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三作文

2024-10-21

微时代高三作文(精选12篇)

1.微时代高三作文 篇一

随着时代的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日新月异。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微时代。但当人们享受微时代带来的便捷时,是否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微时代”对国人产生的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汉字的书写。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中华民族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了文字,有了自己的文明。纵观中国历朝历代,无不以写得一手好字为荣。一个写得好的字就是一件艺术品,就代表了作者的灵魂。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汉字文化不但没发展,反而越来越衰退。别说写一手好字,越来越多的人连字都不会写了。前些日子看了央视节目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等节目,看着那些中学生们为了大赛而拼命记汉字,比赛时写出正确答案后激动的神情,我却一点也激动不起来,为什么要到大赛前再抢记呢?难道这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到的吗?随着微信、QQ等网络工具的发展,人们可以不动手、只动一下口就能相互问候交流,但是这样真的好吗?随着人们点击屏幕次数的增多与握笔次数的减少,人们的写字能力在不断退化,这还不值得让我们从“微时代”中惊醒,挣脱这“微束缚”吗?

亲情的淡薄也是“微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亲人之间一起生活的纽带是什么?是感情,是亲情。每天起床后互相问声好,过节时一起吃顿饭,遇到困难一起面对……这些都是亲情的体现。可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亲情变得越来越淡薄了。从起床后的相互问候变成了手机屏幕上呆滞的表情;从饭桌上的欢声笑语变成了屏幕上的上下翻动;从一起过年时吃团圆饭变成了几条简短的信息……这些不经意间的改变都逐渐冲淡了人们之间的感情。

“微时代”的发展也使人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了。近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大一、大二年级的四千多学生中开展了一项“时间的去哪了”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手机、电脑等网络产品占据大学生大半空闲时间。时间是宝贵的,古语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当我们浪费时间在微博时,我们曾想到过时间的宝贵吗?

不要再不经意间就被“微时代”禁锢,让我们放下手中的手机,拿起笔写一手好字,与亲人一起去游玩,让时间变得充实,别被禁锢在“微时代”。

2.微时代高三作文 篇二

从这一角度, 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有了以下一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环节展示

齐人伐燕, 胜之。 宣王问曰“: 或谓寡人勿取, 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 五旬而举之, 人力不至于此。 不取, 必有天殃。 取之, 何如?”孟子对曰:“ 取之而燕民悦, 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 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 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 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 (选自《 孟子·粱惠王下》)

[注] (1) 运:转

1.请学生读该文段并断句 ( 限6 处) 。

2.说明断句的依据, 并翻译断句处文言文。

3.在上述材料中, 你读出了什么内容, 请概括?

明确:本语段是齐宣王和孟子之间关于战争的对话。 在对话中, 齐宣王和孟子两人在伐燕胜利后的态度截然不同, 孟子认为应该以燕民的意志为转移也即:民悦则取, 民不悦则勿取。 同时在这里孟子也提出讨伐的对象必须是政治腐败, 暴虐无道者 ( 今燕虐其民, 王往而征之, 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章句下》) 。 孟子的战争观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4.联系我们学习过的《 先秦诸子选读》 中关于孟子思想的内容, 说说选段的思想和孟子的哪个思想是一致的。

明确:孟子的战争观是其以“ 民本”为核心的“ 仁政”思想的体现。

5.在我们学过的《 先秦诸子选读》 中, 与选段内容相关联的还有哪些思想?

明确:主要是孔子的“ 仁政”思想: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期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 (《 论语.颜渊》) 还有墨子的“ 非攻”思想:今至大为攻国, 则弗知非, 从而誉之, 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 墨子.非攻上》

6.在此基础上, 请按照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的要求给这个文言语段拟题目, 并配有相对应的答案和拟写的评分标准?

二、课后教学反思

在高三第一次市统考之后, 笔者统计学生得分情况时意外发现学生的文言文得分和传统文化经典的得分较低。 其中文言实词、翻译和传统文化经典第二题失分非常严重。 通过实际观察, 较多学生对文言文兴趣不大, 特别是在进行文言文中部分字词细致讲解的时候, 课堂十分沉闷, 效率不高。 这就要求立即调整教学策略, 吸引学生对该类题目的注意力, 以此实现在细微处得到更多的高考分数。

笔者所选的《 孟子·粱惠王下》 篇幅短小, 既是文言文, 同时也承载着经典的文化思想。 篇幅小, 学生的畏难意识就不强烈, 内涵丰厚, 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为此笔者主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整合:

1.以问题式教学为主线。 本次微课主要以六个问题贯穿, 按照思维规律层进。 先是感受与鉴赏古文, 在阅读作品, 品味语言中, 感受其思想, 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微课中的第一题和第二题涉及到了《 考试说明》 中的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能力层级为C。 再是思考与领悟, 通过与文本展开对话, 领悟其丰富内涵, 对材料进行鉴别、赏析和评说, 第三题涉及的能力层级是D。

2.综合运用了研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的“ 学习金字塔”理论显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听课效率最差, 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剩5%, 其次是阅读10%, 声音/图片20%, 示范/演示30%, 实际演练/做中学可以高达75%。而实践证明以拟题代替做题这种反弹琵琶式的复习模式在高三二轮复习中有非常好的效果。 第五题和第六题就是在这种理念下诞生, 涉及的能力层级是F。

