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支教新闻稿

2024-11-17

暑期支教新闻稿(精选6篇)

1.暑期支教新闻稿 篇一

暑期支教成果汇报座谈会

当代大学生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实践成才。2011年10月27日下午,南化院信息技术系在博业楼209室召开了暑期社会实践暨山潘街小学支教成果汇报座谈会并圆满结束。

我系支教分队、各班级暑期实践优秀学生代表和系学生会部分成员出席了本次座谈会议,在座谈会中,我们支教队员把他们支教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与在场学生做了交流,现场的气氛十分的热烈。尤其是今年大一新生对支教分队员进行的一轮又一轮的提问,他们表示迫切的希望下一个暑假去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一首《感恩的心》和支教队员的手语表演更是带动了大家的热情,之后对暑期实践优秀个人进行了颁奖。接着在场学生对下一次的暑期实践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最后伴随着现场互动一段支教时教的《大家一起来》舞蹈,座谈会结束。本次座谈会非常成功!在场的每个人都收获的很多。暑期实践是大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最好平台,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最好窗口之一。同时也磨练了青年大学生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理论运用与实际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

李乾坤

2.暑期支教新闻稿 篇二

我校8名同学联合组成“纤尘”团队, 以教育帮扶类别申报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项目指导老师指导团队对项目的可行性、价值性、安全性进行分析, 确定好活动地点, 联系调研对象, 周全考虑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应对措施。项目最终顺利通过了学校评审获得实践资格。纤尘团队在广东省湛江市某小学开展了为期6天的以“关注留守儿童, 促进农村教育”为主题的爱心支教活动, 团队成员将支教过程的心得体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图片、视频、录音记录了下来, 并通过博客的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 最终圆满地完成了实践任务。本次支教活动是当代大学生走出校园, 深入社会, 在学校团委指导下开展的参与式调查与服务式体验, 充分显现出当代大学生扶危济困、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彰显了当代大学生“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仁爱之心和关怀品质。

二、活动实施过程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 项目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民生、经济调研以及文化传授等三方面活动, 重点在于第三部分——针对村内留守儿童开展的爱心支教活动。首先, 开展活动前充分做好前期准备, 了解学校概况, 走访附近村民, 开展渔业调查问卷, 熟悉小学生基本情况, 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其次, 在项目实施过程, 团队成员在授课过程中以科学文化知识为载体, 教导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引导他们认识自我, 认识世界。授课内容包括海洋文化知识讲解、英语、音乐、数学、旅游文化、生态保护、摄影技术等实用性知识, 与小学生一起做饭, 感受家庭温暖, 召开主题班会, 让这些天真的小学生充分展现自我, 记录下活动的瞬间点滴。在活动过程中大家的参与热情高涨, 通过与当地师生的思想交流、文化交流、情感交流, 赢得了当地村民和师生们的喜爱和好评。最后, 活动结束后, 团队成员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 将心得与感想以图片、PPT、视频等形式进行了总结和回放, 提炼出了实践收获, 进一步扩大了教育成果。

三、成果影响

纤尘团队爱心支教活动取得较广泛的影响和共鸣, 产生一定影响力、辐射力和作用力, 对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 关爱他人提供了较好的指导意义:1) 发挥了高校社会实践育人作用。团队成员在参与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后, 获得的体验是强烈而深远的。农村小学简陋的教育条件和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小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反比和对照, 这个对比给予团队成员的感受也同样是强烈而有力的。对于每一个成员来说, 这是一个充实、难忘有意义的人生经验和阅历, 他们在支教过程中不仅传承了爱与关怀, 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 不仅陶冶了心灵, 更深化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2) 关注农村教育问题, 关爱社会留守儿童。团队深入到农村, 与村民交流, 与小学生开展文化授课, 身体力行, 切实为儿童成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对于活泼可爱的小学生而言, 大学生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哥哥大姐姐, 是他们成长的伙伴, 也是他们未来的榜样。虽然这次授课时间不长, 但是产生的影响却可能是深远的, 大学生们带来了大山外面新鲜的资讯和年轻大学生青春飞扬的梦想, 为小学生插上一双求知的翅膀。支教本身形成一定的辐射影响, 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 实现了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团队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宣传、策划活动, 带动起周围大学生了解支教的活动意义, 鼓励当代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者活动中来, 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关注、支持和参与农村教育事业, 对提升对农村教育问题的社会关注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果评价

