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2024-08-13

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8篇)

1.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篇一

浅论《**》的深思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鲁迅先生的作品《**》的文章写作背景、文章结构形式、文内主要人物简析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在分析的过程中了解作者鲁迅先生的主要意图,并了解他的革命之情。

目录:

一、作品出处及写作背景

二、作品文章结构

三、作品人物剖析

四、作品解析

正文:

一、背景

鲁迅先生的《**》一文最初是发表于1920年九月《新青年》月刊第八套第1号,后收入《呐喊》。

《**》是描写一九一七年,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张勋,北洋军阀之一,原是清朝军官,辛亥革命后,他和部下官兵仍留着辫子,以示效忠清王朝,因称辫子统帅。1917年,他利用与北洋军阀政府内部矛盾(黎元洪为政府总统,段其瑞为国务总理,围绕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北洋军阀内部发生了“府院之争”,国务总理段其瑞在日本怂踊下主张参战,总统黎元洪在美国支持下反对参战,当段黎矛盾不可开交时,徐军督军,辫子军统帅张勋进京调停,乘机复辟了帝制,在北京扶持清废帝薄仪复辟,在举国上下一

片声讨中,这场复辟只延续十二天,就以失败告终。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北京教育部任职,为了抗议张勋的倒行逆施,他于七月三日愤然离职,事件结束后他才回到教育部。

二、文章结构

鲁迅先生的《**》一文是以“故事性”的小说叙述结构进行描写的,是以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为故事依据,文章从辫子事件的发生,文中人物对于从“剪辫子”这一事件的不同反应,到辫子事件的结束,以一种连贯性的情节写出来,鲁迅先生从《**》的各种描写可以看出他对张勋复辟这件事情的感想,让人们了解到他的内心的想法。

在《**》一文中,“辫子事件”是贯穿始终的结构主线和叙述中心,我们可以将《**》的文章结构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描写了辫子危机的起因和开端。

《**》一文是以日常农家平静的日落而息生活作为文章的开篇,在宁静而又吵闹的平实生活,九斤老太太对曾孙女儿六斤吃饭前还吃炒豆子的斤斤计较的琐碎小事展开了对“辫子事件”的描述。而七斤嫂对七斤晚归的不满责骂却得不到七斤的正常反应,以七斤的话语点出皇帝坐了龙庭了为开端引出辫子事件。

第二,危机意识逐渐深化

“皇帝要辫子么。” “皇帝要辫子。”

“你怎么知道呢?”七斤嫂有些着急,赶忙的问。“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

七斤嫂这里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

首先,以七斤的话,皇帝坐了龙椅要辫子,并以七斤是从咸亨酒店得知此消息的,而咸亨酒店又是消息灵通的所在,从而证实皇帝坐了龙椅是要辫子的事件真实性。

其次,又从赵七爷的出场:“赵七爷在革命后,辫子盘在顶上;到如今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穿上平时不轻易拿出来的竹布长衫。”以及后面赵七爷的形象变化描写中更进一步加重了皇帝坐了龙庭,而辫子是必不可少的,点出了辫子存在的重要性;

再然后从七斤嫂一开始客气的问候赵七爷用饭,赵七爷的客气回话却试探性的询

问听到风声了吗,再到赵七爷一步一步咄咄逼人的点出没有辫子的七斤是要掉脑袋的,文中赵七爷声生严厉的质问:“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八一嫂也发怒,大声说,:“七斤嫂,你 ‘恨棒打人’„„”

赵七爷本来是笑着旁观的;但自从八一嫂说了“衙门里的大老爷没有告示“这话以后,却有些生气了。这时他已经绕出桌旁,接着说,“‘恨棒打人’,算什么呢。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他两手同时捏起空拳,仿佛握有无形的蛇矛模样,向八一嫂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么!”

从文中七斤嫂和八一嫂激烈对话和赵七爷的咄咄逼人的语言描写和肢体动作描写,都让人们意识到七斤没有辫子要掉脑袋的的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以这种层层渐进的描写达到辫子事件的高潮。

第三,危机的消解

七斤照例日日进城,家景却总有些黯淡,村人们对七斤的回避,七斤嫂对七斤的辱骂“囚徒”等等描述辫子事件的延续,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高兴的表情,七斤嫂的问话中点出咸亨酒店对于皇帝坐了龙椅事件的不再提起,赵七爷辫子重盘头顶,不穿长衫等描写出辫子危机已消解。

第四,重回正常

村人们及七斤嫂又对七斤的尊重,日子又恢复正常。

从《**》文章的四个部分可以看出封建社会下的农民对于保守思想的根生地固,人民对于现实生活的麻木。

三、人物剖析

1、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里的主人,是一个不学无术,精神贫乏,空虚,善于韬晦且阴险凶狠,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里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革命以来,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象道士一般;常常叹息,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

文章中对赵七爷的简要描写以及赵七爷和七斤嫂等人的对话中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语,恫吓,欺骗的举动,说明封建复辟势力企图卷土重来的欲望与野心.他虽与七

斤等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在一定意义上,他与七斤等人一样,同是封建社会专制统治下无信仰,无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2、七斤: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的尊敬,有相当的地位和待遇。但是在文中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的催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女儿时的内心郁闷,实则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盲从,政治上无知,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典型落后农民形象。

3、七斤老太:常道“一代不如一代,”从文章中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下的农妇,持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

4、七斤嫂:从她正常时候对七斤的尊重态度,再到知道七斤可能要因为掉脑袋时对七斤的辱骂态度,最后发现七斤没事时又恢复对七斤的尊重态度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她的各种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泼辣粗俗,伶牙俐齿,“恨棒打人”,出语刻毒;好胜压人,强词夺理,不为人后的人,并无一般农村妇女的诚厚,同时也是一个生活在浑浑噩噩的不觉状态之中的人。

鲁迅先生在《**》一文中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却又愚昧无知,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不知反抗的贫困农民形象,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比照,映衬,如赵七爷与七斤、七斤嫂的对比,前者顽固守旧,投机于皇帝复辟却不学无术,后者的麻木、愚昧鄙视,对于可能掉脑袋的盲从不知反抗的封建农民阶级;到九斤老太和六斤的对比,前者保守腐朽,后者辱骂九斤老太“这老不死的!”却依然走上和九斤老太一样的道路,裹上小脚,走她的前辈走过的路。这些人物的生动形象以及情节的起伏深刻地演绎了本文的主题。

四、本文主旨

鲁迅以《**》一文的描写,从人们对于辫子**事件的发展变化到最终的归于平静,六斤最终裹起小脚,延续前辈们的道路,深刻的揭示了即使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它的果实却被封建军阀所篡夺,中国的面貌和人民的命运并没有根本改变,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下;愚昧落后,冷漠保守,缺乏民主主义觉悟。

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写作意图是:“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痛苦”包括农民的不觉悟;封建复辟的可能性;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此告诫革命者:

只有真正唤醒民众,才能进行彻底的革命。

参考文献:

1、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1923年北京新潮社《呐喊》初版。

2、忻州华师学院院报2010年12月第26卷第6期《关于鲁迅小说《**》的文本分析》,作者:尉文莹。

2.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篇二

关键词:鲁迅,俄狄浦斯情结,孤儿寡母

鲁迅应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创作了如《补天》等具有突破性的作品, 并对弗洛伊德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有认同和接受, 也有否定和批判。在《听说梦》中鲁迅写道:“有许多人正在和他在同一境遇上, 就也轰然的拍起手来。诚然, 他也告诉我们, 女儿多爱父亲, 儿子多爱母亲, 即因为异性的缘故。然而婴孩出生不多久, 无论男女, 就尖起嘴唇, 将头转来转去。莫非它想和异性接吻么?不, 谁都知道:是要吃东西!”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是精神分析理论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典范。施蛰存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启发之下, 开启了“心理小说”的创作之路。

一、鲁迅的“孤儿寡母”经历

鲁迅自己也是“孤儿寡母”生存状态的代表。青年便多病早逝的父亲, 对鲁迅的成长和人生经历没有给予更多的教诲和影响。反倒是鲁迅的母亲在鲁迅的人生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鲁迅几次大的人生转折点上都闪烁着母亲的身影。在与兄弟周作人失和之后, 虽然境遇不好, 也依然携带着母亲一起搬家。在上海与许广平同居以及后来儿子周海婴出生, 鲁迅与母亲一直有书信往来, 向母亲禀报自己、许广平和孩子的近况。在1935年, 鲁迅的母亲曾拟去上海, 鲁迅在三月一日《致母亲》的信中写道:“但火车必须坐卧车;动身后打一电报, 我们可以到车站去接。”并且在当日下午, 鲁迅再次给母亲写信道:“男的意思, 以为女仆还是不带, 因为南北习惯不同, 彼此话也听不懂, 不见得有什么用处……”为了母亲来上海的事宜, 鲁迅是十分重视, 叮嘱母亲坐卧车, 并对母亲到来之后的生活进行了比较周密的考虑, 鲁迅与母亲之间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可能不仅仅是亲情。因为, 通常情况下, “俄狄浦斯情结”被社会伦理道德压抑, 阻止其进入意识, 但是这种情结依然存留于潜意识中。出于这种最原始的爱, 鲁迅与母亲一直保持着融洽、温馨的情感。

“孤儿寡母”生活状态的亲身体验, 使鲁迅对“俄狄浦斯情结”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作品中, “母亲”常常成为儿子最忠诚的保护者, 她们为了维护儿子的利益甚至扮演着迫害他人的恶人角色。就像祥林嫂的婆婆, 强迫祥林嫂改嫁, 用换来的钱为小儿子娶媳妇。“俄狄浦斯情结”可能被压抑到潜意识中, 但是这种原始欲望却不会因此消失, 它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二、鲁迅的孤儿寡母形象的塑造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说:“俄狄浦斯情结深深地隐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这是心理学的真理。”“真理”一词则充分体现了“俄狄浦斯情结”的普遍性。在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中研究原始的宗教和道德时, 弗洛伊德认为“有史以来人类的整个的罪恶之感就来自俄狄浦斯情结, 这也就是宗教及道德的起因。由此可见, “俄狄浦斯情结”对整个人类社会制度、法律等方面的影响之巨大。“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解释人类隐秘的性心理起着重要作用。在鲁迅的作品中也包含了“俄狄浦斯情结”。鲁迅作为人类的普通一员, 他的心理也存在着“俄狄浦斯情结”, 并且这种情结也影响了他的生活和文学创作。

周作人说:“鲁迅小说里的被损害与侮辱的人们中间, 如《明天》里的单四嫂子与宝儿, 《风波》里的七斤嫂与六斤, 《祝福》里的祥林嫂与阿毛, 都是些孤儿寡母 (七斤嫂自当除外) , 这色彩便很明显, 在同时代的小说家中可以说是唯一的吧。”作为鲁迅的兄弟, 周作人首先对鲁迅作品的特点进行了这样的归纳。这种“孤儿寡母”形象系列的塑造绝对不是偶然, 而是源自鲁迅隐蔽精神世界里的“俄狄浦斯情结”。鲁迅的“俄狄浦斯情结”主要体现在他的“厌父情结”中。由此使鲁迅的作品呈现出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父亲亡故;二是父子关系不融洽;三是父亲形象由大哥来代替。

1. 父亲亡故的典型作品

例如《明天》中的单四嫂和宝儿, 《祝福》中的祥林嫂与阿毛, 《药》中的夏四奶奶和夏瑜, 《铸剑》中的母亲和眉间尺, 《在就楼上》中的母亲和吕纬甫。在这些作品中, 鲁迅创作了一系列母亲与儿子相依为命的故事。这些母亲的性格普遍是善良淳朴, 勤劳温和的。在这些母亲中有经历丧夫之痛后又经历丧子之痛的, 但是这种丧父之痛对“母亲”影响远不如丧子。丧子之后的母亲似乎失去所有, 同时自我的存在感也丧失了。例如:《祝福》中的祥林嫂, 失去第一个丈夫的时候, 她头上虽然还系着白色头绳, 但是身体却依然健康, 脸上显出的气色也足以让雇主鲁四奶奶动心收纳她做工。祥林嫂被迫改嫁之后, 再一次经历了丧父之悲, 但是因为祥林嫂有了儿子阿毛, 她依然似乎惬意、专心地挑豆子, 做家务。然而当他的儿子阿毛被狼吃了, 失去了儿子的祥林嫂和失去了丈夫后的祥林嫂则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祥林嫂应是患了精神类疾病。反复地向周围的人叙述儿子阿毛的死以及她的内疚。祥林嫂的悲剧人生一方面是由于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 更重要的方面是来自丧子的打击。母子之间的依恋不单纯是出于亲情, 而是由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牵绊。

2.“大哥”代替父亲的形象

在鲁迅的作品中, 用“大哥”来代替“父亲”在家族中的位置的写法也比较有特色。例如在《狂人日记》中, 大哥显然是家族事务的决策者。《狂人日记》中始终没有提到过“父亲”, 而是由大哥扮演“父亲”的角色。大哥承担起了照顾狂人的义务, 为狂人请医生诊治, 呵斥围观狂人的百姓, 似乎像父亲一样保护着狂人。在家族活动中, 几乎都是以大哥为中心, 母亲也不例外。大哥的形象屹立于家族人们的心中, 不可动摇。人们也似乎凡事都以大哥作为标榜。这和父亲在家族中的地位相当。这种以“大哥”取代“父亲”形象的写法, 一方面抵御了来自被“父亲”阉割的恐惧, 直接取代了父亲;另一方面则加深了儿子和母亲的情感, 或是依赖性, 从侧面体现了鲁迅的“俄狄浦斯情结”。

