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物流成本管理

2024-10-09

论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共10篇)

1.论我国物流成本管理 篇一

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要素之一。随 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物 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物流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在美国,其物流发展自19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在以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时代,其电子商务物流也应十分发达。在我国,物流起步晚、水平低。在电子商务时代的今天,能够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现代物流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对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国电子商务的物流现状 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现状

根据我国现阶段物流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和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物流企业可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受控型物流企业。这类企业是指受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行政控制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具有行业性、地域性和传统性等特点。例如,我国粮油仓储企业、各地物资储运公司和外运公司等。这类企业只进行传统的货物运输,是属于传统的、业务单一的物流企业或运输企业。但它们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中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这种传统单一性的企业已经开始显示出它们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趋势,许多受控型物流企业已经开始股份制改造或其他方式的重组。

另一类是非受控型物流企业。这类企业是指由市场培育出来,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各类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以及股份制形式直接创立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具有专业性强、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高、规模较小等特点。这类企业不仅经营货物运输,同时进行物流的策划、配送中心的规划、仓储管理、信息交流等增值业务,并通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互联网等方式将产品和服务配送到世界各地,是现代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企业。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在数量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全国700余家连锁公司中,一些规模较大的连锁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国内介入物流业的上市公司也有近40家。与此同时,由于看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物流市场,许多外国物流企业和运递业巨头也抢滩中国。日本独资的物流公司――日本邮船继续在中国上海设分公司后,又相继在天津、青岛、广州、大连等地设立物流分公司。现在我国已经建有各类配送中心1000多家,它们和外资物流企业一起参与我国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

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网络通信基础等。到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176.5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进展也大大加快。全国铁路营运里程7.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复线和电气化里程达4.2万公里,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5476.8亿吨公里。全国民用机场共141个,年完成航空货物周转量51.6亿吨公里、货物运输量万吨。定期航班航线条数达到1176条。其中国内航线1015条,通航130个城市,国际航线161条,通航33个国家的62个城市。空运能力明显增强。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深水泊位822个,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2700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超过1亿吨的港口7个,其中上海、深圳已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十强。

网络信息通信设施飞速发展。到7月,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达6800万;上网

[1][2][3][4]

2.论我国物流成本管理 篇二

一、新时期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首先, 我国目前的传统物流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已经受到地区政府、多数企业与国内消费者等社会群体的接受认可, 但是刚产生的绿色物流观念并没有被多数人们接受与理解。这是由于地区政府对于绿色物流行业的宣传引导力度不够, 尽管部分地区政府将发展物流行业作为新兴产业, 但是却很少有政府会重视起绿色物流, 多数政府部门依然将目光停留在传统物流行业发展层面上。几乎没有政府部门会专门制定相关的绿色物流发展策略, 由于缺少政府部门的扶持, 因此我国绿色物流很难在短时期内迅速发展起来。另外, 许多企业依旧将物质利益放在自身发展首位, 认为现代绿色物流只不过是一种环保的新理念, 是不能给自身带来任何利益的, 反而会增加自身的运营成本。部分企业认为环保工作是我国政府部门的事情, 与自身没有任何关系。并且, 许多消费者往往追求的是最后产品的绿色消费与享受, 而对于运输中的物流环节是否属于环保范围, 并不能予以重视。

其次, 现代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具有高水平的信息化程度是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例如条形码、GPS、RFID等都是目前先进的信息技术, 有利于改进现代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然而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普遍信息化程度较低, 主要表现在: (1) 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 根据统计, 国内只有31%的物流企业建设了信息系统; (2) 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 当前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存在功能单一等问题。企业许多信息系统只有简单的记录、查询等功能, 而缺乏分析等功能, 这些情况都会阻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

二、现代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首先, 转变思想观念, 宣传绿色物流理念。我国政府必须要注重绿色物流理念的宣传, 让群众要了解到目前国内的生态环境现状与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增强人们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且地方政府要努力宣传发展现代绿色物流包含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 从而让企业真正意识到绿色物流的益处。

