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共9篇)
1.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 篇一
被动房—房屋发展的必然趋势
被动房是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等各种被动式节能手段与建筑围护结构高效节能技术相结合建造而成的低能耗房屋建筑。这种建筑在显著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同时,可大幅度减少建筑使用能耗,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主动式机械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被动式房屋不仅应该是建筑节能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应该是房屋发展的必然趋势。
被动式房屋在寒冷地区的采暖需求是15 kWh/(m?a),仅相当于我国北方65%节能标准的1/4~1/10,甚至更低。被动式房屋可以做到取消传统采暖设施,依靠自身的得热,如灯光、人体、办公设备等发热满足冬季室内有20 以上的温度。虽然被动式房屋发明者的初衷是让人们在没有供暖设施的情况下也能使室内有20 以上的温度,随着被动式房屋技术的日臻完善,其高舒适性和能耗大大低于传统建筑的特性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认知。它对于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呈现出来。1被动式房屋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被动式房屋自瑞典隆德大学Adamson.Bo教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后,德国物理学家 Wolfgang Feist在1991年建造出全世界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被动房以来,至今已有近6万栋,总建筑面积达4千万平方米的建筑。建筑类型涉及居住、办公、学校、养老院、工厂、超市、宾馆等等。一些对节能减排比较重视的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了新的建筑节能目标。
德国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德国率先宣布放弃使用核能,而核能占其能源供应的40%。德国2011年提出了新的节能目标,即自2019年1月1日起, 政府办公建筑将成为(近)零能耗;自2021年1月1日起, 所有的新建建筑将建成(近)零能耗;2050年所有建筑要节约80%一次能源。实现上述目标将为德国节省出近40%左右的社会终端能耗。
奥地利政府在相关专家数年的调查研究结果基础上,制定了能源自供自足循环经济政策,按照现在的实现速度,奥地利有望在2040 年实现“不再依赖石化能源”和“全国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梦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石化能源消耗的国家。
比利时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最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只建造“被动式房屋”的国家。从2015年1月1日起,比利时所有新建建筑将按被动式房屋标准建造。
2009年12月18日欧盟决议:“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潜在的能源” 自2020年起,所有新建建筑必须达到“近零能耗建筑”标准。此项规定意味着: 新建建筑要达到零排放建筑标准、建筑物所需余下能源由再生能源替代对建筑物的改造也必须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掘其内在的能源潜力。
这些国家和地区逐渐将自己的房屋建设成被动房,不但将极大地节省能源,使其建筑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而且房屋寿命可以得到极大的延长,资源与环境可以有效地得到保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被动式房屋是人类得到永续发展的必经之路。2我国被动式房屋的发展状况
随着秦皇岛“在水一方”和哈尔滨“辰能.溪树庭院”的建造成功,有别于传统建筑的“被动房”逐渐被人们知晓。到目前为止,列入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项目涉及到个22个项目单位的37栋示范建筑,总建筑面积33万m2。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工业厂房、办公楼、幼儿园、教学楼、纪念馆、学生宿舍等。涉及到的省份有:河北、山东、辽宁、青海、黑龙江、福建、内蒙古、湖南和江苏。其气候区涉及到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青藏高原。目前已获得由德国能源署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中心颁发的“被动式房屋质量标识”的项目有秦皇岛“在水一方”C15#和哈尔滨“辰能·溪树庭院”B4两栋住宅楼。山东维坊的“未来之家”已经通过测试,有望在2015年的绿色建筑大会上获得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德国能源署颁发的“被动式房屋质量标识证书”。
秦皇岛“在水一方”C15#楼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被动式房屋质量标识”的项目。两年的测试数据表明:在居民普遍没有入住,只有两户人家入住的测试条件下,能耗指标和室内环境指标基本上满足预期设定的被动式房屋的各项指标要求。充分验证了“被动式房屋”具有良好的室内舒适性和极低的采暖与空调能耗的特性
除了河北省颁布的“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使河北省的被动房建设有标准可依外,我国被动房的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2015年底将编制完成黑龙江省“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青岛市的“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节能设计导则”。辽宁、青海、黑龙江、福建、内蒙古、湖南和江苏正在建设省内的第一栋被动式建筑,其它省份还没有被动房项目。随着被动式房屋的好处被愈来愈多的认知。大力推广被动房将对我国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被动式房屋改变着人们的室内外环境、改变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社会和环境。被动式房将在以下几方面产生影响:
1)彻底改变我国建筑寿命短的现状,促进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
同节能能源相比,被动式房屋对促进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尤其重要。在现代工业之前,中国建筑五千年史中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特征。其大部份的木结构建筑和砖石结构虽然达不到很长的寿命,但是由于人口较少,建筑物的总量较少,并且对室内环境要求较低,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并没有对环境造成太大的破坏。建筑物破败之后,其建筑垃圾基本上回归自然,没有给自然界留下任何污染源。但是,我国的目前城镇既有建筑总量已经超400亿平方米,建筑使用寿命不管是某些学者说的30年,还是达到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的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到100年,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保持城镇每年4~13亿平方米的建造量。按农村人口7亿,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估算,我国农宅的建筑面积总量应超过200亿平方米。同样按照30~100年的使用寿命估算,我国农宅的建造量将维持在每年2~6亿平方米的建造量。虽然它可以使建筑业成为GDP的强大推动力,且我国已经稳居钢铁、水泥、玻璃、陶瓷的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多年,但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持这样的世界第一了。
被动房从原则上讲应该是“永远不坏的房子”。它整个结构体系处在保护层当中,免受风、霜、雨、雪的侵蚀,一年四季基本上处在20~26℃之间。那么建造被动房会不会影响我国未来的GDP?恰恰相反,如果我们对现有的6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按被动房标准进行改造,以每年改造2亿平方米计算,还需要300年才能完成。也就是说,被动房可以为我国至少300年的GDP做贡献。
2)被动式房屋可在没有采暖设施的条件下,为人们冬季提供温暖的室内环境 建成的哈尔滨“溪树庭院”和秦皇岛“在水一方”被动房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相比节省采暖费相比,人们更看重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被动房可以实现在冬季不取暖的条件下,维持室内有20℃以上的温度。利用这一手段,可以不在给国家增加能源消耗的前提下,满足人们冬季室内温度的需求,并使人们拥有比普通房屋更加舒适安全的室内环境
我国有6亿人口生活在夏热冬冷地区。这一地区冬季低于10℃的天气超过80天,处在10~15℃的天气超过50天。这一地区冬季阴冷潮湿,冬季相对湿度普遍大于70%。受国家供暖政策的影响,这一地区至今绝大多数房屋没有集中供暖设施。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愈来愈多的人渴望冬季室内也像北方一样有一个温暖的室内环境。而被动式房屋就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手段。
很难配备集中供热实施的房屋也可以用建造被动房手段解决冬季供暖问题。中德试点示范项目中有一个18层的居住建筑在青海乐都。设计这栋建筑的冬季新风、采暖和生活热水完全靠太阳能解决。项目建成之后,很可能是中国最接近零能耗的房屋。
