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详细教学大纲

2024-09-08

概论详细教学大纲(共6篇)

1.概论详细教学大纲 篇一

但长期以来,详细规划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受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影响深远,在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与之实践密切相关的如土地出让方式转变、住宅建设主体多元、公共设施配套社会化等均已发生重要而深刻的转变,在此背景下,原有的理论模式、教学模式显得力不从心,已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文章结合苏州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教学实践,着重探讨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思考。

1. 常规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在教学内容上,尽管各高校针对详细规划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多是以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同时讲授城市中心、商业中心等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在过去3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专业教材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目前国内城乡规划专业通用的《城市规划原理》教材已经先后修订了四个版本。但由于城乡规划理论内容十分丰富,该通用教材里涉及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并不多,无论其深度和广度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其内容也是大量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基本模式。此外,常规教学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脱节、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

1.1 理论体系陈旧,教学脱离社会经济发展

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的以居住街坊为主体的城市居住模式被彻底打破,并通过不断引入的西方城市规划理念,形成一些居住区实践模式,如上海的石库门、租界住区等,但在战争时期始终没能形成自身的完整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全面学习苏联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城市规划也开始从管理体系、运行机制、规划理论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苏联模式,城市规划原理教学中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体系也是这一学习过程的结果。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教学中,长期沿用“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这种多级模式,即按照不同的规模等级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资源都是在政府的统一计划下进行调配,包括土地资源、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等,均是在政府的统一计划下,以千人指标和服务半径为依据按照不同居住群体的人口规模逐级配置。从资源统一调配的角度,这种方式是高效、合理的。

但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中逐渐起主导作用,与市场相配套的一系列政策的先后出台,如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土地收储和招拍挂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主导的方向。土地市场的形成,使我国的居住、商业模式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的力量使大量非公益性的设施投资向利润高的地段集中,进而导致公共服务设施不再是居住区的内部功能,商业配套的市场化使其已很难按单纯的千人指标来限定了。在此背景下,原有的住宅区开发模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划经济的思维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践,已经不合时宜,经典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已不符合当代发展的实际需求。

1.2 课程系统错位,重设计、轻理论,教学过程脱节

城市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城乡规划专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也决定了规划专业在设计实践的环节必须有良好的理论作为指导,因此就需要理论课程和设计实践类课程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方面安排合理。而传统的城乡规划教育重设计、轻理论,在课程安排上亦忽视理论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的衔接关系,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以设计为本”的观念占主导地位,其他的理论课程往往被作为“配菜”居于次要地位,在课时安排、时间安排上面存在随意性。在当前我国城乡规划面临深刻转型的“新常态”背景下,完全以设计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必须要进行改变,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必须由培养描绘美好蓝图的规划师向综合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方向转变,这对主要面向地方需求的高校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其中的规划理论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不可或缺。

1.3 教学手段脱离时代,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知识的传授,而非能力的获得。随着电脑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的进步,许多教师改变了原来板书+讲解的授课过程,这本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兴趣的有利方式,但却在另一方面固化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量雷同、甚至多年不变的课件出现在课堂上,而老师则直接照本宣科,阅读课件,带来学生消极应对的一系列负面后果。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资料的渠道大大拓宽,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这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创造了可能,也为课堂教学采用新的综合手段提供了基础,但同时也在大量学生中滋生了学习的惰性,对于很轻松便能获得的学习资料不求甚解,长时间沉睡在电脑硬盘中,反而不如资料匮乏时代学生对学习资料的如饥似渴般的珍惜。因此,如何结合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将多媒体和自媒体的技术平台转变成学生汲取养分的中心,对许多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

2. 教学改革举措

2.1 密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关注最新的实践成果

城乡规划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相关理论的发展和总结也多从实践中来,而规划实践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观念甚至方面的影响,甚至某些个人的影响,正是从这些变化的因素中追索相对恒久和不变的因素才形成规划理论,因此,必须要关注社会发展及其最新的实践成果才能更好地把握规划理论。

随着近年来国家层面对城乡规划的空前重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协调发展、划定增长边界、保护历史遗产等等重大战略的接连出台,使过去20年间城市快速增长、大规模的新区建设成为历史,而如何在城市边界内有效提高存量土地的使用效率、改善现有的生活环境已成为我国城乡规划的“新常态”,城乡规划教育不能忽视这一宏观社会背景而孤芳自赏,必须重视旧区更新、传统街坊保护等新的社会现实问题。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商品住房价格高企等社会问题,城市中的老年公寓、人才公寓、廉租房等社会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这些内容构成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住区规划中的重点课题,都需要在住区规划的教学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

针对这些社会现实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增加了相关内容,并在课程中安排这类住区的相关调研实习,在调查中分析和理解问题,使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性认识。例如,课程中会通过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与挑战,专门安排老年公寓的规划设计的讲解,同时拓展到老龄化对城市发展的其他层面的影响,再结合对正在出现的老龄公寓的案例调查,使学生对这一理论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并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此外,课程中特别对旧居住区的改造和历史性居住街坊的保护增加了专门的章节,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未来的工作要求。