其次, 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要加大基础设施经费投入力度, 对其规模与布局要进行有效整合, 从最大限度上提升目前设施的使用效率。另外, 要加强物流运输建设, 合理布局交通网络, 加强公路、航空等运输设施建设力度。

第三, 注重培养现代化物流专业高素质人才。当前我国物流企业极度缺乏物流行业人才, 我国政府应当科学调整高校物流专业管理与工程专业的比例, 转变目前物流教育中“注重理论教育, 忽略实践课程”的现状问题, 要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人才。在另一方面, 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绿色物流行业的科研工作, 对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工作深入研究, 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物流发展现状, 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绿色物流发展模式。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 提高我国物流行业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而言之, 新时期我国发展绿色物流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是不可能实现一蹴而就的, 我们必须要遵循“持之以恒, 统筹兼顾”的现代化科学路径, 才能够最终取得成效, 进而实现我国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自然生态平衡以及人口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最终目的。

摘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绿色潮流”, 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绿色革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企业与社会其他机构努力追求与密切关注的事业。本文对新时期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 对未来实现绿色物流健康发展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绿色潮流,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柴树峰、骆素君、郝振洁:《探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物流科技》, 2011, (02) 。

[2]熊文杰:《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市场》, 007, (28) 。

[3]杨国川:《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 (02) 。

[4]徐启文:《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现代商业》, 2008, (15) 。

[5]姜铮:《中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时代金融》, 2008, (01) 。

[6]梅甬晨、胡国铭、刘利民:《浅谈逆向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9, (12) 。

[7]江彩红、李海华:《手机逆向物流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06) 。

3.论我国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的管理 篇三

【关键词】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改变传统的物流体制,逐渐向现代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物流”和“供应链”如今已成为企业寻求长远发展、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源泉。特别在我国,加强物流管理已与电子商务和特许经营一起,作为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科学管理和战略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种管理观念和模式上的重大变革之所以能在今天发生,是因为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的日益激化,企业的经营已逐渐从原来少品种、大规模生产和经营的大众营销手段转向了以多品种、少量生产经营为特征的差异化营销阶段,而差异化营销要求是放弃原来推进式的产品生产经营策略,取而代之以消费者群体的细分化和市场对企业经营的及时指导、反馈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战略,这样产品的开发和流动都是建立在及时对应消费者需求之上的活动,从而使得“物流的再构筑以及供应链体系的建立”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我国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供应链管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彻底打破“大而全”、“小而全”,迅速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尤其从我国口前许多企业的运作方式来看,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可以同步实施,相互促进。

二、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物流管理水平在技术和管理上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尚处于成长期。长期以来,我国物流在运作过程中效率十分低下,很多企业物流职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而:

(一)供应链企业的物流基础设备陈旧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企业物流设备陈旧,信息化程度低,功能单一,效率比较低,难以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由于基础设备比较落后,缺乏标准规范,使得物品在运输、储备等环节中难以实现整体性、全过程的流动。当前,我国物流领域内信息技术发展不均衡,企业难以实现与用户间的网络对接和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技术在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没能得到很好运用,物流作业自动化水平较低。

在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中,缺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大量的物流信息流被阻隔在不同职能部门中,这不仅影响每一个节点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导致大量资源占用不能充分利用,物流成本增加,而且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供应链企业的物流管理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在传统的物流管理中就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会导致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出现故障,使得企业产生物流管理的风险。在供应链系统下,每个节点企业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容易被放大。

供应链节点上的供应者、生产者和客户,节点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都存在不确定性,就会导致供应链上物流管理的不确定性。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供应链中物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流动,而供应链上各种不确定因素会给物流管理带来极大的麻烦。导致供应链物流的不确定性因素存在于各个节点上,致使整个供应链上的每个部分都会存在风险。

(三)缺乏优秀的物流人才

由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急需精通外语、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和采购制度的多方而复合型物流人才。然而我国物流教育和物流人才的培养还比较滞后,高校物流课程不系统,物流人才技能单一,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物流管理的需求。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企业物流管理水平也难以提高。

