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真题

2024-06-24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真题(精选8篇)

1.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真题 篇一

2008 年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传播试题

一、问答题

1、“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是如何定义大众媒介作用的?

2、为什么说大众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机构?

3、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相关命题及其理论价值

4、便士报的意义

二、辩析题

1、典型的大众社会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对此观点予以辩析

2、在对公共领域的论述中,哈贝斯提出:“公共领域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并批评文化工业使得大众传媒塑造出一个公共领域的假象请结合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对哈贝马斯的这一观点予以辨析

3、在弥尔顿《论出版自由》一书的影响下“观点的公开市场”等思想得到了一些人的青睐,有观点认为新闻传播不应该享有全面的自由,而无需受到任何强制规范。请根据媒介制度的规范理论对些观点进行评析

三、论述题

1、试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中公共领域的内在矛盾与重建

2、在传媒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受众理论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的变化。试从媒介环境变迁的角度论述受众理论的发展演进

四、分析题根据京华时报报道

2005 年许多人看作是中国媒体的娱乐年。“超级女声”等娱乐节目的火爆,引起了学者和业界人事的高度关注和反思。今年七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主持委员会举行珍惜受众信任树立健康形象主题座谈会,会上崔永元语出惊人: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崔永元说:“将收视率作为评判标准不科学,不能以理服人。”据我所知,某些收视率数据并不准确,比如,央视十套的社教类节目格调高雅(略)

2007 武汉大学新闻学基础试题(回忆版)

一、辨析题(10×3)

1.新闻就是反常事物的报道。

2.受众是分离的、消极的、被动无力的。

3.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的首要功能应该由信息功能转向娱乐功能。

二、讨论题(20×3)

1.人无法做到完全客观,所以客观性原则就没有必要坚持;客观性原则是人理性精神的要求,体现人的一般道德价值。

2.有人强调知情权,认为它是舆论监督开展的前提;有人重视隐私权,认为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保证。

3.有人说,新闻价值是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要素的总和;有人说,新闻价值是新闻作用于受众的关系的产物。

三、论述题(30×2)

1.结合实践,谈谈你对“用事实说话”的认识。2.论述当前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

2006 武汉大学传播学试题 简答四道题 40 分:

1、沉默的螺旋理论如何定义传播的作用?

2、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

3、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理论价值

4、便士报的意义? 辨析题三道

1、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辨析

2、哈贝马斯认为 “公共领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 “大众传媒营造的是虚假的公共领域” 请辨析

3、论述题两道

1、论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重建及其内在矛盾

2、请结合媒介环境的变迁分析传播学受众理论的演变 分析题一道 30

超女娱乐火暴,专家认为时下节目低俗,崔永元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请谈谈你对崔永元“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观点的看法。

2005 年武汉大学传播学试题 问答(12×4)

1,拉斯韦尔为什么被称为传播学先驱? 2,简述民主参与理论提出背景和内容

3,为什么说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4,霍尔的 3 种受众解读模式及理论意义

辨析(8×4)

1,单向度的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能够强烈改变人们既有态度倾向 2,在现代社会,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理解机制是不能改变的 3,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镜头能够增加人们对现实的不安全感 4,随着媒介发展,受众市场越来越分化

应用(20)

给了一个大表,内容是央视 套节目改版后的节目单,让你根据传播学理论分析节目的构成,并结合构成分析谈谈对电视媒介特征的看法

论述(25×2)

1,结合传媒文化实际,评述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2,施拉姆的一个观点,大概是说媒介构成世界范围的知识产业,让结合我国媒介和产业化发展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回答要点如下:

1,否定观点,简述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

2,运用两级传播,克拉珀的有限效果理论,受众的选择性心理,群体压力与规范等,具体阐述受众态度的改变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凭传者的一相情愿,或者仅只是传媒一方的发送信息,没有受众的参与,即使能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认知,也不能任意的改变态度。3,列出子弹论的观点,并作出简短批驳。指出这一论点把传播过程简单化,凭空臆想一方是无所不能的大众传媒源源不断的发出消息,另一方是受众消极被动的接受信息,忽略这一过程中一切中介因素。

200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综合知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识)

新闻学基础

一、分析,每题 10 分

1、有人说,新闻应该达到本质真实

2、有人说,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是商业化、市场化

3、有人说,新闻效果就是新闻信息传播给受众时“刺激-反映”的过程

二、分析,每题 20 分

1、有人认为,新闻娱乐化是贴近受众的表现;有人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受众的注意力从公共事务转移,消解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2、有人认为,媒体集团化促进人才、资本的有效配置,利大于弊;有人认为,媒体集团化使公众表达意见的空间缩小。

三、分析

题中举了江苏 1830 新闻眼公共新闻的例子

1、从媒体功能和舆论监督两方面分析公共新闻的价值,10 分

2、(题中江苏 1830 新闻眼中公共新闻使受众由消费者变为公众)分析“使受众由消费者变为公众”的意义,20 分

四、分析

题中举了sars、河南艾滋病的例子

1、媒体应重点报道什么内容,举例说明,10 分

2、在发生健康危机时,媒体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20 分

2004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科目名称:传播理论科目代码:442

一、名词解释(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拟态环境

2、知识沟

3、知情权

4、可信性研究

5、大众文化

二、简答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1、谈谈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2、谈谈传播学理论中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的理论

3、为什么说电视是娱乐导向性媒介?

