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化战略的哲学思考

2024-09-11

城市生态化战略的哲学思考(精选8篇)

1.城市生态化战略的哲学思考 篇一

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战略解读 市委书记李亿龙在“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一文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怀化要加快发展、后发赶超,必须以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正是这种对科技与发展内在关系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在谋划怀化未来发展时,把“科技引领”摆在了四大战略的首要位置。这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正确抉择,也是推进富民强市的智慧之举。

坚持科技引领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人类社会从打石取火、刀耕火种到工业革命、信息技术,伴随科技一路走来,一部世界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革命史。作为后发展地区,怀化的未来,希望在科技、潜力在科技。从发展现状看,我市经济总体上处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现代农业、现代商贸物流业的起步阶段,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后劲不足以及对资源、能源依赖度过高,仍然是困扰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突破这一难点关键是要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破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瓶颈,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真正实现科技引领发展,创新支撑跨越。从发展任务看,我市已经进入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形势逼人。这个时候尤其需要保持清醒头脑,那就是只有借鉴别人经验的跨越、没有跟随别

人老路的赶超,统筹速度与质量、当前与长远、快速与持续,在科技创新中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切合怀化实际的新路子。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区域经济的竞争,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比拼。当前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难题,不论是调整产业结构,还是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论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还是开拓新的市场,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只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造知名品牌,促进产业升级,才能保持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坚持科技引领必须推动科技创新。创新就是灵魂,创新就是生命。一切经济组织和实体都必须紧抓科技创新这一主题,加快技术引进、改造与培育,用现代科技来装备现代产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各类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科技创新要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开发主体、投资主体和应用主体,成为组织和整合人才资源的主导力量。要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多边技术协作机制,积极引导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采取共同开发、委托开发、引进成果等多种形式,组建研发平台,实现产品研制、技术嫁接、工艺改造和设备更新。通过加强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确保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应用型科技成果推广率不断提升。同时,要着力拓展科技创新的领域和层面,使科技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发挥“动力源泉”作用。

坚持科技引领必须突出人才建设。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坚持科技引领,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要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为重点,以发挥人才最佳效绩为目的,通过人才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实施,建设一支高素质、高绩效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带动和促进我市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农村实用人才方面,要努力建设一支懂技术、会管理,能够带头推广实用科学技术、引导农民致富的乡土人才队伍。要加快人才工作改革,依托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优势产业,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实行“柔性”流动机制,多渠道引进外地优秀人才,凝聚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消除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整合各类优秀人才。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基础教育,实施各类人才培养工程,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蓄

能池”作用。

坚持科技引领必须创造良好环境。首先,要强化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只有认识上的清醒,才有行动上的坚决。正如李亿龙同志经常强调的那样:“没有对科技认识的提高,没有科技意识的增强,永远不可能发展,永远不可能赶超。”全市上下务必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地位,坚持从基础抓起,从现在抓起,从学校和企业抓起,不断增强全民科技意识,让“人人重视科技、个个学用科技”成为习惯,变成常态,形成全民创新的良好氛围。第二,要加大科技投入。继续推进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投入体系建设,通过政府组织引导、市场利益诱导,促进民间资本向科技产业聚集。建立健全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创业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鼓励商业银行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加强合作,激发活力。第三,要加强科技管理。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开辟科技推广 “绿色通道”,加快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积极推行项目技术审查制度,鼓励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先进适用技术项目,禁止高消耗、高污染项目落地,淘汰落后装备和技术,限制盲目、重复引进。

作者:怀化日报特约评论员

2.城市生态化战略的哲学思考 篇二

一、宜居城市的内涵

最初, 宜居城市主要是关注如何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从19世纪开始, 以理想都市建设和田园城市运动等为背景, 追求城市舒适、便利和美观等职能成为英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宜居被更多地与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联系在一起。1996年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明确提出了“适宜居住的人类住区”, 并认为, 宜居的人类住区的条件前提就是行之有效的民主, 即要使参与过程、公众参与和能力建设机制制度化”。“大温哥华地区100年远景规划”提出了宜居城市建设的关键原则为公平、尊严、易接近性、欢愉性、参与性和权力赋予性等, 指出“宜居城市是一个能够满足所有居民的生理、社会好心理方面的需求, 同时有利于居民自身发展的城市系统”。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心将“宜居城市”比喻为“生命有机体”, 描述不同城市要素所承担的城市功能。

国内宜居城市的研究历程是伴随着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而产生的。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 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过高求GDP增长忽视城市生活质量等问题。宜居城市的提出成为解决城市发展的重要选择, 并逐渐得到各界重视。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次提出“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 自此“宜居城市”的概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4月19日建设部科学技术司验收通过了具有导向性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 对“宜居城市”的研究是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联系在一起的, 并随着现代化过程不断深化和丰富其内容。生态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新的城市理想, 简而言之, 就是环境宜人, 居住舒适的城市, 空气清新, 产业结构合理, 基础设施完备, 服务系统健全。一句话, 就是居民生活得健康、方便、舒心。

二、生态文明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新要求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 各地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对宜居问题日趋重视。上海、杭州、扬州、天津等城市建设都提出了宜居理念。这些城市的实践说明,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应遵循规律, 继承创新, 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整体协同。

1. 产业经济低碳化。

一座代表未来的城市应当综合考虑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环境质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障能源安全及促进就业等各种因素, 以生态环境为特殊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坚定不移地保护生态资源, 实现更高水平的城市和产业有机更新。

2. 人居环境生态化。

生态宜居城市环境考评的核心要素是空气、水和绿化。清新的空气是健康生活的第一要素, 良好的水质是宜居城市的基本保证, 高水平的绿化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品质, 也可以愉悦老百姓的身心, 是宜居城市必备的要素。时风是“零排放”、全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泉林是全国造纸行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国家正在推广“泉林模式”。有鱼丘湖、双海湖、南王水库、森林公园, 形成了“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城市风貌, 生态环境非常好。

3. 文化经济融合化。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对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作用。高唐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800多年,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齐文化、汉文化、黄河文化在此交汇。书画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底蕴深厚, 书画文化独树一帜。形成了“个个会泼墨, 人人习丹青”的浓厚文化艺术氛围。

4. 特色形象个性化。

个性是城市历史的积淀, 特色是城市生命的品格。要彰显特色, 弘扬个性。缺乏本土城市特色和人文个性的城市不是生态宜居城市。所以要在彰显城市特色、弘扬城市个性方面下工夫, 使当地城市成为有特色的宜居家园, 形成美誉度。故在建设现代宜居城市过程中, 要保持建筑文化遗产, 新城开发与旧城保护有机结合, 把城市的特色之根留住。

5. 城乡统筹协调化。

未来城市的发展将出现城乡的融合发展, 两者互相协调、互为补充。在经济上, 城乡形成统一的产业体系, 产业划分不再带有城市或乡村的地域特征, 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在社会文化上, 城乡建立起统一的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 形成统一的文化价值体系。在社区建设上, 乡村居民点相对集中式发展, 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人类住区表现为一种“城乡融合体”。

6. 交通发展网络化。

城市成为网络体系中的节点城市, 城市间联系日益密切, 逐步呈现出网络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目前, 青银高速, 临高高速, 国道308、105, 省道322等贯穿高唐。

三、对高唐县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路

1. 构筑生态宜居城市的产业基础。

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高唐县现代宜居城市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业层次的竞争力还不高, 经济发展总量偏小、城镇居民收入较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较强产业层次竞争力具有多方面的效应, 例如科技和人才集聚、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就业、收入结构的变化。高唐县以“2115”产业提升工程为总抓手, 培植以“循环经济、生态有机、特色三产”为主体的绿色产业体系。一方面做大增量, 提高招商引资准入门槛, 大力发展生态园区;另一方面提升存量, 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强节能减排降耗工作, 达到少排放乃至零排放的目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鼓励一、三产业结合, 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业, 提升消费性服务业, 完善公共性服务业。注重打造书画文化产业。

