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良局长在全区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8-20

刘金良局长在全区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篇)

1.刘金良局长在全区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一

刘金良局长在全区2011年国税系统税收工作分析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今天用一天的时间召开全系统税收工作分析会议,主要是想听听各市局前几个月的工作情况;通报前三个季度的组织收入;分析预测和安排第四季度的重点工作。上午,各市局长进行了认真准备,作了很好的汇报发言,区局有关处室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我感觉大家抓工作的思路比较清晰,措施比较有力,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基层和机关各有特点。到宁夏工作刚刚一个月,对全系统工作情况还了解的不是很全面。前一段时间,我和区局班子成员及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交流,对系统的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是,由于近期节假日比较多,还没来得及到基层去看望大家,在这里表示歉意。在前一阶段对机关工作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前面各位的发言,我个人认为,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国税部门紧紧围绕年初区局党组的总体安排,坚持不懈地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组织收入均衡入库,进度比较好。从上午通报和预测的情况看,收入形势比较好;二是征管基础比较扎实,征管质量和效率有了新的提高,各级局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做法,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相互借鉴学习;三是纳税服务不断优化,纳税人的满意度有了新的提升。有的局建立纳税人QQ群和电子邮箱,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制定办税指南等征纳互动的方式都应该肯定。至于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也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不能怕,有问题就要想办法改进;四是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各级机关都能带头加强机关作风纪律建设,注重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的业务能力,使系统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五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比较大,基层工作生活条件有了新的改善。总的讲,有了这样好的一个工作基础,这样好的一支干部队伍,这样好的一个内外工作环境,我对做好今后的工作充满信心。

税收工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好多工作都是规定动作,只要落实好就是成绩。张捷局长在任期间确定的工作思路、目标和措施,是符合宁夏实际的,大家要一心一意抓好落实。要保持干部、机构、人员和分工的相对稳定,原则上短期内不做大的调整和变化,一门心思抓好工作;区局分管领导及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放手抓工作,把自己分管的工作抓紧抓好;各市局也要担负起各自的职责,认真落实区局各项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年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下面,综合我和各位局领导交流的想法和大家的发言,在上次局长办公会议发言的基础上,就第四季度的重点工作,我再强调几点:

一、认真学习贯彻总局和自治区领导的讲话精神。在9月初召开的区局机关干部大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力和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副主席齐同生分别做了重要讲话,对宁夏国税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区局已经将两位领导的讲话印发各级各部门,并提出了三条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大家要在前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干部职工进一步学习领会,特别是要把王力局长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做好税收工作的要求与各自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措施,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努力把宁夏国税工作继续推向前进。齐同生副主席在讲话中着重对税务部门如何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深刻学习领会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准确定位,履行职责,努力在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好国税部门的职能作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及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从9个方面提出了91条落实意见,税务部门也是重点落实部门之一。在上次的局长办公会议上,已经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要求分管局领导和相关部门要牵头抓好调研工作,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提出具体的落实意见。今天,各市局的负责人也在这里,请你们积极配合区局有关部门做好调研工作,拿出一个符合宁夏区情、具有可操作性、能让政府满意的落实措施,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国税部门的职能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始终抓好组织收入工作。组织收入是税务部门的中心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今年的组织收入工作总体形势不错,截止9月底,全区国税系统累计组织税收收入110.75亿元,同比增长25.7%,增收22.6亿元,完成计划126亿元的87.9%。其中,中央级收入完成82.5亿元, 增长25.7%;自治区级收入完成9.97亿元,增长17.8%;市县级收入完成18.3亿元,增长30.7%。这是各级局党组认真负责、狠抓落实的结果,也是全体干部职工不辱使命、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全区“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减压力较大,自治区政府取消了高耗能行业电价优惠,加大了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固定资产抵扣额大幅增加,对煤炭、电力等行业有一定影响,第四季度税收增长幅度将有所放缓,组织收入工作也面临一些不利的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因此,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组织收入原则,继续抓好组织收入工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肖捷局长讲过,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同样是收“过头税”。要妥善处理好组织收入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关系,努力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在服务改善民生、帮助弱势群体创业就业、涵养后续税源、支持企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狠抓征管基础工作不放松。税务部门是一个业务部门,税收征管是国税工作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一是要更加重视税源管理。要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科学合理地确定税收管理员岗位职责,细化工作要求,制定操作指南和作业标准,不断完善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特别是税源管理辅助平台的推行工作,一定要加快步伐,为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发挥积极作用。系统90%的税收来自800多户重点纳税企业。因此,我们在税源管理上,要管好大税源,控制好中小税源,规范个体工商户,对个体户不规范也容易出问题,规范就是要做到公平、合理。要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完善重点税源监控体系,采取各种监控方式方法,及时了解掌握重点税源企业的生产经营、工艺流程、资金运行和税款入库情况,并充分利用监控数据,分析研究重点税源变化情况及原因。通过监控和分析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工作,建立税收监控分析与纳税评估、税务稽查良性互动的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建立健全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机制,探索分行业、分类型、分规模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方法和内容,不断提高税源管理质量和效率。二是要更加重视信息管税。全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信息化手段应用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距离“信息管税”还有一定的差距。总局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金税工程三期规模浩大,对干部的素质要求很高。大家一定要立足现有条件,不怕麻烦、不怕困难,积极学习掌握信息技术,锻炼干部的能力,努力提高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抓好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是领导要重视,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超前思考,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聪明才智,持续提高税收征管工作信息化水平。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重视信息安全工作,要提倡领导干部抓信息安全,使信息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各级领导特别是从事行政管理的领导,要主动放下架子主动向信息技术部门人员学习信息安全知识,防止发生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把信息安全教育作为廉政教育和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主动预防,从源头上防止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今年适当的时候要对干部进行一次信息安全专题教育,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信息安全意识。三是要更加重视纳税服务。纳税服务是征管基础的基础,近年来,区局结合宁夏实际出台了一些办法和措施,当前关键还是要继续抓好落实。要认真落实全区国税系统纳税服务三年规划,发挥好办税服务厅“五统一”建设效能,努力推进税务分局(所)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综合办税模式,做到一个窗口受理,内部协调运转,全程限时办结;充分利用12366纳税服务热线、财税库银联网、国地税联合办税、网上办税服务厅等服务平台,扩大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开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提醒服务,实行多元申报缴税方式,为纳税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办税服务。最近,总局通报了委托第三方开展的纳税服务调查情况,我区国税系统排名靠后,各级一定要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努力加以改进。

四、要切实增强执法风险意识。今年以来,发生在个别单位的违法违纪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而且给国税机关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也对干部自己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因此,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汲取教训,进一步增强执法风险意识,从思想上筑牢执法风险的防线。首先要强化执法风险教育。要教育引导干部规范执法行为,廉洁从税,不要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违反原则和规定,让国家和单位蒙受损失;要按程序办事,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开展工作,该审批的环节一定要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该核查的一定要按规定进行及时有效的审查,不能一讲纳税服务就忽视应有的程序,更不能凭关系、凭影响,觉得大概差不多就签字,稀里糊涂犯错误。监察、巡视、督察内审等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要转变观念,关口前移,预防为先,从事后监督处理向事先教育预防转变,把监督和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基层干部,特别是县(区)局长有效预防执法风险。区局将结合全区国税工作实际,举办一期专题讲座或辅导,从道理上讲清楚执法风险的危害性,县(区)局长和分局长确实要把好关。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如果出了问题,不仅影响国税机关形象,而且对干部自己和家庭损失太大。我们当领导的,一定要注重日常管理,发现苗头性问题要坚决地进行预防和纠正,这是领导最基本的职责。其次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征管是对税务机关的基本要求,公正执法是对纳税人最好的服务,只有坚持依法办事,才能有效规避执法风险。9月29日召开的全国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视频会议上,总局钱冠林副局长对税务系统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部署和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钱局长的讲话精神,在依法履行职权、切实规范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建立健全对重大税收执法权的制约机制、不断改进税收执法方式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税收执法质量和水平。区局为了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专门下发了通知,我所强调的这些内容,是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的具体意见,请各级局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第三要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是从外部防范执法风险的有效措施,能够有力地促进税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有效地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要从内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自治区目前正在全区开展行风评议,区局监察室结合行风评议进行了明察暗访和专项检查,形成了一个材料,我看了以后,觉得查找出的问题很客观,请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正视存在的这些问题,切实加以整改。尤其是纳税人提出的纳税服务要创新、税务人员业务素质不够高、税收宣传不到位、涉税事项一次性告知不够、申报期网络申报拥挤等问题,大多数看起来问题不大,但小问题更能折射出我们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希望大家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加以改进,以更加良好的自身形象赢得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今年的政风行风评议已经开始了,大家一定要树立一个理念,国税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方面做的不好,就会影响到整个税收工作。特别是我们和纳税人打交道,他们提出的意见我们一定要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整改,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取得纳税人的理解和信任。

五、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再好的制度不严格执行、不坚决落实,就是一纸空文。我看了一下近年来的规范化制度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已经非常系统,也比较全面,但从发生的问题来看,在制度的落实上还是有一些松懈。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执行意识,把各项制度一定要落实好、执行好,切实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要落实好区、市、县局工作规程。推行工作规程是今年全系统“规范化建设年”的主要内容,也是各级局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级局机关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严格落实,切实按照规程要求的程序、目标、时限开展各项工作,不能把规程当成摆设,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在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让规程成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抓手。区局机关的工作人员更应该带头落实规程,严格按规程办事,为基层做出榜样,当好表率。要认真落实税收执法工作规范。区局年初出台的《税收执法工作规范》,对税收执法程序进行了明确和规范。从事税收执法的人员要严格落实,坚持按程序办事、按要求执法,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从源头上防止随意执法、执法不公等不规范执法行为的发生。要认真落实内部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能否落实到位,反映一个单位的精神风貌和作风形象,尤其是请销假制度、接待制度、财务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要抓好日常工作落实。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订的制度,要结合实际,及时地进行修订完善,使制度能够有用、管用、够用。