三、分析题(20 分)

麦奎尔于 60 年代在英国所作的关于公众观看政党节目的动机的实验调查。他先在小样本中使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公众的目的,以这些问卷的结果作为选项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在调查并进行分析。请问这一试验是根据什么理论进行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有何意义?

四、操作题(20 分)

假设你受某组织之托对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的大众传播状况进行调查,该村人口约 200 户,1000 人左右,目的是揭示我国农村大众传播与农村发展的关系。请问

1.调查的主要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 2.抽样方法,调查方法; 3.列出调查的具体内容。

五、论述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谈谈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谈谈公信度对大众媒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3 年武汉大学传播学概论考试题目

一、解释 观念的自由市场 沉默的螺旋 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答

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2“受众即市场”的理论基础和缺陷

3、传播学派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以及传播观的分歧

三、辨析 题目是给你一个材料,分别原文取材于李彬的《传播学引论》、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涉及到“把关”理论和“培养”理论,并分别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把关题目还要谈及缺陷

四、论述题

1、传播模式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直线模式、循环模式、系统模式。试从传播的发展模式角度,论述传播思想的进步和变迁。

2、传播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麦克卢汉用“延伸”来反映媒介技术与人类的关系.请论述传播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2002 年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3*5’ 1《阿尔及尔宣言》 2《塔罗瓦尔宣言》 3 大众传播

二简答题 5*13’ 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3 简述“民主参与理论”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5 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论述题 20’

谈谈你对“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

2001 年传播学 一,简答(20*3)

1,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谈谈“使用满足论”的特点和缺陷 3,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 二,论述(40)

你认为 INTERNET 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哪些影响?

2000 年传播 一

1,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有何不 2,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谈谈“学习论”和“一致论”在态度研究上的差异 二

1,请结合实际谈如何掌握和运用“使用满足论”

2,谈谈“经验派”和“社会批判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差异

1999 年传播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 2,态度; 3,把关人; 4,类语言; 5,完形趋向 二,简答

1,拉斯韦尔提出了什么样的传播模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媒介有哪些下面共患难和负面功能 3,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4,普通语文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特性有哪些 三,论述

1,根据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功能,论述大众传媒的重要性 3,结合实际谈“议题设置”理论在客观实际中的运用

2.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真题 篇二

改善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教育水平, 首先要从提升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课程质量入手, 特别是要重视一些培养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学术思维的基础性课程。首要的就是研究方法。就新闻传播学而言, 大力加强研究方法教育, 是在现有机制和条件下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确保和提高培养质量的捷径。与新闻传播专业内的其他课程相比, 研究方法是一门集理论思辨性和实际操作性一体的“双属性”课程。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但要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 还要注重培养他们使用方法的实践能力。笔者尝试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精品课程《新闻传播研究方法》为例, 探讨如何通过运用“强化实践”的教学思维, 来提升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研究方法教育的课程质量与教学效果。

一、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优质师资缺失

由于研究方法进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领域的时间并不长, 致使国内许多研究者并没有经受过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培训, 因而学科内能够真正掌握研究方法的学者数量较少。这就导致一些高校教师在自身尚不熟悉研究方法的情况下, 就贸然开始进行研究方法的课堂教学工作, 其所负责的教学质量自然也难以得到保证。此外, 一些高校教师在对于方法课重要性认识上存在着主观性轻视, 对其教学效果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 教学思路偏差

进行研究方法的学习, 其目的不仅只是让学生了解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把课上所学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研究当中去。由于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因而在研究方法的课程定位上, 不应仅局限在理论知识的传授, 还应该成为在校研究生利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自主研究的训练场和试错空间。但遗憾的是,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研究方法课程, 大多仍停留在单一的知识传授层面, 即只关注课堂内部理论知识教学, 忽视方法学习中必要实践操作环节。在这种教学思路的影响下, 教师处于课堂教学中的绝对主导地位, 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非研究方法的练习者和使用者。长此以往, 会造成学生一定程度上的“知”“行”分离, 缺少一个系统性、理论性更强的科研实践过程。

(三) 考核方式失当

目前, 多数高校的研究方法课在进行期末考核时, 只是要求学生利用所学方法来撰写一篇研究设计, 并不要求其提交完整的研究论文。虽然, 顶层设计对于一项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已毋庸置疑, 但在涉及检验学生研究方法的学习效果这一问题上, 如果单单只通过研究设计来进行考察, 就任课教师而言, 不但无法充分了解学生对于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而且难以衡量他们利用研究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于此同时, 从学生本身的立场出发, 这种类似于“纸上谈兵”式的考核方式, 也不利于他们积累使用研究方法的实践经验, 对其以后的研究促进作用有限。