3. 不融洽的父子关系

3.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篇三

一、鲁迅作品阅读教学中教材解读的问题分析

入选中学的鲁迅作品,是现代白话文的典范。对鲁迅作品的教材解读,不仅要了解作品中讲了什么,还要进一步地在“怎么教”的背景下来寻找探索“教什么”。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到位是语文教学的前提准备,如果没有合理解读教材,怎么来机智地处理学生所思考的提问,何来使阅读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

(一)鲁迅作品的政治化解读意味

学生对鲁迅的形象既熟悉又陌生。一提到鲁迅,最先想到的是“思想家”、“革命家”与“文学家”的称号,思想家意味着深刻地批判封建性思想,革命家就含示着与封建做斗争,学生对一个“反封建”的“战士”的鲁迅形象感到一些畏惧。这确实不得不引人深思,长此以往,会形成对语文文本的主题先行的习惯性解读。

另外鲁迅作品的文本阅读、解读和教学也受到复杂时代的制约。鲁迅研究史学家张梦阳将20世纪以来的中国鲁迅学思维分为八个时期,其中特别提到教条主义的喧哗禁锢了思想的自由,也使得对鲁迅作品教学呈现出政治化解读的倾向。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老师特别强调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而忽视了对人人之间冷漠关系的探讨;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重在批判封建书塾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轻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再如教师讲《药》,则认为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讲《祝福》,则揭示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迫害。对鲁迅作品政治性的强调超过对其文学性和审美性的解读,把生动的鲁迅作品图解成抽象空洞的政治术语与观念,并强加给学生,这种厚此薄彼的解读与教学方式,不可避免地加深对鲁迅作品的隔阂。

(二)鲁迅作品的单一化解读标准

“诗无达诂”是汉代的董仲舒对《诗经》提出的解读原则,意思是说对《诗经》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因时因人而有歧异。但课堂上的学生一般很少提问,更不用说质疑了。老师也把教材教参奉为圭臬,对教材中鲁迅作品的解读遵照教参所言,不敢越雷池半步。加上受考试的影响,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丧失了学生多元解读的机会,形成了对鲁迅作品解读的概念化。在中学的课堂上,还存在对鲁迅作品教学的模式化倾向。教学流程一成不变,教学依着“鲁迅及文章简介——划分段落——内容解读——语言与修辞分析——归纳主题思想”的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上则千篇一律,只要是在课本上的鲁迅作品,主旋律一般都逃不出“反封建”或是“国民性批判”的范围,甚至在讲《阿长与〈山海经〉》都侧重对长妈妈封建迷信思想的批判,而对文末的神来之笔“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却视而不见。主题思想的归纳似乎可以套用模板:“本篇通过……,表现了……,揭示了……,表达出作者……思想情感”,学生不愿学与此种机械式地肢解鲁迅作品的方式不无关系。

(三)鲁迅作品的随意性解读倾向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鼓励对语文教材的个性解读,学生的探讨与存疑精神,但不是无的放矢。如果教师不加以合理引导,倾听文本真正的声音,则会造成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杂乱的随意解读,这是走到了语文教材解读的另一个极端。例如中学鲁迅作品《风筝》,主题内涵丰富: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还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精神虐待”却无怨恨的感慨。有位老师在教授此篇课文时,学生活跃发言,其中一位学生回答说:“我认为本文还表达了作者对小兄弟的喜爱与赞美。”老师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小兄弟很宽容。他完全忘记了当年作者对他的‘虐杀。”老师对他则大加肯定与赞赏,并没有进步分析学生回答所有的问题。实际上小兄弟的“忘记”并不是“宽容”,而是对童年时所犯下的“精神虐杀”的错误,不仅无法补救,而且无从宽恕的学生对文本的创新解读,不拘于教条固然让人欣赏,但如果学生完全是以自己的眼光和观念随心所欲地来评判先人的思想和行为,那就有点“过犹不及”了。

(四)鲁迅作品的纯文学性解读模式

纯文学的解读方式多在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些解读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有些学者在研讨“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时,也呼吁鲁迅研究界应与语文界加强联系。但语文教材的文本解读不完全等同于纯文学的解读,不可能把这些文章生搬硬套地讲给学生听,这可能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报告会,因为还需考虑到教学的过程,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的接受等因素。王栋生则认为各种各样研究成果使得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受到过多的干扰,并提出:“许多教师担心说错或是观点过时,与其如此,不如回避。因而现在应当着重研究鲁迅作品作为语文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方式,而不要把学术界的争论过多地带入中学教学领域。”

鲁迅作品的文学研究成果只有融入到教师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之中,使得教师生成对课文整体感受和理解的一些因素,并结合学生喜欢与接受的方式讲。所以大学教授学者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与中学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其作用是双向的,而绝不是单向的“给予”。钱理群教授结合自己多年到中学上选修课的实践,发出如此感慨:“正像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限度一样,大学教授到中学上选修课,也是有限度的。说到底,它也是一种辅助与服务,‘中学教育的主人只能是中学教师、中学管理人员与中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入乎其内”——文学的解读,但也要“出乎其外”——结合学情来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这样自然地生成一堂有深度的师生对话的语文课。

二、鲁迅作品阅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注重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提升鲁迅作品教学基点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由于语文学科特点,对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语文老师散发着特有的“书卷气”,不仅对解读教材有着更好的帮助,对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语文气质熏陶,而现实却与之相反。《中国教育报》曾对全国不同地区中小学教师阅读的书籍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最青睐的是教学参考类书籍,而教育教学理论,文史哲、社会科技类等书籍却被冷落一边。而对中学鲁迅作品感到难教和畏难心理,这与老师的专业修养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疲于钻研应试技巧,沉醉于语文阅读题的试卷训练中,在顶着高考的强大压力下,时间精力都花在了学生管理之中,而对语文专业修养的读书学习则已心疲力竭。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先生概括说:“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教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老师应注重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这是解读教材的基点。

(二)细读文本,鼓励多元化解读,探寻鲁迅作品教学核心

对教材文本的解读,首先需要对文本有着清晰而基本的认识,文本的解读主要涉及三个因素:创作文本的作者,解读文本的师生,以及文本自身。对于这三者的关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是一座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座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老用这比喻道出了文本、读者和作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并不是教师把自己的解读套在学生的身上,也不是单向性地还原作者意图,而是教师与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生发文本意义的过程。钱理群先生总结说:“鲁迅和我们一样:他不是神,是人,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鲁迅首先是一个平常的人,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然后是一个能独立思考的现代社会公民,最后才是我们文化史上的知识分子,为后人留下了时代的思考。所以在鲁迅作品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应向鲁迅的作品敞开,认真地倾听文本的声音,体味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也应向学生敞开,不同学生的背景基于自身生活经验,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是有差异的,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多元化解读。

