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建设项目组报表管理制度(精选4篇)
1.产能建设项目组报表管理制度 篇一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 它通过项目实施前期、实施过程、生产运行、后续过程产生的相关数据以及外界反馈的其他信息, 综合分析评价该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并且从评价的过程中总结各环节的经验教训。众所周知,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大多具有高风险、高投资、不确定性较强等特点[1]。因此, 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后评价工作, 以保证产能建设项目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在明确项目后评价定义和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定义的基础上, 进一步确定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应该遵循的原则, 并分析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各类方法, 进而为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1 基础理论
1.1 项目后评价的定义
项目后评价指的就是在项目所包含的全部子项目均结束并且运营一段时间后, 对项目的立项目的、决策程序、实施过程、经济效益、后期影响以及项目可持续性等项目周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2], 进而有效衡量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及时总结项目当中的经验与教训, 为新项目的顺利运行提供科学借鉴。
1.2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的定义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是一类矿产资源性项目, 具体是指油田开发过程中建设的具有石油或天然气及附属产品等生产能力的项目。它主要包括:新建产能建设项目和新增产能建设项目两大类, 其立项的目的在于提高石油或天然气及附属产品的生产能力,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供应需要。
1.3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的特点
1.3.1 系统性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讲,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涉及到地面与地下各种信息的不断交换。虽然, 其项目构成要素较多, 却具有很强的整体性, 项目内外具有众多的“结合部”, 内外协调工作量较大。
1.3.2 高风险性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地下的油气资源转化为可以供给日常所需的“消费品”, 由于项目主要针对的对象存在于地下, 受到地质状况复杂性、勘探开发技术局限性以及人类认知水平有限性的影响[3], 使得油田产能建设项目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1.3.3 投资大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一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引进与革新, 提高人们对地下地质规律的认识, 降低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的风险。同时, 在油田产能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钻完井、地面建设等, 建设工程量大, 需要克服恶劣地理自然环境的影响, 往往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1.3.4 技术密集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从前期地质勘探到后期开发建设, 从石油地质基础理论研究到具体的工程建设实践, 牵涉到地质勘探、钻完井、测井、工程建设、人员分配以及相关交叉学科, 因此相对于单项的项目而言,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的技术密集性较高。
2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2.1 公正性原则
公正性是指要对后评价所得到的结论的公开范围进行扩大, 提高其评价过程的透明度, 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公正性[4]。后评价效果既要做到指明现存的问题, 也要客观分析出产生该问题的各种原因;既要客观公正地总结成功的经验, 也要认真反思总结失败的原因。
2.2 真实性原则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所研究的对象是油田产能建设项目投产后生产运行结果, 其中还包含着项目投产运行后一段时期内, 根据实际运营情况所得出的数据。相对于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评价而言, 项目后评价对数据的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数据真实才能保证后评价结果的精准。
2.3 独立性原则
后评价工作的独立性主要是指后评价不应该受到项目决策者、参与者等相关人员以及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实施前期等阶段性评价结果的干扰。因此, 后评价要由与该项目无关的独立第三方完成, 使评价过程和结论更具公正性和客观性。
2.4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评价时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科学, 使用的数据要有客观性和可比性, 而且要口径一致, 合理设置指标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论是客观真实的, 其结果才更具指导性和实用价值。
3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常用方法
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保证评价结果可信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项目类型、规模以及复杂程度的不同, 每个项目后评价的方法也并不完全相同。一般常用的项目后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逻辑框架法、因果分析法、成功度评价方法。
3.1 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是一种综合和系统地研究与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 它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 通过分析动态因素之间的关系, 从目标、计划等方面确定评价活动。这种方法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切入点, 向上逐级展开, 得到其影响及后果, 再向下逐层推演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进而得到“问题树”。随后, 利用因果关系将“问题树”转换为“目标树”, 并进一步通过“规划矩阵”来完成后评价。
3.2 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通过因果图表现出来, 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刺图或石川图, 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造成某种结果的各级原因, 以及原因之间的等级关系。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很系统全面地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 还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容易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项目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总结经验教训。
3.3 成功度评价法
成功度评价法是一种定性的综合评价法, 它实现对项目的评价主要是通过专家或专家组进行打分来获取数据的, 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这种方法可以在项目的不同部分、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进行评价。成功度评价法是一种全面评价的方法, 它的出发点是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评价项目的实现程度。在进行项目评价的过程中, 还需要考虑到原有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实际性, 以及外部环境变化所给项目带来的影响程度, 进而更加客观地对项目不同方面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
摘要: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的最终环节, 也是衡量一个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方法。后评价通过对产能建设项目实施前期、实施过程、生产运行、项目接续等多个方面对产能建设项目进行综合性评价, 不断总结经验, 找到持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新途径, 对油田的后续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项目,产能建设,后评价
参考文献
[1]刘跃臣.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改进及应用[J].科技创业家, 2013 (3) :147.