六、基建工作要抓紧进行。近年来,系统上下抢抓机遇,全系统的基础建设变化很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区局基建领导小组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工作量大,工作任务艰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把这项工作坚持搞好,为干部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已经开工的项目,要按照计划进度抓紧抓好,确保时间和进度、质量和进度同步跟进。有的项目进度太慢,影响预算的执行,要分析原因,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程进度。正在计划的项目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协调工作,早日立项建设。各市局和县局都有一些基建项目,特别是防震减灾项目,一定要按照区局的要求和安排,认真负责地搞好项目的招标、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努力改善基层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在基建工作中要特别要注意抓好廉政建设,无论是建设用地的取得、项目的招标、材料的采购,还是工程质量、进度,都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七、继续抓好调查研究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要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包片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对税收工作全局和自己分管的工作有深入的了解、全面的认识,才能有发言权,才能有效地指导工作。前一阶段,我和机关各处室进行了座谈调研,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对于尽快熟悉系统和机关的工作帮助很大。下一段,我准备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和纳税人中做进一步的调研,为今后开展工作打好基础。各级局领导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国税部门的工作与地方各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因此,要积极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主动向他们汇报工作,经常和他们联系配合,争取对国税工作的支持,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开的很好。通过大家的汇报发言,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对当前全系统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今年还有不到一个季度的时间了,请大家回去后,按照区局党组年初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认真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同时,在认真总结今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前谋划好明年的工作。尤其是区局机关各部门要注重从宏观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既要对本部门的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措施和要求,更要跳出部门看全局,对系统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为规划明年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刘金良局长在全区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二

一、肯定成绩, 明确任务

2008年,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国际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自然灾害较重、突发事件多的严峻挑战,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在连续几年的高基数上实现了非同寻常的新突破, 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906.98亿元, 增长7.5%。农业喜获丰收。粮食总产达到426亿斤, 粮食总产单产双双创历史最高水平, 粮食增量居全国第二, 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粮食总产首次连续五年大幅度增产, 粮食总产在全国位次由13位上升到11位。畜牧业稳定发展。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0677.22万头只, 连续四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主要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肉类、奶类、禽蛋总产量分别达到219.37万吨、943.92万吨、45.14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6.25%、2.1%、8.82%;全区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5.9%。农牧业产业化保持良好势头。中国驰名商标的农畜产品加工品牌达到23个, 新增了11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52.9亿元, 同比增长22.1%;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3%, 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重大动物疫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首次实现了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全年零疫情;奶站整顿和饲料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全区4100多个奶站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控制。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6元, 实现连续五年大幅度增长, 在全国各省市区农牧民收入排序中列14位, 连续五年排西部省市区第一位。

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 自治区党委、政府从我区实际出发, 将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有效保护、加快建设、持续利用的方针, 坚持草原保护和建设并重, 以保护为主的方针, 把保护和建设与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紧密结合起来, 把保护和建设与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 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明显。我区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落实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到户”的草原家庭承包责任制, 完善和落实了草原保护的政策体系。在探索草畜平衡制度、开展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方面, 走在了全国前列, 为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建立了制度保障。2008年禁牧休牧草原面积达7.23亿亩, 规模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次;可利用草原植被盖度为38.85%, 比上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草原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达到7457.98万亩。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了由基本好转局部恢复向明显改善转变, 使我区的草原生态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内蒙古正在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

我区是畜牧业大区, 拥有天然草原13.2亿亩, 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74%, 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草原是我区国土的主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草原资源不仅是我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 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生态防线, 对维护京津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在保护和建设方面, 我们已经取得重大成绩, 但我区草原生态环境持续退化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形势依然严峻, 任务依然艰巨, 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今后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用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统揽草原工作, 牢固树立保护就是最大建设的意识, 正确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把保护草原生态与促进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实现草原“绿起来”、畜牧业“强起来”和农牧民“富起来”。

3.刘金良局长在全区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

努力开创XX国税事业发展新局面

——XXX同志在全县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3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全县国税“十五”工作,提出“十一五”思路,安排部署今年国税工作。下面,我代表县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十五”简要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新世纪第一个五年,XX国税事业经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五年来,我们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税,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税收事业迈出了崭新的步伐。五年来,全县国税系统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6项,连续五年被市局评为目标管理优秀单位;社会综合满意率连年保持98%以上。荣誉来自不懈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总结起来,我们主要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绩。

税收职能充分发挥。坚持把组织收入作为中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努力向经济增长要收入,向强化管理要收入,向优化服务要收入,促进了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十五”期间,全县累计组织国税收入23616万元,连年圆满完成了收入任务,收入数量和质量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2005年,全县国税收入总量达到4595万元(不含烟税2200万元),比2004年增收294万元,税收规模升上了又一个台阶。在千方百计组织好收入、壮大国家财力的同时,我们以促进XX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全面落实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做到了讲政治、顾大局、看长远。仅2005年,全县国税系统直接办理减免税2115万元,免税销售额34016万元,切实把税收政策资源转变为地方的发展资本,并为经济税源的平稳增长注入了活力。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战略,紧跟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我们积极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让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得到更多实惠,更好地起到地方经济龙头带动作用。

依法治税稳步推进。按照“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依法治税方针,我们积极推进依法治税系统工程,努力保护国家税款安全,维护国家法律权威,巩固部门行业形象。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开展执法人员培训,着力为依法治税提供良好的人力保障;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强化执法监督和执法考核,认真开展重大案件审理和案件复查,着力为依法治税提供良好的管理保障;深入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着力为依法治税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自2004年税收执法监督考核系统运行以来,全系统累计追究执法过错责任120件次,金额5819元,促进了干部职工在执法中自我警醒、自我规范、自我纠错、自我提高。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充分发挥稽查“铁拳头”作用,五年累计查补入库税款1220万元。坚持开展税收宣传和汇报解释,注重搞好部门协作,积极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国税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肯定和支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完成了“四五”普法依法治理任务。“十五”末,全系统基本实现了依法征收、减免、管理、检查、处罚、审理、复议、服务“八个依法”总体目标,没有出现一起行政诉讼案件。同时,坚持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科学行政,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较好地树立了规范严谨、高效严明的执法机关形象。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五年来,我们坚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市局布置的各项改革任务。2001年,我们在全系统范围内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征管、机构、人事“三位一体”改革;2005年,我们又进行了征管机构的规范改革,工作到位,运行平稳,为构建分类征管工作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础。几年间,我们还做好了企业所得税改革、车辆购置税划转改革等工作。与此同时,全系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03年,我局稽查局被省局列为全省“精品稽查局”创建单位之一,目前已有30多个单位到我局学习取经。2005年,我局自主开发的“企业所得税精细化管理软件”得到省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确定为省局级科研项目、市局第二届创新项目评审第一名,特别是市局党组书记、局长梁正勤在2006年国税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到我局的创新成果,极大地宣传了我局形象。此外,我局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八条”、“学习型班子”创建工作也得到了市局的肯定。几年来,全系统广大干部以积极的姿态支持改革、参与创新,创新创业氛围浓郁,形成了全系统宝贵的创新精神和传统。

税收征管全面加强。配合城区板块化的推进,我们深入落实统一税政、统一征管、统一检查、统一处罚、统一征管权力、统一建设征管运行机制“六统一”,大力开展“一线工作法”,重组了征管要素,整合了征管资源,逐步建立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新征管模式。大力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管理员绩效考核,确保管事必须管户,责任必须到人,有效解决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等问题。广泛开展纳税评估,规范实施纳税约谈,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有所提升。同时,我们抓住征管重点,突破征管难点,优化了业务流程,完善了业务规程,密切了与工商、地税、财政、银行、邮政等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关系,税源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税种管理成效突出。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管理基础不断夯实,重流转税、轻所得税的局面有效改善,车辆购置税划转后工作业务正常、人员思想稳定。切实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金税工程运行平稳,综合征管软件上线工作进展顺利。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实现了良性互动,“为纳税人服务,让纳税人满意”活动不断深入,征纳关系更为和谐,征管环境更加优良。

队伍建设迈向新高。坚持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通过竞争上岗调整充实了一批领导干部,班子结构更加合理。坚持开展“四好”班子、先进班子、和谐班子创建,努力推进班子自身建设,提高了班子整体效能。重视加强后备干部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干部人事管理,积极探索各种绩效考核,扎实开展能级管理,打破了收入“大锅饭”,有效调动了干部职工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认真开展干部职工学历教育,“十五”末,全县109名国税干部大专学历52人占47%,本科、研究生学历44人占40%,超出了全市平均水平。大力实施能力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岗位练兵,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培养了一批稽查、法律、计算机、文秘等骨干人才。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篮球、乒乓球、曲艺、读书、棋类五个协会活动开展有声有色,税收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化运用活动成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不断强化“两权”监督,探索建立廉政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构建,全系统实现“三个确保、三个安全”总体目标。

过去的五年,是全县国税事业奠定良好基础、取得重要进展的五年。五年成绩的取得,是市局和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国税干部团结求实、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局党组,向关心支持国税工作的全体干部职工和职工家属,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工作复杂艰辛。全系统抓住了机遇,也战胜了挑战。我们的体会是:第一,做好国税工作,必须注重以人为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关心人、培养人、管理人、使用人、鼓舞人、凝聚人,国税工作才会有最根本的保障。第二,做好国税工作,必须坚持依法治税。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是我们基本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我们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利益的尺子。第三,做好国税工作,必须弘扬创新精神。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在创新中落实、在落实中创新,是我们增强执行力,提高工作效果的一大法宝。第四,做好国税工作,必须增强服务观念。聚财为国、执法为民,是税收工作的宗旨。实践这个宗旨,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工作取向,获得支持,推动发展。第五,做好国税工作,必须依靠双重领导。过去的成绩,是在市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自觉、主动、积极地接受双重领导,我们今后才可能有更大更快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特别从发展要求来看和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主要存在“两缺三不够”:一是税源短缺。长期以来,收入规模不大、宏观税负不高、弹性系数偏小,已成为制约我们工作的“瓶颈”。二是人才短缺。人才存量不大、增量不多与结构不优仍然并存,一些工作缺乏足够的骨干支撑和尖子带动。三是业务安全系数不够高。因为税收法规政策、税收管理体制机制制度不尽完善,少数干部执法意识偏差、风险意识和执法水平欠缺,一些执法风险和隐患开始萌发和显现。四是部分职工活力不够足。一些干部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创造性不够,责任心淡化、事业感弱化和集体观念淡漠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利于全县国税工作的和谐持续发展。五是社会综合治税效果不够好。国税工作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协作。社会各界对国税工作和税收政策的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综合治税效果充分发挥。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主观有客观,有共性有个性,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措施,逐个解决。