从最后学生呈现的课堂展示来看, 这次课的应该是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按照2016 年《 浙江考试》 中的语文参考试卷, 第23 题、24 题是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所以学生在拟写题目是最终也是按照两题问答题的形式呈现。 在学生的展示中, 角度非常多样化, 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 可以说他们经过了比较细致全面的思考, 对自己的相关知识结构做一个很好的整合。 如有学生的问题是《 孟子》 是“ 四书”之一, 请写出“ 四书”的其他三部。 同时两个问题基本能呈现阶梯式上升难度。如有学生的两个问题分别为:这段文字体现的孟子的战争观是什么? 结合《 论语.颜渊》 中子贡问政的片段, 说说孔子与孟子的战争观的异同。 在拟写答案和评分标准部分有同学拟了:“ 请评析孟子的战争观与墨子的战争观的异同”一题, 他给了详细的评分标准 ( 相同点1 分:二者都反对战争, 认为战争不合于“ 义”。 不同点2 分:孟子和墨子代表的阶层不一样, 孟子反战思想的核心是“ 仁政”, 而墨子反正思想的核心是“ 兼爱”。 ) 这样的展示充分显示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答题思路, 为教师有的放矢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以上这堂课就是文言文与文化经典的整合, 在笔者看来在高考复习中, 分专题精细化的教学自有其明显优点, 整合教学则在二轮复习中能很好的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高三二轮复习中可以整合的专题涉及方方面面, 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陈赛茅.试论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语文教学通讯, 2011 (2) :32-36

[2]杨永林, 安杨华.在能力层级的基础上谈考点整合.中学语文教学, 2015 (2) :73-76

3.“微时代”中学作文教学探微 篇三

一、关于微时代

微时代,即以微博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通过百余字就可实现。微博形如一条带有敏锐嗅觉的新闻导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它以外包式的新闻聚合每一个微小的个体,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微革命”。

而经常接触网络的学生也卷进了这场“微革命”的洪流之中。他们可以挂着QQ玩“潜水”,他们可以将空间长出荒草,但他们却乐此不疲地更新着微博。短小、自由、即兴、随意的微博已经将根须深扎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其中虽存在一些网络泡沫语言,但更多的是真情的流露。

二、传统作文教学的一些弊端

有人这样形容学生对中学语文的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第三怕,则表现了很多学生惧怕写作文的心理。而谈到作文教学,不少教师也甚感头痛。究其原因,大略可归为两点。

首先,大多情况下学生都是根据指令写作文。虽然貌似有着宽泛的自由,但又有几个真的能进行个性创作?无不遵循开头结尾点题,中间叙述一个事件,适当进行描写,偶有几处修辞的原则。而教师为了学生的文章能达到“切入分”,无不在开头结尾、过渡呼应等方面再三嘱咐,学生则被牵着鼻子走。久而久之,失去了写作的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自然,我们就越来越少看到有个性的好文章。

其次,教师命题比较随意,而对每个学生的每篇文章要求面面俱到。只见空洞理论,不见有效指导。批改则笼统抽象,缺乏针对性的建议。至于作文讲评,也是贬多褒少。

可见,传统的作文教学漠视了学生的兴趣,限制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亟需重新定位。而微时代的到来无疑是个契机,如能好好利用,必将为传统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内涵。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作是一个复杂、综合、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乐写,日积月累定能善写。

微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之内风行起来,很大的原因是“写我之想写”。可以说,是兴趣和爱好滋养了微博鲜活的生命。那么如何将这样的兴趣移植到作文教学中,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1.鼓励学生勤写随笔

叶圣陶一直主张:“我手写我心”。写作的外延等于生活,而随笔恰恰是生活的结晶。学生如为真情和兴趣而写,那么写作不再是件苦差事,而是情感的自然宣泄。不少佳作正是长期记录生活,思考生活的结晶。

不久前,全年级进行了篮球大赛,很多男同学兴奋不已。见此情景,笔者即兴布置了一个练笔,围绕比赛即可,不作任何要求。结果大出意料,以前听到写作文就愁眉苦脸的调皮同学,竟然也“下笔如有神”了。仅仅是运动员比赛期间吃西瓜的情形,就被不少同学“抓拍”到文章之中。如有人写道:“教室像刚刚沸腾的水,‘温度骤然升高,只飘来那淡淡清凉的香味。只见王宇晨手捧大半个西瓜,晃悠着身子,托起西瓜,张开他鳄鱼般的大嘴,狠狠切了下去。西瓜顿时像受伤的猎物,伤痕累累起来。”又有人写道:“中午,正是口渴难耐之时,后排的几位科比二代,面对着那圆滚滚的西瓜,一脸无奈(想吃却没有工具),他们只能呆呆地盯着西瓜,真是有点儿望瓜止渴的意思啊。只见忍无可忍的孙晓伟举起右手,朝西瓜劈去了,西瓜顿时像炸弹一样四处炸开了,红红的瓜瓤展示着它的诱人姿态。”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气息。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有时文如泉涌,下笔千言;有时文思枯竭,搜索枯肠都不得,这就是写作心境的影响。写随笔则是优化写作心境的有效途径,日积月累,将是一笔富足的写作资源。学生拥有了足够的素材和对文字的感悟,运用能力,就能在今后的写作中游刃有余。

2.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两点一线的生活阅历往往让学生觉得无话可写,而教材中的文章,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随机选择其中的某些材料进行写作训练。如《孔乙己》,对于主人公孔乙己的结局,只有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这时,教师不如让学生来安排孔乙己的死法(可从时间、地点、神态动作等方面略加指点)。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内容:“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晚间,枯黄的树叶掉落下一地的凄凉。远离人家的一个破庙里,残断的蛛丝在风中无力地抖动着。一个长长的身子蜷缩在佛像前面的灰尘中,手中紧紧攥着一件破旧不堪的衣衫,周围散落着几本已被翻烂的书。近前一看,是孔乙己,他已经死去多时了。”瞧,多么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且和人物贴得那么近,那么紧。