二、“实践强化”思维指导下的新闻传播研究方法课程改革

(一) 教学思路:遵循“研究逻辑”制定教学思路

“研究逻辑”指的是在进行具体研究所要遵循的一般性思维逻辑, 研究者需要依照这种逻辑来确定自己研究包含的基本构架与具体操作步骤。在新闻传播学科领域内, 依照一般性研究逻辑下产生的研究步骤大致包含有确定研究选题、现有文献回顾、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内容。作为一门研究指导性课程,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并没有把教学内容局限与方法本身, 而是以研究逻辑为指导思想, 将研究传统的学习、文献收集与整理、研究思路设计、具体研究方法的操作、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等内容吸纳进来, 分别以不同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这种教学思路不但能在极大程度上丰富研究方法课程内容, 而且能让学生在获取研究方法的有关知识的同时, 增强他们对于当前国际通用学术研究规范的理解认识, 为其树立科学的研究逻辑打下良好基础。

(二) 授课内容:专业研究方向差异下的课程内容分化

虽然同属于新闻传播学范畴, 但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研究当中, 在对于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应对这种差异,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在课程设置上摒弃了传统“大锅饭”式的教育方式, 面向不同学科的研究需要, 选择以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重点讲授。就新闻学而言, 由于在该学科的很多研究中都涉及对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内所进行分析, 因此,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 课程会偏重于内容分析法和新闻话语研究两种研究方法。反观传播学专业, 由于其具有显著的社会科学特点, 因此, 在课程安排上会选择问卷调查法进行重点学习。这种因材施教式的教学安排, 可以让研究方法教学变得更加富有专业针对性, 从而能满足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的现实研究需求。

(三) 数据分析:强化数据分析教学中的可操作性

当前, 数据化发展成为了全球媒体转型的新趋势, 熟悉数据和统计知识已被认为是后工业化时代新闻工作者索要必备的技能之一。而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 数据分析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纳, 并将其使用在自己的研究当中。这表明, 无论对学界还是业界而言, 数据分析都有相当重要的使用价值。但是, 在数据分析的教育问题上, 许多高校的研究方法课程只重视数学原理的讲述, 而忽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在《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课程中, 数据分析专题的讲授是采用课堂教学与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在学习数据分析原理之外, 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 亲自在统计软件中进行数据录入、结果输出、变量分析等具体操作。这种强调操作化的数据分析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了解数据分析原理后, 也熟悉了数据分析的实际操作流程。同时, 为了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数据分析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操作应用,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还将大量源自于领域内国际权威期刊中的研究实例, 以数据还原的方式引入课程中, 并遵循研究者的研究设计, 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对研究案例中研究者所进行的数据分析进行“高度还原”, 进而可以更好地把数据分析应用于实际的研究当中。对优秀案例的还原性学习, 在强化数据分析的实际操作能力之余, 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把数据分析与实际研究相结合的学习路径, 以经典的研究案例作为参照, 来提升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 考核方式:以实践效果为评价指标

除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 在课程的期末考核问题上,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同样是以学生现阶段所具有的研究方法实践操作水平, 来对其一学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判。课程的考核内容由两部分构成, 首先由学生自主拟定研究选题, 并在学期的中段依照该选题提交一份文献综述;而后利用学期剩余的时间写出完整的研究论文。这样的考核安排, 不但可以让学生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论文写作, 还能让他们的自我研究进度尽可能与课程教学进度趋于一致, 从而便于学生更好地将课程内容与课外实践进行结合。在评判标准上, 主要是考察学生能否科学有效地把课堂上所学过的研究方法应用在实际研究当中, 并依照方法的不同制定具体评分细则。比如, 如果学生在其所提交的论文中使用内容分析法, 则评价指标为研究中设计的编码表是否合理、是否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信度检验、选择的抽样方法以及采用数据分析方式等内容;若学生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 则要从问卷结构是否完整、是否采用不同种类的态度测量方法和问卷中设计问题的科学合理性等方面对其进行评判。以具体化的操作作为课程考核方式, 除了能够让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实践练习, 还能帮助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对方法掌握的实际情况, 为课程教学地效果工作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三、“强化实践”思维指导下带来的研究方法教学效果提升

以“强化实践”思维来指导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工作, 所收到的成效是比较显著的。具体从《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来看,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提升。这种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学生研究意识的提升。从研究生所提交的研究论文来看, 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科学研究意识, 并能够从现实生活的点滴之中, 发现具有价值的研究选题。第二, 学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得到了明显提升。经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后, 多数学生都能在提交的期末研究论文中比较规范地使用一种研究方法。第三, 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通过操作实践课的学习, 已经有不少学生可以较为熟练地操作SPSS统计分析软件, 并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法对自己研究中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方法的教学工作, 对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已不言而喻。以“强化实践”思想来指导高校新闻传播研究方法教育, 对其课程质量的促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更重要的, 是要增强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与广大新闻传播教育这对研究方法教育的重视程度, 加大对于研究方法课程的投入和改革力度,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研究方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学科的发展, 研究方法对于新闻传播学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已经愈发凸显。但与之相对的是, 国内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教育仍然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以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新闻传播研究方法》为例, 探讨在“实践强化”思维指导下的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变革, 以及这些变革对方法课教育效果所带来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实践强化

参考文献

[1]廖圣清, 申琦, 柳成荫, 李硕德, 秦悦, 秦绍德.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1998—2012[J].新闻大学, 2013, (6) .