2.2 瞄准培养目标,设置对位的理论和设计课程系统

苏州科技大学是一所立足苏南、面向全国的地方性高校,一直围绕多元复合的“创新应用型”的高水平人才培养目标,并建构了模块化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突出核心理论和设计课程群,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养。其中,《城乡规划原理》课程采用“1+1+1”的模式进行,即《修建性详细规划原理》《城乡总体规划原理》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原理》三部分组成,课时组成为32+32+16,共计80个学时,开课时间分别为三年级上、三年级下和四年级上学期。同时,理论课程体系与设计课程体系从时间和内容两方面也形成紧密的对接关系,使理论教学能够指导设计课程,而设计课程又能对理论课程形成及时的反馈。

2.3 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时代的平台优势

苏州作为一座开放性的现代城市,具有多种形态的居住模式,既有最具中国传统特征的苏式庭院住宅,也有颇具石库门意味的近代住宅,以及建国后各个时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居住模式。特别是以新加坡住区模式建造的苏州工业园区以“邻里中心”为单元的住区模式,使得苏州作为多种居住模式共存的城市具有典型的样本意义。结合这一城市背景,在“详细规划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增强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本课程涉及城乡规划的大量基础理论,而基础理论往往是比较枯燥的,需要通过大量阅读、讲解、交流才能理解和掌握。在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上,通过结合PPT、视频的讲解,以及经典理论书籍的读后讨论等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探讨式的教学,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授课效果。

(2)建立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在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的获得成为可能,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也使得思想观念的碰撞和互动变得更加便捷;但因为学生尚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因此还需要教师能够进行引导和甄别。通过建立专业的交流微信群、QQ群及时转载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内容,既能强化课堂内的相关知识点,也能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与自主性。

(3)强化案例式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是一种有力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对实践案例的剖析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有关理论知识。根据学校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的地域特点,安排相应的课外调研和分析,针对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住宅区进行组织架构、空间形态、道路交通、公共配套、景观设计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并思考其差异化背后的深层次因素,进而更近一步地深化对规划理论的理解。在调查报告完成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总结,同时也训练了学生PPT制作和专业语言表达的能力。

3. 结语

通过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的不断探索,苏州科技大学的《详细规划设计原理》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把学生培养为职业城市规划师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又逐渐将其理论能力扩展到规划设计、社会调查领域,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渗透和互补。

参考文献

[1]谭纵波.论城市规划基础课程中的学科知识结构构建[J].城市规划,2005(06):52-57.

[2]赵春荣,符娟林.新形势下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探讨——以居住区规划原理教学改革为例[C].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6):659-661.

[3]姜云.面向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城市规划原理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1.(6):50-53.

2.高职监理概论课程教学探讨 篇二

关键词监理概论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理念

高职高专路桥类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施工、监理等单位一线的现场技术或业务管理岗位群,定位于培养懂技术、会管理、会协调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高职教育在系列课程中增加了监理概论专业课,以加强学生一体化工程管理能力和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培养。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路桥类专业人才的要求,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职监理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现状

监理概论课程属于监理入门教育基础课程,主要立足于监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组织与基本方法等基本知识的阐述,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科目。

高职监理概论课程的主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该门课程中概念性内容的学习理解程度较好,可应用不足,同时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

(二)存在的问题

课程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从教与学两方面来考察,高职监理概论课程存在以下的问题:(1)教的方面。该课程内容较多,教师在做好充足备课的同时不得不考虑简短的教学计划。因此,教师在授课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对相当一部分知识只能一带而过或是以点带面,只是对重要的知识结构及体系做重点阐述和讲解。由此导致学生被动地记笔记、记重点、接受教师传授的各个知识点。(2)学的方面。笔者通过分析以往该课程的考试试卷,发现部分记忆力强的学生基本上是把教材上的条条框框完全照搬到试卷上,综述类题目本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对监理行业的认识,但很少有学生进行论述,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语言组织能力不能通过学习得以发展和提高。

二、对策与建议

(一)提出教学设计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以监理员职业能力为主线,应对以监理工作工程过程为导向及监理工作过程中的工作任务为驱动,并体现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特点的教学理念进行重构。

1企业参与、工学交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为导向,课堂与现场进行工学交替,先学习,再实践,再回课堂学习。课堂教学选择现场实际工程项目,学生课堂所学教学内容与现场实际相结合,通过工学结合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2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学习中将教、学、做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等方法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任务,实现教、学、做相结合。

