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感悟

2024-10-04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感悟(精选8篇)

1.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感悟 篇一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中弱势群体的就业现状,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的对策: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加强职业指导;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弱势群体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弱势群体 就业

20xx年3月,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弱势群体”一词,表明弱势群体问题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主要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残疾大学生群体、市场需求较弱专业的学生群体、女性大学生群体。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是女性就业受到歧视,我国也不例外。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形势下,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弱势群体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上更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

一、大学生就业中弱势群体的就业现状

1.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就业难。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之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为各种因素,比如社会关系、户口等的限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很难。因为他们多是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经济基础薄弱,且无人脉,单枪匹马努力;如今就业成本又高,压力大。

2.女大学生就业受性别歧视。多年以来,女大学生就业率远远低于男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也比男大学生低,就业门槛又比男大学生高。究其原因是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用人单位或显性或隐蔽的性别歧视。面对求职受到性别歧视的压力,有些女大学生干脆当“毕婚族”,一毕业就结婚,把找到婆家当作就业了,甚至有的没毕业就辍学嫁人,甘心做家庭主妇。用人单位招聘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均衡发展,造成了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女性的保护,我国的《宪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都有相关规定。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用人单位并没有真正按照这些法律法规去实行,致使女性就业机会难度很大。女大学生作为女性群体中的精英,遭遇就业歧视是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的。

3.残疾大学生群体就业受歧视。残疾大学生劳动能力方面不如正常人群,但他们也可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国家用法律法规保障残疾人与正常人平等上大学的机会和平等就业的权利。但他们仍受到较多用人单位的歧视。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有绝大部分的单位明确表示不会接收一名有生理缺陷或身体疾病(非传染性)的学生。在一些招聘信息上还写有“身体健康、没有残疾”这样的字眼。这样的就业歧视会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伤害,因此会更加消沉,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4.市场需求较弱专业的学生就业也相当的难。原因是有些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缺乏前瞻性和敏锐感,专业设置没能与市场需求连接起来,不能很好地把握目前社会的需求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所培养的学生往往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有些学校不是以市场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和调整专业,而是单纯从自身师资条件出发,从而导致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没有特长,更难以就业。

二、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的相应对策

1.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加强职业指导。广义的职业指导是指为劳动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为其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是择业的准备过程和选择过程,其中,准备过程更为重要。我国教育界有关人士通过对国外职业指导的称谓和工作任务的分析,认为职业指导有以下具体内涵:它是帮助择业期的学生依据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应的职业的一项工作;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和职业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的发展;它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它依据心理学、医学生理学、职业社会学、教育学的原理,对人的个性特征加以分析、判断、咨询,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高校职业指导是依据学生个人生理、心理特点,引导其培养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教育和指导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根据外在要求和内在特质选择并适应学业或职业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生涯和人生规划当中。高校应以“一切为学生成才服务”的文化理念,将学生的职业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或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是针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进行个体化、专业化、全程化的指导。向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解读有关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根据自身情况争取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学校应针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针对市场的需求与变化进行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合格的市场需要的人才,注重培养弱势群体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对就业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学生要适时提供经济补助。

2.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弱势群体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学校主动与有关用人单位建立机制,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开展订单式培养,帮助弱势群体学生就业。与需求相关专业的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四位一体”的培养新模式,实现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双赢”局面。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多走访各种与本校培养专业相关类型的企业,通过多次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互信关系。学校给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时,就岗位的需求一起共同探讨分析,提出合适的需求条件,可适当侧重于就业弱势群体学生,让他们尽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3.建立导师制,加强师生关系,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学校老师与弱势群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能更好地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辅导员给每位弱势群体学生建立个人信息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个人信息,如家庭情况、健康情况等。学校给每位弱势群体学生安排一位就业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应全面了解他们的个人信息,在就业推荐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学习有困难的弱势群体学生,给予他们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帮助他们通过自身主动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帮他们分析自身的情况,指导他们如何扬长避短,调整就业期望值,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就业知识、就业技能,争取成功就业。在他们应聘失败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及时总结。即使他们离开学校在外找工作,指导老师也要跟他们保持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帮他们分析解决就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此外,指导老师应对就业弱势群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由于自身原因,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出现诸如紧张、焦虑、自卑等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在对其进行职业指导时应加强心理方面的辅导,解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克服求职时的心理障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4.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就业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政府应将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并制定一些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困难问题的细则,完善各项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对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进行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免费给他们进行创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创业精神,在银行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向他们倾斜,扶持他们通过自主创业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政府应为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提供就业见习岗位等服务,让他们与用人单位直接接触,有利于消除用人单位对他们的种种偏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就业能力,为之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政府可通过向企业单位提供经济补偿、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他们聘用大学生弱势群体。社会应对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进行广泛的关注,给予他们人文关怀,义务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2.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感悟 篇二

