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心得体会

2024-09-11

《品德与生活》心得体会(共12篇)

1.《品德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一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湖北乃千湖之省,武汉市地处两江汇合之处,是一个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学生在生活中很难真正体会到缺水电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并没感觉出它的珍贵。学生中不珍惜水甚至浪费水电的现象随处可见,他们缺少对世界、特别是我国水电资源状况全面完整的认识了解,自主性和合作性也不够强,有些家长在这方面也缺少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但我国是水、旱灾害频繁,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因此,加强节约水电教育势在必行。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水电是宝贵的资源,学习节约水电的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明确节约水电的重要意义,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要重视课前师生共同进行调查水电资源的活动,加强方法指导。同时教师要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他们节约资源的情感。最后通过“节约水电窍门我介绍”、“制定节约水电文明公约”、设计广告语等活动升华学生情感。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突出活动性、体验性的特点,旨在通过探讨交流、场景模拟、行为辨析、制定协议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水电等资源极其匮乏的同时,知道水和电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节约的方法,养成处处节约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建立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人类的爱心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唤起学生节水、节电的意识,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激发爱惜水电的情感。行为与习惯:培养自觉节约水电的意识,自觉实践节约水电的良好行为方法,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逐步增强环保意识。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们周围水、电资源的现状,了解水电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用途,了解水电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水电是宝贵的资源,学习节约用水电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调查研究、互动交流,研讨辨析,认识水电的宝贵,形成节约的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学习科学的节约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水电是宝贵的资源,学习节约水电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确节约水电的重要意义,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家庭用水用电”调查表,布置调查任务,准备节约公约的样本,制作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水电的用途,调查家庭、个人每天的用水量,做刷牙用水量实验(刷牙时水龙头关与不关、流量大小,与用水量的多少比例。),填写调查表。查询或实地考察缺水情况,并以文字或图片等形式记录整理。

第一课时

活动一认识水状,探究秘密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得出:“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

2.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是呀!水在我们生活中人人都离不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宝贵的水”。——板题“水”。

3.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水?(教师相机演示课件:水的画面)

4.小结:除了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液态的水以外,还有固态的水(如冰),气态的水(如水蒸气),这些水构成了大自然中丰富的水资源。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激发兴趣,引发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身边的水资源状况,为下一步的对比埋下伏笔。】

活动二比较演示,体会宝贵

1.师: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表面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水都可以直接使用呢?

2.(演示课件:出示“地球上的咸水约占97%,淡水约占3%,而可利用的淡水约占0.5%。”)教师实物演示:如果把一盆水比作地球上的水资源,那么淡水资源就只相当于这一碗水,而可利用淡水资源仅仅只有一勺水。

3.师:我们可以利用的水多吗?说说你的想法。

4.师:你知道如果缺少可利用的淡水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吗?

5.(演示课件:播放缺水录像、图片)师:你看到什么,听到这些?想说什么?

6.小结:地球上的水看似很多,实际上可用的实在太少,没有水动物、植物不能生存,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不能进行,后果非常严重。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实物演示、观看录像、实地考察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悬殊明显的比较感知水资源的宝贵、匮乏。】

活动三实践探究,了解用途

1.师:课下我们从不同角度调查了水的用途,总结一下你们的调查情况。

2.学生分组谈论、交流,教师巡视。

3.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从生活、工业、休闲娱乐、植物、城市建设、其他这几方面用图片、手抄报、文字等方式交流。)

4.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5.小结:人体65%是水,从在妈妈肚子里孕育起我们就生活在水中。我们的生产、生活时时处处都需要水,离不开水。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汇报,体会水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四情景再现,感知重要

1.师:老师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停水的日子,停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麻烦?咱们先来看看乐乐家停水的一天。情景表演《在停水的日子里》:天气太热,乐乐准备洗澡却发现因为管道爆裂停水了,不知什么时间修好。乐乐乐不起来了,他该怎么办呢?

2.师:知道这个情况,邻居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这天会怎么过?

3.师:你有过这样停水的经历吗?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4.小结:停水让生活变得混乱,没水的日子才知道水是多么不可缺少,多么的珍贵。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表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更能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水,水是非常珍贵的。】

板书设计

5节约从我做起

水资源稀少珍贵

水的用途广泛离不开

停水的日子

过这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课评比的听课活动,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要上好一堂品德课,需要注意的问题太多,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

绝大多数课题,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品德学习中来。像:设置悬念,讲故事,谈话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教学游戏,情景资料等等。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本次大赛,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驰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第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些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创设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

第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剪辑录像、制作幻灯片走进电教室。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

两天的听课时间转眼就过去,但留给听课教师及学生的远不止我上面所讲到的。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班级,走近科学,更要带领他们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那些洗涤心灵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位品德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2.《品德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二

