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经济学就业

2024-07-13

复旦大学经济学就业(8篇)

1.复旦大学经济学就业 篇一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学分析

【摘要】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而政府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数据,也从理性层面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归因于大学生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在我看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劳动力 商品 供给 需求 机会成本

【正文】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117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近五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毕业生就业需求外,还有其他的需求。据劳动部提供的数据,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加之高校毕业生,2004年各类新增劳动力超过1300万。2005年全社会各类新增劳动力约2400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应为900万个左右。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但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新建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增速慢于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现象,因此,经济发展实际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成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的产品,而大学生就业,则是产品进入消费的过程。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能否进入消费过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人力资源的使用主体对产品要有需求;二是人力资源的供给主体必须提供符合人力资源使用主体需要的效用,即有效供给。这两个条件,是通过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实现的。在双向选择选择的过程中,任何双方的需要不能达到协调一致,大学生就业就不能实现。其基本内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紧俏,是卖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是买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没有供给方选择的余地。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是商品,大学毕业生也是商品。高等院校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高校,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高校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市场上出现前两 种情况,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必将出现就业难。

(一)需求方面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期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来源,从2002年到2006年,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从41.7%下降到39.5%。经济的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并不大。再者,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比较高,在这种价格水平下,用人单位不愿意支付相应的工资来雇佣大学生。

(二)供给方面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各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毕业之时,大学生纷纷找工作,所以,商品的供给是很多的。毕业生的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增幅,用人单位用人很少,也就是说提供的就业机会少,这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三)替代效应

一些私营企业主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技术特长、没有工作经验,对工作待遇要求较高,因而他们宁愿雇佣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下岗人员,以减少培训成本;受用人指标限制,对大学生聘用成本高,因而,他们对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量小于最佳需求量。

(四)机会成本

随着民办高校和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批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知识分子(如教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退而不休、业余兼职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隐性就业以其“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而挤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加重大学生失业现象。

(五)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专业技能比较差,企业如果提供一定的培训班机会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会花费很的的人力、物力,而且,经过培训后的大学生也不一定长期在本企业工作,当该大学生去别的企业工作时,这家企业就不花费任何成本获得了一个有经验的人才,而这家企业也不会支付给另家企业培训费。这就出现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所以,一般的小型企业不会雇佣大量的大学生,也不会对没有经验的大学生进行准也技能培训。

(六)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

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大学生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劳动力供需出现了错位,使得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从地区看,大学生青睐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沿海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而不愿到西部偏远的省份和基层单位去。于是出现了一些大城市人才高消费现象,同时大量的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却面临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严重短缺。另外,大学毕业生普遍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和收入相对较好的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就业,而这些工作单位和行业恰恰是市场竞争最激烈,招人最少的一些单位。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从1999年起,我国大学招生规模连续扩大,自01年起六年间毕业生增长了近4倍,与此同时,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的增长明显高于社会需求的增长,造成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可见,要想根本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最有效的途径。

(二)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专业设置,输出合格的人才,提供有效供给。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暴露出了高等教育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高校学科建设没有真正符合市场运行规律,没有很好与市场接轨,对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能力和应变机制不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改革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构建与时代发展、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课题。

(三)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只要有订单就一定有销售额,而高校毕业生却不同,高校毕业生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的区别是具有自主决定性。尽管用人单位有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毕业生不愿意到该用人单位就业,造成“有业不就”。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要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保证经费、人员、场地的投入,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通过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充分了解社会,调整就业心态,合理定位。

(四)缩小地区差距,扩大就业空间

劳动力具有“逐利”性质,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造成我国大学生在东部大中城市的集聚,形成人才相对过剩的区域结构性失业。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促

进农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成本。这样,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大学生愿意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意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处于失业状态。另外,就业空间的扩大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会降低大学生过度教育率。

(五)学生要做的工作

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是必需的,也是基本的。同时利用有限的时间、机会多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积累社会工作经验。一些调查表明,同等学历下,企业往往会优先录用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此外,还要加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些学生专业知识很好,可让他与别人交往,却连谈话都会脸红,这说明个人的心里素质差,这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求职。所以这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再者,毕业生要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不要高不成低不就,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四、总结

以上介绍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以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当今就业难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的相关对策,可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也会影响千百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定,会给社会和对劳动力市场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个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2 [2]时事报告,(2007增刊)时事报告杂志社.[3]别业舫,张惠兰,陈明金.择业与创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4]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社.[5]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4月.微 河南工程学院