3)被动式房屋可实现极大节能减排,使房屋采暖彻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建造被动房的初衷是采暖不用外界供给能源。一个被动式房屋至少可以比普通的建筑节能出90%以上的能源。以中国的81亿平方米的北方采暖居住建筑为例,现在每年采暖锅炉消耗2亿吨标准煤。如果这一地区的新建建筑按照目前国家的现行节能标准建造,以最保守的估计,到2050年将提高到3.85亿吨标准煤,净增1.85亿吨标准煤;如果按被动房标准建造,则增加到2.5亿吨标准煤,将增0.5亿吨标准煤。如果我们把现有的北方采暖区的居住建筑按被动房标准进行改造,则可把现在的2亿吨标准煤降低至2187万吨标准煤。如果到2050年中国北方地区的居住建筑全部为被动房,则我们可以把采暖耗煤总量控制在7000万吨左右。而这7000万吨完全可以用可再生能源来满足,也能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累计节约59亿吨标准煤,减排165亿吨的CO2。
为了保证冬季送入室内的新风有16℃以上的温度。哈尔滨“辰能.溪树庭院”采用了生物质锅炉、生物质燃料为冬季新风加热。这个项目说明,即使在严寒地区,被动房仍然能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是可再生的,而后者不可再生。这样,住在被动房人就不用担心燃料的短缺和能源价格的上涨。
如果我们国家的房屋都是被动房,那么有可能节省出我国40%左右的社会终端能耗,可以极大缓解能源紧张。如果我们不需要燃料供暖,我们将彻底摆脱由于冬季供暖所带来的一切麻烦:煤的开采、运输与贮存;供暖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冬季的烟尘与雾霾;采暖计量与费用的收取;燃料费用的上涨;由供暖系统所造成事故(比如因供暖系统爆裂而导致无法供暖等)。
在奥地利、瑞典和德国等国正利用被动房的技术手段使房屋采暖日益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的同时,我国建筑总量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却呈逐年上升趋势。建筑能耗的增加主要因素:一是不断增加的新建建筑带来的能源消耗刚性增长,二是人们追求更舒适的室内环境造成的能耗的增加。被动式房屋可以在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追求舒适的同时,使采暖能耗降到最低。如果我国能够通过按被动房标准建造新建建筑和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我们就有可能降低建筑能耗的总量。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必然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降低。瑞典的哥德堡通过建筑节能的手段,用了27年的时间,使整个城市的CO2排放降低的了50%,SO2排放降低了100%,NOX排放降低了90%。最终使城市彻底摆脱了雾霾的困扰。
4)被动房可以极大的缓解夏季用电高峰的压力和城市热岛效应
被动式房屋的空调负荷是普通房屋的1/4~1/10。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房屋都变成了被动房,那么至少可以使现在的夏季空调负荷降低四分之三。我国许多城市在夏季都要经历高温酷热,为了满足居民空调需要,就要配备足够的电力,而很大一部分电力负荷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处于闲置状态。还有一些城市,通过给工厂拉闸限电以满足居民空调需求。如果现有房屋变成被动式房屋,那我国城市的电力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随着我国城市房屋建造量的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变得愈来愈严重。上海、北京和重庆的城市热岛可比正常区域高出7~9℃。城市热岛提高了整个城市温度,造成了空调能耗进一步的上升。而被动式房屋不会产生热岛效应。如果把产生热岛的普通建筑改造成被动房,将会消除热岛。这样,随着城市被动式房屋逐渐取代普通建筑,城市在夏季的温度也会降下来。
5)促进建筑、建材行业的产业升级与发展
建筑质量自上世纪80年代建筑产业工人逐步被农民工取代之时,就成了让人担忧问题。人们在为建筑究意能用多少年而纠结。而建材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阻碍了我国的行业进步,更是腐化市场环境,其结果是全社会资料能源的巨大浪费。我国建材成本和建筑建造厂本确实远低于德国和瑞典,但我国的建筑寿命只有50~100年,后者却是可用几百年的建筑。一名德国专家测算,被动房所有的投资成本可在60年中通过能源的节省回收回来,以后这座房子就是一个不用供暖系统的白用的房子。而我们的房子在60年之后就要拆除重盖了。重盖就要造成一堆建筑垃圾,再耗一遍资源与能源。我们需要多少能源与资源可以支持这几十年一次的大拆大建。
建造被动房就要用长寿命的好产品。材料商要供应最好的产品、建造商要精心的施工才能达到被动房的要求。到了被动房之后,可以取消采暖系统,大大降低空调系统投资。而建比我国现行节能标准高的房屋是一个不经济的做法,它只会带来房屋建造成本的增加,节能效益并不明显。可以说,被动房让大家必须供应合格产品的前提下进行竞争。而且,因为不好的产品用在被动房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使得人们不敢以次充好。在被动房产品供应商中,他们基本上遵守质量上万无一失的原则,中国原料不满足要求,他们会不惜成本买国外的。这样,被动房就会提供一个竞优的市场机会,就会促进我国的产业进步。同样,建造商再不可能粗制滥造,以结果为导向的检测倒逼工人必须每一步都要精细施工。
6)在雾霾严重的今天,被动房给人们提供了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
被动式房屋可以在重度雾霾情况下,提供给人们安全的室内环境。表2是秦皇岛重度雾霾条件下,不同区域空气PM2.5情况。被动房室内PM2.5是室外的1/7左右。这是因为被动房的密封性特别好,门窗密闭后,空气只能通过高效热回收的新风系统时进入室内。新风系统不但将室内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控制在1000ppm以下,而且室内的PM2.5也会在重度雾霾条件下将有害物质过滤,从而使室内空气处于安全状态。值得一提的是一种采用纳米技术可对水分子透过进行控制的过滤膜。新风系统采用这种过滤膜,可以有效降低PM2.5,可控制水蒸气的进出,并且在全热回收过程中膜表面不会有霉菌的产生。它有15年以上的寿命,并在使用期内免清洗。在雾霾常发的今天,被动房能够给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室内环境。7)提供人们清晰的建筑节能理论,使建筑节能技术变得简单易行
被动式房屋把外围护结构做到了极致,无热桥,无空气渗漏。这种特性使得被动房的能耗计算方法变得简单明了。譬如:热桥能耗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被动房无结构热桥,也就不需要计算。普通房屋空气渗漏情况难以确定,也就不可能准确计算空气渗漏所带来能耗损失;而被动房的新风是有组织的,换气是按照人的需氧量确定,这样被动房的空气交换所带的损失就变得可计算,易计算。
被动房的产生使建筑节能技术变得简单易行。被动房是在达到明确的能耗指标的前提下,所采用的技术和花费愈少愈好。这种以结果论英雄的评判方法简单而公正。建造被动房时,不是要选“高大上”的技术而是选管用的技术,不是选用的技术愈多愈好,而是愈少愈好。4 我国被动式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发展被动房可能会面临许多困难,诸如承受不了增量成本,缺乏政策激励,无标准可用,专业人员匮乏等等。但是,被动房能否成为国之利器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没有任何激励政策支持下,依然有开发商敢自担所有风险建造被动房。总而言之,被动房是利国、利民、利他、利已的事业。
2.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 篇二
●●走进多媒体, 参与更便利, 教学更生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学习的巨大动力。而在幼儿园教学中, 有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学起来枯燥乏味、神秘难懂, 这直接影响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其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直观的形象再现了客观事物, 它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静止的问题动态化, 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使幼儿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幼儿园一位数加法的教学就可以用Flash显示动态, 优美的图片:一片绿草地上飞来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接着又飞来了两只, 让小朋友回答一共有几只;小猫先钓了3条鱼, 又钓了4条, 让小朋友算出共钓了几条……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 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总之, 上课伊始, 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了, 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 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走进多媒体, 快乐又简单
多媒体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 可集中显现出时空变幻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态的色彩美、语言表达的音韵美、师生关系的和谐美。这种情境能把学习的内容在动和静、虚和实、远和近、快和慢、大和小之间相互转化, 打破了多种限制, 尤其是迅猛发展的动画技术可以表现生活中某些幼儿无法亲自感受的事物。比如, 让幼儿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一活动时, 为了解决农村幼儿知识视野贫乏,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让他们更多、更直观的欣赏到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一一显现, 极大增强了教学的密度, 节省了教学时间, 减轻了幼儿学习时的负担, 优化了教学效果。又如, 在认识了几何图形后, 要让孩子们立即寻找出生活中的图形是比较困难的, 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捕捉事物的显著特征, 制作了图形渐变再组合成实物的动画。当一个个平面图形经过移动、组合, 拼成一件件小朋友所熟悉的生活实物时, 大家的感官被调动, 积极性又一次被激发, 从而调节了幼儿的课堂学习氛围, 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走进多媒体, 实现智慧碰撞