一、认真钻研教材, 收集新鲜信息

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内容取材于生活, 但是与品德认知、行为总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 作为《品德与生活》教学就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补充一些社会生活中的新鲜资料, 给学生提供富有亲切感的感知材料, 让学生透过生活信息之窗, 看到生机勃勃的生活中富有高尚良好的品德。例如在教二年级上册“我爱我的身体”一课时, 我先准备了近3年小学生近视的统计数据, 显示近视的儿童逐年增加。结合世界爱眼日如何保护小学生的视力, 让儿童感知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就要做到:握笔写字的姿势应正确, 不能在太亮和太黑的光线下做作业看书, 这样会损害自己的眼睛, 更不能躺在床上看书。我用文中的插图、多媒体画面以及班上近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等多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 对学生进行保护眼睛的教育, 课堂教学就变得充实、活跃,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二、组织信息交流, 加深教材理解

现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每天生活在社会中, 他们可以接触到很多信息, 有的甚至比教师知道得还多。教师有意识地组织他们进行交流,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而且还能加深他们的感受, 提高生活、学习的质量, 提高品德的认识。

例如在上“我爱我的身体·保护耳朵”一课时, 我让学生统计小学生拥有MP3的数量以及对春节鞭炮声的感受等, 启发学生交流,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MP3听多了耳朵很难受;鞭炮声太大会耳鸣心跳, 等等。通过收集的信息交流, 学生深刻理解了为健康保护好耳朵, 在生活中就应尽量减少噪音;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在图书室要保持安静、在教室里不大声吵闹、小组讨论要轻声细语……深切感受到如此这样, 既能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也能尊重别人。

三、借助电教手段, 扩展知识视野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材具有广泛的时空性, 很多内容都不是学生的感观所能直接达到的, 这就给我们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 传递教学信息, 不仅可以克服教学的困难, 而且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大大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例如上“我爱我的身体·保护牙齿”一课时, 我让学生边看屏幕上的画面, 边听医生解说:一天应刷几次牙?什么是正确的刷牙方法?新长出来的牙坏掉了还能再长出来吗?从而知道上下牙要上下刷, 咬合面要来回刷, 在七八岁时会换牙, 新长出来的牙就用一辈子了。这样借助电教手段, 学生很快地消化领会了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并从中懂得了从小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回归现实生活, 加强品德教育

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必须面向现实生活, 回归现实生活, 从生活的环境中来认识道德行为, 提升品德水准。

一是结合品德课程的具体内容, 组织学生走出课堂, 为他们提供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例如上“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一课之前, 我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社区作调查:在你居住的地方有哪些方便的设施?通过调查学生对自己生活社区感到很方便:社区有好几家超市, 东西应有尽有, 家家都有电话、手机、小灵通、随时都可以与远方的亲人通话, 村村寨寨都有水泥村道, 还有公交车……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我们要爱护、珍惜这些方便的环境, 从而达到通过生活现实来加强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是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 对学生进行家访, 经常与家长联系, 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例如在上“保护肠胃”这一课前, 我们进行家访, 了解到学生饮食习惯:一些学生早上没吃早饭就上学, 有偏食、挑食、吃零食的坏习惯。于是, 上课时, 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保护好肠胃?通过讨论结合生活现实, 学生们得出了只有“不偏食, 不挑食, 不吃零食”, “吃好早饭”, 才能保护好自己肠胃的结论, 一致表示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过了一段时间, 那些不吃早饭的学生气色好多了, 再次家访时, 家长们普遍反映说孩子已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是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寓品德教育于现实生活之中。品德课的内容十分丰富, 要使儿童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就要与现实生活相结 (下转75页) (上接76页) 合, 寓品德教育于现实生活之中。例如教“做好事不是为表扬”一课时, 我针对有个别学生在学校里很爱劳动, 回到家里就不一样是因为得不到老师的表扬这一现象, 便让学生去现实生活中了解清洁工每天扫地是不是为了表扬。学生了解到清洁工见大家在干干净净的小区里生活而感到高兴, 他们是为了大家的幸福而不是为了表扬, 认识到有更多的人在为大家默默地劳动、奉献着, 于是, 大家决心向这些无名英雄学习!在校在家一个样, 做好事是为了大家的幸福快乐而不是为了表扬, 从而提高了他们道德认识的水平, 端正了做好事的态度, 明确了做好事的目的。

有些课文, 通过教学, 使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 而且在行为上也有所表现。例如教“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一课时, 我先提出问题:如果你看到小区里不卫生的环境你会怎么办?怎样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通过讨论学生不但认识到要爱护公共设施, 不要在墙上乱画, 要爱护花草树木等道理, 还表示要从身边做起, 从自己做起。下课后, 学生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大大减少, 不少学生还提出了保护环境的好方法、好建议。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深切地感受到《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立足生活这个基点, 注重教学方法, 把课文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品德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主要渠道;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认知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呢?下面就自己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