观 经 济 学 论 文

2.复旦大学经济学就业 篇二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1. 供求失衡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 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 商品紧俏, 是卖方市场,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 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商品滞销, 是买方市场,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 没有供给方选择的余地。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商品。受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政策的影响,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 使得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 大学毕业生这种优质稀缺的人力资源逐渐地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 与此同时, 大学生就业还面临着“工人下岗, 农民进城, 干部分流, 军人转业”的情况, 就业岗位严重不足。

2.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资源错配”导致就业难加剧

中国在融入全球经济以来, 主要的产业优势仍一直被固定在国际分工中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这种全球化形成的产业分工也导致了目前“用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出现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是用人单位苦苦寻觅, 不惜提高工资招揽员工, 另一方则是求职者求职无门, 宁可降低要求也只求薄职一份。“用工荒”反映了我国大量的企业仍处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用人单位需要大批廉价的劳动力从事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而“就业难”则说明我国很多知识密集型人才没有企业吸纳。这种产业结构必然导致“蓝领”型岗位需要旺盛而适合大学生的所谓“白领”型岗位相对需要不足。

3.专业设置脱离现实需求, 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

目前的高等教育结构设置往往不够科学, 学科和专业结构对社会需求预测手段不科学, 无法做出准确预测, 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同时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 许多学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社会需要什么就一哄而上, 专业设置不规范, 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与此同时高校缺乏市场经济观念, 培养出的学生质量不过硬, 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也不充分, 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关系认识不充分, 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明显不足, 就业工作比较被动, 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增加了就业工作的困难。

4.高校毕业生自我定位与市场定位之间差异较大

从市场营销学角度分析, 如果厂商把一种产品定位于高端产品, 价位高, 目标客户为收入较高的高端客户, 而高端客户在选择这种产品时, 认为从性能、质量、款式上不是自己期望的产品, 最终会放弃选择, 寻找同类替代品。结果, 这种产品由于定位错误而出现滞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时代发展到“大众教育”时代, 但部分高校毕业生并未从心态上进行相应转变, 就业期望值过高, 与现实脱节。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上, 仍然留恋终身制, 追求铁饭碗, 非国有单位不去, 非当国家干部不可, 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有些毕业生重个人利益轻国家利益, 择业时只盯着“大机关、大城市和富裕地区”, 过分计较待遇, 留恋大城市, 一味向往经济发达的开放地区, 很少光顾亟需人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宁肯没有工作, 也不愿到艰苦的地区去, 结果造成结构性就业困难;部分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 盲目乐观, 心理期望值过高, 与真实的自我形成强烈的反差, 导致择业“高不成、低不就”。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途径

1.保持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协调发展, 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

按照奥肯定律, 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 虽然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 但是, 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创造出人们期望的那么多的就业岗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增长优先论”, 片面注重GDP的增长, 因此, 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思路, 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把就业问题的解决放在对各级政府业绩的考核的优先位置, 这有利于克服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导向。当然, 高度强调就业的重要性, 并倡导树立就业优先原则, 并不意味着把就业置于经济增长目标之上。国内外的实践证明, 只有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扩大就业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要积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民营企业, 增加就业机会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出现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 再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趋势。中国劳动力的实际转移印证了这一定理。由于中国传统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一直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 但随着经济的增长, 至2011年第三产业已全面超过第一产业, 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加快发展服务业至关重要。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不足。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比重超过60%, 与其相比, 中国的第三产业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民营企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有着治标治本的作用。以我国的国情及多年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 最能够吸纳就业的, 往往都是大量的中小企业, 这其中又以民营企业居多。凡是中小企业多、第三产业发达的地区, 就业压力均较小;凡是大企业多的地区, 就业压力反而较大, 我国的江浙和东北地区就是典型的案例。因此, 要扩大就业, 必须更加重视支持和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3. 高校专业设置上更贴近市场需求, 加强实用性人才的培训

高校专业设置应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合理调整专业结构,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专业设置可在设置口径、设置方向、设置时间、设置空间等方面进行形态变化设计, 以充分施展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多方面作用, 就业率高的专业都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即其职业工作要求的专业性很强, 外专业毕业生不能轻易进入, 这些专业所就业的行业和职业是中国增长较快的行业如医学仪器、建筑业、运输业、注册会计师等。高校应该以人为本,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 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初步明确就业方向, 合理选择专业, 不但能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也能为用人单位提供选择人才的广阔空间。对于有些热门专业, 各省教育部门在新增专业时要适当调节, 不能一哄而上, 避免专业的重复设置, 否则就会再次出现前几年原本热门的“工商管理、法律、计算机”现如今无人问津的现象。

