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

2024-09-25

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共10篇)

1.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 篇一

课程设计是工科类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针对某些课程所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围绕所学专业的课程,结合工程设计而进行的综合训练。近年来随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设计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明显增大。有计划的、高质量的课程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程的深入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课程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目前,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的最后三周,是学生在完成专业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的基础上进行必修的实践课程。课程设计的内容有两大块:一是工艺流程设计,包括高分子合成工艺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二是模具设计,主要以塑料注射模具为主。在有限的三周内,先由教师提出题目,学生按照题目,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高分子专业的课程设汁已经开设多年,积攒了很多的经验,但同时也发现存在的诸多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结合不够紧密。专业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安排的时间虽然是连续进行的,但毕竟还是分开讲授。结果是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比较空泛,记忆不够深刻,不会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课程设计中,在接到课程设计任务后需要重新温习专业理论,实际上理论教学和实际的课程设计还是脱节的。

2.课程设计教学中学生比较被动。设计题目主要由指导教师指定,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属于被动学习。

3.时间紧,任务重。课程设计的时间为三周,即使设计题目比较简单也难以保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工作(最终的作业为一份说明书和两份图纸),多数学生存在畏难情绪。

4.学生对课程设计不够重视。由于学生对能力培养的认知不足,加之这个期间还要安排期末考试等因素的冲击,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在课程设计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很多学生存在应付过关的心理,抄袭、复制设计文件现象比较普遍。

5.课程设计涉及的面比较窄。由于指导设计的教师只有2-3人,因此设计的题目有限,况且有些课程设计的题目又与实际脱离。这就造成设计的专业面很窄,当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眼界的开阔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虽然课程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几年的实践,也着实感到该实践环节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

这门实践教学对很多学生在研究生复试或应聘工作时会有一定影响。曾经一位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提到过他找工作的经历,那个公司经营的产品与他课程设计的题目的产品工艺非常接近,因此他在面试的时候非常从容而自信。这样的经历很多学生都有过,这也增加了我们对课程设计深入研究和改进的信心。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也发现课程设计对于后续的教学环节,特别是毕业环节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毕业环节中,学生主要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而课程设计是毕业设计的基础,这是不言而喻的,会对毕业设计有很大的帮助;而做毕业论文的同学,在毕业环节中对这方面的训练可以通过课程设计来弥补,增加工程意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重新对课程设计从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思路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更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

二、调整思路和做法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所涉及的面比较宽,例如聚合物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其中高分子材料加工是获取高分子材料制品、体现材料特性和开发新材料的重要手段,是高分子材料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

面对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的调整思路一是增加指导教师的人数。我们专业的教师研究的方向比较多,如塑料、涂料、复合材料方向的,有做聚合物合成的、加工的、模具设计的等等,涉及的面非常广,大部分的教师有实际经验。如果有更多的教师参与课程设计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的人数增加了,无形中提高了该课程的重要性,使学生对课程重视的程度增加了。其次,课程设计的题目面也会随着教师的参与加宽了,更重要的促进了教师的自身学习,提高了专业水准。二是提前下达设计题目。由于课程设计时间短,为了增加时间,可以提前下达任务。在第六学期中间阶段,专业理论课授课的同时就下达课程设计题目。因此课程设计的时间从此开始一直到期末,将近8~9周的时间。教师的指导工作需要在这段时间全程指导。

通过调整的思路,具体的做法如下:

1.收集设计题目:新颖实用的设计题目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课程设计的信心。因此我们主要收集近年来和工厂打交道积攒了的实际案例、与教师研究的科研项目有关的题目以及几年来设计比较成熟的题目供同学选择。按照2―3人一组,收集的题目要远远大于学生组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提前选择设计题目。

2.引入教学手段:既然课程设计是理论课的一个实际应用,因此我们在理论课的教学中适时的引入教学手段来支撑课程设计,比如生产工艺的录像,FLISH以及高分子素材库等等,利用实例来分析,加深理论的理解,利于课程设计的进行。

3.制定评价体系:制定评价课程设计改革的效果的体系,如设计题目的种类(新旧课题的比例),学生自主选题的数量,层次,指导教师工作的评价等等。

4.制定考核方法:如果仅凭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最终提交的说明书和图来确定学生的成绩,成绩往往偏差比较大,因此在考核方法上给以细化。采用类似答辩的形式,每一组派一名同学代表对其设计的课题作讲述,不清楚的地方同学提问,同组的同学参与回答。再结合平时的表现最终给出成绩。这样做的结果也使同学了解自己没有参与设计的课题的.一些知识。

通过对课程设计的教学体系以及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研究,使调整后的课程设计更加利于学生的工程意识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实施将能够使理论与实践更加有机的结合。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时能结合自己的设计工作,完善设计方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强化了理论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实践

我校级的课程设计我们按照全新的思路来进行,虽然刚刚起步,但是效果与往届完全不同。

在5月我们讲授理论课的时候就下达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题目主要分为加工工艺、合成工艺、模具设计三大块,涉及到的高分子材料的品种有塑料、橡胶、复合材料,也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树脂的合成,有各种塑料注射模具、挤出模具等等。这些的题目主要是指导教师根据多年的实际经验以及所作的课题来确定的,大部分是工厂的实际案例,真正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下达题目后,让同学有充分的时间来了解思考审核题目。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主选题或找题(教师把握其可行性),资料的查找是不可少的程序,通过资料的查找以及理论课程的内容大致了解相应的题目内容,然后确定自己的题目。例如腈纶的纺丝和后加工等就是学生自主确定的题目。

题目确定后5月中旬就查找相关的资料、着手进行设计,每周教师上课的时候指导答疑,大约在6月末基本完成了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剩下的时间进行计算机绘图(也检验了化工制图的能力)和说明书的加工。

通过这种方式的课程设计,我们发现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都有一定提高:

1.提高了课程设计的质量。很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图纸和说明书的质量提高了。

2.提高了理论课的成绩。《聚合物成型工艺学》、《聚合物合成工艺学》等理论课的成绩提高了。例如:《聚合物成型工艺学》每年出题的时候总有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例如用理论解释实际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产品(如塑料三通)的加工工艺等,这样的题目只有10%左右的同学能回答的全面,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至少有50%的同学回答的相当不错。

3.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课程设计的持续时间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学生是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提出问题,真正把理论课和实践课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设计题目独立地进行思考和设计,巩固、提高和融合所学的课程知识,这些方面的提高只是表面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综合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市场调查能力等,其开放性也是显而易见。

通过我们的研究与实践,学生在理论课的学习中找实际生产的感觉,在课程设计中能把很多理论的东西融入其中,同时也促进理论课程教学的改进和提高。虽然是第一届实施,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题目收集的不全面、部分教师准备的不充分、部分学生有抄袭现象等,但是总体的效果提高了许多。

 

