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党课比赛领导(共6篇)
1.微党课党课比赛领导 篇一
微党课比赛稿: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断前行
我叫***,来自***,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微型党课比赛,我这次参赛的题目是《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断前行》。丰子恺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把人的生活分为了三层楼: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如果说,工作给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那么,对于我们党员来说,精神层就是理想信念的学习,灵魂层就是学习之后的实践。同样,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两学”是基础,是精神层的修炼,“做”是关键,知行合一是灵魂上的升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下面,我想用三个关键词,给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第一个关键词是“无私奉献”。上班至今,我已有**年的工作年头,回忆其中的点点滴滴,除了感受到领导的关爱和同事们的帮助,收获最大的应该就是同志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触动着自己。还记得刚来的第一天,是和办公室的同事们一起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一次又一次,不管是匆匆忙忙的上班一族,还是陆续过往的社区居民,他们都不厌其烦的耐心讲解两税政策。还记得营改增后,同事们毫无怨言在公休日加班加点,对移交管户信息进行清分比对的情形,总能看见大家面对电脑忙碌的背影,和屏幕上各种各样的表格与密密麻麻的数字,通常连续好几个周末都是整栋楼灯火通红。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有早出晚归无论刮风下雨都清理垃圾的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有放弃节假日休息,为市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的公安交警,有尽心尽力救死扶伤、守护生命的医务人员,等等。他们没有显赫的功绩,只有数不清的忙碌与付出;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对生活的认真和对事业的高度忠诚,他们都是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永远这样单调重复着自己的工作。他们都是城市大家庭的守护者,滴水穿石、春风化雨,他们默默无闻地挥洒着自己的辛勤与汗水。我想,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一种指引我们前行的力量,它给予了我们爱岗敬业的动力,给予了我们服务老百姓的赤子真情。第二关键词是“工匠精神”。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那么如何理解“工匠精神”?大家可能都知道这种文化最初来源于德国,德国是全球第三大出口国,但其人均出口额高达17000美元,居全球第一。超过99%的德国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不求做大,而是努力在细分领域中做到极致,成为最强,这就是“工匠精神”。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人终其一生不过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有声有色。最根本的原因只是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不同。如果每个人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工匠精神”?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不努力工作而只知道抱怨的人,总是会被放在被遗忘的角落,不管他们的学历是否很高,能力是否很强,也只能是一个配角而已。我们每个人在工作时,如果由浮躁变为脚踏实地,由随波逐流,循规蹈矩变为积极主动工作,真正把热爱单位、全心全意履行岗位职责落在实处,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岗位,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匠。如果说,工作就是一种修行,那么我认为,这种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力量,指引我们在修炼的道路上,披荆斩剌,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讽热嘲,使自己变的强大。第三关键词是“百姓情怀”。2015年6月16日,正在贵州考察的习总书记与村民们话家常,一席话生动恳切,发人深思。他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由此不禁联想起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所宣示的为民价值理念。从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个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有一颗怎样的百姓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关切的是人民的梦想、百姓的所愿所盼。“坚持‘以百姓心为心’”,这强调的是百姓是我们想问题、做决策的出发点。“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这道出的是永远同百姓在一起的深厚情感。“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突出的是百姓切身利益这个重心。“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这给出的是检验工作的直观标准……这些富有质感的朴素话语,深刻体现我们党人民至上、执政为民的价值信守,贯穿着浓厚的百姓情怀百姓心。我想,这种百姓情怀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让8000万共产党员凝聚成13亿的中国力量,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战;这种力量,也让我们在追梦的路上,分享机遇,共迎挑战,超越差异,创造未来。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这种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为百姓服务的赤子情怀,都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我,来自于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在全区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背景下,作为一党员干部,我们要以青春之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建设“六个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感谢您的聆听,我的(讲述)到此结束!
2.微党课党课比赛领导 篇二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日前在新浪网开设了“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微博,创新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首都各高校师生积极参与,网上网下、校内校外掀起了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的热潮。
据悉,“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开通两周时,粉丝数就接近4万,转发数达17万多条,评论量近2万条。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唐立军介绍,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官方微博,多数学生也都有自己的个人微博,必须占领这个新媒体阵地。在原有理论学习载体的基础上,通过微博这种贴近青年学生的形式,增强学习宣传活动的感染力与覆盖面,也给各个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供了交流平台。
据介绍,“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微博平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微讲堂”重在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传递报告的核心内容;“微直播”把网上网下学习宣传活动相结合,分享报告内容;“微展示”重在展示高校学习活动,交流各高校学习宣传工作的亮点等;“微观天下”及时播发中央和领导重大活动新闻事件。
此外,微博平台还有“声音”、“观点”、“视野”、“分享”、“人物”等栏目。“党史上的今天”每日刊发党史大事,“微党课十日谈”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党建、廉政、教育、青年等十个方面,从多角度、多层面解读传递党的知识与中央精神。“晒晒历次党代会对教育说了啥”、“205名中央委员来自哪里”、“揭秘十八大报告起草背后的数字”等,都被大量转发和评论。
“微党课”平台还开辟了“书记校长心声”专栏,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校长陈吉宁,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校长周其凤等首都各大高校“掌门人”的微博发言,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心声。“微党课让党课不再枯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甘芝霖说,“这种活动内容丰富,有书记校长的声音,还有其他教授的观点和学校发展动态。这样的微党课,让大家多方面得到启迪。”
“微党课”的“观点”专栏开通以来,一些知名教授纷纷走上“微党课”讲坛。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雪等十八大代表在“微党课”平台分享观点。
网友“liu_yang1993”说:“通过学习微党课,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党的十八大精神!”微课堂开设的“足迹:党史上的今天”、“微党课十日谈”等栏目被师生大量转发和评论。微博内容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让师生在不经意间学习了知识。网友“思念明朝”说,微党课的效果不“微”。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潜涛认为,开通“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主动占领微博这一新媒体传播阵地,面向师生开展各类网络宣传教育,探索用微言微语的方式将党的声音传递出去,将严肃的话语平民化,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3.微型党课比赛稿件 篇三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人文学院 的孟伟。我今天微型党课的题目是《校门变迁下的中国梦》。1
2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先向同学们提两个问题,第一、你知
道我们的师大有几处校门吗?第二、你了解师大校门背后的故事吗?