4.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协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与自我定位

3.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篇三

关键词:宏观经济运行大学生就业产业与专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

(一)实际现象

按照1990年的从业水平,到2006年初,我国应该工作而没有工作的城镇劳动力达4395万人,实际的城镇劳动力失业率高达16.36%。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2006年需要安排就业人数总量约2500万人,同时预测年内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2006年大学毕业生413万人,供给比上年增加22%,工作岗位增长缓慢,需求却减少22%,就业难度比上年几乎翻一翻。由于货币政策和银行体制平抑物价有效,扩大就业有限,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明显处在一个“高增长——平物价——低就业”的不良状态,对大学毕业生的增量就业极为不利。大学生的就业难,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其实质是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的过程。

(二)理论原因

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不断攀升,物价增幅不大,奥肯定率失效,产出对就业和物价的影响无法正常传递,菲利普斯曲线失准。这是由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制度变迁时期出现的特殊经济现象。

我国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普遍,隐性失业、在职失业情况比较严重。据国际劳动和国家劳动部1995年联合调查,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失业率为18.8%(国家发改委和体改委提出为25%,国家研究机关提出为20%-25%,国家统计局提出为20%,劳动部为10%)。1993年-1997年的减员并没有有效地减少无效就业人员,同时国有企业的新冗员还在不断增加。无效就业率达30%左右。在有效就业率很低的情况下,行政、企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扩大产出,只须通过消化无效就业人员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需要接纳新的就业人员。社会总需求增加的同时,总供给也增加,而且需求的增加幅度没有达到足以冲销供给增加导致的物价下调。国家产出增长率的提高不仅来自于科技进步率,还源自于对无效就业人员的充分利用。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和摩擦性问题

(一)产业结构问题

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各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和耦合质量高,整个结构从低水准向高水准进步,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协调、高速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来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等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新的组合。

200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之比为46.9:22.5:30.6,与1978年的70.5:17.3:12.2有了很大的进步。200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CDP之比是15.2:52.9:31.9。就是说,全国46.9%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只占全国GDP总量的15.2%,而22.5%的第二产业劳动力创造和实现的价值占全国GDP总量的52.9%。按人均GDP水平看,我国已经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但第二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依然有限,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有待增强。200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国劳动力总量比重,韩国64.34%,奥地利67.2%,瑞士、加拿大和美国分别达72.6%、78.4%和75.0%。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例还须提高33.8-47.8%,劳动总量需从第一和第二产业转移2.5-3.5亿劳动力到第三产业。

(二)专业结构问题

专业结构的调整要建立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之上,专业结构的发展要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相适应,教育区域结构的形成要为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服务。只有形成较为合理的教育结构,才能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和输送质量合格,数量和层次、种类相当的各类劳动力和专业人才,才能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促进作用,并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智力支持。从近几年情况看,社会对计算机、通讯、土建、电子、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对哲学、历史、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类毕业生需求较少,即使在同一学科内部,各专业的就业也不平衡。造成这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建设更多是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和基础,另一方面也有盲目应对社会用人的急功近利导致一时热门的专业重复设置,最终形成专业结构失衡。

(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收入高,社会保障健全,信息资源丰富,公共设施完备,能便捷地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而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收入较低,传统的条条框框对毕业生束缚多,信息资源有限,难以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如果大学生毕业时难以在经济发达地区找到适合的工作,等将来有机会再进入发达地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现在的户籍制度、用人歧视等障碍因素限制了大学毕业生的曲线就业和自由流动,使得他们一旦选择去西部等偏远地区,再要进人发达地区需要付出很高的工作转换成本,因而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集中涌向发达地区,急需人才的中西部地区无人的结构性矛盾。

(四)用人单位的观念问题

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思路不清晰,用人配置不准确,计划缺乏针对性,一味追求人才的高档次和高消费,片面强调高学历,无形中提高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门槛。本来高职毕业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却要招本科生,本来适合本科生工作的岗位却非要录用研究生,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加恶化。许多用人单位过分强调工作经验,急功近利地期望进一个人,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不愿接受应届毕业生,专挑已经在社会上泡过几年的大学生,以减少企业对职工的培训成本,并把这种成本不切实际地转嫁给大学毕业生。

