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方法探究

2024-06-28

初中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方法探究(共10篇)

1.初中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方法探究 篇一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黄文中

作文批改费时多、收效少,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之一。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可以说是非常重视的,一学期下来,除了完成了教材规定的作文之外,还让学生写了不少的小练笔。但在作文批改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制约着学生修改作文习惯的形成。影响着作文教学的质量。在大多数学生的意识中批改作文,是与自己无关的事。大部分学生拿到作文后,先看评了多少分,然后看看后面批语,其他一概不管,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呢?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是学生自己没有参与评改,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第二是教师评语的平淡或概念化。语文教师的工作负担重,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对班中的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无法精琢细磨,一般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评语。组织学生自我批改作文,使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得到了互换,学生在心理上就能产生一种新的兴奋,学生每次批改的作文数量较少,就能避免精力不足的问题。怎样培养学生自我批改作文的能力呢?

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首先要求学生作文写完后,自己先要大声的朗读,学生通过大声的读,很快就会找出作文中语句不通、用词不当的地方,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地修改,如此反复几遍,学生的作文就有了较大的进步了。

接着我把学生的作文收起来,再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书面简单批阅,将文中的主要错误或不妥之处用修改符号标出,为留给学生练习机会,一般也不作具体的修改,也不批成绩。只是大体分为优良中差几个等次。

第三对学生作文中一些主要的、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评后。将作文本发

下去,然后再请学生阅读自己的作文,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修改意见。有的学生提不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教师就要作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如对内容不合题意,或随意编造而不合情理的,帮助他们分析,指导他重写;对因文句不通、条理不清无法下笔修改的,就让他们边说边改,逐段改好;对基本功较好,文句通顺,结构合理,但不够具体生动的,引导他们丰富内容,再提高。

经过师生双方这样反复多次的修改,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懂得了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自己再修改时,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即使评得不到位,对他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事实证明了,学生很喜欢这种方式,效果也比预想的要好,我们会不断探索,针对出现问题,不断改进,促进作文教学的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实施新课改理念的具体体现。这样,教师不但能减轻负担,还使学生的修改作文能力不断提高。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好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刻不容缓。

2.怎样提高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篇二

关键词:提高 作文 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教师,最难教的莫过于作文;对于学生,最怕的莫过于写作文。那么,如何解决这个“最难”与“最怕”的问题?这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在积极探索、实践的问题,我也不例外,在作文教学中,我摸索着、实践着、总结着,觉得作文评改非常的重要,它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下面,我就个人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如何对待学生作文评改的心得与同行共勉。

一、转变理念,变“老师改”为“学生改”

语文,最让人苦恼的事就是改作文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不断加强练习,每周一次大作文,平时要写小练笔,要写周记……。于是批改作文就成了语文教师沉重的负担,改太马虎了,怕对学生设没什好处,尤其是大作文,马虎评改说不过去,可改太仔细了,一是精力跟不上,一个班六七十人,还有别的作业要批改,如何经得起篇篇仔细;二是吃力不讨好,你一字一句仔细修改,他不见得会细细看,甚至连你指出的错别字也不屑改正,总之作文评改的确让人头疼。

有一天看书,看到了魏书生的书。魏书生,那可是全国闻名的教育家啊!他语文教得可是呱呱叫,那么他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我饶有兴致地在书中寻找,果然不令我失望,我找到了,原来他是让他的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我灵机一动,他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我决心照着试一试。

第一次尝试,我前一天宣布,让每位同学准备一支红笔,自有妙用。每于天,我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我首先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专门用来批改作文,由谁批改呢?由我们自己,我让组长把作文本按座位顺序随机发给学生,每人一本,然后先对他们提了几个要求,一是格式是否正确;二是卷面是否整洁,字迹是否工整;三是是否有错别字,有就圈出来;四是是否有病句,有的话可以帮他画出来并帮助修改;五是标点符号使用是否得当。这五个要求很好把握,提完要求,我让他们进行第一次批改。教室里立刻一片寂靜,比平时上课都要安静,连最调皮的同学也埋下头来,每个同学都细细地一字一句地看着别人的作文,找他们的错处,十多分钟过去,差不多每个同学都把别人的作文看了一遍,于是我对他们提出了要求,请批改第二遍,这一遍,请你们找出别人作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或句子画上波浪线或找上惊叹号以示赞扬,于是学生们又埋下头去开始第二轮批改,几乎每个同学脸上都带着笑容,他们很有兴趣地做着这件事,第二遍批改完毕,我要求每个同学都在别人的作文后面写上一段批语,可以是指出他的不足之处,可以是对他的某一方面提出表扬,可以是鼓励的话语,也可以委婉地提出建议。这一遍完成后署上批改人的名字就可以上交了。这样,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了我的第一次尝试,结果如何呢?我心中也没底,搬着作文回到办公室,我开始翻阅起来,呵呵,比我想象中的好,噍,错字基本圈出,病句也被拣出,一些修辞手法用得好的句子也被波浪线醒目标出,旁边还有大大的“棒”字,基本达到了我的要求,甚至超过了我的期望。再翻到最后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真棒,不但字迹工整,还用了好多好词好句,我要向你学习”,“你的作文有些地方我不是很明白,你能再修改一下吗,让我们互相学习”,“看到你的作文,我很惭愧,看来我也要像你一样,多看作文书,多积累,争取把作文写得像你一样好”……看来我真的小看这些孩子们了,后来把作文发下去,我发现他们很认真地翻看着自己的作文,甚至比看我给他们批改得还要认真,这一切让我坚定了我的做法。

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确是个不错的做法!