[2]张瑜烨, 杨海洋.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起点及研究进程[J].当代继续教育, 2013, (2) .

[3]张声海.社科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方法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 (11) .

[4]张振亭.试论我国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演变[J].江西社会科学, 2009, (11) .

[5]王锡苓, 姚慧, 段京肃.对实证研究方法课程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现状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 2007, (7) .

[6]杨明娜, 宋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教学改革的困惑[J].当代传播, 2011, (6) .

3.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真题 篇三

关键词: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办学理念

一、学院概况

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其他世界一流的新闻学院不同,佛大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仅有不到50年的历史,但其已发展成为了一所世界一流的新闻学院。学院提供新闻专业的本科(四年制)和研究生教育(一年制硕士),优势专业包括广告、公共关系、新闻、大众传播等,同时提供如下的学习进程:广告、公共关系、通讯技术、新闻(报导、编辑、杂志和新闻摄影)以及通讯(新闻、投产和管理)。入学要求:GPA3.2 + 托福105 + GRE 1000(语文部分550)+ 一篇论文。

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同时也是电子出版领域的先锋1982-1988年间依托学院内部的电子文本中心她成功运营了Gainesvillecable 出版社。1993 年10 月,学院联合佛罗里达出版协会(Florida Press Association)和佛罗里达州新闻编辑社(Florida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举办了定题为 “电子报纸”的250 人会议。为了更好地开拓课程,学院建立了自己的交互式媒体实验室,开办了一个命名为Newszine 的与纽约时代地区报纸联盟中一员Gainesville Sun 报纸一同打包销售的小报。

二、学院下设四大系概况

2.1 广告系。广告系创建于1955年,是全美最古老且最受尊敬的广告专业之一。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使命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着高超沟通技巧的优秀领导人。所有的学生被要求修习写作、行销、案例分析、统计、调查、图形设计、模仿、媒体策划和竞选等课程。在他们专业的课程设计的引导下,学生们将有机会扩展他们的习得的经验。同时,对学生的本专业以外的辅修要求将使得学生可以拥有更多优势。

2.2 新闻系。隶属于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系向来稳居美国新闻专业的前十强。多年来,它培养了众多获得社会奖项的知名记者。

新闻系的使命被阐释如下:教授卓越的写作技巧;研究新闻及相关学科;推崇精确、正直、真理和多样性;发展和培养对公民权利、职业媒体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对民主社会中的自由学者的理解和尊重;达成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及佛罗里达大学的使命。

2.3 公共关系系。捕捉到对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际交流人才的社会需求持续高涨这一情况,佛罗里达大学以向社会输出具有新闻学背景并具备在管理团队中进行战略思考能力的人才为己任,于1972 年创建了公共关系系。自创系以来,事实表明佛罗里达大学公共关系系为学生进入职场打下了成功的基础,就业前景十分明朗。该系的使命阐述为,为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出于无法预知产业未来的考虑,培养学生成为在变化莫测的环境中保持敏锐和创造性才是该系的真正目的)。

2.4 电子通讯系。佛罗里达大学电子通讯系是全美最先开设电子大众媒体课程的科系之一。在几乎所有开列的无线电视课程榜单上,佛罗里达大学电子通讯系都名列前茅。该系开设的高学术水平课程通过了新闻与大众传媒教育评估委员会(ACEJMC)的论证,吸引了大量学生,使得对入学者的筛选变得格外严格。

电子通讯系学生可以专攻以下三个领域之一。① 传播经营:此方向的课程将引导学生对销售、研究、推销、受众研究、策划的了解。

② 传统新闻:此方向的课程特化为报导、制片两大类。③ 节目制作:此方向的课程为学生将来从事电子媒体诸如写作、导演、制片、编辑等创造性的工作打下基础。较之设备操作,该课程体系的设立目的在于培养节目制作负责人。

三、课程设置

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据课程内容分为核心课程、进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佛罗里达新闻与传播学院下设的四大系既是四个独立的院系,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在传播的过程中各自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佛罗里达大学将传播学细化,分工更加明确,人才也更为专业,除了其核心课程之外还增加了很多进修和选修课程。让很多感兴趣与某一个传播领域的学生有了更好的选择与发展,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提倡的。

