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6篇)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 篇一
一、新课的引入:从复习提问“什么是电流?”“怎样才会产生电流?”引入新课。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才会有电流。由此可以猜想:所加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另一方面,任何导体都有电阻,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可以猜想:电阻越大,电流会越小。接下来对猜想进行实验研究。
二、向学生交待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回忆“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入手,进一步引出用“控制变量法”来做这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第一次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因此,在连接实验电路时,除了复习电压表和电流表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外,还要提醒学生一些应当注意的问题。每个实验做完后,利用取得的数据启发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并且要再次强调实验的条件。
三、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分析:喜爱这样课堂的人更多,原因是:教师讲的少,自己动手机会多;课堂比较轻松;具有挑战性;但也有同学反映部分同学没有积极性,玩了一节课,什么也没学到;同组的同学太霸道没有让别人动手的机会;这些迹象表明在探究课中如何调动全组同学的积极性?组内成员间如何协调?教师如何有效监控各个组的动向?怎样在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同学间的协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是我必须关注的问题,也反映出在新的课堂模式下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设计 篇二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2.使学生初步熟悉如何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同时测量一段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3.使学生初步领会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具:课本图8-1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问:在前面几章中我们分别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请同学们回忆:什么叫电流?在什么条件下才会有电流产生?(电荷的定向移动;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我们知道,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会有电流。可以猜想:所加电压越高,电流就会越大。U↑→I↑(板书,下同)
另一方面,任何导体都有电阻,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以推断:导体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R↑→I↓
即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这两个因素有关。
我们对于一个物理现象的研究,不应满足于“变大”、“变小”这种初步认识,还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就是说要知道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研究课题。第八章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通过什么途径来研究?做实验!因为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物理实验可以使我们找到规律。
电流受到两个因素电压、电阻的影响,如果电压、电阻同时变化,它们各自对电流的影响有互相加强或减弱的可能,也有互相抵消的可能,使我们无法判断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如何设计实验?其实,一个量受几个因素影响的问题,前面的学习已经遇到过了。大家回忆一下,比如电阻。问:“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是怎样研究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的呢?(出示小黑板)填空:“同材料、同长度的两条导线,电阻与粗细有关”;“同材料、同粗细的两条导线,电阻与长度有关”;“同长度、同粗细的两条导线,电阻与材料有关”。这“同材料”、“同长度”、“同粗细”的实质就是有意将这些量固定,每次只研究电阻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
启发学生:“与这种作法类似,我们如何来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两个量的关系呢?”应该“固定电阻,单独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或“固定电压,单独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告诉学生:这种把一个多因素的问题转变成为多个单因素问题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物理中极为有用的方法。
板书:第八章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U↑→I R↑→I↓
研究途径:实验
实验方法: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另一个量与电流的关系
二、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按课本图8-1(把图板书在黑板上)连接实验电路。先不连电压表,引导学生看清回路:电流表与R串联。读数表示通过R的电流。然后再将电压表接入,让学生看清:电压表与R并联,读数表示R两端的电压。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使R两端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同时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填入表格。
3.学生讨论:“实验数据说明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学生上黑板填写结论。
教师评议学生书写的结论,强调实验条件:电阻一定。
学生口述实验结论“电阻R一定时,流过R的电流跟R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板书:
1.实验一 研究I与U的关系
2.实验条件:R一定
实验电路:
记录
R=5Ω
三、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路图同课本图8-1,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使电压表读数保持不变,将定值电阻值和对应的电流表读数填入表格。
学生讨论:“实验数据说明电流跟电阻有什么关系?”学生上黑板写出结论。
教师评议学生书写的结论,强调实验条件:电阻两端电压一定。
学生口述实验结论:“电阻R一定时,流过R的电流跟电阻R的阻值成反比。”
板书:
2.实验二研究I与R的关系
实验条件:U一定
记录
U=3V
四、小结、巩固
将实验结论填入课本空白处,并用“ ”符号将实验条件标示出来。
3.《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 篇三
本节课主要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我认为结论和应用不是本节课主要的目的,本节课主要应该是结论的得出过程即实验的探究过程。本节课如果学生能自己做,自己得出结论是最好的,但一般耗时太多,而结论出不来。为了追求上课的完整性,我采用有学生完成每一步探究过程,除了实验过程例外(因为这是比较耗时间的内容),学生得出结论。
1、探究过程: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人类认识电流的过程开始,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猜想―――学生设计实验(主要是设计第一幅图,第二幅图一般学生不易设计出)―――学生实验并得出数据
2、分析数据:分析数据间代数关系;图像分析数据(从数据看是正比或反比,从图像跟能说明正比反比关系),此过程学生在书中图像画能比较阿訇的说明问题。
4.《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 篇四
物理实验六大步骤分析
一,清楚实验目标(题目、提出问题):探究理解:1,为什么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压时产生电流的原因,可能电压越大电流也越大;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那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这是我们学习电学必须研究清楚的问题。
2,探究谁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是某一定值电阻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对同一导体在同一时间的对应值而言,即I是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是U时的电流。所以我们要测的电流是定值电阻R的电流,电流表要与R串联;要测的电压也是定值电阻的电压,电压表要并联在R两端。3,实验思维导向:(1)电路中电压变化可能会导致电流的变化,电阻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电压、电流同时变化,所以,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就要保证电阻不变,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就要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2)要研究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定量关系,我们需要知道导体两端电压数值不会是导体电流的队医数值怎样变化;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我们需要知道在同一电压下导体电阻值变化时导体中对应电流怎样变化。所以我们需要电流、电压表来测量准确的电流、电压数值,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同一导体的电压产生变化,也需要同一电压是导体电阻值产生变化,所以,我们需要滑动变阻器和不同阻值的电阻。二,明了实验原理;1,探究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探究同一电压时不同阻值的导体中电流与导体阻值的关系:导体阻值不同对电流阻碍作用不同。
三,合理选择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三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若干导线。
