤感,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什么。人对自然不再是敬畏,人变得无所顾忌,这是人的悲哀。
山里人用鹰爪作为杯脚制作成鹰爪杯。凝眸鹰爪杯,瞬间,我的心底为那只早已死去的鹰悲伤。鹰从来是在高空飞翔的。人们对传说里的鹰不再敬畏,对大雁也是如此。几个月前,我在县城的街角,看到一位老者在贩卖一只被打掉的大雁,尸体已经残缺不全,因有人传言雁毛或雁肉是药,于是,不时有人前去聚在那里,打量和询问价钱。这个卖雁尸的老者,脸上没有丝毫的悲伤,可是悲伤隐藏在没有悲伤之后。
这年秋天苦荞飘香的时候,在大雁落脚的地方,我仰望蓝色的苍穹,想象着那天使般的雁阵从我眼前上空缓缓飞过。
大雁,大雁,您的飞翔给了天空美丽、自由和高贵。
大雁飞来,我等到何时呢?
(责编:高雨薇)
8.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篇八
各位游客: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武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根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出现。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19年(公元1930年)雕造。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各位游客,您能猜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中间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塑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观雄伟的大雁塔。看到这座唐代建筑,你们一定会又感叹又好奇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此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
各位游客,大家一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这位著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为增,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蕴。玄奘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天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公里,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阅读
各位游客,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5层,砖表土心,光盘梯。后塔心砖缝草木丛生,渐趋颓废。经武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唐长兴年间几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长高了4.5米,还加了两层。底层每边长25米,基座为方形,边长45米至48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塔底层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尤其是西门楣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上刻当时废殿建筑的写真图,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后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国家保护的珍贵书法原刻,是研究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
【大雁塔的导游词】推荐阅读:
参观西安大雁塔作文600字06-26
秋天大雁范文07-17
大班大雁教案10-24
大雁归来ppt课件07-04
22《大雁归来》教学设计06-25
脑筋急转弯冬天大雁为啥飞到南方09-28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雁考上邮递员》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