这样的即兴片段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3.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微博,它受到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的创作被人转发或评论,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和认可。这对于作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激励和促进,激发了他们保持着长久的热情,持续不断地进行创作。

有鉴于此,教师应大胆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做法如下:学生初成作文后,利用实物投影或PPT将文章投出来,按训练的重点,选择反映共性好、中、差作文数篇,示范批注、修改,学生集体评议、修改,学生自改、互改,再共同分析评价。

被评议的作文篇数虽少,但面向全体,既充分肯定成绩,又指出缺点和修改的方法。学生看着被评的习作,通过教师的点拨,受到伙伴的启发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并予以修改,劣作变佳、佳作更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评议、修改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而且实现了学习个别化和教学最优化,收效很好。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必须围绕学生主体,拓宽学生写作空间,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写作,而这需要广大教师变革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活动,从而真正实现中学作文教学的突破。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反思和创新,作文教学的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4.高三作文:微信的微运动 篇四

抱着手机冲到厕所,打着珍惜时间珍视友谊的.旗号,继续联络友人。哭穷的给句安慰,炫富的给个赞,想用积赞换礼物毫不吝惜的点几个赞,看见写的不错的文章,按个转发点个收藏,留着以后用,以后却成了久久的等待。我们已经淡忘了看一篇文章,聆听一种沉淀思想的感觉。

开始了路途中新一轮的微运动,日出了,日落了,照个照片,发个微信,见着美女了,拍个背影发个微信,煎饼果子发个微信,宝马发个微信,烂尾楼发个微信,两口子打架发个微信。不知不觉到了单位,利用一切机会继续微运动,领导上面发言,与会人员下面发微信,工作任务需要靠微信联络,两口子的暗号需要微信传情,同事的悄悄话需要微信协助,于是大街小巷人前人后,大家的指头不停地运动运动啊,于是乎我们只会微运动了。

晚上回家,蜷缩在床上,抱着手机总结一天的点点滴滴,浏览一天的微信,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似乎不做做这种睡前的微运动,都难以入眠了。微信又填充了我们简单的一天,可是我们究竟收获了什么了,似乎是个需要进一步了解的话题了。

大家的调侃语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你在这里我在那里,而是我们面对面,你拿着微信我拿着微信。虽然我们拿着微信在关心着这个世界,联系着一切亲友,可是我们的世界却越来越窄,我们的运动单一成了手指的微运动。

5.做时代的主人高三作文 篇五

第一,学会“包容”,养成泰山不弃抔土、河海不择细流的胸怀。大学之所以为大学,首先在于她的包容之大。100多年来,包容始终都是北大人所坚守的传统。对同学们来说,包容是眼界、是胸怀、是气度,也是修行。你们非常优秀,但我还是特别希望你们努力放下身段,要谦虚谨慎,善于学习,甚至要善于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

第二,学会“生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倡导绿色环保生活。相比“绿色生存”,同学们可能更擅长“数字化生存”,网络上虽然可以“种菜”“偷菜”,但网络上没有鲜活、多样的生命,更没有融会北大精神的美丽燕园。燕园的美不仅在于其古朴典雅,更在于和谐自然。为了使校园更加美丽,我们提倡低碳生活;为了支持我国政府关于减排的国际承诺,北大和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的其他9所世界一流大学一起,展开了绿色校园和可持续发展校园的建设。这一行动得到了北大师生的热烈响应。希望各位新同学,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绿色、低碳、环保的学习、生活方式。

第三,学会“专注”,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坐得了冷板凳,努力从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校园有形的围墙不可能带给你内心的宁静和专注,海量的信息会带来很多新的诱惑,很容易把你们的注意力从学习上带走,使你们忙着追热闹赶风潮。但是,要成就大学问、大事业,就必须保持平静的心态、练就专注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能珍惜好利用好学校为你们提供的优质资源。我还向同学们特别强调,学习期间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更要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对现有知识的反思与批判精神,不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最后,学会“担当”,培养“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抱负和情怀。我给大家讲个故事。1958年,我国决定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弹。我们的校友邓稼先先生在接到任务后,回家对妻子说:“往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过得就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从此邓老隐姓埋名,与世隔绝26年,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与邓稼先一样,我们北大还有很多杰出的教师和校友。

6.以时代为话题高三作文 篇六

,是祖国改革开放的41周年。我们会想起当初鸦片战争叩开中国的大门,开启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中国人民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站了起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改革开放后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我们更是朝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而不懈前进。今年,在党的十九大上,习-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的重要论断。是的,我们的祖**亲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新时期,我们作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也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拥抱,去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立德树人,崇德修身,道德之于个作文/人,之于社会,都是基础性的意义。一个人只有具备优秀的道德素养,其才华、学识才能用的其所。我们要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它们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在心中树立榜样,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

我们在注重道德实战的同时,也要做到勤学苦读,下苦功夫,求真学问。“恰同学少年,风化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青年时代是学习知识的最好时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当然适当地有放松的时间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是不能让时间浪费,要让时间花的有价值。只有潜心钻研,刻苦奋斗过后,才能不负青春韶华,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019,对祖国而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需要每个中国人为之不懈奋斗;2019,对学军而言,是创下新辉煌的契机,需要每一位学军人的辛勤付出;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是遇见更好的自己的希望,需要我们一次次地挑战自己,完善自己。让我们以自信的微笑,拥抱2019,拥抱新时代!

