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饰论文

2024-08-24

头饰论文(通用12篇)

1.头饰论文 篇一

《头饰设计》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头饰设计》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头饰设计》教学反思1

前天,我上了一节二年级的美术课《头饰设计》,这节课我首先利用学生配戴的头饰导入(用一个小兔子的头饰导入),请出小兔子的时候,并且介绍他所带来的朋 友---狮子(森林里的万兽之王),让学生知道本课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他们所戴的头饰,从而让学生充满对头饰的好奇,产生对头饰深厚的学习兴 趣。为下面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在探究学习环节,我以许多民族的头饰为例,让学生认识头饰,并且知道头饰有隐藏、美化装饰头部的作 用,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同时,我又让学生观察书上以及我搜集的其他小朋友的头饰,学生就知道了可以利用卡片、羽毛、以及花瓣来创作,再拿出我制作的头 饰,启发学生总结出制作头饰的方法以及所需工具,掌握制作的步骤,这样做,能让学生产生创作头饰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实践活动环节,让他们分组创作头饰,要求他们进行明确分工。在学生创作时,一首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使学生在音乐中快乐创作,且能启迪学生的创作的灵感。学生创作完头饰后,让小组派代表戴上头饰进行评价。

这 节课的教学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堂结构比较完整。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方面,就没有让他们找到自己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在培养学生 的欣赏能力方面也做得不够。所以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生只有在乐中学,在乐中动手做,在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是美术课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我相信只要 善于总结,认真反思,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创新,勇于实践,就一定会有收获。

《头饰设计》教学反思2

一、教学目标 :

1、知晓头饰的构成,学习用彩色纸剪贴、加工制作成头饰。

2、通过设计制作过程与方法的体验,理解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成功的乐趣。

3、培养学生事前设想、制作过程有计划、有步骤的良好习惯和

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 课程资源准备与开发 羽毛、彩纸、胶水、剪刀等工具。

四、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剪刀、胶水、色卡纸、各种废旧软材料。

2、水彩笔、剪刀、胶水(双面胶、透明胶)、色卡纸、其它彩

色手工用纸。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了些以前收集的图片,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请大家注意观察他们的头部。(教师课件出示图片、口头介绍解释)引出课题—头饰制作(板书)

(二)讲解分析

1、讲解制作过程

(1)出示头饰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2)分步骤讲解制作过程(教师板书步骤)

2、分析制作的方法

卷、折、穿编、刻、剪挖、粘贴(教师示范操作,并强调工具使用安全)

3、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头饰?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教师把准备好的材料分发到各组)

(三)作品欣赏

教师出示学生作品,学生分析评价。

(四)学生制作

1、出示制作要求(学生齐读)

①分小组完成头饰作品的制作。

②设计创作出更新颖的图形。

③比一比,哪个小组方法多?

2、学生制作,启发学生的创作、设计,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展示优秀作品。(播放轻音乐)

(五)完成表演

1、学生戴头饰,摆造型,谈创作思路。自由评价其它作品。

2、在音乐中自由舞蹈。

(六)课后提示

还可以用这些方法设计制作其它东西,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程的“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头饰设计》是我自行创编的适用于小学五年级的一节设计制作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教学目标我定了三点:

1、知晓头饰的构成,学习用彩色纸剪贴、加工制作成头饰。

2、通过设计制作过程与方法的体验,理解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成功的乐趣。

3、培养学生事前设想、制作过程有计划、有步骤的良好习惯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在课的开始用一些头饰方面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讲解制作过程、分析制作的方法,并让学生应用生活中其他的物质材料运用,再欣赏以前学生设计制作的头饰实物作品。制作是分小组合作完成,完成后就让学生戴头饰,谈创作思路,自由评价其它作品。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舞蹈。最后提示学生还可以用这些方法设计制作其它东西,美化我们的生活,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制作出一个头饰对于学生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但是要做出一个既美观又实用且想象力丰富的头饰来却需要老师对他们的引导,在本节课中,我为学生准备了许多他们想也想不到的制作头饰的东西,比如:泡沫、树叶、羽毛、毛线等等,学生拿到了这些材料,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于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也就不断地出现,这时,再加以引导,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头饰设计》教学反思3

今天我执教了二年级一节美术课《头饰设计》,节课我首先让学前班的学生戴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头饰导入让学生产生了深厚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头饰,让他们知道头饰不仅代表着不同民族还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最后通过让学生看我自己动手制作了几个头饰来发现制作的步骤,我觉得这样做很好,让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兴趣,还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趁着现场的活跃,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内我让学生动手做头饰送给小福娃,使学生们非常兴奋,激发出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使学生们一片嘘声,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投入到制作头饰的过程中,一节课的好坏应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怎样,但是我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不足的,如果我把每个小组的作品仔细的点评一下就好了,让他们找到自己小组做的好与坏的地方,我觉得可以发展学生的评介能力,还有这样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更能体现团结友爱的一面,更能增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我也很欣慰:本节课没有一个小组没完成任务的。所以我深刻的感觉到,在玩中乐,在乐中动手做,是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这样同学们的思维都很跳跃,发散,制作出的作品当然都很成型。色彩,造型,比例,范围等都掌握的恰到好处。

