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2024-07-03

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精选6篇)

1.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篇一

六盘水市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六盘水市委政研室

〔内容摘要〕产业园区是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对我市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阐述,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管理产业园区调查报告

〔作者简介〕六盘水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紧紧抓住我市资源富集和基础工业较好的优势,把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的要求,贯穿于“十二五”规划的全过程。为全面落实规划,市委还结合发展实际明确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首要建园区、核心抓招商、突破在项目”的指导思想,各县(特区、区)党委政府进一步坚定了增比、进位、突破的信心和决心,抓机遇,抓关键,以加快产业园区发展为突破口,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结构,推动传统工业升级换代,适时调整工作机构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市上下形成了谋发展、思发展、抓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力推动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对此,我们对全市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

2010年8月以来,我市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平台,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在前期工作、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全市范围内已经在建或正在规划的产业园区共12个,规划面积总的为462.68平方公里。其中,省级产业园区2个:一是红桥新区(钟山经济开发区)。将原水城县红山工业集中区和石桥工业集中区合并开发建设,2010年4月正式组建,规划用地面积59.40平方公里。二是两河新区(红果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126.36平方公里。市级产业园区5个:一是盘县盘北(鸡场坪)产业园区。含鸡场坪园和柏果园,面积约40平方公里。二是水城县董地产业园区。包括董地园、老鹰山园,面积约36.92平方公里。三是钟山区水月产业园区。包括月照乡部分村、水钢片区、老鹰山镇部分村,面积约70平方公里。四是六枝特区木岗产业园区。包括木岗镇全部行政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五是郎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郎岱镇政府所在地及陇脚、洒志等,面积约5平方公里。县级特色产业园区5个:一是六枝特区岩脚产业园区。包括岩脚镇老卜底村、民乐村及高桥村,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二是盘县保田产业园区。含响水园、石桥园、新民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面积约5平方公里。三是水城县发耳产业园区。含发耳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杨梅现代农业产业园、都格园等,面积约20平方公里。四是水城县中箐产业园区。包括双戛乡内部分地方,面积约

10平方公里。五是钟山区大湾产业园区。大湾镇政府所在地及钟山区汪家寨,面积约10平方公里。

二、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抓规划,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在产业园区的规划中,各园区坚持产业聚集发展、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规划”的路子,融入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大格局中去谋划。强化产业园区规划与六盘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规划的衔接,以规划引领大企业、大项目向园区发展,促进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如红桥新区已于2010年11月29日前完成各项规划,并通过省市城规委审查;两河新区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研究两个规划已通过评审,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正在编制认证之中;董地产业园区生产发展规划,已于2011年6月经省经信委审查批复,园区控制性规划在2011年7月经六盘水市城规委专家评审通过。目前,各产业园区在空间上的战略布局基本形成,在产业布局上,基本形成了互有依托不重复、紧密相连而相互独立的格局,初步构建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破解了项目用地、村镇规划、城市特色三个难题。

(二)抓配套,园区功能逐步完善。在抓好规划的同时,四个县(特区、区)高度重视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突出“两手抓”,即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项目建设,争时间、抢速度,有效地加快了产业园区建设。在积极稳妥地做好土地征用补偿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加快推进园区水、电、路、气、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等配套功能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五通一平”、“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的建设标准,建立起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体系。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投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或自主建设“区中园”、“园中园”,形成园区建设的良性循环。如红桥新区、董地产业园区、盘县两河新区等园区的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

(三)抓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市各产业园区围绕重点产业,结合当地资源秉赋和特色产业,突出园区功能定位,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园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2011年1至10月,全市各园区修建标准厂房12.45万平方米,建成园区主干道总里程45.45公里;12个园区签约项目194个,开工项目114个。

(四)抓机制,园区管理日益完善。在推进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四个县(特区、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园区开发管理机制。目前已有红桥新区、盘县两河新区、水月产业园区、木岗产业园区、岩脚产业园区都成立了园区管委会;董地产业园区、郎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箐产业园区等成立了园区建设指挥部。管理机构名称虽不同,但专抓园区建设、发展、管理、服务工作的职能是一致的,有效地提升了园区运营质量和效率。

(五)抓制度,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一是各园区编制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项目准入办法》和《招商引资首问责任制》等政策措施,建立了对招商引资项目免费代办各项手续等工作机制,同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卡片和宣传册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发展;二是积极探索“无缝隙”服务模式。

专门成立了园区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组,加快园区建设用地报批速度;三是实行一个窗口办事、建立健全客商审批一条龙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开展了行政许可审批、非行政审批、缩短办事时限等工作;五是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大服务”的模式,建立起高效优质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把“一站式”办公、政务公开、办公自动化等各项工作统筹起来,提高为入园企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六)抓整合,多种投资模式运行。一是通过银行贷款,建立健全还贷机制,加强银政合作、银企合作、通过负债加大投入;二是积极探索发行股票、债券向社会集资的办法和渠道;三是放宽政策限制进行融资,引进具有资本和建设实力的大型企业和投资集团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强城市经营;五是充分利用各类开发投资公司对城市有形、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增强资本的流动性和放大效应。

三、当前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辛努力,我市产业园区建设步伐迅速加快,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的加速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果,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但在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建设滞后。我市12个产业园区中,除了红桥新区、两河新区、董地产业园区有完整总规和详规外,有一部分产业园区只有一个总体规划,如木岗产业园区和水城县中箐产业园区,详细的产业布局规划还在制定之中;有些园区如盘县的盘北(鸡场坪)产业园区、保田产业园区和水城县的发耳产业园区既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全市除了红桥新区、两河新区、董地产业园区、木岗产业园区等园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建成企业服务中心等设施外,大多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水、电、路、气、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七通一平”难题,园区整体档次还不高。

(三)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统一。在园区建设中,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是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建设用地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市府发[2010]19号)文件精神的标准给予补偿。但是部分群众以土地补偿低为由上访,并且到现场阻碍施工,导致场平工作进度慢。

(四)项目招商难度大。部分园区开发建设受地域条件制约,投资成本高,园区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引进的项目规模小、档次低,占地面积大、产业关联度弱,项目质量不高、且污染环境;有的园区产业规划定位明确,但招商中仍存在“饥不择食”现象,难以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配套。

(五)管理体制亟待规范。一是管理机构不明确,干事力量难凝聚。虽然大部分园区都分别成立了园区管委会或指挥部等机构,也组建了园区开发建设领导班子,但有的园区管委会和指挥部都是临时机构,人员从不同单位借调,影响了园区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有的园

区至今无任何规划和审批手续,工作不知从何开展。如保田产业园区、盘北工业园区和发耳产业园区至今总的发展规划还未制定出来。

(六)园区建设进度不一。全市12个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只有红桥新区、董地产业园区、水月园区、木岗产业园区和两河新区抓得较紧,成效比较明显,其他园区抓得不紧,强调客观原因多,等待观望,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主观努力欠缺。以致形成市里抓的几个园区速度快、成果显著;县抓的园区在动、应付检查;乡镇园区不动、强调客观条件的态势。

四、进一步强化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园区发展布局,推动园区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是统筹规划。根据“十二五”规划及全市产业发展重点,结合各县(特区、区)实际,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备、有机链接的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推进产业加快集聚。二是突出重点。加强对园区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促进资源共享。在政策、资金方面予以倾斜,重点扶持积极性高、抓得扎实的园区,打造集聚效应显著、辐射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带,力争经过5年努力,率先把红桥和两河新区打造成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把水城县董地产业园区打造成“贵州省示范园区”。三是集约用地。大力推行园区向山要地,建设山地梯田式产业园区,大力推进代建或租(购)标准化厂房工作,建设多层、通用厂房,提高投资强度,提高土地使用率;建立项目退出机制,如根据不同行业设定最低投资强度或一年内最低投资总额等,对个别“盲目圈地、多征少用、征而不用”的项目,合理引导其退园,消除园区“开而不发”现象。四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坚决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企业项目入园,大力发展园区循环经济,减少园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力求把每个园区都建设成为“生态型、园林化、循环式”的现代产业园区。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而基础设施建设则是产业园区吸引项目落地的前提条件,也是能否引进项目、留住项目、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市资源富集,资源深加工链条拉长,产业进入园区尤为重要,招商引资的成败,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程度(硬件)和全程为客商服务(软件)的建设。因此,各园区在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基础设施方面要不断完善、配套,千方百计落实省政府规定的“五通一平”、“七通一平”、“九通一平”不同级别园区的建设标准。

(三)以招商引资为核心,外引内扶推进项目落地。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主导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和产业优势,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为总抓手,加快建立改善投资环境的长效机制,完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惠政策,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方式,推进重点项目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侨引商、以台引商、以外引商、以友引商、以商引商、以情引商、网络引商、媒体引商等,多形式、多渠道引进资本、引进产业。采取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配套措施的方式重点招商,做

到“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与此同时,注重发挥本地大企业的优势,激励他们在园区投资建设和延长产业链的积极性,整合力量加快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开发储备,狠抓重点项目,搞好项目的洽谈、签约、落地、发展全程服务,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和项目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四)健全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园区工作职责。已经成形的和正在筹建的园区,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抓紧理顺管理体制,同时明确管理机构和有关责任人职责和负责园区的具体工作。在健全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抓紧完善园区的总体规划、编制相关的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的配套等工作,使产业园区的建设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五)创新园区开发模式,促进园区多样化发展。从当前我市产业园区的开发模式看,总体是以政府为主导,参与从规划设计、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到厂房设施建设全过程。政府在扮演开发商角色的同时,也承担了过多的投资风险。建议引入公司制开发模式,从开发到管理全过程运用市场手段,减少行政行为,逐步将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化为企业行为,由开发企业将土地生产力、设施使用率以及地产的租赁和销售作为业务,以投资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并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来获得收入,使政府降低投资风险,转移投资成本,并由此获得税收收入,实现政府与开发企业“双赢”。

