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共8篇)
1.个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篇一
我省认真开展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情况自查和整改工作
时间:2009-03-23 10:22:53来源:作者: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部署,我省于5月至8月进行了全省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情况的自查和整改,对全省个人帐户管理制度和运行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和规范,提高了各级经办机构对个人帐户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为今后我省“金保工程”的启动实施奠定了基础。
1、领导重视,行动迅速。
自部中心专项检查布置会后,我省及时下发了我省的个人帐户专项检查通知,成立了以副厅长刘金炎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专项检查工作方案。5月9日,召开全省专项检查工作会议,会上,省社保局万斌副局长进行了工作动员和统一部署,下发了专项检查的操作指南和文件汇编,并实行以会代训,对参会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会后,11个设区市也相应成立了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完成了检查的准备工作。6月,在市县两级社保机构进行了自查整改工作。
为确保自查工作的顺利开展,7月上旬社保局对上饶、鹰潭两市进行预备检查,摸清了两市个人帐户管理和检查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全省抽查积累了经验。7月中旬,省社保局抽调业务、财务、计算机等精干人员,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对各设区市市本级以及所辖的1-2个县(区)进行了抽查。根据检查的情况,7月底,省社保局下发了《关于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情况专项检查的通报》,通报了全省个人帐户检查的总体情况和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检查整改工作,整理基础数据,加强人员培训,完善内控制度。适当时候,省社保局将对部分问题较多的市县整改情况再次进行检查。
2、边整边改,成效显著。
在此次自查中,我省各级经办机构自查自纠、边整边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检查组根据检查操作指南的要求和检查软件的运行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当场解决的,要求当地经办机构立即解决;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提出了限时整改的要求;属于软件设计的问题,由计算机人员带回省社保局及时完善软件。部分县市社保机构抓住参保人员来办理缴费、接续、转移或退休手续时,逐一补齐基础信息。一些个人帐户基础信息的记录错误得到了纠正,一些信息系统软件设计中的不足得到弥补,一些技术性、物理性的安全隐患得到排除。据初步统计,共有约2.15万人的个人帐户的基础信息得到完善,约4.29万人次的记帐利率得到纠正。
3、开发软件,提高效率。
为配合这次专项检查,省社保局专门开发了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检查专用软件,用于个人帐户的自查和抽查工作。运行该软件后,经办机构能够迅速检测出养老保险信息库中个人帐户基础信息、个人帐户年度漏记、年台帐和分配台帐不符等24种情况是否存在错误、哪些人存在错误,极大提高了此次检查和自纠的效率,为及时整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合理配备,优化检查队伍。
根据检查方案要求,省、市两级检查时,抽调了以下三方面的人员:熟悉个人帐户政策并精通经办业务的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管理和操作的人员、熟悉基金财务和审计稽核的人员,经过合理搭配,组织联合检查组,组内各成员根据其特长确定各自检查重点,在检查范围上没有遗漏,使检查真正落到了实处。
这次检查中,部分地市采取了很好的检查方式,如抚州市、吉安市为个人帐户检查专门设计了《个人帐户管理情况存在问题一览表》,在对县(区、市)检查时,把发现的问题一一填列到表中,并要求当地签字确认,作为下一步整改抽查是否到位的依据。
2.个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篇二
为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西省委、省政府惠民生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进一步推进人社领域各项改革, 全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近日, 江西省人社厅决定由厅领导带队组成9 个督查组分赴各市、县 (区) , 对近年来出台的民生领域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和人社系统重要指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全省有三分之一的县将被抽查。
此次专项督查主要采取“听、查、看、访”的形式展开。专项督查的主要内容为江西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人社工作重点任务特别是有量化指标的任务完成情况、2015 年江西省政府民生工程人社领域有关任务指标落实情况、江西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赣府发〔2015〕36 号) 的落实情况、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人社领域重大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等。
根据统一安排, 10 月13 日至25 日, 由江西省人社厅领导带队组成的9 个督查组, 分赴11 个设区市开展实地督查。每个设区市督查时间将不少于2 天, 所辖县 (区) 10 个以上的设区市至少督查4 个县 (区) , 其他设区市至少督查1 个县 (区) ;每个县 (区) 至少调查4 个以上基层单位, 召开小型座谈会不少于1 个, 随机走访干部群众不少于20 人。
3.个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篇三
关键词中小学校校本教研抽样调查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当前中小学校开展日常校本教研工作情况,以此为基础,总结分析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教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为有关部门提供校本教研工作方面的反馈意见。
二、制作调查工具
校本教研是指以中小学为基地,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课题为研究对象,以基层学校领导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应用性实践研究,以促成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教学研究[1]。据此概念,我们从校本教研活动结构及常见实施过程中,提炼出八个相关问题设计在对应问卷试题中。这八个问卷试题是:校本教研的意义、构成校本教研概念的基本要素、校本教研活动效果、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及内容、校本教研活动制度、教研工作面临的困难、影响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因素、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每个标题的内容,分别设计了2~10个供选问题。
三、调查对象的选择及统计方法