2.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 篇二

关键词:创新课程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

1、前言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作为数学专业已有十年发展历程。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 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信息处理、软件工程和科学计算方面受到严格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科教领域、经济部门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软件工程、科学计算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根据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3年的调查报告中列举的统计数字, 截止2002年7月全国有超过300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 目前全国超过500所院校开设该专业【1】。

信息与计算科学作为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结合, 其存在的价值毋容置疑, 但其所跨学科多、综合性强也给自身发展与建设带来了困扰。就办学现状来看, 一些院校在对专业内涵、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一系列专业建设问题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步, 摸索出了一定路子。但是, 对许多院校来说, 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的研究还不够完善, 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克服实践环节存在的诸多弊端,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2、创新课程设计简介

创新课程由教师制定实验目的、要求和任务,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在综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等。开展创新性实验的目的是给予学生灵活的时间、空间, 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我系自2006年9月开始专门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创新课程设计实验项目, 每个学期安排指导老师给定研究方向和实验目的之后鼓励学生自主选题, 并在实验过程 (通常持续三到四个月) 中及时给予指导。主要实现了

(1) 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实验方案, 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包括观察能力、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能力;

(2) 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包括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

3、创新课程设计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中的意义

信息与计算科学作为交叉学科, 在知识跨度上优于传统学科, 但在专业建设方向上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出现方向迷茫、缺乏建设重点的问题。该专业是信息工程和计算数学的结合, 创新课程设计实现了两者间很好的结合。

开设实验首先要求对理论有深刻的掌握, 理论的掌握要求对基础的巩固, 对信息与计算

科学专业来说计算数学就是基础。换句话说, 创新实验可以促进学生对计算数学的学习【4】。

同时, 创新实验除了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外, 更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发挥, 发散性思维得到最大程度释放,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体会到书本上看似浅显的数学计算如何在信息工程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当开设的实验是当今信息领域的热点话题时, 学生内心的潜力会加倍得到挖掘。从而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锻炼, 自主性、积极性大大提高, 反过来更激发其进一步学好计算数学的积极性。

4、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课程设计的探索与成效

(1) 更新教育理念, 转换教师角色, 结合课程设计,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的创新兴趣

创新教育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任务。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但却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做起。创新意识和精神体现为:乐于思考, 敢于打破常规, 敢于挑战权威。

为此, 在创新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上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 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 多分析现实世界, 从而养成创新思维和意识的习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 开辟思想驰骋的天地, 拆除知识的围墙, 放飞联想的翅膀, 在设计中大胆提出新思想, 新方法。

创新设计能力来自创造思维, 对于一项设计, 既要求学生有求同思想、顺向思维, 更提倡求异存疑、标新立异的逆向思维, 在不同思维碰撞中闪现出火花, 摈弃有强加性意味的"灌输", 导向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共享型"对话"。

(2) 加强管理, 完善实验室建设

首先, 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规范教学管理, 不断地对创新课程设计环节加以完善, 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 对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考核办法等作出明确规定, 从而在制度上保证有效实现。

其次, 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 目前我系实验室已更新了120台高配置电脑, 保证了实验和实践教学的需要, 初步形成了以理论教学为基础, 以实验教学为手段, 以软件为工具的教学模式, 从硬件上为创新课程设计的实现打好了基础。

(3) 结合课外科研活动, 丰富创新课程设计内涵, 激发提高学生的创新潜能。

实践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与理论学习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 才会有创新设计能力的提高。因此, 采取多种形式, 为学生的实践锻炼创造条件。

我系采取的主要手段有:

(1) 贴合工程实际的课程设计项目。从提高选题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入手, 收集工程技术中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课程设计项目, 让应用性和创新性在课程设计中得到体现。学生通过不同的技术方法的训练, 在实践中切实感受综合设计过程, 使创新设计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2) 实验室全面开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课程设计, 我系实验室实现全天候的开放, 学生可以自主进入实验室进行软件开发和实践, 为学生进行创新课程设计提供良好条件。

(3) 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申报, 锻炼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每年一度的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申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我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申报, 对参加项目的学生进行鼓励,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在选题阶段, 学生们非常踊跃,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同学尤其积极, 并表现了交叉学科的特殊优势。选题方案思想活跃, 涵盖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运筹优化等各领域的课题, 闪烁着诸多的创新思维火花。

5、结束语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时间短, 实践环节的完善问题是专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我系在该专业开设创新课程设计的经验, 从实践的角度探讨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力民, 何建军, 在数学的边缘-关于数学学科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高等建筑教育, 2006 (15) , p36-40.

[2]李荣春,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教育研究版) , 2008 (3) , p49-51.

[3]刘锋利,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高教论坛, 2007 (1) , p56-57.

3.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 篇三

[关键词]创新教育 机械基础 教学设计 实践

当前,我国正在向创造强国迈进的发展征程中奋力前行,具备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必将为创造强国的构建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培育符合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的创新型职业人才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基础课程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对崇尚改变、追求创新的中职学生而言,推进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实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品质,实现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育。

一、当前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现状

中职院校的机械基础课程在我国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培育方面作用显著,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已不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时代的课程要求,尤其是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传统积弊与思维惯性影响着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的变革,这种现状急需改变。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理念封闭自守,与后续课程之间衔接不畅;同时,囿于课程自身的体系范畴造成知识更新慢、教学效率低等问题;机械基础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不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较为吃力,学习积极性差,未能将机械基础的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作为基础课程,联通前后课程的桥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尤其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人才培养的成效不明显。由此可见,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引入创新教育理念势在必行。

二、创新教育背景下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改革的意义

创新教育是人类创造性思维得以拓展的驱动力。无论是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看,还是从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看,都需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推进创新教育。针对机械基础课程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借助创新理念的助力,开展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创新教育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质量,针对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特点设计蕴含创新教育理念的课程内容,积极发掘机械基础课程自身蕴含的创新因素,在推行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促使學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创新教育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中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创造意识与创新品格的人才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激发中职学生在机械基础专业学习中有创新愿望和勇气,学有所获,最终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课程教学目标。

三、创新教育背景下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实践的具体路径

1.立足中职学生特点,构建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课程教学目标

创新教育推行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中职学生具有学习能力不佳,自制力差、但接受新事物较快、思维活跃等典型特点。因此,在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身心特点,减少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构建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课程教学目标。

从能力目标的构建看,结合中职机械专业学生更偏向于动手动脑的实践学习,对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的现状,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能力目标应侧重于在学习及训练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大致具备能够对较为容易的机械传动装置进行使用、维护、设计的能力;并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机械设备运行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打下基础。从知识目标的构建看,应侧重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掌握,具体包括在创新意识引导下,学习掌握了常用机构、零部件、工程材料的相关知识。从素质目标的构建看,创新教育主要体现在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素质上。在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中,培育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具有认真严谨、沟通协作的素质能力,并在开发机械基础课程创新教育因素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2.依托课程实践平台,推进课程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的融合