通过指导本次爱心支教活动,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 本人认为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 以下三点体会可以作为以后开展工作的建议:

1) 探讨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 是一个可以施展的广阔平台与合理的聚力点。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理论教学才能与丰富的、鲜活的社会生活相联接, 从社会实践活动着手, 能很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2) 探讨学校之间互助合作模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民生热点问题, 高校可以考虑与小学之间开展互助合作模式, 在临近的小学设立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基地。高校加强社会实践机制建设, 可以考虑发挥品牌优势, 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确保有经费的支持, 探讨导师负责制, 定期研究、指导和检查各团队的实践情况和进展, 确保实践活动的质量, 减少和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这种合作不仅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学校育人的重要功能, 调动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同时也吸收更多的社会力量关爱农村小学生的成长, 形成资源上的互惠互利、互助共赢的学校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3) 重视网络舆情影响, 发挥新媒体功能。博客、微信等网络平台具有便捷、快速、时尚的特点, 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和推崇。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兴趣、利益通过网络工具进行表达和传播, 高校要重视并掌握网络舆情影响, 充分掌握大学生的情绪与动态, 利用网络平台在宣传上的新优势, 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提炼出值得推广的经验和规律, 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创新。个人能力虽然微小如纤尘, 但是微尘虽小, 许多许多的微尘聚拢在一起, 就能折射阳光的色彩, 就能涵容大地的温暖。只要全社会形成互助互爱的氛围, 每个人能够对他人伸出援助关爱之手, 主动参与各类公益活动, 积极献一份爱心, 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关注每一个儿童, 尤其是贫困地区儿童、留守儿童、孤儿等弱势群体, 给予他们一份切实的关爱, 解决他们成长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社会就能奏响和谐的主旋律, 每一个人的发展就有融洽和宽松的环境。当代大学生能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背景下, 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时代责任, 在与他人的交流、关爱中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协同发展, 合作共赢, 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仁爱共济、成人达己”的精神要义, 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有力的明证。

摘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机制。纤尘团队爱心支教活动关注农村教育问题, 关爱社会留守儿童, 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力、辐射力和作用力。高校育人要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功能, 指导大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社会, 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时代责任。协同发展, 合作共赢,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仁爱共济、成人达己”的精神要义。

关键词:实践育人,爱心支教,协同创新,网络舆情

参考文献

[1]陈劲编著.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3.暑期支教新闻稿 篇三

关键词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91-02

暑期实践活动中义务支教最为广大学生所向往。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由一位来自普林斯顿的大学生Wendy Kopp提出并实施了一个伟大的构想,来缓解美国各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TFA)计划[1],即:由美国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到贫困落后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共赢[2]。TFA计划的成功吸引了各国纷纷效仿,我国大学生也饱含着梦想、热情积极参加义务支教活动,寄希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状态,帮助贫困学子改变命运。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支教活动常常事倍功半,难以取得实效。

1 大学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014年7月初,南京晓庄学院支教团队在途中遇到来自其他学校的几个团队,了解到这几个团队没有一个是来自师范院校的,成员所学专业也是五花八门,大一学生比例最高。通过了解分析,发现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团队缺乏专业教师的系统指导;队员没有师范专业背景(不懂课堂教学);团队支教前没有专业培训和充分的准备;支教效果没有监督和考量;支教后和学生没有延续性联系,更没有把支教活动与自己的专业研究相结合。这使得支教活动没有能够真正地帮助到贫困地区的学生,从而让社会上很多人对支教也有“更多地是走形式、走过场”这样的误解,打击大学生的自信心,产生自卑、无能、焦虑等消极情绪。

2 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支教活动及案例研究

由能系统指导的专业教师带队  学生暑期支教实践活动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转化。过去的一个误区在于把暑期社会实践局限于思想教育层面,成为学工、团学组织的教育内容,而与学生实际的专业所学关系不大。缺乏针对学生个体在支教中的指导,由于学工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所给予学生的帮助是有限的,学生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难以有成效[3]。

