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

2024-08-17

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精选8篇)

1.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 篇一

朱自清的散文以笔触细腻、语言清丽而著称。他非常注重语言的铸炼,在这方面进行了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叶圣陶先生说:“谈到语言的完美,文字的会写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郁达夫也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而语言绘画美是构成朱自清散文语言风格的基本因素。

一、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特别善于选用精当的动词

请看《春》中的一段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像星星,还眨眨的”。春天的景象被朱自清描写的多么精彩呀!让你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又仿佛在品赏一幅清丽明朗的水彩画。这幅画,远、近、上、下、浓、淡、燥、湿,虽是信笔点染,无事雕琢,却成为高妙的艺术珍品。为增强画面的色彩美,再三设譬花色;为使画面呈现生气,以眼睛眨与野花的神态构成一比。由于作家描绘画面,把美的情致注入进去,因此,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从一幅动的、立体的画图中溢了出来。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和画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背影》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情景感人至深。“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特写的镜头,给作者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蹒跚”写出了父亲的不灵便。“攀”显示了月台的高度,更显示出了父亲的吃力。“缩”写得细致,可以想见父亲那沉重的身体上去之难。如此费劲,父亲为什么还为我买桔子?因为爱子心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对父亲由衷的敬意。这一处动作描写,既细腻又简练。

二、大量使用贴切新鲜的比喻

清朝学者沈德潜说:“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司空见惯的事物,朱自清先生信手拈来,写到文章里,用活了,见新了。

《春》写花朵多样,花色艳丽,连用三个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写地上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但写出铺满原野的草花之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从不同侧面写出春雨紧密、闪亮、细长的特点。《春》的结尾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她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春天,她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一般人要描写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然而朱自清独具慧眼,敏锐捕捉主体和喻体的“质”的相似点,把春天的美丽附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声、有色、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从而使质实之物比“空灵”之物,托出“空灵”之物的形象,给人一种形象美。

《绿》中的比喻有二十个之多。如把梅雨潭的绿比作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言其大,言其醉人,言其奇异。又把梅雨潭的绿比作一块融化了的蔚蓝的天,突出其鲜润。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文中还用博喻的手法,多角度、多侧面显示绿的特征,“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从视觉、触觉、感觉等几方面形象地再现了绿的柔美、明亮、软嫩、纯净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荷塘月色》中把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赋予荷叶动态的美。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又把月光比作流水,无形的月光给人以有形的实感,月光不仅能看得到,而且能触摸得到。文中还有一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以博喻描绘出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丽质。“袅娜”“羞涩”本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用来写荷花的饱满盛开状和含苞待放,赋予物以人的生命力和感情。

“语是文学的第一要素”(高尔基语)。朱自清散文艺术的高度成就和他的语言修养是分不开的。他不矫揉造作,不雕章琢句;他取法天然,水到渠成。他的散文如出水芙蓉,清丽淡雅;如风行水上,自然流畅。读他的散文,像欣赏一曲悠扬舒缓的轻音乐,像观赏一幅清新明丽的风景画,给人以美不胜收的享受。

2.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 篇二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一首优美的乐曲。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音乐美在于:

一、节奏生动、整齐之美

刘大槐说:“文章最要节奏, 譬之管丝繁奏中, 必有希声窈渺处。”[1]“希声”是乐声中的“至微之声”, 用以比喻文章的节奏。朱先生很赞赏他的主张, 并加以具体发挥:“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 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 周身筋肉仿佛做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 或是舒缓, 都产生极愉快的感觉。”

(一) 采用长短句的句式, 运用回环、反复、详略呼应等修辞方式来调节语言的节奏, 为表现题旨服务

“这是袭击, 也是污蔑, 大大的污蔑!我因了自尊, 一面感到空虚;一面却又感着愤怒。于是有了迫切的国家之感。” (《白种人——上帝的轿子》) 这里用短句和“详略呼应”造成了快而强的节奏, 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愤怒情和耻辱感。还有“抗战的中国在我们的手里, 胜利的中国在我们的面前;新生的中国在我们的望中, ……中国要从工业化中新生, ……中国要从民主化中新生, ……中国要从集体化中新生, ……”由于运用了大量的“错综式反复”“排比”, 造成了很有气势的节奏, 很好地表现了作者憧憬新中国的那种热诚的心情。又如:《春》的节律, 活泼而又平和, 富于变化而又不失稳妥。文中大量使用三音节词语:“嫩嫩的, 绿绿的, 园子里, 瞧去一大片一大片, 满是的”,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在乡下、水路上、石桥边……”。这些三音节词语的特点是十分活泼流畅的, 它们穿插文中, 使得全篇始终有一种流畅欢快、欣欣向荣之感, 读了它好似按到了春天那扑扑欢跳的脉搏。三音节词虽然跳跃活泼, 却易使文章失于平稳, 为克服这一弊端, 作者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式, 使三音节词成对出现, 这就符合了现代汉语成双成对的特点, 使人于活泼中更觉其平稳。

(二) 通过排偶、排比和对偶句式的运用, 语言更加整齐流畅且富有节奏感

我们在朱先生的散文中, 经常会发现排偶句式。例如:“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匆匆》) ,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春》) 。

这种语句, 观之整齐匀称, 读之连贯通畅, 听之节奏明快, 品之回味无穷, 具有一种独特的风采和韵味。

排比句式的妙用, 也是朱自清散文语言音乐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匆匆》一文中写到:“于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并未提出一副“要珍惜时光”教训人的面孔, 而是通过“洗手”“吃饭”“默默”这样一些日常生活细节, 却给人以“时光催人老”的紧迫感。这种排比复迭的句式, 节奏和谐, 铿锵悦耳, 读来就像听古典乐曲《阳光三叠》一样余音袅袅, 韵味无穷。