二、“十一五”工作初步思路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对“十一五”,我县提出构筑“一城三线四区”区域经济布局,打造四川集水电和核电于一体的电力能源基地、西南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川东北都市休闲渡假胜地,建设嘉陵江中游绿色生态屏障,初步规划201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从总局、省局、市局“十一五”工作部署来看,我们的机遇非常多,担子也很重。今后一个时期,增值税转型、消费税扩基、所得税合并等,将成为我们接触到的税制改革新内容;同时,税收征管体制、税务行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都会有一些新变化、新措施、新要求。全县国税干部务必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抓住机遇,积极发扬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新一轮国税发展中下好功夫,做好文章。

从我县实际出发,2006-2010年,全县国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市局“四八**”工作思路,抢抓机遇,积极创新,深化落实,加快推进税收业务、干部队伍和综合环境“三大建设”,力争实现“四好四多”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XX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今后五年,全系统的具体奋斗目标为“四好四多”:一是收入好、贡献多。税收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系数保持合理水平,全县国税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全市国税收入总量的比重有所提高。2010年,全县国税收入力争突破7000万元。二是业务好、亮点多。依法治税稳步推进,无职务犯罪和行政败诉案件;税收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全面落实,征收、管理、稽查、法制业务系列不断有新经验、新做法、新成效,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征管质量达到全市国税系统一流水平。三是队伍好、人才多。干部队伍和谐稳定,干事创业积极主动,适应力、战斗力、创造力、凝聚力整体增强,能手标兵和专业人才占全体职工的比例达到全市国税系统一流水平。四是形象好、荣誉多。全系统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综合环境优良,无较大影响的负面事件发生,文明创建和各种荣誉成果达到全市国税系统一流水平。

全系统未来一个时期的思路和目标已经明确。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坚持和谐发展。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正确处理组织收入与建设税源、发展经济的关系,促进国税工作与地方关系的和谐。正确处理依法治税与科学管理及纳税服务的关系,努力降低征纳成本,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促进征纳关系的和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促进系统内人际、事际关系的和谐。

二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丘陵地区国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告诉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县国税的出路在创新,发展在创新。要找准创新与落实的结合点,大力弘扬全系统已有的创新精神和传统,总结经验,拓宽视野,完善机制,把全体干部的创新热情都调动起来,智慧都发挥出来,全力、全面推动创新。

三要坚持长远发展。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各项工作中重实际、出实招、务实效,多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要有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静下心来、沉下身去,积极加强和改进管理基础,努力建强基础、建优基层。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干部队伍建设投入,盘活和优化人力人才资源,提高人的能力,培育人的精神,发挥人的力量,实现人的价值,为国税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四要坚持统筹发展。强化成本效益、资源节约观念,坚持全系统“一盘棋”思想,在不同范围层次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征管资源整合、工作力量整合、工作成果整合。加强全系统的纵向与横向协调,促进沟通,增进交流,防止相关工作的不必要投入造成资源浪费。放开视野,拓宽眼界,加强系统内外的比较分析和学习借鉴,辅助做好相关工作定位,防止闭门造车,低水平、低起点和“重复建设”。

“十一五”是全县国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我们主要面临税收业务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综合环境建设“三大任务”。

税收业务建设。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中心,以依法治税为灵魂,以科学管理为支撑,扎实抓好征管主业,切实提高收入的数量和质量水平。认真贯彻执行组织收入27字原则,全方位驾驭好整个组织收入工作。树立内外并重、纠建并举的思想,认真制定实施全系统依法治税第二个五年规划。注重内抓规范执法,同时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执法能力水平;外抓规范和整顿税收秩序,同时加强税收宣传,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积极推行税收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不断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整合资源、调整职能,完善机关基层一体化运行机制,优化分类征管工作格局。深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广泛推行纳税评估。夯实税种管理基础,提高税种管理质量。加强业务制度建设。注意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方法,努力突破征管薄弱环节。认真落实税制改革和征管改革各项任务。大力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管好用好综合征管软件和建设好金税工程(三期),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努力提高信息数据采集处理水平和共享利用率。

干部队伍建设。以班子建设为龙头,以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培训为重点,以队伍业务整体安全为保障,全面提高全系统广大干部做好国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和谐班子、“五好”班子、先进班子创建,努力把班子建设为学习型组织、实干型集体、创新型团队、廉洁型班子。按照既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又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思路,调整干部教育培训方向,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探索新路,最终让干部个人和单位组织都在培训中得到实惠、见到实效。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做到税收业务中去,做到干部队伍中去,保证实现党风廉政建设“三个确保、三个安全”总体目标。

综合环境建设。以加快机关基层协调发展、改进系统内部管理和加强外部宣传服务为着力点,以倡导创新创业、创先争优为推进器,积极改善各方关系和系统软硬条件,为国税工作寻得支持,求得合力,赢得发展。整合行政、事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减轻基层负担。整合办公资源,促进资源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探索完善新形势下干部人事管理办法,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税务文化建设,全面激发队伍动力与活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有利氛围。重点面向纳税人和地方党政、相关部门,加强对国税工作及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扎实推进政务公开,争取更多的理解配合和关心支持。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注重培育各类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党风、政风、行风建设。

三、2006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全县国税工作“十一五”总体框架下,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市局“一个中心”、“四项建设”工作部署,围绕全系统“推进三大建设,争创一流国税”总体思路,抓重点、创特色、务实效,圆满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十一五”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今年1月23日,市局召开全市国税工作会议,同步分解下达了全年税收收入任务。我县国税总收入任务为4700万元,比去年实际完成数增长105万元;其中“两税”收入任务3920万元,比去年实际完成数增长15万元,这两个增长比例都小于全市收入计划平均增长水平,也比较符合从经济到税收、积极稳妥、实事求是的收入计划分配原则。另一方面,县委县政府也对我们的收入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围绕组织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全系统要进一步增强“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宗旨意识,做好各项工作统筹,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确保今年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整体圆满。

(一)大力组织税收收入

收税是税务部门的天职。收税收得好与坏、多与少,是评价税收工作过程和结果的两个基本指标。就全系统收入工作来说,财政需求与税收潜力的矛盾,已经成了一对主要矛盾。形势逼人,发展催人。我们迫切需要积极、稳妥、扎实地做好有关工作。

加强收入计划管理。按照市局收入任务和县委县政府要求,县局已合理地分解下达各分局税收计划,同时,各地党委政府也会给出一个收入盘子,需要我们两个任务一起挑,两个任务一起完成。收入任务既是目标,又是导向。各单位要加强收入计划管理,做好收入任务的分配、落实、分析、比对,做到心中有数,方法得当、措施得力。积极杜绝新欠,压缩陈欠。对欠税企业,要分析原因,区别情况,研究措施,实行“一地一策”、“一户一策”、“一事一策”,把该收的税收起来,减少税收流失。继续实施欠税公告,加强欠税成因分析结果的综合利用,探索建立欠税预警机制和反应机制。随着全省、全市收入工作统筹能力的增强,省局、市局将把收入考核的重点进一步放到收入质量上来。这对我们既是动力,又是压力。无论收入管理方式如何变化,全系统必须始终贯彻执行“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坚持不收过头税,杜绝变相减免税,切实防范和严格禁止税务渎职和失职行为发生。做好经济与收入的统计工作和相关性分析,挨家挨户搞清理,一家一户算好账,向地方党政做好汇报,解释好有关政策法规,争取更多理解、关心和支持。

注重收入分析监控。税收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密切相关。做好收入分析,就是要提前介入和主动介入经济运行过程,就经济分析税收,就税收分析税收。要认真开展宏观税负、行业税负、产品税负分析,提高对收入大局的把握能力,增强预见性,掌握主动权。组织开展税源普查,摸清税源家底,算清收入大账,逐步建立包括经济指标、税收规模、可比税负等税收分析实用指标体系,完善收入分析长效机制。注意掌握经济动向,跟紧发展走势,加强存量经济和新增长点的跟踪调研,全面落实到项目和企业。要重点加强新办企业所得税控管,提高企业所得税对全县收入总量的贡献率。

努力培育经济税源。经济税源是税收存在的基础。只有经济税源做大了、做活了,收入规模和收入质量对地方及全系统的贡献率才能够上得去、撑得起。全系统要坚持从服务大局出发,用足用活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依法支持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涵养税源,积蓄后劲。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长远眼光,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涉农和提高增值税起征点等税收优惠政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加大对重点企业、骨干企业的工作支持力度,尽量让企业在税收方面安心、放心、省心,聚精会神抓经营,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主动意识和敏锐意识,从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出发,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发展经济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

(二)坚持推进依法治税

依法行政、依法治税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必然的信心,工作做到抓细节、抓细致、抓细微。

规范税收执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依法行政的六项原则和要求,即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权责一致、诚实守信。全体国税干部都要深刻领会纲要的精神,牢固树立法治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观念上转变过来,在方法上经得起推敲,在行为上经得起检验。规范税收执法,提高执法质量和水平,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需要我们自身做大量长期的工作。广大干部职工要努力把各种执法风险和隐患消除在未发状态,确保税收业务安全、干部职工安全,并为各地处理相似问题提供经验借鉴。认真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和监督,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健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执法责任机制。完善措施,创新方法,开展执法风险动态评估,实施执法过错后续跟踪,进一步筑牢业务安全保障线。认真执行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做好全系统依法治税第二个五年规划的相关调研及制定工作。

强化税务稽查。按照省局、市局部署,严厉查处虚开和故意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与其它可抵扣票,以及利用做假账、两套账、账外经营偷税等案件。认真开展房地产与建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废旧物资经营企业、涉外企业税收专项检查。检查要重结果、重效果,以查促收、以查促管,多办铁案。做好新形势新时期涉税违法犯罪动向分析,把握案件新特点和新规律,拓宽视野,完善方法,加强协作,着力提高稽查工作质量和效率。梳理解决稽查与管理系列的业务衔接和信息沟通问题,本着依法、规范、便利的原则探索实施业务整合,集中优势兵力打好阵地战。深化稽查职能,创新稽查方式,有重点地选取1-2个行业进行解剖,查找管理薄弱环节和漏洞,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建议。继续推进“精品稽查局”创建活动,加强稽查业务和稽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加强税收宣传。把握税收政策法规和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用途这两个重点,认真开展好第15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形成声势,注重实效。正确处理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税法宣传与税收宣传的关系,把宣传平台建在日常工作中,建在所有岗位上,营造税收宣传浓厚氛围,构建税收宣传长效机制。探索方便节约、便于操作的常规宣传模式,更好地满足纳税人及其他社会群体日益增长的税收政策需求,增进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的形成。加强部门整体工作和形象宣传,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全面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勇于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判。