南京晓庄学院进行了创新,除了辅导员带队,尽量配备专业教师随队。由一名教师教育学院的辅导员和一名教学法教师带队,不但能够协作进行团队指导,还能够对每位支教队员的授课过程进行有效指导。这也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一种通过经验参与来达到教育的学习模式,验证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支教的学生[4-5]。

由具有师范专业背景的支教队员参与  团队此次13名支教队员都是通过严格面试从师范生中选拔出来的综合素质过硬的大一到大三年级的大学生,以大三学生为主。大三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教学法的知识,他们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课堂调控能力、三笔字、普通话等教学技能都较为熟练,同时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也非常强。大三、大二和大一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一届带一届。通过这种改革,在整体上改变了支教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态度,加以推广发展,稳定大学生支教队伍的素质,这样的支教队伍才能为当地输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团队立足实际开展教研活动  所有参加支教的学生都有焦虑感和挫折感。义务支教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教学,由于生活条件的贫寒,教育资源的匮乏,教学对象往往是调皮的、基础很差的农村孩子,立足于实际问题的教研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以一次关于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教研活动为例,指导教师给予点评:“就内容的准确性来讲,和孩子说话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提问的方式需要讲究一点儿方法,用明确的语气回应孩子的回答。上课的纪律,有时候在看学生的时候眼神是恍惚的,应该在教学的时候把握课堂的组织,否则会有同学模仿。老师站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人都要听,适当用沉默的方式来表达。乡下的孩子比较害羞时就直接叫名字,课堂上的发言基本最好覆盖所有同学。”

经历这样一次次教研活动,让支教队员思考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科学的教学方式,一边教学一边学习,认真实践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这样的思维碰撞不但得到农村学生的欢迎,也提高了支教队员自己的教学技能。

支教活动需要延续性  除了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导致当地教学工作者不满意以外,对受教学生来说充满心理落差也是这种短期支教的一大不足。这是由于很多高校的暑期支教缺乏延续性。在南京晓庄学院,学校要求只要选择义务支教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就要做精做好,要做到延续性。奔赴贵州绥阳的飞利浦支教团队已经延续到第三年,每一年去支教的队伍里面都有曾去过的支教老师,是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再创新完善。团队成员也没有中断和学生的联系,他们经常打电话给贵州的孩子,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早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拥抱梦想;也会通过校园募捐、义卖等活动募集书籍衣服寄给学生;支教者也会不断接到学生的电话和信件。支教团队非常受当地村民的信赖。这不只是活动的延续,也是情感的连结,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从心底热爱支教服务,全心全意地奉献,同时也能让支教地的家长、教师、学生对支教服务充满信任,配合做好工作。

对支教效果建立监督和考量机制  贵州绥阳的团队不但为飞利浦希望小学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组织了一场精彩的汇报演出,还向家长和学生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100%的家长都很满意在这里的支教,还有家长表达了希望来年再来的期盼。尽管得到的评价都是赞誉,但团队也不骄不躁,在支教活动结束后开展总结大会,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检讨需要改进的方面。为了管理和激励支教大学生,设立积分奖励制度,从服务时长、服务质量、效果反馈等几个方面综合考量和评价,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志愿者,滤掉一些凭一时热血加入的支教学生,保证农村的学生接受到来自最优秀的支教教师的教育。

3 结语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我们的未来”做点儿事情。中国的大学生也在尽自己所能,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中,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试图构建一个“为中国而教”的愿景。为了让这一美好愿望的达成,要做的就是让付出有所收获,让支教活动具有真正的成效,因此需要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Kopp W. One Day,All Children: The Unlikely Triumph of Teach For America and What I Learned Along the Way[M].Public Affairs,2003:45.

[2]贾雪姣,索丰.“为美国而教”的价值承当:社会与个人的双赢[J].外国教育研究,2012(1):75-80.

[3]王文峰.基于专业背景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路径探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4):126-127,143.

[4]王左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3):83-86.

[5]李薇薇.台湾高校服务:学习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94-96.