二、声调悦耳, 抑扬顿挫

中国古典诗歌和骈文很讲究平仄、押韵, 现代散文当然不可能也不必那样。但平仄和收韵的适当注意还是能有抑扬起伏、回环变化的声调之美。朱先生的古文功底很深, 所以他往往能“不经意地注意”到这个问题。如写“梅雨潭”, 作者抓住了潭的特色——“绿”, 以“绿”为题, 以“绿”为眼, 以“绿”为中心, 甚至连句子末尾的字也大量收于与“绿”相同或相近的“i、u、ǖ”韵 (如:布、低、体、底、气、意、主、去、缬、肤、举、女……) , 当然, 真相收韵于“绿”的就更多了。

(一) 语气词和叹词的准确适用, 使语言的音调蕴涵了深情

“那一个夏天他病的时候多, 你成天儿忙着, 汤呀、冷呀、暖呀, 连觉也没有好好儿睡过。哪里有一分一毫想着你自己。” (《给亡妇》) 如果去掉这四个“呀”, 只说“汤、药、冷、暖”便要大为失色。“失”在何处?这就是失掉了“忙着”时的气氛, 失掉了作者带着深挚之爱的埋怨的口气, 失掉了音乐美。

利用语言的强弱和句式落错有致的变化, 构成语言的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 这也就是朱自清先生在散文语言上的一大特色。

声调的平仄相同或相对, 构成语言的抑扬之美, 这是诗人写诗常用的艺术手法。朱自清既是散文家, 又是诗人, 在散文创作中, 他是很注意平仄格式的。例如:“淡淡的月, 疏疏的林”, “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等, 都充分注意了平仄的相同和相对, 又仿佛是顺手拈来, 不着一点痕迹, 琅琅上口, 趣味无穷, 是诗化了的散文语言。

(二) 拟音词和叠词错落有致的搭配, 也显抑扬顿挫的音节美

声音之中有美的感人力量, 语言借助于声音, 让声音和语言发生关系, 可以作为一种强烈的表情达意的手段。在朱自清的散文里, 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在模拟声音时, 可以做到形象逼真;在描绘声音时, 能够激起人们的音乐美感, 在语言里寄托着情感。

《匆匆》里的阳光是“斜斜”的, 它“轻轻悄悄”地挪移, “我”“茫茫然”旋转, 时间去得“匆匆”, 它“伶伶俐俐”地跨过, 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达到视觉的真实性, 而且达到听觉的真实性, 表现出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的情绪上的飞快流动, 有一种情和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抑扬顿挫的美感。

三、音节匀称, 和谐之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音节和谐动听在善于运用“重叠式”, 中国古代诗文, 尤其是宋词、元曲里运用较普遍, 它具有和谐悦耳、活泼自然的音乐美。

有人统计过《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词, 用得非常的得体, 而没有丝毫的复沓。例如:形容“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时, 不用“蓊郁”, 而用“蓊蓊郁郁”。既加强了夜的寂静, 塘的幽静, 心的不宁, 这种情景交融的气氛, 又使语言增加了和谐的音乐美。

他的《莱茵河》一文中单音节词, 双音节词的搭配互对, 更为讲究。如:“马克思与考勃伦兹之间, 两岸山上布满了旧时的堡垒, 高高下下的, 错错落落的, 斑斑驳驳的, 有些已经残破, 有些还完好无恙。这中间住过英雄, 住过盗贼, 或据险自豪, 或纵横驰骋, 也曾热闹一番。现在却无精打采, 任凭日晒风吹, 一声儿不响。”

这儿“高高下下”“错错落落”“斑斑驳驳”, 三个形容词叠词连在一起, 音节匀称和谐。“住过英雄”“住过盗贼”, 两个双音节的动词“住过”互对, 两个双音节的宾语“英雄”与“盗贼”相对, 音节匀称韵律和谐。“或据险自豪”, “或纵横驰骋”, 两个单音节的“纵横”“驰骋”相对, 也给人音节匀称和谐之感。

综上所述, 我们读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犹如听柔和婉转的轻音乐, 又如欣赏玲珑剔透的象牙雕, 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美的陶醉

摘要:本文认为朱自清散文具有真淳的情趣美和超乎寻常的语言美。朱自清散文语言具有音乐美、形象美、新鲜美、口语美。笔者试从其音乐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一、节奏生动、整齐之美。二、声调悦耳、抑扬顿挫。三、音节匀称、和谐之美。

关键词:节奏生动,抑扬顿挫,音节和谐

参考文献

3.宁静的诗意美 篇三

关键词:巴尔蒂斯 古典精神 人物画 少女题材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一 逆流而上

在写实主义绘画风格不再受到很多人青睐的今天,巴尔蒂斯坚持用这种传统的绘画风格表述自己的梦想,用自己的绘画作品向人们展示了巴黎画派艺术之魅力和人文主义之精髓,被西方誉为写实主义的“末代皇帝”。巴尔蒂斯出生于1908年。他的父母及家庭生活对他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巴尔蒂斯的父亲埃里希·克洛索夫斯基是艺术史家、画家,母亲巴拉迪娜也是一位画家。他的父母与当时法国的很多著名艺术家有往来,这使得幼年的巴尔蒂斯耳濡目染。1917年,巴尔蒂斯的母亲拉迪娜离婚后结识了里尔克,里尔克与巴尔蒂斯成了忘年交,在巴尔蒂斯的精神成长中里尔克像父亲般给予了引导。巴尔蒂斯没有受过绘画教育,只是从父母那学来基本的绘画技法,但是从小他就闪现出绘画与文学上的天赋。13岁的时候用40幅墨画表现了他对丢失的宠物猫——米索的悲伤之情,里尔克很喜欢这个孩子的创作,鼓励他出版这本书,并为这本书作了序言,成为了这本书的经纪人。巴尔蒂斯幸福的童年情怀在他今后的绘画及生活中留下深深的痕迹。对绘画的热爱,促使他自己去研究、观察、学习及实践,年轻的巴尔蒂斯到卢浮宫与意大利去学习,通过临摹大量大师的作品,来学习艺术。学习大师不是照抄他们的绘画表现技法,而是要敢于表现自己对绘画的认识。关于这方面,巴尔蒂斯始终忠实于内心的感受,坚持用写实手法进行绘画,寓感性于理性的绘画作品,而不是随时代的大流进行创作。