好的,那么今天的课程就让我们推开师大的校门,去了解这背后的故事。3正如各位所看到的,我们今天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今天的课程。
4首先,师大印象。两年前,我高中毕业,来到浙江师范大学,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活并未如同我想象的那样轻松。繁复多样的课程安排、众多师长的谆谆教导、身边同学的勤奋刻苦,是我初至于此并感怀于心的第一印象。原来即便在师大早已培育出一代代优秀学子、成为名师云集的重点高校的大背景下,这里的教师依然保持着乐岗敬业的状态、同学们依然保持着勤学好问的学风。
在我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所在的班级如此、人文学院、整所师大也是如此。我很好奇的是什么力量可以使这所已年近花甲的学府始终保持着如此活力,历数年峥嵘而高导维新,在俊杰林立的学
术之海中推波以航呢?后来我从历史沿革和亲身体会中找到了答案。
5杭州市南山路98号是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的起点,岁月巨变早
已抹去了她昨日的容颜,可是这张校门的旧照片却保留了那个时代所有的记忆。每当看到这张照片,老教授戴林淹总是感慨万千,“那时候没有固定的校舍,也没有特别齐全的师资,经费什么地方调动的来
就调动一些,是非常困难的。条件不好,但是办出特色是我们那时候最大的成绩。”(视频)
6这几张戴教授始终珍藏的老照片如实的记录了师大开办初期艰辛的创业史。从1956年4月16日教育部关于创办杭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决定下,达到9月14日首批740名学子入学,短短150天,杭州师专在一穷二白中诞生了。然而有谁会想到杭州师专白手起家的艰难还只是浙师大五十年坎坷、五十载拼搏的开始。从1958年学校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到四年后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三校合并,改名为浙江师范学院,再到1965年南迁金华北郊,后来又被一分为三,撤销停办。这所高校的命运就始终在搬了又迁、迁了又分、分了又合之间不停流转。
7这是人文学院退休老教授方文一老先生从《人民日报》上剪下来的一张剪报,上面报道浙江师范学院从城市搬到了农村,也就是搬到金华的消息。回忆起那段日子,老教授是这样说的,“下来以后,条件很差,学校规模也变小了,只有三个系。为了维持学校生存、迁下来我们中文系就全都去了杨梅垄半农半读了。”(视频)
1974年,终于盼来了浙师大的恢复,这群人又回到了已经熟悉的黄土地上。重获新生的师大人在这片黄土荒坡上执着矗立,倔强的让梦想和希望又一次扬帆起航。1985年2月13日,浙江师范学院正是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这来自春天的喜讯点燃了师大人立足金华。办好教育的壮志与雄心。学校发展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8这由四根形似蜡烛、高达14.56米的柱子组合而成的大门,即
是师大建校的纪念,更是作为浙江师范教育工作努力的象征。9从金罗公路旁的老校门到今天的新校门,师大的校门几经变迁,悄然见证了学校办学空间的拓展、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10随着三期征地的完成,随着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的先后并入,浙江师范大学朝着梦想的方向不断前进。11今天,我们在此开坛论道,畅谈中国梦、我的梦,其实上面我所提及的师大创业征程中的人和事不正是个人梦想、教育梦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得以发生、继而创造,终于实现的鲜活样本吗?
前辈们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实干创未来,正如这50余年来师大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一样,梦想从来与行动相生相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唯有经历苦难、经过奋斗,追梦的意志才能更为强大,圆梦的动力才能更为坚毅。心中有梦,才有前进的理由跟方向;行动筑梦,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当今,中国已步入改革发展的深水区,我的梦是局限于对个人私利的攫取、对集体利益的豪夺,还是坚守起一个中国青年应有的道德良知、公共理性和价值原则。在前辈们的追梦之旅中,我们发现中国梦的实现早已有了它更清晰的现实之路。
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就是回到梦想的发端,做一名最朴实的追梦者。在大学的生活与学习中,让我们共同担当起一名师大学子应有的使命与责任,在以后的岁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而奉献我们全部的心力。这是我们的梦想所系,更是我们的责任所托。禀赋梦想,鼓足气力,用我们每一个人梦想的追寻和实现去谱写这个国家的腾飞和光荣,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4.微党课讲稿 篇四
韩城高新区
(封面-1-2)1934年10月,红军开赴长征之路,二万五千里征途漫漫、英雄儿女、遍襟热血,踏出了一条铁骨铮铮的革命路途!
(3)八十年风雨历程,如今,革命先烈们走过的长征之路可能早已草木瘠离,但经岁月韶华洗礼,长征路上的一座座丰碑欲显巍峨,在此刻,“长征精神”更添注了时代的品格,继续谱写光辉的历程!
(4)什么是“长征精神”?
总书记在西吉县将台堡参观时深情地说:“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肖华将军在1965年创作的《过雪山草地》一诗中写到:“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行走中的红军手中有火种,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凭借理想信念,走向胜利之巅。而“长征精神”,便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战胜一切困难永不言弃的决心。
(7)如何践行“长征精神”?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回顾长征历史,不是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不忘初心,弘扬长征精神,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开始新的伟大长征。“长征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智慧结晶。在新时期的长征路上,要牢记历史,深入学习长征精神,勇于践行长征精神,不忘传承长征精神,用“初心”走“新路”,将长征精神熔铸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样,在我们党砥砺前行的今天,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通过“两学一做一争当”学习教育的不断深化,发扬共产党人知行统一、学做结合、不断拼搏奋进的精神。
开展“两学一做一争当”学习教育,就是按照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要求,立足于抓常抓细抓长,推动党内教育由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把思想政治建设融入日常的党内政治生活之中,是党在思想政治建设上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党中央持续抓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坚强决心。
开展“两学一做一争当”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让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健康起来、每一个组织都坚强起来,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开展“两学一做一争当”学习教育,就必须践行“五个坚持”,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
5.教师微党课讲稿 篇五
在和平建设年代,共产党员已经不再是高举手榴弹炸碉堡的那个光辉形象了,我们在时代改革的潮流中要明白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必须要尽到一名教师的责任,以学生为根本,踏踏实实地工作,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上,点燃他们心中的明灯,指引他们前进,当他们成为社会栋梁的时候,飘扬的五星红旗上也有我们的风采!作为青年,我们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前途;作为党员,我们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心骨;作为教师,我们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我们应如何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对此,我认为青年党员教师必须坚定远大的共产主义信仰,严守党的纪律,坚持刻苦求索精神,实现“奉献社会”的人生目标,誓为党旗增光辉,甘为教育献青春,用青春行动践行“三个代表”思想,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信仰是人生精神支柱,是心中熊熊的烈火。信仰,赋予我们一种坚定的精神和态度;信仰,支撑起我们的理想大厦,为理想之舟配备前进的风帆;信仰,引导我们追求人生更高目标,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塑造我们崇高的人格。
现在国际风云变幻,各种思潮冲击,然而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矢志不渝。无论在得与失、荣与辱、生与死的处境中,我们有了这种信仰,就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就会在艰巨的事业中保持高昂的热情和不竭的勇气,就会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生死关头毫不犹豫献出自己的满腔热血。
作为青年党员教师,坚持党员先进性,我们必须要坚守党的纪律,才能牢固树立和落实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政治和组织上,我们要对党忠诚,坚持民主集中制,服从党的指挥,顾全大局,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 1 生活上,我们要艰苦朴素,清正廉明,严于律己;在工作上,我们要热爱教育,坚守岗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另外,坚守党的纪律,我们必须采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改进思想意识,净化灵魂,提高修养,做好表率;这样才能团结和帮助同志,增强党性,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科教兴国的今天,我们青年党员教师肩负起培育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务必刻苦求索,率先垂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一文中提出两个思考题: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作为青年党员教师,我们用我们的行动来作答:我们的人生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奉献自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我们崇高师魂的内涵诠释。奉献是我们人生的目标,是我们教师职业和党性的最基本要求。教育具有时代的前瞻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我们青年党员教师,应该坚守三尺讲台,热爱学生,奉献教育,淡泊名利,辛勤耕耘;我们青年党员教师,应该敬业乐业,孜孜不倦,忠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用崇高的人格影响人,用过硬的业务带领人,用奉献精神感动人。在“科教兴国”大战略中,奉献自己的青春才华,永做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排头兵。
当前我们教育教学工作就是进行“二期”课改,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自己是一名党员就应当积极投入到“二期”课改中,更新理念,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争做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我的孩子很小,丈夫近日被医院调入重症监护室工作,三天一值班,工作非常忙碌;家中老人身体又欠佳。在种情况下,除了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我还担任了一个直升班班主任和英语备课组长的工作。有时一天忙碌下来连作业也顾不上批,只好带回家去批,有时,为了帮助差生补差、补缺,回 2 答学生的问题,我就放弃自己中午和放学以后休息时间??虽然很吃力,但想到自己是党员,就鼓起干劲又忙起来,同事们都认为我工作很投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以实际行动落实“三个代表”的精神,以身边的优秀党员为镜子,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净化自己的品德,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为风华添彩,为党旗增光辉。3 微型党课
“率先垂范,科学发展”主题的微型党课活动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很多人脱口就能说出来的东西,但要如何实现,这需要每个人去落实。如果大家都只是在说,而不去做,那就只能空谈。常言道: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只有每一个人在党的核心领导下,都参与到其中去,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才能够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目标。