四、科学设计实验步骤,准确收集数据: 1,设计电路,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
2,分步研究:(1)保持电阻不变,测量电阻两端电压U和电流I,记下数值;改变电阻两端电压,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2)保持电压不变,测量电流并记下阻值R和对应的电流值;改变接入电阻的大小,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
五,计算对比数据,分析找出规律,制作图表 1,探究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I=KU
2,探究同一电压时不同阻值的导体中电流与导体阻值的关系:I=K/R
六,得出结论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R 实验操作要点
一,实验前:
1,开关断开;2,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3,仪表是否正确使用,电路是否连接正确;4,电流表量程选择:根据定值电阻阻值与电源电压;
5,电压表量程选择:根据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阻值与变阻器最大阻值的比例关系。6,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选择(定值电阻最大电阻值选择):定值电阻最大阻值要小于变阻器最大阻值,一般变阻器最大阻值是定值电阻最大阻值2倍。7,电源选择:大于3伏,总电流不超过0.6安 二,实验中: 1,为了减小误差,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电表指针偏转的角度大一些。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值,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值,保持不同阻值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3,每次跟换电阻时要先断开开关。
在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1,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个导体而言,不能拿一根导体的电流与另一个导体的电压进行分析。
2,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不能说电压和电流成正比。
5.电流电压电阻教学反思 篇五
电流、电压、电阻,是新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五至七章的内容。电流、电压、电阻是电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三个物理量,它们是学习电学其他物理概念的基础,是掌握电学中的物理规律、认识电学中的物理现象所必不可少的知识。这几章的主要内容有:电流的概念和单位,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的作用、大小和单位,电压表的使用,电阻的概念、大小决定因素和变阻器。
目前的教学是处在九年级下学期第一轮总复习阶段,对于这三章内容的复习关系到整个电学的复习,能够清晰地掌握好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6.《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 篇六
1、探究过程: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人类认识电流的过程开始,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猜想———学生设计实验(主要是设计第一幅图,第二幅图一般学生不易设计出)———学生实验并得出数据
2、分析数据:分析数据间代数关系;图像分析数据(从数据看是正比或反比,从图像跟能说明正比反比关系),此过程学生在书中图像画能比较阿訇的说明问题。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反思2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课堂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愉快的学习氛围,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本节采用对比复习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回忆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把电流表、电压表再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观察,引起思维,产生疑问,激发兴趣,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踊跃发言,各抒已见,从而顺利归纳出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循序渐进,突破难点。采用对比复习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学习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有更多的同学参与课堂的讨论。本人力图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增强了自信心,让他们初步体会到“创新”的喜悦,加深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感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对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体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发了解决问题过程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认识了课程三维目标要求中的知识,培养了课程三维目标要求中的多种技能,在学习过程体验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知识应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发现了学生有可挖掘的巨大潜能,教师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课堂上仍然有大部分学生不愿或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疑问大胆提出进行交流,特别是基础差的同学在这方面表现更不能令人满意,这也许跟这部分同学缺乏自信有关。今后将注重培养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反思3一、电流与电路是电学的入门,电流的概念比较抽象,讲解时学要用形象的身边的事例(如:水流)类比电流,这样学生才能理解电流,掌握电流。
二、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采用先教方法再让学生探索,然后教师纠错的教学方法,能起以下几方面作用:
1。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3。避免学生以为学生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
4。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三、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使学生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四、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助于学生活用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反思4这节课本应是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但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三种讲授新课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先让学生总读课本,然后根据课本的要求,按照“五步——反思”教学方法和科学探究六个步骤去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边巡视边辅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更正,学生分组实验结束,教师再讲授这节课有关内容及实验过程请注意事项。
第二种方法是教师边讲授新课,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课思路同时进行分组实验。比如教科书P75:设计实验中,怎样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怎样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I?在讲授过程中提问学生;学生回答分别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教师再次提问那电压表、电流表应该怎样连接?让学生画出电路图,根据电路图即刻动手接实物图……(以下的实验也是在教师的提示下去进行实验)
第三种方法: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将这节课所应讲授的内容全部讲授结束,特别强调下一节物理课到实验室做实验一、实验二时注意事项及应该怎样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以上提及的三种教学方法,我都曾尝试,不同的是第一种教学方法是在普通教室进行授课,第二、三种方法则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采用第一种方法讲授新课时,成绩比较好的几位同学收获非常大、记忆犹新,但对于学习一般的同学则感到难,不和从哪里入手去做实验。第二种方法学生动手时全部在教师的指挥棒指导下进行动手实验,大部分的实验小组都能如期完成实验,但学生在听课过程感到压力大,有手忙脚乱的感觉,实验虽如期完成任务,但课后作业检测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反映,在上课时只能顾及教师所提示怎样做实验的步骤,其他则没有时间去思考、消化。第三种方法,教师先讲授本节课有关内容,并强调了下一节物理实验课应注意事项及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学生上课时轻松,第二节课到实验室做实验时比较顺利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感觉良好!为此,同一节课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收效却不同。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案07-22
电阻焊09-16
变频器制动电阻分析08-10
35kv接地电阻整改表11-08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究的开题报告09-28
探究性教学的体会论文08-19
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10-21
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7-09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论文08-13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教学设计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