从其课程设置还能看出,佛罗里达在传播方面不仅重视学生对于传播理论的学习,更注重于将学到的理论用于实践之中,理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培育学生未来从事具体传播工作的动手能力,其所针对的是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内容。针对不同传播对象或不同社会机构所需要的传播战略、传播手段及其传播流程所设置的传播技能培训课,从而培养出很多全方位的专业人才。

从其新闻系的课程设置也可以看出,他们对杂志和互联网媒体也较为重视开设了很多与其相关的课程,例如互联网传播、高级杂志写作和杂志经营与出版等等课程。

四、师资力量

从新闻系教师的男女比例构成来说是较为平衡的,从年龄的构成上来看,教授多为中年教师,青年教师较少。

在教师国籍方面,可以看出其教师来源的多样化,来自不同的国家,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等都有教师在任职,这也更利于营造一种更为开放和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各种文化的交融碰撞,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学方式也更为开放。

在教师从事的教学领域中可以看出,教师不仅仅在其学术领域中有所建树,在其专业的社会领域中也担任了很多重要的角色,有作家、制片人、企业家等等职位,更利于教学中的学生实践与社会接轨,从而培育出全方位人才。

五、办学理念

①注重实践: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其内部拥有四座广播台、两座电视台为骄傲;同时内部流通的为数众多的编辑出版物也为整个学院求实的学习氛围增色不少。学院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始终十分注重实习与理论学习的结合。教员们也不例外,他们定期返回原职,以便跟上新闻产业的新发展、提高自我。再将新知识及时用于教学领域之中,更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今后的实践中利于与社会接轨。

②以实用为主:以多学科理论为背景的传播技能培训课,是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办学理念中的一大特色,传播的社会实用性决定了其教育的第二个核心,即培育学生未来从事具体传播工作的动手能力,其所针对的是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内容针对不同传播对象或不同社会机构所需要的传播战略、传播手段及其传播流程所设置的传播技能培训课则“应有尽有”。这些课程回答了我们如何运用传播解决各种社会冲突,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企业和国家机构形象,如何面对小群体,大型集会或高层人物发表演讲,如何鼓动公众参与,如何写作劝导式的文章等问题,十分具有实用性。

4.历年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篇四

1.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共86页)

包含学硕(2001—2014)+专硕(2012——2014)

电子版,07年到13年参考答案(图片形式)

纸质版,07年到13年参考答案

2.专业课复习资料

⑴戴元光《传播学通论》

上海大学《传播学通论》课件(PPT)+笔记

⑵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上海大学《理论传播学导论》课件(PPT)+课后习题答案+笔记

⑶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

上海大学《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PPT+讲义+笔记

⑷答题技巧及导师相关论文

⑸《2013传播学小王子》+新版《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整理版)

(6)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上海大学模拟试题(共22页)

5.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真题 篇五

一、名词解释 1.报刊的有机运动 2.《每周评论》 3.王韬

4.人民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 5.信息茧房

二、简答

1.人民性与党性的统一

2.美国分别在1984年,2017年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谈谈你的看法 3.新闻界对真理标准讨论的作用

三、论述

1.结合案例与理论,谈谈对真人秀的理解 2.焦点小组与深度访谈的对比

3.《新青年》的出版、改组过程以及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学硕:业务

一、名词解释 1.首因效应 2.个案研究法

3.HTML 5 4.科学传播

二、简答

1.微传播的特征及方式

2.公共传播对公共治理的意义

3.新媒介赋予社会与人移动性,谈谈移动性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三、论述

1.人工智能对新闻媒体的变化或影响

2.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

四、综合

评价海底捞公关;结合案例谈谈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企业该怎么做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专硕:334

一、名词解释 1.新闻语言 2.新闻敏感 3.数字经济 4.走转改 5.空白分割

二、简答

1.智媒体时代特点

2.整合营销传播未来面临的挑战 3.全媒体融合报道特点 4.版面编辑中色彩的作用

三、论述

政务微信和微博的功能、异同、关系

四、实务

消息:商品房价格调控

评论:违背企业经营道德,消费喜好

专硕:440

一、名词解释 1.媒介事件 2.后真相 3.舆论引导 4.符号 5.议程设置 6.黄远生 7.成舍我

二、简答

1.个性化推荐今日头条特点 2.大众传播产生的原因和标志

3.60年代小报和20年代小报的区别

三、论述

1.解析新闻专业主义

6.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真题 篇六

学硕:636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书脊

2.传播流

3.空符号

4.DAGMAR

5.威尼斯手抄小报

6.涵化理论

7.知识劳工 8.后真相

二、简答题

1.从受众角度分析弹幕的传播效果

2.简述新闻、舆论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并举例说明。3.介绍罗兰·巴尔特

简答题(编辑出版学选做)1.论述民国时期的编辑出版概况 2.说明印刷术造纸术的发明与影响 3.从《三国演义》《红楼梦》《诗经》《楚辞》《泰戈尔诗选》《傲慢与偏见》《理想国》《老猫学出版》《媒介:人的延伸》等等里选一本做内容简介 不少于400字