2. 突出生态宜居城市的生态优势。

生态是宜居的最大优势。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健全生态制度,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特别要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并重,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充分发挥生态优美这个最大特色, 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努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 以最优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3.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文化之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把继承高唐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脉络, 加强对历史文化要素的挖掘和利用, 坚持把高唐独具特色的水元素、书画元素、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 建设小桥流水、绿荫长卷的画意高唐。

4.促进生态宜居城市的社会和谐。

和谐是城市追求的目标。没有和谐, 就不会有城市的宜居。“宜居”包含“宜住”、“宜乐”、“宜学”、“宜创”、“宜商”、“宜游”等多方面的内容。高唐县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要以推进城乡居民住房一体化, 加快城乡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 做到以人为本、拆建并举、滚动实施。以“住有所居”为目标, 加快城中村及农村危房改造, 配套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 逐步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近年来, 高唐县加快城中村及危房改造, 配套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 逐步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制定出台农民工在进城居住、子女上学、就医养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吸引其在县城定居。教育医疗事业有了新发展, 新设立第二实验中学、第二实验幼儿园及3所实验小学, 新建县医院康复楼及东院区、县中医院门诊病房楼、中西医结合医院。

5.展示生态宜居城市的精致特色。

精致是高唐县城市固有的个性, 也适应现代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在体现精致特色上, 高唐县既要有时尚新颖的繁华, 又要展现其笔墨江南、小巧玲珑;既要有胸有万壑的锐勇, 又要展现不失公平公正, 兼顾各方的和顺;既要有现代都市的磅礴, 又要有引人流连、精致空间的灵动。通过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使高唐县成为规模适度合理、布局整体均衡、建筑精美雅致、生产精益求精、服务精细至善、生活品位高雅、坚持内涵式集约化发展的城市。

6.做好旅游的文章。

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 休闲度假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休假度假旅游是经济社会进步和旅游业丰富发展的产物。旅游产业互动能力逐步显现, 通过加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建设, 有效带动了三大产业的互动发展。以水浒文化、书画文化为主形成观光旅游、休闲乡村旅游为主的旅游热潮日益火爆。如清平某旅游餐饮店推出了具有特色的“八大碗”等一系列价廉物美的农家菜。

7.实现生态宜居城市的要素结合。

3.湖南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 篇三

关键词:生态经济: 发展战略; 对策建议: 湖南经济

目前,湖南正着力于推进“中部崛起”、“和谐湖南”,其中生态湖南是建设“和谐湖南”的基础和重要标志。用生态经济观念构建“和谐湖南”是湖南省对当今世界现代文明进步主流和国内外环保大势所趋的积极回应,也是吸取国内外生态教训与忧患之后,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明智选择。在中国环境保护依然存在严重危机的现实面前,湖南不能不选择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富有时代新意的“生态湖南”,已不仅仅只是环境保护的层面,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战略必要性。湖南21世纪发展战略将是一个生态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战略。

一、湖南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的优势分析

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若纵向比较则成就巨大,人均收入在中部地区率先由总体小康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湖南人的生活多有奢侈之风,其高消费意识直逼沿海发达地区;湖南良好的自然生态在国内外皆有好评。应该说从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有诸多有利条件。

1、湖南具有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且三面环山,山清水秀,湖泊遍布,水源充足。其自然地理环境区位优势显著,尽管近年来也有旱涝灾情发生,但由于生态以及旅游经济的发展,湖南保留了许多原生态的地貌特征。湖南的水系更为发达,湘、资、沅、澧等九条江河经洞庭流入长江,全国七分之一的水在此汇聚。另外湖南地域上不沿海沿边,少有赤潮、台风等海洋性突然袭击的灾难影响,也很难产生沙尘暴、特大干旱、沙漠化等北方经常性的自然灾害。

2、湖南森林覆盖率、生态和物种多样性良好

湖南1993年率先实现“消灭荒山”目标,1997年实现全面绿化,林业生态综合发展。2004年完成造林面积33.37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1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4.32%,居全国第三位。自然生态系统以植被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为特征,森林生态系统、灌木丛生系统和草地、湿地系统群落多样,物种丰富。全省野生植物物种已记录的种子植物4324种,分属248科1245属,其中不少是湖南特有种。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79种。全省已知的各类脊椎动物826种,列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有113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二级保护动物91种。至2004年底,已建立了不同级别、层次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84个,共计104.9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9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4个,市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42个。

3、湖南旅游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湖南旅游在中部地区有领先优势,在全国和世界也具比较优势。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张家界,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7处,有国家级4A级旅游景点13个,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座,有国家优秀旅游城市5座,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近年来,湖南旅游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占GDP的份额年年增长。2004年旅游总收入达370.3亿元,其中全年入境旅游者55万人次,创汇3.1亿美元,入境游已居中南六省第一位,标志着湖南正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迈进。

4、湖南具有发展生态经济雄厚的人才储备和科技力量

湖南每年培养上万名农业、林业、旅游本科毕业生、硕士和博士。拥有像袁隆平院士、官春云院士等一大批从事农业、林业、旅游生产科技研究的专家学者,加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研究所、湖南林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多年来在农林产业领域、环保科技领域探索的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具有强大的生态科技优势。

5、湖南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化呈现良好趋势

湖南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上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三废”和大气污染得到较好控制。近年来以水资源优化为重点,并确立了上游城市对出境水质负责的行政首长问责制度。在资源供求紧张,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下,没有再走粗放增长的传统老路,而是努力探索内涵增长之路。2005年,湖南长沙被评为中国城市规划能力前三甲城市就足以说明这点。体现出湖南經济向生态经济转变的走势日益强劲。

二、湖南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的劣势分析

湖南和其他各省一样,发展受到这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这也是湖南经济要实现生态经济的转型所面临的最为困难的问题。

1、湖南是人口大省,人口众多,社会压力巨大

截止到2004年,全省总人口6697万,计划外生育仍然存在。全省每年出生3万名弱残疾婴儿,男女性别失衡逐年增加,人口的数量和素质问题不少。2010年前后,湖南适龄劳动人口处于高增长期,就业矛盾突出。全省乡村人口4430多万占总人口的6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43个百分点,农村人口的转移任务艰巨。

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关键资源严重不足

全省耕地面积为392.2万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人均耕地0.9亩,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6%,有56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1.2亩警戒线。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少数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但总体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少。全省不能满足需求和自给的矿藏达23种,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5宗支柱性资源大多短缺。

3、生态环境明显恶化

建国以来,全省平均每年水土流失发展速度为1.59%,治理速度只有O.54%,近年全省水旱灾害频发。城市生态环境表现在水污染呈发展趋势,威胁到饮水水源。另外湖南明显形成湘江流域和沅水流域两条酸雨带,特别以长沙为中心,北起岳阳、南到

永州的流域性酸雨带,已成为全国最嚴重的酸雨区之一。

4、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非常不足

由于湖南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各地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上,有的急功近利、顾此失彼,违背自然规律,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过度开发,有的忽视污染防治措施,规避环境监督管理违规生产,有的为了政绩大抓形象样板工程,却对环保设施匮乏和环境污染熟视无睹,造成问题积重难返。

