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志反思

2024-06-18

教学日志反思(8篇)

1.教学日志反思 篇一

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提出源自20世纪80年西方发达国家,他是一种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表现方式。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提倡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对过去教学经验进行回忆、总结、思考和评价,并通过积极的、有意识的反思来梳理总结教学效果,进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反思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中,由于教师在专业水平上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导致教师具有绝对的学术权威,再加上“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教育思想在学生与教师的脑海里都根深蒂固,尤其是英语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专业素质差距,限制了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理论和教学水平的内在动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看重的是在年终考试考核中,学生在成绩方面的表现,在平时,教师缺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经常性、理论化的总结环节,很少有教师主动对学生的日常评价进行搜集,很少提出针对性提升自身教育理论水平的想法,而反思性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实践进行了创新,这种创新要求教师在原来教师教、学生学的基础上,讲求主观能动性的介入与反思,引入了学生的反馈,更好地激发出教师的发展潜能。

(一)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在立足书本教学的同时,又要跳出书本,在教学中更多的融入教学大纲中没有涉及的人文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关联性知识,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反思性教学讲求的是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在每次课后,教师都要对上课内容和学生反馈进行有效总结,分析教学得失,并提出改进的具体举措,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进行针对性改良;

(三)反思性教学讲求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内在互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是表象的,无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话题方面的讨论,还是对客观事物观点上的争辩,这些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外在的交流。反思性教学强调的是师生双方内在的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细微变化,以学生反馈来自我评价授课的效果,同时通过让学生写上课体会、对教师上课方式方法提意见、建议等形式,来获取深层次的教学反馈信息,为下一步的总结与改进打好实践基础。

二、反思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每一节课的结束都是一次教学过程的完结,由于教材变化的细微性,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案习惯于处于一种“换汤不换药”的状态。而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教师彻底告别了“备一次课教好几年”的“吃老本”做法。每一次课后的反思与总结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这个循环中,教师始终是主角,始终处于主动状态,这无形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教师要具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的不仅是课堂内容的丰富,讲解的不仅是课本上的重点,同时要围绕知识点开展“天马行空”般的联想与联系,在为学生解答相关知识点的同时,更多地涉及相关联的背景与内容,为学生呈现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在反思性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开展针对性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答疑释惑、在讨论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丰富思维经络。在这种讨论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所谓组织者,就是教师是讨论话题的设计者与讨论氛围的营造着,发动并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参与者要求教师率先参与讨论。率先抛出观点引导学生参与。不过,在讨论准备阶段,教师要事先尽更可能多地掌握与了解相关知识,可以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为讨论提供知识支撑。

(二)教师要更懂得察言观色。课堂上,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应成为教学的有心人,除了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外,特别是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授课内容的兴趣程度、对授课方式的接受程度,通过学生的反馈与反应来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点。

(三)教师要成为因材施教的专家。每一个学生群体都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如何“喂饱”拔尖的学生、如何照顾落后的学生、如何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都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效的优劣。在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提炼出个性化的提升与帮扶方案,力争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教师有意识的优化而受益,只有这样,反思性教学才具有广泛性的实践与推广意义。“

三、反思性教学的实施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反思性教学的亮点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种制约因素的交织作用,目前,反思性教学更多的是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很好的运用。之所以没有被大范围的采用,主观方面:

(一)教师思想上普遍存在上进惰性。反思性教学繁琐的程序,额外增加的总结、改进等教学任务使很多教师弃之不用;

(二)学生配合度不到位。对反思性教学认识的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的不配合,尤其是学生参与的总结和互动环节,学生往往应付了之,影响了反思效果。客观上,学校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目前,反思性教学并没有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鼓励推广反思性教学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形成,教师运用反思性教学还处于自发状态,难以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另外,学校还没有组建反思性教学研究小组,单靠个体教师的自我总结,探索成果难以快速形成和推广。

四、我的反思性教学实践

英语教学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处于一种教师应付、学生痛苦的状态。社会上对学英语是否有用的争论、学英语主要是应付考试的观点甚嚣尘上。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影响,因此反思性教学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更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心境更显得重要与迫切。

课前,在备课阶段,我会提前全面了解这一课的重要知识点,并把知识点逐一分列,针对每个知识点开始相关性联想,开始搜集与知识点有关的材料,力求使知识点丰满、丰富、具有可读性,以便在讲课过程中随时引入相关内容,以内容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记忆事半功倍。另外,每节课课后,我都会布置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为开展针对性讨论做准备。

课中,是反思性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是检验教学成效最直接的场所。每一课,在学生进行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及时抛出关键性问题,就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把课本的知识点与难点融在讨论中,通过讨论来解疑答惑,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会这样,这样会怎么样”的原理。在讨论过程中,我还会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反应,并针对学生反映的每个问题,做好课堂笔记。尤其是,问题的提问方式、提出问题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学生解决问题的踊跃程度、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等都是需要关注与总结的`关键点。在即将下课时,我都会让学生用简短的语句写下当天上课的感受,希望老师改进的做法等等,为接下来的反思和总结提供依据。

课后,我都会及时对课堂上的观察笔记进行反思和总结,结合自身搜集的材料,就这种开放型的教学方式是否受学生欢迎;这样的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课堂讨论是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等方面进行详细归结,在每个问题的后面写上教学感受、学生体会和改进思路,并制定下节课的教学计划。

五、反思性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

反思性教学毕竟起源于西方,由于价值观、教育观和社会观的差异,在初始阶段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难免有冲突之处,应该视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不可贸然激进,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效果大打折扣。

反思性教学会无形增加教师的工作强度,应该视自身情况适当采用,保证反思性教学的质量,不可为反思而反思。

反思性教学也不是没有缺陷,要取其之长,避其之短。反思性教学讲究的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要把好度的问题,做到恰到好处,既不损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结语

把反思性教学运用于教学实践,就是要着眼于科研与教学,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为科研提供了最肥沃的实验土壤,反过来,科研又能促进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反思性教学使教学成为一个教师受益、学生喜爱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

2.教学日志反思 篇二

一、漫无边际

即撰写教学反思日志缺少主题。它往往以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的方式呈现,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构思不缜密,随感而发,率性而述。整篇教学反思读下来,或想说明问题却未阐述清问题的内容,或想阐明观点却未凸显鲜明的观点,或想表达见解却未呈现明确的见解……总之,没有分明的中心论点。

【案例】这节课,学生反应平平,与之前实习时上的精致课有较大出入,没有达到我自己心目中的课堂。这一点,我表示非常的遗憾与自责……我觉得要成为一位能上好课的语文老师并不是一件易事……通过这几天的教学经历,我的最大感悟就是———好好备课,好好上课,任重而道远。

【诊断】作者想说明问题,但由于没将教学中的问题归结清楚,因而,呈现出的问题纷繁芜杂,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教学感受不加甄选地全部呈现了出来。这种反思,既未能聚焦,也无法解决问题,感受过了也就过了,反思成了一种形式———为反思而反思。如此反思,违悖了教学反思日志的目的———沉淀规律,以至于反思漫无目的,成效大打折扣。