因此,我们党员包括普通党员都应积极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坚持科学发展从我做起,从工作及身边的平常事、简单事、平凡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努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做贡献。4 在“对话”中促发展
主讲人:次仁群培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在?对话?中促发展》。这里所讲的?对话?是广义的对话,它不仅指口头上的交流,更多的是指思想上的交流和情感上的沟通。?对话?存在于师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存在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甚至可以是一个人与自我的对话。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我结合党课学习和近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对如何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各方面、各层次的?对话?做了一些思考,在这里向各位老师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 教育是我们的第一职责,我们是每位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陪伴者,?爱岗敬业?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我们的爱心和责任心体现在与学生直接和间接交流中的时时刻刻,这种?心?的表达不仅要真诚,还要讲究方法、策略。以备课为例,要备一堂课,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学情分析,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而检验一堂课备得好不好,教师也需要借助提问、作业、测试等方式得到学生的反馈,而这些反馈又是教师备好下一节课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了解学情、制定目标、探索方法、课堂讲授、分析反馈信息;教师希望学生做的是:认真听讲、真实反馈。如何将这个?希望?便变为现实,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这就需要教师主动引导,努力构建起师生间平等互酬的对话关系。师生间的互酬是我的师傅刘老师传授给我的一个思想,5篇二:微型党课演讲稿
多彩崇文,育我绚丽成长 5年前,一脸稚气的我背着双肩包走进师范大学,在那里,严谨的校风,严格的基本功训练,让我明白了教师这两个字眼的深刻含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5年后,我已然身着制服,走上这三尺讲台,走进钱江南麓的校园——崇文。在校园中,有一群心怀梦想的教育者。他们用智慧书写教书育人的篇章,用爱撑起孩子成长的天空,用执着丈量着成长的高度,用细节诠释着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内涵。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崇文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浸润下,在崇文书院的催化中,通过师带徒的传输,我在崇文这片沃土上绚丽绽放!
在崇文的校园里,名师工作室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在俞国娣校长的引领下,践行低段语文教学协同的理念。和蔼可亲的杨薇华老师总是如约而至,和低段数学教师一起探讨如何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中高段数学教师在朱乐平特级教师工作室、徐卫国思维训练工作室的各项活动中深挖教学内容,翻转数学课堂,实施课题研究。一堂堂精彩的课在崇文校园中演绎,幸福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这些年轻老师。一次次精彩评课,一个个观点碰撞,让我们对文本,对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听总不是最过瘾的,接下来我们便会在自己的课堂上试一把,这一试中便有了新文章,我们更清晰地审视了自己的课堂,对症下药中我们便有了新的进步。就这样,大师的风采,名师的精彩,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成了我们模仿的对象。阅读令崇文人散发着由内而外的魅力。每周三我们在崇文书院相约,相约品味书香、相约提升教育素养、相约领略名师的风采。在这里,一杯香茗,一本好书,让我们在繁忙工作之余,找到一份惬意和清静。崇文书院还是一支担当社会责任,奉献青春力量的队伍。每逢学校大型活动,作为志愿者的我们总在那里。我们哼着歌一起打扫学校阅览室,直至夜幕降临,让劳动变得如此轻松有趣。我们在大雪过后清扫校园积雪,共享冬日温情。我们将爱心和陪伴送去唯康老年公寓,让那里的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师傅的指导。每次公开课前,师傅总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帮我备课。试教的过程很辛苦,但只要看到教室后面那为我鼓劲的眼神,再难再累我也会咬牙坚持。当光环降临,当我被掌声和鲜花包围之时,为我喝彩呐喊的也是她。感谢崇文师带徒替我早早地拨开事业起步时的迷雾,感谢崇文校园中那些无私的前辈教师们,他们用智慧引领着我在教师路上不断前行,他们用爱让我对教师这个岗位饱含热情,他们用真诚教会我如何甘为人梯。在崇文,我们一直生活在幸福中,专家的专业引领,师傅的谆谆教诲,同事 的相互扶持都给予我们莫大的前行动力。这里有辛劳,这里很忙碌,但我们热爱崇文这片沃土,它丰盈我们的教育梦,照亮我们的前行路。在这片沃土之上,我们将一直与同伴携手共进!篇三:教师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讲稿 教师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讲稿
同志们:
按照中央和省、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安排部署,结合这段时间的学习体会,今天,围绕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三严三实”要求,我与大家主要交流和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三严三实”的背景与内涵;二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三是“不严不实”的突出表现;四是怎样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一、“三严三实”的背景和内涵
“三严三实”是总书记在2014年3月9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来的。所谓三严:就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所谓三实:就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此后,总书记在河南兰考、云南昆明、陕西西安等地视察时,又先后多次强调,各级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我们要学习“三严三实”、践行“三严三实”,首先要准确把握“三严三实”的科学内涵。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
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修身的根本是坚定理想信念,核心是加强党性修养,基础是提升道德境界。我们要严以修身,就要自觉树立坚定的信仰,锤炼坚强的党性,培育高尚的情操。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权、都不能以权谋私,真正做到自省自警,权为民所用。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三严三实”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三严”是根本、是出发点,要守住严、防止松;“三实”是目标、是落脚点,要突出实、防止虚。我们要从 严上要求,以“三严三实”的过硬作风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二、“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
“三严三实”要求,简洁凝练、指向明确,抓住了做人从政的根本、切中了干事创业的要害、划定了为官律己的红线。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安排部署上来。第一,“三严三实”是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伸与深化。去年,我们在全县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从小事抓起、从具体问题改起,“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新形势下,“三严三实”切中作风建设的要害,领导干部秉持“三严”的内在要求,才能经得起各种考验和诱惑;恪守“三实”的行为取向,才能担当改革重任,创造过硬业绩。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就是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去“虚火”做“实功”,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担当精神,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
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
第二,“三严三实”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三严三实”要求,是新时期从严治党的行动指南,明确了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新标准,是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对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出的新要求;既涵盖了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也对每个层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就是要坚持“查病”与“治病”相结合,采取务实管用的载体,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和忧患意识,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持久用力,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加快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
第三,“三严三实”是推进xx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对xx而言,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县情没有根本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不高的客观现状没有根本改变。离开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赶超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就是要把“三严三实”贯彻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以优良作风提振精神状态,谋求新常态下的新发 展。
三、全面聚焦“不严不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全县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对照“三严三实”这面镜子,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
一是在修身不严方面。有的在党不言党,在党不信党,理想信念动摇,精神缺钙,认为共产主义理想离现实太遥远,不能太认真、太执着,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最现实;有的忽视党性锻炼,信仰缺失,不信真理信金钱,不信马列信风水;有的分不清“红线”,看不到“红灯”,守不住底线,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态度暧昧;有的不学政治理论、不读经典著作,却潜心研究“官场秘笈”、走歪门邪道;有的精神懈怠、不思进取,满足于取得的成绩,缺少大胸襟、高境界。
二是在用权不严方面。有的挪用公款,用公家的钱比用自己的钱还方便;有的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错误思想,用权任性、随性;有的公权私用,管不住家人,权为妻用,利为子谋;有的滥用职权,不给好处不办事,收了好处乱办事,搞权力寻租;有的用权不公,以感情代替纪篇四:中国梦 我的梦微型党课比赛讲稿 站三尺讲台,传一片红心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23号选手xxx,来自xxxxxxx专业,在上课之前,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是的,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有梦想,人生才会充实;有梦想,人生才有动力。接下来,我想请问一下现场的几位同学,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作为刚踏入研究生生活的我,有什么样的梦想呢?