3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选择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为导向,工程项目监理过程即为教学过程,以监理过程中监理员和资料员的工作任务为驱动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力求改变过去那种以灌输为主的常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将讲(讲课)、学(自学)、论(讨论)、答(答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1以真实工程项目为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利用与企业的合作关系,选择实際工程中一个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学生在课堂学习并在工程现场进行实操,并派出专业教师到工地进行辅导,根据施工现场技术要点,进行实地授课,充分利用顶岗实习促进学生参加体验性学习。

2通过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上多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头脑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通过提问一回答一点评的互动过程,达到教学相长。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及网上查询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并独立完成作业。

4以实际工程案例引导教学。在教学中注意引进工程中的实际案例作为教学材料,以工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应用现代技术,力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配有大量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工程实例照片、工程录像和工程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教师再辅以口头讲解和黑板书写,使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可极大地提高课堂讲解的表现力,使教学过程更直观、形象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2适时地引入规范及教辅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补充新规范、新标准,并给学生展示部分工程监理文件与资料,如监理大纲、监理细则、施工监理合同以及工地会议记录、工程月报等资料,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应用。

(四)课程考核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在考试方面实行教考分离,尽量与学生的后续培训及考证挂钩。在考试中,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IG GIO-2006)条文,将学生们在实习中碰到的、提出的典型问题转化为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水平。为考核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知识拓展性。考试题目中可以有一定的开放式题目。考试题型应可结合历年监理培训员,甚至是监理工程师考试题型,为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等,题量要适中。

(五)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在实际工程中,不可回避这样一个问题:极少数施工、监理人员对待工作不负责任,在施工活动中对签证认量把关不严、麻痹大意,甚至违法违纪,给建设单位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这个问题也凸显了高职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应贯穿整个课程教学。

总之,高职监理概论课程对活跃大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必定会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成为懂技术、会管理、会协调的复合型人才。

3.概论详细教学大纲 篇三

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下简称控规) 自1980年代诞生以来, 现已成为《城乡规划法》明确的法定规划, 在规划体系和规划管理之中地位日益重要, 自然也是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控规的政策性强, 往往体现价值观和不同利益的平衡, 因此控规教学中必须注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大多数基于建筑学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而言, 控规往往意味着枯燥的数字、晦涩的文本、雷同的图则, 学生不了解控规数据和指标背后的经济、社会意义, 那些以往建筑设计学得好的同学反而没有兴趣学控规, 所以普遍反映控规很难教。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 教好和学好控规, 我们做了以下探索和尝试。

2 控规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作为5年制城市规划专业, 控规教学环节安排在第8学期 (四年级下半期) 的后6周, 之前是12周的城市设计。控规课程设计延续城市设计的小组合作方式, 由2~3位同学组成小组共同完成。

教学目的:在调研了建筑和用地类型、学习了规划原理之后, 通过控规学习规划编制体系, 理解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的衔接;认识城市设计与控规的关系, 掌握控规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掌握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土地使用功能的设定和指标平衡, 以及综合环境质量控制的能力, 制定城市空间设计导则;初步掌握规划文本的写作。

控规教学的具体要求:

(1) 控规要体现上个作业城市设计的意图, 结合城市设计方案, 进行修改完善, 对于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和体量、建筑群体空间组合方式、建筑轮廓线、滨水空间的利用、视线通廊和空间关系等提出控制性要求。

(2) 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确定各类用地的兼容性和建筑的适建性。

(3) 确定各地块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4) 根据交通需求分析, 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5)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6) 确定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周边建设控制要求。

现实中的控规内容日趋庞杂, 要在有限的6周时间内教好控规, 必须突出价值观的培养和重点内容:

(1) 为何控?通过讲课, 介绍我国控规的产生背景。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计划经济年代不需要控规。结合规划原理课讲授不同土地所有制背景下控规与外国区划 (Zoning) 的异同。引导学生从形态设计的视角转向开发控制的视角, 理解空间发展权的界定和配置, 思考“没有控规会怎样?”

(2) 控什么?控制体系是要学生理解控规的核心, 包括: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配套设施、行为活动等。城市紫线、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黄线分别是文物古迹、绿地、水系和基础设施的保护和控制界限, 分别守护着重大的公共利益。文物古迹、绿地、水系和基础设施是广大市民的公共利益所在, 其空间位置、廊道和具体控制措施应该通过控规予以确认。学生要树立公共利益作为控规的基本导向。同时, 控规的教学必须以法规规范规定的强制性内容为核心, 逐项理解地块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准确含义, 纠正学生中常见的对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计算中的模糊认识。

(3) 怎么控?具体包括控规指标设定的依据、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指标值的合理幅度、图则的规范性。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和理解范本的基础上编写文本, 培养严谨细致的精神和文本写作能力。低年级建筑学训练专注于形象思维, 擅长绘图但文字功底普遍不强, 精确的文字表达尤其需要训练。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讲过用地分类的原则, 但也需要通过控规课程来加深印象, 并通过讨论现状用地的小类归属、用地和建筑的兼容性等问题加深理解用地分类标准的具体适用。除此之外, 还要理解地方性《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所设定指标幅度的原因和理据, 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最后要鼓励学生合理质疑, 组织学生讨论地方性《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的指标幅度与实地调研值的差距, 并进行分析。

