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管理复习题

2024-10-26

国际物流管理复习题(精选7篇)

1.国际物流管理复习题 篇一

世界贸易组织(WTO)

一、填空题

1.世贸组织追求的目标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增长以及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2.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身是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关税减让谈判的基础有商品基础和(税率基础)4.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世界贸易组织,是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正式批准生效成立的,是一个常设性、永久存在的国际组织。5.(《1994年关贸总协定》)是货物贸易领域的框架式规则,对世贸组织成员关税减让和其他货物贸易协议具有指导作用。6.我国“入世”的基本承诺有(逐步降低关税、逐步开放服务市场)

7.《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仅涉及食品安全、动物卫生和植物卫生三个领域,后者涉及范围广泛):

8.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包括对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对农产品营销贷款的补贴等,这些措施属于WTO《农业协议》中规定的(“黄箱”措施)9.1947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是世贸组织关于争端解决的基本法律文件。10.世贸组织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取向是(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11.中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12.世贸组织规则根源于(市场经济)

13.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协议)

14.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引入了(反向协商一致)的决策原则。

15.《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管辖范围包括动物卫生、植物卫生以及(食品卫生): 16.在部长级会议休会期间,WTO决策机构是(总理事会)

17.2003年中国贸易额排名已跃居世界第4位,根据WTO贸易政策审议程序规定,我国将每(二)年接受一次贸易政策审议。18.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中美谈判和中欧谈判)

19.1994年关贸总协定将1947年关贸总协定中的“欠发达缔约方”修正为(发展中国家成员): 20.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身是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1.世贸组织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取向是(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

22.当今世界三大经济支柱是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23.世贸组织的使命通过世贸组织确定的宗旨、国际法人地位和具体的职能,以及(组织机构)来实现。24.第三方促成争端当事方开始谈判或者重开谈判的行为叫(斡旋):

25.美国根据国内《清洁空气法案》对进口汽油的化学特性规定了比国产汽油更加严格的标准,其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世贸组织的成员分为创始成员和(加入成员)

26.在世界贸易体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27.在世贸组织(多哈)会议上,接受中国为其第143位成员:

28.西雅图会议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直接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分歧未能消除)29.下列属于展边贸易协议的有(《信息技术协议》)

30.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主要成果是(签订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31.世贸组织常设理事会中,最重要理事会有服务贸易理事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以及(货物贸易理事会)32.世贸组织授权的关税报复可以分为平行报复、跨领域报复和(跨协议报复)33.当今世界三大经济支柱是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34.非歧视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它通过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体现出来。35.我国的香港和澳门属于世贸组织的(创始)成员:

36.世贸组织规则包括三大领域:货物贸易领域规则、服务贸易领域规则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规则。37.(乌拉圭)回合首次达成了《农业协议》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 38.下列属于诸边贸易协议的有(《政府采购协议》)

39.根据有关规定,世贸组织成员产生争端时,争端当事方的(双边磋商)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的第一步,也是必经的一步。40.世贸组织正式成立后,贸易政策审议指责由(世贸组织总理事会)承担:

41.1994年关贸总协定将1947年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全体联合行动”修正为(世界贸易组织): 42.1994年关贸总协定将1947年关贸总协定中的“欠发达缔约方”修正为(发展中国家成员)

43.世贸组织建立后至2003年,举行的部长级会议有新加坡会议、坎昆会议、多哈会议、西雅图会议和(日内瓦会议)44.乌拉圭回合谈判新议题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以及(服务贸易)45.中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46.《农业协议》规定对于国内农业支持的措施可以分为绿箱措施、黄箱措施和(蓝箱措施)47.关贸总协定第(六)轮多边贸易谈判首次涉及非关税壁垒:

48.下列不属于发达国家在乌拉圭回合中达成的零关税产品部门的有(尿素肥料):

49.有关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有透明度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异议程序制度和(非歧视原则):

50.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等由政府提供的,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活动在WTO《农业协议》中属于(“绿箱”协议)

51.我国“入世”的基本承诺有(逐步降低关税、逐步开放服务市场)52.《海关估价协议》适用于(商业意义上正常进口的货物)

53.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发达国家提出将服务业市场准入问题作为谈判重点,最后达成《服务贸易总协定》

54.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区别在于(前者允许集团内国家对外保留各自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关税,后者对集团外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 55.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后,共举行了(5次)次部长级会议: 56.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

57.当今世界三大经济支柱是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58.《海关估价协议》适用于(商业意义上正常进口的货物)

59.《农业协议》规定对于国内农业支持的措施可以分为绿箱措施、黄箱措施和(蓝箱措施)

60.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等由政府提供的,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活动在WTO《农业协议》中属 于(“绿箱”协议)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世界性的贸易组织,世贸组织有本身的使命,它通过(世贸组织确定的宗旨、国际法人地位、具体的职能和组织机构)来实现 2.1994年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准则有(非歧视原则、以关税作为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贸易壁垒递减原则、公平竞争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3.属于世贸组织各专门委员会的有(贸易与发展委员会、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国际收支限制委员会、区域贸易协议委员会)4.世贸组织规则特点有(转化性、结合性、介入性)

5.世贸组织规则包括三大领域(货物贸易领域规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规则、服务贸易领域规则)

6.属于世贸组织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允许正当保护原则、稳定贸易发展原则、透明度原则)

7.体现WTO贸易自由化原则,应该(以共同规则为基础、以多边谈判为手段、以争端解决为保障、以贸易救济措施为“安全阀”、以过渡期方式体现差别待遇)

8.世贸组织建立后积极作用有(世贸组织成为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世贸组织有利于世界市场竞争的规范化、有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全球消费者的福利、促进政府改革)

9.中国“入世”谈判分为(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6年7月,酝酿和准备“复关”事、从1987年2月到1992年10月,审议中国经贸体制、从1992年10月到2001年9月,“复关”/“入世”议定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即双边市场准入谈判、从2001年9月到2001年11月,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的起草、审议和批准)四个阶段