很多企业忽视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没有给现有物流人才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导致很多物流人员无法满足企业现代化的物流管理需要,从而制约着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提升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目前,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的口的已经不再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而是通过有效的物流网络活动,改善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保证供应链企业之间合理有效运作,增强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物流管理

企业应该将供应链物流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供应链物流管理不只是企业眼前的管理发展,而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未来的企业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供应链物流管理,积极与其他企业形成物流战略联盟。物流战略联盟的企业能够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通过合作成为长期稳定战略伙伴,充分发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同时实现互惠互利。

(二)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

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逐渐显现,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子商务也在不断发展。现代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管理是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有机结合,以顾客为中心,将供应链中的各部分紧密结合,有利于客户与企业实施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管理,这既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留住现有客户,同时也会吸引新的客户加入供应链,增加新业务。

积极使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努力改善物流管理技术。我国企业要抓住机遇,在积极发展物流业的同时,多渠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物流管理经验来改造我们的物流基础设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三)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物流人才培养是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关键,物流企业要实现管理创新,必须靠综合素质较强的物流专业人才。企业必须大力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咨询公司为培养物流人才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企业要为物流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建立物流人员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让能力更突出的物流人员参与到物流管理中来;努力学习国外物流管理先进经验,与我国物流管理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同时,政府要大力支持物流人才的培养,鼓励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培训供应链物流管理人才。高等院校要将物流管理的实践课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学校可以与一些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供应链企业的物流管理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物流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四、结语

总之,供应链管理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在我国既有发展,又而临着严峻的问题,但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又为解决供应链管理所而临的问题带来了机遇。我国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建设我国的供应链,坚信在我国实行供应链管理,定会实现第三方利润,为国家和企业带来效益。企业情报工作

参考文献:

[1]邹辉霞,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天山,现代物流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Donald.Bowersox供应链物流管理[M]李习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陆雯,现代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田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12一15.

4.物流成本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 篇四

成本

在我国的发

学院:商学院专业:物流管理班级:

学号:

姓名:梅志超1002 10010409020

3降低成本是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改善企业内及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作为控制成本、实现差别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方法。为了降低潜在的物流成本,企业需要充分了解成本信息及物流活动中成本收益的状况,制定合理的物流服务标准。但在强化物流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很多企业无法准确掌握物流成本的情况,这是因为传统的财务成本信息难以反映物流作业活动的成本费用,难以反映物流经营活动的改善对企业的物流成本和利润率的影响。此外,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不是孤立的,合理有效的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取决于很多相关的因素。埃尔拉姆等人指出,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的采购和供应有赖于一些企业内在因素的影响,这些企业内部影响因素会决定企业供应采购的所有权成本管理、供应商成本结构分析和目标 成本管理的程度。所以,要真正降低物流成本, 就需要在物流成本管理意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建立行之有效的体系。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一直致力于 物流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活动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但与此同时,物流成本和费用一直较高,影响了企业竞争力.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约56%的生产企业的产成品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5%~10%,大约33%的企业成品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5%以下,11%的企业成品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11%左右。此外,从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费用占采购成本的比例看,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配送费用占采购成本的比例范围在2%~5%的企业最多,占所有企业的50%左右,其次为原材料物流费用占采购成本在2%以下的企业,原材料物流费用占采购成本在10%以上的企业只占3%左右。因此,如果不能有效合理地组织和管理物流成本,就很难真正实现企业的经营绩效,形成良好的竞争力。

一.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七个阶段.(一)理论认识阶段

我国的物流起步晚,1979年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第一次把“物流”这一概念从日本介绍到中国,我国就开始了对“物流”的研究以及对物流成本的研究与探究。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物流成本管理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标准的和科学的核算和管理体系

(二)开始认识物流成本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国家、社会和企业从开始认识物流走向对物流的重视。改革开放的政策下,交通运输业加快了步伐,物流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国营物