在《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 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发展语言能力”。在传统语言教育中通常通过几幅图片、几张画的教育方式进行, 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幼儿的需要了。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故事的意境、内容、语言融合在一起, 并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出来, 极大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生动的动画与多变的表现方式, 将抽象的文字知识形象化、兴趣化, 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最后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行语言交往, 使幼儿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真正体现了“乐中学、动中学、玩中学”这一观点。这样不仅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如在认识《四季》这一活动时, 我利用动画课件生动地展现四季的变化, 让幼儿对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燃起了孩子表达的欲望之火。他们思维活跃, 联想奇特, 发言踊跃, 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发现。例如, 在幼儿园《认识人民币》活动中需要超市情景的创设, 我们不能将现实的超市搬到课堂上来, 却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情景展现给幼儿。当一件件小朋友所熟悉的生活实物展现在他们面前时, 大家的感官被调动, 积极性又一次被激发, 从而调节了幼儿的课堂学习氛围, 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并让幼儿去控制、操作、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提供的各种功能, 提高了幼儿相应的动手能力。
3.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 篇三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32-01
一、教育.教学与生活
1、教育
“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存在一定争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传统的教育定义来讲,教育可以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与教学
从某种角度来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而教学又是教育活动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是对知识、经验、方法、能力的传授过程。教学,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术语,从师生的角度出发大致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这一观点把教育观点限定于教师的教,而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属于教学范畴;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这种观点是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双方矛盾和依赖的过程。事实上教育与教学不能脱离,正如同被广泛认可的那样“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找不到无教学的教育”,教育包含教学,教学服务于教育。
3、教育与生活
文艺复兴运动运动通过抨击宗教神学对人的压抑,宣扬人文主义,开启了教学生活化的进程。卢梭认为“儿童的生活本身就是教育”;斯宾塞把教育看成是为儿童今后的生活做准备的一种活动;怀特海认为教育只能围绕“生活”这一主题教人们怎样运用知识理解生活服务生活;杜威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他在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这些国外著名教育家在教育领域做出了显著成效,但都表示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即教育与生活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化教育理论最著名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学理论,他认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与学的核心是要 “教学做合一”。后来,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反对旧中国脱离生活、死读书本的旧教育思想,试图用“活教育”理论改变中国旧教育。陈鹤琴认为,所有的课程都是从人的实际生活经验中选取来的,学生的言行,生活中的万物都可以是儿童的课程;只有教材的内容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儿童才会更热情更积极地投入学习,发现方法。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
“教学生活化”指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能有效的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关于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整体结构应该存在于现实之中,只有密切联系实际的数学习,能充满着各种关系,学生才能将所学的数学与现实结合,并且能够应用……”简单地理解,数学来源于人类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并且应当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除名师大家外,李燕(2006)在其毕业论文中表示“数学教学生活化不是漠视教学科学化,不意味着教学等同于生活,也不是要使教学回归到那种原始的、混沌的日常生活,而是要借助生活范畴所蕴涵的思想资源来分析思考并解决目前的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林颖(2012)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在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改革教学自身与生活严重脱离的一面,在认清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再多点生活味, 使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导引教学前行的方向”等等国内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对教学生活化也给予了热忱关注。
人们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第一,数学教学应当回归生活世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教学设计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第二,不在于回归生活,而在于超越生活,现实生活只是教育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最终要被人们在教育引导下改造和超越。数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为学生的发展做准备,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第三,应当是以“生活化”的素材与方式展开数学教学,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提炼数学关系,训练数学思维,发展数学能力,感受数学价值,让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积累“数学化”的经验,学会以“数学化”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小数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相对于“教学生活化”的概念,教学对象更明确,更强调的是小学和数学的特点。指面向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将数学,思考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关系。通过这一途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过程的同时,积累数学化的经验,达到在后期不仅能够将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还可以运用数学化的方法和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再者,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阐释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提供了指引,同时标准中还指明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联系实际生活,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并学会用数学的思想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和训练儿童的认知、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教学生活化及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繁荣发展,加之小学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特殊地位,都验证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 金建生.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辩证存在[J].教育评论.2005(2).