(六)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助推园区加快发展。环境是最大的竞争力。投资环境是是园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不断增强“环境谁优我更优、服务谁好我更好”的宗旨意识;树立“您带项目资金来,剩下的事我们办”的服务理念;全心营造“亲商、安商、帮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建议把园区作为今后的新城区、“经济特区”来建设,按照“合理规划、超前设计、提前建设、确保需求”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搞好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一是稳步推进配套功能设施建设。逐步在园区内设立金融服务、商贸中心、职工住房、文教卫体、公共交通等设施以及治安机构,建设企业服务中心、培训体系,改善园区企业和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加快土地征用开发。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园区可预留部分土地作为园区行政管理及生活设施的商业性开发;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认真搞好园区规划范围内生态公益林和农保田的调查摸底,做好生态公益林和农保田的置换,降低土地报批门槛和开发成本;积极协调争取上级有关部门调整出台新的土地优惠出让政策;出台区域范围内工业用地统一补偿标准,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征用、拆迁和安置工作。

课题组成员:马勇赵丽蓉王国宏

编辑:胡志军

2.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篇二

1 发展优势

1.1 地理优势

武都区地域偏僻, 中药材主产区大都在偏远的高山地带, 远离交通主干道, 空气清新, 气候宜人, 水质纯净, 土壤未受污染, 境内药材资源丰富, 具有发展绿色中药材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1.2 气候优势

武都境内海拔600~3 600 m, 年平均降雨量400 mm左右, 平均气温14.7℃, 无霜期150~270 d, 属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武都区是著名的药材之乡, 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温暖湿润, 光热资源比较充足, 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特别是地道药材产区, 海拔在1 600 m以上, 病虫害种类少, 危害程度低, 有利于病虫害的控制, 从而降低农药残留污染, 利于发展绿色中药材产业。

1.3 资源优势

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 被誉为“千年药乡”。现有可开发利用中药材1 270余种, 其中红芪、党参、当归、大黄等药材远销海内外, 其中“米仓红氏”、“武都黄连”饮誉中外, 是甘肃省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最适宜各种中药材的生长发育, 常年收购量在30 t以上的有50多种。其中以植物类药材分布最广, 产量最大的主要有党参、当归、红芪、大黄、杜仲、柴胡、连翘、山茱萸、半夏、天麻、板蓝根、银杏、黄精等。独特的资源优势, 良好的药性使武都区中药材更具有竞争实力。

1.4 种植初具规模

近年来, 武都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规模发展, 现已取得红芪的地理标志保护认证, 特别是近5年省上加大了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 现已形成以武都区安化镇米仓山为主产区、种植面积达4 000 hm2的红芪生产区;以磨坝乡、汉王镇为主产区, 种植面积达666.67 hm2党参生产区, 以佛崖乡、甘泉乡为主, 种植面积近666.67 hm2的柴胡和板蓝根生产基地, 以洛塘镇、三河乡为主的666.67 hm2杜仲、山茱萸等林木药材生产基地, 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1.5 药材加工体系逐步形成

截至目前, 全区有中药材加工企业20多家, 从业人员上万人, 年加工各类药材逾4 000 t, 总产值6 000万元, 增加值900多万元, 实现利税450万元。其中:甘肃佛仁制药厂生产46个品种需要的239种药材, 70%产于武都区。陇南康源药业有限公司是陇南市唯一通过GSP《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中西药批发、收购、销售的股份制企业。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家, 陇南明月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以武都区自产药材为主, 加工精、普切片800余种, 营销省内外。

2 发展意义

2.1 是武都区农民致富的重要出路

为了使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区委区政府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立足自然优势, 提出“特色兴区, 特色富民”的重大举措, 发展壮大特色支柱产业, 使武都区中药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 市委、市政府把中药材、核桃、花椒、油橄榄确立为农业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使武都的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2.2 绿色中药材成为新的生产要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更加注重食用药品的安全性和保健性, 生产绿色中药材已成为当前药材生产的主旋律。选择优质道地药材的生产基地, 从道地药材品种提纯复壮入手, 通过规范化种植加工, 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 达到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中药材[4,5]。

3 存在的问题

在政府的引导下,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产业的发展处于传统生产方式向规范化种植方式过渡的初级阶段, 产业化生产受环境、市场、技术和经营体制的多重制约, 道地药材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存在着许多问题。

3.1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 政府虽然投入大量工作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上, 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科技力量仍处在最低层。虽然武都区是中药材生产大县, 已成立了技术指导机构, 配备了技术人员, 但整体来看, 武都区从事中药材的研究人员仍然严重匮乏, 在中药材品种的引进、道地药材的提纯复壮、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范的制定、解决传统加工方法造成的二次污染等方面的科研力量严重不足, 工作明显滞后。尽管已建成了质量检测站, 但由于缺少专业的检测人员, 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有效成分检测等工作还有待开展, 影响着全区中药材品种引进筛选、标准化生产等工作。制药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和已有产品的二次开发力度不大, 自身研发力量也相对较弱;基础设备也比较落后, 研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3.2 缺乏强有力的加工企业和大型药材市场

目前, 武都区中药材以农户种植、商贩收购为主, 加工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 生产条件滞后, 技术工艺较落后, 管理粗放[6]。特别是生产设备更新换代迟缓, 生产能力低下, 成本高, 药材的附加值低。

3.3 市场基础薄弱, 信息物流效率低

药材市场由于基础建设投入不足, 多年没有更新和改造, 普遍存在仓储条件简陋、包装简单粗放、转运设备缺少、药材仓储流转损耗多、信息交换和现货交易效率低等问题, 因此, 不仅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中药材市场需求和贮运高效率的要求, 而且由于信息、设施和条件的限制, 无法在全国中药材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难以吸引超大商户和大型制药企业入住。

4 发展对策

4.1 健全完善服务体系, 提升产业开发水平

中药产业化发展, 科技创新是引擎, 是第一推动力。要整合科研力量, 走开放联合攻关之路, 创新机制, 围绕中药产业化发展, 通过以下3个方面工作来提升产业的开发水平:一是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加大道地药材新品种的选育和提纯复壮力度, 提高良种的覆盖率, 积极促进企业、合作社参与到良种繁育生产工作中, 从原种、良种、种苗三大环节建立种苗生产体系, 形成稳定的中药材育种繁育体系;二是加强田间管理研究, 制定生产标准。从种子处理、种苗的分级到田间水肥的施用量、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 掌握科学的数据, 加快制定可行的种苗质量标准、分级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标准, 健全中药材种苗质量、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接招收一批种植、加工、营销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注入产业开发的新鲜血液, 提高产业研发能力。加强与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互动, 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为顾问, 指导产业发展。选一批有上进心、有文化、懂技术的中青年农民进行集中培训、走出去培训, 不断壮大武都区科技种药队伍。

4.2 加大科技资金投入, 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

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特色产业开发专项资金, 用于标准化建设中道地药材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新品种选育、最佳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的研究与推广[7,8]。为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立夯实基础, 建立四大道地药材为主, 其他主栽药材为辅的药源生产基地, 生产绿色药材。

4.3 培育龙头企业, 延长产业链条

通过对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实施整合重组、规范提升的方式, 使武都区中药材加工企业通过GMP认证, 争取省级龙头企业,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提高产品品质和档次, 突出抓好营销策划, 扩大市场占有率, 培育经济增长点, 实施品牌工程。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与药农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 分担药农种药的风险, 拉动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 不断扩大中药材加工企业和市场, 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4.4 重点扶持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一头连着农户, 一头连着市场, 要采用“合作社+科研+基地+农户”的中药材生产模式, 大力发展基地药材生产[9]。切实开展种植、采制新理论的研究, 组织科研力量制定相应的SOP, 力求药材质量稳定, 力促中药材种植、管理、科研、质量、销售 (出口) 一条龙的形成。扶持形式可采用资本金注入、以奖代补、土地流转补贴等方式。

参考文献

[1]杨燕, 潘水站, 张杰.陇南山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8) :374-375.

[2]李巧弟, 张密珍, 杜巧霞.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J].宁夏农林科技, 2007 (4) :64-65.

[3]何晋武, 祁永安, 石利兵.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5) :60-64.

[4]何伯伟, 潘慧锋, 罗仁宏.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 2006 (1) :6-10.

[5]魏玉琴.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定西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甘肃农业, 2003 (11) :53-54.

[6]白杨, 马玉明, 刘贵祥.陇南地区中药材资源与生产现状及开发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 2002 (3) :43-46.

[7]李小鹏.全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现场会在武都召开[N].陇南日报, 2010-10-26 (1) .

[8]丰志培.安徽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探讨——基于产业链视角[J].安徽科技, 2013 (1) :8-10.

3.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三

一、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来抓,着力推进蔬菜产业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标准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的集约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有效供给、功能多样、优质高效的现代蔬菜发展新格局。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市高效农业中发展最活跃、效益最明显的主导优势产业之一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成为了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产业载体之一和全市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量产值稳步增长。20xx年,全市蔬菜瓜果播种面积、蔬菜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91.6万亩、126万吨和20亿元,比20xx年的83.3万亩、107万吨、16亿元增长10%、17.8%、25%;蔬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14.5%,蔬菜产业与粮食产业、畜牧业一起构成了全市农业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势头。

(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基地形成。经过多年来的统一规划和发展,形成了XX县民族乡的辣椒、撮镇的香葱、长临河镇的小萝卜,XX县朱巷镇和陶楼乡的甘蓝、罗塘乡和左店乡的马铃薯、吴山镇的三瓜、北部地区的草莓,XX县上派镇的瓠子、铭传乡的大葱,XX区大圩镇的浅水藕和茭白,XX区三十岗的早西瓜等一大批规模种植、配套齐全、优势明显,“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多乡(镇)一业的特色区域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产量已占全市蔬菜总产量的30%以上。