一、创设情境,在情景体验中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传统教学比较重视“有形的、线性的形式训练”。其实,感悟才是学习的核心部分。例如,在教学“我可爱的家乡”内容时,讲到“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一部分,则可在根据课堂活动的需要,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活动内容的各类照片、图片、实物等资料,在活动场地进行一一展示。我及时播放准备的课件图片,让学生从中欣赏我们的城市建筑、了解家乡特产、知道家乡的文化旅游胜地等。通过参观,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加深了认识,而且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他们觉得自己现在才认识了自己的家乡。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既对家乡有了新的了解,又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开阔了学生眼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达到活动的真正目的:对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

二、在实践体验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培养道德行为

学生大多的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是体验教育的重要基地。其实,学校里有着大量的体验岗位,如:红领巾广播站、常规监督岗、光荣升旗手等等。我们组织队员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理想,从自身实际出发,每人选择一个岗位上的角色。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培养了责任感,发展了综合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三册第1课“多彩的课间生活”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下课时从学生身边拍摄的录像,通过录像中的片段层层展开,让学生辨别是非,讨论下课后应该做些什么,在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抓住下课后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再进行适当的活动和合理做好课前准备有什么好处这几个重点,分组人人参与编儿歌活动,编好后以组为单位唱一唱、演一演。接着通过“小记者采访”的形式,开展“实话实说”活动,让学生回忆下课时“我”在做些什么,“我”做得对吗。最后在下课前几分钟请小朋友想一想,接下来是什么课,你下课后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随着下课的铃声,我提醒小朋友说:“小朋友们下课了,你想做什么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好!”老师的这句话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虽然看上去不是热热闹闹,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从校园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三、抓住问题灵活应用方法,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这使他们对思想品德学习产生怀疑。因此,我们的教学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建立起自己的道德

标准。

1.故事喻理法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喻理法”。运用故事喻理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

2.榜样分析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身边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榜样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3.引导讨论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总之,在教会学生做人、提高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科特点出发,遵循少年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坚持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实践新的学生教育观。

4.《品德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四

高新区程故事小学李秀华

三月三十一日我有幸参加了高新区品生品社教研活动,倾听了尚芹和程晓兰两位老师的课以及高芳老师和孙主任的专题知识讲座。我领悟到品生课教学一定要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与生活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教学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我长大了》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现实生活与教科书结合在一起,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而生对家长的爱。

由于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课堂教学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如教学《家里的我》时,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我的小伙伴》,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

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如教学《放学路上》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

“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5.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点滴体会 篇五

摘要:孩子的品德与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推开那扇门”,走进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要根据本课程的特征,要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引导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的生活。

关键词:体验;生活素材;开放性;生活性

《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一、教学内容以生活背景为主,以学生生活背景搭建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将教材硬性的东西转化为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件,将生活与教材相衔接,帮助学生加深对品德课程的理解和认知,进而丰富学生内在精神的需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来搭建教学情境,借以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真正体会、了解品德规则等。然后组织学生到家乡的主要街道、工厂等景点实际参观,让学生通过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脑子想,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获得对家乡发展变化的直接经验和体会。以此培养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和搜集整理资料、分享成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如:在《彩笔绘家乡》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关心家乡、憧憬家乡未来、做家乡的小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我设计了“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家乡未来我描绘”、“家乡未来作品展”三个活动。

“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建议,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家乡未来我描绘”活动是一项动手表达活动,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描绘家乡美好未来的欲望,引导学生用绘画、小制作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家乡,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

“家乡未来作品展”活动是一项合作交流活动,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作品的空间,激发学生展示自己作品的欲望,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展示作品,使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分享创作成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开放性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通过以上的这一些活动,学生不仅得到了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情感的教育,学生也在愉快的活动中树立起了自信心和上进心。

可见,开放式环境创设利用多种方式,给学生自学、创新和师生共学提供了多向选择形式,从而提供了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进的交往氛围,促进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人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放飞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

儿童的品德与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贴近大自然,教学中采用儿童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在《我做小导游》一课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资源等,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以下活动。

“小调查”活动:让学生自己到家乡的有名的景点去开展调查。如《文昌阁》、《大沽河风景区》等。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了解家乡的资源、环境和风景名胜,培养学生的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我当小导游”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模拟导游活动,通过我当小导游活动,充分介绍家乡的资源、风俗民情、风景名胜,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小小导游收获多”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在做小导游活动中的感受、体验进行交流,于同学分享感受及成果,并总结整理,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参观调查、模拟导游、交流收获等一系列的贴近生活、走进大自然的活动,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大自然的教育,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活动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和他们一起去体验、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才能使他们愉快的、有创意的生活。