流企业和个体的储运专业户不断增加,流通领域的专业性、兼营性的物流企业以及生产企业开始忠实物流的合理化,并注重物流成本分析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物流成本开始进入初步的研究和实验性管理阶段,但还只限于个别的企业和部门,并没有引起全社会对物流成本的关注。

(三)开始重视物流成本的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生产企业及流通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国内一些企业内部开始设立专门的物流部门,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引起了社会和企业的极大兴趣,纷纷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来加强物流管理,组织专门的人员研究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开始组织化。

(四)实施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阶段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物流产业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网络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业发展开始走向国际化、全球化。

(五)引入物流成本的预算制度的阶段

对物流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些关于物流成本管理的专注和论文。一些企业开始引入物流成本预算制度,对于物流环节的运输、储存、装卸和搬运等,都有了一些行业的额定指标。

(六)确定物流成本的标准值的阶段

我国确定物了流成本管理的标准值,使物流预算的提出或物流的管理有一个客观的、恰当的标准。

(七)建立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关系的阶段

我国的物流成本管理最终会发展到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接起来的阶段,这样很容易观察出物流的盈亏并做出详细的分析,找出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在物流总成本和物流服务水平的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物流成本的研究相对比较贫乏,所以我国的物流成本管理还处于实施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阶段。

为了能够早点进入下一个阶段,我国对物流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对于物流的运输、储存、装卸和搬运等各个环节会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预算,在一定的服务水品下,争取做到物流成本最小化。

二.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

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不仅带来了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而且越来越无法容忍陈旧低效粗放的商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在经济总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迫切,中国正在进入以优化整合产供销流程和内外贸一体化为基础,求解实体经济运行质量长期偏低难题的新阶段。

我国物流成本偏高的原因

(一)人为因素

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我国物流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过低,物流人才总量相对不足, 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物流企业中管理者素质较低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整个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7.5%,大大低于其他行业企业内部管理粗放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都还没有得到应用.不少管理者观念尚未彻底转变,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这是造成我国多数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

物流成本没有分列记账,因而难以准确掌握。在成本管理方面,企业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上.制定了许多管理与方法并起到了很好效果。可是对于物流过程中的费用研究较少,缺乏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法,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 一般采取的是将企业的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特别是对于物流全过程缺乏有效和全面的控制,造成此低彼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的状况。

缺乏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由于企业没有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反映物流成本的资料不能客观地体现物流过程的各种耗费,造成物流成本失真.很难进行物流成本的考核、分析和控制。一方面表现在价格核算的不确切上,另一方面反映在成本内容的不合理上,如企业外部的运输费用以事先确定的运费率包含于材料价格之中,掩盖了同一种材料由于运输地点、方位、环节等不同产生的费用差异。

(二)历史因素

中国至今尚没有统一的物流发展主管部门,缺乏全国性的交通运输、仓储管理、信息网络等总体规划,国家未能有效地对物流网络进行统一布局,部门间、地区间协调困难。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状态依然存在,物流管理权限被划分成若干个部门,涉及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铁道部、交通

部、民航总局等的参与和管理,由于体制没有理顺,各具体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分工存在交叉,造成物流行业管理难以协调。在目前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自成一统,地区封锁、市场分割成为限制物流发展的重要障碍。这种体制弊端是与物流应有的开放、跨区域、跨部门、网络化的特征格格不入的,它直接导致了各种存量的物流要素的分散和难以整合,影响了物流服务的一体化,使得各种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物流基础设施能力和完整意义上的物流服务能力不足是造成目前大量潜在物流需求无法得到释放的根本性原因。我国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落后,连接我国大中城市和工业基地的主要运输通道上,运输能力依然紧张,运输负荷居高不下。铁路的规模和结构与我国的国土面积、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很不相称,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的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仓储设施功能单一,利用率低,基础薄弱,布局不合理,管理粗放,结构分散,技术含量低。电子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还比较落后,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含量低,网络技术应用不广泛,EDI,ERP,GPS等围绕物流信息交换与管理的技术应用未普及,这些无一不是以巨大的物流成本作为承载对象。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的工商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多数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设施的保有率都比较高,并成为企业经营资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不足,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是造成我国物流成本偏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5.我国危险品物流管理对策研究 篇五

我国危险品物流管理对策研究

通过对我国危险品物流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加强危险品物流管理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加强危险品物流管理的意义.在对国外危险品物流管理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政府和危险品物流企业在危险品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加强危险品物流管理的一些具体对策和措施.

