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开国大典》的优秀教案

2024-10-18

课文《开国大典》的优秀教案(共12篇)

1.课文《开国大典》的优秀教案 篇一

《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上网查找资料回顾建国六十年大庆的视频,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抓重点词、句研读课文。

内容分析:

《开国大典》是第九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要求,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其中,《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由于课文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为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以读带悟帮助同学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作者用场面描写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应让学生抓住场面中的重点语句品读感悟,读中悟情。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初步训练。

能力目标:

能做到阅读要有一定速度,学会自读自悟,学习如何与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情感目标: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

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找出并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体会当时人物的情感。教学方法:

1、“读、思、议、导”结合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最后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是让学生先把课文“读一读”,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能发现问题,做到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一个大概意思是什么,运用怎样的写作顺序;然后让学生“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再“议一议”,不仅要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还要“议一议”你对哪些问题或哪个句段、人物、环节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是

什么?体会是什么?最后教师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不仅能解决课文中的问题,而且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思路。

2、“读、写”结合法。读古思今,在课文的基础上写写现在的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做?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视频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收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请生回顾六十年大庆的场面,欣赏视频,引入课题。

(相机板书课题,并理解:开国、典)

2、师:好,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历史的长河逆流而上,走进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做到如眼记得快,入脑想得快,想想课文没我们描述了大典的那些场面?。

2、学生交流归纳。(板书)

三、重点研读。

1、师:请同学们选择你最难忘的场面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勾画出让你难忘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自读自悟后进行汇报。

3、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引导深入研读:

(根据学生感悟灵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语段一: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引导学生抓住“排山倒海”、“一齐”等词语体会群众的热情及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

师请生介绍为什么大家如此热爱毛泽东主席?师补充介绍,加深学生情感,便于诵读。http://baike.baidu.com/view/1689.htm

语段二: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引出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你觉得可能会传到了哪些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分组讨论)

(3)引导学生抓住“一齐欢呼”、“一起欢跃”等词语体会人民的激动之情,体

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4)指导感情朗读。

语段三: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引导学生抓住“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体会人民群众的心情。

(2)感受人们肃然起敬的原因,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介绍中国近代屈辱史,加深学生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体会。

(3)感情朗读。

语段四: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① 播放视频:1949年阅兵盛况,感受场面。

② 播放视频:2009年阅兵盛况,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爱国热情。

③感情朗读,再现万众欢腾的场面。

语段五: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师:红流为什么加引号?怎样理解光明?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光明充满了这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四、总结。

此时,我们才会真正读懂典礼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声都是因为:(齐读课题)那么,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大典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五、拓展。

60年斗转星移,中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2009的六十国庆大典正是这种巨变的浓缩展示,请你:

(1)收集6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

(2)读古思今,在课文的基础上写写现在的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做?

板书设计:典礼前

典礼时

开国大典隆重、盛大

阅兵式

群众游行

课后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学生眼前,语言文字就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而是丰富的语言形象。因此,我“以读为主,读品结合”是本次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里,我一方面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材料、视频,让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意义有所感受;另一方面是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

开课伊始,在精读“典礼仪式”这一个场面时,首先放手让学生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进行勾画圈点。这次默读,使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由关注课文内容到关注课文情感,开展真正的“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化体验。此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先从整体上形成一定的认识,为而后进行的具体学习,从整体上再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打下了基础。

在引导学生想象时,我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感悟人们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领会情感。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我注意和想象场面情景有机结合,读读—想想—读读,在读好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的基础上,进而朗读全段、全篇,把握好感情基调。如:在“典礼仪式”这个场面之中,作者连续使用了5个“一齐”来表现人们不约而同的动作,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文本中固有的信息资源,紧抠5个“一齐”引导学生对这个蕴涵着强烈情感的词语进行层层剥笋式地品读,学生在对这个词语的反复咀嚼品味中感受到:正因为会场上30万人拥有着对领袖、对祖国不约而同的热爱,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欢呼声。通过对这5个“一齐”的研读,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地领略作者语言背后蕴藏的内在情意。而对于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诵读训练,通过一次次地读,学生想象画面,品味文字,关注表达,感悟情感,学生的朗读一遍比一遍投入,一遍比一遍激昂,直到熟读成诵。这样的读,既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情感,发展了能力。

由于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感受。教学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感受。一是从人民群众的表现来感受,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感情,组织学生讨论 “从中还可以感受到什么”。二是播放“开国大典”的有关录像镜头,让学生仔细观察,把学生带到这感人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初步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人们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个人介绍

省份:四川学校:攀枝花市第一小学姓名:徐丹

职称:小教一级电话:0812--5184004电子邮件:1226424638@qq.com 通讯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一小学邮编:617000

2.课文《开国大典》的优秀教案 篇二

本课“开国大典”指的是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举行的盛大典礼。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北京

参加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商人、市民、各校师生、各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国来宾

参加人数:30万

大典内容:集会、阅兵、群众游行

3.开国大典:鲜活的历史细节 篇三

【罗浪 :林伯渠忘记宣布“奏国歌”】

1949年10月1日14时30分,北京天安门广场。

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罗浪,提前半个小时就率领军乐团站到了天安门城楼的正前方。作为整个乐团的总指挥,他紧张而急切地等待着那个辉煌时刻的到来。

1947年底,经聂荣臻司令员批准,正式组建了华北军区军乐队,罗浪任军乐队队长兼指挥。1949年初,上级决定由罗浪负责组建一支200多人的联合军乐队。直到1949年8月初,罗浪才知道这支联合军乐队将要参加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兵,而是开国大典,而他自己将要举起的是开国大典上那支重若千钧的指挥旗。

1949年9月,《义勇军进行曲》在政协会议上被确定为国歌。但除国歌外,其他曲目怎么定,当时曾有争论。部分人主张按老规矩办,采用旧军队阅军的乐曲;也有部分人主张“一边倒”,全部采用苏联乐曲。年轻的罗浪则提出了第三种方案,要用经改编的我军的某些革命歌曲。新中国自己的庆典,为什么不用我们自己的乐曲呢!三种意见争论激烈,最后上报到中央军委。哼唱了多年的《东方红》等20多首作品征服了中央领导的心,毛泽东挥笔写下了“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9个大字。

全部乐曲确定后,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又采用什么乐器呢?这也是个问题。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拉开了序幕。200人的军乐队面向天安门城楼,站成两个方队,各自以10行横队和10行纵队的宏伟气势奏响同一支威武雄浑的乐曲。罗浪回忆说,我把大小军鼓都安排在第一排,这在当时是一种创造性的思路,是为了展示一种威武整齐的新面貌,造成一种鼓乐喧天的大气势。

