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教学论文(11篇)
1.小学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篇一
小学低年级德育论文:
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初探
【摘 要】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要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激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德育 荣誉感 课堂 正面教育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然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把一个班级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作为一名班主任,本人深刻地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抓住教学中的德育契机,适时渗透德育教育。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中开展德育教育。
一、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让学生逐步培养起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向,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
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三、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激励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
伤。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所以进行德育教育,就要尊重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小学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篇二
一、农村孩子思想情感形成环境的特殊性
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 更多地受到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较大变化。一是农村大环境的特殊性。农村相对来讲, 信息较闭塞, 环境寂寞安静, 同时农户居住较分散, 相互间交流较少, 是一个不适应孩子好动好奇心灵的环境, 容易导致孩子自闭孤僻的性格。二是家庭环境的特殊性。由于当前很多年青父母都外出务工, 很多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 成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一方面忙于农活, 只管孩子吃饱穿暖, 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世界, 另一方面缺少文化知识, 无法跟孩子沟通, 无法监督孩子的学习, 使得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缺失, 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状态, 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
1、家庭环境。
农村家庭中的养育方式, 父母的关系、家庭结构 (主要指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和正常家庭) 以及父母亲的职业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各个方面的成长。就拿我们班级来说, 整个班级留守儿童就占一半, 孩子们的生活主要以学校为主, 孩子们从三年级开始在学校住宿, 这让年龄偏小的孩子无法很好的适应。8、9岁的孩子正是初级成长阶段, 但是却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家校间隔过远, 让孩子们失去了父母时刻的爱护与关怀。
2、社会因素。
农村的教育, 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教育方式上, 都落后于城市。使得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学生。社会上不良之风的负面影响, 造成儿童不思上进。在社会环境发生多元化的前提下, 滋生在各个领域的不正之风毒害着社会也波及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二、当前农村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些不良表现
由于农村孩子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家庭教育的缺位, 表现出一些不良的思想和性格。
1、厌学情绪。
对学习不感兴趣, 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不愿意听课, 不能高质量的完成日常学习任务。我的学生只有极少数有主动阅读有益的课外刊物, 自愿做课外练习的, 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上处于应付状态, 导致学习成绩较差。
2、缺乏礼貌礼仪。
不懂礼貌, 爱说脏话, 不尊重老师, 甚至给老师取绰号。
三、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议
1、对改进农村小学德育工作。
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必须利用多种形式, 注重实效。作为农村小学, 要最大限度发挥现有的条件, 研究新情况, 主动适应时代变化, 努力探究适合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方式。学好新课程, 立足于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把学科教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学习守则、规范内容, 按照要求来管理学生。可利用主题班会, 演讲比赛, 读书活动, 升旗仪式, 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 使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养成良好习惯、增强集体感、荣誉感、爱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继承民族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2、要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狠抓养成教育。
小学德育工作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多, 家庭引导较少, 学校更应发挥主体教育作用, 承担学校本身的教育工作, 还应向家庭教育延伸, 多与家长们联系沟通, 弥补当前农村孩子家庭引导的不足问题。农村小学应将学生的德育教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强化每一位教师的德育观念, 增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 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共同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良好习惯, 终身受用。
3、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要强化学校的校风、校训和办学理念, 提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较为响亮的文化口号。比如:外面学校提倡以“六年影响一生”作为办学理念, 以“文明活泼, 求实奋进”作为校园文化, 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氛围, 但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需加大文化建设的投资、注入好的创新理念。学校良好的文化理念, 对师生也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 容易产生以此为荣, 团结奋发的激情。
4、创新德育教学方式。
德育教育应该是贯穿于课堂内外、联系于学生言行的常态教育, 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与性格品质的教育, 必须坚持时时、事事进行, 坚持多样化教育, 寓教于乐, 。把德育渗透到任何教育机会中去, 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5、树立榜样。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多采用正面教材, 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表扬和赞同, 让他们从内心产生自豪感, 也成为众多学生效仿的对象。作为德育处老师, 在过去的德育工作中, 我采取了每月评选德育先进班级等形式, 对此产生了较好的影响效果。
6、加强学校集体文化娱乐活动。
现在很多学生, 既是独生子女, 又是留守儿童, 缺少与同龄人的交流。在学校要加强班集文化活动的开展, 增强大家集体意识与归属感。
7、老师的关注与爱的倾注是最好的方式。
学校德育建设的核心是爱的教育, 无不彰显人文关怀的温暖。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理念提到:它永远是照亮学校教育前行的一盏明灯。古人也曾说过:“感人心者莫乎情。”因此, 在德育建设中, 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 以孩子的视角去管理教育, 从而实现人与学校环境关系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这主要是学校文化对孩子心灵潜移默化的熏陶, 使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让每一个角落都会发光,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同时, 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教师更要有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的虔诚精神, 以无微不至关爱之心去感化引导学生, 让他们拥有美好的明天。
