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妈妈的恩情为话题的作文(共12篇)
1.以妈妈的恩情为话题的作文 篇一
许多小事,一旦过去,就会在脑海中消失的无影无踪。在暑假中,照顾妈妈的事,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暑假的第一天,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玩,不知怎么的,到了晚上。妈妈的腿就特别疼,不能动弹。第二天,爸爸带妈妈去医院做针灸,拔火罐等等,连续做了十天。
妈妈一倒下,家里的家务就没人做了。爸爸每天起早贪黑在外面跑车,照顾妈妈的重担就落在我身上了。每天早上,我都要下去买早点、洗衣服、洗碗……记得每天下楼买饭要好几次;每次晒衣服,需要许久;每一次洗碗都要反复冲洗很多次才能洗干净,我常常手忙脚乱。但我一想到妈妈平时的辛劳,就坚持了下来。再想想妈妈每天照顾我和爸爸,从来不说一声累。我这点辛苦又算什么呢?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的过去,妈妈终于可以走路了,但是,不可以走太远;睡觉不能睡软床;拎东西不能拎太重。要是稍不注意腿会更疼。
这些日子里,照顾妈妈的我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想想每一位妈妈,把我们从小抚养到长大成人,她们不知要花费多少心血,付出多少劳动。以后我要力所能及地为妈妈分担家务,我还要更爱妈妈。
2.以妈妈的恩情为话题的作文 篇二
关键词:新闻互动话题,传播特性,议程设置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出现, 可以说是起步于民生新闻的风生水起。2002年, 开创中国民生新闻理念之先河的《南京零距离》首次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现场电话”, 让观众直接与主持人在热线中就某个新闻话题进行交流, 直抒胸臆。[1]随着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 新闻互动话题这种形式也受到了全面的借鉴和采用, 与此同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互动的参与形式也从热线电话, 拓展到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以及微博等多种交互沟通渠道。通过这样一张密密织就的媒体与受众互动的网络, 新闻的传播空间变得开放起来, 观众被赋予说话的权利, 电视媒介的传播途径由单一的灌输转变成双向的交流。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作为省内民生新闻栏目的先行者, 在2004年开始于节目中运用新闻互动这一环节, 来提高节目的受关注度, 使得观众的忠诚度越来越高。
一、新闻互动话题是强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当前媒体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人传播”、“小众传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兴起, 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传播权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现代传媒关系中, 受众是一个自我授权的公众或个人, 强调传播过程中个人的特质和需求的差异, [2]但不容忽视的是, 任何个体在社会行为过程中仍然需要寻求团体认同感,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 论坛、QQ、微博等网络人际社区, 相同、相似的议题或某种认同感, 正是聚集众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显然,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在与网络媒介竞争过程中, 是可以通过对公众热点议题的设置, 通过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 来突出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从而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把独白变为众语, 既吸引了受众, 增加了关注度, 又引导了舆论, 增强了自身的公信力。因而, 从现代传播的特性角度出发,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置互动调查话题, 可以起到增加节目感染力、提高收视率的良好效果。
笔者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 (以下简称福建新闻频道) 为例, 选取了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2012年2月7日-3月9日一个月的新闻调查话题为样本 (如下表所示) , 以大致分析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互动话题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功用。
(一) 互动话题设置的关注点多元化
通过对一个月的《现场》互动话题类型分析来看, 其中政策法规类的调查话题比重最大, 达26.7%, 其次分别是文化教育类23.3%、节日情感类20%、经济消费类16.7%、其它13.3%。由此可见, 《现场》的互动话题关注点是多元化的, 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话题的选取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时效性, 是当天或近期社会大众的讨论焦点, 容易引起受众参与互动的欲望。
(二) 互动话题设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现场》的节目编辑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会有意识地对当天的焦点话题做出重点详细的报道, 并将话题以屏幕下方的拉滚字幕形式提前预告, 以吸引观众注意力, 刺激互动欲望, 同时还将话题公布在主持人的微博上。通过对焦点话题的重点关注和开辟各种参与的渠道, 由此形成对议题热烈讨论的氛围, 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有效地提高焦点新闻的受瞩目度和被讨论度。在全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媒体是可以在节目中集现场直播、网络互动 (主要以微博为主) 、手机短信平台、热线电话为一体, 实现传播者与观众的跨空间交流, 通过反馈的同时性, 汇集、展示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激发大众的参与意识和冲动, 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 互动话题设置的舆论引导功效
在《现场》直播过程中, 由主持人正式公布当日的调查话题, 并平衡选取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留言和网民在微博上的讨论观点, 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若当天话题重大, 观众参与踊跃, 则将这一互动延续至晚上21:00的《新闻2100》, 并邀请新闻观察员对话题进行评论, 从而形成“全媒体”式的互动格式。可以说,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形式, 新闻节目集合了大量的原创评论, 当编辑、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到组织引导受众展开讨论,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 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 从而凸显媒体的新闻“把关人”作用。
二、新闻互动话题设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设置新闻互动话题, 目的就是要吸引观众参与互动, 引导舆论, 因此如何设置好话题成为关键所在。
(一) 迎合还是引导观众