《头饰设计》教学反思4

我执教了二年级一节美术课《头饰设计》,在设计这节课时,首先激活我思维的是导入部分,因为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这节课我首先利用自己配戴的头饰导入(用一个唐老鸭的头饰导入),让学生知道本课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欣赏童话剧《小兔乖乖》,从而让学生充满对头饰的好奇,产生了对头饰深厚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在探究学习环节,我以童话剧《小兔乖乖》里的头饰为例,让学生认识头饰,理解头饰在童话剧里的作用,知道它是童话剧中角色形象的直观体现。引导学生对小白兔和大灰狼形象的关注,观察、理解它们的形象特点,为下面的创作做好铺垫。同时,我又利用头饰范作启发学生总结出制作头饰的方法,发现制作的步骤,我觉得这样做很好,能让学生产生创作头饰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实践活动环节,我把他们进行明确分工,让他们分组分角色创作头饰。在学生创作时,把音乐《小兔乖乖》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使学生在音乐中快乐创作,并能及时点亮创作的灵感。学生创作完头饰后,我趁着他们意犹未尽时,引导他们戴上头饰表演童话剧,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创作成果,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

我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整节课前后呼应,课堂效果比较完整。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我把他们的作品仔细的点评一下就好了,让他们找到自己做的好与坏的地方,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我也很欣慰:本节课没有一个学生没完成任务的。所以我深刻的感觉到,在乐中学,在乐中动手做,是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就一定会有成功的收获。

《头饰设计》教学反思5

本课属于小学美术课程的“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头饰设计》是小学二年级的一节设计制作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目标我定了三点:1.知晓头饰的构成,学习用彩色纸剪贴、加工制作成头饰。2.通过设计制作过程与方法的体验,理解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成功的乐趣。3.培养学生事前设想、制作过程有计划、有步骤的良好习惯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在课的开始用表演节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讲解制作过程、分析制作的方法,并让学生应用生活中其他的物质材料运用,再欣赏以前学生设计制作的头饰实物作品。制作是分小组合作完成,完成后就让学生戴头饰,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表演。最后提示学生还可以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其它东西,美化我们的生活,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2.头饰论文 篇二

一、“黑虎羌将军”与“万年孝”传说

传说中的“黑虎将军”, 就是现在四川省阿坝州茂县 (原茂汶羌族自治县) 黑虎乡鹰嘴河人, 姓杨名国龙 (——1828) , 排行四, 族人尊称“杨四将军”。1998年秋我们在当地进行调查时得知, 杨四将军家道殷实, 且茂县、成都皆有生意来往。他在鹰嘴河下寨还修筑了庞大官寨碉楼群 (已成废墟, 仅留墙基) , 官寨隐于森林之中, 占地十余亩。凭险筑碉, 易守难攻。完全属于战争防御体系, 与理县桃坪羌寨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比桃坪羌寨险要许多。杨四将军在世时, 官寨四周完整, 而且内外皆拥有彪悍羌兵把守, 威风凛凛、声势浩大。同时, 他对清朝政府对羌族同胞的压榨有明显抵抗情绪, 使清政府大为不满, 于道光八年 (1828年) 秋, 清统治者把杨四将军诱骗到成都杀害。后来他的部众只运回了杨四将军的战马和衣甲, 厚葬于下寨一片青稞地里。族人大悲数日, 全寨挂孝。杨妻死后, 于道光八年冬与杨四将军衣冠合葬。有碑铭文记:“瀹祠蒸尝牛眠地, 百代衣冠马鬣峰”。墓及铭文在当时已属汉文化, 撰文颇具文采, 蕴藏深厚古文功底。且看上文前四字, “瀹祠蒸尝”毛传:“春曰祠、夏曰瀹、秋曰尝、冬曰蒸。”意为“四时祭”, 永远怀念杨四将军。但是他去世, 族人挂孝只是送葬期间, 时间短暂。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服饰文化而流传久远, 是不太可信的, 因为羌族孝仪文化与汉族一样, 是在一种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服饰, 应该有一些禁忌, 因此丧葬服饰具备一定的时间限制, 它不可能成为一种生活服饰现象而流传, 因此, 不能将其归纳为就是服装美术产生的根源。况且除鹰嘴河外, 黑虎乡大面积其他寨子均不属于“黑虎将军”管辖, 这些寨子也戴同样头饰, 这就说明这种服饰美术现象的产生只能归结于宗教信仰和其他方面。“黑虎羌”头饰与“万年孝”只能说是一种偶合或者是追悼逝去的人长期穿戴而影响着服饰文化, 因为悼念黑虎将军的大祭祀活动是所有活动中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祭祀活动, 所以后人为了缅怀黑虎将军而默认了裹白头帕缘于“万年孝”的说法。