(一) 就业现状

自1999年连续几年扩招以来, 我国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出现“过剩状况”。随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 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 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据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数据, 2003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 2004年达到280万人, 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 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611万, 加上2007—2008年未就业的250万人, 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虽然, 政府近期已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东南沿海中小企业大量倒闭, 就业吸纳能力有所降低。即使是仍在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 也由于预期不好, 缩减了招聘新人的计划,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 就业特点

1.从各大学的就业形势来看, 名牌效应较为突出, 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还是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普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般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多数单位倾向于高学历毕业生, 对于专科、高职生的就业形成较大压力, 综合性大学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2.从专业情况来看, 理工科的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通信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市场需求量好于其他专业;文科中的英语、财会、法律、经济管理、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 尤其是紧缺的复合型人才, 如金融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二合一型”的人才备受青睐。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历史等专业适应面相对较窄,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3.从就业区域来看,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地区经济的发展差别很大, 就业走向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外企多、国企少;城市多、乡镇少;东部多、西部少。东南沿海和中心城市偏好于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 尽管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 但“老、少、边、穷”地区仍需要大量人才, 到小城镇和基层参加工作的比例较少, 艰苦行业的人才科技含量明显偏低。

4.从就业单位来看, 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国家公务员、科研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有单位仍然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但事业单位、三资企业等单位也越来越吸引应届毕业生。重庆市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 三资企业居首位, 占36.67%;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占16.67%, 并列第2位;国有企业占9.17%;愿意去学校的占8.33%;城乡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分别占0.83%。

二、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监管方面

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 缺泛有效的规范和管理。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配置和使用大学生劳动力资源的主渠道。就目前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而言, 首先没有统一的管理。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等单位举办的招聘会名目繁多, 而许多大学生逢会必赶, 招聘市场管理混乱, 更有一些单位打着招聘人才的幌子, 频频光顾各类大学毕业生招聘会, 其真正目的是扩大企业知名度。还有些单位进人的岗位早已内定, 为了掩人耳目设摊招聘。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大学生的应聘成本较高, 而实际效率很差, 损害了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 由于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在不断大规模扩招, 导致当年暂未就业的大学生队伍不断壮大, 只能等来年与下届毕业生一起参加招聘, 结果导致浪费了一年找工作的机会, 同时使得来年的招聘会竞争更加激烈。其次, 市场运作机制与配套机制不够成熟。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发布系统彼此之间缺乏联系, 导致就业信息不畅, 信息缺失与信息不对称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二) 高校方面

首先, 不少高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 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没置, 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当一定时期内有些专业炙手可热时, 门庭若市, 而一些冷门专业、长线专业却无人问津。高校一哄而上搞热门专业, 使得该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 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给国家、高校和个人都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其次, 学校缺乏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形成基础扎实、刻苦勤奋、有一定操作能力的特点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存在重视理论学习和轻视实际操作能力的问题, 创新精神则更无从谈起。教师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训课时相对少、训练内容单一, 评价手段以静态的卷面考试为主, 这样的培养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往往离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差较远。最后, 缺乏成熟的就业指导。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 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发展方向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目前, 高校进行的就业指导多数在毕业班中进行, 大多数针对毕业生在就业活动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展开, 多数讲解就业政策、职业常识、就业信息、就业心理与技巧、就业决策等方面, 对毕业生能顺利就业意义重大, 但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 潜能与创造力的开发培养, 对于毕业生已经定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知识结构等的指导和帮助作用较少, 就业指导单一、滞后。

(三) 个人方面

首先,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 生活环境优裕, 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练, 普遍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希望求得的工作地点理想、工资高、工作条件好、职位理想等。在求职时表现出求闲怕苦的倾向, 增加了择业的难度。

其次, 在择业观念方面, 仍把工作分为三六九等, 只想去大城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等, 而不愿意到乡镇地区、山区及集体乡镇、个体企业去就业。同时, 受传统体制影响, 一些大学生普遍存在求稳的心理, 较难适应就业风险。

最后, 对自身缺乏清醒的认识, 在就业时表现为盲目的从众行为, 即看到哪个行业求职的人多就跟着选择哪个行业, 而没有就个人的成长环境、学识、能力去分析是否适合自己, 在与他人的比较中, 未能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结果不尽如人意。

三、解决对策

(一) 政府监管方面

政府应加快立法, 建立起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法律体系, 规范供给方、需求方和中介机构的权利与义务, 使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能够有序高效地运作。同时, 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息发布系统, 各地方政府及时统计本地区所需的专业及人数等情况, 集中上报, 由中央根据其统计资料, 建立一个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系统, 这样定期发布人才的供求信息、市场动态, 做到有的放矢, 保证大学生充分就业。在此基础上由官方出面, 常设一个大学生劳动市场, 为暂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方便。针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已普及的现状, 建立一个大学生劳动力的计算机网络市场, 及时提供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 在网上开展相互选择, 为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保障。