4.暑期支教新闻稿 篇四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支教队烟台市黄务中学支教活动总结

2012年7月20日随着开班仪式的隆重召开,我们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也正式拉开了帷幕,我们一行11人开始了在生化大楼的支教。

短短的十天,我已深深地喜欢上了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和我那些同为支教老师的同学、师弟师妹。第一次那么正式地站在三尺讲台,看着台下25双求知若渴,天真单纯,充满青春活力却又些许迷茫的眼睛,我的心震撼了,作为一名大学生,站在这三尺讲台就意味着我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这些可爱的孩子,我该切切实实地为他们做些什么。在支教的过程中,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在语文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我积极搜集资料向有经验的科学的同学请教,学到了很多,如何为人师表,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向同学们传授文化知识。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我非常注重同学们理解记忆,自主学习探索的好习惯,我了解到同学们平时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不会帮父母分担家务,做事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我用讲故事说教、举例、举行比赛、换位思考的方法倡导同学们要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每一个小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突破,我不断地从同学们之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自己也帮助孩子们综合全面发展。

总结这九天以来的经历,最大的体会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爱”。从心底里去热爱孩子们,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这三尺讲台。朝夕相处的九天,每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聊天是我最快乐的事,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好学上进深深滴感染了我,也让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执教时一个奉献的过程,老师点多一点付出,给学生多一点关爱,多一点鼓励,也许你会改变他一生。“如果不能改变世界,哪怕只能带来爱的空气,我们也是快乐的”,我想这是我们支教的初衷,也是对我们所有支教工作意义最好的总结。因为爱,我们一路坚持了下来,在欢笑和劳累的汗水中我们细细品味着这份收获的甘甜。

第二点我认为是课堂教学的源泉,就是“活”,活即灵活。在支教活动期间,让我学习到,上课不单单是为了用“灌鸭式”的方法向孩子们无休止地灌输概念和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的好奇心,进而让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因此教学方法和技巧是课堂上一大亮点。语文的古诗文课难懂又枯燥,可是需要把枯燥的古诗文课上得灵活有趣,一步步引人入胜,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常常需要查阅大量资料,牺牲午睡时间,有时甚至要熬夜。这是我最累最辛苦的部分,同时也是让我收获最多的部分。我想灵活的教学也是新世纪教师适应社会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咱们应该灵活使用教材,不断革新教育方法。最后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博”,博既是博学多才渊博的博。韩愈有言“师者,所以授道解惑也”,教师做的是育人工作,关系着受教育者的一生,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有一定的学识见解和知识体系,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更要全面的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们把大学课堂知识带到了初中课堂,同时也在每个实际的备课、课堂、课外等教学环节中去不断地时间和提升自己,同时在思想上重新审视自我,提高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这次支教活动是我大学生涯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我和江秀强师弟一起带着孩子们去新建的植物园游园认识学习各种植物。一到户外,孩子们向快乐的小鸟一样在草丛和树林里,对我们介绍的各种植物表现了非常大的好奇心和热情,江秀强老师认真详细地为他们界山各种植物的特征,孩子们认真做笔记并提问,在这节实践课堂上,孩子们表示深刻并系统地学习到了很多植物知识。另外一件让我感受颇多也是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最后一堂课的《赞美青春,拥抱未来》励志诗歌朗诵比赛,这次比赛是由我主办,我和李莎负责,并在石秀峰主席以及其他各位支教同学的支持帮助下共同完成的。从前期的指导,朗诵技巧训练,排练,到后期的正式比赛,孩子们非常认真积极地准备,演讲发言能力、站讲台表现力、朗诵技巧、创新能力、自信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升,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也让我们共同感受到此次支教活动给我们的人生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这笔财富值得我们所有人用一生去体悟和学习。

在此,感谢学校和学院,感谢团总支老师给了我们这次难得的机会,我们会受用终生,同时也深深地感谢石秀峰主席,办主任李沙老师以及所有的支教老师无私奉献并支持帮助我一起圆满完成诗歌朗诵比赛,和你们合作很愉快,谢谢你们!