二 绘画语言

巴尔蒂斯拒绝现代艺术,他否认自己是一个现代画家,并对当代的很多东西持怀疑态度,反感现代艺术强调自我实现的倾向,因为在他看来,现实不是人们所看到的,因为很多现实的东西可能会被画家用虚幻、象征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表现与大自然中的事物是相悖的,艺术必须是忠于大自然的,艺术家应该尽一切可能,使自己合乎大自然与人们对美的追求,这种气息毫无疑问是巴尔蒂斯对传统艺术本质的追求。他的绘画受到弗朗切斯卡、普桑、库尔贝、塞尚等绘画大师的影响,这些从他的作品里面可以看出,从空间安排、对大自然的描写以及人物描绘,似雕像般的永恒性,都能感受到这些大师的印迹。所以,巴尔蒂斯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古典主义精神,他的画是在创造一种可以传递事物之神并表现我所见到的现实之美的绘画。绘画作品中采用古典的透视法和固有色,并且中规中矩,画面讲究柔和的色彩、细腻的笔触和精确的轮廓。创作中,他关注的是通过那些形式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诸如崇高、圣洁与宁静等这些来自传统价值体系的情感内容。

巴尔蒂斯的绘画作品不多,主要是风景及人物画。巴尔蒂斯在美术馆中是用思考去研习,在自然则是用视觉去学习。构成的真谛,在于把握自然的基本要素,自然的广大、深奥、安定感与永恒性。为了更好地达到创作的初衷,巴尔蒂斯在绘画中,尤其是人物画,对人物刻画不是以人物表情变化来反映对象的内心世界,而是以人物的肢体语言来展示某种信息或者以此来与观众的情感进行交流,这是巴尔蒂斯人物画作品中的一种特定方式。在人物画中画家关注表现的是人物的整体形象,人物的某些细微部分则往往被删减,经过巴尔蒂斯的精心处理人物外形饱满而结实,写实而又极为简约。这种艺术处理与同样是具象绘画的英国画家弗洛伊德大相径庭,弗洛伊德注重人体的结构与理性的块面理解,跟阿利卡画面简练轻盈、造型严谨的近似于单色绘画的艺术风格也不相同。

巴尔蒂斯在进行人物画创作的时候不是着意于去刻画模特儿的外在形象,因为模特儿无法做到他要求的姿式,他只是在画草图时让模特儿略微摆放一下近似的动作。对他而言,现实对象只是一种他所需表现对象的参考。在作画过程中,形象是根据画面需要而改变的。尽管巴尔蒂斯遵循古典具象绘画,但他不是完全按照事物来描摩对象的。所以,在他的人物作品中,人物造型怪异,单凭画面中人物的面部几乎无法区别是成人还是孩童,是男人還是女人,表情都很不确定而且动作僵硬。这样的变形不是随心所欲的,是为了更好地突现画面的整体效果,如他创作的《街道》,采用的是传统绘画的水平垂直构图,垂直的房屋和远端水平的地面赋予了画面相对稳定的结构。但是大斜角的街道和位于画面中间偏上的地平线使得画面形成了一个宽大的舞台,而画面中的人物则在画面的前端铺开。散步的厨师,扛木板的工人,抱孩子的主妇,面向人们的少年,少年对面的妇女一只脚踏在人行道沿上避让着,手持网球拍的少女倾向她的球,重叠在一起的男女身体,这种看似明快而稳定的场景却不知为何有了一种不确定性。正在各自行动的人们忽然停滞不前,这种停滞中有隐含着连续的动作。人们似乎要走开,又被一种莫名的东西牵引着。这如同塞尚的绘画构成,不同力的大小与方向相互对立又相互制衡,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以赋予画面新的意义。观看画作的人们,就会感到画面中的行人如同被定格一般,面部表情僵硬,人物虽在同一个画面中共存,但彼此之间仿佛毫无感知对方的存在,只是在自己的世界中存在一般。他们独自形成的精神场,透过静止的街景遗露在人们面前。

由此可见,现代具象绘画关注的不再是真实描摩的对象,而是在保留形象的可辨性的基础上,强调一件视觉艺术品的完整性,人物形象打破了以往在绘画的中心地位,而成了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作品中所表现的可见之物以及可见之物与不可见的关系都是经过画家深思熟虑的,以便能更好地表达当下人们生活现状的理解和画家自身情感的外露。