调查对象选择了中小学一线教师和进修学校中小学部学科教研员两个群体。调查中我们随机抽查了4所城区中小学,8所农村中小学。抽样调查样本人数设计为120人(发放问卷120份,实际回收问卷119份。其中,中小学一线教师107人,实际收回问卷106人;进修学校教研员13人)。被调查的学校及教师,在各群体内全部采取到校后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中,严格要求回答者独立完成问卷,在单独回收各个群体问卷后进行分类统计工作。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1.对校本教研概念及其工作意义的基本认识,不同群体差距明显
从问卷统计数据看,一线教师中有62.26%的人认同校本教研“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8.68%的人认同校本教研工作是“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但是,仍有17.92%的人认为校本教研“增加了全体师生的负担,没有多大益处”。在教研员群体中,所有人都认同校本教研工作“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84.62%的人认同“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所有教研员完全认同校本教研概念的基本要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践探索、自我反思),而一线教师认同率仅为88.68%。这些情况表明,两个群体对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理论学习,以及对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意义的理解还存在差异。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教研员对于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明显好于教师群体。
2.对校本教研活动终极目的的理解,不同群体态度不同
对校本教研活动的终极目的的不同理解,反映出不同群体对待日常校本教研活动的实际感受和对待校本教研工作的价值取向。问卷中只有53.77%的一线教师选择校本教研“活动终级目标指向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有40.57%的一线教师和53.85%的教研员认为“活动终级目标指向形成教师个人教学特色”,有27.36%的教师和61.54%教研员认为校本教研“活动终级目标指向全面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成绩”。有9.43%的教师和15.38%的教研员认为“教研活动终级目标指向教师每人都要有教研专题”。这些现象说明,以往的校本理论培训工作还存在不够系统科学的情况。
3.在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上,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从对本题下设的10项选择统计结果看,教师们最喜欢的教研形式和内容,最多的是“参加教师教研成果展示活动”(43.40%),其次是“与教学风格突出的教师深度对话交流”(33.96%),喜欢“集体备、上、说、评课活动”的教师只有32.08%,喜欢“与有关专家一起探讨自己教学问题”的也很少(27.36%)。其余各项(基础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听学术专题讲座、与业务领导单独进行课例讨论、参与校内校外有奖赛课活动、参与外地的教学研讨活动)选择率大多在20%左右。喜欢“参与校内校外有奖赛课活动”的只有极少数教师(5.66%)。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主管业务领导应该是校本教研工作的“校内专家”,但是问卷中“喜欢与业务领导单独进行课例讨论”的教师非常少,只有9.4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某些业务领导在指导校本教研工作中的职业魅力不够,故而群众威信普遍不高。
教研员群体在“集体备、上、说、评课活动”、“参与外地的教学研讨活动”、“与教学风格突出的教师深度对话交流”三项选择比例最高,分别是76.92%、69.23%、84.62%。选择“参与校内校外有奖赛课活动”的最少(15.38%)。其余选项比例大都在30%~40%左右。
此项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教师(包括教研员)在参与教研活动中的个性化需求不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被教研员普遍认同和操作的“集体备、上、说、评课活动”、“参与外地的教学研讨活动”、“与教学风格突出的教师深度对话交流”三项主流的教研活动形式,对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却并不喜欢。
4.在校本教研制度中,最关注教研质量相关要求
建立与新课程适切的教研管理制度,是使校本教研工作科学有序进行的重要条件[2]。两个群体对“完成教学研究任务的质量要求”选择比率都比较高,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选择比例分别为75.53%、92.31%。这一统计结果同时也表明,在教研活动制度中,详细界定校本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师完成教研任务的质量标准,是引导教师认真参加每次教研活动的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在两个群体中,关心理论学习制度的教师却仅为25.47%,教研员也只有23.08%,显现出两个群体对理论学习过程普遍具有的漠视态度,这与课改专家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最重视理论学习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严重相悖[3]。问卷中只有1.89%的教师关心“惩罚性工作评价的内容及强度”和“奖励活动的形式及内容”,而教研员群体对这两项都没有选择。说明多数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中,关于惩罚和奖励的内容还没有设定到让教师们普遍重视的程度。
5.在校本教研的困难中,主要是缺少相关专家指导
回答在校本教研中面临的主要困难问卷时,教研员群体没有人选择关于时间的问题,76.92%的人选择了“缺少相关专家指导”,61.54%的人选择了“专业资料稀少”,并有30.77%的教研员认为一线教师“缺少外派学习机会”。在对一线教师群体问卷统计中,有50.94%的人认为主要困难是“缺少相关专家指导”,44.34%的人认为“缺少外派学习机会”,只有38.68%的人认为“用于校本教研的时间不够”,30.19%的人认为“专业资料稀少”。可见,认为当前教师们从事校本研究的时间不足、专业资料过少等观点是缺乏客观依据的。
6.影响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积极性的要素中,主动研究意识最重要
“人的意识能够调节、控制人的行动,从而使人的活动带有目的性”[4]。在回答“影响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积极性的要素”中,84.62%的教研员和54.72%的一线教师选择了“教师自身是否具有主动的常态化的研究意识”。只有53.85%的教研员和12.26%的一线教师选择了“学校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仅有3.77%的一线教师和15.38%的教研员选择“校本教研制度中的奖惩规定内容”,这在所有的八个选项中比例最低。其他几项相关影响要素(学校提供的相关研究条件、学校领导的引领水平、学校方面是否按照教师的综合素质差异进行差别化要求、聘请专业人士的指导质量与频率、学校内部是否形成了和谐向上的干群关系)中,两个群体的选择比例大都在15%~30%之间。
此项调查说明,教师具有主动的常态化研究意识是影响校本教研工作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其他七项影响因素之所以不被广大教师所重视,或者是因为学校没有开展与之相关的具体工作,或者即使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是由于工作不力而对广大教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7.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应试”和“应检”问题严重