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与创新教育的要求看,在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改革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改革原则,这是因为实践性是机械基础课程的根本特性之一。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已经构建了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与体系,这为机械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根本保障。创新教育本身具有实践性特点,创新的思想或观点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达到创新的最终目标,没有经过实践验证的创新是苍白的。这要求中职院校应依托课程实践平台,立足机械基础课程实践的要求,在构建中职机械基础专业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推进课程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首先,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分层次设置多元化的集课程实践与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教学环节,确保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其次,推进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加强学生创新教育的设计训练与创新能力、思维的综合训练,将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为学生实践创新教育的综合性平台。

3.根据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职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落脚点在于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要求中职院校机械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必须立足专业发展特色与区域经济的实际人才需求,在开拓学生知识视野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教育理念,更新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一方面,对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必须紧密结合机械基础课程现有的专业知识体系,甄别选取课程内容中难度符合学生要求的知识点讲授,促使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受、理解并能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对课程教学内容中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部分知识进行删除,编写符合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机械基础专业教材。另一方面,引导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在创新意识的指引下,大胆思考,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通过动手动脑的实验、实践课程进行创新尝试。

4.完善创新能力训练,改进课程教学与评价方法

创新能力的开发是机械专业学生开展创新教育的根本点。因此,立足创新教育背景下,推进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的关键点在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与机械基础课程的特点紧密相关,专为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而设置的机械基础课,是学生深入学习其他课程的理论根基,更是学生提升职业发展能力的基础保障。培养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至关重要。一方面,教师应深入研究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探索符合学生需求的、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机械基础课教学方法,尝试采用诸如项目驱动、情境设计、头脑风暴、类比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创新能力训练,达到提升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另一方面,重视多种教学资源在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可避免受到网络时代的深刻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也应在符合时代特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针对机械基础课程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的特性,在创新教育背景下,应着力开发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工具,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具等方式较为直观体现课程内容的资源,将机械基础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还可以尝试利用微博、微信等受到学生欢迎的移动终端媒介,推进教学改革进程,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必须将创新能力需求纳入到机械基础课程评价体系,将创新教育特点融入到机械基础的课程考核与评价范畴内,才能切实提升机械专业师生参与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四、结论

4.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 篇四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教学采取的`具体措施、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3个方面,阐述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 者:王晓岩 Wang Xiaoyan 作者单位:四平职业大学,吉林四平,136002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年,卷(期):“”(12)分类号:G712关键词:Java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5.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 篇五

一、指导思想

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做好课题结题工作。通过结题,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全面地总结教育科研成果,提炼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经验和智慧,为培养科研型教师,建设科研型学校积蓄持久的发展动力。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全面地系统地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与成果,撰写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课题结题报告。

2、规范地整理课题研究的档案资料,清晰地展现课题研究的轨迹。

3、编辑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成果集。

4、实验教师深入地反思实验过程,描述自己的研究历程,提炼自己的经验,精彩地完成现场答辩。

5、拍摄课题研究专题片,深度挖掘课题研究的思想观点、目标意义、思路作法、经验成果。

6、制作教育科研展牌,用图片和文字展示课题研究的内容、形式、方法及成果。

三、具体要求

1、课题结题报告(体现核心价值)

①责任人:王继红

②完成时间:2011年9月30日前

③要求:课题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反映了课题研究的水平与价值。因此,结题报告要精心撰写,反复提炼。要突出“新”(新观点和新作法)、“实”(过程实、成果实)、“活”(鲜活的材料,鲜活的案例,鲜活的典型)。各实验教师要提供详实的案例,共同打造“精品”报告。

2、课题研究资料(体现研究过程)

①责任人:王浩林 李桂华

②参与整理教师:钱玉珍、张惠芬、朱莉、张艳

③完成时间:2011年10月31日前

④要求:

a、课题申报材料、实施方案,立项通知书整理成册(总)

b:按学期整理资料(分)

a、每学期有课题研究阶段计划,子课题研究计划、个人研究计划。

b、每学期有专题研讨材料(研讨记录、专题文字材料)

c、每学期有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包括个案)

d、每学期有阶段小结,教师研究小结。

3、结题研究成果集(体现教师研究成果)

1、责任人:谢绪友 洪开金

2、完成时间:2011年10月31日前

3、要求:a、共编三册

a、课题研究优秀论文集

b、课题研究优秀教学设计

c、课题研究优秀案例(个案)

c、入编要求

①选编成果必须获得县级一等奖以上或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

②必须与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章。

4、实验教师心得感悟(体现教师的成长)

①责任人:龚红霞 王德良

②完成时间:2011年9月30日前

③要求:a、每个实验教师提炼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要能用科学的语言回答专家、同行的质疑,用精炼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感悟。

b、要从学习、困惑、收获、感悟多角度来讲体会。

c、用个人汇报和集体汇报两种形式准备。集体汇报在个人汇报材料上进行整理,形成集体汇报材料,并作好汇报演练。

5、专题片(体现研究的神韵)

①责任人:张晓毛 王浩林

②撰稿拍摄制作:周进良、胡承祥、朱红兵、胡志武

刘 芳

③完成时间:2011年10月15日前

④要求:a、脚本专业而大气

b、选材精准

c、解说有感染力

6、展牌(体现研究的效益)

①责任人:谢绪友 余新兵

②完成时间:2011年9月30日前

③要求:a、精选图片

b、精心设计

c、形成系列

d、制作美观

7、结题会议准备工作:

责任人:张建英 鲁端生 王顺家

6.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 篇六

关键词:高职生;就业准备;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设计;创新

一、引言

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职业院校的基础工作。以课程为基础单元,按照职业教育规律科学有序排列而构建起的课程体系及实施,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1-3]。鉴于就业单位和企业的多样性,潜在就业岗位的复杂性,为追求和发挥学校最大的育才职能,对适合的专业,开设“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使学生接受一次综合的能力强化训练和工程实践,才能充分地做好就业准备。鉴于创新特和实用要求,需要对“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设计理念、深度开发、教学实施、资源条件配置等等,进行认真探索和研究。

二、设置“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基于对现实的学生学业进度安排、就业前实际专业能力、毕业前签订就业协议的进程、学生顶岗实习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等实际情况的分析,针对学生就业前的准备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提出来的。

(一)学生就业市场的新要求

学生往往在毕业前就确定了就业单位甚至是具体岗位。但是,学生是否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呢?从现行的教育进程和计划看,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安排。毕业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按照学校规定和企业预计的时间表进入企业。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真实的状况任何,是否达到企业的要求,在企业二次培训时间长短等重要问题被忽略。而企业更看重的却是学生是否满足自身特定的要求,实际能力是否与需求匹配。因此,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方法需要进行一定的动态调整,与时俱进,设置针对性实践课程,以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也可能是特殊的需求。