三 宁静的萌动

在巴尔蒂斯的人物绘画作品中,关于少女题材的作品为数不少,而且他描绘的少女多是临近青春期的少女。这一时期的少女内心懵懂有对异性的渴望,自我欣赏性的半梦半醒状态,似乎意识到观者窥视的目光而更为挑逗。哪怕是画面中闭上眼睛的少女,似乎也并不是在睡觉,她的目光仿佛能透过眼皮放射出来,暗自得意地观看由她当下的身体所引起的各种情绪。画面中姿势不同的少女像,除写实的表现之外,渗透出了梦幻般诗意的氛围以及可见的现实场景与人物中暗含着不可见的微妙境界。法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梅洛庞蒂曾经提到过,影像或摹像等,事物从它自身中给出观看的视角等。只不过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种不再是客观存在的领域中,而是发生在体验的领域或现象的领域。画中构图、色彩、光线的安排,是巴尔蒂斯以敏锐独特的“语言”渲染出青春期少女散发出的气息及诗意之美。如《房间》、《镜子和猫》、《吉他课》等,以巴尔蒂斯很具影响力的《房间》,裸体的少女呈闭目状,裸体垂直舒展右手躺在沙发上,右腿自然地向前伸展,与上身在一条线上,裸女神态浑然。金黄的光直射裸女,照耀在少女鲜活细腻的肌肤上,把观众的视线带入到画面主体。黑暗中静静蹲着的猫窥视一切,显得神秘诡谲。此画中的猫、拉窗帘的人和裸女在画面中的位置构成了典型的三角空间关系,猫、拉窗帘的侏儒和裸女他们各自迥异的表情似乎存在着某种关系,使画面显得更为神奇与生动。而窗户切进来的光线又试图打破这种关系,使画面充满生气,场景似幻似真。画面似乎也在向人们展示着侏儒拉开窗帘的一瞬间,观看者仿佛是强行介入少女的空间,在窥视她的身体,及裸露身体弥散出青春期少女诗般的性萌动。1977至1980年创作的《镜子和猫》,巴尔蒂斯将观看者的情绪集中到画面的色块上,构图平稳有致,人物线条也处理得十分圆润。少女的胴体在黑色背景的承托下突显出来,在蓝色睡衣及金黄小镜色彩的掩映下,显得不是那么耀眼,如此这般展现的场景暗合着少女若隐若现的性意识与性冲动。猫面前的少女握着的金黄小镜,亦成为构图之外竭力表现的视像,它似乎成了一个入口指引着观众进入少女欲展露的内心视像。巴尔蒂斯在画面的场景中体现了人在空间中的主体性,人与空间的处理表现得极为理性,二者互为同构。巴尔蒂斯认为一幅画不仅仅由基本的线条或阴影构成,而是由空间组成,他留出空间的概念,就如同乐谱中的延长记号。巴尔蒂斯在画一幅肖像画的过程中,不关心人物是否像的问题,因为画肖像本身即融入了画家自身的感受与思想,从而使模特成为画家理想的画中人。这样的处理加强了画家自我主观对艺术的理解与表现以及画家个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关注,更重要的是画家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注入了画面,充分展现了画家与客观的完美结合,体现了画家在艺术上的自我价值。

70年代末,巴尔蒂斯隐居瑞士,他主要的创作也是在瑞士进行的,因为优雅的环境使他的艺术更纯粹与个性化、也更加充满诗歌般的情感,如《休息的裸女》、《侧立的裸女》)等。这个时期的人物画中,人物总是处在似睡非睡的朦胧状态,画面中女性的身体透露出妩媚的气息,很多女性的神态倦怠,画家又大量使用柔适的颜色为作品增添云石般的光华感觉,烘托人物的内心活动,使画面中的裸女更为突出,画面因而被女性的神情渲染得闲逸和轻松。

巴尔蒂斯所画的少女多袒裎胴体,在《吉他课》中吉他女教师对女孩童所施加的性暴力场面,因而他的作品在三四十年代曾被批评为“色情画”。但是,他坚决否认自己的作品跟色情有关,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少女是天使而不是魔鬼。正如巴尔蒂斯说过,他将青春期的少女当作一种象征,他难以描绘妇女,因为在他看来青春期的美更为动人,青春期代表将来,它面对的一切成为一种完善的美。而一位妇女则已经找到了她在世界上的位置,一位青春少女却没有,一位妇女的胴体已经被定义下来,其神秘性已然消失。如果我们了解巴尔蒂斯的成长经历,便会理解他的作品是用孩童的眼光观察创作对象,巴尔蒂斯主张在他的生活与绘画创作中,最好的方法是永远不要与他幸福童年带给他的感受分离。如果观者也是以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的视角来欣赏,羞涩地窥视画中的少女,而非成人强行介入少女存在的场域,这样我们眼前的少女则会呈现出的将是青春期诗一般朦胧的性意识与挑逗性的美。这些与经过巴尔蒂斯精心构思冷静而现实的场景形成巨大的反差,画面流露少女懵懂的色欲是那么的自然,不可见的色欲是那么不动声色,那么冷静,那么安宁,如此自然的色欲感是适宜的。巴尔蒂斯把性本能、潜意识、场域等用新的具象语言表现出来,以其宁静、神秘、具象的画面特点,阐述了少女的独特之美。

四 结语

巴尔蒂斯的绘画关注得不再是真实描摩对象,而是在保留形象可辨性的基础上,强调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完整性,画面的主体也只是作为画面的组成部分。这就与西方现代绘画所普遍存在的癫狂、躁动、抽象等相背离。正如罗丹所言:“一切大画家都是探测空间的,他们的力量就在这一厚度的概念中。”20世纪,几乎是以现代派主宰的画坛,巴尔蒂斯却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提倡复古精神,逆潮流而上,他将古典与现代相結合,带有强烈理性和几何法则构成意识的艺术风格,将画家当下的时代气息注入绘画,把自己最为真实的内心情感注入画面。在少女题材的人物画中充分展现了自我与客观的完美结合,展现给我们青春期少女独具的、且处于界定与未界定之间的诗意美,体现了画家在艺术上的独特视角与艺术表现魅力。巴尔蒂斯不仅属于他的时代,也属于当下与未来,他以超人的坚持与专注,成就了一个个也真也幻的视觉画面,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使少女诗意般的美超越时空而存在。