此时,毛泽东和开国元勋们正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缓缓地登上天安门城楼。

当时的气氛既热烈又紧张,林伯渠宣布“升国旗”、“鸣礼炮”后,却忘了宣布“奏国歌”。等了大约半分钟后,罗浪按预定的程序,果断地指挥军乐队奏起了国歌,天安门广场上顿时欢声雷动……

【侯波、徐肖冰 :周总理亲自为镜头记录“打下手”】

在侯波的摄影生涯中,最让她铭刻于心的是开国大典的拍摄。

作为唯一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女摄影师,侯波拍下了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的那个令人激动的瞬间,给后世留下了经典画面。谈起当年拍摄情景,老人的言语和表情仍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激动和自豪。

开国大典之前,夫妇俩同时接到上天安门城楼的通知:徐肖冰负责拍摄电影,侯波负责拍摄照片。

当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城楼西侧上来时,早早恭候在那里的侯波开始了紧张的拍摄。当时她端着的是只能装12张底片的120型照相机,为抓住好的镜头,便不停地优选角度,一边拍一边往后退,还要不断地调整焦距和光圈。拍完一卷,就要赶快换。

在整个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始终精神饱满。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不停地走动,侯波就要不停地跟着拍照。当她看到毛泽东走到城楼右边时,想拍一个带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侧身镜头。由于空间十分有限,她一再往后撤,但还是取不到满意的角度。正在这时,旁边有人抓住她的衣角说:“你放心大胆地取景吧,我抓住你。”这时她也顾不上是谁了,使劲往后撤身体,终于取到一个很好的角度,随即按下了快门。拉着她的人还一再地叮嘱说:“要小心,要小心,别摔着。”拍完后,侯波收回身体扭头一看,帮忙的人竟然是周恩来总理。

过了一会儿,侯波又急忙换到另一个位置,因为这时毛泽东正向天安门城楼下的群众挥手致意,她想拍下这一画面,但同样需要把身体伸向护栏外。陈云看出了她的意图,主动伸过手来,抓住她的衣服说:“我来帮你,赶快拍。”

【张仃:政协会徽是新中国的最早标志】

1949年初,时任哈尔滨《东北画报》主编的张仃,应中央军委之邀进京负责编一本反映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画册。当时,建立新中国的各项筹备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周恩来便把张仃请进中南海做美术顾问,进行怀仁堂、勤政殿等工程的改建设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期间,周恩来又请他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设计会徽。

接到周恩来交付的任务后,张仃在中南海投入了紧张的设计工作。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新中国的第一枚政协会徽悬挂在主席台中央。共和国的国号、国旗、国歌、国徽等都是在这个政协会徽之下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上讨论和确定的,因此可以说政协会徽是新中国最早的标志。

与此同时,张仃还担任了开国大典仪式的美术设计。按照中国民间的喜庆习惯,他提出在天安门城楼上挂4个大红灯笼,城楼两侧各插上4面红旗,大标语牌用灯光照明,在观礼台的红墙下方画上飘动的红绸子,并安排周令钊绘制天安门城楼中央的巨幅毛主席像。而天安门上的大红灯笼,是他特意到北京前门外廊坊头条请工匠赶制的。

这期间,张仃还给新政权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事宜提出过许多实用美术方面的建议。比如,国家机关门前挂的牌子应是什么形式,当时提出过很多方案,张仃提出采用白地黑字并一律使用端庄的老宋体书写。这一方案一直沿用至今。“白地黑字”的牌子有何寓意呢?张仃解释说:“这主要是为了区别国民党时期的蓝地白字及青天白日标记。白地黑字,寓意明明白白,既简洁、庄重,又能体现新政权的特点。”

开国大典时,天安门没有悬挂国徽。国徽的问世是在1950年建国一周年前夕,其中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1949年新中国即将宣告成立,由于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没有国旗、国徽或国歌,新中国形象的艺术设计便成为了当时的重要任务。

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指定下设的第6小组负责国徽方案的草拟工作,并公开发布了《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向国内外征集国徽图案,并且特地对国徽的设计提出了3点要求:(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政协筹委会共收到国徽图案900幅,不过有参考价值的仅有几十件。直到9月下旬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开会期间,代表们仍对设计出来的国徽图案不甚满意。毛泽东建议:由原设计小组继续改进,将来由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开国大典之后,组织上有意留张仃在中南海工作,他婉言谢绝说:“我是搞业务的,更愿意去教书。”此后张仃便投入筹建中央美术学院的工作。不久,中央决定国庆一周年在天安门城楼上正式悬挂国徽。国徽的设计任务加紧进行,具体交给两个设计组负责:一组是由梁思成带领清华大学的一批教师;另一组是由张仃带领美术学院的一批教师。张仃和梁思成分别成为两个设计组的核心人物,定稿将在两个设计组提供的方案中进行选择。

当两组的方案放在一起比较时,风格大相径庭。梁思成小组设计的国徽,核心内容是一块玉璧,玉璧有国器的象征,也含指祖国统一、完璧归赵,文人气息浓郁。但周总理认为这个方案没有体现出新中国的政权特色。张仃小组的方案则明确提出:红色齿轮、金色嘉禾象征工农联盟,五角星象征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齿轮嘉禾下方结以红带,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和国家富强康乐;天安门为主体。

当时中央比较倾向张仃小组的方案,为两组召开了一次交锋会,负责人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张仃认为,他的原创主体是天安门,工农联盟的创意来自周恩来。在设计说明里他阐述得很明白:天安门是中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象征,同时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运动开始的地方,1919年的五四运动就发生在这里,新中国也在这里宣布成立,因此将天安门作为国徽的主体是不言而喻的。

最终,中央传达了一条意见:国徽当中一定要有天安门的形象,接纳了张仃小组的方案。周恩来将进一步完善国徽设计的工作交给了梁思成。(当时梁思成是非党人士,张仃是从解放区来的。周恩来对张仃说:“你们合作吧。”)

【彭光涵:国旗诞生的曲折过程】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设立了六个小组,其中第六小组负责拟定国旗、国歌、国徽、纪年、国都等方案。彭光涵当时担任第六小组的秘书,他才31岁,是第六小组中年纪最小的。经过两个多月紧张认真的征集和审阅工作,9月14日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就国都、纪元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国旗问题争论很大。

彭光涵介绍说,对于群众的来稿,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有三类来稿被筛选掉了:第一类是有镰刀锤子的,有模仿苏联国旗的痕迹;第二类是用嘉禾齿轮的,图面比较复杂;第三类是采用两色或三色横条或竖条的,模仿西方国家国旗的痕迹很明显。小组成员从2992幅图案中最后选出了较好的四十余幅作为初选图案送交周恩来审阅。周恩来对彭光涵说:“你把这些图案分类编成册,给每个图案编号,但不写作者姓名,避免审阅人带有偏见。初选图案仍由第六小组进行复选,精选出一批图案,上报大会主席团。”

政协大会决定9月30日闭幕,而国旗图案迟迟不能定案,第六小组成员都很焦急。在当晚的会议上,副组长沈雁冰对彭光涵说:“你是秘书,又住中南海,可以见到毛主席、周恩来副主任(新政协籌备会成立了常务委员会,毛泽东任主任,周恩来任副主任),你尽快向他们汇报目前的困难情况,请他们指示如何办。”周恩来在听取了彭光涵对第六小组推荐的38幅图案的介绍后问彭光涵:“你接触过很多图案,也听了很多反映,有哪些图案有比较多的人喜欢,容易获得大家一致同意?”