(五)户籍制度问题

户口制度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仍然继续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的过程中,并不是很重视户口的作用,但对应届毕业生来说仍然十分重要。户籍制度在大学生就业制度中,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是“生源”。生源关系到指标控制管理、就业方案管理等一系列就业管理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的地区选择。

(六)就业风险政策不足

4.复旦大学经济学就业 篇四

摘要:当下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大学生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多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从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学校问题上升为一个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就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产业结构、社会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原因 对策 经济学

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过快,超过了经济社会的承载力,也让老百姓支付了巨额的教育成本,政府在高等教育的配套设施、制度建设、法制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高校存在制度惰性,自身缺乏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主动权、主动性同时也面临诸多的改革障碍,改革的余地狭小。面对日益复杂的就业市场,高效生产出的很多“产品”一大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在这种急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供过于求,教育质量下降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急剧变化,原来大学生作为稀缺资源所具备的市场优势不复存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出现困难。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本来就大,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峰叠加”的态势。中国劳动力需求现状是供大于求,而这个总体格局并没有改变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就业问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加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理论 1.劳动力供给与厂商使用劳动要素理论

厂商使用劳动力要素的原则以使其利润达到最大化为原则,即使所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利益相等。在西方经济学中,劳动力要素的供给与其他要素的供给有着显著的不同,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便会更加珍惜闲暇。因此,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的高度并将继续提高时,劳动力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2.产业结构中的弹性理论

在劳动者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各结构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影响劳动力要素供求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弹性理论是判断各产业对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标准有一种有效理论依据。当弹性系数越大时,该结构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越大,劳动力面临的就业机会也越多。因此,结构产业对劳动要素的弹性,明显影响着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3.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普及,获得高学历条件的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进入高等学府积累资本,这使得高学历人才的数量日益膨胀,而仅有专业技能或体力的低学历劳动者的数量相对减少,最终导致此类劳动力资源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1.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

对于大学生,人力资本积累高,接受的教育较高,则劳动生产率也相应较高;反之,接受教育成度低,劳动生产率也较低。由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只能通过长期的劳动才能得到评定,所以企业在招聘时并不容易知道其程度如何,但通过学历程度却可以大致评定其劳动生产率。因而企业不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对一个人进行长时间观察,然后再决定是否录用,增加不必要的信息交易成本。同时,获得学历信息比较容易而且是免费获得,节约了企业的信息成本,也能作为测量一个人的能力标准之一。因此,当高学历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其价值没有被损耗时,学历越高找到工作的机会也越大。在精英教育时代,大学毕业生属于高端人,并且是一种稀缺性资源,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吸纳高端人才,发挥其技术才能,组织生产为企业创造价值,但由于这种稀缺性资源有限,因此,一度出现大学生供不应求的现象。

因为高校与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严重失衡,追其原因是我国高校的大量扩招。其主要表现在,第一,需要无实践经验大学毕业生的单位较少,而无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供给多。这导致报考公务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提高。第二,社会需求结构与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匹配,由于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刚性,而社会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却在不断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一方面使许多大学毕业生无业可就,另一方面一些冷门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不能满足许多企业的需求,导致结构性失业人数不断增加。2.劳动力市场改革滞后

我国劳动人事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滞后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严重的多重分割,以户籍制度、人事制度为基础的一系列正式制度安排,使劳动力市场分割有了制度基础,它与非正式制度相呼应,形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殊形态。同时,我国城市内部还存在两个隐形的劳动力市场,这两个市场,一个是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用工市场, 另一个是在旧体制外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用工市场,带有完全市场化特征。这两个市场是两种用工体制,前者是体制内的,后者属体制外的。这对工资收入、劳动供给和工作流动有着重要影响。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之后的工资收入、工作条件、福利保障和升迁机会明显高于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进入后者的大学生们的知识价值的相对“贬值”,其档案和户籍关系也就被“固化”了,向上流动十分困难,流动成本高昂。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滞后还导致非市场因素的大量存在,干扰价格、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非市场因素如劳动力市场上社会资本的滥用和严重的地域歧视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