3 控规与城市设计的结合

3.1 合理确定教学内容顺序

控规关注公共利益和私人权利之间的平衡, 而城市设计着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 两者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最初我们根据规划体系自身的层级, 自上而下, 先做控规, 再在控规指导下选择地块做居住小区和城市设计。这样虽有助于强化控规的法定性和指导作用, 但是学生在低年级建筑设计后, 直接从感性的城市认识跨到比较抽象的控规, 普遍觉得难以跟上, 定控规指标也缺乏依据, 不是拍脑袋写就是照抄现有案例, 既没有形态支持, 也很难评价。因此我们近年来将控规环节后移, 按照从形象到抽象, 从易到难的教学逻辑, 先做居住小区和城市设计, 之后再做控规, 取得了较好效果。

3.2 合适的控规课程选址

城市设计和控规的一体化训练要求选择相同地块, 具体要求: (1) 可进入踏勘的真实场地, 便于做用地现状调研, 熟悉用地分类标准, 培养学生现场调研和分析能力; (2) 规模适度, 一般不超过50公顷; (3) 结合城市规划专指委确定的年度主题。

选址的要点: (1) 不能选一片空白的新开发区, 一般要有历史建筑或是包含历史地段, 但也不宜全部是保护区域, 还要给城市设计留有创新发挥的空间, 所以多数情况下是“半旧半新”的地段。 (2) 为了兼顾到四线控制的训练, 通常会选择有滨水岸线、又包括商业金融、文化设施等, 并至少有一块绿地广场的多样化的用地。为了城市黄线的训练, 要有市政设施用地, 让学生综合考虑变电站、垃圾压缩站等厌恶性设施选址和周边用地的协调。

3.3 指标与形态的统一

城市设计与控规关系密切, 城市设计贯穿于各阶段, 控规编制时也要结合空间形态的推敲, 保证控规质量和公共空间品质。

在控规教学中, 首先根据城市设计方案的形态反推出相应的控规指标和用地类型, 然后对照规范和标准, 对不合理的地块划分和指标进行调整, 在完成控规图则的同时再按照控规指标生成一个基本形态。如此反复训练, 实现从自由浪漫的形态到严谨规范的指标, 再回归到真实可信的空间形态。

3.4 控规指标背后的价值取向

在城市设计阶段, 同学们往往追求空间形态的独特性和趣味性, 尝试新奇的巨构式的建筑等, 相邻地块容积率也相差悬殊。从鼓励创新来说不宜完全否定, 但在控规阶段, 要结合产权主体、开发建设方式、最小开发地块面积、公共空间的私人管理等, 帮助学生分析利弊, 使之认识到凌驾在城市道路和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之上的私人产权建筑, 有可能对公共利益和公平的巨大损害。

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以屋顶绿化代替城市公共绿地:城市设计时为了鸟瞰效果, 常将抬高的场地地坪做屋顶绿化。从建筑设计角度, 增加绿化固然好, 但是控规强调的是公众可进入和接地气的绿地, 私人屋顶绿化的公共性无法与公共绿地相比。有些城市为了鼓励屋顶绿化对此视为绿地率并有一定的折抵, 但同时也有最大离地高度和最小覆土深度的要求。

控规教学还要帮助学生从建筑师的创造性视角转向规划师的规制和管理视角, 从创造最优新奇特的城市空间转向如何避免纷争和最坏的结果, 同时重视解决不公平和功能性缺失的问题。防止美好的创意被歪曲利用, 侵害公众利益。

4 教学方法上的平等互动

控规教学要加入公众参与的内容, 通过模拟听证、辩论等形式讨论私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体现“程序正义”的价值观。

控规不纠结于成果, 更重分析过程和程序。成绩评定中, 课堂讨论和过程草案占50%, 最终提交的作业文本只占50%。笔者还曾连续两年组织小组同学就广州市地标性建筑———珠江新城东塔所在地块控规指标的调整, 进行了模拟的规划委员会审议。在明确珠江新城整体城市设计意图后 (东塔与已经建成的西塔对称) , 东塔开发商申请在容积率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建筑限高至少100米 (不再对称) , 同学们分别扮演东塔业主、周边相邻单位、游客、一般市民、规划专家等角色, 从城市设计意图贯彻到控规的灵活性、限高的必要性、控规对塑造城市中心公共空间的强制性、调高限高之后其他的补偿手段等角度各抒己见, 最后投票表决。教师仅主持讨论, 最后对各方的发言进行点评, 并不预设立场, 也不参与投票。选取这种有争议的现实议题进行课堂研讨, 让学生学会表达不同观点、倾听不同意见, 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程序。