(二) 高校方面

首先, 不管是热门专业也好, 冷门专业也罢,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普遍要的是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学校要树立一种“营销”观念, 面向市场办学,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 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类型来定位, 形成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用人单位变得越来越挑剔, 过去仅靠学历文凭衡量一个人知识结构和能力大小的时代已经过去, 而如今除了考查学历文凭外, 还要考查其拥有的技能, 因此有必要开发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在课程改革方面应单独设立职业技术课程模块,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辅修多种课程, 除掌握单科知识外, 另掌握几种就业技能, 增添一份选择, 才能把握成功的机会。

其次,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更应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有通过实践操作, 才能把创造性思维转化为物质成果, 同时更有助于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在人才招聘中, 对动手能力的考查尤为重要, 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 直接影响到应聘的成败。因此, 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彻底改革, 由师生的双边互动代替“一言堂”,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还要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实践, 验证所学知识的适用性, 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 不断适应社会。

最后,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不单是针对毕业生, 而是从大学一年级入学就要开展, 此时的指导工作叫做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所谓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 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 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职位的发展道路, 做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它是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促进事业成功的基础。刚入学的大学生经过高考的洗礼, 放松了上紧的发条, 处于冲出地球引力束缚所表现出的失重状态, 失去了监管, 获得了轻松, 却失去了方向感, 不知何去何从。因此, 学校在学生一入学就应开展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工作, 让其明确未来的人生奋斗目标。与此同时, 高校应增设就业指导课程, 除了对就业形势、就业程序和就业政策等内容讲授之外, 还应讲授择业的方法和技巧, 具体包括就业前的心理准备、推荐表和求职信的写作技巧、参加面试的技巧、着装礼仪、参加笔试的技巧等。授课过程中, 采取各种形式的模拟, 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同时邀请企业的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人士进行现场招聘演示, 给予指点, 让学生反复演练, 不断修正自己, 提高就业能力。高校要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和合作, 建立毕业生人才培养与实习基地, 对毕业生要开展跟踪调查, 利用反馈的信息来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加以改进, 从而对高校毕业生质量有所提升。高校应主动出去向社会广泛宣传自己的学校, 推销自己的学生, 扩大学校的影响, 寻找就业市场等。

(三) 个人方面

现在的大学生人生经历普遍比较单纯, 生活条件比较优裕, 但自我意识很强, 要想顺利就业首先应更新就业观念, 应认识到高校教育的“精英化”时代已经结束, 必须调整就业的期望值, 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首先, 应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是主要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选择不同的高考志愿就选择了就业时的专业, 因此填报高考志愿就是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基石, 必须树立“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 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的意识, 填报志愿时多些理性, 少一些盲从, 充分把社会需要与个人能力、个人兴趣相结合。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计划时, 要留有余地, 要依据环境和机会的变化灵活选择, 这样在人生的路上才会审时度势, 游刃有余。

其次, 硬件要过硬。一般来说, 从业者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表达交流能力;二是运算能力;三是创新能力;四是自学能力;五是合作能力;六是动手能力;七是信息处理能力;八是外语应用能力。由此就提出了自身应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在精修专业的基础上达到与相关学科的互相贯通, 最终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 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感悟 篇三

【关键词】学生 就业现状 促进大学生就业

随着新时期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和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岗位的进一步影响,使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探索毕业生就业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2003 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 年的145 万猛增至212 万人,到2013 年达700 万,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高校连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人才资源储备大幅增加。然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速缓慢,以致就业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二)“名牌效应”“性别歧视”非常明显

许多用人单位喜欢瞄准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导致不同学校相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别很大。同时,重男轻女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企业只要男生,拒绝女生,导致很多专业女生就业十分困难。

(三)大学生就业思想准备不足,对自己没有明确定位

一些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自己该怎么办,不会利用学校的资源和网络等新兴媒体搜寻招聘单位和工作岗位,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还有很多毕业生自立意识不强,在择业时,依靠父母、朋友、同学和师长给自己出谋划策来进行取舍,把就业希望寄托在家长、学校、老师身上,没有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错失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这就导致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这种情况相当普遍。

(四)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客观评价自己,企业需求与个人愿望不匹配,产生错位,影响就业。很多大学生盲目追求成熟型企业,盲目考研、参加公务员考试,在工作地域选择上“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一应俱全,强调追求丰厚的待遇、优越的物质生活而忽视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的思想,常常导致大学生不能脚踏实地,好高骛远,而错失良机。

(五)大学生综合素质不过硬,缺乏有效竞争能力

一些大学生在参与就业竞争时,自信心不足,表达能力欠缺,很难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部分毕业生虽然专业技能较好,有一定的能力特长,但在日常的社交文明礼仪、为人处世之道上有很大欠缺。比如不会尊重他人,没有学习的意识和姿态,缺乏责任心,也丧失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法探析

(一)毕业生要做好就业准备

1.明确社会的需求,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而素质的全面提高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大学生应从入学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自我培养,通过媒介、讲座、交流等各种途径找出自我差距和着力提升点,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开始有意识地改进和提升,以量变促成质变。