三、湖南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与建议

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经济转轨、波动中快速增长、整顿治理经济环境、经济全面高涨四个历史时期中,从一个处于跨区域的过渡性省市地位发展到在中国中部地区具有较重要的地位,正力求成为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极。和谐湖南的提出是以生态湖南为发展基础的,其意义在于用生态经济观念决策社会发展。制定湖南新时期与国际环境和国情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战略。

1、制订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科学布局经济建设

湖南应该把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重要的战略。把发展生态经济内容列入湖南“十一五”计划,并做好2010年以后中长远总体规划,使之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指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再具体制定湖南不同区域、城乡体系、生态园区等不同层次的生态经济发展计划。制订绿色GDP经济核算体系和发展评估标准,使不同经济水准的区域、不同自然基础的地区都可以找到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挑战机遇并存的形势下,湖南争取东部科技和项目资金投入,利用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市场,需要率先打出生态牌,以生态经济战略提升湖南经济质量和区域竞争力,确保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2、发展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生态经济带,形成湖南生态经济腾飞的增长极

在前不久的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排名中,长沙的城市规划能力居全国第七,长沙综合实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第9位。这无疑是长沙近几年城市建设一直致力于生态建设这个主题的良好注解。无论是从经济实力、还是政治、文化影响力,长沙都当仁不让是湖南最重要的城市。因此,发展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生态经济带,形成湖南生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形成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强的城市大生态经济圈,以此带动全省生态经济的全面腾飞。

3、优化经济结构,用生态经济催生新兴产业

生态经济是一个高度综合复杂的系统,它涉及的核心问题始终与经济运行相伴相生。不仅事关经济决策,更重要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湖南具有生态资源和发展优势,但这种优势的转换在于生态资源经济化和市场化。只有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才能达到发展生态经济目的。但处于欠发达地区的湖南,生态经济建设的每一个具体的实践,都必然要求触动现存生产和经济结构。未来生态经济将逐步淘汰一批老行业,改造一批现有的行业,创立一批新型的行业。因此,发展生态经济可以把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环保产业、生态旅游、绿色贸易等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并横跨三产业实质连锁起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组成新的经济结构,抢占市场经济新高地。

4、优化工业产业整体素质,走生态工业化道路

对湖南而言,首先必须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绿色加工业,尤其是提高纺织、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产品的生态技术含量,改变向东部地区输出粗加工产品的状况。其次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领域,优先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第三是利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四是促进有限资源向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集中,支持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的发展。

5、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

湖南农业发达,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基地,也是农业大省。但却不是农业强省,虽然拥有一大批像袁隆平、官春云院士那样的农业专家,但湖南在传统农业改造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像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省份。因此,湖南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为中心,走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朝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方向发展。利用生态优势,积极引进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特色食品生产和精深加工。

6、加强对外合作,推进湖南生态经济一体化

湖南要发展,必须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应在巩固提高传统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开拓新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扶持一批具有规模、品牌和市场优势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到境外投资,引导优势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吸引投资的同时,重视技术尤其是高、精、尖技术的引进,把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切实做好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工作,使技术引进成为湖南加快工业化的助推器。湖南资源丰富多彩,民俗风情别具特色,比沿海发达地区有优势,张家界、武陵源、南岳衡山、炎帝陵、舜帝陵、岳阳楼、洞庭湖等都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国际品牌。要保护好世界遗产和各类自然风景区,使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互相促进。另外,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生态开发区和生态示范区,是提高生态环境效益,促进自然生态与经济建设发展的有效形式,能够促进世界高新技术与湖南生态资源的良好结合。

综上所述,用生态经济观念来构建“和谐湖南”,大力建设“生态湖南”并将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作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选择,是湖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部崛起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建设“和谐湖南”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

4.生态城市的哲学思辨 篇四

生态城市的哲学思辨

摘要: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本质目的是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分析了生态城市产生的时代背景,从生态自然观、和谐社会与和谐城市、科学发展现三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城市产生、建设和发展的哲学内涵和理论基础,生态城市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 者:张晓瑞 ZHANG Xiao-rui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城市规划系,安徽,合肥,230009期 刊:江苏建筑 Journal:JIANGSU CONSTRUCTION年,卷(期):,“”(2)分类号:X24关键词:生态城市 背景 哲学

5.城市生态化战略的哲学思考 篇五

我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思考

□作者:

1、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宜昌市旅游局阚如良1曹诗图1孔磊2胡晶晶1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20xx年科研资助项目(KJS0404);宜昌市20xx年社科研究项目(20xx13)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征与内涵,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比较优势与主要差距,指出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名城,关键是要塑造城市国际性形象,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发展城市旅游并营造国际旅游环境,构建环坝国际旅游圈和环城休闲度假圈,实现从三峡旅游观光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从三峡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关键词:宜昌国际性旅游城市发展战略

以中心城市构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已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旅游业正从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城市在区域性的板块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在宜昌,宜昌是大三峡旅游圈新的增长极,具备了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潜质,20xx年至20xx年接待境外游客和旅游创汇均以80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共宜昌确立的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三个目标之一,就是要把宜昌建成国际性旅游名城。把宜昌建成国际性旅游城市,不仅是宜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三峡旅游由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的现实需要。

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征与内涵

从理论上讲,国际性城市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包括实力优势、体制优势和特色优势,在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范围内成为国际事务的服务中心、国际资源的交换枢纽、国际利润的创造中心或国际影响力的扩散高地,分综合性和专业性两大类。国际性旅游城市是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专业性的国际性城市,是指具有国际性影响力、吸引力、聚集力和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宜昌确立的国际性旅游名城这一目标具有空间开放性、产业特色性和品牌扩张性等特点。“国际性”体现了空间的开放性;“旅游”体现了产业的特色性;“名城”体现了品牌的扩张性。“国际性城市”是共性;“旅游城市”是个性;“名城”是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般来说,国际性旅游城市应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按照国际公认标准或惯例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其基本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旅游形象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感召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应通过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城市景观、主题活动、形象标识和口号等整体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产生国际性的感召力,并形成国际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游客满意率在90以上。

核心旅游产品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吸引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应拥有世界级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和世界罕见的旅游景观,更要按照国际标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至少要有1个国家AAAAA级旅游区和若干AAAA级旅游区,能够产生国际性的旅游吸引力。

旅游服务环境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接待力。国际性旅游应拥有满足国际游客旅游消费的环境,即城市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服务设施以及语言环境、旅游服务、市民素质等都应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能满足主要客源地国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具有国际的接待能力。

旅游运作模式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适应力。旅游运作模式符合国际惯例,开放旅游市场,引进国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旅游产品设计要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开发与经营应高度开放,具有国际性的适应力。

价值观念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亲合力。国际性旅游城市要有国际化的价值观念,才能具有国际性的亲合力。衡量一个城市的旅游国际化不能用纯经济的标准,而要用城市文化、城市经济、城市生态的协调发展来衡量,因为旅游更多的是体验经济、精神经济。

旅游活动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国际性旅游城市会举办较多的国际活动,多渠道参与国际交流。通过举办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节庆活动、国际交流活动,并形成品牌效应,从而产生持续的国际性影响力。

游客构成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聚集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具有国际性的凝聚力,城市吸引力和游客市场辐射到海外,接待的游客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并在各大洲都有分布。年接待国际游客数占当地居民总数的比重达60以上。

旅游经济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主导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旅游外汇收入占当地进出口总值达30以上,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度和整合度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高,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

宜昌创建国际性旅游城市的优劣势分析

比较优势

在发展中国家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考察国际性旅游城市,更主要的考察一个城市在发展国际旅游方面的国际比较优势。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优势突出,主要表现为:

独具个性的国际性比较优势。宜昌城市与三峡工程、葛洲坝以及西陵峡(东段)融为一体,工程文化、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交相辉映,长江三峡、三峡工程等世界级旅游资源品位高,在建设现代工程型国际性旅游城市方面具有显著的国际性比较优势。宜昌在三峡旅游格局重构中已成为三峡旅游重要的增长极,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优势增长区。

富有魅力的国际性交流平台。三峡工程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将与北京的长城、西安的秦兵马俑一道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性产品,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此外,宜昌举办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三峡旅游节等国际性的活动,构建富有魅力的国际性交流平台。

优美的人居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生态化是所有国际性城市的共同特征,旅游是“眼球经济”、“环境经济”,国际性旅游名城更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宜昌城市山水交融,城区绿化率高达40,水资源与电力资源丰富,山水园林城市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越,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宜昌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开放的移民城市文化。开放是国际性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宜昌历史上乃兵家必争之地、贬官经停之地;1876年开埠成为长江上重要的港埠城市;葛洲坝的建成使宜昌从一个小城镇转为中型城市,如今三峡工程的兴建正使宜昌向较大的城市迈进。宜昌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具有浓厚的开放意识和开放性、兼容性、多元化的国际性城市文化特征。

不断增强的城市国际机能。城市国际机能是一个城市参与国际性竞争的功能。自20xx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起,三峡工程进入收益期,宜昌城市经济实力正处在快速增长期,城市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旅游功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集群优势逐渐显现。三峡机场国际口岸升级、城市旅游步行街、游客中心、旅游超市等项目相继建设,宜昌城市国际机能正日益增强。

劣势分析

与国内外发达的国际性旅游城市相比,宜昌要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还存在着以下差距:

城市现代化综合水平较低。现代化是国际性城市的基础与前提。宜昌的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市文明、科技发展等现代化综合水平较低,尤其是入境游客进入条件、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等还有待改善,宜昌还未开通国际航班,至今还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还没有一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旅行社。

城市形象国际知名度不高。城市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城市的综合评价和总体认识。宜昌城市形象在策划、塑造、推广及其影响力的国际性水平不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有待提升,宜昌仍处于中国发展国际旅游的第四集团,还不是境外游客游览中国的首选目的地。20xx年来宜境外游客中80为一日游,在宜花费167.32美元/人天,停留时间仅1.21天/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不大。宜昌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开发不够,三峡工程游仍是初级观光产品,对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屈原文化、昭君文化、三国文化的旅游开发重视不够,城市文化娱乐项目配套不足,缺乏能留人的旅游度假产品,现有的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不大。而国内同类旅游城市如桂林、三亚、黄山等已经实现由观光旅游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而宜昌还是三峡旅游的观光过境地。

城市文化国际性氛围不浓。国际性文化氛围包括语言环境、国际旅游要素、市民国际素养、运行国际惯例等,宜昌在这些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缺乏外向型人才和国际交流场所,难以适应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需要。

中心城市旅游集散功能不强。宜昌中心城市的旅游凝集力和扩散力不够,入境游客几乎都集中在长江三峡线,环城旅游交通网络还未形成,城市布局、产业结构、旅游功能有待完善,中心商务区(CBD)、旅游服务设施仍需进一步配套。宜昌尚无大型国际性的会展场所,这些都制约了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的发展。

旅游产业关联带动作用较弱。宜昌旅游经济还是数量扩张型,对第三产业以及GDP的带动效果不明显;旅游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有待增强,宜昌旅游经济还是孤立的产业体系,旅游与相关产业加强互动与整合,还没有形成以旅游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旅游发展实力不强。20xx年宜昌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3.4:54.6:32,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8,与国际性旅游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差距。

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部署

发展目标

抓住三峡工程建设的最佳战略机遇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宜昌旅游产业发展,力争进入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行列,建成三峡地区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旅游城市。争取到20xx年,实现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旅游业逐步成为宜昌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战略

形象提升战略。在旅游进入形象传播时代的今天,塑造和推广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对于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建设与营销至关重要。为此,要通过形象设计、形象塑造、形象推广等,整体提升宜昌城市的国际旅游形象;借助举办国际性的活动和奥运旅游的机遇,加大“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宜昌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力度,使宜昌与长江三峡一道名扬中外。

产品打造战略。宜昌要融入国际旅游经济圈,关键是要有核心竞争力产品。宜昌应着力开发三峡大坝、长江三峡、昭君和平文化三大品牌资源,围绕三峡大坝实行环坝突破,举市场之力建设三峡环坝旅游圈,同时要发展宜昌城市旅游,建设与国际性旅游城市和三峡工程相匹配的国际性旅游产品。

区域联合战略。加强区域联合,呼应汉渝,借势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宜昌与武汉、重庆的旅游合作,实现三地旅游的交通互动、产品互动、市场互动、营销互动、管理互动,形成区域旅游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通过线路组织与营销,加强与张家界、神农架、武当山和西安的联动,推出富有特色的国际旅游线路。

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协调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城市旅游与县市旅游、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开创宜昌和谐旅游的新局面。

人才兴旅战略。旅游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国际性人才带来国际性理念。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人才是保障。为此要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遵循国际惯例,推行国际性机制,提供国际性标准的服务,营造国际性人才的成长环境、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

发展布局

根据宜昌旅游资源分布、交通条件、文脉特征和产业发展现状,发挥宜昌中心城区旅游接待中心和三峡大坝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确立“一心二圈三片五线”的发展布局。

一心。即以宜昌中心城区为旅游接待服务中心。重点是增强宜昌城市旅游功能,改善国际游客进出条件,完善城市游憩系统,营造国际性旅游氛围,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准,提升宜昌市国际旅游整体竞争力,使之成为三峡国际旅游区的重要接待服务中心。

二圈。即构建三峡环坝国际旅游圈、宜昌环城休闲度假圈。三峡大坝已成为三峡国际旅游新的核心吸引物,重点是发挥环坝旅游产业的集群优势,围绕大坝工程旅游配套文化和生态旅游产品,积极推进环坝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三峡环坝国际旅游圈,使之成为三峡国际旅游新的经济增长区。加快宜昌环城休闲度假产品开发,重点开发清江水色风情、五峰原始生态、大老岭森林避暑、城郊生态农业等休闲度假产品,使宜昌从观光过境地向休闲度假目的地转型。

三片。即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清江风情度假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重点开发完善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形成以三峡风光为背景,水电文化为特色,三峡大坝、葛洲坝和宜昌城区为依托的综合型旅游区,成为宜昌推向国际旅游市场的龙头产品;突出土家风情和湖光山色,建设清江风情度假区;突出关公文化和宗教文化,建设三国文化体验区。

五线。加强横向联合,跳出宜昌重组旅游线路,以三峡大坝为核心构建五条国际旅游线,即:中线——三峡大坝•西陵峡•葛洲坝“两坝一峡”旅游线;西线——三峡大坝•长江三峡•重庆“高峡平湖”旅游线;北线——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一江两山”旅游线;东线——长江三峡•三国•西安“朝秦暮楚”旅游线;南线——长江三峡•清江•张家界“两江一山”旅游线。

战略重点

高起点规划,塑造国际性城市形象。树立“城市就是旅游景点”的城市旅游发展观念,把宜昌纳入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圈,把宜昌旅游放在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圈内进行定位,坚持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城市规划建设要突出水电特色和旅游功能,使宜昌成为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市。宜昌作为世界最大的水电之都,无论是三峡风光、三峡工程,还是三峡文化,都能给游客以“激情”的感受,英文ELECTRIFYING可译为“电”或“激情”。确立“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城市形象,既一语双义,又将宜昌与三峡紧密结合,便于推广。