控规不仅仅是划地块填颜色给指标, 现有的控制指标体系也只是手段, 达成规划目的可以有多种实现途径。我们始终鼓励就同一个形态方案探讨不同的控制指标和实现方式, 例如组织学生辩论不限制容积率会怎样, 使学生理解容积率到底控制了什么。正方认为容积率限制避免了市场的盲目性、可以合理确定公共设施配套, 实现对空间环境的控制优化;反方则认为即使不控制容积率, 市场也会按照区位、基础设施条件等自行确定, 开发强度并不会无限制提高, 政府或者规划师为什么自认为比市场更能准确判定“合理”的容积率。至于空间环境的控制, 完全可以通过建筑密度加限高来实现。又比如基于景观控制的建筑限高是否必要, 建筑限高可否替代容积率控制……

5 结语

(1) 控规本身虽还在不断完善中, 但作为平衡各种利益诉求、实现规划管理的重要手段, 有必要纳入本科阶段的城市规划课程设计之中。

(2) 现实中控规质量不高、文本雷同、指标僵化等问题提醒我们, 控规教学不仅仅是教套路、抄文本、描图则、熟悉控规软件, 更重要的是理解开发控制的机制和手段, 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3) 控规教学应和城市设计相结合, 实现空间形态和指标统一。

(4) 控规教学要把控规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境交给学生, 通过互动和研讨, 促使他们思考和反思城市规划。

参考文献

[1]夏南凯, 田宝江编著.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29-31.

[2]王晓云.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课程中开放式教学的探索和应用.[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编.规划一级学科, 教育一流人才———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197-200.

4.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篇四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91-02

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特别是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1]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积极探索和坚持改进《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使得该门课程能够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对《概论》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视,自觉地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积极更新教学理念。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理念主要以教为主,侧重于教师单纯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侧重于理论的抽象讲解,忽略了理论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侧重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运用,忽略了现代教学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教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党的某一理论出台的具体环境、历史背景、理论渊源的传播,而是要着重于新时期如何用唯物主义发展观来指导学生在以往的理论中找寻适合新时代的理论因子以发展的理念为解决新问题,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提供理论依据,这也是我党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现实问题,更要教会学生应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来认识我们周围的事与物。将每一位教学参与者都置身于教学活动当中,以学生个人的亲身参与来激发自身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被动理解为渐进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能满足学习主体求知的需要,而且能提高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师应当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迎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诉求,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培养学生能力的促进者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真正诠释“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教学理念。

二、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概论》课在高校普遍采用“大班制”的教学方式,每班人数一般都在七八十至百人,甚至更多。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理论的学习中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随着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展现方式的多样性和即时可获得性对大学生评断教师教学效果确立了一个较高的标准,这就为教师在教学方式的改进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正可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彩的课程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成功的重要前奏。《概论》课虽然以理论为主,但教师仍可采用设问式、案例式、影像资料的播放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课程导入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与该节课相关的案例,用提问的方式,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展开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以活生生的现实启发学生主动用所学理论思考现实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此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网络课堂的共享,把这些信息量大,资料翔实、表现活泼的教学资料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可以形象而生动的展现教学内容,全方位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变抽象为形象,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直观,更加透彻。”[2]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师不应还停留在以往单纯抽象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而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和典型事件,和学生一起运用《概论》课提供的正确理论、原则和方法,联系师生的亲身经历、媒体报道、网络信息和其他渠道获得的活生生的例子联系该堂课提供的理论依据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学生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将祖国命运和自己前途密切联系起来的社会责任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社会主义科学理论的说服力,而且对培养思想硬、作风正、成绩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打破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真正让学生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三、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概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经验的宝贵总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就必须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通过丰富生动的现实案例把一个真实的社会主义中国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在精心准备和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一般都是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讲授开始,当然,不是纯粹抽象理论的平铺直叙。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理论,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这节课的兴趣,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这也是当前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抽象、枯燥,不重视,不想学,不爱学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更加深入地认知这些理论。比如《概论》课第一章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时,可以播放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伟人的生平录像,通过生动、直观、图文声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一方面了解这些伟人的人物性格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认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再如《概论》课第七章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只有十几页,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观看《南巡讲话》等影视资料,列举经济特区的建设,股票市场的兴起,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前后中国所经历的阵痛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历史事实,坚定大学生坚持改革开放的理想信念,认识到唯有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创新,才能在发展中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诸如工业污染、生态失衡、就业困难等各种问题。为了更加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后还可以布置调查报告,让学生依据自己家乡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刻体会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概论》课的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内容的不断拓宽和不断更新是讲好《概论》课的必然要求。

