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工作汇报(共8篇)
1.防洪工作汇报 篇一
按照您的指示,自治区主席助理、水利厅王世江厅长的具体安排,7月7―5日,自治区防总办组成防汛检查督导组一行3人对XX市春季防汛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工作组实地查看了乌拉泊水库、石人沟水库、幸福路排洪渠、XX区王家沟泄洪渠、XX区羊毛工镇的老龙河淤积段及沙区仓房沟东路排洪渠和排水涵洞清淤疏通工作,并细致检查了各项防洪准备工作及防洪抢险措施落实情况。从检查的情况来看,XX市高度重视今年的春洪防御工作,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同时防汛安全隐患较多,需要进一步加大防汛安全隐患清除力度。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防汛工作开展情况
今春以来,XX市及各区(县)在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的同时,重点狠抓了以下几项工作的落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当地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今年防汛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突出重点,提前安排部署各项准备工作,并狠抓落实,做到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各项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完善工作。按照自治区防总的要求,加大对重点河道、险工险段、重点工程的防洪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同时,积极开展重点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山洪灾害防治预案的编制工作。
(三)加强防洪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今春以来,XX市防洪办已多次对各区(县)进行了防洪减灾工作专项检查,对全市排洪渠道、险工险段、水库大坝及重点工矿企业进行细致认真的摸排,并对查出的险情和安全隐患一一记录在案,提出限期整改方案,确保防洪安全和行洪通道畅通。目前,沙区仓房沟原穿越铁路的排水涵洞清淤除障工作仍在继续。
(四)加强防洪物资的储备工作。今年以来,XX市及各区(县)想方设法积极筹措,不断加强防洪资金、防洪物资的储备,充实防汛抢险队伍。截至目前,XX市共储备编织袋35万条、铅丝75吨、油料xx万元,共落实抢险机械5台(辆)、应急抢险人员330人。
2.防洪工作汇报 篇二
水口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 兼有航运过木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坝址位于闽江干流, 下游距福州市84Km, 上游距南平市94Km, 控制集水面积52438Km2, 占闽江总流域的86%。流域径流甚为集中, 丰枯变化明显, 洪水多频繁发生于3~7月。
2 防洪调度工作的成绩回顾
公司对防洪防汛工作高度重视, 防洪调度工作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
2.1 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水调队伍是搞好防洪调度工作的重要基础。从生产筹备阶段到施工期间再到正式投产运行, 水调专业人员先后派往葛洲坝、富春江、安砂等水电厂接受业务培训、水文预报跟班学习, 熟悉并掌握了流域水文气象特性和规律。后又新增2名无线电通讯及自动化专业人员参加水情自动测报等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 优化了人员组合, 使水调队伍的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2 防洪调度管理
科学严格的防洪调度管理, 是取得防洪调度成功的重要保证。水库调度人员根据有关防洪防汛法规, 结合我厂实际情况, 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 明确了有关人员的防洪职责, 规范了调度行为, , 使防洪调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逐渐走上“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3 水文气象情报预报
准确的水文气象情报预报是防洪抗洪工作的耳目和参谋, 是水库防洪决策和运用管理的重要依据。水调值班室内安装了多路微波、载波电话和电传, 并陆续建成了水情自动测报、人工常规洪水预报、省气象台预警报信息接收、气象卫星接收和处理、大功率短波报汛电台、洪水仿真及实时调度等系统;在水口水库的防洪调度中产生了明显的防洪效益。
1)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于1994年5月建成投入运行, 基本控制了水口坝址以上除池潭和安砂两水库流域外的所有闽江流域。多年来平均畅通率大于95%, 洪峰、洪量预报平均精度大于90%。
2) 气象卫星云图接收和处理系统于1996年初投入运行, 其可靠性较高, 主要用于定时监视静止锋、台风等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生成、发展和移动, 定性预估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 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依据。
3) 省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水口分中心于1999年汛期正式投入运用, 该分中心与水口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连成局域网后, 具有水情和EM S实时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处理等功能, 并能与上游沙溪口、古田、安砂、池潭分中心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 拓宽信息来源。
4) 洪水仿真及实时调度系统具有洪水实时调度功能, 调度人员可根据洪水预报结果, 设定的调度最终目标对水库进行实时管理调度;同时, 在洪水调度过程中系统也可根据设置的条件搜索查询历史相似洪水过程, 借鉴历史洪水调度经验, 有助于把握水库流域特点, 积累水库调度经验, 提高水库调度水平, 指导当前实时洪水调度工作。
此外, 为确保防洪调度的万无一失, 还连年委托省气象台有偿提供上游三大支流与干流区间流域内24h、48h、72h的降水预报, 连年委托省水文水资源勘测总局有偿提供上游重要控制站点的水文情报和流量大于5000m3/s以上具有一定预见期的水口入库洪水预报信息, 在水库的防洪调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4 防洪调度运用与效益
水口水库防洪实现从控制调度到预报调度的转变, 是确保水库在安全度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防洪综合效益的根本途径。由于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 上下游沿江两岸人口众多, 经济较繁荣, 防洪调度中, 只有在遵循水库设计调度原则的基础上, 根据较准确的水文气象预报成果在洪水来临前和涨水段及时进行“预泄腾库”, 临时增加水库的调洪库容后, 才能对洪峰段实施“拦洪削峰”, 尽力减轻上下游沿江地区的防洪压力。
3 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建议