在准备这次的党课之前,我想到了我刚进大学时,我们学校团委书记xxx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课,课堂上他首先做了自我介绍,他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张云峰,中国衡阳标志性建筑,南岳第七十三峰;衡阳师范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时代青年最佳合作伙伴;心灵成长免检指定用品。云峰牌心灵鸡汤,大学生自己的心灵鸡汤,你值得拥有。他的广告词是“听云峰开讲,喝心灵鸡汤,幸福快乐又健康”。我当时非常喜欢听他的课,心里在想,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当的。接下来,xx老师介绍说,他在2005年初推出“云峰开讲?心灵鸡汤”系列讲座,几年来累计在大中专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作过相关讲座500余场,受众逾30余万人。被同学们誉为“最了解我们的人”、大学生的“心灵营养师”。2005年被人民网、《大学生》杂志评选为“大学生心目中的魅力人物”。听完这些之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猜到我的梦想了吧,是的,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像xx老师那样的教育演讲家,站三尺讲台,传一片红心。
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要成为一名教育演讲家,首先,我觉得还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存淡泊名利之心,树立德育人之志,践春蚕蜡炬之行。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教育惠及子孙后代。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而要办好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也正因为教师肩上责任的重大,教育战线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进人物,值得我们去学习。
为支援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2004年3月,孟二冬毅然放弃在北京的优越生活,主动要求赴新疆支教,将满腔热血洒在这片贫瘠的教育土地上,享年49岁。他这一生没有一官半职,他这一生没有向组织上提过待遇上的要求,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党员教师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一位学者无比丰富的心灵和崇高的情怀。这就是党员教师的风采,这就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我们的教师就应该坚守杏坛,志存高远。2009年3月26日,宁波日报报道了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初级中学校长梁立科的感人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到山道弯弯处培桃育李,志在桃园,趣在其间矣!这是徐立科在大学毕业时的梦想,也是他21年来扎根山区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徐立科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严于律己,在山区学校校长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限忠诚。2009年2月28日晚,他由于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不幸殉职,年仅42岁。这位好校长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居然是“学校的塑胶跑道已经立项了,孩子们有锻炼的好去处”。一辈子心系学生,一辈子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这就是党员教师的风采,这就是树立德育人之志、践春蚕蜡炬之行的典范。
这些平凡的党员同志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践行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构筑着共产党人道德境界的高地。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展览,他讲述了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因为有这个梦,我们才经历坎坷依然前行;因为有这个梦,我们才历经沧桑信心不改。170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执着追梦而上下求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在追寻“中国梦”的进程中,创造奇迹,催人奋进。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人民的幸福梦。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我们曾近有很多梦想,这些梦想因年龄、时间而变化着,而现在,作为中国人,你的梦,我的梦,他的梦,我们的梦想在这一刻奇迹般的汇聚融合为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中国梦。
送走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峥嵘岁月,今朝,我们迈步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奋斗征程中,而“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美好未来正等待我们去奋力创造。我们要时刻牢记责任和使命,争做圆梦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自觉把个人的幸福追求与人生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
梦想使青春绽放,实干让人生出彩。让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点燃心中梦,共筑中国梦!篇五:“三严三实”党课讲稿
教干教师要做践行“三严三实”的模范
——马牧池乡中心小学“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讲稿 刘玉军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干教师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决定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委及县教体局的统一部署,今天学校以讲党课的方式正式启动专题教育。
下面,我就此谈些体会和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今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4月21日,中央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刘云山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对开展好专题教育进行部署。5月30日,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道宽为全县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上了一堂题目为《严格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专题党课,明确了重点任务、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
(一)要充分认识“三严三实”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不久,中央紧接着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去年2月以来,我们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干部群众衷心拥护、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给予了充分认
可。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还只是初步的,“四风”虽然得到遏制、作风虽然有所好转,但树倒根还在、藕断丝还连,顶风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许多深层次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当前,从深化作风建设来看,转作风改作风正处在一个关键点、节骨眼上,必须乘势而上、持续用力;从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来看,一些党员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现象还依然存在,必须进一步明规矩、严纪律、强约束;从锻造过硬队伍、推进事业发展来看,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应对“三期叠加”的特殊复杂形势,必须大力弘扬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打造一支过硬的执政骨干队伍。现在,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要在已有基础上,再添把火、再加把力,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弛而不息推进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态度,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不能有厌战懈怠的情绪,不能有消极应付的心理,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落实好各级党委的要求,使好的作风成为教干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
(二)要充分认识“三严三实”的丰富内涵。总书记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 2 —
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应该说,“三严三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严”是我们党的核心价值、独特优势、优良传统,“三实”体现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党始终坚持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领导干部唯有做到“三严”,才能结出“三实”之果;同样,“三实”落到实处,“三严”才能内化于心。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规矩,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失去战斗力。党成立94年、执政66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做到了严和实,党就坚强有力、坚如磐石;什么时候离开了严和实,教干教师就会出问题,党的事业就会受挫折。
(三)要充分认识“三严三实”与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实践一脉相承,是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我们党90多年发展历程中,党始终重视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培育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力推动了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心怀崇高革命理想,恪守“严”、“实”精神,前仆后继、抛洒热血,成就了建党大业、建国伟业。在改革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要求,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表明了我们党对作风问题一抓到底、紧盯不放、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强意志。同时,“三严三实”对党的建设理
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注重理论武装和思想建党,党的事业每前进一步,党的建设就推进一步。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条件下,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时代要求。