参考文献:

[1] 黄荣:《塞尚绘画中的现象深度》,《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2]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罗国祥译:《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3] 车建全、车艳编著:《孤独与宁静——巴尔蒂斯传》,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4] 葛赛尔:《罗丹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朱自清散文美句 篇四

朱自清散文美句

1、两岸山上布满了旧时的堡垒,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有些已经残破,有些还完好无恙。

2、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仿佛自己已经跳出了这个时代而在那些堡垒里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游这一段儿,火车却不如轮船:朝日不如残阳,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几点儿萤火,一闪一闪的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最好还得爬上山去,在堡垒内外徘徊徘徊。

3、正从高岸上往下看,河上一处处的绿野与村落好像“绣在一张毯子上”;“河水刚掉转脸亲了徳瑞司登一下,马上又溜开去”。这儿说的是第一个弯子。他还说“绕着的山好像花箍子,向蓝的天好像在意大利似的。”在晴天这大约是真的。

4、柏林的街道宽大,干净,伦敦巴黎都赶不上的;又因为不景气,来往的车辆也显得稀些。在这儿走路,尽可以从容自在的呼吸空气,不用张张往往躲躲闪闪。找路也顶容易,因为街道大概是纵横交切,少有“旁逸斜出”的。

5、地势天然生得好,加上树种得非常巧妙,小湖小溪,或隐或显,也安排的是地方。大道像轮子的轴,凑向轴心去。道旁齐齐地排着葱郁的高树;树下有时候排着些白石雕像,在深绿的背景上越显得洁白。

6、在初夏的时候,上北国的荷兰去,他简直觉得是新秋的样子。淡淡的天色,寂寂的田野,火车走着,像没人理会一般。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风车,动也不动的,像向天揸开的铁手。

7、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8、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9、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0、“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11、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1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了卸,,真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父亲奔丧回家。

13、我向来总觉得孩子应该是世界的,不应该是一种,一国,一乡,一家的。我因此不能容忍中国的孩子叫西洋人为“洋鬼子”。但这个十来岁的白种的孩子,竟已被揿入人种与国家的两种定型里了。他已懂得凭着人种的优势和国家的强力,伸着脸袭击我了。这一次袭击实是许多次袭击的小影,他的脸上便缩印着一部中国的外交史。他之来上海,或无多日,或已长久,耳濡目染,他的父亲,亲长,先生,父执,乃至同国,同种,都以骄傲践踏对付中国人;而他的读物也推波助澜,将中国编排得一无是处,以长他自己的威风。

14、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15、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抽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共同,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光阴的流逝。

16、他的从容,他的沉默,他的独断独行,他的一去不回头,都是力的表现,都是强者适者的表现。决不婆婆妈妈的,决不粘粘搭搭的,一针见血,一刀两断,这正是白种人之所以为白种人。我真是一个矛盾的人。无论如何,我们最要紧的还是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谁也是上帝之骄子;这和昔日的王侯将相一样,是没有种的!

17、过来的日子如轻烟,被和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18、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19、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0、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旳,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1、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蓝蔚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

22、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23、洗手的时分,日子从水盆里过来;吃饭的时分,日子从饭碗里过来;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来。

24、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响,也没有影子。

25、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抽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共同,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26、那电灯下的人物,只觉像蚂蚁一般,更不去萦念。这是最后的梦;可惜是最短的梦!黑暗重复落在我们面前,我们看见傍岸的空船上一星两星的,枯燥无力又摇摇不定的灯光。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上岸了;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27、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分;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分;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分。但是,聪明的,你通知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扩展阅读】

1、花是如此柔弱,再美再艳,依然经不起朝来寒雨晚来风,春红谢匆匆,只剩满怀愁情。

花却又是美丽的战士,风雨中尽管渐渐绿肥红瘦,终究不肯低头。

生命也是一样,像精致的玻璃酒杯,常常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撞击,粉碎成一地璀璨,每一片都是透明的心,生命又常常像昙花,用许多年的泪与汗,掺上心血浇灌,才会有笑看天下的一刻。

2、爱恨是玻璃板上的两滴水,有时混在一起,分不出彼此,有时经过时间的蒸发,全不见了。

3、你的命运,一半在自己手中,另一半在上帝手中。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手中缩掌握的。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你获得的久越丰硕。在你彻底绝望时,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在你得意忘形时,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你一生的努力就在于: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这就是命运的一生,这就是一生的命运。

4、泪,是情人心中,诗人笔下多么缠绵的字眼,高兴时,悲伤时,气愤时,感激时,泪都会不由自主的流出。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泪便是情感的结晶。思念的人流泪,应该;不思念的人也流泪,就是玩弄感情,为的是体面,不哭不行。我们的泪要流,但是流真心的泪,善良的泪,不要假恶丑的泪。我们的泪流的要有价值,不要只是一种形式。

5、时代在发展,如今,当我们不再从战火和铁血的角度看待紧张的时候,紧张便有了更多探讨的意义。

短时间的紧张,很好。会使我们焕发出非凡的爆发力。不过,世界上的事情,一触而就的,肯定有,但终是有限。大量的成功孕育在日积月累的跋涉中。紧张是一百米短跑,成长则是马拉松比赛。长久的紧张如同长久的鞭策一样,是不能维持的,它会导致反应的迟钝,紧张可以应对一时,紧张却无法达至永恒。