以往认为修改作文是老师分内的事,与学生无关,正是这一认识,才会导致批改作文劳而无功。因此老师要转变观念,把批改作文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身的修改能力上,从而达到那种改是为了不改的目的。

二、普及修改知识,指导学生修改

我指导学生主要从四个方面修改:

第一、看立意是否正确、鲜明。要具有思想性,可读性。表达的爱憎是否明白,中心是否集中、深刻。材料是否典型、准确可靠,能否与观点统一,是否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总之一句话:要让读者明白作者到底写什么,有没有“自我”体现。

第二、看结构和层次。如结构松散,过渡不自然的,修改时适当增补过渡句或过渡段;整篇文章思路不顺畅,表达不清晰的,段内层次安排不恰当的,修改时按合理的结构顺序用排序号的形式加以调整;前后文缺少照应交代的,修改时要做必要的交代和照应。段落零散,段意不集中的适当合并段落,使段意集中。

第三、看语言。要求准确、通畅、得体、简练。除划出原文的病句外,可指导学生辨析词语的轻重,使用范围的大小;斟酌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还要考虑修辞是否有特色;选用的句式是否具有最好的表达作用。

第四、看书写是否美观,卷面是否整洁,字、标点、格式是否正确。要求批改作文的同学在原文中圈出错别字,能指出标点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在学生修改之后,老师再进行检查,检查学生批改的是否正确,最后让学生根据批改后的建议把作文再重新写一遍,这样真正达到了提高写作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不管是批改作文,还是写作文,发现学生的优点就应该多鼓励。对于学生在写作或修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老师都要满腔热情地加以指导,切不可冷嘲热讽,挫伤学生写作和修改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他们放弃写作和修改的努力。在作文教学中,我长期坚持多措并举,学生的自我修改能力大有提高。正因为如此,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快。

3.初中语文病句修改的方法及练习题 篇三

一、修改病句的方法

⑴检查文句,判明原因。先阅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毛病,有不同的修改要求。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⑵先主后次,对症下药。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看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混乱,并将发现的错误加以改正;然后再检查附加成分,把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分一一加以改正。

⑶修改病句应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短语)、调(调整字词的顺序)、换(更换其他字词)等方法。不能另造新句。

二、常见病句的种类

1、成分残缺:指句子中缺少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从而造成语病。

例: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析:这句话缺少主语,删去“对于”即可。

例: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经济走上知识经济。

析: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道路”。

2、搭配不当:指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违反语法规律或语法规律或语言习惯,造成语病。常见的有主谓、动宾、修饰语和中心语不搭配等。

例: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和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析:此句“消防车”与“放弃休假”搭配不当,可把“的210辆消防车和”删去。例:他马上召集大家开会,安排了会议的内容、时间,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析:“安排”与“应注意的问题”搭配不当,应改为:安排了会议的内容、时间,指出了应

指出的问题。

例: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析:主语“秋天的北京”与宾语“美丽的季节”搭配不当,主语改为“北京的秋天”。例:对于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形势,我们要保持旺盛的警惕性。

析:宾语修饰语“旺盛”与中心词“警惕性”搭配不当,应把“旺盛”改为“高度”。

3、结构混乱(句式杂糅):指把两种句式硬套用在一起,而造成语病。

例:我一定要做好一个受群众欢迎的辅导员工作。

析:这句话把“我一定要做一个受群众欢迎的辅导员”和“我一定要做好辅导员工作”这两

句话套用在一起,使句子结构混乱。

例: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析:这句话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我们的责任”两个句式套用在了一

起,造成语病。

4、语序不当:指句中某些词语的次序颠倒,造成语义混乱或费解。

例: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艰巨的任务。

析:状语位置不当,“一次又一次”应放在“完成”前面。

例: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

“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例:我们冷得发抖,只好用相互的身子暖和着对方。

析:这个句子中“相互”一词不能修饰“身子”,因为“相互”是副词,它不能修饰名词。应该把“相互”放在“暖和”的前面,就是:我们冷得发抖,只好用身子相互暖和着对方。

5、成分赘余:指重复使用意思基本相同的词语或成分,而造成语病。

例:这是一种非常奇缺的药品。

析:“非常”与“奇”重复,删去其中一个。

例:父亲去世离现在已经整整九年了。

析:这句话中“离现在”和“已经”意思重复,是状语多余,应改为:父亲去世离现在已经

整整九年了

6、表意不明:指句意不明确或句子有歧义,造成语病。

例:李辉提出马上就讨论,王平主张经过学习再讨论,这个意见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析:“这个意见”指代前面谁的意见?不清楚,应明确“这个”到底是谁。