面对孩子们一张张欢愉的笑脸,我不由得想到赞可夫说的那句话:“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是啊,讲了又讲,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不如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贴近生活实际的环境,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取。

参考文献:

[1] 山东美术出版社:一至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

[2] 山东美术出版社:一至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6.《品德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六

重庆永川南大街小学 唐家业

新课程的实施首先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而新课程、新教材能否有效地展开,则取决于教师的主动参与。理解一门新课程、新教材、一种新教法,就意味着要建构新的教学生活。我学校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学科是选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国家教育部2002年5月颁布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编写的。为了了解这期教材的编写基本理念、目标、及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师用书和学生课本,认真的进行了阅读。在此,我谈谈实施《品德与生活》这门新课程中的体会。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落实

我先谈谈平时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作为刚接触品德与生活课的我遇到两个的问题:一是品德与生活课程与以前的思想品德课有哪些不同?二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到底该怎么进行?我想“品德与生活”课与以前的“思想品德”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它们目标的不同。品德与生活课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这一特点。品德与生活课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几个方面的分目标,但实际上这几个目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想办法去了解,就获得了有关这事物的知识和技能。在这过程中,儿童对这事物的兴趣、情感态度,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形成的各种习惯等几个目标的达成是同时进行的。而以前的“思想品德课”有的时候是把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目标是割裂开来进行的。在这一点上,过去和现在的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教学时,一是,在落实目标方面要到位;二是,教学活动不能随意性。根据课标要求,由于品德与生活要体现生活性和活动性,老师不但要注意活动的形式,而且要很好地把握活动的目标。我上《平安回家》这一课。该课以及该课所在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并懂得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这个目标很重要,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这一社会性)。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交通标志画出自己记住的图案,由此扩展认识,让学生知道各种交通标志代表的意义,说出自己应该怎样遵守。然后做活动性游戏,“红绿灯”进行实践。

老师如果按照教师用书提供的活动照搬,根本就没有去想该活动设计的目的意义何在,只是为活动而活动。在教学中要加强目标意识,结合教学,我想提出以下四点:(1)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2)把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弄清单元目标的落脚点。(3)备课的时候,可根据课标和单元的目标,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确定为教学目标。(4)教学中的活动首先要围绕目标来设定,活动实施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5)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老师要及时根据目标灵活处理。这样,既可以生成新目标及时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总之,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首先,与以往的品德课不同,我们的目标是多维的、综合的。其次,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我们教师再创造、再设计的自主权,再加之,我们的这门课程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我们的教师的确有必要,而且需要认真负责地确立明确的目标意识。不是简单地读懂了教参文本上所提示的目标,而是要内化它。其次,明确目标是整个教学的导向。脱离目标,或者说目标落实得不够深刻,就必然无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学也必然会停留在浅表层次,无法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深化。

二、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

一个关键的问题,教师要认真理解教材和运用教材。从教材的编写上看,思品教材是以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事例向学生讲明一个道理,学习一种精神,是启发学生对问题和人生进行思考。所选材料存在滞后性,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而新课标下的品德与生活课内容及呈现方式与过去的思品课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教材,解读教材。实际上这就是学习课程标准,备课前必须要做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教材中的图和文字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收的对象和内容,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再创造。要搞清楚教材给了我们那些信息,分别提示的是什么,要展开什么样的话题进行讨论。教材还给我们留有空间,它的表现形式大致分为提问、句子省略及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要结合教材,搞清楚留出空间的目的是什么,我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活动。例如,人教版一上第 17 页上《画画你的好朋友》这一课。该课以及该课所在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同学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不相同;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这个目标很重要,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这一社会性)。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学生根据同学的特点猜猜他是谁,让学生根据同学的特点圆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等活动,由此扩展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外貌不同、性格不同、思维不同、审美不同、价值观不同,营造了很好的学习研讨氛围。老师在这氛围中继续深入引导学生探讨:“我们该怎样对待别人的不同?”这一目标话题。像这种情况就很好地落实目标,找好了目标的落脚点。现在教材的呈现形式和以前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在很多方面,让老师产生了困惑。特别是“怎么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这是一个难点。这涉及到教师如何解读教材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可以总结如下几点:第一,教材是范例,就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复制教材。特别是体验性活动,它具有很强的具体性、生活性和本土性。因此这就意味着,我们不是教教材,不是简单地备教材,而是回归到生活中,回到儿童的生活中。所以,解读教材时,需要教师的着眼点是儿童这个主体,关注儿童的生活体验。第二,教材中的弹性空间,意味着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需要参与教材的意义建构。它也是我们尊重每个儿童独特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关注儿童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表现。教材对儿童来说,是开放的和生成的。教材,不再仅是用过的旧物品,而是凝聚着儿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体现着儿童创造性的作品集。第三,教材和师生的关系,是一种意义关系,也是一种对话关系。教材文本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一起要面对的和思考的。教室中的儿童在分享教材中的儿童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在激活着自己的思考,丰富着自己的认识。教室中的儿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提升。这才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这学科的特点。