10.世贸组织的运行机制有(决策机制、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机制)

11.世贸组织建立后,举行的部长级会议有(新加坡会议、日内外会议、西雅图会议、多哈会议、坎昆会议)

12.世贸组织可以享有的豁免权有(任何形式的法律程序豁免、财产、金融及货币管制豁免、所有的直接税、关税豁免、公务用品和出版物的进出口限制豁免)

13.世贸组织成立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有(贸易大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强势地位、一些不利因素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充分享受权利、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世贸组织的双重影响、世贸组织中存在的矛盾的协调与解决)

14.加入世贸组织的四个阶段是(提出申请与受理、对外贸易制度的审议和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多边谈判和起草加入文件、表决和生效)15.属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有(市场主体的自主性与市场关系的平等性、市场过程的趋利性、市场环境的开放性与市场行为的规范性、市场活动的竞争性、市场结果的分化性)

三、名词解释

1.正当保护:世贸组织允许世贸组织成员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依据货物和服务产业竞争能力差距,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维护本国国民安全和健康的要求,可以通过谈判作出正当的保护。

2.透明度原则:指世贸组织成员方应公布所制定和实施的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如修改、增补或废除等),不公布的不得实施,同时还应将这些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通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所参加的有关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议,也在公布之列。

3.最惠国待遇:指一成员方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是否是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成员方。

4.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一个国家在管理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目标实现的管理体制、制度和措施。

5.公式减让谈判:是指对所有的产品或所选定产品的关税,按某一议定的百分比或按某一公式削减的谈判。

6.国际贸易利益协调:是指世界经济主体之间互相协调其贸易政策、共同对国际贸易的运行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发展进行干预和调节,以便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克服面临的困难,促进国际贸易关系和国际贸易正常发展的行为。

7.非法转口:指通过转运、改道、谎报原产地或原产国、伪造文件来规避协议的规定和逃脱配额管理的做法。8.绿箱措施: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

9.国民待遇:是指对其他WTO成员方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10.蓝箱措施:指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予的补贴、按基期生产水平85%或85%以下给予的补贴、按固定牲畜头数给予的补贴的农业补贴措施。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同一地理区域内或区域间,某些国家和政治实体为实现彼此间在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发展中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经济的发展,而达成的取消有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起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

12.诸边贸易规则:是指世贸组织成员自愿接受的贸易协议中确立的规则,该协议的接受者受到这些具体规则的约束,该协议不接受者则不受这些具体协议规则的约束。

13.原产地规则: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或地区为确定货物原产地而实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行政决定,其核心是判定货物原产地的具体标准,即原产地标准。

14.海关估价:指海关为征收关税等目的,确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程序。

15.贸易自由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制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与生产。

16.过渡性保障措施:是指某项纺织品或服装的配额限制取消之前,若进口方证明该产品进口数量剧增,对国内有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有严重损害的实际威胁,并且自单个国家的进口出现急剧和实质性的增加,则可针对该出口方采取保护行动。

17.公平竞争原则:公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平竞争原则是指,成员方应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纠正不公平贸易行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18.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集体对各成员贸易政策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定期进行全面审议。

四、简答题

1、简述世贸组织的定位及宗旨

定位:世贸组织是一个致力于开放、公平和无扭曲竞争的规则体制。所谓开放,是指世贸组织成员按照世贸组织协定与议定书履行义务,相互进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逐步自由化,扩大市场准入度;所谓公平,是指贸易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供求形成的实际成本进行贸易,对知识产权加强保护;所谓无扭曲,是指贸易企业不借助垄断和特权等行为进行业务经营活动。世贸组织的宗旨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保证发展中国家贸易和经济的发展;(5)建立更加完善的多边贸易体制。

2、简述关贸总协定与WTO所指的关税减让的意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所指的关税“减让”,具有很广泛的含义。一是削减关税并约束减让后的税率,如承诺将某产品的关税从 30%减为10%,并加以约束;二是约束现行的关税水平,如某一产品现行的实施关税为10%,谈判中承诺今后约束在10%;三是上限约束税率,即将关税约束在高于现行税率的某一特定水平,各方的实施税率不能超出这一水平;四是约束低关税或零关税。

3、简述原产地规则协调的目标

原产地规则协调的目标时,建立具有以下特征的原产地规则体系。(1)同一原产地规则适用于所有非优惠性贸易政策;(2)原产地规则应是客观的、可理解的和可预测的,且具有连贯性;(3)原产地规则应以一致、统一、公正和合理的方式管理;(4)原产地规则应以肯定性标准为基础,否定性标准可以澄清肯定性标准。

4、简述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加入世贸组织将从六个方面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拓展国际市场;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投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

5、简述世贸组织成立后面临的主要挑战(1)、贸易大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强势地位(2)、一些不利因素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充分享受权利(3)、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世贸组织带来的自由化与排他性双重影响(4)、世贸组织中存在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等一系列矛盾的协调与解决

6、简述为什么说与以1947年关贸总协定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相比,以世贸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更为完善。(1)、世贸组织的历史使命高于1947年关贸总协定;(2)、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地位高于1947年关贸总协定(3)、世贸组织组织机构健全、职能明确;(4)、世贸组织负责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覆盖面大;(5)、世贸组织对成员的约束力强;(6)、世贸组织成员广泛

7、简述在什么情况下,世贸组织成员可以互不适用? 世贸组织成员采取互不适用的条件是:

第一,是在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时,双方均可作出互不适用的决定;第二,原关贸总协定缔约方转变成世贸组织创始成员已采取的互不适用可以沿用;第三,对新加入成员,在部长级会议批准前已通知部长级会议的前提下,可以使用。第四,诸边贸易协议参加方的互不适用,按该协议的规定执行。