多年的实践还表明, 部分基础资料欠准、部分次洪预报误差较大、调度优化水平不高是水口水库防洪调度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 如何在做好现有防洪调度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校测部分基础资料、修正洪水预报模型参数、提高防洪经济调度水平, 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3.1 基础资料
入库洪水推算值的真实程度, 与溢洪道泄流曲线的误差大小直接影响水库调洪计算的精度, 从而会进一步间接影响防洪调度的正确决策。
水口水库是典型的狭长河道型水库, 库区长约100km, 宽仅600~800m左右, 洪水期动库容影响明显。现阶段, 采用坝前水位推算入库洪水, 由于库水位代表性欠好, 中小水时会出现库区区间来水值不符合实际来水情况, 用这种区间来水推算值指导水库实时调度, 将影响水库洪水调度成果, 应尽快开展水口库区区间来水与库水位变化之间的相关规律研究, 以满足水库调度安全经济生产的需要。
3.2 洪水预报模型
洪水预报的精度高低, 决定着水库防洪预报调度的成败。十多年来, 水口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洪水预报总体精度相对较高, 但由于水库上游一级报汛站以下的区间面积大, 又有沙溪口、水东等大型水库的调节影响, 部分小洪水、近坝区暴雨洪水、或部分中大洪水涨退水过程预报精度较差, 有时误差会高达30%多, 造成部分场次洪水调度成果不够理想。今后应继续利用水库形成后的典型洪水资料, 进一步率定修正预报模型参数, 尽力提高预报精度。
3.3 防洪经济调度
目前, 国家正大力推行节能减排降耗方针政策, 我们应积极贯彻落实, 随着生产实践经验和气象水文资料的逐渐积累, 运用新技术深入探索研究, 不断提高调度业务水平, 继续实施“拦蓄洪尾”等调度措施增发电量, 并进一步优化次洪洪水资源, 尽力满足闽江航运等部门的综合用水要求, 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经济效益。
4 结语
水口水库建库以来, 在省电力公司直接领导和省防办的指导下, 科学合理调度, 在确保连年安全度汛的同时, 有力地支持了上下游沿江地区的防洪抗洪工作。
本文简要回顾了水口水库的防洪调度工作, 并指出了需要尽快完善的不足之处, 意在抛砖引玉, 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和同行的指导, 将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摘要:水口水库于1993年4月蓄水运行, 库容系数1.4%, 调节性能差, 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大型水库。多年来, 在确保连年安全度汛的同时, 有力地支持了上下游沿江地区的防洪抗洪工作。今后, 尚需进一步做好基础资料校测、洪水预报模型参数修正、防洪经济调度等方面的工作, 不断提高调度水平, 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
3.水闸防洪抢险工作探讨 篇三
【关键词】水闸险情;抢护方法;工作;问题
0.引言
水闸多数建于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条件差和水头低且变幅大两主因,极易发生险情,危及工程防洪安全。特别是我省近几年来没有发洪水,隐患不易发现,汛期突来大水,令人猝不及防。而且,有抗洪抢险经验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越来越少,对抗洪抢险不利,常规抢险知识需要我们不断加深学习。
1.水闸一般险情的抢护方法
1.1水闸地基渗漏破坏抢护
水闸地基渗漏破坏的抢护原则是:上游截渗、下游导渗和蓄水平压,尽量减小上下游水位差。一是在闸涵上游渗漏部位(有小漩流或其它渗水迹象的)铺土工膜或苫布,上抛土袋压盖,渗漏不明显的用船在渗漏区抛粘土形成铺盖防渗。二是在下游冒水冒沙区域填筑反滤围井或分层压填反滤盖重。三是在闸涵下游筑围埝蓄水平压。
1.2水闸滑动抢护
当闸体失稳产生滑动时,一方面要尽量把水引走,减少来水量,降低闸前水位。另一方面采取压重阻滑措施。一可在闸顶加重,增加阻滑能力(在闸墩顶部和公路桥、工作桥面上堆放石笼、土袋、钢铁等重物,但要注意加重不得超过地基承载力和承重体的允许应力,险情解除后要立即卸载)。二可在下游堆重物阻滑(在水闸可能出现滑动面的下端堆放沙袋、块石、废钢轨等重物)。三可在下游筑围埝蓄水平压阻滑。同时要注意建筑物(闸门、桥孔等)有无杂草、树枝等漂浮物悬挂、堵塞,要注意及时清除漂浮物,以免壅高上游水位,增加建筑物滑动和应力负担。
1.3水闸与土堤结合部渗水、漏水抢护
与堤坝发生渗漏时的处理方法类似,最好先在临水面查明进水的缝隙或洞口,堵截水的来源;其次是在背水面采取反滤措施,或在安全允许、条件可能的情况下紧急挖填翻修,堵塞漏水通道。若漏水不甚严重,进水口又不易找到时,可在缝隙处用粘土拌石灰(石灰占1/3-1/5)合成稠泥浆灌注。为便于凝固,不被渗水冲走,可在稠泥浆内加水玻璃或氯化钙3%-5%等速凝剂拌合;也可用粗质水泥土浆(水泥占1/10)灌注。用灌浆机灌注时,浆液可稠一些,但灌浆压力不宜过大(不要超过1.5个大气压);用重力自压灌浆时,浆液要稀一些,以免灌不到底。
1.4裂缝处理
水闸的基础、墩、墙、板、柱等发生裂缝或伸缩缝破裂导致漏水时,一般可用麻绳浸沥青、桐油泥(桐油、石灰粉、细麻绳)、柏油(或沥青)拌砂堵塞;如裂缝较宽时,可用上述办法当中加入小木楔或木板条;小洞细缝可用棉絮、细布条等蘸沥青(或水泥浆)填塞;条件允许时亦可用快速水泥砂浆(1∶2-1∶3)或加水玻璃、氯化钙等速凝剂堵塞。如裂隙复杂、漏水严重,用简单办法堵塞困难时,可在临水面用桩柳(苇)夹土或土袋月堤(月牙式围埝)防护。
1.5闸门提不起来的临时处置
水闸的闸门因受压变形、闸门放歪、闸前有杂物淤塞或闸槽及启门轨道上有砖石杂物阻卡,导致闸门提不起来时,首先要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措施:①清除闸门槽、启门轨道、闸门底部和两侧的淤塞杂物;②为启闭机、钢丝绳擦洗上油;③钢丝绳启闭的闸门,可先让启闭机倒转,把钢丝绳放松,再开机,这样启门时先空载卷钢丝绳,再带负荷(闸门),这样容易把闸门提起(因为启动能量是正常运转能量的4-6倍);④闸门因电压过低启动困难时,可用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等发电)提门;机械提门困难时,可用手摇提门;手摇也提不动时,可用水下电视或请潜水员到闸前探明闸门到底为什么提不起来,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2.抗洪抢险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建立前线指挥部
在水位、流量较高,行洪时间较长,险情较多较重的抗洪前线,要建立起前线指挥部,统筹安排人员组织、物资运送、通信联络、水情测报、抢护预案及现场指挥等项工作。前线指挥部内可设综合、工程、物资、水情、后勤等几个组分兵把口,随时分析汛情,组织抢护。同时把防抢任务落实到当地县、乡、村及其主要领导,并组织足够数量的抢险队、后备队、供应队,昼夜坚守,必要时请当地驻军前往支援。
2.2研究抢护方案
根据防洪预案,研究制定本闸的具体抗洪抢险方案。如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最大流量,可能发生的险情,每种险情的抢护方法及所需的人力、工具、物料,由谁担任现场指挥,由谁负责技术指导,由谁负责物资供应等等。
2.3搞好宣传动员
通过当地县(区)电台、电视台和有线广播,向沿河干部群众广泛宣传本闸上游的雨情、水情,可能达到的水位、流量及可能出现的险情与防抢措施,保证本闸安全的重大意义和沿河群众支援抗洪抢险(或避险转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有条件的要在现场悬挂标语,鼓舞士气。
2.4准备抢险物资
包括补修抢险道路,准备运输车辆(汽车、拖拉机、三轮摩托、手推车、船只等),堤顶备土(特别是两水夹堤的险段,堤顶必须多备土)备料,把草袋、编织袋、土工织物排体、木桩、铅丝及锹、镐、斧、锯等必须的工具物料运到重要险段现场(两水夹堤的,要把物料有秩序地堆放在堤顶上)。同时要检修照明线路,准备联络电台、电话、手机、电灯、手电、马灯等通信、照明器材,以备抢险急需。
2.5密切监视汛情