新闻互动话题实际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最大化, 而对新闻进行的二次售卖, [3]而观众作为售卖的对象, 该迎合还是引导呢?这是许多电视制作人的迷思。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M·E·唐纳德·肖两人在1972年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4]而“设置议程”的主体主要有媒体、公众和政府三大类, 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 大众传媒通常是议程的主体, 而在网络技术普及之后, 公众和媒体成为了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换言之, 当公众对一个信息或者话题表露出极大的关注度之后,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重点推介, 再回到公众视野, 可以引发更为激烈的讨论。这就要求, 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电视制作人应该要善于把握“迎合”与“引导”之间的平衡点, “迎合”观众想要关注讨论的新闻热点, “引导”观众从合理的角度进行充分且激烈的讨论, 才能与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 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曾就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的法规作为话题进行调查, 当天的观众及网民参与度空前高涨,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内仅短信互动平台上就收到各类意见上千条, 是平常的数倍, 由此可见涉及公众利益特别是公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法规最受公众关注, 互动参与热情最高, 受众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和自主解读者, 从而实现了媒体和公众两个议题的重合。
(二) 该“俗”还是该“雅”
在文化传播领域, “雅”、“俗”之争, 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新闻互动话题拟订时, 制作者也常常会考虑是否该多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成语之类的书面表达方式是否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而不愿意加入讨论?
显而易见的是, 自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近几年网络技术的普及, “雅”与“俗”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雅文化”与“俗文化”正出现一种合流的趋势, 有人将之称为“大众文化”。中外学者将“大众文化”的特性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 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包括电视、广播等在内的大众传媒;其二, 大众文化的生产动机是获取商业利润;其三, 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是受众, 消费目的则是满足精神娱乐的需求。[5]电视作品属于文学范畴,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 在制作节目的过程, 就应该兼容并蓄, 融合“雅”与“俗”的特性, 做到“雅”的“俗”化, “俗”的“雅”化。在实践中, 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的互动话题通常会从大众接受的心理角度出发来设置议题, 比如, “春节烟花爆竹该‘禁’还是‘放’?”、“您是否支持公交车内禁食?”、“探头拍违法车只罚款不扣分, 您有何看法?”等话题就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尊重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自然容易得到观众的热烈反映。在题目的设置过程, 也要考虑文字和口语表达时的美感和通俗感, 比如, “如何看待捐献骨髓者‘临阵脱逃’?”、“撞上豪车‘伤不起’, 您有什么想说的?”, 适当地使用成语和流行语言, 能够增加新闻互动话题的底蕴, 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而积极参与节目的互动。从收视分析资料来看, 好的新闻互动话题不仅会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而且对收视率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 在新闻互动话题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对于“雅”与“俗”的把握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虽说大俗就是大雅, 但故作高雅易成“媚俗”, 过分追求通俗易成“恶俗”。例如某中央媒体曾就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人质死亡人数作为竞猜互动话题, 就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我们要防止新闻互动话题恶俗化、泛滥化, 帮助受众树立健康、宽容、理性的国民心态。
(三) 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力度
连续报道, 是新闻媒体常常用到的一种报道方式, 是采编者在某一段时间内, 围绕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人物所采写的分段持续报道。连续报道以其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持续时间长, 从而能够带来较为深刻的社会反响。而新闻互动话题可以是由当天的热点新闻引出, 也可以由最近一段时期的热点事件来设置, 因此, 新闻互动话题也可以连续多天对一个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连续的、递进式的讨论, 从而积蓄社会公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吸引受众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多层面关注, 以此增加媒体议题设置功能,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仍以针对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法规的话题调查为例, 当时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2100新晚报》节目相继推出了“您是否支持福州禁摩限电?”、“禁摩限电措施如何执行到位?”等话题, 连续多日的递进式调查, 引起了观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另外, 国内的媒体同行曾有过一次更为成功的设置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典型案例。2006年陕西都市频道对疯狂渣土车进行八次连续报道, 调查互动话题也就这一问题层层递进设置, 成为当地民众一段时期的议论主题, 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促成西安出台治理整顿渣土车的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以新闻互动话题实现互动是当代电视在全媒体语境下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 必须充分认识到电视主流媒体在议题设置上的重要性, 科学把握受众在新闻进行、传播、接受、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研究大众媒介对社会议题、社会潮流乃至社会制度与形态的结构、解构等宏观传播效果, 只有能够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媒介, 并在孜孜不倦的追问中体现其特有的见识和价值, 才能获得最佳报道效果, 真正承担起主流媒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涛.互动, 让电视新闻更好看[J].青年记者, 2006 (20) .