三、关于教学活动的设计

在教学活动方面,现在问题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也是老师们的一个困惑。活动的设计及其有效性是一个问题。现在,似乎存在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好像不设计活动,就不是新课程了。的确,读懂了教材,应该怎样来设计教学中的活动呢?这个环节很关键,也是老师们感到困难的地方。我认为设计教学活动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紧扣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第二,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第三,活动设计要注意还原生活。不要简单地只从表现形式上去模仿教材中提供的参考活动,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要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设计活动时要还原到学生生活中去。如,在设计《我们的校园》这课的教学活动时,不但用了教材中提供的活动,而且还结合本校的小喇叭艺术节、小喇叭体育节、小喇叭科技月等学生生活中的活动材料,来设计教学中的活动。第四,活动设计时,要预设活动中可能生成的新问题。因为同一个活动,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同的问题,老师要尽可能多地预设会产生的新问题。在解读教材和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材的开发者,需要将目标、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效果、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结合起来。就活动而言,我想能否从这几个方面把握:(1)活动的必要性。确认是否一定需要一个活动设计。(2)活动的目的性。活动是需要符合目标,但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活动只是一个中介和载体。我们通过活动体验的分享,是要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现在不少老师偏于活动的形式和手段了。(3)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愉快的,也是思考的。(4)活动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说,教材上提示的一些活动,我们不一定照搬,但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借用其形式、方法,或者借用其内容,改变形式和方法,易于操作。

四、关于教学实施

教学的实施最主要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践我们的教学活动设计。从目前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我们觉得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大家注意。首先是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不仅要进行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也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一定不能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进行说教,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收者。我们要把自己真正地作为课程的资源,与孩子们同学习、同体验、同探讨。构建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心理的支持,师生共同获得一种情感体验,这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在上“我爱我家“这一课时,她就带上了自己九岁时一家人的照片,和孩子们一起讲述家的故事,家的点点滴滴。这时,她已经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把自己的感受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师生一起融进了感人的课堂氛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一位老师在上“规则在哪里“这一课时,她与学生一起收集资料,共同活动,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学生也倍感亲切。其次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一般都没有用问题来统领了,学生也动起来了,但热热闹闹的课堂是不是就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这些活动的有效性如何?这是值得十分关注的。我想,要注意的就是预设目标是否达成。如果离开教学目标的活动,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例如,在上“不一样的你我他”这一课时,学生给没有颜色的鲜花涂上了颜色以后,都贴在了黑板上,老师叫学生说说这些鲜花,一位学生说“五颜六色”,一位说“各式各样”„„,老师尊重学生,并对每位学生涂色的选择给于肯定,而不只是表扬学生回答问题这一反面。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语文课的的词语比赛,是要通过给花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而学生回答老师的答案也不一样,恰恰说明他们的感受也不一样,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目标意识明确,所以他的表扬使每个学生都很高心兴,使活动的目标也能很好地达成。

五、关于学习研究方式(调查学习)

新课程、新教材提倡我们的教学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对于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在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的教材中,品德与生活的学习方法比较多:我这里只谈谈在我们教学实践中运用比较多的调查学习法。我觉得老师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调查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不要一成不变地按照书上的调查表来使用;二是调查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三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安全因素。总之调查学习方法的运用,要注意它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如在教学《平安回家》这课时,就设计了一个“外出参观方案”活动。在学生学习这课以前,老师要求学生 上学、放学回家路上,观察交通标志,并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画出自己观察到的交通标志,学生很有兴趣去贯彻。在学生对一个个标志进行说明和讲述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我们遵守交通规则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的关系。还要教育学生要向生活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我认为不能出现“调查内容教师设计好,学生只是被动执行”这种现象。关键在于,没有确立问题意识。儿童还未产生“为什么”、“怎么会成为这样”这类问题和疑问,就开始了调查活动。也就是说,在调查学习开展前,要充分培养儿童探究的好奇心。我们希望教师在重视儿童的调查活动和体验活动的同时,重视由活动中生成出的问题、疑问和发现。让儿童在调查中学会思考。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教师要帮助儿童学会探究性学习,渐渐地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能积极关注,自主地观察和思考,形成具有社会性的思考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还促进他们发展成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的公民。同时,要根据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水平,进行学习研究方法的指导。