例:今天来了几个出版社的编辑。

析:“几个”到底是修饰“出版社”还是修饰“编辑”?不明确,应把“几个”调到“编辑”

前面,7、用词不当:只因不明词义或混淆词性等而误用词语,造成语病。

例:这家商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

析:“有口皆碑”是指有好的口碑,应改为“众人皆知”。

例:一个科学家以自己的杰出贡献而获诺贝尔奖,这是非常荣誉的事情。

析:“荣誉”是名词,不能做修饰语,应改为“光荣”。

例: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析:关联词用错。“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8、不和逻辑:指句子表意不合理或前后矛盾。

例: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析:“防止”与“不再发生”矛盾,删去“防止”或删去“不”。

例: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析:“能不能”与后面“是……大事”矛盾,删去“能不能”。

例:新华书店四月一日开业,主要经营中外文学名著、长中短篇小说、少儿读物等。

析:这句话把“中外文学名著”和“长中短篇小说”并列起来是不对的,因为二者有交叉关

系,“中外文学名著”中包含“长中短篇小说”,所以不能并列,应该把“长中短篇小说”去掉,改为:新华书店四月一日开业,主要经营中外文学名著、少儿读物等。

三、掌握辨析病句的方法。

辨析病句的方法主要是结构紧缩法——先找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检查句子主干是否完整,搭配是否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有问题,再检查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是否有问题,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搭配是否得当。

通过结构紧缩法,我们可以比较准确而迅速地发现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才能确保修改正确,下面结合例题来具体说明结构紧缩法。

例:我们学校开展了“学雷锋”的班级竞赛高潮,析:首先找出这句话的主干是“学校开展高潮”,这样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了语病的问题所在,显然“开展”与“高潮”是不搭配的。紧缩句子的主干之后,就使复杂的句子变简单了,也就容易发现问题了。

例:十一界三中全会后,人们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析:这句话紧缩之后变成“觉悟提高”,这是没有语病的,检查“十一界三中全会后”这个句子也没有问题,再看修饰成分“普遍的觉悟”,我们就发现了问题,这里不搭配。那就改为:十一界三中全会后,人们的觉悟普遍提高了。①

例:市长亲自参加了制定全市开展工业技术培训计划。

析:这句话紧缩之后变成“市长参加了计划”,显然是搭配不当的,再局部进行细查,“定······计划”和“开展······培训”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应把全句加上“工作”

或“活动”,改为:市长亲自参加了制定全市开展工业技术培训计划的工作(或活动)例: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就可完成。

析:用紧缩法,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事情卫星完成”,“事情”不能说“完成”,只能说“做

完”,这儿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

例: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析:用紧缩法,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例: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爆发危害的物种。

析:用结构紧缩法,将主干变成“生物入侵是物种”,由此可知该句的主语和宾语不搭配,例:钱塘江大潮的成因,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

析:用紧缩法,句子主干是“成因是现象”,“成因”不能是“自然现象”,应该是“钱塘江

大潮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原句犯了主语与宾语不搭配的语病。

例:我们要尽可能的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析:用紧缩法,句子主干是“我们节省开支和浪费”,谓语“节省”只能和“开支”搭配,不能和“浪费”搭配。需要再用一个动词“杜绝”与“浪费”搭配。

练习题(1)

1、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现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B、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难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C、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D、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红岩》这部小说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的英雄事迹。

B、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C、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对我来说有较大的兴趣。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在那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身上。

B、小李工作非常积极,总是提前上下班。

C、全厂职工听取并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D齐晖同学的这篇习作立意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减负”后,我们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坏境能否得到改善。

D、他那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B、进入2000年以后,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C、小张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D、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7、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蜜蜂是不能单独生活而必须国群体生活的昆虫。

B、小李到现在还没到,大家断定他大概是生病了。

C、墙壁粉刷得非常清洁。

D、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8、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如果不能实事求是,那么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B、战士们冒着滂沱大雨和泥泞的道路前进。

C、这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杀人刽子手终于受到了惩罚。

D、回想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与奉献。

9、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过重的课业负担下,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B、许多做父母的,在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时,都煞费苦心。

C、在这个偏僻的小乡村,他是新分配来的今年唯一的中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D、我们要在青少年中养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

10、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B、我和小娟、晓燕一起到莉莉家,她热情地为莉莉补了课。

C、我们要在质量检查运动中加强技术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

4.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篇四

南丰中学 钱绿瑜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大难题,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阅读量少,词语积累基础差,自小又缺乏适时适当的观察体验训练,因而农村中学学生作文水平普遍较低。所以我认为要想在初中三年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须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以及认知能力水平设计一些具体的系统的作文训练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

文字表达

写作习惯

认知能力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最大的难度莫过于学生怕作文,厌作文,学生觉得写作太难,咬半天笔头,才蹦出百来个字,要凑够要求字数,那已经是“白头搔更短”了。教师又总觉得学生写出的文章幼稚,不堪入目,评改时就简单随便。因此在作文的教学中形成了一个学生不想写,教师也不悉心指导帮助的恶性循环。经过这几年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作文教学进行尝试。