自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有关部门都在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视和领导,以往各自为战、活动水平不一的校本教研工作有了规范统一的过程指导与管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伴随全县性的统一监测评价、每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检查、省市县三级督导评估检查等项工作的交叉强化进行,致使基层学校常态化和个性化的校本教研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各群体内在对“普遍的应付工作任务的心理,整个教研工作围绕考试和检查为中心”的选择比率都比较高(教研员84.62%、一线教师67.92%)。教研员在“同事之间平时很少相互深入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参加的教研活动的计划性和针对性较差”、“学校领导对校本教研工作抓得不实(如教研目标、制度、方法、评价等)”三个选项选择比例,分别为46.15%、38.46%、53.85%,而一线教师对这三项的选择,分别为34.91%、10.38%、29.25%。这些数据说明,当前校本教研工作的现状还不容乐观。
五、结论与建议
校本教研工作的本质是对当下教学工作能够进行批判性的辩证思考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有关部门需要认真地对现行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内容选择、参与对象、教研方法、教研活动制度及评价过程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反思省察,发扬成绩,不断改正缺点与不足。要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勇于探索;在体现公平的基础上,关照教师工作个性差异;在追求学校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注意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教师以积极饱满的态度,主动参与到常态化的日常教研活动之中去,而不致于使校本教研工作成为教师有苦难言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教研: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北京:中国教育报,2003-05-25(4).
[2]郑立平等.推进教研:制度建设亟需解决.北京:中国教育报,2004-07-27-(7).
[3] 李建平等.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北京:中国教育报,2003-03-01(3).
[4] 张德主编.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个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篇四
一、主要做法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就是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表现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不仅自己要学好、学深,而且还要起好带头作用,在学习中了解党员在想什么、在干什么,确保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我院每一个党员中得到贯彻实施。
1、认真落实学习内容。
我深深认识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关键在于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在这次学习教育活动中我处处以身作则,自觉为其他党员树立榜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领导干部,日常工作较为繁忙,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为使这次教育活动不走过场,我充分利用一切空闲时间,静下心来,扎扎实实研读《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切切实实做好读书笔记,认认真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吃透教材精神,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精神,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工夫。为切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上,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积极听取意见。
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我还经常性的与其他党员和群众谈心,了解党员的思想学习情况,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同时在学习中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摸清党员在想什么,盼什么,希望我们的领导和班子做些什么?进一步找准和反思了自身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步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深刻进行反思。
学习中,我对照中央关于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要求,通过学习先进典型,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自己是否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是否具有强烈的党员意识?在工作中是否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否坚持学习和探索了?是否坚持工作创新了?等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结合实践认真思索如何把党员的先进性应用到日常的一言一行中。
4、切实改进作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员的价值就是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上,通过学习,我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个人的名利、地位、荣誉想得更开了,看得更淡了,更加谦虚谨慎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强了,工作作风更加踏实了。
5、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为了使学习教育活动更好地取得实效,通过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我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按照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每进行一次新内容的学习,就要对照自身开展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和不足立刻纠正。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标准,以争创一流业绩为目标,认真理清自身工作思路,力争在工作上取得新的进展。
二、取得的收获
1、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就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员有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应该说,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做为党员领导法官应该在自己的审判岗位上带领好队伍,从点滴做起,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2、进一步提高了加强学习的自觉性。