2.调整就业观念及期望值。积极转变思想,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择业观,降低期望值。眼光不能老停留在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大单位。客观地分析就业现状,到中小城镇、农村、基层、西部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3.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和优势劣势深入分析,增进自己对社会现实及自身条件的理性认识,积极规划思考自我发展,主动走进就业市场,增加就业知识储备和训练应聘能力,作好充分的应聘准备。通过假期实习等方式提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调整,提升就业技能。

4.广泛收集信息,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尽早关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就业信息,分析专业状况,对自己的专业合理认识,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促进社会需要与个人理想的和谐统一。

5.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应积极加强自身修养.如: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创业精神、独立性等,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应试时应以自己掌握的知识,客观主动地推销自己,适时地在有限时间内介绍自己、事业目标、兴趣、专长以及自己对所选单位的了解和态度,让用人单位了解你、接纳你;面试中要讲究语言艺术,恰当地评价自己,交谈中要善于介绍,善于理解,善于概括。最后,对面试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二) 学校方面需做工作

1.学校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规划作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专业和确定培养模式,建立一定数量的实习基地,引导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更加自觉地接触社会,勤于实践,及早培育自己的核心就业竞争力。

2.加强人文素质及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修养。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把人文素质及社会公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公德意识,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做人准则,真正成为一个会学习、会思考、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有修养的大学生。

3.就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请专门教师主讲

把毕业就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第一部分由学校专门教师主讲,第二部分由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主讲。就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含(1)就业心态的教育,(2)职业定位的教育 (3)应聘方法的教育,在短期内强化训练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就业难,是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提高大学生本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就业技能,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更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 沈涛.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在理工科专业课中渗透的探索.水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年第9期

[2] 东山 陈 锐.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就业能力的培养. 中国电子商务.2012年第10期

[3] 包文斌.关于大学和谐性就业问题的思考.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第12期 (总第978期)

4.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篇四

经济不景气,世界金融海啸加剧

实际上,就业问题早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世界上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对国家就业失业问题一直很重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国与国之间和合作越来越频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优化配置,有限的就业岗位在全球各国重新配置。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加紧与世界合作的步伐,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分享世界经济资源的同时,还要肩负分化世界经济风险的责任。

我国关于就业的社会意识

我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就业的偏见,表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不认可和大学生对择业的偏好。经济危机下满街跑的大学生在很多企业看来与普通劳工无别,他们更乐于雇用有经验的往届大学生或者价钱更便宜的普通劳动者,这样能为企业迅速带来经济效益同时省下培训费用,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往年应届大学生创造了毕业后频繁跳槽现象,企业在付出培训时间和金钱后,往往得到的结果是人才和技术的流失。所以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不完善的高等教育

学校方面:培养质量普通下降,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就业指导的力度不够,就业工作的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经费不足、工作模式滞后等。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这种教育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需要。1、高校毕业生的增加速度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相适应。2、人才结构不平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

需要在许多方面不相匹配,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进行调适。3、培养模式滞后。新时期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教育要进行不断创新,毕业生存在知识、能力、素质与职业内涵要求之间不适应问题,难以胜任工作岗位。4、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得力。虽然各高校都已开始重视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但一些高校仍然存在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装备技术落后等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中,社会保障是一个牵涉广泛、影响深远的因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正逐步得到完善,但是,由于受社会整体发展状况之影响,加之在指导思想、制度设计诸方面存在的缺陷,导致其仍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并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1.统筹层次低。这给社会保障的转移接续带来了不便,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受其影响,不少毕业生在择业时就会有一种终身职位的考虑,甚至不惜选择自愿失业,以期能够获得一个较好的职位。同时,由于地方统筹难以平抑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福利保障水平之间的差距,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2.社会保障立法层次较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层次明显偏低,仅有《劳动法》《失业保险条例》等少数法律法规,且效力低下,力度不够,强制性和权威性难以发挥,在解决部分企业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障金及其他违反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问题方面所为有限。3.社会保障社会化水平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管理体制上仍然十分依赖于用人单位,没有实现充分的社会化。

大学生职业定位混乱,迷失自我

面对经济环境如此的恶劣,国内失业人数众多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到了自身的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是大学生职位定位混乱,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大学生资源配置严重的失调,也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就业问题”现象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对自己的定位产生混乱,迷失的自我所造成的。 今后几年,随着大学的继续扩招,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持续上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新的理念宣传、指导、服务大学生自主择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彻底改变国家的统包统分、毕业即就业的政策。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再次被摆上日程,各路代表也纷纷支招,热议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2010年全国大学生人数达到630余万,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有人大代表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匮乏、就业培训的缺失关系很大。

二、我国近几年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

从去年底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陆续出台。2009年中央下达的文件明确提出:“对当前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工资下降等问题,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安排好就业,努力提高收入。”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而去年11月政府公布的总额超过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刺激方案,更为促进就业打下强心针。除此之外,各地和有关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就业援助系列活动等,可以说,全国上下已形成了积极应对就业危机的`态势