(二)学生毕业前的现状说明需要对课程体系补充和改革

三年制职业教育一般在第三年就进入就业准备阶段,最后一期往往实行顶岗实习。之前,经过相同的理论知识、基础能力的训练、专业能力训练,而在进入第三学年后,学生情况则各自不同:一般在第三年上半期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学生开始就业择业,部分学生在此期间经双向选择选定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大体明确,学生的学习、训练需求发生分化各不相同;而最后一期,学校更多安排学生进行不同的顶岗实习[4]。这样的过程,使得学校往往调整教学计划或整合课程,在时间上以适应就业进程。对此,在教学安排上需要随之应对,改革教学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实行新的措施。

(三)学生就业前需要全面准备

顶岗实习是学生接触企业和岗位,尽早成为合格员工的措施,在职业院校中大力推行[5]。一方面,企业需要能和岗位无缝对接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实际用工需求影响,潜在就业岗位即顶岗实习岗位并不和学生就读专业关键技术和技能紧密关联,甚至出现学生顶岗与专业无关的情形,造成就业后学生提高技术技能的目的不易实现,持续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这两方面都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必须有针对性训练和实践,进行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全面准备,以适应企业基本要求及岗位的特殊需求。

三、“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含义及作用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一门专为学生专业能力强化训练和全面就业准备的课程,是一种在新的就业新形势下创新性课程设置,不同于一般性的课程或教学方式,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含义

1.“综合训练和实践”课程的含义“综合训练和实践”课程是指,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在学生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和进行顶岗实习前,按照专业边界范围,以全面强化和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实现就业前的针对性准备为出发点,围绕专业技术综合应用和关键技能训练中心,以实训实作为特色,经过合理选择和组合一系列以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技能强化训练为主要教与学内容的实践项目或工程任务作为课程主要内容,按照任务导向模式而设计和实施的一门新型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形式和地位“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一门增设的全新课程,基本内容是一系列有专业实用性和就业针对性的实践项目或工程任务的有机集合,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任务全过程实训和实作。该课程的设置和实施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对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起到强化、提升的独特作用,是沟通学校与企业的便捷桥梁,是学生转变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处在重要地位。根据学生在三年级上期开始就大面积签约企业、下期进入顶岗实习的现实情况,从学业时间段上看,“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应该安排在第三学年上半期;从人才培养阶段性上看,可安排在学生全部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顶岗实习之前;从技术技能养成阶段上看,应该设置在学生训练和掌握技术技能的巩固阶段。

(二)“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两个理念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综合”特质,决定课程包含的是整个专业技术技能、完善的是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的是市场需求,因此必须是实用的实践过程以训练动手能力。动手能力的训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进阶形式,而一些关键能力还必须考虑重复训练以巩固。“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在工程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为主要形式的综合能力强化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应当具备行业领域就业的能力和从业岗位特定能力。因此,“市场”、“能力”理念必须在“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内容组成、项目任务选择、深度开发等全过程中都要得到是实实在在的贯彻。

(三)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作用

设置并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的重大补充和调整。1.专业能力综合训练作用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对学习状况较好的学生,“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实施可起到“查漏补齐”的作用,强化已经掌握的和提升欠缺的技术技能;对学习状况相对较差的学生,则起到专业能力较全面的弥补、关键技术技能重复训练进而掌握的作用,使得人人成才成为可能。2.就业前的技术技能强化训练作用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知识的练习,对操作技能强化和提高技能熟练程度的综合训练,可以实现就业前的全面的准备。面向行业领域就业的学生,可以做好多角度全方位的准备;对就业单位明确的学生,可以结合单位或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专项强化训练,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求。3.与岗位职能紧密对接的作用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对明确就业岗位的学生进行的针对性训练,将通过校企交流确定的实践训练课程内容及实施,有效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真正与岗位无缝对接。

四、“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设计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理念,突破了一般意义上课程的概念。具体反映在跨课程的综合性、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岗位能力的特定性等方面,体现的是就业导向原则。在课程设计上应该充分突出课程的全新理念和特点,发挥企业的作用,选择合理和适用的实践训练项目任务以及学习内容,高效组织和优化配置已有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做好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一)学生潜在就业情形与课程的关系

学生经过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后即将就业,从潜在的就业的情形上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还未签约就业单位,将在行业领域内就业的学生,面临潜在就业企业和岗位可能会很多;第二类是已经签订就业协议,就业的企业已经明确,但具体岗位还未确定的学生;第三类是已经签订就业协议且工作岗位已经确定。对学生就业情形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能够精确地制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结构、内容、教学方法等,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学习训练等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选择项目任务,得到相应综合训练、强化训练和针对性训练,进一步从实践中得到锻炼,获得相应的收获。

(二)课程总体目标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补充,其本质是落实专业目标及提升职业能力,落实就业前的全面准备,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上,学生通过综合实训,初步达成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全部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关键专业能力得到重复性强化训练。2.对于面向行业领域内就业的学生,实现就业前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包括职业态度和素养的养成,提高职业能力,达到行业领域内就业的要求。3.针对学生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进行特定的知识准备和技能训练,加深理解和熟悉工作场景,实现与就业岗位的对接。4.对已经签订就业协议而在专业技术范围以外其他行业就业的学生,旨在从实际出发,进行必要的教与学内容上的拓展,培养从事行业就业的能力,做好相应准备。

(三)项目任务选择的依据和来源

综合实践能力训练的项目或任务选择构成课程基本内容,是课程实施决定性因素,其来源比较广泛。但是,项目任务选择和设置的前提必然是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及岗位的要求,使得项目任务的实施能达到综合实践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做好就业前准备,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6]。1.专业性和针对性项目任务项目和任务可以按照凸显专业性和针对性两种情况选择和设置,前者以重复性强化性训练为主,后者以针对性训练为特色。专业性项目或任务是指学生在就业企业不明确情况下,面对行业领域就业所选择的专业范围内的项目或任务,其教学实施将为学生面临行业领域内众多企业就业而夯实基础、创造条件。针对性项目或任务是为就业单位确定或岗位明确的学生设置的训练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实施可使学生与企业和岗位紧密对接。2.项目任务选择的依据专业性项目或任务选择和设置的主要依据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及其分解的各层级目标,项目和任务的选择须注重专业内关键能力强化训练,包含必要的重复性和深化训练内容,并能够调集专业内外的教学资源予以支撑;针对性课题项目选择和设置的依据应该着眼于学生就业需求、已经签约的企业和岗位情况,在企业参与下设定和选择项目任务。3.项目任务的来源“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项目或任务大体上可以来自这几个方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需要强化训练关键能力的项目或任务;按照学生签约的企业实际情况,在与企业沟通合作的基础上而设定的项目任务;根据学生已经签约的就业岗位,梳理岗位能力,选定的具体针对性项目或任务;根据学眩现有实验实训条件,设定具有符合专业性项目任务特点的工程实践内容;指导教师按因材施教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训练情况、实际能力状况而指定的实训项目或工程任务;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制作或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等等。