(三)以对话平衡细读与教学,回归鲁迅作品教学本真

细读文本,倾听作者真意是一个“入乎其内”的过程,而教学是外显的行为,可以说是“出乎其外”的过程,只有先“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鲁迅作品的教学才会自然地流露出语文味。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教材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非被动接受者,语文的阅读教学,教师不是仅仅把教参所说的一五一十地传给学生,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经验来主动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不仅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有预备,更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生成师生双方有意义的对话,这里的引导体现了教师教的功力。假设教师解读鲁迅作品深刻,却只是把这些知识强加给学生,没有激发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教学效果依旧达不到理想状况。因此需要教师合适的教和引导,考虑学生的当前发展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不仅从文学的角度来深入解读中学鲁迅作品,还综合考虑教学的过程以及学生的学情等这些因素来解读鲁迅作品,让学生自主地构建鲁迅文本解读,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才能回归到解读鲁迅作品的本真。

在鲁迅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笔者想在这里提出一个建议,就是以教学对话来贯穿整个课堂,以倾听学生的发言来串联师生生成性的对话。因为构成课堂学习根基的是学生们富于个性的、同多样化的鲁迅作品的相遇与对话,是学生相互倾听的关系。学生们细细地阅读鲁迅作品,通过对话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的过程,也是基于鲁迅作品的话语展开思考,通过同鲁迅作品的对话发现新的阅读心得的过程。而要达到文本细读与语文教学的平衡,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应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不管是好是坏,以学生的发言来带动鲁迅作品的教学。使师生双方同时倾听彼此,相互地参与到创造意义的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钱理群.钱理群中学讲鲁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3]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叶圣陶.叶圣陶集(10)[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5]王栋生.正确认识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J].语文建设,2008,(27).

4.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篇四

内蒙古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 业 论 文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 论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姓 名 ZC 指导教师 XXXXXX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遵从封建教条的可怜寡妇单四嫂„„„„„„„„„„„3 被“四权”绳索捆缚的祥林嫂„„„„„„„„„„„„4 从敢于反抗到最终妥协的爱姑„„„„„„„„„„„„6 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走上绝路的子君„„„„„„„„„„7 结语„„„„„„„„„„„„„„„„„„„„„„„8 注释„„„„„„„„„„„„„„„„„„„„„„„9 参考文献„„„„„„„„„„„„„„„„„„„„„9

形象,其中《明天》、《祝福》、《离婚》、《伤逝》中,塑造的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四个妇女形象最为典型,她们悲惨的生活和结局,深刻地展现了不同阶级,不同地位的妇女在封建制度下被绞杀的过程,并对压迫和破害妇女的封建主义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与鞭挞。

一、遵从封建教条的可怜寡妇单四嫂

《明天》的主人公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3]“她是一个粗笨的女人”,但是艰难与困苦并未让在饿死边缘挣扎的单四嫂子对生活失去信心,因为她还有儿子——她的希望。丈夫死后,她把所有的寄托,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了宝儿身上。宝儿已不仅是她的儿子,更是她活着的意义,她的“明天”。丧夫之后,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她不敢改嫁,更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想靠自己的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三岁的儿子,在深更半夜就开始张罗明天的生活。然而,生活却并没有因为她遵循礼教从一而终而善待她,厄运向她袭来,她的希望和寄托,她生命的意义——宝儿,生病了,求签、许愿、吃单方都试过了,然而病情依旧不见好转。最后她只好把希望押在庸医何小仙身上,但宝儿最终还是死了,这个寡妇的最后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

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养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她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在她的思想中深深地植下了根。社会不把她当人看,她也不知道人的正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这样不幸,反而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

单四嫂子对封建道德教条的一味遵从,对自己的命运心甘情愿地任人摆布,这就意味着等待这个可怜寡妇的,只能是更沉重更无穷尽的痛苦和悲哀,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单四嫂子这样的妇女们就在这样的桎梏中痛苦地挣扎着。而更为悲哀的是她周围的人们,“好心”邻人王九妈和庸医何小仙是断送单四嫂子“明天”的罪恶之源,“好心”的王九妈和“乐于助人”的众邻居,是被社会驯服的一群冷血动物。王九妈在操办宝儿的丧事时,竟如此熟练、如此程式化,对她来说宝儿纯粹是一个小尸体,冷酷之极真是令人咋舌。当人们七手八脚地盖上棺盖时,单四嫂子的那颗早已痛苦不堪的心也被七手八脚扯得粉碎。可以这样说,在这样一个阴森的社会里,单四嫂子即使不死在自戕的绳索上,也会被扼杀在封建礼教桎梏的氛围中。在阴冷冥冥的世界里,尤其是在那塞满诱惑、欺骗的混浊险恶的环境中,面对人们的冷漠她不得不承受精神上的孤独和空虚,单四嫂子孤身一人在“太静、太大、太空”的屋子里煎熬着自己的心,在冷漠、无情、麻木、侮辱中,等待一个毫无着落的“梦”,她对自己所遭受地一切打

杯和筷子。她到土地庙捐了门槛,神气舒畅、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大声喝道:“你放着罢,祥林嫂!”一句话彻底对祥林嫂“判了刑”,令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看着。直到四叔来上香,叫她走她才走开。可见,此时的祥林嫂受到的打击是何等巨大!除了死,她别无选择了!就这样,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鲁四老爷代表的地主阶级迫害的精神失常,丧失了劳动能力,又被一脚踢开,沦为乞丐,在漫天的大雪之中无声地死去。祥林嫂以封建思想的是非为是非,这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她的死,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对黑暗的封建制度、残酷的封建礼教的血和泪地控诉,她的悲剧更代表着封建宗法社会里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命运,也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鲁迅在揭示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祥林嫂的反抗性体现在几个“不甘于”上,她不甘于受婆家虐待,逃跑出来到鲁镇做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争取做人的资格;她不甘于被人强逼改嫁,用生命来抗婚,在逼嫁的路上,她不但又哭又闹,拜堂时还用头撞香案角企图自杀,虽然没有死,却也在头上留下了“大家以为耻辱”的伤疤;她不甘于百般受人歧视,捐门槛赎罪,为了捐门槛,祥林嫂用尽了在鲁家的全部劳动所得,她不甘于在死后受阎王惩处,临死前怀疑灵魂有无。这四个“不甘于”,是祥林嫂自发反抗精神独特而鲜明的体现。祥林嫂反抗了族权、夫权、又怀疑了神权,相对单四嫂的一味等待,祥林嫂的反抗在意识上有所进步,但是,她对压在头上最重的封建政权没有反抗表现,这是祥林嫂反抗的局限性,因此祥林嫂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祥林嫂的这种反抗意识只是粗浅的,朦胧的,祥林嫂的“逃”是为了做个奴隶,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撞”是为了守节,但这只是对从一而终的女德地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捐”却是为了重新获得做个奴隶的地位。由于长期以来,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的自觉的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故而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祥林嫂这一系列地挣扎和反抗,是不自觉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她最终还是被根深蒂固的封建网络所捕杀。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子还是那个吃人的封建制度。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和单四嫂子有着相同的命运,她们都是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的寡妇,但又有着各自不同的遭遇:与单四嫂子单纯受夫权的压迫不同,祥林嫂是一个被政权压迫和摧残,并在族权、夫权、神权的绞索下辗转哀鸣的“失节者”形象。祥林嫂和单四嫂的形象在本质上又具有一致性:她们的命运都非常凄苦,她们都受封建礼教的毒害,都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牺牲品。正因如此,单四嫂子和祥林嫂的悲剧引起人们的同情之后,便是凝重的沉默,是那种不是灭亡就是爆发的沉默,是于无声处的