彭光涵知道,张治中同毛主席有一段关于国旗的对话。张问毛主席赞同哪个图案,毛回答:“我还没有最后认定哪幅图案。”张说:“恕我直言,我反对用一条杠代表黄河图案。红底代表国家和革命,中间有一条杠,这不变成了分裂国家了吗?同时,以一条杠代表黄河也不科学。”毛主席微笑着说:“噢,这倒是个问题,我约大家来研究一下,一定要选一幅大家都满意的。”

此时,彭光涵迅速地翻到《复字32号》(红底五星旗),并拿出投稿人曾联松的原稿对周恩来说:“这幅图是在截稿前两三天才收到的。有不少人认为这个图案很有新意,但在五星内有镰锤不好,建议删去后可作为复选稿,印出来的图案是我根据小组意见重新画的图案。”

周恩来点了点头,接着问彭光涵:“那四颗星的含义是什么呢?你说说看。”彭光涵解释说:“您昨天的报告中有一段话就是最好的说明。您说‘人民是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反动阶级觉悟过来的某些爱国民主分子’。这样民族资产阶级也是共产党领导下革命人民的一部分,在国旗中应该有它的位置。至于如何准确说明,最好由小组的同志去拟定。”

周恩来听后很满意,拍着彭光涵的肩膀说:“好,你按《复字32号》图案画一张大一点的图样,还要做一面大旗,一定要用绸料做,明天下午交给我。”

9月25日晚,毛主席主持召开了协商座谈会。彭光涵提前到达丰泽园会议厅,在秘书席等候。约8点半,毛泽东、周恩来领头进入会议厅,郭沫若、茅盾、黄炎培、陈嘉庚、张奚若、马叙伦、田汉、徐悲鸿、李立三等陆续就座。

关于国旗,毛主席首先发言:“过去我们脑子里老想在国旗上有中国特点,因此画一条横线代表黄河。其实许多国家的国旗也不一定有什么该国的特点,苏联之斧头镰刀也不一定代表苏联特征,英、美之国旗也没有什么该国的特点。”

说到这里,毛主席拿起一面红底五星旗向大家展示说:“很多人都说《复字32号》这面旗图案好……我看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表现了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毛主席讲完这段话,在座的人都表示赞同32号图案为国旗,但邵力子提出要改一改《复字32号》的说明,他说:“用大星、小星的提法不好,因为上海有一种习惯,大星是大老婆,小星是小老婆,所以称大星、小星不准确。”这几句话引起哄堂大笑。毛主席也笑着说:“那就不提大星、小星,只提五颗星的关系。我看就提在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人民的大团结。”

9月27日,当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和表决国旗方案时,主席台展示的,正是彭光涵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大栅栏所做的那面红旗。大会对国旗的名称进行了修改,将“红底五星旗”改为“五星红旗”。

【周令钊、陈若菊:为开国大典绘制毛主席画像】

国人无论男女老少,对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挂的毛主席画像都不会感到陌生。这幅画像的作者就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周令钊。

早在迎接北平解放时,周令钊就带领学生画宣传画,写标语,布置会场。他才思敏捷,成了美院有名的“快手”——构思快、动手快、干得好。

1949年4月初,国共和谈在北平六国饭店举行。事前,周令钊接受了上级交给的布置会场的任务。经过现场考察,他利用会场里的八根柱子,分别写上和谈的八项条件,并各挂一个用木板制作的象征和平的白鸽子。他特别选择了著名摄影家吴印箴拍摄的毛主席在延安时期的照片,这张照片曾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悬挂过。周令钊以此为蓝本,画了第一张毛主席像。这张约一个门面大的画像,背景为红色,毛主席头戴八角帽,领子略敞开,面带微笑,放置在主席台正中。这独具匠心的布置,把会场的气氛营造得平和而热烈,受到与会领导的称赞,说他设计布置得很好,尤其是毛主席像画得好。

有了这次上佳“表现”,绘制开国大典毛主席画像的光荣任务便“非他莫属”了。

接到任务后,周令钊便带着学生、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陈若菊来到天安门,在城楼上的大殿外搭起脚手架,开始工作。考虑到毛主席的性格、风度和诗人气质,而且又是刚刚解放,周令钊依旧选取了北平和谈时用过的那张毛主席戴八角帽的照片,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来完成这件非同一般的作品。要把小照片画成巨幅画像,必须一次又一次放格、打素描。每天天刚亮,周令钊和陈若菊便带着干粮登上天安门城楼开始作画,两人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直到天黑看不见才停笔。周令钊主要是画毛主席像的眼睛、鼻子等关键部位,陈若菊则手提小油桶,往灰色军装上大块大块地涂抹油彩。就这样连续两个星期,一次又一次地爬上爬下,改了又改,做到一丝不苟。9月30日,一幅栩栩如生的毛主席画像完成了。

时任北平市长的聂荣臻特来观看,他对画像上毛主席的神态和表情比较满意,但指出开国大典是个庄重的时刻,领子还是扣起来为好。周令钊立即动手修改。改好后已是深夜,回去刚躺下,又被人叫起,上级领导研究后决定将毛主席像下面的“为人民服务”5个小字去掉,于是他又火速赶到天安门。此时画像已挂上了城楼,聚光灯也打开了,但下面还留着架子等着他来修改。由于画太大,梯子又小,他只能一点一点地往上涂抹,反复操作,直至看上去“天衣无缝”为止。

l0月1日,毛主席率领中央领导登上天安门城楼,毛就站在画像的正上方。“可惜的是当时没有照相机,连一张工作照都没能留下来”。这成了周令钊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李普:毛主席一再叮嘱的重要字条】

作为老一代著名记者,李普见证并记录了20世纪中国发生的很多大事,1949年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尤其令他难忘。

1949年8月底,新华社特派记者李普由武汉中南总分社调到北平总社,接受的第一个任务便是与另一位新华社记者李千峰一起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报道。

李普记得:“上城楼的嘉宾们当时大都住在北京饭店和六国饭店,下午两点,大家先一起去中南海勤政殿,交代一遍流程后,来到天安门。毛主席是第一个沿台阶走上城楼的领导人,朱老总紧随其后。那时还没有电梯,大家都是步行走上去的。”

李普还记得,那天几乎所有人穿的都是中山装,只有“美髯公”张澜穿着长衫。

10月1日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主席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是一件标准的公文。为了能及时拿到主席手里的公告,李普移到他身后,“当时毛主席显得很平静,稿子没有任何抖动”。读完公告后,毛主席手按电钮,一幅巨大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当时,李普听到陈毅感慨地说:“在我的有生之年里,能看到这一天,就已经很满足了!”

