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十八大报告10大亮点

2024-09-30

关注十八大报告10大亮点(3篇)

1.关注十八大报告10大亮点 篇一

十八大报告五大亮点解读

作者: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2405发布时间:2012-11-12【字体:小 大】【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党代会五年一次,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规划下一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蓝图。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十八大报告中都会有体现,胡锦涛同志在会上讲了报告的要点,并没有念报告的全文,之所以做这样的一种安排,显然就是因为报告涉及的内容多、面广。仔细听了这个报告,我感觉报告的亮点、新意很多。十八大报告五大亮点

第一,明确把科学发展观当作党的指导思想提出来,这肯定是第一次。我估计马上要进行的修改《党章》的工作,肯定涉及这方面的修改。这是十八大报告一个很大的亮点,是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列提出来的,强调必须要贯彻落实,而且要长期贯彻落实,这个意义在于,科学发展观真正认清了我们发展面临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第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调,这次讲了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样的话也是没有过的。这次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更加的强调。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有了内涵,内涵丰富了,深化了。

第三,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描绘指标的提出,这次很多人关注到了,我也感到震撼,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中国的人均收入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这是了不起的数字。我觉得这个数字说出来,会让西方国家的很多领导者、政治家吓一跳,他们谁敢提这个数字?当然中国领导人提这个数字,也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不是提提而已,提了要兑现,这个好衡量的。所以,我想肯定是经过测算的,肯定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第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次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过去我们讲十七大是四位一体,这次加了一个生态建设,这肯定也是新的东西。第五,这次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关于党的建设,都有一些新的东西。我觉得十八大报告,针对目前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都给予了回应,或者说对于老百姓的关切都给予了回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义很丰富

过去确实很长时间,我们一直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去掉一个字,好像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其实这个字去得不容易。一开始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提这个“有”,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哪儿来的?从苏联那儿学过来的,包括我们学马克思主义,某种程度上也是从苏联学过来的。苏联人也是这样看的,老大哥,社会主义必须跟他们一样,如果不一样,就是离经叛道。

我们干了很多年这样的社会主义,后来发现这样的社会主义效果并没有那么好,或者说这样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或者说不服中国的水土。所以,我们总结过去的教训,明确提出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搞的还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价值观和马克思说的没有不同,还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个价值观没有变。

我们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情是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后,我们就讲清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什么地方?我们过去一直这么谈,现在去掉了,去掉这个“有”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是在哪儿?我们还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但是我们又赋予了一些中国特色。过去只是讲有中国特色,到底中国特色应该是什么样的特色?现在我们看清楚了。

所谓中国特色在经济上应该是什么特色?在民主政治上有什么特色?在文化上是什么特色?包括这次生态建设上是什么特色?这些我们看明白了,才有这样的表述。所以,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去掉一个字的问题,意义还是很丰富的。

2.关注十八大报告10大亮点 篇二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提出和阐发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和新举措,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在此,我们梳理一些专家学者和党员干部比较关注的亮点加以解读,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提供一些参考。

“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解 读】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十八大提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方面,这是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这里可以从两层意义上理解:一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都要围绕科学发展的大政方针开展;二是党的建设自身也要科学化,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使党的自身全面、可持续发展。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这就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全面领会、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实践意义、时代价值,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形成全党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实际能力、自觉行动。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十八大报告在主线中增加了“纯洁性建设”这个关键词。

【解 读】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副主任戴焰军:十八大报告中首提“纯洁性建设”,反映出新形势下,党对自身机体的健康问题如极少数党员的“信仰危机”等,有非常清醒的体认。

中央党校教授、著名党史专家谢春涛: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纯洁性建设加入到党的建设主线之中,说明中央明确意识到了,保持党的纯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意义也非常重大的问题。过去我们常常讲先进性,纯洁性跟先进性有着密切关系,保持党的纯洁性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前提、重要基础。没有纯洁性也就无所谓先进性。加强纯洁性建设,就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努力把纯洁性建设贯穿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中去。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解 读】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强调提高党“四自能力”,这是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体现,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上的高度自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刘靖北:过去我们讲执政能力建设,主要是党执掌政权、领导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能力。这次针对党的自身建设明确提出这四种能力,反映了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对自身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体现了党对自身建设的高度自觉。提高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解 读】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副主任徐永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一目标与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型政府、创新型国家相适应,更加突出了党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更加突出了改革创新意识,反映了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有助于改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改进党的作风与形象。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权文荣: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三大特征。学习型特征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和科学把握的基本认识途径和认识机制;服务型特征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创新型特征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及实践原则,体现了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洪向华: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必须不断学习,重视学习、注意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庄严使命。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我们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党内民主,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刘靖北:过去,只是讲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次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并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放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前面与之并列,说明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也指明了加强党的建设的路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科研部主任陈小林:“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显示了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多强调的是态度和决心。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更多是一种精神和思路。解放思想是一个法宝,邓小平当年讲过: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通过改革推进党的建设的四大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和方法创新。通过改革创新,将不断增加我们党的生机和活力。

“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大危险”是胡锦涛同志继去年“七一”讲话之后再次向全党发出的警示,并且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

【解 读】

关于精神懈怠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梁妍慧:从目前党内的状况看,“精神懈怠”不仅表现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甚至在有的地方呈现出滋长蔓延之势,主要表现有:一是理想信念动摇,二是宗旨意识淡薄,三是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四是组织纪律松懈。为此,我们党只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才能把这种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使之不在党内蔓延开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

十八大代表、云南作家夏天敏:现在国家发展迅速,但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保持头脑清醒,不要被目前的一些数字所迷惑,沉醉于已有成绩。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去。

关于能力不足

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我们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遇到的很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没有现成方法,不论是社会利益的协调,社会矛盾的解决,还是社会管理,党员干部都面临实际能力与面临问题不相符合的情况。