前线指挥部要及时与后方防汛指挥部联系,掌握上游天气预报和洪水预报,随时了解上游水库水位和出、入库流量,紧紧盯住水闸上游控制站(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变化,并据此预测本闸可能出现的水情、险情和必须提前采取的措施。
3.在抗洪抢险中,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落实防守岗位责任制
明确哪个闸由哪个县(区)、乡和哪位行政首长负责,由哪个乡村的多少名抢险队员防守,由谁带队、谁作技术指导,水位(或流量)达到多少就要上堤昼夜防守。
3.2落实抗洪抢险预案
提出本闸可能发生什么险情,用什么方法抢护,由谁作现场指挥,需要使用什么工具、器材、物料,这些东西存放在哪里,怎么运到指定地点,在多长的时间内可以投入抢险等。
3.3备足抢险器材物料
提前把土工布缝合成排体和长枕,把铅丝编成铅丝笼网片,把尼龙绳结成能装几十个土袋的大网兜,必要时焊一些三角形四面体的钢筋笼,以备装块石抛投护根。其他常用的土沙石料、苇料秸料、编织袋、草袋、麻袋、铅丝、麻绳、尼龙绳,锹、镐、斧、锯、丝钳等各类工具物料;电话、对讲机、手机、电台等通信器材;雨衣、雨鞋、救生衣、救生圈等防雨和救生设备;卡车、推土机、吊车等抢险及运输车辆机具。备好电线、灯泡、探照灯、应急灯、柴油发电机及手电等照明设备,以备夜间抢险照明。
3.4组织好抢险队伍
按民兵预备役建制组织防汛常备队、预备队、抢险队,在水闸工程附近乡村请过去抢过险、堵过口的老河工、老村干部出来当技术指导,进行抢险技术培训,讲解各类险情发生的原因及抢护方法,进行必要的实战演练,做到官兵相识、责任明确,遇有险情时能够拉得出,上得去,顶得住。同时要主动与区、市专业机动抢险队联系,请他们前来助阵或指导,向当地驻军及武警部队汇报情况,必要时请子弟兵协助抗洪抢险。
3.5一定要注意安全
抢险一定要分析出险原因,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物资充足,人员精干,及时抢护,一气呵成,保证质量,注意安全。
4.结论
4.城市防汛防洪工作汇报 篇四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防洪排涝工作汇报如下:
去年十月,“菲特”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让宁波陷入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痛定思痛。市政府在深化调研的基础上,作出了“治水强基”的决策部署。去年底,召开了“治水强基”动员大会进行全面部署,出台了“治水强基”三年行动计划,按照“统筹规划、分片治理、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思路,统筹洪水上蓄、分洪和蓄滞,加快重要江河堤防建设,推进城市内涝防治和城区排涝设施建设,并挂出作战图,列出项目单,排出时间表。同时,结合贯彻落实省委、政府“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成立了相关的组织领导机构,大力加强协调推动和工作督查,促进防洪排涝工作落到实处。
一、防洪排涝三年总体目标和今年重点工作安排
“治水强基”工程的总体目标是:按照“三年见效、六年达标”的要求,力争通过六年左右时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市防洪排涝减灾基础设施滞后的局面。近三年的主要目标是:
防洪水方面:完成三江干流堤防全线封闭,初步形成流域和主要平原的主干排涝体系,全面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屋顶山塘治理,防洪减灾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到,市区三江片防洪(潮)标准为1一遇,远期为200年一遇;镇海片、北仑片为100年一遇;奉化、余姚、慈溪城区为50年一遇;宁波中心城区和奉化、余姚、慈溪城区治涝标准为一遇,24小时雨量当天排除。根据实施方案,将继续实施奉化江鄞州新城区段、东江剡江奉化段、姚江江北段和鄞州段、鄞东南沿山干河、姚江东排和镇海东排南线等水利工程,余姚姚江干流(中舜江闸至蜀山大闸段)防洪整治工程主体工程完工,开工建设奉化江鄞奉交界段堤防加固工程、东江堤防加固工程鄞州段、剡江堤防加固工程鄞州段、余姚城区及上姚江堤防加固工程、姚江北排相关工程和保丰闸等沿江闸泵工程,开展姚江、东江分洪工程专题研究。
排涝水方面:突出城市内河在城区防洪排涝中的基础功能地位,加快城区排涝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下穿立交排水系统设施改造、城区主干道管网设施改造、沿江地区雨水系统强排设施增设、局部低洼片区改造、城区内河沟通疏浚等工程性项目及管理性工作措施,着重解决内河正常水位以下城区局部内涝问题和内河警戒水位以下重点地段正常运行的保障问题,确保在遭遇台汛和内涝时基本维持城市正常运行,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20,中心城区将完成17座下穿立交排水系统的全面改造,实施增设保丰碶等3座沿江雨水系统强排设施,新增应急强排(机排)能力2.5万立方米/小时;启动实施后袁河、张家畈河等6条河道沟通工程,实施24条河道疏浚;完成2300多公里管网疏通养护,对部分低洼片区实施排涝改造。同时,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二、防洪排涝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构建防洪排涝系统格局
以规划为龙头,统筹流域与区域,细化配套专业规划与专项规划,逐步构建防洪排涝大格局。近年来,先后编制了《甬江流域综合规划》、《甬江流域防洪治涝规划》、《宁波市区河网水系专项规划》等一批规划。加强基础研究,深化了姚江北排、姚江二通道、东江分洪等专题研究;开展了市区防汛排涝评估课题研究,对城区现有防汛排涝状况,以及“菲特”台风期间城区受淹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编制了《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当前正在编制排涝(雨水)综合规划,合理调整排涝建设标准。同时,各县(市)区也加强城乡防洪排涝规划的编制工作,如奉化市已编制完成城区防洪、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剡江干流防洪等规划,余姚、江北、北仑、鄞州等地也开展了防洪排涝规划编制工作。
(二)强化设施完善,加快实施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加大投入,着力构建“上蓄、中疏、下排、外挡”的防洪设施体系。一是实施江河堤防工程。针对姚江、奉化江及其支流农村段堤防防洪能力仅为5—一遇、有些地段没有堤防的情况,规划纳入甬江防洪工程的姚江、奉化江、东江、剡江等130公里堤防项目已全部完成初设编制,其中完工55公里、在建30公里。把计划在“十三五”时期建设的项目提前实施,东江鄞州段正在施工招标,剡江鄞州段完成初设审批,奉化江鄞奉交界段已进行了专题协调,姚江余姚城区及上姚江段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二是实施平原河道工程。鄞东南沿山干河28公里河道,除东钱湖1个标段正在政策处理外,其他的都已在建,年底有望建成一期工程;姚江东排江北段二期9公里河道,除铁路桥等卡口外,其他的已基本贯通;姚江东排镇海段三期8公里河道,除1个标段正在政策处理外,其他的都已在建。小浃江、慈溪四灶浦等工程在主汛期可以发挥排涝作用。三是实施沿江闸泵工程。甬新闸泵站、保丰矸闸站、铜盆浦泵站、陶家路江泗门泵站、新泓口泵站等5个泵站工程在今年春节前开工建设,目前5个泵站的主体工程已完成底板浇筑,有望在今年7月底发挥效益。四是实施分洪泄洪工程。东江分洪(蓄洪)工程和姚江二通道工程的专题方案正在完善,预计本月底前完成中间成果。五是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列入《全国一般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的31座水库,将在年底前竣工验收,比水利部的要求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治理山塘座,全面完成万方以上屋顶山塘的治理。目前已完成山塘分类治理1847座,占任务数的92%;其中万方以上屋顶山塘完成治理564座,占任务数的73.8%;完成了22个乡镇的.山塘系统治理工作。六是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加快生态河道建设,有序推进水环境整治项目。对三江的淤积治理,4月份启动实施的“三江常态清淤”计划清淤量53万立方米,投资3200万元,有望在主汛期前完成。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去年以来排摸涉水违法建筑800多处、近50万平方米,已拆除480多处、26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河道行洪畅通和水工程运行安全。