拿到主席宣读的公告后,李普并没有马上离开。因为虽然领导人的讲话稿早就印出来了,但还是需要他们的亲笔手稿,以核对每一处字词的小改动。“那天11个人的讲话中,陈毅老总的最短,只有5分钟;宋庆龄的讲稿先用英文打草稿,然后翻译成中文,很有自己的特色。”李普看见她的手稿上,有的字旁边还注上了拼音,因为她不大会讲普通话,整篇文章都是用上海味道的普通话念的。

李普回忆说:“我拿到稿子后,看见稿子上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中央人民政府全体委员(共56名)的名字。毛主席指着那张字条,一再对我说:‘你小心这张字条,千万不要弄丢了。照此发表,不要漏掉了。’这份《公告》是铅印的,贴上去的字条是别人手写的。文件上还有他用铅笔写的批示:‘照此发表,毛泽东’。”

“这篇文章现在被收入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文末注明‘根据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刊印’。可见补入了全部名单的《公告》,只有毛泽东宣读以后交给了我的那一份,没有来得及另留底稿”。

毛泽东为什么如此重视这张名单呢?

李普说:“我事先已经知道,《公告》补入的全部名单,是根据张治中的建議补入的。张治中曾经是国民党的一位要人,也因‘三上延安’而成为共产党的好朋友。后来,他参与了建立新中国的工作,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他建议在《公告》里公布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名单。毛泽东当即明确表态说:‘好,把56名委员名字都写上去,可以表示我们中央人民政府的强大阵容。’”毛泽东之所以欣然接受张治中的建议,其中有个大道理。从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这一著名的论文开始,中共中央多年来再三宣布:中国的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到了1945年4月,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报告的标题就是《论联合政府》。现在,这个伟大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毛主席所说的实行新民主主义,政治上是建立和巩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联合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即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府。这时,所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都进入了这个名单,就不言而喻了,而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真正实行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

庆典活动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李普又连夜赶写了开国大典的新闻稿,第二天一早,刊登在了《人民日报》第一版上。

【董希文:油画《开国大典》的曲折经历】

新中国成立后,反映重大革命题材的文艺作品屡见不鲜。其中,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著名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了。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委会需要一幅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董希文承担了创作这幅作品的重任。1954年,这幅画作为年画首次出版发行,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销量超过100万份。后来,毛主席观看这幅作品时说:这是一幅充满了“独特的民族形式”和“大国风范”的油画。

作为新中国油画史上的鸿篇巨制,油画《开国大典》在美术史上和革命历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也正因此,这幅作品在新中国不断变幻的政治风云中也经历了数次无奈的删改。

对《开国大典》第一次改动是在“高饶事件”定性之后。董希文接到通知,去掉画中的高岗。为使画面不受损害,董希文在其他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

第二次改动是在1968年。由于刘少奇被打倒,这次改动要在开国大典中去掉刘的形象,换上董必武的全身像。上级领导通知董希文去改《开国大典》时,他已身患癌症。女儿董一沙回忆:“当时父亲重病在身。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哥哥要替他去改,他坚决不同意……他说,这幅画是他一手画的,他要负责到底。”就这样,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国大典》再次被迫失去了历史真实。

其实在“文革”后期,董希文还曾接到第三次“删改通知”——刷掉林伯渠。幕后指使者江青,忌恨林伯渠当年反对她与毛泽东结婚。无奈董希文此时已重病在身,无力应命了,只好请他的学生完成第三次删改。不过,学生没有改动董希文的原作,而是临摹了一幅,以应“刷新”之需。这才不致再次造成历史遗憾。

《开国大典》上没有了刘少奇,董希文心中也从此对这幅作品多了一层牵挂。他说:“一个搞艺术的人对自己的作品要负责,要负责一千年……”他多么希望有朝一日亲手将刘少奇的形象恢复在《开国大典》上,他无时无刻不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当时,董希文的癌症已到晚期,他对学生们说:“真希望再有20年……”令人惋惜的是,董希文最终没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1973年逝世前,他抱憾不已……

油画《开国大典》几十年来的坎坷命运,正是我们整个民族曲折经历的一个缩影。

4.开国大典教案 简案 篇四

蒙城县城关三小 张燕

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齐读课题。

2、指导书写“典”字。

3、理解课题含义,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注意“擎”的后鼻音

2、结合释义给多音字“奔”选择恰当的读音

3、理解“擎着”、“瞻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写了哪 几个场面?

2、学生交流归纳。

四、品读课文5—10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的第五到第十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群众反应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一写感受。

2、交流感受。

3、抓住“掌声”、“一齐”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深入研读。

4、根据学生的感悟灵活切入教学,引导学习自主感悟。

5、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五、迁移训练

根据屏幕上的图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面写一写人物的动作、神态,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六、结束全文

5.《开国大典》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毛泽东在建国初期的几个生活细节,了解一代伟人朴实平凡的品格。

2、结合剧情展开合理想像。

3、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重点:

了解毛泽东的朴实平凡的品格。教学难点:

描写人物言行对人物描写的作用。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永远被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盛大的开国典礼。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一代伟人在他领导的人民和人民的军队,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取得了全国的胜利,迎来了开国的大典,那震撼人心的炮声虽然难忘,那人如海歌如潮的景象固然感人,在这些重大的场面中我们能感受到伟大领袖的非凡风采,但是,伟大领袖魅力,绝不仅仅在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在他们的一些细小事情上,同样使人感到内心的震撼与不平凡。

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 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二、检查预习:

1、字音:

脸(liǎn)颊(jiá)伫(zhù)立(lì)褡(dā)裢(lián)难(nán)堪(kān)瞟(piǎo)赊(shē)欠(qiàn)过(guò)瘾(yǐn)金(jīn)銮(luán)殿(diàn)惰(duò)性(xìng)掸(dǎn)土(tǔ)松(sōng)懈(xiâ)

2、解词: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生命危险。

龙盘虎踞:像龙盘着,像虎蹲着。

公事公办:按原则办事,不徇私情。

岂有此理:哪有这种道理。

七嘴八舌:形容说话的人多,意见杂。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三、初读感知

1、请大家说说节选的戏剧情节中,共有哪四件感人的事。讨论后教师总结: 1)吃羊肉泡馍

2)宴请程潜

3)接待乡亲

4)与儿子交谈

2、这四个故事表现出毛主席的哪些品质?