(三)锐意推进改革创新

改革与创新,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经验总结。全系统每名职工都要充当改革创新的主人,每个单位都要作为改革创新的基地,积极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

积极构建征管新格局。按照市局部署,今年我们面临机构转型和职能转换。但这个安排不等于机构改革,其实质是在集约化理念指导下,实行工作要素重组和工作资源整合,目的是为了实现征管资源的最大化和征管效益的最大化。全系统干部职工都要正确理解这个思路,充分吃透精神,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这项工作的内容是:在保留县局科室牌子和中层职务的基础上,县局前移工作平台,像以前的税务分局那样开展工作,实施县局领导直管岗位和县局科室与分局平行工作,尽可能地实现全员征管。在完善征管格局的同时,统筹考虑内部管理的改进完善,整合资源,扣紧链条,提高行政、事务管理质量和效率,建设节约型、效能型机关。

上线用好综合征管软件。市局确定我们综合征管软件上线时间为今年6月1日。推综的过程不仅是应用一个软件的过程,也是业务重组的过程,是统一税收征管作业标准的过程,是细化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的过程,必须做到保质保量,万无一失。今年凡是推综工作哪里出现了问题或错漏,县局将严肃追究责任。综合征管软件上线后,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数据管理和维护,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以应用综合征管软件为契机,全面审视国税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抓住重点,寻求突破,在软件的增值利用和配套措施、方法、手段方面做好思考和探索。

努力推进政务精细建设。今年,全系统政务精细管理要求高、任务重、改革多。一是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要根据新形势对国税工作的要求,年内重新制定、修订、完善本单位工作规程、公文、会议、新闻宣传、科研调研、财务经费、信访、综治、目标、督查督办、规范奖励评定、创新、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制度办法,切实推进依章治局的进程,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水平。二是要全面加强财务经费和固定资产管理。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强化勤俭节约意识,坚持厉行节约,反对和纠正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不良现象;要认真坚持财务内部审计、专项审计制度,切实杜绝在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上的违规、违纪行为。三是要加强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无失泄密事件发生、无负面新闻宣传报道、信访量同比下降50%。对一些信访老案,要落实专人加强政策研究,加大调处力度,限期息诉息访。对安全工作时刻都不能放松,要做到时时讲安全,时时抓安全,时时保安全,大家在思想认识一定要提高,工作力度一定要加大。安全工作落不落实,关键看责任落不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要具体到岗位,落实到人头,今年县局继续与各单位签定安全工作目标责任,把安全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到人,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严格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谁,哪个部门出了问题就追究谁。凡出现安全事故的,一律实行一票否决,在这个问题上丝毫不能含糊。四是要全面加强和改进目标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能绩管理,试点推行绩效考核管理,逐步建立起“以考试考核定能级、以能级竞争定岗位、以岗位定报酬、以绩效定奖惩”的绩效管理机制,县局选定河舒分局作为试点单位探索实践。五是全面落实《四川省国家税务局系统行政过错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行政管理过错行为100%的予以追究。

(四)切实加强税收征管

税收征管的过程就是把税源“变现”、变成现实税收的过程。这是我们的主业。主业兴,则国税兴;主业强,则国税强。主业的强与兴,有人的关系,有事的问题。加强征管就是要着重解决事的问题。

推进精细化管理。从现代企业管理发源的精细化理念,运用到税收征管实际,重点就是为了有效地取得涉税信息和使用信息,以更好地实现税收职能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要防止把税收精细化管理神秘化、复杂化,或者是做虚功、假功、无用功。各单位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推行分类管理,深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理顺税收管理员绩效考核与其他单项考核、综合考核的关系。正确划分纳税评估与日常检查的界限,灵活掌握和规范运用纳税评估方法与手段,广泛开展纳税评估,防范和化解税收业务风险,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申报纳税。要融会贯通各税种管理的原理、理念和方法,打破业务部门、业务序列之间的业务分割和人为界限,强化部门内外的协作配合,建立人机结合、多方互动、日常评估与专项评估相结合、个案评估与行业评估相结合的纳税评估机制。税收管理员制度和纳税评估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全部内容。全系统要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探索,注意学习借鉴各种先进方法和手段,突破征管薄弱环节,努力实现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的征管总体目标。年末,要把徐家分局建成加强精细管理的示范单位。

加强税种管理。按照“以票控税、网络比对、税源监控、综合管理”的要求,加强增值税管理。深入运用“一窗式”运行的原理和方法,切实做好票表比对。完善对“四小票”和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的清单管理。运行好金税工程。合理借鉴增值税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加强消费税重点税源管理。认真落实“一条龙”管理办法,加强车辆购置税征管。按照“管好税基、完善汇缴、加强评估、分类管理”的要求,强化企业所得税管理,继续推进我局“企业所得税精细化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发。加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

深化纳税服务。积极落实总局纳税服务工作规范,深化市局部署的“为纳税人服务,让纳税人满意”主题活动。以关注纳税人需求为中心,把税收管理、纳税服务、税收宣传、政务公开等方面的任务和要求统筹起来,推出贴近纳税人、贴近工作、贴近实际的服务项目。注重整合现有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资源,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形成较有影响力、生命力的税收服务品牌。继续开展纳税服务标准化试点,重点在纳税服务体系的建立、服务项目的开发实施、服务运行机制的维护,服务质量的监督、考核、评议等方面进行探索完善,形成较为成熟的思路和模式。

(五)扎实抓好队伍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是班子建设、干部职工能力素质、队伍活力和队伍安全问题。

加强班子建设。深入开展创“五好”活动与和谐班子建设,全面加强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和能力建设。重视和加强执行力方面的建设,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试行重大决策调研论证制度和重要情况信息通报制度,促进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推行领导干部工作动态公示。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建好、管好、用好后备干部人才库。

强化能力培训。从“十五”到“十一五”,市局已把干部教育培训的重心转移到提升能力上来。对“十一五”,提出了培养一批优秀领导后备干部、一批优秀的专业骨干人才、一批先进典型和行业标兵“三个一批”目标。加强能力培训,也是当前及以后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的一个主要方面。按照保证当前、兼顾长远的思路,要重点提高干部职工岗位技能,满足岗位需要,建立需求主导、分级负责、多方联动的培训格局。大力推行开放式培训,把岗位变为课堂,促进工作资源向培训资源转变,努力把一个人的知识变成大家的知识,把一个点的经验变成一条线和一个面的经验。配套建立开放式培训项目竞争激励机制。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广泛开展岗位练兵,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和资格职称考试,促进自我学习、自我培养、自我提高。根据市局下达目标,全局年内必须保证有7人以上新取得大专学历;有6人以上新取得本科以上学历;有2人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全国司法资格证书、全国秘书中、高级资格证书、全国英语四、六级证书中的任一证书。

培植税务文化。积极发挥税务文化培养人、塑造人、影响人、激励人的功能,在全系统倡导并促成团结友爱、和谐和睦的团队精神,一切为了纳税人的职业精神,尽职尽责、爱岗位、爱单位的敬业精神,多干事、多付出的奉献精神。坚持一手抓载体,一手抓阵地,扎实推进“三个一”工程,加强税收征管文化总结、提炼和实践,提升税务文化“含金量”。文化建设要与思想政治工作一起“搭台唱戏”,实现项目的相互转化,提高整体工作效果。深化文明创建,加强文明细胞建设,做到创新完善、巩固提高。大力弘扬创先争优,积极培养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效力。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无小事,关系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到我们工作的始终,不能拖、不能等、不能粗、不能松,更不能软。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实实在在地做到各项工作中去,需要做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去,这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应该好好探索。中共中央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纲要,已经明确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三个着力点,就是教育、制度和监督。要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两个务必”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教育干部慎权、慎责、慎利,触及灵魂深处,真正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切实加强“两权”监督,创新和完善监督方法,认真查找当前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弱项,深刻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并分级建立日常排查机制。全面贯彻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规定。认真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完善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务必要让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个人责任都落到实处,让几个方面都切实负起责来。今年,我们还要到顺庆区局学习预防职务犯罪创新项目,把我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只有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三个确保、三个安全”总体目标才能更顺利地实现。

4.刘金良局长在全区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四

确保完成2009年各项国税工作任务

——在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1月8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国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总结回顾2008年全省国税工作情况,安排部署2009年工作任务。省委、省政府对国税工作非常重视。1月1日和5日,省委书记吉炳轩、省长栗战书、副省长杜家毫分别对国税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08年12月31日下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杜家毫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委托,到省局机关亲切慰问,充分肯定国税工作成绩,对做好今年全省国税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省领导的批示和指示,既是对国税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又是对我们的鼓舞鞭策,为做好今年的国税工作指明了方向。全省各级国税机关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对国税工作寄予的厚望。下面,我代表省局党组讲三个问题。

一、2008年国税工作简要回顾

2008年,全省国税系统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中心,以全面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以完善“五项机制”为重点,以科学方法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理清思路,指导国税事业健康发展。近年来,省局党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总结、规范、创新、落实、提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立足国税工作实际,提出了以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为主线,建立完善“五项机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使全省国税事业从理念到实践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局党组紧紧围绕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主题,以“充分发挥税收经济杠杆作用,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服务”为实践载体,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出了牢固树立“税收四观”,实现“六个转变”的新思路,为国税事业科学发展进一步确定了方向和重点。即牢固树立和落实税收经济观、税收法治观、税收服务观和税收效率观,努力实现由偏重完成税收收入任务向提高税收征收率转变,由偏重一般性税收分析向开展深层次税收经济分析转变,由偏重执行税收政策向深入研究政策、用足用好税收政策转变,由偏重对企业税收政策扶持向有重点地促进产业经济发展转变,由偏重对纳税人监管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由偏重部门发展向自我努力与外部支持协力发展转变,进一步提高国税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服务。省政府批转了由省局起草的《关于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 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服务的实施意见》。

