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

2024-10-07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共8篇)

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 篇一

刍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诗歌占据着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诗歌时代已经过去,许多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兴趣不大,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也较为枯燥,导致诗歌教学成效不高的情况十分普遍。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通过分析诗歌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提高诗歌教学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诗歌教学

一、诗歌与诗歌教育

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声调和韵律要求,运用简单凝练的语言表达自身思想与社会现实的一种文学。诗歌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即抒情诗和叙事诗。诗教,即以诗为教,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来的,早期的诗歌的主要功能就是作为教材,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向人们灌输伦理道德观念,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自身的统治。如今诗歌的教学就是为了将诗歌中暗含的教育精神,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修养。诗歌作品通过对具体事物艺术化来揭示实际生活的本质,帮助人们了解生活,读者阅读诗歌后,往往能获得思想、审美、情操等方面的教育。生活影响着诗人的诗歌创作,诗歌作品能使阅读者获得启发,从而调整好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

二、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今,语文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诗歌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价值取向偏差

当今时代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诗歌教学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偏差,过分地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却忽略了诗歌的审美与内涵。对于诗歌的教学,只是从字词句、篇章结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等方面分析,却将诗歌中饱满的情感抛之脑后,导致诗歌教学只是拆分后的部分教学,缺乏对诗歌整体性的把握,忽略了部分与整体的有机统一。诗歌鉴赏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情智活动,却被教育格式化与标准化。

(二)诗歌素养缺乏

在语文诗歌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对诗歌作品的正确认识,他们的观点大多是跟不上时代的,基本停留在若干年前诗歌知识的认知层面上,而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诗歌理论也有了新的元素的注入,以前只注重诗歌内容而轻艺术技巧分析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合当今的诗歌教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教师对诗歌的阅读和写作不重视,导致其诗歌理解能力下降,在备课中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这也是导致了学生诗歌学习效果低下的原因。

(三)厚古薄今倾向

教材编写者在诗歌的选择上存在着厚古薄今的倾向,又加之当今社会环境下出现的新诗,缺乏深厚的内涵,学生对新诗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这些人为的偏向,不仅影响了诗歌教学,还对学生全面语文素质提高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现在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理论研究和探索,寻找诗歌的教学规律,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诗歌教学的现状,提高我国诗歌教学的效率。

三、语文诗歌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诗歌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诗歌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诗歌韵律性强的特点,开展“课前读一读”的活动,让学生在琅琅上口的诗歌诵读上潜移默化的喜欢上诗歌。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诗歌中的情感感染力,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送杜少府之蜀州》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离别的场景,选择学生分别扮演杜少府和送别的人,通过实际场景中切身的体会,让学生对诗歌内涵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最后,教师要善于利用诗歌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例如在学习《江南春》这一首诗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一个“画出你心目中的江南春景”的绘画活动,通过这样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建立诗歌兴趣小组,举办诗歌讲座,从而激起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

(二)改革诗歌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诗歌的主要场所,但在具体语文课堂中,诗歌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等使学生对诗歌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提高诗歌教学质量,要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

1.内容整合

诗歌教学内容具有灵活性与广泛性。诗歌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他们符合学生的需求,都可以运用到教学当中。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正确的选择适合学生的诗歌教材作为学习内容,并指导学生有创造性地使用课内外诗歌教材。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所处地方的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从而是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当地的实际与学生的实际要求,从而提高学生诗歌阅读的能力。

2.诵读指导

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的诗歌诵读方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其次,教师要进行正确的示范朗读,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诗歌,从而体会诗歌所蕴含的艺术美和音乐美,使学生受到诗意美与音乐美的熏陶。最后,教师可以运用各种符号,指导学生标注出诗歌中该运用的诵读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诵读的节奏,使得诵读展现出韵律美。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诗歌诵读的音频材料,以供学生进行模仿,从而规范自己的诵读。当学生的基础诵读能力得到完善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诵读能力。

(三)注重课外拓展阅读

课堂内外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方面,虽然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课外的教学。在诗歌教学中,拓展诗歌的课外阅读是学好诗歌的方法之一。对于教师来说,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歌的阅读,提供给学生课外诗歌阅读的渠道。大量的课外诗歌阅读,才能积攒更多的诗歌知识,巩固学生课内学习到的诗歌知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出课堂的诗歌阅读,还能拓展学生的诗歌视野,丰富学生的诗歌修养。但由于诗歌市场读物的良莠不齐,造成学生选择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一定课外诗歌作品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有内涵的诗歌作品,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和鉴赏水平。