[2] 李燕.教学与生活——论回归生活教学的理念与策略[D].西南大学.2006.
[3] 任利娟.弗赖登塔尔现实数学教育思想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
[4] 熊 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物流信息化平台发展的必然趋势 篇四
与国外的物流信息化发展速度和规模相比,我国的物流业发展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认知不够,还停留在传统的物流发展阶段,严重的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而物流信息化平台的缺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广泛,都对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其实,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立,给物流从业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好处,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物流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让广大的物流从业者:物流公司、车主、快递公司等企业都可以方便,快捷的提高企业知名度和轻松获得交易的机会,但是随着物流信息平台的日益增加,笔者通过近期的调研,发现有很多不负责任的平台,发布一些虚假信息,以达到私利的一个目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要谨慎选择,不可盲目,谨防掉入有心人士设下的陷阱当中,通过网络调研和有关人士的友情推荐,国内专业的物流信息平台中国物通网采用三网同步传播的方式,让物流企业找车,找货,可以更轻松,更省钱,同时围绕着“物流”这个主体,建立了物流招商加盟频道、物流招标频道、物流产品设备频道,物流招商加盟频道为广大的物流、快递、搬家企业提供了一个能快速扩张企业各地网点的平台,让更多想加盟物流实体的个体或公司能迅速找到合适的物流企业。解决了中国“物流信息不对称”的历史瓶颈问题。
总之,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供给时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将再创新高,引领物流新时代!
5.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 篇五
12级学前教育专业 马彩玲
摘要:教育的重要作用是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这就要求幼儿园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着眼于现实的基础上,必须放眼未来。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做到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沟通,并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幼儿园要把家园合作教育纳入整体教育工作计划之中,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关联词:家园合作 师幼关系 师幼互动
一、真诚沟通,互动双赢
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其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识。家庭及社会各界象关注学校教育那样关注幼儿教育。多数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不仅看重幼儿园先进的教学设施,而且更看重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与保教质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教质量的提高单靠幼儿园教育本身难以奏效,必须站在新的高度,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纲要》的论展家长工作的指导思想。我认为要做好新时期的幼儿园家长工作,必须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既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又要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策略。述无疑应该成为我们开展家长工作的指导思想。我认为要做好新时期的幼儿园家长工作,必须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既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又要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策略。
(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第一,真正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坚决抓好落实。要建立健全幼儿园家长工作制度,每学期制定家长工作计划,学期末将家长工作列入幼儿园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真正使家长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第二、要把家长和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在共同教育幼 儿的问题上,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儿的使命。
第三、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教师要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
(二)研究工作策略,创新幼儿园家长工作思路。
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南,有对教师在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正确的角色定位,有对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工作目的、任务的正确认识,我们做好家长工作就有了充分的信心。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还必须针对实际问题,深入研究工作策略,不断创新、改进工作思路,确保幼儿园家长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在这方面我园的具体做法是:
1)平等对话、真诚沟通,这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基础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这是体现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家园沟通,达到同步教育的基本条件。为了让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配合幼儿园教育,每班的家长园地都设立各种版块,并做到“四公布”:开学初公布学期幼儿培养目标;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标;每周公布一周活动安排在开展新的主题活动之前,公布栏中增设了“请您配合”一项让家长和孩子先有目的地进行关注,并请家长协助完成目标。如小班主题教育《找春天》活动中,教师在“请您配合”中写到:“请家长带孩子到郊外寻找春天,在外出活动中请您保护好孩子的安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公德意识:如尊老、爱护花草、不乱扔废弃物等。”短短几句话既使家长明确了教育目标,又使家长知道了为配合目标的落实自己应如何做。
2)开展平等对话、交流,这是增进家园了解、促进沟通的有效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家园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和各种不协调,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必须改进家长会方式,由原来的教师一言堂模式变为百家争鸣式的辨析会。其目的就是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将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热点话题作为案例,召开家园辨析会,我们感到会上气氛活跃、家长各抒几见、论点的针对性很强,从中教师也了解到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家庭教育和幼儿园之间的差距。为了和没有到会的家长共同分享,再以“家园主题辨析会论坛一瞥”的形式,将优秀的家教观念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为全园家长设立了交流、对话的平台。每当幼儿入园、放学时展示版前都簇拥着不少家长,针对某些案例有的在评论、有的发表看法、有的不住地点头,我想这就是平等对话、交流的魅力所在。
3)创新沟通方式,这是畅通家园联系渠道,保持家园互信的最佳思路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我们应努力挖掘家长园地的潜力,怎样让家长积极参与,让家长园地搞“活”起来。首先要让教师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学期初对教师进行了有关家园互动窗口的知识讲座,同时提出优秀家长园地评选活动的标准,并将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期。活动中我们发现各班家长园地的设计和创设都很独具匠心,栏目也是丰富多彩,其中家园互动内容占的比例很大。有“老师我想对你说”、“亲子乐园”、“童言稚语”、“你一言我一语”„„每个班级展示的互动成果形式也大不相同:有生动活泼的照片剪影、有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体会、有理论性较强的家教论文„„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得家长园地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每班的家长园地面前都吸引了许多家长的目光,使家园互动起到实效。学期末,又以公平、公开的形式由全园教师和家长代表进行无记名投票,选出票数相对集中的班级为我园优秀家长园地,从家长评选反馈表上看到,有 对我园家长园地工作的赞许和肯定,也有对这一工作的良好建议。创新沟通方法,方便更多家长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又一举措。在传达室墙上设立“信息袋”。“信息袋”不同于一般的意见箱,它是一只开口式的布袋,便于拿取,从形式上就拉近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有一种温馨感觉。一些双职工家长早晨时间紧来不及和老师交流,或有关事情需要师帮助的,在“信息袋”中为家长提供纸和笔,让家长写明事情,并将孩子的班级姓名写清楚。每天值班教师将方便条在8:30前送到班主任手中,让班主任即使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在“信息袋”中有幼儿请假条,有喂药的要求„„虽然这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小小的“信息袋”帮助了百忙中的家长,以另一种形式架起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新生入园”系列活动中,向家长发放了“新生生活情况调查表”,帮助小班教师了解幼儿生活习惯,印发了“新生入园”专刊,给每位新生家长。不仅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入园需要做哪些生理、心理方面的准备工作,而且还向广大小班家长介绍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和营养膳食,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交到老师手中。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受到小班老师的欢迎,而且也为新生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开了一个好头!总之,我们呼唤的是不拘形式、有创新的沟通方式。同时我还认为,只要是有效的沟通,即便是在常规方式上的一点小小变化,也是创新。