【矫正】依诊开方,明确教学反思日志的目的———沉淀规律———当是关键。可在开学初,在不同场合,由不同角色的骨干教师阐述教学反思日志沉淀规律之目的,使之带着明确的目的开启反思之旅。怎样沉淀规律呢?以聚焦问题或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与归宿,具体做法是:自备课伊始便做足充分的准备;上课时,针对备课时自认为亮点或劣点处展开有目的的思考,当与备课所预设的一致时便做正面剖析,当与备课所预设的相悖时便做反面剖析,这样,一切有序推进,逐步深化。之后,一方面日积月累沉淀规律,另一方面发挥已沉淀规律的听诊把脉、纠错正偏作用,两者交融进行,彼此生发。

在时间的见证下,随着一篇篇新教师教学反思日志的夯实,及良好反思习惯的逐步形成,其反思的目的会愈撰愈明。

二、面面俱到

即撰写时过分关注所有方面,重点不突出。如在反思时,由于困惑重重(观点或见解颇多),怕挂一漏万,舍不得放下,遂全部呈现;或暂存思想“作祟”,先将问题全部呈现,留待日后逐步思考解决。结果问题一样都未解决,观点(见解)一样未沉淀。

【案例】下午连着3节课。第一节上《我们是哪儿来的》,原以为这个自己还能勉强糊弄。孰料现实那么骨感,没有好的组织语言,没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堆砌的课堂让我和同学们都在期盼着下课铃声的到来。我知道这不能怪孩子们,是我课前没好好准备,是我对不起他们。第二节教学四年级科学,四年级同学已经有了学业的压力,适应了课堂的纪律,他们做得很好,始终配合着我的课堂。尽管我没上多少内容,只是让他们写写作业,再随便聊了几句,可是他们却很体谅我。第三节回到自己班级上课,教孩子们做眼保健操,很惭愧自己都做得不太标准,却要教授他们,真的是误人子弟呀。

【诊断】新教师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想以最快的速度破解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所以,当这三节课都存有困惑时,她便想去一一解决。但是,她分明未拎清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不要说三节课,连一节的都未拎清,更遑论解决之策了。于是,她只呈现了头脑中最真实的、原始的想法,问题还是问题。如此反思课堂,哪还有反思的味儿,它只是把自己当时课堂教学的全部感受直白地呈现出来罢了,至于诊症与破症的思考,一概未作结论。如此反思课堂,教师一直在教学表象上徘徊,即便能解决困惑亦只是见招拆招,而难以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迁移策略。

【矫正】遵循大道至简的理念,秉承“少则得,多则惑”的思想,教师选择反思内容时舍面取点,只盯教学的一个点———最好是备课时自认为的亮点或劣点,可以合并同类,可以抓主舍次,还可以是切中自己的长处或短处的……只要用着顺心,利于沉淀教学规律即可。

案例中,采用同类合并法提炼出这三节课需破的共同点———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而且,这点亦是教师感受最深的,凭心而论,有话可说,有理可述),之后围绕此点继续舍面取点———选择其中的一节课去揣摩,去剖析,寻求解决之道。具体做法是:以这点为圆心,教师思前想后———对比辨析,找到症结所在;联系旧知———寻得理论支撑,使之后的演绎有底气;互相印证———增强反思的厚度与深度,让教育规律的沉淀更具牢固性。如此一课一思,思之深刻;一课一得,得之牢固。

依上选择反思内容,并逐步辅之以概括提炼、归纳沉淀、迁移运用,教师遂能逐渐培养出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智慧的辨别力及精准的筛选力,面面俱到的毛病亦会随之减少,直至全面消失。

三、冠履倒置

即反思并不是基于教学撷录的提炼归纳,而是对已积淀的教学理论的阐述。它往往以这样的表达方式呈现:先摆上一段教学理论,然后述说“我”是怎样演绎这个教学理论的———仅仅到此为止,至于此理论演绎后的结果及论证全然没有,教学反思的顺序也被颠倒。

【案例】一位新教师在反思中先写道:“在教学中,表扬是东风,批评是北风。北风呼啸,东风无力。北风吹来,声势浩大,气势逼人;东风吹来,温暖和煦,看起来慵懒无力。批评总是以力量的方式出现,到最后,输给了看似没有力量、柔和的表扬。”然后,用概括的语言简单叙述学生作业未完成时“我”发挥了表扬的威力。

【诊断】它只是对教学理论的阐述———当教师教学中遇到与之前学习有关联的教学理论时,就用这个教学理论去论述此教学现象,并就此了结,而未用实践进一步验证此教学理论,进而反思归纳出教学规律———一个教学理论演绎后的实践提炼,一个被事实再次证明(或是或非)、深刻记忆的教学理论。只对之前的学习或读书体会作自由阐述的反思,犹如海市蜃楼,于人,不被认可;于己,不易沉淀,更不易牢记。

【矫正】首先,让事实说话———呈现事实依据,把课堂上与反思点相关的情境呈现出来(要是教学理论演绎便呈现演绎过程与结果),做到客观、详细,并支持自己已表述的感受。再基于撷录的教学实践展开剖析,层层验证自己的感受,于此期间,可迁移学习心得,可完善与修正自己的顿悟,可拓展、深化与增删自己的灵感……最后,归结出简洁的教学规律。

循着这样的路径去剖析,采取这样的方式去论述,剖析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有理有据,记忆深刻———有利于聚沙成塔,把脉教学———只要情境相似,规律迁移便简单易行。

四、隔靴搔痒

即对教学撷录展开剖析时,未抓住关键、切中要害。如交代的一些背景或意义过多,或教材的地位与主要内容陈述过多,或两者兼而有之……总之,非主旨剖析接近甚至多于主旨剖析内容,以致反思与实践不对口或对口不紧密,造成主次不分或肯綮未握,反思力度大大削弱。

【案例】在一篇《小标点,好朗读——〈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中,剖析部分总共1158字,其中712字阐述了学生乱用标点的困惑、课文主要内容、询问学生是否想去北京及介绍北京的风景名胜和升旗仪式,446字基于教学撷录展开剖析———运用加标点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并领悟朗读的精妙所在。

【诊断】教师一味地追求剖析的丰厚,结果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这篇反思的“主角”该是明显的———“运用加标点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并领悟朗读的精妙所在”,而在此反思日志中却成了配角,主次颠倒了。当然,必要的背景或意义介绍还是需要的,它有利于论述时思维的连贯性和延顺性,能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但必须把握好度,笃定它的角色———配角,只作侧面烘托。

【矫正】同时迈开两条腿———丰富“主角”和简练“配角”,摒弃冗杂,去粗存精,做到切中要害。对于案例中的具体做法:在主旨“小标点,好朗读”的引领下,发散思维,挖掘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增加“运用加标点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并领悟朗读的精妙所在”之剖析成分,同时精简开头的背景和意义部分———这点尤其重要。那如何增减呢?增,增小标点小在哪儿,它的添加为何能让学生发现并领悟朗读的精妙,在它的观照下学生朗读有何进步、为何有此进步……一切指向主旨的皆深挖;减,减掉叙述性的一些话语、与主旨无关的大段描述,及对背景资料、意义描述进行简化浓缩,等等。