四、结语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搞好诗歌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诗歌修养,从而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还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浩然.浅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审美回归[D].江西师范大学.2014(06)

[2]徐丽婷.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课型的选择及应用探讨[J].才智.2015(03)

[3]白云飞.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8)

2.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 篇二

但在教学工作中, 我们发现, 课堂提问常有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一、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有的教师问题提出后, 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有的是先叫起学生, 再问问题, 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 浪费了不少时间。二、提问的质量低而偏。有的教师提问, 答案即在问题之中, 无须学生回答, 缺乏启发性;有的提问零乱无序, 没有逻辑层次, 纯属信口拈来, 缺乏设计;有的问题本身矛盾, 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三、提问的目标不明确, 盲目性、随意性较大, 与课堂教学体系联系不紧密。以上这些问题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缺乏积极性, 精神涣散, 无学习兴趣, 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可见, 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师驾驭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 确实成为当前语文教研的重要课题。在此, 本人以怎样运用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 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 而是让学生去“探索”知识, 在探索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知识的效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 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 是非能自辨, 斗争能自奋, 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职责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取出来, 开启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深入学习, 以尝试成功的喜悦。

如《登泰山记》首段:“泰山之阴, 汶水西流;其阳, 济水东流。”这句话的重点在于表示方位的名词“阳”“阴”, 课本提供了两字的注释, 但我没有问这两个词怎样讲, 而是让学生跳跃层次,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课文的语言环境, 请指出泰山的具体方位。”这就需要学生动一番脑筋, 认真思考, 仔细推敲, 探求结果。学生首先必须弄懂“山之阳”和“山之阴”所表示的地理位置, 然后联系“汶水”及“汶水”的具体方位, 推衍出泰山的方位。当学生思考出答案的时候, 脸上流露出一种豁然开朗、曲径通幽的喜悦之情。这个时候, 学生也较好掌握了“阳”与“阴”在山体中所表示的地理方位。这种启发性的教学方式, 使得课堂充满了趣味性,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 顺藤摸瓜“问”常新

坡度, 就是设计提问时,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 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 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如首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 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能力, 一步步加大难度, 提高层次, 让学生的思维向广度和深度扩展, 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因此, 通过先小后大, 富有层次地设计“问题链”, 打通学生的思路, 才能使学生有序地思考, 获得知识, 建立知识系统, 掌握学习方法, 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 起到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习热情的教学目的。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 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个高峰, 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面前了, 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三、提问要能激发兴趣, 思维灵犀拨点通

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 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 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 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 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 点燃灵感的火花, 开拓思维的空间, 所以, 学生有了兴趣, 才会精神振作, 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 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例如《祝福》的教学,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小说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 为什么却以“祝福”为题?学生接到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后, 不仅充满了兴趣, 而且会迫不及待地通览课文去寻找答案。经过仔细地分析, 认真地思考以及同学间相互交流, 不仅了解到小说的全篇情节是始终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四次年终祝福而展开, 而且了解了作者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实在是立意深远, 独具匠心。通过这种高质量的提问, 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一目了然, 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

四、提问要掌握好时机, 不愤、不悱不能问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 高质量的提问, 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 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 什么时候提问, 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提前做好提问设计, 对那些与课文主题思想联系紧密的, 应该巧妙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 就尽量不要提问。

在准确把握时机的同时, 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美国教育研究者认为, 在课堂提问中, 教师应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 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 要等待足够的时间, 不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 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 等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做的优点是, 问题提出后, 留给学生回忆、联想、组织语言等的活动时间。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 教师也要耐心听答, 不宜插进追问, 打乱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学生如果答不上, 支支吾吾, 或答非所问, 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 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等“两个停顿时间”过后, 再在此基础上, 增加问题的内容, 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还会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并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另外, 提问的艺术还关系到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教态、课文的优劣等诸多因素。但提问作为一门艺术, 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 是不容置疑的。

3.中学语文中的语感教学 篇三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感 教学

“语感”一词自夏丏尊先生提出至今,越来越频繁出现在专家论文中。课程标准里和教室课堂上,热火的研究没有能够完全揭开语感的面纱,虽促进了语感在教学中的普及,但也形成了雷声大雨点小,研究深实践浅的现象。深究下来,之所以“语感教学”浮于表面,是因为:第一,“语感”尚未界定清晰,尽管口号响亮,但并无多少一线教师能深刻了解其具体内涵,要让一个模糊的概念被广泛确切地运用实在是难上加难。第二,众多一线教师只知按照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语感”,尽管零零碎碎懂得一点方法,但是手头并无一套系统的“语感教学”方案体系,所以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两个问题,本文将尝试探究相关内容。