高标准建设,打造国际性旅游产品。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名牌战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高档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以及大型城市标志性建筑;重点建设“两坝一峡”和“高峡平湖”旅游区,加快清江休闲度假产品、三国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发挥三峡工程巨大旅游磁场效应,形成环坝国际旅游圈、环城休闲度假圈,促进宜昌从三峡旅游观光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从三峡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高水平管理,营造国际性旅游环境。重点营造国际性创业环境、国际性语言环境,提高城市的国际化管理素质。通过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管理机制,优化配置城市服务业的各类资源,城市道路、机场、火车站、码头及旅游景区、公园的路牌和标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要符合国际标准。增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旅游意识,强化市民的城市形象意识和国际性旅游名城的公民意识,增加宜昌城市旅游的亲合力。早日解决宜昌三峡机场的口岸升级,简化出入境手续,创造条件实施落地签证制度,使国内外客人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高水准营销,扩大国际性客源市场。调整宣传思路,改变以往突出宣传三峡而忽视宜昌的宣传策略,多渠道营销“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城市旅游形象。抓住北京奥运机遇,倡导“北京观奥运盛会,宜昌揽世纪工程”。特别是要通过举办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三峡国际水电旅游节、世界临坝城市发展论坛、国际水电经济论坛、国际和平论坛等国际性的活动,提升宜昌旅游的国际注意力和影响力,使更多的境外游客来宜昌,看大坝,游三峡。

高质量发展,增强旅游国际性竞争力。建设国际化旅游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引进、联合等多种途径,使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宜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逐步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配套功能,壮大旅游核心产业群。探索旅游与相关产业之间的整合与互动机制,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群,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游客在宜昌的停留时间、增加游客在宜消费、增加旅游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增加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阚如良,周银珍,郑宇飞,胡红青.转型期三峡旅游核心竞争力分析与发展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26(5)

2.乐正.建构21世纪中国的国际性城市体系[J].广东社会科学,20xx,6 3.肖耀球.国际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J].管理世界,20xx,4 4.吕斌,陈睿,蒋丕彦.论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的变动与重构[J].旅游学刊,20xx,19(2)

5.阚如良.论大三峡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xx,20(6)

6.城市生态化战略的哲学思考 篇六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综合,是在城市定位的基础上,将城市的历史、经济、文化、标志、特色等要素进行整合,塑造出为人们感受得到的整体形象。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都把打造城市品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的有效手段。

一、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增强衢州城市核心竞争力

城市品牌如同一面旗帜,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引作用。如何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既是我们当前需要理性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长期性工作。

1、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有利于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壮大城市软实力

首先,城市品牌是推动城市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提升生活品质,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和谐美满的生活。这既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需要,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而城市品牌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培育城市文明,繁荣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其次,城市品牌是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中央和省委已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举措。这必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为我市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城市品牌建设有利于高端资源、高端产业、高端信息、高端人才的集聚,增强资源要素的吸引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三,城市品牌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衢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了3300美元,进入了工业化中期,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面对新一轮经济发展形势,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必须确立统筹城乡的理念,加快全市新型城市化进程,以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城市品牌建设有利于做大城市平台,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城市生活要素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有利于更好地彰显城市内涵,增强城市吸引力

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既能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也能带来享用不尽的无形资源。一是城市品牌有利于提升城市价值。当前,衢州城市化建设正面临着从建设城市到管理城市、经营城市和营销城市等问题,需要以城市品牌为引领,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升城市价值。如香港的“亚洲国际都市”、苏州市的“天堂苏州、东方水城”、金华市的“幸福之都”等品牌形象,均集中反映一个地区城市内涵,具备较高的公众认知度、市民忠诚度和社会美誉度,有效扩大了城市竞争优势。二是城市品牌有利于吸纳要素资源。通过提升城市品牌,将城市的独特价值定位清晰地展示给不同利益群体,吸引更多的资本、人才、技术、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促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中进程、质量、效率的提高。如深圳的“创业之都”,吸引了大批有志开拓创业的青年人汇聚那里,昆明、哈尔滨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休闲观光旅游, 北京、上海吸引众多的人才前往就业和创业。三是城

市品牌有利于培育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可以进一步拓展城市产业发展空间,深化落实“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积极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休闲旅游业等高端产业,使之成为衢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制高点,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如: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我市巨化集团公司巨化品牌名列第100位,品牌价值75.77亿元,比2008年度增加了14.19亿元,居化工品牌第二位,对提高衢州城市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有利于更好地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竞争力

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通过城市品牌集中展现出来,成了城市的风格和个性。当前,一些重要城市和周边地区都非常重视城市品牌。如成都突出人和优势,提出“西部之心,魅力成都;休闲胜地,人居天府”的城市品牌定位;廊坊突出地利优势,提出“休闲CBD、商务北戴河”的差异化城市定位。景德镇市以陶瓷为特色,提出主打口号“千年景德镇、生态新瓷都”;南平市定位于建设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主打武夷山“双世遗”品牌;龙泉市突出青瓷和宝剑两大地方特色产品,着力提升“青瓷之都、宝剑之邦”的城市品牌;给我市打造城市品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市下辖县(市)也在围绕城市品牌定位做作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江山市以“千年古道•锦绣江山”城市形象主题口号,确立了“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的城市定位;龙游县以龙游石窟景点为主打,确定了“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定位,提出了“龙之游、人之居”的城市品牌;常山县提出“柚都石城”城市品牌,开化县提出“五个一”综合城市品牌,即一硅飞向蓝天、一举走向世界、一刀雕出乾坤、一茶飘香四海、一片青山绿水。周边县市的高调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无形中为我市增加了压力。系统地、科学地开展城市品牌建设工作,能将我市的综合实力整合集聚,形成最大的包容力和竞争力,从而在区域竞争中明确城市特色定位,抢占发展先机,实现城市转型升级的有效突破。

4、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有利于更好地整合资源,扩大城市影响力

一个好的城市品牌可以更好地参与区域分工协作,更好地分享长三角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资源,更好地承接上海、杭州等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从而实现本区域的跨越发展。我市位于长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区位条件独特,起到了南北交融、东联西拓的作用。一是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国家已将“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发展轴”纳入以上海为核心、“一核六带四轴”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衢州作为中西部地区接轨“长三角”的重要节点城市,必须形成自己城市发展的制高点,而这个制高点就是经营城市、打造品牌。二是对接海西经济区的需要。国家加快发展海西,必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两大方面加大投入和扶持。衢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成员之一,既有相亲相近的地缘优势,又有产业共育的互补优势,要想分享其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的功能辐射,必须以城市品牌为引领,做好海纳百川的接纳文章和胸怀大局的开拓文章。三是参与上海世博会的需要。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办,届时将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其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衢州是作为长三角的后花园和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就更需要通过打造城市品牌形象来积极参与其中,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在长三角经济圈的地位和作用,对接实现我市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高新化发展,从而推动城市经济集聚发展。

5、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有利于更好发挥基础优势,培育城市发展力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经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衢州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0.3%,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也到了提升城市品牌的新阶段。近年来,衢州在城市定位、城市品牌的打造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确立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的城市定位;通过实施“五城联创”,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展现了城市魅力;通过举办华东旅交会等系列节会活动,扩大了影响力。但相对来讲,衢州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率偏低,城市功能相对单一;各级对打造城市品牌的工作尚未形成共识;城市品牌竞争力较弱,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小、人口集聚度低,工业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不强;城市品牌发展滞后,缺乏龙头品牌的带动;城市品牌侧重于功能和产业定位,独特性、唯一性不够显现等等。只有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才能充分运用近年来“五城联创”等工作成果和基础优势,培育和提升城市发展的潜力和城市经济创新发展能力。