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无论对于一个政党,还是对于一个人都至关重要。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当今正处在一个知识创新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更新迅速,加强学习更显重要。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在问题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其次要加强业务学习。把加强学习同提高指导审判和执行能力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发现了差距,找准了问题,找到了办法。
通过学习,我深切地感受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并不是靠几件工作成绩就能够体现出来的,而是他的思想与作风、道德与品质、行动与能力都要必须要全面升华,要有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适应的风范。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我觉得自己虽然做了一些对党的人民有益的工作,取得过一些的成绩,但对照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客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以前在思想上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只知道为学习而学习,重视提高技能轻视了武装思想,只知道埋头干活忽略了用心思考。
5.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篇五
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一篇
今年 6 月 30 日是经国务院批准命名的首个“广东扶贫济困日”。为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扶贫济困活动的文件及会议精神,倡导“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繁荣富裕的目标,我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发展,共建和谐的原则,认真组织、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济困活动,全市已收到捐款和认捐款超过 1 亿元。我市的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6 月 17 日下午,副市长赵建国、市民政局罗新安局长参加省政府召开的“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工作会议后,立即向市委书记甘霖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钟世坚汇报了会议精神,甘书记、钟市长对贯彻落实省的部署作了重要指示。6 月 21 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钟世坚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活动相关事项。6 月 25 日全市“扶贫济困日”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市领导钱芳莉、金展扬、余荣霭等亲自为活动动员鼓劲。6 月 28 日下午,市政府召开“广东扶贫济困日”募捐情况汇报会,副市长邓群芳、金展扬出席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督办工作进展。汇报会后,市委副秘书长、_和还召集相关单位,专题协调安排 6 月 30 日“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启动仪式各项工作。
二是完善机构。活动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活动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并抽调市扶贫办、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人员共同开展工作。市民政局专门拨出一间小会议室作为活动办办公场所,开通网线和电话线,配备了电脑、传真机、电话等办公设备。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齐心协力推动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各区(经济功能区)、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市领导按照工作分工,作为各分管部门开展市“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的责任领导,各区(经济功能区)、镇(街道)、市直和中央、省驻珠单位、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本地区、本单位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分别组织、指导、监督、协调各分管部门认真开展活动。
二、周密部署,广泛动员月 22 日,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市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日”捐助活动。市领导第一时间分头组织、指导、监督、协调分管部门认真开展活动,并主持召开分管部门、行业、重点规模企业主要负责人座谈会等,进行捐款、认捐动员。
活动办(市民政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如何做好“扶贫济困日”有关工作进行了精细部署和具体分工,把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抓紧抓好。活动办设立了综合协调组、宣传组、文秘组、筹款组和后勤组,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做好活动各重要文件和领导讲话稿的代拟工作,二是精心筹备 6 月30 日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启动仪式活动的各项工作,三是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四是逐级动员、层层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及时汇总报送捐赠情况和活动进展。市扶贫基金会和市慈善总会第一时间发布了募捐倡议书,动员全社会踊跃参与捐助,在珠海掀起扶贫济困的热潮。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活动办(市民政局)结合活动主题,联合市委宣传部,统筹协调、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市内各主要新闻媒体连续集中对我市“扶贫济困日”活动进行了报道,《珠海特区报》和《珠江晚报》设立了宣传专栏,电台、电视台制作了主题公益广告,市设立了宣传专栏,活动办编印了简报,重点对市内 34 个贫困村和对口帮扶“双到”等扶贫攻坚任务、近年来我市扶贫济困主要成效和先进典型、“扶贫济困日”活动开展动态、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6 月 30日“广东扶贫济困日”启动仪式等进行了密集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两报两台”相关报道逾百篇,“两报”开辟五个整版宣传,“两台”播放公益广告逾百次,全市发放扶贫济困宣传资料近万份,张贴宣传海报近千张,倡导了守望相助、乐善好施的社会风尚,营造了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为活动形成了强大舆论声势。
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大事情,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宣传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捐款,二是加强款项的监督、管理和使用,三是做好活动总结表彰工作。
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二篇