总之,建设滞后的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市场化就业机制起着反作用,一方面国家把大学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一方面又没能造就良好的市场环境,这就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产生的负面影响,强化了“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一些大学生宁可选择“待业”或“失业”,也不匆忙就业造成了就业的恶性竞争,从而激化了就业矛盾,加剧了就业问题。3.社会用人单位观念不正

从经济学角度看,社会用人单位是人才的需求者,是高校教育产品的最终消费者,用人单位通过对毕业生的考查考核,引入人力资本。企业引入人才是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原料”,用人单位将毕业生纳入到自己的行列中作为自己整体的一部分,这实际上表明社会用人单位是人才产品的消费者,通过对人才“消费”,用人单位使自己的社会生产更加有效率,社会产品的质量更高。可见大学生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部分单位、企业的用人观念还未转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过分注重文凭。第二,生源地域歧视。第三,过分看重工作经验。4.大学生“扎堆”导致供求不均

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发展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政策方针。使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使得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带发展极其不平衡,也导致了“孔雀东南飞”的劳动力供给流动形势。紧跟经济的发展步伐,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了“一边倒的趋势”,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沈阳等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集中了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也因此导致了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众多。同时,由于大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中小城市发展速度快,使得大量企业多聚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就业机会也相应增多,随之而来的便是这些地区吸引了各地劳动力来此就业。

大学生失业多是一种自动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而显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的少。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就存在一种“就业悖论”现象,主要表现在就业的地区结构性矛盾,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是大学生首选工作区域,环境好、收入高导致人才过剩。而西部边远地区及基层却表现冷淡,他们宁可失业也不愿选择这些地区,导致这些地区人才匮乏、缺乏竞争。

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宏观经济层面的措施。

从长期坚持“经济增长优先”战略调整到“就业优先”的战略上来,从根本上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继续发挥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作用,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各种级别、各种门类的人才市场,减少对高等院校的行政干预。

2.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发展第三产业既是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需要,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需要。民营经济在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急需高速素质的大学生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其灵活的管理体制与用人制度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家应努力调整产业布局,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并积极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3.深化高校改革,不断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应将高等教育的重心从规模扩张转移到质量提高上来,同时还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建立与经济多元化相适应的多样化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使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多层次性、多规格和多元化的特征,从而使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一致,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做到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其次,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还应该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4.增加制度供给。

针对各经济区域的特征,应当采取相应的就业措施,以协调各区域就业人数的不平衡。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一系列与“自主择业”模式相配套的制度,如劳动人事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就业服务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加强对西部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和政策扶持力度,以优惠政策引进社会资本,加大对农村的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和就业环境;建立大学生就业扶持体系,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创业者提供优惠政策,建立大学生就业基金会。5.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就业观和企业的用人观。

大学生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要树立灵活就业的思想,淡化传统的在国家机关和国有单位工作,捧“铁饭碗”的观念或“皇粮”意识,敢于到中小企业去,到民营企业去,到个体企业去,到西部去,实现多形式多方式的就业。

同时政府应鼓励企业树立理性的用人观,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和留人机制,克服在招聘用人问题上的短视心理和浮躁情绪。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要使自己的人才结构达到一个合理的配置,形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佳组合。同时,企业也要重视人才储备的建设,培训更多的后备力量,使自己的企业后劲十足。

参考文献

5.经济形势与大学生就业 (论文) 篇五

当今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的重要议题。企业招不到大学生,大学生也找不到好工作,这对矛盾一直存在着,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个问题的出现非常复杂,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可以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遇到的必然问题。

1.当今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1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限制了大学生的发展

中国的民营企业是制造业的先驱,纺织、皮革等轻工业可以远销海外。然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则出于劣势并且频频遭到打压。传统和现代的轻工业都不太需要大学生这样的高素质人才来参与,而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又由于没有核心技术而沦为了纯粹的制造业,更为确切地说是加工业。民营企业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利用中国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组装,产品的利润基本上都集中在购买技术上。而这部分利润被拥有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赚走后,我国民营企业本身并没有多少利润可言。因此,在夹缝中生存的民营企业不需要会编程、懂设计的大学生,只需要懂得操纵机器的工人。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升级中的状态,但是速度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快。而我国毕业大学生的人数年年剧增,企业发展产生的空缺也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1.2 当今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之路越来越狭窄