(二)强化征管,税收收入任务圆满完成。认真坚持组织税收收入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下达税收收入计划。强化重点税源管理,进一步扩大监控范围。全面推行“四位一体”互动机制,积极探索对大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制定落实《油气田企业税收管理办法》。全面推广使用个体计算机定税软件,加强对零散税源的征收管理。以“一四六小”为抓手强化增值税管理,落实增值税、消费税政策调整措施,做好燃油税费改革前的准备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新企业所得税法,开展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加强反避税和情报交换工作,完善非居民税收管理办法。积极推行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系统。监督指导金融机构及时准确扣缴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认真开展纳税评估,建立增值税分行业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下发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板。制定实施《出口退税管理员工作规程》,提高出口退税管理水平。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增强信息化对税收征管的支撑力度。沉着应对金融危机不利影响,采取果断措施加强征管,有力地克服了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和政策性减收因素的影响,2008年,全省国税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808.1亿元,比上年增收137.4亿元,增长20.5%,税收收入总量再创历史新高,为平衡各级财政收支、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省国税收入规模位列全国国税系统第15位,与上年持平,增收额位列第9位,比上年上升20位,增幅位列第12位,比上年上升19位。原油税收占国税收入总额的52.9%,非油税收占国税收入总额的47.1%,比例与上年持平。

(三)服务大局,国税职能作用较好发挥。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和十届六次全会部署,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大经济板块”发展战略布局,开展深层次经济税收调研,进一步明确税收支持的重点和具体措施,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依法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2008年为各类纳税人办理减、免、退、抵税款66.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进一步树立新的纳税服务理念,落实纳税服务工作规范,提高12366热线服务水平,完善省局外部网站办税功能,推行多元化申报方式,与省地税局联合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减并纳税报表资料,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政策服务力度,积极开展纳税服务试点工作。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工作,精心组织以“税收·发展·民生”为主题的第17个税收宣传月活动,与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办公室联合举办“振兴龙江纳税人论坛”。广泛听取和征求各个方面对国税工作的意见,不断改进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经抽样调查,纳税服务满意率达98.4%。

(四)规范执法,依法治税水平明显提高。建立并落实税政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税政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和协调配合。清理税收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分类清晰、便于检索的税收政策法规库。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规程,自主开发、推广应用税收管理员平台,满足了日常管理工作的基本需要。推广应用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全省国税系统执法过错行为由年初的12825件下降到12月份的79件,涉及的考核指标由35个下降到13个,目前已有10个市地局、131个县区局实现“零差错”。深入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强化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推进依法治税和依法行政进程。与此同时,认真开展税收专项检查、专项整治、专案稽查和发票协查工作,2008年共检查纳税人3369户,其中发现有问题的1644户,查补总额3.3亿元。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各类发票案件140起,打掉犯罪团伙4个,有效地遏制了发票犯罪势头。

(五)以人为本,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强化巡视监督,省局对4个市地局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了巡视,对1个市地局进行了专题巡视,对5个市地局巡视整改情况进行了检查,调整充实部分市地局领导班子,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实施《全省国税系统干部培训、考核与使用管理办法》,积极完善竞争上岗管理办法,推进岗位能级管理试点,坚持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选拔干部,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三是推进机构改革。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批复的方案,规范稽查机构设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我省国税系统机构设置方案,为实施机构改革做好充分准备。四是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国税事业的健康发展。五是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省局举办各类培训班25期,培训学员3350人次。组织开展两次大规模基础知识考试,参考人员达19861人次,平均及格率达到98.1%,较好地发挥了以考促学的作用,提高了干部履行职责的能力。六是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全系统有包括省局机关在内的8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6个单位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5个单位被团中央和国家税务总局新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10个单位被继续认定为全国青年文明号,1个单位被省妇联授予“巾帼建功”先进集体、3个单位被授予巾帼文明岗、2名个人被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川汶川发生“5·12”特大地震后,全系统干部职工踊跃捐款捐物抗震救灾,干部职工个人捐款累计186.3万元,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210万元,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奉献精神。

(六)惩防并举,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完善责任分解、责任考评、责任追究机制,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二是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分工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标准、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具体保障措施。三是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省局举办“国税清风”廉政文化作品汇展,编辑出版艺术作品集和文学作品集。各地国税机关普遍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系统上下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落实领导签批制和领导包案制,认真受理信访举报,对执法监察子系统疑点信息进行核查,做到了有案必查、从严处理。五是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各级国税机关积极参加纠风办组织的“行风热线”直播活动,认真接听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四个结合”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行风建设成果,在行风评议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七)科学管理,内部行政效能持续增强。一是深化预算编制改革。按照定员定额方法编制预算,解决了用“基数法”分配经费造成的苦乐不均问题。对市、县两级经费分开核定,避免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相互混用、相互挤占,有力保证了基层经费需要。省局将实行定员定额新增加的经费全部分配给县区局,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经费保障水平,缓解了基层经费紧张的状况。二是认真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按照科学管理、规范理财的要求,省局在系统上下建立了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及时发现、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各级领导、财务部门当家理财的责任意识。三是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国税机关活动。发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在圆满完成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的节减5%公用经费用于抗震救灾的任务后,2008年全省国税系统公用经费支出仍比上年有所下降。创建节约型国税机关活动的开展,不仅节约了经费支出,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各级国税机关和干部职工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四是认真实施绩效管理。引入现代公共管理理念,改革工作成效考核评价方式,健全制度,精心组织,积极探索推行综合绩效管理办法,使考评结果客观公正、拉开了档次,促进了国税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信访工作坚持“四项原则”,省局全年受理来信来访198件,解决平息信访问题34个,各地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维护了系统和谐稳定。深入开展税收理论研究,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提高。省税务干部学校及各级培训机构的作用和中税报记者站、《纳税向导》的宣传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注册税务师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离退休干部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全省国税系统团结奋斗、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科学发展的一年。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政领导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热忱关心的结果,同时也饱含着全省国税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全省国税系统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国税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从宏观经济层面开展深层次国税工作不够,特别是税收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五项机制”建设仍需深化,一些地方工作落实不到位、成效不明显,浅尝辄止、流于形式;税收征管规律研究探索不够深入,对税收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深,特别是纳税服务理念需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内容、方式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改进,税收征管数据质量管理和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党风、政风、行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一些领导干部党性意识不够强,表率作用发挥不够好,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一些干部进取劲头不足、工作懒散,潜能没有得到发挥;税收执法不规范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少数干部税收执法风险意识不强,失职、渎职和不作为等问题还时有发生;各级领导机关工作作风和效率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国税工作要求,需要进一步转变和提高。这些问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9年国税工作主要任务

2009年将是我省国税工作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我们既要客观认识困难,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更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以“保发展、调结构、保收入”为主要目标,牢牢把握工作方针、牢牢把握工作主题、牢牢把握工作原则、牢牢把握工作要求,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国税工作任务。

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省实际,今年全省国税工作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落实税收经济观、税收法治观、税收服务观和税收效率观,继续深化“五项机制”建设,全面实现“六个转变”,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中心,以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以健全纳税服务体系和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持续加强和改进国税工作,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按照这一总的要求,要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省局机关和哈尔滨市局机关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第一批单位,要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同时,不断巩固、提高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从3月份起,其他市地局作为第二批单位,也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省局机关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配合地方党委,对市地局学习实践活动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市地局要按照当地党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主题和省局确定的实践载体,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做到“四个结合”:即将学习实践活动与查找影响国税事业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完成各项国税工作任务相结合;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与搞好纳税服务和争取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理解支持相结合。通过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树立和强化“税收四观”,实现“六个转变”,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具体成效。

(二)确保完成税收收入任务。今年组织税收收入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尤其我省经济对资源依赖程度高,2008年,来自原油的国税收入占国税收入总数的52.9%。国际原油价格已从去年每桶147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跌至目前的50美元左右。完成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的2009年税收收入计划,任务相当艰巨。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克服困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提高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尽最大努力完成税收收入任务。一是加强税收经济分析。按照“算得准、分析透、说清楚、有措施”的要求,全面掌握经济税源和税收收入状况及发展趋势,牢牢把握组织税收收入工作主动权。宏观上,各地要结合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特点,密切关注本地区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动态及变化趋势,以行业为重点加强经济税源分析,加大行业税收管理力度,推进各税种、各重点行业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特别是,资源型地区要切实加强对原油、煤炭等资源型产品的经济税源监控与分析,了解掌握资源供求关系、价格、产量、成本等因素变化对国税收入的影响,迅速作出分析判断,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强化税收管理的措施。微观上,要进一步发挥“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和税收数据有效应用机制作用,充分利用综合数据管理平台中的税收分析和税负预警软件,定期发布行业税负预警信息,做好月度、季度、税收预测,促进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同时,各地还要深入分析和查找本地新的经济税源增长点,努力挖潜增收。二是加强税收收入质量考核。根据经济税源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税收收入计划,使税收收入计划与实际税源相适应,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从税源、应征到入库不同环节和层面建立税收收入质量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实现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由计划管理向质量管理转变。需要强调的是,省局对各地组织税收收入工作质量的评价,主要是看是否做到了应收尽收。实践中,必须坚持组织税收收入原则,立足经济税源实际组织税收收入。三是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建立重点税源监控分析平台,监控分析税收收入进度及区域税负、行业税负变动趋势,提高对重点税源行业和企业的分析质量,加强与企业的信息交换,扩大对企业税收及相关财务指标的监控范围,为准确把握税收收入动态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加强税务稽查。指导各级稽查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完善分级分类检查机制,严厉打击偷税、骗税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违法行为,始终保持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高压态势,积极研究和应对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手段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加大对发票犯罪的打击力度,组织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废旧物资收购企业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税收专项整治。五是做好清欠防欠工作。认真执行欠税公告和滞纳金加收制度,积极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落实以欠抵退、以欠抵留、以票控税等办法,努力压缩陈欠,防止发生新欠。要严格缓税审批,缓征到期的要及时征收入库。