六、教学资源的开发

我们现在强调生活和儿童是我们的教学资源,提出新的教材观,视教材为一种范例。所以,如何开发资源,或者意识到从生活中捕捉教学资源,是目前教师需要具备的一个素质。当然,对老师来说,也的确需要一个从意识走向自觉实践的过程。教学资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教师观念转变的关键。这个问题,涉及到课程和儿童生活经验相连接的问题。因为我们的课程是为了生活,同时,儿童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学习道德,才能自觉地产生对道德的认同和实践。另外,正确理解这一点,也有助于我们处理教材在农村和城市地区的适用问题。因为我们关注生活,这本身就超越了城乡差别,我们的差异在于生活的多样化,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是我们的生活世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生活中,引领儿童走向更美好的生活,从小过有道德的生活。教材能为大家提供的是这样一个空间:师生互相倾听和对话;尊重彼此的观点;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注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我上《平安回家》这一课。该课以及该课所在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并懂得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这个目标很重要,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这一社会性)。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交通标志画出自己记住的图案,由此扩展认识,让学生知道各种交通标志代表的意义,说出自己应该怎样遵守。然后做活动性游戏,“红绿灯游戏”进行实践。

充分利用教材的活动范例,并根据课程要求及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教材和改编教材。如:在交了《校园铃声》这课后,学生上课了上课铃了才去上厕所,上课了书本还没准备,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间十分钟》这课时,自编了一首儿歌:“下课铃响了,课间十分钟。先把厕所上,再把水来喝。来到操场上,有的跳绳,有的踢毽,有的拍皮球,有的做游戏,大家玩得真高兴。”这样学生就明确了下课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上了课再去解便的情况没有了,课堂用书、工具也准备好了。学生并能根据儿歌编讲课内图片内容和根据自己活动的内容创编和增编儿歌。

7.《品德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七

一、《品德与社会》基本课程理念: 源于生活

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会与其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在社会这个群体组织里,个人品德决定着大家对自己的认可程度,从而形成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和认识,无形中就确立了你在群体中的价值和地位。品德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也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对于朋友、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由好品德塑造形成的综合印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成为事业及其它方面向上的阶梯,好的品德会有着极强的公众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处处体现出价值,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同事友爱……可以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既然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 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告诉我,我会忘记; 给我看,我会记住; 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二、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 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3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3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 快! 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

四、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如教学《保护环境》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学校附近的某河污染特别严重: 河两岸四五个村子的村民都把垃圾倒在河沿上; 河水中不时可看到死猪、死狗等正在腐烂的动物尸体; 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 我联合周边村干部,开展了“碧水”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学校到青山水库这一段江面污染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江面污染的各种原因; 想想提高水质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在交流中,我发现了各种方案: 有在村里设置宣传窗的; 有一起合作写了倡议书的; 有建议两岸村民设立公共垃圾回收站的……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8.让品德与生活课走进生活 篇八

一、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儿童的品德与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教学中采用儿童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

品德与生活课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或看图讲解。例如教学《春天里的保健》时,可以请医生讲讲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适宜当地的课程内容,本课程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儿童生活周围的人和物、家庭、学校、社区、自然、环境设施、人文景观以及儿童生活中的体验、经验、发现等,各种节目、文化活动、重大事件、民俗活动等均可视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也就是说从儿童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发掘出课程的宝贵资源。

三、教师与家长合作

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家长的配合,品德与生活的教学需要家长的合作参与。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许多空间,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秋天来了》的第一节《一起找秋天》时,我把它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看课本上秋天图,学习秋游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第二部分实际的秋游活动让家长参与教学,请家长利用双休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带孩子去“秋游”,并且协助孩子收集好具有秋天特征的一些实物并填写活动表。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果实成熟了,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茄子穿紫袍。冬瓜披白纱。人们开始收获了,感受秋天的丰收。本周六、周日,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行动起来找秋天,请你把秋游的情况填写在活动表。

本次活动,由于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使得教学目标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活动受到了家长的高度好评,学生受益匪浅。

四、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创设情境

我在教学《我们长大了》这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准备自己从小到现在的生活照片。课堂上通过互相展示照片(同桌展示、小组展示、上台给全班展等),让学生感受体验到自己在长大。当有一个同学展示出这么一张照片时:一位年轻妇女抱着一个小姑娘,小姑娘手里拿着蛋糕在吃,妈妈在微笑。我就问:“这是你和你的妈妈吗?”小姑娘点点头。于是我接着说:“妈妈抱着小时候的你,有时胳膊都累酸了。从小到现在,妈妈疼你、爱你。有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总是留给你吃,为了你的健康成长、幸福快乐,付出了很多艰辛,你应该对妈妈说句什么话呢?”通过我对她道德情感的引导,小姑娘很快感悟,接着说:“我应该对妈妈说声:‘妈妈!谢谢你,你辛苦了!”’因此,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五、让学生参与实践