曾经有一句话说,大学生可从商、从政和从事学术研究,可见大学生的出路是光明的。但是,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怎足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商场?万人竞争的公务员岗位岂能让人人如愿走向政坛?人心浮躁的社会和大学岂会给你好的机会进行学术研究?于是,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只能打工挣得经验,再慢慢向理想靠近。他们之中,很多长处得不到发扬,术业没有用到专攻的地方,和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人一样,为了生存从事着一份工作。

如果说,大学生就业之路受到了当今经济形势的影响而难以实现抱负的话,那么大学生的创业之路就更为艰难了。当今社会结构性滞涨严重,物价飞涨,各行各业基本都存在着泡沫。在实体经济普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市场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房市、股市,人们已经不再关心那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工业等实体经济,投机的目光都在股市、基金和楼市游离。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企业家愿意帮助大学生创业。当年马云能够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说动风险投资商孙正义给他支持,现在即使有一个未来的马云正呼之欲出,恐怕也很难再找到一个孙正义了吧。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大学生中不乏优秀人才,但在当今的形势下,他们没有得到支持,创业也只能是苦苦挣扎。

2.大学生职业规划之路

2.1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

有人说,要成功首先要确定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才能实现理想。但是实际上,在确立目标之前,应该先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评估,再权衡性格与理想去确立自己的目标。假设一个大学生一心想成为工程师,可是自己在数理化和动手能力上又相当地弱,那么要实现这个目标确实不容易。因此,学会认识、分析和评价自我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当局者迷”,要真正地了解自己并不容易。首先,可以向自己的师长、很好的朋友请教,让他们直言不讳地道出你自己的优缺点,这样会看得比较清晰。然后,可以做一些性格测试并了解自己适合从事的行业。最后,从一个更高地层次认识自己,全面地用理性指导自己的行为。

2.2确立目标与经济形势分析

确立一个长期的目标,也就是理想。除此之外,一个个短期目标也要设定好,才能分阶段实现。在这里,关于短期目标,我们要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势作分析,从而确立。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大部分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从而直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比如说,一个有志做建筑设计的大学生不可能一毕业就能参与各种公路、桥梁的设计工作。但是,他可以先确定自己的第一个短期目标就是进入一个著名的桥梁设计公司。然后他可以规划自己在其中工作并学习3年,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理论基础,考研考博,出国深造等等。这样子,目标就会离自己越来越近。我们不能有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思想,也不要指望一毕业就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道路是曲折的,直线通往目标也许需要翻越一座秦岭,而曲线到达也许路程长了一点,可是最终还是可以实现。3.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立足现在

6.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篇六

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最为密集的地区,北京市海淀区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海淀区辖内

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9所高等院校、22所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和众多民办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北京市的79%,每年有XX0多名大学生和5000多名研究生毕业,其中有许多人就在辖区内就业。一直以来,海淀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是在新形势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发展的地方。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高校大学生对政府就业服务的具体需要,更清晰地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更好地打造服务性政府,海淀团区委联合北京大学团委理论研究室,以“驻海淀区高校大学生就业需求状况”为主题组建了课题组,于XX年年7月对海淀区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期望通过这一调研能够对该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出初步的对策,以便于找准未来政府就业服务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工作举措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样本概况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配额抽样的方法,共调查了300名学生。全面考虑到男女性别比例及专业和年级及学校层次等情况,主要调查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十所高校,因此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淀区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过因为并非随机抽样,加上样本量的限制,因此在进行推论时应较为慎重,此数据能够为我们的就业工作提供一定的信息和建议。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驻区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求职意向、求职心态、求职最先考虑的因素、求职要素以及找到好工作主要依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找原因,分析了招聘会、基层工作、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求职渠道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海淀区政府在就业服务方面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认可和肯定,无论是从宏观的服务机制、服务内容,还是从具体的服务态度、服务过程来看,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切实的便利;同时,政府有必要加强就业政策措施的宣传工作,使客观准确的政策信息传播到更多的个体,以便于大学生更好地开展求职决策;大学生对政府的角色期望中,既有宏观的总体发展思路上的角色要求,也有微观的具体落实层面的措施期待。高校作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就业工作,完善育人环境,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从个体源头上缓解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职业意识教育,让大学生具备紧迫意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了解相关政策。共青团作为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的支柱力量,一直以来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生对共青团在服务就业中的定位有很多期待,如“联系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开展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服务维权,保障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利益不受侵犯”等方面,这些期待对我们共青团更好地配合好政府,培养发展人才,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结论与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及就业需求特点