摘要: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主要方向, 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 对个人一生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农村,德育,分析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纲要》, 教育委员会。
[2]《中学德育大纲》, 教育委员会。
[3]《中小学德育纲要》, 教育委员会。
[4]《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教育部。
3.小学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小学 ; 德育教学 ; 生态德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14-01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最为重要的阶段,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刚刚被发散,对新事物的认知比较敏感,所以教师在这时对学生渗透品德思想,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与理解。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与未来蓬勃发展的希望,学校必须将德育教学作为学校主要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培养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德育教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其中生态德育教学被列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从而推动我国生态德育的建设。
一、我国小学德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学校领导没有真正的落实德育教学工作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但是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非常多。国家教育部出台了新的政策方针,要求各小学院校将德育教学放在首位,尽管学校对德育教学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实际教学中,还经常出现过于重视能力教学,从而轻视德育教学的现象[1]。由于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实现生态德育建设就显得更为困难了。学校在向教务处落实工作时,没有将德育教学工作真正的落实到实处,进而缺少实质性的教学方法。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简单地向学生渗透德育知识,不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接受效果。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没有理论创新
学校如果没有将德育教学工作真正的落实到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就会受到影响。思想品德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目的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将来为德育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2]。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的讲解给学生们,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会很模糊,以至于没有一个全新的认知过程。教学形式的单一,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心中对德育教学没有全新的认知与重视,认为学生的德育教学与自己的教学任务无关,对此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三)德育教学中缺少实践性教学
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教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工作力度,利用这种实践性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课堂上一味的讲解知识点不利于小学生理解与接受,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点理解。
二、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实现生态德育建设的措施
(一)学校多举办一些“生态文明进校园”的德育活动
目前,德育教学成为了我国各小学院校极力开展的首要工作任务。介于学校对德育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此学校应该将德育教学工作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重点向教师传输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实现我国生态德育的建设[4]。学校举办“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可以让全校的师生都参与进来,到学校或者是公园里组织学生捡垃圾,借此呼吁人们爱护我们的环境与家园,这样还能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一个认知,不能随意扔垃圾,要做一名懂文明的小卫士。
(二)教师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校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就是要深入到每个学科中。通过德育教学在每个学科的渗透,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促进生态德育的建设[5]。例如: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老师不要一味地对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迫使学生总是参照一个特定的物体进行绘画,这样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力也得不到展现。教师要结合德育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动手描绘出一幅自己内心中的“生态未来”图,教师定期还可以举办“生态文明”绘画展,让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兴趣,还能促进生态德育的建设与发展。
(三)学校要将“阳光体育”活动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小学校园中,都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这种活动的创办是要将体育的作用发挥到极大,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口号,让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开发通过体育得以形成。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首先要对体育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学校要动员各部门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体育项目有很多种,但是为了符合阳光体育的特点,还有适合小学生锻炼的体育项目,体育部门就要制定好方案,选择出科学、小学生易于接受的体育项目,以此来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6]。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可以慢慢养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有利于小学生从小养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我国生态德育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阳光体育的活动内容有很多种,有广播体操、拔河比赛、跳绳等等。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实现生态德育的建设目标,教育部与各小学院校要对德育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因此学校要将德育教学的工作真正的落实到每个部门,还要向教师传输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因为教师作为向学生传输知识的主导者,相应的自身要求也要达到标准,才有能力将更多地知识传输给学生。只有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教学的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有所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提高了,国家的生态德育建设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梅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态德育建设[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9):165-165,167.
[2]张艳波.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206.
[3]满杰.小學德育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分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3):190-190.
[4]张桂芬.关于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3(11):38-38,39.
[5]杨娟.新课标下的小学德育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2):161-161.