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当然,爱姑不可能有这样先进的思想,因此,在她面前、在她脑子里没有一条可以独立自主的生活出路,她还不能不依赖丈夫而生存,还不能脱离开这种依附关系。从这一角度看,尽管她的反抗激烈,可目的却是为了要维护旧的观念,旧的道德,她的反抗是不自觉、不彻底的,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

单四嫂、祥林嫂、爱姑都是封建社会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在数千年漫长而黑暗的艰难历程中,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更深,背负的精神压力更为沉重,灵魂深处被奴化被扭曲的更为严重。作者鲁迅对她们表现出更大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也表现出无限的悲哀和忧愤。

四、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走上绝路的子君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在关注妇女问题时,不仅仅把眼光放在农村妇女身上,也把焦点放在城市的新型女性身上。《伤逝》是鲁迅以城市知识女性作为主人公的作品。《伤逝》中的子君是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具有反抗精神,最终被旧制度吞噬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子君是“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有文化,有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心中有真挚热烈的爱。同样是对婚姻进行反抗,跟爱姑和祥林嫂有明显的区别:子君与祥林嫂不同的是,她受过知识的熏陶,是被“五四”新风浪吹醒的知识青年,她敢爱敢恨,具有叛逆精神;子君与爱姑反抗的目的不同,子君追求的是自由、民主、平等的婚姻幸福生活,子君果断地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和涓生租屋同居。在那个封建思想统治极为严酷的时代,子君为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势力的斗争,表现出无所畏惧和超人的勇气。当她的行动受到家里的反对和阻挠时,子君发出[11]“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的呼声,无疑是石破天惊的。热恋时期的子君,对路人的蔑视,对老东西和小东西的侮辱,表现出大无畏的淡然和平静,如入无人之境。这说明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摆脱封建礼教精神枷锁,是具有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标的,他们有追求个性解放的勇气和信心。较之前几个妇女形象,子君是第一个对封建思想提出蔑视与否定的女性,这呼声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背叛和挑战;是女性争取婚姻自主、人性觉醒的标志,是妇女寻求解放迈出的真正的第一步。不过,令人可悲的是,子君毕竟是在封建正统思想教育下长大的小姐,她的思想必然的带有浓厚的封建思想,她的反抗虽然坚决但不彻底,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君对个性解放终于显出她的旧面目来。这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性。

因为他们的婚姻为世俗所不容,涓生很快就被解雇了。随着涓生被解雇,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起码的经济基础,家庭经济陷入困境,任凭涓生如何想方设法、如何努力,在封建社会各种势力的孤立下,子君与涓生的感情逐渐出现了裂痕,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绝境,不得不分手。子君回到冰冷的封建家庭后,不久便死于无爱的人间。无疑,子君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码的生存权利,祥林嫂一生都在反抗与挣扎;而爱姑,反抗更是强悍而出格,祥林嫂和爱姑的悲剧,都表现出封建势力的强大,启示人们反封建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特别是子君,自觉运用了时代的新武器——资产阶级个性主义和个性解放来对抗婚俗,争取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这些反抗,对强大的封建社会及其宗法制度来说虽然是微弱的,但却是顽强的,是茫茫黑幕笼罩下耀眼的火花。鲁迅正是通过描写众多妇女形象的作品,将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妇女悲剧命运的主题,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中国文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对这些女性们身上表现出的对封建恶势力的奋不顾身的反抗行为,鲁迅显然是无限赞同与极力支持的。鲁迅的这一态度,与他指出的妇女要获得解放,必须把妇女解放运动融入社会革命大潮之中,只有解放了社会,妇女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观点是一致的。半个世纪前鲁迅塑造的妇女形象,她们的反抗与挣扎,虽然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她们这种抗争精神及不屈的性格,却启示和鼓舞了无数的后来姐妹,最终取得了胜利。

注 释:

5.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篇五

换一种眼光看鲁迅

[摘要]鲁迅先生始终植根于生他养他的土地里,他的每一步都留下足够的分量,从东昌坊口新台门的第一声啼哭到万国公墓“民族魂”的入殓,每一步都给我们留下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关键词]鲁迅 先生

驻足于北师大学四宿舍前,凝视着“三一八”纪念碑,端详先生清癯的面容,想像先生灯下奋笔疾书《为了忘却的纪念》时的悲愤。我深知在不惑之年里先生内心的悲凉:兄弟反目,学生喋血,政府通缉,前途渺茫。在艰难的环境中,先生奋然抗争,毫不退缩。

于是,先生铮铮铁骨的斗士形象就定格在国人的心目中。然而我细读鲁迅。才发现鲁迅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普通人而生存着,他有着丰满的形象。

作为孩童,他展现给我们的是童话般的晶莹世界。百草园的一草一木,都可带来无穷的乐趣,在三味书屋学习虽然枯燥但却可以在寿老先生的眼皮底下描绣像。放假的时候和乡下的小伙伴划船去听社戏,偷煮毛豆吃。冬天下雪了支起竹匾捉麻雀,也能听听闰土讲夜晚沙滩捉獾猪的传奇经历。在安桥头的水乡,那是一个孩子们的世外桃源。和小伙伴们的纯洁友情,让鲁迅先生在漂泊的异乡时常回味,倍感温暖。

作为青年,他有着务实的追求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由于家道衰落,不得已上洋式学堂,不顾路程险阻,东渡日本求学。先生博览群书,惜时用功,先涉足自然科学,又研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的问题。先生坚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又因为希望救治像父亲这样病人的痛苦,便选择医学专业,却由于痛心国人精神的麻木便毅然弃医从文,苦苦寻找着救治国人的精神良药。这却是一条寂寞与艰难的道路,先生铁肩担道义,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留下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鞭策。先生也便成了盗取圣火的中国式普罗米修斯。