总之,“三严三实”从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六个维度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要求,明确定位了领导干部的主体角色,蕴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同时,“三严三实”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体现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二十字好干部标准,为教干教师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也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时刻警醒“不严不实”的现实表现和危害 当前,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我们要战胜“四大危险”、经受住“四种考验”,必须以从严的精神管党治党、以实的作风干事创业。总的来看,地区这几年党的建设成效、干部作风转变有目共睹,但对照“三严三实”这个标尺,还有不少问题值得重视。
修身不严的问题。有的政治上不够坚强,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在党不言党、在党不爱党、在党不为党,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等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不坚定、旗帜不鲜明,台上台下两个样、单位内外两种人;有的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敏感,缺乏政治洞察力,对非法宗教活动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有的对上级安排的维稳措施认为是小题大做,不以为— 4 —
然、不当回事,直接表现就是蜻蜓点水、不抓落实;有的对社会上散布的负面言论不批驳、不制止、不纠正,甚至还随声附和、随波逐流;有的理想信念动摇、信仰迷失,不信马列信鬼神,对宗教明里不信暗里信,在职不信退休信;有的精神迷失、不求上进,不重修身、只求养生,甚至贪图享乐、玩物丧志;有的不琢磨事、光琢磨人,对提拔的干部不看他工作怎么样,总是研究谁和谁的关系好。
用权不严的问题。有的不讲民主集中制,作风霸道,听不进不同意见,搞家长制、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有的滥用职权,以权谋地、非法开地,通过私下转包出租土地捞取利益;有的破坏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工作制度原则,在选人用人上不按程序办事,任人唯亲、封官许愿,把干部当作“私人财产”,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律己不严的问题。有的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想执行就执行,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把纪律要求当“儿戏”,让纪律制度成了“稻草人”;有的与中央、自治区党委和上级不能保持一致,对上级的部署,口号喊得响、落实轻飘飘,甚至有的不但不落实,还喜欢在背后说三道
6.微党课汇编 篇六
党的历史上的第一份入党誓词是由毛泽东撰写的。
1927 年 9 月,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起义的最初目标是夺取长沙,但由于此时革命形势已经转入低潮,敌强我弱,夺取敌人重兵把守的中心城市的任务,根本无法实现。很快,起义部队就遭受到严重的挫折。在这样一个危急关头,毛泽东命令部队撤出战斗,改变了原先攻打长沙的计划,带着部队沿着罗霄山脉南移,并在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对部队进行了改编。
由于作战失利,再加上连续行军,环境艰苦,整个部队的士气非常低落,纪律松弛,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就在此时背弃了革命。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将军衔的赖毅回忆:“那时,逃跑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竟然互相询问:‘你不走?’‘你准备往哪儿去?’这真是一次严重的考验。”面对此种情况,毛泽东经过深入调查,决定在连队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在工农出身的战士中大力发展党员。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十分注意通过举行入党仪式来加强对新党员的党性教育。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在湖南酃县(今炎陵县)水口镇叶家祠亲自主持了 6 名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其中一位就是赖毅。毛泽东带着新党员宣读了他亲自撰写的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入党宣誓书的主人公贺页朵是江西永新县北田村的一个贫苦农民,1927年投身革命,曾任乡农民协会副主席,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他以榨油工作为掩护,帮助红军建立地下秘密交通站,负责收集和传递情报。由于表现出色,永新县党组织决定吸收其入党,并为他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因为识字不多,他亲手制作的宣誓书短短 24 个字的入党誓词中出现了 6 个别字,但这并没有掩盖贺页朵坚定的革命信念。1934 年,贺页朵在一次战斗中负伤,红军长征后,他留在永新继续坚持斗争,后来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此后的岁月里,他冒着生命危险将入党宣誓书用油纸包好,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派慰问团到南方革命老区慰问,贺页朵才将这份珍贵的入党誓词交给了慰问团负责人。
1956 年,谢觉哉在博物馆看到这份入党誓词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事后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一个农民的入党宣誓书》,文中提道:“这是一位农民同志的入党宣誓书,不用说,这位贺同志是在艰苦的斗争中经历过严峻的考验的……贺同志在写这张布质的入党宣誓书时,不是照着底稿写,而是记熟了这几句话。他虽然写了一些别字,这些别字并不减少它陈列在革命博物馆的意义,倒使人感到它忠实、可爱、可贵。” 贺页朵的入党誓词,与毛泽东所写的入党誓词相比,内容大致相同,只是“服从组织”变成了“服从党纪”,顺序上略有差异。显然,贺页朵的入党誓词就是从毛泽东版本的入党誓词演变而来的。
党的第一份入党誓词,其核心内容是“永不叛党”,这与我们党当时面临的革命形势有关。1927 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宣告失败,大量的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疯狂屠杀和迫害,党员人数由革命高潮时的近6 万人锐减到 l 万多人,中国陷入了极端的白色恐怖当中。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党内的一些意志不坚定分子相继脱党,甚至背叛革命,给我们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面对严峻的革命斗争环境,党高度重视党员的忠诚问题,“永不叛党”成为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那时每一名党员最大的责任与义务,并由此成为入党誓词的核心内容,并沿用至今。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指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的首要政治任务。
党史和文献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党史和文献工作,他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作过许多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这些讲话、指示、批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指针。经过学习和初步梳理,我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地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工作是党的全局工作和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强调党的文献事业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文献工作作为思想理论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进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方面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强调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大量文献,特别是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要文献,记录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艰辛探索的奋斗历史,记录了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完成伟大艰巨任务积累的宝贵经验,记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历史进程,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治党治国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对这些文献进行编辑、研究和宣传,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史和文献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是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原则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研究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门具有鲜明党性的科学。强调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强调党史研究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党史研究者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和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的统一。强调文献工作要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在政治上把好关,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强调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史和文献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
三是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主责主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一如既往把深化党史研究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进一步抓好,要把精品意识提高到推动党的文献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重视。强调整个党史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看党史研究水平高不高,成果多不多。强调以深化党史研究为重点,全面推进党史领域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发挥党史工作资政育人的功能,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强调要把党的领袖人物宣传好、维护好,把党的文献编辑好、出版好,把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好、阐释好。强调要认真总结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经验,特别是我们党处理复杂局面、进行科学决策的经验,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好务。强调要加大经典著作编译力度,要深化经典著作研究阐释,推进经典著作宣传普及,让理论为亿万人民所了解所接受,画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的职责任务和着力点。