(三)突出项目为主,全面推进中心城区排涝工程建设
加强城区内涝防治工作,通过采取改造雨水管网、增设强排泵站和增设源头径流削减设施等措施,实施低洼片区改造逐步解决局部内涝。同时在沿江建设强排泵站,以提升整体防御能力。一是推进下穿立交排水系统改造。目前,12座下穿立交已完成施工招标,计划7月进场施工。鄞州区天童北路等5座下穿立交已于3月份正式开工,完成总工程量的65%左右,力争主汛期前完成。二是增设沿江雨水系统强排设施。保丰碶雨水强排泵站3月进场施工,已完成工程量28%;姚江大桥、解放桥2座雨水强排泵站已完成施工招标,计划7月开工建设。三是做好低洼片区、积水点排涝改造。年计划对全市141处积水点、市三区4个低洼片区实施改造。目前,全市88个积水点改造已开工,其中镇海前聪园路等60个积水点改造已完成。4个低洼片区改造正加紧推进,其中海曙朝阳新村已进场施工,江北孔浦一村已完成设计招标,江东划船小区和荷花一二村正抓紧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四是加快城区内河沟通和疏浚。推进内河沟通工程,打通影响行洪的阻断河段。2014年计划完成后袁河等2条,启动实施黄家河等4条内河沟通工程,目前江北区张家畈河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健全城区内河疏浚机制,使河底最低标高达到规划要求。2014年将疏浚内河24条,目前各区正抓紧开展初步设计、招标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五是实施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和疏通养护。2014年计划新建雨水管网143公里,提标改造管网8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137公里。加强城市排水管网疏通养护,并通过第三方检测加大检测监督力度。2014年中心城区计划疏通养护管网2300公里,目前已完成1191公里。六是强化应急强排能力。市本级计划采购4辆强排车、1辆电源车,已到位3辆强排车、1辆电源车,预计主汛期前全部交付,其他各区正抓紧采购移动强排设备。截至5月底,中心城区新增应急强排(机排)能力0 m3/h,完成年度任务80%。
(四)注重未雨绸缪,全力做好今年防汛准备工作
立足于防汛工作早谋划、防汛工程早实施、防汛举措早落实,全面抓好防汛防台准备工作。5月底,卢市长专门调研督查防汛工作,强调要往最坏处打算、做最充分准备、争取最好结果,一刻不松保安全、保民生,一丝不苟强防范、强保障。一是抓责任落实。4月中旬,召开市防指第一次会议,部署了今年工作任务。各级防指已在4月15日前后通过当地媒体公告防汛责任人,调整落实水库山塘、海塘堤防、山洪及地质灾害危险区等各类巡查员、预警员,严格落实相关责任。二是抓物资储备。制定《市级防汛物资管理办法》,推进县、镇级防汛物资仓库及储备额的标准化建设。开展城区防汛设施、设备、器材和重点地段区域全面排查和专题检查。目前,市三区已储备草包及编织袋7.3万余只、排水泵542台、大排量强排车8辆、抢险运输车47辆、舟类43艘,以及铁铲、木桩、铁丝等物资设备和救生器具;组建城区内涝强排和应急抢险队伍,并多次开展了抢排应急演练。三是抓信息保障。建成雨量、水位、潮位、流量、风向风速等自动测报站点400多个,其中雨量采集点297个,形成了覆盖全市江河、水库、海洋的防汛信息采集与传输“高速公路”。有防汛防台任务的132个乡镇(街道)实现了市县镇三级双向可视化会商连接,有498个村实现了村级可视化视频会商,有535个村通过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实现可单向收视。全市已建立了由市防指、13个县级防指和6座大型水库共19条宽带互联的防汛计算机骨干专用网。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完成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改造二期项目建设,推进智慧排水二期工程建设,实现排水泵站统一指挥、合理调度和智能化管理,并在部分低洼、下穿立交安装积水水位监测装置。四是抓工程度汛。全面开展在建防洪排涝工程安全度汛检查,要求险库做到放空、病库降低水位,其他项目逐一落实度汛方案,实行“一项目一策”。五是抓体系建设。推进基层体系规范化建设,确保覆盖到每个村居(社区)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完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确保已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长期发挥效益,逐步建立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三、当前防洪排涝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是“外洪”、“内涝”交织,城区排涝不确定性增强。市区风、暴、潮和上游来水“四碰头”情况时有发生,再加上快速城市化导致径流系数显著增加,超标降雨时城区内河过水负担非常严重。姚江和奉化江部分干流、支流的农村段堤防尚在修建或尚未修建,内河应对外洪能力不足。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城区排水管网设计标准相对偏低,排水能力不足以应对超标降雨。沿江强排泵闸体系尚未建成,内河水位难以调控,面对极端天气时,城市内涝问题渐趋突出。
二是工程涉及面广,实施进度难以把握。随着甬江流域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目前尚未建设的一些项目大多是点上或线性工程,政策处理难度比较大。城区排涝提升工程在具体实施中涉及世纪大道、柳汀街、中山西路、通途路、环城北路等城市主干道路,交通压力巨大导致工程进度难以把握。
三是防洪面广量大,设施安全度汛压力较大。甬江流域防洪排涝规划内尚有部分水库山塘没有完成除险加固,甬江江东段局部没形成封闭防护堤,度汛存在安全隐患;在建的许多涉水工程的围堰、施工平台等妨碍行洪通畅,部分防洪排涝工程需要跨汛期施工,也存在一定的安全度汛压力。
四是管理体制机制有待优化,依法护水力度亟需加大。违法占用水域情况还较为突出,一些重点工程项目侵占河道、损毁排水管道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地方的农村河道保护意识不强,零星填占河道情况较为普遍。涉水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打击违法行为存在诸多的困难障碍。
四、下步推进防洪排涝工作的主要打算
城市防洪排涝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防洪与排涝工作关联度极高。下一步,市政府将全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做好“防洪水”、“排涝水”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整体规划。探索建立甬江流域防洪排涝模型,提高防洪排涝项目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强化项目安排流域统筹力度,完善余姚、奉化等区域防洪排涝规划编制。充分吸收分洪(蓄滞洪)等专题研究成果,进一步研究落实标本兼治的措施,完善《甬江流域防洪排涝规划》中洪涝灾害重点区域、敏感区域的项目安排。同时结合实际,调整我市排涝建设标准,提高防洪排涝项目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是进一步加快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加大难题破解力度,统筹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严把技术关、施工关、材料关、监理关、监管关、验收关,争取工程及早发挥效益。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加快项目手续办理、征地拆迁、方案设计等前期准备,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全面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进一步保障防洪排涝工作。