(三)、引“资”——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创家园互动合作共育的新局面。
1、家庭教育资源的新型认识
家庭教育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矿物资源,它是一种人力资源,在开掘、提炼、加工、利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转化家长教育观念,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积极性方面狠下功夫。这就要求我们幼教工作者要以平等合作的态度,真诚的与家长沟通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3 对家庭教育资源中消极因素的纠正、转化,以及对家庭教育资源中潜在因素的发掘、激活应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要任务。不可否认,目前家庭教育中应试教育观念仍然影响着一些幼儿家长,表现为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生理发育轻心理疏导,忽视孩子独立人格,对他们赋予过高的期望值,严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这些消极因素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合适的方式,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家长工作中,很多教师抱怨家长不配合、不支持幼儿园工作。仔细分析,原因出在我们幼教工作者身上。是我们对家庭教育资源中的潜在因素发掘不到位,没有针对每个幼儿家长的个性特点、职业特点、家庭背景有的放矢地开展个别沟通、对话、交流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工作更细致、更精心、更扎实。注重发挥家长独特的教育优势,动员他们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这样,家园之间良好的互动局面会很快打开。
2、家庭教育资源的良好利用
客观地讲,开展家长工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搞好幼儿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手段。无论是家园互动、还是家园合作共育,其目的都是为了整合并充分利用家庭中的幼教资源,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育工作。而家庭教育资源尽管丰富、珍贵,并不是现成的、完美的,搬过来就可用的。它就象天然矿石一样,需要我们每位幼教工作者以高度的智慧去开掘、加工。这种开掘、提炼、加工、利用的过程,就是我们目前所从事的幼儿园家长工作。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首先要全面分析研究家庭教育资源的特点:存在哪些积极因素,可以直接利用;哪些是消极因素,需要我们下功夫纠正、改进;哪些
是潜在的因素需要我们去开掘、梳理、激活。这项工作做得越细致,越周全,我们的家长工作就会开展得越到位、越有成效。
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中,我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如在中班阶段主题教育《我身边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发动家长把搜集、下载的各种图片以及孩子的玩具、生活调查表带到幼儿园,供孩子们认识、探究。这种教育效果是老师单靠说教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有的家长在带孩子外出时也不忘配合学校的教育,有向班级赠送图书的、有提供无锡特产小泥人供幼儿欣赏的、有带外地特产由大家品尝的„„由于家长的参与,这些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通过亲子活动,加深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3、家庭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
探索家长亲职教育是我们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的又一项举措。每学期初,我们就对家长的兴趣、特长、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家长的这些特点,我们有意邀请某些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设计组织活动给老师们讲座、给家长们传授知识或给幼儿表演等。家长教育资源犹如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幼 4 儿园各项教育工作中。邀请“律师爸爸老师”向教师们讲解“老师自我保护的法律知识”、请“医生妈妈老师”向广大家长传授“爱我明亮眼睛”的保健知识讲座、请“解放军爸爸”为幼儿表演„„这些活动使孩子们好奇、家长们感动、教师们受益,来自各个行业的“老师”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使大家开阔了眼界,获得了一些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了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这种尝试为家长和教师之间开展交流提供了平台,很受欢迎。
(四)、互动——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拉近学校和家庭的距离
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增添了乐趣。如我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家园同乐会,在同乐会上,以家庭为单位,表演了一个又一个的小节目《分香蕉》《让座》《洗手帕》《我的好妈妈》《我帮爷爷、奶奶做事情》等,通过表演让幼儿知道与他人分享,主动关心帮助长辈,爱护小弟弟、小妹妹,自己的事自己做等优良的品德,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环境,在“献爱心”的活动中,幼儿和家长向福利院的孤儿损献了书籍、衣物、玩具、食物、秋丽之小朋友将两本新书精装本带来了,并在书面上写着“福利院的小朋友,我爱你们”表达了一般童贞般的爱心,使幼儿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他人,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五)、家长会
开展家长会,向家长系统讲授科学育儿的知识,定期的开展讲座活动,组织幼儿 进行劳动技能表演或比赛,或根据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难题进行咨询,确实地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密切联系,共同教育好幼儿。
二、良好家园合作对幼儿的发展
一直以来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它能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园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仔细分析其中的含义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只有幼儿园与家园见进行有效的合作互动,整合并充分利用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地搞好幼儿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密切家园合作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呢?我觉得家长和老师都要加强沟通,架起幼儿园育家庭沟通的桥梁,双方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使我们家园双方都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从而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家园、师幼的共同互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所谓家园合作就是指家长和幼儿园互相配合,互相沟通,建立起一种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关系,从而达到对幼儿的成长教育起到同步、和谐、一致、互补的教育作用。而“师幼互动”是这几年在幼儿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它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及幼儿在园的生活,教师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幼儿近期的兴趣点及所需点,而新《纲要》中也处处体现了师幼互动的教育理念,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应如何与家长有效地沟通促进幼儿的发展呢?教师、家长均作为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是让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合作工作,使儿园 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而家长要经常与老师交流自己孩子在园和在家的具体表现,不要因为顾及脸面而“谎报军情”,甚至替代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老师反映的一些情况及时分析,并“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才是我们进行家园合作的重要目的。
(二)教师应尽可能地采取多种途径与家长交流。