(四)“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内容设计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含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学习、技术应用、技能训练,三方面的内容将融合在具体的课题、任务或项目之中。课题、任务或项目数量较多,形成系列,基本涵盖专业关键能力和岗位主要技能。学生针对这些项目,根据自己就业状况,有自主选择的便利条件。教学双方在这一系列项目任务选择、执行、完成、考核的过程就是课程的教学活动。1.系列化项目任务的设计经过认真筛选和归纳,可以编制出系列化的项目任务,并分类实施。表1中,必选项以专业性项目任务为主,起到强化专业能力的训练和素质养成作用而达成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按照针对性项目任务作为可选项,供已经签约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直接针对就业准备。选择不同,使得每个学生的课程计划、执行和教学进程不同,即在课程具体实施上,每个教与学的过程都有特别之处。至于项目任务选择的多少,以达成课程目标为依据,不拘泥于数量等问题。课程任务可以多样化,只要是为就业准备的且符合学校实际条件都可以,因此专业课程需要的补充学习、潜在就业行业领域的执业准备、自主创新设计或制作等内容,均可列入课程之中,与专业性和针对性等项目任务一起构成系列。2.课程内容项目任务设定后,应该编制各单项任务翔实的任务书,明确工程任务内容、技术技能目标、任务考核方式和要求、完成任务的条件和资源、教与学的基本方式、参考资料目录等内容。一个单项任务就是一个工作情境,都基于学生已经完成的专业课基础之上的学习或进行技术技能的拓展,真实地实现专业知识和技术综合应用、技能训练的功能和作用。表2是课程内容设计样表。在具体实施中,除必选项外,原则上每个学生的自选项可以是不同的,但两者权重加起来达到100%,以利考核。

(五)课程教学基本步骤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实施步骤灵活机动,尤其要适应学生陆陆续续签约的动态变化,应根据课程进度与学生情况滚动调整。课程教学原则上可按照以下主要步骤组织实施:1.根据指导教师建议,学生根据自身就业情况初步选择项目任务和学习内容,或者提出自选项目。2.教师审核学生的选项,提出项目任务要求、能力目标、工作量和进度安排建议、考核标准、考评权重等,进而教与学双方确认。这些事项都是互动的并极力体现出学生更加主动特色,做到教与学双方协商一致。3.学生领取项目任务书或工单,制定项目或任务实施计划,交由指导教师审批,并作为考核依据之一。4.学生单独或分组执行任务,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工程实践活动。对组队形式,须要求每个成员均有独立完成的具体事项,并做到团队合作、共同进步。5.学生单项完成后先进行自检自查、交叉检查,然后教师检查验收并阶段性评分定级。各单项及总评都以学生实作、实践结果为主要考评项次。6.课程结束时,须进行项目实施总结,演示实践结果,撰写技术报告。

五、“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实施的几个问题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有着本质的不同,不是取而代之。它与普通意义上专业课程或实训课程虽有共通之处,但又有重大的不同,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一种整体性的高效学习训练手段,对学生就业或执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认真组织课程的实施。实践经验表明,在课程具体实施中,除项目任务设置和选择特别重要外,还必须注意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课程实施的时间及弹性问题

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计划,对某些专业课程还可以考虑与之整合,在整体学习时间和学分管理上协调一致,符合教学规则。课程学时及时间跨度,要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实际需要设定,一般可以考虑4—8周,具有时间上的弹性。课程实施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学生专业技术课程学习结束后,就业双向选择之际,学生面临择业和顶岗实习之前。对高职学生,课程实施时间大致上在第三学年上半期后半段。

(二)学生主体地位问题

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可以表现在根据就业实际情况、与就业岗位直接对接或与潜在就业岗位谐合等而进行的自我选择项目任务上。同时,学生带着一定目的性去完成任务,达成就业技术技能的针对性准备就有了良好的内在驱动和取得成效的基础。在完成目标和任务驱动下,学生会根据对就业企业或岗位的了解,主动去理解任务、分析任务、执行任务。主体地位还表现在课程实施中的动态“响应”,即学生在课程实施期间实现签约,其任务的重新选择和内容调整上会随之变化,即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上也有“弹性”。

(三)个性化教与学计划与因材施教问题

对一系列的项目和任务,因就业方向和岗位不同、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不同、先前所具有的基本功不同、技术技能应用能力高低不同等因素,学生选择的项目任务就有不同,形成每个学生课程目标或执行计划不同,使得课程执行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色。这恰是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的主要作用的表现。为达成学生的个体化收获,每个学生需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制定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训练计划,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实现。表3是一种学生学习训练、工程实践计划样表,以此来实现学生个性化需求。

(四)教学方法问题

“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以实训实作等实践活动为主,可采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各种先进的手段均可实施,如PDCA循环、演示法、案例法、一体化教学、师徒传授法等等。每个单元任务,都应当准备完善的教学文件资料,如工单、单项指导书等。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形式将会是一对一的实际指导,扮演企业里“师傅”的角色,要能激发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准备问题

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需要的资源较多,如场地保障就是基础条件之一。指导教师及团队要有比较丰富的工程实际经验和教学经历,能从理论到实践上指导学生学习和训练,方法灵活机动,在使学生得到充分就业准备前提下,按需要即时应对学生因就业而发生的项目任务变动等“弹性”问题。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上要加强组织和管理,提供教学设备、配套物质,满足项目任务完成的需求,必要时应调集专业外、学校范围内甚至是企业的设备或实施,配置资源,确保教学有序进行。教与学双方都要主动沟通企业,进一步明确企业要求和岗位技能目标,选择合理的实训项目或实践任务。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当聘请企业教师直接参与相应教学工作。

六、结束语

设计开发和实施“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是本着“市场导向”、“能力本位”等职业教育理念进行的人才培养方法的创新和课程改革。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学生专业技术课程结束后就业之前,开设基于工程任务的以实训实作为主要教学方式的“综合训练与实践”课程,通过合理和精心选择实训和学习项目任务,能够使学生在就业前的实际知识掌握、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技能等得到充分的强化、训练,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效对接就业单位和岗位。同时,在课程实施中,还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2]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J].职教论坛,2008(20):4-15.

[3]徐国庆.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体系的设计[J].职教论坛,2009(18):4-7.

[4]申爱民.试析高职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岗位导向型”模式[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4-6.

[5]夏英.关于职业教育顶岗实习课程的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13(06):83-85.