十八大代表、北京安定医院院长马辛:我们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都在深入推进改革,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站在改革前沿,学习掌握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才能不断提高把握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锡文:加强学习是化解“能力不足危险”的有效途径。为了促进党员领导干部能力不断提升,北京市近年来提出学习要做到“三个同步”,即与党的理论创新同步、与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同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关于脱离群众

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 我们党一直在强调,脱离群众是最大的危险。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没有了外在的强大的生存压力,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容易淡化,再加上权力本身具有的腐蚀性和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利益诱惑,使得一些党员干部疏远了群众,忘了“我是谁、为了谁”。详细>>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孙晓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现在有的党员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比较严重,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漠视群众疾苦,甚至侵犯群众的利益。要有效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需要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自觉地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同时,要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把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密切联系群众的经验和方法制度化、规范化。

关于消极腐败

十八大代表、陕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郭永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现象,伤害群众对党的感情,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要警惕腐败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苗头和一种潜规则的趋势,警惕一些干部掌权之后就不由自主干些权钱交易勾当的潜意识。

十八大代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长卢希:进一步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最需要做的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行使的规范和限制,为权力运行设置“边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权力既高效运转又正确行使。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这是继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项重大完善措施。今后党代会代表对党的大政方针等都可以以制度化的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解 读】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党代会代表的提案制就是党代会的代表有权在党代会开会期间,就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提出提案,并希望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和解决。它是中共党内民主发展的客观要求,应该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是发扬党内民主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是它能够保证党员代表在党代会内部更好的发挥参与党内生活的作用,极大地推动党内民主。二是党代表提案制还能够吸纳社会公众对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诉求、重大问题的建议等,并通过提案制这样的形式,及时地反映到党的决策层。三是它更加丰富了党员参与党的重大活动的方式、路径和手段,调动党员参与党的重大活动的积极性。四是通过党代表的提案制度,能够保证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党员群众建立一种良性的沟通渠道,保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可行性。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与十七大不同之处,是把制度建设放在了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之后。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把制度建设放在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之后,这不仅从逻辑上更科学,因为前面的“四大建设”都有一个制度化的问题,制度建设要贯穿在四大建设之中,而且也体现出制度建设是管总的,要实现党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思想。反腐倡廉建设的前移,也反映出对反腐败的高度重视。

“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解 读】

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吴杰明:这八项任务覆盖了党的建设的主要领域和主要工作,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实质性内容。

一是要正确认识这些任务的性质和特点。八项任务,每一项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所回答和解决的都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每一项都有明确的着眼点和目标指向,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全面保持和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过程,就是实现党的建设总目标和总要求的过程。

二是要高度关注和重点把握各项任务的关键环节。比如,坚定理想信念,要着重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党性教育这个核心、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发展党内民主,要着重健全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要着重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等等。把这些关键环节抓住抓好了,任务就能得到有效完成。

三是重在抓好落实。八项任务既繁重又艰巨,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必须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特别是要注重在实践中加强学习和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特点规律。既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熟练掌握党的建设的大政方针和党建工作的政策规定,又要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本地区本单位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不断提高抓党建的实际能力和效果,使党的建设走向科学化。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解 读】

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如果腐败现象蔓延,必定破坏党风清正,使队伍精神懈怠、人心涣散,令干群„鱼水关系‟演变成 „水火关系‟。今天的中国,要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必须要建设廉洁政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唯如此,才可能打赢反腐这场生死存亡仗,在人心向背的抉择中赢得民心。

3.关注十八大,关注祖国未来 篇三

十七届七中全会在京闭幕,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

十八大召开在即。连日来,民众高度关切这一盛会,作为高校学生的我们也不能例外。在人民网强国社区近日推出的“聚焦十八大网络调查”民意投票中,民主政治、社会民生、反腐倡廉暂居民意投票排行榜前三位,其中又以提高养老金及收入待遇、取消身份编制管理、加大基层教育投入等社会民生问题的留言最多。

其实,民众对于十八大的关注和期待,从早些时候的十八大代表选举时就开始渐趋浓烈。无论是坊间的议论,还是网络上的发言,其中固然有对执政党的理论建设、政治路线、人事安排以及施政方针的关心;同时,也蕴含着对改变自身境遇及未来预期的某种期待。这种关切,正是一种公民意识。

中国社会这些年来发生的一个积极变化,即是公民意识的发育和增强,所以,作为社会公民的我们,也应该积极关注十八大,特别是从十六大、十七大以来这10年间,越来越多的民众认识到个体自身固有的权利和责任,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具体而言,从每年的全国两会,党的重要会议,乃至政府的每一项重大公共决策中,都可以感觉到民意的涌动,以及民意与这些重大会议的良性互动。

同样,眼下网民对十八大的关切,也不外乎此。其间涌动的依然是个体的权利和尊严,以及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中国青年报记者、十八大代表刘万永日前接受央视网访问时就表示,“当选十八大代表后,微博上经常有人告诉我,刘代表能不能把这个呼声带到十八大,那个呼声带到十八大„„”

概而言之,这些呼声以及呼声后面的社会生态,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和福祉。一方面,民众期待在诸如教育公平、收入差距、户籍藩篱、公共服务等等胶着多年的议题有实质性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增进民众福祉的同时,解决权力产生、运行和约束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预算公开、官员财产公开的进程。

今年9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论及十八大的主旨时,明确提到,“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等。这样的表述,可视为对民意的积极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也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事务参与门槛的降低,使得民众有了一个相对便捷的表达主张、提出意见的渠道。事实上,这也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民众能够活跃于公共事务的先决条件。

上一篇:生物个人教学计划下一篇:门诊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