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广泛听取了多方面意见,提出了促进就业的具体措施。诸如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建立职业培训体系,改善就业环境,加大就业基础设施建设,设立经济特区,大力扶持乡镇企业,这些办法和措施对我们在校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标

中国的人口那么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是相对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形成新的理念,从就业走向创业,不仅给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满足更多的求职者。新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要性 :

首先,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带动全民创业的需要,是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创业能够有力地促进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另外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当然,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需要建立和培养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

1.要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近年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职业的定期发布,表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同时,创业艰苦磨难多,更需要勇气。有勇气者才敢于创业,有勇气者才善于创业和成功创业。2.必须具备一些独特的创业素质。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其次,需要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沟通协作能力和预测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社会交往、抗挫折等能力。另外,除了要掌握扎实、通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般过程和行业特点,具备一定的管理、金融、会计、商务、税务、投资、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基本的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3.要适应社会环境,走理性创业之路。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出台的创业之前的能力测试、创业项目评估、专家帮助、优惠贷款、提供低廉租金的场地、资金贴息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创业前,要注意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研究社会环境,累积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适时作出科学决断,提升创业的成功率。4.要关注个人实际和社会需求,谨慎选择创业项目。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第二,注重挖掘知识优势。高校毕业生作为有知识底蕴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第三,选择创业项目要务实。5.勇于实践。6.要规避有关风险。对于即将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来说,是否具备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创业的成败。实践表明,诸如盲目选择项目、创业期望值过高、缺乏创业技能、融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源贫乏、管理过于随意等,都是成功创业之路上的大忌,要尽力避免

无论创业还是就业,大学生都需要正确的自我定位自我评估,清楚的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无术同时做好自我规划。

四、总结全文,号召青年大学生予以实际行动

5.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调查报告 篇五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调查报告

在经过了高考这座残酷的独木桥,踏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校园之后,我们真的可以安枕无忧了吗?

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由此可以看出,进了大学我们同样“睡不成安稳觉”。

本人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搜集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由于数据收集上的原因,统计分析只比较了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其情况如下:

1.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

调查结果表明:理科类和工科类的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比文科类和师范类大学生更自信、积极,而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

理科 文科 工科 师范类

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 21.08% 15.13% 17.59% 11.43%

通过努力可找到工作 43.23% 46.50% 46.33% 28.57%

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25.38% 31.37% 25.17% 38.57%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10.32% 7.01% 10.91% 21.43%

2.师范类的大学生对薪酬期望最低

文科及理科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2001-3000元之间,而文科及师范类的大学生则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1001-2000元之间,师范类的大学生更明显,有55.71%的大学生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在1000-2000元之间。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选择比较(元/月):

理科 文科 工科 师范类

500-1000元 3.66% 5.57% 1.56% 15.71%

1001-2000元 30.97% 34.08% 28.29% 55.71%

2001-3000元 36.99% 29.14% 33.41% 18.57%

3001-4000元 17.85% 19.27% 21.60% 8.57%

4001-5000元 5.59% 6.69% 7.57% 1.43%

5001元以上 4.95% 5.25% 7.57% 0.00%

·如何写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 ·农村调查报告 ·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高中生调查报告 ·暑假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3.大学生区域样本就业分析(北京 广州)

本次调查采集了北京、广州两城市(典型代表南北两方)的大学生数据作样本统计分析,经过数据分析,发现两地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北京大学生比广州大学生就业时更自信

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北京大学生在对待06年就业形势看法上比广州的大学生更自信。北京大学生选择“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的比例明显高于广州大学生的选择比例。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广州两地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看法选择:

北京 广州

自信可找到合适的工作 23.44% 16.67%

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 40.11% 46.97%

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 28.02% 29.92%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8.42% 6.44%

(2)广州大学生比北京大学生更青睐选择外资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广州大学生比北京大学生毕业时更青睐选择外资企业,北京大学生比广州大学生毕业时更青睐选择国企。这可能和被北京广州本地的企业性质比例有关系。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广州两地大学生期望选择就业单位的性质比较:

北京 广州

民营企业 2.93% 7.58%

国营企业 27.29% 14.39%

外资企业 36.26% 43.94%

私营企业 6.23% 1.52%

合资企业 6.59% 9.09%

政府机关 16.30% 18.56%

自主创业 4.40% 4.92%

(3)大学生就业以本地区为主,跨地区就业还没有形成主流,人才流动缓慢

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的差异,是两地大学生所能表现出来的最主要差异,从统计结果看,统计数据支持这样的结论:大学生就业还是以本地区就业为主,跨地区就业还没有形成主流,人才的流动比较缓慢。大学生更青睐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两城市的大学生中,只有很少的大学生选择去中部或西部就业,长此以往会形成区域性人才浪费及区域性人才紧缺并存的现象。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广州两地大学生毕业后期望选择就业区域的比较:

北京 广州

北京 56.04% 0.76%

上海 11.72% 5.68%

广东 4.21% 74.24%

其他沿海发达地区 8.42% 9.85%

中部地区 4.21% 0.76%

西部地区 2.93% 0.00%

暂没有考虑 12.45% 8.71%

4.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

(1)大多数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自己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每年都招聘:71.17% 偶尔一两年不招聘:12.52%