7.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 篇七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城乡规划,设计课程

近年来, 城乡规划与设计专业升级为一级学科, 城市规划设计及规划管理各层级对规划人才的需求也使其成为民办本科院校广受欢迎的办学专业之一。截止2008年, 全国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150所, 其中民办院校接近50所, 约占规划类院校总数的1/3。民办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而设计类课程作为培养城乡规划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 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面均要求有自己的特色, 同时受到招生规模、生源质量、教师数量以及实践平台的限制, 民办本科院校的设计类课程也面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1]。

1 民办本科办学特色对设计类课程的要求

1.1 民办城乡规划本科的办学及就业特色

与公办知名院校相比, 民办院校办学起点偏低, 但笔者认为一流的民办本科院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构建完整的城市规划知识体系, 在培养基本技能, 保证多样化就业的同时, 保证一部分精英学生进入更高领域进行深造, 因此笔者所在的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市规划系在设计类课程设置方面坚持全覆盖的原则, 两年的实践证明, 完整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培养方式, 保证多元化的毕业去向。

1.2 城市规划设计类课程的能力培养特点

本文探讨的设计类课程包括中高年级开设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城乡总体规划三大核心设计课程, 覆盖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设计层面, 前者以后者为上位规划, 多采取案例教学的手段[2], 设计过程一般包括现状调研—现状分析 (提出问题) —提出规划思路 (形成初步方案) —比选确定最终规划方案—完整成果的规范表达, 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 也培养学生认识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3]。

1.3 民办本科院校特色对设计类课程的要求

立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现办学特色, 笔者认为民办本科院校设计类课程应体现以下要求:1) 设计课程设置要全覆盖。三大设计课程构成当前法定规划的核心内容, 对培养学生各项专业知识、技能, 提高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多项能力的培养也为学生未来的毕业去向提供更多的可能性。2) 强化规划设计基本功。民办院校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具备从事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 因此绘图能力、现状调研、规划分析、规范出图等基本功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练习得到强化。3) 择优提升创新设计能力和方案表现能力, 保证适当比例的精英培养。在设计课程中也要加强对设计能力和方案表现能力的培养, 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思维转变, 这也是民办院校创建专业品牌的关键途径。

2 民办本科当前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困境

2.1 偏大的招生规模与偏小的师生比

民办院校多为自收自支的经营模式, 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当前热门专业, 其招生规模及其增长幅度均明显高于普通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偏大的招生规模也带来设计类课程师生比偏小的问题。目前南京大部分公办院校的规划设计课均由2名~3名教师进行分班指导 (另可由2名~3名研究生担任教学助理) , 师生比一般在1∶10~1∶20之间。而民办学院在近年来也开始尝试分班教学, 如金陵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类课程分2个班级进行授课, 目前的师生比约1∶42。

2.2 规划原理基础薄弱与“学而不思”的状态

民办本科院校生源多为本二、本三批次的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相对不高, 尤其对理论课程兴趣不大, 对设计课前期的原理课程缺乏学习热情, 平时对设计案例的积累、学习都比较被动, 按照传统的先基本原理后设计练习的环节安排, 前期理论课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后期进入练习环节, 学生往往疲于应付各种绘图作业, 进入设计状态所需时间较长, 也容易陷入“学而不思则罔”的状态。

2.3 侧重实践应用能力与缺乏教学案例的矛盾

民办本科设计课程的一大重点是锻炼学生的现状调研、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并且形成规范而专业的图纸表达和文字表达, 因此民办学校的设计课程应更加注重现状调研、现状分析、规范的成果表达等基本环节的训练。公办院校的规划设计课程大多有学校下属设计院或工作室提供案例支撑, 以实现案例的比选和基础资料的获取, 简言之就是有“真题”支撑, 而民办院校往往没有这一实战基地提供案例支撑, 对控规、总规这类偏中观和宏观的设计综合练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地形图、社会经济数据、现状基础设施、相关规划等资料获取不便。

3 创新实践探索———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市规划系为例

3.1 多途径保证相对合理的师生比

1) 途径一:维持稳定的招生规模, 合理增加周课时。

针对设计课师生比偏小, 实训时间不足的问题, 首先要根据现有的实验室及专业教室、专业教师队伍状况, 保持稳定的招生规模。其次, 应保证合理的周课时, 缓解师生比偏低带来的指导时间偏少问题, 通过适当增加周课时确保每个方案小组每周得到的指导时间不少于15 min, 也可将以个人独立完成作业 (需要更多的一对一辅导时间) 的修详规拆分成两个学期进行授课, 以加强基础设计课程的练习。

2) 途径二:因课施教下的小班化教学。

分班教学是扩招背景下保证设计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然而一个标准班应该维持多大规模, 这是分班教学首先要探讨的问题。分班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确保每个设计小组具有合理的一对一方案指导时间, 因此标准班的规模应与设计课程的周课时安排相匹配, 并与设计课程的类型相适应。

金陵学院拟采取的改革方案如下:首先根据专业实验室配建标准确定标准班人数, 目前我系城市规划专业实验室按照30人~40人的标准配建设施, 并由此确定标准班规模, 然后根据设计课类型及其工作量确定方案分组人数, 最后根据合理的方案指导时间确定周课时量, 具体分班分组及课时安排见表1。

3.2 将设计练习融入前期原理教学环节

把设计练习融入前期原理教学阶段, 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设计方法, 是民办院校设计类课程的一大要求和特色。笔者在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对各类设计课程的前期练习内容和要求进行简单介绍。

3.2.1 修详规:单项临摹与方案临摹

修详规的前期设计练习主要为临摹练习, 根据内容分为单项临摹和方案临摹两部分。单项临摹即结合课堂设计原理的讲解, 同步进行居住区结构、景观设计、道路交通组织、建筑组合、户型等项目的临摹, 以及组团设计、分析图绘制等练习, 实现对设计要素的分解练习, 并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方案临摹即是遴选优秀的修详规设计方案进行临摹, 可以选择历年获奖作品或者最新教材中的典型案例, 在进度安排上也可以从单个组团的临摹过渡为完整方案的临摹, 在学生做临摹练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对临摹方案的特点进行讲解, 比如方案的结构、设计要点、方案特色是什么, 方案中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结合方案解释基本的设计原则, 比如住宅间距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建筑空间组合的原则、道路设计的特点和一般标准、停车设施配建的要求等等, 以减少临摹练习的盲目性。临摹的主要目的在于练习线条和手感, 对修详规方案及成果表达的要求形成感性认识, 模仿优秀作品的色彩搭配、表现技法, 以提高后期设计练习的出图水平, 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同步练习掌握修详规设计的基本原则。

3.2.2 控制性详细规划:典型方案学习

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承接总规要求、指导修详规编制的特点, 在设计内容上既要体现用地布局的一般要求, 也要体现建立控制指标体系的刚性要求, 是学生从微观设计向中、宏观规划过渡的层次, 学生对控规设计基本原理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因此结合前期理论讲解, 我们融入了典型方案学习的过程, 首先要遴选相对完整而典型的控规案例, 可以是最新教材中的案例, 也可以选择课外的案例, 然后各控规练习小组对案例内容进行学习、分析, 并对主要图纸进行徒手临摹, 在临摹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方案设计要点的引导, 最后各组以PPT汇报的形式, 对案例的内容组织、构思、方案特点进行讲解。

这一方式通过学生对既有典型方案的学习和理解, 了解控规编制的程序、内容和要求, 有助于学生理清控规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2.3 总体规划与设计:中等城市的纲要练习