7.微时代高三作文 篇七

一、微时代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广大用户信息获取方式,人们不再仅仅从实体图书馆中汲取资源,更喜欢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来获取知识。新媒介技术的应用改变着用户的使用行为,产生新的用户需求。作为高校知识、信息集散地的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应与时俱进,改革传统“宏”信息服务方式,适时推出用户需要的“微”服务,满足用户“微”需求,建立方便用户、服务读者的新型服务模式,发挥其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相对于图书馆目前开展的服务而言,“微”服务是全新的概念,是图书馆依托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发挥图书馆特有文献资源优势,注重对碎片化、即时化信息的收集、梳理和发布,为读者提供细微化、个体化、差异化服务[2]60。更适合习惯于网络化生存的年轻一代。与传统服务不同,它是建立在与读者密切联系的基础之上,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完成全方位、无障碍式服务,在图书馆和读者之间构建起一座个性化桥梁,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微”服务蕴涵着未来图书馆服务将更加倾向于个性化与差异化;更贴近读者;更加代表图书馆的未来。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图书馆在尝试进行这方面的服务,着眼于提升用户阅读体验,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满意度。

在“微”服务路上,河北师大图书馆在不断努力解读这种“微”观念,紧跟“微”事物,适应广阔的“微”环境,有效地开展“微”服务。2014 年3 月,河北师大图书馆开展了“微”服务理念的探讨,并将之概括为5s:微小的服务(small):点滴出发,事无大小;微笑的服务(smile):相由心生,周到热情;微行的服务(softly):不求速效,微风化雨;精深的服务(super):永无止境,精益求精;灵活的服务(smart):推陈出新,不拘一格,旨在摒弃以往“宏”而“大”的传统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细节化的“微”服务。为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微”服务,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变化,构建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模式,本项目组进行了“微信息环境下用户需求及满意度调研”,藉以为图书馆开展“微”服务提供可靠依据。

二、“微信息”环境下用户需求及满意度调研”及现状分析

1.调研目的。本项目调研主要针对当前图书馆用户需求、新媒介服务内容和方式、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抽样调研,找寻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用户使用图书馆资源情况及读者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地调整服务策略,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及时改进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进而努力满足读者需求,提升满意度。

2.调研内容和方式。问卷以“微信息环境下用户需求及满意度调研”为名,调查读者对图书馆传统及新媒介服务的使用情况,了解读者对图书馆资源、设备、服务的使用情况及熟悉程度,进而了解读者需求及满意度。问卷分5 个部分:①用户基本信息,包括读者的性别、身份类别;②图书馆传统、新媒介服务系统利用情况,包括了解图书馆的主要渠道(图书馆宣传、图书馆网站、图书馆微博、微信、其他);来图书馆的主要目的(搜集资料、查询数据库、借阅图书、上网、浏览报刊、自习等);使用图书馆感到最困难的问题(数字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数据库检索技巧、图书馆资源布局等);经常利用的馆藏资源(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多媒体音像资料等);③微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包括移动图书馆利用现状(是否使用过移动图书馆、移动资源是否满足需求、使用移动资源的主要问题);移动图书馆使用率及认知度;移动图书馆服务建议等;④对图书馆及馆员满意度评价:馆藏资源(纸质、电子资源)、图书馆网站、微博、微信及馆员职业道德、业务水平、服务能力等;⑤合理化建议。问卷共设置23 个问题,合理化建议2 题。为方便读者作答,大部分题目采用多选的形式“,建议”部分采用开放文字形式。

3.“微信息环境下用户需求及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本次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发放、填写、收回,面对面即时完成。共发放调查表300 份,收回298 份,有效回收率达99.3%,其中本科生读者256 人,占86%;研究生读者42 人,占0.14%。在收回的298 份问卷中,读者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移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需求”方面,对“短信提醒/ 通知(个人借阅情况、超期催还、各种通知和讲座信息、新书通报等)”成为读者最希望获得的资源和服务,共有219 人关注,占调研总人数的73%;读者最关心的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数字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数据库检索技巧”选项,前者153 人,占51%;后者139 人,占46%;对图书馆服务及馆员素质评价“较满意”选项居多,平均170 人,占57%;合理化建议中读者提出频率最多的词语从高到低依次是:“有针对性地加强数字资源的利用与指导讲座”、“扩大移动图书馆宣传力度”、“增加教材教法、职业测试类图书”、“定期荐购图书”等。

4.“微信息环境下用户需求及满意度调研”结果思考。针对以上读者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图书馆应参考调研数据加以完善和创新,并将读者关注的“微”服务纳入移动图书馆服务之中[3]80,针对不同用户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个性化服务,激发读者参与的体验与兴趣、提升移动图书馆关注度和影响力。

三、基于用户需求的“微”服务模式实施与创新(以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微服务个案实践为例)

满足读者需求是图书馆服务永恒的主题,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寻求服务机制、内容的变革与创新,建立基于用户需求的“微”服务模式,发挥自身在用户与信息之间的桥梁作用,让用户更方便、快捷地在海量信息中发现并获取所需内容[4]17,满足学习、科研的需要。以下撷取河北师大图书馆“微”服务模式实施与创新个案实践,与同仁共同探讨。