今年以来,我局精准扶贫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部署,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在所驻柴湖镇杨营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我局加强组织领导,学习精准扶贫系列文件精神,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学习市委、市政府下发的有关文件,明确工作任务。
二、依靠基层组织,扎实开展工作
工作队坚持工作日吃住在村,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入户座谈等形式宣讲惠农政策。在进组入户活动中,工作队始终以宣传政策、走访民情为工作中心,逐户走访农户,深入地里田间,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宣传惠农政策、了解民情、民意。
三、强化工作措施,抓好扶贫工作
1、贫困户动态调整。在市扶贫办统一安排下,综合考虑衡量农户产业、住房、因学、因病、因灾等影响家庭开支的重要因素的基础上,以数据比对、民主评议、规范程序、群众认定为准,对我村贫困户进行动态调整。杨营村原有贫困户 73 户 248 人,此次动态调整中有错
评户 33 户 107 人,调增 4 人,调减 6 人,整户新增 2 户 8 人,现有贫困户 42 户 147 人,其中:201X 年脱贫 3 户 13 人;201X 年脱贫 3 户 15 人;201X 年脱贫 7 户 33 人;2020 年脱贫 3 户10 人,还剩余贫困户 26 户 76 人。
2、规范贫困户档案。前期动态调整工作完成后,我们进行了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的重新选派和贫困户档案的重新整理工作。
3、贫困户脱贫验收。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以该户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 4500元/人/年。重点突出“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和住房有保障)。经过动员部署、民主评议、村核查和乡镇普查,最终确定胡兴良等 3 户 10 人为杨营村 2020 年脱贫对象,并将《贫困户脱贫名单公示》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公示。
四、推动项目建设,实施产业扶贫
1、产业扶持到村。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钟祥市农泰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以 600 元一亩共流转我村土地 240 亩。
2、光伏发电项目。我局自筹资金 16 万元,帮助杨营村修建了 60KW 的光伏发电项目,4月底已建成并网,截止目前收入 4 万余元,其中 30%作为村集体收入,70%将分配给村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共 5 户 18 人。
五、强化驻村纪律,改进工作作风
物价局驻村工作队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驻村扶贫工作要求,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落实驻村扶贫责任和扶贫措施,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要求工作队成员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切实深入农村密切联系群众。同时,还分批次轮流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切实锻炼培养干部,转变工作作风。
六、下一步工作建议
1、建议给予政策支持。建议上级在贫困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考虑边远贫困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特殊情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增加项目资金和物资预算投入,以便项目顺利实施和产生实效。
2、建议给予项目支持。一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建议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客运班线通行密度,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建议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三是给予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支持。建议每个行政村设立 1 个农村信息点,方便群众获取生产生活信息;四是扶持建设农民培训就业基地。建议在每个镇建设 1 个农民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方便群众外出务工和返镇创业。
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三篇
开展精准脱贫攻坚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全省创造性提出“政府+市场主体+银行+保险+贫困户”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黄冈特色的“稳、准、新”产业精准扶贫路子。市政协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由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分五个组深入各县市区调研。现将调研情景报告如下
一、“五位一体”产业精准扶贫格局全面构成
各县市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加强政策引导,搞好办点示范,狠抓检查督办,深入推进“五位一体”产业精准扶贫,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精选了一批市场主体。目前全市参与精准扶贫的市场主体共 4392 个,涵盖特色种养、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电商、光伏等产业,经过联户带动、入股分工、托管代养等方式,意向带动 130766 户、363867 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如黄梅县 16 个乡镇,围绕油茶、蓝莓、稻虾连作、苗木、蔬菜等产业建立了 50 余个现代农业基地,带动 60%以上贫困户、98%以上贫困村增收脱贫。红安县八里湾镇金碧源生态农业科技园,计划投资 3。5 亿元,流转田地 7500亩,打造生态休闲、养殖加工、科普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已建成小龙虾精养池 102个,面积 1100 亩,投放虾苗 6 万斤,与 58 户贫困户 150 人签订合作协议,每户每年保底分红 3000 元。
二是探索了一批扶贫路径。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因业施策,抓好产业扶贫路径设计,每一个产业都有一套精准“施工方案”和“作战路线图”。如罗田县实施黑山羊产业精准扶贫“33111”工程,利用 3 年时间,向养羊贫困户供给 3 万元贴息贷款和 1 万元扶贫资金,支持1 万个贫困户,户均年收入过 1 万元;罗田贺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 270 个贫困户签订扶贫协议,政府按每户 2 万元标准给贺根公司 540 万元贴息贷款,每户脱贫按 5000 元标准奖励贺根公司,贺根公司向每个贫困户无偿供给 3 头肉牛和兽医、技术服务,肉牛增重部分由公司、农户按 28 的比例分成,据测算每户贫困户每年可稳定获得 5000 元左右的收益;麻城市按照产业、资金、区域、对象、时限“五个精准”,分别为养殖业、蔬菜产业、中药材产业、林特产业定制脱贫“1111”、“1151”、“1148”、“1138”工程。各地还经过光伏领航、园区辐射、合作带动、旅游联动、电商激活等办法,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专业大户+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农村电商平台+贫困户”的帮扶联接模式,构成产业精准扶贫的大合唱。