一、降低写作要求,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单凭讲过一两遍写作的方法,就要求学生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特别是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一篇文章得写那么多字,花的时间又多,他们往往会缺乏写下去的耐心,而跑去看电视或玩手机了。因此在小升初的开始阶段,不妨对他们作文要求降低些,凡是能流畅地表达,能有详有略,较为完整的叙述一件事,就应该得到高分,提出表扬。这个很重要,多次的表扬与鼓励能激发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钱梦龙认为:学生作文不是文学创作,要在作文训练中区分开来。在习作过程中教师要降低作文要求,多通过表扬与肯定,使他们能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写作的欲望与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方法。兴趣使得学生能主动的写作,甚至主动找老师请求指导评析,这个时候教师再对他们的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逐步提高对学生习作的要求,这样就进入到一个学生乐意写,教师喜欢教的良性的教学循环中。现在在我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常有学生在课间或是放学后来找我点评他们的习作,他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之余,还自觉进行课外练笔,他们会在教室里一起分享阅读体验,一起交流写作的心得体会,他们的作文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这一切得益于他们内心对写作真正的喜爱。

二、日记式片段习作,养成学生写作习惯

很多教师会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周记进行习作训练,无疑这是一个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好方法,作文要多写多练才能得到提高,单纯依靠每一单元的一篇大作文训练是不够的。但这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事实上是两篇等同于大作文的周记占去学生大量的时间,他们在周末苦苦构思写作,很多学生并没有能按时完成周记,即便是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常常抱怨,要写好两篇周记已是绞尽脑汁,黔驴技穷。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和厌恶其实就源自于写作要求篇幅长,需要很大的耐性,这个刚好是初中学生最缺少的。因此在日常写作训练中,我主张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片段,以日记体的形式呈现。片段式习作训练字数要求200字左右,内容要求自由,可叙事,可抒情,可写景,可议论,还可以进行专项训练。比如我会在初一上半学期选5-6周要求学生的片段写作训练以写景为主,教会他们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的方法,我会带着同学们走进自然,到操场、生物园、学校荷花池,让他们感受自然,领略美景,引导他们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把身边的美好事物与自己的心绪结合转变成文字记录下来。这种训练非常有效,如今我两个班的学生作文景物描写往往是亮点,为整篇作文增色不少。而当学生进入到初二,有了初步判断的能力,我会在上半学期选取4-5周要求学生的片段写作训练以评议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就生活中身边发生的小事,或社会上的某些现象,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说理议论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有利于养成学生写作的习惯,叶圣陶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但凡做一件事,形成了习惯,即事半功倍,离成功不远了。学生在片段习作中,慢慢摸索到了写作的方法,习惯于每天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习惯于把每天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点滴,把每一天对生活的思考写下来,使写作变成了自己每天必须做、不做不舒服的事情。这样我们就不用愁学生作文写不好了。

三、自改自评,互改互评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都是学生交上来,教师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意见与点评,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学生往往只关心分数而不在乎作文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怎么改?这样教师的评改所起的作用就不大了。因此教师可作出这样的要求,学生在完成习作后,要求学生自己先作出点评,对自己的习作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也可以同学间互相写评语。可能有些老师会质疑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评?我们要信任学生,把好文章的标准告诉学生,比如好文章是要有鲜活的人物形象的,于是就要求学生在自评或互评时要留意这篇文章对人物的描写是否详尽细致,又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我相信这些学生是能做到的。当然,在开始的时候,教师要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去审阅自己的习作。我刚开始施行自改自评,互改互评的时候,也听到了学生的抱怨:不会改,写都不会,怎么改?正因为不会,才学。我鼓励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给的方法去评阅,你也能品评自己的或别人的文章。我开始的要求是学生不写自评或互评的,老师就不对你的文章进行点评,逼着学生去学会自己审阅自己的文章。学生一开始写的自评或互评相对简单,但一个学期下来,不用我要求,他们写好作文后都会自己写下点评意见,或叫同学帮忙写上互评意见。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自我检视写作的目的与态度以及所运用的写作技巧,他会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同学间互改交流不仅能扩大学生写作的角度与视野,还形成班级良好的写作氛围,这些都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致与水平。

作文教学虽然难度大,但只要能注重方式方法,多从学生实际情况,包括语文知识基础,个体接受能力水平等出发,关注学生学习习作的过程,多鼓励,少责备,循序渐进,悉心教导,我相信我们能在初中三年里,能把学生的作文能力水平稳步地有效地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参考文献:

5.初中材料作文修改 篇五

授课人:徐群授课班级:初三

【作文题目】(2012年四月调考作文)

请以“在路上,总有那么一盏灯”或“生命需要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写作要求】

“一盏灯”的理解可以比较宽泛,将“一盏灯”的喻意理解为人、物、理都可以。

议论文:要谈出对“一盏灯”对于生命的意义之所在,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而有说服力,论证清晰。

【考场作文】

生命需要一盏灯

⑴当我们行驶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中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而此时,生命需要一盏灯。人是在困难与挫折中成长的,而理想正是这盏灯。只有每一次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生命的光彩才能以饱满的姿态绽放。(此句扣住了“理想这盏灯”对于生命的意义。)