(三)设施栽培快速发展,科技支撑作用明显。稳产高产优质的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不断增加,蔬菜产业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到底全市蔬菜设施栽培面积达11.6万亩,其中大中棚面积8.5万亩,比20xx年增加2倍。科技进步加快,选育出叶类菜、茄果类、瓜类、豆类等新品种100多个,引进蔬菜新品种150多个,示范推广优良新品种70多个。设施大棚、健康栽培、两网-膜覆盖、泥炭育苗、嫁接换根、频振灯杀虫、黄板诱蚜等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得到大力推广,蔬菜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四)加工龙头企业壮大,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全市现有规模以上蔬菜加工企业26家。20xx年,全市蔬菜加工量5.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产品精深加工和外向度不断提升,远销东南亚和部分欧美国家,出口创汇877万美元。两家较大规模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拉动产销流通明显,交易量达85万吨,交易额19亿元,其中周谷堆批发市场蔬菜日交易量2000吨,年交易额超过15亿元。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各类蔬菜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达到175个,带动6.5万农户从事蔬菜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五)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品牌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监管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优质、安全、生态的蔬菜生产大幅提高,到20xx年底,全市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瓜菜基地32个,无公害瓜菜产品认证数47个,绿色食品12个,有机食品6 个,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35万亩,占常年性蔬菜面积的76%。“徽之皇”酱菜、“丰绿源”草莓、“大圩”蔬菜、“三十岗”西瓜等一批全国和地方著名品牌,在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六)政府引导作用显现,多元投入机制初步建立。以来,市县两级不断加大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至20xx年市本级财政投入到累计达到43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明显,吸引了社会资金投资蔬菜产业开发,其中设施栽培中的民间资本投资已达75%以上,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业主投入,社会参与,信贷支持的蔬菜生产投入机制。

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当前合肥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规模化发展速度偏缓,集约化经营程度偏低;二是主导产品不明显,产品品种多样性、季节供给均衡性与市场需求尚存差距,蔬菜产业结构仍需大力调整;三是块状产业带优势不突出,设施栽培面积小,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四是龙头企业偏少且带动力不强,加工能力弱,加工层次低,竞争力强的产品品牌不多;五是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服务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六是产业规划滞后于我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进程,规划引导产业集聚的效应尚未充分发挥。

二、加快我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加快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是保障城市生活必需品有效供给中带有全局性的大事,是构建我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市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蔬菜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大提升。

(一)确立发展目标,推动蔬菜产业跨越式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统筹为总揽,围绕我市农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和发展定位,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立足大平衡、面向大市场、推进大生产、打造大品牌、促进大流通、实现大提升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保障供给、助农增收为目标;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壮大蔬菜产业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强核心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实现基地规模化,产品优质化,加工龙头化,经营产业化,营销网络化,服务社会化,将蔬菜产业打造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业支柱产业,初步建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具有合肥特色的现代蔬菜产业,逐步成为全省现代蔬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机制示范基地,优质安全蔬菜产品生产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居民创业基地;现代蔬菜技术、信息和人才高地;蔬菜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等“三个基地三个高地两个中心”。

到20xx年,全市建成蔬菜播种面积120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60万吨,商品率达到70%;初级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蔬菜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加工业产值突破5亿元,新增创汇能力2000万美元;生产环节吸纳农村劳动力25万人就业,服务、加工、流通等环节提供城乡就业机会8万个。基本建成产业支撑服务网络和技术体系,争取申报批准15~20个绿色蔬菜品牌,5~10个有机蔬菜品牌。蔬菜基地的年生产水平领先全省,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全市人均蔬菜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均衡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加工增值的三大目标。

(二)创新发展理念,打造蔬菜产业发展新优势

——用科技兴菜理念保供给,打造蔬菜生产新优势。大力发展蔬菜设施栽培,加强蔬菜科技园区建设,着力推广优质品种和绿色(有机)生产技术,依靠科技优化蔬菜产业布局和结构,增加优质特色蔬菜供应,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需求。实现由粗放种植模式向集约高效种植模式转变。

——用城乡一体理念拓功能,打造产业增值新优势。按照城乡一体、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要求,跳出蔬菜抓发展,统筹蔬菜产业与城乡经济、蔬菜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集生产、观光、休闲、科普、体验、购物为一体的现代观光蔬菜产业,拓展产业增值新空间。实现由单一提供生活产品向提供生活和精神产品并重的转变。

——用工业化理念促增效,打造产业经营新优势。着力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三位一体”联动,培育发展一批整体实力强、带动作用大、机制灵活、盈利能力强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扩展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农户为主、多方参与、多样合作、自愿组合、民主管理”的原则,积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竞相发展,走规范化提高、规模化发展的路子。完善蔬菜专业市场信息网络,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实行连锁配送,推动蔬菜产业化经营,打造优质蔬菜加工、外销大市。实现由传统园田式自产自销向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转变。

——用标准化理念求提升,打造质量管理新优势。推进蔬菜品种优质化,实现生产标准化,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蔬菜产业标准体系。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法流转,优化蔬菜土地资源配置,提高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坚持“商标兴菜”、“品牌兴菜”,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蔬菜品牌化发展新格局。实现由数量型向优质安全型转变。

——用社会化理念强服务,打造促进发展新优势。探索推进蔬菜农技推广改革,强化体系支撑;抓好各类服务载体建设,强化服务支撑;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抓好新型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蔬菜产业的技能培训,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实现由松散型服务向体系型服务的转变。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蔬菜均衡供给

1、优化三大重点区域布局。坚持“水生和旱生并进、设施和露地并举、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并重”的原则,按照“一线抓提升、二线抓扩张、三线抓合作”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增强常年均衡供给的能力。一是近城区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在大圩、三十岗、南岗等地,建设兼具保障供应,满足市民农业认知、观光休闲、农事参与,发展集研发、展销为一体的现代蔬菜示范基地,推广无公害栽培、无土栽培等新型栽培技术和高产优良品种,提升蔬菜产业档次。二是郊县蔬菜生产基地。此区域基地面积大、分布广、总量多、品种丰、条件好。按照“百亩起步、千亩连片、万亩发展”的标准和无害、营养、时鲜的要求,重点推进设施栽培,扩大优质、高产、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生产。重点建设三河和下塘现代蔬菜基地、肥东和长丰反季节等四大瓜果(食用菌)基地建设。三是周边地区蔬菜供应基地。围绕省会经济圈建设,发挥XX市场、技术等优势,加强与周边六安、巢湖、淮南等地市合作,共建具有地方资源特色的露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到 ,三线合作蔬菜基地面积达到3万亩,满足市民多样化、高品质化的“菜篮子”产品需求。

2、打造两个特色蔬菜产业带。本着因地制宜、凸显优势、优化生态、促进增效的原则,在巢湖沿岸、合铜路两侧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带,促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提升。一是造就沿巢湖圩畈区的水生蔬菜产业环带,充分发挥丰富的水生资源优势,在沿巢湖三个县区八个乡镇规模发展浅水藕、茭白、水芹等水生蔬菜种植,到20xx年总面积达10万亩,形成“十万荷花、百里长廊”,农民增收、城市添绿的旅游农业景区。二是建设合铜路沿线蔬菜产业带,将XX县上派镇、严店乡、三河镇蔬菜基地新老连片,扩点成带,巩固老基地,联动新基地,建成绵延20公里的全省高速公路上首条绿色蔬菜观光带。

3、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坚持“稳定总量,提高质量,保障本地,扩大外销”的原则,把品种调整与农民增收、市场均衡供应和增强蔬菜产品综合竞争力结合起来,优化我市蔬菜品种和种植结构。按照品种结构的季节均衡分布和规模集中连片种植的要求,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突出特色,筛选宜种品种,抓好冬春季大宗蔬菜、夏秋季反季节蔬菜、早春季设施蔬菜、冬季冬闲地(土)间套轮作蔬菜的生产,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在保障市内市场均衡供应的基础上,面向北方冬春淡季市场和沿海夏秋淡季市场扩大生产销售。促进我市蔬菜生产由季节性栽培向“四季常青”转变。

4、多措施保障均衡供给。一是实行错时播种,适当延长播种期,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均衡和拉长上市时间。二是兼顾鲜销和加工,防止出现蔬菜过度集中上市。三是运用现代科技和设施条件实现蔬菜淡季上市。四是结合蔬菜产业的发展,同步配套推进蔬菜气调(冷藏)库建设,避峰上市,延长蔬菜供应时间。逐步实现蔬菜供给的“淡季不淡,旺季不烂”。

(四)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推动产业规模经营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于种植总量的率先突破。必须以扩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化,不同层次的蔬菜生产基地为突破口,不断扩大规模生产,增加种植总量,转变生产方式。

1、蔬菜园区建设。包括蔬菜科技示范园和蔬菜产业园。蔬菜科技示范园,发挥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示范推广作用,配套建设保护地栽培设施(不少于栽培面积的60%)、喷滴灌设施、育苗设施、培训设施和科技示范试验及生产基地。蔬菜产业园,运用工业开发区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进行基地设施建设配套,引进蔬菜生产、加工、科研企业和种菜大户进园生产,使之成为蔬菜科技示范基地、产业集聚的平台、带动农民增收的载体、展示现代农业的窗口。

2、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建设50万亩高标准的蔬菜生产基地,其中水生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旱生蔬菜生产基地40万亩。基地建设达到水、电、路、沟、渠配套,做到旱能灌、涝能排,田间主干道硬质化,方便生产和运输,实现规模化生产,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3、蔬菜设施栽培建设。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着力发展和推广单体大棚、联栋大棚、中小棚、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栽培,提高产量、增强抗灾能力、增加经济效益。20xx年全市蔬菜设施栽培面积达20万亩。结合生态旅游,发展融生产性、休闲性、生态性、寓教性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型和种植、采摘体验型的蔬菜产业。结合城郊景观大道建设、乡村田园化道路及水渠建设改造,建设瓜果蔬菜绿色走廊,探索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优美、农民收入增加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蔬菜种苗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蔬菜良种繁育体系,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市蔬菜种质资源的潜力和优势,整合蔬菜科技创新力量,以丰乐种业、江淮园艺研究所等为核心,加快蔬菜瓜果类新品种选育和繁育基地建设,加快蔬菜园区苗种工厂化生产园区建设,加速蔬菜苗种产业化生产,增强供苗供种能力,壮大合肥蔬菜种业。鼓励和支持各类蔬菜育种企业开展蔬菜种资源基因库与品种创新基地建设,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立足我市蔬菜生产区域布局和特色,着眼国内外市场需求,采取招商引资、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综合措施,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联结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拉动力强的蔬菜产业龙头企业,着力构建起点高、规模大、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带动基地扩张,增加生产总量。

把蔬菜加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快发展优势蔬菜产品精深加工,主攻产品增值,努力形成多元化、系列化、专业化的产品加工体系,提升产业集成度。重点抓好长丰双墩镇和周谷堆批发市场加工配送基地,蔬菜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加快合肥兄弟食品公司、合肥徽之皇公司、合肥金绿公司等加工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拓展加工项目,促进增资增产。