1 “语感”的界定

个人认为“语感”一词至今性质不明确,以致各家各言其是,原因有二:一是逻辑不清。所谓“性质”,指事物的特性、本质,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事物不同的根本属性。而“属性”又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故要给“语感”定性,必先通过区别比较的方法找出其与其他事物不同的根本特点。纵观文献,很多人都是先探究语感性质,再罗列语感特点或者属性,结果是说了很多重复的话却没有说透。二是缺乏科学而明确的方法。个人比较推崇《语文教育论——心理学视角的探索》一书中对于语感的性质界定方法,即根据“属 + 种差”的公式来定义语感,“属”即事物所属范畴,“种差”即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人们对语感的特点进行过多次探究,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被大家反复提及的:直觉性(直接性、敏锐性、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整体性(情境性、联想性)、体验性(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在这之中,只有“直觉性”是语感最重要的最特色的特点,而整体性、体验性等在语文教学中都是常见的,不是语感所特有的。由此推出语感的“种差”应为“直觉”,而且这种“直觉”是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因为“理性的语文基础知识渗透或溶解于语感之中”,“语感往往只知其然,而语文知识旨在说明其所以然,由于理解了的东西可以更深刻去感觉它,学习必要的语言知识正是使语感得以广化、深化、美化、敏化的重要途径。”

其次,语感是一种特殊的直觉,因为它是人对语言的直觉。它的主体是“人”,对象是“语言”(广义),不是音乐、舞蹈等,这便是其“属”。这个广义的语言包括狭义的语言(语言符号系统)和言语(包括说话的动作过程和说话的结果)。人不仅在书面材料、人际对话中讲究语感,根据吕叔湘所说:“人们常说‘语感’,这是个总的名称。里边包括语义感,就是对一词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构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等的敏感。当然也包括语音感,有的人学话总是学不像,就是因为对语音不敏感。”故语感之“语”的内涵应为广义的语言。故我们认为不应该纠结于复杂的,甚至是尚无定论的心理学名词解释,而应简单明了地将之还原为“语感是人类对语言的直觉”。

2教师在语感教学中的重要性

2.1教师的语感水平是加强语感教学的前提条件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语文教育的目的是立人。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终极目标,言语是极为重要的中介。而围绕言语的教学核心就是培养语感。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加强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想从根本上加强语感教学,首先对教师提出一个挑战,教师的语感水平是语感教学的前提条件。

感悟语言思维过程,学习语言思维方法,掌握最佳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必须通过学习典范的言语材料(即语文教材)来实现的。但是不是有了典范的言语材料就可以保证学生能获得语言思维能力和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方法呢?我们的回答是:有了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保障而已,关键还要看执教者的语言素质和教学方法。主张“语言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的上海特级教师张大文先生特别强调:语言的学习是要经过“语言—思想—语言”的无数次反复才会奏效的。

学生学习、掌握语言,必须首先感受、吸收人文内容,进而悟得语言的表达方法和规律。如果把语文课仅仅停留在感受、吸收人文内容这个层面上,那语文课就同美学课或文学课没有区别了,那也就不叫语文课了。所以,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坚守阵地,在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上下工夫,在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上下工夫。只有教师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强了,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地启发、点拨学生,教得扎实、活泼而有效。在实践领域里,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运用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技能堪称我们学习的榜样。

2.2教师的语感训练是加强语感教学的重中之重

教师的语感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这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也是“大语文教育观”的具体体现。充分认识到语感教学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语感教学。这种注重感性思维的教学系统是符合语文自身特点的。教师在语感教学中的核心作用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所谓“学习语言”,主要是指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来提高语文能力。语言的积累是吸收,主要借助听、读途径;语言的运用是表达,主要借助说、写途径。围绕着“学习语言”来构建的语文教学新体系,才是“语感教学”的理想境界。其基本做法主要包括:指导学生学习古代及现代语言的精品范例,奠定语言及文化功底;指导学生模仿運用语言,形成个人语言风格,训练其语言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言知识,增强对语言的理性观照。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语感的习得与积淀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语感训练是加强语感教学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段艳雪.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语感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

4.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四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教材透彻地掌握,联系课文内容将文中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如,李白的诗句中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看到这句古诗,我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黄河的画面,也会浮现出浩瀚大海的画面……这种让人浮想翩翩的波澜壮阔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一篇课文审美因素存在的地方很多,教师要适宜地抓住文中的重点将其渗透,讲解时要注重突出分心,例如人、景,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如,《荷塘月色》文后第二题“:作者如何将荷塘月色的美丽进行描写?……我们联系现在的感受,如果当时作者不这样写,我们还可以如何写?试想最后的效果会怎样。”这些结合实际情况、引导教学想象力不断扩展的方法会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亲自感受,亲身体会,充分表达。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理解能力