1.个性化定制微服务模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读者有不同的需求,新媒介技术使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为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利用馆藏资源撰写毕业论文,师大图书馆为毕业生举办“如何利用馆藏资源搜集论文资料”的培训讲座和外文数据库培训周活动;针对读者“微”需求,开展“30 分微讲座”;还专门邀请了ASC&SCIENCE、PRINGER、SCI三大数据库培训讲师以具体课题为例,介绍如何使用外文数据库,有效解决毕业生在科研及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提高师范生教育素养,图书馆以Learning Commons为平台,搭建了以培养教育理念及教育技能为目的的集成化学习共享空间,借助馆藏优势,整合与教育相关的各种资源:包括课堂教学案例、辅导员工作案例、教育家文集、师范生读书网、泛在学习资源平台、中小学教材教参库等,为读者提供丰富资源保障;提供黑板、电子白板、ipad、笔记本电脑、投影等设备保障,将读者学习、讨论、研究所需资源整合,并由馆员随时解答读者阅读、检索过程中的问题,实现一站式服务。“微课”讨论小组把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和专业中对教学有共同兴趣的读者联合在一起,就某一知识点或问题进行3—5 分钟的“微课”讲、评、说,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理念,掌握教学技巧,分享读者体验,有力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升师范生教学素质。

2.专业化嵌入学科微服务模式。河北师大图书馆于2010 年组建学科服务团队,依托图书馆信息资源平台,按照学科、项目或用户层次的需要,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一是嵌入教学过程,逐级引导需求。学科馆员深入课堂,配合老师开设的课程,提供专业的参考书目,开展检索知识与利用系列讲座;二是嵌入到学院重大科研课题中,跟踪我校国家级课题《近千年来畿辅文化形态与文学研究》,利用馆藏纸质、电子资源以及网络搜索引擎、国图资源等,为课题查找基本典籍、历史文献、目录文献、学术论著等共计277篇,提升了图书馆服务形象。

3.互动体验微服务模式。师大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师范生,教参、教辅类图书需求量大。通过与读者建立体验互动机制,吸纳读者的智慧来补充、改进图书馆资源配置,组织海内外300余家出版社,2000 余种外文原版书、6 万余种中文图书呈献给全校读者,师生选荐图书一万余种。图书馆现场为师生加工、借阅图书,开创现选、现编、现借图书一条龙服务新模式,读者成为文献资源建设的决策者和最大受益者。智能手机、i Pad和各种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给微阅读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了满足读者微阅读需要,师大图书馆将馆藏电子资源突破时空障碍,在暑期与读者相伴,开展了“乐享书香,悦读暑假”———书香暑假活动,“书香河北师大”包括经典名著、名家小说、畅销书籍等各类图书及有声读物10 余万种,可读、可听;电脑上读,手机上读;学校读、居家读;为提升用户的体验兴趣,图书馆开展“扫一扫,你就能读书——图书馆二维码之旅”活动,引导读者感受二维码的便捷,将图书装到手机里。“图书馆二维码之旅”成为大学生的热点话题,移动图书馆平均每天访问量由活动前的1415.5 人次增至18517 人次;文献传递量由活动前几近于无增至2276 册次,深受读者欢迎。

4.信息推送微服务模式。时下,微信成为大学生一种生活方式,图书馆应有效运用和管理微信平台这一信息服务新载体,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河北师大图书馆于2014 年9 月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成立了由各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微信团队,负责微信平台的信息发布与推送,目前创办的栏目有“新书快递”、“资源导航”、“阅读推荐”、“通知通告”、“美文赏析”、“图书馆攻略”、“典籍珍赏”等,有独具师范院校特点的“河北师大校友系列”、“教育文萃”等,还推送旅游、美食、影讯等生活类讯息,受到读者欢迎。推送信息除了文字格式外,还有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交错使用,增强了信息的可读性。为提高用户黏性,微信小组每日推送,且多以图文方式,得到了读者的关注和好评。在河北师大“校园微信风云榜”中,图书馆微信风云指数排名第四。

5.多元化集成微服务模式。IT技术的日新月异,手机、电脑与网络的无缝链接,微信、微博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多元化集成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师大图书馆开展针对留学生和外教的多元文化集成服务,建立针对留学生和外教的汉语教学博客网站———“梓林汉语教学信息平台”,将介绍的相关视频、图书馆资源、中英文汉语学习网站、BSK考试网、中国文化网等资源整合到博客网站中,根据留学生需求在博文中推荐纸本、电子图书、期刊论文等;为留学生开设图书馆利用讲座,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对留学生进行馆藏资源获取、书刊检索借阅、数据库使用等培训。多元化集成服务,实现了虚拟与实体服务的对接与互补,加强了国际交流,拓宽了服务领域。

6.移动营销微服务模式。随着国内高校图书馆微博、微信用户的逐渐增多,高校图书馆微营销越来越受到重视。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进行“微”宣传、“微”营销,提升图书馆服务形象和品牌效应。微信营销弥补微博营销中存在的深度沟通问题,微博营销让微信互动中产生的鲜活有趣的服务内容进一步扩散到微博平台[5]45。增强二者的有机整合,共融互补,是图书馆提升服务形象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用户需求的“微”服务模式实施与创新的实践会不断地成熟和完善。满足用户个性化、专业化需求永远是图书馆人追寻的目标,为此,我们会不断探索。

摘要:微时代,用户对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微信息环境下用户需求及满意度调研,归纳、分析用户需求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藉以改进服务策略,提升用户满意度。并以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微”服务个案实践为例,探讨了图书馆“微”服务模式的实施与创新。

关键词:微时代,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s://www.baidu.com.