[2]刘景东, 孙岳.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 2011 (3) .
[3]崔均鹏.短信互动与受众心理[EB/OL]. (2011-08-29) [2002-06-02].http://www.crftv.com/showNews.aspNewsID=7116&borderID=5.
[4]张慧子.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回归[J].新闻爱好者, 2012 (5) .
[5]李春青.大众文化的雅与俗[N].人民日报, 2011-05-13.
3.以母亲的恩情命名的相机 篇三
然而,伊世曼小时候家境却十分贫寒,他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是一位通达、坚强、善良的妇女。为养活四口之家,她不得不经常在外面做零活,每天拖着疲倦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还要精心照料伊世曼兄弟们。幼小的伊世曼在脑海里深深地烙下了饱经风浪冲击的母亲痛苦的表情,他发誓长大后要挣钱孝敬母亲,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伊世曼15岁就参加了工作,发薪水后,他一个钱也不乱花,全部交给母亲。后来,他进了一家批量生产照相材料的企业,并触发了他发明小型照相机的念头。经过多次的设计琢磨,终于在1898年创造了小巧玲珑、便于携带和使用的小型照相机。
小型照相机问世以后,伊世曼为了给它取名字,曾大伤脑筋。因为他要取一个听起来响亮,又独具特色的名字。一天,他独自在花园里欣赏夜景,突然天狼星闯入了他的视野,这是他惟一能叫得上名字的一颗星,也是他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颗星。随着天狼星的遐想,他回忆起孩提的往事,他曾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听天狼星的神话故事的情景就像刚刚发生一样。在这宁静的夜晚,随着他神奇的思绪,浮现了照相机的第一个字母:“K”,这也是他母亲名字的第一个字母。他常常把母亲的恩情和含辛茹苦的精神牢牢记在心间,而这个“K”恰恰表达了他对母亲的缅怀。当他思考最后一个字母时,就又加了一个“K”字。就这样,闻名世界的新式照相机的响亮名称一柯达(KODAK)诞生了。
4.以妈妈的恩情为话题的作文 篇四
妈妈非常关心我的学习。每当我写作业的时候,妈妈就像老师一样坐在我身边,用那双黑葡萄似的眼睛盯着我,只要我有一个字写错了,她就会手轻轻地敲一下我的脑门。我做题的时候不爱读题,妈妈会让我认真的读题。我要是遇到难题时,她就会给我一个鼓励的眼神,让我有信心。如果还是做不出来,给我引出一条思路,不会告诉我答案。我经过一番思考,总会把题解答出来,妈妈就会轻轻地摸摸我的头。
但是妈妈又非常的唠叨。早晨,我起床时一遍一遍的催促;吃饭时不让我挑食,一一细说各种食物的好处;出门上学时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路上注意安全......在妈妈的唠叨声中,我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爱我的妈妈。在我的眼中妈妈永远美丽。
(指导老师——吴向红)
徐老师点评:小作者写的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妈妈的外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以妈妈为话题的700字作文 篇五
我深知,她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女人,同样,她也是我这辈子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女人,她就是我的妈妈。
妈妈很重视我的学习,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开始让我学习英语,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我背单词。有一次,补课班的`老师告诉妈妈有一个英语百词大赛,妈妈自然为我报了名,从那开始妈妈更加重视我的单词词汇量。有一天早晨我刚刚起床,就看见妈妈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我轻轻走过去,看见妈妈手里还拿着笔,胳膊下面是英语单词的汉语,很显然,妈妈写了整整一个晚上的英语单词汉语。我知道,那是为了考我英语单词准备的。看着厚厚的一本单词,我的鼻子瞬间酸了一下,我明白,那是妈妈细微的爱。
那年的我还没长大,总让你担心牵挂。那年的我还不听话,也曾顶嘴吵架。那年的我总是向你索取,却从来没说过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的不容易。多少痛你曾经忍受过,多少苦你曾经饱尝过,多少累你却从来都不说出口,我知道,这是你无怨的付出和伟大的爱。看着你的背影,我感受到了坚强,牵着你的双手,我触碰到了艰辛。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浓黑的头发中探出几丝白发,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眼角添了许些皱纹,我知道这是残忍的岁月在你身上留下的痕迹。时光啊时光,你可否慢些流逝,不要再让我最爱的她变老了!