教学《打扮春姑娘》一课时,我让学生把秋天收集的种子拿出来种,看有什么收获。交流会上,有的同学说:“我种的是向日葵。出土的小苗是绿色的。”有的说:“我种的是黄豆,出土的黄豆芽也是绿色的。”……种植一周后。我们又开始了“我的发现”活动,有的学生做了有日光照射和没有阳光的小苗生长对比试验,有的学生做了土壤中生长和在石头地上生长的小苗试验,有的学生做了有浇水的小苗和没有水分供应的小苗生长试验,交流会上同学们得出了小苗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小苗要种在土壤里,小苗需要阳光的结论……实践出真知,同学们动手动脑,获得了书本上看不到的知识。

品德与生活课与生活密切联系,来源于儿童生活,但高于儿童生活。我们教师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而去教课本,要从儿童生活的一切方面发掘出课程的宝贵资源。适时引导,给学生树立很好的榜样,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

9.《品德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九

2010年10月20-21日我有幸参加了临沂市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教师学习班活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此次活动在蒙阴一小举行,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四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各个地区的先进教学水平,这些优质课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品生(社)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生活、表现才艺、培养品德以及学习、积累科学文化知识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美、让学生在生活中创造美、让学生在社会中实践美”。

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她们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特别是秦艳老师的课更是亮点纷呈。给人一种豪放、直爽的印象,真是一位良师益友。

2、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更能体现教师的艺术功力丰厚,在课堂上能够灵活应变,左右逢源。徐国艳老师的课给人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更像一位妈妈在耐心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4.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教师对教材的解读非常重要,如何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深切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我们每个教师备课时要仔细钻研的一个重点。执教这些课的老师,每个人对教材的使用都是创造性的合理编配,更有着自己独特的实践设计。

其次教师的备课应把握“老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的关系,学生始终是课堂参与的主体,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不能脱离生活、脱离学生。本次听课的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各位参赛教师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上更体现了教师的高素质和课堂应变能力。

在讲课中,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这四位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她们的品生(社)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专业教师扎实的教学素养。具体到一节课上我认为有以下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小组教学要落到实处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组内互助合作,组间评比竞争,能有效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责任分工明确,又相互依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新课改后,小组合作学习成了课堂上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小组合作学习只不过是一个花架子:我们光知道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操作起来却不能落到实处,比如: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公开课上,老师出示了问题后学生就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讨论、学习,在听课老师看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甚是活跃,但是这些只不过是一些表面现象,学习讨论后并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所以说这是华而不实的,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杜绝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实际学习、借鉴。

二、运用实践性活动,提升课堂教学价值

这一点我觉得提的很好。因为我们现在的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来说较差,利用好实践活动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品德课不像语文、数学等其它学科那样通过做练习、考试检验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果,而是看他通过学习本课程的有关内容之后,在实践中面对真实的境遇和冲突做出的自主选择和自觉行为来体现价值。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感悟、去体会,比老师在课堂上洋洋洒洒的说教、父母在家中的反复絮叨要实在、动人的多,也有效的多。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思品课的最大功效:“德育无痕”!

总之,在每节优质课中,都能感受到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每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更愉快。新课改的道路是漫长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向老师们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成熟。

10.《品德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十

一、考察目的本课程考察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品德与生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对品德与生活的考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行为转变的情况做出确认,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的形成。

二、考察原则

1、考察方法的多样化

品德与生活不能只凭借书面测试考察学生,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考察。

2、考察时机的全程化

生活与品德的教学考察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考察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全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考察,更要注重过程性考察。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考察。

3、考察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应参与教学考察,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家长、社会及有关人士共同参与考察,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考察体系。

三、考察内容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重点考核学生的道德认识、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学习考察分为知识能力考察和行为习惯考察。

知识能力考察。是考察学生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内容要求的范围内,对有关道德和生活内容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

行为习惯的考察。是考察学生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内容要求的范围内,在认知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行为习惯的考察是检查学生是否能应用所获得的道德认识和社会认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考察别人的行为,通常与考察贯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综合起来进行。

考察的具体内容: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简单的说就是“爱”,有了爱才会快乐的成长。让学生热心参与、细心探究、用心体验,真心去爱。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

2、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尊纪守法、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诚实可信、维护公德;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等。

3、交流与合作。热心参与交流合作,能考察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4、学习能力。对有关课本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具有初步探究和创新精神。

5、个性与态度。在认知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对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爱家人、爱同学、爱老师、爱大自然。

四、考察方法

学生学习考察,我是通过三部分进行的:1.学生发展性评价考察,即阶段性考察,适用于学生的日常表现的评估;2.问卷考察,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目的在于对学生全方位的进行,避免考察的片面性。

11.增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 篇十一

【关键词】:课内外结合、联系生活、是非观念、生活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基本特征。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社会,认知生活,培养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感悟能力,从而将自己的认知、体验、感悟渗透在生活中。该课程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呢?