为确保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我们应定期家访,保持家园联系,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纠正孩子的两面性行为。家长也要经常与老师交换对自己孩子的认识和看法,虚心听取老师的建议和要求,善于发现孩子的爱好、特长,共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加。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这时如果教师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如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教师应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表现,对“多事儿”的家长,教师要以一颗平等而细致的耐心来对待家长的挑剔,以宽厚的胸怀来接受孩子家长不同的意见,以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来改变家长的埋怨,对总不放心孩子的父母,教师要主动帮助其调整好教子的心态,请家长来园看半日活动,向家长推荐有关家教方面的文章,经常性的其家长约谈。教师应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热心与他们交流,向家长介绍其进步的地方,生活上要细心观察记录一天的表现,如吃饭睡觉喝水游戏等及时向家长交流,也可婉转地请家长将他要说的事写在纸条上,早上及时交给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介绍一些正确的育儿观念和方法,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双方的,但教师是专业人员,在与家长沟通中更要主动些,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真诚地与家长交流,尊重家长平等对待家长,这样,家长会在日常 生活中,更积极主动地协助幼儿园教育工作。
(三)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大教育资源。
“家园合作”也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受到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和关注。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持与主动参与。”在工作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唤醒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家长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的热情,为幼儿园献计献策,使幼儿园与家庭融为一体。“家园合作”活动是开展家教工作的一种形式,是使家长和老师、幼儿园建立感情的一条途径。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他就像一张无字无画的白纸,通过“家园合作”这张白纸会变得绚丽多彩了,更加鲜活,充满了生命。曾经有位教育家说,没有家长的支持的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持久的。只有受到家长认可和支持的的教育才能有利地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果,因此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园活动,如家委会、家长会、开放日、家长学校、亲子趣味运动会、家园联系手册等,通过家长与幼儿园的互动,家长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与学习,更好地认识自己孩子的特点,同时,也使幼儿有机会了解自己的父母的工作与“本领”,对家长产生敬佩尊敬的情感,良好的家园沟通促进了亲子交往,也密切了家园联系。家长也要主动向老师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情况,回家后有目的地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回 忆活动的简单过程,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可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能力及专心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另外,家长还需积极配合老师做好一些教育辅助材料的收集工作,这对于我们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都是有利的。
(四)加强幼儿园、家庭教育的同步化。
家园共育是世界幼教改革的趋势,大教育观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与幼儿园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它能建立起相互的理解与合作。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美国教育家兰迪-罗尔夫也曾对千万的父母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人父母的成功是你能为自己的未来所做的最好的投资,也是你最富有创造力行为,它能给你带来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也是你遇到的最严峻的挑战。”可见,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我们幼教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家园共育的前提条件。我们只有与家长的感情沟通了,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情感交流的渠道畅通了,才能谈得上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教育幼儿。幼儿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度过的,因此,进行幼儿园教育 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家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完成幼儿教育的大任务,必须处理好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整体功能,构建以幼儿园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教育网络,做到幼儿园、家庭教育观相互一致,如果幼儿园与家庭双方的教育不能和谐,甚或有截然对立的观点,可能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稳固的教育观。为使家庭和幼儿园都成为幼儿健康成长,教师和家长应多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形成合力,实现幼儿园教育同步化,家长也应该就家庭教育的情况与老师一起探讨教育心得和教育方法。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接送孩子的机会;可以给老师打电话;可以让孩子带一些照片、玩具、图书等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可以通过在家园联系册上留言来探讨教子方法;可以多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家长会„„通过这些活动中,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也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要求,是家园的联系、家长和老师相互关系更为接近,家园之间在教育上的配合更加默契了。只有当家长和老师相互了解后,并在对孩子的发展问题上取得一致,达成共识时,才能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互相支持、互相合作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反之,如果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相符,这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总结
6.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 篇六
开题报告
1.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也可称之为生态包装。从技术角度讲,绿色包装是指以天然植物和有关矿物质为原料研制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有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环保型包装。
2.自八十年代以来,“绿色食品”、“绿色服饰”、“绿色冰箱”、“绿色汽车”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绿色浪潮。国外年人均包装材料的消耗量在100kg以上,美国为50kg,日本为200kg,德国为90kg,独联体为80kg,我国为30kg,相比之下我国的年人均包装材料消耗量较低,但我国人口有13亿之多,所以年包装材料的消耗数量却是相当大的。我国铝罐加工中二片、三片罐回收再利用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我国在绿色包装设计方面还做的不够,绿色包装设计在中国还需有更大的发展。
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包装业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人们在购物时选择的不仅是商品,还有其包装设计,关注更多更重要的还是环保健康。绿色包装,势在必行。
4.通过对绿色包装制作的了解和其发展的趋势的可行性研究,降低其生产成本,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5.参考文献:
秦建春,常云红.试论绿色包装[J].中国环境管理, 2003,(06)期;
聂凌鸿, 宁正祥.发展我国绿色包装的探讨[J].机电信息, 2004,(17)
戴宏民 戴佩华;绿色包装的评价标准及环境标志[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戴宏民.关于绿色包装的定义及分级目标[J].中国包装, 1997,(04)
武军, 李和平.绿色包装材料的性质与分类[J].中国包装工业, 2000,(08)盛忠谊.实现绿色包装[J].包装工程, 2004,(03)
李晓刚,刘乘.绿色包装的发展趋势[J].中国包装, 2005,(01).戴宏民.中国绿色环保包装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包装工程, 2002,(01).黄保源;生态设计与绿色包装[J];包装世界;2005年04期;
6.时间安排:
(1):试论绿色包装的必然趋势(时间:一天)
(2):草拟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时间:一周)
(3):收集资料(时间:三周)
(4):初拟草稿(时间:四周)
(5):修改阶段(时间:四周)
(6):请老师指导(时间:一周)
(7):修改并最终定稿(时间:一周)
7.浅析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篇七
森林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还是全世界发展战略性的资源。目前林业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运用森林资源以及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林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方面进行有目的的维护、干预, 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功能, 进而持续获得森林资源产品及服务。
1 现阶段林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1 高效性
在现阶段, 林业发展一定要具备高效性, 要以提高森林培育为中心, 合理运用林业资源, 开展高效、优质、高产的林业, 增加森林资源。一定要做好森林经营, 对地产林采取管理和改造, 合理提升森林效益以及质量, 给林业的发展增加活力和生机。
1.2 节约性