6.以妈妈的恩情为话题的作文 篇六
《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常识性童话, 作者的表达意图是借助“小蝌蚪找妈妈”的事件, 告诉读者一个常识:青蛙是由蝌蚪变化而来的,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 再长出两条前腿, 然后尾巴慢慢地变短, 最后长成一只小青蛙。文本想要告诉的是一个简单的关于青蛙成长的常识性知识, 但因为与文本对话的读者群是孩子, 所以, 作者运用了形象而又充满童趣的童话形式, 把常识寓于有趣的童话故事中, 本来理性的、单调的、没有生趣的常识变得感性、生动、富有情趣起来。走进教材文本, 我们可以发现“找妈妈”是故事叙述的明线, 而在“找妈妈”的过程中, 小蝌蚪在不断地成长和变化, 小蝌蚪的“变化”是文本的暗线, 明暗交织的言语表达增强了常识的可读性, 在读有趣的童话故事时, 感受了童话的美丽, 语言的可爱, 语文的魅力。
【预设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会写“有”“在”两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大致讲清楚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3.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小青蛙的。
【预设教学过程】
一、观图听故事, 整体感知童话
1.今天,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好看的连环画, (课件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谁能帮老师读读课题?小蝌蚪找不到妈妈, 心里可着急了, 谁能读读课题?
2.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有趣的连环画吧。 (师边指屏幕边讲故事)
【设计意图:经验告诉我们, 孩子喜欢故事, 即使是已经熟识的故事, 他们也一样喜欢, 因为在反复听讲的时候, 他们会满足于自己也能接着讲故事, 兴奋于自己已经知道故事下面的情节是什么。所以在组织学生自己走进文本的时候, 让孩子在直观的幻灯片的刺激下, 听老师声情并茂地讲一个老故事, 孩子会因为多了些感官的刺激, 而更加关注准备接受的信息。】
二、自读课文, 认读生字, 整体感知
1.这故事啊就藏在咱们的课本中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 老师先不教, 它也没有拼音, 敢不敢自个儿大声地读一读?假如碰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设计意图:尝试让孩子自主读书, 因为有插图的辅助, 因为故事不陌生, 因为已经有老师讲故事的示范, 孩子阅读文本的探究欲望应该是非常强烈的, 而且阅读发现是一定能成功的, 是可以激励孩子的读书热情的。】
2.读了课文, 谁能告诉老师, 故事里都有谁? (小蝌蚪) 咱们一起亲热地叫一叫它的名字。还有呢? (鲤鱼阿姨) 你真有礼貌。还有呢? (乌龟) 还有没有了? (青蛙) 来, 咱们热情地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生齐读词语) 那它们当中谁是小蝌蚪的妈妈? (青蛙) 请你把话说完整。 (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那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说——— (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 (括号里为学生的对话预设。)
【设计意图:此处的对话组织主要想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和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故事里都有谁?”的话题策略, 首先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了解童话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让故事人物在故事背景中突出来;其次, 孩子们在认识这些人物形象的同时, 也在认识或复习生字, 进行了生字词的巩固认读;再次在简短的言语表达中接受着一个简单的常识信息, 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 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3.小朋友们真了不起, 第一次自己读课文, 就有了这么多的收获!看, 老师这儿有一组词语宝宝, 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课件出示: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在孩子进行这些词语认读的时候, 主要达成下列认读的要求:能读准生字“灰”;了解“灰”是一种颜色;能把词语读得形象而有味道。)