一、用好用活教材,理论联系生活

传统的书本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仓库,却缺乏情感的体验。我们需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奋斗和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心灵体验。我们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投入活动。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例如:在《购物ABC》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购物的乐趣及购物中需注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亲自参与购物,亲自体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體验,学到了物品购买的有关知识,并总结出一些购物的经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可见,体验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开展实践知行结合,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注重课内课外结合,寓道德教育于生活

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现实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教育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然后,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在学生自己观察寻找、体验感受春天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自觉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和行为实践以及间接获得经验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生活的人。教师应走进儿童的世界,听一听他们说的,看一看他们做的,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困惑,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教育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

《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该面向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去认识,去感悟。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教科书上的知识、教师的教学要求、社会道德标准同客观生活实际有时会有较大的反差,给学生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带来困惑,教师必须及时引导,消除其负面影响。例如在课本上学习了要遵守社会公德,乘坐公共汽车时不拥挤,给老弱残病的人让座等内容,但现实社会中挤着上车、争抢座位、对老弱残病视而不见的现象仍相当普遍。教师必须教育和引导学生,正视这一社会现实,并让学生明白这些人的行为是不文明的、不道德的,这一社会现象的存在,更说明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每个公民只有按社会主义公共道德标准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才能彻底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正确是非观念的树立,也有利于学生内心道德标准的构建。

12.《品德与生活》心得体会 篇十二

一、教学内容走进生活

在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学会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指导他们观察生活, 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去认识生活, 扩大视野, 进而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和观察能力。如在教学“走进大自然”这一单元, 正值春天, 我们学校附近春意盎然, 田野里到处是绿色的, 我就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到学校围墙外的农田里 (围墙外正好有一片菜地) 去观察, 并布置一定的任务给他们, 让他们回到课堂上说说春天的样子, 画一幅春天的画, 说说自己认识了田地中的哪些菜, 说说自己平时最喜欢吃什么菜, 了解蔬菜的营养和吃蔬菜对身体的好处, 同时教育学生多吃蔬菜不挑食, 经过农田时要爱护庄稼, 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下课后, 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任务, 让家长带他们到公园去看看, 回到课堂再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感受春天的变化。我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 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 将学生的养成教育、探索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中,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方式融入生活

品德教学要源于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贴近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辨, 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如在《新朋友新伙伴》一课的教学中, 我根据刚入学的学生比较胆怯、互相之间还不熟悉的情况, 努力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先让敢于表现的学生走上台做自我介绍, 并走到同学面前主动交朋友, 用拍手、拉钩、展示特长等各种方式带动其他学生相互认识、互动交流。之后, 我及时评价和肯定学生在交友活动中的优秀表现, 帮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相互了解和学习。学生在愉快的生活体验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并初步了解了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同时培养了自信心,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 在开展《我爱我的家》的教学活动中, 我不是一味去讲述教材中的内容, 而是创设活动情境, 引导学生介绍家人的工作、生活等, 让他们每人说一件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之间发生的最难忘的事。这样安排使学生更了解、关心自己的家, 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激发了他们爱家爱国的道德情感,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时空体验生活

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多的不便。所以, 教师虽然通过课堂40分钟的教学帮助学生明确了生活中的正确做法, 但“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结束”, 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互动起来, 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 才能真正强化和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 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 拓展学习渠道, 延伸到课堂外, 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仍然需要教师的关注和指导, 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及时捕捉校内有利于学生实践的时机, 将品德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相结合,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 体验生活。例如, 教学《鲜艳的红领巾》这课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清明节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 加深他们对红领巾光荣历史的了解, 可以充分利用市教育局开展的读书活动和我校开展的“书林花语蜜香”主题阅读等系列活动, 让学生感受到红领巾的光荣与神圣, 了解党的光辉历程, 从而明确自己的责任, 激发爱国、爱党、爱家、爱校、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资源回归生活

学生知识的获得单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和灌输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应尽量把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课本以外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将学生引到现实生活中去, 使他们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并把良好的道德意识融入生活中, 形成良好的品德。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 突破狭隘的教材内容的束缚, 让教学活起来;教师要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使他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通过各种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如运动会、歌咏会、黑板报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比如, 结合我市今年创建省级卫生城、文明城、宜居城的契机, 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家长的配合, 让学生积极参加社区的活动;在学期快结束时布置学生和家长共同填写记录暑假期间每天生活情况的表格, 新学期开学时评选出“假期生活小明星”, 促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总之, 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 我们应当善于挖掘和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综上所述,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参与生活, 融入生活, 体验生活, 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让他们在探索中求进步、促发展, 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 从而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源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 文章指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 让他们在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中, 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的有机联系和融合, 从而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融入生活,课堂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娜青.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实效性的多重情境构建[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 (3) .

上一篇: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下一篇:有为才有位辩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