四是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以此为指导去进行党的历史研究和党的历史经验总结。强调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强调党史工作和党史工作者,要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党走过的路。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华民族 5000 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 170 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 60 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强调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强调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方法,还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党史研究的手段、方法、载体。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史和文献工作必须坚持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五是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强调要坚持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调党史工作只有不断培养造就大家、名家,才能实现精品力作荟萃;只有学科带头人大量涌现,才能提升研究和宣传教育水平;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实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做好文献工作,关键在人,在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强调要凝聚各方面研究力量,共同推动事业不断发展。要加强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要整合全国学术机构和研究队伍,协调各地党史、军史、档案、政协文史资料、地方志、社科院、高校等部门和机构的力量,扶持民间研究。强调要稳定和加强现有队伍,大力培养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抓紧培养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积极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调要关心党史工作干部成长,把党史工作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交流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和布局,加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力度,选配好领导班子,注重把年富力强、党性好、能团结同志、有业务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干部选派到领导岗位。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史和文献工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
六是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组织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对党史工作的领导,是党要管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党委的重要职责。强调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不断开拓前进,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强调各级党委要进一步重视党史工作,切实摆上议事日程,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关心和支持党史部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党史部门在党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对党史和文献工作组织领导的重要性,为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重要组织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把我们党对党的历史和文献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思想光芒,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指针,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从“走走党史”中再识长征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历时两年多,行程共计 6.5万多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奇迹。多年来,长征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热点和文学创作的丰富素材,关于长征的亲历回忆、口述日记、学术专著、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长征无疑成为了一种世界级学问。作为党史研究工作者,我从 2003年初开始“走走党史”,断断续续地用了 10 年时间对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和发生的重要事件作了实地考察,在宏观上构建起了一幅比较完整的红军长征的生动图谱。这里,我根据亲历亲知的实际考察,谈谈对长征的认识。
怎样认识红军长征的基本概念 关于红军长征,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即“红军主体的长征”。它是指到达陕北的 4 支部队的长征,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红军主体长征开始的时间,以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算起;结束以三大主力红军(红二十五军于 1935 年 11 月并入红一方面军)于 1936 年 10 月在甘肃会宁和今属宁夏的将台堡会师为标志。这个“3+1”的红军长征,历时两个寒暑,纵横 14个省(四川省分出重庆市,按现在地域说为 15 个省市),进行了 600 多次重要战役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越过了约 40 座高山险峰,经过了 10 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较量之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
红军长征全过程应包括长征序曲、红军主体的长征和长征尾声,即将“3+1”的长征向前和往后延伸。向前延伸:1934 年 7 月红七军团(在方志敏的部队加入后合编为红十军团,他任军政委员会主席,领导该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闽浙皖赣地区,这支先遣队就是为了调动和牵制敌军,为中央红军长征作战略准备。随后,红六军团离开湘赣苏区,前往湘西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合,为中央主力红军长征探路。这两支先于主力红军的长征,是长征的序曲。往后延伸:就是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的远征。因为红军西渡黄河这一重大决策是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后作出的,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宁夏战役。组建为西路军的两万多名将士都是参加过红军主体长征的,既包括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九军和原属中央红军的第五军,还有红四方面军总部。这样,西路军远征河西就是红军长征的继续,是红军主体长征主脉延伸的一段支脉,即红军长征的尾声。
如果把红军主体的长征看作长征大剧的“主戏”,那么这场包括序曲、主戏、尾声在内的红军长征,就是一部完整的震天撼地、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
怎样认识遵义会议与其前后一些会议的关系 在“走走党史”的实地考察中,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长征的基本内涵:红军长征既突破了反动派军队的围堵,又克服了党内错误指导思想遭致的困难,还战胜了自然界的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实现了落脚西北的战略大转移,由此实现了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以遵义会议为标志,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为长征的胜利提供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根本保证。
在长征途中,我们党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其中最为重要和著名的是遵义会议,它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具有伟大转折的历史地位。但实现这个历史转折有个过程。就遵义会议前而言,最早的通道会议实现了战术“转兵”,在中央高层第一次否定李德主张,为遵义会议改组中央奠定了初始基础。黎平会议改变原来去湘西建立根据地的决策,实现了战略“转兵”,并通过决议指出在适当时候开会讨论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问题。这就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直接准备。猴场会议驳斥了博古、李德,重申黎平会议决议,并限制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限,从而增加了遵义会议改组中央领导的可能性。遵义会议前的这几次会议,为实现伟大转折作了重要准备。
遵义会议实现党的历史伟大转折是势所必至。博古报告强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客观原因,与会者绝大多数不满。张闻天代表他本人和毛泽东、王稼祥作联合发言,批评了“左”倾错误军事路线。毛泽东作长篇发言,尖锐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路线和战略战术上的错误。周恩来讲话承担了领导责任。会议主要根据毛泽东发言的内容,委托张闻天起草决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三人团”;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成为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遵义会议在长征危急关头,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统治。
遵义会议后的几次会议巩固和发展了遵义会议成果。一是“鸡鸣三省”会议。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并没有撤换博古;对毛泽东也没有作具体分工。这次会议顺利实现了“博洛交接”,由张闻天接替博古担任党的一把手,还决定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二是扎西会议。会议通过张闻天起草的遵义会议决议,决定电告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中央分局和红二、六军团及红四方面军令其传达贯彻。这就将遵义会议决议昭告到全军。三是苟坝会议。经过毛泽东力争,不打固守打鼓新场之敌,否定了之前通过的决议,避免了红军可能遭致的重大损失。根据毛泽东提议成立的新“三人团”,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红军军事行动。毛泽东虽然在军内不是一把手,但“团长”周恩来非常尊重他的意见,实际上他是“总设计师”。
当然,遵义会议是系列会议的标志和旗帜。因为此前的几次会议都没有从根本上拨路线之乱,只有遵义会议才开始解决这个问题;此前的会议都没有解决组织领导问题,只有遵义会议才开始改组中央,此后逐渐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怎样认识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的贡献和作用 红军长征胜利是以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为标志的。对于红四方面军进行的长征和作出的贡献,过去的党史书讲得很少。我在 2004 年 7月对红四方面军开辟的川陕根据地及其随后的长征作了考察之后深深感到:张国焘的错误对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无疑有很大影响,但不能因此就淡化红四方面军长征的贡献。
根据我的考察和研究,我认为红四方面军的贡献和作用至少体现在:其一,对中央红军北进川西发挥了重要策应作用。红四方面军在 1932 年底开辟的川陕苏区,将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由东南引向西北,并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中央红军的长征,在遵义会议前几乎陷入绝境。为尽快改变这个局面,遵义会议后不久,中央电告红四方面军派兵南进,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其二,对中央红军克服物资匮乏、补充兵员起了巨大支援作用。其三,在所经过地区发挥了强大的“宣传队”作用。其四,在所经过地区发挥了“播种机”作用。红四方面军所到之处,包括后来南下到一些地区,仍然宣传党的政策,坚持地方群众工作。