4.词语宝宝真调皮, 他们玩起了换位子的游戏呢! (屏幕出示:脑袋大大的、身子黑灰色的、尾巴长长的, 请学生认读。)
5.这些词语宝宝们手拉手组成了一个句子, (屏幕出示一个句子: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甩着长长的尾巴, 快活地游来游去。) 句子很长, 敢读吗? (指导学生把句子读通, 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小蝌蚪的可爱, 把句子读得有感情。)
【设计意图:识字终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不能放弃耕耘的田地。低年级孩子“字”的目标的达成, 是以选文的学习为主要载体的。“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是一个集合, 集合的依据是它们在选文中都是用来写小蝌蚪的样子的。读词语不只是符号的声音识记行为, 还可以夹带着从选文中转移过来的情感, 所以读“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的时候都可以带着喜欢的感情。调换词序进行认读, 一是换一种形式进行巩固认读;二是让孩子初步感受到同样的意思可以调换词序进行言说, 让孩子初步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灵活和丰富。】
6.看, 大屏幕上又跑来了一组词语宝宝。 (课件出示:四条腿
宽嘴巴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 谁能读?读着读着, 你们发现没有, 这些词语写的都是谁啊? (青蛙妈妈) 是的, 读了这些词语, 我们知道了青蛙妈妈的样子, 谁会这样说话? (屏幕出示练习:青蛙妈妈有__________。)
预设的课堂生成为:青蛙妈妈有四条腿, 有一张宽嘴巴, 有一件碧绿的衣裳, 有雪白的肚皮, 有一对大眼睛。
【设计意图:词语是最小的意义单位, 当我们把词语与课文情境相结合时, 词语的认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所以认读与识记效率就大大提高;当词语与说话相结合的时候, 词语的认读因为有实践运用的促进, 所以词语教学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7.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更难的字, 有信心挑战吗? (屏幕出示“变”, 组织学生认读, 并进行书写指导。)
【设计意图:文本主要写了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 “变”是文本内容的核心。从“变”字的认读到书写再到寻找小蝌蚪的变化, 这个环节的预设在整个课堂教学情境中有承前启后的价值。】
三、抓“变”读文, 了解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1.这个“变”字就藏在咱们的课本中呢, 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 找一找“变”藏在哪个句子里?
谁找到了?请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主要落实下列句子的教学:
(1) 小蝌蚪游哇游, 过了几天, 尾巴变短了。
(2) 小蝌蚪游哇游, 过了几天, 长出两条后腿。
(3) 小蝌蚪游哇游, 过了几天, 长出两条前腿。
(4) 不知什么时候,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借助这些句子达成的教学内容是:把这些句子读通, 并读出“游哇游”的味道, 了解小蝌蚪的变化。
2.老师这儿有5张关于小蝌蚪的照片, 谁能按顺序, 把它们贴在这5个方格里?并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排?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 抓住“变”走进文本, 读通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 同时获得小蝌蚪成长的基本常识。】
四、巩固识字
1.小蝌蚪和我们小朋友们一样, 也在慢慢地长大, 最后变成了一只大青蛙, 我们真为小蝌蚪感到高兴!