⑵倘若成功是孤岛上的一箱宝藏,那么理想便是乘风破浪的舟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正是有了理想之灯的指引,我们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认清方向。因为理想,史铁生不再颓唐不振,而在文学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为理想,李时珍迈开了尝遍百草的步伐;因为理想,哥伦布扬起了横渡大西洋的风帆;因为理想,贝多芬在失聪的恶劣条件下,勇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以上三个叙例都很空泛,缺乏概要分析);因为理想,顾城用黑色的眼睛,继续寻找着光明,我们需要理想,它是成功的航向。

(此段,作者将“理想对于生命的意义”转化成了“理想对于成功的意义”。)

⑶倘若成功是冬日里的凛冽寒风,那么拼搏便是驱散寒冷的暖阳。(此句句式工整,但表意有误)生命需要一盏灯,因而为了点燃理想之灯,我们需要拼搏作为火柴(话题转化为理想之灯需要点燃)。生命在于拼搏,只有当它们遇到了困难时,用拼搏这一最完整的姿态展现(有语病)。世界著名演讲家陈安之,在成名前只是一个毫无演讲经验的华裔男孩,但因为他有敢于拼搏的精神,才使得他如今能在数以万双目光前,展现他自信的一面。而正是这盏灯的光芒,引导他走向了光明的未来。

(此段,谈的是拼搏对于人生的意义。另外,中心句与下文没什么关系,读者不知道“寒风”、“ 暖阳”、“ 自信”之间到底有何关联。)

⑷倘若成功正是一把沉重的锁,那么乐观便是打开锁的金钥匙。你努力了或许不一定能成功,但你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坎坷,但是你能否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却是你在人群中碌碌无为还是在舞台上展现光芒的决定性因素。《老人与海》中有句话:“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用乐观来表达含义,显然太浅)霍金对众人来说肯定并不陌生,全身瘫痪的他思维却可以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飞翔。正是因为他乐观(文中没有阐述霍金怎样乐观呀),在确定了理想之灯后,顽强拼搏,克服种种困难,不曾为生理缺陷而失望的种种态度,才成就了他在如今物理学上的一代权威的地位。

(此段,试图再谈乐观对于成功的价值。)

⑸因为这盏灯,生命才灿烂。

⑹生命需要一盏灯,那就是一种勇于追寻理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只有当我们以理想作为航向,拼搏作为动力,乐观作为态度,生命之舟才会扬帆起航。

【病例分析】

整体上,主题不突出(或游离中心)

这篇文章初看结构条理较清晰,学生有一定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文章也点名“灯”指“一种勇于追寻理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可是文章主体部分不是写“灯”对于人生的激励和影响,而是写成功需要“拼搏”“乐观”去点燃“理想之灯”。因此,本文虽然开始“破题”较准确、简洁,但在行文过程中“渐行渐远”,逐渐偏移主题。如第⑴段“破题”—“生命需要一盏灯”之后,后面的分论点却依次为:理想之灯需要点燃,乐观对于成功的价值等等。

这样的文章,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两点,一是思维有偏差,二是学生刻意模仿典型句式来拟写分论点。重形式的模仿,轻思想的表达,这已是当前九年级学生写议论文的通病。就这篇文章而言,该生还很可能受到了“倘若„„那么„„”这一典型句式的制约,囿于“形”伤其“意”,使思维陷入了误区。

段落内,叙例未紧扣观点(主要是分论点)

各个段内的叙例,有两个方面的毛病。一是未扣住分论点叙例,而是未扣住写作重心“这盏灯对于生命的意义”来叙例。

第⑵段,李时珍、史铁生、哥伦布三个例子都未具体点明“理想之灯”给予他们或读者生命意义上的价值。

第⑶段,似乎在说“理想之灯需要点燃”、但为什么需要点燃,怎样点燃却未提及。

第⑷段,其实在谈“乐观对于成功的价值”,但怎样用乐观的心境去走向成功也未涉及。

【解决办法】

确定基点,展开思路

写作考察的是思维与表达能力,议论文的思维尤其需要缜密,即周密,细致。如何实现缜密呢?既然文章的第⑴和⑵段将中心论点确定为“理想之灯给予生命的意义”,我们就要以“理想之灯”为圆点展开思维:理想之灯有哪些作用?那些人在何种情况之下,凭借“理想之灯”,升华了生命价值等等。

思维为先,摆脱束缚

三段论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范式,如果再在这一基本范式上强加一些语言表达上的束缚,写好文章就越发艰难了。写论文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深刻性是衡量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所以认真确立几个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很重要,要让它们在一个共有的主题上交流,这样才能给人观点明确之感。在此基础上,一个分论点内部就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议论结构(由一个段落或几个相关段落构成),主要包括观点、例子(道理)、分析、结论这四个基本要素,否则就会给你残缺之感。再其次,这些要素应形成合力,始终紧扣分论点展开,使观点与材料,叙例与分析、观点与总结之间都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如果我们总是以头脑中固有的几个闪亮的排比句式来拟写分论点,再将观点与材料生硬地拽在一起,那必然导致本末倒置。