4.小学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篇四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根据数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新理念中的这些新目标实际上是指明了小学数学教育中德育的内涵,因此,我们教师要结合这些目标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
在现在使用的义务教育新教材中,许多情境、例题和习题中都蕴含着思想教育因素,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含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在数学教学中的育人功能。例如:在二年级计算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中以“北京申奥成功”作为主题情境,北京以56票的绝对优势胜利,鲜艳的五星红旗、五彩缤纷的烟火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在应用题教学中,“啄木鸟吃害虫”、“南京长江大桥”、“节约用水”等数学问题分别渗透着环保意识、爱国意识、节约能源意识,都是鲜活的德育素材,教师“提纲挈领”似的的引导,可以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不失时机的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中,教师在让学生认识钟面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时间是不可逆的,教育学生从小就要珍惜时间,科学的安排时间,准确的把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应用题时,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出示我市城乡建设的一些数据和资料,编出例题和习题,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激励学生为家乡的繁荣而努力学习。这样,不仅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赋予了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时代的气息,学生更加容易产生共鸣,有新鲜感。
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是以教学数学知识为主,因此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例一题、一表一图,适时适量、自然地进行渗透。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有这样一道练习:“我国运动健儿在第24—26这三届奥运会上各获得奖牌数为20块、36块、52块,要求制成奖牌的统计表。”对于这道题,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解题,而是让学生仔细读题,接着让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许多学生都想到了我国的体育成绩进步飞速,紧接着我就说我国的体育事业飞速发展,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感到无比的自豪,你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像运动员那样为国争光。结果,所有学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做起题来也是十分认真仔细。
又如,在教学“时、分、秒”的时候,教师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读书、写字、数心跳等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1分、1秒到底有多长,可以做多少事情,那么一节课40分钟有40个1分钟,究竟应该怎样使用这个时间,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还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当学生说出“爸爸妈妈挣钱很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乱花钱”时,教师就适时的加以鼓励和表扬,希望班上的其他同学也能够像这名同学一样懂事、勤俭节约、合理适度地使用人民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三、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实践活动是渗透德育教育最好的方式之一。例如教学《面积的计算》实践活动,在学生认识图形和会计算面积的同时,带领学生开展实地测量教室、操场等活动,把测量的数据整理出来,再计算出面积。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们在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意识到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加强了所学知识与具体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既让学生认识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又让学生增加了集体责任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
四、在数学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时要一丝不苟,那么教师在教学训练中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通过不断地反复训练、再现来实现。通过严格地训练,使学生形成对任何事情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要注意循序渐进,又要贯穿始终。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在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划等号的时候要用直尺,计算要准确等;对于中年级学生要求听课要专心,分析题意是重点的字句要用尺画出来,作业要干净正确,要求验算的要列式验算等;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求不仅听课专心,而且要手脑并用做好笔记,解应用题时要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计算时要选择简便的方法,要自觉检查等。只有在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做好点滴,才能在不断地要求提升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做事态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5.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篇五
德育教育课例
张某,男,七岁,小学一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经常逃学。
一、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已经几年了,他是靠妈妈一个人打工养他的。母亲平时在附近工厂打工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有时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学习上的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学习的态度,精神状态较差,少言寡语,也不愿意和同学交往。
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出现以上表现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自暴自弃,逃避学习,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自卑心境。这时候,如果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
二、个案处理
1、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该生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主动上门与孩子的母亲谈心,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又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孩子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孩子的母亲接受了我的建议,加强了对孩子的教育。由于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逃避上学,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克服了自卑,学习进步了,和同学相处也好多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2、爱护、尊重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该生失去父爱,心理失去依靠,只要老师付出真爱,孩子是不会无动于衷的。我一有空,就叫孩子,问他的学习,问他的生活,还叫他画画。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我就给予鼓励。一段时间后,他 变了,变得活波开朗了,作业认真了。更可喜的是他课堂还举手发言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正因为我充分尊重孩子,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孩子,孩子感受到了尊严,从内心以极大的努力向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去做。
三、案例启示: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面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慢慢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处于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过于生硬,过于严厉,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有点“脾气”或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儿童有点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要有爱,而且还要善于爱。
6.小学教育德育总结 篇六