二、“尚白”文化与黑虎羌族白头帕的产生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

羌族“释比”经典中讲到, 羌族始祖女神木姐珠到人间成亲时, 其父天神木比塔送给她三块白石, 要她带到人间, 女神木姐珠头着三块白石, 飘然来到人间, 为人间送来吉祥。人们就把三块白石供奉在房顶上作为祭祀物 (也丰富了建筑审美内容) 。祭祀的白石在置放时, 大释比要主持祭祀大典, 杀牛宰狗, 以鲜红之血涂于晶莹的白石之上。随着时光的流驶, 羌民把白色看待为至高无上的神, 对其顶礼膜拜。文化的发展以及崇拜白色现象的逐步扩大, 审美取向也在悄悄地跟着文化发展而发生着变化, 由宗教崇拜引申到文化审美, 因此, “尚白”文化进入服装美术领域就显得十分自然了。把白色造型装饰于头顶, 它既是审美现象又是宗教崇拜, 两者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释比”唱经《羌戈大战》里还说:“羌族始组女神木姐珠见其子孙遭难, 立即从空中抛下三块白石, 让三块白石变成三座雪山, 挡住魔兵, 使羌人得以脱险。”“由于从不知敬神的戈基人偷食了天界的神牛, 天神几波尔勒便出面‘裁判’羌人与戈基人的纷争。天神给羌人白云石, 给戈基人雪团作武器, 让双方打, 结果羌人大获全胜。”[1]白英石和雪团都是白色, 说明尚白是有来头的。在黑虎端公唱词中, 确实也唱到了戴孝以祭部落英雄的内容, 在火葬仪式 (凶死为火葬) 中, 妇女长孝过腰, 青壮男士仅头裹白帕, 手执长刀, 以武士舞形式, 追述死去的壮士过去的功绩, 祝愿逝者如愿升天。戴白色孝帕是对逝者的崇敬, 同时也让女神木姐珠知道, 她的子孙随着蓝天的白云又回到她的身边。这是从释比经典中找出的一点依据。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祭祀活动也是产生白色头帕装饰美的依据。

三、为了同其他部落装饰相区别, 由尚白崇拜而衍生为部落标志

笔者在《论腊呼羌红绑腿的审美内涵》一文中谈到:“把某种色彩 (或图案) 装饰在服饰上, 作为这个部落的族徽 (标记) , 作为与外族相互识别的标志”。在分析黑虎羌头帕的来历时, 也脱离不了家族识别徽记作用。通过宗教活动而产生了这种具有个性的白色头饰造型, 形成与其他民族的区别, 所以家族识别也是产生服饰美术的根据之一。

四、植物的崇拜心理产生服装头帕的装饰美

黑虎羌妇女头饰造型:它的两帕头高高立于脑后, 脑前白布折叠成高冠、花状, 额上方为檐 (俗称“一匹瓦”) , 再从脑后垂下两圈白布至背心, 头部周围捆扎, 完成整个造型之后, 它的形状就象一朵大百合花盛开在头顶, 这样的头帕造型不仅在中国各民族中绝无仅有, 而在羌族各个部落的头帕造型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植物的崇拜是自然崇拜的一种。羌族民间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羊雀寨有一个以打猎为生的王姓小伙子, 有一天他在山上睡着了, 梦见了一朵白云正在向红云冲撞去, 瞬间, 红云掉在了他面前, 这时, 他被惊醒了, 结果发现羊角花丛中一条白蛇咬住一条红蛇不放, 他马上一箭射去, 白蛇跑了。原来小伙子救的是山神的儿子, 山神要重谢小伙子, 但小伙子什么也不要, 只要神台上的羊角花。谁知他把羊角花拿回家中后, 羊角花却变成了一位羌族美女, 小伙子与仙女成了亲。”[2] 从这个故事中, 我们看到了羌族对羊角花的赞美, 因此在后来的祭山活动中, 就有了祭花的仪式, 祈求羊角花仙女保佑羌民, 年年风调雨顺。由于崇拜花, 因此就把对花的崇拜表现到了服饰中, 就产生了服装美术的现象, 羊角花是白色的, 所以和以上的白色崇拜分析是一致的。

以上对黑虎羌族头帕的审美分析, 目的是要说明羌族美术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因此应该说“黑虎羌”这种造型的头饰与“万年孝”这称呼是没有太多的联系, 起码证据不足。因为“黑虎羌”迁徙于此是唐代前后的事了, 在历史的进程中, 出现了无数个羌族英雄, 纪念任何一位都有可能, 但不是杨四将军。因为就连在《茂县志》里也查找不到关于杨四将军的记载 (有两种可能:一是修志时没有调查到, 二是本人的政绩不足以进县志) , 也许他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进县志的地步, 所以黑虎羌族的头帕不是因为他的去世而造成那样的造型流传于世, 只是有一些与他相关的宗教活动而产生影响。对老人调查了解到, 比黑虎将军还要早的时候这种头饰就有了, 祖祖辈辈就这样。他们都还解释不清楚啥叫“万年孝”。更何况文学作品 (传说故事) 的描绘是不能代替科学的。所以笔者认为, 羌族美术中黑虎羌族的头帕产生主要是来源于宗教崇拜——那就是白色崇拜。

黑虎地区羌族独特的头帕造型的诞生, 包含着宗教说、劳动说以及生活环境与战争因素、民族区分等多方面条件和原因, 造就了今天这种极具装饰风格的、造型美丽服装头帕样式, 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服装样式。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今天“黑虎羌”头饰的造型美形成因素, 黑虎头帕的诞生应该是黑虎羌族美术智慧的结晶, 是千百年来羌族民间艺术创造的成果, 是中华民族服装美术中绝无仅有的作品, 是羌民族服装艺术的活化石。

摘要:羌族是多种崇拜的民族。在各种崇拜中尚白是主要精神崇拜之一, 因此, 黑虎羌民把白色头帕裹于头上除了装饰美以外, 更重要的还是缘于宗教思想和氏族标志。

关键词:黑虎羌,头饰,尚白,氏族标志

参考文献

[1]罗世泽, 时逢春.木姐珠与斗安珠[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3.