生工本0905 20092513468

5.暑期支教心得 篇五

炎炎烈日如昨,坐在去道场乡的汽车上汗如雨下,又是一段略微颠簸的山路。今天的活动就这样开始了,刚刚下车就看到孩子们已经在幼儿园里等候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天使,都不知道是几点钟就已经来到了这儿,我们刚刚夸他们来的真早,小朋友们就争相恐后的说着:“我七点就来了”,“我早上六点就起来了,吃完早饭妈妈就送我来了”“我比他们都早,第一个来”……,他们真的好积极,顿时为我们八点多才来而感到惭愧。

早晨的课程就这样开始了,大家半圆形地围绕在黑板和讲台的前面,为了是在兴奋中的小朋友安静下来,顺便温习一下昨天下午的歌曲,王瑜同学站在讲台上叫大家唱起了那首《歌唱祖国》,伴随着歌声的响起,小教室由刚开始闹哄哄的杂乱,变得整齐有序起来,大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和老师一起唱着这首歌曲,歌唱者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组长接到电话说可能有人要到我们这一组来采访,大家开始有些紧张起来了,毕竟才开始教,我们要怎样表明我们活动的懿旨,怎样展现孩子们对于这次我们课程的热情,怎样让我们表现出湖师学子的精神风貌,预期思前想后的犹豫还不如按部就班的真实,组长板书好我们要教的诗歌内容,王老师又要开始给大家上诗歌的课程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大家就这样跟着老师后面一遍一遍的读着,因为要照顾到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老师一字一句的教着,孩子们也一板一眼的读着。读着读着记者就来了,先是拍摄我们刚刚教的那首诗,但是感觉有点点不足,于是又让我们展示了黄伟婷小老师昨天教女生们跳的那一段健美操,没想到这些小孩子这才一天多他们居然可以记住这段健美操,在老师的带领下跳的有模有样的,虽然还不是很整齐,但是真的很不错了。

6.暑期实践支教心得 篇六

这个暑假,我参与了东莞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汕头分队的暑期支教活动中,这次的支教主要是到汕头存心善堂办的两间学校---文武学校、特殊学校,进行支教。

文武学校主要是给暑期时候想学更多东西的孩子和想利用暑期学好功课的孩子提供一个场所,而我们便成了他们的小老师。文武学校还以两间课室分为不同性质的教育,一间是年龄较大的孩子,初中高中都有,他们是来学习的,而我们变成了指导老师,他们有不会的地方,我们便马上为他们解答,看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题,不禁让人怀念起以前的时光,我们也曾这样奋斗过,不,我们还是这样奋斗着!一道道的“难题”让我们温习以前的知识,提醒我们学问是永无止境的。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们又学到了一些,何乐而不为!另外一间课室主要是给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大都是家长要忙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在家,便送到这里,我们便趁着这机会给他们带去课外的知识,我们教他们种下生命,教他们废物利用,教他们手语,教他们向父母表达感激表达爱…..我们的付出也带来了一定的回报,我们离开那天,孩子向我们表达了感激之情,让我们知道自己做得这一切是有意义的,这就足够了,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暑假,充实了他们也充实了我们!

特殊学校是给那些身体或智力有残缺的孩子寄居的地方,而我们的到来虽然教不了他们什么,但有我们的陪伴,至少他们是快乐的。第一次去的时候,感受颇深,看到了这么多特殊的孩子,他们有的肢体萎缩,有的智力低下,有些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他们都只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本该和邻家小孩玩耍,他们却只能自娱自乐,以天涯沦落人为伴。顿时发现自己其实有多么幸福,也为他们感到不幸,于是乎,有时间便过来这边陪他们,只是想给他们快乐,让他们能感到这世界的温暖。因为常来的缘故,孩子们都记住我们了,于是离开那天,那个平时被其他孩子扯头发也不会哭的小女孩哭得不成人样,那个成天找哥哥的女孩也掉泪了,那个叫我老大的家伙听到我们说明年再见时失落的神情难以忘怀,那个什么会说成天笑个不停的孩子又似乎明白了什么…说了再见,下一年我一定会再来的,因为不舍,因为责任,因为感情….这个世界对他们已经很不公平了,我只想尽我所能,带给他们温暖,带给他们快乐,带给他们爱!

上一篇:社会工作师的概念学习下一篇:学校英语学期教师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