1)吃了东西,拿不出钱来,能赖帐吗?好尴尬,最后只得由护卫人员把钱交了。这里把他的平凡朴实可亲可爱,与百姓平等的可贵品质表现得十分感人。你看他既不炫耀自己是主席,也不随便搔扰百姓,只想走进民众,了解民众的想法。

表现了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的崇高品质。

2)面对自己的乡亲要来打秋风攀亲的时候,毛主席热情接待,却直言拒绝了他们提出的要求,说到成分他强调自家的成分应“公事公办”的划成富农。

这些事件都表现了一代伟人那种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3)当儿子毛岸英的工作被安排在政务院的时候,毛泽东坚决不同意他要求儿子的权力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而不是“浮在上边”。

这些事件都表现了他,不徇私情,严于律已的崇高品质。

4)当他得知率部起义的程潜来京时连忙“亲往车站迎接”在与程潜交谈中得知当年要开除自己的张干校长现在过日子艰难,但他是不计前嫌要“把他请到北京来住过一年半载”。

表现了他胸怀宽广的大家风度。

5)至于山羊胡子老人带着乡亲们大老远的来打秋风攀亲把毛主席当皇帝,“迈出方步,准备下跪”,把中国革命的胜利看成是“毛家人坐天下”,还要帮着“看着点”,并且还关心着“年号”、“封官”的事。

这些描写表现了这个农村老人纯朴而带有浓厚封建意识的特点,也从侧面衬托出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严于律已、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总之,这些感人的平凡小故事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一个居安思危、严于律已不徇私情、不计前嫌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的革命领袖。

毛泽东是一个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团结友人、大公无私、严于律已、居安思危、不徇私情、一心为国的革命领袖。

四、课文研读

1、从每一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生活中的毛泽东有哪些特点.建国初期,北平一片安居乐业的和平景象,主席要求司机慢点走,想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羊肉泡馍馆里人们轻松的风趣谈话深深吸引了他,令他忍俊不禁。这些都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反对标语表现了他反对个人崇拜。在圆明园的沉思,感到自己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在与程潜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风度,不计前嫌。在对待自己的湖南老乡问题上,他热情招待,但决不迁就他们的要求。在与儿子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重感情,但对儿子要求严格,不搞特殊化。

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他站得高,看得远。他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跳出同期率的支配,他要找出一条新路,那就是民主。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典礼开始,毛主席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3、剧中的“九叔”非常有特点。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写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山羊胡子老人带着乡亲们大老远的来打秋风攀亲,把毛主席当皇帝“迈出方步,准备下跪”,把中国革命的胜利看成是“毛家人坐天下”,还要帮着“看着点”,并且还关心着“年号”、“封官”的事,这些描写表现了这个农村老人纯朴而带有浓厚封建意识的特点,他以毛泽东为骄傲。但又带有狭隘的小农思想。从而鲜明的衬出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严于律已大公无私崇高品质。

4、写作特色

通过平凡小事和感人细节来刻画人物。

五、拓展延伸

合理想象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毛主席在圆明园“像在思索着什么”的心理活动,不少于100字: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劳动人民千年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但是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外患入侵,民不聊生,合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惨遭外族蹂躙,现在想来,真是义愤填膺。现在好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此以后,我一定励精图治,殚精竭虑,和全国人民一起把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一个真正富强民主的国家,让中国能自立于世界民族强国之林,再也不能让祖**亲受到半点委屈了。

可能回想中国的百年耻辱,想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从此站起来了,历史将不会再重演,想到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

六、总结

1949年的开国大典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岁月流转,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中国科技的发展了,我们也实现了飞天梦;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我们也要举办举世闻名的奥运会了„„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每到她生日这一天,我们就用最真挚的形式为她庆祝!

七、布置作业

6.开国大典教案 篇六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擎”、“排山倒海”、“瞻仰”、“肃立”、“肃静”的意思。

2、着眼全文,用学习小纸条的方式编制大典流程图,理清全文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文路阅读”这种比较基本的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3、研读重点句子,初步感受开国大典的隆重和壮观,背诵课文第七段。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释题

板书并齐读课题,理解“开国大典”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读通文章学字词

出示:

(1)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大家见面了。

(3)聂荣臻 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共产党

指名读,齐读。

三、初读:读通句子理思路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到第四段,想想,从这几段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预设: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 参加的人数 人员 会场的布置 群众队伍的场面

教师总结:这四段介绍的是大会开始前的情况。(板书:大典前)

2、自由读课文其余部分,完成学习小纸条上的流程图。

四、再读:整体感知说内容

1、大屏幕出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 )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 ),接着( ),然后( )。升旗以后,毛主席( ),在这之后,( )开始,最后是( )。

2、方法总结:(大屏幕出示:文路阅读)

五、三读:字里行间品大典

1、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2、重点品读:第六和第七自然段。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引出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引导学生抓住“一齐欢呼”、“一起欢跃”等词语体会人民的激动之情,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3)指导感情朗读。

(4)大家再细细读课文里的这段话,体会体会句子的意思,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在你面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大屏幕出示:中华的版图)

(5)放CAI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视频。

(6)试着背一背这段话。

方法总结:文采阅读

六、结课:意犹未尽赏文采

师: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很多处场面描写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赏析,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作业布置:

1、将课文中你感受比较深的句子摘抄在本子上。

7.课文《开国大典》的优秀教案 篇七

《开国大典》一课先后编入浙教版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与浙教版教材不同的是, 人教版教材将本课纳入“走近毛泽东”这一主题单元, 与《长征》《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形成一组教材, 从不同层面展现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而《开国大典》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自豪之情, 对人民领袖的无比热爱, 同时体现了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最高领袖的风貌。

精彩的场面描写, 反复的表达方式, 准确的词语运用是课文的语言特色, 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再者, 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 对于毛泽东有一定的情感距离, 因而通过典礼盛况感受主席的领袖风采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另一难点。

【教学实录】

一、揭示课题, 把握文章大意

师:齐读课题。

生:开国大典。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生:开国, 就是成立一个国家;大典, 就是一场典礼。

师:真不错, 你理解了课题中最难理解的一个字, “开”的意思是——

生:成立!

师:那么“国”指什么?“大”又是什么意思?

生:“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就是很盛大。课题的意思就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典礼。

师:通过预习, 知道这一盛典在什么时间、地点举行的吗? (板书:时、地) 谁能用自己的话, 把这几个要素连起来说说, 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1949年10月1日, 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新中国成立的盛大典礼。

师:说得清楚明白。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有时抓住课题, 适当补充时间、地点等要素, 就能很快把握文章大意。

二、提炼场面, 梳理课文顺序

师:《开国大典》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庆典上许多重要而难忘的场面。请快速默读课文, 找一找课文记录了哪些重要的场面, 画出关键词或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教师巡视, 发现大多数学生无从落笔)

师:同学们, 停一下, 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找场面有些困难。我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提示 (出示) :关注每个自然段的起始句!继续! (教师巡视, 选择代表性答案请学生写词条, 贴在黑板上)

师:这些场面哪些可以概括得更简洁?