6、我爱雨,爱着雨,爱听雨,爱想雨,也爱思雨。雨,像希望,像企盼,也像信念;雨,像誓言,像承诺,也像等待。等待再一次下雨,等待再一次失败,等待再一次重生,也等待再一次思雨。冷风拂起了颓废的柳枝,无力的在风雨中挣扎,像求生一样,它也在等待,等待新生,等待枯黄,等待生命的轮回。

7、有人说,生活如一杯白开水,放点盐它是咸的,加点糖它是甜的。生活的质量靠心情去调剂。每个人的心都是一颗水晶球,晶莹闪烁,忠于生命的人总是将五颜六色折射到自己生命的每个角落,让生活蓬勃生动,流光溢彩。快乐固然开怀,不快乐时也要开怀,经常生机勃勃,快乐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8、树正在长成新叶,好像某事呼之欲出,初绽的嫩芽悄然绽放,点点新绿恰似某种幽怨。是否它们再获新生,我们却颓然老去。不,它们也会死亡,它们簇然一新,年年如是的把戏,正被刻写在树的年轮上。永不静歇的树丛依然摇曳,在成熟稠密的年年五月,去年已死,它们似乎在诉说,开始重生,重生,重生。

5.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篇五

内容摘要:

现代作家抒发内心情感最常用的便是散文,朱自清又何尝不是?在他生活的那个特别的年代里,自己的情感往往围着时代的大背景,又系着自己小小的内心。或直白、或间接、或豪放、或委婉。他的情感似乎是时代赋予的。然而,他又尽力去摆脱那恶魔的掌控,虽月光朦胧,却寻着自己心中纯洁、舒适的港湾。这便是他吧!关键词:

细腻、感人至深、借景抒情

一、朱自清散文的创作背景 在对作家的研究中,他们的作品的艺术、思想往往是其本身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所处的时代相互作用的结果。

朱自清作为现代作群中最具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其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位卑而未敢忘忧国”的思想贯穿他的一生。他践行“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使得其散文作品中也渗透着时代的声音。

(一)、时代背景

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旧中国在风雨飘零中苦苦斗争,一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自身背景

1、作为当时社会上小资产阶级的一分子,由于受到阶级的局限性,虽发现了社会的不平与黑暗,但并未能找出产生这种黑暗的根源及解决方法。

2、家庭的离乱、变迁,父子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二.朱自清的典范之作——《背影》、《荷塘月色》 朱自清散文的题材大致分为四类,其中有直接写感人至深的亲情作品,又有借助景物抒发心情的名篇。

(一)、感人至深之《背影》

1、《背影》的大致思想内容

描述了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的儿子的全过程。用朴素真切的语言,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父子之间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引起了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2、《背影》的写作特色 内容上:(1)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情深。(2)文中四次出现“背影”,虽情况不同,但思想感情一脉相承。语言上:(1)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精神气质,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

(2)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除夹入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的家常话,生活气息浓厚,提炼的非常简洁。

(3)文章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文中使用白描,将父亲为“我”买桔子的场景写得活灵活现,仿佛父亲的背影就在我的眼前。

(4)语言平时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感人至深。

(二)、美景传情之《荷塘月色》

1、《荷塘月色》 的背景 1927年7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他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这篇《荷塘月色》。

2、《荷塘月色》的思想

杨朴先生说过“此文是作者把潜意识的美人原型和爱欲投射在了荷花的意象上”,并说“这就是使此文章成为朱自清潜意识愿望的象征”。他认为《荷塘月色》表现的纯粹是个人情感,与时代的政治无关。其实,这并不是绝对地脱离政治,朱自清在大革命失败后,因憎恶现实无力济世的痛苦,不愿同黑暗社会同流合污而清高自处的思想情感。

他在文章中通过写荷塘的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来突出自己不与世俗想混的内心世界,勾勒出三幅意象画。

(1)通过月色与人的沟通而淡化了梦境与现实的距离。把“妻”与“儿”的睡熟的幻梦与“我”通过对暗夜里月色的氛围营造而形

成梦境与现实的统一。

(2)通过对曲径小道的描述而达到梦境与现实的整合,实现他们之间的情感的联系。作者以小径作为了融合现实与梦境的象征性通道,并言之“是梦境通过现实的必由之路。”(3)这种梦境与现实与现实的错位式描写,实质是为了宣泄一种被压抑了的愿望,是一种潜在的意识。作者企图把这种潜在的意识愿望脱离政治性因素的包围。

作者用这三幅意象画把恬淡月色中梦境的游离作为一种现实压抑的突暴式愿望,并认为“夜游荷塘”只是一种情感心绪的抒情化表达,从而由这种内心的隐意识引延出“美人象征”这一说法。

3、《荷塘》之荷花

初读文章,里面恰到好处的比喻、拟人给我留下抹不掉的印记。与语言的优美、辞藻的华丽似乎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这样列举,写荷叶,“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的清香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的颤动是,叶子与花被微风吹过,“象闪电般,霎时穿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荷花的风致是,“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但流水的流动却使叶子“更见风致了”。作者把这种形式的表现认定是形式的表现,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听的形式。因此推定荷叶象征着美人的新鲜论断。朱自清以一种朦胧的象征来宣泄对美的独善情怀,先把荷叶的意象置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作结,即以传统的荷叶形象来阐释朱自清外露的原型意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作者心头笼罩了一层不散的愁云,如文中所表现的灰暗基调。

三、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朱自清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感伤、或温厚、或幽默的人伦之情,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经典镜头,感人至深。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曾认真研究过现代诗,且有很高的造诣,因此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清雾、蓊蓊郁郁的树木以及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素淡朦胧,简直就象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在朱自清的笔下,好景美不胜收: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这些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缜密精巧的构思。