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推动标准化入户工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蔬菜基地建设和品牌认证及标志管理。加大主导产业品牌建设力度,整合现有产品品牌,引导已形成产业规模、知名度较高、特色鲜明的源产地产品申办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对开发名牌产品突出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到 20扶持40个“品牌”蔬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从而创建多层次品牌体系,放大品牌效应,提升我市蔬菜产业的竞争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要求,把规范、培育和壮大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蔬菜协会、蔬菜经纪人等放在突出位置,鼓励支持蔬菜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乡镇和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村建立蔬菜合作社或专业协会。进一步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作行为,保障会员合法权益,增强凝聚力,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行之有效的蔬菜产业化经营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产销融合,互动共赢关系,发展“订单蔬菜”,不断提升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六)构建新型流通体系,提高蔬菜市场化水平

按照“整合资源、强化功能、提升档次、规范管理”的要求,发挥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周谷堆等现有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升级改造和业态提升,强化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交易系统建设,使之成为保障合肥、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大型现代化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依靠社会力量,吸纳各种资本,投资流通领域,改善农贸市场蔬菜经营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全市蔬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发挥调节蔬菜供求、质量引导、预测预报等作用。依托蔬菜批发市场、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等,加大蔬菜冷链建设,构建城市蔬菜直销配送体系,加快蔬菜产品销售向净菜化、速食化、包装化和超市化方向发展。到年,建设100个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网店,达到质量、品牌、设施、标准四个统一。从而构建以批发市场和加工物流配送企业为枢纽,各种零售店、专卖店和集贸市场为终端,现代营销方式和技术手段为支撑,高效畅通、便民利民的现代蔬菜流通体系。

(七)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促进产业安全发展

1、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在认真实施现有国家、省市蔬菜产业标准的同时,按照科学、规范、统一的原则,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生产过程与生产环境并重,尽快完善与蔬菜质量安全有关的各项地方标准,重点制定和落实生产技术规范,大力推行产加销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形成与国家、行业标准相配套的地方蔬菜标准化体系。

2、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支持蔬菜科技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蔬菜重点生产乡镇可根据需要设立蔬菜技术推广站,行政村配备1名专职农民技术员。大力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生产、流通、加工各环节及各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通过聘请技术顾问等形式寻求智力帮助。强化技术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蔬菜技术人员和菜农进行培训,力争在2-3年内,使每个基地都有一批科技带头人,每户菜农都有1名技术明白人。加强科技示范,组织市、县(区)农业技术人员定点指导帮扶,强化示范引导,加快蔬菜产业建设步伐。

3、健全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市级蔬菜检测机构设施建设,加快乡镇蔬菜速测点和市场、超市、重点加工企业检测点建设,强化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检测工作,完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推行产品分级包装和标识管理制度,促进蔬菜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的检测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实现蔬菜从菜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安全控制。

(八)扩大对外开发,增强蔬菜产业外向度

1、突出招商引资。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工作新机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合作伙伴,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注重产业链配套招商,主动承接江浙沪地区蔬菜产业基地外移,着力引进种源生产、精深加工和配套产业等方面的龙头企业和技术、资金密集型重大项目,加快我市蔬菜产业从招商引资为主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向引资、引技、引才、引管理结合的转变,向产业集聚、企业集合、资源集约的转变。

2、强化周边合作。围绕省会经济圈建设,推进六安、巢湖等地我市的三线蔬菜基地建设,发挥省会城市辐射带动能力,逐年扩大供肥蔬菜基地规模,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九)完善发展保障机制,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坚持把做好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放在保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和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性保障的战略高度来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落实发展措施。加强部门联动,商业、经贸、工商行政管理、卫生、质检、金融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形成合力,促进我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

2、科学实施规划。各地要按照“大基地、大市场、大龙头、大服务”的总体要求和《XX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2)》的要求,认真研究本地资源、区位和布局特点,按照市场需求规律,制定各自的蔬菜生产发展规划,明确分阶段的实施重点和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年度发展任务,抓好分布实施。突出蔬菜基地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定《XX市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保护办法》,把我市蔬菜基地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各地要统筹好蔬菜基地建设选址与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的协调一致,将其列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利用、严格保护、分级负责,逐步改变蔬菜基地因城镇扩张“边建边占” 的现象。

3、强化政策支持。加大XX市《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和放大财政资金的引导功能,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和外资投资蔬菜产业开发,推动蔬菜产业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有关促进蔬菜产业的项目和资金,健全蔬菜产业发展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实有关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政策,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引导种植大户、蔬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蔬菜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促进蔬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加快蔬菜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经营进程。

4、建立保险机制。探索将政策性商业保险引入蔬菜生产和销售领域,建立蔬菜产业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逐步建立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和农户广泛参与的蔬菜保险保障体系。不断创新蔬菜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衔接,共同研究相关担保和贷款办法,解决蔬菜大户和菜农融资难的问题。

5、突出应急保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蔬菜供给应急保障机制,完善蔬菜市场有效供给应急预案,认真落实预案的各项保障措施,提高应对处置能力。建立蔬菜市场异常波动防范制度,构建反应及时、处置得力、防范严密、化解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应急时调得出、运的进,努力维护蔬菜市场供给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稳定。

由于人增地减,农业生产基础较弱,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贵州省粮食生产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

贵州省一直重视粮食生产,长期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由于人增地减,农业生产基础较弱,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贵州省粮食生产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

一、耕地资源潜力

1、严格建立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发展。认真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使现有70%耕地用于种粮,奠定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

2、加强以水利建设和实施坡改梯工程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贵州是个喀斯特的山区省份,基本农田建设普遍薄弱,保灌面积小。而形成中低产耕地的主要原因,其中占比重大的旱地普遍是坡度大,土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为此,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本农业田建设,增强抗灾能力,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面积,是构建粮食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按“九五”全省年新增17.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的速度,提高到每年新增25万亩,以每亩新增粮食100公斤计,至20xx年粮食总产可增加30万吨以上。

我省自xx年开展了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12年累计实施912万亩,使近50万亩坡耕地变成稻田,使14686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12年累计增产粮食160.9万吨。今后我省将继续实施坡改梯,以现在的速度,至可使粮食总产增加80万吨以上。

3、加强以培肥地力为中心的中低产田(土)改造,全面提高耕地肥力。通过增施有机肥,大力发展绿肥,推行秸秆还田,结合进行“瘦变肥、薄变厚、坡变梯”的土地整治和推广等高带状种植、绿肥聚垅、免耕栽培、生物固埂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环境,单产可提高近50%。按全省计划每年改造50万亩的进程,至20累计可改造中低产耕地300万亩,粮食总产可增加30万吨以上。

4、加强防治土地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贵州农业发展要根本解决长远的粮食问题,有效地增强粮食发展后劲,必须树立依靠全部土地的观点,合理开发“四荒”耕地。从现在起至年,若以20个土地大县,每县垦复3万亩,40余个中等县,每县垦复1万亩,加上其它零星分散荒地与废弃地的利用,全省耕地增加100万亩左右,使粮食总产可至少增加约24万吨。

二、生态条件潜力

贵州虽然地处高原,但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影响,气候较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为农业综合开发与粮食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据农业部xx年《中国南方粮食结构优化研究》资料,认为贵州生态气候条件对粮食总量的近、中期理论预测,其粮食总产潜力为1468.7万吨,潜力指数为43.16%。这些都说明贵州在充分利用光温水资源条件、提高耕地利用潜力和提高复种指数,粮食总产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64.4万吨。

三、生产条件潜力

1、开发冬季农业,利用冬闲耕地扩大复种面积。目前,贵州夏粮比重仍然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约仍有500万亩冬闲田土的影响。近期除保留少数冬水田、囤水田之外,应采取大力发展耐瘠、耐旱、生育期较短,利于茬口衔接的马铃薯、大麦和多种胡豆、豌豆等,既增加夏粮产量,又利于缓解粮菜争地与人畜争粮的矛盾。若减少一半的冬闲田土用于种粮,使夏粮总产比重可提高近4个百分点,即可增产粮食约45万吨。

2、利用秋粮收后的时空,增种一季晚秋粮食作物。从贵州农作物生长普遍两季有余、三季不足,或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气候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晚秋时空季节的光热水土资源,大种晚秋作物,发展秋洋芋、秋红苕、秋荞等100万亩,按亩产100公斤,即可增加粮食10万吨。

3、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区域,完善改制力度,增加粮食产量。旱地可利用作间套多熟制,扩大两熟与三熟或三熟四作面积,至少可利用占旱地20%以上面积扩大粮面。稻田,在海拔600米以下,并有水源保证的面积,约有200万亩,采取一季中稻蓄留一季再生稻,平均亩产可达100公斤左右。为此,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中低海拔区域,加强耗作制度改革,增加粮食的潜力可达30万吨以上。

四、科学技术潜力

1、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步伐,提高种粮效益。针对贵州立体农业明显,生态类型多样,栽培水平悬殊较大的特点,因地制宜选用与搭配“丰、优、抗”兼备的品种,做到品种对路,熟期配套,布局合理,进一步为提高单产打下基础。贵州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采取更换和更新粮食作物品种在多项增产技术措施中,可起到15%以上的作用。

2、坚持良种良法,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近年来各地在“六普及、三提高”重点适用技术示范带动下,广泛推广的保温育秧、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叶龄摸试、半旱式栽培、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改制复种、分带轮作、与综合防治病虫鼠害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调整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突出抓好稻、玉、芋、麦作物生产,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是贵州四大主体作物,对确保粮食稳定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突出抓好四大主体作物生产结构调整中,应把玉米和马铃薯的生产与加工产业化,作为粮食发展的新举措:一是在确保稻谷总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逐步把约计200万亩“三年两不收”的望天田,通过“水路不通走旱路”,用于扩种杂交玉米,其玉米单产可比种水稻稳定增长10—20%;二是在旱地分带轮作中,无论采取何种分带种植方式,都应考虑玉米单产水平不能下降;三是在旱地扩大间套种植方式中,应努力扩大马铃薯的种植比例,并在热条件较好的区域,不断扩大二季马铃薯的面积;四是要加强四大作物“种子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完善主导作物品种培育、筛选、更新和提纯。