偶尔一两年招聘:15.71% 从来不招聘:0.60%

(2)对招聘的大学生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

调查显示,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满意:11.93% 一般满意:47.91% 一般:29.62%

不太满意:9.54% 不满意:0.99%

(3)多数企业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50人以下

多数企业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50人以下,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301人以上:3.58% 201-300人:2.58% 101-200人:4.77%

51-100人:12.52% 11-50人:40.76% 10人以下:35.79%

(4)06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

整体上看,06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确定:11.13% 基本不变:25.45%

有所减少:28.03% 有所增加:35.39%

接下来就对2006年整体的情况再做个统计:

1.毕业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06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调查显示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8.09%

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适合的工作信心不足:28.87%

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42.96%

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20.08%2.“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日趋流行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先就业再择业:44.21% 先择业再就业:13.95%

信心十足、应对自如:13.39% 车到山前必有路:13.11%

期望就业形式好转:6.835 茫然失措:4.04%

焦急:3.35% 其他:1.12%

3.外企是毕业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调查显示: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而作为容纳毕业生就业的很重要的民企、私企但来说,受到毕业生的相当冷落,自主创业最受毕业生冷落,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毕业生就业的供需性矛盾冲突。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但却是最多毕业生毕业时的首选;政府机关也成为许多毕业生毕业的首先,结果是近几年越来越火的“公务员热”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现象。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外资企业:29.85% 国营企业:25.80% 政府机关:15.20%

合资企业:10.32% 民营企业:8.23% 私营企业:6.42%

自主创业:4.18%4.毕业生的薪酬期望绝大部分在3000以下(元/月)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主要还是集中在1000-2000元及2000-3000元之间,详细数据统计如下图;:

5001元以上:3.49% 4001-5000元:3.91%

3001-4000元:11.30% 2001-3000元:37.52%

1001-2000元:40.45% 500-1000元:3.35%5.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是毕业生就业时的首选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24.69% 广东:21.67% 其他沿海发达地区:16.46%

上海:10.74% 中部地区:9.62% 西部地区:7.39%

暂没有考虑:9.34%

6.06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在06届毕业生眼中,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61.23%),其远远领先于其他条件;其次是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社会经历”(26.93%);而“学校名气”(21.62%)排在第三位。一下依次为:潜力(17.17%)、专业技能(17.57%)、学历(11.16%)、品德(10.32%)、专业成绩(9.34%)、性别(6.83%)、生源(1.39%)。最后得出的结论:a. 06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b. “先就业后择业” 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观念,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守。c.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籍贯性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就业选择方面也不尽相同。d. 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简单的由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造成,从调查中至少可以看出社会、用人单位、高校、政府及大学生本身等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一个影响。a.大学扩招:合理利用这柄双刃剑高校大学生的急剧扩招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大,而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如何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从调查的结果看,这似乎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还没有到位。b.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c. 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d. 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调查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让大学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沟通。似乎看到这样的现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上自有一套 体系,而这套体系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联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该怎么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缺乏了解。而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所在。

6.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现状及对策 篇六

1.供与求平行回升,供求抵触并不凸起。全国共有505所学校创办有计算机本科专业,共有在校学生近30万人。同其它专业比拟,红色警戒,这两个数字均居国内第一。

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明显显。权衡毕业生就业状态的尺度,既要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率,又要斟酌毕业生的就业品质。四五年前,我国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大,盘算机专业十分火爆,毕业生非常热门,最多时毕业生与用人需要信息的比例高达1:10以上,名牌学校的比例甚至更高,学生就业堪称是“天子的女儿不愁嫁”。

给你推举多少个学校:你能够看一下专业特色,都是计算机十分杰出的。

*******************************************************************

目前,我国有1180余所高校开设有计算机专业,在校生人数超过80万,专业的设点数和在校生人数都位居全国各专业之首。但是,随着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走低,一些考生及其家长也开始感到迷茫: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及前景究竟如何呢?

观沧海:寒流?暖流?

20世纪,我国每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仅有5—9万人,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业长期处于“卖方市场”。本世纪,随着各高校竞相开设计算机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步入“买方市场”。

IT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首先,用人单位普遍提高招聘门槛。有些用人单位强调应聘者的英语水平、IT证书,有些用人单位则要求应聘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初次就业率走低,起薪下降。其次,由于留学人员大量归国,国内博士、硕士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多,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层次在不断降低。计算机专业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相近专业间相互挤占就业岗位,就业空间逐渐“缩水”。再次,由于各行各业自主培养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各学科专业增开计算机课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行业内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最后,社会需求越来越向名牌大学集中,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就业率则为60%~90%。