作 者:王正文 WANG Zheng-wen 作者单位:南京王家湾物流中心,江苏,南京,210042刊 名:物流技术英文刊名:LOGISTICS TECHNOLOGY年,卷(期):“”(10)分类号:F253.4 X951关键词:危险品物流 现状 对策

6.论我国物流成本管理 篇六

【关键词】智慧物流;物流管理;教学改革

1智慧物流时代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

7.论我国物流企业信用问题 篇七

关键词:物流企业,信用,现状,对策

近年来,物流企业诚信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一些人有时选择欺诈可能会比选择诚信得到更多的利益。诚信缺失会导致运输市场秩序混乱,使垄断货源、欺行霸市、运输过程中货物丢失及搞不正当竞争等损害托运人权益的违章违法行为猖獗,从而引起交易成本增大、运输双方陷入经济纠纷、扭曲物流运输行业形象、影响社会效益,制约物流业健康迅速发展。2002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就企业信用进行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拖欠、违约和制假是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被调查的4 695位企业经营者中,六成多经营者认为在商务活动中跟人打交道“需要提防”;67.4%的交通仓储运输企业认为“违约”是交易中存在的主要信用问题。这已充分说明我国的企业信用缺失已经达到很严重的程度。这种信用缺失的后果对于物流业发展影响而言,可以说是致命的,具体表现在货主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必然采取审慎的态度,其结果就是自营物流,进而表现为物流服务的市场需求不足,本应建立的委托合同关系难以建立;即使合同关系建立,由于企业之间缺乏信用,在货款支付和货物交付问题上互相奉行“不信任”原则,直接导致物流交易成本的增加和物流服务效率的降低,与现代物流的理念大相径庭。因此,现代物流企业的诚信显得十分重要,信用体系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强化信用管理迫在眉睫。

1 我国物流业信用问题现状

我国物流业信用现状主要表现在信用缺失及诚信问题上:

(1)交易活动中交易合同失灵;不履约、半履约、悔约的现象屡屡发生、交易风险和成本加大。2006年7月22日《信息日报》的一篇报道:为逃债务“蓝翔货运”毁约,就是指该物流公司与另一货运企业签订合同后不按时支付运输配送费而毁约。

(2)拖欠成风,携款潜逃屡屡发生。主要表现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间相互拖欠,不按期偿还银行贷款,致使银行逾期贷款大幅度增加等;据《济南时报》2006年12月8日的报道说,济南汽配市场内的6位货主向该报反映,“三立”物流公司欠着他们的货款,却人间蒸发了。货物蒸发,卷款潜逃等现象也频频发生,对我国物流业带来严重影响。

(3)物流企业经济信息失真,比如为拉拢客户虚报注册资金、夸大自身实力、做不切实际的承诺;对失信企业惩罚力度不够或没有惩罚等。

信用问题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高效运行,加大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成本,破坏正常的物流市场秩序,恶化竞争机制,加大守信者经营成本,破坏了公平原则;企业信用缺失,有可能出现银行惜贷、惧贷、不贷,银行信贷的门槛加高;产生信任危机。

2 物流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

(1)我国没有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体系,监管制度不健全。我国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但这很难涵盖所有的失信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约束机制。我国现行的适用于信用信息开放的法规和规章层次相对较低且效力有限,难以对信用管理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调整,也难以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和保护。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规范约束,在物流企业中表现为执法中的责任形式不规范,责任标准不明确。与此同时,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在一些企业失信和诈骗案件的审理中,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2)诚信教育不得力,缺乏信用文化环境。现实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诸领域的腐败现象和欺诈现象,使诚信者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赞美,说谎者也难以及时被揭穿而受到指责。诚信的自律和他律约束力不强,人们保持诚信的觉悟就会下降,不诚信的可能性随之增加。企业、个人、市场诸方面在此情况下,会缺乏诚信教育、学习的动力。很难树立起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信用道德评价标准。