为切实做好今年夏收夏种工作,更好服务“三农”,XX县农机局立足本职,周密部署、依法履职,统筹调度、强化服务,充分展示了农业机械在“三夏”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今年XX县小麦种植面积约9万亩,适宜机械收获的面积机收率达98%。

一、当前夏收夏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农机作业成本高。据亿霖、民乐、大红鹰等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由于XX县是山区县,山区丘陵多、地块小,无法连片作业,机械作业难度加大;而且农机作业油料价格高,人工工时、机械维修费用高。今年XX县小麦机收价格为每亩100元左右,与周边县区机收价格相比,每亩普遍高出20—30 元,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一方面主要是受地块影响;另一方面柴油价格高(例如:一台中小型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每亩需用柴油5公升左右,每天可收割小麦 40—50亩,燃油成本在200—250公升左右,按柴油每公升比以前高0.8元的价格计,每天多支出160—200元);再一方面人工费高,一台小麦联合收获机械的作业机手每天人工费300元。作业成本的增加,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机作业人员只有提高作业费,这样也就增加了种粮农民的生产成本。

二是作业难度较周边县区大。XX县是山区县,丘陵山地多,地块小、布局分散,多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模式为主,地块与地块之间农作物混杂套种,作业场地不集中,无法连片作业。大型小麦联合收获机械无法作业,只适用中小型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作业机械转场频繁,机械利用率低。

三是作业需求量大,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保有量少。由于XX县是山区县,大型机械保有量少,特别是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增加不多;而且“三夏”麦收抢抓农时、时间紧,农民需求剧增;再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农村劳动力急剧缺乏。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已经成为全县农民群众“三夏”麦收的依赖。但“省功、省时、省力”的机械化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太少,目前,全县拥有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在200多台。

四是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三夏”生产期间,农事活动和农机生产作业活动增多,各种农业机械不论技术状态如何一般都投入生产一线,带来了极大的安全生产隐患;再是天气炎热、时间紧、农活多,农机作业人员的注意力不集中,极容易出现问题、发生农机安全事故。

五是当前天气连续干旱,影响了夏种进度。

二、建议和对策

一是尽管今年对“三夏”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保质保量优先加油,并对所使用的燃油进行了适当补贴(每公升0.2元),但对作业成本的改变起不到明显作用。

二是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继续加大对联合收割机的补贴力度,引导农民购买农机后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专项作业服务,既提高作业效率,又便于调度管理。今年,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县新增联合收割机15台。

三是提高农机服务和机械作业水平。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大力组织机械作业,根据生产进度,及时调度农机具,提高农机作业效率,确保作业质量,促进“三夏”生产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机大户的带动作用,积极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跨区机耕、机播等作业,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水平和效益。

四是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机化网站等媒体进行农机安全生产宣传,以平安农机示范村、平安农机示范乡镇为平台,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宣传安全法规和农机安全常识,努力提高广大机手的安全意识和遵守农机安全法规的自觉性;农机监理站积极与公安交警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开展农机安全集中整治活动,及时纠正违法行为,杜绝农机安全事故发生。

4.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篇四

XX区煤炭资源禀赋,境内煤炭储量大、种类全、品质优,是国家确定的新疆重要煤炭、煤焦化、煤化工基地之一。近年来,XX区抢抓“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三基地一通道”建设等有利机遇,立足打造库拜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推动传统煤化工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稳步发展,产业融合加速聚集,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一、总体情况

XX区共有XX、XXX、XX3个产煤县(市)5大矿区,分别为XX矿区、XXXX矿区、XXXX矿区、XXXX矿区、XX县XX矿区。总体规划中备案煤炭地质储量82.86亿吨,查明煤炭资源储量38.26亿吨,主要煤种为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种类齐全的优质炼焦用煤和动力煤,部分煤种在全疆乃至全国稀有,焦煤储量占全疆的83%,是发展焦化及新型煤化工产业的优质理想原料。合计规划中型以上矿井43个、总产能3705万吨/年。共有各类煤矿企业23家,已建成火电站4个(含农一师1个),装机规模246万千瓦,2022年已发电量24.60亿千瓦时,占地区发电总量的85.23%。共有煤化工企业7家(焦化6家、煤焦油精深加工1家),年产焦炭532.13万吨、煤焦油27.16万吨、粗苯7.3万吨、甲醇8.25万吨、LNG7.94万吨,沥青、蒽油、洗油等产品共计2.52万吨、焦炉尾气14亿立方米。煤电煤化工产业已成为地区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对保障民生需求和工业生产、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具体做法

近年来,XX区大力实施“76331”战略,围绕煤炭清洁高效转化、高价值深加工新路径,稳步发展焦化产业,加大焦化副产品深加工力度,适度发展焦炉气制甲醇,探索发展焦炉气制乙二醇,有序推进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氢精制,加快推动库拜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延伸发展煤—焦—电—化—盐化工产业及下游副产品加工产业,推动煤化工产业与石化、纺织产业融合发展。

(一)抓政策扶持,促有序发展。

坚持循环、高效、绿色理念,充分利用库拜稀缺的焦煤资源,深入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将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纳入《XX区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给予重点政策支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发扬“店小二”精神,加快“跑部进京”,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加快完善煤化工产业基地配套水、电、气、热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改善“软环境”,保证煤化工项目正常有序建设。

(二)抓布局优化,促集群发展。

坚持规模化、基地化、园区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约开发。统筹考虑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现状,科学规划煤化工项目和规模,加快形成市场互补、良性互动、整体推进的煤化工产业平衡发展新格局。以XX市、XX县为重点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探索发展煤油共炼,形成与传统石化产业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以XX市、XX县、新和县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焦化企业拓展煤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加工、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技术,打造具有控制力的焦化产业链和价值链。积极推动煤化工、盐化工两大板块合力高效发展,构建煤盐联动一体化发展的特色煤化工产业体系。提高产业中间层级副产物再利用和再资源化加工水平,加大煤层气、焦炉气等副产品的高附加值利用,实现产业板块间能量流的合理循环。

(三)抓延链补链,促协同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向下游精细化产品延伸,探索产业规模化多联产发展,做精做强焦化产业,适度发展焦炉气制甲醇,探索发展焦炉煤气制乙二醇,提高煤炭资源加工转化深度和附加值,加快产业融合步伐。积极推广煤基多联产,促进现代煤化工与化纤、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融合协同互补发展,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众泰煤焦化2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甲醇投入生产,峻新化工9万吨/年新型高性能炭黑及9MW尾气发电项目建成投产,金晖兆丰8万吨/年LNG项目投产运行。切实提升产业链水平,促进支柱产业延链、补链,加快实施中泰·金晖年产60万吨BDO项目、河南能源20万吨/年BDO及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天瑞能化煤油一体化精深加工等一批精细化工项目,支持金晖100万吨PVC循环经济项目推进,加速形成煤—焦炭—电石—化工产品、煤—焦化—粗苯—化工产品、煤—焦化—焦油—化工产品产业链,为XX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抓双碳落地,促转型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最终排放量,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引导煤化工产业走绿色清洁发展之路。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煤化工节能减排高新技术的应用,改变煤化工行业能耗高、污染重的形象,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大力推广焦炉尾气综合利用技术,逐步实现循环发展。大力推进产业节能降耗。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推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坚持环境友好发展理念,在产业发展中坚守生态红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质量底线,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统筹调配各类稀缺要素资源。鼓励企业建设LNG项目,共同发展清洁能源。鼓励焦化厂在焦炉煤气部分回收利用加热,投资建设煤气制球团项目,进一步提高焦炉煤气的利用率。积极探索企业与当地政府或者社会企业的合作开发模式,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工作。2022年1—2月,地区37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5.9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16%。影响地区1—2月综合能耗下降的六家企业中,煤炭、煤化工企业占五家,其中众泰煤焦化公司能耗累计下降71.15%,XX峰峰公司能耗累计下降61%,XX竣新化工公司能耗累计下降51.45%,星河实业公司能耗累计下降61.49%。通过“双控”政策倒逼企业优化机器设备、实测能源品种热值、补全加工转换产出品种,节能意识进一步增强,能源利用率和加工转换效率均有效提升。

(五)抓科研攻关,促提质发展。

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抓实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关键环节的资源配置、资本运营和技术攻关,提升服务能力,强化煤炭、煤电、煤焦化基地主体功能,稳步推进煤炭工业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迈进。2022年,持续推进XX煤矿南工业广场全封闭煤仓项目、榆树岭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化采区项目建设,促进煤炭集约协调发展。加快推进XX矿区引进智能化开采和数字矿井建设,提升煤炭供给能力。以煤化工产业为重点,支持XX开展智慧园区建设,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依托网上交易、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园区安全管理、环境保护、能源管理、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主要成效

(一)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随着自治区大力支持,煤电煤化工产业正步入重要发展期,一批中大型煤化工项目有序推进,引导焦化企业发展煤焦油深加工、粗苯深加工、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技术,已建成以炼焦为主,煤制甲醇、炭黑、粗苯、LNG为辅的煤化工产业,正逐步延伸煤制BDO、煤制乙二醇,探索建设煤制油、煤制气以及煤炭分质利用等特色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传统煤化工加快结构升级和产业延伸,产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和规模。

(二)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地区依托优质焦煤资源,煤化工产业加快向重点县(市)、重点企业集聚,库拜煤电煤化工基地示范引领效益明显,产业园区化、基地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已经形成煤焦化—电—化产加工及煤焦油加工利用、煤炭分质利用为主的煤化工产业。

(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相继落户。

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依托资源优势及产业基础,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承接内地化工产业转移,极大激发了内地企业投资兴业热情,相继吸引了河南能源集团、河北冀中能源集团、新疆中泰化学、山西金晖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落户阿克苏,成为地区煤化工产业发展主力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陆续投产,初步形成“引来一个企业、带来一批项目、助推一个产业、发展一方经济”的良好示范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煤化工产业发展。

(四)重点项目示范效益显著。

通过“台账式管理、算账式推进、全过程监测”的方式,实现对煤化工项目的全过程监测、全方位服务。当前,阿尔格敏露天煤矿120万吨/年附属工程建设一期、二期等项目已完工;XX润华煤矿、大宛其煤矿煤田火区治理工程、XX露天煤矿IV9煤层采剥建设工程等项目进展喜人,XX县博峰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东井45万吨/年、华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克孜布拉克煤矿45万吨/年手续办理中掣肘的矿权纠纷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正在积极申办采矿许可证手续,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拉动了本地固定资产投资。