德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在德育工作方面坚持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工作重点,以深入端正工作作风为准绳,规范狠抓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班级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促进教育规范发展、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全面抓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
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劳动、爱师长、爱同学的良好品德。
3、以学校和班集体计划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本,以团结、向上、奋进、求实为目标,以本班学生特点为基础,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构建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二、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坚持每天十分钟的养成序列教育。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等。本学期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还结合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同时通过校园小广播、板报、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培养爱国主义热情,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革命传统的认识,不断加深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尊敬师长、1关爱他人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2、要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台、黑板报、宣传橱窗、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学科教学的渗透等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利用少先队的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1)开展每月的校园文化广场活动并推广学校的广场舞。(2)结合节假日和纪念日的开展好革命传统教育活动。(3)继续开展主题班会课的研究和班主任交流经验的活动,让主题班会形式丰富,生动活泼,有效地起到教育作用,在班主任互相学习交流中吸取更多的经验,更好地去管理班级。
4、重视心理教育。(1)健全队伍。要以班主任为主体,加快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加强学生日常心理疏导工作;(2)加强研究。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问题研究工作,重点抓好留守、单亲、性格孤僻等特殊学生的心理研究工作,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活动;多利用学校的“阳光心语室”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的辅导。(3)抓好调皮学生的教育,德育处连同少先队召开有关会议对调皮生进行教育,转化调皮生。
5、切实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建立实用有效的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要求老师把学生的在校表现以电话、短信或校讯通的形式告知家长,把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最大
可能地变为有益的教育力量,使学生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能够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进,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素质教育。
6、扎实抓好安全、法制的教育。
要真正树立学生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教育警钟长鸣意识,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形成安全教育工作合力。要加强与家长沟通,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共同做好学生校内外安全工作。要重点加强对学生进行校园安全、预防地震、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安全、受到不法侵害时的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教育,要把单一的说教和实际演练相结合,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在班级德育工作中,要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要深入了解学生个性特点,要全方位地抓好学生常规管理,力求从日常常规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严格纪律管理,规范课堂纪律、校园管理以及乘车、就餐、午休、放学排队等秩序,关注学生穿着仪容和言行(文明礼貌教育),要求从细微处见管理成效及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人人形成遵守行为规范的良好风气。
7.小学德育教育的思考 篇七
一、德育教育由浅入深、分层次进行
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是隐性的, 在短时间之内不容易看出成效, 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差, 可塑性强, 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 会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小学德育教育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知识的不断积累, 小学生道德教育呈现出一个从低到高, 由浅入深的进程。在进行德育教育时, 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 从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开始, 设置适合各个年龄段道德个性特点的内容, 要由浅入深、分层次、有计划、有目的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 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让各个年龄段的德育教育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二、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
各学科的教学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 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 必须深入研究本学科的教学大纲, 把握本学科的特点,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开展有效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例如, 学生在学习圆的面积时需要用到圆周率, 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向学生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数学故事, 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学科德育渗透要从教材的具体内容出发, 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来进行, 而不要生拉硬扯只按照教师的主观意识, 要使德育教育和学科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这样, 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 使之产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抓好德育活动的开展
德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展现形式, 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就是在相关的活动中不断形成的, 学校每学期要精心策划几次有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 抓好活动的过程管理, 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的组织、活动后的总结都要抓住教育的契机, 真正起到一次活动让学生受益一生的作用,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会激发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 学生学习兴趣极高, 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学校还可以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德育教育。校园内的宣传橱窗要定期更新, 要结合实际抓住当前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学校还可以利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开展德育教育, 设立中心内容, 围绕习惯的养成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祖国建设成就等方面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如调查家乡的变化, 学生通过活动, 不仅开拓了视野, 发展了自身素质, 同时又培养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感情。