5.中学语文课堂中的趣味化教学研究 篇五

一、设置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求知探索的原动力。但凡学过心理教育学的,都会通过文题的设疑求答,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种具体的思考方式,促进一定学习心理的形成。在教学活动的进行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疑问的设置,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热情,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这种方式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

二、采用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美育主要是靠感情的渗透以及审美实践的感染来实现的.。中学语文美育教学中,引导着学生去体会人物的情感。可以通过一些托物言志的文章,还有借景抒情的描述,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境,同时也表达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的热爱。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走向,在讲解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课文中表达出来的感情,并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美。中学语文教材教学过程中,美育的渗透是时刻都存在的。(范文网 )语文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中,不仅要紧抓学生的语言学习基础知识,还要重视美育在中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来展现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用课文的语言的结构美、艺术形象美、意境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解美、感受美、领悟美的能力。总的来说,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美育进行渗透,不仅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而且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还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提高审美能力,这对学生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加入故事讲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趣味故事,尤其是中学生感兴趣的科学人文故事,在师生的编排和讲述中就能够使课堂充满生机,从而将学生带入预想中的学习情境中,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就能够将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但是我们在讲解趣味故事中,应注意对于故事主角和故事内容的使用,虽然不同的故事都会对教学产生预想中的结果,但是教学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欲望,使他们获取对语文学习的信心。

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就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生动的语文课外活动。如,组织诗歌朗诵会、精短故事会、笑话演讲赛、课文片段的表演以及小记者活动的交流会等,这些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活跃、更广阔的学习活动空间,还会让学生在自由的评讲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实施趣味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培养中学生阅读课文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之中感受文章的内涵。进入语言文字所勾画的世界中去,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感悟文字语言的魅力是中学语文教学比较高的境界。以这个宗旨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品味文章的意蕴,解读作者的心声,形成自己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和概况,能够使学生从表层的教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在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甚至以后的工作中都是非常有用的。据教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实施趣味课堂教学活动,并给予中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引导,让其多阅读并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来描述周围的世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能够促使中学生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更加饱满的情绪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开放的、多变的、不拘一格的,所形成的思想是新鲜的,带有当代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性质,而且随之而来的是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主动学习语文愿望的上升,那么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则在情理之中。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人文情感的陶冶结合起来,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时代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真正地落实新课标的教育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胡娟。浅析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06)。

6.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篇六

德育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语文学科具有母语教育的特殊性和优越性,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中学语文学科的道德教育功能是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其次,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第三,在情感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第四,在传统文化中进行德育渗透。

本文希冀,通过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论述,为加强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些有用的帮助。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

引 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征。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不只是单纯得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工具的掌握运用能力,而更应是一种文化陶冶教育。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本文仅就中学阶段如何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一)德育重要性

道德不是先天自生的,而是一种社会的存在,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即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生活领域的起点,就是集体生活的起点,换言之,只有在我们作为社会存在的意义上我们才是道德的存在”。道德发展是一种实践理性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受教育者领悟道德规范、获得道德情感体验、践行道德律令、形成道德习惯,最终养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德育就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活才能保持连贯性,才不至于使学生的道德出现反复甚至是养成与教育要求相反的品质。学生的生活主要是课堂生 ①振芳.道德教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①

活,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往过着一种集体生活。在这种集体生活中,他们从学科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他们从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榜样示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不断的获得新的道德体验;他们在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合作与交流中践行着道德规范;他们在课堂纪律的遵守和课堂秩序的维持中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因此,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育是需要全员参与、全程实施和全面落实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不当都可能是整个道德教育失去应有的成效甚至出现负面效应。

(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的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思想点,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21世纪需要德才兼备的人,这样的人才是从学校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重任就落在了教育者的肩上,尤其落在语文工作者的肩上,这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文工作者既要教书,还要育人,做好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最重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中学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语文与德育的关系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学科。它是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对人性的理解和体验,它考虑到是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体现,通过语文教育来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德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加强,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同时,语文教育作为一种传承文化的载体,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它是德育教育的载体。所有课程中,没有哪一门课程中的德育部分像语文教育那样内容之丰富,时间跨度之长,意义之深远。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的形成、价值观的建立、基本道德规范的培养和对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等等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而语文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它使学生在接受 ①李维铭.对中学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结合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19).①