8、简述世贸组织的职能

(1)实施和管理协议、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2)解决成员方之间的贸易争端;(3)审议各国的贸易政策(4)与有关机构合作;(5)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9、为什么说加入世贸组织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1)、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2)、加入世贸组织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3)、加入世贸组织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加速器;(4)、加入世贸组织能够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0、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市场主体的自主性;(2)市场关系的平等性;(3)市场过程的趋利性;(4)市场行为的规范性;(5)市场环境的开放性;(6)市场活动的竞争性;(7)市场结果的分化性

11、简述经济全球化给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问题和矛盾(1)经济全球化使世贸组织成员间矛盾不断;(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加多;(3)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差距不断扩大;(4)经济全球化加重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五、论述题

1、试述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系有何影响? 答:(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地理区域或区域之间,某些国家和政治实体为实现彼此之间在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发展中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经济的发展,而达成的取消有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起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2)、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了双重影响。

第一,积极作用。地区经济一体化各种安排的范围已超出了货物贸易自由化,向投资、服务方面延伸,自由化的途径拓宽,朝着协调各国管理规定,采用最低管制标准,并互相承认各国的标准和惯例的方向发展。这些趋势将加强地区经济一体化中的“地区开放主义”,有助于加强经贸集团的市场开放。

第二,不利影响。经贸集团本身的内聚力会出现排他性。比如,在关税同盟下,成员在关税统一过程中,决策结构会更多的而非更少的偏向保护或者干预。势必加重贸易保护的普遍压力,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构成了严重挑战。

2、试述世贸组织框架下有节制自由贸易的特点 世贸组织框架下有节制自由贸易的特点有:

(1)把贸易自由化作为世贸组织的基本目标。世贸组织接受1947年关贸总协定所实现的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并把贸易自由化作为实现世贸组织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关世贸组织建立和负责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于协议中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自由贸易的思想。(2)贸易自由化范围受到局限,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排除在世贸组织贸易自由化的范围之外。

(3)世贸组织贸易自由化政策实施中要结合两大因素:一是贸易自由化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二是防止发展中国家边缘化。(4)世贸组织允许自由贸易与正当保护贸易并存。

(5)贸易自由化政策确定以互惠互利为原则,通过贸易政策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待遇。

3、试述世贸组织建立后的积极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世贸组织建立后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1)世贸组织成为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2)世贸组织有利于世界市场竞争的规范化

(3)有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全球消费者的福利(4)促进政府改革

世贸组织成立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有:(1)贸易大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强势地位

(2)一些不利因素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充分享受权利(3)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世贸组织的双重影响(4)世贸组织中存在的矛盾的协调与解决

4、试述多哈发展回合启动的原因及其目标

多哈发展回合启动的原因有:(1)、世界经济发展缓慢,贸易保护主义增强,需要举行新的多边贸易谈判,加强贸易自由化的共识,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增强抑制 贸易保护主义的能力。(2)、世界经济中出现了电子商务等新兴贸易事物的挑战。(3)、纠正世界贸易组织原有协定与协议实施上的失衡(4)、修复世界贸易组织的形象(5)、世贸组织本身为新回合谈判作了大量有效工作(6)、从世界贸易大局出发,在着眼于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成员方尤其是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相互做出让步。

多哈回合谈判的主要目标有:抑制全球经济减缓下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大贸易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解除贫困方面的作用;处理最不发达国家出现的边缘化问题;理顺与区域贸易协定之间的关系,把多边贸易体制的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善世界贸组织形象;实现《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原则和目标。

5、试述世贸组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含义、目的、作用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是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集体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定期进行全面审议。

实施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目的,是促使成员方提高贸易政策和措施的透明度,履行所作的承诺,更好地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从而有助于多边贸易体制平稳运行。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为世界贸易组织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以及评估国际贸易环境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场所和机会,有助于增加多边贸易体制的透明度。(2)、接受审议的成员对其贸易及相关政策进行解释和说明,有助于增进各成员方的相互了解减少或避免贸易争端。(3)、各成员方参与审议和评估,可以为接受审议的成员在贸易政策制定和改进方面提供一些意见或建议,有助于督促其履行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义务。

6、试述多哈发展回合谈判前景

多哈发展回合将在激烈的交锋中进行,不会一帆风顺,但终会达成协议,取得较多的谈判成果,谈判结束时间可能比原定结束时间拖后。多哈发展回合的谈判将在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的交织中进行。

(一)推动谈判顺利举行的正面因素如下:

(1)世界经济2003年走出低谷开始好转,世贸组织成员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减轻。(2)世贸组织成员都珍惜和重视这次谈判的举行都作了充分和认真的谈判准备。(3)世贸组织机构对多哈发展回合谈判准备工作充分(4)新任总干事干练务实

(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积极、认真、务实态度参与多哈发展回合谈判,为谈判成功进行注入活力。

(二)影响多哈发展回合顺利进行的负面因素有:

(1)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2)多哈发展回合谈判议题的选定,充满了妥协、折衷和矛盾。(3)谈判约定时间短于以往谈判约定时间

(4)第五届部长级会议谈判无果而终使世贸组织任重道远。但只要世贸组织成员从世界贸易发展大局出发,多哈发展回合仍然充满希望。

7、试述世贸组织与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关系

(一)、世贸组织与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联系

世贸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着内在的历史继承性。世贸组织继承了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合理内核,包括其宗旨、职能、基本原则及规则等。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是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规范各成员间货物贸易关系的准则。

(二)、世贸组织与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区别

(1)关贸总协定以“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议形式存在,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2)关贸总协定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世贸组织不仅要处理货物贸易问题,还要处理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3)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实行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的时间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效率更高。

(三)、《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转化为《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为世贸组织负责实施管理的多边货物贸易协定,不再具有“准国际贸易组织”职能,不再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

2.国际物流管理复习题 篇二

下一阶段复习,与其说是教师如何安排复习的问题,倒不如说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复习的问题。市质检已经结束,通过前阶段的复习,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已经历了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在下一阶段,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如果我们的措施得法就能促其发生质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据此,我们拟定如下工作思路。