3.温婉优雅的头饰 篇三

梳,是整理头发的工具,通常形状扁平,并带有很多齿。昔日的梳通常以木制造,如枣木梳子、梅木梳子、黄杨木梳,也有骨梳、牙梳、角梳(牛角)、金属梳,现在大多改用塑胶。除了整理头发外,插梳亦可作女人发饰之用,插梳用作发饰亦有悠久的历史。

插梳在欧洲的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新艺术运动,涌现了无数美艳的艺术品,从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时期,各种漂亮精美的插梳就看不过来了。亚洲不少民族都有长久的用梳历史,每个民族都发展出具备独特民族色彩的梳子,而英国插梳独领风骚,民间传统女性发型常会以插梳作为装饰。除了日常梳理和插戴外,一些插梳还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至今不少民族仍然保持插戴梳子的传统,例如: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发型常用插梳装饰和固定,甚至有多款不同的梳子用作装饰不同的发型。它们的基本特征是上大下小呈倒梯形,个别呈两侧展翼状,有素面的,亦有刻上几何花纹的。常见的梳款式是短柄、长齿、装饰精美的片装玉梳,梳背和梳两侧面多雕刻上乌纹、兽纹、几何纹等。材料除了象牙、木、骨等材质外,还有黄金制作的梳子,偶尔用琥珀、玉石、绢、瓷等镶嵌。制作工艺通常为:打磨、漆雕、描金等。

古韵今风,明丽绚烂的插梳让女人的发型百变演绎,不同场合可以打造不同发型,方寸之梳,玲玲小巧展现出女人活泼、青春、精美的气息,亦能展示女人成熟、优雅、妩媚、奢华、高雅等非同寻常的特质,成为女人的个性装饰品。

4.《头饰设计》教学反思 篇四

在探究学习环节,我以许多民族的头饰为例,让学生认识头饰,并且知道头饰有隐藏、美化装饰头部的作 用,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同时,我又让学生观察书上以及我搜集的其他小朋友的头饰,学生就知道了可以利用卡片、羽毛、以及花瓣来创作,再拿出我制作的头 饰,启发学生总结出制作头饰的方法以及所需工具,掌握制作的步骤,这样做,能让学生产生创作头饰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实践活动环节,让他们分组创作头饰,要求他们进行明确分工。在学生创作时,一首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使学生在音乐中快乐创作,且能启迪学生的创作的灵感。学生创作完头饰后,让小组派代表戴上头饰进行评价。

5.美术教案动物头饰 篇五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动物的基本造型特征。

2.运用剪贴的方法制作出形象各异的动物头饰。

3.知道节约材料,能根据制作的需要提取相应大小的纸张。活动准备

1.动物头饰的作品图片或实物若干。

2.绘制头饰的彩色卡纸(做底版用)及各色彩纸若干,剪刀、胶棒等材料。

1.引发学生创作动物头饰的兴趣,了解头饰的基本结构。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表演一段跟动物有关的故事。你想扮演谁?我们大家怎样才能知道你是在表演这个动物呢?对,可以戴上这个动物的头饰。

(2)教师:今天我们就每人给自己做一个动物头饰。头饰是怎样戴到头上的?由哪几部分组成?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头饰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动物形象,一个是固定在头上的头箍)。

2.观察各种动物,知道其主要造型特征。

(1)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把动物头饰做得像,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做的是什么动物呢?

(2)教师小结:要把动物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比如制作小猪头饰,我们要把它的翘鼻子、小眼睛、大耳朵做出来;做小鱼头饰,就要表现出鱼身上的鳞片和游动的鱼鳍等等。

3.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要点提示

1)做动物形象的纸张要硬一些(如卡纸);动物的五官等可以选薄一点的纸,可先用笔画出造型再剪贴。

2)用卡纸先做一个整体造型,然后再粘贴五官,以增加头饰的牢固性。

3)教师事先准备好宽3厘米、长60厘米的纸条做头箍,然后将做好的头饰贴在头箍上即可。

4.学生戴上自制的头饰,相互交流制作体会,在自由表演中结束活动。

6.头饰与文化:银簪的收藏 篇六

银簪的样式多种多样,常见品种有双顶簪、如意簪、通气簪、盘髻簪、耳挖簪等。就形制而言,单股笄称“簪”,双股笄为“钗”,笄首有垂珠坠饰者则称为“步摇”。银簪造型千姿百态,样式工艺丰富多彩。从银簪上的图形纹饰看,银簪的装饰大致可以分为祥禽瑞兽、花卉果木、人物神仙、吉祥符号、吉祥文字等。花卉果木中常见的有牡丹、莲花、梅竹、石榴、桃等。如“水仙簪”,名中有“仙”字,是吉利的花卉,人们认为用它作吉祥图案可避邪祛秽,给家庭带来吉祥;祥禽瑞兽有龙凤、仙鹤、鹿、十二生肖等;如“梅花与鹿”簪,因梅花分五瓣,比喻“福、禄、寿、喜、财”五种福。鹿借“陆”之谐音,“陆”与“六”同音,鹿义谐音“禄”,寓意六六大顺、加官进禄。吉祥符号有八吉祥、八宝、琴棋书画、文房四宝以及各种传统几何纹样等。吉祥文字有“大吉祥”“五世其昌”“福、寿、禧”等。银簪的装饰方面不仅展现了精美的图纹,也体现了古人们深深的文化情结。这些图案纹样运用形象符号的组合,传达着祈福纳祥、爱情美满的愿望。