三、论述题

1.举出本世纪以来有关信息传播的重要事件,并说明技术发展对于传播的影响 2.说明传播学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并分别选一个进行阐述 3.不用符号能说明任何意义吗,请举例说明。

四、最后一个大题是学年论文的研究设计

学硕:916新闻传播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专业主义 2.集体记忆 3.元传播 4.蜻蜓FM 5.智能书店 6.延时摄影 7.deepmind 8.全民阅读

二、简答题

1.互动广告增加了广告投放的精准性,但也带来了扰民的问题,你怎么看 2.数据可视化是什么?列举五种常见的可视化工具 3.媒介帝国主义在世界电视传播领域的表现特征 4.IP产权保护与网络文化产业运营的关系

三、论述

1.编码可以反映文化态度,你认为中国是弱编码还是强编码?为什么? 2.阿尔法狗战胜了人类高手,论述人工智能对传媒生态会带来哪些影响

3.不同的媒介机构对新闻摄影记者的雇佣量不同,报纸是12%,通讯社是9%,非政府组织非媒介机构分别是2%,自我雇佣的是46%。问题是啥?

四、业务题

1.新闻学、广电、网络与新媒体

材料关于财新网2017年10月份宣布财经新闻将在某时实行付费机制,8年以来重要商业模式转,写时评 2.编辑出版学

写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3.传播学、符号学、广告: 结合双十一,论述消费社会

专硕: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名词解释 1.互动报道 2.模块化版面 3.算法推送 4.报眼 5.地铁报 6.专栏组合

二、简答题

1.新闻标题的结构和制作要求 2.新闻评论的选题标准

3.批判性思维对于编辑写作的作用还是影响 4.机器人写作对报纸内容生产的影响

三、论述题

1.结合实例分析可视化新闻的可能和可为 2.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策划的定位和特点

四、写作题

针对新闻记者在“社交平台”的行为写一篇媒介批评(30分,600字)(法新社的一个手册,里面规定了法新社记者在使用社交媒体时的准则。写一篇媒介批评,题目自拟。)

专硕: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价值 2.kdka 3.议程设置 4.新闻专业主义 5.张季鸾 6.数据新闻

二、简答 1.使用与满足 2.编码与译码 3.媒介即讯息

4.大众传播中的文化规范论

三、论述

1.论述沉浸式新闻的特征和优劣势 2.新媒介产品和传统新闻作品的异同

7.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真题 篇七

本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以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共50份, 收回的有效问卷共50份, 问卷的回收率为100%。

1. 新闻专业学生对大数据与新闻结合点的认知情况

1.1 对“大数据”、“数据新闻”概念的了解程度

“大数据”首先指信息、数据量的巨大, 其次指数据的处理、分享、挖掘、分析等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调查显示, 新闻专业学生对“大数据”等相关知识很了解的只有10%, 了解、了解一点的为50%, 不了解的有40%。

“数据新闻”强调以数据为中心组织新闻报道, 对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并从中获取新闻线索, 经过视觉化加工后为受众提供的更便捷直观的阅读体验。调查显示, 对“数据新闻”相关知识很了解的只有10%, 了解、了解一点的分别为20%、60%, 不了解的为10%。

对“大数据”、“数据新闻”相关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才能用数据分析、解决在新闻报道中遇到的问题。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 各有90%的新闻专业学生 (不是“很了解”的学生) 对“大数据”、“数据新闻”的理解不够深刻。

1.2 对大数据与新闻结合点的认知渠道

调查问卷中的问题是:“你最早从哪获知‘大数据’或‘数据新闻’的概念?”数据显示, 有55%的新闻专业学生是在“专业课课堂上”获知大数据相关概念的;40%的新闻专业学生选择了“报纸、电视、上网”;5%的新闻专业学生则通过其他渠道获知。从中可以看出, 一半以上新闻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较早地接触过大数据的相关知识。基于这个结果, 笔者认为我校位于步伐较快的高校行列之中。对于大多数新闻院校来说, 缺乏与“大数据”相关的课程设置已成为普遍现象。美国学者大卫·卡拉特尔认为, “高校新闻教育必须让学生掌握专门技术和关键语言技巧”。②各大新闻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潮流, 及时调整新闻专业课程的相关设置。在传统新闻专业的课程中加大“数据新闻”课程的比例,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的能力。

1.3“大数据”与“新闻”如何结合

调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新闻报道可以从大数据中获得什么?”有90%的新闻专业学生选择了“了解受众的爱好、趋向”;85%的新闻专业学生选择了“对未来趋势的预测”;65%的新闻专业学生选择了“新闻线索”;还有10%的新闻专业学生选择了“报道的全部内容”。