(3)缺乏惩罚机制,导致失信成本过低。法律不健全,大量处于罪与非罪、刑事与民事之间的失信行为,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处罚,失信者侥幸得逞的心态就会膨胀。没有建立系统的信用联防网络和运行机制,失信者的“黑色记录”得不到合法搜集和有效传播,对守信者的经济补偿不能合理到位。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失信者的气焰抑制不下去,就打击了守信者的信心,搅乱了社会信用道德的评价标准。

(4)物流业管理缺位,发展盲目无序,进入的门槛低。物流行业是由商务局进行指导,交通部门负责发放运输许可证。工商部门主要看是否运输非法物品,执照是否齐全等,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造成了事实上的管理缺位,正是这种局面造成了诚信的缺失。以郑州为例,6 000家货运部在相关部门备案登记的尚不到十分之一。实际上,很多小型货运部的所有装备只有一部电话、一张办公桌和租赁一间简易的门面房,不向任何部门注册就开始开展货运业务了。

(5)信用信息不对称,物流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社会开放性低,在信用市场中受信主体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是不同的,物流企业作为受信主体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托运人或企业作为受信主体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共享性差,往往导致信息弱势方上当受骗、失信方频频得手。

3 物流企业信用建设对策

针对物流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及对其原因的分析,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建立其信用体系:

(1)建立信用制度,加快信用立法,进一步完善信用执法手段。首先,应尽快出台与企业信用直接相关的基本法,如《信用基本法》,完善、我国现行的信用法律体系使有关法律相互配套、协调,具有可操作性;其次,出台《信息公开法》,规范信息披露行为。信用市场要发展,首先要求有关机构能够合法地取得企业、个人各种真实的信用信息及行业、社会数据,并在法律规范保障个人隐私及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对信息进行整合、公开并提供公正的信用报告。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物流行业的征信管理系统,登记注册物流企业的信用信息,逐步掌握全社会各领域及个人的信用情况,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准确地了解和查询物流企业的信用情况。

(2)加强全社会范围内的信用教育,努力培育良好的物流企业信用文化。要求全社会成员都要树立信用不仅是一种财富,而且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的理念。加强全民信用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引导物流企业树立守信意识,培养信用观念,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理念。让企业信用成为一种资本和财富,发挥信誉的品牌效应,从而杜绝企业拖欠、携款逃逸的欺诈行为。

(3)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增加失信企业的社会信用成本,使失信物流企业受到应有的制裁。要尽快建立失信行为约束、惩罚机制。同时,加快企业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舆论的各种手段制裁各种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加大对不守信用行为的处罚力度,银行和相关部门加强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对失信物流企业进行经济处罚,另一方面建立物流企业诚信体系查询系统,对失信物流企业的行为进行完整的记录,让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对其失信行为付出终身的代价。

(4)提高物流市场准入门槛。对申请经营者的资金、办公场所、运输车辆、装卸工具、货场面积、仓储仓库都应该有一个规范的量化指标。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控,鼓励举报无任何备案登记手续就开展物流货运的单位或个人。多头管理的现状要及时解决,政府各相关部门集中在一起,派出代表进行联席办公,然后委托某部门进行管理,由这几个部门联合参与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政府要对真正的物流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使其做大做强,把资源进行整合,对于市场上出现的物流企业代收货款后“蒸发”的问题,有关部门该提高对代收货款的接货人和货运公司的资质认证,将具有代收款资质的物流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接货人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个人材料在公安部门备案。