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所以德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功能作用。

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所面临的困惑

生动的语文课能唤起学生对未来世界的向往能让学生的心灵畅游于情感的花园,体验人生百味.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在应试教育制度的调控下,在教材的帮助下,在长久以来的评课标准的引导下,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正逐渐被弱化,中学阶段的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简单灌输的教学方式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

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偏差,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反映在语文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你说我听”“千人一面”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说教,轻耐心疏导;重集体教育,轻个别引导,导致语文课的德育往往失之于“空、高、干、假”,这种“注入式”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个性规律,不重视深层次的感情培养,偏离了中学生的生活世界,而且这种灌输式道德教育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甚至会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然性错误采取体罚或心罚。①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不会是一首好诗”。人就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但是某些老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时往往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动辄严厉训斥,甚至以暴力相向地对待,动辄严厉训斥,甚至以暴力相向。道德教育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师生自始至终在民主的氛围中进行对话,教师通过解释、榜样、道德实践等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性品质的形成。而那些违反人性和德育规律的德育方法非但无助于塑造中学生的德性品质,还会加重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最终削弱了德育的效果。

(二)教育的功利性削弱了德育的功能

培根在十七世纪初响亮地喊出“知识就是力量”,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学校教育专注于培养人的知识,教学过程就是用科学知识武装学生头脑的过程。这样,作为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就被解构了,教育成了培养“知识人”的工具。道德本是利他的。而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从个人利益出发,遵循“少投入、多产出”的经济法则,通过市场最大限度地获取物质财富。这种市场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在这种市场文化侵袭下,人们不再或很少提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大公无私、无私奉献、道德理想、理想人生等等,认为人 ②钱雅莲.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0,”“(4).际关系是可以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①作为学校德育重要途径的语文课堂教学和师生关系也逃不过这种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不仅放弃了自己的德育职责,而且用市场交换的观点考虑师生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把德育的责任推给社会、家庭甚至是学生本人。教师放弃德育责任也就是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推脱。价值多元也不等于价值混乱,一个社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中,读书是为了受道,做学问是为了弘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在一般大众当中传承的还是俗文化。这种俗文化是极其功利的文化,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这种观念在现在社会的表现就是过多的考虑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本体价值,也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一步步的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最后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这表现在家长和社会对一个学校关注的是它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学生的精神是否通过教育获得提升不在他们思考范围之内。②

(三)社会的现实性弱化了德育的说服力

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求与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现实存在着偏差,这很容易使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产生“无用”“敷衍”的心理。因此,课堂上那些“道德理论”,学生往往只是作为应付考试的条条杠杠而听之、背之,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进步起多大作用;一旦考试结束,“道德理论”在他们的脑子中自然就荡然无存,更不必说落实于行动了。从教师角度看,这一“偏差”致使教学多数时候只起了“复印机”的作用,只是将教材内容机械枯燥地复述给学生,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更谈不上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目前,中学生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越来越广泛。这是一把双刃剑,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错误意识会乘隙而人,对学生产生的一定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正面教育的作用。不难理解,学校应该从正面去教育和引导学生,讲授美好、理想化的东西。然而,生活是现实的,当学生接触到不良、落后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会觉得社会现状与自己接受的教育和憧憬的希望有很大的差距,从而对正面的教育产生怀疑,甚至是不良的思想意识。无须讳言,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正面临着种种的困境,迫切需要我们乘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东风,处理好新机遇和更大挑战的辩证关系,切实改善和加强德育的渗透功能,用德育丰富语文课堂思想内涵,才能使语文教学既是知识的天地,又是学生精神的家园。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①钟平.德育渗透要有针对性[J].大连理工出版社,1998.3.②高方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z1).①禹春芳.语文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体会[J].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面对这样的困惑,尤其对于正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正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远胜于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那么,如何在中学阶段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功能?

(一)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在诠释主题中渗透德育

文学艺术作品是德育的天然载体,挖掘其主题,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主题元素,这一过程本身就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起了潜移默化影响的作用。主题是指作品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反映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的必然归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达到本质性地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加强: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准,提升其道德境界。”①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不少语文教师在主题诠释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往往把教学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阐释奉为圭臬,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的唯一尺度。还有一些教师,在分析作品主题时,虽然能坚持‘启发诱导’的原则,却始终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分析预设的彀中,从而漠视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蕴。因此,在主题诠释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概括和诠释,让学生在作品中寻找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教师不能仅局限于开掘作品原来的主题,而要赋予它崭新的思想。”