(三)切实完善税收征管措施。一是加强税收政策效应分析。政策法规部门要牵头负责开展税收政策效应分析,健全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反馈评价机制,业务部门要积极予以配合。尤其对新出台的税收政策要增强敏感性,跟踪调查、及时反馈政策执行情况,认真分析掌握政策变化对经济发展和税收收入的影响,迅速做出反应。二是加强税政管理。认真落实增值税扩大抵扣范围、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调整、燃油税费改革以及出口退税率调整等政策措施。实行新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加强增值税抵扣凭证审核检查。全面落实出口退税管理员工作规程,加强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情况和免、抵、退税的测算和分析,在严格审核防范骗税的基础上,加快免抵调库的进度。按照“抓大、核小、查中、管特”的工作思路深化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积极探索分行业专业化管理办法,建立企业所得税和流转税联评机制。以长期亏损户和关联交易为重点深化反避税调查。落实属地管理基础上的专业化管理机制,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深化税收情报交换工作,积极开展对俄情报交换试点。加大税收协定执行力度。三是强化税收征管手段。强化税收管理员平台应用,依托“四位一体”互动机制的数据信息传递链条,将分散在各系统中的内外部涉税数据进行集合,促进征管查信息共享,提高互动机制运行效率。加强运维体系建设,增强信息化的支撑力度。四是继续强化纳税评估工作。县区局要成立专门的纳税评估工作组,做好重点税源纳税评估工作,日常纳税评估由税收管理员直接负责。征管部门要发挥总体组织、协调和推进的作用,各业务部门负责抓好各税种和各行业评估模板的开发与应用,要通过纳税评估达到以行业管理为主线,以行业分析为重点,不断加强对行业管理模型和各税种各重要环节管理的研究,努力实现解剖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

(四)不断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家税务总局、省政府的实施意见,坚持“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原则,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推进依法治税进程。一是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政策法规部门要严把税收规范性文件审核关,确保出台的文件内容合法、规范。认真清理税收规范性文件,及时公布需要废止或修改的文件。制定省局税收政策法规库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及时准确更新数据。二是认真落实组织税收收入原则。坚决贯彻“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坚决制止有税不收和人为调节税收收入进度,坚决杜绝寅吃卯粮收过头税、转引税款和虚收空转。同时要全面、准确地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坚决杜绝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问题上打折扣,越是在组织税收收入工作面临复杂局面和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越要处理好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与确保完成税收收入任务的关系,发挥好税收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作用。要正确认识审计部门对国税工作的审计,加强协调,认真配合,使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三是加强税收执法监督考核。完善和优化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使之更好地与税收综合征管软件有机结合。合理调整考核项目,强化日常监控,完善税收执法评价办法,加强考核结果的利用,切实解决“不干不罚,多干多罚”和“干多干少、干差干好一个样”的问题。四是认真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强化对内部重点执法行为的制约和监督,对查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重要问题,要探索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各地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加以整改,省局将对市地局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抽查,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五)着力健全纳税服务体系。以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和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积极建立健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针对性强的纳税服务体系。一是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积极保护法律法规赋予纳税人的知情权、保密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及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陈述、申辩及请求救济的权利,控告、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权利。全面落实纳税服务规范,继续推行“一窗式”、“一站式”服务以及全程服务、提醒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加大推行政务公开和办税公开工作力度,加强和规范法律援助及救济服务。开展纳税满意度调查,将调查结果作为衡量纳税服务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二是准确掌握服务需求。通过多种渠道,经常性地开展纳税服务需求调查,了解掌握纳税人不满意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纳税服务工作。三是创新服务内容和手段。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合理调整窗口设置,延长办税时间,增设自助办税设备。推广多元化申报缴税方式,扩充网上办税功能,方便纳税人办税。依托省局外部网站、12366呼叫中心等,提供更加便捷的税收政策咨询服务。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建立纳税信用激励和动态管理机制。建立纳税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机制,促进纳税服务持续改进。落实注册税务师行业管理制度,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四是探索实施个性化服务。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加强与大企业的沟通联系,提供深层次的税收政策服务,帮助大企业建立内部涉税风险控制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更好地为“走出去”企业服务。五是进一步减轻纳税人负担。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办税程序,简并报表资料,减轻纳税人和基层国税机关负担,提高办税效率。积极拓展国、地税局合作的领域与方式,切实落实现有合作制度。六是加强税收宣传。完善税收宣传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和宣传重点。围绕中心,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力度,帮助纳税人全面了解掌握税收政策。注意发现和提炼工作亮点,积极宣传税收政策效应和国税部门支持经济发展的成果,为国税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要把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惩防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实施办法》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决避免表面化、形式化、“两张皮”的现象,做到同税收中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增强说服力。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风党纪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优良传统教育和工作作风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具有国税特色的廉政文化氛围,增强广大国税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二是强化制度机制增强约束力。以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落实征管查和人财物等重点环节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权力、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三是强化监督制约增强制衡力。重点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推荐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方面情况,加强对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确保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履行决策程序。四是强化改革创新增强推动力。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推进税制改革、征管改革、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税收信息化建设,结合我省国税实际创新思路、完善措施,解决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加强与检察机关的工作配合,积极预防职务犯罪。五是强化行风建设增强保障力。继续把行风建设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依法行政、加强税收宣传、加强与广大纳税人和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上进一步树立起良好的部门形象。六是强化案件查办增强威慑力。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严重损害纳税人利益的案件。

(七)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切实加强国税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一把手带班子能力,班子带队伍能力,部门依法行政、服务发展能力,干部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能力。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国税工作科学发展的集体。巡视部门要加强与人事、监察、督察内审等部门的工作配合,通过加强巡视工作,及时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深层次的问题,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批复的方案,调整各级局机构设置,明确职责分工,合理配置人员,严格人员编制管理,促进各级国税机关职能向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廉洁型转变,管理向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转变。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研究制定全省国税系统处级非领导职务管理办法和处级干部交流工作办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干部激励机制,加快推行岗位能级管理制度。四是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研究制定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六员”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省税务干部学校及各级培训机构的作用,分级分类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干部素质,着力培养一批能够有效从事反避税、税务稽查、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等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五是加强各级领导机关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建设,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丰富活动载体,促进机关和谐,形成人心思进、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还要继续推进定员定额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高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系统稳定大局;抓好税收科研工作,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实用型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参考;提高机关后勤、离退休干部管理与服务水平,为机关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采取措施保障落实

今年全省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都已明确,做好全年工作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各级国税机关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协调配合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确保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树立大局意识力保落实。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领导的批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工作方针、牢牢把握工作主题、牢牢把握工作原则、牢牢把握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意识和能力。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想得更周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要正确处理依法治税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落实税收政策与组织税收收入的关系、严格执法与优化服务的关系,更加自觉地将国税事业主动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围绕“保发展、调结构、保收入”的目标,充分发挥国税职能作用,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要主动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思考和谋划国税工作,从税收角度反映整个经济运行的质量,对制约和影响我省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层次分析和前瞻性研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二)深化“五项机制”推进落实。“五项机制”建设涉及国税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不断推动我省国税事业科学发展上层次的长效机制,必须长期坚持。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认真加以完善,赋予新的内涵。要把深化“五项机制”建设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加大分值,通过深化“五项机制”建设推进各项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结合当前形势,要以强化税收分析,提高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为重点,深化完善“四位一体”互动机制;以完善税收管理员平台,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和数据利用水平为重点,深化完善税收信息数据的有效应用机制;以加强对重要环节和重点岗位税收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监督,注重挖掘税收执法中的深层次问题为重点,深化完善税收执法监督考核机制;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国税干部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能力为重点,深化完善干部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的能力素质提高机制;以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理顺工作关系为重点,深化完善明责、履责、问责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不断提高国税工作整体水平。各地和各部门要认真查找“五项机制”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各自的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抓出成效。

(三)转变工作作风促进落实。一要坚持带着任务和问题搞调研。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坚持深入实际,通过调研发现问题,总结基层好的工作经验、做法,并加以科学指导,保证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工作措施更加符合实际,便于操作和执行,并通过调研进一步促进工作落实。二要提高能力树威信。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带领大家干事创业的意识、责任和本领,要始终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吃透上情、掌握下情、了解外情,切实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要大树正气,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干部的积极性、进取心,让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人受重用,让说空话、大话、风凉话、泄气话的人没市场。三要密切协作增强合力。凡是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无论是主办部门还是协办部门,都要有大局意识,主动沟通,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完成好工作任务,绝不能推诿扯皮、制造矛盾、耽误工作。四是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基层观念和群众意识,真正关心基层、爱护基层、服务基层,多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还要有推功揽过、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魄力,做基层工作强有力的后盾。

(四)提高机关效能强化落实。机关效能决定工作质量,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强化机关效能建设。一是强化绩效管理。完善综合绩效管理办法,形成更加科学严密的定性与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针对干部个人工作情况的考核评价标准,从机制上保障和推动行政效率的提高。二是强化制度建设。省局机关各处室和各级局机构改革到位后,要在2个月内完成对有关制度规定的修订完善工作,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三是强化督办查办。切实抓好省局党组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部署,省局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以及纳税人和广大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督办,实行专人管理,并定期公布督办结果,确保事情定一件、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各级局、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要增强责任意识,亲自抓好重大事项的督办落实。对于落实工作不力影响全局的,要按照《黑龙江省国税系统领导干部行政问责暂行办法》进行问责。

(五)创新工作思路深化落实。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带动创业。提高国税工作水平,难点在创新,关键也在创新。各级领导首先要身体力行,善于开动脑筋,打破思维定势,研究谋划推进工作纵深发展的有效措施,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破解工作中的难题,更好地指导机关和基层实践。对于省局党组部署的各项工作,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本系统、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紧密结合,把上级的原则要求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使之更符合基层实际,真正落到实处。要调动干部职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认真倾听来自不同角度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符合上级要求、符合工作实际、让广大干部职工满意的科学决策。要敢闯敢试,只要是符合科学发展观、不违背国家法律政策、税收工作总的原则和要求的,都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克服困难,百折不挠,不断推动事业健康发展。总之,要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推动国税事业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气象,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5.刘金良局长在全区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五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局长 赵广华

(2011年3月3 日)

同志们:

2011年全区旅游工作会议,是我区旅游业步入“十二五”发展新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具体安排2011年的重点工作。下面,我代表自治区旅游局讲几点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全区旅游工作简要回顾

“十一五”时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灾害的严重冲击,我们全体同仁科学筹划、积极应对,成功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灾害对我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开创了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旅游业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全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人数达到1691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95亿元,年均增长29.26%;接待入境旅游者699.3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6.86亿美元,年均增长10.49%;旅游业总收入2483.38亿元,年均增长28.63%。2010年,接待国内旅游者4477.5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92.92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42.8万人次,入境创汇6.02亿美元;全区旅游业总收入732.7亿元,相当于我区生产总值的6.31%。旅游业已成为自 治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时期,是我区旅游产业规模增长速度最快的五年,截至2010年底,已开发旅游景区、景点368个,A级景区205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38个,3A级旅游景区81个。建成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区19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1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4个。全区星级饭店262家,其中五星级8家,四星级18家,三星级87家。注册旅行社701家,其中组团社24家,边境社16家。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企业近500家。