明清时期,女性发饰达到了传统精湛工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成为历史上民间簪钗中最精美的发饰。当时蝴蝶、蜻蜓、蝉等灵巧的昆虫图案都展现在女性的钗头上,形成独特风景。

7.美美哒头饰制作一年级作文 篇七

今天的美术课上,我们学了怎样做头饰。做头饰主要分为三步,分别是:做头带,主体头饰和装饰部分。首先是做头带,先剪下两条四厘米宽的纸带,把它们的两头粘起来,再用纸带测出头围粘上去,这样一个头带就做好了。主体部分我画了一只眉开眼笑的猫,涂上最喜欢的粉色,然后我小心翼翼地剪下来,粘在头带正中的位置上。接着我在桔色的纸上画了两只可爱的小小猫头,再剪下来粘到两侧。这样我的头饰就做好了。我偷偷看了一下,觉得我的头饰比同桌赵逸飞的漂亮立体些,心中好开心啊!飞飞下次加油超过我呀!

8.头饰论文 篇八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用彩纸经过设计、加工制作头饰是十分适宜低中年级学生的一项活动。在语文、音乐的情景教学中,在节日的联欢会上,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头饰会为教学及活动增光添彩。

漂亮的头饰把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人们打扮的更加多姿多彩!同时,头饰也能起到隐蔽自己的作用,如特种兵用草和树叶做的伪装。制作头饰的材料多种多样,如树叶、草、羽毛、金属、塑料、纸板等。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同时要按照戴头饰的人来确定头饰的大小。应会:按预定的设计用彩纸剪贴、加工制作头饰。2.隐性内容与目标:

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用简单的材料美化生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进一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学习材料:

硬纸板、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头饰? 2.说说头饰的作用。

教学意图:了解头饰的作业,使学生对头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看一看: 1.欣赏书中头饰。

2.说说头饰的外形、图案、颜色、表现方法。

教学意图:开拓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为下一步制作头饰做好铺垫。

三、做一做:

1.思考:你想制作什么样的头饰?运用什么样的材料? 2.作业要求:制作一个造型新颖、色彩漂亮的头饰。3.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四、戴一戴:

1.展示自己制作的头饰,戴一戴。2.拓展头饰文化。伪装……军人 美化……少数民族

寓意表演……京剧

9.头饰论文 篇九

分析研究影戏的造型。可以了解民间美术造型体系的传承性,对于现代造型艺术的创作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关于山西孝义皮影头饰脸谱

山西孝义头饰脸谱的装饰性比较强,通常人物额头大、鼻尖、嘴小且紧靠鼻下,头饰上竖等基本特点,与河北影人的“通天鼻子月弯眉”的特点截然不同。

无论阴刻或阳刻,都巧妙的运用了线,应用自如。得体舒展。阳刻既镂空脸。多用于面部轮廓;阴刻一般用于人物头饰,繁密精细,与阳刻面部产生繁简对比。这样的相互对比衬托,表演时在白色的幕窗上影人面部就会特别清晰,从而突出人物性格。

影人头饰脸谱造型透视方法以传统的平视体与立视体结合的方式,以传统观念在二维画面上力图产生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线虽是在影人雕刻过程中形成,但其构成形式却是根据线的特性为表现影人而使用。

二、山西孝义旦角头饰脸谱的造型特征

从造型手段来看,影人面部一般采用正侧面的五分像,而头饰又常常采用半侧面的七分像去表现。这是民间艺术家以一种什么都想表达清楚的观念,将不同视点的印象做了奇巧的组合,并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象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首先,以女将脸谱为例,影人的面部采用了标准的正侧面五分像,是传统平视体造型手段的表现。而影人头盔部分则采用我国传统的立视体造型手段,使我们不仅看到头盔的侧面,而且头盔的正面和顶面也同时表现出来。增大了头盔的装饰面。除了透视方法的不同,头饰部分的阴刻与脸部的阳刻也形成了阴阳、繁简的对比效果,以突出人物增强画面的冲击力。

其次,由于影人的造型主要由传统戏剧而来,神话故事中的角色及丑角则采用了不同于一般影人的方法。武打折子戏《大变化》中的女鬼脸谱是这一类鬼怪的头饰脸谱中具有代表性的,可以看到,将正面的眉毛、眼睛、鼻子和嘴用在影人侧面的脸上;再将向下倾斜的五官安放在向上扬起的面部,种种冲突的安排,在全部阴线刻的面部产生对比效果。这样不仅创造了生动的影人形像,也是平视体造型手段在影人面部运用的极致。