[2]庞彩云.图书馆微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4).

[3]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探析——以江宁大学城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4(8).

[4]微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用户需求调研[J].图书情报工作,2013(4).

8.微时代的微表达 篇八

书名《焰段》其实典出杂剧中的一个结构,艳段,乃是正杂剧演出之前所耍演的一段小节目,借以招徕逗引观众。作者借用其名并稍作更易,既为突出微博文字犹如烈焰转瞬即逝,“易明而易灭也”,同时也以火焰喻义杂文所蕴含的深邃思想意义,所谓微言而大义。书中,作者自述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将廉政、教育、环境等普通民众最关心的社会话题,“碎片化”为两百多篇小杂文。

或许这些“碎片化”的微杂文写作正是与今日微博时代相投契,我却以为与其说这是形式的创新,毋宁说是微博字数的限制反倒使得写作归返前人的传统。古人写作向来尚简,主张文贵精洁,不喜就对象作抽象思辨与呆板论述,往往以寥寥数语穷其隐微。

所以,真正的问题并非是“微博体”本身,而是这样的文体究竟适合书写和探讨怎样的事件与问题。

《焰段》是一本“微杂文”集,关注的亦是各类社会话题,这倒是颇契合微博特性的。众所周知,微博最大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的裂变式、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感,这些特点就决定了社会话题因其新闻性和受众广大势必大受关注。加之中国言论环境的特殊,微博恰如一泄洪口,裹挟着真伪难辨的信息、暧昧复杂的情绪和良莠不齐的言论价值。在这样的微时代中,胜出的永远只能是普罗大众热议滔滔的诸如三亚海天事件、某明星性倾向、如何鉴定各种婊之类充满着娱乐性并且成功投射民众欲望的所谓“话题”与“事件”。即便有少数颇应深入探究的“问题”引起关注,绝大多数也是因为这些“问题”一不小心给笼上了一层“话题”的外衣,而具有被娱乐的潜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博也确是一个属于“大众”的传播工具。当人们高谈微博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代表时,这多少预示着人类历史上最具民主的传播时代的到来。它不仅满足了人们表达和观看的欲望,更是令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感觉自己从一名无声的看客变成有声的发言者。

当我们承认微博体的同时,其实也意味着默认了微博话语体系的成立。在微博世界里,所有专业话语都将被另外一套话语体系置换。在微博里交流,需要自我矮化,因为这是大多数屌丝的世界;在140字的表达空间里,长篇大论是不足取的,相反要放下身段;而精英式的个人化表达至多让你得到向隅独坐的待遇,除非你够出位,够刷新下限,如微博写手“大仙”所言,“在微博里是拼短语、拼新词、拼反应、拼杀伤、拼不说人话”。

所以微博的热点总是“在话题的中心”、“问题的边上”,它无意进入问题内部进行缜密细致的解析,同时它使得所有的问题必须要具有成为话题的潜质才有被关注的可能。因而,确实如焰火般易明易灭,也如同狂风过境,其来也忽,其去也速。专业话语的失效,粉丝效应的大行其道,也使得所有讨论不再向深刻的一端赶赴,而是奔趋于最大公约数的浅平。

编辑:欧阳婷 撰文:顾文豪 美编:周鑫瑶

新书推荐

《长安盗》

作者:海岩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这是时隔五年海岩的力作,故事源起《新闻联播》的一则真实报道,依然是一部关于爱情与道德、利益与人性、金钱与文化的纠葛故事。到底是什么让人性变得如此丑陋扭曲?又是什么让美好纯真的爱变得不复存在?海岩在故事中继续拷问人性。

《犬的记忆》

作者:森山大道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这是摄影大师森山大道带有自传性质的摄影随笔集,他用粗朴原始的黑白照片,用质朴、平静和深情的文字,记录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苍凉,毫不逊色于日本一流作家。对于书名的来由,他说:“我选择直接冲撞的方式,背着相机走入城市,如野犬般,浪迹在人群街道间,而这样冲撞的能量越是强烈,反映在作品上也就越直接明显。”

《徒步中国》

作者:雷克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26岁时雷克送给自己一份礼物:在北京生活两年后,他要徒步回到德国的家,巴特嫩多夫。这条回家路经过长城,兵马俑,丝绸之路。两条主线贯穿全书,一是徒步一路所见所闻,与当地人的接触与沟通,成为当地人的朋友。二是与在德国上学的四川女孩小象的分分合合。而点亮这段旅程的,则是无数中途上遇到的小小的火花。

9.高三800字作文信息时代 篇九

互联网的的确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首当其冲的就是网络阅读。不可否认,网络上的阅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网络上资源丰富,不会再出现为了一本书跑遍几家店的疲累;网络上购买电子版的书籍价格更为低廉,在享受书的内容的同时也能为自己的钱包考虑周全。但相反的,网络阅读使阅读更为低效。网络书籍的章节十分的多,动辄几百、几千章节,并且划分的也不是十分的清晰,这方便读者随时放下手中的文字,但也让读者的阅读更加的碎片化。很少有读者会花上两三小时读完一整本书。并且,在高科技设备上阅读时,总会有一些干扰,比如微信、QQ的消息,网页上的广告、游戏的诱惑,无一不在分散我们对书籍的注意力,这也会导致读者记不住文章内容,每一次阅读时总需要回顾之前的内容,浪费的时间,十分低效。