[案例]如某教师在教学《愚公移山》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移山真是蠢不可及!把家一搬,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这位老师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结果引发了一场移山还是搬家的大讨论。最后大家取得共识,《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他体现了人们勇于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学生通过讨论进入了文章的思想境界,理解了文章的深刻主题,增长的知识。

2.在把握形象中渗透德育

文学作品中记叙、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这些人物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优美,心灵优美。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可引发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之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并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例如;《木兰诗》中的木兰深明大义、刚毅勇敢、不图功名而又胸怀柔情;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热爱学生、热情公正、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还有舍生取义的 ①粱允胜.美丽的德育在课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陈毅,热爱祖国的韩麦尔等。阅读这些作品时,要善于从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一种愉悦感。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而且可以促进他们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努力追寻心灵的高尚。当然,文学作品中也少不了‘丑’。①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守财奴”老葛朗台,但这些‘丑’无不具有美感。正如罗丹所说,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可以成为非常的‘美’。这正因为作家从正确的观点出发,对丑进行揭露、嘲讽,激起人们的厌恶、憎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丑’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否定和对比,让学生更加热切的憎恶丑恶的事物,向往真善美,进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3.在情境创设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运用图画、图表、电影、多媒体等等方式,创设渲染气氛使学生感官和思维充分调动,进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融合,从而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学《我的信念》这篇自读课文时,就可通过听读、朗读的方式,感受到居里夫人的伟大,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让学生闭目遐想,把自己当成一个旅游者,在眼前构建出一幅庐山瀑布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如《望岳》和《三峡》,两篇游记分别描写了东岳泰山壮丽和神秘三峡的自然景色风光,使学生得到了美的愉悦和享受。同时,文中也渗透着浓烈的德育,即启迪了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与悠久的历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自己生长在这个国度而感到自豪。

[案例]如某老师教学《最后一课》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便看书边听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不愿做亡国奴,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自己祖国无比的热爱的气氛中,在联系我国人民遭受侵略,任人宰割的历史,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更加坚定可不忘过去,珍惜今天,为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体验,得到发展。

4.在反复诵读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和记忆,通过记忆才能使得学生逐渐领会字句的涵义,也才能使得学生更加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指的就是通过朗读背诵把握文章的“气”,在“合而读之”、“歌而咏之”中,细细玩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雨果也说过“书籍造就灵魂”不言而喻,向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加强阅读经典,正是重要途径之一。朗读经典法可促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长智慧;可帮助中学生提高美育素质,增长见 ①柳斌.重视德育实效推进德育创新[M].中国教育,2003.4.识;也可以在精神生活方面增强免疫力,社会人情,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引导学生高声背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英雄人物浩然之气的强烈震撼,意志得以锤炼,思想得以升华,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低声吟咏“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诗句,使学生进入一种美的意境,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并增强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只有反复诵读进入文境,“设身处地”使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更好地品赏作品的动人情结,领略人物的品格风采,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①

[案例]一位老师在讲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时,教师稍加点拨后便让大家诵读。诗人以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密集的意象概括出祖国长期处于贫困和落后的状态。通过朗读,在把握住作者心境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图的精神。

(二)、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文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学会作文,首先要学会做人。学生的写作材料来源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学生必须具有正确的道德准则,如给学生讲述作文《我是中国人》时,通过介绍祖国的含义及我们应怎样爱国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用例文中主人公维护祖国尊严的做法来激发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写作选材中渗透德育

作文离不开材料,材料离不开生活。因此,观察事物,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睁大眼睛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瞬间。但素材是否用于作文之中,这就必须进行分析、选择,形成题材。在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上,教者要正确引导学生辨别生活,特别是在从素材到题材,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中,要求学生从细小的生活细节中找出时代发展的脉搏,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本质,认真分析,精选题材,在社会生活中,辨别真、善、美、假、丑、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②

2.在写作主题中渗透德育

主题思想贯穿文章的始末,它包含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与评价,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要使立意正确,就必须要求学生对生活有美的感受能力,通过生活现象发现和感受生活本身所蓄含的人的本质,从而认识客观世界,歌颂新人新事,鞭挞恶习错误,在作文中受到教育启迪,激励自己 ①强永刚.诵读的积极意义[J].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3期.①王永.作文教学的本质和写好作文的三个因素[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

3.在写作指导中渗透德育

“文如其人”,作文是学生思想表现的形式,我们盛须要求学生不能脱离自身实际,不能胡编乱造,要说真话、抒真情、做实事。对社会存在的问题,不能掩盖,必须要面对现实,但对社会的阴暗面又不能无限扩大。其实,父母的养育之情,老师的教诲之情,无处不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肥沃土壤。所以真实健康的感情是人类美好的精神财富,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灵魂所在。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培养学生做实事、做好事的优秀品质。①