一、在分析反思中复习

在市质检成绩上纠缠不休是无益的。成绩好的,不一定就能带来正面效应;成绩差的,不一定就是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如何分析。不好的分析,带给师生的可能更多的是压力和阴影;好的分析,带来的将是动力和信心。此时成绩的重要意义在于:师生均能从成绩中读出信心、读出动力、读出目标、读出高效复习的途径。因此,下阶段复习第一步工作可以归结为三个词。

1. 分析。

A.共性分析和特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特长。B.知识和能力结构分析,明晰努力方向。C.方法论分析,及时调整教法和学法。

2. 反思。

也谓返思。对教法、学法、知识、能力进行全方位扫描,从而达到温故知新、梳理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3. 定位。

A.指导学生依据自身知识和能力现状进行理想目标定位。过高的定位不利于确立自信心,过低的目标无助于激发学习动力。B.指导学生依据自身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学习目标定位。帮助学生寻找复习目标的最佳着眼点是“省时”“高效”复习理念的要求,也是这一阶段复习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抓住关键,懂得放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复习轨道。C.指导学生依据自身特点制订目标明确、容易操作的复习计划,使对自己的定位变成可以操作的具体目标。

以上认识的核心是,通过老师的帮助指导,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的情况下,就可能找到最优复习的途径。为此,特拟如下工作:(1)召开全体高三年教师参加的学情分析会议,商讨复习方案。(2)班主任组织班级学情分析会议,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分析定位。(3)各学科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分析。(4)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4)组织最后冲刺阶段复习方法讲座。

二、在思维训练中复习

在最后两个月时间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考试制胜的关键就是做到心理稳定、思路清晰。教师的任务就是设法引导、培养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高考成功的重要因素,题海战术、被动碰运气式的反复操练不仅无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思维训练应该是构成这一阶段复习的主线,下阶段课堂教学工作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1)引导促进学生进行思维重组,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从而在思维水平上逐步接近高考的要求。(2)引导促进学生构建学科思维能力,从而具备在高考中应对各种新情境、新变化的能力。(3)引导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这是顺应高考“能力立意”的基本要求。(4)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形成稳定的解题思维方法,从而从心理上和思维上更加贴近高考。

为了实现以上复习目标,在管理和教学上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精讲的原则。忌“满堂灌”———剥夺学生的自主思维。(2)精练的原则。忌“满堂练”———侵占学生的思维空间。(3)对症训练原则。忌“放牧式”———浪费思维训练的宝贵时间。(4)层次性原则。忌“一锅煮”———低层次的训练模式。(5)针对性原则。忌“瞎子摸象”———盲目无序的训练模式。(6)平衡性原则。忌“强取豪夺”———以榨取其他学科生命为代价维持本学科的生命空间,最终将得不偿失。

三、按照心理学规律科学安排复习

面向高考,复习能使学生在心理、思维、体力等方面保持稳定,从容应对各种题目,最终取得优异成绩。因而,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我们有必要按照心理学的规律科学安排下阶段的复习。

1. 按照艾宾浩斯曲线原理安排复习。

艾宾浩斯曲线至少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1)遗忘往往是立刻发生的,而且此时遗忘率最高。在课堂设计中,要强调及时练习和小结的重要性。(2)对于无意义的机械记忆内容,经常性地记一记比集中记忆效果要好。但在有意义的概念形成的学习中,以及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并形成规律的学习中,集中练习的效果更好。所以,我们要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对于识记性的知识点,要采取间时复习的方法,而对要形成技能技巧的知识点,则需要采用集中讲练的复习方法。(3)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逐渐减慢,甚至有终生记忆。也就是说,当复习强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需要再做过多的重复复习。搞题海战术,一是会把学生的身体拖垮,二是会让学生对这样的复习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反而会削弱复习效果。“剩饭炒三次,狗都不闻”,对翻来覆去的重复复习,学生怎么会不反感呢?

2. 科学调节,以良好的状态迎接高考。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每年高考时大多数考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因此缓解过分的紧张、克服高度焦虑,几乎是每位考生都需要做的心理调整。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放松。心理学家认为,有紧迫感才能提高效率,有兴奋感才能迎接挑战。只有保持适度紧张和兴奋,才是上考场的最佳心理状态。

因此,下阶段的复习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状态安排,主要工作有:(1)控制考试的频率。过多的考试,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厌烦的情绪,甚至增加失败感,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但复习还是需要用考试评价复习效果的,也需要用考试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如果考试得法,学生就会在考试中由于应激作用而神经兴奋,产生比较大的能量,提高应对能力。因此,每一次考试都要精心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到是否有利于保持学生的良好状态。(2)加强常规管理,监督学生调整作息时间。让学生做到既不过度紧张,又不过度放松,保持适度的紧张兴奋。(3)组织专题讲座,让学生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4)细化管理,密切关注学生情绪心理的任何变化,并及时疏导诊治。(5)组织考法专题讲座。

3.国际物流管理复习题 篇三

【知识概述】

1.基本概念:民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联合国等。

2.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必要性;宗教的性质、社会作用;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意义。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国际法的作用;判断主要国际组织的分类;当今世界的主题及其关系;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知识精讲】

考点1 民族的基本特征

(1)内容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这是识别民族的基本依据。共同语言、共同地域是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又促进了共同语言、共同地域的发展。民族的四个特征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其中共同心理素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

(2)知识运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热点点拨 自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顽强奋战解救被困群众,灾区干部群众临危不惧奋起自救,全国各族人民患难与共全力支援,为我们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举国下半旗哀悼。这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这一次代价虽然太大,却唤起了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再一次让世界见证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和柔韧。经过历史和灾难凝练的中华精神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传承涌动。

设题:举国下半旗向遇难同胞哀悼,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历史事实反复证明,多大的灾难都吓不倒中华儿女!这是因为()