怎样认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两个奠基礼”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于 1935 年 11 月初与红十五军团会师。中央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陕甘支队编为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并入红一方面军。这时,国民党对于红军的会合加强了“围剿”部署。为打破“围剿”,从 11 月 20 日到 26 日,红军进行了直罗镇战役,歼敌 1 个师又 1 个团,击毙敌 109 师师长等 1000 余人,俘敌 5300 多人。这次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为党中央和红军在西北建立大本营,举行了“奠基礼”。
2003 年我开始了“走走党史”,到陕北作现场考察后感到,当时的“奠基礼”实际应当是两个:除直罗镇战役是“军事奠基礼”外,中央纠正陕北的“肃反”错误可视为“政治奠基礼”。因为陕北的“肃反”造成的政治危机,丝毫不亚于国民党军的“围剿”。当时,国民党军正在实施“围剿”,而在中央红军到陕北前的领导机关——中共中央北方局驻西北代表团,认为陕北党内有严重的“右倾取消主义”和“右派”活动,不顾前线紧张的军事形势,开展“肃反”运动;并派人到前方和陕甘边逮捕干部,甚至将已任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的刘志丹也关押起来。红二十六军的营以上干部、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区以上干部,还有一些从国统区过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共 200 余人惨遭杀害。刘志丹等 60 余人被施以重刑,昼夜审讯。这样大规模的捕杀,使陕北根据地面临严重危机。党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吴起镇获悉情况后,立即指示:停止逮捕、停止审查、停止杀人,一切听候中央解决。经过以董必武为书记的五人领导小组对案卷材料的审核和广泛调查,认为强加于刘志丹等的罪名不能成立。在党中央的直接干预下,刘志丹、高岗、习仲勋等所有人员全部被释放、平反和恢复工作。中央纠正这一严重的“肃反”错误,为巩固和扩大陕北苏区奠定了政治和组织基础,因此,可将其视为“政治奠基礼”。党史视角下的“四个意识” 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攻坚克难,一路成长,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党。回望历史,不难发现,这和中国共产党有着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观念、维护核心、强调看齐有很大关系。从党史的视角梳理“四个意识”的红色基因,有利于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贯穿党的整个奋斗历程。1921 年 7 月,党的一大把“宣传共产主义”写入党纲,并明确规定入党的前提是“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体现了明确的政治要求和鲜明的政治意识。1929 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依然高度重视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不久就开展整风整党。1955 年,毛泽东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1957 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深刻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改革开放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邓小平指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无论是强调讲政治,还是增强政治意识,主要指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以及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等对于所有政治现象的态度、观点和评价。对领导干部而言,必须突出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实践要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强调政治意识具有特殊的意义。
坚持以大局为重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全局上谋划和推动工作,是我们党的一贯方法,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成功解决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遇到艰难险阻的宝贵经验。大局意识,主要指统筹国际国内局势、党和国家大势的根本性、全局性的视野高度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谋划发展。
革命年代,针对革命实际,我们党在不同时期都强调各地要着眼革命大局。1922 年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指出,“区或地方执行委员会及各组均须执行及宣传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定政策,不得自定政策”,“中央执行委员会未发表意见时,区或地方执行委员会,均不得单独发表意见”,这是党的历史上大局意识的最初表达。毛泽东说过,“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强调以此为指导的工作方法是,“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邓小平指出,“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眼界要非常开阔,胸襟要非常开阔”。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执行中央命令,不顾疲劳千里跃进大别山,演绎了一段顾全大局佳话,深得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赞许。
新时代治国理政任务极其繁重,“强起来”谈何容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制定各方面决策部署,首先要有正确大局观,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要统筹谋划、通盘考虑各方面因素,兼顾各方面利益,协调各方面关系,明确轻重缓急,使各方面资源发挥最大效用”。这些论断,浸透着历史智慧,指引着工作方向。
领导核心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列宁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确立坚强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核心意识,就是全党上下一心,充分认识并积极拥护核心的作用和地位,这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论述,更是被党的历史所验证。1922 年党章明确规定,“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这被视作核心意识的早期表达。1935 年遵义会议前,党的事业几经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成熟的党中央。遵义会议后逐渐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全党努力下党的革命事业才不断取得胜利。我国革命历史表明了领导核心的重要性。毛泽东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与中央领导集体谈话时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国家的命运、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需要有这样一个领导集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仅突出加强党的领导,还高度重视增强全党的核心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核心意识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就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维护核心,不仅来自党的历史,而且关乎党的未来。
向党中央看齐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强调增强看齐意识,时刻注意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特别强调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地位,如各地党组织“直接受中央执行委员会之指挥监督”“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等,就是看齐意识的早期表达。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只要我们共产党的队伍是整齐的,步调一致的……那末,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能被我们打倒的。”1945 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上指出,“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要“加强党的领导,反对派性,把毛泽东同志树立的优良作风发扬起来”。正因如此,我们才屡克时艰,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解决新矛盾新问题,迫切需要全党上下齐心协力,全党增强看齐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喊看齐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经验。只有经常喊看齐,只有各级党组织都经常喊看齐,才能时刻警醒、及时纠偏,使全党始终保持整齐昂扬的奋进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这需要全党站在历史和现实交会的高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前行。党史上的警示教育 在我们党近一个世纪的成长史中,惩治违规违纪与开展警示教育相结合,警示教育与先进典型示范教育相得益彰,可谓党进行自我革命的“红色传家宝”。重视警示教育,既能督促提醒全体党员干部在砥砺实干中保持正确的方向,也为提高拒腐防变免疫力打下有效的预防针。
警示教育如同革命岁月里的警示牌 从红色政权建立之初,我们党就非常注重通过组织会议、干部培训、公审大会等形式,以学习、检讨、批评与自我批评、揭批审判等方式进行警示教育,尤其善于运用鲜活的反面教材来宣示纪律。世纪 30 年代初,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中央苏区掀起了一场反腐、肃贪、倡廉的红色风暴。时任基建工程处处长的左祥云贪污巨额工程款并盗窃机密企图叛逃;总务厅厅长赵宝成、总务厅管理处处长徐毅,竟私放在押收监的左祥云,且二人都存在生活腐化、挥霍公款等严重问题。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在听取中央工农检察部的情况汇报后,及时将汇报作为警示教育材料,在《红色中华报》上发布。同时,为了扩大警示教育的广度与深度,经毛泽东同志批准,在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对案件进行公开审判。公审当天,礼堂内外挤满了旁听围观的干部群众,审判过程长达五小时,并以此为契机颁布了相关的反腐肃贪训令,取得很好的警示效果。
在党史上,警示教育不止观照现实,也有以史为鉴。1944 年 3 月 19 日,《新华日报》刊发了郭沫若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毛泽东同志读完此文连连称赞“好文章, 好文章!”随即指示在《解放日报》全文转载,要求各解放区印成单行本作为整风文件进行学习。将明朝灭亡与李自成失败作为警示教育的案例,引发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对推动当时全党整风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警示教育可谓建设发展中的壮骨粉 新中国成立后,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满怀激情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来,但也有部分经不起糖衣炮弹考验的党员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患上了“软骨病”,逐渐走向腐化堕落的道路。有数据显示,仅新中国成立的两年内,单是北京一地,就有 650 多人因贪腐受到查处,涉案金额达旧币 15 亿元。为了刹住贪腐享乐之风,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党中央果断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场反腐风暴,以雷霆手段整风肃纪,并以大案典型作为警示教育范本。