一般而言,高校教师都学有所长。教师要紧密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把理论的正确性,资料的时效性,思想的准确性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最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改革《概论》课传统的考核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除了对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观点进行考核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对运用基本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行测评。因此,要结合《概论》课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的这一特点,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理论来源于实践,解决青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抓好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这一生源优势,利用大学生寒暑假返乡等宝贵时间,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专业、不同问题,设置各具特色的调查研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概论》课学到的理论、方法和原则为当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言献策。“学生对家庭所在地的社情一般比较熟悉,每年又有3个月左右的假期,所以,利用家庭所在地进行实践教学,对所有学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3]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把社会实践调查作为考察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来说,还应当加快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建立诸如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类、新农村建设典型类、城市文明社区类、工矿企业类、科学普及类等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到这些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撰写感受和体会,作为期末考核的部分成绩,以此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概论》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对该课程的错误定位,教师还应注重多种奖励机制在教学中的运用。比如通过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讲课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实践活动中,凡是参与获奖的学生均可获得相应的平时加分,以此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

当然,做好本门课程的教学,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样关键。一方面,教师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时事,及时掌握我党最新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成熟的政治理论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好地完成国家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2005-02-07].

[2]刘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新方式的探索与思考[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9,(2).

5.设计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篇五

关键词:设计概论 教学方法 主动学习 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1144-02

设计概论是产品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是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堂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设计的基本原理、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及不同的设计风格和理念,了解设计分类和设计时期,设计历史等,明确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文化转型中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了解世界知名设计家及其作品,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兴趣,树立学生创新的设计意识,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分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一设计概论课程教学的难点与技法

设计概论的课程教学中,课时短,理论多是教师面临的难题。如何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以及使用相应有趣的教学方法,才更能让学生在传统枯燥地理论学习中有效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点,接下来将通过实例教学方法加以分析。

1 破冰活动

在课程的初期阶段,由于学生们刚刚进入大学的学习环境,对于大学学习的方式还很陌生,再者,由于不习惯开放的社交关系,交流圈子也只限制于宿舍室友之间,往往在课程结束时仍然对同班的同学了解不多,这样的情况对于后期的设计教学是不利的,产品设计教育教学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尝试和不同的人进行合作,从而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因此在这个阶段,特别设计了两个破冰的教学活动,一是“我想认识你”,二是“认识富有创造力的我”。首先,“我想认识你”要求学生活动起来,每人至少访问3名同学,不可只访问身边的同桌,至少要访问2名异性,问题可以是自己设定的,目的是了解你的被访者,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如:你喜欢什么颜色7若被访者回答绿色,不能到此为止,应该继续追问为什么。30分钟后,任意点选一名同学开始,让其挑选其中一名被访者进行介绍,被介绍的同学也应起立,让其他同学认识,介绍完毕后继续由这位被介绍的同学接力,直至全班介绍完毕。这样做的好处有别于传统的自我介绍,除了以互相了解为目的,介绍别人的方式也让同学们学会如何提出问题以及整理归纳信息,并组织成自己的总结,这种方式的锻炼,不仅让同学们打破尴尬的坚冰,也是为了适应日后产品设计的调研过程,学生需要经常与不同的目标人群交流以获取项目所需的设计需求点。另外听别人介绍自己,在情感上也会让被介绍者对介绍者产生亲切感,有利于班级的团队建设的凝聚。

其次,“认识富有创造力的我”(如图1)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与创意,通过五种感官,用比喻手法介绍自己。这样做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抽象思维表达能力,相比于传统的自我介绍,这样的方式更加让人印象深刻,形象生动,同时也让老师初步了解学生的思维灵活度,课堂的气氛会比较活跃。

2 STEP原则

设计概论的课程是理论为主导的,传统的“填鸭”方式会按照时间的顺序去逐一介绍不同设计风格的原理、特征及趋势,课堂比较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记忆负担,学习效果的转化率低。通过纵观设计历史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设计是一门受众于市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产品设计一直以来都是遵循着“STEP原则”,即S=Society社会,T=Technology/Trend科技/趋势,E=Economy经济,P=People人。每种产品都有它的时代特点,时代环境以及人的欲望需求定义产品形式。就像在工具时代由于技术和材料的限制,人们使用木质手工器具,青铜时代技术进步人们开始冶炼金属和使用青铜器一样,任何一种产品都可以映射出其对应时代社会、科技、经济的特色,并围绕人的使用关系进行发展。因此在设计概论的教学当中,老师可以使用STEP原则去分点分析不同的设计风格以及历史事件的形成原因,同时让学生在理解现有设计趋势的时候,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去分析,并将这个原则应用到后面的设计调研的分析方法上。