大学生就业形势偏紧和就业层面下移是世界高等教育各学科专业共同性的问题,而不是我国计算机专业独有的现象。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趋于稳定,初次就业率走低,这些都是从一种过热状态向良性状态过渡的正常变化。从整体来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起薪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计算机专业仍是年轻人升学和择业时的首选之一。未来十年,我国每年至少需要100万IT人才,其中计算机人才需求量在40万以上。从根本上来讲,并不存在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将依然严峻,但不会恶化;会遭遇“寒流”,但不会进入“严冬”。

细思量:就业难不因人才过剩

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脱节。本科计算机教育中,单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下的单一的培养规格,难以满足众多领域的社会需求。高等专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大多是传统的计算机学历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一些毕业生既无扎实的理论功

底,又无娴熟的应用技能,便难以适应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需要,更难以适应IT行业的从业要求。软件学院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面向IT企业,虽然办学方式相对灵活,但仍受到实战项目缺乏、实训基地短缺、来自企业一线的高素质师资匮乏等因素的制约,未能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市场渠道不畅。中西部地区IT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沿海地区IT产业发展迅猛,但由于种种政策限制,加之人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中西部地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到沿海地区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此外,一些行业的自我保护也给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进入带来了较大障碍;一些用人单位只认学历不论实力,为专科生的就业设置了很多障碍。目前就业形式正在多样化,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存在大量已实际就业,但学校不易统计的“隐性就业”现象。

1)))如何面对人生首次就业

 认识到就业不仅能给我们带来一份经济收入,也可以找到一个发挥我们才能的舞台。 认清形势,认知自我,找准自己的定位,准确出击。

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应该积极主动,勇敢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 注重学习,同时要懂得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中不断提升自身。

2)))充分认清形势

一次就业即终身就业成为历史,短期就业和多次就业成为就业的主流脉象。 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用人单位。

 就业不再紧盯大城市,中小城市的机会被看好。

 新兴就业形式已出现。

 自主创业也悄然兴起。

3))正确认知自我)专业知识优势:比如,Java技术/数据库(MySQL)/Linux系统等。

 实践操作优势:专业实习(培训)经历、兼职经历(非专业相关)、参加社会活动或

学生工作等。

 综合素质优势:团队合作、学习能力、目标把握、逻辑思维、创新能力、组织能力、性格展现。

 个人兴趣取向:比如,技术开发/技术支持/市场销售。

 竞争劣势方面

4))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富有激情,领悟力强,有创新精神。

 刚毕业白纸一张,可塑性强,极易融入单位。

 因为空杯心态,所以好学、勤奋。

 胆子较大,敢说敢做,往往给人惊喜。

 工作上积极听从安排,执行力强。

 没有家庭负担,可以更加投入工作。

5)))求职心理

 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树立敢于竞争的勇气。

 选择适当的就业目标,它应和本人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

 避免理想主义,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刻意追求最满意的结果。

 避免从众心理,一切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不与同学攀比。 不怕挫折,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6)))求职渠道认知

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 各个高校的校园招聘会 应届毕业生人才交流会 大型招聘网站及企业网站招聘 新闻媒体 社会关系

关键:充分利用互联网,并注重团队合作。

7)))求职成功的决定因素

 求职成功 = 自我认知 + 勤奋 + 总结提升 + 机遇 + 完美展现  自我认知:优势、劣势、成熟度、目标把握等

 勤奋:勤投简历、勤于面试

 总结提升:面试后总结、简历优化、扬长避短

 机遇:把握每一次机遇,锁定目标职位

 完美展现:专业能力 + 综合素质

8)))补充相关知识

 专业知识 — 为笔试作必要的准备;

 实践经验 — 为面试做必要的准备;

 礼仪

 人际关系

7.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感悟 篇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就业策略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尤其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加, 据新闻报道今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了七百多万人。但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些问题, 他们大都愿意留在大中城市, 喜欢大企业, 而农村和基层即使有岗位有编制, 也无人问津, 并且一些大学生还存在“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 宁愿失业啃老也不愿意放低身段从基层做起, 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存在就业观念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分析

(一) 重工作环境轻人生追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决定了就业方向的选择。目前, 不乏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自我的准确认识和定位而错失就业机会。我们不得不承认, 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不再养尊处优。但是一些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 看不到来自社会的竞争压力, 只想到工作的待遇和环境, 比如是否在大城市, 交通是否便利、地段是否繁华, 工资待遇高低等, 没有人生目标和追求, 没有为国争光振兴民族的担当意识。

(二) 缺乏准确的自我认知。目前就业形势来说, 毕业生想要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 但是想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有些大学生自身仍然有一种优越感, 实践与职业自我认知有很大的差距。在某大学的冬季招聘会上, 来招聘的有三百多家企业和公司, 提供将近五千个工作岗位。从当天的咨询情况来看, 有几个大公司咨询人员挤不动, 交简历的同学排起了长队, 而一些待遇一般不知名的公司和单位却无人问津。另有一些同学在面试了几个单位没有成功后, 而又开始怀疑自己, 否定自己, 无法直面失败的挫折。