2.小蝌蚪们也想考考我们有没有变聪明, 它给我们带来了几张荷叶, 荷叶上都有字。如果你读对了, 小蝌蚪就会长成青蛙。 (屏幕出示课文的相关词语, 组织学生进行认读巩固。)
3.书写指导“有”“在”。
4.课堂小结。
7.以妈妈的爱为话题的作文 篇七
某天,阳光的挪移照在了大地上,而我的头上似乎有一片隐形的乌云,考试又没考好,这片乌云随着我走了一道,一直到了家,我才感觉温暖些,她问我:“今天满分的可没有你啊,得多少分啊?”“80。”我小声地说道,似乎我的这一声被炒菜声挡掉了,她并没有说什么,便继续做菜了,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和缓慢的步伐,我不由心头被揪一样疼。在我写作业奋笔疾书时,她静静地走过来,弯下腰,用她那粗大的掌心轻柔地抚摸我的头,“来,有不会的题吗?我来给你讲讲。”我抬起头来,看着她的眼角不知何时爬上的细纹,她明亮的眼睛似乎也有些暗下来,我微颤着说:“妈妈……”
她对我的爱似乎透过阳光,明亮了起来:犹记得,我水杯总是装满了温和的开水,这水不表现了她对我浓浓的爱吗?犹记得,我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漂亮的字体,这字不表现了她对我一点一滴的深情的爱吗?犹记得,我的心房里总是充满了她对我最美好、最幸福的爱,她总是为我不停地付出,为我消耗她的年华,为我……
8.以妈妈为话题的四年级作文 篇八
记得那是春节前的某一天,我还在暖暖的被窝里的时候,妈妈对我说:“快起来吧,我要出去一趟。”“干什么去?”“给我和你姥姥姥爷买新衣服去。”“才几点就去?”“小懒虫,都九点半了。对了,你跟不跟我去?”“我去。”我一骨碌爬起来穿好了衣服就跟妈妈出去了。
到了市场,我们直奔老年人鞋专柜。忽然,我看见了一双漂亮的老年鞋,忙叫妈妈过来。“妈妈,这双鞋好。”妈妈也看中了它的花样,连忙脱下鞋来试一试合不合脚(妈妈的脚和姥姥的差不多)。“还可以。”妈妈好像在自言自语。于是妈妈把它买了回去。我们还给姥姥、姥爷买了羽绒服、鸭绒裤。我们满载而归,虽说是满载而归,可还是像少了什么似的,到了半路我才想起来,忙对妈妈喊“妈妈,你的年货呢?”“呀,我怎么忘了我的东西了呢?算了,我的回头再买吧。年纪大了老爱忘事。”她虽然这么说,可我知道,是她心里只想着姥姥、姥爷了。
中午,我们把年货给姥姥他们送去,姥姥他们乐颠颠的试着年货“这个鞋有点大。”姥姥小声的说,虽说是小声说的,可妈妈还是听到了,连忙追问“有点大吗?来,我摸摸。”……
下午,妈妈不辞辛劳的带着姥姥去试鞋,过了好一会,妈妈总算回来了,我问妈妈“妈妈你的新年货呢?不会又忘了吧?”“我还真的又忘了!”妈妈说。我们都笑了!
9.以妈妈为话题的六年级作文 篇九
我的妈妈有着一张圆圆的苹果脸,鼻子挺挺的,上面架着一副红色的眼镜,看起来很有气质。只是身材稍胖,可算是美中不足啊!
我妈妈的厨艺可好了。
瞧!她又挎着菜篮回来了。那菜篮就像一个魔术盒,能变出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你想吃什么就能变出什么来。等我做完作业出来就可以看到满桌的佳肴,哇!全是我爱吃的!顿时满屋飘香,让我食欲大开。老妈做的菜可称得上色、香、味俱全,香就不用说了,光说色,你看:青椒绿得像翡翠,莲子百合汤白得如天山雪莲,红烧鱼亮得似金子。至于味道嘛,我用筷子夹了一块红烧鱼,啊!回味了好久呢!妈妈做的菜可真好吃啊!
妈妈不仅厨艺高超,还非常关心我。
记得那一次,我在草坪上跳绳,突然,绳子绊倒了我,我摔在了一块石头上,幸好用手撑住了,只是腿上擦破了点皮。我一下子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大哭了起来,妈妈马上跑过来问:“怎么啦,宝贝?”“我摔到脚了。”“好了,好了,妈妈给你揉揉,现在痛不痛啊?”妈妈和蔼可亲地问。“嗯。”我摆着一副委屈脸说。随后,妈妈二话不说,把我背了起来,跑回了家,把小心翼翼地把创可贴贴到我受伤的腿上。我不哭了,妈妈也笑了。
10.以妈妈为话题作文 篇十
终于有一次机会可以回报妈妈了。记得有一次,我的妈妈生病了。我放学回来之后,就看见妈妈脸色苍白,很难受的样子。我想:妈妈肯定是生病了,要不然妈妈怎么会这个样子呢!我二话没说,从柜里拿出了一床大厚被,给妈妈盖上了。这才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了?”妈妈回答说:“我没事,只是小感冒,快去写你的作业吧。”我说:“好的,那您先休息一会吧。”
我写完作业之后,就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说:“爸爸,你快回来吧!妈妈生病了!”“是吗?你先照顾好妈妈,我马上赶回去,不过要四、五个小时之后才能到家。”爸爸说。我问妈妈:“妈妈,你饿了吧?”“我还真有点饿了。”妈妈说。于是我就说:“妈妈,那我做碗粥吧!”妈妈说“谢谢了!”我赶快来到了厨房,开始用妈妈以前教过我的方法做了起来……
当我把一碗香喷喷的粥做好,放到妈妈面前,让妈妈吃。妈妈吃了一口说:“真好吃啊!我儿子真能干啊!”