4.在写作改评中渗透德育

“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批改作文时,不仅要注意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层次结构的布局、主题思想的体现.还要注意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从作文中发现了学生文明的语言、美好的心灵,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要加以表扬,让好的思想品德得到发扬光大;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可能出现对生活的片面理解,以及消极错误的东西,老师要通过正面引导,循循善诱,教育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健康而又向上的思想品质。

(三)、情感教育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积极的情感倾向和高尚情感的教育活动。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丰富,引导学生逐渐领悟人生的道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强烈而突出的情感性。在语文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学科丰富的情感因素,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中。在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文学作品的情感大海中,我们暂以“母爱”这一题材为例,就足以深深感受到文学作品情感的丰富与凝重。母爱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无论贫贱还是富贵,也不分国别或是肤色,母爱总是与浓浓的情感一爱紧紧相连。逢人便讲“狼吃阿毛故事”的祥林嫂,为了给儿子治病而不惜拿出全部积蓄去换取一只毫无意义的“人血馒头”的华大妈,还有那位在灯下飞针走线、唯恐儿子“迟迟归”的诗中母亲⋯⋯她们都从不同侧面,共同赋予了母亲一个庄严神圣、光辉不朽的形象:勤劳、善良、无私的爱心,读后不能不令人产生强烈的心灵上的震撼和感悟。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情感真切浓郁,以情动人,以情育人,通过人类最绚丽多彩的情感,①许慧英.中小学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②刘海燕.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价值[D] 2008.把学生的心灵完全浮获,使学生心醉神迷地受到作品中所流溢的崇高情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突出情感教育的方法很多,但以诵读为最佳。通过朗读、吟咏,进而展开联想、咀嚼体会,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阅读的最初经验,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朗读,使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受到情感熏染,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逐渐领悟人生的道理。

(四)、传统文化中渗透德育

中学现有的语文教材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材中选用大量古代的诗、词、赋、戏曲、小说,越是高年级古代作品越多。这些课文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遗产。现在的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通过语文教学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身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我们更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在对古代“迁客骚人”“仁人志士”的分析中注重对其优秀品质的弘扬,以此来教育激励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达到以古为范的教育目标。②[15]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这样的优秀形象:“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杜甫、《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满江红》中的岳飞等等。授课老师在讲鳃这类课文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章中心人物或作者中心思想的弘扬,以此来熏陶、激励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情操.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结 论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有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艺术富有魅力的一个表征。没有了德育渗透的语文教学,就等于没有了灵魂。中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而且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发挥中学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关键在理念的更新,重任在广大的语文教师的肩上。承载着教书与育人双重责任的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在道德、①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②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心理和学识上都能成为学生的楷模,才能使中学语文巨大的道德教育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这应该成为中学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7.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 篇七

一、在课前准备中运用愉快教学法

在一堂课中, 课前的准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 给学生和蔼可亲的形象, 然后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活跃课堂气氛, 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和厌烦心理。例如:教师可以讲些小幽默、小故事、国家的重大新闻等来活跃课前气氛。教学经验说明, 具有幽默感的教师所教的班级成绩大都比较好;而有些比较呆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方法守旧, 他所教的学生总体成绩往往比较差。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幽默, 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在导入新课时运用愉快教学法

教师准备教新课之前, 可结合与新课有关的知识方面进行讲解, 抓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点, 提起学生对新课的好奇。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经意地进入课堂氛围,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这里, 提出几种语文教学新课开篇的教学方法:

(1) 在新课导入时, 可以采用从题目直接进入的方法。这种开门见山的方法能直接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 创造教学意境。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意境氛围, 善于调动课堂气氛, 在讲课中要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要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产生出某种感情, 从而让他们跟着教师一起走进课文内容。

(3) 为新课设置悬念。每个人都会有好奇心理, 教师在新课授课过程中, 可以适当地设置悬念, 引发学生迫切想知道下文的心理。

(4) 对课文内容的背景进行介绍。在语文科目教材中, 很多文章描写的人物和事情里面都会涉及当地的人文背景。遇到这种课文, 教师可以对内容里面的背景文化知识做个简单的介绍, 或者结合这些地理环境讲些相关的故事, 让学生对课外知识有些了解, 还能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 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愉快教学法

教师在新课导入工作完毕之后, 接下来就是要引导学生理解、熟悉新内容、新知识并做出总结。教学过程是最重要的过程, 它是让学生全面掌握新内容、新知识的一个具体实施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始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动静结合的学习氛围, 体会到教和学的乐趣。