剖析与撷录对接紧密后,其他部分成了主旨的必要补充,主次便分明了,反思力度必定大大增强。

五、浅尝辄止

即剖析教学撷录时,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了,未做深入钻研。反映在教学反思日志上,这种剖析极其肤浅,是其脑中的灵光一闪,至于它一步一步从教学撷录中提炼的过程几乎难觅踪影。它呈现于教学反思中往往只有一两句,思维的厚度及认识的深刻与之基本无缘。反思日志游离于教学表征,未得其本质。

【案例】一名新教师的教学反思分为两部分:1.详细撷录讲述七巧板来历的故事;2.剖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诊断】实例撷取详实,而对撷录的剖析却甚是简单,且是泛化了的公式语言,毫无课堂实践的个性阐述。据笔者了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颇多:如教学理论的匮乏,即使取得了实效,亦只停留于实践层面;如实用主义习惯的主导,能“粗暴”地解决教学表象便已满足,致使每次思考都缺乏深度,剖析深细一直未成其思考重点;再如惧怕麻烦和困难的心理倾向,导引他安于现状———探求本质毕竟需要一定的思维力,而重复或再现以前的言语、事情相对容易。

【矫正】采取追本溯源,即教师瞄准一点,毕其力出击,对教学片断从头至尾进行层层且细细的剖析。“层层”是指每层都不放过,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宛若庖丁解牛———把对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剖析一一呈现出来,极富层次感地呈现出来。“细细”则指每层不仅剖析了,还要剖析得极其详细,教学片断的每个环节、细节和节点都要挖出点东西来,直至在主旨的指引下,做到了该取则取,该舍全舍,截取处皆剖得清清爽爽,最终写下具有层次性的详实剖析为止。当然,这还只能解一时之症,若想培养教师精准的剖析能力,还得养成良好习惯,如研读教学理论、深思教学现象、及时记录教学灵感等。

将反思结论打碎、还原、溯因,层层细细地剥析,再一步一步重新提炼出关键结论,那么,化解浅尝辄止之症就不再是难事了。

参考文献

[1]王欣欣.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调查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地区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教学日志反思 篇三

一、 漫无边际

即撰写教学反思日志缺少主题。它往往以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的方式呈现,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构思不缜密,随感而发,率性而述。整篇教学反思读下来,或想说明问题却未阐述清问题的内容,或想阐明观点却未凸显鲜明的观点,或想表达见解却未呈现明确的见解……总之,没有分明的中心论点。

【案例】这节课,学生反应平平,与之前实习时上的精致课有较大出入,没有达到我自己心目中的课堂。这一点,我表示非常的遗憾与自责……我觉得要成为一位能上好课的语文老师并不是一件易事……通过这几天的教学经历,我的最大感悟就是——好好备课,好好上课,任重而道远。

【诊断】作者想说明问题,但由于没将教学中的问题归结清楚,因而,呈现出的问题纷繁芜杂,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教学感受不加甄选地全部呈现了出来。这种反思,既未能聚焦,也无法解决问题,感受过了也就过了,反思成了一种形式——为反思而反思。如此反思,违悖了教学反思日志的目的——沉淀规律,以至于反思漫无目的,成效大打折扣。

【矫正】依诊开方,明确教学反思日志的目的——沉淀规律——当是关键。可在开学初,在不同场合,由不同角色的骨干教师阐述教学反思日志沉淀规律之目的,使之带着明确的目的开启反思之旅。怎样沉淀规律呢?以聚焦问题或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与归宿,具体做法是:自备课伊始便做足充分的准备;上课时,针对备课时自认为亮点或劣点处展开有目的的思考,当与备课所预设的一致时便做正面剖析,当与备课所预设的相悖时便做反面剖析,这样,一切有序推进,逐步深化。之后,一方面日积月累沉淀规律,另一方面发挥已沉淀规律的听诊把脉、纠错正偏作用,两者交融进行,彼此生发。

在时间的见证下,随着一篇篇新教师教学反思日志的夯实,及良好反思习惯的逐步形成,其反思的目的会愈撰愈明。

二、 面面俱到

即撰写时过分关注所有方面,重点不突出。如在反思时,由于困惑重重(观点或见解颇多),怕挂一漏万,舍不得放下,遂全部呈现;或暂存思想“作祟”,先将问题全部呈现,留待日后逐步思考解决。结果问题一样都未解决,观点(见解)一样未沉淀。

【案例】下午连着3节课。第一节上《我们是哪儿来的》,原以为这个自己还能勉强糊弄。孰料现实那么骨感,没有好的组织语言,没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堆砌的课堂让我和同学们都在期盼着下课铃声的到来。我知道这不能怪孩子们,是我课前没好好准备,是我对不起他们。第二节教学四年级科学,四年级同学已经有了学业的压力,适应了课堂的纪律,他们做得很好,始终配合着我的课堂。尽管我没上多少内容,只是让他们写写作业,再随便聊了几句,可是他们却很体谅我。第三节回到自己班级上课,教孩子们做眼保健操,很惭愧自己都做得不太标准,却要教授他们,真的是误人子弟呀。

【诊断】新教师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想以最快的速度破解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所以,当这三节课都存有困惑时,她便想去一一解决。但是,她分明未拎清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不要说三节课,连一节的都未拎清,更遑论解决之策了。于是,她只呈现了头脑中最真实的、原始的想法,问题还是问题。如此反思课堂,哪还有反思的味儿,它只是把自己当时课堂教学的全部感受直白地呈现出来罢了,至于诊症与破症的思考,一概未作结论。如此反思课堂,教师一直在教学表象上徘徊,即便能解决困惑亦只是见招拆招,而难以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迁移策略。

【矫正】遵循大道至简的理念,秉承“少则得,多则惑”的思想,教师选择反思内容时舍面取点,只盯教学的一个点——最好是备课时自认为的亮点或劣点,可以合并同类,可以抓主舍次,还可以是切中自己的长处或短处的……只要用着顺心,利于沉淀教学规律即可。

案例中,采用同类合并法提炼出这三节课需破的共同点——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而且,这点亦是教师感受最深的,凭心而论,有话可说,有理可述),之后围绕此点继续舍面取点——选择其中的一节课去揣摩,去剖析,寻求解决之道。具体做法是:以这点为圆心,教师思前想后——对比辨析,找到症结所在;联系旧知——寻得理论支撑,使之后的演绎有底气;互相印证——增强反思的厚度与深度,让教育规律的沉淀更具牢固性。如此一课一思,思之深刻;一课一得,得之牢固。

依上选择反思内容,并逐步辅之以概括提炼、归纳沉淀、迁移运用,教师遂能逐渐培养出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智慧的辨别力及精准的筛选力,面面俱到的毛病亦会随之减少,直至全面消失。