互联网也改变了我们的交谈方式。网络聊天让我们可以与远方的人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解决了思家之苦、念友之切,有时还能填补人们心中的孤独。但有时候,人们明明近在咫尺却执意用网络沟通,就比如说在饭桌上几个人围在一起拿着手机在同一个群中聊得不亦乐乎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而近几年兴起的颜文字、表情包充分的表达了我们的心情和态度,却也让人们失去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得难以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不善于与他人交流,甚至变得孤僻,难以靠近。

互联网还改变了人们的书写方式。拼音键盘使人们可以更快、更高效的打字以及发送信息的同时,也会让人们疏于记忆汉字的形状和笔画。当他们拿起笔来,却不知第一笔从何处落下。中国几千年的文字发展在互联网的时代变得不那么重要、有用了。

10.高三作文信息时代800字 篇十

自从20世纪70年代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诞生,人们的生活观念就有了巨大的改变,万维网、因特网的出现,将人们家庭的信息以一种似乎不可能达到的速度飞一般地传送到世界各地,传送到千家万户。

正是因为这些互联网络的诞生,一些人们产生了“让资源共享”的理念。自年末第一辆摩拜单车在北京诞生,人们的生活理念便出现了改变:自行车、雨伞等一些“私人财产”,因为受到了“共享理念”的影响,适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家庭,而可以遍布整个城市使得家家户户都能享受到“共享资源”,我想,这应该就是“共享资源”最大的益处。

一次在路边,我看见一位行色匆匆的路人,只见他不停向飞驰的出租车招手,可司机们就像是没有看到他似的。这时,他看见一旁有一辆名为“享骑”的电单车,只见他拿出手机,对的车牌扫了扫码,不过几秒钟,便骑上车,扬长而去。现在“共享资源”的发达程度,虽说还不能取代人们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但却十分方便,这件事便是其中一个很好的论证。

共享雨伞,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共享汽车……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十分重要的生活用具,甚至一些人们“竭尽财力”想要购得的“宝贵财产”,现在都变成了大家能够共同享用的资源,既低碳环保而又不浪费钱财,共享资源的许多优势,已经可以取代人们日常依赖的名牌豪车,私家宝马。

截至目前,共享资源的范围已经遍及国外,在纽约,在伦敦,在阿拉斯加,在佛罗里达,共享资源都得到了外国友人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认可和喜爱。

11.由浅入深的高三物理复习策略微探 篇十一

1 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复认

有些知识,学生虽然在新授课中学习了,但是到了高三记忆会变得模糊,怎么办?在复习课上有必要先和学生进行简单的梳理.

例如,人造卫星问题的复习中有个知识点“环绕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学生由于时间长了,不一定能够记得全面,此时我们可以和学生简单的梳理一下知识.该知识点有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1)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2)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具有的速度.

(3)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4)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

天体问题的知识点除了第一宇宙速度外,还有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等等,再此不再累举.

2 抓住重要的物理模型

高三复习学习之所以难!笔者认为难就难在学生建立模型的环节上,前些年第一次考“三星”问题,学生被难住了,细想一下为什么呢?学生对双星模型掌握的不好.自然也就无法迁移拓展到三星、四星问题的解决中来了.为此笔者设计了例题并进行了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分析多星问题的复习及规律总结.

例1 美国宇航局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新的双星系统,命名为“开普勒—47”,该系统位于天鹅座内,距离地球大约5000光年.这一新的系统有一对互相围绕运行的恒星,运行周期为T,其中一颗大恒星的质量为M,另一颗小恒星质量只有大恒星质量的三分之一.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颗恒星的转动半径之比为1∶1

B.两颗恒星的转动半径之比为1∶2

设计意图 通过例1和变式1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多星模型”,从双星特点自然迁移到多星问题上去.

(1)双星的特点

①两星的角速度、周期相等;

②两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相等,都等于两者之间的万有引力;

③两星之间的距离不变,且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之间的距离.

(2)三星、四星问题

除满足各星的角速度相等以外,还要注意分析各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和轨道半径.

3 聚焦高考的难点、热点

高三复习直面高考,难点、热点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和学生精心打磨和训练,不仅仅是例题的选择和变式训练,在例题的讲解过程中还要注重思维过程的呈现.

例如,卫星的变轨问题是天体运动这章节的难点之一,笔者和学生一起复习这个内容时,首先和学生一起熟悉知识点.

3.1 知识梳理

(1)卫星变轨的原因:由于对接引起的变轨;由于空气阻力引起的变轨.

A.“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时速度大小可能变化

B.“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

C.“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D.“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率可能小于经过P点时的速率

解析 “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100 km的圆轨道上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选项A错误;由于圆轨道的轨道半径大于椭圆轨道半长轴,根据开普勒定律,“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100 km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选项B正确;由于在Q点“嫦娥三号”所受万有引力大,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选项C正确;“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引力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Q点的引力势能小于P点的引力势能,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到Q点的动能较大,速度较大,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经过P点时的速率,选项D错误.