城乡总体规划与设计是高年级的设计课程,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对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 经过前期的控规设计练习, 学生已经了解规划的基本流程、分析方法, 为了让学生尽快熟悉总体规划编制的思路, 在前期理论课阶段笔者从学生熟悉的长三角区域遴选县级市作为案例城市 (提供用地现状图) , 按照总规纲要简化要求, 重点就区位条件、市域社会经济与城镇空间分析、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分析、规划结构优化、用地布局调整等核心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引导学生梳理总体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核心问题。各类设计课程的前期设计练习内容及要求见表2。

3.3 依托互联网实现基础资料支持下的“真题假做”

案例练习是设计课程的核心环节, 而案例的选择与前期基础资料的获取是设计的基本前提, 当前发达的互联网不仅构建了规划信息共享平台, 也为规划前期基础资料的获取提供了多种途径。笔者经过三年的实践积累, 就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设计前期资料, 保证规划环节的顺利开展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1) 在案例选择方面, 采取就近原则以方便学生外出调研, 控规一般选取区位较好、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旧城地区 (2 km2左右) , 总规综合练习一般选取学校周边资源和产业比较有特色的新市镇 (规划城镇人口一般在8万人~10万人) 。2) 调研前基础资料的获取, 重点利用互联网获取区位分析底图、社会经济基础数据、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内容及要求、与本规划相关的典型案例以及规划区相关的大事件, 为实地勘察奠定感性认知, 减少外出调研的盲目性。3) 设计规范的获取, 包括用地分类标准、计算机辅助制图规范及设施配套标准。通过网络搜索获取, 或与当地规划设计院实现资源共享。4) 分组外出调研, 以影像图代替地形图, 明确现状用地和现状路网布局状况, 获得对规划空间风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感知, 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4 结论与讨论

民办本科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作为当前规划建设人才多样化培养途径的组成部分, 其设计类课程尤其要强调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 遵循先模仿后创新的思维过程, 在反复的实践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设计素养, 本文对教学组织模式、教学方法的探讨皆来自于金陵学院城市规划教学团队的探索和实践。

笔者对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的研究均得到了南京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多位老师的悉心指导, 在与他们的讨论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借此机会一并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陈征帆.论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素养及教学模式的应变[J].城市规划, 2009, 33 (9) :82-85.

[2]杨光杰.城市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规划师, 2011, 27 (10) :111-114.

8.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 篇八

【关键词】网页设计与制作;现状分析;课程改革;实践

引言

随着信息产业化建设不断升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难以割舍的重要部分,信息发布、产品推介等通过网页快速高效的传递到世界每个角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网站建设,网页设计人员就业前景越来越好,就我国而言网络企业数量还不到整体企业的1/5,职业学校担负着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应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解决教学中存的问题,不断提升课程教学与实际应用的契合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未来方便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有其自身特点,这是一门操作性要求较强的课程,学生们通过学习操作,运用软件完成一些设计作业,深层次挖掘可以发现,该课程实践性强,却也是一门边缘学科,因此在课程教授时需要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将更多的理论赋予实践,始终要学生们保持操作学习,只有如此,才能掌握要领。

一、计算机《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现状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相对以往理论填鸭式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目前我们的多媒体教学应用开始普及,学生边操作边学习已经成为教学主流,尽管如此一些理论与实践的脱钩现象还是存在的,我们的学生实际设计能力与未来从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体现,也是未来我们要攻克的难关,对于目前《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们需主要解决的问题有:

首先教师教学水平需提高。《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执教教师需要了解目前的市场变化与行业需求,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要做到有计划的调整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更多更新的咨讯与学习方法,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我们设计网页将来服务各行各业,这就需要我们有丰富的信息来源,有条理的梳理各行业特点,可见我们的教师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高水平的教师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其次教学目标需要更清晰明确。目标是教学的落脚点,《网页设计与制作》作为实践课,在上课之初我们就应告诉学生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直接击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简而言之,强化对学生未来从业有用的教学部分,弱化辅助性的理论部分,将了解与掌握的部分直接明了的告诉学生。

再次应重视项目教学。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对项目任务不是很重视,也没有监督每个同学完成,其实这是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教学步骤分享学生们的项目任务,不断强化项目于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的同步,让学生在校园感受未来就业时的工作状态,有利于学生消化课堂重点的同时会有更多的创新部分被发掘,学生进步更快。

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探索

《网页设计与制作》旨在培养学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其中涉及到Dreamweaver、potoshop、coredraw等软件的应用,通过学习,学生们能够规划网站,设计版块等,加工信息、处理各类框架布局,最终完成一项项目任务。由于从业后学生们需要按照客户要求,对网页设计做出策划、制作等,因此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软件的使用的能力,还有沟通能力、搜集能力、协作能力等。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确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综合能力是计算机应用的综合能力,这就将我们的而教学改革落到了实处,极好的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轨的问题,高职学生在具备WINDOWS系统操作能力后,熟悉办公软件,专业方面熟练掌握Dreamweaver、potoshop、coredraw等软件,通过学习能够独立完成页面不同主题、内容、功能等项目任务。总而言之,《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就是要提升学生在数字媒体应用上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网页设计与制作。

三、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设计建议

1.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网页设计涉及的原理与技术相对较多,比如ASP/和HTML等,我们在一门课上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课时做到将多种软件相互交织渗透,结合固有的知识点做一些不要的延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个完整的网页少不了精美的图片,这就需要学生们熟练掌握potoshop,利用技术对一些不完整的画面做细节处理,结合coredraw可以对文字进行设计编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以一个完整的网页案例作为模板,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类软件丰富其中的细节和板块,提升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

2.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法。这里是对教学内容设计的深化,我们在做课堂教育时,提出一个完整网页设计案例,要学生们找到重点,将其中的画面、板块、构架等融入讲解,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出演示,一些特殊的知识点要重点作出强调,最后要给学生们布置任务,即设计一个网页出来,还要进行评分,与案例网页的对比,学生们有一定的参照性,通过动手实践,学习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3.实现教学相长。教与学本身就是同步的,在体现实践性的部分,我们拥有的优越条件是,让学生们人手一机,独享一台计算机远比看大屏幕要强得多,学生们可以时刻保持与老师的思路同步,在操作上也可以做到随时遇到问题随时解决。通过网络我们可以下载到更多有用的案例或可见,节省教师的时间,也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乐趣,根本上提升学习效率。

4.设计实验环节。很多学生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且在实践操作方面也大大超过了我们的课程安排,这里我们需要对学生做摸底,做到提升兴趣激发更身层次的求知欲,我们要给学生们一些命题实验,比如做一个公益活动推广类网页等,让学生们分组完成,该项目可以为学生们的综合考核加分,通过项目试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开发能力、写作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

5.改进考核方式。目前我们更注重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做考核时也要考虑这一点,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适应当下的教学,即任务作业、实践操作、理论考核等三方面评定,任务作业的比重可以有20%、实践操作60%、理论考核有20%,通过有重点的量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重视上机操作,尽量多的拿出作品,为自己的学习加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更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刻结合,不断缩短用人单位与所供人才之间的差距,通过我们不断对课程的改进和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已经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广泛激起了学生的而兴趣,且更多的学生愿意为作品倾注心血,未来通过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更新、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法、实现教学相长、设计实验环节、改进考核方式等,相信我们的教学定会取得长足进步,教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张伟娜.《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2.