作为中年人,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为了养家糊口,不停地在职场上奔波,从杭州到南京到北京又到南方,生计的重担迫使他要做多分兼职工作。先生曾辛酸地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为在北京落脚最终还是忍痛卖掉祖宅。为了安慰母亲,独自吞下不幸婚姻的苦果,后来还要背着世俗眼光的十字架。也由于是长兄,和兄弟失和后忍辱负重地从八道湾搬迁出去,无法倾诉的苦衷伴随先生一生。

作为长者,他谆谆告诫,辨明是非,无畏无惧。因为目睹太多孩子的不幸,他借狂人之口呼喊:救救孩子!提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问题。面对禁锢妇女千年的封建枷锁,写下了《我之节烈观》为妇女追求自由解放。还探索妇女的解放之路,发出《娜拉走后怎样》的疑问。面对列强凌辱,他拍案而起,斥责“友邦”莫名惊诧。还揭露

御用文人的卑鄙嘴脸,痛打《“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让人痛快淋漓。

同时,鲁迅也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先生一生热爱祖**亲,面对外辱“没有丝毫奴颜媚骨”(毛泽东语),倾其一生的精力为民族的觉悟和精神的改造奋斗打拼;或“郁郁独行”如“过客”(《野草/过客》),或“荷戟彷徨”如“斗士”(《彷徨/卷首诗》);先生执着自己的理想,直面惨淡的人生,在依稀微茫的血色中而奋然前行(《纪念刘和珍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掷地做金石声的自白,即使是在今天,又有哪一个具备起码良知的国人不为之动容?鲁迅也是一个非常坚强勇敢的人,他像马克思一样的把普罗米修斯当着自己的道德偶像,宁愿冒着巨大的个人危难,而“盗天火给人间”;先生在“风雨如磐”的“故园”,像一棵独立支持的大树,并不在乎腹背的受敌;面对着无边的黑暗,和做着各种鬼脸的妖魔,他的回答就是用他的一支“金不换”,一再地“举起了投枪”还有“匕首”(《野草》)。鲁迅更是一个高尚的人。先生反抗着,并且肩负着广博的社会和人生的责任——他“肩着黑暗的闸门”,放青年人到光明的地方去(《坟》);心胸装着对每一位“弱者和幼小者”的博爱,包括对家人,对“黄包车夫”,和对每一个到书店里购买他的书的读者——他写到:每一块带着读者“体温的铜板”,都像“烙铁一样灸烫着”自己的心(《且介亭杂文》)。鲁迅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先生没有很高且完全的学历,也不是学文史哲的科班出身,但是他却成为一代文学巨匠思想泰斗;靠的就是勤奋

和努力——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天才,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用来读与写罢了。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严格要求的人。先生没有私敌,对自己的敌手严厉,至死奉行“一个也不宽恕”的政策;但对自己也非常严格。他说“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他敢于在文章中说出自己皮袍裹着的“小”字,虚心向“引车卖浆者流”认输,敢于忏悔并“幡然自新”(《一件小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先生一生恪守的座右铭。鲁迅还是一个真实不假的人,先生敢怒、敢爱、敢恨、敢骂、敢笑。不做欺心之事:不弃对前妻朱安的道义责任,更爱红颜知己许广平;呵护小弟周建人有加,而对不肖的二弟周作人强忍决裂之痛;既敢于理性的分析和呼吁社会对于妇女解放的关注(贯穿于于早期的大量文字),又大胆地感性地指出个别女人的邪恶(见于晚期的杂文《阿金》),修正自己对于女性的偏颇的看法;既痛斥作威作福的“洋大人”和“假洋鬼子”、“西崽”,也真挚地感念跨洋的老师藤野先生的恩情。

所以,先生不是天生的圣人,他是一个形象丰满的普通人。正是敢爱敢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成为一代文豪。正因为他是一个形象丰满的人,他才会深刻剖析国民的劣根性,从批判国民的冷漠到剖析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正因为他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他的呼声和呐喊才更具感染力,从“救救孩子”到提倡实行“拿来主义”,每一声呼喊都惊心动魄。也正因为他始终植根于生他养他的土地里,所以他的每一步都留下足够的分量,从东昌坊口新台门的第一声啼哭到万国公

6.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篇六

鲁迅先生是我们大家认为我们最了解的中国作家, 从中学时代起, 教科书就把我们带入他的世界, 在不同程度上给读者心灵中留下了作者的形象, 然而时间使鲁迅先生的形象变得复杂。

随着我们长大,我们开始探索鲁迅先生更多的文章,不再是以前易懂且略带童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亦或是《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开始读更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鲁迅先生其人其事也开始渐渐为我们所知。于是我想说说,我眼里的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如何的。

我觉得提到鲁迅先生不得不提到鲁迅精神,早在1937年,即鲁迅逝世一周年,毛主席在发表题为《论鲁迅》的讲演时就总结过鲁迅先生身上不灭的民族精神有三个,首先是政治的远见,由于中国现代各种思潮本身的政治性,由于中国现代社会阶级分裂的激化,使得斗争的选择自然而然地具有了政治内容,并且没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就必然成为被时代播弄的糊涂虫。鲁迅先生最突出的特点——他现实主义的冷静与清醒,正是他有随着时代发展的进步意识和不断提高的政治觉悟才获得的。其次是斗争精神,并且表现在鲁迅先生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会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再次是牺牲精神,鲁迅先生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也不避锋芒,把钢刀一样的笔锋指向他所憎恶的一切。最后把这三点综合起来,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用他众多的文学作品向世人塑造和展现的他所特有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引用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因为主席的评价代表了全民族的意愿,并且我深刻的感受得到主席对鲁迅先生在逆境中所显示的反抗意识和不畏强暴的性格特征,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认同和由衷的钦佩。无疑,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很高的,不管现在关于鲁迅先生有多少论争,我始终觉得主席的评价是正确的方向,鲁迅先生为塑造顽强不亢的民族魂做出了一个文人所能做的一切,作为中国新文学创作的开拓和先驱者, 鲁迅先生在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杂文这些领域中都作出了崭新的建树,而且他的文学作品既是深刻理性思维的结晶, 却又包含着烈火燃烧般的情感, 以及鲜明灵动的形象, 璀璨华美的文采, 鲁迅先生写出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被压榨和欺凌中间, 不断挣扎、抗争、追求和探索一条崭新道路的心灵史、性格史和文化史, 从而渗透出异常独特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经典。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能征服那个时代的人们,也能征服这个时代的我们,不正是因为他的精神具有新时代仍能传承的证明么,无论如何,我是很钦佩鲁迅先生的。

因为鲁迅先生涉猎的文学体裁很广泛,而我还未能把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都细细品味,所以只能凭借我所读过的来谈谈我眼里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的作品我觉得代表了中国最广大民众(在其文章中被称为奴隶、下等人、卑贱者、被吃者)的根本利益, 反映了他们在“三座大山”压迫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历史要求。并表现了他本人对假、恶、丑社会现象的绝不调和的批判态度,以及对中国下层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这在其作品《阿Q正传》、《药》、《祝福》中均有体现。例如浑浑噩噩的小混混阿Q鼠目寸光、盲目跟风;孱弱可怜的小栓被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丧命而不知;善良懦弱的祥林嫂得不到解救竟求助于迷信的无知而悲惨的一生等等。