三、 冠履倒置

即反思并不是基于教学撷录的提炼归纳,而是对已积淀的教学理论的阐述。它往往以这样的表达方式呈现:先摆上一段教学理论,然后述说“我”是怎样演绎这个教学理论的——仅仅到此为止,至于此理论演绎后的结果及论证全然没有,教学反思的顺序也被颠倒。

【案例】一位新教师在反思中先写道:“在教学中,表扬是东风,批评是北风。北风呼啸,东风无力。北风吹来,声势浩大,气势逼人;东风吹来,温暖和煦,看起来慵懒无力。批评总是以力量的方式出现,到最后,输给了看似没有力量、柔和的表扬。”然后,用概括的语言简单叙述学生作业未完成时“我”发挥了表扬的威力。

【诊断】它只是对教学理论的阐述——当教师教学中遇到与之前学习有关联的教学理论时,就用这个教学理论去论述此教学现象,并就此了结,而未用实践进一步验证此教学理论,进而反思归纳出教学规律——一个教学理论演绎后的实践提炼,一个被事实再次证明(或是或非)、深刻记忆的教学理论。只对之前的学习或读书体会作自由阐述的反思,犹如海市蜃楼,于人,不被认可;于己,不易沉淀,更不易牢记。

【矫正】首先,让事实说话——呈现事实依据,把课堂上与反思点相关的情境呈现出来(要是教学理论演绎便呈现演绎过程与结果),做到客观、详细,并支持自己已表述的感受。再基于撷录的教学实践展开剖析,层层验证自己的感受,于此期间,可迁移学习心得,可完善与修正自己的顿悟,可拓展、深化与增删自己的灵感……最后,归结出简洁的教学规律。

循着这样的路径去剖析,采取这样的方式去论述,剖析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有理有据,记忆深刻——有利于聚沙成塔,把脉教学——只要情境相似,规律迁移便简单易行。

四、 隔靴搔痒

即对教学撷录展开剖析时,未抓住关键、切中要害。如交代的一些背景或意义过多,或教材的地位与主要内容陈述过多,或两者兼而有之……总之,非主旨剖析接近甚至多于主旨剖析内容,以致反思与实践不对口或对口不紧密,造成主次不分或肯綮未握,反思力度大大削弱。

【案例】在一篇《小标点,好朗读——〈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中,剖析部分总共1158字,其中712字阐述了学生乱用标点的困惑、课文主要内容、询问学生是否想去北京及介绍北京的风景名胜和升旗仪式,446字基于教学撷录展开剖析——运用加标点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并领悟朗读的精妙所在。

【诊断】教师一味地追求剖析的丰厚,结果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这篇反思的“主角”该是明显的——“运用加标点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并领悟朗读的精妙所在”,而在此反思日志中却成了配角,主次颠倒了。当然,必要的背景或意义介绍还是需要的,它有利于论述时思维的连贯性和延顺性,能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但必须把握好度,笃定它的角色——配角,只作侧面烘托。

【矫正】同时迈开两条腿——丰富“主角”和简练“配角”,摒弃冗杂,去粗存精,做到切中要害。对于案例中的具体做法:在主旨“小标点,好朗读”的引领下,发散思维,挖掘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增加“运用加标点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并领悟朗读的精妙所在”之剖析成分,同时精简开头的背景和意义部分——这点尤其重要。那如何增减呢?增,增小标点小在哪儿,它的添加为何能让学生发现并领悟朗读的精妙,在它的观照下学生朗读有何进步、为何有此进步……一切指向主旨的皆深挖;减,减掉叙述性的一些话语、与主旨无关的大段描述,及对背景资料、意义描述进行简化浓缩,等等。

剖析与撷录对接紧密后,其他部分成了主旨的必要补充,主次便分明了,反思力度必定大大增强。

五、 浅尝辄止

即剖析教学撷录时,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了,未做深入钻研。反映在教学反思日志上,这种剖析极其肤浅,是其脑中的灵光一闪,至于它一步一步从教学撷录中提炼的过程几乎难觅踪影。它呈现于教学反思中往往只有一两句,思维的厚度及认识的深刻与之基本无缘。反思日志游离于教学表征,未得其本质。

【案例】一名新教师的教学反思分为两部分:1.详细撷录讲述七巧板来历的故事;2.剖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诊断】实例撷取详实,而对撷录的剖析却甚是简单,且是泛化了的公式语言,毫无课堂实践的个性阐述。据笔者了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颇多:如教学理论的匮乏,即使取得了实效,亦只停留于实践层面;如实用主义习惯的主导,能“粗暴”地解决教学表象便已满足,致使每次思考都缺乏深度,剖析深细一直未成其思考重点;再如惧怕麻烦和困难的心理倾向,导引他安于现状——探求本质毕竟需要一定的思维力,而重复或再现以前的言语、事情相对容易。

【矫正】采取追本溯源,即教师瞄准一点,毕其力出击,对教学片断从头至尾进行层层且细细的剖析。“层层”是指每层都不放过,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宛若庖丁解牛——把对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剖析一一呈现出来,极富层次感地呈现出来。“细细”则指每层不仅剖析了,还要剖析得极其详细,教学片断的每个环节、细节和节点都要挖出点东西来,直至在主旨的指引下,做到了该取则取,该舍全舍,截取处皆剖得清清爽爽,最终写下具有层次性的详实剖析为止。当然,这还只能解一时之症,若想培养教师精准的剖析能力,还得养成良好习惯,如研读教学理论、深思教学现象、及时记录教学灵感等。

将反思结论打碎、还原、溯因,层层细细地剥析,再一步一步重新提炼出关键结论,那么,化解浅尝辄止之症就不再是难事了。

参考文献

[1] 王欣欣.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调查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地区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 阮丽华.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4.教学反思日志 岳明达 篇四

教学反思日志 岳明达

反思 提升 在最近的一次公开课上,我为学生们设计了一堂关于现在完成时的复习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对自己和学生们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课上,我会使用全英授课。并且有很多活动需要同学们或独立或同伴合作完成。一节课下来听课教师对我的这节课提出了赞赏和建议。在课后我也对自己的这堂课进行了反思。 一 学生对于生物指令不理解,在平常上课中我使用生物课堂用语的次数较少。因此导致学生们在听到生物指令和生物要求时有些一知半解,不太明白下一步老师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二 学生们的参与度不高,个别学生的合作不主动,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既能齐声回答问题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很明显,学生们对于课堂的参与度不均衡,有一些学生习惯于当听众不愿意自己开口说话。被动的接受别人的愿望。有些学生力不从心,想要开口讲,但是表达的很是吃力,不能自如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我应该在以后的课堂上多多引导学生。 三 在教学设计中没有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度。在课堂上过多的小组合作和同伴交流活动会让学生产生乏味,过多的合作学习会导致学生们流于形式,并不能取到理想中的效果。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多注意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自己,在反思中完善教学。

 

5.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篇五

几乎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有闪光点和不足,要想做到尽善尽美,只有经常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中成长,在挫折中进步。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尤其是小学 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 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 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

二、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

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 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