三是进一步强化防洪排涝工作督查。建立“五水共治”工作推进机制,对年度各项防洪排涝重点工作推进不力的将进行问责。加强舆论引导,在项目实施范围内对交通、环境影响问题以及汛情信息等,尽可能公开信息,及早取得居民的支持。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把防洪排涝各项工程打造成实事工程、安全工程、质量工程、廉洁工程。同时,督促各地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开展防汛工作,针对各自行业的特点,加强检查落实责任,保证各项防汛措施落实到位。
四是进一步构建防汛应急保障体系。加强防汛、水文、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江河、城市、重点区域及行政区界的监测预报能力,建立健全防洪安全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加强预案演练,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开展基层防汛体系规范化建设,健全长效机制,提高防汛物资储备、抢险救援队伍以及经费、设备等保障能力。特别是针对重点单位、重点地段、重点部位做好督促、检查、整改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汛措施。
五是进一步完善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健全清淤疏浚机制,逐步建立河道定期清淤制度;完善调水活水机制,沟通水系,加大水质改善力度;强化监管考核机制,引入科技手段加强对保洁过程的实时监管。健全巡查执法机制,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完善社会监督与举报机制,加大涉河违法处置力度。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体加强宣传报道,增强社会各界对防洪排涝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全社会保护河道、依法治水的意识。
5.扬州市城区防洪排涝工作汇报24 篇五
我市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60个防汛重点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防洪保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高标准编制规划,严要求建设工程,制度化完善管理等方面同步提升,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防洪排涝标准
1、防洪标准
按照国家《防汛标准》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厅《关于加强全省城市排涝设施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的要求,扬州为1级,即“特别重要的城市”,中心城区防汛标准(重现期)为200年。长江百年一遇和二百年一遇防汛标高分别为7.98、8.22米。淮河入江水道按邵伯湖六闸水位8.5米,扬州闸8米,万福闸7.28米设防;仪扬山洪防治标准为50-100年一遇。
2、排涝标准
城区内部河道、涵闸按20年一遇自排标准;平原区以自排为主,按10年一遇标准,并控制古运河最高水位5.8米。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一般地区取1-3年,重要地区取3-5年。雨水管网服务面积普及率达到85%。
二、基本情况
1、水系概况
(大的和城区的都要讲)
扬州市区东为淮河入江水道,南临长江,京杭运河及古运河纵贯城区、仪扬河、槐泗河、公道引水河自西向东入境,构成扬州市区主体水系框架。流域性河道主要有:长江、淮河入江水道(包括壁虎河、新河、凤凰河、太平河、金湾河、运盐河、芒稻河、廖家沟、夹江)。区域内属江淮水系,主要区域内河道有:京杭大运河、古运河及古运河水系(包括城区的邗沟河、漕河、北城河、响水河、七里河、沙施河、小秦淮河、二道河、蒿草河、新城河、安墩河等)、仪扬河及仪扬河水系(包括吕桥河、银潮河、东银沟、西银沟、赵家沟、黄泥沟、七里沟、乌塔沟、大樟沟、小龙涧、龙河等)沿山河、乌塔沟及乌塔沟分洪道、槐泗河。
2、管理体制
在现行城市河道管理体制中,流域性、区域性骨干河道等水利工程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实体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各行政区域内部河道等水利工程由各行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专管机构负责管理。老城区的部分内河和涵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由市城乡建设局涵闸河道管理处管理,其它内部河道由市辖各区负责管理,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由市城乡建设局排水管理处管理。
扬州市市区联合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曾长期设在市建设局涵闸河道管理处,负责牵头落实城市防汛排涝各项日常工作。2002年,因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出台,市政府撤消市区联合防汛指挥部,市城乡建设局则受市政府委托,根据《关于印发〈扬州市建设局职能配臵、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扬府办发[2002]7号),继续承担城区防汛排涝工作,并由涵闸河道管理处具体负责防汛排涝各项任务。
目前,市城乡建设局涵闸河道管理处是扬州市城区的防汛的主要职能部门,主要承担市区邗沟河、漕河、玉带河、小秦淮河、北城河、七里河、沙施河、安墩河、二道河、二道沟、响水河、杨庄河、蒿草河、保障湖、宋夹城护城河等19条河道的建设和管理,同时负责黄金坝闸站、高桥闸站、便益门闸站、钞关闸站、响水闸、二道沟闸、安墩闸站、七里闸站、念四河闸站、太平闸站、通运闸站等闸站的运行和管理。
三、存在问题
1、现有城市水系布局不合理,防汛排涝标准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扬州“一体两翼”宏伟构想的提出和江都撤市建区大扬州格局的实现,我市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一些新的建成区的防汛排涝基础设施已滞后,不能适应城市高
速发展的需求。一些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在原农业区的基础上开发而来,但防汛排涝基础设施并未能同步建设。同时,由于部分区域的水系布局疏密不均,在开发建设中未能留有足够的水面,这使得区域的防汛排涝形势日益严峻。这一现象在新城河沿线尤为明显。