(1) 教师要善于调节教学节奏。教师可以把语文授课当成是一场音乐会。那么, 也就需要教师像音乐师一样, 把学生当成听众, 在授课过程中, 能做到抑扬顿挫、此起彼伏, 并富有节奏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东西, 而是一种精神享受。

(2) 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上, 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例如音像、电教设施等。教学实践证明, 这种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 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它改变了传统的生硬的课堂面貌, 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也让学生减少了学习压力, 还有效提高了学习质量。

(3) 抓住训练重点, 体会学习的快乐。在语文教学中, 许多课文阅读题抽象不好理解。教师可以把教学延伸到课外, 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 和课文中的内容相结合, 积极开展调查、参观和访问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 结合课文内容, 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在课程结束时运用愉快教学法

在课堂将要结束的时候, 教师都要对课堂进行总结。结尾可以分以下几种方式:设置悬念式结尾、总结式结尾、激励抒情式结尾以及反馈回应式结尾等。语文是一门知识面非常广的学科,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可以把课外活动和课堂内容相结合,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摘要:语文学科是学生在学习期间重要的科目,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汉语知识的掌握和语文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出了一点建议。

关键词:中学语文,愉快教学,方法探讨

参考文献

[1]樊斌.广告与悬念小议[J].应用写作, 1997 (1) .

8.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牵引 篇八

[关键词]课堂教学 情感牵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10

一、情感牵引的必要性

走进每一个校园,总能看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名言苍劲有力。然而,放眼我们的学生:走路,弯腰驼背;待人接物,愁眉苦脸;且有的常常两眼堆砌迷惘。试问,这是怎么了?青春年少,该有的活力、该有的热情哪里去了?

俄国莱蒙托夫说:“激情由最初的意识形成,它是心灵的青春。”由此看来,我们现今的中学生缺少青春激情,心灵的贫瘠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看到了学生的迷惘,也看懂了学生的狭隘处境,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利用我的语文课堂,去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扩展他们生命的宽度,教他们学会理解生命,懂得生活。

二、情感牵引的方法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均为情文并茂的名家名篇,这些文章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情感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进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去领略去体验作品的内在情感表达,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进而形成共鸣,汲取作品的内在精神养料,实现自身品格升华。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情感涟漪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导语的巧妙设置,可以创设出一种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情感涟漪,让学生走进一个“我要学”的状态,然后抱着自主探究的态度去学习。因此,在学生接触作品伊始,教师就要用含有情感的图片,含有情感的音乐,含有情感的语言,含有情感的视频,创设一种课文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吸引学生心神,让学生存在于一种“期待”中,然后在这种“期待”的牵引下,顺着教师的引导,沿着自己的情感轨迹,走进课文,走近作者。

(二)挖掘教材,尽看世间情澜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作家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的,细腻的文字包罗人间万象,尽漾世间情澜。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用心耕耘“课文”这片肥沃的土地,从文字出发察情、悟情、抒情。

1.字出发——察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延伸到语文世界里,也可以说“一字一世界,一字一人生”,对于课文中人物情感的探索,我们可以从个别字出发层层解剖。例如《湖心亭看雪》,让学生理解张岱遗世孤立的情怀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对此,我设计从关键字“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出发,首先理解作者一人独行不愿惊扰别人的一半心境,然后抓住“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从“绝”字出发,联系特殊的时间“是日更定矣”,推敲出作者也不愿被别人惊扰的另一半心境,从而由字中窥伺出作者遗世孤立的情怀,即由字察情。

2.景出发——悟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兼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语文课本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是语文教学“悟情”的一个重要途径。同例《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我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然后让学生思考作者看景的角度,从而引出表现手法“对比”的运用,从对比“大与小”中感受出作者“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情绪,其次联系作者人生经历,尽三千繁华大隐于山,感悟出作者内心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情绪。

3.读出发——抒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可以明智,可以聪慧,可以善辩,其重要意义在于读能够带给我们情感思维。可采用配乐抒情读和表演抒情读,只要是有助于发展学生情感的读的方式,我们都应该勇于尝试。

(三)联系生活实际,妥置情愫归宿

“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生对文章传递的情感有了一定的理解感悟后应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获得的启发和思考,从而构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而奋斗。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古尔曼曾说:“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为了学生将来的生活,现今的语文课堂必须弥漫人文情怀,潜移默化,帮孩子们培养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上一篇:写大年夜的作文下一篇:物业管理行业风险和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