我国是人口大国, 资源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均森林面积过低现象极为明显。所以, 在现阶段, 一定要重点开展循环经济, 将林业的链条进行延伸, 提高综合利用率。努力实现网络化、无纸化的办公形式, 有效降低行业成本。
1.3 开放性
目前和未来全球发展整体趋势呈现了开放性, 林业要顺从当前的发展形式就要进行对外开放, 一定要在各个国家、地区、行业之间建立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开放形式, 从而进行开放化发展、和谐发展、合作发展以及互利发展。
2 林业的保护
2.1 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对森林的生态平衡起到了破坏的作用, 经过火烧之后森林生态系统极难恢复, 如果出现高强度、大面积的森林火灾, 就会对森林资源乃至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对于百姓的财产、大气环境、日常生活都有所影响。应当积极开展一些关于严防森林火灾、创建平安森林的宣传活动, 不断推广《森林法》以及《森林防火条例》的宣传, 通过森林防火知识的普及, 做好火源管理工作, 谨防森林再次出现火灾。
2.2 滥砍乱伐
有的人由于利益熏心, 对森林里的树木进行滥砍乱伐, 使得生物不断灭绝, 森林的生态平衡也遭受破坏, 资源价值迅速下降。虽然每年都会出现人工林, 可是天然林却逐渐减少。面对滥砍乱伐的现象, 要提升执法力度, 对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治理。一旦出现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等一些违反林业法律法规的行为, 就要及时进行处理。
2.3 病虫灾害
病虫害对于林业来讲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也是林业保护的要面对的主要问题。病虫害出现的原因是防治不当以及生态失衡。通过科学的方式对森林进行管理, 不可以只治不防, 以免出现治理不当的现象。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 可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降低灾害发生、改良生态平衡、加快林业迅速、持久、健康化发展。
3 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想要在实现经济发展的进程里加快林业的发展, 就一定要把2者进行充分的结合, 让其在发展的道路上相互辅助。这样才可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里, 通过对我国林业的发展研究, 可以看出我国林业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积极推广开展林业循环经济
林业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部分之一, 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脱离不了林业, 林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林业生态系统可以借助本身的优势, 把生态以及环境进行合理的融合, 把环境内的能量物质以及价值资源变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在不断推行发展林业循环经济, 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促进了林业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双方互利的局面。
3.2 政府强化对社会林业政策的指引
将荒地变为森林并不是林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只能当做其发展的一个方式, 它的最终目的是透过林业的发展来改良贫困地区的经济情况, 让其通过林业的循环经济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而贫困区在选择林业项目的过程中, 不但可以综合本身所在的环境, 还可以听从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进行集约经营。政府可以通过减免赋税等方式, 大力支持农民对林业进行投资。并且, 政府也可以通过相关方式吸引社会资本, 以便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
3.3 加快林业权属问题
加快林业使用权的流转成为了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和保护林业资源, 创建高效林业的必经之路。激励森林、林木以及林地的使用权流转, 不断培养多层次、多门类的林业市场。只有从根本上处理好林业的权属问题, 才可以保证林业此后的发展, 才可以从本质上加快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 结束语
一定要在加强经济效益的同时, 加强生态效益, 一定要建立林业正确的发展道路, 加快推动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军华.浅谈师宗县林业保护和林业发展趋势[J].现代园艺, 2012. (08) .
8.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 篇八
【关键词】 活动教学 地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56-01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板块的安排极其需要教师利用好活动教学环节,以“地理活动教学”推进课堂教学的实施和开展。“地理活动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法,相对于我们的传统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对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并理解教学内容有着一定意义。笔者拙于笔端的可能是些浅见,诚望得到大家校正。
一、让学生充分探究需要准确把握教学环节的设计准则
多年的地理教学让笔者深深感到:学生必须有较高的思维能力,但高中学生尤其是学习文科的学生,他们总以为文科花点时间记忆就可以了,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懒于思维的,再加之初中阶段的全封闭教学使得学生思维近乎处于半僵化的状态。所以,学生是不大乐意去探究的,这就变成比较正常的现象。由此,确立让学生去探究的内容坚持以活动内容探究性为出发点显得尤为实用重要,地理老师只有在课前进行精心的策划,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计出合理的活动环节,才能取得理想的活动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运用起来,让学生主动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平时的地理教学我们也感到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需求,各个章节的活动安排也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知识点需要我们进行差异化的分析,其设计则必须追求以具体活动类型为原则。安排教学活动,则同样需将部分相关章节的内容进行一定意义上的优化整合,把具有共性的活动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这样的设计应当是我们所致力追求的,也应当是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必须要去积极而又不断进行完善的。
二、让学生充分探究需要充分尊重高中学生的学习人格
地理教学课堂学生学习状态如何,其根本应当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上,如果我们都把学生当作容器,学生总是去被动的接受着,那学生是建立不起良好的探求兴趣的,当然也根本不可能提高探究地理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教学活动,事实上就是我们的学生获取探究成果的最好老师,如果活动过程能够极富磁性对学生就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能找到活动引人核心的问题,学生就会饶有兴趣地去探究,譬如学习《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时,笔者就让学生课前多方搜集相关的媒体资料和文字资料,课上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去探究自己所处地域以及自己所掌握的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重要性,并让学生去比较详细地分析介绍了几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几种通信方式的主要业务。应当说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由学生自己去探究,首先学生感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地位得到老师的重视,而且自己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最最关键的是凭着自己的智慧解决了不少自己完全可以解决而过去都不可以参与解决的问题,高中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心扉显得更为敞亮。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说:高中学生学习的人格得到普遍意义上的尊重,应当也是意义学习领域所积极提倡的内容所在。
三、让学生充分探究需要积极优化学生探究的互动组织
应当说我们高中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区域,他们之间的地域乃至生活习惯以及家庭背景的差异是比较大的,表现到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习上,有些地理内容则是一些学生根本无法去探究得到的。
譬如让学生去学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要想让学生真正意义上认识农业生产活动,理解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等显著特点,明白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这对我们农村学生而言其探究途径首先应当肯定是十分广阔的,因为他们从小就接触到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如果让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去探究这些问题,我们完全可以说是在让这些学生去行蜀道,真可谓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所以在教学这部分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都能够形成积极互动探究的意识和行为,我把班级学生按照家庭所处的环境进行了分类,农村、城市各一类,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组,这样把城市和农村学生进行了合理搭配,农村学生做好了城市学生探究农业生产的引路人,使得城市和农村学生一同认识了教材中所提及的寿光市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地域特征,认识光照充足,雨量适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地理优势,认识蔬菜种植历史悠久与寿光市交通发达的联系以及发达的交通给寿光农业所带来的便捷。
[ 参 考 文 献 ]
[1] 杨爱玲.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J].地理教学,2004(8).