7.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刍议 篇七

熟悉中国语文教材编写史的老师都清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鲁迅作品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最多时达到二十余篇。即便到了新时期, 有些人曾呼吁应把鲁迅当普通作家看待, 鲁迅作品仍在教材中享有其他作品无法享有的殊荣:数量之大, 仍无人超越。短时间内希望删减鲁迅作品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解决矛盾只能从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入手, 如何改进鲁迅作品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兴趣突破

鲁迅作品中像《孔乙己》、《立论》等, 这样趣味横生的作品不多, 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深刻, 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渲泄, 是一种“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呐喊和独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在快餐文化和众多媒体吸住眼球的诱惑下, 鲁迅作品的魅力难逃“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厄运, 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间, 达到像鲁迅这样思想上异常深刻和艺术上光芒四射的大师, 无疑是十分罕见的”, 鲁迅作品语言的典范性, 数遍现当代作家, 恐无人能与之比肩, 鉴于此,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语文教材编撰者无论潮起潮落, 自始自终把鲁迅作品当作重头戏, 实在是明智之举。不过由于受政治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 一些脍炙人口、颇受中学生欢迎的作品, 如《“友邦惊诧”论》、《文学和出汗》和《一件小事》, 悄悄从课本中淡出, 实在有点遗憾。教师应从思想上摆正观念, 学习语言不能一味媚俗, 从行动上克服个人嗜好的不足, 自觉去阅读一些鲁迅的作品, 提高自己的“鲁迅品位”。通过阅读鲁迅传记 (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 走近鲁迅, 了解鲁迅性格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原因:幼年丧父, 家道中落, 婚姻的不幸, 兄弟反目、友人断交和学生背叛。通过了解这些, 你会理解鲁迅, 恶劣的环境造就了鲁迅“敏感多疑而不失光明磊落、激烈尖刻而内含博爱胸襟、审慎多虑而一旦认准便锲而不舍”的性格。另外, 教师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人的消遣性阅读, 其他人的阅读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 我们的阅读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 应把阅读的快乐分享给学生, 应把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我的阅读经历来看,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读一些名家对鲁迅褒扬的文章以及对鲁迅作品赏析的文章会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鲁迅作品的赏析文章不少, 精品不多。即便不是精品, 由于赏析者是当代人, 说话口吻、用语习惯和我们的阅读习惯相近, 他们的赏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 笔者便引用刘再复的话:“《孔乙己》产生之后, 直接间接分析这篇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孔乙己》作品本身的字数几十倍了, 但是, 今天, 我们读《孔乙己》仍然可以咀嚼出新的意味”, “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只有高度浓缩的真正优秀的短篇, 才经得住这么多人分析、研究、推敲”, 学生听后阅读兴趣大增。学《阿Q正传》道一句:“《中华读书报》评选20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 鲁迅的《阿Q正传》评为第一。”学生的精神便会为之一震。

二、语言突破

鲁迅作品博大精深, 使鲁迅研究者兀兀穷年, 皓首穷经, 对此, 走红作家王朔以“小人”之心度“鲁迅”之腹, 大加挞伐, “倘若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 第一个耳光自然要扇给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 此语一出, 无异于文坛地震, 鲁迅研究者纷纷操笔上阵, 檄文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 王朔纵有千口、口有百舌, 也只有招架之功, 无还口之力。吓得王朔在出《无知者无畏》一书时抽掉了《我看鲁迅》这篇重量级文章。笔者无意去探讨谁对谁错, 只是觉得对中学生而言, 学习鲁迅作品, 以“语言学得促进语言习得”显得更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 并不是笔者想回避“人文性”, 更不是想为王朔呐喊助威是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工具的问题, 而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选择一些我们教师都感到吃力的文章去教学生, 实在有点难为学生。为此, 教材编选者下了很大功夫从中挑选浅显易懂的, 比如《野草》中较好懂的《雪》和《风筝》, 即便如此, 仍给现在的中学生带来了不少学习上的困难。以《风筝》为例:“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拗口的“秃树枝丫杈”已经使学生稍感不适, 紧接着又来了“于晴朗的天空中”, “于”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习以为常, 状语后置也见怪不怪了, 可是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 便显得有点突兀、有点生硬。看文章都有这样的体会, 开头吸引人, 句式对脾胃, 便容易读下去, 反之亦然。可《风筝》第一自然段, 便出现不对学生脾胃的“难句”, 学生怎会愿意读下去?如果不是在教师的逼迫下, 相信很少有初一学生愿意读这样诘屈聱牙的文章。因此, 鲁迅作品教学的突破口应从语言着手, 教师有必要从课文挑选一些不合乎当前口语习惯的句子解释给学生听, 以扫除语言障碍。比如《纪念刘和珍君》中的“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 虽殒身不恤的事实, 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 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 而终于没有消亡的名证了。”可以改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 但还是没有消亡, 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以至殒身不恤, 这事实就是明证了”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学习《风筝》可以拿同是写自责心情的《背影》、歌曲《冲动的惩罚》来进行对比学习, 体会鲁迅自责心情所写的“深刻”。从“他向着大方凳, 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 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将要完工了”这一段, 可如文所述摆好, 让学生先写, 来对照原文, 体会鲁迅语言简洁的特点。

通过兴趣突破和语言突破有助于在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方面, 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深入把握。

(责任编辑:晏文)

8.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篇八

[关键词]鲁迅;文学翻译论;意识形态操纵

鲁迅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还是近代史上著名的翻译家,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翻译过很多的外国文学作品。鲁迅针对当时的文学界翻译现状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是我国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先驱者。但是文学作品翻译的效果本身离不开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会受到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英国翻译家马赫就曾经指出所有的翻译都意味着为了某种目的对原文文本进行某种程度的操纵,他是最先把这种操纵观应用到翻译理论中去的人,这种观点也成为了翻译理论中操纵学派的雏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意识形态操纵对翻译的影响。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处在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里,各种思想空前绝后地迸发,鲁迅在继承前人传统翻译理论和思想的同时,还提出了新的翻译理论,并且不顾旁人的议论,一直坚持自己的翻译观点。但是鲁迅毕竟是生活在一个仍然残存着封建和腐朽思想的年代里,自身也不能完全跳脱当时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其所翻译的作品必定会受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多多少少都会残留当时的意识形态在他翻译的文学作品里。本文就将对鲁迅文学翻译论中的意识形态操控理论进行探析。

一、意识形态操纵理论对鲁迅文学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

意识形态操纵理论对文本翻译有很大的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翻译者对文本的选择,鲁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也时常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选择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相符合的文本进行翻译。