12.微时代高三作文 篇十二

一“微时代”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2009年《开心农场》社交游戏诞生, 玩家可以通过帮好友除草、浇水、杀虫、留言等形式与其他玩家互动, 通过简单的行为方式使玩家放松娱乐, 释放压力。网友通过微博记录自己的点滴生活, 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些信息又以极快的速度被人转播, 造就了以微民、微动力、微生活、微革命等词语为特征的“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的迷你性、瞬时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追捧, 加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校园3G和4G网络覆盖和资费下调促使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融入到“微时代”中来。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获取信息、进行人际交往、自我表达、参与社会事务。通过微媒体的途径, 大学生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即能看到发布的信息也能看到别人的评论, 然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形成自己意识, 选择点赞、评论、转播, 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影响。但我们也可以发现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 真假难辨, 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有些人会为了寻求关注和一时痛快, 在微博上散布谣言, 发布的微博被转发、转载、评论,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也会通过微媒体利用大学生的青春和热血, 引发对错误思想的崇拜和舆论混乱, 使我们的思想引导难以有效开展, 导致社会发生混乱和动荡。这就要求我们要接受现实, 了解制定“微策略”, 学会了解“微时代”特征和微媒体的使用方法, 通过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结合, 发挥它们的优势, 利用微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媒体使用观。

二“微时代”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目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导员班会、党支部建设等方式对学生采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同时也发现, 随着网络普及, 全球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涌现了各种思潮, 加上大学生又是一个处于“逆反心理”的时期, 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不喜欢教师的言行举止, 讨厌说教, 最终导致抵抗心理和行为。老师上课, 学生旷课、睡觉、玩手机并且希望自己考试及格, 不仅思想教育的目的没达到, 这种行为本身也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许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在逐渐意识到这点, 尝试从其他方面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多管齐下, 协同配合, 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在这种背景下, 很多高校开通了官方微博。官方微博发布的微博多以学校新闻动态为主, 内容过于严肃, 吸引力不强, 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基本不多见, 格局也比较单一, 部分微博缺乏规划和管理, 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不明显。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 开通了微博、微信并开始尝试使用此类交流平台与学生互动、分享。还存在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微博、微信等软件, 但还不会使用, 水平参差不齐。

三微时代下提高思政工作效能的“微策略”

面对“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趋势和大数据研究及大规模在线教育“慕课”的快速兴起, 影响着全球教育格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熟练掌握新媒体的使用, 灵活运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微媒体使用观,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不断完善自我, 使身心健康良性发展, 为此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和措施来做到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1提高教育者自身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需要有较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育者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其本身需要坚持终生学习的理念,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加强系统性培训, 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高校要加强宣传力度, 使教育者能够认识到通过微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可操作性和便捷性, 强化网络及专业知识学习, 使其正确的去看待“微时代”下的思想冲击, 能够客观理性、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微媒体的传播形态, 掌握微媒体的使用方法。网络时代, 软件和信息更新速度快, 飞信、微博、微信、易信、米聊、来往等软件交替更新使用, 教育者要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渠道、载体、平台, 发挥新平台的优势, 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 扬长避短, 大胆创新, 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 充分运用微媒体的传播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灵活运用新媒体开展教育工作

微时代下网络传播速度更快、更广, 教育者可通过微博、微信和微电影等形式扩大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 变枯燥为生动, 满足受众的教育需求, 调动他们的自主性, 使他们再由接受者转变成传播者,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1) 微博创造宣传平台

微博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人际沟通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 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可行性搭建了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利用微博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整合微博内容, 引起大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高校有官方微博, 教育者本身也可以在新浪、腾讯上面开通个人微博, 利用微博提供大学生感兴趣的理论素材、话题, 在探讨的过程中双方注重互动和情绪的感染, 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微博内容的构建和互动, 使政治教育与微博之间实现对接、渗透、融合, 潜移默化地产生正面的政治传播和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2) 微信搭建沟通平台

微信作为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虽然信息并不容易像微博那样更快更广泛地扩散, 但它是基于真实关系的互动, 所有的好友都是用户认识的, 每个人都有共同聊的话题, 可以进行点对点的交流, 群组聊天, 朋友圈好友间的互动。高校和个人可开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利用新媒体技术, 在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搭建一个“沟通零距离”的交流服务平台。让大学生随时随地掌握党的方针政策, 把微信平台作为重要宣传阵地之一, 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 及时传递时事政治, 弘扬先进, 凝聚和谐“正能量”。教育者应鼓励大学生之间微信互动交流, 实现学习内容的互动提升, 使微信这种思想教育传播方式迎合大学生的品味。

(3) 微电影塑造渲染平台

微电影几乎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 即使是无厘头的闹剧也能获得极高的点击率, 辐射面广, 其视觉效果也能让受众产生心灵的触动。教育者可以根据现实生活, 指导大学生发掘素材, 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人和事、社会热点问题、心灵情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中国梦的实现、幸福感等教育主题相结合, 组织大学生自己制作微电影, 然后将微电影应用到思政教育中。拍摄微电影可以让拍摄的大学生学会分工协作、尊重他人、注重集体利益, 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活, 留下美好的记忆。通过微电影中正能量的宣传, 也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安徽建筑大学大学生记者团拍摄了微电影“爸爸妈妈, 我失恋了”的视频, 视频的主题是父母如何看待大学生失恋, 让大学生了解失恋了可以选择与父母交流沟通。通过观看视频哈哈大笑的同时, 也让大学生们意识到和父母沟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隔阂, 而且很温馨, 很感人。这种微电影的教育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 思政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求, 策划一定效果的微电影作为教学辅助。

总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可以通过微博微言来传播思想, 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利用微信来管理和服务大学生, 提高与大学生的亲切度, 拉近距离;组织大学生拍摄微电影, 让他们参与到教育中去。在微时代下, 坚持“体验生活、服务学生、自我管理”的教育模式, 加强系统性培训, 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 运用新媒介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 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将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传播方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是比较有效的教育组合方式。

参考文献

[1]童卫丰.“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121-124.

[2]陈群.浅析“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6) :41.

上一篇:童装下一篇:做一名面向阳光的人-----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