丰富的活动促进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四、把传统美德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在德育教育中, 学校可以请老红军或身边感动人的事迹人物请进校园, 让先进人物把感动人的事讲给同学们听, 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和启发, 以此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但是先进感人的人物事迹却不能全部代替学生的实际行动, 有时只会停留在表面, 当学生离开校园后无时无刻都在接受来自社会上的现实教育, 而当前社会的德育环境还存在着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有些娱乐场所, 虽然经营者在门口树着醒目的“谢绝学生入内”牌子, 学生却仍可长趋直入, 无人阻拦;有个别小店铺老板, 昧着良心赚黑心钱, 还有一些不健康电子游戏软件的出现, 也正在污染着孩子的心灵, 如果学校不能很好地把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就很难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因此, 学校要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德育规范教育:如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和比自己年幼的小弟弟小妹妹要主动给他们让座;在家中主动承担家务, 帮助父母, 懂得感恩父母;学会尊敬长辈, 在学校尊敬老师, 爱护同学, 讲文明懂礼貌等。通过此类活动与学生交流体会, 做为一名少先队员应做些什么, 让我们小处着手, 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从一点一滴开始,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从而塑造孩子们美好的心灵, 使他们长大后成为有知识、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另外, 家校两方面共同努力, 相互配合, 会使学生行为受到约束和正面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这就需要家长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因为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学生德育的影响不容忽视, 学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起着直接影响。因此,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就成了学生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8.小学德育教育探究 篇八
【关键词】德育教育 小学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35-01
如何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呢?其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向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小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思想品德课程中,不能泛泛的讲一些大道理,而是应该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采取通俗易俗的语言,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并不单纯只有思想品德课,还有其他各科课程。想单纯通过思想品德课一科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好好借助其他课程,只有掌握了各科学科的基础知识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品质。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科教育是紧密相连的。
2.相关的学校活动
学校活动包括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等。校会通常可以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班会则是更有针对性的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教育。学校教育一定要想办法通过学校各种活动穿插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实施德育教育工作时,不能盲目,必须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逐步改正。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是为了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采取的措施手段。在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采取说服为主的教育方法。
1.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这个方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讲道理,启发学生自觉性,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并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此时老师和学生是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的,教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
讲解时教师可以引用身边的真人真事,借助具体事例让学生体会道德要求的基本要点。讲解的过程中要使用通俗易懂、具有启发性的语言。
谈话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或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达到目的。这种方式不受时间的限制,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谈话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也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和学生的单独谈话更能深入了解一个学生的内心所想,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谈话应当是规律性的,而不是只出现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教师的态度要平易近人,让学生容易接受,这样他们才可以敞开心扉,能够真正把你的话听到心里去,否则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
讨论的方式主要针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自己的分辨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如果方法运用得当,常常能带来很好的教育效果。
2.情感陶冶
相对于说服教育,情感陶冶是一种暗示的德育方法。具体实施途径有三个方面: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教师要能够设置出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并且淡化教师的作用,促进学生主体与创设的教育情境的互动。德育过程之中广泛运用情感陶冶法。其长处是教育意向和内容处在一个趣味盎然的环境中,教育过程易于发动。陶冶法自身也有短处,因此陶冶法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3.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教育法相对于枯燥的课本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学生更容易领会。运用榜样教育学生,要注意选好典型,切合学生的实际,易于学生接受。一般选用的榜样有革命导师、历史上伟大人物、科学家、艺术家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同学中的好人好事、教师和家长等。运用榜样示范的方法教育学生,教师要有计划性,明确自己想要采取怎样的顺序引导和教育学生,要具体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
4.实际锻炼
实际锻炼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受到实际的锻炼,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了发挥实际锻炼方式的作用,我认为教师应注意几点:要明确锻炼的目的和要求,要有严密的组织工作;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实际锻炼要持之以恒;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5.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是奖励还是惩罚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表扬与奖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进一步发扬光大。这样的方法既可以针对个人同时也适用于群体。表扬与奖励的方法很多,比如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奖状和奖品等。
批评与惩罚是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予以否定,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走。但是在实施批评和惩罚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公正合理,切合实际。教师要详细了解情况,当学生的确有良好的表现时才提出表扬或予以奖励;当学生的确有错误时才提出批评或进行惩罚。同时也要注意,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要过分极端,表扬时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建议或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批评时也不要对学生全盘否定,要有耐性,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
(2)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集体对学生个人的评价相符合,并得到学生集体舆论支持时,才会产生既教育个人,又教育集体的教育力量。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奖励和严重的惩罚,最好先在学生集体中进行充分酝酿讨论,有了群众基础才进行。
(3)恰如其分。无论是表扬或者是批评都应当恰如其分。过多的表扬学生时间久了反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过多的批评学生则会使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在学校中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也不能以劳动或罚款作为惩罚手段。作为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其中的度,只有正确、得当的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至于在学习过程中走太多弯路。