A.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是形成民族感情的基础

C.共同经济生活是决定民族特征的根本因素

D.民族的心理素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是民族的最显著特点

参考答案:D

考点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内容 我国各民族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三原则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知识运用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的修建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反对“藏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热点点拨 西藏经济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总量突破300亿元大关,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牧区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局势连续19年保持基本稳定。当前,西藏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局势稳定、边防巩固、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正处于历史上发展和稳定的最好时期。

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结果,在世界上树立起一面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光辉旗帜。

设题:上述材料说明()

A.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B.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障

C.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前提条件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落到了实处

参考答案:D

考点3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自治地方具体指自治区人大和政府、自治州人大和政府、自治县人大和政府。民族乡不属于自治地方。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2)知识运用 我国在西藏、新疆、内蒙古自治区充分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热点点拨 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事件,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紧密团结各族群众,迅速依法采取措施,果断平息了这场事件。这一正义行动,坚持了社会主义法制,保护了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得到包括西藏各族群众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得到了国际正义力量的理解支持。

只有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坚决粉碎“藏独”分裂势力的阴谋破坏活动,才能有效地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为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设题: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认识,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民族自治地区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C

考点4 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1)内容 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宗教的社会作用:主要起消极作用:阻碍了社会发展,削弱了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积极性,堵塞科学发展的道路。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对社会发展、文化艺术发展和调整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2)知识运用 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3)热点点拨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5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佛教协会消灾祈福大法会上,为灾区群众祈祷,并捐款10万元人民币。据了解,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团体积极参加抗震救灾活动,截至5月14日,各全国性宗教团体已筹集捐款人民币300万元准备捐往灾区。

中国各宗教派别积极行“善”,体现了宗教的积极作用。

设题:下列符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做法是()

①到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的宣传 ②保护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的宗教活动 ③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④教徒不能利用宗教危害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A.①②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考点5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内容 ①含义(略)。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②依据:符合宗教自身规律;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知识运用 国家拨巨资修复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3)热点点拨 总投资3.3亿元的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于2002年6月正式启动,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安排。工程分别于2008年3月、5月复工,计划年内全面竣工。其中,萨迦寺被誉为“第二敦煌”,以保存着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据了解,此次对萨迦寺的维修是萨迦寺建寺以来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维修项目最多的一次。

中央财政全力支持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体现了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宗教信仰自由与保护、发展民族文化有机地统一起来。

设题:依法确保信教公民、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样做()

①有利于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有利于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是为了大力发展宗教 ④是为了更好地、全面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考点6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1)内容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必须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树立科学世界观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科教兴国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2)知识运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反对封建迷信,依法取缔“法轮功”,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

(3)热点点拨 2008年5月20日,美国纽约华人社团在纽约法拉盛图书馆门前为四川灾区募捐,“法轮功”分子现场捣乱,引发众怒。

广大群众要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揭穿“法轮功”的实质和丑恶嘴脸。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支援灾区,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设题:作为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学生应该()

A.反对其他公民信仰宗教B.树立科学世界观,做无神论者

C.传教而不信教,不相信神仙鬼怪D.向宗教教徒宣传无神论

参考答案:B

考点7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内容 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2)知识运用 过去的五年,中国外交践行“和谐”理念,大国关系良性发展,周边合作积极务实,全面巩固与发展中国家友谊,积极履行国际责任。中国更加融入世界,世界也更加依赖中国。

(3)热点点拨 2008年5月6日至10日,应日本国政府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首次访日,是一次暖春之旅。双方发表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对于巩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增进中日两国的战略互信,构筑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总体框架,全面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日双方在发展战略互惠关系上达成一致,是因为两国间存在着共同利益,这是两国合作的基础。

设题:继福田康夫首相去年年末的“迎春之旅”以来,中日关系已进入“更新”“更全面”“更高水平”发展的新时期。这表明()

①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 ②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③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④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正确答案:B

考点8 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1)内容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主权国家必须具备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等构成要素,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平等权、管辖权、自卫权。

(2)知识运用 中国政府一再重申,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中国政府多次表示,应该尊重伊拉克的主权,真正做到伊人自治。

(3)热点点拨 2008年3月22日,陈水扁当局处心积虑推动的所谓“入联公投”被大多数台湾民众否决。“台独”分裂势力以“公投”之名行“台独”之实的阴险图谋遭致失败。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是骨肉兄弟,在国家主权这个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台独”分裂势力搞“台独”是不得人心的,两岸人民期盼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努力。

设题: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这是因为()

A.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B.不干涉他国内政是联合国宪章的宗旨

C.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

D.台湾问题由来已久,情况复杂

参考答案:C

考点9 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

(1)内容 国际法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国际法的产生是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法不是由一国单独制订的,而是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的方式制订的。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2)知识运用 国际法是调整现代国家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的国际法律规范。它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3)热点点拨 2007年6月19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六届会议通过了关于人权理事会建章立制问题的一揽子方案,该方案确立了定期普遍审议机制、人权特别机制、专家咨询机制以及理事会议程和议事规则等。本届会议通过的人权理事会建章立制一揽子方案的最重要之处,是确立了定期普遍审议机制,即世界各国一律平等,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每隔四年都接受一次人权状况审议。

定期普遍审议机制对世界各国均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人权理事会如期完成建章立制工作,为人权理事会工作全面步入正轨奠定了基础。

设题:美国在其“国别人权报告”中,都将自己作为“例外”,手捧“人权”这面镜子照人不照己。这表明()

①美国作为主权国家,享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②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在人权问题上推行双重标准 ③美国热衷于国际人权建设 ④美国不履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考点10 联合国

(1)内容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其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2)知识运用 中国支持联合国;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也得到了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广泛而大力的支持。

(3)热点点拨 2007年,中国共需缴纳联合国会费和维和摊款等各项费用2.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2%,上涨幅度在各国中位居前列。中国克服自身困难及时缴纳联合国各种费用,以实际行动履行对联合国的财政义务,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国际援助和国际事务,一次次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对联合国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设题:联合国是__________国际组织。()