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受自己所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很少有人能够脱离这种影响,尤其是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受自己所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并把这种思想渗透到自己的翻译作品中去。意识形态和翻译是无法分开的,它们之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操纵翻译作品的效果,而翻译作品中也往往都渗透着翻译者自己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这个词很早就出现了,最初的时候是指思想和概念,后来人们把它引入到了哲学领域,表达的是道义、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近代以来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比较强调不同民族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不同。意识形态对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个国家都很重要,意识形态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判断,进而通过个人的价值判断操纵个体的行为和活动,甚至是一个国家的运行和发展。所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冷战时期,意识形态这个词被提到的次数最多,常常用来区分互相有竞争力或者是互相敌对的国家。意识形态所能影响和渗透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具体到翻译领域就是意识形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隐形的外部或者是内部力量去操纵翻译者如何选择自己所要翻译的文本。鲁迅所生活的年代是我们国家革故鼎新的重要时期,在那段时期里,每一个领域都在积极地寻找新的发展方法,出现了向国外学习的浪潮,试图想通过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和文化来摆脱掉封建的腐朽的社会生活状态。而且国内确实有很多的社会矛盾非常突出,社会政治、经济、思想都需要立即更新,才能自强不息,抵御外国的侵略和侮辱。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鲁迅所翻译的文学作品也都非常适应当时的社会状况,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而选择的翻译文本。例如鲁迅在早期留学日本的时候所翻译的作品主要有《斯巴达之魂》、《地底旅行》、《红星佚史》、《域外小说集》等等,这一时期所翻译的作品的主题主要都是表达了受压迫民族起来反抗的呼声。五四运动之后,鲁迅翻译的作品主要有《苦闷的象征》、《一个青年的梦》、《小约翰》等等。这些作品反映的是文学、艺术和思想,适应了当时的新文化运动要改变人们思想的浪潮。19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达到了他翻译生涯的巅峰时期,主要作品有《毁灭》、《死魂灵》等等,这些作品主要来自弱小的和受压迫国家,鲁迅想要以此来唤醒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和战斗力。由此可见,鲁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对文本的选择受当时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选择的都是激励和唤醒民众,对中华民族重新崛起有用的书。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操控理论作为一种隐形的力量对翻译者文本选择的影响非常大,这一点在鲁迅的翻译作品中体现的非常明显,鲁迅所翻译的作品大多数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概况,能够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唤醒和激励民众。

二、意识形态操纵理论对鲁迅文学翻译词汇转换和翻译方法的影响

意识形态操控论还从另外一个方面影响着文本翻译,那就是对文本翻译词汇转换和翻译方法的影响,鲁迅的翻译作品在词汇的选择使用和翻译方法的使用上都渗透着浓厚的意识形态。

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内心微妙的变化都会表现在所翻译的文本中,所以在翻译学里常常会出现“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现象。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意识形态操纵对鲁迅翻译理论的影响,下面我们大家就来看看鲁迅的翻译生涯中所秉持的翻译思想。鲁迅通晓日语、德语、英语和俄语等七门语言,一生中翻译过很多的文学作品,最有名的是《死魂灵》、《苦闷的象征》等等。鲁迅1919年以前所使用的翻译方法是归化法,所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类似于古文,读起来很自然流畅,就像是没有被翻译过一样,在翻译的中文作品中几乎找不到任何原著的影子。例如在《地底的旅行》这本书中有一段中有几句是这样的:“诸君若问他得胜原因,却并无他故,古人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读起来就显得非常的自然,非常符合中国当时的阅读情境。这和鲁迅当时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当时的翻译界非常盛行归化法,严复和魏源等都使用归化法来翻译西方的作品,鲁迅从小又接受了深厚的儒家文化和思想教育,意识难以脱离当时社会封建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以所使用的文字都是古文,词汇的使用也都是中国的成语,译文中翻譯的痕迹都被抹去了。但是1919年五四运动,鲁迅的翻译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使用直译和硬译的翻译方法,文字也开始使用白话文,并且一直以坚持使用“直译”法而闻名翻译界和文学界,受到当时很多人强烈的批评,引起极大争议。其后鲁迅翻译的许多作品都尽量地忠实于原文,句子读来也不是很通顺,夹杂着很多新鲜的形容词和短语。这也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社会也急需要更加新鲜的东西来占据和剔除腐朽的东西。鲁迅在翻译的时候就提到要尽量地忠实于原文,即使会使用一些非常拗口的词汇,他也希望给古汉语带来新鲜的词汇。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与翻译理论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鲁迅一生中所秉持的归化、直译和硬译这三种翻译方法也离不开意识形态的操纵。

三、意识形态操纵理论对鲁迅文学翻译作品流行的影响

意识形态操纵理论除了影响翻译者对文本的选择、翻译词汇转换和方法的使用以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鲁迅文学作品在后期的流行,下文将主要探讨一下意识形态操纵理论对鲁迅文学翻译作品流行的影响。

翻译作品的流行除了受翻译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高质量的翻译以外,还会受译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变化的影响。就像中国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欧美的作品非常的受欢迎,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社会以西方欧美为学习的对象。但是到了三四十年代发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开始把学习的对象转向了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大量的俄国文学作品开始受到欢迎。例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全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在我国广泛流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当时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再如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凡是有关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翻译作品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有的甚至是一出版即遭封杀。鲁迅先生所翻译的许多俄国文学作品虽然在日本友人的书店出版,但是都是在发行不久之后就遭到禁止。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人们比较关注的是鲁迅所翻译的外国的文学类的作品,对政治类的作品关注的较少了,对文学作品的关注也大多数是把文本当作翻译学的研究案例来解析的,侧重从文学作品中找出鲁迅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思想。可见意识形态操纵理论对译者作品的流行也有很大的影响,鲁迅先生的作品也会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受到人们不同程度的关注。

总之,意识形态操控理论对翻译者文本选择的影响非常的大与翻譯理论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鲁迅一生中所秉持的归化、直译和硬译这三种翻译方法也离不开意识形态的操纵。除了这些,人们对鲁迅翻译作品的关注也在跟随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改变而改变,在某些特定的时期鲁迅所翻译的某些作品会受到特别的关注。

[参考文献]

[1]于洁.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2]王凤霞.鲁迅翻译思想的意识形态操控[J].昌吉学院学报,2010(6).

[3]宋欢迎.从“窃火”到“自己的东西”——革命文学论争时期鲁迅的翻译论析[J].现代中文学刊,2015(1).

[4]刘小刚.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

[5]黄四宏.译者主体再思考——兼论鲁迅翻译主体意识的彰显[J].天中学刊,2015(4).

[6]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中国翻译,2003(5).

(收稿日期:2015-12-22)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科所“十二五”2014年度课题《生态翻译视域下翻译本科专业笔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SGH140892)阶段性成果之一

上一篇:公司年度安生产计划和专项检查计划下一篇:游艇操作人员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