(5)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物流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估。要建立对物流企业和物流人员的信用评价的监管机构;建立物流企业和物流人员的第三方信用服务、认证机构或认证中心;对行业中的优秀者进行合理的奖励。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物流公司自己的力量,难以建立其广为人知的良好的市场信誉,可行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行业协会拥有的业内信息资源和组织功能,建立起完善的行业内企业信用自律机制。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自2005年10月以来,共进行了5次A级物流企业的评估,评估活动正在持续地向纵深发展,一大批中等规模,并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物流企业在迅速增加,进入3A、4A级行列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他们的实力逐步增强,成长速度很快,在推进各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物流企业自身提高服务,重视信用。诚信就是保证承诺的履行。企业要获得更大的市场,诚实守信是必须的,保证合同的履行是获得客户满意度的基本要求,物流企业应严把质量关和服务关,赢得客户信任,树立好物流业的诚信口碑。广东宝供物流公司在自己的网页上做出质量目标承诺:“在仓储业务方面,仓库缺损率0,单证准确率100%;在铁路运输业务方面,时间达标率为95%,缺损率为1%,单证准确率100%;在公路运输业务方面,时间达标率为98%,缺损率为0,单证准确率100%。”河南双汇物流有限公司,2004年建成了物流配送基地,为客户提供仓储、运输、货运代理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保证及时供应,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参考文献

[1]姜梅.企业信用三大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2002(5):55-56.

[2]赵玉国.论强化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诚信建设[J].商业现代化,2005(10):296-297.

[3]李昊.论我国企业信用体系构建[J].湖南经济干部管理学院,2005(1):27-28.

[4]刘志达.信用缺失问题需综合治理[J].决策管理,2005(7):45-46.

[5]李斌云.第三方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诚信和法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9.

8.论我国物流成本管理 篇八

【关键词】 医药;物流;连锁企业;经营

一、我国医药连锁发展的行业现状

随着中国逐步放开医药流通领域以及连锁经营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药流通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现有的国有、集体经营等模式将被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的集约化配送制、连锁制所取代,众多医药连锁店迅速崛起。

1、我国医药连锁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2002年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零售药店连锁制给予肯定并大力提倡。同年召开的“跨省市连锁试点工作会”又首次取消了对跨省市开办连锁店的限制,这无疑给连锁药店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市场的需要。我国人口多、分布广、老龄化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使医药零售业发展潜力很大。

竞争的需要。加入WTO是促成我国医药零售业连锁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入WTO后一是外资企业将为医药物流和医药零售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创造机会。二是各家医药零售企业将在售后服务、营销渠道管理等方面展开争耳。所以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药品零售业面临的挑战,走连锁化道路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自身各方面的积累。长时间的资本积累,医药零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规模与效益的长期周转磨合,让规模经济产生,这是连锁药店发展的基本动力。在良性循环状态下所积累的资本为连锁药店的运作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

2、医药连锁企业的经营优势

连锁药店与单个药房相比,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统一管理、行成了品牌更有竞争优势、具有连锁业的经营特点。(1)规模优势。零售药房与连锁药房相比,而场地面积、店内装修、设施改善、药品品种都是其他单个药房所不能比的。(2)品牌的優势。由于连锁药店追求的是规模效应,其药品品种、质量、价格都是规定的,服务也是确定的,品牌优势极为明显。(3)渠道网络优势。由于经营正规和分销能力强,很多供应商乐于与连锁药店合作,而分店经营网,连锁药店以本地为经营中心,向周围地区发展经营网点,销售网络宽广,由于连锁药店品种齐全,品质有保障,服务标准高等原因,连锁药店锁定了一大批顾客,客户的回头率高出零散药店的25%。

二、我国医药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特许经营行业,准入门槛高。按照相关法规,医药零售行业是特许经营的行业,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才能够申请营业执照。

市场已开放,进入壁垒正在降低。2000年以前,我国药品消费市场基本上处于封闭的状态,2001年开始进行区域连锁经营试点,但随着政策的开放,这一壁垒已基本不再存在,估计2007年连锁药店的扩张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

现有企业缺乏必要的资源和人才。由于多数企业刚刚起步,缺乏诸如资金、人才、管理经验、技术以及克服零、散局面所必需的统一采购配送系统和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支持,难以打破“高运输成本、高库存成本或不稳定的销售波动”,很难形成“与顾客和供应商交往的规模优势”。具有资质的执业药师的匮乏,也是制约医药连锁经营企业的主要因素。