――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旅游业生产力“六要素”得到进一步整合,民航、铁路、公路、口岸、通讯等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布局合理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已初步形成,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旅游区域和A级旅游景区的建设取得新进展,成吉思汗旅游区、响沙湾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产品结构逐步向多层次产品结构转换,草原旅游、沙漠旅游、边境旅游、民俗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产品更加成熟,休闲度假、冰雪旅游、工农牧业旅游、自驾车旅游得到迅猛发展;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等中心城市的旅游产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旅游商品生产、消费有了大幅增长,旅游产业链有了较大延伸,旅游产业体系进 一步优化。

――旅游形象和品牌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十一五”时期,通过成功的产品打造和市场营销,我区旅游形象的美誉度和认知度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草原旅游主题形象口号响遍全国,逐步扩展到了世界;草原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已成为游客优选的旅游目的地;成吉思汗旅游区、响沙湾旅游区、格根塔拉旅游区、阿斯哈图、阿尔山—柴河旅游区、月亮湖旅游区等已经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旅游那达慕、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呼伦贝尔冰雪节、满洲里三国选美大赛、科尔沁国际马文化旅游节暨8.18哲里木赛马节、阿尔山圣水节、红山文化节、国际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等一批节庆活动更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成为我区最具影响力的旅游节庆品牌。

――旅游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旅游业逐步成为自治区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领域,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作用和对第一、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已占到服务业总值的17.50%。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让更多的农牧民受益。森林旅游的开发有力推动了林区劳动力的转移,为部分国有林区转型破解了难题。进一步带动了全社会的就业,全区旅游直接从业人数约17.9万人,间接就业人数约为89.7万人,总人数达到107.6万人,已经成为自 3 治区容纳社会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有效传播了我区历史文化、民族和民俗文化,提高了内蒙古的知名度。

“十一五”时期,我们扎实推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宣传,广开思路,拉动旅游经济增长。连续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旅游主题年启动仪式,开展了一系列旅游主题宣传活动,“2007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2008年“北京奥运旅游宣传周”、2009年“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2010年“全国百城世博旅游宣传推广周”、“美丽草原我的家——内蒙古人游内蒙古活动”,以及 “翻过兴安岭、走进大草原”东北车友内蒙古自驾之旅、“草原是我的家乡也是您的家乡”等主题宣传活动,都有效激活了旅游市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与旅游企业、宣传媒体合作,扩大了我区旅游市场的影响力。“相约草原---格根塔拉杯内蒙古旅游推介洽谈会”、“邀您再次走西口、今非昔比草原行”内蒙古中部旅游推介踩线会、“陪你一起看草原---全国报刊纵深宣传内蒙古”活动,以及邀请欧州、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和港澳等地区的旅行商、业内人士来我区考察踩线,都为我区拓展客源市场、吸引国内外游客起到了重要作用。高密度、高规格推出了系列旅游节庆活动,从东到西、从春到冬,持续拉动了旅游客源的增长。积极推动城市旅游消费,努力培育乡村旅游项目,农家乐、牧家乐、林家乐成为黄金周、小长假、双休日期间的主打旅游产品,形成了城市居民假日休闲的消费热点。

(二)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紧紧抓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提升期,不断调整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业素质。

一是加强旅游规划工作。坚持规划引领。在《自治区总体规划》、《四条精品旅游线路规划》框架下,精心编制了各盟市旅游总体规划、重点旅游区域、重点旅游景区以及部分旅游专项规划,形成了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建立起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办法。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用规划整合旅游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有效遏制了旅游资源的粗放性开发,保护了生态环境,科学推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狠抓旅游项目建设。“十一五”时期,自治区各级政府继续加大了政府投资力度,用于旅游公共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宣传推介、旅游规划编制及信息化建设,改善了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化了重点旅游区域的硬件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民营资本投资我区旅游项目。自治区本级在“十一五”时期累计投资2.37亿元,其中,自治区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5900万元,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78亿元,投资总额比“十五”时期增加了1.32亿元。全区旅游招商引资协议投资1141亿元,年均增长10.54%。形成了政府资金、外资、国内民营资本、金融机构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呼伦贝尔市草原风情园、蒙兀室韦蒙古之源旅游区、嘎仙洞拓跋鲜卑文化园、响沙湾二次开发建设、成吉思汗旅游区提升项目、阿尔山——柴河旅游区、巴丹吉林沙漠旅游探险基地、呼和浩特托克托神泉园林景区、通辽库伦三大寺旅游区、赤峰喀拉沁王府、锡林郭勒天堂草原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三是积极打造优势旅游产品。狠抓了高A级旅游景区创建,进一步提升了草原旅游、沙漠旅游、边境旅游和生态旅游等我区优势旅游产品的质量。积极开发了工业旅游、森林旅游冰雪旅游等新产品,特别是冰雪旅游,相继建成了牙克石凤凰山滑雪场、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赤峰喀喇沁旗美林滑雪场,冰雪旅游的档次和规模有了极大地提升。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合作,对全区东西部的旅游交通进行了实地勘测,推出了成熟的自驾车旅游线路,并印刷出版了《内蒙古全境自驾游》,有力促进了自驾车旅游的发展。“十一五”末期,各地自驾车旅游、冰雪旅游人数急速攀升,已经成为我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四是推进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发展。坚持把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进了乡村旅游发展。五年来,自治区出台政策、组织培训参观、开展宣传促销、进行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示范户创建,并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贡献了力量。认真执行了《2004——2010年全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国家、自治区累计投入2800万元,重点打造乌兰夫纪念馆与乌兰夫故居、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3个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0年,组织开展了红色旅游调研,总结了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情况,提出了今后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思路。积极配合自治区发改委、宣传部和财政厅,选择了乌兰浩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纪念地等5个项目,申报列入国家第2期红色旅游规划的重点项目。

五是促进旅游商品发展。通过加快旅游商品市场建设、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拓宽旅游商品销售渠道,有力促进了旅游商品的发展。积极开展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组织参加旅游商品展示会,开发了一批具有艺术性、实用性、便携性的特色旅游商品。扶持培养了一批有规模、有创新能力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如赤峰力王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呼和浩特苏鲁定皮业公司和蒙亮民族贸易公司等。

(三)积极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各级把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连起来”的宣传方式,有效巩固了我区客源市场。成功举办了“2007北方旅游交易会”,最广泛地宣传了内蒙古旅游。通过持续参加“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和“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及北方旅游交易会等旅游会展活动,有效拓展了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客源市场。积极组织参加国家旅游局在韩国、日本、香港和台湾等地区开展的旅游宣传活动,进一步开拓了韩国、日本、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等近邻地区的旅游常规入境市场,韩国旅游包机连续五年飞进内蒙古。加强与欧美旅游组织、旅行商的合作,有序发展 了欧美旅游市场。不断完善了与俄罗斯、蒙古国旅游联席会议的合作机制,促进了边境旅游的健康发展。积极推进了旅游区域合作,五年来,与全国各省市、旅游区域合作体签订了二十多个旅游合作协议,迈出了实质性的合作步伐。

(四)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组织实施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扎实开展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诚信旅游”、“品质旅游、伴你远行”等主题活动,不断增强了各级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队伍的服务意识。深入宣传贯彻了旅游条例、法规和制度,强化了对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行业监管。加强与公安、工商、卫生、质监、消防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特别是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整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欺诈行为,有效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坚持用标准化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自治区先后制订了《内蒙古自治区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农家(民俗)旅游接待户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工农(牧)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以及《生态精品旅游规范》地方标准,并以各项旅游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形成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旅游公共标识、景点等级、宾馆等级、服务质量等级向标准化、品牌化迈进。

(五)认真组织旅游培训和信息化建设。坚持抓旅游培训,努力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五年来,自治区举办 了近百期旅游执法、规划、景区评定、旅游营销以及旅行社经理、饭店管理人员、农牧家乐经营户的培训班,培训人员3万余人次。组织了星级酒店服务技能大赛和金牌导游员评选竞赛活动。各盟市旅游局能够把旅游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自训、送训的方式,扎实推进了旅游培训工作。加快旅游网络建设,继续拓展了旅游政务网站,开通了12301旅游服务在线平台,完成了内蒙古旅游宣传网站建设。

五年来,我们努力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扎实推进了旅游行风建设,积极参与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在旅游帮扶、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业绩。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稳固基础,提高素质,推进了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取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必须始终把发展旅游业与我区富民强区战略结合起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更好地服务于自治区经济社会;必须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跟进”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更好地凝聚起各方面力量,齐抓旅游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走具有我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之路,突出主题形象,打造旅游精品,增强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加快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保护旅游发展环境,实现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推进旅游经济合作,保持旅游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作为首要目标,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主要归功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分管领导的关怀、指导;归功于各盟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归功于全区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奋力进取、扎实工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旅游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五”时期全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二五”时期是自治区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讲话中也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为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和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攻坚期。针对我区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十二五”时期应该是我区旅游业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起步期和机遇期,我们将肩负重担,面临新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努力把 旅游业培育成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和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为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出积极的贡献。主要发展目标是:旅游收入保持年均14.83%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国内旅游达到7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490亿元。入境旅游达到19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8.5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到1530亿元。

实现上述目标,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科学判断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旅游业发展的新特点。“十二五”期间,自治区旅游业具有许多有利条件。我区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正在爆发,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王歧山副总理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虽然是金融危机时候出台的,但文件总结了这些年旅游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充分体现了旅游业在我国长远发展中的作用,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管长远的文件。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既要看到它与整个“十二五”直到2020年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联系,更要认识到抓住这个宝贵机遇期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自治区即将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将是我区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强劲推力;国家和自治区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扩大内需的有力 拉动,旅游需求将会持续快速增长;政府资金投入的大幅增加,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高我区旅游产品质量;“十一五”时期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将对旅游市场形成有效的供给;我区独特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将对境内、境外游客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十二五”时期,我区旅游业的发展,面临诸多的困难,长期存在的制约因素尚未消除,新的矛盾和问题又不断显现。从我区旅游业发展内部情况看,一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受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特色资源减少、品质下降,将对我区最具特色的草原旅游形成巨大冲击;二是产业体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严重,尚未形成适合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三是在现有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基数提高的基础上,旅游产业要素的支撑力量不足,发展和增长的难度增大;四是旅游活动参与方式变化较快,散客自助游发展迅速,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日渐加大,旅游投入难以满足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需要。五是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面对“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艰巨任务,各级旅游部门和全区旅游行业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目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我 区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努力保持旅游经济总量的又好又快增长,依靠旅游经济总量增长和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的双重驱动,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坚持走符合我区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变之路,继续提升我区特色旅游产品质量,加快发展商务、会展、休闲和自驾车旅游;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工业、农业、林业、商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新业态,开发新产品。三是着力推进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对传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和驱动,紧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以信息技术创新旅游服务模式,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四是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提供人才保障。