二、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提升衢州城市的美誉度

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浙江西部重要门户”目标,科学合理的确定一个体现特色、富有个性、充满活力的总体品牌,突出产业、文化、旅游、节会等四个专项系列品牌的培育,全面提升城市品牌的凝聚力、吸引力、辐射力,全力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一个总体品牌。综合衢州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人文的、经济的、政治的等各方面资源优势,经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南孔圣地•和美衢州”是一个合理的选项。“南孔圣地•和美衢州”内涵诠释如下:

“南孔圣地”:有着独特性和唯一性,同时也体现衢州文化底蕴深厚,名城内涵丰富。衢州建城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一,衢州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是南孔文化和围棋文化,而且有着深度的人文景观。南宗孔氏家庙是公元1128年孔子第48代孙孔端友随宋高宗南渡时所建,是全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衢州府城还有保留较为完好的古城墙和传统街区。其二,衢州烂柯山一直作为围棋仙地,历代棋声不绝于耳。其悠久的“棋子文化”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成为衢州特色地域文化的支柱之一,在中国围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三,衢州东部的龙游县石窟文化丰富,有着世界罕见的古地下建筑群,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瑰丽壮观、巧夺天工,被知名专家学者称为“千古之谜”和“世界第九大奇迹”。因此,“南孔圣地”既是对衢州历史的全面概括,也是彰显衢州文化的一大亮点。

“和美衢州”:体现了“圣地”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们生活的幸福优雅,展示了衢州人文特色、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及政通人和的良好态势。“和”指的衢州有丰厚的儒家文化积淀,形成了衢州人为人处事平和、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一种境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居住与生活泰然的一个怡地。其一,衢州已成为浙江省最安全城市,群众安全满意率达到98%,贫富差距最小(基尼系数0.3)、幸福指数最高(恩格尔系数37.8)、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85%以上,2007年被选入中国投资百佳城市,是人居环境最优的理想之地。其二,衢州历史上就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交通枢纽,承东启西,区位优势独特,已形成民航、铁路、高速公路、水运齐全通畅的综合交通网络,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是选择投资创业的佳地。“美”体现衢州地处钱江源头,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其一,衢州是生态福地,是浙江首个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城市,有“浙江绿源”之称,衢州所在的浙闽赣山区是“全国生态保护纲要”确定的全国九个生态环境较好地区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71%,地表水绝大部分是一、二类,市区饮用水源为一级地表水。其二,衢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拥有深厚人文景观和自然秀丽的山水风光,南宗孔氏家庙、烂柯山、江郎山、钱江源和龙游石窟等经典景区已形成很鲜明的特色和很高的品位,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因此,“和美衢州”既是衢州现实的总结,更是衢州未来的希冀。

四个专项系列品牌。推进城市品牌建设,总体上可围绕“南孔圣地•和美衢州”这个主题,创造设计鲜明主题与多样风格、时尚与传统、文化与经济、休闲与创业相结合的载体,互为支撑、彼此包容,进一步强化衢州城市特色与形象,提升衢州城市的美誉度、知名度、集聚度。着力在培育产业品牌、文化品牌、旅游品牌、节会品牌等四个专项系列品牌上加以突破和提升。

1、通过打造产业品牌,推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走以产业品牌为依托的城市发展之路具有强大的后发优势,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更持久地维护城市品牌。一是培育工业品牌方面。要突出氟硅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培育现代产业集群,以开山集团等龙头企业为带动力,打造国际空气动力“中国芯城”;以中天集团、中宁集团等企业为龙头,打造国际国内有影响的“中国氟硅之都”。要努力把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三新”产业培育成新兴先导产业,依托“中国氟硅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全国光伏产业链条最完善的优势,打造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基地。要突出区域内江山市的电光源、木业、机电、消防器材产业、常山县精密轴承产业、龙游县特种纸产业、开化县单(多)晶硅等产业的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特色产业基地。二是培育农业品牌方面。要突出衢州现有17个中国特产之乡的地位和影响,壮大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以衢州粮食批发市场为核心,建成四省边际粮食加工交易集散中心;以龙游县竹加工业基地、衢江区竹炭业基地、江山市木材加工业基地为主攻方向,建成华东竹木加工交易集散中心;以柯城、衢江生产柑桔为基础,建成全国柑桔生产加工交易集散中心;以生猪和家禽业为重点,建成泛长三角畜禽生产交易中心。要进一步整合区域农产品资源,在食用菌、高山蔬菜瓜果、蜜蜂、笋竹、龙顶茶等特产方面做好品牌文章,打造一批全国特色农产品基地。在培育服务业品牌方面,要突出“三中心一枢纽”定位,以衢州无水港项目和衢江航道等重点项目为平台,打造四省边际物流中心和航运港口中心;以浙江华升物流有限公司和虎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引领,培育壮大一批实力强、有辐射能力的骨干物流企业。要突出旅游胜地的定位,打造四省边际旅游集散中心。要突出职业教育的优势,打造四省边际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要加快发展特色娱乐场馆,规范建设一批以泡吧(咖啡吧、演艺吧等)、娱乐(影剧院、娱乐中心等)、文化(展览馆、博物馆等)、康体(健身中心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休闲产品。要提升美食饭店街区档次,培育一系列诸如不老神鸡、“三头一掌”等美食品牌。另外,还要积极帮助企业申报世界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企业的创建,打造具有城市个性的名牌和特色产业。

2、通过打造文化品牌,创新城市品牌的载体。城市文化是个性与特色的有效载体,打造城市品牌重要的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一是打造“古城文化”品牌。以“千年古城”为特征,丰富提升“两子”文化、清漾毛氏文化、古镇古村文化、石窟文化、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等内涵,通过开展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城市特点的文化活动,打出“名人牌”、“名节牌”、“民俗牌”。二是打造“文化行业”

品牌。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根本,整合衢州广电总台、衢州“三报一网”的媒介资源,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参与品牌行业竞争等方式,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打响“行业品牌”。以壮大文化龙头企业为重点,整合江山市羽毛球资源(产量占全国60%左右)和龙游县特种纸及开化县根雕、常山县花石、江山西砚的资源,通过申请注册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企业创建活动等方式,打造全国最大的文化用品生产基地。三是打造“影视新城”品牌。借助影视名星周迅、何晴、邓英、李旭丹,体育明星占旭刚等的力量,邀请名导、名人来衢策划营销。充分利用古城资源,加快影视旅游建设,吸引更多剧组进驻拍摄,积极与影视、演艺界联合举办大型主题活动,全力将衢州打造成影视旅游城。

3、通过打造旅游品牌,丰富城市品牌的资源。按照“休闲衢州、观光四省”的定位,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提升景区档次,共打“衢州牌”。一是打响人文之旅品牌。以“圣、神、谜”人文景观为基础,提炼各地文化资源,设计推出系列展示富有衢州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观光基地,使之成为具有智慧修学的文化旅游城市。二是打响生态之旅品牌。以“源、奇、秀”自然景观为基础,提升核心景区档次,丰富九龙湖、仙霞湖、碧波湖、仙游湖、月亮湖旅游区功能,加大三衢山、江郎山、浮盖山、紫微山、古田山、齐天山(又名九华山)等景点开发,使之成为观光探秘的生态旅游城市。三是打响休闲之旅品牌。突出“休闲绿色游”定位,发挥山区生态休闲带的优势,开展以“农家乐”生态景点项目为重点的旅游休闲型、文化娱乐型农业等建设,开辟柑桔采摘游、原始森林生态游、仙霞古道游、万顷竹海游、钱江源头垂钓游等旅游线路,打造一批大规模、高档次、有特色的旅游服务基地,使之成为避暑疗养的休闲旅游城市。