“大数据”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使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数据新闻”开启了“数据挖掘”的新篇章, 并使数据有了更好的呈现形式。彭兰教授指出, “大数据技术不仅使大数据成为新闻报道的更重要的资源, 而且在全面地影响现有的新闻生产模式与机制。”③在笔者看来, 大数据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使新闻业朝着更加理性、客观与深刻的方向发展, 有利于整个新闻行业在专业化程度的纵深发展, 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受众的反馈价值, 同时也拓展了对用户分析的广度。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 新闻专业学生对大数据的认同感较高, 充分肯定了数据在新闻报道与制作的过程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 但是部分同学认为从大数据中可以获得新闻报道的全部内容, 这是过度肯定其价值的表现。“数据”所反映出来的现象未必都是真实的, 即便其真实性可靠, 其结果也不能直接作为新闻报道的内容, 而要经过作为把关人的新闻媒介加以核实、分析与整理。大数据并不是万能的, 它只是人们进行决策的一种量化手段。对“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作出客观的判断, 进行独立的思考, 遵循切实的人文精神才是广大新闻人在从事新闻工作时更重要的前提。④

2. 对新闻从业者角色改变的理解

新媒体的发展使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发生了变化。调查显示, 35%的新闻专业学生认为在大数据时代, 新闻从业者仍扮演了“信息采集者”的角色;30%的新闻专业学生认为新闻从业者的角色是“平台搭建者”;45%的新闻专业学生认为新闻从业者扮演着“意义生成者”的角色。

实际上, 这三种角色是媒体人在不同时期扮演的。在传统时代, 新闻从业人员扮演的是“信息采集者”的角色;在媒体融合时代, 新闻从业者扮演了“平台搭建者”的角色;在大数据时代, 媒体人则扮演了“意义生成者”的角色。⑤从中可以看出, 只有不到一半的新闻专业学生对新时代媒体人的职业角色转变较为了解。

信息爆炸与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无尽的社会化信息’与‘有限的新闻窗’之间始终有不可对接的结构性错位。”⑥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使人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获取有效的信息, 新时代下的新闻记者应该帮助受众将海量信息加以整理, 并使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 所以“意义生成”在新时代也就更为必要。记者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 将抽象的、宏观的社会问题转化成跟普通人相关、普通人能够理解的内容, 同时还可分析复杂形势中事物的发展趋向, 给人们的决策提供预测性的内容。

3. 对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业发展前景的看法

处于信息传播链的尖端, 大数据给新闻媒体带来了冲击。在对“你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给传统新闻业带来什么影响?”这一问题的调查中, 有25%的新闻专业学生认为传统新闻业会受到大数据的冲击并逐渐衰败, 75%的新闻专业学生则认为传统新闻业可顺应时代潮流, 在动荡中继续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大多数新闻专业学生对新闻业的发展抱有较大的信心和乐观的态度,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大数据价值的否定。

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认为, “若能合理驾驭、妥善使用, 那么它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拓宽视野和思维空间;若处置不当, 会使新闻工作者失去准星, 陷入难以做出正确判断而又不能自拔的困境。”⑦数据新闻作为新闻的一支一脉, 其特点和价值是不能被我们忽视的, 但其作为新闻的新样态, 在浩大的新闻业的发展进程中, 它并非一枝独秀。

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 科学技术的蓬勃兴起给人类社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也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这种转变必然引起人们的困惑和猜测, 从而对旧事物产生怀疑。对于传统新闻业而言, 由“大数据”掀起的关于新闻业的波动就是新事物, 人们沉迷于它们华丽的“外表”, 对新闻业的前景产生怀疑。这是一场革命, 一次新事物对旧的“舒适”体系造成的冲击。传统新闻业可借此机会发生转变, 在动荡中向前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媒体机构必须进行自我颠覆, 与移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结合起来。传统媒体要想在新时代中不被数据“浪潮”淹没, 必须积极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终端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 从而对数据背后的价值进行挖掘。加快媒介融合与产业升级, 增强企业之间的协作是旧媒体适应时代潮流必须付出的努力。⑧

4. 探讨新闻专业学生在大数据时代需要具备的素养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新闻专业的学生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具有的长处与缺陷。调查问卷中, 我们给出了新闻专业学生在面对新闻竞争时可能具备的优势和短板。其中在“优势”方面有65%的新闻专业学生选择了“独到的观察角度”;35%的新闻专业学生选择了“统观全局的思考模式”;25%的新闻专业学生选择了“扎实的文字处理能力”。在“短板”一题中80%的新闻专业学生认为他们缺乏数字分析处理能力;40%的新闻专业学生觉得他们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不足;25%的新闻专业学生还认为他们的知识储备不足。

大数据带来的数据挖掘和新闻呈现形式的改变, 使得培养具备“数据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尤为重要。大多数新闻专业学生能够认清自身的优势和短板, 在学习新闻和实践新闻的过程中, 他们掌握了专业新闻知识;但是, 新闻专业学生们对数据的敏感程度及分析、处理能力还有待提升, 这需要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4.1 增强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

在专业课上, 老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案例教学让学生明白“数据”在新闻中的“特效”功能;同时, 学生在完成新闻实践的过程中, 也要充分运用“数据”进行新闻的制作, 更加深刻地体会“数据”的作用。