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品牌号召力、商品配送能力及信息化网络管理是医药连锁经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存在市场分割和企业缺乏必要资源等原因,目前国内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基本上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商品配送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及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缺乏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医药连锁企业经营策略分析

连锁经营的模式选择要适当。目前,国际流行的连锁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针对我国目前医药连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激烈,并面临国际知名企业冲击的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医药流通企业应采用正规连锁和特许经营相结合的方式。总部为制药企业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此类企业由于要将本企业产品放于主要经营产品位置,而且要通过连锁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应该主要采取正规连锁经营模式,如为了尽快占领销售终端。总部为老字号、名牌医药流通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是区域性的连锁组织,随着区域限制的取消而逐步走向全国化。总部为原医药批发企业。这类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畅通的进销渠道,在传统体制下控制了大量的销售终端,医药批发企业可以带头搞自由连锁方式。各企业相对松散的联系在一起,利用总部的物流配送来降低成本。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药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医药流通企业正处于重组的关键时期,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将在兼并、联合中扩大企业规模,同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将扩张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通过条形码和收款系统收集信息。跟踪药品销售的动态,从而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应云.打造医药连锁企业的脊梁,医药经济报2005,12.

2 杨玉福,万俊栋.药品营销策略,北京科学枝术出版杜,2004,4.

9.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九

2.1管理咨询为主兼顾物流的咨询业务萌芽阶段

80年代物流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咨询业也在那时刚刚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咨询业首先起源于政府创办咨询企业,主要集中在投资、科技和财务咨询等领域。所以可以说,80年代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咨询。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起步,开始从信息咨询逐步转向管理咨询。国外管理咨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方面咨询,开始在管理咨询中进行物流业务方面的管理咨询活动,如埃森哲为和光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中就有物流咨询。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在咨询过程中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的咨询。

2.2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其中,物流管理在企业营运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领导层的关注。因此,物流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行业,企业和政府纷纷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管理咨询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流领域对咨询业务需求显现,各种政府物流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物流业务规划、物流仓储设备等各种需求都很大。因此催生了国内的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产生,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欧麟、扬子江。同时,一大批管理软件公司和设备公司(如招商迪辰等)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也给客户提供物流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但是客观地说,从软件或者设备公司转变的管理咨询公司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科学的咨询方案。

2.3物流管理咨询业专业化和综合性统一阶段

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如扬子江、欧麟、睿文等等,通过认真学习国外出色咨询企业的咨询经验与程序,并结合自己企业的专业优势,形成了符合中国咨询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已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在咨询实践中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随着物流业热度开始消减,对物流咨询的需求也开始了理性和成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为求生存发展,许多物流咨询公司逐步走向细分阶段,在专业化方面更进一步,如专门从事物流设备咨询的物流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管理和物流业务流程业务的.公司。

但是,同时由于物流咨询市场涵盖着非常广泛的领域,必须满足客户从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到设备选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因此,物流咨询公司开始和咨询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能力。

10.论我国物流成本管理 篇十

1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各种层次的物流教育应运而生,许多高等院校近年来相继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或在相关专业设置了物流管理方向。但是现代物流的特征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复杂性,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专业定位笼统,培养方案模糊

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和素质。从社会需求看,物流人才的能力结构包括操作、设计与运作、经营管理、研究和教育能力。与这种需求相对应,应侧重建立以企业的岗位群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但目前许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在专业定位上过于笼统,培养方案过于模糊,进而导致了教学模式的混乱。例如在处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上,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很难解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实践教学的目的等问题,也造成了二者的脱节。

1.2专业教学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

从目前的调查发现,虽然物流管理教学日益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在教学中的地位,但对于这些环节缺乏系统性设计,容易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或过分简化,既没有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又浪费了资源。

1.3知识结构不清晰,课程体系不明确

上一篇:互联网+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下一篇: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