生:我觉得“阅兵式的场面”可以简洁地说成“阅兵式”。

生:我觉得“升国旗的场面”和“升旗鸣礼炮”可以概括成一个场面, 就是“升旗仪式”。

师:真会概括!大家借助一些段落的起始句, 很快找到了这些场面。段落起始句有时往往提示了这段的主要意思。它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提取信息, 把握内容, 长文短学。在今后的阅读中, 我们可以关注。

师:黑板呈现的场面顺序与课文的记叙顺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咱们一起来调整一下。 (调整顺序)

师:作者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 有条理地记叙了会场布置、宣布成立、升旗仪式、宣读公告、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这几个重要场面。

三、聚焦人物, 感受领袖风采

师:这样一个盛大隆重的典礼, 有哪些人能够亲身经历、亲眼目睹呢?看看课文记录了哪些人物? (板书:人)

生:课文记录了毛主席、朱德总司令、聂荣臻将军。

生:林伯渠。

生:还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人员、城防部队……

师:你们说的这些内容, 其实都在课文的第几段?

生:第一段。

师:真善于学习, 你不仅学会了关注起始句, 还学会了关注起始段。这段不仅记录了时间、地点、事件, 还记录了人物, 直接提供了重要信息。我们一齐读一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 在所记录的这么多人物中, 多次提到的是谁?

生: (齐声说) 毛主席。

师:反复记录的是谁?

生: (齐声说) 毛主席。

师:描写最详细的是谁?

生: (齐声说) 毛主席。

师:开国大典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一个人身上, 他就是——毛主席——也是本单元要重点感受的人物。让我们跟随毛主席, 一起重温典礼的主体部分。请同学们默读5~10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描写毛主席的句子, 并读一读。

师:谁来把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一学生读找到的句子, 其他学生补充)

师:这些句子你是否都找到了?读一读, 边读边想, 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前面是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后面写毛主席?

师:咱们写文章有个习惯, 一般第一次出现某个人物要详细介绍, 后面就可以简称了。

生:为什么要毛主席亲自升国旗?

师:你很善于抓住关键词提问!

生:为什么毛主席用强有力的语调发出的是新中国的声音?

师:思考得有深度!

生:为什么会场上会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

生:为什么这排山倒海的掌声要等到毛主席出现才响起?

师:真了不起, 你已经发现掌声和毛主席之间有重要的联系。

师:同学们, 在开国大典上, 谁宣布成立?

生: (齐声说) 毛主席。

师:谁升国旗?

生: (齐声说) 毛主席。

师:谁宣读公告?

生: (齐声说) 毛主席。

师:是啊, 你有什么想问吗?

生:为什么这些仪式都由毛主席来完成?

师:有水平!她把这几个句子联系起来提出问题。这个问题很关键, 解决了这一个问题, 前面几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我们先来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生:因为人们热爱毛主席。

生:因为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

生:因为毛主席是人民的领袖, 国家的主席。

师:你们说得都很正确。为什么这些重要仪式都由毛主席来完成?人民群众为什么这么热爱他?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中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让我们来看一段历史资料。 (图文配乐介绍毛主席的丰功伟绩)

师:看了这些, 你有什么想说?

生:毛主席很厉害, 领导军队打败了敌人, 成立新中国。

生:毛主席很伟大, 他一次次挽救了中国。

生:是毛主席领导大家解放了中国。

师:是啊, 毛泽东对新中国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所以, 在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 由毛主席宣布成立, 由毛主席亲自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所以毛主席一出现, 观礼台就—— (擦掉相应问题)

生:响起了排山倒海的掌声。

四、照应群众, 体会语言特色

师:课文不仅反复描写了毛主席, 还一次次提到了人民群众。快速再读5~10自然段, 看看毛主席的每一次言行, 群众都有什么反应, 并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读一读。

师:这些句子都找全了吗? (提醒没找齐全的学生在书上补画)

师:咱们合作读读, 边读边想:从这些反复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生分别朗读描写毛主席和群众的句子)

生:我体会到全中国人民都很热爱毛主席, 热爱新中国。

生:我体会到三十万人非常爱戴毛主席, 内心也很激动、很喜悦、很自豪。

师:是啊, 那么哪一处最能反映人民群众这种心情呢?

生:我从“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传到大江南北,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一处强烈体会到。

师:老师也认为这一处特别突出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当时的心情。这跟它的表达方式有密切关系, 再读读这段话, 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里重复出现了两个“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师:像这样连用的词句还有吗?

生:一齐, 一齐。

生:传到, 传到。

师:这些相同的词句, 重复出现, 读来有什么感受呢? (男女生合作读)

生:我感受到增强了语气和感情。

生:这样更能表达人民群众的激动、兴奋, 更强调了。

师:再看看,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我发现这段话中先是全场三十万人, 然后全中国, 范围在扩大。

师:是啊, 同学们, 虽然这段话有着相同的句式和词语, 但是从全场到全中国, 范围越来越广, 情感越来越浓, 语势越来越强。像这样的表达方式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反复。 (师板书:反复) 咱们再来读一读。 (师生合作读)

师:这样的精彩段落应该通过背诵积累下来。背诵时, 同样可以抓住这些反复的句式、词语帮助记忆。打开课堂作业本, 完成第五题。你可以边抄边记, 也可以先背诵然后默写填空, 时间三分钟。

(生做作业, 后齐背该段)

师:“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到底指的是什么?

生: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为什么毛主席发出的声音让举国欢跃, 让举世瞩目?为什么毛主席发出的声音是新中国的声音呢?请同学们课后了解关于旧中国的相关历史资料, 下节课继续交流!

【评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培养良好的整体把握能力, 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洪老师执教的《开国大典》是一堂很有特色的阅读课, 尤其是在如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个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具体分析如下:

一、树立“整体把握”的思想解读教材

《开国大典》曾编入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一册中, 作为单元的开篇课文, 承载的单元目标是“读课文要正确领会中心思想”。而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 《开国大典》作为毛泽东这一主题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需落实单元目标是“感受伟人风采,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根据课文所在的教材体系不同, 单元目标不同, 我们解读教材的视角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何处理好开国大典与毛泽东的关系?如何在领略毛泽东领袖风采的同时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为核心, 加强读法、学法、写法的指导?洪老师基于课文, 紧扣单元目标, 关联课程标准学段目标, 将教学目标定为: (1) 读懂课文, 借助课题和场面把握文章大意, 了解课文顺序。 (2) 抓住描写毛泽东动作的语句,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通过阅读讨论和资料拓展, 了解毛主席的丰功伟绩, 感受人民对领袖毛主席和新中国的热爱之情。 (3) 学习课文的反复表达方法, 能背诵默写重点句段。