(五)保障民生供给有力。

随着煤炭煤化工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2021地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1.5%,增长5.5%,煤炭加工占规上工业比重7.7%,增长4.8%。同时,辐射带动了餐饮服务、煤炭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煤炭在能源产业的兜底作用,在迎冬度峰关键时期,阿克苏火电机组多发满发,持续提高区域大电网电力供应能力,2021—2022年供暖季保障了超过2800万平方米的居民供暖面积,有力保障了民生、冬季取暖、公共服务等用电需求。

四、存在的问题

XX区传统煤化工产业比重大,产业链短,存在低水平发展和同质化建设现象,过去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现代煤化工产业正在起步阶段,同时,受产业政策、市场、能耗、环境、人才、技术等影响,产业规模相对较小。

(一)产业结构单一。

目前地区煤化工项目多是以焦化项目为主,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有待提升。煤化工产业与石化、纺织等相关产业融合度不高,能源和化学元素利用率较低,产业融合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循环经济和资源、能源优化利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产业发展缓慢。

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多数煤化工项目仍处于规划或在建阶段。与内地发达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相比,地区煤化工产业推进相对滞后,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横向耦合和纵向延伸水平不足,发展规模相对较小,竞争力不强,现代煤化工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产业规模及发展水平仍具有较大提升潜力。

(三)专业人才缺乏。

煤化工产业对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的要求较高。目前,地区在政府、企业等多个层面缺少煤化工领域的管理、技术和研发人才,自主创新较弱,尤其是在能源化工领域支撑新产业发展所需的生产、管理、研发、销售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力量严重不足。本地化工相关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力量有待进一步增强。地区煤化工项目所在地点多数远离市区,区域生活配套设施有待完善,难以吸引所需人才长期稳定就业。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促进煤化工产业集聚发展。

对XX区现有煤炭、煤化工产业进行摸底,依托库拜煤田资源优势,以焦炭为主导,重点发展煤化工、盐化工、油气化工等产业,以及煤焦油、焦炉气、天然气/煤层气、电石炉气、电石渣等副产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以丰富的煤炭和岩盐资源为依托,发展煤盐联动和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烧碱—PVC产业项目布局建设,积极挖掘氯下游深加工功能化产业潜力,打造区域煤盐联动循环经济精品产业链。

(二)加快实施多元主体培育工程。

通过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招引内地龙头企业落户阿克苏,实现阿克苏本地煤化工产业主体多元化,充分利用民营企业决策迅速、灵活的体制优势,增加产业链广度,实现产业链错位互补和协同发展,提高本地资源转化率,延伸加工深度。

(三)推进现有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逐步淘汰低水平的落后产能,引导XX众泰煤焦化150万吨/年煤焦化项目、新疆黑猫煤化工洗煤、焦化及煤综合利用、新疆天瑞能化煤油一体化精深加工、XX县峰峰煤焦化100万吨焦化工程机焦侧除尘系统技术改造提升、XX龙宇新材料150万吨/年焦化改扩建等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为后续发展煤化工产业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

(四)推进煤炭、焦煤深度转化利用。

鼓励煤炭生产洗选产业一体化、规范化发展,持续提升煤炭洗选工艺水平、洗选效率和洗选量。以XX县为中心,依托新疆能源技术和资金优势,整合并购现有焦煤矿井,形成500万吨焦煤产能,将XX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焦煤市场;以煤炭清洁分质分级梯级利用为核心,聚焦煤炭高效清洁分质转化综合利用技术,在突破底价粉煤低成本热解技术分离煤焦油、焦炉气基础上,围绕煤炭深度转化利用,稳步发展焦炉气制甲醇、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氢,探索发展焦炉气制甲醇,甲醇下游重点发展立足本地原料的脲醛树脂,为PTA生产配套的醋酸等项目。收集加工现有焦化企业的焦油,深加工提取苯酚、邻甲酚、二甲酚、菲、咔唑等高附加值产品,构建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油气一体化发展的特色煤化工产业体系。

5.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篇五

政法学院 2013级法学2班 刘玉良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发展,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问题。在对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从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发展的基本情况、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出发,根据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发展特点,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为阜阳市市辖三区有序推进阜阳市养老体系建设提供方向。

关键词:养老机构 发展情况 问题 措施 规划

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护理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如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等机构。为了全面了解阜阳市市区养老机构建设发展情况,由阜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调研小组,到阜阳市市辖三区开展养老机构建设发展情况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对阜阳市市辖三区的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养老机构的分布情况

据统计,阜阳市市辖三区共有养老机构68家,其中:颍州区25家,包括市区9家、辖区各乡镇16家;颍东区23家,包括市区2家、辖区各乡镇21家;颍泉区20家,市区2家、辖区各乡镇18家。(具体见下图)

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分布情况2520151050颍州区92颍东区2颍泉区251623212018全部市区辖区乡镇

(二)养老机构的举办主体

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举办主体主要有公办、民办两种类型。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包括国办养老机构(主要指由民政部门管理的老年社会福利院)、集体办养老机构(包括城镇集体举办的福利院、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是指由民间资本投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养老机构。总体上看,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举办主体还比较单一,以公办养老机构为主。市辖三区68家的养老机构中,11家由区政府举办,53 家由乡镇举办,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机构还为数很少,只有 4家。(具体见下图)

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举办主体41153政府部门乡镇社会力量

(三)养老机构的运营模式

养老机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和股份制等几种类型。和举办主体相关联的是,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运行模式也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公建公营为主,区政府举办的养老院、社会福利院一般都是事业单位登记,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乡镇举办的福利院(敬老院)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登记为事业单位的不多,但其性质仍然是事业单位的性质,一般都自收自支;也有一些养老机构属于公建民营性质,如颍泉区的滴水梅老年公寓等,但为数还不多。股份制模式经营的老年机构在阜阳市市辖三区还没有出现。

(四)养老机构的登记情况

阜阳市市辖三区68家养老机构中,已经登记并取得养老机构许可证的有12家,其中颍州区有4家,颍东区有3家,颍泉区有5家;未登记的56家,在未登记的养老机构中,乡镇敬老院50家,政府部门举办的养老机构有4家,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机构2家。

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登记情况分布图534未登记 56颍州区 4颍东区 3颍泉区 556

(五)养老机构的规模

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规模总体偏小,三区68家养老机构,总床位数4620张,平均每家床位数67.94张。其中规模最大的为颍州区的阜阳市老年公寓,共拥有500张床位,各乡镇的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大多为50张。

(六)养老机构的人员情况

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配置存在着人员数量少、年龄大、素质低等问题。一是数量少。全市养老机构中,平均每1位工作人员要服务12名左右的老年人。如果将临时工排除出去,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拥有量更为有限。这种人员配置必然会使养老院中必要的技术分工无法形成,必须是一人身兼数职,才能做好工作。二是年龄大。全市养老机构负责人的平均年龄为 55.6岁,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为53.5岁,年龄偏大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素质低。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很少,一般都是高中学历以下的。在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中,只有少数人是护理专业毕业或经过护理培训,大部分没有这方面的业务知识。

(七)养老机构的设施

由于部分养老机构已开设多年,加上受场地、房屋条件和经营理念的限制,一些设施没能得到及时更新,显得较为陈旧,而无户外活动场地和绿化的养老机构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满足不了入住老人户外活动和绿化的基本需要。同时,大多数养老机构医疗条件差,大多没有设立医疗服务站,老年人就医比较困难。

(八)养老机构收费情况

养老机构的收费主要包括床位费、护理费和伙食费等,收费标准按照

属地原则进行管理,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由当地物价部门审核,对社会力量举办的营利性养老机构,其床位费和护理费等收费标准根据设施条件、服务项目等,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单位自主确定。

床位费:养老机构按其机构性质划分,可分为福利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养老机构。福利性养老机构(即国办社会福利机构)是指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的养老服务机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是指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的养老服务机构;营利性养老机构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的养老机构,对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费根据每一个养老机构自身的设施条件,其收费标准按补偿成本原则确定,报同级物价、财政、民政部门核准并备案,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收费标准可根据实际成本适当高于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每个养老机构内部的床位费也有一定的差别,按房间设施标准收费。

护理费:需要护理的老人按物价局核定的分级护理费标准收费,各地收费标准有所差异。其中三级护理费每人在80-150元/月,二级在150-300元/月,一级在250-400元/月,特级在450-600元/月水平。乡镇敬老院按照护理等级、敬老院等级和服务内容等实际运营成本核定收费标准。

伙食费:各养老机构的伙食费标准不同,主要有包月和点菜两种形式,而且提供的伙食种类以及内容也有差异,伙食费一般每人在200-0400元/月。部分养老机构会将伙食费与床位费放在一块收取。

二、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老机构登记问题。养老机构登记问题是目前阜阳市市辖三区

养老机构管理上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阜阳市市辖三区有56家养老机构未登记。由于未登记,养老机构就不能成为法人组织,这给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和今后发展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和不便。在调研中,我们着重了解和分析了养老机构未登记的主要原因。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民政部于1999年发布《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是养老机构登记管理的法律依据。但是《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福利机构的设置审批没有列入许可范围,也没有列入取消的范围,单位或个人要申办福利机构,如何来办理,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由于法律法规的不明确,使得养老机构登记法律依据,也缺乏具体操作办法。二是许多养老机构不符合登记条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养老机构是由一些老建筑物改建而来的,设施简陋,大多不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即使是新建的,也没有严格按照《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因此,许多养老机构不符合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安徽省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安徽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此外,大部分养老机构不具有房产证、土地证,消防设施缺乏,很难取得消防许可证。三是一些同志对养老机构登记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够。有些人事部门和乡镇领导、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对养老机构登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养老机构登记可有可无,积极主动去登记的意识和行为缺乏。

(二)养老优惠政策问题。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14年7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60号),阜阳市出台了相关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些意见对促