2、排水管网建设滞后,建设标准偏低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5.9km2的老城区尚采用的是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且管径偏小,汛期遇强降雨时,不仅加大了河道的汇水量,污染了河道水质,而且由于排水不畅,极易导致积水内涝的产生。同时,现有排水管网普及率虽然达到了城市建成区为90%,周边为10%,但是由于部分管网设计汇流范围过小,设计标准偏低等原因,导致实际汇流量大于设计汇流量,再则由于主干和支干管网不配套,管道过长,与排水干河沟通不畅等原因,导致汛期排水不畅,遇河道水位顶托时甚至形成倒灌,形成内涝。如2010年“7.12”特大暴雨时,古运河水位超过6.0m,导致市区文昌路、泰州路、汶河南路、维扬路、兴城东路和联谊路等多条主次干道受淹,积水深度达30~80cm。
3、开发建设中与水争地,水系被填埋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与水争地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导致了水面减少,滞蓄能力降低,而且遇强降雨时无排水出路,导致大面积受淹。如念香苑、扬州天下等小
区开发时,将新城河、念四河等河道多条支流和水塘等水面填埋,结果导致这些新建小区逢雨必淹。目前,一些已开发建设区域,如邗上街办、梅岭街办、文汇街办、曲江街办和新城西区等区域,水面积率只有2%左右,甚至如梅岭街办周边区域的水面积率仅0.91%,这远远不能适应城市防汛排涝的要求。水系被填埋后还同时带来水体不活、水网不通、水质恶化等后果。
四、近年来完成的主要工作
1、修编规划,以科学规划系统指导防汛排涝工作 按照省住厅《关于加强全省城市排涝设施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防汛排涝的相关工作,并提出了建设“不淹不涝”和“清水活水”城市的要求。为此,我局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指导,开展了一系列超前性、创造性的工作。
2011年9月《扬州市城市排水控制性详规》通过了专家评审,新《规划》新增了治涝篇和水环境篇章,对规划标准、参数选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一般市政道路、小区雨水排水标准设计重现期取值不低于2年;重要商务区、市区重要干道雨水排水标准设计重现期取值不低于3年;特别重要地区和路段雨水排水标准设计重现期取值为5年。
同年,我局组织修订的《扬州市域暴雨强度公式》通过了专家组的技术审查,经报政府批准后启用。在修订过程中,我局组织了对市区、仪征、江都、高邮、宝应30年的雨量资料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考虑到现在降雨强度大、历时短的特点,将初期雨水流量提高了30%左右。这一成果填补了县级城市无暴雨强度公式的空白,受到了省厅领导的一直好评。
在相关规划的基础上,我局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结合近年来我市汛期受淹情况和水环境状况,经全面普查和逐点分析,历时半年多,编制了《建设“不淹、不涝”城市》和《建设“清水、活水”城市》两个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要求,我市将分近、中、远三期,分别于2013年底,基本建成老城区主次干道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确保新建园区、道路等提高排涝标准,不发生新的渍涝;2015年底,市区排涝设施全面达标,全面消除易淹易涝片区;2020年底,实现城市防汛排涝设施现代化,全面实现“不淹、不涝”城市建设目标。
2、强推工程措施,力保防汛排涝工程的稳步推进 城市防汛排涝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城建资金匮乏的基础上,我局以建设“不淹、不涝”城市和“清水、活水”城市为抓手,强力推进各项工程措施的实施。
1)防洪工程建设
①河道整治:近年来,随着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开展,我局先后对沙施河、冷却河、七里河、玉带河等22条城区防汛骨干河道实施了综合整治,累计疏浚土方约75
万m3,砌筑驳岸约75km。通过整治扩大了河道过水断面,增强了河道调蓄能力,使河道自排流量从10~1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同时新建的乌塔沟分洪道结合沿山河和冷却河,彻底切断了仪扬山洪和北部山区滚坡水的入城通道,消除了山洪对城区的危害。今年还将对念四河、宝带河、新城河等一批城区防洪排涝骨干河道实施清淤。
②闸站建设:近年来,我市先后投入6500多万元,先后翻(新)建了太平闸站、通运闸站、念四闸站、吕桥闸站、高桥闸站、便益门闸站等,新增机排流量32m3/s。使城区大部分区域的抽排能力提高到10年一遇,基本达到了2002年版《扬州市城市防洪规划》的要求。目前七里闸站翻建工程正在建设中,今年还将实施曲江闸站工程和安墩西站翻建工程。
2)治涝工程建设
针对城区部分路段城市管网排涝设计标准偏低,遇有暴雨,部分路段积水较深的情况,近年来我局对城区重点积水点逐步实施改造。包括:淮海路南端(苏北医院附近)、南河下地区、北河下地区(康山文化园、长城饭店附近)、五台山大桥下、秋雨路(扬子江路~维扬路段)、文汇西路(石油城大转盘)、邗江路(大润发西区店附近)、兴城西路、维扬路(文昌路~四望亭路段)、友谊路与平山堂路交叉口、文昌路与江都路交叉口、徐凝门路(徐凝门桥南段)等一批
积水路段,通过管网改造、管网疏通和新增排水出口等措施,使一批易涝路段得到根本性治理,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提升了城市形象。
3、强化日常管理,有序推进防汛排涝各项工作 1)完善组织网络,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区防汛排涝的各项工作,我市成立了以分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挂帅的城区防汛指挥部,成员涵盖建设、水利、交通、气象、房管、城管、通讯和各区等职能部门,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年3月份召开城区汛前工作准备会,会议通报水雨情趋势和防汛形势预测、落实防汛责任、布臵防汛工作、过堂防汛应急预案、确定防汛工作例会等。会后各部门落实会议要求,组织开展防汛排涝工作综合检查,排查度汛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组建防汛应急队伍。每年五月召开城区防汛工作动员大会,对防汛排涝工作进一步分解落实,并与各相关部门和各区签订防汛责任状。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会议制度和组织安排,形成部门联动,凝聚合力,避免职能交叉和责任推诿,切实有效的推进防汛排涝的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安全度汛。
2)加强汛前准备,确保汛期保障措施到位
未雨绸缪,安全度汛重点是要做好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每年3月份起,根据城区汛前工作准备会的要求,市城乡建设局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所辖闸站、河道进行全面排
查,对影响安全度汛的机械设备故障、设施损坏等进行全面的维护,确保各项设备“拉得出、打得响”。同时,对汛期应急抢险物资如草袋、木材等进行储备,落实责任到人。并与气象部门签订气象服务协议,以便第一时间获取水雨情预报,及时调控内河水位。
3)强化制度管理,确保汛情险情及时消除
建立健全防汛排涝工作制度,使汛期各项工作制度化。建立防汛排涝应急预案制度,每2个月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确保抢险人员熟悉预案,一旦发生险情能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并及时消除险情;建立防汛设施试运行制度,各个闸站的机电设备每周至少试运行一次,发现问题必须在当天解决,重大问题需2小时内上报至城市防汛指挥部,并及时组织抢修,确保各项设备的良好运行;建立汛期24小时值班制,以市城乡建设局领导班子牵头,各职能单位具体负责,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和雨情、汛情,及时调控内河水位,遇雨情警报,则预降水位20cm以上,以增强河道等水面的调蓄能力,根据雨情、雨量,及时调整抽排力度,确保安全度汛。