三是投入了一批发展资金。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集中投入到产业精准扶贫中来。各县市区按照不低于 500 元人的标准设立了产业精准扶贫发展基金,引领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去年全市共统筹财政资金 21 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其中直接用于发展产业 7 亿元;今年,全市计划整合 62。85 亿元,已到位 35。4 亿元。各地进取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村民住房财产权、团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等抵押担保融资,同时设立产业发展担保基金,经过 17 至 110 的比例放大吸引金融资金。2015 年以来,全市农商行已为 4329 个贫困户发放 5。09 亿元扶贫小额信贷。
四是促进了贫困户稳定脱贫。贫困户经过入股、打工、租种、领养等多种途径在产业精准扶贫中增收,预计平均年收益在 6000 元左右。如发展光伏产业,建设 3—5 千瓦光伏电站,每年就能实现不低于 3000 元的稳定收益。黄梅县停前镇龙成生态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采取“流转土地得租金、农民务工得薪金、承包管理得酬金、超产分成得资金、订单预购得订
金”的办法,调动了农民的进取性,已流转荒山 2。35 万亩,贫困户仅从土地流转和劳务薪金两项中就可增收 1160 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一是资金整合难。尽管政府出台了关于贫困县资金整合的[2015]63 号文件,但缺乏具体操作办法,资金使用范围仍受多种因素制约,县级顾虑较多,资金整合的路径还不清晰、阻力仍然很大。以罗田县为例,初步测算,该县落实三年脱贫计划需整合资金40 亿元,2016 年需整合 17。76 亿元,但可供统筹的资金规模仅有 4—5 亿元。二是政策落地难。有的地方政策设计“很丰满”,但具体操作“很骨感”。市场主体的逐利性和贫困户的脆弱性,决定双方均怕担风险,有的地方在政策设计上实际将风险全部交给贫困户一方。比如有的地方以贫困户名义贴息贷款,贴息贷款交给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再帮忙贫困户发展产业,这样导致贫困户怕担风险而无贷款意愿,金融机构怕担风险而不敢向贫困户直接融资。有的地方政策落实“雷声大、雨点小”,贴息贷款和具体操作办法还难以落地。三是市场主体与贫困户的对接难。一方面有的企业带着产业和市场,找不到土地和劳动力,另一方面贫困户拥有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却找不到市场和适宜的产业门路,两者之间“窗户纸”没有捅破,“寻锅补的”与“要补锅”的无法链接。
(二)市场主体层面一是一些市场主体带动本事不强。据初步统计,参与种养业精准扶贫的市场主体注册资金过千万元的不足 10%。以英山县为例,参与扶贫的市场主体 97 个,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仅有 33 个,大多是规模以下企业。各地扶贫产业存在同质化、低端化问题,带动本事较弱。二是少数市场主体动机不纯。少数市场主体在没有享受优惠政策的情景下,对贫困户大多开的是空头支票;有的套取了优惠政策后,给农民的苗种以次充好;有的拿到贴息贷款,对贫困户的分红实际上是财政的贴息,没有真正让贫困户得利。三是一些市场主体投身扶贫的进取性不高。一些市场主体在扶贫的过程中怕麻烦,怕担职责,担心拿了贴息贷款后,要承担包保职责,贫困户不脱贫就脱不了干系。
(三)银行层面扶贫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原因在于一方面扶贫贷款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涉农贷款,贫困户评级授信面不广,相当一部分贫困户难以获得授信,银行慎贷、惜贷。另一方面政府风险保障金不足,象蕲春按照 17 的比例供给扶贫贷款,浠水按照 110 的比例供给扶贫贷款,尽管放大系数已经很大,但由于风险保证金没有上级专项支持,全靠县本级财政筹措,远远满足不了产业扶贫的需求。在这种情景下,银行经过提高门槛来降低风险,比如要求贷款人年龄要在 60 岁以下等。以黄梅县为例,目前能够供给有效抵押物、真正享受小额扶贫贷款到位的市场主体不足 20%。麻城市扶贫小额贷款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但该市农商行授信金额 4。65 亿,目前已发放贷款 9648 万元,不到授信金额的 20%。
(四)保险层面保险机构对于“投入大,见效慢,利润薄”的三农保险工作进取性低,产品保障额度过低,保险职责过窄,经济补偿作用不明显,保险品种不多。如在特色种植业、种养业中,此刻仅有能繁母猪、能繁母牛、奶牛等少量有政策支持的保险品种。保险理赔程序复杂,保险公司、农户对保险合同的解释各说各话,理赔困难。
(五)贫困户层面一是思想焦虑。发展产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部分群众往往是“怕”字当头,“难”字挡路。一方面,有发展产业的愿望和信心,想有所作为,另一方面,担心不能选准产业,存在风险。二是本事不足。此刻相当一部分贫困户只会传统的种植模式,需要
必须技术的种养模式学不会。三是认识有误区。受以前各种惠农政策、“输血”式扶贫影响,大多数贫困户在发展产业时“等、靠、要”思想严重,把产业扶贫资金当作救助资金,认为扶贫就是国家给钱给物,有的“揣着口袋晒太阳,等着政府送红包”,少数贫困户产生了“越穷越实惠、越穷越光荣”的扭曲心理,存在着一种比物质贫困更严重、更难治愈的“志气贫困”。
三、几点提议
(一)进一步深化对产业精准扶贫的认识。产业精准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也是拔掉“穷根”、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其带动贫困人口数量多,脱贫效果好,经济贡献大,在脱贫攻坚战中居于主导地位。各地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产业精准扶贫中来,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因户择业、依法自愿、县级实施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确保产业精准扶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把精准选择产业和市场主体作为关键。要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群众意愿选择扶贫产业和市场主体。各地要依托优势资源、特色主导产业,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林则林,宜工则工,精心选择区域特色脱贫产业。加大县乡统筹力度,大力推进“数村一品”、“多乡一业”的特色产业体系建设。要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以短养长、以长补短的产业发展思路,提升产业扶贫的质量和效益。要延长产业链条,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市场主体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市场主体产业项目名录和有条件实施产业脱贫的贫困户数据库,搭建产业精准扶贫服务对接平台。在产业项目落地过程中,采取转让、转包、互换、入股、出租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对参与扶贫的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主和专业合作社进行信用评估和扶贫效益评估,建立黑红名单,加大失信成本,保障贫困户利益不受损害。对假借扶贫之名,行坑农害农之实的不良商家,一经发现,要严厉打击。
(三)大力突破金融保险瓶颈。金融机构要针对扶贫贷款的特点,改革完善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考核办法,降低贷款门槛,实行特事特办、快审快批,加大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贷款力度。建立风险基金补偿机制,灵活运用特许经营项目收益权、团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团体资产收益权等为担保设计信贷新产品。加强基层金融服务,整合网格、银行机构、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多方资源,在全市所有贫困乡镇中建立金融服务工作室。要优化贴息贷款发放方式,提议将政府贴息贷款直接发放给参与精准扶贫的市场主体,改变农户无承担风险本事不愿贷、市场主体有必须承担风险本事而不能贷的状况。要加强对受灾的市场主体的金融扶持,增加授信额度,落实恢复重建资金,帮忙市场主体度过难关。要认真落实中国保监会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在普惠政策基础上,经过提高保障水平、降低保险费率、优化理赔条件和实施差异化监管等方式,突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特惠政策和特惠措施,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供给优质便捷的保险服务,增强贫困人口抗风险本事,构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风险防范屏障。