选好角度,适当叙例

每一个人物素材都是一座精神富矿,只要你选择了恰当的角度,都会有丰厚的收获。写议论文在观点确定后,挖掘素材与观点的契合点很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全过程地占有素材(而不是略知一二),全方位地审视素材,深挖一点开发素材。在叙例中,要扣住与分论点切合的关键词概括内容;在分析中,要扣住关键词作纵向分析,或横线延展。

【修改病文】

生命需要一盏灯

⑴当我们行驶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中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而此时,生命需要一盏导航的明灯来指引汪洋中的孤舟。人生漫漫,挫折失败在所难免,有了理想之灯的指引,我们就能坦然面对一切,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让生命绽放灿烂的光彩。

(此段的修改:自然地点明了生命与“灯”的内在联系,强化了灯对于生命的意义)

⑵理想之灯,彰显生命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正是有了理想之灯的指引,我们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认清方向、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因为理想,史铁生不再颓唐不振,而在文学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使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深深地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关注与热爱(纵向适当分析其价值)。因为理想,哥伦布扬起了横渡大西洋的风帆;尽管他的资助请求曾遭多国拒绝,但是,哥伦布没有放弃,他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着自己,历经四次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新航线,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传奇人物(横向适当分析其价值)。也因为理想,顾城用黑色的眼睛,永远追寻着光明。那么,我们呢?我们更需要理想,因为它指引着生命成长的方向。

(此段的修改:删掉了有关“成功”的表述,以突出主题,将写作的重心调回到“理想对于生命的意义”。强调了举例的典型性,由伤残到正常人,由中到外;增加了每个事例中“理想”对于生命的意义、价值的分析)

⑶理想之灯,引你走出低谷。华裔演讲家陈安之年轻时也曾迷路过,他从17岁到21岁,做过餐厅服务生、卖过净水器、电话卡等18项工作,21岁时,银行存款金额为零(扣住“低谷”)。在如此迥况之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安东尼·罗宾的一本书,一堂课,再次点燃了心灯,他从此树立了成为演讲家的理想,他坚信:“要跟成功者有同样的结果,就必须采取同样的行动”。他一路追随着安东尼·罗宾,最终成为了世界华人最优秀的成功学演讲家(扣住怎样走出“低谷”)。

⑷倘若没有安东尼·罗宾带着他一路走完这条理想之路,恐怕陈安之也会在黑暗中“泯然众人矣”。

(此段的修改:删掉了有关“拼搏”的内容,使主题集中在:面对生活窘况之时,“理想之灯,引你走出低谷”。)

⑸理想之灯,助你超越自我。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坎坷,能否以超越自我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你升华人生抑或碌碌一生的决定因素。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中,老人在第八十五天决心驶向远方的大海,他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令人钦佩,他的一句“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的豪言(扣住超越),让我们体会到了超越自我的悲壮力量。这股力量来自老人“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来自心中的理想之灯(具体分析超越的力量)。

(此段的修改:海明威的例子更能让人体会到“超越自我”或“悲壮”的力量,而不是乐观;所以首先调整观点,再调整分析的角度。本文叙例缺乏必要的分析,具体表现在例子虽多但未扣住中心来说,本段针对以上问题一一作了修改。)

⑹生命需要理想之灯,因为有了这盏灯,生命才会越发璀璨。

6.初中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研究 篇六

一、文体清晰 点明中心

一个优秀的文章必须能够清楚的呈现出文章的写作目的和意义,同时也要言之有物。例如记叙文的写作,文章应该以描写以及记叙为主,无论是记一件事,还是写人,都要有一到两个具体的事例。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不少学生认为记叙文不应该单单的记事写人,还要抒发情感,尤其是在表现文章的主题时更要大力抒情,导致文章情感泛滥;整篇文章支离破碎,如同一盘散沙。因此在指导学生修改时,记叙文的文体特征要首先讲明,然后,传授叙议结合的方法,再让他修改。确保整篇文章主题鲜明,文体清晰。比如一位学生写《我的父亲》,他选用的是记叙文,在作文中描写了关于父亲的多件事,每写完一件事都进行抒情和议论,有些议论和记叙的事件联系不大。虽然这篇文章表现了小作者对父亲的感恩和深深的爱,但是从文体上看,有文无章。对此,在作文修改时,教师指出要学会去粗取精,精选的事例要能够从不同的方面表现父亲的品格,接下来在进行情感的合理链接,有效地运用记叙语言叙事,画龙点睛表达对父亲的感恩。通过这样的修改指导,整篇作文的文体变得清晰,中心思想也比较明确了。

二、精选素材 优化布局

初中生的作文较多地选择了记叙文,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当中必须要注重事的选择,同时也要体现事件的典型性,运用以小见大的方式,用极为平凡的小事表现出人物的不平凡。但是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在写作过程中必须要精选材料,确保材料的真实性,避开博取感情分的事件。例如一位学生在写《我的母亲》这篇作文时,描述了这样一个事件:自己在离家几十里外的学校上学,半夜里突发肠炎,母亲毫不犹豫骑起自行车就赶到学校并带自己去医院就诊。学生选择的是典型事件,能够体现母亲的伟大。但是如果细细体味这一事件,又会觉得有些不合理,母亲骑行几十里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学校是会有值班老师或者是宿舍管理员值班的,学生用这样的事例虽然感人却显得学校不负责任,事件有些不合情理。在修改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合理成分,例如写母亲得知自己生病之后如何焦急等。