3 主动学习

由于大部分的学生从高中升上大学前并没有对设计行业有过相关的了解。因此,每当老师在设计概论的教学中,提及一些著名的设计师作品以及设计公司,如非常著名的设计师Philippe Starck(菲利普.斯达克)、Marc Newson(马克,纽森),或者世界顶级的设计公司IDEO等,同学们都会感到非常陌生,无法与老师的案例产生共鸣,造成教学过程的不流畅,老师需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停下来先给同学们科普设计师信息,这样的做法效果不强,学生很容易听过就忘记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团队交叉学习。以一班三十人为例,老师准备好三十张纸条,里面分别写上不同名字的中英文,可以是不同行业的知名设计师,可以是世界著名的设计院校,也可以是行业标杆的设计公司,然后让学生随机抽取,每人一份。学生根据抽到的内容,用一周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调研,并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重新组织成为一个五分钟内的演讲,老师可以对演讲内容稍加一些规定,比如必须要有代表作品图片,思考是什么让他们脱颖而出等一些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调研。一周后的课堂上,将三十名同学分为五组,每组六人,每组成员分别向组员介绍自己调研的内容,待每组成员分别介绍完毕后,老师给每组同学编号,被编号一号的同学,换组到第一组,编号二号的同学换组到第二组,以此类推,没有被编号的同学留在原组,这样就会形成全新的分组,然后每人再向新的组员进行演讲(如图2所示)。

活动型学习的课堂形式不仅打破乏味,也有很多好处。首先,命题时不只限定设计师必须是产品设计行业,是希望同学们可以了解整个设计圈中的传奇的人物以及最近流行的设计新秀,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并从不同领域的设计去吸取灵感,拓宽眼界,不至于日后与人交流时一问三不知,无法打开话题。其次,自主学习有利于同学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相比于老师在课堂上乏味的平铺直述设计师生平,学生自己去发掘知识并将搜集的信息分类整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的方式更能加强记忆,而抽签的形式也会让学生对自己抽到的内容产生宿命感,影响深刻。再者,分组演讲的方式也让同学们肩负起要让其他组员在五分钟内能够清晰明白自己介绍的内容的使命感,在这样的动力下,更有助于让同学们将刻板的历史通过主观的分析,真正掌握知识点。而且在听别人演讲的时候,也同样获取了其他同学调研的设计师内容,这样的方式,等于用调研一个设计师的时间,却能得到二十九个不同的内容,分享所学,互相学习,效果也是成倍数的。最后,演讲不仅锻炼了演讲技巧,也增强了同学们的胆量和自信心,相比于—下子面对全班,六人小组在初级阶段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时编号换组的形式也让同学们增大了与其他同学成组的可能性,每换一次组都是新成员,进一步打破班级同学间的尴尬,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增强班级团结。而老师也可以在分组演讲的过程中,通过旁观察每一位学生演讲的状态及内容,更有利于对学生语言表述能力以及性格的了解,因材施教。

nlc202309030929

图书馆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除了在知识上拓宽学生的眼界,手绘也是产品设计专业学生需要的必备技能,因此可以结合设计师调研的主题,每周一名设计师,让学生手绘五张该设计师的优秀设计作品,并标注每一件产品的設计名称、材质、工艺等信息。这样不仅让学生养成看书的好习惯,也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设计风格,巩固了知识点的学习,同时锻炼了手绘的能力,由量变达到质变,一举多得。

4 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能力—直是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一个素养,如何锻炼学生在分歧时和组员有效沟通,达到一致的目标是课程的难点。因此在设计概论课程的结课作业的设置上需要学生通过抽签分组的方式去完成限定条件的低难度设计项目。以“10元礼物”项目为例,学生抽签两人一组,在成本为10元的限制条件下,设计制作一份礼物,在项目的实际进行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设计概论课程中“以人为本”的概念,老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思考以及小组合租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根据三届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经验,项目设计结果的好坏并不重要,初次小组合作中遇到的意见分歧,双方争执不下,如何避免伤了和气等问题,才是设计概论课程结课作业设置的任务重点,让学生在犯错的教训中重新领悟并反思,思考合作中相处技巧,更有利于对后续展开的设计课程起到帮助。

二 评价手段

课程的环节设置循序渐进,因此评判分数的比例适宜平均分配,平时课程参与度的表现及课后作业成绩占到总成绩的50%,结课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中,结课作业的50%由学生自主评价及老师评价组成。在结课汇报当天,每组阐述完自己的设计作品后,由全班同学进行不记名投票,不可投给自己,最后统计票数排名前五组分别在老师的评分上依次加分5至1分。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而且帮助他们形成设计思辨思维,专业老师的反馈也会帮助他们理解项目哪里做的不完整,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项目,但却是对初入大学校园的设计专业学生一次模拟实验的过程,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

三 结语

设计概论课程虽然是大学设计教育的基础,但是意义重大,既包含了史论的学习,也起到了对学生今后设计课程学习的启蒙。设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又宏大的课题,无法以简化的答案来应对。学生在学习阶段收获最多的往往是在过程中通过不断克服困难而学习到新的技能及思维方式,通过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手法,改变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才能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教育并非只是获取知识,聚集事实,将之编辑汇合,然后不假思索的平铺直述。教育更重要的是传授更有效学习的方法,正确的教育始于教育者。