1.当代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择业焦虑感普遍存在。我们仔细考察了驻海淀区高校大学生的求职心态分布,半数以上的同学有些焦虑,一成同学非常焦虑。学习阶段越高,择业焦虑感越强。伴随中国经济社会改革步入攻坚阶段,就业市场总体上表现出结构性的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矛盾。适当的焦虑可以促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在步入社会之前做好职业规划;过度的焦虑会导致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在重大问题面前无法保持足够的冷静,降低人的正常水平,造成择业失败,造成更强烈的焦虑。海淀区是全国高校聚集区,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在这种环境下,高校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就业竞争压力,极易产生焦虑感。

7.复旦大学经济学就业 篇七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现状

2015 年, 大学毕业生有749 万人, 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虽然毕业人数逐年增加, 但就业率却持续下降, 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加上2014 年还未就业的大学生, 使得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让很多大学生不得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结构、性别结构、岗位空缺与未就业之间的矛盾结构等方面。区域结构上,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较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 更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性别结构表现为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就业;岗位空缺与未就业的矛盾体现在许多岗位找不到员工, 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1.产业结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 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在第三产业中, 基础生存性质的服务业比例高, 高级的生产服务业比例低。这就大大限制了高端人才的吸纳, 进而导致作为高端人才的大学生难以就业。同时由于我国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行业为主, 因此知识型服务业岗位需求相对不足, 对低端的工作岗位需求更大, 而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比较小, 使得大量高校毕业生投向低端就业市场。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目前我国劳动力分布, 非对称流动、区域分布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在中国现阶段存在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工作紧缺的现状下, 存在着这样一组矛盾:一方面, 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 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改变现状, 另一方面人才不愿意去这些落后地区。

3.大学生的非自愿失业

首先, 人事分配制度不合理, 干部指数、户籍制度等往往成为系统的瓶颈, 毕业生与就业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机组人员指数, 与就业单位失之交臂。其次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的传统渠道是一个严重的衰退。近年来, 随着研究生进大型国有企业和机构在减员增效实施, 为毕业生的接收能力已经下降了很多。

4.宏观调控不力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宏观调控乏力。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 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当市场失灵的时候, 政府应当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然后现实情况是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政府并没有什么有效措施出现, 有些地区甚至存在政策障碍现象。在教育制度的设计上, 政府也有一定的误差, 导致人才培养存在许多问题。

5.相应的大学教育缺乏实践培训

大学教育更为注重理论, 忽视实际操作。因此刚毕业的学生工作经验很少, 公司需要培养他们一段时间, 这就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所以他们宁愿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而不是大学生毕业生。这些结果表明, 大学教育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与用人单位的需要不符合。毕业生年创新高数量的学生使他们不再是独立的产品而是广泛同质性的, 这增加了他们的竞争, 导致失业率上升。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1.从高校方面来看

高校摒弃过去陈旧的思想, 在新的时代要坚持实事求是, 与实际情况接轨, 打破毕业生传统落后的就业观, 加强、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实现多形式就业。此外, 高校应引导学生“先就业, 再择业, 最后创业”的概念。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就业服务的重要性, 对学校未来发展和学生得以顺利就业应该深思熟虑, 要把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作为关系到学校存亡的头等大事来处理解决, 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贯穿整个大学生活, 提供就业的情况,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期望工资, 改善他们的面试技巧。

2.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部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认识和准备不足, 没有意识到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 没有充足的准备, 学习能力不强, 过多依赖网络和他人的帮助, 实操能力与动手能力弱。有些大学生还存在落后陈旧的就业观念, 没能建立有价值的的就业观, 对自身定位也非常模糊不清。

3.从政府方面看

面对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 政府首先应该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财政补贴、税收等当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提高就业率;其次, 大学生毕业岗位更多集中在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就业率, 缓解失业问题, 因此政府在货币政策上应该向第三产业倾斜, 支持商业银行对第三产业的信贷规模, 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政策方面, 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顺应科技高速发展的趋势, 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以及就业机制的变革、高校的扩招,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鉴于此, 有必要对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在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角度,大学生,就业难

参考文献

[1]王迎波, 冯娜.警惕经济“无就业复苏”[J].经济纵横, 2010, 1:34-35.

[2]胡磊.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的可能性悖论及其解决路径[J].北方经济, 2010, 2:51-52.