以“单元”为核心, 准确定位课文学习目标, 在单元与课文的联系中构建一个阅读小体系, 更能促进学生宏观驾驭文章能力的形成。

二、运用“整体把握”的方法概括内容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始, 洪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 通过这个“眼睛”去探视课文的整体信息。这一环节, 学生迅速从一点辐射全篇, 站在高处综观全文了。

《开国大典》共15个自然段,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典礼一个个气势恢宏的场面。准确提炼出每个场面, 就能理清文脉, 进一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而这恰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难点。洪老师以一个优秀教师敏锐的专业触角, 发现课文多数段落的起始句隐含着各个场面的关键词, 这也是很多文章的结构特点。但是, 如何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引导学生发现并且自觉运用这一秘妙呢?洪老师首先让学生尝试独立提炼场面, 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或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归纳概括方法, 或在学生概括遇到“瓶颈”之际适时点拨概括方法。此堂课, 洪老师采取了第二种策略实施学法指导。

整体把握一篇课文的内容、结构, 不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找准“授之以渔”的契机, 努力实现“例”的增值, 体现了教者“教阅读, 培养整体把握能力”的教学理念。

三、基于“整体把握”的视角学习人物

在“感受领袖风采”这一环节, 洪老师摒弃了那种零敲碎打的肢解分析, 聚焦课文反复描写毛主席的句子展开板块式阅读。

教学中, 洪老师放手让学生质疑, 激起探究愿望。“为什么毛主席亲自升旗?”“为什么是排山倒海的掌声?”……学生的思维几乎停留在某一个关键词句, 洪老师用“整体直觉”的方式引导学生把四个句子上下联系起来思考、质疑。这一点拨, 犹如石破天惊, 聪明的学生立刻想到“为什么这些仪式都由毛主席来完成?”围绕这个问题展开阅读、讨论, 其他的小问题基本上也能迎刃而解, 这一做法既渗透了整体观照课文的意识, 又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学生基于课文, 初步认识到人民群众对主席的情感, 洪老师又适时地“抛”出课外拓展资料让其阅读。至此, 文章的整体基调, 伟人的整体形象, 已被学生深深地感悟到。

四、渗透“整体把握”的意识品析语言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更要研究课文的表达形式。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让整体把握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伴随大典的进程, 课文每次描写毛泽东主席的同时, 与之照应地刻画了人民群众的反应。教学中, 洪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将描写主席与群众的语句联系起来合作朗读、交流讨论。至此, 文章犹如一个“球形”结构, 上下、前后环起来, 呈给学生的是一个整体结构, 对文章反复刻画人物的表达特点也有所渗透。随后, 在聚焦第7自然段, 品析文章语言特色时, 洪老师没有停留在发现“反复”这种表达方式, 而是以反复朗读、层层推进的方式, 让学生自主发现“反复”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及意义——既有相同点, 又有不同处, 旨在增强语势, 加深内涵。这样, 也为接下来的背诵积累做了很好的指导与铺垫。

8.回眸开国大典 篇八

天安门城楼里捡出炮弹

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广场,颇费了一番周折。由于已经决定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要举行解放军阅兵式,所以要选择开国大典的场地,必须要考虑附带阅兵场地。当时有两个备选:一是北京西苑机场,这里之前举行过欢迎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的阅兵式,这里地势开阔,搞大规模集会耍得开,而且不影响市内交通,但是缺点是离市区较远,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来往不方便,而且这里还缺一座能够容纳数百人观礼的检阅台,要单独建设,花钱也多;另一个选择就是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可以当现成的检阅台,而且位于市中心,大家往来方便,不过缺点是当时天安门广场并不大而且需要清理修缮,大规模群众集结会影响市内交通。当时负责筹备的解放军华北军区将两个方案都报给了中央,周恩来经过仔细权衡,最终把开国大典定在了天安门广场。当时北京城刚刚解放,市容市貌无从谈起,光是日积月累没有清除的垃圾就有60万吨。天安门广场长年无人问津,杂草丛生,又饱经战乱,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罗瑞卿在检查安全时竟然在天安门城楼西面的门洞里清理出了一枚炮弹。北京市就动员了数百名工人技师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和修整,赶在开国大典前把天安门广场修葺一新。

开国大典时数百位受邀出席的各界代表,大部分都站在天安门城楼东西两侧的观礼台上。跟现在钢筋混凝土的观礼台不同,当时的那个观礼台是临时的。

开国大典筹委会决定要搭建开国大典观礼台。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搞永久性建筑根本来不及,建设者们便用杉树原木搭起前低后高的架子。然后在其上再铺木板,紧急建成供中外宾客登临的临时性观礼台,临时观礼台的木架子,因为是临时的,连油漆都没有,直接是原木原色。为了防止木制观礼台倒塌,使用了双层加厚木板。施工结束之后,为了测试观礼台的牢固度,建设者们专门请来一个营的工兵部队,让解放军战士集体站上去,还特别嘱咐要使劲蹦跳一番,以确保万无一失。

日本“八路”设计大红宫灯

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悬挂着八个巨大的大红灯笼,为新中国的诞生平添了一抹亮色。后来我国发行的第一枚纪念邮票,中心图案就是这八个大红灯笼。

这八个灯笼的设计者是两位日本人:肖野、森茂。这两名日本人毕业于日本美术专科学校,当时是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美术家,抗战时期加入八路军,跟日本法西斯打过仗,是标准的“老八路”。

肖野当时40多岁,他年轻时是日本的左翼美术作家,20世纪30年代因受日本当局迫害,被迫逃亡中国。他来中国后先去了北平的日伪电影公司当美工师,一直在寻找中共地下党,终于在华北敌工部的帮助下,辗转到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工作。在抗敌剧社,肖野把自己的画笔化作刺向日本法西斯的投枪。

森茂当时30多岁,他是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征入伍,成为日本侵略军华北驻屯军宣传部的一名士兵,专门负责绘制反共反华宣传画,是跟八路军打宣传战的。不过日本侵略者没有想到的是,森茂在日本国内时就接触过共产主义,派他画宣传画又需要接触更多的八路军资料,结果森茂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参加了八路军,把枪口对准了日本侵略者。

在距离开国大典还剩下20多天的时候,这俩日本八路接受了任务,要设计一组灯笼。他们从中国传统宫灯的造型出发,希望既能体现中国的民族风格,又能烘托出热烈的开国气氛,他们绞尽脑汁日夜不休,最终赶制出了20张草图。周恩来从20张草图中挑出了一幅,至今高懸于天安门上的大红灯笼制式由此定调。虽然说这俩日本人是老八路,但是让两个日本人来设计当时开国大典的灯笼,还是引来了一些人的反对,反对者说为什么不找中国美术家要找日本美术家。据说,当时周恩来还批评了这种狭隘的观点。