在记叙文的谋篇布局方面,学生往往采用的是平铺直叙的写法,从而使整篇作文没有悬念和波澜,进而难以突出中心。因此学生在修改作文时要加强倒叙、插叙和悬念等手法的运用,合理的进行过渡,从而优化文章布局。在修改议论文时,学生要注意检查论点与论据,确保二者的统一。

三、锤炼语言 增加文采

初中语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确保语句通顺和表意清楚,同时也要保障文章的连贯性。因此,在作文修改过程中必须认真通读文章,确保文章没有语病,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就一般情况而言,作文中需要灵活的运用语言。例如,一位学生写《我失去了诚信》时有一句话:今后我一定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但是失去诚信仍然给我留下了阴影,从而使我失去了更多的东西。这样的描述表现的情感不够深刻,语言也不具有文采和吸引力。可以这样修改: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誓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做到“言出必行”。然而,失去诚信的阴影却似幽灵一般缠着我,令我消沉。这时,我无意间读到了泰戈尔的一句名言:“如果你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你也将失去群星。”霎时,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失去太阳,可以欣赏群星,失去绿色得到的是丰收的金秋,失去了无忧的童稚,我们走进了成熟。

初中语文作文当中的修改是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学习需求,深入研究优化语文作文修改的方法,进而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地实施教学策略。

7.初中作文附修改评语 篇七

晨曦的薄雾还在街道上轻轻地弥漫着。雪儿蹦跳着来到了学校的办公大楼。这时候,大家都没有来到呢。她熟练地找到一楼最右边的办公桌窗前。

”呀!这个张老师,又没有关窗子。“雪儿小声地自言自语道。她呀,最喜欢张老师的办公室啦。桌子上总是放着一叠厚厚的作业本,旁边是一本语文和备课本,上面摆着个老花镜。右上角是一个老款式的地球仪,面对太阳的一面总是中国的版式图。地球仪下面是红岩牌的黑墨水;再旁边是多功能笔筒,里面有尺子、红笔、原珠笔等等。桌子左上角是一本有点发黄的日历,上面用灰黑色的字体清楚地写着”9月10日,中国教师节"。雪儿把手中的花儿轻轻地插进了老师的笔筒里,她知道老师最喜欢野菊花了。看着看着,她脸上泛起一片红云,洋溢着灿烂的微笑。两年前的事情又不知不觉地浮上了她的脑海……

6月1日,孩子最盼望的一天。可是这天,雪儿的父母又斗嘴了,妈妈回了娘家,爸爸整天在外面喝酒,留下雪儿一个人在家里哭。她恨爸爸妈妈,为什么连女儿的节日都不理?为什么!这时候,她的班主任张老师出现了,将雪儿带到了自己家里,把给自己女儿买的新衣服送给了雪儿,还留她下来吃饭、过夜。雪儿说,衣服太大,她穿不了。张老师说等你长大了穿。雪儿不好意思在张老师家过夜,老师硬是把她留了下来。雪儿哭了,她第一次在老师怀里哭了。从小到大,没有一个人对她这么好啊!这一年,雪儿10岁。

今天,她穿上了两年前的衣服,为的是要告诉老师:老师,我长大了!

8.初中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方法探究 篇八

分析病句的原因

[教学方式]

1.自主探究,读写结合。

2.引导―探究―发现―归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

我们常说“人吃五谷杂粮会生病”可是同学们你知道吗?句子也会生病的。我们把生病的句子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病句”。今天我们就做一位医生,给句子听诊把脉,为它开出一剂正确的处方。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2、突破方法:学会 修改病句 3、病句专练。

下面我们来牛刀小试一把,老师选择了四年来的中考题,给同学们四分钟的时间完成四道中考病句题。展现PPT (五分钟的时间)(学生人手一份试卷)我们通过这几道例题来概括病句常见的基本类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语意重复、语序是否合理。(板书)

找到了病句常见的基本类型,就如同医生了解了病人的病因一样,这远远不够,还需要全面地分析病人的症状,才能找出救治的对策。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相应病句类型下常出现的一些情况。

(1)成分搭配是否妥当(成分搭配不当)

主谓不当 现在,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预期的任务已经完成。

动宾不当 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主宾不当 他的家乡是广东顺德市人。

定中不当 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前后照应错误 学习是否努力,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方法:语感察觉法

(2)结构是否完整(成分残缺或重复)

A 缺乏主语 通过(删去)刻苦学习,使(或删去)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缺乏谓语 我们正在努力为(删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或加上“而奋斗”)。

缺乏宾语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加上“方法”)

B语意是否重复(语意重复)

例: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删去其中一个)情,以后再告诉你。

方法:提取主干法

(3)语序是否合理(语序不合理)

例: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职工中热烈地引起了讨论。(语感察觉法)