6.《商品学概论》教学体会浅析 篇六

商品学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研究对象, 系统地研究了商品使用价值的开发、形成、维护等全过程, 是一门涉及面广、交叉性强的应用型学科。

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经济管理各专业的实践, 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介绍商品及其使用价值理论, 包括商品的本质、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商品的品种与质量、商品质量标准和标准化、商品质量监督与质量认证、商品检验、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包装、商品储运与养护、商品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内容。

二、浅析当前商品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商品学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实际运用,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际运用型专业人才。鉴于目前课堂讲授仍然是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形式, 如何充分利用每堂课, 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避免“填鸭式”教学方法的负面影响是每位教师所需关心、研究和探讨的。当前商品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学内容多, 专业性不突出

由于商品学理论知识涉及多个学科, 再加上商品种类繁多, 造成商品学教学内容多, 覆盖面广;同时, 教师采取的传统教学方法也缺乏直观性和形象性, 使得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难以真正掌握。

授课老师并非商品学专业出身, 对教学内容的精华部分并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并很好地传授给学生, 更勿论将其所学专业与商品学有效的结合起来, 因此商品学教学中的专业性不突出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2、教学方法传统呆板, 吸引力不够

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商品知识讲得过多、过细,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缺乏对商品的感性认识;课堂模式单一, 许多老师上课只带两样东西:课本和U盘, 上课就将U盘往电脑一插, “PPT课堂模式”就开始了, 师生之间缺乏教学互动, 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其学习热情。

三、过于注重理论, 实际操作较差

当前我国普遍的教学中, 主要仍然是“老师讲, 学生听”“老师给重点, 学生记笔记”的模式。商品学的教学也不例外, 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改进的问题。

四、商品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现代人才衡量标准, 不是看你学了多少知识, 而是看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能力的高低, 因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其需要, 教学改革已成必然。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情况和本门课程特点, 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构建专业教学内容, 突出专业知识

由于商品学概论涉及商品多方面的内容, 改变所有涉及商品学知识的专业均使用同样的教学内容这一现状, 根据不同的专业对教材做出适当删减与增添, 为不同专业构建适合他们的不同的商品学专业知识体系, 让学生学到对其更有用, 更为简单实用的专业知识, 所以比较重要的或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知识就要重点讲解, 例如食品防腐剂的种类, 食品中的防腐剂的限使用量, 认证标志等。

2、灵活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资助学习兴趣

现阶段教学中针对一些基础理论和概念的教学, 如何调动学生听的兴趣、学的热情, 变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成为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的关键。

结合一些多媒体技术, 如知识的录像片、新闻、广告、动画等, 突破“PPT课堂单一模式”;在商品实例选择中, 尽可能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商品, 我们经常见到、听到或用到, 但却不曾从商品学的角度考察过, 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 激发其“愿闻其详”的兴趣。

针对一些特定内容, 如“商品检验”中, 对于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就可通过课堂专题讨论的形式来进行, 这样既构筑了活跃的课堂气氛, 也使师生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增长知识;讲包装, 在告知商品包装的结构、功能、种类等基础知识上, 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现有包装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改进建议, 针对某一商品进行包装设计制作等。

让学生多讲、多问、多学,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也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的在于将商品学的课程知识轻松愉悦的交给学生并能掌握, 老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明其他方法。

3、迈向实践, 走出课堂

商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课程, 涉及商品学实务内容较多, 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强化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 因此可腾出一部分课时作为实践环节。比如我们课程中的有关商品的标准、商品分类、条码、商品制度等内容的教学, 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到广州市不同地区或不同商场做一个小实践, 主要是搜集所走访商场里商品的类型、种类、条码、制度等有关情况, 并将其归类, 总结各种的规律, 了解方式不限, 活动完成后, 可以开个实践总结会, 将自己的学到什么知识, 发现了什么问题都跟大家讲讲, 互相交流, 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和进一步的补充等。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目的是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商品学》课程的学习, 就是要让他们利用商品学知识知晓如何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 如何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 如何保证商品使用价值的质量, 如何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以及如何推动商品使用价值的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 好的教学方法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地摸索、充实和完善。

摘要: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实现的科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商品已渗透到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成为在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而《商品学概论》课程作为工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 提高商品学的教学质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及科学地指导消费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先简述商品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继而指出我国高校当前商品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改进商品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商品学,教学体会

参考文献

[1]万融.商品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翁莉.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品学实践教学探究[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3 (1) :10-11.

[3]姚玉琳, 王月河.商品学教学内容及方法研究[J].科教论坛 (青年与社会) , 2013:141-142.

[4]申小刚.《商品学》课程教学效果改进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 (29) 11:14.

上一篇:中小学开展管理办法下一篇:1155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