虽然朱自清的散文篇幅大多不长,但其构思却颇具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春》的多侧面描写,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写和叙述之中,毫无刀刻斧凿之痕;《荷塘月色》虽说为了写心中的不宁静,但一路下来,却处处见“静”。

(四)、独特的语言艺术。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的质朴、《荷塘月色》语言的清丽、《温州的踪迹。绿》语言的纤秾,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更是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上的绘画美。爱用叠字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据统计《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长短句的巧妙搭配,使其散文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独具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总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中,朱自清以其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也可以写出与文言散文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这是朱自清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朱自清散文集》

《关于现代散文写作——答编者问八题》,《文艺知识》第一集之三

6.朱自清的散文片段 篇六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秾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7.论废名小说的诗意美 篇七

在传统大断裂、大崩毁的“五四”时代, 对于引进审美观念与艺术表现、摒弃古典文化的文学主旋律来说, 废名仿佛奏出了一串不和谐的音符, 大有“复古”之意。但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呈现古典形态的小说创作, 并非废名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或偶然的撰就, 而是他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和独具个性的文学观决定的[1]。

他作为最后一批受过传统私塾教育的子弟, 传统文学教育已深深根植于他的心中。北大学习外文, 又使他在莎士比亚、哈代的“厌世派”世界里留连忘返。这样的教育经历, 使他对中西方文化有了特殊的理解。

一方面, 废名以现代生活为基点, 以现代人的眼光审视传统, 从古典文学里挖掘现代性。庾信的赋, 李商隐的诗, 温庭筠的词, 在他眼里既藏着莎士比亚戏剧, 又具有与“五四”新诗相同的艺术因子, 即“乱写”“乱作”“自由联想”“自由表现”。他还能从中国“六朝文”文化中发现西方“厌世派”的艺术神髓, 从文学民族性里透视出世界性。

另一方面, 他从现代文学里发现了古典性, 为“五四”新文学溯源寻根, 寻求某种存在与发展的内在依据, 努力重建它与古典文学之间原已断离了的历史联系。在他看来, 卞之琳诗有温庭筠“浓艳的高致”和李商隐“温柔的缠绵”, 郭沫若诗有《离骚》的气韵, 冰心诗有苏轼的风采。这些卓有成就的“五四”作家身上闪射出的古典“言志派”的创造性光辉, 足可说明“六朝文的生命还是不断地生长着”, 废名孜孜寻求的西方与东方, 现代与古典, “厌世派”与“六朝文”, 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内在契合点, 通过这个契合点, 他沟通了古今新的文学之路[2]。

废名小说从不刻意安排情节和塑造人物, 从不蓄意表现某种具有社会轰动效应的主题思想。他在《说梦》一文中, 反复强调自己写小说是在“说梦”, 如“梦中感着的真实和美丽”;灯下看花, 发现“花也是夜里亮的”;清明上坟, 悟得“死是人生最好的装饰”;而少女的微笑, 则可以“笑尽了花红山”。凡此种种, 皆可以归结为体悟。体悟是废名小说贯穿始终的精髓, 这就决定了其小说有诗话倾向, 这一倾向又表现为一种宁静、淡远、空灵的笔调。

废名小说的语言简洁凝炼, 生动形象, 呈现出诗意美。《桥》中:“琴子过桥, 看水, 浅水澄沙可以放到几上似的, 因为她想到家里的一盘水仙花。这里, 宜远望。望下去, 芳草绵绵, 野草缀岸。其中, 则要心里知道, 水流而不见。琴子却深视水清无鱼, 只是沙子, 水上流过桥上她的美貌。”语言简洁优美, 既写出了春景的美, 又写出了美景中婷婷玉立并含笑微微的春姑娘。《火神庙的和尚》描写了一幅夏夜图:“天上是许多星, 夜风吹来草的气息, 来着些微的诗意, 野坂里虾蟆的叫声, 如同水泡翻腾腾的, 分不清这个和那个的界线;城门洞横着四五张竹榻, 都是做工的伙伴特为来赶凉快。”[3]短短几句, 以星星、夜风、虾蟆的叫声、门间竹榻这些富有夏夜特征的意象, 从视觉、嗅觉、听觉等方面简洁、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恬静的乡村夏夜图, 既有诗情画意, 又具淡雅之味。

废名的语言又是跳跃式的, 简洁而空灵。因其空灵, 字句之间缺少联系, 往往留下一些空白让读者填充想象。这便大大增加了语言载体的负荷能力, 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例如:写花红山“没有风, 花似动——花山是火山!白日青天增了火之焰”。废名独特的语言风格与他强调主体的感觉、顿悟直接相关。在废名小说里, 独特的语言与独特的感受浑然一体[4]。

在废名恬淡细致的笔触下, “陶家村”的瓦屋泥墙, 石灰砖线都在太阳下闪着“兴旺”的光泽。废名倾注十年精力所作的《桥》, 更是一座通向远离尘嚣的古朴乡村的桥。作品中的史家庄, 处处是“东方朔日暖, 柳下惠风和”式的平和、宁静。男耕女织, 知足常乐;人性淳美, 古风习习。男主人公程小林与史琴子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两家按照乡间古风为这对少男少女缔结了不可移易的婚约。十年后程小林他乡归来, 又对天真活泼的细竹一见倾心;他虽留恋温柔贤惠的未婚妻史琴子, 但更为艳羡飘逸颖慧的细竹。两家长辈不棒喝, 不作梗, 顺其自然发展。而程小林、史琴子、细竹三人也无情仇打斗之情节, 一切都和谐、平静、美丽、自然, 他们看山赏塔, 采花折柳, 各怀一颗返璞归真、恬淡自然之心。小说以精细而富有风情之笔, 给史家庄皴染上层层古朴、优雅、神秘色彩, 宛然一片桃园仙境、化外乐土。其中的农家碧玉、歌吟欢笑、斯文儒雅、怡情养性, 皆具有不计利害得失, 吐纳万物的情怀。他们身上洋溢着一股田园牧歌式的青春气息。