4、加强养护管理,确保防汛排涝工作常态化
按照《关于市区重点河道实施“河长制”管理的通知》要求,强化城市河道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重点加强河道围堰施工的管理和河道阻水漂浮物的打捞工作,将防汛排涝工作
作为城市河道的常态管理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对城市排水管道严格执行周期养护制度,及时补齐缺损窨井盖,按时完成运行养护任务。经统计全市集中养护排水干管137公里,疏通支管55公里,清疏窨井3260座,打捞河道漂浮物2600立方米。
我市的防汛排涝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已从“三分靠人,七分靠天”向“三分靠天,七分靠人”转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势推进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组织网络,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实现“不淹、不涝”和“清水、活水”城市的建设任务,为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全面的防洪保安和易居和谐的生活环境。
6.关于防洪防汛检查汇报(修改版) 篇六
检查工作的汇报
自今年5月份以来,轮番强降雨造成都匀市汛情持续加重,为应急灾害,公司成立了防洪防汛领导小组。尤其是近日的连降大暴雨,即可能引发的洪涝灾害、泥石流,停电停水,通信不畅等次生灾害,为切实做好防洪防汛工作,落实责任到位,公司立即组织防洪防汛小组成员共3人于7月18日进行防洪防汛工作检查。现将检查工作如下汇报。
一、检查范围。
重点检查租赁门面,公司综合楼,职工宿舍等处的通水、电、通信情况及房屋漏雨情况。
二、信息报送。
针对连日来的雷雨天气,公司一方面密切监视雨情;另一方面将因暴雨带来的灾害第一时间向商贸总公司汇报。
三、检查结果。
此次连降暴雨,未给公司造成停电停水,通信不畅和道路中断等重大洪涝灾害。特此汇报。
都匀市副食品公司
7.防洪工作汇报 篇七
西吉县地理特征基本以丘陵山区构成地理形势气候以干旱为主, 这就是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依靠降水为当地唯一的水资源, 而降雨分布时间也相对不均匀, 主要集中一年之中的三个月内, 在此时期降雨量在一半以上, 而且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内, 降雨量却相对稀少;在降雨量的分布上可以看出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目前单纯依靠降雨而形成的水资源对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影响。
2 做好防洪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于抗旱理念而言反映出了对洪水管理侧面影响, 针对水库的调整应用提出更全面更具体的新决策, 据西吉县而言, 洪涝灾害十年九旱都已形成规律, 为此转变思维模式从而实现对洪水管理的战略, 结合实际分析洪水问题, 一方面洪水是自然界的灾害, 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成为灌溉农作物的资源;对于从风险的角度去分析洪水, 确实有一定的风险性, 同时在降低灾害的基础上它也是一种可观的收益。通过西吉县水资源紧缺的情况反映出在以后想要做好防洪工作大体分为几个方面:
2.1 加强实施水库防洪工作
在保证水库防洪措施下, 对水库进行汛限动态调整的目的是提高对洪水的利用。最主要的是对中型水库检测系统以及软件的应用, 防洪治理工作的建设重点是库坝汛限水位的设计与运用。制定出有效利用水库资源的方案, 实施雨洪资源的管理, 为以后人类更好地与自然界相适应。当前西吉县水库在技术上经验不足管理模式不到位, 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 以目前形势来看应该扩大技术规模, 运用先进的科学科技。同时, 要组织规划调度所需资料以及参数重新制定合理方案有利于今后在工作上的重新开展。
2.2 水土流失的治理
目前西吉县还有将近一半的水库存在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隐患, 对调度问题难以实施, 每年储存水量的时候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以及财力, 为此, 我们要开展实施西部开发这一发展战略, 这也是为防止水土流失的一项管理措施, 当前首要的工作是治理水库加固, 这是计划安排的重点, 着重加大治理中小型水库水土流失力度, 整合解除空库迎汛是治理水土流失项目。
2.3 妥善处理干旱应对措施
首先要依据有关政府部门的规定, 逐步完善调度工作计划, 为实施这一计划需要制定防洪调度应急方案, 制定有依据的实质性的水库调度方案和调度流程, 调度计划的实施全方面做到规范化以及制度化。
2.4 如何科学应对水库调度
关于水库调度的实施,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要依靠信息传播和预报, 对于水库管理上的工作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 为防汛工作注入一定的资金, 建立完善的防洪预警系统, 迅速建立中小型水库通讯互联网络, 建立完善的预警监测系统, 为实施调度决策提供有利可靠的条件, 为了水库调度的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科学有效的提高预报水平。
2.5 决策与措施相互结合
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来讲还达不到对天气预测的准确性, 为了避免洪水给经济带来的损失, 首先制定预防洪水的规章制度, 西吉县水库目前还没有遇到洪水的侵袭和突发性高水位上涨的考验, 当前最为主要的任务是筹备大量的资金, 加强人力以及物力, 对当前水库现有的防洪预案进行核算, 对调度预案进行修改, 使决策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根据等级管理制度为统一管理原则。
2.6 综合实践分析水资源与洪水的关系
在保障洪水灾害得到治理的前期, 我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备齐防汛物资, 保障人员充足以及培养专业的抢险队伍, 相关政府部门做好管理工作, 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 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 目前西吉县水资源紧缺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任务, 洪水与水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运用科学的手段合理利用洪水资源, 这一手段是值得我们参考并推广的, 也能使其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对于干旱时期这样的水资源肯定对灌溉农作物有一定帮助。
结束语
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它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为保证农作物减少损失合理利用水资源, 为预防水土流失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 在水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我们应迅速建立水库蓄水站, 从而为保证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吉县水资源紧缺原因和如何调整的分析, 提出了做好防洪工作的具体措施。
8.防洪工作汇报 篇八