(四)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五次全会精神,按照“一抗四保”要求,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加快策划一批水利项目和水毁设施修复项目。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农业、水利、扶贫、农业、移民等项目资金,逐步完善道路交通、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本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大对贫困山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打通农产品销售体系“最终一公里”。
6.工作开展情况 篇六
今年石安村作为选派村,在县选派办、县选派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两委一班人齐心协力,扎实苦干,各项工作都按照既定目标和任务逐步实施和有序推进,并取得了一定实效。
一、主要工作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确保党员干部廉洁性。积极开展文明创建、阳光村务和“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注重抓好党员队伍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加强党员“双技”培训,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议事会制度,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推动力,以开展庆祝建党89周年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如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走访慰问等,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班子建设和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
3、、计生、综治和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实等常抓不懈,积极做好社会维稳工作,主动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为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利用会议、标语、报纸等加强党建、计生、综治、防汛抗旱等工作的宣传。
4、积极实施“三个一”富民工程。村党支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利用酉华乡建设石安工业集中区的机遇,积极实施“三个一”富民工程,即人均一盒蚕,口均一亩粮,户均一个岗。为此,今年4月在县农委以及县茧丝办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一期退耕农民蚕桑技术培训班,参训蚕 1
农科学养蚕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带动了全村蚕桑业的发展,近期还注册成立了石安蚕桑专业合作社。结合“一事一议”项目的编报准备,继续加强石安大坂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大畈水毁工程前期已投入了1万余元,灭虫灯已全部开通至今。
5、积极组织进行外出招商,配合园区建设,同时做好现有企业的服务工作。抓好项目建设,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深入走访,在充分了解民情民意,与党员群众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沟通的基础上,经村两委认真研究,初步确定了选派专项资金的实施项目为“杨家洼村集体林场改造项目”。
二、存在不足
1、作为村里面,发展的步伐还不够大。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争创人民满意的“五个好”村党支部,争取党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强项目申报与实施,与选派单位加强联系,争取有关项目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筹划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和选派项目建设。积极做好筹资筹劳,争取“一事一议”各项工程的全面完成。
3、优化资源,结合本村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现有企业服务功能。
4、争取县、乡有关资金支持,改善办公条件。
5、认真抓好计生、综治、民生工程等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积极完成乡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石安村党支部
石安村委会
7.个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篇七
一、实地调研情况及其问题分析
(一) 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本调研以湖南省中部双峰县为研究对象。全县总面积1715.33平方公里, 辖16个乡镇, 总人口87.90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1.3%。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37.65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750元。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 辅以访谈法。调查于2007年8月1日~8月24日期间进行。在双峰所辖的16个乡镇中, 笔者以随机抽样方式选取三个镇 (青树坪、杏子埔、蛇形山镇) , 在其中抽取9个行政村, 进行入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77份, 问卷有效率达88.5%;同时笔者还走访了该县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医疗机构了解有关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 农民对制度的认识以及参与情况
1) 理解和信任。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为农民做的大好事, 坚信政府能办好这件事。2) 理解但不信任。能理解合作医疗是一项好的政策, 但是觉得政
策的执行能力可能不强。3) 既不理解也不信任。认为合作医疗是某些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的办法。
农民对制度的认识状况决定了其是否参与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参与该项制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政府部门制度执行中的问题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机构及经办机构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县、乡管理机构及经办机构的编制和人员还未完全落实, 在实施管理过程全靠手工操作, 未安装使用计算机网络, 使报销和监督审核工作造成困难, 加大了管理成本。2) 筹资成本高。在农民个人资金筹集方面, 主要采用会议宣传、村组干部和乡镇工作队员入户收缴, 由于群众生活困难, 有时几十元钱要往返几次。3) 乡村定点医疗机构人才缺乏, 医疗设备普遍陈旧和短缺,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医疗需要。同时, 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普遍偏高。