[2]万海艳, 汪益宁.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改进及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3, 31 (5) :10-11.
[3]李世群, 靳凤兰.论油气田产能建设后评价体系的构建[J].当代经济, 2011 (6) :72-73.
2.产能建设项目组报表管理制度 篇二
申报单位:
XX 分局
申报日期:
****年**月**日
项目名称
XXXX 地块规划选址 项目位置 XXXXXX 地块 规划审查情况 规划依据 1.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办函〔2017〕69 号)
2.台州市 XXXXX 专项规划(台政函〔2019〕XX 号)
3.
XXXXXX 控制性详细规划(台政函〔2019〕XX号)
技术经济指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 选址通知书 总用地面积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代征用地面积
用地性质
建筑面积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建筑总高
停车泊位
主、次出入口
室外高程 1985 国家 高程
规划选址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相关规范等符合情况 1.与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审查结果; 2.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符合性审查结果; 3.与《台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符合性审查结果; 4.与其他相关规范等符合性审查结果;
项目协调 情况
请按实际情况填报,若无请填写无。
分局审查 意见 该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依据《XXXX 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类技术规范等要求,拟提交市局规划联审会议,请领导审核。
经办人, 科长(签名),****年**月**日 经审查,该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拟同意上报市局规划联审,请领导审批。
分管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同意上报。
主要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市局处室 意见 经审查(复核),该项目符合相关规定、规范,拟同意上会,请领导审批。
(签名)
****年**月**日 市局分管局长 意见 同意上会。
(签名)
3.产能建设项目组报表管理制度 篇三
一、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报表填报
(报表填报考核参考来自:《公司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二)计量、统计、报送》)
1、每日早5:00之前,在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手工录入模块中录入本单位生产日报表中所需各项指标并经负责人审核完成后提交;
2、每周一上午10:00之前,在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手工录入模块中录入本单位上周生产周报表中所需各项指标及本周生产计划并经负责人审核完成后提交;
3、每月22日之前,在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手工录入模块中录入本单位下月发电量计划并经负责人审核完成后提交;
4、每月2日前,在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手工录入模块中录入本单位上月调度月报表中各项指标并经负责人审核完成后提交;
5、每年12月25日前,在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手工录入模块中录入本单位下一年发电量计划并经负责人审核完成后提交;
6、日报表必须经当值值长审核上报,其它报表必须经部门领导审核、厂分管领导批准后上报。
二、生产调度管理系统项目实施配合1、二级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项目配合工作,并由一名厂领导分管本单位项目配合工作。
2、二级单位项目配合负责人不得随意更换,如必须更换则在更
换前报公司项目组,并将工作妥善移交。
3、二级单位项目配合人员至少包括信息专工、热工专工。
4、阶段性研讨会会议材料:《
3、性能计算》中需提交的材料与《
4、厂级基础数据系统完善》中要求填报的附件2(即《生产统计报表基础数据调研表》),性能计算中所需SIS必要测点的完善工作。
5、生产调度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二级单位配合提交的相关资料与数据,以及其他需配合工作必须按照公司项目组要求日期完成。
6、二级单位为生产调度系统提供数据的应用系统发生以下情况时,必须及时汇报公司项目组:
(1)系统故障
(2)系统设备需维护、重启
(3)网络故障等
三、考核
1、月度产量计划误差超过5%,扣2分;
2、迟报、错报、漏报每次扣1分;未经审核或批准上报,每次扣2分;不报、虚报、瞒报每次扣5分,并在全公司通报,情节严重者,在全公司做检查。
4.产能建设项目组报表管理制度 篇四
1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内容
该公司总体布局、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配置情况及效果、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辅助用室、应急救援情况、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1]。
1.2 评价方法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卫生标准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进行现场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做出定量评价。
1.3 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企业方所提供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结合该项目的实际职业病情况进行评价[2,3,4,5,6,7,8]。
2结果
2.1 工艺流程