(三) 理论与实践能力差距大。一般的大学生课堂理论知识丰富, 但是实践经历比较少。例如: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阶段都没有上台讲课的经验, 即使上台讲过课也没有正确系统的指导, 各方面距离一名合格的教师都有差距。社会上对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这一说法早就不认同, 但是现在的大学生自身仍然有一种优越感, 实践与职业自我认知有很大的差距。但他们又不愿意放低姿态放下身段去学习, 不能听从他人的意见或指导, 不愿意承认实践经历的缺乏让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 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不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的不断扩招虽然为社会提供了急需的人才, 但大量毕业生同时走向社会也随之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 除社会发展状况、高校设置的学科及专业结构、就业环境和体制、人事制度等外在的客观因素外大学生的就业观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高校、家庭等很多方面因素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

二、大学生就业观引导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的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 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社会、高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要对大学生就业观进行教育和引导, 主要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态, 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大学生应该调整心态, 振奋精神, 用最好的姿态迈入职场。首先, 大学生应该抛弃“天之骄子”的旧观念, 放低姿态勤勤恳恳的学习, 转变态度, 踏踏实实的工作, 不自负不自满;其次, 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受挫也不要灰心、不要自卑、不要气馁, 明白当前就业压力大竞争大的形势, 能够施展才华的地方并非只有一个, 到基层去可能会让你更快的提升更好的展示自己, 到需要你的地方去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显现更多的光彩。

(二)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 来正确规划职业生涯。国家每年也有几百万的就业岗位提供, 为什么有的人就能抓住这些机会, 有的人却抓不住?可能是学生自身的短板让个人的竞争力变低。大学要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 正确规划职业生涯。比如学中文的大学生给人的印象应该是能说会写, 诗词歌赋不在话下, 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很多中文系的学生发的短信错字连篇标点符号都没有一个, 没读过几本书更写不出一句诗, 这就是学生的文化素养还不够, 学校应加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考核, 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并帮助学生正确的规划职业生涯。

(三) 家庭要给予大学生温暖和支持, 做学生就业后盾。就业压力的增大让学生产生情绪的焦虑和紧张, 家长要给学生温暖和支持, 做好学生就业的后盾。家是避风的港湾, 学生求职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选择给予正确的引导, 尊重孩子的想法, 意见不同时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沟通, 不要独断专行让学生倍感压力。学生求职受挫时, 应多鼓励孩子在失败中找到进步的突破口, 别放弃继续为下一次机会做准备,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四) 国家、社会、家庭和高校要共同重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其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要高度重视。所以国家、社会、家庭和高校要共同重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同时, 学校要做好保障和引导工作, 家庭要做好支持和鼓励工作, 社会要多给应届毕业生提供机会, 学生自身要有专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功底, 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才会得到逐步的解决, 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才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绵庆, 黄金辉.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观念的转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8.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感悟 篇八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是能使劳动力在人才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有的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業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进一步指出:就业能力不仅仅是学生在校的成绩,还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或叫生存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

以上观点尽管不尽相同,但都指出了就业能力是和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以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为基础,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出能够熟练地将自身专业技能有效运用到工作当中,且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各项技能的能力集合体。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许多学生抱怨找不到工作,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抱怨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资深就业专家王英才分析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症结在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以及高校对就业所需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及就业心理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培养,从而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基础实践能力较差

实践能力是就业能力中的一项核心能力,在人才招聘中很受用人单位青睐。而现实情况是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缺乏,实践能力普遍欠缺,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高要求。

2.创新能力缺乏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然而多数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受理的近15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的只占0.05%,而美国每年受理的近40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专利的占23%。

3.知识拓展能力相对欠缺、应聘能力薄弱

知识拓展能力是指在未知领域里知识量的积累,对大学生而言,是要突破专业知识的局限,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应聘能力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环节中起着直接的、最后的决定作用。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在应聘及面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相关能力,通常依此作为最后的判断标准。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呈现“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就业鸿沟”。要跨越这个“就业鸿沟”,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1.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最基本的,也是在竞争力中表现最直接、外显性的。高校应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建立并完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1)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组织体系,校内可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形成最大全合力;校外可与各专业相关的单位接洽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2)确立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体系,增开一些应用性技术性强、能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组织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充实践内容,增强实效性。(3)加强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与完善。基地建设是提高大为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渠道,积极的实践能给大学生们带来及时的反馈和成就感。

2.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不但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还会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缓解部分就业压力,而且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财富。(1)有效启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先要启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2)开展创业教育。

3.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就业应聘能力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实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生涯辅导”教育工作。(2)建立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体系。(3)增强服务意识,以服务促就业,善始善终地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加快和完善就业信息化建设,如就业信息网、网络人才库等。(4)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和开发体系。它需要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对就业市场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将触角向社会纵横渗透。

四、结束语

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高校应该根据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转变落后的办学理念,加快改革进程,为培养有较高就业能力的大学生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王玉辉,王恒根.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5,(01):90-92.

[3]万森林,张平.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37-38.

上一篇: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下一篇:低空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