①政治性的 ②世界性的 ③政府间的 ④区域性的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考点1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内容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2)知识运用 中国崛起有利于世界和平。世界和平能不能得到维护,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

(3)热点点拨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进一步上升。2008年是中美关系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中方愿与美方共同努力,始终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把握两国关系,坚持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大方向,妥善处理彼此重大利益关系。

中国与美国之间良性互动不断加深。和谐的大国关系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关键。

设题:中美战略对话和战略经济对话,有利于促进两国共同繁荣,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这说明()

A.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B.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D.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

参考答案:A

考点12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内容 当前世界形成了多极化趋势: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社会主义中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国际舞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欧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济总体实力已经与美国相当;日本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的发展,成为世界的金融大国和债权大国;美国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对国际事务的垄断已力不从心,渐失昔日的霸主地位;俄罗斯仍有巨大的经济、科技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2)知识运用 多极化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因此有助于扼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由它来“领导”国际社会的图谋,同时也有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3)热点点拨 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又一次信用危机,而从金融信用和信任角度来看,它被有的经济学者视为“美国可能面临过去76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冲击”。消除这场危机,因而也需要足够的时间。

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次贷危机的延续,一方面波及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说明了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垄断力不从心。

设题:近年来,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国之间出现了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所有这些表明()

A.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C.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D.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

参考答案:A

考点13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1)内容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当前世界各国,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2)知识运用 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

(3)热点点拨 财政部近日出台政府采购新政策:对于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首创和自主研发的、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产品,政府采购将予以大力扶持,通过首购和定购的形式优先购买。这意味着,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自主创新将享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推进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光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是不够的,更需要政策这只有形的“手”进行激励和引导,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保护。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推进本国技术和产品创新,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设题: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把科技上升到第一生产力的高度,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内在原因是()

①任何国家都有实施科技创新的职能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③国际关系是变化发展的 ④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力图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考点14 我国的对外政策

(1)内容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为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服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基本点有: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知识运用 早在2005年9月,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也在践行这一理念的过程中愈加成熟。

(3)热点点拨 岁末年初,往往是外交活动的淡季,大国首脑却相继来华访问。法国总统萨科齐、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印度总理辛格、英国首相布朗、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这些频繁的高层外交活动,折射出党的十七大之后中国外交的新气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理念这一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外交上的运用,将引导中国实现稳定和繁荣,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设题:建设和谐世界,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应致力于

()

①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促进世界普遍繁荣 ③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④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国际物流管理复习题 篇四

1.由企业资金运动所体现的企业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称为(c)。C.财务关系

2.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a)。A.资金运动及其体现的财务关系

3.财务管理最为主要的环境因素是(a)。A.金融环境

4.企业与债权人的财务关系在性质上是一种(d)。D.债权债务关系

5.(b)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具体化,是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依据。B.财务预算

6.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d)。D.企业价值最大化

7.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有(d)。D.容易引起企业的短期行为

二、判断题:

1.企业财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它必然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Y)

2.只要商品经济存在,财务活动就必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Y)

3.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Y)

4、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为投资与受资的关系。(N)

P112成本习性:指成本总额与业务之间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按习性划分为三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P103资本成本: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内容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

P27货币时间:资金时间价值,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价值量的差额。

P30年金:Annuity,指在一定时期内每次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通常记作A。如保险费,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的储蓄。

P2账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财务关系:在资金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称为财务关系。

以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和价值运动称为资金或资金运动,资金运动的经济内容从生产企业来看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和分配。筹资和用资以价值形式反映了企业对生产资料的取得和使用;耗资则以价值形式反映了企业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资金的收回和分配则以价值形式反映了企业生产成果的实现和分配。企业资金的实质是生产过程中运动着的价值。财务活动:资金运动过程概括为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称为财务活动。

什么是资金运动过程?企业再生产过程表现为资金运动过程,资金运动是企业再生产过程的价值方面,它以价值形式综合地反映着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构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具有自己的运动规律。我们把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称为企业财务。

企业财务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是由商品经济的特性所决定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过程表现为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过程,由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双重属性,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一方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过程,同时也表现为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过程。从使用价值的运动过程来看,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时,首先必须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筹措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垫支在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等资产形态上,然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加工劳动对象,使资产由原材料形态转化为在产品形态,生产过程结束的标志是劳动者将在产品加工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成品,企业创造使用价值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由使用价值承担的商品的剩余价值,也就是利润,因此,就必须将生产过程创造的使用价值交换出去,从而收回应收账款或现金,资产又再度回到货币资本形态,实物资产完成了一个周转过程。

5.国际物流管理复习题 篇五

简述外汇风险管理的程序。a确定恰当的计划期和成本与风险管理目标;b预测汇率变化情况;c计算外汇风险的受险额并编制资金流量预算;d确定对外汇风险受险额是否采取行动;e选择适当的避险方法

试述国际企业筹资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1)分析科研、生产、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适量)(2)研究资金的时间价值,适时取得所需资金;(适时)(3)了解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认真选择资金来源;(资金选择渠道)(4)研究各种筹资方式,确定最佳资金结构;(确定资金结构)

(5)认真预测汇率变动情况,最大限度减少外汇风险。(降低风险)

试述国际转移价格的作用。(1)优化资金配置;(2)减轻总体税负;(3)调节利润水平;(4)避免限制和风险

简述交易风险的避险方法。①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②适当调整商品价格;③在合同中订立汇率风险分摊条款或货币保值条款;④提前或延期结汇。简述资金利率的构成。(1)纯利率;(2)通货膨胀补偿;(3)风险报酬(3)违约风险报酬、(4)流动性风险报酬、(5)期限风险报酬] 简述在金融市场上管理短期交易风险使用的方法(1)利用期货交易防范风险;(2)利用远期外汇交易方法风险;(3)利用外汇期权交易。