井口天然气经加热后节流输送进入集气站,在集气站计量后经管道输送至集气处理站,在集气处理站依次进入单井计量分离器分离计量,进入汇管后进生产分离器分离出游离水,之后进入天然气脱碳单元。集气处理站处理后的产品为天然气经管道入末站,在末站经过滤、调压和计量后供给下流用户;副产品液态二氧化碳经管道进入二氧化碳采气厂的储运装置(二氧化碳采气厂不在此次评价范围)。工艺流程图见图1。
注:甲烷是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由于没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此次不作为评价因子。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布及接触情况
经对天然气原气的定性分析,天然气中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含有少量的戊烷和辛烷。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见表1。主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见表2。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3.1 化学物质
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均为0级;各种有毒物质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各工种接触有毒物质的40 h工作周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辛烷、氟化物和六氟化硫的超限倍数值符合超限倍数要求。化学物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及浓度检测结果见表3。
2.3.2 噪声
二氧化碳回收单元作业场所作业分级为Ⅰ级,其他工作场所作业分级均为0级;二氧化碳回收单元操作工40 h工作周等效声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他各工种接触噪声的40 h工作周等效声级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工作场所噪声作业分级及等效声级计算结果见表4。
2.3.3 工频电场
现场检测工频电场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讨论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工作场所生产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卫生状况和该作业对接触者危害程度大小,评估该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控制效果。该项目化学物作业场所分级均为0级;二氧化碳回收单元噪声作业分级为Ⅰ级,其他工作场所噪声作业分级均为0级。
该企业为接噪作业人员配备单值降噪值为29 dB(A)的防噪声耳罩,根据其有效声衰减值=(单值降噪值-7)/2计算,防噪声耳罩有效声衰减值为11 dB(A)[9],二氧化碳单元操作工佩戴噪声耳罩后实际接触的噪声的40 h工作周等效声级为74.3 dB(A),能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因此该项目在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监管、全面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和落实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前提下,生产过程中存在和产生的各类职业病危害是可以控制的,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要求。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为0级的,应继续保持目前的作业方式和防护措施,当作业方式和防护效果发生变化时应重新分级,并提出新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作业级别为Ⅰ级的,在目前作业条件下,应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设置警告及防护标识,强化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采取定期作业场所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
摘要:目的 通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评价某天然气产能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检验和定量分级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化学物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均为0级;二氧化碳回收单元噪声作业分级为Ⅰ级,其他工作场所噪声作业分级均为0级。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二氧化碳回收单元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关键词:天然气,职业病危害,分级,控制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229.2-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LD80-1995噪声作业分级(S).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产能建设项目组报表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深圳市 南山区 产业转型升级分项资金结对产业园区产能转移补贴项目操作规程07-22
钢铁产能核查情况总结07-09
淘汰落后产能情况汇报08-02
工厂产能自我评估表09-24
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与对策08-11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07-24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08-28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07-29
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建设08-08
项目建设长效管理机制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