三、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6.教学日志反思 篇六

跟岗学习日志18:贺铸《青玉案》教案及教学反思

跟岗学习日志18 贺铸《青玉案》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悟词人情感。讨论词作主旨 2、掌握博喻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二、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情感体验法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原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héng)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横塘:在苏州南十时许。 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蘅即杜蘅,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彩笔:比喻词藻富丽的文笔。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冉冉:流动的样子。 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基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教学过程: 一:读 自读、齐读、 二、写 结合注解,加以联想,改些成一篇散文。(可文学味的词句优美的,用“你”称呼,也可生活味浓点的带点现代语言的,用“美眉”“美女”称呼) [诗化的注解] 你轻柔的脚步没有走过这江南的横塘,我只有在你身后默默地目送你纤秀的行踪。 不知谁能有幸,与你共度着花样的年华?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风才能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隐秘世界。 天上飞云在空中淡淡的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佳人已去,满眼空芜,我用华美的文笔在这样一个悲伤的时节写下断肠的诗行。 如果要问这无端无由的忧愁能有几多? 就像一片原野上隐现在风烟雾气中的青草。 就像满城中随风飘飞的柳絮。 就像梅子黄了的季节里无休无止的雨滴。 [口语化注解] 远远我就看到你了,可是美眉,你怎么向后转向左转向右转就是偏偏不走过斑马线走过马路来到我的身边呢?我只能傻傻的看着你的背影看着你离开我的视线,而我无能为力。青春年少美丽的`你,和谁住一起,父母兄弟吗?还是跟爱人住一起?你住在哪里?环境怎样?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吗?只有春才知道啊?你是否心有所属呢?你对我有没有一点意思呢?哎!天才晓得。天色已晚,暮霭渐生,我一直呆站在那里看着你远去的方向,差点痴立成一根电线杆。我拿起手机,敲下我此时此刻的感情。如果你问我,我爱你有多深,我可以告诉你,月亮它还不能代表我的心。你去看啊,我的爱就如那原野上烟雾笼罩下的青草无边无际,我的爱就如同那满城飘飞的柳絮无孔不入啊,我的爱就如那梅雨季节的雨啊无休无止,没完没了啊。 三、想(可能的主题) 1、这是一首描写单相思的痛苦的情词。(可望不可即、想求而求不到) 引入〈蒹葭〉〈在水一方〉 2、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情感 “错过” 3、对于贺铸来说这仅仅是一首表达“单相思”的苦闷之词吗?我们来看一下词人的介绍,也许,大家能发掘出一些新的东西。 贺铸(1052一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阕(含残篇断句)。 “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弁,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僚。官终太平州通判,58岁致仕,退居吴下(苏州)。 【明确】 以情歌为载体,别有寄托 【理由】 (1)生平简介 (2)“美人”这一意象 哀美人之迟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丁香姑娘” 四、品 (贺梅子) 【明确】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叫博喻,又叫连比。 博喻修辞的使用,使得“愁”的描绘更加形象,更加具体,更加新颖,更加感人。 秦牧先生说过:“美妙的譬喻简直像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它又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它也像是一种什么化学药剂,把它投入浊水上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 因而,大家要学会运用博喻的修辞,为自己的文章增加靓丽的语句。 【博喻示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王蒙《春之声》) 《明湖居听书》中白妞出场一段,描绘主人公“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仪表之后,作者又用浓墨重彩刻画了她两眼的一顾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个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远远坐在墙角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此处,作者采用“画眼睛”的方法多方设喻,尽显其妙――“秋水”足见其明净,“寒星”足见其清透,“宝珠”示其光亮,“水银”示其温润,从而把白妞“心灵的窗户”展现得灵活无限,情态万千,也使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给人留下了独特的审美享受。 ――刘鹗《明湖居听书》 教学反思(授课老师周晓璇) 这节课是在普宁一中借高三一个班上的。普宁一中是一个老校。现在很多的新校占地面积大,注重规划,但给人的感觉是一览无遗,没有老校的曲径通幽。这个学校给我的感觉很不错,楼房有点破旧,但很干净。 公开课是在他们的多媒体教室上的。上课前,才发现没有黑板。我一下就蒙了。因为备课和课件是星期日赶出来的,没有准备很多,而且这是一节鉴赏课,有很多拓展迁移的诗句要根据课堂需要板书。因为没板书,我的教学语言有意放慢,而且遇到拓展的内容要重复,所以我自己感觉影响我的教学速度。 对于不同版本的辨讲,我个人觉得是有必要的,因为它关系到我下一个环节――写。讲得清楚,学生容易理解改写,因为辩情版本的过程实际是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 这节课我最遗憾的也是因为时间把握得不好,所以这首词最精华的词句,没有讲透。我应该缩短博喻概念和作用,省下时间讲透“若问――”的妙处。正如各位老师所言,对于高三学生,博喻一点就通。

7.教学日志反思 篇七

一、教学流程

我在处理该课时, 设计了三个环节:①了解胡同的特点, 要概括出胡同文化的特点——北京市民的心态;②理解作者面对胡同的衰败、没落所寄托的感情;③开放性讨论“怎样看待新兴的‘高楼文化’”的问题。

考虑到学生对北京的胡同了解不多, 甚至是知之甚少, 因此, 上课伊始, 我就抛开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渲染, 代之以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歌》, 孕育“胡同”文化的氛围。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 那悠长悦耳的胡同京歌, 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歌曲一结束, 他们回味着, 惊叹着, 感受到了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随后, 我在黑板上板书课题《胡同文化》和作者汪曾祺, 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本课课题。

汪曾祺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 是著名京剧《沙家浜》的主要执笔人之一。随后我用一句:“汪曾祺是江苏人, 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 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 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胡同, 感受胡同文化。”将话题引入到课文。

(一) 带领学生从中心句入手, 提纲挈领地梳理文脉。

在和学生共同探究胡同的特点时, 我适当地穿插一些幽默的北京方言, 增添课堂的京味儿氛围, 这也是对教师课堂语言的一个考验。

(二) 引导学生探究“文化”的本质概念, 以及胡同文化的内涵。

由北京胡同过渡到胡同文化。我宕开一笔, 问道:什么是文化?我先请学生比较这两句话中“文化”的含义:1.在当今社会里, 没文化是不行的。2.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

词典上给出了文化的定义, 准确地说, 第2种文化应该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生面露难色:“抽象!”我适时点拨:“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 定会发现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很多……”学生又活跃起来: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网络文化……“点拨法”使“胡同”文化之河开始“汩汩”流淌。“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学生:“比如吃文化, 我们中国是一个美食王国, 饮食讲究色、香、味, 烹饪强调刀工火候, 吃东西用筷子, 轻挑慢夹。那西方人就不同了, 牛排鲜奶, 刀子, 叉子, 还有爪子一齐上!”