9.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篇九
班级的管理工作,重在问题多的学生身上,这类学生的特点是问题多,易复发。对他们的管理教育,要耐心,更要细心,不能动辄打骂,体罚,作简单处理。这类学生的自尊心易受损,带有很浓的逆反心理,教育他们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老师的管理,要严而不暴,严中有爱。
班里有一名表现不佳的学生,这名学生问题较多,课堂上经常不听课,而且课上经常会出乎意料的问一些问题,随意讲话时有发生。起初,面对这名学生,我很急躁,总感觉他比较另类,有意而为之,于是,我对这名学生进行了很严厉的批评。一番凶猛的批评过后,观察这名学生,表面安静了许多,却并没有认真学习。于是,我又找这名学生进行了几次谈话教育。因为前面对他的教育方法不当,致使他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所以这几次的教育收效甚微。当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很无奈。
之后,在一次课堂上,他的表现依然如此。于是,课后,我把他叫在了办公室,平心静气并且耐心的和他进行了一番诚恳的沟通,不大一会,他跟我说话的声音中略带几分嘶哑和哽咽,我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对学生爱的反射。那天晚上,我知道对他的心灵有所触动。
此后,这名同学完全变了,变的懂事了,学习努力了,上课表现也好了,为此我很欣慰。 对于此次的经历,使我明白对待学生把学习成绩作为一个参考,把智力、情感、态度以及目前提倡的自信、乐观、向上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其中。素质教育提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学校要用赏识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并且及时地捕捉学生的任何闪光点,多方面、多渠道、多视角的获取信息,且不失时机地予以表扬或奖励,伟大的导师列宁曾经说过:“任何改正都是进步。”我们不怕学生出错,只要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错误并且改正错误,我们都应该视为诚实、勇敢、有错就改的积极表现。
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想教育是每位教师的责任,让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知道,正人必先正己,教师的言行举止时时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去组织实施德育工作的宏伟蓝图,雨露滋润和苗壮,辛勤育花花更红。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片岩石,无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我们用真情收容每一个学生,无论其优劣,所以我们才桃李满园。”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建设过程中虽然道路崎岖坎坷,充满了艰
10.小学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篇十
大家都知道,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的道理。我们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德才兼备,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振兴中华的需要。因此,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并将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现代的课程论也越来越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以增强各门类知识间的综合运用。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是传授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及各项活动之中。学生在校的时间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而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略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善于挖掘数学教程中内在的美,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如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就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它处处充满美的情绪,美的感受,美的表现,美的创造。如对称美、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曲线美等。在教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就向学生介绍了着名的“黄金分割”知识,从而揭示了一种审美的线段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按黄金分割构造的事物。如中外名建筑、窗帘的束带、女孩裙子的腰带等,使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我还经常让学生用哲学的眼光从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感悟一些人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位伟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的实际价值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让学生从这样浅显的数学知识和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阐述出这样深刻的做人道理,才是我们数学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我觉得,只有善于挖掘教材,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数学、鉴赏数学的美,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陶冶出学生的高尚情操。
二、结合数学知识的应用,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教师要紧密结合应用题的教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结构,处理数据资料,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抽象推理,建立数量关系,合理推理求解,检验校正结果”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将来在急剧变化和剧烈竞争中的适应能力。通过结合数学计算的正确性、解决方法的简洁性、图形结构的和谐性等特点,来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同时,应结合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节约原料、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数学问题,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劳简朴、勤俭节约、快捷高效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能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优良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11.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生 德育教育 课堂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让学生从小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大后才能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自己的勉励和期望,坚持周一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从庄严的国歌声中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鼓舞下增添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课余聘请老红军和校外辅导员讲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体会祖国创业的艰辛不易,让学生从小自觉地崇敬英雄,自觉地向英雄人物靠拢,时刻不忘长大后立志报效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與“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四、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五、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正面讲清道理 ,坚持以表扬为主 ,启发诱导 ,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 ,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 ,不给他们增添痛苦 ,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六、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营,让他们在跟军人交流中理解德育道理。去看望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扶助残疾儿童”、“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郝经春 试论少先队德育的人文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6
【小学德育教育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小学德育教学总结09-14
中小学德育论文09-19
生活化小学德育论文08-10
论文: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经验谈07-18
浅谈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07-12
让德育之花绽开在小学体育课上论文07-30
艾叶滩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吴杨德育论文09-29
对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德育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