由此看来,影人的这种造型手段与现代表现主义绘画中的立体主义似乎有着丝缕的联系。“立体主义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不同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置于同一画面。这样做,显然不是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如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人物面部表现手法与影人七分脸的造型手段十分近似。只是作者的初衷不同,人物所传达的感情色彩也就有了差异。皮影的造型观念秉承我国传统观念,要求画面完整并且满饰,不重视焦点透视的写实特征,只重视二维平面的方方面面。因此平视体与立视体的造型手法一直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的重要造型手法,存在于绘画、工艺美术、建筑装饰以及民间美术中。然而立体主义所言的理性,是在其传统的写实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其突破传统的创新。这样看来,两者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创作的初衷也不同。但是将三维空间的画面表现为二维平面的却是如出一辙。如此看来在世界文化大交流的今天,在一味学习外国先进观念的同时,或许传统的精华更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最后。除特殊角色特别塑造之外,就影人的一般造型而言,可得出以下结论:

面部——平面——平视体造型手法——阳刻——简线

头饰——立面——立视体造型手法——阴刻——繁线

三、旦角头饰脸谱中的线构成

民间艺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根据女性人物形象的外在特点及传统审美对女性的要求,创造出“圆额头、弯弯眉、线线眼、尖下巴、樱桃小口一点点”的旦角影人脸谱。虽然这样的影人造型略显程式化,但是由于巧妙的用线雕刻。使影人各有不同。

首先,就脸部线条而言。老妇脸谱脸部的额头、鼻子、下巴处用缓和的曲线,十分符合角色性格。老妇的脸部还进行了皱纹和颧骨线的刻画,在强调了影人角色特征之外,在线的构成形式上与眉向上弧的线相对比。也是对头发部分规整用线的一种补充,使整个影人脸谱形成一种既对比又统一的视觉效果。少女脸谱则在眉眼间夸大了曲线的张力,鼻尖与下巴的线更尖锐,整个面部用线筒而整,与头饰部分的繁琐、细碎用线相对比,力图在线的这种冲突中突出影人。

其次,线是情绪的表达方式,线的粗细、曲直、方向就能表现变化,传达情感。老妇脸谱头发使用粗细相当的弧线按照结构渐变式排列,即产生出一种平静安宁感,突出人物和蔼善良的性格特征。而女鬼脸谱头发部分,发辫采用了短直线到长直线的渐变形式。脸部两侧的头发则以直线构成尖角呈放射状的形式出现,虽然也都是顺序排列,所产生的恐惧刺激感与老妇脸谱相差甚远。

再次,线也能传递很多与主题有关的信息,表演时的动感、戏剧性以及潜藏于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性格特征在影人本身也都能通过线来体现。民间艺人为了突出媒婆的性格特征,在雕刻方法上不同于一般旦角而采用阴刻,脸谱造型不同以往,把影人的嘴刻成张开的。整个脸部在线的运用上也更为琐碎,采用动感较强的小弧线,并不十分规律的排列,似乎是想要表现媒婆巧舌如簧的特点。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平面的图像,但是线的巧妙使用就可以表现出生动的动作。让我们仅仅在看到媒婆这个影人脸谱时,就能够想象这样的影人在剧中的一切形态举止。

线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容易产生错觉的元素。线可以根据结构表达形式;也可以根据所要表达的情感组织线;更可以通过线的各种特性,为画面带来了无数可能。线的构成,不仅完成了影人头饰脸谱的造型,而且作为平面图形而言,线也同时构成了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增添了画面的层次。

四、旦角头饰脸谱与现代面饰中的线构成

视觉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时至今日,各种表现形式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也不再那么刻板。就像前面所说的立体主义与我国传统平视体造型方法的联系一样。就线而言,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都可找到与影人用线相似的地方。

如贵妃脸谱这一影人角色由于其在影戏中的角色特点,也是旦角脸谱中最为华丽的一类。面颊上的桃花图案用细小的弧线组成,在填补脸颊空白的同时与影人的尖鼻、尖下巴形成一个对比,与影人的耳朵产生一个弧线的呼应。三个凤鸟用大小形态一致的弧线排列,与紧接的采用细密弧线的如意图案形成即对比又呼应的状态。此外凤冠周围细密的直线与凤冠上的三列长直线,形成一种稳定的状态,凤冠间的卷草纹样为这种稳定带来一丝活泼并且避免了太多直线带来的沉闷感。头饰中部分直线的繁复构成了画面中灰调子,有利于人物端庄感的塑造。

在当代时装大师Galano的作品中,模特造型十分华丽,头饰的繁复和面部妆容用线的简练夸张,形成对比的视觉效果。眉眼间用线连接。特意描小的嘴,使面部好似影人面部阳刻所形成的空白。除右侧头饰的黑面以外,头饰顶部由长短不一的曲线呈旋转式排列组成圆形,头饰侧面大小不一的圆形相互连接,长短不一的直线交叉其中,上疏下密,看似凌乱实则井然有序。这些弧线与面部眉眼间的弧线形成呼应,是造型的整体感增强,同时,黑白灰的关系也更加突出。

10.头饰论文 篇十

头饰设计

——教学设计

西丰县天德镇中心小学

张桂芝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九课

头饰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头饰的组成、材料和外形特点,关注头饰帽圈与头部的关系;学习适合儿童表演、游戏所用头饰的设计制作方法,体验色彩搭配的美感与制作的工艺流程;继续学习剪、卷、折、粘的技法,在实践中感悟色彩纸如何搭配才能更美。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结合对生活的观察和想象,结合对教材的分析研究和学习,在观察、体验、探究中动脑、动手,用彩纸、剪子、画笔等工具材料,完成设计的头饰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美化生活,装饰自己。感受生活的情趣,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选择适合的色彩,设计制作实用、新颖、美观的头饰。