1952 年 2 月 10 日,公审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大会在保定举行,两万多人参加了这场大会。盗窃救济粮、赈灾款、侵吞水利资金、骗取银行贷款……在犯下种种罪行后,刘青山还曾大大咧咧地说:“老子们拼命打了天下,享受些又怎么样?”案发后,也有人为刘青山、张子善求情,表示刘、张二人过去对革命有功。毛泽东同志则反问道“是要他们俩,还是要中国?”同时明确指出“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警示挽救二十个、二百个、二千个、二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在新中国反腐第一案的枪声中,人们听到了“打天下不是为了享受”“不要重蹈李自成覆辙”的警钟长鸣。此案让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极大警示震撼,绷紧了纪律法规之弦,自觉抵御糖衣炮弹的侵蚀,以至于有人感叹“杀了两个人、管住几十年”。
改革开放,随着国门的打开、社会的变动,在利益的驱使下,贪腐之风一度抬头。1993 年,党中央作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的判断,要求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与此同时,围绕反腐的警示教育,也逐渐有了更为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到本世纪初,以报纸专栏、纪实文学、专题纪录片等形式揭露腐败案例的警示教育成为补充党员干部精神之钙的壮骨粉,时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反腐倡廉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警示教育无异于新时代征程上的排雷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警示教育工作也有着更为艰巨的使命与更加丰富的内涵。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多元思潮的冲击以及社会深刻转型期的各种诱惑与挑战,警示教育如同排雷器,能够帮助党员干部排除思想隐患,避免在追梦路上误入歧途、错踏雷区。
2014 年 10 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同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当时的南京军区机关视察时,明确要求“要以徐才厚、**案件为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切实引以为戒”。
进入新时代,随着资讯环境的改变与传播技术的革新,警示教育的形式内容也在与时俱进。在碎片阅读与舆论多元化的时代,传播力更强、感染力更充分、内容更具现场感的视频成为了警示教育最生动的表达形式。事实上,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以案明纪释法的专题报道已逐渐成为警示教育的表现常态,而在十九大后,诸如处分现场、宣读处分决定、腐败分子当庭认罪悔罪等极具冲击力的场景画面,特别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巡视利剑》《红色通缉》等一系列专题片的推出,更是让警示教育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与此同时,在中央纪委的指导下,各地推出警示教育系列“套餐”、打出了触及灵魂的组合拳。从公开曝光、集中教育到编印官员忏悔录、制作专题片、建设警示教育基地等,使警示教育常态化,让教育的内容真正入脑入心、触及灵魂。而党课辅导、学习研讨、撰写心得等,则将包括警示教育在内的廉政教育进一步升华为驰而不息的党风廉政建设,顺应了民心所向与时代需求。
“上医治未病”,警示教育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传家宝,其价值正在于惩戒于已然、防患于未然。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化,廉政教育写入监察法中,警示教育必将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四力”促进党史国史宣传工作 锻炼脚力,明确党史国史研究宣传的政治立场 党史国史在学科属性上,既是严谨的历史科学,又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形态属性。锻炼脚力不仅是指获取史料来源的方式,更在于要站稳脚跟,坚定为人民书写历史、书写人民历史的政治立场。在选题以及评论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时,党史国史工作者需要坚持正确导向,弘扬正能量。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反映 70 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 70 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地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练好脚力,要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工作,这既是方法论,也是对待这项工作的态度。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所研究的时间范畴距离近,历史亲历者、知情人和大量的民间档案分散在各地,需要我们走出书斋、求索馆藏,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田野调查中寻找答案。只有史料鲜活,文章才有温度,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才能增强研究成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锻炼眼力,增强党史国史研究宣传的斗争意识 眼力突出的是政治鉴别力。党史国史研究宣传工作者需要增强对国情民意的观察和对史料的分析判断能力,特别是对形形色色历史虚无主义的辨别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史国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铸魂聚力、资政育人,影响社会思潮,争夺学术话语权的任务更加紧迫。在研究方向上,要认真思考选题能否帮助干部群众弄清是非界限和模糊认识,能否鼓励和启智人民。高度警惕那些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玩弄“低级红”和“高级黑”的伎俩。在事关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以严谨的学术批评和辨析,划清历史是非,澄清模糊认识,有针对性地抵制和批驳历史虚无主义。
要有宽阔的视野,在研究成果中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既紧跟热点,又契合民意,不失时机地推出人民群众需要的研究成果。当前,“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党史国史工作者,应主动担当,研究和宣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强化国家意识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历史,讲好爱党爱国、为国奋斗、勇担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中国故事。
锻炼脑力,强化党史国史研究宣传的问题意识 脑力是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脑力首先要加强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要坚持把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党史国史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促进党史国史研究的政治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同时还要系统学习历史哲学,对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开展广泛学习,提升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锻炼脑力,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多思考为什么。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深入研究矛盾与冲突,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取得的成果才能更好地服务党和人民所需。锻炼笔力,提升党史国史专业知识的传播能力 笔力是锻炼脚力、眼力和脑力是否取得成效的直接体现。练好笔力,首先要改文风。不良的文风,言之无物,不触及具体问题;避实就虚,缺乏必要说明和细节;只有观点而没有事例和数据支撑,内容空洞无物。增强笔力,重点要善于学习。多读经典著作,强学识、增底蕴。要勤练笔,注重日积月累,积跬步以至千里。宣讲语言要生动活泼,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能管用。
注重从受众思维出发提升笔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移动优先”战略同样适用于党史国史的研究与宣传教育工作。善于撰写适合现代传媒特点的文章,把握群众需要,有针对性地推送研究成果,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南京解放的重大意义与深刻启示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中国历史上,南京数次成为都城,人文荟萃,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尤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南京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承接了中国近代史的起始,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苦难沧桑,也对照了南京解放后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南京近现代的历史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南京解放无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光辉历程 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才能明其将往。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至南京解放前夕,是中国政治发生历史性转变的时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华盛顿体系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从国民党上台执政到它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所推翻,这个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处处充满变数。作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其政治走势和政局变化自然成了中外人士观察中国政治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1947 年 5 月 20 日,京、沪、苏、杭学生首先在南京举行大游行,发起挽救教育危机、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同一天,北平、天津学生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随即,由南京肇始的“五·二○”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 60 多个大中城市,几十万学生罢课。5 月 30 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撰写的《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评论指出:“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中国各阶层人民,包括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在内”,正在结成“一个极其广泛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毫无疑问,在南京兴起的“五·二○”运动,已发展成“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微党课党课比赛领导】推荐阅读:
学生微党课讲稿07-11
微党课教师讲稿08-15
党课——领导讲话精神09-06
给国企领导廉政党课11-07
党员领导干部党课制度07-08
领导人员讲党课资料08-31
全市工商系统““廉政党课”演讲比赛主持词09-07
战疫示范微党课第七讲观后个人心得09-09
战“疫“示范微党课第六讲观后感心得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