废名由虚境中透出孤独与悲哀, 不仅在于他淡泊、宁静、质朴的外自然, 更源于意识深层的激荡不平、沸腾突兀的内自然[5]。这种素色质朴与沸腾突兀的纠结缠绕, 是互相依存的, 不和谐的是他自身的和谐, 而和谐的却又来自其不和谐。废名在微笑的背景下, 以阴冷的色调, 隐隐显示出那哀伤、忧郁的魂灵, 淡淡微笑的诗意。

关键词:废名,小说,诗意美

参考文献

[1]许志英.五四文学精神[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1.

[2]龙泉明.在历史和现代的交合点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

[3]郭志刚.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4]沈从文.沫沫集[M].上海:上海大东书局, 1934.

8.让美诗意栖居 篇八

一、动态激情——欣赏音乐美

俄国著名作家柴可夫斯基说过:“对于我,作曲是一种灵魂的自白。”音乐,是一门心灵的艺术,语文教学,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学科。它们共同打动人心灵的东西便是“情”。善于“抒情”“煽情”的语文教师,会使他的语文课堂魅力无穷,充满磁性与感动,由此也会使语文教师本身光彩照人、鲜亮无比。当我们在课堂上用心灵去拨动孩子的心灵时,我们的课堂就会流淌出美妙的旋律,师生在这如诗如歌的美丽中适意地浸润、共生……

课堂上激情的手段很多,如导语激情、多媒体激情、朗读激情等。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几篇课文《春笋》《雨点》《小池塘》,都是描绘有关春天的画卷的,作者袒露的都是喜悦的情怀。然而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欣赏风格迥异的美,又要努力找到情感的生发点、契合点,使教师、作者、学生的情感能在同一水平线上产生共振。《春笋》的学习,我们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或多媒体画面、简笔画),配以激情荡漾的话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春笋的生命特点,感受春笋的形象美。《雨点》的学习,我们可以在音乐声中感受雨点不停息的动态美,接着引导学生模仿着雨点的动作,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从中体会出雨点在不同处所不同状态下的不同情调。而《小池塘》中所描绘的美却是静静的,白云、太阳、月牙、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形态各异,美丽动人。这种美的享受可以从教师的配乐朗诵中感受到,从学生的驰骋想象中领悟到,美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却又这么令人感动。

可见,语文的音乐美在于我们的教师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他们将情感共同融会交织成一首美的交响曲。

二、入情入境——体验语言美

语文教材中多有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情画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故事等文学作品,它们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我们应该善于捕捉文本中的语言,创设文本中的情境,入情入境,以文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导他们与文本对话,来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与丰富多彩。学生在听、说、读、写、议、辩、体验、想象中理解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做到方方面面的集成、前前后后的联系、左左右右的贯通后,语文课,就会呈现出一种多姿多彩的美。

在《蚂蚁和蝈蝈》这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师问:蚂蚁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这时候,蝈蝈到哪儿去了?生:蝈蝈躲在大树下。师:课文里说“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你能想象得出它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吗?(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畅所欲言)……师:冬天到了,这时的蚂蚁和蝈蝈情况又怎么样了?生1:这时,蚂蚁们围着火炉取暖,正吃着香喷喷的饼呢!生2:蝈蝈很可怜,有的瘫在地上,浑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快要冻僵了。生3:这时的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有的蝈蝈哇哇大哭:“这……该死的……西北风怎么这么冷啊!我可怎么过呀……”生4:还有一只蝈蝈捂着肚子说:“饿死了!早知道这样,我夏天也像蚂蚁一样准备过冬的粮食就好了。”师:对呀,谁叫它们平时偷懒呢?

这位教师紧扣住蝈蝈“笑蚂蚁是傻瓜”“神气不起来”启发学生想象,充实了蝈蝈的话语和行动,进行了换位思考,让学生走进了文本,细细追究了语言文字的内涵,从而体会到了文本语言的内在美。

三、巧妙融通——感悟整合美

一位高明的教师,就如同一位出色的艺术家,他会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巧妙地融会贯通,设计出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的作品。

一堂好课应是完整的“圆”,美不在部分而在整体。“圆”形的课,它的完整性、流畅性、延伸性、开放性,无不折射出迷人的美的气息。遵循画圆的规律,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我们可以展开这样的设计流程:“先找到一个支点,再拉出一条线,最后画成一个圆。”如《咏华山》围绕“咏华山”这个点,由浅入深地层层揭示了谁来“咏华山”?为什么“咏华山”?怎样“咏华山”?这又与“咏”字挂钩,由题及文,把这个“点”拉成一条不枝不蔓的“主线”,而这条主线又充实了许多“血肉”,使之显得“充分、饱满”。“拉线”的过程是展开教学步骤的过程,必须做到线的流畅性、层次性、丰满性、延伸性。最后画“圆”,把登山和吟咏有机结合起来,首尾呼应,曲径通幽,努力形成整堂课的结构,相互通融,达到“别有洞天”的优美境界。

语文课上,应该让师生一起享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享受“云淡风轻话沧桑”的风雅;享受“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喜悦;享受“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享受浓郁而不艳俗、高雅而又可攀的两极相融之美,让美在诗意的课堂中栖居。

上一篇:听力教学反思下一篇:西安实验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