9.初中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方法探究 篇九

“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国唐代诗人贾岛,相传他初到京师时,一次,在驴背上得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来,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正琢磨不定时,撞上迎面而来的韩愈。韩愈问明情况后,不但没有责怪,倒帮他斟酌起字句来,说:“敲字好!”这就是“推敲”的由来。由此可见,修改不仅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写好作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但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作,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教师也被拖得精疲力竭,且效率低下。于是有人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上辈子不是人,这辈子改作文;白天上课写笔记,晚上点灯改作文。”而且学生并不领情,常是一塞了之,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朱自清先生回忆自己在中学教语文的经历时也感慨地说:“批改作文是一件最徒劳无功的工作。”其实,就达成文从句顺这个作文目标而言,学生的自改互改要比教师的批改有效得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改变传统的观念,将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把批改权交给学生,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相借鉴间接增强学生作文能力。通过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觉得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集体讲评,学习方法

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学生范文,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作文讲评课目标制定要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多而杂。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自己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定,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例如:苏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写一位教过自己的老师》。学生选择的事件多数欠典型,讲评课以此为目标,出示优秀的范文,让学生模仿。集体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如事件不够典型,再选择什么事件来写,理由是什么。反复评议,让学生懂得事件要典型,从而为学生修改作文打下基础。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无论是品味优秀作文,还是分析作文的得失,或者是推敲有疑义的词句,教师都不能简单地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自己品出味道来,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二、自我修改,锻炼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能够独立地修改自己的文章,才是作文评改训练的最终目的。通过学习教师的示范批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正跃跃欲试,都想急于“露一手”,想亲自“摘个果子吃”,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极好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循“多读”的原则,作文写完后,先轻声读一两遍,统观全文,边读边思考;接着逐句逐段地细读,边读边加批注,边读边改;改好后再进行复查,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同时教育学生要细心、认真、说真话,公正合理地自我评价,并养成自改自查的良好习惯。在这样不断地修改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学生互改,提高能力

在自己修改好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找伴,互相交换作品,安排学生同桌互改、优生互改、学困生互改、优差互改等方式。在批改之前,教师根据每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和具体要求提出一些要点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修改。之后要抽样检查,防止学生走马观花。针对学生不容易发现问题这一缺点,教师随时把一些修改的技巧传授给他们,此时可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给每一个人辩论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主角地位意识。但也要注意不要喧宾夺主,偏离训练重点,使学生真正做到在改中学习,在改中有所提高,学到他人的习作方法,提高分析、判断和口语表达能力,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气氛友好、平等、融洽,避免教师的单向灌输,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为以后自己修改作文做好准备。在互相批改中最关键的是关注学困生的具体表现,在活动中要采取相应措施,适度定标,放缓进度,做到起点低,反馈及时,多鼓励、勤表扬,善于去捕捉和呵护他们的闪光点,树立好写作的信心。

总之,作文不仅仅是让学生“写”完就了事,更重要的是“改”。只有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自改,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好,越改越好,只要能长期、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坚持下去,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修改作文水平,就能在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10.初中作文及修改评语 篇十

只要有爱,即使幸福跑的再遥远,温暖也会如期而至。

本以为这个假期,我会非常快乐,没想到,爸爸妈妈又要加班,原来的“疯狂五一计划”已经泡汤了。独自守侯着空空的大房子,我第一次感受到孤独寂寞是如此的难以名状。

我轻轻地下了楼。啊,下雨了,细细的小雨,慢慢地随着细微的风儿,飘下来,飘下来。花园里的花草变的那么的鲜艳,呈现出勃勃得生机与活力。雨后的空气夹杂着甜甜的湿润,雨后的天空,真的好美。

站在稍有寒意的天气里,我不觉打了一个喷嚏。“有雨的季节,虽然美丽,却似乎更缺少了温暖。”我想。

我将身体蜷缩的更紧,以此来让自己暖和一点。如果,这美丽的景色变得完美,我就不至于冒着凉意观看风景。

“你冷吗?我妈妈说穿的太少会感冒!”我循声忘望去,一个大眼睛的小女孩慢慢走过来。“你是在说我吗?”我问道。小女孩点点头,忽闪着乌黑的大眼睛对我说:“你应该多穿些衣服。”我的内心不知被什么搅了一下,全身翻腾起一种暖暖的液体,我不禁脱口而出:“好温暖”。

只有在这一刻,我才体会到,曾经,那些妈妈对我说的话语,都应该是至理名言,只不过,是我用一声:“唠叨”将其淹没;老师的严厉批评,都应该是我人生路上的美妙音符,而我却用一句“凶神恶煞”将其包装。

“温暖是什么?”小女孩好奇的问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温暖就是。。。。。。”我知道,她现在不会懂。我拿她的小手,向里吹了口气。“这就是温暖。”她疑惑的摸着小手,似乎在寻找所谓的温暖。突然,她使劲力气,将气球吹的好大,天真地说:“小姐姐,把温暖送给你”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甜甜地笑了。

世界是如此精彩,但它更应多一些温暖!

让我把温暖送给你!

上一篇:关于车间安全生产演讲稿下一篇:基督教圣诞节演出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