学生:“筷子与刀叉也折射出中西文化差异。远古时期, 我们的祖先在烧烤食物时, 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放置和翻动食物, 在炊具中烧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 也要用它们来取食。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 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 不仅不怕高温与寒冷, 而且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 (一阵笑) 我抓紧补充:“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 他们马上生活, 随身带刀, 往往将肉烧熟, 割下来就吃。刀叉和筷子, 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 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 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人一开始就分吃, 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 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 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 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似乎游离了“胡同”文化这一主题, 但它恰恰使学生加深了什么是“文化”的印象, 此时讲述对文化的理性理解, 学生也就不会觉得那么“抽象”。它又使“胡同”文化之河冲走了前进道路上污泥, 有水到渠成之势。这文化的河流, 流淌到这里, 已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三)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面对胡同的衰败、没落所寄托的感情。

这篇文章的另一个难点就是作者以一个老北京深邃的眼光分析了北京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 而对于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必然消失, 隐寓了复杂难言的感情。年轻的一代是很难理解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于是我决定从乌衣巷、蛤蟆陵的典故入手, 以典故带动感情:“乌衣巷、蛤蟆陵记录了世事的变迁, 北京的胡同也见证了人事的沧桑, 作者正是体会到了北京胡同和南京乌衣巷、西安蛤蟆陵有着一样厚重的历史感, 也承载了同样丰富的内涵, 因而串连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面对世事沧桑而流露出的无限伤感、怀旧情绪。”当我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时, 学生对比较生疏的怀旧之情、伤感之情都表现得很到位, 读得很真, 很有感情。

(四) 开放性讨论“怎样看待新兴的‘高楼文化’”。

为高潮的到来设疑:北京的胡同在衰败, 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碧瓦, 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 你又如何看待新兴的“高楼文化”?两种居住氛围, 你更喜欢哪一种?

这一环节是整堂课上比较出彩的地方, 学生畅所欲言:“随着时代的发展, 居住高楼的人们在享受现代家居的舒适典雅的同时, 也为个人的心灵增加了隐秘的空间, 我喜欢。”“高楼文化充满现代都市气息, 人们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忙碌和充实, 但是它总带给我一种孤寂的情感, 亲情、邻里之情日渐淡化, 近在咫尺的亲戚朋友同学之间形成了新的隔膜。”……

高潮迭起, 学生的思维被完全地打开了, 他们自由的思想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这, 正是新课改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教学感悟

(一) 立足新课改, 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 精心处理。我以《胡同文化》为载体, 带领学生了解胡同, 以及胡同文化的特点, 以音画结合的方式导入, 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通过观看形象性的图片, 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然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将文本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二) 语文学习离不开形象和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主体的自主亲历在语文的读写中不可或缺。

(三)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调控教学, 不能完全按部就班。在教学中, 要因文制宜, 找到进刀的肯綮很重要, 特别是对一些距离学生生活较远、感情较复杂的文章, 教师一定要找到切入口, 这个切入口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又要能完成教学任务。

(四) 释疑解惑, 启迪学生智慧。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乃至一个眼神, 教师都要及时捕捉, 悉心观察并迅速作出判断, 并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 这种调整又必须在自己的有效控制之下, 以便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 开放性的教学策略需落到实处。教师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 给他们留下探究的空间, 使他们大胆寻求开放的答案。

8.教学日志,记录成长 篇八

一、教学日志的意义

1.教学日志写作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一句流传甚广的经典语句。他告诉我们,人的伟大在于思想。由此,我想说,判断一位教师是否成熟,就看他是否有思想、是否会思想。教学日志可以帮助教师养成思想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不断摸索总结,最终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的。他勤奋写作,一生写了40多本书,100多篇论文,1000多篇童话和短篇小说。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正是勤于思考,勤写日记,魏书生有《班主任工作漫谈》《教书育人之道》《魏书生文选》,李镇西有《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朱永新在《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一书中说:写教学日志,做一个有心人,认真总结教学的得失,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我们不一定要成为教育家,但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却是应该的。

通过写作教学日志,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组织教学的特点,了解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帮助自己成长。当我们回头来看数周、数月或数年的教学日志,我们就会发现,在教学中给我们带来欢乐和痛苦的主要情境是什么,我们的教学盲点又在哪里,哪些耗费精力的无效教学需要改进,哪些方面的教学技能需要增强。教学日志是教育者进行思考和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2.教学日志写作应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

备课是教学预设,而课堂永远是流动的活水。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与我们的教学预设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完整的备课应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我们带进课堂的准备材料,二是课堂中师生共同经历过的由我们带出课堂的一笔财富。前一部分,学校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还会定期检查,但对后一部分都不够重视,而这一部分对教师成长的影响却远甚于课前备课,教师成长、成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部分决定的。教学日志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办法。

教学日志应该成为教师上课的备忘录,是教师一堂课得与失的记录,但又不仅仅是记录,它应该是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并对课堂予以深层次的梳理与挖掘。写得多了,对教师是一种心智与能力的提升,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3.教学日志写作是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

撰写教学日志是一种教育科研行为。首先,它能透过课堂教学现象看其本质,寻求教学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使教育者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快速成长。其次,优秀的教学日志又是撰写教学论文的第一手素材,可以加工成教学论文。

朱永新先生认为,只有记教学日志,才能把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碎片”粘合成最完美的珍珠。单独看,这些“碎片”好像没有价值,其实那不是因为它们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的价值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利用,如果把它们加以组合,它们就会光彩夺目。

写教学日志也是每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挥的优势。我们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拥有得天独厚的教学实践经验,它是语文教学研究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我们固然要不断钻研教学理论,但芜杂繁多的实践素材更需要不断研究和总结,这更有利于我们自身的成长。

随便翻阅任何一本语文类杂志,哪一篇文章记下的不是作者的教学感受和思考?所以教师平时及时整理的文字富有个性、内容富有独创性的教学日志应当是科研的极好材料。

4.教学日志写作是教师使命感的体现

我们常说有怎样的教师就会有怎样的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其实首先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教育工作者,就应当把教学日志写作上升到责任感层面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还说:“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如果一位内行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其一生的创造活动时,把他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的一切成就都带进坟墓的话,那将失掉多少珍贵的教育财富啊!”是的,教学日志可以见证学生成长的经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记日记记了三十多年,这是一种对教育事业有责任感的表现。有了这样的责任意识,我们的教学活动肯定会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回味自己的教学过程,我们的教育过程就会充满快乐,焕发光彩。

二、教学日志的形式

1.着眼于叙事

教学日志无疑首先应指向课堂教学,力求用平实、通俗的语言,记叙我们身边的、课堂上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它从感性课例出发,通过描述课堂教学过程,在课堂实践中探索、验证教育教学观点。它内容较零碎、思维较散乱,但正是这种“雏形”,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智慧,能促进教师进行自我研究、自我发展。

着眼于叙事,能使日志记载者注意观察教学情境的发展变化,养成思考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和提出问题,积累教学心得。

2.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由于教学反思是教师依凭自己的课堂教学行动,不断探索和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它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激发教师学习、研究的意识,促使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与水平。

江苏苏州中学张广武老师在教学《陈涉世家》后写了这样一段教学日志,很好地体现了教学反思的特点:

文言文教学仍是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黄厚江老师提出的文言文教学“三文”(文言、文学、文化)结合的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既符合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首先,以文言学习为基础,可以疏通课文,为下一步学习铺垫,同时又有助于学生积累一些必备的文言知识。其次,在基本排除阅读的障碍之后,进入到文言文的文章文学方面的学习上来,争取让学生得到文学上的熏染,学习为文的基本章法,力求读写结合,进而有助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提高。最后,是文化的学习。通过对这些经典选文的学习,了解一些必备的古代文化常识,培养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受和鉴赏的能力。当然,“三文”必须有机地融合渗透,不可机械划分。

《陈涉世家》教学中我就摒弃了字字落实的串讲,让学生读、译、议、评。特别是在后两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让我着实感到兴奋和激动。比如在讨论陈涉的性格特征的教学中,学生先是从人物语言入手进行分析,了解了这些个性化的语言对表现人物的意义。讨论中,一个学生说:“他目光短浅,这也预示着他日后的失败。”我很惊奇,便让他说说理由。他回答说:“‘苟富贵,无相忘’,说明陈涉一心只想着个人的荣华富贵,并没有什么大的志向,一旦目标达到,他就会沉迷下去,终究会无所作为的。”他还结合陈涉最后的失败加以印证,令大家极为信服,我也给予了肯定与赞赏。反思现实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学生和教师自己的特点,立足课堂,认真践行新课程的思想,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教学必能日渐长进,师生都会受益无穷!

张老师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以学促教,以教验学,相得益彰。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反思日记。

3.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一个喜欢读书、擅长思考的人成长为优秀教师或教育大师的可能性,比不爱读书的人要大得多。这样的人具有一种强烈的、稳定的热爱读书的激情和习惯,擅长传播人类创造的智慧。把自己阅读书籍得到的体会和精彩内容整理记录下来也是教学日志的一种重要形式。

笔者刚刚在网络上读到李镇西老师2月21日发布的一篇读书笔记,很受启发。他写的是读《如焉》的体会。他说:“从我已经读了的77页来看,这的确是一本震撼人心的作品。”“作为一个多少有些思考能力,已经因思考而痛苦的知识分子来说,这部书绝对能够引起共鸣。”“我曾激愤地说过,现在是中国知识分子(包括我)集体沉沦或堕落的时代。但现在我要做点小小的更正——有几个人例外,其中包括胡发云。”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日志每次都给我们新的感受,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大师的思想总是那么厚实而灵动。

4.人生感悟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黄厚江老师曾对我说:有时在上课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适时引入生活感悟,拉近与文章的距离,课堂就会生动起来,教室里就会充满灵气与活力。这实在是不错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醉翁亭记》中的结束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含义,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人生体验,说明不会醉的人是痛苦的,不知醒的人是麻木的,能醉能醒,敢为敢乐,才是和谐的人生、快慰的人生。再联系柳宗元、苏轼的人生经历,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恰当地引入人生感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蕴涵的主题。

三、教学日志的写作现状

1.重视不够

事实上,在日常教学中,能坚持写教学日志的老师是少之又少的。笔者曾经在一所学校做过调查,写教学日志的教师不超过10%。每年为评职称赶文章的人不在少数,但他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为自己的疏忽和懈怠辩解。说到底还是他们对教学日志的价值认识不够,错误地以为教学与科研是两码事,“述而不作”,任凭教学中宝贵的教学体验随记忆的消磨而流失。

2.质量不高

写作教学日志是一个提高教学艺术的途径,但有些教师采取应付态度,教学日志成为纯粹事务性的作业。

博客的兴起给教学日志开辟了一个全新空间,很多老师纷纷开辟自己的博客。写作者随时能看到读者的反应,他也可以回复,可以随时介入争论,将一种“互看”发展到极致,这固然打破了传统日志单纯的私人写作局限,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一种为了表演的“伪化写作”。

以上两种情形决定教学日志的写作质量得不到保证。笔者有机会检查到某校教师的教学日志,有从网络上复制的,有应景拼凑的,缺少的恰恰就是来源于课堂的个性化的真实写作。

3.急功近利

从人的转型和全面发展出发,从兴趣或责任出发,梳理自己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教育感悟,提升自己,这是写作教学日志的目标。如果为了发表论文,得到职称、职务等功利目的而写作、研究,那就偏离了写作教学日志的正确目标,写作者的理想和激情也不会长久。写作者的成长应该是自然生成的果子,是急不来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平常心才能做成大事业,功到才能自然成。

4.缺少坚持

有些青年教师开始热情很高,但不能坚持。“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爱的热诚、理想的追求,就不可能进入学问和教育研究的至高境界。

不能坚持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害怕失败和挫折,一有困难,即自甘平庸。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我有我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我有一个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小世界。”一个人有了精神追求,就能进入探究和修炼的境界,就不会被暂时的挫折打倒。

5.形式单一

教学日志形式多样,但我们看到的教学日志往往比较单一,许多老师不喜欢尝试新的样式。

在《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一书中,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认为:“不管有多简短,写出对每个问题的回答。即使在教学中没有什么让你感到惊奇,也没有什么感情的跌宕,尽管这种事件没有告诉你关于自己的什么启示,也没有告诉你所工作的条件,也要记下它们。”白天下课后或晚上睡觉前,智慧的火花要记,情感的激荡要写,甚至什么也没有也要记,总之要及时付诸笔端。

四、教学日志的着眼点

1.成功点

在教学过程中,让教者最觉愉悦,与学生联系最密切、最投入的教学时刻在哪里?这也许是教学日志中最多的内容。事实上,我们看教学杂志,很多教学文章都是由此而发。有时从课堂下来,教学流程中的佳境、师生思维撞出的火花,常常让人兴奋,这些绝妙的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情景一定要及时记下,一旦疏忽,过后即忘。

2.失败点

教学中有没有让自己感到最不投入或最厌烦的时刻?教学显得不够机智灵活、失败的教学感觉,或是让教学者感到焦虑的情形,这或许是每一位从教者都经历过的,思考这一过程很有必要,它能为教者积累教学心得。思考时要注意设想:如果重试,将会怎样做?