定下了灯笼样式,又遇到了难题:百般寻找也找不到这么大的灯笼,库房里也没有。这时候肖野献计说,咱们找不着灯笼,能不能找个扎灯笼的师傅?大伙又是一番苦苦寻觅,最终从西城区丰盛胡同找到了一位70多岁的老师傅。老师傅看了这俩日本八路的灯笼图纸之后,也说没做过这么大这么圆的灯笼,但是他愿意一试。最后老师傅带上俩徒弟,这俩日本八路也跟着去,大家在天安门城楼上一连三天三夜赶工,吃住都不下来,终于让喜庆的大红灯笼挂上天安门。

毛泽东的“门卡”丢了

1949年10月1日上午8点,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进入指定地点。上午10点,30万各界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计划在下午举行,集会的人们大部分都是自带午饭:白开水和馒头。北京市给每位参加庆典的人发三块糖、两个梨,这便是新中国第一道甜点。

当时各方面人员的位置都做了精确的安排,进入天安门城楼的人都佩戴了红绸带,上面详细标注了佩戴者的职务、工作以及他可以进出的区域,这就是土法上马的门卡了。没有“门卡”想进一些特定区域,那是纪律所不允许的。开国大典当天,守天安门的卫兵就拦住了没有“门卡”的江青,始终不让她上天安门。

离开国大典还有不到3个小时的时候,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突然找到大典筹备的同志说:坏了,毛主席胸前那个烫金字写着“主席”的红绸子,怎么都找不到了,不知道是夹到哪本书里了,现在主席准备上天安门了,这可怎么办!当时谁也没准备这种土制“门卡”的备份,丢了都没地方补去。最后叶子龙和钟灵赶回中南海,临时裁了一块红布,用毛笔蘸着胶水在红布上写了主席两个字,再往上撒金粉,看起来跟烫金字差不多。他们带着这张“手工门卡”又风风火火赶回天安门,把“门卡”交给了驻足天安门台阶的毛泽东。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式开始,中华民族的一段崭新征程由此开启。

9.开国大典语文教案 篇九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

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提问:

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

过渡: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新授

(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

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

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

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

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10.《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十

1、学会3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学习排比句、认识双关句。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读熟课文,准确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师: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课件播放开国大典盛况)

(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3、说说课文大意。

师: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品读感悟,梳理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含义。(大典:盛大的典礼;开国:建立国家)

2、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多,场面大,请大家再一次认真朗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1)生认真读文。

(2)小组讨论。

(3)指名交流。

(课件展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师:这几个部分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四、读中感受,品味理解

1、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2、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师生合作读)

3、在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数到工人和农民,在课文第几自然段中写到指名朗读

4、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5、指名生读。(师指导朗读关键词“直奔”“赶”等。)

6、男女生合作读。

7、女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男生读描写农民的句子。

师:是啊!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读出语气。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

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会场。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

请看图片,读课文,把会场的布置记在脑海中。(生自读)

师:课文主要事件写了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典礼是从第几节到第几节?(5—10节)

师:高声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

第5节:重读“排山倒海”,它表现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重读“一齐”,它表现了人们想急切看到毛主席的心情。

第6节:你对哪句话感受最深?为什么?

(因为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

(指导朗读:声音应该是高亢、洪亮的。)

师: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媒体再一次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在场的30万人和全中国人民的心欢呼起来……(全班齐读第7段)

四、总结布置作业

1、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啊,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激动人心的一天。请你摘抄本文用词准确,比喻贴切的句子

2、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自我感受,我们应该写:(时间、地点、人物、典礼、阅兵式、游行、人员的心情)

板书:

开国大典

大典前会场

大典中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11.我在开国大典那天 篇十一

当时,刘邓率领的二野部队沿着浙赣线前进,肩负着解放“云、贵、川、康、藏”大西南的艰巨任务。我所在的挺进支队(我是团部通讯连一名战士),正途经湖南省醴陵县。那天,在县城明月山山顶上一个学校操场上,部队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庆典大会,既没有搞游行,也没有组织文艺演出,但是这个会却开得很庄严朴实,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这一天,天气格外晴朗。部队集合时,高金贵排长发现我穿的土灰色粗布衣服和大鼻子布鞋颜色上有点不协调,他拍拍我肩膀说:“赶快换掉!大喜的日子里,一定要穿新的。”我们部队四五千人聚集在大会场上,大家争先恐后地相互拉歌,气氛非常活跃热闹。不一会,主席台上挺进部队的齐丁根部队长发出指令:“全场起立,立正!新中国成立庆祝大会现在开始!”随即军乐队演奏了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部队挑选的40来位战士,在主席台前排成两列横队,举起手中枪支,朝天空射击鸣放,以示庆贺。随后,受阅分队昂首挺胸,精神抖擞,托枪敬礼,迈着正步整齐雄壮地通过主席台。顿时,全场沸腾起来了,爆发出一片雀跃的高呼声: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12.26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案 篇十二

一、教育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学习课文中的场面描写,领悟场面描写的方法。

3、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

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悟,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激动,自豪的感情。

三、难点

学写场面描写,领悟场面描写的方法。

四、课型:新授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让我们一起乘时间隧道回到那一天,感受开国大典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吧!2.板书课题:开国大典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按典礼前,典礼中,典礼后的顺序记叙的)2讨论课文典礼中讲了几部分内容?(典礼盛况、阅兵盛况、群众游行)

(三)想象场景,体会感情 1.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开国大典的每一部分各描绘了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2)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句子。2.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3.交流汇报成果(1)典礼盛况

A典礼盛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你对典礼中的哪个场面最有感触?请大家谈谈你们的体会。

领袖出场,宣告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的顺序写的。B出示重点句子

a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思考:这个句子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到呢?

(表达了人们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对开国大典的急切期盼。从“排上倒海”“一齐”“投向”等词可以体会到。)

B课文是怎样描写宣布场面的,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呢? 出示句子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这一宣布将传向祖国各地,所以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C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在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中,毛主席宣读了政府公告当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一句时,广场和观礼台响起来热烈的掌声,表达出人们热烈拥护毛主席的领导。(2)阅兵盛况

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阅兵中,群众们的反应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画出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

出示重点句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个场景描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呢?

从喊哑,拍麻等词可以体现出人民看到威武雄壮的军队和强大的武装的激动,充分表现出人民获得自由和解放的欢欣鼓舞之情。(3)群众游行

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四 大典结束

“两股红流”分别向东城、西城的街 道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A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提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流行队伍。

B“光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5通读全文,总结一下本文的写作特点。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写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2、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构成了场面,对这三者结合的描写就是场面描写。六 总结全文,积累拓展 总结:难忘的1949年10月1日,人民难忘那历历在目激动人心的场面更难忘哪些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英雄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努力进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国家更加富强,昌盛。七 作业布置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上一篇:美国留学申请博士步骤下一篇:投诉处理与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