[2] 李梅,王铁. 地理研究性学习“一般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4(3):74.
9.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 篇九
新平中学
余景亮
[摘要] “微课”进入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面貌一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改善了师生关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微课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课改后,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如何用好教材,就是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如何设计课堂。特别是现在上课时间短(2015年上半年真正上课时间不到84天),教学内容多(考试的深度与广度远远超过教材),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甚至是高效,笔者一直在探索。2014年本人参加了江西省教育厅举办的“国培计划——江西省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培训”,又参加了“国培远程培训”,在此培训中学习了制作微课,并将微课运用到课堂教学。在高效课堂研究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预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课进入课堂“教育梦”将不再是梦。现笔者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微课的认识在此作一分享。
一
“微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从教师的独白表演阶段,发展到关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阶段,再发展到生本课堂教学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电影、微小说、微信、微博等微型文化不但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并且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把课堂和现代的高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中外均有人在探索。国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毕业生,孟加拉裔,萨尔曼·可汗;国内:广东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首先创立了微课;同时,国外: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国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室李玉平老师首创微课程。微课与微课程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有益于学生,也无需严格区分,下面就对微课与微课程就不作区分,都称微课。微课把学生、微型文化、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 “微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1.微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勤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快乐?笔者一直在探寻让学生乐学的途径。微课进入课堂,学生成为乐学者变成可能。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就是将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做成 视频,学生上课,就像是在看电视、电影一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时间短,一般是5—8分钟,符合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学习的时间非常灵活,可以课前看、课中看、课后看、随时看、与同学一起看、与家长一起看,反复看。我班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家长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有的同学还把自己学习的过程、心得、方法等用手机录制下来,做成视频与同学分享。还有的同学把平时学习生活中的精彩瞬间,以及班会课的精彩活动制作成视频放到群里。微课,扩大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微课调动了学生思维的参与
学生的思维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是实现有效课堂仍至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微课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微课以视频为核心,整合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五个配套资源,共同组成微课。微课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基础,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笔者一般提前一天将要上的内容做成“微课”放到群里,让学生提前完成知识的学习,课中根据需要重放部分或全部内容,由于微课时间较短,留给学生的时间就较充足。开始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还不放心,怕学生不说(科任老师都说: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发言不积极,知道的也不说),但一用就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同学们说得很好,至少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有的 同学家里没有电脑,也没有智能手机,科代表就与多媒体管理员商量,利用间课休息时间,将要上课的微课放一遍,为这些同学或在家没看的同学提供方便,课前预习也落到了实处。
笔者将班上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由5—6个学生组成,每个小组都有学习好的、中等的、暂时有困难的三种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本组成员学习心得或疑难问题(每周每个同学都要代表本组同学发言一次,时间控制在1分钟左右,也可制作成视频提前上传),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解答疑难问题。一般20分钟左右就可以将一节课的内容完全解决,剩下的时间检查学习效果。为了解决学生解题速度慢的问题,制作了一个计时器,把竞争机制引入到课堂教学,对用时最少,且解题正确的的前三位同学给予获得一张“小组晋级加分签”(小组晋级加分签是班级小组晋级系统的分数,按周累计,不同的分数进入不同的级别,就象玩游戏一样,以小组为单位,从无名小卒、初入江湖、小有名气、名动一方、威震四海到笑傲江湖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奖励,学生真的是在玩中学,)的奖励,有个别的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不大愿意参与思考的,但这是一个团体游戏,一个人不参加,就会影响到一个组,其他组员就会对他施压,组长会主动地陪暂时学困生,给他辅导,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科代表还组织了速算比赛、基本概念领悟比赛、单元测试命题比赛、组长对暂时学困生每日一题辅导、章节知识思维导图展示等活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真正地放到了课堂学习上,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并且是高效的。3.微课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除了可以看教师发的微课,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去传授知识。
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同学不光可以分享学习心得,解决同学的疑难问题,还可以分享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小故事,通过本节课的知识解决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丰富了学习经验,了解了与课本不同的解题方法等等,每一个学生都变得异常活跃,思想也是非常集中的,都在享受探索知识的乐趣,老师只是学生探索知识过程中的“指路明灯”。每当同学发言比较别致,老师就说:这位同学具有什么什么样的潜能,的积极暗示;对很少发言的同学进行鼓励,发言后,对他的表现进行加工描述,并告诉同学们,自己内心美好的感受;对回答问题有缺陷的同学,给他找一个提示,一个台阶;对同学模糊的回答,给予纠正后肯定;对同学的发言,回答等不给评价,只给出描述和自己内心的喜悦。这样的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都能得到良好的训练。
三 微课的使用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师生的心情都很舒畅,可以为师生提供一种融洽的交流环境,为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基础。微课的使用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同学提出的大多数问题,别的同学都可以解决,教师只要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就会发现学生是那么地可爱、有趣、观察问题的角度是那样地与众不同、语言表达可能还不是那么简洁完整,但他们都在积极思考;老师也不再只关注学习成绩,而是更加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老师看到学习都在认真学习、交流、合作,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学生看到了老师的笑容,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老师对学生的态度、看法改变了,学生也随着发生改变。不再给老师“出难题”,让老师难堪,更加配合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快乐,获得了自信,并且获得了学习的方法,学会了做人。在节日,老师经常会收到一点小小的惊喜。
【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推荐阅读:
关于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10-02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06-18
科学运用“示范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果10-09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6-30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07-28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9-22
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07-09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07-03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