[2]仲静.告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1.

[3]喻会.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9.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 篇九

在学习《新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之后,我知道了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学科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以间接经验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以学生的亲自实践和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学科课程有很大的不同,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素质,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这门课程中,第二部分“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教学设计与评析”,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设计与活动过程。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这门课程的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怎样进行学生实践活动有了一些思路。案例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综合活动”四个领域,其中,综合活动展示的是综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主题班会与学校大型活动的活动设计与流程,更便于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地借鉴。

人与自我教学案例中,“学生与网吧”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活动设计:主题的提出、活动目标、活动设计、活动过程(活动计划和活动展开两个方面)教师反思、点评。在这一部分里,不仅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法,而且明确了一种让我的学生能更好的对待网吧使用网络的教育方法,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比老师家长的说教更有效果。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了能力。“学生与网吧”的课题,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从而主动拒绝网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0.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 篇十

摘要:通过对微时代特征的研究,分析在微时代背景下实施网络营销实践课程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以此为基础,从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理念、主体、内容、形式、考核五个方面构建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期通过该创新体系,促进学生网络营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出更多在网络营销领域有实践精神和创业激情的学生。

关键词:网络营销;微时代;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5-0054-02

微时代是一个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并迅速发展的时代。以微博、微信、微视、微课等为代表的各种应用技术,正不断地改变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信息传播方式,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作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营销学中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教学活动――网络营销实践教学,应有着与其他课程实践教学不同的体系与方法。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怎样转变传统实践教学思维模式,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网络营销课程内容并应用于实践,已经成为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微时代的特征

“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终端设备,对信息进行实时、互动、高效传播的时代[2]。现今,以微博、微信、微视等为载体的各种应用技术,以其内容简洁、操作便利、信息共享、即时互动等优势,成为当代大学生传递个人观点、关注社会现象的主要工具。一般说来,微时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播主体的大众性。借助于网络平台,使用者可以有自己的微博、微信。通过粉丝、朋友圈等多向沟通形式,形成一种复杂而密集的多层网络结构。通过这种方式,互不相识的人们也可以建立联系,并针对某一现象或事件发出自己的“声音”,真正实现了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2传播方式的即时性。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语言进行实时交流,也可以通过聊天室和一群人进行实时语音对讲。同时,用户可以用关键字搜索,推送信息并进行分组管理与发送,大大方便了信息的获取与交流。

3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以微博、微信、QQ空间、陌陌为代表的、多种备受大学生喜爱的聊天工具的使用,使得用户之间的信息传播可以通过文字、语言、图片、表情、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

4传播范围的拓展性。通过“一对多”“多对多”信息传递与交流方式,使得信息传播呈几何级递增,更加具有拓展性。

二、微时代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网络营销教学是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展开的一门课程。微时代环境给网络营销实践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结合现阶段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网络营销实践教学进行深入分析。

优势(Strengths):微时代背景下,传统营销方式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学生的需求与时代发展。网络营销结合网络传播学、心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等学科特点,转向以移动互联为基础的终端移动平台,OTO、OTM营销模式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随之发生改变的是网络营销实践教学内容也由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网站建设、搜索引擎营销、许可E-mail营销等转向以微博、微信、QQ空间为主题的教学内容上来了,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网络营销实践教学内容,使之能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

劣势(Weakness):网络营销教学体系的构建,只有短短20多年的历史。微时代不断更新换代的技术与方法,从根本上冲击了其教学体系的基础,尤其是在实践教学领域。即便学校购置了昂贵的模拟软件,即便模拟平台能让学生了解一些网络营销的策略与具体实施方法,但是由于软件平台自身的虚拟性、封闭性,无法反映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特征及技术、工具、方法的更新换代,约束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理念。

机会(Opportunity):微时代所带来的多种新教学工具、方法与技术平台,大大丰富了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内容,进一步促进了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新发展,并为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威胁(Threats):微时代给学生带来时效性强、前沿性高、现代感强的巨大信息量的同时,也给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有着极强的信息捕获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还要能熟练掌握、应用网络营销新技术与方法,并能及时、准确地解决C2C、O2O、O2M模式下可能面临的各种营销问题。同时也给学生实践提出了更多的内容,如要求有一定的网络营销理论基础、有一套完整的网络营销知识体系、有一定的网络技术、能够就网络营销的应用性展开实战练习等。

三、微时代网络营销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针对上述网络营销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试图构建一套网络营销实践教学创新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结合微时代特点的、全面的、整体的创新过程,包括实践教学理念、主体、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如图1所示。

1实践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根本。微时代的网络营销实践教学要取得预期的成果,就要从根本上颠覆重理念、轻实践的思想,树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导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相融合、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的理念,利用微时代所提供的新技术与方法,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将学生在实验室软件实训与课后创新创业相结合,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灵活的综合运用能力、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及诚信的创业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网络营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2实践教学主体创新。一方面,要给从事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以一定的网络营销外出学习与培训的机会,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掌握网络营销新工具与方法。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由于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这使得他们有可能接触并体验网络营销最新、最前沿的理论与方法。这就使得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以任课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思想,让这部分学生走上讲台,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心得与体会,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让他们的思想在碰撞中闪出耀眼的光芒。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组建网络营销团队或加入已有的网络营销团队。实践教学主体的改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网络营销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实践教学内容创新。网络营销的实践教学内容,不仅仅只是对课程理论的重现,还要能适当运用微时代所具有的工具与方法,如微博营销、微信营销、QQ营销、陌陌营销等。这些方法通过多平台支持的移动终端设备,支持多人群聊,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具有细分市场明确、针对性强、方便快捷等特点,应该融合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中。

4实践教学形式创新。形式服务内容。实践教学的形式创新应该围绕实践教学内容,从企业网站建设、许可E-mail营销、搜索引擎优化、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等着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设备与实验室教学资源的融合,创新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提高实效性[3]。同时,指导教师还应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全程监控、指导学生的实践过程,对学生的疑问实时解答,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实时评价。

5实践教学考核创新。实践教学考核包含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和对学生的考核。对指导教师的考核,一方面要考察其带领学生在实验室模拟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要考察教师在实践教学理念、主体、内容、形式方面是否真正贯彻了上述创新思想。对于学生的考核,除了考核学生实验结果外,还要考核学生在实践过程是否运用了最新的网络营销工具、是否加入了现实生活中网络营销团队并从事营销活动、是否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业活动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实时监控,并加以指导。

总之,针对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我们希望借助于微时代这个利器,提出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即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环节,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教学工具的应用,重视对本科生创新与创业的培养,激发学生对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强调指导实践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实践为主体、教师指导为基础的合力,共同促进微时代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丰富与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有些事,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经典语录下一篇:事业单位领导述职报告与事务所会计的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