试述投资后管理对策。①有计划撤资;②短期利润最大化;③改变征用的成本效益比率;④发展当地的利益相关者;⑤适应性调整;⑥争取有利的谈判地位;⑦寻求法律保护。

简述研究国际财务管理环境的意义1认识规律,掌握趋势;2认真调查、分析,预测趋势,采取策略;3作为一个理论课题研究,推动实践的发展。简述国际财务管理的特点。(1)理财环境的复杂性;(2)资金筹集的可选择性;(3)资金投资的高风险性

简述国际财务管理目标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2)多元性;(3)层次性;(4)复杂性。

简述国际企业资金流动的限制性因素。(1)政治限制;(2)税收限制;(3)外汇限制;(4)流动性限制

试述降低国际企业筹资风险的主要措施a防范国家风险:1尽可能在政治稳定的国家投资;2尽量利用负债筹资;3坚持以国外投资项目或子公司的生产盈利归还贷款,减轻对母公司的依赖关系;b避免外汇风险与利率风险:1国际筹资的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管理则2国际筹资过程中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c保持和扩大现有筹资渠道;1资金来源要多样化;2超量借款以保持现有信用额度;

简述欧洲债券市场的发行程序:①委托牵头经理人;②信用评级策略;③选择货币和期限;④准备文件、市场销售定价即开始发行。

简述国际税收管理的目标。总的来说,是合理降低其总税负。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

a根据有关税法、税收协定,避免国际企业出现双重征税的权力; b利用优惠政策,实现最多的纳税减免;

c利用各种“避税港”来减少企业所得税;d利用内部转移价格,使总纳税最少;e其他方法。

简述国际合资投资的优缺点(1)国际合资投资:优点:①可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②可享受更多优惠政策;③能提高经济效益。(2)缺点:①所需时间长;②国外投资者不能对合资企业完全控制。

简述财务分析的基本程序。①确定范围,搜集资料;②选择方法,作出评价;③因素分析,抓住矛盾;④作出决策,提出建议

简述汇率预测的因素分析法中所涉及的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分为:名义经济因素、实际经济因素。因素分析中所涉及的经济因素:a国际收支;b外汇储备;c货币供应量;d外汇管制状况。

简述国际银行信贷的特点:(1)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的(2)是在一国借款人与外国贷款银行之间进行的(3)是利用货币资本的一种信贷关系 简述国际银行信贷的程序。(1)提出申请:①借款原因(用途):⑴用于固定资产;⑵用于流动资产;⑶用于长期借款。②借款期限:3-7年为宜。③借款数额:数额不要太大。(2)审核申请;(3)签订借款合同;(4)企业取得资金;(5)银行长期借款的归还。

简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①考虑了时间价值;②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联系;③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

述国际避税的产生条件(原因)及主要方法。国际企业避税产生的原因:各国税法在纳税规定和纳税管理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为采用合适方式避税提供了条件。各国税收差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纳税税率的差别;(2)纳税税基的差别;(3)税种设置的差别;(4)税收管理效率的差别;(5)国际间避免双重征税方法的差别。避税的主要方法有:(1)利用内部转移价格;(2)利用避税地避税;(3)选择有利的组织形式等等。

简述国际投资的基本程序。(1)根据生产经营情况,作出国际投资的决策;(2)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选择合适的国际投资方式;(3)选用适当的方法,对国际投资环境进行评价;(4)利用国际上常用的投资决策指标,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简述企业进行国际投资的程序。(1)根据生产经营情况,作出国际投资的决策;(2)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选择合适的国际投资方式;(3)选用适当的方法,对国际投资环境进行评价;(4)利用国际上常用的投资决策指标,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试述国际证券投资及其优缺点。(4)国际证券投资:优点:①灵活方便;②可降低风险;③可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缺点:不能达到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目的。

简述现金管理的目标与方法。国际企业现金管理的根本目标:确定投资于现金的最佳水平(在企业资金使用最优化的前提下使企业持有的现金数量最小化)。(1)现金集中管理;(2)多边净额结算;(3)短期现金预算;(4)多国性现金调度系统。

试述外汇交易风险的管理方法:

(一)在进行交易决策时采取避险方法1.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2.适当调整商品价格3.在合同中订立汇率风险分摊条款或货币保值条款4.提前或延期结汇

(二)在金融市场上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避险1.利用期货交易防范风险2利用远期外汇交易防范风险3.利用外汇期权交易(三)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借款与投资1.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借款与投资2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借款与投资

简述国际双重征税产生的原因:是同税收管辖权紧密联系的,只有在两个国家对同一纳税人都能行驶税收管辖权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国际双重征税问题1.两国对同一征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都按收入来源税收管辖权进行征税2.两国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都按居民税收管辖权征税3.一国按居民管辖权,另一国按来源管辖权对同一纳税人的所得重复征税。

试述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风险管理:跨国公司可以按照投资前、投资后分别制定针对性的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1.投资前管理对策(1)回避(2)保险(3)投资协定(4)策略调整①控制市场或原料供给②限制技术转移③缩小权益资本④多渠道融资⑤

分享所有权2.投资后管理对策(1)有计划撤资(2)短期利润最大化(3)改变征用的成本效益比率(4)发展当地的利益相关者(5)适应性调整(6)争取有利的谈判地位(7)寻求法律保护

简述衡量一个企业资本结构稳定性的主要指标。1.债务密集型资金结构。具有稳定现金流量的企业,现金流量稳定便于及时偿还债务。2.股权密集型资金结构。适用于现金流量较少或不稳定的企业3国际企业总体资金结构的实际状况。一项由国外学者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国际企业的资金结构倾向于按照公司总部所处国家而变化。

试述资金成本在投融资决策中的作用。(1).资金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作用1.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的一个重要因素2.是选择资金来源的依据3.是选用筹集方式的标准4是确定最优资金结构所必须考虑的因素(2)资金成本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1.在利用净现值指标进行决策时,常以资金成本作贴现率。2.在利用内部报酬率指标进行决策时,一般以资金成本作为基准率。即只有当投资项目的内部报酬率高于资金成本时,投资项目可行;反之不可行。

6.国际物流管理复习题 篇六

1.试述国际体育管理中的关键人物分析。

2.奥林匹克运动包括那些内容?