4.2 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数据”的使用必然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相连, 新闻专业学生应重视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 包括网页制作、Pho⁃toshop、可视化技术等, 为“数据新闻”的制作奠定基础。

4.3 扩充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

新技术不断发展, 大数据的飞速崛起席卷了各行各业。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 我们应该对新鲜事物的出现及发展有一定的前瞻能力, 用知识武装自己, 才能让自己站在时代的前列。

结论

大数据时代确实给新闻业带来了冲击与挑战, 我校大多数新闻专业学生能及时捕捉到时代前进的脉搏, 并能对自己的专业有客观、理性的认知。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课程设置, 新闻专业学生对大数据与新闻结合点的认知也只能停留在较为抽象的层面。

注释

1 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中信出版社.2006185-195

2 大卫·卡特拉尔、党芳莉.美国新闻人才培养的趋势[J].新闻界.2005 (5)

3 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J].编辑之友.2013 (1)

4 刘建明.“大数据”的迷思与新闻媒体的应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 (7)

5 (6) 王斌.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J].编辑之友.2013 (6)

6 (7) 喻国明.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J]观察与思考.2014 (10)

8.企业新闻传播回归本质 篇八

2011年12月底,美通社把全年发布的新闻稿进行了梳理和排序,评选出两个榜单,一个是美通2011十大最受微博关注中文新闻稿,另一个是美通2011十大中文新闻稿。前者以在美通社微博上被转发和评论的次数为依据,后者以微博转发、平面剪报和网络转载的总和为依据.这两份榜单或许不及某些社会时政新闻评选那么火爆热门.但其中体现的意义,却对企业的新闻传播有着不一般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为什么这些新闻稿更加受媒体关注呢?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一些共性。而这些共性也再次印证了美通社对客户一直秉承的观点:企业新闻传播,终究要回归到新闻的本质中去.即及时性和内容为王。

来看看几个例子;

“沃尔玛亚洲首席执行官贝思哲兼任沃尔玛中国临时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利华关于暂缓调价的声明”,这两篇新闻居十大中文新闻稿榜单的靠前位置。前者的新闻背景是沃尔玛分店被罚的负面消息,而后者的新闻背景则是联合利华向媒体表示有涨价打算后被发改委调查二者都引发了危机公关的迫切需要。这两个新闻稿基本上是两家企业在第一时间发给美通社,然后经由美通社的网络发布给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记者和编辑。

借助美通社在微博拥有的数万粉丝,美通社也第一时间把联合利华和沃尔玛的声音传递到微博上,在短短半小时内,引发多家媒体引用和记者的关注与转发,对其品牌形象的挽回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度及时性是这两篇新闻被媒体关注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企业需要应对危机的时候,企业需要在第一时间把需要传递的信息和态度告知于媒体和公众.而不是让媒体和大众对出现信任危机的品牌进行“缺席审判”。

媒体最希望看到的是和行业贴合紧密、言之有物的新闻稿。“网易2012校园招聘正式启动欲觅800”易“中人”这篇新闻高居十大中文新闻稿榜单的榜首,在微博十大新闻稿中也名列第二。这篇稿子最大的看点在于它有新闻点、有“料”。新闻稿中,丁磊的“我们的食堂一天供应5顿饭,顿顿不要钱”引发了微博上的热捧.转载次数高达4000次。另一篇新闻“明星潮牌风生水起.Yoho!有货电商助力”在美通社微博上被转发评论超过17000次。这篇有关周笔畅自有品牌的新闻,除了本身足够吸引眼球外,新闻稿的内容写得也是很有分量,不光报道了这个品牌,还顺带说了其他几个明星品牌的故事,有新的信息,有看头,又不脱离主题。

当然,不是每个企业每天都有那么多新闻点等待发掘,更多的还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动态、产品和服务做常规传播,回归到内容层面,制造可以传播的话题。话题一定不能凭空硬造,而是要尊重新闻规律,企业可紧抓时机适当放大那些有意思、有共鸣、有价值的事件,吸引媒体关注,或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互动.让受众主动去谈论你。另一则网易的新闻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网易杭州中心成立.引导出食堂一天供应五顿饭.引导出丁磊养猪把员工“当猪养”(善意的).从而引导出“网易员工很幸福”。这条新闻稿被@美通社资讯以140字的微博发出后,立刻引发微博受众的极大关注,短短数个小时转发评论就高达4000次,网易是在刻意利用这些话题或者说是“新闻卖点”去做有节奏的引导。并且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一家专业的好媒体,是不会把企业新闻通稿全文照搬使用的,但是新闻稿提到的事件、引用的数搬、企业高管说出的有价值的甚至“有争议”的言论.在日后都可能成为记者引用的来源.写稿的线索、做选题的灵感。保持长期的、高质量的、有节奏的发稿频率是关键。

上一篇:高中生物个人教育工作述职总结下一篇:快消品小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