3.疏漏点(或改进点)

有时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可以通过教学过程完成之后的反馈来及时找出失误或疏漏,以成为今后教学的借鉴。在平时举行的交流课、公开课、评优课等活动中,同行提出的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记下,这会帮助你走得更快更好。有时学生的意见也很重要,要及时记下。

4.生成点

教学过程与我们的教学预设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学预设未完成的原因以及教学生成的成败分析应该是教学日志中记载最多的内容。事实证明,教学的精彩更多的存在于学生那里,只要你能给他们搭好一个平台,学生就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都要努力去追求,以便达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学相长。

五、教学日志示范案例

案例一

一听说我今天要教茹志鹃的《百合花》,几位同事嚷着说要来“学习,学习”,我不好推辞。我一直喜欢原生态的教学,所以学生先前并不知道要学《百合花》,当几位老师端着小椅子坐到教室后面时,学生们“乃大惊”。培根曾说:“如果不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就不会有出类拔萃的美。”我保持了一份陌生感,就是期待能与学生一同享受一份值得记忆的美丽。果不出所料,大家被作品深深感动,不少同学泪光盈盈,有的还不好意思。我说,为小战士的崇高精神流泪,为新媳妇的纯真情感动情,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也不说明你脆弱。老师读这篇小说,每次都流泪的。这是感动的泪、高尚的泪。这样的泪水多流几次又何妨!我担心的是,自读时很感动,听我一讲,大家想流泪却流不出。经我这么一说,教室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在欣赏小说的语言时,大家品得比较好,在回答“这是一部什么内容的小说”时,教室里发生了争论。大家都赞同这是一部有着独特视角的军事题材小说,只是大部分同学认为这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的小说,而少部分同学则认为是爱情小说。比如故事开端,写“我”和小通讯员之间路上发生的故事,微妙地展示出“我”和小通讯员之间的关系,表现出男女两性之间的美好纯洁的感情,那种难以言喻的似爱情却非爱情的情感。军民鱼水情在这里并没有得到很好体现,而且写年轻的女文工团员对通讯员的牵挂、思念的地方有很多。

引导学生触摸人物心灵深处的美丽情感是教学《百合花》的一个重点,于是我现场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小说中哪一句话最有意味?”没想到,全班出奇的一致,都认为是下面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从中也可见学生语言的感觉能力是很好的,重要的是教师的问题要设计得巧妙。)

我拿着小本子,去登记他们的姓名、单位,轻伤的问问,重伤的就得拉开他们的符号,或是翻看他们的衣襟。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我定了下神才看到符号上写着×营的字样。啊!不是,我的同乡他是团部的通讯员。但我又莫名其妙地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大家觉得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含义深长,无理而妙。这段描写是在借被子、送馒头之后,年轻的女文工团员和十九岁的战士之间因为渐渐熟悉而情感变得微妙,但无论女文工团员如何开朗泼辣,女性的羞涩让她不能直接明白地表露出来。所以作者用“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这种似是而非的闲笔委婉点出,让读者去揣摩。有没有这一句补充是大不一样的。没有这一句,给人的感觉只是一个牵挂、一个关心,加上这一句,朦胧的爱意、刻骨的担忧,尽在其中。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往往不是由作家直接写出来的,而是从作家高超的叙述中暗示出来的。周致远同学说:“这样写与上文的‘莫名其妙’也一致起来,所谓‘不知道’,其实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愿说罢了。这样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战争阻止不了爱情,阻止不了年轻人对爱情的向往,但又因为战争,爱情的花朵还未绽放就已凋谢,情感的火花刚一闪亮却瞬间熄灭,让人欷歔痛惜。所以这篇小说,在军民鱼水情的大主题下,大概就是通过战争环境下人的生存情态与情感波折的展示,写出那种特殊战争场合中的爱情和残酷,让后来者记住他们和他们曾有过的欢乐和悲伤,包括爱情。”

课堂进行到这里,师生互动非常和谐,我很高兴。谁知颜书影同学又宕开一个层面。她问:“为什么作品对爱情写得如此晦涩?‘我’为什么不将自身感情用某种方式或者神态、行为表现出来呢?”

我说可能是时代原因。这篇小说写于1958年,那时的中国,社会关系紧张,作者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悲凉,她不得不寻找适当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内心的郁闷。但作者不能也不可能采取直接的心理宣泄,所以她只能选择一种曲折含蓄的表达方式。百合花是通讯员与新媳妇美好品格的一种映衬,是革命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团结战斗的崇高感情的象征,其实百合花又何尝不寄托了“我”对牺牲了的通讯员的思念,又何尝不是对“我”逝去爱情的一份祭奠?过去的评论家都有意或无意地回避小说家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对爱情和人性的理解,现在我们把它感受出来了。

最后一个环节,我要求在小说结尾加几句话来表达女文工团员的情感。有几句大家认为比较美。下面摘录三句:

“……也盖在了我的心上。”

“我看见这个躺着的青年脸上挂着阳光的笑容,与百合花一样纯洁。”

“我不能说话,远方的枪声仍不绝于耳,有人在哭泣,但我已经听不清楚。弥漫的硝烟,只看到月光斑驳照亮小媳妇眼中的泪花,与那些百合花绽放在一块,轻轻围绕着那张年轻的脸庞,静静诉说着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张寻常的脸庞依旧安详,而我仿佛嗅到一阵淡淡的百合花的香气,在我心头化开,挥之不去。”

林清玄有一篇散文,题目是“心田上的百合花”,我也希望能在学生心田上种下一株《百合花》,不求永远,只求让他们记住,我们在这一课曾经一起流过泪、动过情。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享受,语文是成长,语文是使人更像一个人。这是今天这堂课给我最深的感受。

案例二

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对其中“笑”貌“笑”态的品味应该是重点。一“笑”见人性,一“笑”见人情,一“笑”见社会。今天在品读有关人物的“笑”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在品读了三种人物的“笑”之后,王笑天说:“这里有一个‘笑’的链条。”我问怎么讲。他说:“如果把几种笑连起来看,即把成人的笑、小伙计的笑、小孩子的笑连贯起来,就构成了一个‘笑’的链条。这篇小说就如同一则寓言,借孔乙己写出了一个‘笑’的转变史,写了一个人从一个正常人向一个非正常人转化的过程。那些孩子的笑容是天真无邪的,可是五年后、十年后呢?身处那个社会,每个人都是按照前人的轨迹,毫无悬念地成长。小孩都要长大,都有可能成为今天的掌柜、今天的长衫、今天的短衣帮,也可能是下一个丁举人,这是一个时代的必然。作者刻画小伙计的目的,正是为了写‘人’的变化,作家把这个过程细细解剖,看一个‘人’怎样被环境同化,慢慢学会‘吃人’。”这个理解非常精彩。

在后面的讨论中,曹越同学说,她最初看小说时,一直以为小伙计毕竟涉世不深,不会像掌柜等人那么冷酷,应该会对孔乙己表现出一点同情。但在听了几位同学的发言后,再反复读原文,发现这种同情心的确太少。她举例说在第十段,当掌柜结账,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时,“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多好的一个“才也”啊,“也”表明同样,说明“我”与掌柜他们在灵魂上现在可以画等号了。最后孔乙己登场,有这样的描写:“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这里“放在门槛上”的是小伙计,“放在我手里”的是孔乙己,前者表现出的仍然是鄙视,而后者表现出的是尊重,人的性格在此一览无余。如果“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他手上”,小伙计同情心是有了,但人物也就没了。一个十二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突出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

这是我教学《孔乙己》以来,收获最丰的一次。

记得李镇西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旦学生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想的火炬被点燃,其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精彩’和‘独到’……会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也是教师的一个大脑所望尘莫及的,更是教师的任何事前设计所无法预见的。”诚哉,斯言!与古希腊哲人说的“头脑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同样精妙。教师需要的永远是点燃火把的功夫,而非其他。我要做一个好的点火者。

主要参考资料:

〔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本全一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2〕[美]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上一篇:心理健康干预活动记录下一篇:与老党员的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