4、通过打造节会品牌,挖掘城市品牌的要素。节会品牌是新经济形势下的朝阳产业,有利于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强化对外辐射能力。一是提升文体会展的深度。以衢州古城文化旅游节为主题,整合国际孔子文化节、蜜蜂文化节、胡柚文化节、根雕文化节、龙顶茶文化节、围棋赛、马术表演赛、企业羽毛球赛、龙游汽车拉力赛等节会的资源,创新发展节会内容,通过一段时期的培育,打造一批在全国有深度影响力的文化节会品牌。二是整合产业领域的资源。以“中国华东旅游交易会”为主题,整合提升衢州科工会、木工会、消防器材博览会、机电产业论坛等活动,积极对接上海“世博会”、广东“广交会”、杭州“西博会”等节会,精心设计一个高档次、高品位、多功能,具有衢州城市总体风格、形态、体量和色彩的会展馆。三是开辟思想领域论坛活动。以“国际儒学论坛”为主题,围绕城市、生活、文化、行业、企业等内容,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论坛,邀请有关政府部门、工商界、学术界、媒体界人士以及有关国际机构与国际人士、国内外有关城市代表参加,通过各界互动和城市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衢州城市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三、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构建衢州城市发展新格局

优质城市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是一个庞杂的、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不能寄希望于一朝一夕,有的工作靠一两届政府也不可能达到一个理想高度,甚至需要齐抓共管长期努力。所以,必须统一认识,加强领导,规划营销,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强有力的宣传推介攻势,像抓五城联创一样全面发动、分步推进,形成机制性保障,确保在实施衢州城市品牌战略,加快新型城市化方面取得有效突破。

1、强化城市品牌意识,在形成共识上下功夫。城市品牌建设一直处于散、弱、小的状态,要形成共识,需要做大量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对城市品牌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借鉴“五城联创”及相关重要节会的经验,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工作进行目标化、责任化,注重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就品牌形象、城市定位、城市标识、宣传推介等,组织网上讨论、征集金点子,把统一思想认识工作贯穿于整个城市品牌建设的全过程。二是成立城市品牌推广委员会或城市经营小组办公室。对整个城市品牌建设统一组织协调,确立目标责任,精心谋篇布局。可考虑将现有五城联创领导机制改设为城市品牌建设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城市品牌战略定位、规划和年度宣传活动方案、年度推进工作计划等。参照发达地区经验,组建城市品牌专家策划顾问团,聘请市外相关规划、策划专家,相关主流媒体及有关专门人士等任成员,主要负责对城市品牌工作的审查、策划和评估。三是加强综合考评,形成工作合力。参照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的具体标准,由相关部门牵头,制定符合衢州实际的效果测评标准体系,定期开展效果测评,提供阶段性工作参考。时机成熟后,可将城市品牌建设工作纳入考核,通过年度评比活动,促进城市品牌工作经常化、常态化。

2、强化城市品牌效应,在提升集聚功能上下功夫。实施城市品牌目的就是要吸引外来的资金、人才、技术、知识等要素资源向衢州涌入,从而形成一种城市集聚效应,加快衢州城市转型升级步伐。一是注重内联外引,做好对接文章。充分利用山海协作平台,深化资源产业合作,加强与宁波、杭州等与上海相近的城市对接、合作。通过华东旅交会、经贸洽谈会,举办科工会、全国性围棋赛事等活动,大力宣传衢州、推荐衢州,着力扩大衢州影响力、美誉度。二是注重引资引智,做好转型文章。要发挥我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内交通枢纽优势,加快推进九景衢铁路建设、衢江航运开发、杭新景高速公路等七大战略型项目建设,不断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引进与我市产业相符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等,有力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三是注重参与借力,做好吸纳文章。要借助上海世博会,西湖博览会及海西区域有关国家级、地区级重大节会活动的机会和平台,组织专门人员加强对节会与我市的关联性和对我市产生的辐射效应进行深入研究,认真把握各类节会对我市一、二、三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研究具体对策举措,重点做好对接工作。

3、强化城市品牌规划,在狠抓营销推介上下功夫。一是要着眼于衢州长远发展,结合中心城市规划和县(市、区)现有规划,根据城市品牌建设的具体要求,建议由有关部门牵头负责制订一个《衢州市城市品牌建设的总体规划》。二是要围绕总体规划,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制订诸如文化、旅游、产业、营销等若干个专项规划。三是要着眼于衢州城市品牌的定位,通过广泛征集、讨论和专家论证,确定一句口号和一个衢州城市精神、一首市歌、一个城市标识、一个吉祥物、一个形象大使等内容,通过设计制作一部专题宣传广告和宣传推介手册,以电视台广告、影视营销、城市广告与CIS城市品牌形象标识推广、采风宣传、干部推介、市外媒体营销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推介展示衢州形象。

7.城市生态化战略的哲学思考 篇七

关键词:生态城市,低碳经济,太阳能

1 生态城市的基本轮廓

近半个世纪来,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迅速并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全面渗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依据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我们大体可以看清生态城市的基本轮廓: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

2 中国太阳城战略的起源

德州的“中国太阳城”战略,最早起步于2005年。之所以提出打造“中国太阳城”,发展阳光经济,是因为德州有了这样的基础和条件: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萌发、培育,以皇明集团为代表的太阳能光热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德州具备了优良的太阳能产业基础;当时,中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太阳城”战略与这样的形式要求吻合;“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太阳文化,在德州源远流长,打造“中国太阳城”可谓底蕴深厚。

于是,太阳城战略前期策划、太阳城商标注册命名、政策制定、战略宣传等一系列举措迅速展开。短短半年之后,“德州战略”得到肯定,中国太阳能学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太阳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农村能源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联合命名德州为“中国太阳城”。致力于发展阳光经济的德州,收获这一称号,还仅仅是个开端。2005年底德州成立专门机构,全力推进“中国太阳城”战略的实施;2006年9月21日,德州市正式向世界太阳城协会提交《申办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报告》;2007年1月9日,世界太阳城协会正式复函,同意德州承办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2007年8月,山东德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确定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德州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安全发展的新路子。为实现低碳,德州市因地制宜,伺机而动,着力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科技先导、结构优化、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探索建立有利于节能环保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2009年3月,国际气候组织与德州市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把德州市列为首批开展中国低碳城市项目的城市之一。德州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优化能源结构,坚持科技引领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发展,低碳经济有了较好基础。2009年10月,德州被评为国际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2010年9月16日,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盛大开幕,德州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3 日益响亮的城市品牌

来自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我市以太阳能为重点的新能源及配套产业完成销售收入312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皇明、国强、中立、腾龙等为骨干的新能源企业群,太阳能较大规模企业发展到70多家,拥有太阳能产品专利600多项,“中国太阳谷”已成为国内最为有名的太阳能生产研发、文化旅游中心。

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这只是我市“中国太阳城”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之一。时至今日,太阳能的推广应用,在德州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太阳城城市景观已然显现。为了推进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我市提出实施“千村浴室”工程,采取政府补贴、企业让利、运营者自筹的三结合模式,已经在全市200多个村庄建立起了太阳能浴室;2008年,实施了以“5555”为代表的太阳能光电应用工程,即50个交通路口、5条城市主干道、5个住宅小区、5个景观区安装使用太阳能信号灯、路灯、景观灯。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市区62个主要路口安装使用了太阳能信号灯,50条城市道路、15个重点景区及部分住宅小区安装使用了太阳能路灯、景观灯,全市安装各类太阳能灯12000余盏,长达137公里的主干道两侧亮起了太阳能路灯,独具特色的太阳能景观日益显现……通过实施“百万屋顶”、“百村浴室”、“5555”光电示范等工程,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应用达到95%,全市城镇住宅小区达到50%,中心城区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面积达400万平方米。