汇报材料
尊敬的省厅稽查组领导:
非常感谢您们莅临合江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就合江县甘雨镇塘河防洪治理工程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合江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渝黔结合部,地处长江、赤水河交汇处;幅员面积2412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总人口90万。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64公里,通航能力2000-8000吨;赤水河黄金水道62公里,通航能力150-200吨。全县现已建成各类水利设施12237处,其中水库107座〔小
(一)型7座,小
(二)型100座),山平塘5165口,石河堰267条,引水堰685条,江河电力提灌站53处,其它微水工程5960处。我县汛期呈现自然灾害多、洪水威胁大、防汛时间长的特点。2009年以来已建成中小河流护岸堤防3处,(分别是塘河福宝古镇防洪治理工程、先滩镇小槽河防洪治理工程、甘雨镇塘河防洪治理工程),共计全长6.01km。
甘雨镇塘河防洪治理工程位于长江右岸二级支流塘河下游甘雨镇境内。工程保护区内有优质荔枝基地,为提高保护区防洪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甘雨镇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012年3月四川省水利厅以《四川省水利
厅关于四川省合江县甘雨镇塘河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川水函[2012]583号)批复了该防洪治理工程的初步设计。批复工程概算总投资809.62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763.39万元。工程按1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防洪工程为5级,排涝标准采用5年一遇。工程综合治理河道及河道清淤疏浚长2050m,上起塘河班竹山,下至大河咀(规划剑龙村附近)。其中:塘河左岸新建斜坡式护岸堤1240m,改造加固防洪堤165m。项目业主为合江县水务局。
二、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招标管理情况
按批复文件招标核准意见为公开招投标,我县将先滩镇小槽河、甘雨镇塘河防洪治理工程打捆招标。经两次公开招标失败后,报请省厅批准采取比选招标。比选招标在有关监督部门的监督下于2013年1月23日结束。甘雨镇塘河防洪治理工程由四川德隆建筑工程公司中标。工程组建有项目部,设有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成立有生产组、材料组、财务组、后勤组、技术组、质安组。业主方成立有项目领导组,配有现场代表1名、质量监督员3名。成立有项目监理部,监理公司派驻总监1名,监理工程师2名,监理员2名。
2、工程建设进度情况
工程项目由于前段时间出现公开招投标的失败,影响项目的合同签订,工期推后。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完成土石方开
挖30600m³;回填土石方40700m³;浇筑砼6200m³;浆砌条石840m³。施工设计新建堤防250m,护岸803m,加固旧堤165m,河道清淤疏浚2050m,实际完成新建堤防350m,护岸503m,加固旧堤165m,河道清淤疏浚2050m。
3、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
(1)项目资金由中央和省级地方配套构成,基建拨款544万元,其中中央500万元,省级配套44万元,地方自筹占地,赔偿约88万元。
(2)工程支付:到目前工程建安投资支出289万元,前期投资33.889万元,合计工程支出322.889万元。
(3)该项目未进行工程结算,目前主体工程基本结束,完成建安工程和临时工程投资共计45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424.47万元,临时工程25.53万元);设计批复分别为619.60万元和40.59万元;财评分别为600.97万元和45.39万元;合同价为452.40万元。完成工程价与合同价基本平衡。
(4)项目建设资金严格遵照管理办法(合水发[2011]241号《合江县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央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4、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整个项目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要求,强化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在施工中按堤防工程施工规范对项目和堤防工程质
量评定与验收规程,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三大体系,每项环节严格质量监督。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负总责,按照批准的工程规模、内容、标准、概算等组织工程建设,对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计划、工程质量、建设工期、工程投资和生产安全负责。参建单位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严把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关,做到了工期精心组织、精心管理、精心施工。在工程质量检测上已委托有乙级以上资质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检测成果作为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掌握设计方案。无重大设计变更。一般设计变更由项目法人牵头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研究确认后,由施工单位提出,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将砼装配式变更为青石装配式栏杆,但工程单价和造价未做调整,施工单位已接受单价和造价计量,其余无设计变更。工程截止目前无人员伤亡,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工程建设规模,初设批复新建堤防护岸1240m,施工设计新建护岸803m,新建堤防250m,但由于上游0+000处无处封闭,加之当地政府提出该段新建护岸无明显防洪效益并考虑到剑龙规划新村规划建设需要,上游桩号0+322至0+924结束新建护岸共计503m,下游剑龙规划新村1+1800至2+150结束新建堤防共计350m。
2、初设深度不够,导致工程施工设计工程量与初设批复投资出入较大,下达的投资无法控制在实际范围内。
3、石场停工加上白鹿至福宝公路施工,影响工程进展。
4、施工队伍人员施工技能不够熟练,无法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5、由于天气炎热,在工程现场安全帽佩戴有脱节的现象。
6、采用的设计概算单价定额仍是2007水电概算定额,目前的物价和人工工资有大幅度的增涨,在材料和人工工资上不适应当前物价,建议调差2007水电概算定额。
四、有关意见和建议
【防洪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幼儿园防洪防汛工作方案09-13
防洪排涝预案06-27
防洪防汛演练11-19
防洪疏散演练方案08-03
防洪防汛演练脚本08-24
防洪防汛知识培训10-07
桥梁防洪影响评价10-14
防洪水应急预案10-25
地铁施工防洪应急预案08-14
防汛防洪整改及措施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