进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出了具体政策,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养老事业的发展。但是,从调研情况看,在养老优惠政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政策优惠力度不够。比如民福字〔2014〕16号文件规定,“财政部门对新建、扩建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50至100张、100至200张、200张以上的,经验收合格投入使用的,按照核对的床位数,分别给予一次性不低于1000元、1500元、2000元的每张床位建设补贴”这一标准,较之于同类城市还是很低的。二是许多优惠措施落实不到位。各个相关文件虽然在税收、土地、信贷、水、电、气等方面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有关部门没有制定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办法,优惠政策落实难的情况还普遍存在。调研中发现,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除水电费执行民用价格外,床位补助、税费减免基本没有落实。公用基础设施中的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一次性接入费的免收以及减半收取通信费、视听费等政策也未落实。此外,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的土地划拨费用远高于当地创办的民营医院、民营幼儿园;当养老机构向金融机构贷款时,利息等同于商业贷款,导致资金的筹集成本过高。优惠政策难以落实问题的存在,使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不被看好,从而严重制约了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发展。

(三)养老机构规划问题。目前,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没有列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三区没有一个养老机构建设发展总体布局规划,使得养老机构建设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和人为性,也导致了养老机构的用地没法得到保证。受规划影响,一些开始筹建的养老机构却不能如期开工。此外,由于养老机构未能像学校、幼儿园、菜场等纳入

小区建设的配套规划之中,使得养老机构建设缺乏刚性规定,造成养老机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四)对养老机构的指导问题。目前,我国从上到下,政府机构设置呈倒金字塔型,上层机构设置比较健全,越到基层,机构设置越不健全。从福利机构管理来看,民政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在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都有专门的业务处室,但是到市级及市级以下的民政部门,都没有了专门的处室,使管理上明显得处在人手紧张的状态,影响了基层民政部门对福利机构的业务指导,养老机构的管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一是缺乏老年人入院审核机制。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是公共资源,在目前供少于求的情况下,还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为了体现公平,对哪些老年人可以占用这些资源,应该有一个审核机制。但据我们了解,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建立审核机制。二是缺乏养老机构的管理标准。为加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维护老年人权益,促进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民政部曾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对老年人福利机构内部管理提出了具体标准,但阜阳市尚未制定符合本实际的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各养老机构更是没有具体的管理标准。另外,阜阳市虽然有护理收费标准,但却没有护理工作标准,使得老年人在缴纳了一定的护理费后,却不知可以享受哪些标准的护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对服务的监督和纠纷的处理很不规范。三是缺乏监督考核机制。对养老机构缺乏监督考核,养老机构在内部管理上缺乏目标和动力。

(五)队伍建设问题。养老服务机构的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素质低、护工招聘难,培训少,待遇低等方面。首先是

管理人员素质低。大部分乡镇敬老院、部分市区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比较低,乡镇敬老院都是乡镇的一些二线人员和干部调整后不好安排的人员担任,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工作中缺乏前瞻性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其次护工招聘难问题。由于养老机构的护工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收入低,本地人多数不愿意到养老机构当护工。养老机构不得不考虑招聘外地护工。然而,外地护工的流动性很强,基本上都留不住。频繁地更换护工给机构的日常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即使有护工愿意留下来,也因为本身文化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等问题而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第三是在职护工培训少。一般而言,各个养老机构在护工上岗前会进行3天的职业培训,授课内容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衣物换洗、褥疮护理、床上洗头等基本的护理技能等。然后就是边做边学,缺乏专业系统的职业培训,导致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单

一、档次较低。

三、解决措施

(一)强化责任。养老机构建设和发展,政府扶持和推动是关键。毫无疑问,扶持和推动养老机构建设和发展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制定养老服务规划、制定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加大基本养老服务投入以及养老机构规范管理等方面。

1、加强规划。一是制定养老机构发展总体规划。要按照统筹考虑,超前规划的原则,在科学分析老年人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全市养老机构发展总体规划。二是制定养老机构发展布局规划。按照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的原则,将养

老机构建设优先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科学统筹养老服务机构布局,合理配套各类资源,适度提出发展指标,实现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为未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预留空间。三是整合乡镇养老资源。按照盘活存量,发展增量的原则,对现有的乡镇敬老院等养老资源进行挖潜、整合,改变一乡一镇必须建一个敬老院的传统做法,按照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对乡镇进行划片区,按片区对养老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养老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可以提升养老机构的档次,吸引更多的乡镇老年居民入住养老机构。

2、完善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60号)的文件精神,结合阜阳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参照周边城市的做法,调整市政府《阜阳市社会养老服务发展补贴与管理实施暂行办法》有关优惠政策,提高财政对新增养老床位的补贴力度。为了确保其他优惠政策能够落实到位,建议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对银行贷款、土地、水电、煤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出台具有操作性的规定,并加大督察力度,确保有关优惠政策能得到落实。

3、加大投入。政府作为养老服务的责任主体,理所当然地要加大投入,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一是要增加经费安排。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应增加财政对福利事业的投入比例,发挥财政投入对国有福利机构的主渠道作用。要大力发行社会福利彩票,筹集更多的福利资金。二是要带头兴建一批养老机构。重点要建设一批爱心护理院、精神病、老年痴呆症病人收养院,在确保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的基础上,重点向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以及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

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服务,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三是要保证公办养老机构的合理费用支出。公办养老机构应主要面向低收入的、难以被市场接纳的困难群体,但一些地方为解决机构养老资源不足和经费问题,将部分福利设施向养老市场开放,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入住对象不管贫困与否不做甄别。由于其建设是国家投入,起点高,设施好,部分人员工资由财政支付,经营成本低,给民办养老服务机构造成一定的压力,竞争没有在一个起跑线上。因此,要保证公办养老机构的合理费用支出,引导面向贫困老年群体提供服务,保障这些老年人的权益,解决不能由市场手段解决的问题,为民办机构发展腾出更多的空间。

4、规范管理。一是建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针对目前各级民政部门缺乏对养老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行业管理的机构、人员的现状,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60号)提出的要建立健全市、县(市、区)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强化行业管理和指导的要求,依托现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或构建相应的养老服务平台,建立具有组织、指导、服务、培训等功能的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二是出台规范性管理文件。针对目前对养老机构缺乏规范管理的状况,争取起草出台《阜阳市城乡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办法(暂行)》、《阜阳市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基本标准(暂行)》,对全市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进行规范。三是加强行业管理。完整的福利事业管理主体应该由三个层面构成: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福利机构,行业组织的角色是无法替代的。行业组织作为机构的代表,更了解机构的现状和需求,提供的服务也会更具有针对性,对机构诉求的反应会更快。因此,要筹建阜阳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通过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研究制订统一的机构管理流程、服务规范、示范文本、行业公约和老年人入院评审制度等。

(二)落实登记。做好养老机构登记工作,是当前促进和规范养老机构管理的重要工作。一是做好乡镇敬老院的登记工作。积极主动协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好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下发的《安徽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细则》精神,按规定做好乡镇敬老院的事业单位登记工作。二是做好民办养老机构的登记工作。对未登记的民办的养老机构,要按照《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和安徽省民政厅《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指导意见》(民人字[2012]129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登记;如不符合登记条件的,要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在整改后办理登记手续;如果整改后仍不符合登记要求的,要责令其停业。

(三)提高素质。加强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一是逐步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待遇。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待遇,吸引高素质的人到养老机构来工作,是提高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水平的关键。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待遇普遍比较低,特别是乡镇养老机构负责人和护理人员的收入,更是低于一般职工的收入水平。因此,要逐步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待遇。二是加强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探索建立全市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进行机构管理、护理

知识与技能的岗前培训、日常定期培训与轮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三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在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不仅要从实际出发,聘用一些成本相对比较低廉的临聘人员,而且还要着眼长远,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护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工作,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提升养老机构专业化管理水平。

四、当前要做的几项主要工作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当前,阜阳市市辖三区重点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养老机构的清理整顿工作。考虑到未经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直接威胁着收养对象的生命安全,做好这类养老机构的清理整顿工作,规范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建议,结合落实省《安徽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关于开展全市养老机构安全检查及加强养老机构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以各市辖三区为主,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所属区域内所有养老机构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和清理整顿,特别对基础设施、收养条件、消防安全及经营资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逐项查清查实,依据相关法规,提出处理意见,落实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收养对象生命财产安全。对消防部门确认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短期内无力整改的民办养老机构予以撤销登记;对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的,要限期整改,逾期或拒不整改的,予以撤销登记;对未登记的养老机构符合条件的,要督促其履行注册登记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要求其按规定整

改,在整改后纳入登记管理。对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要加强具体指导,逐个研究对策,逐项落实整改。

在安全检查和清理整顿工作中,既要依法依规依政策办事,又要顾全稳定大局,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具体做好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和当事老人及经营者的理解支持。涉及民办养老机构撤销、取缔后老人转移安置问题,一定要审慎行事,稳妥处置。

(二)提高对养老机构的补助标准。阜阳市在2011年已经出台了《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促进养老机构建设已经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这些优惠政策中,除了对养老机构的财政补助力度不够大之外,其他相关内容还没过时。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建议由民政局和财政局一起研究提高养老机构补助标准,在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由两家联合发文,出台提高养老机构补助标准的文件,并对新增养老床位的补贴范围、标准、补贴申请和下拨办法进行具体规定,使对新增床位的财政补贴能够落实到位。

(三)出台规范养老机构管理的办法。在对养老机构普查的基础上,对如何规范养老机构管理进行专题调研和研究,争取明年起草出台合理高效的《阜阳市城乡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办法(暂行)》、《阜阳市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基本标准(暂行)》,对阜阳市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进行规范。

参考文献 ①周云,陈明灼.我国养老机构的现状研究[J].人口学刊,2007

6.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篇六

一、基本情况

普洱市九县一区均有橡胶种植, 其中孟连、墨江、江城、西盟四县仍为天然橡胶产业重点县, 以孟连县勐马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孟连县金桥橡胶有限公司、普洱市天骄橡胶有限公司, 云南天然橡胶江城分公司 (墨江橡胶场由江城分公司管理) , 云南天然橡胶西盟分公司为主要骨干企业。截止2010年末, 全市从事种胶产业人员7.8万人 (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5%) , 橡胶种植面积145.97万亩 (其中民营115.33万亩, 农垦30.64万亩) , 开割面积38.8万亩, 有橡胶加工厂22家 (其中民营15家, 农垦7家) 。2010年,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撤销普洱市农垦分局, 划归当地农业局管理。