3.奥林匹克团结基金主要开展哪些活动?

4.试述国际田联(IAAF)理事会的组成和职责。

5.国内体育组织与国际体育组织的主要区别有哪些方面?

6.试述越南放弃举办2019年亚运会举办权的深层原因?这个事件对中国各地热衷于申办赛事的启示是什么?

7.试述美国职业篮球联盟的国际化进程。

8.如何理解NBA“停摆**”及球员的维权意识?

7.物流成本与物流成本管理概述 篇七

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企业物流成不构成与计算》, 该标准将物流成本定义为企业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包括在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及与存货有关的成本。

二、物流成本的分类

在微观的角度看待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时, 一般将其分为: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配送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等。

三、物流成本的特征

(一) 具有不明显性

在企业成本统计中, 对外部的运输成本及向仓库支付费用等成本显而易见, 此类成本较为直观, 但是物流企业发生的费用大部分却是一些隐形成本。例如:企业内的人员费、设备费用、资金占用等费用。

(二) 具有系统性

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物流活动中, 不光在企业内部存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成本而且在企业外部也存在多种成本, 这些成本相互关联且此消彼长。因此必须将各个成本之间进行优化, 达到总成本最优。

(三) 具有乘数效益

例如, 企业的营业额为100元, 物流成本为10元, 其物流成本每节约1元就相当于其营业额间接增加10元。这就是物流成本减少的乘数效益。

(四) 具有难控性

由于在物流系统中难以揭示的成本有很多, 比如过量的生产及过量的供货等, 这就使得对其成本的控制具有一定难度。其次, 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通常是在两个不同部门之间进行, 这更加剧了成本控制的难度。

四、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

(一) 物流的运作方式

目前我国企业物流方式大致三种, 全部自营、部分自营部分外包、全部外包。据调查我国50%的企业都有意愿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企业需根据自身的企业战略合理选择物流运作方式。

(二) 物流的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物流企业生产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其直接关乎企业能否在未来的市场赢得一席之地。信息化程度越高, 使得供应链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越高。在不同的阶段建立快速的相应机制, 让各部门协调发挥各自的职能进而使资源更合理的分配。

(三) 物流的有效性程度

在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之中, 合理规划每个阶段, 使其成本达到最低的条件下服务相对最好即物流的有效性。此时的成不与服务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现象, 因此追求物流的有效性是企业的根本目标。

(四) 物流成本的计算方式

物流成本的计算方式与前三个因素不同, 其不会真实的影响物流成本。只是在统计的结果上, 采用不同的计算成本的标准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亟需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制定统一口径的物流成本计算规则。

五、物流成本管理

(一) 物流成本管理的含义

微观的讲, 是指对物流成本进行计划、实施、分析、比较、控制及优化的一个动态过程, 进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标。

(二) 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

首先, 应对上一物流周期的物流成本进行计算, 再综合本期的情况对成本进行预测。其次, 通过合理的分析进行物流成本决策。再次, 在对各阶段物流成本进行计划和控制。最后, 将结果与决策进行比对, 分析误差原因总结经验与不足。

(三)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其一, 物流成本的降低是现代物流企业获得利润的最有效途径。其二,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各阶段物流成本优化的手段

(一) 运输阶段物流成本优化

1) 合理的配置, 提高载货率。充分发挥载货工具的载货量, 合理的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拼装整车运输与解体运输、组织轻重装配等。2) 合理选择运输工具。根据距离长短的实行铁路、公路分流。实行联合运输。3) 分区域销售合理运输。4) 实行直达运输和直拨运输。5) 通过物流深加工使运输合理化。

(二) 仓储阶段物流成本优化

1) 提高仓储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仓储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加强会大大提高仓储的效率, 这一点可以借鉴日本企业在仓储方面的管理经验。2) 提高仓储的信息化程度, 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各种现代化的仓储管理系统。这将大大提高仓储利用率。3) 合理原则仓储设备, 根据货物特点合理分配仓储设备提高周转速度。

(三) 包装阶段的成本优化

1) 优化包装设计方案是在源头上降低包装成本的措施。在满足包装质量要求的条件下, 选取数量最少, 材质最经济的方案。2) 包装规格的标准化, 不仅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而且是各个物流园与企业间无缝对接的基础。3) 尽量发展机械化包装, 这样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进而降低成本。

(四) 配送阶段的成本优化

1) 加强配送计划性。在配送过程中, 一些临时和紧急的配送往往都会大幅增加物流成本。紧急的配送往往只注重时效性, 路线中基本存在载货率低且返空等情况。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因此配送计划的合理制定很有必要。2) 配送路线的合理规划, 路线的选择对物流的成本、速度和效益都影响巨大。运用数学的模型及数据库的资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 装卸搬运阶段的成本优化

1) 尽可能消除无效装卸。2) 装卸搬运安排的合理化。对各资源的参数进行匹配, 提高机械化、标准化程度都能大幅地降低装卸成本。3) 尽量做到组合话搬运。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料, 进行散装处理和集装处理。

(六) 流通加工阶段的成本优化

1) 加强加工和配送的结合, 建立高效加工中心并完善配套设施。2) 进行多阶段、多层次的加工, 避免单一组织。

摘要:随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 物流业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此常态下, 企业的盈利空间逐渐缩小。这必然要求物流企业在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中的成本管理更为精细。

关键词: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优化

参考文献

[1]刘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外资, 2011.

[2]潘虹.基于供应链视角探究物流成本控制问题[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3]刘明菲, 王槐林.物流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4]角井亮一.物流管理[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3.

上一篇:校园文化安全实施方案下一篇:小学教师自我鉴定短文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