过了二、三十分钟之后,我又给妈妈吃了药。等爸爸回来了,妈妈已经好多了,爸爸也表扬我会照顾和关心妈妈了。
11.以妈妈为话题的小学生作文两篇 篇十一
花婉婷
我有一个美丽、耐心、又疼爱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很美丽。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扎着一个马尾辫显得可精神啦!妈妈的眉毛细细、弯弯的,像一轮弯弯的明月。妈妈的眼睛大大的还是双眼皮,我也遗传了妈妈的双眼皮,让我的五官变得更漂亮。
在我写作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题目。有一次,我遇到了数学难题,这个题目可把我难住了,我急得汗都要流了出来。于是,我便去问妈妈,妈妈耐心地给我讲解数学题目,还告诉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着急,要多动脑筋,耐心地解决问题。
我的妈妈还很疼爱我。每天一大早,她就得起床把我要穿的衣服、书包收拾好,给我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为我一天的学习生活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就是美丽、耐心、疼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
郎君彤
我的妈妈是一个非常喜欢爱美的人。
她有一对宛如月牙般的眉毛,还有一对明亮的眼睛像两颗透亮的大宝石。她的鼻子特别的高,很漂亮!精致的脸蛋越看越漂亮。
我的妈妈为了保持她的漂亮的脸蛋,她每天晚上都敷好几张面膜,为了给她干燥的脸补水保湿。我告诉妈妈敷太多的面膜对皮肤是有害的!但是妈妈总是撅撅嘴。
有一天我听见化妆室里传来妈妈的尖叫声,哦!原来是妈妈的脸上长了一个大大的痘痘。看着妈妈焦急的样子,我向她撅撅嘴,做了一个鬼脸。
这就是我漂亮又爱美的好妈妈!
12.以妈妈的爱为话题的作文 篇十二
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也是无价的。她有一颗纯洁无暇的心灵,妈妈为我们整日整夜地操劳着,无怨无悔。妈妈如同一颗明亮的星星,永远照耀着我们头顶的一片蓝天。
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侯,妈妈打了我一次,那是我第一次挨打,让我刻骨铭心。那一次,我做值日,我拿着扫把和同学互相打闹,把别人打哭了,我一时不知所措,蹲在角落里眼巴巴地看着。这件事让妈妈知道了,回到家里,把我拉进房间,关上门,将我扔在床上,把我裤子扒下来,重重地打我屁股。顿时,我的眼泪涌出了眼眶,“啪嗒,啪嗒”地流了下来。我用余光看了一眼妈妈,妈妈的眼里噙着泪花,眼睛通红通红的,手微微颤抖着,用手摸了摸我的头,说:“下次不要跟同学打闹,不但容易伤害自己,而且还容易伤害别人。”我的眼睛又湿润了,我感受到这次挨打中隐藏着深深的母爱。
是的,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有风风雨雨,难免会有失败和挫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这条路上你只有去感受母爱,她才能在你心中指明成功的方向。
【以妈妈的恩情为话题的作文】推荐阅读:
母亲的恩情作文400字09-16
感恩党的恩情09-07
回报恩情作文07-07
《母亲的恩情》优秀教学设计09-25
母亲的恩情优秀教案设计10-06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册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10-07
以对不起妈妈为题的作文06-22
清明难忘师恩情散文随笔10-30
300字的优秀作文:为妈妈洗手10-23
以妈妈为主题的小学生优秀作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