(一) 橡胶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

2008年~2010年干胶产量分别达2.25、2.66、3.01万吨, 2010年销售收入6.42亿元, 同比增长95.1%, 实现总产值7.09亿元。近几年来天然橡胶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 胶农收入大幅增加。2008年~2010年, 全市胶农人均年收入分别为1534元、5042元、3910元, 分别是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0.6、1.7、1.3倍。调查问卷显示, 普洱市9成以上的农户主要收入来源是传统小规模橡胶种植业;橡胶销售收入占农户家庭收入2/3以上。 (见表)

(二) 橡胶市场交易价格动态情况

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国内天然橡胶价格一直呈现出高位运行的态势, 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据人行普洱中支监测的企业商品交易价格指数显示:2008年一级标胶平均价格22000元/吨左右, 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价格只为14500元/吨, 2010年价格已达25000元/吨, 创下人民银行监测以来的最高点。目前虽有所回落, 但仍然处于高位盘整状态 (见图) 。

(三) 境外橡胶替代种植罂粟发展情况及金融服务情况

截止2010年, 普洱市辖内共有46家境外替代种植企业在境外替代种植面积达116万亩, 主要分布于缅甸联邦第二特区和老挝北部。经调查, 一直以来, 企业自筹仍是境外替代种植企业获得融资的主要方式, 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 金融机构没有贷款参与其中。目前普洱市替代种植企业资金流通主要通过人民币现钞和人民币境内转账结算来完成。

(四) 橡胶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盈亏以及资金周转情况

近几年来国内橡胶市场需求加大, 价格上扬, 企业总体盈利, 从调查5家橡胶公司3年来的 (即:孟连县勐马橡胶有限公司,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墨江有限公司, 普洱市天骄橡胶有限公司, 云南省天然橡胶江城分公司、云南天然橡胶西盟分公司) 生产经营情况中看出:5家企业橡胶产量、销售量逐年增加, 每年平均增加1.35亿吨、1.02亿吨, 销售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平均增加1.89亿元, 利润实现扭亏增盈。2010年5家企业销售收入达3.34亿元, 实现利润0.03亿元, 同比减亏0.54亿元, 其中云南省天然橡胶江城分公司实现利润0.25亿元, 孟连县勐马橡胶有限公司同比减亏0.4亿元。由于公司改制, 大部分橡胶资源及所有权已归胶农自主管理, 自主经营, 在胶乳价格市场化下, 相互争夺资源, 导致企业原料收购不足, 生产经营受到影响, 资金出现了周转困难。如孟连县三家橡胶龙头企业公司, 目前只有勐马橡胶有限责任公司零星生产, 2011年与云南海胶橡胶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试合作一年, 现已注入资金750万元。 (见表)

二、金融支持橡胶产业情况

金融部门在橡胶产业的发展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特别是在橡胶产业改制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如孟连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全程参与了孟连县橡胶产业改制, 承担对胶农橡胶产权流转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2010年末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小额贷款3310户, 金额1.5亿元。2010年达2.6亿元, 同比增长15.7%。截止2010年未, 全市金融机构为橡胶产业投入信贷资金3.7亿元, 分别投入橡胶企业和胶农0.9亿元、2.6亿元, 且2008-2010年胶农的贷款余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问卷显示, 银行信贷资金仍是橡胶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7成以上的胶农资金紧张时, 最先想到的融资途经的是金融机构贷款, 其橡胶种植相关费用的61.9%来源于金融机构融资, 78.3%的胶农都得到过小额信用贷款。 (见表)

单位:万元

三、存在问题

(一) 国有农场改革对橡胶产业的影响

改制后, 橡胶产业实行按市场化运作的“松散型模式”, 由于是胶农分散管理、分散经营,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工业化水平低, 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出现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一是工业增加值不高。由于分散经营, 胶水价格随意性、波动性较大。如勐马镇胶农的胶水有的交公司加工、有的由个体经营户收购、有的由胶农自己加工成干胶临时储存, 造成胶水过滤不好, 杂质多, 外观色泽差, 质量差的局面。二是受利益驱动, 肆意开割胶刀次数, 影响胶树的经济寿命周期和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专业化、组织化较高的国有胶园外, 多数民营胶园、个体私营胶园在贯彻割胶技术规程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 加上橡胶价格不断攀升的驱动下, 胶农普遍存在随意降低开割标准、割胶频率过高等现象, 造成树皮消费量大, 胶水产量低, 胶树经济寿命短的局面。三是管理粗放。由于管理不够规范, 有些胶农投入肥料、农药不足, 影响了胶树的收获期。四是防治病虫害难。近年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 橡胶蚧壳虫、白粉病、黄蜘蛛等病虫害时有发生,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协会或胶农自发形成的协会来进行群防群治, 单靠胶农个人力量防治根本解决不了防治病虫害难的问题。

(二) 当前产业结构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我市橡胶产业虽然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 是初具规模和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但发展过程仅停留在种植业上,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橡胶工业、没有橡胶最终产品和橡胶高端产品。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 缺乏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

其次产业还停留在出卖原料的初级阶段, 销售对象主要为中间商和零散客户, 没有统一的联合销售体系, 效益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胶农利益得不到保障。至今天然橡胶只有标准胶和烟胶片两种产品, 且以生产加工原料为主, 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导致产业整体效益不高的局面。

(三) 金融方面

1.担保、抵质押不足及抵押物悬空问题影响了金融部门对企业的信贷投入。

当前企业获得贷款难重要原因是没有足额、有效的抵质押担保, 其他可担保物橡胶林由于多数未办理《林权证》, 也不足担保条件, 在加上橡胶企业与胶农发生利益纠纷, 政府单方面公告形成银行抵押物悬空, 贷款形成不良,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信贷资金投入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 农村信贷与橡胶产业化周期不匹配。1. 担保、抵质押不足及抵押物悬空问题影响了金融部门对企业的信贷投入

橡胶生长周期一般需要7~9年以上, 而目前发放的林权抵押贷款以3~5年, 而农村信贷供给额度小、期限短大多以一年期为主, 贷款期限与胶林生长周期长的特点不匹配, 即不适应胶林生产发展的需要, 同时又给企业和胶农偿还贷款带来困难。问卷显示, 目前认为小额贷款金额偏小, 期限过短的占38.1%, 金额合适, 期限过短的占26.2%。

3. 农村信贷利率偏高。

调查显示, 65.2%的农户认为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偏高, 17.4%的认为过高, 农户承受贷款的最高利率在5%以下的占73.9%, 5%~10%占26.1%。

4. 企业不良贷款占比过高及抵押物悬空问题值得关注。

截止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7.3亿元, 其中橡胶产业不良贷款0.9亿元, 占各项不良贷款余额的12%, 其中橡胶企业的不良贷款占橡胶产业不良贷款的93.2%。主要反映在农业银行, 其主要原因是橡胶企业改制使抵押物悬空导致该行不良贷款占比过高。截止2010年末, 普洱市农业银行扶持橡胶企业已形成不良贷款余额为0.71亿元, 占该行不良贷款总的24.4个百分点, 欠息达2740.4万元。 (见表)

单位:万元

5. 境外替代种植企业融资功能弱化较为突出。

主要原因是正规融资渠道不畅。由于境外替代种植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较低、经营管理随意性较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大都在境外等原因, 大部分银行不能为境外替代种植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次, 由于替代种植企业净资产规模小、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等原因, 很难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贸易融资、担保贷款等新型的融资形式进行融资。三是资金流通渠道不畅。与普洱市接壤的周边三国边境地区, 仅有缅甸掸邦第二特区的一家非正规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佤邦银行, 但由于缅甸特区政府属“民地武” (少数民族、地方武装) 组织, 出于风险控制等因素的考虑, 普洱市各银行 (信用社) 难以与之建立代理关系, 无法开展以人民币或邻国货币为工具的边境贸易银行结算, 对替代种植企业资金流通带来了极大风险和不便。

四、措施与对策

(一) 调整橡胶产业结构, 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技术进步, 巩固发展天然橡胶生产能力, 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 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积极开发利用我市周边地区以及国外资源, 实现我市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由橡胶种植业向橡胶工业发展, 实现真正意义上橡胶产业, 延伸产业链提升高附加值的产品。由橡胶种植业、出售橡胶原料拓展为橡胶深加工精加工、输出高附加值橡胶制品。通过橡胶工业发展带动橡胶种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通过上海市政府对口帮扶的有利平台牵线搭桥引进国内外橡胶制品知名品牌的一批大公司到普洱来发展。同时, 市政府应设立相应的橡胶发展管理职能部门, 提高行政手段积极引导资源整合, 建立稳定的符合市场规律的生胶收储体系和机制, 以满足在我市投资发展的橡胶加工企业原料供应。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使来普洱投资办厂的公司企业得到面对面的天然胶原料保障, 基地、农户得到公司企业点对点的资金、技术的扶持。

(二) 适当放宽橡胶产业贷款期限及合理确定贷款利率, 多元化支持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应根据胶林的经济特征、林权证期限, 资金用途及风险状况, 合理确定胶林贷款期限。在贷款利率定价上, 应根据贷款额度、用途、胶林资产状况、借款人信用状况等实行差别利率。金融部门要根据橡胶产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 在金融网点的设置、金融服务产品创新、金融结算方式、现金供应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尽量满足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发展要求, 努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 加强“窗口指导”, 加大货币政策对替代种植企业信贷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加大对商业银行和小额担保贷款公司替代种植项目专项贷款的信贷支持力度, 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建立替代种植企业专项贷款资金池, 切实引导商业银行开展对替代种植企业的信贷支持, 为替代种植项目开通信贷“绿色通道”。争取缅甸佤邦银行在我国境内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 对其人民币存款给予国民待遇, 按有关规定支付利息, 便利双边企业境内人民币转账结算, 畅通结算渠道, 为替代种植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服务。

(四) 继续关注橡胶产业改革, 使抵押物悬空问题得到落实, 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一是建议地方政府管理部门要积极帮助金融部门降低信贷风险, 解决、理顺橡胶企业改制使银行信贷抵押物悬空的问题。

二是要继续加强普洱市信用体系建设, 营造诚信的融资环境。

(五) 积极引导保险部门加大对民族地区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

上一篇:质押担保借款合同下一篇: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