2、教学难点:作品新颖、美观、实用。

三、德育渗透 :学会用简单的材料美化生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

四、材料准备: 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彩色笔、剪子、胶水。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好多可爱的伙伴,咱们一起看看(出示动物头像)熊猫、小兔子、小青蛙、猴子、小鸡。这些动物可爱吗?那么我们怎么把它们戴在头上呢?通过师生的互相启发,解决动物头饰的设计制作方法。

2、欣赏图片、初步感知

A、展示头饰,分析头饰的种类。

a、我们一起给这些头饰分分类吧。

b、有老虎、青蛙、小狗,我们把它们分为什么呀?(动物头饰)。

戴上非常好看、但是没有具体的形象。我们把它分为(装饰型头饰)

c、提问:小朋友还知道哪些头饰呢?(生举手回答)。d、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漂亮的头饰,新娘头饰、民族头饰等等。现在呀,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头饰好吗?(出示课件)B、分析制作头饰的材料。

a、(出示课件)提问:小朋友刚刚欣赏了那么多头饰,还有讲台上老师制作的头饰,你们知不知道它们都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吗?(生回答)。

b、对,有卡纸、皱纹纸、还有一些装饰性的材料。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容易收集到的颜色鲜艳的材料。

C、想一想这些头饰的制作方法有哪些?(出示课件)卷、折、穿编、刻、剪挖、粘贴等等。

3、直观演示、探究讨论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示范一个装饰性的头饰,然后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舞会好吗?

(1)老师只示范一遍,所以小朋友们要仔细睁大眼睛看,等老师示范完了再动手做,好吗?

(2)首先,拿一张卡纸。在卡纸上画出你喜欢的造型。因为装饰类的头饰没有具体的形象,所以制作起来比较简单随意。老师画的是三角形的折线。

(3)然后用剪刀把它剪下来,注意要沿着轮廓剪,一定不要剪到你们的小手啦。

(4)如果光是这样戴在头上好看吗?我们再来给它做些装饰。(5)因为时间的关系,老师在课前把这些小装饰准备好啦,现在老师把它们贴上去。小朋友们看都有些什么呀?(五角星、小花)(6)如果有时间,小朋友还可以把你们带来的小贴画粘在上面。那样就更漂亮啦!

(7)小朋友在做的时候可以参考老师黑板上的头饰。不一定要和老师示范时做的一样,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好吗?

(8)出示制作要求,学生齐读。分小组完成头饰作品的制作,比一比哪

个小组方法多。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类型进行制作。开始动手吧,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制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学生展示优秀作品(播放音乐),了解头饰的制作材料,以及头饰的制作步骤。

学生小组内欣赏讨论并发言:头饰有什么作用?头饰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头饰是怎样制作而成的。

4、完成表演 学生戴头饰,摆造型,自由评价其他作品。

5、头饰文化相关知识拓展

11.头饰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山子瑶;女子头饰;艺术特征

金秀素有“世界瑶都”之称,中国瑶族的三大支系勉瑶、布努瑶和拉珈瑶在金秀大瑶山中皆有分布。其中勉瑶分布有三个小支系,分别是属优勉土语集团的盘瑶、坳瑶,属金门土语集团的山子瑶;布努瑶分布有一个小支系,是属炯奈方言集团的花篮瑶;而拉珈瑶,与勉瑶和布努瑶不同的是其属于汉藏语系侗水语支,其语言与侗族水族相近,拉珈瑶仅有一个小分支,即大瑶山中的茶山瑶,且茶山瑶人口除分布在大瑶山外,中国其他地区并无分布。金秀大瑶山,全境皆山。在这里,高山与平地划分得很清楚,地形分界也十分明朗,居住在山地的就是瑶民,居住在平地或丘陵的就是汉民或壮民,可以说,大瑶山是中国瑶族居住环境的典型代表。山子瑶女子服饰可谓是大瑶山中一朵质朴仙葩,头饰虽淡雅,却十分讲究。

一、山子瑶女子头饰装扮分析

山子瑶女子头饰,且用头帕更为合适。山子瑶女子自小蓄长发,成年女子用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竹箍套在发髻外,对插竹条固定竹箍,再准备7块绣花头帕(其中一块黑帕,六块白帕)。黑头帕是以一块长约35厘米,宽约30厘米的黑色土布为底,中间用白丝线绣成一个直径约为10厘米的太阳花。太阳花是由母花、小马鞍花、乌龟花、斜花、小勾花等构成,分为16花瓣,中央花蕊是一朵直径约为3厘米的母花,16个花瓣是乌龟花构成。黑头帕的前额一边,绣有两排整齐并列的安纲花,中间留有1.5厘米左右空隙,绣有斑鸠花、茅草花灯依个人喜好绣成的小花。黑头帕垂至耳后兩侧的边沿绣上和前额边沿不同的小花边,花形常见有锯齿花、儿童花灯;黑头帕两侧边沿加制长约10厘米的黑丝线和红丝线坠须。白头帕取长约35厘米,宽约30厘米的白布为底,在白头帕前额边沿用红色丝线绣成宽约1厘米的花缘边,多用斑鸠花或荷包花的花形;同黑头帕一样,白头帕两侧边沿加制长约10厘米的白丝线或红丝线坠须。