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多带来的是每年节约标准煤65075吨,减排二氧化碳162428吨,减排二氧化硫4880吨,减排氮氧化物2440吨。各种数字的叠加,换来的是太阳城城市品牌日益响亮,太阳文化日益深入人心,市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理念越来越强。于是,新能源产业、推广应用、太阳文化三者互动的机制显露生机,德州的太阳城内涵特色不断丰富。

不靠山、不海滨的德州,在2010年成功举办了世界太阳城大会。不可否认的是,太阳城大会申办、筹备、召开的整个过程,也是德州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过程,太阳城大会成为德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国家火炬计划德州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字号称号接连落户德州。

3 期待德州模式,引领世界潮流

在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发布的《德州宣言》里,有这么一段文字:世界太阳城协会除了在美国和欧洲建立分支机构外,也应该在亚洲建立分支机构,位于德州的中国太阳谷就是在亚洲建立这一分支机构的理想地点。这将为德州腾飞插上翅膀。与此同时,我市近几年已明确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全面推进太阳能热水器一体化设计和施工,将住宅小区建筑工程应用太阳能技术作为建设审批程序、施工图审查的必备条件。时下,在众多致力于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兴能源的国内城市面前,德州已经成为翘楚。但接下来的目标,更高也更远。

在德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记载着这样的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使我市太阳能等新兴能源产业成为支柱型产业,建立完善的太阳城和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标准体系,继续扩大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应用规模,提升层次和水平,形成独具特色的太阳城产业体系、城市景观,太阳能推广应用探索出“德州模式”,与时俱进,引领世界潮流,太阳城品牌更加响亮,知名度日益提升,太阳城和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进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到2015年,德州市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城市能源消费的8%,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65%,太阳能灯应用5万盏,公交、出租等新能源汽车到达2000辆,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村500个。

据悉,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主要涵盖太阳能利用、风电装备、热泵应用、节能环保设备等领域。如今,构建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在内的“10+3”现代产业体系,已经上升为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接下来,我市将重点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壮大风力发电、地源热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规模,建成全国知名的太阳能产业制造基地和太阳能利用样板示范区,成为国内重要新能源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另外,今年年底前,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即将竣工。届时,日处理垃圾600吨,全年发电一亿度。今后的几年时间里,除了垃圾焚烧发电之后,我市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将更加普遍。并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探索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采暖等各类新能源技术在供电、用热、供暖和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应用中的比重。

与此同时,通过挖掘、提炼、丰富太阳城文化内涵,新能源产业、推广应用、太阳文化三者互动机制实现良性发展,“中国太阳城”城市品牌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将进一步扩大。人们有理由相信,“德州模式”引领时代潮流将为时不远。而实现这样的目标,当然离不开“中国太阳城”战略的持续推动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冒冉,宋凡.长春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10,(2):9-10.

[2]崔兆杰,谢连科,刘雷等.生态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13):1863-1868.

[3]张芳.生态城市与生态环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2):25.

8.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思考 篇八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对城市中原有的自然环境部分的合理保护与提高,园林绿化更是在城市这个人工环境中对自然环境的再创造,是对园林植被(花、草、树木)这种能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的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于是,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就成为一项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急切任务。

1.城市园林的生态哲理

城市园林的生态哲理深受传统的哲学思想所支配,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的“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哲学观念,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和总结。这种“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基本观念,常常影响着城市园林的发展和建设。

纵观中国园林发展沿革,不难发现: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园林就以“崇尚自然”为其基本特征,这在古代文人的一些《诗》《赋》中已有记载。如南朝谢灵运的《山居赋》,“不专流荡又不偏华上。卜居动静之间,不以山水为忘。”晋代陶潜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等等都表达了“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的渴求。

园林中的建筑如亭、台、楼、阁等在其造型、线条、体量、色彩、形式等方面也都表现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处于从属地位。在园林总体设计上,园林建筑追求与植物、山、水等自然因素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观念。

古代园林的建设大都因地制宜,模山范山,取材于自然,追求自然之本源,“效法”自然,“回复”自然。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朴素的生态的生态哲理和现代生态学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但在时空上却大大地超越了现代生态学的形成。

2.城市园林的生态化建设

现代城市园林不仅美化城市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休憩园地,而且其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习性也随着人居环境的恶化,显得尤为重要。

2.1树立“以植物造景为主”的设计思想

众所周知:植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原始创造者。植物每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人类需要的氧气,维持碳氧平衡;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调节小气候;利用植物,衰减噪声等作用。因此,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主要取决于植物和水体的质和量;园林中的建筑、山石、道路铺装等非生物因子的生态效益,表现为负值。因此,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应着重于全面安排园林绿地的植物构成与种植结构,力求提高植物覆盖率,多层次地进行空间生态组合和植物配置,以提高单位面积绿地的绿化效益,提高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

在某些地方的园林建设中,大兴土木,叠石堆山,过度的建筑、山石、道路铺装等非生物因子的堆砌,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造价,丧失了自然之趣,更严重的是破坏了生态效益,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2.2加强“大树引入城市”的观念

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各种有毒气体,蒸腾水分增加空气湿度,炎夏降低植物周围的温度,吸收噪音及吸滞粉尘等基本上全靠叶面积来完成,故生态效益与单位绿地的叶面种成正比。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增加生态效益就增加叶面积。乔木、灌木和草坪所具有的叶面积是大不相同的。乔木的叶面积,可达到它树冠正投影面积的20倍左右,灌木只有5~10倍,草坪更小。因此,高大乔木的生态效益高于灌木更高于草坪。

据有关树木产生生态效益的测算资料介绍,每公顷树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6吨,产生氧气12吨;可吸收二氧化硫300kg;滞尘量可达09吨,蓄水1500m3;蒸腾水分4500~7500吨。成片树林在调节气温方面,夏季比空旷地低3℃~5℃,冬季高2℃~4℃,降低噪音26~43分贝,削弱风速效40%~60%;空气中的含菌量减少29%~65%。可见,树木,特别是大规格的乔木在城市生态效益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此还要特别强调保护城市大树的作用。首先,绿色植物中高大的乔木所具有的叶面积系数最大,本身净化效率高;改善生态,气候功能显著。其次,由于城市中高大建筑的大量涌现,只有大树才能与其相匹配,使城市景观更加壮丽。

2.3增加城市园林生物的多样化

城市园林绿地生物种类越丰富,园林绿地结构越复杂,园林绿地系统也就越稳定,这符合“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生态学原则。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乔木、灌木、草坪以合适的比例搭配,有利于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提高群落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城市园林生物的多样化,有利于丰富城市景观,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审美情趣、爱好的需要;有利于满足城市不同环境状况的需要,符合“适地适树”的原则。

2.4建立完备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一般是由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街坊庭院绿地、风景旅游区等部分组成。相对于独立的植物群落而言,其各项生态效益的发挥水平不仅由于绿地规模和植被数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而且也随着空间距离的加大而逐渐减弱而丧失。测定表明:由一定数量的植被所构成的绿地,其生态效益存在一定的“影响范围”,表现为与其规模相对应的“局部性”。

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带状绿地的联结,使园林绿地组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网络系统,让城市与绿地融为一体,不仅对增加城市总的园林植被数量发挥群体效应,从而扩大其总体生态效益方面作用明显,而且对保持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3.结束语

上一篇:园长毕业典礼优秀致辞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蜗牛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