三、2011年的重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起始之年,抓好今年的工作,对于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全区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国内旅游人数5000万人次,增长11.67%,国内旅游收入837亿元,增长20.79%。入境旅游人数150万人次,增长5.04%;入境创汇6.5亿美元,增长7.99%。旅游业总收入880亿元,增长20.10%。

(一)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王歧山副总理指出,国发41号文件既然很不容易出台,就要把文件的精神贯彻落实好,这和 我国旅游业发展是完全吻合的,已发挥了明显的作用,而且这个文件起码够我们贯彻落实5年。重要的是真正使这个文件发挥作用,在旅游行业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和征求各方面意见,自治区将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是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区旅游业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我区旅游业发展政策创新的最新成果。各级旅游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和《实施意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吃透精神,加深理解,指导实践。《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情况作了总结,并结合形势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区旅游业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是今后5年我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旅游部门的同志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要依据《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科学制订本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着力抓好工作的落实。

(二)坚持规划引领,积极推进重点旅游区域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强 “十二五”规划体系建设,做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专项旅游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我们将启动旅游目的地区域规划,统筹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组织编制《呼伦贝尔国家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区域发展规划》,开发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的旅游资源,科学指导呼伦贝 尔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着力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目的地。继续编制一批重点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的专项规划。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实施大项目拉动战略,将政府引导性投资向大项目倾斜,通过大项目带动全区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加强重大旅游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指导服务,做好总体情况、政策规定、投资程序的咨询服务。建立旅游招商引资情况和投资商信息平台,加强对盟市旅游项目推介。

(三)积极组织A级旅游景区创建,提升A级景区档次。做好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在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响沙湾旅游区荣获国家5A级旅游区的鼓励下,继续重点指导鄂尔多斯市恩格贝旅游区、赤峰市喀喇沁亲王府、呼伦贝尔市白音哈达旅游度假区、中国达斡尔民族文化园、通辽市大青沟、格根塔拉旅游区、阿尔山—柴河旅游区、锡林郭勒蒙古汗城旅游区创建5A级旅游区。进一步加快4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加强对拟创建4A的旅游景区的分类指导,按照国家标准对各个景区提出创建的要求和整改意见。引导现有80家2A级旅游区和部分非A级旅游区积极创建3A级旅游区,确定一批创建3A级旅游景区的名单,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和检查。建立A级景区创建奖励机制,激发各盟市创建高A级旅游区的积极性。抓好现有A级旅游景区的复核检查工作,实施处罚。该警告的警告、该降级的降级、该撤销等级的坚决撤销。景区建设是旅游产业最主要的硬件基础,旅游景区A级评定,是当今国内衡量各景 区软硬件发展水平的最权威标准,是旅游景区综合实力的品牌标志。推进A级旅游景区创建,对于整体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优化旅游产品、增强旅游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盟市要把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促进A级旅游景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发展,修订我区农牧林家庭旅游接待标准,制定我区农牧林家庭旅游星级标准,年内推出我区首批4星级农牧林家庭旅游接待户。加大乡村旅游示范户带动作用,确定重点支持的乡村旅游示范户、示范村名单,对重点乡村旅游示范户给予支持和奖励。组织编制我区农牧林家庭旅游指南,加强对我区农牧林家庭旅游的对外宣传。组织召开全区农牧林家庭旅游现场会,进行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继续与自治区农牧业厅合作,做好第二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培育我区的乡村旅游品牌。推动全区红色旅游二期建设工程。按照中宣部、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旅游局的部署,与自治区红色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认真研究部署国家确定的红色旅游二期规划的重点红色景区建设工程。编制《2011—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明确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重点建设项目,整体提升内蒙古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完善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中心、旅游公厕、旅游标识、停 车场等配套设施。协调有关部门,加快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公路建设,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举办红色旅游培训班,支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创建A级旅游景区。

(五)开发旅游新产品、发展旅游新业态,构建多元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推进生态旅游区建设。推行国家生态旅游区建设标准,推广生态旅游产品,宣传生态旅游理念,引导生态旅游行为。指导各盟市开展创建生态旅游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活动。推进民族文化体验产品开发。支持各盟市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与自然风光相融合,深度开发以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主的民俗体验型和文化主题型的旅游产品,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重点扶持民族文化演艺、历史文化展示和民俗体验型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积极推进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大力扶持开发温泉度假型、内陆湖滨型、休闲文化型和休闲小镇等多种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研究制定适合我区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标准,指导建设几个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示范区,促进自治区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型转变。推进边境旅游与跨境旅游的发展。指导和扶持满洲里、二连浩特两个口岸城市加强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适应边境旅游发展的要求。支持额尔古纳、阿尔山、甘其毛道、满都拉和策克等完善口岸设施,增强边境旅游过境能力,开发跨境旅游线路。推进冬季冰雪旅游的发展。指导有条件的盟市积极拓展冬季旅游项目,提升品质。积极支持呼伦 贝尔市开发新的冰雪旅游项目,丰富冬季那达慕。推进全区工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依托伊利和蒙牛乳业、鄂尔多斯和鹿王等羊绒企业、吉兰泰盐湖、鄂尔多斯现代化能源基地、包头重工业基地、河套酒业等现代工业旅游资源,开展现代工业园区参观、生产流水线参观、工业博物馆、工业文化景观建设、工业旅游购物娱乐活动等。研究制定工业旅游服务规范和标准。

(六)着力拓展旅游市场,保持客源持续增长。按照“巩固传统市场、发展重点市场、开发新兴市场、培育潜力市场”的发展策略,有序拓展入境旅游市场。自治区将积极参加国家旅游局组织的首尔国际旅游展、日本国际旅游展和新、马、印尼国际旅游展、伦敦国际旅游展、柏林国际旅游展、莫斯科国际旅游展,以及蒙古国国际旅游展、台湾旅游展、海峡两岸联谊会,参加自治区政府组织的香港促销招商会展。深入开发国内旅游市场。继续挖掘“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和周边8省区旅游市场的潜力,深度开拓重点客源市场。充分利用会展平台,不断提高参展水平,自治区拟组织参加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广州国际旅游交易会、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北方旅游交易会、西安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出台促销奖励政策,鼓励旅游企业积极跟进。大力开展主题宣传营销和旅游节庆活动,拉动旅游消费增长。策划大型主题宣传营销活动,造亮点、造热点、造卖点,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内蒙古。重点推出“中华文化游”内蒙古启动仪式、“天 堂草原锡林郭勒—天天那达慕”主题活动、“游四季美景、赏五彩赤峰”为主题的京津冀游内蒙古系列活动、“翻过兴安岭走进大草原”为主题的东三省游呼伦贝尔系列活动以及 “爱我—就带我到阿拉善”主题系列活动。继续开展“美丽草原我的家〃内蒙古人游内蒙古”活动。推出精品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好内蒙古第22届旅游那达慕大会、第8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呼和浩特首届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重点支持呼伦贝尔冰雪节、满洲里中俄蒙三国选美大赛、阿尔山杜鹃节、科尔沁国际马文化节暨8〃18赛马节、达里湖冬捕旅游节、黄河明珠文化节、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等有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

(七)深化旅游区域合作,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是我区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扩大旅游区域合作内容,创新旅游区域合作方式,提高旅游区域合作质量。着力开辟跨省区、跨区域的旅游线路。积极指导东部5盟市与东北三省加强旅游合作,共同研究设计东部盟市与东北三省相衔接的跨省区旅游线路,并在旅游景区规划、旅游宣传促销方面加强合作,取得实效。自治区拟组织东部盟市旅游局和旅游企业的人员与东部三省旅游同行进行互动考察学习。组织内蒙古中部地区旅游推介踩线会,深化中部盟市旅游区域合作。加强与俄罗斯、蒙古国旅游合作,健全旅游联席会议机制,促进旅游产品组合,促成联 合促销。落实共同开发“茶叶之路”旅游合作协议,推出中俄蒙“茶叶之路”旅游线路产品。

(八)强化旅游市场治理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继续贯彻落实《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深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深化“品质旅游”活动,积极营造和谐的旅游氛围。加强黄金周、旅游旺季旅游联合执法检查,重拳打击黑社、黑车、黑导和欺客宰客行为。积极发挥旅游协会的职能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加大媒体监督力度,鼓励各类媒体开展旅游服务质量采访调查活动,对旅游企业违规行为实时曝光。加大旅游安全检查力度,严防各类旅游事故特别是旅游车辆事故的发生。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平安旅游活动,着力打造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

(九)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完善旅游政务网站、12301旅游服务在线平台、内蒙古旅游宣传网站功能,扩大旅游信息网站的宣传,提高咨询服务的点击率和受众量。切实加强在线服务运行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鼓励旅游企业借助内蒙古旅游宣传网推荐产品、宣传营销。支持各盟市在主要旅游线路上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在自驾车旅游线路上建设汽车露营地。继续抓好旅游主要干线旅游标识以及旅游景区标识、游步道、景区厕所的建设。加强旅游应急救援建设。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安全紧急救援建设方案》、《旅游景区紧急救援应急预案》,指导和规范全区的旅游应急救援建设。

(十)加强旅游行风和旅游部门自身建设。行风建设直接影响一个单位,一个行业的内在发展,同时也可反映一个单位,一个行业的外在风貌和形象。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给旅游行业的行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旅游行风建设要以广大游客的需求为目标,为促进我区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保障。2011年全区旅游行风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重点解决游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旅游市场秩序监管,更加注重游客满意度的提高。各级旅游机关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效地指导旅游工作。

上一篇:扶贫改建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司金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