二、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上述的这些问题:
(一) 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
在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影响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了解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农民所受的教育水平。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小农意识比较严重, 从而对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理解产生偏差, 并极易生成抵制情绪。
(二) 增强社会信任
信任是一种个人或群体信念。是任何个人或群体都努力在行动上遵循的承诺, 即便在有机可乘的情况下也不谋取任何额外利益。信任是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内容, 也是社会资本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如果两个人之间不存在信任, 他们之中的任何一方都不会期待对方为自己带来帮助或效益。
目前农民对组织机构和政府职能信任是影响合作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在调挑战, 要让农民消除顾虑, 主管部门、经办机构要坚持长期地树立良好形象、规范化管理, 让老百姓信得过, 让农民真切感受到实惠。合作医疗的操作权是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的, 只有提高地方政府的信任度才能真正使农民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合作医疗中来。
(三) 进一步增强和完善政策的执行力度
1) 各级管理机构和经办机构要不断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要制定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合同, 建立医疗费用公示制度, 提高农民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2) 各定点医疗机构要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 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 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 尽力担负起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良医疗卫生服务的责任。3) 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服务能力。要公开招聘优秀卫生人才担任卫生院院长, 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工作;落实在职人员培训, 鼓励年轻医务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和实用技能培训。要重点抓好村卫生室及乡镇卫生院的建设, 做好县级国债项目建设, 采取综合措施, 切实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管理能力。同时,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要严格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制度和考核制度, 制定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药费用标准, 采取各种方式定期公布各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对超过平均医药费用的定点医疗机构及时进行告诫并纠正。
8.个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篇八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精神,切实把省委关于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近期,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在全省展开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对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精神进行集中宣讲。为确保调研活动有序推进并取得实效,省委老干部局高度重视,特成立六个专题调研组,由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石松江任组长全面负责,局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市(州)党委老干部局、局机关相关处室、省直几家大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具体参与。
调研组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座谈讨论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深入各市(州)、省直管县(市)党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省属高等院校、省管国有企业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了解了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经验以及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了老干部代表、市县区老干部局长、涉老部门负责同志、老年协会组织负责同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认为,全省在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做好老干部工作,引导发挥老同志、老党员的作用不断增添正能量的做法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认识上的差距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也还存在着薄弱环节,主要是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生活方式陈旧,内容枯燥,缺少鲜活性,部分基层单位领导不够重视,思想观念不适应。今后,各单位领导负责人要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大趋势中思考谋划工作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探索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实现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要转变工作理念,凝聚思想共识;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加强配套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个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推荐阅读:
县消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09-02
扶贫工作个人整改措施10-10
年度扶贫个人工作总结07-28
个人帮扶扶贫工作计划11-15
个人精准扶贫脱贫计划08-14
精选有关精准扶贫个人总结06-24
个人教育扶贫心得体会09-27
个人扶贫调研报告范文11-09
个人一对一入户精准扶贫调研报告07-07
2021年县扶贫办主任个人先进事迹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