8.复旦大学经济学就业 篇八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大学生;就业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特点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中国大中城市正一步步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农村“被就业”的农民将在本世纪开始的头20年内被吸收殆尽,而总体劳动力的供给不可避免的呈现了下降的趋势。总体的趋势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作为组成部分的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但是不同于农村劳动力,2003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人数为212万,而截止到2013年底时,毕业生人数已经增长到699万。增长率呈逐年走低的态势,但是绝对人数还是以庞大的数量逐年增加的。市场经济刚开始代替僵化的旧体制时,出现的职工大规模下岗问题曾一度引起社会热议,而如今关注的热点转向了高校毕业生也对于毕业后“何去何从”的抉择。总体来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每年新增的毕业生待就业人数与历年累计的未就业毕业生人数不断累加,形成了庞大的人口基数。尽管高校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从2004年的32.08%减少到了2013年的2.79%,降幅明显,但是社会在近10年来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呈现了下降的趋势,仍然不能尽数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宏观政治局势的变动会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很难想象一个动荡不堪的社会里面劳动者能够顺利找到工作。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抓住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在政治上一直处于和谐稳定的状态。国家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大都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以适应局势的发展,并没有对就业形势产生大的波动。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不乐观,可能会要面临尴尬的“毕业即失业”窘境,这一现实问题其实是和我国经济结构有关。其一,由于我国产业价值链结构严重扭曲,低端产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来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而高端产业发展缓慢,大学生受到的教育相对较多,但反而难找到工作,而受到教育较少的农民工却越容易找到工作,并且他们的工资水平近年来有持续走高的趋势,甚至高于大学生的工资水平。这是都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有关。

3.社会观念未能及时转变。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的就业前景过于乐观。高等教育的大众普及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大学文凭的含金量缩水也已经成为了事实。但是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万般皆下苦,唯有读书高” 的错误观念仍然影响着大学毕业生,让他们不愿意从事一些看起来并不那么体面的工作,影响着他们的择业,也影响着他们创业的热情。大学毕业生如果不能及早改变就业观念,放弃自己对工作不切实际的憧憬和幻想,那么成功就业,势必还是长路漫漫。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选择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时,存在着或明显或隐含的户籍歧视,并且在选择“985”“211”大学求职者与普通大学求职者时也往往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三、当前《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整个《劳动合同法》都贯穿着对劳动者权利的保障,倾斜保护劳动者的目的。具体来看,法条第十条对劳动合同正式化,书面化形式的规定有利于劳动者在自己权益被侵害时有法律的依据。而二十条和二十一条则对试用期工资和单方解除权进行了规定,限制了用人单位对权力的滥用。不过新法的一些规定也引起了多方争议,外商威胁撤资,多位港商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劳动合同法》是否存在帕累托改进尚且没有定论,但外商撤资后势必要影响到一批劳动者的就业,其消极影响的确不言而喻。 当前《劳动合同法》完善了1995年以来劳动立法实践中对于劳动合同的规范和管理,在细则的规定方面更加全面具体。其更加致力于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大学毕业生作为就业人群中一类重要的群体,自然也能够从中有所受益。例如法条二十条和二十一条对于试用期的规定。试用期是大学生就业会首先遇到的问题。对大学生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遇到”无限试用期”以及充当免费劳动力的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当前《劳动合同法》对于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维权意识,提高其就业质量,改善其就业环境应该能够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新法实施后对于试用期时限和工资的相关规定能够有效扭转普遍存在的“滥用试用期”的问题和劳动合同短期化倾向,使得大学生能够及时足额取得工作报酬。

四、结论和展望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立法者都是希望能够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也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尽一份力。但是大学生本身更加应该积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转变就业观念,不怕吃苦,积极创业。大学生应该确定明确的择业目标,正确认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避免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不能够盲目攀比,也不能够一味的理想主义和依赖心理,要积极开拓和发展自身,树立信息,积极的应对竞争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陈勇:《中国就业现状调查报告》,《证券时报》,2014年7月27日第A03版.

[2]罗雪峰, 方宁:《<劳动合同法>修改动了谁的奶酪?》,《中国对外贸易》,2006 年第6期.

[3]时秋:《法经济学视角下的新劳动合同法探析》,《才智》, 2009年22期.

[4]黎建飞:《<劳动合同法>: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规则》,《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

上一篇:2016年质控工作计划下一篇:销售窗帘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