装扮时作好发髻,先将6块白头帕一层一层盘扎在发髻外,第一层以平掩发际线为始,一层一层叠加,露出每块白头帕的前额边沿红色丝线绣成的花缘,又以黑头帕为最外层盘扎,黑头帕中间的太阳花正好置于发髻顶;再用红毛线缠在头帕罩的发髻外,缠的红毛线宽度不等,稍宽的约有8厘米,稍窄的也有6厘米。红毛线缠绕后,蓄约长30厘米的部分扎于后脑勺自然垂下。有的山子瑶妇女会在发髻上插上银簪,有些装饰点缀,朴素但不失典雅。

二、山子瑶女子头帕的艺术特征

山子瑶女子头饰是山子瑶女子的艺术创造,不仅蕴含着她们的精神需求和民族认知感,也反映出她们的艺术追求。山子瑶女子头饰的纹样构图、色彩搭配和造型层次都呈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1.均衡饱满的纹样构图

山子瑶女子头饰装扮用的黑头帕,头帕中央位置以白丝线挑绣出一个直径约为10厘米的太阳花纹,这朵太阳花是由母花、小马鞍花、乌龟花和小勾花等单体图案构成的,中央花蕊部分是一朵形似“井”字的母花,在母花的四周以“中”字形轮廓挑出小勾花点缀,再以小马鞍花坠在“中”字轮廓中轴相交叉的位置,挑出四条花瓣穗,再在“中”字轮廓外以圆形定位,16角花瓣间隙分布,是象形化后的乌龟花,由此构成了一块大的太阳花图纹。整体构图圆润大方,颇有意趣。

2.暗底亮花的色彩搭配

山子瑶女子的头饰,以黑布条为底的头帕只在边缘绣头帕挡花,尖头盘瑶女子装扮时层层缠绕黑头帕只露出挡花图纹,后依照竹壳帽模绕成尖塔状,而山子瑶女子还在顶层头帕的中央以红、白丝线绣大朵太阳花图纹,装扮时也是5层头帕层层叠盖只露出边缘挡花,整体色彩搭配显得厚重但不失华丽。

3.层层叠盖的立体层次

山子瑶女子头饰在造型上都是以发髻作为头饰的基础,在发髻上固定竹篾后,再在发髻外缠绕、叠加巾帕,巾帕里里外外共有7层,外观造型立体鲜明。

三、山子瑶女子头饰的文化寓意

山子瑶女子头帕上的大型太阳花组合纹,都显示了其对天地、太阳的崇拜,如果没有太阳,天下就没有温暖和光明,人民无法生存,瑶民为了表示自己对太阳的崇拜,将太阳花纹绣在头帕上,来表达爱护与崇敬之情,以此祈求庇佑;而太阳只存在与天上,神灵皆为天地所有,于是瑶民也敬畏天地,以天为父,地为母,凡是太阳花纹出现的位置,都是方头帕,或在头帕中央位置,天圆地方,方头帕顶着圆圆的太阳花,山子瑶女子以这样的构图形式来表达其族群的图腾崇拜,并寓意美好生活。

四、小结

山子瑶女子头饰的发展与演变贯穿在整个瑶族发展历史中,头饰虽小,但承载的是关于山子瑶人民的生活习俗、信仰崇拜、社会地位等等文化内涵。山子瑶女子在继承历史传统、弘扬族群文化标识的基础上,从头饰的功用性出发,完成了头饰赋予自身的社会性内涵,极好地保留了自身服饰以头饰为重的民族性特点,在新时代也完成了民族认同感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吕屏,金秀瑶族女性头饰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图式[J],丝绸,2013(11)

[2]管彦波,略论瑶族头饰文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2)

[3]李春生,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头饰[M],中国画报出版社,2002年2月

作者简介:郑巧思,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12.《头饰设计》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编辑指导思想

1、用彩色纸经过设计,加工制作头饰是十分适宜低、中年级学生的`一项活动。在语文、音乐的情景教学中,在节日的联欢会上,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头饰会为教学及活动增光添彩。本课教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

2、漂亮的头饰把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人们打扮得更加多姿多彩!同时头饰也还能起到隐蔽自己的作用,如特种兵用草和树叶做的伪装。制作头饰的材料多种多样,如树叶、草、羽毛、金属、塑料、纸等。

3、在本课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可与语文、音乐教师以及大队辅导员协商,研究、制作具有实用价值的头饰作品。

4、本课教材共两个页面,其中可分为抽象形和动物造型两种。左下页的四个同学展示的是一个头饰的四种不同戴法,目的是启发学生作品的出新、出奇。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同时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

应会:按预定的设计用彩色纸剪贴、加工制作头饰。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简单的材料美化生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进一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

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

(四)学习材料

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彩色笔、剪子、胶水。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教师展示老虎、狐狸、蝴蝶的头饰,请学生进行造型设计。结合学生音乐、语文教材中的角色需要,由学生分组选择设计、制作的头饰题材。依据教材和教师的示范作品,启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头饰的多种创作思路。布置头饰制作要求:实用、美观、新颖。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作、设计,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小结,展示,讲评。

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威武、狡猾和轻盈神态。学生讨论、研究设计、制作头饰的方法。根据实物和教材,学生更深入地落实头饰制作的要领和细节。选择材料,分工、合作进行头饰的制作。

(三)大胆设计,大胆创新。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下一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画角》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